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网络对法律传播的影响(精选8篇)
论网络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
1411424052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己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课题。如何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提升全球范围的合作共赢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网络媒体在当代社会信息传播中大放异彩,全球范围的个人和团体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成为了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对象。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较为开放、传播过程也较为公平,但是,由于网络传播技术和传播内容等存在差异,网络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不均等现象依然存在。西方国家凭借其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技术背景、文化生产等优势进行大范围的对外传播。长久以来,网络传播呈现出一种西强东弱的现象。为了在全球交往中获得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对网络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和借鉴。
本文就将从网络跨文化传播现象入手,总结归纳网络新媒体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文化传播,文化影响力。
跨文化传播(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首次由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摩瓦(Larry A.Smovar)和波特(RichardE.Porter)在其著作《跨文化传播》中明确指出,跨文化指的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之后范围有所扩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以及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早已出现的一种文化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和掌握其传播规律。跨文化传播离不开相应媒介的支撑,在传统传播时代,跨文化传播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纸质媒介、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来完成。但是随着网络媒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传播也进入了网络传播渠道,例如网络新闻网站、网络社交媒体、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视频等。
网络传播的出现,是以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为基础的。1969年美国军用机构最早出现网络的雏形,之后用于科研教育领域,1995年互联网进入商业化运作。1994年,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1995年中国开始向社会各界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幵始在中国蓬勃发展,并对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网络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指借助网络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需要明确的是,当探讨网络跨文化传播相关论题时,网络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网络是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全新融合媒介,而网络跨文化传播也是体现在网络交流的每一个传播层面上的文化现象。网络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全球性传播媒介,给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跨文化传播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等多角度大大地扩展了跨文化交流的场合、人群以及范围。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从建国之初的对外宣传时期到改革开放后全面的对外传播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全球范围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就目前的跨文化传播发展来看,我国的跨文化传播还是以主流新闻媒体及其的新闻网络媒体为主要传播载体,以国外受众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英语为主要语言而进行的一种传播。虽然除此之外,还存在书刊、影视文化、商业往来等跨文化交流形式,但这些行为并非主流。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下,西方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传播技术,不断加大对外传播的力度,将其文化的触角伸向各个角落。这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如何在全球范围增加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中国文化的形象,以及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因该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态度,鼓励文化的多样性。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必须具备开放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态。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文化传播最明显的一个标签,各种背景的文化互相碰撞、渗透和融合已是常态。如果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时候,还不能足以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跨文化传播从一开始就不会取得成功。网络跨文化传播更是如此,网络JT?放的态度不仅在于允许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还在于提供了不同的传播途径允许官方的、组织的、民间的以及个人的全方位沟通。因此,网络跨文化传播更是一种全民跨文化传播。因此,跨文化传播必须是基于承认不同文化的共存性之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进入中国的异域文化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求得长远发展。要有一种幵放的态度去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其次,我国传统的跨文化传播是以政府的官方行为为主,即使在网络时代初期也是以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为主导和非官方的民间跨文化沟通比较少见。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网民数量与日俱增,他们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力量不容小视。因此,鼓励草根,充分发挥和发掘他们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大网络利用率,提升新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
现阶段,我国跨文化传播多通过传统新闻媒体或其网络媒体进行。例如,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以及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的英语频道等。虽然已经开始使用网络,但是其利用率却十分低下。网络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可发挥的作用远不止新闻网站,它可以提供诸如视屏网站、社交网站、聊天室、电子商务等多种沟通渠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挖掘网络新媒体的巨大潜力,将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最大化。除过传统的跨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在网络上提供在线书籍、在线报刊、在线影视节目等可以为外国受众提供一种易于获取中国文化产品的途径。此外,网络除了大众传播的功能之外,还有强大的人际传播的作用,这点在社交媒体时代己经被无数次印证。一条引起大家关注的信息在社交工具上可以达到惊人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如果有一种可以突破国家界限的全球化社交媒体为我们所用,那么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就又获得了一条高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微博、网络社区、聊天室等自媒体的大范围应用,将打破跨文化传播只停留在官方层面的现状,有助于网友自发地进行跨文化传播,无形中扩大跨文化传播的受众面。
3创作出具有共通性的中国文化作品络是一个公平幵放的平台。
各种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在网络上可以实现公平的竞争,网络受众会做出最公正的选择。而决定着受众喜好的往往是这些信息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因此,为了在跨文化传播中,尤其是网络跨文化传播中取得成绩,就一定要创作出高水平、接受度高的作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经过长期的演化汇集而成的。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着时代的气息和国际化的品质。它身上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质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自身民族文化的闪光点。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比如语言、节日、饮食、服饰等。当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有几面的,但是也不乏有对中国形象产生歪曲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我们主动宣传的力度,我们需要为中国文化树立一个正确的参照标准,像西方社会传递一个真实的中国。与此同时,在跨文化传播内容的选择和制作上需要特别注意技巧。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等差异,在选择对外传播的内容时不能内外完全一致。传播同一条信息时,应内外有别,更多地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以影视剧为例,美剧或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制作方选择了一种各文化背景的人群都可以读得懂的方式传递信息,而无需过多的本土文化背景就可以理解。而许多中国的影视剧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点,而经常选取历史、宫廷等题材,这种剧目比较考验观众对于故事背景的了解,无疑为跨文化传播提出了障碍。因此,在内容选择上,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比较具有共通性质的文化,这样在传播过程中会比较因其共鸣,也有利于外国人的理解。4警惕文化霸权。
在全球文化传播领域,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种西强东弱的态势。西方世界利用其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对其他弱势国家进行着文化霸权。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介质之一。英语文化势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承载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不断地对非东方国家进行着文化输出。因此,在面对西方国家强势的文化攻击时,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态度,不可一味地接受,也不可一味地抵制。对于其中先进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技术我们应该开放态度进行学习,对于低俗的文化和消极的思想要主动摒除和抵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对待西方文化输出的正确态度。
