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教育实习报告(共8篇)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大学期间很重要的一门功课,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指向,同时也为未来的教师生涯奠定基础。
9月13日一早,我们到达学校整理一些住宿的事情。第二天下午与学校领导见面。下午的见面会校长主要介绍了该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学校的建校历史、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的学生总体情况、学生学习的时间安排等等,同时对我们以后实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的说明。再后来,各指导老师到达会议室,我们分别由各自的指导老师带到所在年级办公室进行我们与指导老师的第一次交流,并在很短时间内将我们分配到了各个指导老师及其所在班级,我们很快就进入了实习教师的角色。
下面我主要从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对这段实习期间进行总结。
一、教学方面
听课: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一开始的一两周时间也即是国庆前我主要以听课为主。在这期间,我听了不同老师的课,我感受到了每个老师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一套,即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杨老师上课的时候重难点分明,教学逻辑性很强,尤其板书这方面写得很好,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积极地去听课做笔记思考等。而跟杨老师略有不同,胡老师上课富有幽默感,他是更偏向于让学生思考的那一类老师。她提出一个问题一般并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慢慢引导学生一步步寻找出正确的答案。他能把探究式教学无形地呈现在课堂上。再到陈老师,他的教学经验丰富,虽没有过多的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软件,仍能把一节课讲得清晰明了。我们这些毫无教学经验的实习生,真的是惭愧啊。
老师们教学的睿智展示了他们的风采,让听课的我感叹,听课真是一种享受,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我也可以从中探寻出一套能够为自己将来教学所用的教学方法。
上课:听课是一个铺垫,一个向他人学习、模仿的过程。关键还是如何把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国庆回来后开始上课,且上课量逐渐增加,首先当然是要自己构思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
我的第一次上课是讲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还是会有局促不安的感觉,但得到学生与老师的鼓励,逐渐熟悉并顺其自然去讲课。有时一位老师上课,同伴进行听课,课后,我们组内的其他学员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指出了我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切中要害地点评。从讲课声音与语速、讲课方法、教学思路、课堂纪律的管理各个方面进行教诲。在教态方面的小毛病,也被一一指出,这让我们这些学员感到教师工作的确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教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悉心指导成为了我们进行教学实习工作信心的。
记得有一次与胡老师交谈时,老师这样说,“我们老师往往担心学生会不懂,所以在课堂上不断地说。可是,我们说的学生又会记住多少呢?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多说,多做。”胡老师的这些话既委婉地指出了实习老师存在普遍的不足,又是那样地精辟而又实用,使我们深受启发。接下来我认真进行课后反思,完成自我诊断分析报告,并根据这些意见修改诊断课的教学设计,为下次课做好准备。通过诊断——提高这样的过程,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备课,上课,评课,改作业和试卷,再上课,我学到了好多。在教学心态上,能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关键在于认真与爱心。有了认真的教学态度,才能严谨仔细地准备教学内容,多方寻求资料和理论依据予以佐证。有了对课题的兴趣和对学生的爱心,才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寻求最为合适的教学切入点,收集资料,钻研教材,力图使课堂异彩纷呈。
一般每次课上完后,我都会仔细分析了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和反响的部分,总结出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情景再现、传媒环境的图片资料,让大家直观形象地感受。
2、突出悬念,加强互动。悬念感对于学习兴趣的调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学生很高的兴趣。
3、对比之中见真知。对比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比较双方的特征更为突出,进而得出更为令人信服的结论。
4、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声画交融,为教学提供大量多媒体实景资料,直观生动。
二、班主任工作
我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是监督早读、晚自修和值日情况,并进行一些主题班会的教育。
早读:实习时,我每天都是六点钟左右起床,七点钟准时出现在高一的教学楼,学生早读时间是七点十五分,所以我总是提前了,就是为了以身作则,但是还是经常有学生不早读,或偷偷讲话,或在补作业,这时要和科代表一起,带动学生早读,并多一些巡视。
晚自修:学校统一要求学生要在7:00回到班级晚修的。高一七班的晚修情况一般都是挺不错的,所以我可以有时间进行自己的备课。
值日:开始一段日子里我们班的地面总是让人感觉脏兮兮,班主任於老师说过很多次,但学生对此无动于衷。许多学生值日并不认真,所以卫生工作总是没做好,为此经常被扣分。我有时候会自己动手拾起一些垃圾,后来於老师说其实对于不认真值日,如不经常倒垃圾,讲台经常没有及时清理干净的情况,有时候会好好教育一下学生,但是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做好,而不是总帮助他们,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主动性。
主题班会:进行一些主题教育,或是在校运会前的一些动员,或是有时候班风不好的教育,也包括对表现突出的同学的表扬,通过主题班会,提升了自己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习建议
1、同学们普遍感到应加强师范生的信念教育,让他们树立更加明确的目标,为师范生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准备。
2、到实习学校后,争取多观摩优秀教师授课,吸取在职老师的教学优点,为自己的课堂授课添加优质元素。
3、实习期间应多争取班主任工作,跟原任班主任学习如何管理学生、如何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为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准备。
