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2025-04-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精选12篇)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1

1、学会韵母,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an ang,会读它们的四声;2、能准确地拼读韵母是an ang的一部分音节,体会前、后鼻韵母发音的不同;3、让学生初步接受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读准韵母an ang,体会前后鼻韵母发音的不同。

教学难点

能用声母和韵母an ang正确地拼读相应的音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带调的an ang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昨天,我们在拼音王国的韵母村认识了两个复韵母宝宝,我们一起再给它们打个招呼吧:ao ai.

二、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将继续到韵母村去游玩,与我们见面的将是两个鼻韵母宝宝。(板书:鼻韵母)顾名思义,鼻韵母发音时气流将从鼻子里面出来。但这两个鼻韵母宝宝真淘气,它们跑得远远的,跑到哪里去了呢?跑到祖国的首都北京去了,我们一起出发,去找找它们吧。

三、新授an ang

(一)学习an

1、课件出示“天安门”图片,教学生初步认识“天安门”。师:今天认识的第一个鼻韵母宝宝就藏在“天安门”中,知道它是谁吗?

2、教师板书:an 学生读an音,课件先展示an的发音要领,接着老师辅以形象的手势教读an,然后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开火车读等。

3、练读an的四声 先启发学生思考,回忆声调应标在谁的头上,再依次出示an的四声,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然后打乱顺序贴在黑板能上,学生认读,最后让学生从带调的an中自选一个音节试着组词或说一句话。

(二)学习ang

1、我们在天安门找到了an,还有一个鼻韵母藏在哪里了呢?课件展示天安门广场上“昂着头”的图片,学生初步认识“昂着头”的昂,“昂着头”的昂我们把它摆平是什么呢?2、教师板书ang,学生练读ang的音。首先展示ang的发音要领,接着教师辅以形象的手势教生读ang,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再打乱顺序出示并贴在黑板上,学生辨读,最后师说出有关音节ang的词语或句子,生辨别是几声。4、比较an ang的异同。

(1)从形上,ang比an多一个g ;(2)从音上,一个是前鼻韵母,一个是后鼻韵母。教师再次带学生辅以手势读an ang根据舌位的不同点,明确an是前鼻韵母,ang是后鼻韵母。(板书:前 后)

5、小朋友们猜猜,前鼻韵母an宝宝和后鼻韵母ang宝宝到天安门来干什么呢?(看升国旗)你们想看吗?

(1)课件展示天安门升国旗的视频,教师加以旁白。

(2)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应该热爱我们自己的祖国。我们也举起自己的小手,向国旗敬个礼吧。(课件出示天安门飘扬的国旗)

(三)拼一拼

1、小朋友们在韵母村和鼻韵母宝宝an ang玩得开心么?正在太空游玩的声母宝宝看见了,它们也嚷着要来和an ang交朋友,看,它们坐着降落伞来了。(投影展示)它们一来,拼音王国可热闹了,又多了好多音节宝宝,你们能拼出来吗?(课堂时间有限,只要求学生拼第一朵降落伞中的音节。)第1个小朋友先自己试着拼一拼,不会的可以与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相互请教。

2、等学生大概拼完后,师让学生说出最难拼的,以帮助学生解决难点。3、师随便指抽一部分学生拼读。

4、师:谁全部全拼,上台来拼。

5、师:谁不但全部拼得正确,声音又响亮,上台来当小老师教读。

6、全班齐拼读。

7、师:如果我们给这些音节宝宝戴上不同的帽子,也就是标上不同的声调,它们有可能就藏在了我们的教室里或我们小朋友的名字中呢。看谁最能干,最爱动脑筋,发现得多。学生积极地思考,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四)书写an ang

小朋友们累没有?an和ang宝宝说它们可玩累了,我们送它们回家休息吧,那你们的火眼金睛派上了用场,快找一找,这经们分别住的是哪层楼?