1 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具备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 随着网络这一新型媒体的发展, 网络新闻模式迅速发展, 给传统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其具备一些与传统媒体相较更为独特的优势:
1)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内容更加丰富, 且凸显出受众自我选择特性。网络媒体的新闻传播通常是以庞大的互联网络为背景资料库, 与新闻相关的链接信息能够帮读者迅速地建立起对新闻事件的感性认识。海量的网络新闻信息, 也能充分满足受众对新闻内容自主选择的需求, 能够极大地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 实现新闻信息的高效传播。
2)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时效性也更强。由于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具备速度较快的特点, 加之网络信息来源范围更广, 新闻信息的制作和发布也更为简便, 有着随时随地接收和发布新闻信息的能力, 所以实效性较传统媒体更强一些。
3)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具有更强的互动性。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往往具有共享性、流动性和自由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 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间的界线进一步被淡化, 每一个体均拥有了话语权, 新闻信息在网络媒体中进行传播时, “传播者”和“接受者”间渐呈交替互动态势。
4) 网络媒体途径的新闻传播实用性更高, 检索也更简便。网络新闻传播通常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络十分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 新闻受众可通过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 或是专业的新闻网站, 在任意时间浏览和获取所需的新闻资讯, 充分满足受众对需求信息的及时掌握和了解, 所以其实用性更为强大。
2 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差异分析
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可以发现, 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这两个途径,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这主要体现在:
从新闻信息传播者角度分析,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者大众化特征明显, 融合了互联网络视听一体化和互动化等优势的网络新闻信息越来越受到普通网民的关注。而且, 因为网络媒体所特有的互动性特征, 很多网民本身便成为新闻信息发布者, 特别是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逐渐步入了自媒体时代。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普通民众接受或发布新闻信息, 让新闻事件相关信息得到极大的补充和完善。然而, 其同时也可能会给网络新闻传播带来一些问题, 最常见的是因新闻信息传播监管不足, 导致的新闻信息真实性严重不足, 进而误导受众对新闻事件或信息的正确认知问题。而电视作为传统媒体,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对传播者约束和监管是十分严格的, 新闻信息要经电视平台发布, 通常需经过严格审查。基于以上认知, 与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相较, 电视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公信力更强。此外, 由于电视新闻信息要结合视听两方面内容, 采访制作和播发的速度与网络途径相较要慢一些。而且专业电视媒体工作人员与庞大的网络使用者数量根本不具可比性, 虽然公信力和权威性更强, 新闻信息的数量要远低于网络新闻信息。
从新闻信息的接受者角度分析, 网络媒体新闻覆盖性更强, 且具全天候的特点, 信息一旦发布, 网民可于之后任意时间浏览, 随着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发展, 普通民众更是可随时随地的接收所需新闻信息。当然, 从受众数量来说, 电视受众始终排在各类媒体的前列, 网民数量增长虽然较快, 但数量上依然赶不上电视用户, 所以新闻信息感知的广泛度也就不如电视媒体。分析两类媒体的受众可以发现, 网民以年轻人为多, 儿童及老年网络用户较少, 而电视媒体则老少皆宜, 电视新闻传播在这一层面上是占据优势的。
3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
3.1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
首先,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途径的发展, 使电视新闻传播受到了冲击。广播电视在现代新闻信息的传播中已不再是唯一的主要途径了, 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信息传播提供可以信赖的多种传播途径, 给人们了解新闻信息提供了更多选择。互联网新闻信息的及时性与普及性, 极大地提升了新闻信息传播速度, 使信息接收人群进一步扩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其次, 电视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服务受到冲击。互联网尚未得到普及前, 作为最有效的新闻传播媒体, 电视在传统新闻传播媒体中优势十分明显。其以声色结合方式, 给观众提供接受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播方式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然而,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和普及, 网络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包括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更多新闻传播方式, 更易为受众接受。特别是网络新闻信息互动性更强, 使很多年表人对网络新闻信息的更加偏好。
再次, 电视新闻信息传播途径的影响力受到冲击。网络技术发展, 推动了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进步。与传统媒介不同, 新媒介优势体现在可与新闻受众间形成互动。特别是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 互动的优势就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如, 突发某一新闻事件后, 有网友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新闻信息, 之后就有网友发贴回复, 新闻信息内容在反复回贴过程中逐步得到确认, 新闻受众对新闻内容了解也会更加深刻, 这使得人们更乐于从网络途径了解新闻信息。
3.2 在网络媒体冲击下, 电视媒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探讨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电视新闻信息传播优势、劣势都是显而易见的, 应采取何种措施, 才能扬长避短, 吸引受众, 发挥应有作用, 有效传播新闻信息呢?实践表明, 可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首先, 重视电视评论, 加强新闻信息的深度报道。数字技术使得人们面对庞大的新闻信息, 网络上的新闻信息虽然数量较多, 但多呈碎片化、简单化, 这样的信息虽然也能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基本需求, 却难以满足受众全面、深入了解新闻信息的内在要求。而这正是电视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长项。所以, 面对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的冲击,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中应着眼于此, 重视电视评论, 加强新闻信息深度报道, 提升自身竞争力。例如, 央视的《道德与法制》、《今日说法》等栏目, 就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准确评析和深度解读, 让观众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 获得相应的法律知识。这无疑是网络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所不能替代的, 是电视媒体新闻传播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 这绝不仅是为了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竞争力, 更是信息爆炸时代, 让电视受众了解新闻的深度信息, 并从新闻当中接受教育的现实需求。
其次, 尽量采用形式更加多样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由于网络新闻传播形式的多种多样, 或是简短的文字, 或是声形并现的视频, 或是仅依靠图片来说明某一新闻事件。若电视新闻传播依然沿袭相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 语言字正腔圆、表情严肃认真, 而且语调的感情色彩又不够浓郁的话, 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必然是平淡如水的, 这种毫无悬念的新闻传播模式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原来的电视新闻观众流失到网络媒体受众中去。
全新的形势, 要求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多采用形式多种的播报方法, 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 这样才能使自身竞争力不断提升。例如, 更多地采用现场直播的新闻传播形式, 因为这样的新闻播发形式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 使观众能与新闻的现场紧密接触。还要让电视新闻主持人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即以主持人特点为依据来确定节目风格。若是知名度非常高的节目主持人, 且其特点鲜明, 水平较高, 其主持的新闻节目就可以按主持人风格确定基调, 以使新闻节目和主持风格联系更加紧密, 节目会显得更为流畅自然。要知道, 新闻节目注重突出主持人风格, 通常能够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此外, 新闻节目也可适当地采用脱口秀或是方言等形式进行, 当然, 这种形式更多地是应用于地方台民生类新闻节目传播之中, 能够让观众倍感亲切。
再次, 电视新闻传播也应借力媒体融合, 不断增强节目的互动性。电视新闻具有较高权威性不可否认, 但新媒体注定会给电视新闻带来冲击, 只有与网络媒体进行适度融合, 使网络媒体优势为我所用, 增强互动性, 才能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知名度现影响力。例如, 可通过微博等网络方式与受众展开互动, 加强与受众的沟通。
4 结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宽, 电视新闻受到一定冲击不可避免。电视媒体只有把握自身优势及特点,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竞争力, 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命力, 才能促进电视媒体的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网络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特别是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 网络媒体普及率不断提升, 已逐渐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 另一高效的新闻传播方式。网络媒体的发展必然会对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一定影响。如何在上述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电视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网络媒体,特点,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小红.浅谈网络时代的电视新闻传播[J].新闻世界, 2011 (9) .