两个月的实习工作虽然短暂,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回忆。对每个组员来说,这都是一个提高自己、检验所学的过程。两个月里,同学
们在教学认识、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学生管理水平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实
一、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 实习时间分配不合理。2012年1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强调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确保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大部分师范类院校的实习时间为三个月, 实践证明三个月的实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实习生不仅要进行课堂教学, 还要进行研讨、课外辅导、承担班主任工作、处理各种突发因素, 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教师的转变三个月的时间是难以完成的。
高师院校一般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集中在第七学期, 而我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和公务员招考也集中在每年的下半年, 这些考试的备考和教育实习的时间发生冲突, 学生无法安心备考, 也不能认真实习。
(二) 实习学校不能满足实习要求。实习生去实习会影响实习基地学校的正常教学, 学生的人身安全也会让实习基地学校觉得有负担, 所以部分实习基地学校不愿意接受实习生。部分实习基地学校即使接受了实习生, 但由于实习生没有教学经验, 中学不让实习生或很少让实习生进课堂, 不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 实习生平时在实习基地学校除了改作业, 改试卷就是做一些杂活, 根本起不到实习的效果。
(三) 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由于实习基地分散, 学院的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 实习生数量大, 指导的任务重, 导致大多数老师不愿意指导学生实习。有些指导教师对实习指导没有明确的认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在外地指导学生实习还要在学校承担教学任务, 两地跑分散精力, 影响指导效果, 有些学院随意指派指导教师指导实习, 这些教师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教育科学知识, 指导水平有限, 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 实习生的素养有待提高。很多师范生的专业理想不够明确, 他们虽然读的是师范专业, 但并不打算从事教学工作, 所以他们会认为教育实习和自己无关, 参加的热情不高。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大, 本科学历无法满足就业需要, 因此很多学生都会以考研为借口不去参加教育实习。虽然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扎实, 但缺少情感的培养, 在实习课堂无法从精神上给学生以人生观和真善美的引导, 无法在互动中实现课堂管理。
(五) 教育实习形式过于单一。师范教育实习应包括“课程实习、 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 由于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 课程实习, 专业实习, 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没有真正意义的开展, 传统教育实习形式主要采用集中定点或自主联系的单一教育实习模式, 也就是本科生第七学期集中实习三个月, 无法使整个实践教学贯穿培养过程中来, 达不到师范生的培养效果。
二、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措施
(一) 延长实习时间, 提高实习效率。教育实习时间由原来的三个月延伸为一个学期, 推进以“嵌入式实践, 跟踪化培养”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师范生从第一学年开始见习, 将见习、实习贯穿于师范教育的全过程。为避免毕业实习与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公务员备考时间上的冲突, 将师范生毕业集中实习控制在两个月。
(二) 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 改变教育实习模式。随着教育实习人数的增加, 高师院校需要有足够的实习基地供学生教育实习, 将大批实习生派往一个实习基地是不切实际的, 会影响实习的效果。新建实习基地需要学校相应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另外, 高师教育实习基地一般为公立中小学, 这些学校对接收高校实习生兴致不高, 其中自然因为实习人数过多, 实习学校担心影响教学安排和学习效果。高师可以开拓新型实习基地, 增加学生实习场所, 比如广东、江苏等地私立学校和教育机构。学生在这些单位实习内容比较全面, 上讲台锻炼的机会也比较多, 可以起到很好的实习效果。
(三) 制订实习指导老师管理制度, 规范实习指导。教育实习是一个将学科素养转化为教学技能的过程。“技能是一种个体体验”。教学学院应选派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教学水平精湛的教师指导实习生。 学校制定相关的制度, 明确实习指导教师职责, 保证实习指导教师的权益。此外, 学校在实习结束后评选“优秀指导教师”, 并将“优秀指导教师”与年终考核及职称评定挂钩,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
(四) 加强师范生素养教育。师范生的课程主要围绕师范教育展开, 培养学生从事教育的基本技能。很多师范生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毕业后当教师, 即便是毕业后想做教师的学生, 也有一部分认为教中学生不需要太深奥的知识, 只要把基本的知识学会足够施教了, 什么心理学、教育美学等提高专业素养的学科学不学都无关紧要, 这些错误的认识使得学生师范素养不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课程改革, 提高师范生专业素养。
(五) 改变教育实习方式, 提高实习质量。全面拓展教育实习形式, 实行多形式, 多渠道的实习方式。如鼓励学生回母校实习, 在实习安全和实习食宿方面都可以得到保障;鼓励学生参加国培顶岗支教实习, 使学生更加接近基础教育, 更加了解基础教育等。每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优缺点, 我们要及时总结, 及时改正, 使教育实习能够顺利开展。
三、结语
师范生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在培养过程中要优化课程体系, 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加大实践力度, 拓展实践形式, 使师范生边学习理论, 边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将教育实习贯穿于师范教育的全过程, 促进师范生切实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 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凌洋, 易连云.专业化发展视域下师范生专业伦理培养研究[J].教育研究, 2012 (3) .
