新旧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核算的比较(精选7篇)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会计网校哪个好新浪
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时间、计提范围、计提金额的计算以及核算等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新准则增加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本文就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核算方面新旧准则的不同点谈一点见解。
一、确认时间、计提范围及计提金额的计算方面的比较
(一)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终了时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对于“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使企业在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而新的会计准则对计提时间作了明确说明,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发生了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二)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新准则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使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为了计算确定资产减值损失,现行会计制度及准则中使用的计量基础包括: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销售净价、市价等多个标准,在不同的准则中又各有表述,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方法没有明确的规定,计算现值时折现率的选取没有规定明确的标准,企业计算有关指标时难以掌握,因而可操作性差,存在较大的调节空间。新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不需再估计另一项金额。同时,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应用指南,使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易于理解,且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
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下列各项:
1.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
2.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该现金流出应当是可直接归属于或者可通过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配到资产中的现金流出。
3.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净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应当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时,企业预期可从资产的处置中获取或者支付的、减去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企业管理层应当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
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经企业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者预测数据,以及该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递增的增长率是合理的,可以以递增的增长率为基础。
建立在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最多涵盖5年,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更长的期间是合理的,可以涵盖更长的期间。
在对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进行预计时,所使用的增长率除了企业能够证明更高的增长率是合理的之外,不应当超过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所处的行业或者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或者该资产所处市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
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三)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现有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应按单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但是企业的长期资产往往没有销售市价,只有使用价值,单项资产一般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这导致单项资产无法确定可收回金额,实务中对于这类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不具有可操作性。
新准则规定,如果某项资产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难以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则不应按照该单项资产为基础确定其可收回金额,而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然后,据以确定资产的减值损失。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同时,在认定资产组时,应当考虑企业管理层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如是按照生产线、业务种类还是按照地区或者区域等)和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
几项资产的组合生产的产品(或者其他产出)存在活跃市场的,即使部分或者所有这些产品(或者其他产出)均供内部使用,也应当在符合前款规定的情况下,将这几项资产的组合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资产组一经确定,各个会计期间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企业管理层应当证明该变更是合理的,并应当披露变化的原因以及前期和当期资产组组成情况。
(四)新准则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资产。总部资产的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某一资产组。
有迹象表明某项总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计算确定该总部资产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然后将其与相应的账面价值相比较,据以判断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五)现有会计制度没有涉及商誉的减值问题,新准则规定,对于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企业至少每年终了进行减值测试,而且商誉必须分摊到相关资产组组合后才能确定是否应当确认减值损失。企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应当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法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应当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二、会计核算方面的区别
在会计核算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现有会计制度规定,已经计提减值损失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恢复,则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新准则规定,大多数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条规定将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对暂停上市的公司及ST公司。目前,很多暂停上市的公司得以恢复上市,就是采用“巨额计提,大额转回”的方法以实现扭亏为盈的。因此,本准则实施后将有效地遏止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暂停上市公司恢复上市的难度将加大。具体到各种资产的减值损失核算在新旧准则下其核算有以下的不同点:
(一)存货跌价准备及坏帐准备 新旧准则下,核算的不同点在于按旧准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应收账款计提坏帐准备时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按新准则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通过计算若需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金额范围内调整时,旧准则应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贷记“管理费用”,新准则应为借记“存货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另新准则明确说明领用存货时,应一并结转领用材料应负担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该科目是新准则新增的会计科目,其核算方法为: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四)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旧准则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而且,若减值的迹象消失可在原计提的范围内恢复;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处置无形资产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旧准则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且,若减值的迹象消失可在原计提的范围内恢复;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六)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旧准则计提减值准备时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而且,若减值的迹象消失可在原计提的范围内恢复;新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一经计提,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七)商誉减值准备
关键词:资产减值,成本模式,差异
一、适用准则不同