[2]丁靖.论网络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差异化传播[J].当代电视, 2013 (8) .
关键词:电子口碑;传统口碑;购买决策;影响力
1 绪论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不管身处何方,拥有相似背景、兴趣的人可以很容易的加入某个电子团体并建立关系、分享观点和交换信息。这种网络交流为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人们在团体间讨论作为消费者的各种心得,建立其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兴趣或者是抵触和厌恶。因此,企业的角色已由过去的主动转为被动。消费者倾向于更加依赖他们的朋友和社交媒体上的网络相关者,而不再仅仅依赖企业发布的信息。
2 文献综述
2.1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概念提出(Andreas M. Kaplan,2010;Dongyoung Sohn,2013;Jari Jussila,2014; Michael Cross,2014)社交媒体即一组基于web2.0的思想和技术互联网应用,这些应用内容可以被用户生成或者修改。Pierre R. Berthon, Leyland F. Pitt (2012) 提出社交媒体给企业带来的营销:社交媒体给企业带来的客户展示、力量和价值方面的机会和威胁。社交媒体和客户关系的关系(Lisette de Vries,2012; Sonja Gensler,2012;Mark Merolli,2013 )。社交媒体营销的概念提出(A Kazim Kirtis,2011;Lisette de Vries,2012;Andrea N. Eagleman,2013)Angella Kim(2012)根据社交媒体营销对豪华时尚品牌越来越有兴趣的现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调查研究出感知活动、价值公平、关系公平和购买公平的关系。结果显示五个豪华时尚品牌的购买动机为娱乐、交互、时髦、定制和口碑。品牌资产和客户资产有明显的负相关,价值资产和关系资产不相关。从购买意愿方面考虑,价值资产和关系资产强正相关。这个研究为品牌在社交媒体营销提供了更详尽的购买动机需求建议和资产分配偏好建议。
李宝玲(2012)提出社交媒体营销理念及发展和常用的社交媒体营销工具。孙莉莉(2013)在建立社交媒体营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分析营销渠道的特点和方法。王洁(2010)提出用户评论对电子商务有巨大的影响力,使得商家都必须严格把关自己的服务和产品质量,以保持良好的口碑与品牌形象。黄立威(2012)提出社交媒体中的信息使用方法。有的学者结合不同企业探讨社交媒体的使用(杨卉,2009;周小叶,2010;许莹,2012;张美芳,2013;宋雨娇,2013;鞠文宙,2013;付晓光,2013;王宇明,2013)。部分学者提出企业应利用社交媒体做电子商务(李宝玲,2012;齐海伦,2012;钭祺瑞,2013)。
社交媒体有几百种,主流的社交媒体包括社交网站:Linkedin,Facebook,开心网,人人网;维基:Wikipedia;论坛:天涯、新浪、搜狐、网易;播客:播客网、新浪播客、腾讯播客;博客和微博:博客大巴、新浪博客、腾讯博客、天涯博客、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这些工具可以让人们轻松的分享个人知识和经验,从而把个人知识转化为群体知识,由于所选用工具的不同,人们也可以根据对方提供的信息在不同程度上互动或者修正自己的行为。社交媒体使得人们打破了地理和时间的限制,让全世界的相同文化或亚文化、相同兴趣和社会群体的人都能交流。人们能够更快更多更好地了解其他人、地区、事情的好处、缺点,甚至是丑陋的一面。
社交媒体上的使用者大多也覆盖有网络消费行为。网络消费者们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其实是当代市场营销人员非常重要的探讨话题,也可以更好地改善社交媒體的设计和应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设定调查问题:
R1:人们用什么社交媒体。
R2:人们用社交媒体做什么。
2.2 从旧媒体到社交媒体
创建、分享和改变内容是人们在沟通中经常做的事情,可是通过电子的方式获取和分享内容是现代新出现的。社交媒体帮助人们创造新的网络沟通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新方式增加他们的沟通渠道,扩大沟通范围。社交媒体提供的是双向多方的沟通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由上至下的沟通方向。过去,公众的意见只能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重要媒体传播。很多情况下,公众接收到的信息已经经过了“处理”,变成了利益相关者希望传播的信息,而非大家的真实意愿。
在网络时代的当下,社交媒体允许多向的沟通。据调查发现,人们逐渐反感了企业自上而下的信息单向传播的广告宣传,他们更愿意在社交媒体上表达想法,倾向这种自下而上的表达方式,在增加了消费者之间沟通的同时减少了和企业间的交流。网络信息传播可以成就甚至毁灭一个公司。2008年美国联合航空由于用错误的方式处理行李导致加拿大音乐家大卫·卡罗尔的吉他损坏。大卫将他的遭遇录像并放到Youtube网站上。短片在几周内像病毒传播一样散播开来,达到三百五十万以上的播放次数。此举给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带来声誉上和经济上的双重灾难。这类让企业对自己的形象失去控制的事件迅速提高了企业对网络上相关信息传播的重视度。
中国的社交媒体初次出现在2007年,饭否网是国内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目前国内的IMS及社交媒体平台有几百家之多,其中最大的是QQ和人人网。QQ月活跃人数超8亿,同时在线用户在2014年4月首次超2亿,手机用户超半数。人人网截至2014年5月注册用户分别达3亿,月活跃用户PC1.1亿,移动0.26亿。国内社交媒体的总用户已经超越了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社交媒体内每天传播的信息量巨大,很多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知道、了解产品并在网络上获取对产品的态度。
2.3 口碑传播
口碑传播是指一个具有感知信息的非商业传播者和接收者关于一个产品、品牌、组织和服务的非正式的人际传播,大多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统的口碑传播是自发的,且在单独传播过程中,发声结束代表着传播结束。口碑传播和传统的广告传播最大的不同就是企业失去了对大多数传播内容的控制。
本文设定调查问题:
R3:实物体验和传统口碑传播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消费者感知。
2.4 电子口碑传播
电子口碑被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可被个人或组织获取的任何潜在消费者、实际消费者和曾经消费者对产品的正面或负面评价。一般被认为是个人行为而非组织行为。电子口碑传播在口碑传播的基础上,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甚至语言的限制。有共同兴趣的消费者可以自发形成一个电子组织,在组织内部传播经验和教训。传播通过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发生,传播的内容就会被记录下来以备查阅。所以网民可以翻阅到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统计学特征的人对同一产品的不同态度。