[2]邹霞, 李继富.论职业生涯规划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2014 (7) .
[3]王平.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改革困境探析[J].教育导刊, 2015 (2) .
关键词:教育实习 师范生 信念 影响
师范生的信念来自于学生时的学习体验,因此,教育实习的目的是重塑教师信念。但是先前形成的信念在实习中也很难改变。正因为如此,教育实习一直以来受到很多关注,而且,在重塑师范生信念上,教育实习也是个挑战。笔者结合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前后中信念及一些变化,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关于教的一些信念:
在实习初期,关于有效的外语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所有的师范生都有相似的信念。最初,他们不仅强调交流的必要性和小组活动,而且要关注学生。比如说学生想怎么学,想学些什么?一些也认为一些活动(例如游戏、唱歌) 更有可能提高学生的交流技能,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当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他们说,在大学时就是这样学习的,在高中时期,他们的老师常用相反的方法(枯燥的英语课),所以上学时不喜欢英语课。如果他们进行英语教学时,想有所改变。
在实习进展一段时间后,在真正的教室授课后, 师范生关于教学的信念在部分地发生变化。例如,一位老师所纪录的,“我以前总认为在教学时,做游戏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的方法,但是现在我认为我当时的想法是错误的。在今天这节课上,我采用了一个游戏活动但我却没有控制好课堂,活动远远地偏离了本节课的话题,所以活动注定是失败的。我不确定我会不会再使用这样的活动了。”其他老师也谈到虽然游戏、小组活动等有时是有效的,但活动本身很难控制,所以他们宁愿不用。
同时师范生开始实习时,一些老师认为在外语学习中,语法教学是最不重要的。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我把语法看做是一种复杂的技能,因为语法学习需要强化词汇、句型、时态的准确性,这使我很烦脑。我记得上学时在writing和speaking的活动中,老师总是不断纠正我们。我不喜欢在说话时被别人打断, 所以我不想让我的学生有被打断的感觉。”然而,后来这位老师却谈到语法应该被强调。在她看来,错误的认识消极影响学生的writing和speaking的活动,而且对语法错误的认识应该通过强调语法技能而去避免。在经历了真正的教学后,这位老师之前的信念也在发生变化。
在实习初期,所有参加实习的师范生都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应该立即订正。而且有两位老师也反对他们在实习时他们所看到的老师的做法: 他们直截了当地去订正学生。他们认为直截了当的订正不应该出现在语言课堂上。一些老师曾经认为最好使用不明显的订正,这样能够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发现错误。
2.关于学的一些信念:
在教育实习初期所有的师范生都曾经认为学习一门外语要求一种特殊的能力。一位老师是这样解释的:一些人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但一些人却没有。老师即使擅长教学,但如果学生没有学习语言的能力,那么成功的学习是不会出现的。在教育实习末期,两位师范生老师他们有机会和一些他们认为没有学习外语能力的学生在一起,而且他们努力来帮助这些学生,这些学生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外语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当问及他们是不是肯定当初的想法时(学习外语需要特殊的能力),他们都否认了这一点。
同时,在教育实习初期,一些老师也认为成功的语言学习取决于教材的有效使用。一位老师曾说:“缺乏教材意味着少参与课堂,而且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当问他为什么这样理解时,她说:“应该是这样的呀,教材增加学生的参与,我喜欢教材。”但是最后,在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到教材的时教了一段时间后,她的信念也发生了变化:建构成功的学习环境和教材无关,但是和老师的创造性有关,而且和老师如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有关。
这些研究发现表明师范生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信念而开始的教育实习。这些信念是和他们以前的学习经历和他们在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贯穿教育实习初期,师范生的信念没有太大的变化。然而,在实习末期,这些教师有机会观摩真正的教室,有机会在真正的课堂上教学,他们对以前的信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完善和改变了他们的一些信念。这样的认识被认为是观摩和教学实习的结果。
本篇论文表明目前的教育实习给师范生一个机会,检验他们开始培训时的信念是不是有效,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虽然实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这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师范生的信念。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实习是有必要的,同时也是有效的,同时也认为延长观摩实习的时间将会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他们对自己信念的认识。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学习与教学的困惑》
姓名:
学号: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院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实习学校: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学习与教学的困惑》
一、调查概况
实习时间:2013.09.05——2013.11.20 实习学校: 实习生: 指导教师: 实习班级:高一二班
实习内容:班主任及数学教师
新课改是现在的、也是将来的教育热点。这与我们每个教师都息息相关,我们不但要关心新课改的形式,还要积极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参与新课改,要积极的用自己的智慧去充实和实现新课改,要积极的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和转变教学理念。当然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应紧密结合前沿理论、结合每个教师的智慧、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