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的不同特点, 决定了企业各项资产减值的核算存在差异, 不可能对各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在同一项会计准则中进行规范。在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 虽有专门的资产减值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 但该准则主要规范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长期资产减值的处理, 其他资产的减值则由其他相应准则规范。这种做法也与国际惯例相一致。
二、是否需要核算减值视资产的期末计价不同而定
资产的期末计价是指资产负债表中以何种计量属性反映资产的价值, 这与资产的后续计量相关。中外会计中, 资产的计量历来有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模式。采用成本模式时, 资产按成本 (实际成本) 反映, 客观、可靠, 数据容易取得, 而且可避免由于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而引起的会计信息的差异, 确保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因而是传统会计中常用的一种计量属性。在原有的损益表重心观下, 由于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是自用而非销售变现, 因而无须考虑其市价的变化, 会计一般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但在资产负债表重心观下, 资产代表企业未来利益的流入, 在计量资产时, 就不应以反映“过去”的成本为基础, 而应以反映“未来”的价值为基础。此外, 在物价明显变动的情况下, 采用成本模式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可靠、可比性比较差, 由此产生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 信息相关性强, 符合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 公允价值又比较容易确定, 因而受到推崇并广泛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在全面推广使用公允价值。
从资产的性质来看,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流动资产可以随时变现, 对公允价值的变动非常敏感, 相关性强;非流动资产则不然, 公允价值的正常变动对其并不大。考虑到会计标准国际趋同的需要, 针对我国市场欠发达的现状, 本次会计制度改革, 我国适度、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 目的是使会计信息尽可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尤其是资产的现实价值, 强化相关性质量。从此理念出发, 我国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 对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 一般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计入当期损益, 这也符合全面收益报告的国际趋势;少数资产 (如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则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 则沿用成本计量模式, 防止企业的操纵。期末计价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 不存在减值的核算;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的资产, 无论从资产定义或谨慎性原则考虑, 亦或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 根据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 会计上应以反映资产“未来”的价值为基础、对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予以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以其变动金额调整权益, 但当该类资产的公允价值持续下降时, 应确认减值损失。
三、确认资产减值的比较范围不同
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需要将资产期末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可变现净值或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进行比较。
比较的方法或范围有三种:单项比较法、类别比较法和总体比较法。其中单项比较法比较准确, 但操作复杂;总体比较法操作简单, 但不准确;类别比较法介于两者之间。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一般要求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 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 对于数量繁多、单位价值较低的
存货 (含消耗性生物资产) , 可按类别计提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目的或用途、且难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 可合并计提跌价准备。
(二) 单项金额不大或单项金额重大但未发生损失的应收款项, 可按期末余额总额或分别不同账龄计提减值损失。
(三) 不能单独产生现金流量的长期
资产, 如煤矿建的铁路专运线、某个营业网点等, 应按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确认减值损失。
四、资产减值损失的列支不同
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只是预计金额, 并未实际发生, 上称为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是资产 (账面价值) 转化为费用 (或损失) 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将导致费用 (或损失) 的增加以及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这种减值损失如何列支, 是计入资产负债表还是当期损益?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2001》的规定, 企业预计的资产减值损失, 一律计入当期损益;同时按不同资产的性质, 分别作为管理费用 (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的减值损失) 和减少投资收益 (长短期投资及委托贷款的减值损失) 处理。根据我国新的会计准则, 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外, 其余资产减值损失在利润表中单设“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 提示信息使用者关注企业资产质量及由此导致的相关风险, 是重要性原则的体现。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 持有期内不仅核算减值损失, 还核算资产升值的利得, 在利润表中专设“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反映 (可供出售的资产, 持有目的并非赚取差价, 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先计入资本公积) , 这种损益虽不产生现金流, 但将其计入利润表符合国际惯例及全面收益报告的趋势。
五、资产减值损失可否转回的处理不同
界对已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是应否转回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当资产发生减值时, 依据资产定义和会计确认的四条基本原则确认损失价值;而当原来资产减值的条件发生变化、资产价值恢复时, 也应依据相同的原则对恢复价值进行确认。只有这样, 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另一种观点认为, 如果允许对已经计提资产减值的恢复价值进行确认并在财务报表中体现, 管理当局就有可能利用资产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
国际会计准则 (IAS36) 允许转回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 规定当已有迹象表明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再存在或减少时, 企业必须估计该项资产的可收回价值, 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必须增加至其可收回价值。同时规定, 对于资产减值的转回, 不能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的账面价值。究其原因, IAS36对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是从资产定义 (未来利益观) 角度考虑的, 认为当资产发生减值损失时, 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进行的会计确认, 属于会计估计事项。所以当计量资产可收回价值中所使用的估计因素发生改变时, 属于一般的会计估计变更事项, 也应进行会计确认, 将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我国曾在《企业会计制度2001》中允许转回已经确认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 已经确认的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主要理由:一是发生减值的长期资产, 其后价值回升的可能性一般很小;二是长期资产的期末可收回金额难以准确计量。在《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近几年中, 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 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见, 我国新的《资产减值准则》特别规定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出发点是防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而迅速改善财务状况、粉饰其经营业绩。同时, 也使财务报表信息更加客观、真实。这是我国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的一项实质性差异。其余资产的减值损失允许转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张竞辉.浅谈计提资产减值准备[J].财务与会计, 2006, 5.
[3]、王丽.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思考[J].财会研究, 2005, 9.
[4]、严循建.资产减值准备及其对利润的影响[J].会计之友, 2005, 3.
[5]、李润成.浅谈新资产减值准则理论与实务[J].财会研究, 2006, 3.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必要性 提高 措施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遗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资料和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规定,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价值,则资产已经减值。《企业会计制度》第53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为何要对没有发生只是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作确认呢?