R4:不同的电子口碑传播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消费者感知。
2.5 消费者行为和购买决策
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购买决策被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信息搜集和评价选择过程中,电子口碑传播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从而影响购买决策。消费者尤其是潜在消费者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将网络上对产品的评价进行评估,对信息发布者和自身的情况进行对比或比较,推测出自己可能出现的产品使用感受,从而影响购买决策。本文也试图调查消费者偏爱的电子口碑形式以及影响方式和程度。
R5:实物体验、传统口碑传播和电子口碑传播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在2015年4-5月间选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并回收问卷。问卷内包括被调查者性别、网购年限和年平均购物金额等个人信息和文章中列出的需要调查的问题。调查问卷发放150份,回收127份,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84.67%,有效率68%。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A1、A2:被调查者全部使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中使用率最高的为微信、QQ、微博。其次为人人网、飞信、百度贴吧等各种贴吧。使用率较低的为YY、line、ins。猜测line、ins使用率低与国内被禁
相关。被调查者使用这些网络媒体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和获取信
息。
从数据方面来看。用均值计算法,实物体验对消费者的影响为3.65,朋友的面对面交流的影响3.24,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影响同为3.24,已知对方身份的非朋友发布的信息影响2.77,陌生人发布的信息影响2.25,商家发布的信息影响2.46。从数据上来说,实物体验最能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朋友面对面的交流与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影响为其次,这说明消费者现在已经非常依赖朋友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甚至等同于朋友当面的交谈。已知对方信息的非朋友发布的信息、商家发布的信息和陌生人发布的信息影响程度依次递减。说明商家给出的信息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可信程度已经很低。
A3、A4:来自不同渠道的推荐或正面信息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为2.62,照片或客观的评价影响为3.08,抱怨或负面评价的影响为2.54。说明照片或者客观评价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推荐或正面信息,抱怨或负面评价最不能产生影响。这一趋势说明消费者对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中的单面信息都采取不信任态度,这也许是网络水军造成的影响。消费者最信赖的是相对真实的照片和双面信息。
评价的数量也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从大到小排序对应的评价数量为100-999份,100份以下,1000-4999份,5000-9999份和10000份及以上。说明一定数量的评价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一般为1000份以下。超过1000份评价,数量越多,对消费者的影响越小。过多的评价反而给消费者带来不可信赖的心理影响。评价中好评和差评的比例不同,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好评的比例在90%以下对消费者来说产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91%-94%,好评率100%产生的影响最低。差评的比例1%-2%,3%-5%和10%以上产生的影响最大,但总体来说差评产生影响的标准差2.1远小于好评产生影响的标准差12.2。1%-5%的差评率的信息会较大的影响消费者的心理,使其产生犹豫,10%以上的差评率会导致消费者直接放弃购买。
从显著性来看性别的不同对来自不同的渠道、不同种类信息的影响没有较大区别。仅在3%-5%的差评一栏有差异,显著性为0.040。购买年限的不同在陌生人发布的正面评价和照片两栏有显著差异,显著性分别为0.039和0.048。平均年消费的不同对很多不同渠道、不同种类的信息都产生较大差异。比如:商家发布的正面评价、5000-9999份评价、10000及以上份评价、好评率在90%以上和差评率在10%以下。说明平均年消费的数量不同,导致消费者对外来信息的参考有更多不同的见解。
A5:从调查结果来看,实物体验对自己购买决策影响值是2.40,体验后消费者大多选择需要少量额外信息辅助购买决策。这种少量信息也许来自商家,也许来自朋友或社交媒体。传统口碑传播中,无论是朋友的推荐,均值2.77,还是抱怨,均值2.43,仍需大量信息辅助购买占消费者选择的最高比例,其次是仍需少量信息辅助购买。但可看出传统口碑传播的影响力小于亲身体验。
来自社交媒体的信息中,各种信息渠道的分值都相对集中,在2.5-3.4之间。最高者为在陌生人的正面评价,均值为3.4,众数为4,说明大部分人对陌生人的好评选择不予考虑,但仍有不可忽视的一小部分采取接纳态度,只不过他们还需要更多信息帮助他们做最终决定。来自朋友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负面评价的均值最低,为2.5,众数为3。说明他们对朋友发布的负面信息的采纳度较高,但仍然需要自己再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决定。
以上说明,现在的消费者仍然最信赖自己的体验。其次是传统口碑傳播,最后为电子口碑传播。在各种口碑中,消费者对来自朋友的口碑信赖度最高,越不熟悉的人群提供的信息,采纳度越低。此外,消费者对负面信息的采纳度高于正面信息。但无论何种信息,消费者保持了较高的冷静,他们仍然需要有自己的判断,不会绝对的受外部信息的影响。
由此可见,由商家发出的纯正面的信息已经不足以支持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消费者会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且单面信息的采纳度较双面信息更低。商家需要维护好自己的体验营销部分,并时刻注意维持网络中的电子口碑,尤其是客观的、双面信息的电子口碑,而不是一味的赞扬或批评。
参考文献:
[1]黄敏学.口碑传播研究综述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初探[J].管理学报,2010(01).
[2]武鹏飞.在线评论对社交网络中电子口碑采纳的影响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5(02).
[3]王财玉.电子口碑影响力产生机制与市场应用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0).
