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检查流程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乙肝两对半检查流程

乙肝两对半检查流程 篇1

北京海文医院肝病科蒋国红 治疗肝病专家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乙肝两对半检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乙肝两对半检查是检查人体是否感染有乙肝病毒或者检查体内乙肝抗体情况的重要的检查项目,北京海文医院肝病治疗中心专家对乙肝两对半检查临床意义介绍如下:

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物质,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只是病毒存在的标志,因此HBsAg呈阳性说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

②乙肝表面抗体(HBsAb):是机体对应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能够杀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因此HBsAb呈阳性说明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是病毒已经消失或逐渐消失,已经产生对乙肝 病毒的免疫能力。

③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留下的模板物质,阳性说明病毒在人体复制活跃数量多传染性强。

④e抗体(HBeAb):机体针对e抗原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呈阳性说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如果持续阳性时间过长说明可能因为病毒基因变异。

⑤核心抗体(HBcAb):是病毒既往感染或急性肝炎的标志,机体针对病毒内壳遗传物质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有时要结合病毒DNA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

乙肝两对半检查流程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血液标本采自2013年1-12月共收到乙肝两对半检查人员3 540例, 男1 892例, 女1 648例, 年龄30~80岁, 平均年龄49岁。

1.2 方法

本组所有受检者的乙肝两对半检测均采用ELISA法, 受检者在接受体检时取其空腹静脉血约3ml, 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沉淀获得血清。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严格按照相关说明书使用ELISA试剂。检验仪器:瑞士帝肯全自动酶免仪进行检测。试验结果由仪器自动读出。每次实验严格按照SOP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每批次均做室内质控, 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 结果

3 540例乙肝两对半检测各种模式见表1。

3 540例乙肝两对半的受检者中, 共发现13种血清学模式, HBsAg阳性共403例, 占11.38%, 抗-HBs阳性共2230例, 占62.99%, 所有标志物均显示阴性共792例, 占22.37%。抗-Hbe、抗-HBc阳性占1.05%, 抗-HBc阳性占2.57%。本组403例HBsAg阳性者中, 男211例, 女192例, 经χ2检验, P>0.05, 表明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乙肝病毒的攻击器官为肝脏, 一旦感染则会长期危害人体健康, 并造成多器官损害。我国是乙肝病毒携带大国, 尽管数十年前我国已开始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但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数量在我国仍是相当庞大的数字[1]。我国199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儿童计划管理, 本组对象年龄为30~80岁, 因而可以推断本组分析的HBsAg阳性结果是本地区乙肝疫苗接种之前乙肝血清标志物分部的客观情况。乙肝的抗原抗体系统: (1) 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成人暴露于HBV后在血中首先出现的是HBsAg。在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中可持续存在多年。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体内含有一定的量, 就能中和HBsAg。 (2) 核心抗体:血清中的抗-HBc出现于HBsAg后3~5周, 当时抗-HBs尚未出现, HBsAg已消失, 只检出抗-HBc, 此阶段称为窗口期。低水平HBV感染时, 血清中可出现单独抗-HBc阳性。 (3) e抗原与e抗体:HBeAg一般见于HBsAg阳性血清, 是乙肝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乙肝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其起病缓慢, 多无症状, 病毒携带者较多, 且传播途径较广, 可引起急性、慢性、迁延性、活动性肝炎、肝衰竭, 出现肝衰竭者死亡率高。本文结果表明, 本组检测者中HBsAg阳性有403例, 占11.38%, 其中“1, 3, 5阳”有16例, 占3.97%, “1, 4, 5阳”有330例, 占81.89%, “1, 5阳”有33例, 占8.19%, 抗-HBe、抗-HBc阳性占1.05%, 抗-HBc阳性占2.57%, 还可见其他少见模式。充分提示乙肝两对半对乙肝病毒的检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 故只有两对半检测结果全阴或抗-HBs阳性才能作为供血者, 防止乙肝病毒传染给受血者。HBsAg阳性、隐匿性肝炎者用过的注射器也应该严格消毒, 以免传染给别人[2]。对于乙肝高发地区应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乙肝两对半的检测, 一旦发现感染应采取适宜的方式进行治疗与控制, 对于健康人群则应加大接种乙肝疫苗的宣传, 以达到预防乙肝病毒传染的目的。