1、教师在四线格中荡写an ang,边写边强调同一韵母中两个字母之间的距离,两个韵之间的距离,以及一些关键笔画的写法,学生书空。

2、学生在书上的练习中书写an ang写好了同桌前后相互检查,指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此环节,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得到一种放松,同时,教师加以巡视指导,并强调书写姿势。

3、教师找出写得好的和不好的,用投影展示,然后师生共同评价优缺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再纠正不足。(有时间,可以叫学生在拼习本上再各写一排an ang)

四、小结延伸 这节课,小朋友们真能干,不光会读会写an ang了,还能把它们和声母相拼,希望小朋友们今天回家后,在你的课外拼音读物中去找一找,拼拼带有an ang的音节,看看谁最能干,找得多,拼得多。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2

《比尾巴》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设计理念]

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通过“比识字”“比朗读”“比写话”“比背诵”“比写字”,营造比赛氛围,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云、公”两个字。认识1个笔画“撇折”和两个偏旁“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答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走进比赛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一场比赛,你们想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板书课题)

2.小朋友,读了题目,你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比赛啊?(生:比尾巴比赛。)尾巴是轻声,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个读、齐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尾”字的下面是个“毛”字,好多动物的尾巴都是毛毛的。“巴”字中的竖弯钩像一条翘起的尾巴)

(课始以教师带领学生去观看一场比赛导入,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接着,揭示课题,教“尾”和“巴”两个生字的读音,牢记“尾巴”字形,知道我们观看的是“比尾巴”比赛。给孩子们创设情境,孩子们学习兴趣十足,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读词语,比识字

那么到底有哪些动物参加比尾巴比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比尾巴比赛吧!请小朋友们先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学生读后交流)

1.小朋友知道参加“比尾巴”比赛的都有哪些选手啊?

2.出示生词: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3.我们不仅要会读这些可爱动物的名字,还要把这些字都记住。

4.偏旁认字:猴鸭公

(1)猴是什么偏旁?我们上节课还学过哪个字也是反犬旁?(狗)

(2)公鸡的“公”,是上面是个什么字?所以我们称它为“八”字头。

(3)鸭子的“鸭”我们怎么记住它?(右边是“鸟”)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新学的偏旁“鸟”字旁。

(认识了动物名称中的生字“猴、松、鼠、公、鸭”;运用偏旁识字法认识“猴”,并通过回顾旧知,加以巩固。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学生发现“公”字上面是个“八”,教师乘机教授“八字头”;“鸭”字右边有个“鸟”,教师教学新偏旁“鸟字旁”。让孩子在发现学习中获得快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

5.讲“鼠”故事。因为古代的人非常痛恨老鼠牙齿,所以把鼠字的牙齿特别突出,下面是鼠的两个前腿、两个后腿和尾巴。

(利用“鼠”字象形字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想象中认识了“鼠”字。)

6.教学“伞”字。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伞”字的模样与我们生活中用过的“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伞”字上面的“人”就像伞的顶部,像伞打开的样子。

师:(相机画出其形状)你们看,上面的“人”真像伞打开的样子。谁来说说下面的部分像什么?

生:中间的一点、一撇、一横就像伞的骨架,那一竖就像伞杆。

(汉字原本就是一幅含义深刻的画,让孩子感受汉字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字的博大内涵。)

7.动物们都急着要去参加比赛了,哪位小广播员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小老师读带有生字的动物名称)

8.比尾巴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哪位小广播员能来完整地说说这句话?