作者简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
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在依法行使裁量权时,应当兼顾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信息网络,包括以计算机、电视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为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及向公众开放的局域网络。
第三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
通过上传到网络服务器、设置共享文件或者利用文件分享软件等方式,将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置于信息网络中,使公众能够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以下载、浏览或者其他方式获得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实施了前款规定的提供行为。
第四条 有证据证明网络服务提供者与他人以分工合作等方式共同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构成共同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其仅提供自动接入、自动传输、信息存储空间、搜索、链接、文件分享技术等网络服务,主张其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五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以提供网页快照、缩略图等方式实质替代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向公众提供相关作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提供行为。
前款规定的提供行为不影响相关作品的正常使用,且未不合理损害权利人对该作品的合法权益,网络服务提供者主张其未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六条 原告有初步证据证明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了相关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但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其仅提供网络服务,且无过错的,人民法院不应认定为构成侵权。
第七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提供网络服务时教唆或者帮助网络用户实施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以言语、推介技术支持、奖励积分等方式诱导、鼓励网络用户实施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教唆侵权行为。
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未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或者提供技术支持等帮助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帮助侵权行为。
第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错,确定其是否承担教唆、帮助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错包括对于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明知或者应知。
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对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主动进行审查的,人民法院不应据此认定其具有过错。
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已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仍难以发现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不具有过错。
第九条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事实是否明显,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构成应知:
(一)基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及其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应当具备的管理信息的能力;
(二)传播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类型、知名度及侵权信息的明显程度;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主动对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进行了选择、编辑、修改、推荐等;
(四)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积极采取了预防侵权的合理措施;
(五)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设置便捷程序接收侵权通知并及时对侵权通知作出合理的反应;
(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针对同一网络用户的重复侵权行为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
(七)其他相关因素。
第十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提供网络服务时,对热播影视作品等以设置榜单、目录、索引、描述性段落、内容简介等方式进行推荐,且公众可以在其网页上直接以下载、浏览或者其他方式获得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应知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
第十一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从网络用户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中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该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负有较高的注意义务。
网络服务提供者针对特定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投放广告获取收益,或者获取与其传播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存在其他特定联系的经济利益,应当认定为前款规定的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网络服务提供者因提供网络服务而收取一般性广告费、服务费等,不属于本款规定的情形。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定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知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
(一)将热播影视作品等置于首页或者其他主要页面等能够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明显感知的位置的;
(二)对热播影视作品等的主题、内容主动进行选择、编辑、整理、推荐,或者为其设立专门的排行榜的;
(三)其他可以明显感知相关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为未经许可提供,仍未采取合理措施的情形。
第十三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权利人以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的通知,未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明知相关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的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是否及时,应当根据权利人提交通知的形式,通知的准确程度,采取措施的难易程度,网络服务的性质,所涉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类型、知名度、数量等因素综合判断。
第十五条 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难以确定或者在境外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第十六条 本规定施行之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11号)同时废止。
本规定施行之后尚未终审的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规定。
在网上进行EMAIL交流或聊天、讨论时,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可能使一些东方人内向的性格有所改变,但是总体上说,大部分东方人,还是会在某些方面保持自己的传统。而网络交流不带强制性,任何一方觉得话不投机,都可能随时撤出。如果东西方网民之间不能彼此理解地话,那么,交流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因此,东方人应学会适应西方人那种直露的、喜欢自我披露的表达方式,而不要简单地推断他们自大或看不起东方人。西方人则也应理解东方人在交流方面的含蓄,适应他们交流中的“预热”过程,并且有耐心等到对方进入真正的交流境界。
3.组织传播方面:
在网络的组织传播中,组织的领导,应该针对不同成员的文化背景,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4.学术研究与交流方面:
东西方“图形”与“直线”式的不同思维方式,也给学术研究带来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东方思维更多地注重直觉,往往可以更快地提出新的观点,而西方人注重实验,即使在人文领域,实验式的研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两种研究方法,各有长短。当网络使东西方学术交流日益增强时,更应该注意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学会相互借鉴。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更多地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与国际接轨,以及在网络中更好地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
三、网络为跨文化传播提出的新课题
借鉴已有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来解释网络传播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并且按照相关的理论,来调整、改善传播行为,这是网络中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网络的特点,是否会在一定意义上改变文化之间的差异。
1.网络是否会改变东方人的行为特征?
前文已经简要回顾了关于东西方人的思维与行为特点的研究结果,总体来看,东方的高语境文化导致的是一系列“内向”的性格:较少自我披露,对环境敏感,语言委婉曲折,行动小心谨慎……
而网络似乎为突破这些性格,提供了最好的环境。因为网络传播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匿名性。在匿名状态下,当人可以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时,就不需要再小心地保护自己。
观察网络中的聊天室、BBS,我们也可以感觉到某种转变。一些平日谨小慎微的人,在网络中却显得自由奔放。人们交流的话题,也得到大大的扩展。
但是,因此而得出网络将彻底改变东方人的性格与行为特征,似乎还为时过早。
首先,在网络中人们的行为虽然有了很多解放的迹象,但是,从总体看,不同文化背景下面的人们,在网络中的活动,还是有着不同。例如,美国人在聊天室里,谈论得最多的话题是“性”,而中国人在聊天室或BBS里,更多地谈论的是政治、社会。也就是说,美国人在网络里,仍然关心是“个人”,而中国人在网络里,更多关心的是“集体”。这与他们固有的行为特征,从本质上是一致的。
其次,跨文化传播研究学者认为,东西方人的行为差异,与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关。“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强调的是“一”,即个体;而“图形”式思维方式强调的是“众”,即整体。而这种思维方式的起源,却是不同的哲学体系。直线式思维被认为是由古代希腊罗马哲学家们承继下来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思想。而图形式思维则是儒家、道家和禅宗等东方哲学传播的结果。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要改变东方人或西方人的行为特征,其根本是改变其依赖的哲学体系。而这一点,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
当然,我们说东西方人有着明显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只是指整体,而不是某些具体的个人。也不排除某些东方人具有西方人的性格与行为方式,或者反之。这一点,在网络出现之前,就是如此。只是网络的出现,可能会使东西方人接触的机会增多,这也会使彼此之间在行为方式上相互影响加深。
2.网络是否会缩小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
网络传播,使不同文化的交流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当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多直接交锋的机会时,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会缩小吗?