1.资产减值准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企业资产真正符合资产定义的要求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
1.2资产减值会计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
资产减值会计是指资产未来可能流入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而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核算方法。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
1.3资产计量接近真实价值,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为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未来现金流入或流出等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强调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1.4资产减值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
可比性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避免了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资产减值准备确实具有其重要性和优越性,但近年来的实施,由于被一些企业为了种种目的歪曲使用,以及资产减值准备本身存在的缺陷,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又影响了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质量。
2.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缺乏可靠性是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得会计报表中反映的资产账面价值严重背离资产实际价值,资产虚增,利润虚增,许多企业虚赢实亏,造成会计信息缺乏客觀真实性。
《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只做了原则上的规定,对于计提方法、计提比例的确定,都由企业自行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各项资产减值的确认条件有的也只作了笼统的说明,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各项资产的市场价格、获利能力等情况做出判断,操作性不强。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资产减值的计量标准有现行市价、可收回金额、可变现净值等。由于计提减值准备中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因此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一方面给予了会计人员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又使得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给企业利润操纵提供了便利。
不计或少计资产减值准备不仅与与会计谨慎性原则背道而驰,还反映出上市公司依然难以摆脱年末粉饰报表的情结。而且在当时给投资者造成的重大误导,也已经构成虚假陈述。另外,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规定,滥用谨慎性原则,设置秘密准备的事例也不胜枚举,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利用不确定性因素以及《企业会计制度》给予企业的自主权,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作为调节各期利润的一个“蓄水池、”,根据企业各期实现利润的情况,多提、少提或是不提资产减值准备,甚至冲回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各期资产账面价值和利润。这就造成了企业利润均衡的一种假象,使会计信息不再真实可靠,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3.资产减值准备有关问题的对策
产生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业务道德建设不够、有法律制度不完善、有监督机制不到位等等的原因,从现阶段实际情况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控制不仅具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除了对“货币资金”有细则规定外,对其他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仅就方法和检查做了基本规定,使法律制度出现了真空段。
3.2提高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会计职业行为规范。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胜任工作,更重要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判断和表达,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现实的会计实务中,业务素质、本位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会计人员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可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自律性管理迫在眉睫。
3.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目前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手段调节会计数据的行为,不仅丧失了企业的诚信,而且也使会计的信誉备受挑战。对于参加会计资料造假的相关违法主体,不仅要明确其法律责任,还要提高法律责任的威慑程度。我国目前企业会计数据失真问题的日益严重与其法律责任的威慑效果低下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才能真正规范企业会计的行为,打击利用会计手段造假的行为,保证一些企业在正常运作,维护公众利益。
3.4强化资产减值会计的统一性和明晰性 3.4.1准则制定部门应谨慎确定企业的专业判断范围和谨慎赋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以及会计信息市场的不完备,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国外研究也表明,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弹性,便于企业通过专业判断和会计选择向市场传递公司的特有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准则的实施成本。可以说,《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资产减值政策的相关规定是对基本会计理论的具体运用,也是我们国家加大会计改革力度,尽快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的具体体现。许多实证研究结果也已发现,面临“报表”压力的企业并没有正确运用《企业会计制度》赋予的会计选择权,而是将其视作了利润操纵的机会,违背了资产减值会计相关规定的初衷。因此,我们尽管并不主张简单通过消除会计选择权,以求得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仍然认为目前适当限制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是完全必要的。
3.4.2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由于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的稀缺资源仍然主要依据政府对上市公司“报表业绩”进行配置,这就难以避免许多公司在无法通过“实际业绩”实现“报表业绩”,从而丧失资源配置的资格时,往往利用会计选择权重组“报表业绩”,以实现其在股票市场上的再筹资。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1] 栾建华会计核算的客观误差因素分析及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的研究[J]. 财会研究,2001.
[2] 朱元午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两难选择[J].会计研究,1999(7).
一、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比较分析
在我国,自1988年开始实行呆账准备金制度以来,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经历了多次改革。到目前,上市银行计提贷款呆账准备金的主要政策依据有二:
一是财政部2001年底印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1]49号)(以下简称《制度》)。《制度》的主要相关规定为:
(一)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专项准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特种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特定国家发放贷款计提的准备,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
(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是指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无担保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如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信用证垫款等)、进出口押汇等。
(三)《制度》除规定在损益中计提上述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外,还规定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按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二是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印发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银发[2002]98号)(以下简称《指引》)。《指引》的主要内容为:
(一)明确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二)确定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范围为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具体包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等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拆出资金等。
(三)规定了呆账准备计提的比例。一般准备的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专项准备的参照计提比例分别为:关注类贷款为2%,次级类贷款为25%(可上下浮动20%),可疑类贷款为50%(可上下浮动20%),损失类贷款为100%;特种准备的计提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
上述贷款呆账准备计提政策的规定较过去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们均体现了谨慎性会计原则的要求。但比较看,《制度》与《指引》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empirenews.page--]
