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通用9篇)
为进一步拓宽神木县来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引领带动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合作社决定由参社社员出资建办规模化种养殖场,改变农户散养方式,带动我村畜牧业发展,加速畜牧养殖提质增效,解决果园农家肥匮乏问题,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目标,促进合作社健康有序运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手段,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引导、合作社经营的原则,加快养殖场建设和发展,引领带动区域种养殖上规模,经营管理上水平,农户收入上台阶。
二、项目名称:神木县大保当镇新华村来虎种养殖合作社。
三、项目建设单位:该项目由大保当镇新华村来虎种养殖合作社组织实施,项目法人:闫来虎。
四、项目主管、监督单位:农牧局。
五、项目实施地点:大保当镇新华村。
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初步按照基础种羊100只,通过自繁自育达到400只的养殖场规划建设,还有种牛20头,通过自繁自育达到100头,还有养鸡1000只,通过自繁自育达到5000只。
2、初步计划:种草60亩,种苗木花卉300亩。
3、修建羊舍20间,牛舍10间,鸡舍1000㎡,草房饲料库房1000㎡,职工宿舍、餐厅、灶房等及办公用房400㎡,钢筋混凝土青贮池600㎡,运动场2000㎡,修场房外道路2公里,硬化场区道路300m,硬化晾晒场地1200㎡,架设动力照明电路2公里,购置拖拉机、粉碎机、割草机、揉丝机、柴油发电机、微型旋耕机等设备设施。
七、项目实施时间2015年6月份开工,2016年6月份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并购买种羊、牛、鸡等。
八、资金概算及来源
项目需资金500万元,由合作社出资。
其中:
1、基础设施投资和机械投资计划350万元;
2、购买种羊、种牛、种鸡、工人技术培训费等150万元;
九、管理措施
种养殖场建设投产后,将按照标准化养殖规范要求,强化工人技术培训,科学饲养管理,严格疫病防控,争取打造绿色畜牧产业生产基地。
此致
敬礼
1 提高认识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一是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变革和完善, 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 从单家独户的生产, 发展为诸多生产者组织起来的联合生产, 从雇工式的家庭农场或作坊, 发展为利益紧密联结的合资合作;二是产品交换方式的创新。也就是流通组织形式的创新。这是指农户生产的东西从单家独户到市场去出卖, 发展为生产者组织起来, 共同去闯市场;三是分配方式的创新。这是指生产与流通联合的紧密程度及利益关系, 生产者把产品出卖后, 从一次性取回应得利益, 发展为过后有返利等形式的二次分配, 或者有大家共享的公共积累。通过合作社发展壮大, 社员逐渐增多, 发展为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股份制生产和通过认证后生产出无公害的名牌畜禽产品, 使社员能够得到稳定的收入。
2 加强领导
发展农民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是认真贯彻执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建设, 2011年设立“永平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 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等政策和措施。各乡镇和县级各部门应按照《意见》的要成立领导班子和工作组, 确保合作社工作有人抓, 有人管。
3 机构建设
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发起人组建合作社筹备委员会并制定筹备工作方案;拟定社名, 确立业务范围;准备发起申请书;向有关部门申报批准, 经有关部门认真进行审查, 包括发起人是否有组织能力, 该合作社业务数量是否达到组建规模, 预期效益如何等等。基本符合条件后, 即可下达同意组建批复。
⑵申请人接到主管部门准予组建的批复公文后, 应即时召开筹委会, 吸纳会员, 拟定本合作社章程及业务计划草案。
⑶在上述各项筹备工作任务完成后, 召开会议, 呈请乡镇分管合作社的领导出席指导。在会上, (1) 主持人宣布本合作社加入成员名单、人数、代表人数, 如到会人数符合成立合作社成立有关规定后, 即宣布成立大会开始; (2) 筹委会负责人作合作组织筹备工作报告; (3) 主管部门负责人宣布本合作社成立的批复; (4) 宣读章程草案, 并讨论后表决通过; (5) 提出理事会、监事会候选人名单, 并进行选举; (6) 理事会、监事会分别召开第一次会议, 推选常务理事、理事长和监事长; (7) 主持人宣布常务理事、理事长、监事长等人选名单; (8) 理事长、监事长讲话; (9) 党政领导和有关社会各界代表讲话; (10) 宣布成立大会结束。
4 制定发展目标
⑴结合实际情况, 应发展100~120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其规模是: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社员30人, 猪舍建筑面积1200m2, 年出栏肥猪1000头以上;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社员30人, 牛舍建筑面积1500m2, 年出栏肉牛600头以上;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社员30人, 羊舍建筑面积600m2, 年出栏800只以上;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社员30人, 鸡舍建筑面积800m2, 年出栏20000只以上;永平鹅养殖专业合作社, 社员30人, 鹅舍建筑面积600m2, 年出栏2000只以上。
⑵经济效益预计: (1) 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头肥猪可获纯利800元左右, 年出栏肥猪1000头可获利润80万元, 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2万元以上; (2) 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头肉牛可获纯利2000元左右, 年出栏肥猪600头可获利润120万元, 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3万元以上; (3) 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只羊可获纯利500元左右, 年出栏800只可获利润40万元, 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1万元以上; (4) 生态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 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只生态土鸡可获纯利25元左右, 年出栏20000只可获利润50万元, 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1.5万元以上; (5) 鹅养殖专业合作社, 按现价计算每出栏1只鹅可获纯利200元左右, 年出栏2000只可获利润40万元, 每个合作社成员可分到1万元以上。
5 加强培训
结合各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 各级各部门应采取现场培训、技术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 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及社员管理、技术和法律知识培训, 特别是《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以促进专业合作社更好、更快发展。
6 龙头带动
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社+农户”的形式, 积极引进和鼓励具有一定经济和技术实力的龙头企业, 牵头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加工形、市场形的龙头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 专业合作社和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一关系, 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创办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如县商务局招商从四川引进注册的“云南永平川娇猪业发展有限公司”、从大理引进的“永平建标生命开发有限公司”和“永平大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 有效促进当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
7 营销
建立多元化的畜禽和产品销售流通网络积极开拓和发展市场。
⑴县商务局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加大信息采集量, 及时准确提供合作社市场供求信息。
⑵立足当地, 辐射周边, 以点带线, 以线成面, 形成销售网络。在县城和乡镇综合集贸市场建立合作社畜禽及产品专卖区, 同时对合作社销售的畜禽及产品给予相关政策保护。
走进滑县白道口镇喜洋洋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标准化羊舍,鳞次栉比、干净整洁,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绵羊、山羊正安详“进餐”。“春节前,养殖场出栏130多只羊,平均每只羊净赚800多元,纯收益达十多万元,还是标准化养殖有‘赚头’儿。”该合作社理事长董国民一边给羊加料,一边乐呵呵地说。
两年前成立的喜洋洋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81户,220余人,共存栏绵羊、山羊1200多只。合作社先后投资170万元建设的9栋标准化羊舍,全部配有全自动剐粪机、打料机、搅拌机等先进设备。
董国民告诉记者,合作社采用统一配种、统一购料、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标准化养殖模式,解决了社员在产前、产中、产后遇到的困难,降低了养殖成本,抵御了市场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
“俺家养了十几只羊,交给合作社统一饲养,省了很多事,年收益近万元。俺还在合作社打工,每月工资2000元,一年轻轻松松就挣3万元呢!”正在清理羊舍的社员董电超高兴地说。
但养羊周期长,投入大,养殖户流动资金普遍紧张,标准化规模养殖需要更多资金。
“县里落实了15万元的‘互助金’和2.5万元的标准化养殖奖金。技术人员不但帮忙设计羊舍,还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给了我们很大的发展信心。”董国民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我们打算扩大养殖规模,新上一个养殖深加工项目,让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带动更多养殖户走上富裕路。
种养殖基地的立项申请
XXX市发改局:
我社位于XXX,现我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和我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方针,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在切实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优化市域经济产业结构,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我社申请建设种养殖基地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项目名称:种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XXX。