在近三个月的教育实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和调查了解,新课改下,高中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困难。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了解新课改下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困惑。2.了解新课改下学生对于课堂的期望和要求。3.了解新课改下学生对于老师的期望和要求等方面。
4.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解决上述问题。
(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
内容涵盖了学生对于新课改下数学学习的困惑、新课改下学生对于课堂的期望和要求、新课改下学生对于老师的期望和要求等方面。问卷调查在高一进行,共发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
三、调查分析
问卷内容及统计结果如下: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学习相关问题调查问卷
一、请选择最符合你实际情况的选项
1.你的性别是()A男 51% B 女 49% 2.你最近一次大型考试的数学成绩()
A 130分以上 16% B 100分到129分 44% C 80分到99分 21% D 79分一下 19% 3.你想报哪一类大学()
A 理工类 36% B 人文类 7% C 医科 8% D 军事 21% E 其他类 28% 4.在进入高中后,你很快的适应了高中的学习生活()
A 非常不符合 6% B 不符合 25% C 不清楚 31% D 符合 33% E非常符合 5% 5.你觉得高中的数学非常难()
A 非常不符合 5% B 不符合 29% C 不清楚 17% D 符合 38% E非常符合 11% 6.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更有趣味,很喜欢学()非常不符合 6% B 不符合 30% C 不清楚 29% D 符合 29% E非常符合 6%
7.和初中学数学的方法相比,现在的学习方法没有改变,照样能应付的来()A 非常不符合 19% B 不符合 42% C 不清楚 21% D 符合 12% E非常符合 6% 8.对于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课时,教法,学法发生的改变,你非常能接受()A 非常不符合 3% B 不符合 31% C 不清楚 20% D 符合 40% E非常符合 6% 9.你认为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应该多增加一些幽默语言
()
A 非常不符合 0% B 不符合 8% C 不清楚 11% D 符合 45% E非常符合 36% 10.你认为在数学课堂中,直观教具、多媒体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应该有所增加(非常不符合 4% B 不符合 7% C 不清楚 15% D 符合 40% E非常符合 34%)A
A 11.数学课上你很喜欢老师经常提问你()A 非常不符合 17% B 不符合 38% C 不清楚 31% D 符合 12% E非常符合 2% 12.你认为和数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你学习数学的兴趣()A 非常不符合 5% B 不符合 18% C 不清楚 19% D 符合 35% E非常符合 23%
13.遇到数学难题你更愿意请教老师而不是同学()
A 非常不符合 11% B 不符合 49% C 不清楚 20% D 符合 14% E非常符合 6% 14.你觉得老师的粉笔字书写情况对于你的学习有影响吗()
A 字体大小有影响,是否工整无影响 13% B 字体大小无影响,是否工整有影响 17% C 均无影响 25% D 均有影响 45% 15.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A.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让你记忆更深刻,教学效果更好 43% B.多媒体课件太过于花哨,太快,觉得传统教学方式效果更好 22% C.两种教学方式对你来说效果基本一样 35%
16.你更喜欢上什么形式的数学课?()
A.讲练结合 64% B.讲授为主 25% C.练习为主 6% D.小组讨论自学为主 6% 17.对于课本上没有但是高考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你更希望自己从课下的习题中提炼总结 而不是老师集体带领大家在课上直接补充()
A 非常不符合 27% B 不符合 36% C 不清楚 18% D 符合 17% E非常符合 2% 18.高中的很多知识都是以初中知识为基础的,当你遇到一些你初中这部分知识就很薄弱根本无法跟上老师上课的讲解进度的时候,你会()
A.自己翻阅初中课本复习56% B.请老师课下为你单独讲解 13% C.周末请家教补习这部分知识 4% D.彻底放弃这部分的知识和分数 25% E.其他 问同学 5%
二、请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1.你认为阻碍你提高数学成绩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解题方法,经常马虎,不主动思考,基础不扎实,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课上不认真,做题少,计算能力差,难题的打击。
2.你认为老师怎样做,可以有助于提高你的数学成绩?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材施教,引导思维方式,语言幽默,课堂生动,有带动性,有激情但不暴躁,多讲方法,板书清晰点儿,经常总结方法,重点多次重复,多练逻辑思维能力,一题多解,从生动有趣的地方引入课题,老师讲课速度应该尽量与学生理解速度同步,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应用中。
3.请分别列出你最欣赏(或期待)和最厌烦老师什么做法?关于老师教学、教育学生、与学生相处等等各个方面均可。(此题请大家畅所欲言)
最爱: 幽默,生动,一视同仁,多给学生练题多讲题,耐心负责,爱学生,上课有条理,学生犯错时用心交流,为学生精选习题,愿意与学生谈心,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与 时俱进,博学多识。
最恨: 歧视差生,请家长说坏话,讲题求速舍质,区别对待学生,放弃学生,因个别同学 耽误集体时间,专制不民主,辱骂体罚学生,带情绪上课,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板书太乱,不亲近学生,不为人师表,拖堂,占课,张贴成绩单,吐字不清,声音小,办事优柔寡断不干脆。
4.有人说,老师和学生关系走得太近会没有威信,很难管理班级;有人说,老师和学生关系走的太远老师根本无法真正了解学生,更别提什么帮助学生成长。你觉得老师和学生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和关系?你更希望自己的老师与你的关系是什么样子?