(一)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不同。《制度》主要是确定贷款呆账准备计提方法的基本(原则)框架,至于具体的计提比例由商业银行(企业)自主决定;而《指引》则从有利于统一操作的角度出发,不但规定了计提方法,还规定了具体的计提比例。
(二)确定的呆账准备计提框架不尽相同。《制度》规定计提的准备金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以及在净利润中计提一般风险准备(相当于税后利润分配)。《指引》规定计提的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三)规定的贷款呆账准备计提范围不完全相同。《制度》未列明拆出资金,而《指引》明确包括拆出资金。
二、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比较分析
(一)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比较
为比较分析,列举上市银行已公布的2003年年度报告所披露的呆账准备计提方法:
1.深圳发展银行披露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如下:
以期末各项贷款五级分类的贷款余额扣除有效的抵押、质押和保证价值后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计提,并确定各项贷款五级分类的贷款余额(扣除有效的抵押、质押和保证价值后)计算贷款损失准备的比例。
2.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披露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如下:
(1)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范围为本公司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信用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如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信用证垫款等)、进出口押汇、应收账款保理等表内外信贷资产。(2)以上述信贷资产按风险分类(五级分类)的结果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评估可能存在的损失,分析确定各类信贷资产应计提损失准备总额。其中,按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表内信贷资产余额1%部分作普通准备反映,超出部分以专项准备反映。(3)在税后利润计提一般风险准备。(4)在其年度报告中列示了各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
3.中国民生银行披露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如下:
(1)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包括短期贷款、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应收进出口押汇、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以及逾期拆放同业及金融性公司款项等。(2)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是按照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并考虑借款人的还贷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质押物的合理价值、担保人的支持力度和本行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按比例计提。(3)在其年度报告中列示了各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
4.招商银行披露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如下:
(1)贷款呆账准备计提范围为:短期贷款、进出口押汇、贴现(不含再贴现及转贴现)、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2)呆账准备金分为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根据全部贷款余额计提;专项准备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结果,按照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特种准备未计提。(3)在其年度报告中列示了各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
5.华夏银行披露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方法如下:
(1)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范围包括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贴现(商业承兑汇票)、进出口押汇等。(2)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是按照资产风险分类的结果,考虑借款人的还贷能力、抵(质)押物的合理价值、担保人的代偿能力及公司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按照实际可能发生的损失比例进行计提。(3)在其年度报告中按照《指引》列示了各类贷款的准备金计提比例。[!--empirenews.page--]
(二)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差异分析
从我国上市银行已公布的2003年年报和审计报告看,五家银行所采用的方法虽然在总体上基本类似,但在具体细节上还存在一定差异:
1.五家银行均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并考虑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等因素,按一定的比例计提。但在确定准备金计提种类上,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未明确区分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浦东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明确将计提的准备金分为普通(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五家银行都没有计提特种准备。除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税后计提了一般风险准备以外,其他四家银行均未计提。
2.计提的范围基本一致,但根据审计报告及年报披露的数据分析,五家银行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贴现和拆出资金是否计提。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只对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计提准备金;招商银行按拆出资金余额差额计提准备金,民生银行只对逾期拆放同业及金融性公司款项计提准备金,“深发展”对预计不能收回或不[1][2]下一页 能全额收回的拆出资金计提准备。
3.计提比例不完全相同(如前表列示)。
4.在计提基数的确定上,五家上市银行都考虑贷款回收的可能性。但各家银行考虑的贷款回收可能性的因素有所不同。从有关披露的资料看,招商银行仅对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考虑抵押物价值;浦发银行对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考虑抵押物价值和有效担保金额:“深发展”对全部贷款均考虑抵押、质押和保证价值;民生、华夏除考虑抵押、质押物价值外,还考虑担保人的支持力度或代偿能力、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
(三)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差异原因分析
从各家上市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看,它们在计提的具体标准、范围、比例等的确定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很显然,这种差异必然影响到呆账计提上的可比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损益的可比性。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不一致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1.前面提到的五家上市银行,除华夏银行外,其余上市审计报告日期为2002年以前。当时,由于我国贷款呆账准备计提政策相对不完善,故在上市审计时,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通行的做法进行处理。但从国外的情况看,由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呆账准备金提取的会计政策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上市审计时,所选择的标准也可能不同。
2.目前《制度》和《指引》虽对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有所规定,但《制度》和《指引》本身也存在差异,作为已上市银行难以确定究竟采用《制度》的规定,还是采用《指引》的要求。因为,财政部作为会计政策的制定部门,其《制度》当然要执行,但人民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监管部门,其《指引》也应参照;同时为保持会计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商业银行采用了过渡性的处理办法。[!--empirenews.page--]
三、若干政策建议
从国外商业银行会计实践看,呆账准备金计提的自主权是由银行决定的。目前,我国的《制度》也体现了这一惯例。但这一惯例的有效实施一般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信贷资产分类评估体系的健全;二是具有一定职业判断水平的会计师;三是有效的外部审计和检查机制。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还不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因此《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指引》虽然具有可操作性,但作为“指引”并不具有《制度》的同等执行力。因此,为了既能及时足额地计提呆账准备金,又可防止银行利用准备金计提进行利润操纵,提高上市银行信息的可比性,有必要对现有的政策规定进行修订,统一、明确规定上市银行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
从完善呆账准备金计提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计提呆账准备金的种类。从国外通行的做法看,商业银行计提的呆账准备金一般有两种: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除一般准备和专项准备外,还有的国家允许银行根据贷款的国家和行业风险计提特殊准备)。一般准备金是为了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而计提的准备,它和资本的某些性质类似,可计入银行的资本基础(附属资本);专项准备是对当前各类或各项贷款中已发生的损失,按照一定的风险权重所计提的准备,专项准备一般不计入银行的资本基础。一般准备金的计提方式是按照贷款余额(有的按照正常贷款余额、有的按照正常与关注类贷款余额、还有的按照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专项准备金一般是根据每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收回的可能性(一般是根据次级、可疑、损失类等不良贷款)分别计提(一般设定一个经验百分比,分别确定不同类别贷款的计提比例)。但一般准备是在成本中计提,还是在税后计提,是存在差异的,对同一国家的银行而言,其处理方法应该一致。目前《制度》与《指引》的不一致现象应该改变,以增强信息的可比性。