参加比尾巴比赛的动物有()、()、()、()、()和()。

(本课有12个认读字,如果集中在一定时间反复读,学生定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足。采用随文识字,可以使一年级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增强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在语言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字义。)

三、比朗读

(一)比赛读好问句

1.那么比赛的项目有哪些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去找找答案吧。

2.“谁的尾巴长?”(板书:长?)这句话有个问号,有问号的叫问句,问句的最后一个字读的时候要上扬。(标上上扬记号)

3.谁想来露一手读读这个问句?(个读,齐读)

4.“谁的尾巴短?”(板书:短?)“短”这个字,小朋友谁有办法记住它?给它找几个朋友。长短是一对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个读、齐读)

5.“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板书:一把伞?)这个“把”字,小朋友怎么记住它呢?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伞”字的模样与我们生活中用过的“伞”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除了说一把伞,还能说一把什么?(一把尺、一把刀、一把扇子、一把椅子、一把枪……个读,齐读)

(用给字找好朋友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识记了“短”字,还扩充了词汇量,一举两得。在“把”字的教学中,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把”字,再用“一把______”的拓展练习对“把”字加以灵活运用。)

6.比一比谁是最佳小播音员,把这三个问句读好。

(二)比赛读好答句

1.那么比赛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2.师问:谁的尾巴长?—生答:猴子的尾巴长。(黑板上贴上猴子图片)

猴子的长尾巴有什么作用呢?猴子的长尾巴能钩住树枝,让猴子在林中自由穿梭。还能采摘树上的果子,非常方便。谁能读出猴子尾巴的长?

3.师问:谁的尾巴短?—生答:兔子的尾巴短。(黑板上贴上兔子图片)

兔子的尾巴短小、轻便,能让它灵活地逃开捕食者的捕捉。用处真大!谁能读出兔子尾巴的短?

4.师问: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生答: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黑板上贴上松鼠图片)

为什么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松鼠跳下树的动画演示)松鼠的尾巴能帮助它在跳下树的时候平稳着地,起到降落伞的作用,所以说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的尾巴多有意思啊!谁想来读读这句话?(个读,齐读)

5.哪位小播音员想来读读这比赛的结果啊?(个读、齐读)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一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在这一朗朗上口的课文中,有为正音而读,有为比较而读,有为理解而读。这里抓住一年级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比赛朗读中,达到正音、比较和理解的作用。)

四、比写话

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现在就让我们也来比比谁是我们班的小作家。

猴子的尾巴长,好像()。

兔子的尾巴短,好像()。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抓住低年级孩子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让他们在有趣可爱的比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

五、比背诵

同桌比,男女生比,小组比。

六、唱歌曲:《比尾巴》

领略了小朋友们朗读比赛的精彩,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比尾巴比赛,感受比赛的快乐吧。

(通过课文写的歌曲将愉快的学习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在歌曲中快乐地唱着歌,这比全班齐背效果来得好。)

七、比写字——“云”“公”

感受完比尾巴比赛的快乐,让我们再学会写几个生字宝宝吧。我们来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写字大王。

1.指导书写:比一比“云”“公”两个字哪里是一样的。(都有笔画”撇折”和“点”)

2.写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哪位小朋友能提醒大家?

3.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4.师生讨论评价,选出写字大王。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标达成的前提,真正落实还需教师在课中通过调控让全体学生有效习得。在写字练习中,发现问题,适时指导,保证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八、小结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3

师:上课之前,我们进行“精彩识字3分钟”。同学们课余又认识了不少汉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这些汉字的?

生:猜谜语。

生:讲故事。

生:编顺口溜。

生:熟字加偏旁,还有和爸爸妈妈共同做识字卡片。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组汉字,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好吗?仔细观察这三组汉字,它们有什么不同?

(大屏幕显示)千 干;日 曰;开 并

师:这几个汉字还有个幽默小故事呢,想听一听吗?

[点评:通过交流复习猜谜语、讲故事、编顺口溜、熟字加偏旁以及和爸爸妈妈共同做识字卡片等识字方法,让孩子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既复习巩固了多种趣味识字的方法,又调动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二、 我会认,我快乐

师:同学们,感觉学习汉字怎么样?