建设内容:建设兔笼、鸡舍、办公场所及其附属设施等总建筑面积5000㎡;种植松树、柏树6万株。经济林10亩,其中樱桃树500株、枣树1000株、苹果树300株、葡萄树200株、核桃树300株、桃树300株、山楂树400株、柿子树500株;养殖家鸡300只、兔子200只、珍珠鸡100只、山鸡100只。
总投资:522.3万元。
资金来源:自筹和银行贷款。
现随文附上相关手续,望尽快批复为盼。
XXX山庄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标准化养羊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〇一二年八月
第一章
总
论
1.1合作社基本情况
平遥县洪南村昌凯新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00万人民币,合作社共有成员5人。企业法定代表人郝森,是一户以种羊改良繁殖、肉羊育肥和饲草种植为主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位于朱坑乡洪南村南坡组村西,占地30亩。处在该村规划养殖区内,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合作社宗旨为:响应国家封山禁牧号召,发展标准化圈养,示范引导林区养殖户种植饲草,改放养为圈养。以完善的通风系统、降温和采暖设施,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
场内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专人记录各项规范。包括羊的品种、来源、数量、生产、防疫、繁殖情况、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死淘情况、发病用药情况、免疫种类及免疫时间、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出栏销售等。生产模式基本上达到自繁自养。
合作社的建设目标是建设在平遥县内初具规模及标准化的养殖场,羊的存栏量逐年递增。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种羊繁育、品种改良、服务和带动农户实施规模标准化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标准化养羊场建设项目
项目单位:平遥县洪南村昌凯新养殖专业合作社 企业法人代表:郝森
建设地点:朱坑乡洪南村南坡组村西,占地30亩
建设性质:新建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
项目建设本着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稳定市场供应为目标。
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将成为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设备配套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防疫制度严格,生产管理规范,粪便污水达标排放,将从设施设备、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周边养殖户做出示范,以促进养殖户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方向发展,提高养殖饲养水平,促进养殖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将购进本地绵羊1500只,年出栏育肥羊1200只,出售羔羊400只。存栏羊达到3000只以上。
1.2.3建设规模
新建标准化羊舍4个单元计1920平方米;新建青贮池800立方米;新建办公室、兽医室、消毒室260平方米;新建成品库、原料库、加工房200平方米,草料棚40平方米。新建厕所、门卫、大门等附属用房60平方米。场地硬化、绿化;购臵切草机一台。购进本地绵羊 1500只。
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7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57.7万元;设备购臵:0.7万元;购进种羊及本地绵羊19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6.6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7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贴100万元,合作社自筹270万元。
1.4项目效益
1.4.1经济效益
项目的建设,可有效地增加养殖的科技含量,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出栏育肥羊1200只,出售羔羊400只。利润总额98.37万元。
1.4.2社会效益
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提高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提高当地标准化规模饲养量,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安定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带动周边养殖户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全县养殖业发展,并通过养殖合作社推广科学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示范辐射全县的养殖户,带动养殖户300户,发展养羊15000只,增加就业150人,带动农民增收300万元。
第二章
项目立项背景
2.1政策环境
项目所在地晋中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畜牧业特别是养殖业的发展。在当前晋中市畜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全面安排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工作,号召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把畜牧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强化畜牧业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全面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以现代畜牧业的率先突破推动全市农业的赶超发展。要求全市上下要在现有基础上,着力改变生产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服务支撑,构建产业保障体系,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安全化的现代产业新格局。
市委书记指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畜牧业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牢牢把握四个环节,促进畜牧养殖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向建设现代畜牧业强市的目标全力冲刺。一是以规模养殖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以养殖小区为主体,加快发展集约化、工厂化的现代畜牧养殖企业,坚定不移扩规模,提总量;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促使优势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力争在畜牧标准化生产上实现新突破。二是以特色品牌引领现代畜牧业发展,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制定和落实支持政策和措施,以品牌建设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力争在提高晋中畜产品市场占有率上有新突破。三是以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畜牧业发展,以科技增产增效为核心,坚持以加工带基地、以加工促发展,鼓励农民合作社围绕主导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引导煤焦企业向畜产品加工业转型,并积极引进与晋中市关联度高的加工项目,扩大先进技术辐射面,在畜牧产业化经营上实现新突破。四是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现代畜牧业发展,将之作为畜牧业安全发展的第一要务,明确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落实职责,细化任务,环环紧扣,严防死守,在完善动物防疫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同时强调,群体规模型,主要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组织整县、整乡、整村农户参与,发展大规模、大群体的生态绿色养殖业;公司带动型,由“公司+农户+基地”组织方式向“公司+合作社”、“公司+公司”方向推进,使公司与农户联系更紧密,运作更规范;科技引领型,重在运用畜牧新成果于生产实践中,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并结合先进生产流程的渗透,提高生产能力。
市长强调,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畜牧业,用产业化思路推进畜牧业,用市场化体系支撑畜牧业,集中精力实施好规模养殖、龙头培育、服务支撑、安全保障四大工程,全力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
同时要求,规模养殖要在基地建设上求突破,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基地的路子,在晋中市形成肉牛、肉羊、瘦肉猪、高产蛋鸡、高产奶牛五大畜产品优势基地。积极破解养殖用地难题,创新思路,寻求突破性措施;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加大科技攻关,注重畜牧专业人才培养,确保及时将综合配套技术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加快饲草饲料体系建设,发展牧草产业、饲料加工业,为养殖业提供丰富的牧草资源。安全保障要时刻保持清醒,全面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晋中市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
平遥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号召,十分重视该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工作,在项目开发的指导思想、经营原则、总体设想、运行机制、市场开拓等方面都进行了具体指导,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责成有关单位专门负责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前期准备工作,政策的支持和扶助,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