课上师生,课下朋友。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在课下能与老师做知心的朋友。
问卷分析如下:
这次调查问卷属于随机抽样调查,在宝石中学高一高二随机抽取了四个班级,每个班级随机抽取了三十名学生。问卷第一题,男女各半,证明了问卷调查的随机性。
问卷1~3题,在了解参加调查问卷的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情况。大部分参加调查的同学,数学成绩在中等,这证明现在的高中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也在中等水平。第三题调查了大家对于以后大学的意向,大部分人选择理工类,这符合以往的规律,但还有部分选择军事类,这证明现在社会人们对于“当兵”二字的理解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追求者考入军校,这也算是新课改下,新型教育的结果吧。但是仍然有28%的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目标,虽然有些学生可能才刚刚上高一,但是目标还是要有的,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问卷4~8题,这要是有关于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快的适应高中生活,但对于高中的数学学习却不能很好的适应,大部分学生都觉得高中数学变难了,变得枯燥了,之前的学习方法无法应对了。这就证明对于高中老师,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衔接,是学生对于数学感兴趣,这正迎合和新课改中,对于课堂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新课改中的教学不再单单是教会学生固定的知识点,而是教会学生方法,并且引导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教师在每节课上都很好的达到了这三方面的目标,4~8题中所出现的困惑,也就不存在了。
问卷9~18题,主要是调查新课改后,学生对于教师和课堂的要求(或者期望),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盼望着老师语言更加幽默,课堂更加活跃,更希望老师在课堂上更多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些都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符。这证明课改是有科学依据的,它不仅仅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我们所改革的内容正是学生们所盼望的,所改革的内容是对学生有帮助的。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调查不是很理想,学生普遍还没有接受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老师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进一步落实这些方面,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练习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问卷简答题部分,主要是将上述问题还不明确的地方,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提出了对于老师们的意见和期望,这些都是最为老师的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该注意的。
四、研究结论
总之,教有法但无定法,如何在新课改下搞好高中数学的教学,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思考。对于老师来说,面对新课改,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了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就目前而言,既要让学生获得该有的数学,也要让他们能够通过各种升学考试的测验。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课改指导思想,考虑到学生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要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个性成长,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在诸多的思维活动中,创新思维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是开拓性、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联想,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通过解题,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大的实践性;既要求思维的数量,还要求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能培养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所给问题的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直觉思维、猜测、转换、构造等能力。而这些数学能力正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这是数学解题训练的特殊的功能和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程序,这是学好数学的捷径和万变不二的方法。经过解题训练,让学生思维敏捷,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同时,在考试中也能正常发挥,取得良好成绩。
要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较之数学基础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数学意识,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只有对数学思想与方法概括了,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书本的、别人的知识技巧才会变成自已的能力.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重视解决问题后,进行解题回顾,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这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数学解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研究教学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结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对八年级学生的预习、听课、作业和复习等学习环节做了如下调查。
一、调查目的1.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
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3.找出改善这种状况的方法。
二、调查对象及其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是对灰埠二中的八年级六班学生进行整体问卷调查的方式,并选出几名优等生进行问答。
三、调查结果
(一)预习情况、方法。
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也体现了学生自学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其中“老师要求预习”和“想起来就预习”的学生大约占45%,而自觉预习的学生只占25%。而大多数学生预习,也只是简单地把课本看一遍,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并找出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学生则更少。优等生中也有人经常预习,他们预习通常采用找重点和难点的方法,而中等生和差生则至多是看一遍新课内容,很少或只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以上结果都表明,预习是中学生学习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二)听课情况、方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中学生自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老师讲课的方式和课堂的活跃气氛,这些因素约占70%。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三)课堂笔记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多采用上课记重点的方法,这类学生约占22%,他们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节省大量时间。大部分中等生采用做详细笔记的方法,而差等生则很少或根本不记笔记。基于以上学生听课和记笔记方法上的区别,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听课、记笔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作业情况及其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采用“先做后看书”的学生有半数多,而“先看书后做”的比率相对较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抄答案。结果表明,中等生和困难生基本采用后两种方式完成作业。先看书能比较清晰地掌握知识点后,再通过作业来检测所学知识,强化对有关内容的记忆,这样会有更好的效果。部分优等生也采用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式,既能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又能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看书查缺补漏,对问题理解得更透彻。
(五)复习情况和方法