(二)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范围:确定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范围的关键是对“贷款”的界定。如果把不属于贷款的项目纳入贷款呆账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则反映出来的贷款呆账准备金将是一个混合项目,报表使用者将难以根据贷款呆账准备金分析信贷资产质量及准备金覆盖率。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拆出资金不应作为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范围(可另规定计提准备的政策或计提坏账准备);贴现应作为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范围,尽管转贴现和再贴现的风险较小,但在实际业务运作中,大部分转贴现和再贴现的风险还依然存在,同时为避免人为操纵,可将全部贴现均作为贷款呆账准备金的计提范围。
(三)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基数: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基数与贷款分类方法有关,有的国家和地区在贷款分类时不考虑抵押和担保,即分类仅反映贷款的质量,而不考虑从抵押、担保回收资金的前景,因此,计提准备金的基数应为贷款分类结果扣除抵押、质押、担保等的价值后,按照一定比例计提;也有的国家在对贷款进行分类时就考虑抵押、担保等因素的价值,因此,计提准备金的基数可直接依据贷款分类结果。由于贷款的分类方法是银行管理层或银行监管当局的事,因此,从会计政策制定的角度看,需要与银行监管当局协调,以便与贷款分类方法衔接。[!--empirenews.page--] 从另一方面看,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基数涉及到五级分类结果和可回收价值的评估,从而直接影响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为保证准备金及时、足额计提,减少或避免利用准备金计提操纵利润,增强可比性,银行监管当局必须制定有效的贷款分类方法和抵押、担保品的评估方法。
(四)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比例:在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计提范围等一定的情况下,计提比例的大小直接决定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而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最基本的标准是准备金余额能否覆盖实际贷款损失。从理论上说,计提比例应由企业自主确定,但从实际操作看,若不规定(参考)比例,在目前的情况下,对风险相同的资产,不同银行确定的计提比例有可能不同。因此,为统一口径,增强信息的可比性,可由银行监管部门根据商业银行总体贷款损失状况确定(参考性)计提比例。
参考文献
医院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医院资产总额中占绝对比重, 是医院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也是反映医院综合经济实力、物质技术力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对于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 保障医院医疗、科研、教学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证医院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使医院国有资产更好地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新旧医院财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对比
(一) 固定资产的概念、分类及计价的对比
1、固定资产的概念
新制度下, 医院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 (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 , 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 (不含一年) ,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 (不含一年) 的大批同类物资, 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旧制度下, 固定资产, 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 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 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购置和建设上述各种房屋设备、仪器的投资, 形成固定基金, 而固定基金的实物形态则是固定资产。
由于新制度下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 旧制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 将有一部分要按照新制度转为低值易耗品。
2、固定资产的分类
新制度下, 医院固定资产分为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医院的图书参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不计提折旧。
旧制度下, 医院的固定资产按照其自然属性, 结合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 共分五大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的计价
旧制度下, 医院固定资产的计价采用以下两种标准: (1) 原始价值 (又称历史成本、固定资产原值) ; (2) 重置完全价值 (又称现时成本重置价值) 。而新制度下, 固定资产按实际成本计量, 从而使医院的收入与费用配比更合理, 医院经营成果的核算更真实。
(二) 固定资产管理的对比
旧制度下, 医院固定资产按其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计算提取修购基金, 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具体比率由医院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核定, 且一经确定, 除有特殊情况外不得随意变动。
新制度下, 医院原则上应根据固定资产性质, 在预计使用年限内, 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医院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这样, “累计折旧”科目和“固定资产”科目相抵后就是医院固定资产的净值, 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医院的财务状况。
(三) 固定资产处置的对比
旧制度下, 医院固定资产的清理报废和转让, 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 其变价净收入转入修购基金。其弊端是医院固定资产处置随意, 报废固定资产清理不及时, 造成账实严重不符。
新制度下, 医院出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 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或无偿调出、对外捐赠固定资产时, 应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处理。从而保证了医院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对比
(一) 新旧制度衔接有关固定资产的核算
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科目, 核算医院固定资产的原价。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的提高, 原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 将有一部分要按照新制度要求转为低值易耗品。在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过程, 应根据新的固定资产目录, 结合固定资产清理状态, 对原账“固定资产”科目分别做以下会计核算:
1、达不到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 应借记新账“库存物资”科目, 贷记原账“固定资产”科目, 同时, 借记原账“固定基金”科目, 贷记新账“事业基金”科目;对已领用出库的, 还应同时借记新账“事业基金”科目, 贷记新账“库存物资”科目。
2、符合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确认标准, 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已转入清理但尚未从原账核销的, 应借记新账“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贷记原账“固定资产”科目, 同时借记原账“固定基金”科目, 贷记新账“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3、符合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且未转入清理的, 应将相应余额直接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二) 新旧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对比
新医院会计制度取消了“修购基金”、“固定基金”科目, 增加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待冲基金”科目。为了核算、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设置了“固定资产”科目, 核算医院固定资产的原价。同时, 医院应对除图书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系统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现就新旧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对比如下:
1、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旧制度下, 医院购入固定资产, 应根据资金的不同来源, 分别借记“医疗支出”、“药品支出”、“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固定基金一般应与医院固定资产账面原值相等。
由于旧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列支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 有的医院发生大量的资本性支出, 从修购基金和事业基金中列支, 有的医院从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中直接列支, 即直接列入当期成本。提取修购基金时, 借记“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等科目, 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这种核算方法, 必然造成支出的加大, 是成本的一种虚增。这样, 医院当期甚至当年的收支结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而影响医院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 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 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只反映原值, 不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提取的修购基金, 由此形成的固定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和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失真。