平遥县洪南村昌凯新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羊场建设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养殖业的优质高效生产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用以加大当地农副产品的就地转化力度,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平遥县养殖业历史悠久,闻名全国,是山西省主要的养殖生产基地之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已成为平遥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项目的建设,必将进一步带动养殖业的生产产业化发展。有力地促进当地种植业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化。促进种草养畜,实现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在壮大主导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作用突出。
2.3 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基本要素是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农、工、贸相结合。标准化养殖场的建设,产业关联度高,以种植业生产为基础,以农副产品为基本原料,不仅使农产品得到就地转化增值,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延长和完善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拓宽了城乡居民的就业渠道。项目建设必将有效推进饲料生产、饲草生产以及屠宰加工、肉品加工与营销、市场服务等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动力。项目的建设,必将对完善农业产业链条以及促进产业化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建设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
具体地址:平遥县朱坑乡洪南村南坡组村西,占地30亩。项目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在选址方面重点考虑了以下原则: ⑴满足动物防疫要求,与居民集中居住区和交通要道的距离间隔1000米以上,与偶蹄动物养殖场的距离不小于3000米,与其他畜牧场的距离不小于1000米。远离居民生活水源地以及各种污染源,防疫间距符合国家动物防疫条例。
⑵交通便捷,能源电力充足、架取方便。
⑶水源充足,必须有满足生产条件的水源,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⑷饲草料资源丰富,周边应有充足的青、粗饲料生产地,且运输方便。
⑸地势地貌,养殖场应建在地势较高、气候干燥、背风向阳、土质良好、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点。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
3.1.2 自然条件
项目建设地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晋中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势东高西低,山地、丘陵、平川呈阶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河谷地四个地貌单元。东部山地处于太行山脉中段,属典型岩溶化的高中山、中山地貌,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山势南北走向,南高北低,主要山峰有左权的北天池(海拔2097米)、和顺的阳曲山(海拔2059米)。中部盆地是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新裂陷带,北高南低,海拔在700——900米间。西南部山地为太岳山脉北端,有发育完好的倾斜单面山,东缓西陡,山势险峻,属高中山、中山地貌,海拔超过2000米的山峰有灵石的牛角鞍、石膏山(2533米)和介休的绵山(2120米)、天峻山
(2009米)。西部汾河平川沿汾河呈带状分布,海拔多在800米以下。汾河出境处一段,因韩侯岭隆起自然形成峡谷,地表为黄土残垣、丘陵及侵蚀中山地貌。山地、丘陵、平川分别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63.9%、20.5%和15.6%。
晋中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总的特征为: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全年太阳日照时数平均为2530.8小时,榆次最多,灵石最少;辐射总量为545—581千焦/平方厘米,寿阳最大,昔阳最小。年平均气温9.4C,其中平川区平均为10.4C,东山区平均为8.1C。年平均无霜期151天,其中平川区为
160天,东山区为140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479.6毫米,其中平川区为437.4毫米,东山区为530.3毫米,东山区比平川区偏多93.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718.4毫米,一般平川区大于东山区。
由于受境内复杂的地形影响,气候带的垂直分布和东西差异比较明显,总体表现为热量从东向西递增,降水则自东向西递减,即气温西部平川高于东部山区,年较差在28.2℃一30.4℃之间,降水东部山区多于西部平川,一年最多相差160毫米。
西部平川的气候比较温和,昼夜温差变化较小,年平均气温比其他县高2—3℃,夏季7 月份高出3——4℃。最热区为灵石县,年平均气温比全市高1.5C,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平遥县,达39.6℃(1999年7月30日),为全市最高值。全市河流以太行山、太岳山中脊为界,分属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东部河流多属海河流域南运河、子牙河水系,主要有松溪河、清漳河、浊漳河;西部河流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主要有潇河、乌马河、昌源河、惠济河、龙凤河、静升河。
汾河为流经境内第一大河,沿西境由北向南纵贯祁县、平遥、介休、灵石4县市,流程128公里,流域面积9116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58亿立方米,是西部平川用水的主要来源。
境内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份的汛期,且流程短,径流小含沙量大。受地形及自然植被影响,东、西部河流又有差异,东部河流水量相对充沛,含沙量小,西部河流水量比较枯乏,泥沙多。全部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10.3亿立方米,人均360.92立方米。
全市土地总面积2460.6万亩,占山西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居全省11个地(市)第4位。其中耕地面积585.4万亩(基本农田502.01万亩),园地47.38万亩,林地533.44万亩,牧草地161.92万亩,水域面积51.54万亩,建设用地134.38万亩,未利用土地945.82万亩。
全市人均占有耕地1.92亩。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5.6亿立方米,其中河流径流量1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l0.4亿立方米,二者重复量5.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585立方米,土地亩均水资源量297立方米,均略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受地形、气候及自然植被影响,东部山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工农业比较发达的西部平川6县、市、区,人均、亩均水资源量仅为378立方米和170立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有天然草地资源818.2万亩,其中300亩以上连片性草地704.4万亩。品质优良的牧草有50多种。
项目建设地平遥县位于中国北方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的太原盆地西南。县城东北距首都北京616公里,北至省城太原94公里,西到古都西安543公里,东达天津港口758公里,南及广州海岸2390公里。全县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耕地773235亩,人均1.86亩。县境东南部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为广袤的平川。东南山区森林茂密,草坡遍布,宜林宜牧;东、南丘陵区沟梁交错,宜植林果;西、北平川区地肥水美,盛产粮棉。境内有季节性河流惠济河、柳根河、瀴涧河、昌源河、官沟河和过境河流汾河,为黄河水系。全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10.1℃、无霜期158天、降水量439毫米。
境内交通便利,108国道、东(观)夏(门)公路分别与汾(阳)屯(留)公路十字交会,同蒲铁路与108国道、大(同)运(城)高速公路并行穿境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
朱坑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农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花生、葵花、豆类、棉花等,畜牧业以养殖为主,同时饲养猪、羊、牛、鸡、兔等。特别是风土气候、雨热资源等自然条件适宜于玉米种植,当地农民长期以来以玉米、高粱为主要农作物,奠定了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的草料资源基础。
3.1.3 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建设地平遥县,全县生产总值连续多年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的特点。全县经济总量一路 飚升,GDP由2002年20亿元,2005年突破30亿元,2008年达到55.47亿元,经济迈入快速发展轨道。1978年-2008年,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28%。改革开放30年中,全县经济总量完成了5个翻番,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逐步增强,在经历了体制变革、机制转换、结构调整、宏观调控后,避免了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形成了在高位平台上小幅波动的稳定增长格局。
全县人均GDP 快速增长。人均GDP占有量呈梯级增长趋势,2002年跨过4000元,其后年均增加超千元。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越来越高,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实现重大跨越,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结构由失衡到优化形成新的产业格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致力于在经济发展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产业构成形成新的格局。形成了二、三产业共同支撑全县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实现了跨时代的产业大转移目标。
农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生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比重降至51.1%,其他比重迅猛上升。