此次调查显示,经常复习的学生占大多数,考前复习的比率也较高。复习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点复习不懂或不会的知识,复习方法因人而异,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一位优等生介绍,他每次的考前复习都针对自己知识缺漏的地方,自己做题进行强化。这说明好的复习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复习。
经过这一个星期的调查,目前中学生存在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现象,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改变这种现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改进学习方法,教师讲课之前,应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讲课时,要变“满堂灌”为“少、精、活”,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将适当启发和适当精讲相结合。这样,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才能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疑难,找到学习规律。学生攻克了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体会到学习方法在学习中的作用,才能培
养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信心,从而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科学教师的素养已成为制约综合课程改革和实施的关键。教师素养好有远大的意义,但现实表明目前我国许多科学教师在素养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不利于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及其发展。作为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准科学教师,应该从理论和实际上提高自己的素养,故我借在XX中学实习的机会,进行调查,写成报告。该文章主要围绕科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进行研究,从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科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在现实教学中要做的这三大点展开讨论。我采用了四种方法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1.文献资料法:根据该课题,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提炼,从而对该课题的理论体系进行更好的了解并从实习的实际中总结经验,来构建更完善的体系。2.访谈法:通过在实习中和一些老师的交谈,和同学探讨交流,从而更详细更准确更真实地了解相关内容,以便更好的讨论该课题体系的构建。3.观察法:在实习中对实际教学的旁听,通过感官,有目的、有计划考察。4.经验总结法:做了多年学生,对教过自己的老师的教学的回忆、总结,并通过在实习时对自己的讲课经验的总结。通过本课题的调查,希望能够使在职科学教师及准科学教师们对《科学》有更全面更科学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并且使文中写到的内容能够为他们提供参考,使她们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到教学中,更好地开展教学。
一、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科学教师的现状:缺乏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知识;从整体情况看,担任科学课程的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有待提高;科学教师对非本专业知识的欠缺和不知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存在诸多问题,可《科学》新课程又对教师提出了挑战:1.新课程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挑战2.新课程内容对教师的挑战3.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挑战4.新课程的评价对教师的挑战,这些挑战都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素养。
二、科学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教师的素养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基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以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为前提的,素养通过外显过程表现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为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这里探讨的教师专业素养指的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所必需的知识素养、教学技能素养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等。科学课相同于其他课程,又有别于其他课程,科学教师需要具备一般的教师素养,还需要具备根据该课程特有的素养。
(一)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
科学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科学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明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总目标,不断反思、认真学习和体会科学课程的新理念,真正落实
课程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新要求,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 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 也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对教师要求的重要方面。
(二)广博的科学教育知识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首先必须具有从事教育教学所要求的知识,尽管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在认识上存在着差异,但有三种知识被视为教师知识的基石,既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三大类。科学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自然也包括以上三大类。但由于科学课程内容的高度综合性,使科学课程教师的只是素养具有以下特征:1.广博的文化知识2.整合的专业知识3.全面的科学教育学知识
(三)精湛的科学教育技能
毋庸置疑,科学教师应具备一般教师的教育技能外,还应该具备其独特的技能,他的教育技能和教育能力是学科一般能力和科学学科特殊能力的复合体。包括一般教育教学技能和特殊教育教学技能,有设计与实施教学全过程的能力、准备学习环境的能力、设计科学实验的能力以及教学评价、反思的能力等,主要有以下几个几个:1.教育教学技能2.教学设计能力3.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4.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5.科学实验能力
(四)科学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
科学教学研究既包括了教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有自己的特殊性。科学教学研究既要按照教学研究的普遍规律来开展,又要体现综合理科课程的特色。同时,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来开展研究。科学研究有助于科学教师知识结构的建构,它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科学教学研究究能力的提高是教师成熟的标志,“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有赖于教育研究。科学课程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 科学课程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对揭示科学教育教学规律, 引导科学课程改革深化,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等具有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三、实际教学中提高素养的策略
素养的提高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 涉及课程、教师、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
1.放好心态,转变思想
从教师自身方面来说,要有观念上的更新,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树立实施科学课程的责任感和信心, 愿意投人到科学课的教学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应保持一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更包括谦虚好学, 乐于合作, 关爱他人以及能与学生和睦共处等。
2.终身学习(如去进修学校、观摩反思„„)
科学教师之所以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是因为科学教师无法回避终身学习。首先,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 才能胜任科学课程的教学。其次, 由于科学课同时囊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领域的科学课程来说, 其知识的整合程度可谓史无前例。再次, 由于科学课程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突破教师课本的束缚而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科学方面的知识信息, 那么