我们不能简单从一些表面现象进行推论。也许一种科学的方法是,依据前面提到的文化差异的“四种维度”进行判断。这样我们会触及更本质的问题。
应该看到,这四种文化差异的维度,只是一种外化的标准,真正导致差异的原因,在于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哲学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例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维度,与一个社会的组织结构相关。一个紧密的社会结构,必然培养出强的“集体主义”,而松散的社会结构,带来的是“个人主义”。因此,仅仅通过交流或沟通,就想消除价值观的差异,是不现实的。
但是,网络的确给不同的价值观,提供了更多彼此参照的机会。前面也提到,当我们要针对另一种文化进行传播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适应它的价值观,在此过程中,我们也会加深对这种价值观的认识。因此,网络未必会消除不同的价值观的差异,但会使不同价值观下的人们,能够增加相互的了解与宽容。
法条中“应当”一词的使用,使很多阅读会计法法律条款的非专业人士误以为会计记录文字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不使用中文,也就是不必须使用中文的意思,而在会计实践当中要求会计记录文字必须使用中文。
因此,立法者在措辞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法律条款对普通受众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记录文字;可以;必须;措辞
作为一名经济法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本人自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任教并担任法律课专任教师,虽然没有从事公、检、法的工作,但毕竟没有荒废自己所学专业,所以时常感到欣慰。
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本人尽快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在这个过程中的确充实了自己,获益匪浅。
于此同时,在9年多的一线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我国立法方面的小瑕疵,诸如法律条文中的措辞不够严谨,会误导阅读条款的受众。
本文中笔者将举一实例具体说明该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能够有机会和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他们从事会计职业的“门槛”,是他们进入会计行业的“敲门砖”,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自1985年5月1日起实施,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正,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自7月1日起实施。
可以说经过修改的《会计法》已经完善了很多,诸如增加了对会计记录文字的规定、取消了对记账本位币只能使用人民币的规定等,使得新法较之以前各方面都更为严谨,经修订后实施的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会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笔者认为该条款当中的“应当”一词的使用,就是《会计法》当中的一个小瑕疵,确切的说“应当”这个词用的并不准确。
每每讲到这一章节,每一届的学生都会提问“老师,法律条款明明写的是应当,可为什么会计记录文字不可以不使用中文呢?”。
学生的质疑并没有错误,而且对于绝大部分非法律专业从业者来说,法律条款当中既然规定了“应当使用中文”就是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不使用中文的意思。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应当”,顾名思义,就是不必须的意思,强调的是一种应然性而绝非必然性,换句通俗易懂的话就是“可以或者可以不”,照此解释,我国会计记录文字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不使用中文,我想这是任何一个从事会计工作或者学过会计基础知识的人都会耻笑的解释,但从语意上讲,上述解释并没有任何错误。
之所以会受到耻笑,原因很简单,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会计记录文字必须使用中文,这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在法条当中使用“应当”一词就会给受众以误导,会让受众误以为会计记录文字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不使用中文,我想这一定不是立法者的初衷。
下面从两方面阐述理由。
1 从汉语言文学角度比较“应当”和“必须”的异同
现代汉语词汇中,一个词的含义通常包括三个方面:词汇含义、语法含义和语境含义。
“应当”在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同应该”,而“应该”的解释是表示理所当然。
稍有语文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应当”的语法含义为助动词,起连接主语和谓语的作用。
“应当”的语境含义较为平和,比较中性,感情色彩较为平实,祈使中隐含说理意味,语气较为缓和。
“必须”的意思为事理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必须”的语法含义属于副词,用以修饰和限制形容词和动词,其语境含义感情色彩较浓,语气较重,通常表示强调和加重语气。
显然在一句话当中,使用“应当”和“必须”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当然在法律条款当中也不例外。
2 从法律角度比较“应当”和“必须”的.异同
虽然两个词都表示义务性法律规范,但程度还是不同的。
“应当”表示通常如此,但有例外,是有条件的义务,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或一般要求,因此允许在执行中有一定的灵活性,通常情况下允许例外和特殊情况存在,因此带有规范词“应当”的法律规范虽是义务性规范,但是是有条件的弱义务。
“必须”表示一律如此绝无例外,是无条件的义务,不论主体的意愿如何,客观上必然要求主体去实施某种行为、实现某种结果,因而带有规范词“必须”的法律规范是无条件义务性法律规范。
当然,对于长期从事司法实践的人来说,可能很容易区分法律条款当中的“应当”强调的到底是应然性还是必然性,但是我们的法律条文并不只是颁布给少数法律从业者使用的,其受众大部分还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
这些普通的受众没有深厚的法律基础知识,更没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对于他们来说只能依靠对词汇的惯常解释来理解法律条款,因此希望我们的立法者在立法或修法的过程当中能尽可能考虑到普通民众对于法律术语的认知程度,在对法律条款的措辞方面尽可能的做到严谨,让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都能读懂法律条款的确切含义,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为对法律术语的“无知”造成的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合鸣.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杨合鸣.新编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词典(新课标学生专用辞书)[M].沈阳:白山出版社,.
1 网络科技的兴起与艺术传播
人类早期艺术发展均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艺术的传播形式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文字从早期被记载于岩石、兽骨之上到后来被刻于竹简纸张之上,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思想和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生生不息。大量书籍的传世使得中华文明一脉相承, 涌现了一大批以谈论艺术为生的优秀文化精英。极大促进了艺术的繁荣与创新, 推动了艺术进入发展的更广空间。艺术家通过传播与这个社会发生了联系, 找到自己社会角色的定位, 也同其他志同道合的艺术爱好者发生了或强或弱的链接, 交流使得艺术不断推陈出新。而网络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程中里程碑式的科技飞跃, 使人类的思考和审美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海量的信息资源为人们带来最初的欣喜过后, 也因其繁杂特点带给我们无数烦恼。注意力稀缺的年代催生碎片化的表达, 视觉文化正在悄然取代语言文字的主导地位, 强烈的视觉冲击成为网络艺术表达的关键衡量要素,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没有关注, 便代表着没有传播意义与价值。
1.1 网络科技的兴起与发展
我国媒体的发展与西方国家几乎处于同一时期, 传播学的理论水平相距不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数字生活存在》的引进, 具有启蒙性的意义。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 以书籍、报刊、电视和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形式通称为“第一媒介时代”, 由于信息的发布通过预先编辑和审查, 主流媒体掌握话语权, 能够控制舆论导向。信息多采用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 大众作为被动的接收者可以选择获取的时机, 通常为异步传播的方式, 及时性较差。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使我们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的文化环境, 自媒体的概念被提出来。人人都是一个发声筒, 媒体与人的交互性被反复强调, 通过引导人们广泛参与来体现最大的传播价值, 也因为大家的广泛参与而使得共享的内容更新更加及时。同时由于网络突破了众多的物理时间空间限制, 对于艺术表达的承载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随着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数字存储空间容量无限大, 也为受众带来异步接受信息的可能。几乎全球都加入了互联网的浪潮中, 世界村的概念已经不再新鲜。传播空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 艺术信息真正实现了无障碍的传播,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特征。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以计算机技术的升级为依托, 网络的超链接特性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带给人全方位的信息获取体验。人们可以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多感官冲击, 使人类的感知器官更加具有整体性, 进一步拓展了人类的感知能力, 从而使得虚拟场景更加立体和生动。