新制度下, 为了将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和自有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区别开来核算, 新设置了“待冲基金”科目。医院使用自有资金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待冲基金”科目;同时, 借记“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科目, 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按月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时, 按照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部分, 借记“待冲基金”科目,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自有资金形成的金额部分, 借记“医疗业务成本” (医疗及其辅助活动用固定资产) 、“管理费用” (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 、“其他支出” (经营出租用固定资产) 等科目,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2、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医院固定资产处置, 主要包括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调出和捐赠等。医院发生上述业务, 应分别不同情况, 进行核算。下面仅对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下
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的核算进行对比。
旧制度下, 医院出售不需用固定资产时, 按实际收到的价款,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专用基金”科目, 同时按固定资产原价借记“固定基金”科目, 贷记“固定资产”科目;且固定资产的报废和毁损均需进行资产清理, 其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 列“专用基金”中的“修购基金”处理, 同时借记“固定基金”科目, 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一、新旧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的差异比较
(一) 单位价值方面的变化
新制度认为“单位价格在1000元以上, 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 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而旧制度规定“单位价值在500以上, 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新旧制度对比, 可见新制度在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门槛上作了与时俱进的修改, 适合当前的物价水平。同时, 新制度对单位价值方面也做了一些“实质重于形式”的规定, 即单位价值虽未达标, 但预计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 (不含1年) 的大批同类物资, 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 明确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
新制度规定, 医院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 并且对于应用软件和图书作了专项说明。与旧制度相比, 新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有了更加详细的说明, 便于医院财务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相关账务处理。
(三) 取消了“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 增设了“累计折旧”科目
旧制度规定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记入支出, 即对固定资产不提取折旧, 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进行核算。与旧制度相比, 新制度取消了“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 增设了“累计折旧”科目, 新制度中“累计折旧”是作为“固定资产”项目下的一个备抵项目, 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情况, 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就是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 固定资产净值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医院的固定资产价值信息。
(四)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后续支出处理更加合理
新制度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的会计处理作出明确规定, 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应分两种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即如果是资本性支出, 应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 否则应计入当期损益科目, 从而使得医院的成本费用与收入更加配比。而旧制度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没有明确规定, 容易造成后续支出会计处理不规范, 从而影响医院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性。
(五) 新制度增设“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新制度借鉴企业会计制度, 引入“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该科目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和真实性原则。旧制度中, 固定资产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原值, 不计提折旧也不计提减值准备,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修, 使用过程上的损耗或者长期闲置等原因, 必然会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随之降低, 甚至是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导致医院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严重失真, 对医院管理决策人员形成一定的误导。
二、新制度中的亮点
(一) 改变了以往固定资产的摊销模式, 确定了固定资产的补偿机制
新制度打破了原有的严格遵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固定思维, 提出医院的固定资产参照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资产补偿机制, 要求医院通过成本补偿尺度, 从收入中收回固定资产价格, 这样, 既能反映医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损耗程度, 又能反映其实际价值。
同时, 计提累计折旧的成本归属区分资产来源, 详见上表。
(二) 引入谨慎原则
新《医院会计制度》基于谨慎原则, 要求医院不仅要对资产进行折旧或摊销, 甚至要对一些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新制度引入“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并且要求医院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对于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价值大幅下跌的资产或损耗比较严重的资产进行可回收金额的有效估计, 并将其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比较, 确认的该项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确认的减值准备应当作为相关资产的备抵项目, 减少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以保证医院有关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
三、新旧制度衔接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一) 结转“固定资产”科目金额
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科目, 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 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 将有一部分要按照新制度转为低值易耗品。转账时, 应当根据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目录, 结合固定资产的清理状态, 对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 (1) 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 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的“库存物资”科目, 对于已领用出库的, 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 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 在新账中, 借记“事业基金”, 贷记“库存物资”科目。 (2) 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 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已转入清理便沿未从原账核销的, 应当将相应余额连同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余额中“固定资产清理”, 借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贷记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同时, 借记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上, 贷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新旧转账时已转入清理但沿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 在执行新制度后发生的相关清理费用以及取得的清理收入等, 通过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3) 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且未转入清理的, 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的“固定资产”科目。
(二) 追溯确认待冲基金