在第三产业中,内部结构比重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并且逐步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路子。与此同时,各类协会组织不断扩大,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全县农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6%。改革开放以来,平遥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调整和变革农村生产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尤其十七大以来,围绕着“多取、少予、放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政策体系,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粮食产量连年丰收,各年粮食产量均在10万吨以上。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3.7%。改革开放以来,平遥县消费品市场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已实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市场需求旺盛,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从1978
年的3478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256344万元,年均增长15.4%。
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2008年的77923万元,年均增长15.5%,这意味着经济实力和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正在快速提升,也标志着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增强。
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08年达到18887元,年均增长8.9%,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8年达到12455.2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达到4515.29元。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消费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步加快,到2008年分别达到7896.8元和2547.75元,以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为热点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明显增加,人均住房面积分别增加到24平方米和25平方米。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地平遥社会经济状况空前繁荣、蓬勃发展,各个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展,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显著成就。人杰地灵,安居乐业,具备项目建设地的基本要求,是项目建设地的良好选择。
3.2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项目建设地山西晋中市,农耕底蕴厚重,农业发展迅速。晋中是黄河流域古老的农业发祥地之一,远在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进入了“耜耕”栽培阶段;春秋战国,农业已占主导地位,到隋、唐、宋、元时期,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清代后期,位居显宦的一代大学士祁隽藻所著《马首农言》,在山西农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在这方蕴藏深厚的农耕文化热土上,勤劳智慧的晋中儿女,耕耘不辍,卓绝奋斗,创造了晋中农业辉煌。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九五”以来,晋中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率先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面 对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WTO的新挑战,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精心构筑了以传统优质杂粮、特色干鲜果品、适时无公害蔬菜和绿色畜禽产品等四大产业为主的“两区三带”的优势产业格局;全力培育了以24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骨干的龙头企业和以10个重点农产品市场、3000多个中介服务组织、4万多农民经纪人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体系。从而把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推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截止2002年,全市已经形成10亿公斤粮食、2.4亿公斤肉蛋奶、37亿公斤蔬菜、6亿公斤干鲜果品的生产规模,尤其是畜禽产品和蔬菜总量位居山西省首位。
据2006年统计,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36.92千公顷,同比增长1.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6.77千公顷,增长3.9%,其中饲料粮玉米播种面积达到164.08千公顷,增长5.5%。粮食总产继续增加,达到131.0万吨,同比增长5.6%。
统计资料表明,项目区与养殖生产密切相关的饲料粮玉米年播种面积达164.08千公顷,年产量96.3万吨。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遥县洪南村昌凯新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羊场改扩建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农产品的就地转化力度,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而农产品的就地转化,减少贮藏、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的费用支出,也必将具备一定的效益优势。
综上所述,在项目区建设标准化养羊场,地理位臵优越,资源基础丰富,具有公司盈利和农户增收以及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多重功效。
第四章
建设方案及投资估算
4.1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本着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以提高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稳定市场供应为目标。
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将成为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设备配套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防疫制度严格,生产管理规范,粪便污水达标排放,将从设施设备、生产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周边养殖户做出示范,以促进养殖户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方向发展,提高养殖饲养水平,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4.2项目生产规模
项目建成后将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标准化养殖,新增本地绵羊1500只,年新增出栏育肥羊1200只,出售羔羊400只。存栏羊达到3000只以上。
4.3项目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标准化羊舍4个单元计1920平方米;新建青贮池800立方米;新建办公室、兽医室、消毒室260平方米;新建成品库、原料库、加工房200平方米,草料棚40平方米。新建厕所、门卫、大门等附属用房60平方米。场地硬化、绿化;购臵切草机一台。购进本地绵羊1500只。
4.4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37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57.7万元;设备购臵:0.7万元;购进种羊及本地绵羊19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6.6万元。见下表。
4.5项目资金筹措
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7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贴100万元,合作社自筹270万元。
第五章
财务评价
5.1 财务评价依据
1.财务分析范围
本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和《2009年省立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要求,对项目进行财务测算与分析。
2.财务分析测算依据
(1)国家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制度》。(2)国家财政部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3)国家计委、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贴现率:9%。(5)项目计算期:10年。
(6)参考近3年当地市场价格及价格变化趋势。
5.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5.2.1营业收入
1.产品产量
该项目购进本地绵羊1500只,年出栏育肥羊1200只,出售羔羊400只,出售羊粪1500方。存栏羊达到3000只以上。
2.销售价格
育肥羊
90斤/只×12元/斤=1080元/只 羔羊
300元/只 羊粪
80元/方
年实现销售收入153.6万元。
5.2.2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
该项目为农业养殖项目,属国家鼓励发展项目,不征交增值及税金附加。
5.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5.3.1 项目总成本估算
项目总成本费用达产年为55.23万元。
总成本费用估算说明如下:
①主要材料及燃料动力消耗估算:依设计生产规模确定。
②工资福利费:福利费按国家规定以工资总额的14%计算,新增项目定员3人,人均年工资 18000元。
③维修费:分别按车辆原值的5%、房屋建筑物原值的2%、设备原值的3%计。
④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估算:
固定资产总投资中,土建、设备、车辆进入固定资产原值,项目设计费、培训费进入递延资产原值,预备费用、投资方向调节税和建设期利息按比例分别摊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原值中。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分类折旧,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30年,设备折旧年限14年,残值率均取5%。
