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设计教学大纲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展示设计教学大纲(精选9篇)

展示设计教学大纲 篇1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展示设计

英文名称:Exhibition Design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开课时间:第四学期

二、课程简介

展示设计是为各种目的的展示活动提供环境及视觉设计的专门学科,涉及博物馆陈列、展览会、商店陈设以及各种团体的发布、演示活动等。它既是一门空间与场地的规划艺术,又是关于视觉传达的艺术。它是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专业课程,是学生未来从事环境视觉设计所必需具备的重要专业设计能力之一。

三、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展示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展示设计和相关学科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展示设计意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展示策划设计的能力,为未来从事专业设计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展示设计的理论和设计基本方法,了解和掌握空间塑造在展览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限定空间的处理、利用、改造。要求学生在学习展示设计中掌握用什么内容、哪些展品采用何种设备、运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段来表现陈列主题,达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三)教学方法

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展示设计的原理,了解展示设计的规律,学习展示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并进行现代展示设计、创作。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章 展示设计基本概念 1.1展示设计与社会经济; 1.2展示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3展示艺术的表现形式; 1.4展示艺术设计的原则; 1.5展示设计程序和任务; 1.6展示设计流程注意事项;

1.7何为好的展示设计。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展示设计本质及程序。第2章 展示设计与材料 2.1装饰材料的评价; 2.2装饰材料的特性;

2.3材料加工技术美的体现; 2.4材料的心理体验;

2.5展示设计中的常用材料类型; 2.6材料的组合方式与方法; 2.7现代展示材料与设备。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展示设计材料的类型与组合方法之间的合理运用。第3章 展示空间流程分析及设计方法 3.1展示空间理论分析;

3.1.1展会参与者必须面对的三点内容; 3.1.2展位空间形式; 3.1.3位置和摊位的安排;

3.2展示空间设计的策划路径;

商业展示策划的参展步骤: 3.2.1策略;

3.2.2展会中人的因素; 3.2.3功能设计; 3.2.4构造设计; 3.2.5展示会及商机;

3.2.6展示会的结构体系和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 3.3展示与交通设计;

3.3.1出入口、休息空间、通道; 3.3.2科学性与合理性; 3.3.3疏散与导向; 3.3.4人流动线规则;

3.3.4.1外部流线导入系统设计; 3.3.4.2内部人流动线的规划; 3.3.4.3动线的另一种分类。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展示空间主题策划的方法及空间的构成与形式。第4章 展示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4.1展示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4.1.2人体工程学的概念;

4.1.2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4.2尺度要求;

4.2.1空间与尺度;

4.2.2人体静态与动态尺寸测量; 4.2.3展示设计中的基本尺度; 4.3心理因素;

4.3.1环境行为心理学; 4.3.2情态倾向; 4.4视觉因素;

4.4.1人的视觉特征; 4.4.2视觉是如何运动的;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展示空间人机工程学的合理运用。第5章 展示设计中的色彩与照明 5.1展示空间中的色彩应用原则; 5.1.1色彩展现的一般原理; 5.1.2色彩的心理感受; 5.2色彩基础知识介绍; 5.2.1色彩构成; 5.2.2色彩的协调; 5.3照明设计;

5.3.1照明设计的基本原理;

5.3.2光源术语;

5.3.3展示设计的照明原则; 5.4照明方式; 5.4.1采光方式; 5.4.2照明的种类;

5.4.3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以及混合照明;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不同类型展示空间色彩和照明设计的要素及方法。实践学时(20学时)展示调研、模型设计制作

五、作业

以三到四人小组合作方式,按展示设计的方法为某一品牌(汽车、化妆品、手机、服装等)进行展示主题策划,要求学生确定一设计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进行构思,包括入场券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品牌推广宣传册、展版设计等平面视觉策划,并按比例对该空间进行展示空间模型制作。

六、课程考核

以平时随堂作业成绩(30%)和最后一次规定作业成绩(70%)的综合分作为总评成绩。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展示设计》 林家阳 总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2008年1月 《展示设计艺术》 李太东 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6年

《展示设计精品评析》 张俭峰/周韧 主编 学林出版社 2004年7月

市场调研与资料收集:商业展示环境(或展览会)和建材市场调研,要求完成15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

命题设计:某商业空间展示设计

设计要求:

1、设计面积300平米左右

2、实用性高,形式感强

3、图纸大小A4(平立面图、效果图、功能分析图、设计说明),装订成册

4、模型制作:材料不限

作业讲评:

教学总结:通过学生的命题结课作业,来指导每个学生对展示设计的具体掌握程度,让学生能站在客观的、创新的、实用的、设计的立场上去面对实际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复习思考题:

1、商场空间划分的要点

2、数码产品展示空间色彩的运用

3、商业展览会的展示特征及分析

4、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特殊性(从道具、灯光、色彩等角度分析)… …

参考文献:

1、《展示设计》 凌士义主编 河南科技出版社

2、《室内设计资料集》 张绮曼 郑曙旸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 彭一刚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示设计教学大纲 篇2

(一)课程设置粗放。就当前情况来讲,高级职业学校在设置展示设计专业时,并未从学校性质出发,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而是一味地模仿普通高等院校。不少学校在设置专业时不合理,欠科学,甚至有时是简单的拼凑。

(二)教师基础薄弱。当前高职展示设计专业教师的突出问题是教育观念陈旧与知识更新不够。围绕展示设计专业教授内容,笔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缺少对先进教学观念的了解,仍然按照很多年以前的教学模式授课,知识更新速度过慢。此外,因高职教师在社会中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且薪资偏低,致使很多高职教师疏于继续深造,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研究热情,从而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