按照新制度规定, 医院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使用的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应当确认为待冲基金, 并在计提资产折旧、摊销等时予以冲减。医院应当将执行新制度前所有在账固定资产 (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 、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中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追溯确认为待冲基金。对于除房屋及建筑物、无形资产以外的确实难以追溯的固定资产, 至少应当按照以下范围追溯确认待冲基金:1999年1月1日以后以固定资产入账并且执行新制度前仍在账的资产。按照上述要求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中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追溯确认为待冲基金时, 在新账中, 借记“事业基金”科目, 贷记“待冲基金”科目。
(三)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按照新制度规定, 医院应当对除图书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医院应当按照新制度对执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资产 (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 计提折旧, 并将计提的折旧冲减待冲基金和基业基金。在新账中, 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中应冲减基金的部分, 借记“待冲基金”科目, 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中的剩余部分, 借记“事业基金”科目, 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 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摘要:长期以来,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越来越无法满足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 尤其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此种矛盾越发突出。在这种大背景下,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应运而生。本文首先比较了两种不同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差异, 然后指出了新制度中的亮点, 最后提出了新旧制度衔接时应注意的问题及一些建议。
一、新旧会计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的差异
对比分析新旧会计制度的内容, 固定资产管理规定的不同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固定资产价值认定标准的改变
在新制度中,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 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 (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 ,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而在旧制度中, 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认定为“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新制度与旧制度相比较, 可以认定为固定资产的资产价值提升了一倍, 符合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 商品的单价逐步提高, 1997年制定的固定资产价值标准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现在的社会。如果按照原有规定, 不仅极大地扩大了固定资产的范围, 增加了管理难度, 也不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二) 固定资产分类的调整
在新制度中, 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了调整。相比旧制度, 新制度将原有的“房屋和建筑物”调整为“房屋及构筑物”;将“一般设备”调整为“通用设备”;将“图书”调整为“图书、档案”;将“其他固定资产”调整为“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两个分类没有改变。新制度对资产分类没有做出重大的调整, 仅是对原有分类的微调。相比旧制度, 新制度的分类, 更加明确、具体、规范, 更加有利于实际操作中的具体使用。
目前各校在实际使用中通常采用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编码手册》中的16类分类标准进行。该标准为2000年制度并颁布实施的, 此次新标准按照六大类分类并结合16类分类标准对固定资产分类管理更加细化。更加明确、清晰的固定资产分类, 可以使各高校采用统一分类标准, 进而采用统一的折旧口径, 增强数据的可比性。
(三) 新增固定资产折旧
新制度中正式提出了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的问题, 改变了旧制度下缺少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问题。新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 可以继续使用的, 应当继续使用, 规范管理。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等, 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是新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管理最大的变化, 也是最重要的变化。
二、新制度改变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大意义
新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变化, 集中体现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全新领域, 是在以往高校财务工作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 有利于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育科研领域的不断改革, 高校可以获得资金的渠道不断增加, 增强了学校购置固定资产的能力。高校的固定资产数量持续不断的增长, 固定资产存量及其庞大。固定资产随着日常的使用、闲置, 都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有形、无形的损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技术更新的时间缩短, 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科技设备,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新一代产品推出以后, 导致已购入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急剧下降。
按照旧制度, 固定资产只在登记时候, 记录其原值, 在报废阶段进行一次性清账处理。在此期间, 不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 使得账面资产的价值偏离于实际价值, 会计信息长期处于不真实的状态。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可以较为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出各个时期内, 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 可以有效的摸清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期末净值, 为固定资产的购置、处理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 有利于精确核算教育成本
在旧制度下, 固定资产只在购置时进行会计核算, 一次性计入教育事业支出等相关科目中。而固定资产在购置以后, 会因多种原因导致实际价值变化, 不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会导致与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 有所偏离。在固定资产购置的高峰年度, 支出大幅度增加, 而在低峰年度, 则大幅度的减少。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通常较长, 尤其是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长达几十年。在固定资产的存续期间, 因使用等方式产生的价值的改变, 是每一时刻都存在的, 也是教育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会导致固定资产的支出记在某一年度, 并仅作为该年度的教育成本, 这样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也会导致学校教育的总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与实际偏离, 不能较好地进行教育成本核算。
新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等, 不计提折旧”。可以使支出较为平均的分摊到各年, 较为合理的反映了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是精确计算教育成本的基础之一。近些年, 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合作办学等新的学生培养模式, 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精确的计算合作办学成本, 是开展此类项目的基础。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正式实施, 将为更好的开展合作办学提供支持。
(三) 有利于强化固定资产管理, 提高使用效率, 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在各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中, 通常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这样可以较好的记录固定资产的信息。但是, 由于不进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工作, 各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远没有高校财务管理严格。在管理制度方面, 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 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形成全过程管理体系。各部门、各院系都按照自身的需求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同时各科研项目也按照项目所需采购固定资产。这样没有统筹的固定资产购置方式, 导致了固定资产购置的重复率较高, 也容易导致部分固定资产闲置, 影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进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可以促进资产管理部门更加详细地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 了解固定资产年度变化的情况。详细掌握现有固定资产状况, 可以更好地审查各部门、各科研机构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对于各类新增固定资产购置计划, 可以首先考虑在部门之间调配闲置设施, 进行统筹安排, 然后才可以考虑购置新设备。这样就减少了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 节约资金, 同时也提升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于各部门闲置的固定资产的调配, 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 实现闲置资产的部门间的转移, 既减轻闲置固定资产管理方的管理压力, 又可以有效减少固定资产的浪费。