生:真有意思!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更多的汉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识字2”。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几点起床?起床后又做些什么?(指名答)

师:有位小姑娘叫晶晶,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她每天早上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点击出示上半部分情境图)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纷纷起来发言,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

师:是呀,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闹钟清脆地响起,小鸟在欢快地唱着歌,愉快的一天开始了。(出示词语:太阳 闹钟 小鸟)请两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三个词语。

师:晶晶听到小闹钟响起,她会怎么做呢?

生:穿衣服。

生:走下床。

师:(出示词语)穿衣 下床 起早

师:(点击出示下半部分情境图)晶晶起床后又会做哪些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生举手发言)

师:(出示词语):刷牙 洗脸 用餐/上学 升旗 做操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这几组词连起来读一读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赛读)

师:一天的学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学了这几组词语,你想说什么?

生:早上的时间很宝贵。

生:不能浪费时间。

师:是啊,说得太好了。我们一定要珍惜早上的时光,动作要快,上学不能迟到。所以人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啊!

[点评:在词串教学中,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认了字就要用。用多了,用熟了,就能“生巧”。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激活思维。]

三、 我会读,我快乐

师:这几组词语连起来读,就像是在读一首美丽的小诗。听老师读。

(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们还能读得这么好吗?

生:能!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跟老师比一比?

(两名学生读)

师:听你读后,我体会到了你愉快的心情!后面那位同学还加上了动作,非常好。我们一起拍着手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韵文进行表演性的诵读,可以收到“多重记忆”“立体积累”的效果,体现训练的层次性。通过拍手打节奏,让学生体会词串的节奏感。]

四、 我会做,我快乐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请两名同学,一个做动作,一个来猜。(依次出示词语卡片,一个比划一个猜)

师:做完游戏,这些词语娃娃该回家了。可这一课里的几个生字宝宝却不想走,它们很想留下来和大家做朋友,最先跑出来的是这几个!(出示一类生字:太 小 鸟 下 早 牙 上)

(生齐读)

师:看,又跑来几个。谁认识它们?(出示二类生字:阳 钟 穿 床 餐)

[点评: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巩固生字,增强识字兴趣,理解词语的大意,引导低年级的孩子主动学、学中玩、玩中学,使汉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巩固识字。]

五、 我会写,我快乐

师:在这一课中,出现了四个新的笔画,(出示:竖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竖折)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

师:我们先来看“太”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生:因为以前学过“大”,再加一点,就变成今天要学的“太”了。

师:你是用“熟字加减法”记住的。

师:谁再来说说你是怎样记住“鸟”字的?

生:我把“鸟”字的每一笔都当成小鸟身体的一部分来记的,横折钩像小鸟的头,竖折折钩像鸟的身子,点像小鸟的眼睛,下面长长的一横像小鸟的脚。

师:你的办法真好!怎么知道的?

生:是哥哥告诉我的。

师:“早”这个字谁有好办法来记住呢?

生:我用猜谜语的方法来记住它。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就是“早”。

师:那么短的时间,就想出这么棒的谜语,真不愧是“识字小博士”!

师:今天生字里还有一组反义词,你知道是哪两个吗?

生(异口同声):上 下。

师:经过同学们这么一说,这几个字就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这些字只记住了还不行,还得会写,并且还要写好。那么,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

生:姿势正确。

生:一笔一画地写。

生: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写两个字:鸟、小。

师:“鸟”这个字特别要注意的是“竖折折钩”,鸟的头不能比身子大。第一笔“撇”像鸟的嘴巴。“撇”下有“竖折折钩”,“竖”不出头。(老师边写,边讲述注意的地方)

师:“小”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请同学们伸出手指,按照课本上的笔顺书空一遍。然后,仔细观察它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书上认认真真地描红,然后在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小”字。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提醒坐姿)

[点评: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少,而且有效的指导尤为重要。要发挥教材的优势,充分利用田字格读帖、描红、临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好汉字的本领。]

师: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最大的收获或感受是什么?

生:要珍惜时间,尤其是早晨的时光太宝贵了!

生:中国的汉字太有趣了!