随着人们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 医源性感染造成的医疗纠纷也在逐年增多, 而输血和手术前乙肝两对半的检测, 不仅可以了解患者入院前的状况, 而且检测的结果还能提醒医务人员, 在进行手术和侵入性治疗时做好防护措施[3]。对阳性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使用过程中用过的器皿、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及焚烧处理, 可以避免在诊疗过程中的医源性感染[4]。在本文中还发现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 另1例是肝功能出现酶胆分离的患者, 入院时两对半的检测结果是HBeAb、HBcAb阳性, 经治疗, 随着病情的好转, 患者HBsAg s/co出现阳性且滴度随之越来越高, 一旦遇到医疗纠纷时, 才能为举证提供依据。为了区分患者感染途径, 避免医院内感染, 同时对患者也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防止医疗纠纷以及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输血及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麻文清, 杨光会.大理市健康人群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J].现代养生, 2009, 9 (1) :45-46.

[2]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33.

[3]罗皓, 杨溪霖.患者输血及手术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6 (10) :706-707.

完美解释乙肝两对半 篇3

乙型肝炎病毒至少有4个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HBxAg/抗-HBx,分别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原/核心抗体、x抗原/x抗体系统。其中,HBcAg因为检测过程复杂,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x抗原/x抗体因为水平低,也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临床上常规检测的乙型肝炎抗原和抗体有5个: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习称“两对半”。

无论是自限性或持续性乙型肝炎,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到人体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或从疾病发生到疾病恢复,血清“两对半”有特定的演变规律,表现为“两对半”各成分的不同组合形式,称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自限性”可理解为自我恢复,“持续性”可理解为不能自我恢复并出现长期反复发作。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最早出现的抗原为HBsAg,最迟消失的抗原也为HBsAg,可称为“早出晚归”;HBeAg出现在HBsAg后不久,但其消失又早于HBsAg,可谓之“迟到早退”;抗-HBc的出现与消失与肝细胞内病毒的存在相平行,换言之,最早产生的抗体是抗-HBc,但其消失很晚;抗-HBe出现于HBeAg消失之后、HBsAg消失之前;抗-HBs出现在HBsAg消失之后,在肝细胞内病毒被彻底清除后仍存在一段时间,持续时间最长。

因此,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到人体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过程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有8种:首先是单项HBsAg阳性,接下来依次经历[HBsAg,HBeAg,抗-HBc]阳性、[HBsAg,抗-HBc]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抗-HBe,抗-HBc]阳性、[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抗-HBs,抗-HBc]阳性,最后是单项抗-HBs阳性。其中6种有一些人们的俗称,详见下表:

从“大三阳”到“大二阳”、“大二阳”到“小三阳”、“小三阳”到“小二阳”预示疾病从感染、发病到趋向恢复,肝细胞内仍有病毒存在,但病毒数量依次减少;从“恢三阳”到“恢二阳”预示疾病趋向终止并进入恢复期,肝细胞内仅有残留病毒存在,而且残留病毒越来越少。

大多数急性乙型肝炎,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从“大三阳”到“小二阳”的演变时间不超过3个月,称为自限性乙型肝炎。仅少数急性乙型肝炎,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在3个月内不能出现“小二阳”,提示很可能演变为持续性乙型肝炎。

在自然条件下,约半数持续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在有生之年能够演变为“小三阳”。能够实现从“大三阳”到“小三阳”演变的持续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从“大三阳”向“小三阳”转变的年龄一般在35岁左右。仅少数持续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在有生之年能够演变为“恢三阳”。能够实现“小三阳”到“恢三阳”演变的持续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从“小三阳”向“恢三阳”转变的年龄一般在55岁左右。

需要强调的是,单项HBsAg阳性不能称为“健康”携带者,因为虽然感染者没有症状,但病毒已经进入肝脏;只有最后是单项抗-HBs阳性才说明肝细胞内没有残留病毒,但并不意味着永远不会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因为抗-HBs没有永久保护性。