⑤其他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防疫费,参照公司现有费用支出情况估算。5.3.2 经营成本估算
项目(第五年)总成本费用:55.23万元;固定总成本:16.69万元;可变成本:38.54万元;经营成本:43.75万元。5.4 财务效益分析
⑴利润总额及分配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25%提,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5%计提。估算本项目正常年份(第5年)利润总额98.37万元,年纳所得税24.6万元,年税后利润73.77 万元,年提盈余公积金11.1万元,年未分配利润62.67万元。⑵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
经测算该项目投资利润率为27.2%,投资利税率36.3%。所得税前投资回收期2.76年,所得税后3.67年。5.5 财务评价结论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大于零,投资回收期较短,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6.1 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一方面为市场提供优质肉品,另一方面养殖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粪、尿、污水、废弃物、甲烷、湿气、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以及粉尘、多种微生物等,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环境影响作用主要是:
1、在粪便存放期间,有机质及矿物质都将随粪水渗入土壤内,可能进入地下水或随雨水进入地表水。一方面,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水中微生物、亚硝酸盐含量增高,严重时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各种有恶臭的物质;另一方面,粪尿中含有大量有机氮磷营养物质,在有机物分解过程中,有机态的氮磷被矿化为无机态的氮磷物质,严重时会造成植物根系的损伤或徒长。
2、粪尿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排出体外后会迅速发酵腐败,产生硫化氢、氨、硫醇等恶臭物质,污染大气环境。粪便的恶臭和粉尘,严重时会对养殖场及周围人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也会使动物体的抗病力和生产力降低。
3、粪尿的产生和积累容易滋生蚊蝇,粪污中存在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是细菌繁殖和传播疾病的传染源,严重时会有碍人类健康。
6.2 节能减排措施
(1)通过科学的日粮配臵,平衡饲养,同时应用现代技术措施如离子化日粮应用,添加除臭剂、吸附剂等技术措施,降低养殖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平衡日粮,使采食的营养利用率提高,排放率降低。日粮添加特殊物质,抑制恶臭物质的产生,在提高饲养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2)种树种草、绿化环境。项目建设场内道路两旁和房舍两侧栽种行道树和绿化树,各功能区建设生物屏障,房舍间种草,做好场内绿化,美化环境。阻断粉尘和气体扩散,达到环境保护之目标。
(3)羊粪便采用干清粪工艺,羊舍的粪便及草料残渣集中收集后送暂存场,暂存场要做好防蝇、防疫、防火三防措施。用清粪车、粪污运输车定时将羊舍粪便收集,运送到堆粪场堆积发酵处理,可有效杀死粪便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及虫卵,减轻恶臭气味。固体粪便以及养殖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及时运往粪便处理区的堆粪场,进行堆积厌氧发酵,腐熟后形成有机肥,用作饲草料生产中肥源。通过废物利用的形式,进行污染物治理,达到环境保护之目标。
6.3 环境影响评价
平遥县洪南村昌凯新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羊场建设项目核心是发展养殖生产,而养殖过程产生的污染源较小,项目建设于平遥县朱坑乡洪南村南坡组村西,大气扩散良好。同时建设专用粪便堆积发酵场所等发酵生产有机肥、实现能源物质的循环利用等治理措施得力、有效,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1.建设期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项目建设期成立项目组,设立项目经理、项目技术部、项目执行办公室、项目后勤部等机构,其职能如下: 项目经理:统管项目的建设和设计;
技术部:主要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技术性的工程施工与监理; 执行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的材料采供、施工、执行,保证施工进度; 后勤部:负责项目建设期的后勤生活保障;
计划财务部:负责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监督,审核用款计划,监督资金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
2.生产运行期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设立养殖场责任制的领导机构。主要包括羊场总经理、部门经理、以及饲养管理技术组、育肥组、良种繁育组等。基地总经理:全面负责、全盘管理基地生产运营工作;
良种繁育部门经理:负责羊群周转与管理,繁殖育种以及保健与防疫管理,注册登记与档案管理工作。
育肥部门经理:负责育肥羊生产以及羊源组织工作;
基地技术部经理:负责员工技术培训、职工再教育,人工授精、疫病防治、圈舍消毒、以及农民技术培训等工作。各部门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共谋发展。
7.2 经营管理模式
在经营管理上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为了保证公司的高效生产,对各个生产部门实行定额管理,工资报酬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办法,即根据不同的工种设定工作定额和基础工资,然后根据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予以奖励。
技术人员实行竞聘制,并保证主要生产能力达到规定的标准。生产部门实行计件工资,超产有奖,奖惩制度及时兑现。员工实行竞岗制,定额包工、绩效考评。通过制度化管理措施,激励员工应用科学技术,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生产能力,促进羊场建设快速发展。
7.3 经营管理措施
1.工程管理措施
项目建设工程的组织实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政策和法规。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用各项资质健全的建筑公司承建。通过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2.生产管理措施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实行定岗、定员,竞争择优上岗制 度,根据工作特点建立完善的部门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安全管理和质量检查制度,贯彻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实行工资与定额任务完成情况或产品质量及数量挂钩制度,重奖对生产有重大贡献的人。通过技术改革降低生产成本,根据生产需要适时派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严格执行各项生产标准和规程,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与管理。
人员采取考勤制度,严格职工的组织纪律性;同时实行绩效挂钩、技能水平与工资挂钩。鼓励职工钻研业务,学习技术。严格执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工资与定额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产品质量及数量的绩效挂钩制度等。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绿色环保,产品优质安全。总之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实现新的发展。努力做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瞄准全国一流的目标,积极打造一流水平的繁育养殖基地。
3.销售管理措施
基地实行单独核算,严格履行入库和出库手续与管理;在饲料的采供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测检验,以质论价,认真进行产品验收,科学贮存,严防存放过程的霉变或污染,做好人工授精等售后服务,提高养殖效益。
4.财务管理措施
项目建设实施专门帐薄,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确保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资金的使用,由各部门根据实施的内容,结合项目总体设计,制定用款方案,经项目领导组共同研究确定各项资金支出额度。经支出部门、财务总管、项目法人共同签字后,支出使用。并由财务部门进行支出过程的全程监督和管理。项目建设以及生产运营中进行定期审计,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功用。
7.4技术培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项目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员工的技术水平是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项目运营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员工技术培训,主要技术管理人员派出去到科技单位和大专院校以及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培训,同时聘请专业人才或有丰富养殖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对一线工人进行定期技术培训和考核,确保生产过程卫生安全。对通用设备操作人员、机械操作员工、微机控制室等岗位员工进行严格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对周边养殖户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多种形式技术培训,结合生产季节进行专项技术培训,同时一年两次定期举办良种繁育与饲养管理综合技术培训。用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同时带动当地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所有员工年技术培训2次,技术骨干每年派出学习进修一次。
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安全卫生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卫生意识,搞好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工作,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7.5.1 劳动保护