师:是啊,中国的汉字的确很奇妙,同学们课后请继续用咱们说过的多种识字方法,去认识更多的汉字,祝愿你早日成为咱们班的“识字小明星”。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4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

学习古诗的兴趣。

2、 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 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相关录像、配乐朗读录音带、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农民伯伯劳动吗?现在就让我们到田间看一看吧!(放录像,农民头顶烈日在给禾苗锄草,同学们,谈一谈你现在的感受吧!

2、是啊,农民伯伯多么辛苦哇!唐朝有位大诗人李绅站在田间看到此情此景时,同你们一样,心里很有感触,便写下了一首诗《悯农》。(板书课题)这首诗广为传诵,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 学习古诗。

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检查读的效果,易读错的字:谁、皆。

3、自己读古诗。

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4、指名读古诗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学生质疑,答疑,师适明引导)

5、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

三、 朗读古诗

1、古诗是有节奏和韵律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播放配乐朗诵)

2、自己试着读一读(跟读、诵读等)。

3、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4、再次呈现农民耕作画面。

看哪,农民伯伯多么辛苦哇,汗水一滴滴落进泥土里,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吧!(配乐读文)

4、 们闭上眼睛,吟诵出心中的感受吧!(配乐读文)

四、 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

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

3通过学习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你还能背出一些这样的诗吗?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 外作业

课后我们再去查一查,找一找写人们辛苦劳动的诗,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议一议好吗?

六、 附板书设计(可用投影仪投影)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5

1 学会韵母ɑo、ɑi,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的四声。

2 能准确拼读声母与ɑo、ɑi组成的音节。

3 试着自己拼读儿歌,感受阅读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读准韵母ɑo、ɑi和准确拼读相应的音节。

教学方法

导读法做游戏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投影等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单韵母卡,做“认读接龙”的游戏。

二学习ɑo、ɑi

1 引导学生回忆声母学习方法,用相似的方法学习韵母。

2 学习ɑo

⑴引导看图。⑵出示音节词“棉袄”,教学生读准,引出韵母。⑶比较ɑo和单韵母的不同,认识复韵母。⑷对比读ɑ和ɑo,观察口形,体会单、复韵母发音方法的不同。⑸给ɑo加上声调,练习组词或说话。

3 学习ɑi

用前面的方法学习,试着读一读。

三完成课后练习“拼一拼”

1 弄清题意,同桌一起用拼音卡片做拼读游戏。

2 老师和全班小朋友做这个游戏,相机指导正音。

四练习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在学生书写时,注意观察他们的写字姿势,及时纠正不良的写字姿势。

五学习儿歌

1 自己拼一拼,把有困难的音节圈出来。

2 仔细听老师读儿歌,注意自己圈出的有困难的音节。

3 先前觉得有困难的音节是不是学会了,给大家说说。老师相机指导。

4 用齐读、赛读等方式让学生把儿歌读熟。

5 完成“读读连连”

板书

ɑo、ɑi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6

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动脑筋想办法的乌鸦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指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乌鸦的表情变化。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用的器具等

【教学流程】

一、讲故事激趣导入,质疑

1、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2、它既然这么聪明,谁愿意很有礼貌地跟乌鸦朋友打声招呼?

3、故意出错比较区分“喝”和“渴”字。

(板书:乌鸦渴水。口“渴”要喝水,“喝”水要用嘴)

4、再次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第二遍,想办法将课文读通顺;还有时间就读第三遍。

2、指明逐节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朗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能超过他们?)

师(实时提问)

三、复习生字。

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乌鸦口渴找水喝水瓶子石头办法怎么办渐渐

2、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

3、指导书写“找”字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句

1、理解“到处”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乌鸦特别想喝水?他为什么口那么渴呢?

2、表演、体会(怎么想、怎么说)

3、学生体会乌鸦的心情读。体会乌鸦口渴难耐焦急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句

1、体会读。小乌鸦接受森林记者的采访,谈谈此时的心情。那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句话吗?