1.2 艺术与科技的交叉和融合
网络传播的艺术价值又叫做展示价值, 最早是由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提出的概念。传统的艺术作品被创作完成后, 往往被作者或小部分爱好者收藏或鉴赏, 由于空间地理因素未能得以大范围的流通。艺术也因为其小众化被过度抬高, 有时显得孤芳自赏。而网络科技的诞生可以使艺术品的影像资料流传到世界各地, 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欣赏到艺术的机械复制品, 使艺术欣赏变得更加普及, 缩小了艺术作品与大众的距离。但同样, 因为受众每日都被参差不齐的海量信息所包围, 面对网络传播的艺术很难做到专心致志地全身心投入。人们会不自觉被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画面吸引, 需要不断的新鲜的感官刺激作为持续下去的保证。对于需要一定鉴赏力的抽象作品来说, 无疑使其更加难以理解。更多人将这种网络传播下的艺术鉴赏作为一种消遣和娱乐, 而不是作为对艺术文化的探索和自身艺术修养的提升。科技与艺术的交叉与融合并没有就此结束, 甚至说仅仅是一个开端, 如何使两者更好地和谐统一, 是科学家以及艺术家为满足新时代人们普遍需求而进行不断探索的动力。
2 网络科技对艺术传播的影响与冲击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 “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者”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具备实现的可能。网络时代给了我们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传播更自由的天地, 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平台上实现最感兴趣的艺术信息的精确化检索, 十分便捷。同时, 畅所欲言的网络语言环境也为人们进行艺术批评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网络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传播形式, 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世界。
2.1 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的显著特征
网络科技使得艺术传播由图1所示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图2的双向可逆传播。艺术创作者和观众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 两者的角色边界不再鲜明, 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接受者, 也可以是艺术创作者。这种动态的主动交互模式可以引导高质量的用户产出内容, 从而为我国的艺术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相信随着国民艺术鉴赏力的提高, 网络艺术的传播一定会更加专业更具价值。
2.2 网络便捷性催生艺术廉价性
便捷性毋庸置疑可以使艺术更加大众化。传统时代的艺术作品对于艺术工艺有着较高甚至严苛的要求。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匠人精神便是对传统艺术家、艺术工作者的艺术理念进行的最好诠释。由此可见, 艺术造诣对于艺术家的形成起到了严格的筛选作用。而今, 网络科技的极大发展, 使得五花八门的软件或者工具诞生, 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便捷性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艺术的创作成本。以文学为例, 线上发布的数字化表达比起传统的纸媒出版, 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都微乎其微, 微博、微信、贴吧和论坛等新媒体使得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论得以在互联网上传播。也由此, 网络写手层出不穷。又比如, 各种做图、修图软件的诞生使得摄影和绘图的难度大大降低, 艺术作品可以批量生产,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涌现。但高质量或者说经典的作品却少之又少。
2.3 虚拟现实中的真实性存疑
信息时代无时无刻不对我们的认知能力与辨别能力提出巨大挑战。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得我们在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视频中来回切换, 这种图形和图像的视觉入侵式掠夺使我们的大脑渐渐沉浸其中, 趋于完全被动得接受而非批判性地鉴赏, 可能会丧失独立性的思考。即使是在创作的过程中, 也会有大量的素材或者同类成品信息摆在眼前, 而我们只需要整合和挑选,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的独立创新能力。大量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带有传递者的主观色彩, 经过不同程度的渲染或者说加工, 这样就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我们疲于信息的挑选可能会懒于探索媒体传播背后的真相。当复制拷贝的普及使得传播成本更加低廉, 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 原创作者的利益可能遭受侵犯, 而追责也会变得异常困难。此外, 由于网络构建的虚拟空间具有多中心的传播模式, 信息接受者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超链接之后, 往往偏离了本身的阅读目的, 无中心的阅读模式常常会使我们走神, 而纸质媒介则更加容易让人静下心来。
3 网络科技与艺术传播的相互关系
3.1 网络成为艺术创新的工具
早期计算机科技的兴起并未引起传统艺术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大家仍使用自己熟练的工具进行创作, 采用惯性的思维框架进行探索。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不少程序员开发出更强大的应用软件可以实现例写作、摄影、绘画等传统艺术变现形式, 甚至具有传统工具所不具备的功能以及便捷。各种工具不断更新迭代, 传统的工具面临被取代的危机。甚至有些传统艺术工艺的传承仅仅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 作为一种情怀式的追忆。能否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艺术的发展也应该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艺术创造者不妨顺应时代的发展, 探索网络科技为自己艺术创作带来的更多可能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兼具现实与虚构两个特征, 本质依然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就如此看来, 虚拟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损其艺术性。
3.2 艺术为网络科技增添魅力
提起科技人们总会有高冷印象, 就像提起IT从业者我们就想当然地想起呆板、无趣等词语。最初的计算机技术的确有些冷冰冰, 机械性十足很难令人想到与美学产生什么联系。随着信息的全球化平等共享, 人们对于艺术与科技都进行了更多的参与讨论, 更多私人言论进入了公共的传播空间, 每人都可以构建自己的艺术评价体系和建立自己的艺术评价标准。互动性传播体系本质上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艺术家所扮演的角色不再仅是从现实中拾取灵感以反映自己个人的内心世界, 而是透过自己的表达框架去触发和帮助更多人进行表达。只要以人文关怀的艺术理念为更多人所秉持, 我们相信网络大环境一定会变得更有美学价值。艺术不能仅仅是被动反应, 建构的问题比呈现的问题更加重要。利用新技术手段激发人类的多感官进行全方位的感受, 能使人们最大程度上感受到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 产生审美感兴, 探触人们内心世界, 使网络技术的传播更加具有价值。
4 结论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各位艺术从业者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果说开发网络环境是网络技术人员的使命的话, 那么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兼顾科技优越性与艺术追求成为一个对杰出艺术家的考验。一方面, 网络科技的交互性设计与用户体验缩短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赋予艺术新的生命力使得艺术更加普及;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对于艺术信息的获取与艺术魅力的感知;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 艺术标准也更加个性化;信息化工具使得艺术创作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 网络的巨大便捷性使得艺术的创作门槛大大降低, 艺术作品的质量难以保证;网络环境的言论自由使得人们内心对于话语权的渴求无限放大, 网络语言空间难免混杂甚至畸形, 会影响艺术的纯粹性和创作动力;复制拷贝的无门槛会对艺术工作者的原创性带来一定损害;艺术与科学之间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融合, 科技与文化进行互动, 为人们带来更多关于人与环境、人与科学、艺术与科学等关系的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娜.网络媒体对影视艺术传播环境的影响与改变[J].中国地市报人, 2015 (3) :92-93.
[2]何丽萍.论现代网络艺术传播特性的发展与变革[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21) :44-45.