严格执行国家劳保制度,根据不同岗位,按期发放相应劳保用品。并积极实施劳动保护教育,不断提高员工劳动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和养殖场生产管理制度,进入生产区要严格消毒、穿戴工作服;机械操作工作人员,要遵守操作规程,杜绝人身意外伤害;全场工作人员要提高消防意识,配备有效消防器材并掌握使用技术,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7.5.2 安全卫生
(1)要充分认识“防疫工作是养殖场的生命线”,场区内工作人员以及来场的业务工作人员和参观、学习人员必须切实执行防疫规定。
(2)积极创造条件,使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场门口消毒室和消毒池,时刻保持有效消毒功用。
(3)场区周围设立防疫隔离设施。工作人员出入必须通过消毒室(池)消毒、同时要更换工作服、鞋、帽。
(4)生产区不准饲养其它畜禽(含犬),不准将生鲜动物产品及别的有污染源的物品带入饲养区。
(5)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确需进入者,必须经负责人批准、详细记录来场人员姓名、业务以及进场和离开时间。并严格按规定进行消毒。
(6)禁止外来车辆(含自行车)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生产区的车辆,经大门设臵的药液消毒池进行严格消毒。
(7)养殖场职工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发现有人畜共患病者,不得从事饲养等相关岗位工作。
第八章
社会效益分析
8.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山西省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能较好的提高我省养殖生产加工的技术水平,示范作用强,产品市场广阔,对尽快提高我省养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项目的投资计划合理,筹资渠道明确可行,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较强的资金筹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项目建设起点高、组织实施的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及生产路线先进、合理、实用,能够促进我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养殖、肉制品深加工的产业化发展。
项目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带动农民发展养殖生产,实现农业资源的就地转化增值,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项目的实施具备天时和地利,市场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发展养殖业,对平遥肉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宽居民就业渠道以及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应平遥县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企业生产运营有可靠的技术保证,具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原辅材料保障充分,技术方案科学,生产工艺先进,产品市场前景好。辐射能力强,带动农户多,农民增收幅度大,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项目风险小,且防范措施得力,并且符合国家有关环保要求。有利于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稳步发展。项目建设必要、可行。
8.2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逐步实现品种的优良化、羊舍的标准化、饲养的规范化、防疫的程序化、粪污处理的无害化,新增羊粪500方,为农民提供有机肥,减少化肥投入量,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第九章
结论
9.1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本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资源和现有设施条件为基础,以提升养殖生产水平、增加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项目实施后,使合作社成为当地养殖产业的龙头,提高当地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带动当地养殖生产向优质、高效、健康方向发展,对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生态环境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9.2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当地实际,建设目标明确,投资规模适中,资源丰富,场址基础较好。
1.背景资料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厂化饲养已成为主体。笼养方式占到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但这种饲养方式过分追求产量,并在饲料中添加化学成分,并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造成产品有害物质残留,对人类健康形成威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养生意识的增强,生态放养鸡及其产品更加受到亲赖。规模化放养鸡在禽肉和蛋的生产中,更加纯净自然,无任何化学添加成分,营养程度高,是人类养生和保健的佳品。基于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考虑,欧盟自2012年后,产蛋鸡禁止笼养,传达了世界养鸡业的发展方向。基于我国的情况,规模化散养鸡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久之后也将走入散养模式。
2.优势分析
选址地处华北平原,而本地柴鸡的蛋肉品质都很高,且方圆十几里均无化工厂,气候和环境非常事宜畜牧业的发展。随着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家乡农田多被树木覆盖,而林间正是柴鸡散养的理想场所,面积宽广,虫草丰富,且交通便利,是个理想的养殖地区。随着国家经济特区的开发,以及北京天津的强大市场,对生态蛋肉需求量很大,如能合理发展生态化养殖、旅游和餐饮,必将成为一块经济宝地。该地区也可以自产玉米等作物,且价格合理,为养殖业提供强大支持。且周边无大规模的生态养殖基地,竞争压力小,本地区也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为生态养殖业的起步奠定基础。
3.发展步骤
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几步,各环节可变通,以顺利发展为准
1.筹备:从现在起考察各相关事项,为规划实施打牢基础;
2.选址:初步选址村北口,坑及周围荒地,采用租用的形式,签租用合同;
3.建设:对地块进行规划,按当前需要进行建设,可分步落实;
4.养殖:引进鸡苗、防疫方法和工作人员,进行正式养殖;
5.注册:条件成熟后,注册廊坊地区个体户,申请注册商标;
6.宣传:采用多维手段宣传,利用人脉,网络,宣传单,广告位等;
7.包装:设计特色包装体系,对产品包装成礼盒及馈赠养生佳品;
8.扩大:条件许可,第二年可扩大规模及生产方式,形成规模化养殖体系。
4.具体方案
循序渐进,稳健走好每一步,仔细考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经验,多思考,三思而后下结论,夯实基础。按下述四个阶段进行:
A.筹划阶段:(2011.04.14-2011.05.13)
1.筹备
▲查找周边养殖场和孵化场,以及养殖公司和深加工公司;
▲对上述企业进行考察探访,深入了解行业动态;
▲多联系朋友,搞清楚注册和审批手续等诸多问题;
▲研读相关书籍,学习借鉴养殖和销售经验,设计资金方案,见附表一;
▲预定种鸡苗,初步预定1500只,并要求公母比,存活率及防疫方法;
2.选址
▲初选地址为村北口大坑及周边荒地农田,虫草充足,树木遮荫;
▲按家乡租地价格进行协商,分户探访,租赁地皮;
▲只租用使用权,树木等归原主所有,签订租用合同;
▲初步定价荒地低于100元/亩,农田低于250元/亩;
B.建设阶段:(2011.05.14-2011.06.13)
1.规划
▲按地块形态,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减少成本支出;
▲注意水电缆等的设计,保证使用方便和安全;
▲具体规划方案见附表二,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2.建设
▲分步进行建设,以解决当前急需为准,减少固定成本投入;▲先期建设雏鸡舍和工作员起居室,能保证温度和光照条件;▲适当时机建设成鸡舍和粮食仓库,鸡舍需分间建设,考虑冬天增暖;▲在预留地建设蛋库和交易休息间,方便进出货和谈判工作; ▲所有建设应具备防鼠,防兽,以及易于观测为准;
3.养殖
▲从预定的孵化场引进鸡苗,按雏鸡舍分开放置,放置过多挤压致死; ▲按孵化场提供的防疫清单,严格执行,并总结经验;
▲适当时候雇佣工作人员一名,工作规则见附表三;
▲时机成熟,储备粮料,保证后续喂养;
▲多观察鸡成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解决;
▲工作人员记录养殖日志,便于日后查询;
▲定期对鸡舍和养殖场所消毒,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C.宣传阶段:(2011.06.14-2011.12.31)
1.网络
▲建设品牌网(域名待定)和购蛋网(域名goudan),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和售卖;
2.人脉
▲通过各种人脉进行推广,采用送与或推荐形式,尤其注重节日推广;
3.彩页
▲设计合理的宣传彩页,适量印刷,到重点社区和高收入群体中发放;
4.广告
▲收入合理时,可以采取公交车载广告或公交站台广告等;
5.包装
▲进行包装设计,提高产品形象,定位礼盒和保健养生佳品;
D.扩大阶段:(2012.02.01-今后)
1.公司注册
▲养殖场正常运行后,根据研究结果,注册个体户或小公司;▲注册完毕后,申请注册国家商标,注意商标类别和使用权限;
2.养殖数量
▲当年底将部分公鸡出售,以北京市场为主;
▲第二年可根据情况适当扩大饲养量,但不能超力量扩张;
▲第二年底可将去年成鸡销售,第三年春饲养下一批次;
3.孵化育种
▲当年考察孵化企业,掌握方法,各种防疫及选蛋方法;
▲第二年可自购孵化机,自己育苗,也可出售鸡苗;
4.个体加盟
▲商标品牌打出后,可采取公司+农户形式,扩大生产;
▲严格控制加盟者的喂食食物,防疫方式,私售等,签加盟合同; ▲资本成熟后,建立规模化养殖基地,申请各项指标和补助;
5.产品加工
▲条件成熟后,开办屠宰加工厂,出售生态鲜肉;
▲进一步进行产品深加工,制作包装食品;
▲时机成熟,扩展到猪牛羊等生态肉制品;
2011年4月15日凌晨北京通州区
资金预算表
一.当年情况
A.支出预算
地租:
雏舍:
鸡苗+防疫+饲养:
鸡舍:
仓库:
居室:
围墙:
围栏:
工资:
储粮:
水电:
监控:
总计:
B.当年收益
蛋类:
肉类:
总计:
C.当年收支
支出:
收入:
利润:
二.次年情况
A.支出预算
粮食:
防疫:
鸡苗:
总计:
B.次年收益
蛋类:
肉类:
总计:
C.次年收支
支出:
收益:
总计:
2011
年4月15日凌晨北京通州区
场区规划方案
畜牧合作社在解决畜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如三聚氰胺事件, 难点问题如提高畜产品质量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并且在以何种形式组织农民发展畜牧生产这一畜牧业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上以及如何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饲草饲料这一基础问题上, 畜牧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了成功经验。现在合作社的发展不仅仅在畜牧经济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 而且在社会事业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推动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 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概况