乙肝两对半检查流程 篇4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

取自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抽血分离血清 (浆) 后立即上机测定。

1.2 试剂

所有试剂均购自美国Abbott公司。

1.3 仪器

美国Abbott公司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

1.4 方法

按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所测结果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1.5 阳性判断标准

HBsAg以IU/ml为单位, 结果0.05时判为阳性;HBsAb以IU/ml为单位, 结果≥10mIU/ml时判为阳性;HBeAg以S/CO为单位, 结果>1.0时判为阳性;HBeAb以S/CO为单位, 结果<1.0时判为阳性;HB-cAb均以S/CO为单位, 结果>1.0时判为阳性。

1.6 结果表述

以1、2、3、4、5分别代表乙肝两对半中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并以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 如某患者血清病毒学标记的检测结果为HBsAg阴性、HBsAb阳性、HBeAg阴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 则该模式代码为“245”, 余类推。

2 结果

观察的1 000例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的模式共有16种。各种模式及其阳性率分布见表1。常见模式 (阳性率占10%以上者) 主要为135、145、2、25、245及全阴性。表中其余为少见模式其阳性率均在4%以下。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 (HBV) 是嗜肝DNA病毒科中哺乳动物病毒属的一员。完整的HBV颗粒直径仅为42nm, 又名Dane颗粒。这个微小的颗粒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包膜上的蛋白质, 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 HB-sAg本身并无传染性。核心部分含有核心抗原 (HBcAg) 和e抗原 (HBeAg) 等, 是病毒复制的主体。HBV的抵抗力很强, 能耐受60℃4h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 煮沸10min、65℃10h或高压蒸气消毒可以灭活。在血清中30~32℃可保存6个月, -20℃中可保存15年。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等对HBV易感, 并可作为实验动物。在体外培养HBV尚未取得满意效果。乙肝两对半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HBV) 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 即表面抗原 (HBsAg) 和表面抗体 (抗HBs或HBsAb) 、e抗原 (HBeAg) 和e抗体 (抗HBe或HBeAb) 、核心抗原 (HB-cAg) 和核心抗体 (抗HBc或HBcAb) , 简称HBV的抗原抗体系统。

HBV的抗原抗体系统: (1) 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 (抗-HBs) 成人暴露于HBV后最早1~2周, 最迟11~12周血中首先出现了HBsAg。在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中可持续存在多年。抗-HBs出现于HBsAg转阴后一段时间, 在疾病的恢复期开始出现, 在6~12个月内逐步上升至高峰, 以后逐步下降, 至10年内转阴,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除血液外, HBsAg还存在于各种体液和分泌物, 如唾液、尿液、精液之中, 是HBV存在的间接指标。 (2) 核心抗原与核心抗体 (抗-HBc) 血清中的抗-HBc出现于HBsAg出现后3~5周, 当时抗-HBs尚未出现, HBsAg已消失, 只检出抗-HBc, 此阶段称为窗口期 (Windowphase) 。IgM型抗-HBs只存在于乙型肝炎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 有鉴别诊断意义。低水平HBV感染时, 血清中可出现单独抗-HBc阳性。 (3) e抗原与e抗体 (抗-HBe) HBeAg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血清, 是HB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抗-HBe长期存在时, 提示HBV DNA已和宿主DNA整合。

乙肝两对半血清标志模式对乙肝临床分型、病程发展及疗效观察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往大多实验室均采用ELL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 并进行了模式分析。而笔者采用目前国际广泛采用的先进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 其检测结果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性佳。笔者检测结果模式共11种与文献[1]采用ELISA法报告的23种模式则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可能由于ELISA法检测结果灵敏度较低, 或使用一步法检测两对半而与出现“Hook效应”有关。在实验中如出现1345, 1245等特殊少见模式时, 实验室均对该血样进行复查 (2次结果均一致) 。在1345模式中, HBeAg的含量在1.61~6.01之间 (单位S/CO) 。而HBeAb结果在0.50~0.72之间 (单位S/CO) , 说明HBeAg、HBeAb的含量均在低值 (即弱阳性) 范围, 此种模式可能是“135”向“145”的中间转换模式[1]。1245模式中HBsAg, HBsAb含量均较高, 可能为HBV不同亚型感染。