网络传播对音像业的影响
一、网络传播对音像业的积极作用。
首先,随着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音像制品的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模拟信号正在被数字信号所取代,音像制品的载体也逐步由磁带、录像带过渡为CD、VCD、DVD等光盘形式。尽管如此,音像制品仍然需要特定的载体,发行销售环节中仍然需要仓储和物流,即使采用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仍然需要实物的流通,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网络传播并不需要仓储物流,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音像企业利用网络的这种优势,可以改变音像制品的营销模式。借助网络传播进行试听、试看、预告片播放等营销活动,容易和时下的话题结合。网络丰富的表现手段,也为这种宣传提供很好的前提条件。
其次,网上原创内容可以为音像业提供新的选题,可以很便捷地转制到光盘等音像载体上。有些选题由于已经通过网络传播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因此往往能够一面市就成为畅销产品。
再次,网络所具有的互动功能,也是传统音像业无法企及的。网络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传播,观众可以适时地对网上音乐和影视作品进行评论,可以与演员、导演进行在线交流,而音乐和影视作品受欢迎的程度也可以通过下载次数的即时统计得到展现。音像企业利用网络传播反馈的信息,调整经营策略,改进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网络传播还能促进音像产业链整合。在2005年底,红遍大江南北的超女李宇春和张靓影的第一首单曲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数字发行。实际上,从彩铃到数字发行、网络音乐下载,这些新形式都是为音像产业当中的上游内容找到了新的应用空间。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这些新生事物具备了改变整个产业链条的可能性,它们使音像产业的上游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或者可以说,这些新生事物使得音像产业价值链上的利益有了重新分配的可能,促进了产业链的整合。
二、负面影响。
大多数音像企业认为,网络下载对本来就萎靡不振的音像业更是雪上加霜。一方面,网络传播加速了盗版的盛行,另一方面,网络下载也大大冲击了音像制品的现有市场份额。
购买盗版光盘、磁带等尚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而网络下载甚至是完全免费的,这使得对网上盗版更加防不胜防。一些个人网站和部分机构网站,毫无版权意识,肆意转换、复制、传播并未得到过授权的音像制品的内容。目前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签约的网站不过几十家,即便算上与唱片公司、国际唱片业协会签约的网站,数目也并不多。保守估计,在推行网络下载的网站中,侵权率至少在50%以上。而影视作品的侵权行为,更是泛滥。
同时,由于数字压缩技术革新和网络传输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MP3的流行,使得网络下载风行一时。消费者多了一个更便捷的选择,那么传统音像制品的市场就势必要受到挤压。更有甚者,所谓主打歌集锦几乎涵盖了数张唱片的精华,这无疑给音像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三、启示和对策。
网络传播音乐、影视的兴起,有其必然性,因为网络传播速度更快,使用更便捷,价格也更低廉。网络传播的受宠给我们这样的启示:音像业不应该把网络视为敌人,不能进行盲目地抵制。网络传播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要求,是无法逆转的。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无视网络大潮的到来,不能迅速融入其中,就会被淘汰。音像企业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接纳网络传播,利用网络传播,发展网络传播,促进传统音像业与网络科技的融合。
与此同时,政府对非法的网络传播要加紧采取措施,并加大对合法网络传播保护力度,尽快制定出相关法规,给这个新生事物创造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让这个新生事物与中国的音像业一起健康地成长。
电子商务对音像业的影响
电子商务起源于北美,目前已遍及世界各地,影响着各行各业。它是一种崭新的商业运营模式,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电子商务与音像业的融合,为音像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电子商务对音像业的正面影响。
第一,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商品流通包括商流、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对企业来说,商品流通的时间越是等于零或接近于零,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获利就越多。电子商务便可以缩短环节,减少商品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从而全面降低商流费用、物流费用、信息流费用和资金流费用。音像制品进入电子商务模式就不必在多级分销中被层层加价,正版价格将会逐渐降低,在市场竞争中会更具优势。
第二,可以开拓新的市场,寻找增长点。传统的音像零售业受到地域、营销成本的限制,不可能覆盖市场的所有地域,但对于电子商务来说,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有可能进行音像制品交易。这样,一些县、乡等五六级市场,都可以得以开拓。
第三,可以打击盗版市场。在网上进行销售的音像制品易于行业监督,且成本、价格与盗版制品不相上下,可以更为有力地打击盗版。比如,许多商家的电子商务网站,相当一部分音像制品售价仅仅10元左右,对消费者非常有吸引力。像《七剑下天山》、《手机》、《理发师》、《无间道》等精装版,都达到了一定的销量。
第四,加速传统音像企业改造。电子商务改变了音像业的销售渠道、交易方式、售后服务等,为此传统音像企业将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商业模式,于是一些全新的、实力雄厚的、管理科学的新型音像企业将不断涌现。
第五,规范市场,促进游戏规则的建立。音像电子商务需要良好的网络技术、金融服务、物流体系等相配套,因此,必将促使一个规范有序,遵守统一规则的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二、电子商务对音像业的负面影响。
音像电子商务方兴未艾,但实践探索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盗版音像产品在网上仍然无法消除;音像电子商务企业之间不合理的价格竞争,造成市场动荡不稳;整体音像电子商务市场存在着“一窝蜂”现象,不太注重企业规模,忽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等。
三、启示和对策。
我国已经加入WT0,中国企业将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国外的一些大型音像公司,将进入国内市场,国内企业受到海外音像业的冲击已是必然。国内音像企业能否在网络时代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形成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制胜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改变经营观念、规划企业发展,在国内站稳脚跟,同时积极扩大与海外的文化交流,通过互联网扩大我国音像产品的影响力,建立海外中华民族文化音像产品的销售网络,使我国音像产品迅速进军国际市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音像制品电子商务活动的相关法规,加强监管力度,规范音像电子商务的经营行为,提高全民销售正版、抵制盗版的意识。同时,给予音像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包括产业组织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比如音像制品17%的增值税是10年前制定的,而音像制品早已从“奢侈品”变为大众消费品了,税率可否适当降低,以缩减经营成本,提高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真正建立起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音像企业。
网络传播与电子商务背景下音像业的发展趋势
网络传播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使音像业必然会朝着以下的方向发展:
互联网与传统音像业之间并不矛盾,网络传播不可能完全取代磁带和光盘,传统音像制品在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情形下,仍然是无可替代的。互联网与传统音像业之间可以互为补充,从各自的角度和功能出发,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它们将长期共存,互相取长补短。
“内容为王”是文化传媒业永恒的真理,音像业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积累、成熟的市场营销渠道和运作经验,一旦网络传播音乐、影视内容的运营模式成熟,音像企业将迅速进军网络传播业,并将凭借自身的优势快速崛起。
互联网是无国界的,电子商务带来的是跨国贸易,网络传播带来的是全球传播,而音像业的发展也日趋国际化,音像业将借助互联网加快国际化进程。
国内的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制约音像产业发展的瓶颈将逐渐得以消除,中国音像产业的状况将得到改善,音像产业链将进一步整合。
【初探网络对法律传播的影响】推荐阅读:
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论文06-01
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实施策略初探06-18
网络发展对旅游的影响10-05
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及对策07-13
网络游戏时代对广告运营的影响07-15
网络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影响档05-24
浅谈网络舆情对青年官兵的影响及对策10-02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研究报告10-26
社区法律援助初探09-25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工作职责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