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就可能会超越他们的教师。所以教师要肯于终身学习。为了能适应科学课程教学的需要, 科学教师密切关注科学发展的动态,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 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 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自觉提高从事科学教学的技能与素养。
为适应和满足科学教育的需要,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的培训, 提升教师的各种素养, 提高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既要给科学教师们提供学习进修的条件和机会, 又要提倡他们通过自我研修———自学, 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在平时可以“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分析,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师训练的方法。” 教师通过观看他人的教学实况录像,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有益于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进行反思并与其他教师交流,这很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提高。
我国对科学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与世界科学教育的发展相比,我国的科学教育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方面都是比较落后的。我国又是教师教育起步较晚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处在低中级阶段。但我国对科学教师的素养上不断地进行研究,适当借鉴外国的好的经验,结合我国自己的特点,在科学教师素养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果,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提高科学教师素养的好点子,虽然现阶段我国部分科学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存在缺陷,课程改革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相信会一步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会完善起来。
关键词:英语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教学实践
师范生教育实习实践是高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亲身实践和运用课堂所学专业知识, 而且能够提升师范类大学生的教育实习实践能力, 增强他们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的自信心。
一、高校英语师范生教育实习实践的背景及重要性
随着教育行业的改革进程日益加快, 教师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对于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要求也日趋严格。课堂教育的局限性使师范生教育实习实践活动的实施和开展非常必要, 且直接影响着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高等师范院校应当培养师范生形成教师实践性知识, 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 强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课程是师范教育所成功面对挑战的关键。”高校教育计划中对教育实习实践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教育实习实践是在课堂所学理论基础上, 通过教学技能的开展,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环节, 从而提升师范类大学生的整体教学实践水平, 强化其作为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教育实习“架起联系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桥梁, 使高等教育密切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并及时调控和改进高等教育, 从而提高高师院校的办学水平。”教育实习实践中实习生的表现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动向息息相关, 二者相辅相成。
二、高校英语师范生课堂教育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培养按照实习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一般可分为三个时期, 即预备期、实践期和成熟期。“教师教学行为的法则化表明, 通过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技能, 才能获得关于教学的种种信息, 并且才能基于这种信息创造出‘实践性知识’。”通过三个时期的实践, 师范类实习生能够亲身体会和总结实践性知识, 并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中。
(一) 课堂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之预备期。
在高校英语师范生的课堂教育实习实践过程中, 英语知识的输入以及初期的预备工作和课堂经验的学习至关重要。在预备期中, 实习生更多地是扮演观察者、模仿者和学习者的角色, 需要海量的信息输入。预备期的实习表现直接影响着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效果。在此期间, 实习生会被要求每天早晨带班早读、批改学生作业、多听课、做听课笔记、写实践经验报告、处理实习班级内部事宜、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及课后与班级内的学生沟通交流等。预备期的教育实习实践工作内容简单又琐碎, 但这些工作都会成为高校师范类实习生步入工作正规的奠基石,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实习实践工作效率和积累工作经验夯实基础, 成为由英语师范类实习生转变为初高中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的必经之路。
(二) 课堂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之实践期。
课堂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期较之预备期对实习生提出了更专业化的要求。“教育重视体验, 其实是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意向结构, 要让学生意识到与周围世界交往活动的方式、向度和敏感性。”对于英语师范生的教育和教育实习实践尤其如此。
高校英语师范类实习生被要求用标准英语撰写教学计划、课程教案、初步上讲台试讲、组织实习班级的课堂活动、进一步深入管理实习班级的全班事务等。在此期间, 英语专业实习生会全方位调动英语基础知识, 展开课堂教学实践, 其中包括准确运用英语撰写教学计划和教案, 利用熟练的英语课堂用语进行试讲, 在课堂中能够准确、清晰地用英语表达课堂指令, 组织实习班级进行和英语学习相关的课堂活动等。通过课堂教育实习实践的实践期的实地锻炼, 高校英语师范类实习生充分体会到了理论知识对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课堂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之实践期不仅是对预备期的发展和延伸, 更重要的是对成熟期的铺垫和储备。实践期的教育实习实践的成功与否, 直接影响成熟期实习工作的顺畅开展。
(三) 课堂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之成熟期。
高校英语师范类实习生被要求进一步开展英语教育实习实践工作、实施完整的英语教学计划、正式上讲台用熟练且正确的英语讲解课文内容、设计英语考试试卷、参与英语教学组教学评估工作、进行英语公开课教学演示等。在教育实习的成熟期, 高校英语师范类实习生需要灵活运用自己课堂所学的知识, 整合各英语知识体系、更深层次地利用流利英语讲解课堂知识、扩充实习对象的英语知识面、增强英语国家与中国的跨文化交际内容、以英语教师的身份参与英语教学的过程设计和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工作。
通过成熟期的教育实习实践的熏陶, 高校英语师范类实习生更加娴熟地运用大学课堂教育所学理论知识, 加深实习对象对于英语语言的全盘掌控以及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的交流。“实习目的主要是了解中小学教学常规, 巩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 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培养从业能力。”课堂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的成熟期为高校英语师范类实习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教育实习实践的成熟期是在前期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 发挥知识储备的力量, 充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成熟期是预备期和实践期的升华。
三、高校英语师范生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及意义
高校英语师范生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实习生语言掌控能力、实习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整体工作计划中的宏观调控能力等。“教育技术能力在提高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是体现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教育实习实践阶段的培养, 师范类实习生的综合教育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有明显的提升。