2、齐读

(三)学习三、四句

正当乌鸦准备张开嘴巴大口大口喝水时,这时发生了什么?

1、你从课文中的哪句话读出来的?(板书:水不多,瓶口小----喝不着)

2、「出示课件(三个瓶子)找找乌鸦看见的是哪个瓶子,为什么?」

3、练习说话:既然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要是瓶子怎么样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瓶口很大,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Δ 如果里边的水多,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4、体会读。生再次当小乌鸦,接受森林记者的采访,谈谈喝不着水的心情

5、指导朗读“怎么办呢”书上哪句话写乌鸦心里着急?学用笔标记下来。

(四)学习六、七句

1、学生帮乌鸦想办法。鼓励学生拓宽思维、大胆想象。

2、读课文看看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板书:放石子---喝着了)

乌鸦把小石子________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______升高,乌鸦就喝喝着水了。

3、结合动画理解“一个一个”。

4、学生做实验并讲解理解渐渐。

5、用“渐渐”说话。

齐读课文。

6、师范读,生评价总结

7、学生感悟读这两句话。

五、进入角色,演诵课文。

(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着。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

1、齐读全文

2、配音乐做动作

3、进入角色,结合动作背诵课文

4、配头饰和服装表演

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七、总结。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喝不着---喝着了

动脑筋 想办法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7

1、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儿歌和古诗,认识18个生字,会写其中8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认识田字格,认识汉字的九种基本笔画“一”(横)、“︳”(竖)、“丿”(撇)、“”(捺)、“丶”(点)、“L”(竖弯钩)、“乙”(横折弯钩)、“-|”(横折)、“L”(竖弯),指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写字时注意良好的姿势。

3、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语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与背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配的教学挂图(幻灯片、课件),生字卡片;基本笔画卡片;10个汉字数字卡10拉伯数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观察引入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观察图画,把你看见的说一说。

2、出示1~10个阿拉伯数字,请学生认读。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有趣的数字儿歌。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读,小伙伴纠正字音。

3、班上交流。请小朋友来试试,其余学生仔细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他的声音响亮吗?

4、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5、再读课文,把你认识的数字用“_”画出来。

6、出示生字卡片:“十”、“一”“二”、“三”、“六”、“八”,请学生认读。

7、再出示生字卡片:“个”、“数”、“又”,请学生拼读。

8、“开火车”读,齐读。

9、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全班讨论。

10、背诵课文。

三、游戏扩展

1、“找朋友”。先把阿拉伯数字卡片和汉字数字卡片分别发给两组小朋友。游戏开始,一学生拿“3”跑上台,说:“我是3,谁是我的好朋友?”另一学生拿“三”上前,说:“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转向大家大声读“三”。其余依此类推。

2、完成课后“读读连连”。

四、指导写字

1、教读儿歌。要想写好字,得按顺序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写到下,从左写到右。顺序记得牢,写字写得好。

2、认识田字格,读、写基本笔画。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示范写,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8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其中部分生字,认识基本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借助图画,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欣赏秋天落叶的录像或图片。

2. 教师激情谈话,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范读,了解大意。

2.生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红拼音帽子的字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3.检查有拼音的生字(抽生读,齐读)

4.检查没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5.组字游戏。

6.再读课文,说说秋娃娃在大树下干什么呢?

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秋娃娃给谁写了信?在它们的名字下面划上--线。

2.你最喜欢他给谁的信。指导读,认识?号。

3.文中说:“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说明秋娃娃还写过很多信,那么,你还知道秋娃娃给谁写过信呢?