1.1 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优势
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以合作社成员组成, 经由合作社成员共同选举出理事长及相关工作人员, 由成员大会决议选择合适厂址进行集中建设。所选厂址符合标准, 形成规模饲养。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集中饲养、统一检测、统一销售的原则, 并制定相应的组织章程及规章制度。优势表现在: (1) 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科学饲养管理; (2) 推动规模化饲养, 创造自主品牌; (3) 集中管理, 便于防疫灭病; (4) 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经济收入。
1.2 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2.1 管理方面
还未形成完全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标准, 成员户未全部纳入集中饲养中, 并存在养殖方向的盲目性。
1.2.2 养殖设施不完善
现今社会倡导生态养殖和绿色养殖, 相对来说, 畜禽粪便、污水、污物的处理设施不完善, 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完善。
1.2.3 未真正形成统一组织
未形成饲料、防治、销售等一系列的服务, 未按照防疫制度、消毒制度、用药制度等统一执行。
2 解决方案
2.1 科学设计养殖区
对合作社的养殖区进行科学设计, 集中建设, 布局合理, 规范管理, 分户饲养。在建设中加大资金投入, 采取成员、用户共同投资的原则。
2.2 完善养殖合作社的设备设施
实行生产区和生活区分隔, 净、污道分开, 减少污水污物的排出, 建立粪便发酵制取沼气的生态养殖模式, 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 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2.3 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机制
统一合作社成员的引种、饲料购进、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用药检测及技术培训, 建立健全各种制度, 以提高合作社的经济利益, 带领成员户共同致富。
3 畜禽养殖合作社的未来发展
近几年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出现的一个新特点是基层组织创办合作社的数量不断增加, 发挥基层组织优势, 围绕主导产业创办合作社, 实现了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机统一。下一步要总结推广好合作社的经验, 进一步提高认识, 搞好服务、扶持, 加强领导, 把合作社的发展推向更深、更广层次。
3.1 加大依靠党员干部带领合作社发展的工作力度
坚持党员干部在发展合作社中的领导作用;坚持农民是合作社主体原则, 合作社社员成分上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合作社的经营决策中, 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大企业、大户不能操纵合作社, 不能损害普通农户利益。
3.2 坚持依靠典型示范引领合作社发展
要培育发展一批产业基础实、经营规模大、服务设施全、经济效益好的示范合作社, 以点带面, 促进发展。
3.3 依靠政府领导合作社发展
发展合作社, 政府加强领导是关键。要采取参观学习、经验交流、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典型经验, 宣传合作思想, 培养合作意识, 增强合作理念;要建立合作社联系点制度, 点上出经验, 面上搞推广;要明确合作社的领导, 持续不断地抓好合作社;要制定发展合作社工作计划, 明确目标、责任到人, 加强联系、跟踪服务。
一、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面临的实际问题
1. 规模偏小,辐射力不大。基层的养殖经济合作组织,一般多局限于一乡一镇甚至一村一组,规模偏小,覆盖面不大,带动辐射的区域十分有限,养殖什么品种都难以形成优势品牌,对市场影响的力度不大。特别是那些依靠一个或几个能人组织起来的松散型养殖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只有几家几户,内部联系本来就不是十分密切,也就很难具有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大多数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力量不足,信息渠道不太畅通,在调整经济结构、完善资源配置、驾驭市场走向等方面,都不具有与其组织相匹配的功能,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有时显得微不足道。
2. 力量薄弱,承受力不足。现有的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虽然部分地消除了“散兵游勇”式生产经营方式的缺陷,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因为组织比较弱小,承受能力严重不足,稍有大的风浪,就可能折桅破帆甚至土崩瓦解。特别是大户带动型养殖经济合作组织,仅仅依靠大户的信息,如果缺少宏观引导,缺少客观的市场分析,就有可能走向盲目,导致销售困难,给养殖户带来大的经济损失。即使是合作社式的养殖经济合作组织,也大多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等初级合作内容为主,由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大多无法涉足加工增值环节,无法在提升畜禽产品附加值、提高养殖效益上有大的作为,特别是在变幻无常的国际市场和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常常显得无能为力。
3. 结构松散,凝聚力不强。在紧密型养殖经济合作组织中,协会式组织比较规范,一般有统一的组织章程,有比较完善的组织结构,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运作比较规范。而许多合作社式的养殖经济合作组织,往往还是初级的组织结构形式,几乎没有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机构,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不够好,运作和管理时有较大的随意性,难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部分组织对会员的二次分配比例小,有的甚至没有二次分配;有些协作成员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均沾利益,不愿共担风险。其他松散型养殖经济合作组织,内部结构更为松散,各成员间的自由度太大,有些还没有完全摆脱各自为政的经营局面,没有达到“聚指成拳”的组织化程度,若“带头羊”的判断和决策失误,就会给各成员带来很大的损失。这类组织一些口头协议,有时很难兑付,如果由此引发经济官司,就会使合作组织出现不应有的离心力,严重影响组织结构的信誉和凝聚力。
4. 宣传发动不够,支持力不足。许多养殖户并没有意识到形成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很多人不愿意加入到组织中去,主要原因在于宣传发动不到位,已有的养殖经济合作组织还没有发挥出积极的效应。有些地方的乡镇政府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不注意调查研究,不去进行必要的正面引导,往往采取老百姓最不喜欢的行政命令方式,强拉硬拽,组织起所谓的协会或合作社,徒有虚名地挂起一个牌子,应付上级的检查,风声一过,即烟消云散。他们对已有合作组织过分的行政干预,也引发老百姓的抵触情绪,使养殖经济合作组织成为养殖户不愿参加的组织。而那些注册的协会或合作社,在产品收购时,往往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工商部门又收费太高,再加上运销成本大,过路费、过桥费太多,使得这些组织深感负担太重。
二、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对策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整体上,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些地方的合作组织已成为养殖户的主心骨,政府的好助手,产、供、销、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只要加强管理,注重引导培育,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必定会遍地开花、不断发展壮大。
1. 提高认识,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30年的实践证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也为落实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渠道,成为城乡市场上一个非常活跃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成立这种组织,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产业竞争国际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条件下,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为农民解决供应、销售、加工等生产环节问题,为解决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土地、设施设备等生产要素配置问题,为畜禽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解决优质原料基地建设问题,为政府调控畜牧经济问题,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单从养殖经济合作组织角度看,各相关职能部门,包括地方政府、财政、金融、工商、科协、民政、土地、畜牧等组织机构,都应该充分重视这种组织的重要性,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大造声势,大力协作,广泛传播合作观念和典型经验,对农民加强合作意识的教育,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条件,为农村养殖经济的健康发展铲除障碍、铺平道路。