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工作, 会使高校的固定资产价值逐年降低, 会促使其产生紧迫感, 促使高校在做出购置固定资产的决策时更加谨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与相关固定资产管理规定配合使用, 可以强化对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约束, 促使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责任明确, 减少固定资产的不必要减值与闲置, 提高使用效率。另一方面,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也有利于高校开展固定资产有偿使用。高校在开放自身设施给其他科研机构使用时,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将成为制定使用费用的基础, 在减少固定资产闲置的同时, 也极大地促进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新旧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对接的途径
新制度下, 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有很多改变, 尤其是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面, 是从无到有, 这就要求必须建立新旧制度对接的方式、方法, 实现新旧制度间的无缝对接, 使高校财务工作平稳地过渡到新制度, 保证高校的正常运作。
(一) 按照新制度价值分类标准规定重新确认固定资产明细
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较长时间, 固定资产庞大, 总的来说具有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低不均匀、使用分散、管理分散等特点。同时, 固定资产的管理机构也涉及到众多的使用部门, 管理与使用分离。这些特点, 导致高校盘点固定资产存在较多困难。
因此, 在进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前, 要彻底清查高校现有的各类固定资产, 主要包含固定资产购置的相关信息、资产的使用情况、资产的磨损情况、资产的损坏情况、资产的报废情况等等。这些基础信息, 是进行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工作, 是必要的前提条件。
对于盘点清晰的固定资产, 要按照新制度规定的价值进行重新认定固定资产范围, 将不再属于固定资产范围的资产剔除, 将现有的固定资产登记, 录入系统。高校要综合利用现代的各项技术手段, 例如物联网技术等, 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同时也可以使用系统按照折旧方法进行自动折旧, 降低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使之投入到更有需要的工作中去。
(二) 按照新制度制定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方法及其年限
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等, 不计提折旧”。也就是说, 按照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分类, 将只有四大类 (除动植物) 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在对高校固定资产盘点的基础上, 确定本校需要折旧资产目录, 是完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条件之一。
新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年限平均法, 适用于那些在预计使用年限内, 提供效用以及自身损耗速度都较为均衡的固定资产如房屋和构筑物、一般设备等。而工作量法则更加适用于那些损耗程度取决于工作量而非使用期间的固定资产, 如精密仪器、精密机床、载客车、运货车等。不同的折旧方法, 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度会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要对不同固定资产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确定采用哪种折旧方法时, 要极其审慎, 并且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盘点过的固定资产, 通过分类, 可以按照类别确定不同的折旧方法进行。
新制度没有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作出明确的规定, 仅仅提出“省级财政部门可以会同主管部门制定计提折旧的具体办法”。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具体折旧年限, 将作为配套方案, 另行规定。一旦方案出台, 固定资产折旧也就有了可以参照执行的依据, 有利于各高校财务制度的统一。
(三) 旧制度下补提, 新制度下月提, 完成账务对接
在全面盘点高校固定资产的基础上, 对于2013年12月31日前所使用的固定资产, 应当确定其状态。对于根据新规定已经达到折旧年限的固定资产要提足折旧, 但应继续使用;对于还处于固定资产折旧期的资产, 应当一次性提足本阶段的折旧。对于2014年1月1日以后仍登记在册的固定资产, 应当根据已经确定折旧方法, 按月提取折旧。此时, 因折旧方法已经确定, 利用系统即可以完成相应的工作, 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将是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汇总。
四、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新制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制度的要求规定, 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 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 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
(一)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流程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就是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建立一个完善的, 可执行, 可操作的管理制度, 是加强管理的核心。只有管理制度建立起来, 工作起来才有所依据。
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建立学校、学院、系三级管理体系。第一层级, 建立学校主管领导领导下的国资管理部门总负责制;第二层级, 在学院或者与之平级的各单位建立行政领导负责, 专职人员管理的制度;第三层级在各系, 或与之平级的研究所等机构, 设立负责人领导, 使用人负责的管理制度。三级管理制度的建立, 可以较好地分配各层级的责任。各使用人作为固定资产的直接受益人, 有义务管理好、使用好固定资产。校级的国资管理部门主要是统筹管理学校的固定资产, 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采购、维修等做出审核。同时, 校级国资管理部门应该监督下级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对于闲置资产应及时做出调整, 分配给有需要的部门。对于重大采购事项, 也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 积极推动各机构互通有无, 实现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二)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提升管理效率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对高校国有固定资产的管理。目前, 各校多采用管理系统集中管理固定资产, 在固定资产上张贴条形码, 利用条形码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该技术已经比较普及, 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扫描标签的方式确定固定资产的信息, 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条形码方式, 最适合对不可移动固定资产的管理。可移动的固定资产, 因其位置的不确定性, 无法使用条形码追踪到, 不便于管理。这时可以采用RFID (射频识别技术) 。该技术由可存储信息的无线射频标签和读写器以及管理系统组成, 一旦贴有标签的固定资产移动, 即可被读写器识别, 通过无线系统, 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同时, 在一定的范围内, 还可以识别其所在的位置, 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有效地管控, 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
在新制度下, 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有了一定的变化, 这种变化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制度实行, 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种促进, 将更加有利于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更加精确的核算教育成本, 同时也可以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和高效率, 实现资源的共享, 最终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论文从固定资产价值认定标准、分类调整、新增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分析了固定资产管理在新旧高校财务和会计管理制度规定中的差异, 指出了新制度改变将有利于真实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精确核算教育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并提出了按照新制度价值分类标准重新确认固定资产明细、制定固定资产折旧范围、方法及其年限等新旧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对接途径, 以期高校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制度, 推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关键词:新旧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惠.浅谈新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J].时代金融, 2013 (05) .
[2]刘翠.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06) .
【新旧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核算的比较】推荐阅读:
新旧会计制度比较06-01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新旧比较 试题12-23
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07-18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分析及其影响论文12-10
会计实务辅导:关于新旧会计准则差异的探讨07-13
医院会计制度新旧对比07-05
新旧会计制度对照表09-19
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衔接要点12-30
新旧劳动合同法比较10-21
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分析与比较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