总之,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检测结果更快速、准确、灵敏, 是目前临床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较好方法, 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CMIA) 技术检测的乙肝两对半的模式特征。方法:用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1 000例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的定量检测, 对于检测发现少见模式 (“1235”、“1245”、“1345”) 的31例标本再用ELISA法检测作对比分析。结果:CMIA法定量检测结果共16种模式, 常见模式以“145”、“135”、“245”、“25”、“2”及全阴为主。ELISA法检测结果:少见模式中的“1345”主要表现为“145”;“1245”模式主要表现为“145”、“245”;“1235”模式主要表现为“135”。结论:乙肝两对半表现模式较为复杂, CMIA技术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灵敏度、速度和自动化程度均较高, 是目前临床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乙肝两对半,乙型肝炎,临床检验

参考文献

乙肝两对半检查流程 篇5

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影响

标本采集与处理不当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标本严溶血及混有红细胞的血清易沉淀或附着在聚乙烯孔内不易洗净,残留在孔内的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的活性,催化底物显色造成假阳性,严重溶血标本禁用。②采血试管洗涤不彻底、反复使用易交叉污染;塑料试管能吸附抗原物质,样本久置在塑料管内会使样本内抗原含量下降造成假阴性。最好使用一次性玻璃试管或真空管采血管;并使用非抗凝标本。③标本凝固不全,正常血液采集后1/2~2小时开始凝固,18~24小时完全血块完全收缩。在工作中,有时为了争取时间快速检测,常在血液还未开始凝固时即强行离心分离血清,使血清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原,在ELISA测定过程中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易造成假阳性结果;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必须使其充分凝固后再分离血清,或标本采集时用带分离胶的采

血管或于采血管中加入适当的促凝剂。

试剂的影响

①乙肝两对半试剂厂家较多;不同厂家出产的试剂灵敏度与特异性存在一定的差别,资料显示,不同厂家试剂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9.4%~99.3%,78%~89%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厂家酶标板孔间A值差大于15%;标记酶的活性及显色液的稳定比较差。使用质劣的试剂必然导致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因此。选择高质量的试剂是保证结果准确的关键之一。②不同方法学的检测试剂,会使两对半结果出现一些不同。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常用ELISA检测HBsAg结果为阴性,而电化学发光检测为阳性。除方法学的灵敏度外;还存在使用单抗或多克隆抗体试剂的差别。单抗对变异抗原或亚型乙肝标志物检测存在差异,建议试剂厂家对剂的制备应该考虑亚型及型浓度的问题。

操作技术的影响

①加样吸嘴的洁净与否和吸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由于吸嘴构造特殊,导致清洗困难,因此应使用一次性吸嘴。加样器也要经常清洗,定期校准。②温浴影响,96孔酶标板结构特别,易产生边缘效应,抗原抗体结合及酶促反应对温度有严格要求,酶标板周围与内部孔升降温速率不同,造成周边与内部孔结果差异;干浴与水浴存在明显的差异,尽可能使用水浴,并要求固相板放入水中,减少受热不均,贴密封膜,防止污物浸入。③冼涤是ELISA操作的重要环节,手冼条件一致性较差,对结果影响较大,半自动与全自动冼板机使用不当也会影响结果,血清中残留的的纤维蛋白丝或洗涤液析出的结晶易使洗板机针小孔全阻塞或半阻塞状态,造成未结合标记酶洗脱不彻底,导致“花板”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所以操作洗板机过程中要不时观察洗板机针孔内洗液的通畅状况,及时纠正,洗板机不用时应用去离子水清冼几遍。④肉眼判断结果时,显色浅不易观察,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必须使用酶标仪检测,以保结果一致性。

干扰物质的影响

有人认为大约40%的人血清标本中含有非特异性干扰物质,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检测结果;常见的干扰物质有:类风湿因子、补体、嗜异性抗体、交叉反应物质和其他物质等。如RF因子可与标记二抗的FC段法结合造成假阳性,补体从C1q活化,使一抗和酶标二抗的抗体分子发生变构,Fc的C1q分子结合点暴露出来,则补体C1q可将二者连接起来造成假阳性,采用56℃30分钟灭活补体可降低假阳性率。