2. 注重引导,提供到位的全程服务。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虽然属于“民办”机构,但离不开“官助”的支持。在政策导向和内部管理上,在不进行过多行政干预、不强行包揽管理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应找准介入点,协助规范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协会的日常运作,引导散户和松散型组织逐步联合形成规范的紧密型组织,并理顺其内部组织关系,结成能分能合、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联合舰队”。在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上,畜牧部门应多加关注,送技术、送信息、送经验、送药物,并在疫病防控、良种供应、场所建设、科学饲养、成品分级、产品加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生产,重点解决好规模经营、区域养殖和产品集散带来的疫病传播难题,同时,还要引导合作组织利用好互联网,将乡村组织投放到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舞台上。在资金问题上,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七章的规定:“安排资金,支持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和“采取多种形式,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在土地问题上,在保险问题上,在收费问题上,在引资问题上,……各相关部门都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为农民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全程服务。
3. 培植典型,树起强大的龙头组织。互助合作,仅仅是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初级形式,共创市场,共用资源,分享利益,分担风险,打造强健的畜牧经济,才是创建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根本目的。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有些能人宁愿干私营企业、搞个体户,而不愿意带头领办合作经济组织,他们担心其他农户的加入会影响自己的经济利益,这就需要政府和畜牧部门积极做好工作,重点扶持一些有头脑、有技术的典型专业大户,通过专业大户的典型引导,带动周围农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在村组发展起养殖互助组织,然后,以乡镇为单位,形成层次较高的养殖经济合作社,再联合多个合作社,形成兼有多种功能、技术雄厚、覆盖面大、影响力强的养殖经济合作联合社。在加工环节上,要重点扶持消化力强大、能打开国际市场的龙头企业,通过企业的带动,形成稳定的养殖经济合作组织,构建庞大的养殖经济区域,以便能顺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养殖效益。在对待养殖经济合作组织的态度上,一定要形成以下共识:要通过经济效益带动组织发展,做到水到渠成、自然流畅;要重视社会效益,坚持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并重,坚持搞好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不放松;要积极进行政策支持和具体扶持,通过建立合作组织带动产业调整,通过产业调整实现经济腾飞,通过经济腾飞活跃合作组织,从而富农户,带地方,强国家,形成良性循环。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加快我镇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和打造清真牛肉品牌,带动更多的贫困村、贫困农户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结合我县产业扶贫示范园区、示范村、示范户建设,特制定“大战场镇肉牛养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刚要(2011-2020)》为指南,以贫 困农户增收为目的,以村企合作为纽带,以加快我镇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目的,以我区肉牛养殖、加工、销售行业中最具优势的宁夏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夏华公司)为龙头,在我镇选择有肉牛养殖基础的贫困村开展肉牛养殖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有效解决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资金、销售等瓶颈问题,探索贫困地区肉牛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新机制。
二、基本原则
1、科技先行,扶贫优先。大力推广良种冷配技术、秸秆青黄贮和饲草料科学调制技术、配方饲粮科学饲喂技术、添加剂及舔砖使用技术、圈舍(暖棚)标准化建设。支持贫困村、优先扶持两项制度衔接识别的有发展肉牛养殖愿望的扶贫对象,引导群众发展肉牛产业脱贫致富。
2、村企联合,互利共赢。贫困村与夏华公司联手,充分利用夏华公司发展高端优质肉牛产业的技术、经济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利用贫困村土地资源、饲草料资源、养殖传统优势、扶贫资源和农户发展肉牛产业的积极性,分散繁育,集中育肥科学化、标准化饲养,为夏华公司提供优质加工牛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效解决农户缺技术、缺资金、找市场、企业却牛源的矛盾,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实现磁性对接,形成稳定、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机制。
3、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在3个贫困村先行试点,探索企业、合作社、大户带动、贫困户参与、扶贫效益到户、共同发展、加快发展的新机制,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大,全面推进。
三、试点步骤
1、示范村选择。以我镇11个行政村为范围,有自治区扶贫办组织,夏华公司于与县区扶贫办共同考察,镇党委、政府最终确定3个村为2012年试点村。以后视条件成熟情况逐年扩大范围。
2、示范村的基本条件。
(1)具备肉牛养殖传统,肉牛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较大,基础母牛存栏500头以上,良种率50%以上,年育肥出栏500以上,有畜牧冷配点、改良站或能就近服务;具有充足的饲草料资源;整体肉牛生产水平相对高。
(2)有比较充足的饲草料条件和饮水条件,为扩大生产保
证充足饲草料条件。
(3)有肉牛产业发展产业协会(合作社)或在试点中成立合作经济组织。
(4)村级两委班子较强,具有带领群众发展肉牛产业脱贫致富和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能力。群众有强烈的肉牛产业发展愿望,同时有较强的诚信意识。
3、明确工作职责
——县(区)扶贫办:
(1)以整村推进贫困村为重点,组织养牛合作社,整合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双刀扶贫工程、互助资金支持农户发展肉牛产业。
(2)支持合作社发挥技术、销售辐射服务,使之成为带动合作社区域农户肉牛养殖业发展的核心,使用双到工程资金项目覆盖支持贫困户发展肉牛产业。
(3)支持养殖农户使用扶贫贷款贴息,协调合作社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
(4)协调有关部门承担技术服务责任,建立完善冷配点、改良站,确定养殖技术人员为合作社技术服务责任人,联系养殖农户,为合作社外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县区内示范村相对集中可形成园区的,选派技术负责人或技术服务小组。
(5)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服务工作。督促合作社诚实守信,履行合同。
——夏华公司:
(1)经县区扶贫办推荐,在每个县区选择若干个贫困村肉牛养殖合作社,作为其稳定原料供应基地。协助购进架子牛和良种基础母牛,回购精品牛犊育肥。为合作社购买架子牛提供牛源信息,必要时提供贷款担保。
(2)在试点村培训技术骨干,为农户提供改良和科学饲养服务。开展良种良法培训,提供日粮配方。
(3)为贫困村和合作社提供销售服务。按协议价回收农户优质品种质育肥牛,按市场时价收购合作社达到标准的肉牛(毛重收购),标准为犊牛按高于市场价格5%收购;架子牛在300公斤以内按高于市场价格的5%收购;300公斤以上按高于市场价格的3%收购;育成牛若按毛重交售,按高于市场价格的2%收购;若屠宰后净肉交售,每公斤高于市场价格0.5元。
为支持合作社为社外养殖户提供销售服务,实行超售奖励,标准为每500头作为一个奖励基数,交售500头以内,每头奖励10元;每增加500头,每头追加10元,追加数量达到2500头时封顶,每头牛最高奖励50元。
(4)支持示范村、合作社建设标准化养殖场,方便农户收购站(点)。吸纳贫困户在标准化养殖基地及公司工作。示范村农户如果没有养殖能力,公司或基地可吸纳为成员,在工作中学习养殖技术,增加收入,为今后发展养殖业积累经验,夏华公司
也可以利用在中卫市乐农生态移民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份为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支持其创业。
(5)——示范村:建立完善肉牛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养殖基础母牛,进行肉牛育肥。支持合作社组织农户接受培训、了解掌握市场信息,与企业签订并履行销售合同。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与各项服务,协调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场地。协调解决群众资金困难,宣传、教育农户增强诚实守信意识,通过发展肉牛产业脱贫致富。
四、工作要求 发展肉牛养殖是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要充分认识发展肉牛养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大意义,举全镇之力,集思广益,合力攻坚,强力推进肉牛养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做到上手快、力度大、工作实、成效好。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镇领导包项目建设责任体系,项目实施由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相关负责人具体负责,共同强力推进实施,清河村由负责,马莲梁村由负责,东盛村由负责。
2、广泛宣传发动。镇宣传干事要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围绕肉牛养殖产业示范建设做文章,广泛宣传肉牛养殖产业示范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成果,大力营造有利于肉牛养殖产业示范建设的舆论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意识、创建热情,加快推进肉牛养殖产业示范带建设。
3、制定操作方案。各示范村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成立项目工作组,明确责任人,落实具体工作人员,细化工作分工,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产业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合作社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养殖专业合作社章程09-06
创办养殖合作社申请书10-04
养殖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10-18
养殖基地合作协议书05-23
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调研06-13
合作共赢合作方案07-26
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09-14
合作建设市场协议书07-03
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09-10
媒体合作方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