通过教育实习实践, 师范类实习生尤其是英语师范类实习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内容和基础教育技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操作技能、沟通协调和组织的能力等, 加强了师范类学生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实习实践对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成玲.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7
[2] .兰石财等.近十年我国师范生教学实践技能培训途径研究综述——关于提高师范生实践技能及就业竞争力的初步探索[J].福建调研, 2008
[3] .舒志定.教师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 .武迪.师范生教学实践知识的形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2
[5] .张占亮.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关键词: 数学师范生 认知结构 教育实习 影响
认知结构属于心理学概念,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一个人的认知结构都是在不断学习过程中借助同化作用,使得自己原有认知不断扩大或者是改进而形成。一个人若形成了认知结构,认知结构就会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元素。数学师范生的认知结构如果形成,将会对教育实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一、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
数学师范生要想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形成相对完善的认知结构。但是如何能够让数学师范生形成相对完善的认识结构,却是教育界人士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由于认识结构十分复杂,不可能单纯地从一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站在数学师范生培养目标的角度比较合适。以此角度来讲,数学师范生应该具备的认识结构有如下几点:首先,本体性知识,即与数学教学的具体知识必须有所了解,如数学分析、几何学、初等数学等,这样在进行教育实习时,才能够教给学生实质性的数学知识;其次,条件性知识,即与数学联系密切的知识,其中包括数学教学知识,教育学知识,以及心理学知识等;再次,实践性知识,即与数学教学息息相关的实践性知识内容,主要包含数学观、数学教育观、教学设计与管理方面的内容等。
二、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的具体影响
数学师范生教育实习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学技能,而教学技能则与数学师范生的认知结构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探讨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的具体影响,实际上就是在研究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学技能的影响。
1.若从整体上看,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的各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及实践性知识对教育实习效果都没有过于明显的影响,只是三者相比较而言,条件性知识与教育实习有更大的相关性。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条件性知识中数学教学知识及教育学知识、实践性知识中的数学教育观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都有明显影响。从中就可以总结出,师范院校在培养数学师范生时,一定要从以上三方面入手。
2.大量研究表明,数学师范生的条件性知识结构对教学技能产生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数学教学知识及教育学知识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影响更显著。这实际上并不难理解,数学师范生的数学教学知识越丰富,可教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就越多,而且师范生对教育学知识有所掌握,自然对教学方法非常了解,在课堂上就能够通过最有效的方法将自己熟知的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由此保证了教育实习的效果。
3.数学教育观之所以与数学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因为教育观影响着教学态度,数学师范生若能够树立积极向上的教育观,教学态度也会非常积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也会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教学实习效果自然很好。
但数学师范生的教育观受到时间校内实践训练的影响。这是因为数学专业学生在校外实习的时间并不长,要想提升自身素质,校内实践活动自然必不可少。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尽快将自身掌握的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转变为实践性的知识,而且能够强化学生教学的基本功,使得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更自信。研究发现,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数学师范生,在讲台上会更自信,更容易融入教师这个角色,教学过程中也就将是否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充分理解数学知识为教学重点,而那些基本功比较弱的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更关注自身的语言表达、板书美观性等问题,往往达不到理解的效果。由此可见,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加深数学师范生对教材的理解,对课堂结构的理解,由此影响师范生自身的数学教学观,最终影响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教育实习效果。
三、培养数学师范生优良认知结构的对策
要对培养数学师范生的教师进行大力培训,使其符合师范数学生认知结构要求。承担着数学师范生培养任务的高校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较低,其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相脱节。另外,数学师范生毕业后大部分都要在中小学从事教学,但师范院校的老师本身却一般没有在中小学开展教学的经历,在教学中无法对师范类学生授予相应的教学经验,再加上一些师范类院校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是很高,缺乏专业的教学方法。并且从教学方式上看,高校的数学教学和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完全是两个模式,学生并不能直接借鉴自己老师上课时的方式方法,因而教师起到示范作用。从数学专业知识角度来看,数学师范学生在大学中学习的知识内容与自己今后从事工作中需要涉及的中学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也有一定区别,如何将两者逻辑联系到一起,是数学师范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实际师范学校学习中,高校教师却并没有重视这方面内容的教学和指引。
另外,在数学师范学生的学习中,应该要清晰地了解认知结构,但如果学生本身对认知结构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并不重视认知结构的问题,则很难构建出良好的认知结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数学师范生的学习中,即因为对专业的学习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在学习中往往过于重视数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没有放过多精力在数学教育学习上,这导致其认知结构的构建受到很大影响。
四、结语
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对教育实习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有关院校在培养数学师范生时,要着重考虑认知结构的问题。调查显示,大部分院校对数学师范生的认知结构的培养并不十分重视,这使得一些数学师范生的基本功不合格,教育观不正确,教学态度不端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所进行的认识结构与教育实习影响之间的研究,就是希望能够为师范院校及数学师范生提供参考,希望能够在日后的师范生培养及师范生自身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认知结构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燕,刘翻.认知结构思想的历史演变及研究展望[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1).
[2]马健生,孙珂.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免费师范生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初探[J].教师教育研究,2011(03).
【师范生教育实习报告】推荐阅读:
英语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总结09-14
师范生特殊教育实习总结11-02
物理师范生教育实习个人总结11-06
师范生教育顶岗实习的工作总结12-11
师范教育实习报告09-13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实习11-23
师范专业毕业生中学教育实习鉴定09-24
师范类(学前教育)自主实习申请书12-02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教育实习计划07-23
实习师范生见习报告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