药物的影响

①高效价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会与HBsAg形成复合物,影响HBsAg的检出,所以一些HBsAg阳性患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HBsAg检测会呈阴性反应,导致乙肝两对半少见模式的出现,如我们常遇到乙肝大三阳的孕妇,为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时,在孕第8、9、10月常规注射200mg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仅影响孕妇HBsAg的检出;而且其所生产的生新儿也常出现HBsAg阴性,HBeAg 阳性和HBcAb阳性等少见模式,可能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属IgG抗體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血液中的HBsAg结合形成复合物;则新生儿HBsAg检测呈阴性;用0.5M的盐酸处理标本1小时可提高出率。②为预防乙肝,部分HBsAg阴性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后的1~2周内,血清中可检出HBsAg成份,形成一过性HBsAg阳性,这可能是乙肝疫苗主要成分是HBsAg.,电化学发光法能够把它检出,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后1个月内不应作HBsAg检测。

乙肝两对半检测的影响因素很多,必须排除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才能为临床提供正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减不起肥

这天,胖老公一进门,就问了我一个具体问题:“老婆,你猜,平常咱们花钱能买得到的肉,哪样最贵?”我犹豫了好一阵也不明白就里:“珍稀动物买不到,那就只有乌龟王八了。”老公语出惊人:“那算什么呀,今儿我算领教了,是人的肉!”

我差点跳起来:“你可别吓我,咱可不是孙二娘开店!”“听我把话说完嘛。”胖老公一边说,一边拍拍自己的大肚皮,“今儿我去减肥中心,他们对我说,保证将我的重量减到令自己满意的程度,但每减肥1斤,就得交他们150元。咱这身子要减到标准体重,要花6000多块。我琢磨着,这世界上还没见过这么贵的肉呢。”我听了,连忙摇头,“别说了,越说我越恶心”!

乙肝两对半检查流程 篇6

仪器:①的基因扩增热循环仪;②PX-1000微量荧光;③上海生产的FAX2100酶标仪。

试剂:①核酸扩增(PCR)荧光检测试剂盒;②“两对半”试剂盒。

检测方法:①“两对半”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②HBV DNA检测用基因扩增即聚合酶链反应(PCR)。

研究对象:2005年10月~2006年9月住院和门诊HBsAg阳性患者216名,男121名,女95名,年龄12~55岁,平均年龄

讨 论

HBsAg是HBV感染后第1个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HBsAg阳性表示存在HBV感染。HBeAg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指标之一,HBeAg阳性表示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对肝细胞破坏严重。有报道:血循环中HBV DNA与HBeAg和HBsAg有一定的相关,但其浓度间并不呈正线性相关。HBeAg阳性的标本,HBV DNA通常有较高的浓度(>105拷贝/m1)。HBeAg阴性,HBeAb阳性的标本,HBV DNA浓度通常较低(<1 05拷贝/m1)[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HBeAg阳性患者的HBV DNA浓度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的HBV DNA浓度,如急性乙肝患者HBeAg阳性持续3个月以上表示病变趋于慢性化。HBeAb出现于HBeAg转阴后,HBeAb出现表示病变趋向好转,病毒复制水平降低,病变趋于静止,血中HBV DNA浓度较低或阴性。从表中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有的“小三阳”即HBeAg阴性而HBeAb阳性的患者HBV DNA浓度也较高,那是由于HBV基因组前C区发生突变时,可使HBeAg无法检出,此时HBV复制仍活跃,HBV DNA浓度也较高,病变可持续进展。所以说,乙肝病毒学标志物和HBV DNA检测是HBV感染者的病毒复制水平以及传染性判断,研究HBV基因变异以及抗病毒疗效的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的判断起重要作用。无论是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的患者,都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复诊,特别是HBeAg阳性患者,一般乙肝病毒都处于活动性复制阶段,HBV DNA都维持在较高浓度,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了解肝细胞被破坏程度,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防肝病向恶化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春天》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下一篇:挖土工程安全技术要求有哪些?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