四、音乐欣赏《秋天的信》

附板书设计

4秋天的信

大雁 飞南方

松鼠 备冬粮

你我他 多穿衣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9

1、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本节课是以识字为主,在学习中尊重学生独特的识字方法。

2、让学生在愉悦中识字。识字相对于阅读教学是枯燥的、抽象的。低段的孩子注意力不持久,思维处在形象向抽象过度的阶段,喜欢感性的,具体的东西,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主动参与识字,体验识字其实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学习新的笔画竖勾,会写生字“牛 羊”。

认识一个新偏旁提土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文对照认识表示四种动物、四种水果的八个词语。

2、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反复再现本课的生字,帮助学生掌握字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体验识字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的老师想看看你们的表现,那我们就来比一比怎么样?比一比谁坐得端正,比一比谁听得认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1、比一比。(相机板书)齐读课题。

师:呀,读出了气势,都想比个高低哦。那好,张老师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比一比你们的眼力,看看这是哪?(农家小院)

师:这院子里的东西可多了,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呀?

生回答。老师相机出示词语卡片。(黄牛、花猫、小鸟、鸭子、杏子、苹果、桃子、红枣)

师:有这么多。你们的观察还真仔细,可细心的孩子还能发现其实这些词语属于两类。

生:动物和水果。

师:你真棒。现在我们要离开农家小院了。可是这些动物和水果们可舍不得我们了。都希望你们可以和他们说再见呢。(除去图让学生读词语。)随机指到词语上来。

二、学习生字

师:这些词语中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老师都把他们标出来了。你能读准他们的字音吗?

师:你们都有那些好的方法可以记住他们?

生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记生字了。可我还是要请同学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棒。

开火车读。

三、学习韵文

师:你们可真不错,可我们的动物和水果们可调皮了,跑到我们的课文里去大比拼了。那我们也来比一比谁能把我们的课文读通顺,字音读准。

生自由读。

师:比一比,谁来读一读?

分组读、同桌互读、男女赛读、全班读。

师:他们都在比什么呀?(大小 多少)

师:都有谁在比?

相机学习:群、颗、堆 以及他们的用法。

四、学写字

师:下面我们还要来比一比谁的字写得好。那么写字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的笔画:竖勾。他和我们以前学的哪个笔画很像?(竖提)

请生提示当小老师。

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10

1倍良嵌歌,感受阅读乐趣,了解有关节气的知识。

2倍炼帘潮常丰富词汇,扩大视野,了解台湾岛是我国的领土。

3弊龅焦娣丁⒍苏、整洁地书写,并能揣摩笔顺规则,激发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4备聪吧字,积累词汇。

5毙醋约合胄吹拇视铮激发喜欢书写的兴趣。

6蓖ü读绕口令,区别平翘舌、huo与he,读准声调,培养正确、流利说话的能力。

7弊灾魇蹲帧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电脑课件。学生搜集有关节气的知识和儿歌以及有关台湾岛的知识。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冬天到了,小朋友们最想看到什么?(生答)是啊,冬天漫天雪花飞舞,大地一片洁白,多美呀!(放冬天的录像以及冬去春来的景象)师介绍,引出《数九歌》。

二、读一读

1弊杂啥炼歌,谈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节气的知识。

2比读,比一比谁最快记住儿歌。

3背樯上台背诵。

4苯涣飨喙囟歌。

三、读读背背

1毖生在书上标出本单元学过的生字。

2背鍪敬士ǎ检查读音,扩词练习。

3迸氖侄炼歌。

4蹦慊怪道哪些台湾岛的知识?小组交流。

5背檠生上台展示、介绍。

四、绕口令比赛

1弊杂闪范粒感性认识绕口令。

2蓖桌互相抽读。

3毙∽楹献鹘行绕口令比赛,教师巡视并提示:注意平翘舌及huo与he要读准。

4卑嗉侗热,评出“绕口令大王”。

五、“你还认识我吗”

1背鍪敬视铮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特点。

2笔远痢

3彼邓嫡庑┐视锒疗鹄从惺裁锤芯酢

4碧崾荆赫庑┐视镌诒镜ピ找不到,但是会经常用到,小朋友要把这些美美的词语记下来。

5笔宰庞米约合不兜拇视锼狄痪浠啊

六、“看一看,写一写”和“写写你想写的词语”

1毕仁宰攀榭眨发现它们的笔顺规则。

2苯涣髯约旱姆⑾帧

3苯柚拼音记规则。

4笨渭展示书写这些生字的笔画顺序。

5毖生写字。

6卑炎约合胄吹拇视镄丛谔镒指窭铩

七、自主识字园地

1毕裙椿出自己认识的字,读一读。

2被ハ嘀溉希纠正读音。

3庇眯∮阃屡萸蓝劣蜗芳觳檠生认识的情况,表扬认得多的学生。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11

1--5的认识之1--5各数的数、说、认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的例1、例2、例3,课堂活动的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数一数,说一说。

出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认读1--5各数。

根据学生所说数字贴出卡片1--5,学生认读。

师说数,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反馈实践。

师说数,生摆小棒。

你还能用其它方式表示吗?

感知数的顺序。

摆小圆片,边摆边数,逐步感知1--5的顺序。

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打乱顺序摆在黑板上,师:大家来给他们排排队,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上台摆摆,并说说理由。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引导学生看书本第8页的例3。师:例3中的“2”表示什么?

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告诉你周围的小朋友。

猜谜游戏。

师生互动:这个书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呢?

小组互动。

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告诉小伙伴你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1--5各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4,第9页课堂活动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的比、画等活动,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数序的排列。

使学生在数数的基础上会读,会写1--5各数。

通过课堂活动中的数、写、圈、摆,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画、数、写、圈、摆等活动让学生愉快学习,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数数。

新授。

教写“1”。

师:你能用手指表示1吗?

引导学生伸出1个手指。

师:如果用画圈来表示1的话,要画几个圈?

教师指导学生看例4,并用投影仪出示数字1。

师:请小朋友读一读1,并仔细观察1的写法,看看1像什么?

生:1像小棒。

师:它在田字格里是怎样放的?

师边写边指导写法。

然后让学生书空1,再让学生在第8页“写一写”中沿虚线描1,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生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

教写“2--5“。(方法同教写“1”。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放手让学生独立写1--5各数。

学生独立书写。

小组中交流并评选出最好的书写参加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课堂活动。

数一数,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注意强调学生的书写习惯。

集体交流反馈。

圈一圈,写一写。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集体反馈。(注意圈法的多样化。)

总结

师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学会了1--5各数的写法,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的正确。xkb1.com

《anang》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篇12

课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的比一比及第6页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以及会判断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初步比较物体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五角星、纸袋、各种文具。卡片。

复习旧知。

数数

新授。

教学高矮。

创设情境。

在黑板上方贴一个五角星,下放也贴一个五角星,师:谁愿意把黑板上的五角星摘下来?

为什么小朋友只能摘下下面那个五角星,老师能摘下上面那个?

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请两个差不多高的同学站在讲台两端,问: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小组讨论,交流比高矮的方法。

小组汇报、交流。

比长短。

引导学生观察:看看你桌子上的纸袋里有什么?

交流、汇报:有两枝铅笔,两把尺子。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请学生说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短些?

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小组汇报。

比大小。

出示两个球,一大一小,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大小。

学生讨论交流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比多少。

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认真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摆一摆,说一说。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说。

一个同学摆,同桌摆时和他一样多。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说出生活中多些、少些、同样多的例子。

课堂活动。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图意思,然后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数,数数。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人、对物的爱。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生相互介绍。

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打开第一页,教师有感情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

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同桌合作数数。

数一数。

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情境图,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什么?

先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让学生说一说。

数图中的数量。

数出数量是1的。

出示卡片1,师领读,生自己小声读一读。

数出数量是2的。

师出示卡片2,请学生读读。

依次数出其它数量的事物。(教学方法同上)

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

1、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集体反馈交流。

2、寻找教室里的数。

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

寻找校园里的数。

总结。

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上一篇:志愿者见面会策划案下一篇:唠叨里的爱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