(三)盲目照搬他国经验。国内展示设计专业往往对国外的实践教学机制进行借鉴,如CBE课程、德国双元制课程等。但由于经济环境与国情的不同,国外课程开发经验在我国是不能照本全抄的。

(四)忽视展示设计的实践意义。对展示设计专业而言,对展示设计的实践意义的不关注,甚至过多忽视,是造成其不适应社会需求、市场标准的症结所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对理论性知识过于重视并未意识到展示设计专业实践的重要性,无论是展会的布置、招展,还是服务经营,都应基于对实践的探索,从实际操作中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加以借鉴,增强展示设计专业的可操作性。现阶段,在展示设计专业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其关键原因是教师并未理解展示设计专业的真正意义,其次是未掌握展示设计技能培育规律。

二、项目实践教学思路

展示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流程如下:

(一)准备阶段:实践教学的进行应基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熟知、积累。学生应对展示行业的规章制度进行了解,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自己的耐心程度,增强团队协作观念。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学会使用专业绘图软件,有一定的资料搜集能力。上述技能的培养最好在大一阶段进行,从而改变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施行阶段:从我国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展示设计专业实况,对目标确定、项目评定等内容进行规划,初期可采用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大三阶段可通过专题操作对项目进行实践。

1. 明确课程内容及目标

初期阶段应基于课程,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学习能力,从课程要求出发,融合课程特征、教学目标等,在此基础上将项目教学予以引进。在引进时应注意所要引进的项目教学的难易度,便于学生掌握。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合理规划实施流程,提前准备相关资料。

2. 课程教授与项目施行

首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传道授业并非简单地向学生阐述理论知识,而是通过传达方法、思考方式,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与实践结合。展示设计教育应转变教学模式,由之前先学后做转变成边学边做,抑或先做后学,使教师的单向讲授变为互动式教学。开展项目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应让学生从自我兴趣出发,自主设计项目,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对其进行指导,或让学生查阅关联资料,协助学生解决。

3. 项目评定

项目教学法的突出特征便是答案的多样性,学生可从自身喜好出发,结合自我的专业能力,完成项目设计任务,在评价时,只要设计理念积极、效果甚佳,就可以被评定为成功之作。在评定过程中,可对课程理论进行深入讲析,也可从中找出不足,积累经验。

此外,为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应对项目实践教学和专题设计间的关联性进行了解。所谓专题设计,即学生和老师一同协作,为项目的完成共同努力,学生全程参与,实现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化。而项目实践教学是以市场需求为基准而进行的,直接和需求方对接,因此,在选择项目时,正在施工或即将施工的项目是最好的选择,优秀作品方案可直接向客户投标,从而缩短课程和市场需求间的距离。

摘要:目前,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增设展示设计专业,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满足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主要是由于学生实践能力差,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项目实践教学方法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插画专业《展示设计》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 展示设计 三维空间 插画 模型

一、 为什么要学?

为什么要在视觉传达系非展示专业的其他专业开设《展示设计》课程?这个问题是每次上课时学生都会提出的。我们是学广告媒体专业的,为什么要去学习看似和自己所学专业毫无关联的《展示设计》?如果不合理的解释这个问题,是很难让学生心平气和的来上好《展示设计》这个课程的。

展示、插画、广告实物和新媒体等小专业同属于视觉传达系下的不同专业方向,这些专业方向在本源上都是有同宗同根的,因此,我们在大的教学方向上应该是相同的。

插画专业与展示设计最为密切,壁画、装饰画等被广泛运用于展示设计中,只有在充分理解了展示空间的基础上,才能创作出符合该展示空间的优秀壁画、装饰画作品;广告实物专业中的招贴、CI、VI也频频出现在展示空间中;借助新媒体技术将概念中的展示空间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也是人们常用的招投标的手段之一,由此可见,视觉传达系中的每个专业在根本上都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展示设计》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好的了解展示的空间感,能更好明白空间的展示性,让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实际项目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二、学什么?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阐明、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习者的分析,明确的告知学生《展示设计》课程究竟学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展示设计?

所谓的展示设计,是人们为了某个功利。在选定的空间里,按照美的规律、把实物、材料、图片、文字、图表、广播电视等素材进行统一规划。以一定的施工技术,布置、装饰、加工成为一个宜人的,有艺术感染力的,供人观摩、选物、学习交流的物质空间。这整个创造过程,称之为展示艺术设计。

(1)教学目标的阐明

通过理论讲解和对优秀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对展示设计有初步的了解,再通过自己的设计创作过程,对三维空间有进一步的认识,能够创作出符合空间特色的装饰性绘画作品。整个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不同级别的要求。

掌握: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完成展示空间设计的初级能力。

熟悉:展示空间构成要素,各功能空间的相互关系;观展人员活动流线的规划与控制。

了解:展示空间的人工照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内容的分析

① 教学重点:

a、三维想象能力的培养

b、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

c、展位模型的制作

② 教学难点:

a、掌握展示设计的相关规范

b、创作符合展示空间特色的壁画

③ 教学策略:

学习是一系列信息加工过程,现有三种基本教学策略,一种是教师控制,也叫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选择特定的教学内容,并将其组织安排好,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将其传授给学生,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没有主动性;另一种是学习者控制,也叫生成性教学策略,是指鼓励学生自主的形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组织、理解、强化和迁移,并在教学中构建自己特有的教学意义;第三种是指导性教学策略。这三种教学策略各有利弊,在插画专业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上,我们可以采用三者相结合的方式。

在8课时的展示概论讲解和展示设计经典案例分析课上,可以充分发挥替代性教学策略的优势,将大量的有关展示概论、展示设计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精选出适合插画专业学生使用的部分,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学习并掌握更多相关的知识,以便可以带来更集中、有效、可预测的学习结果。

为了避免替代性教学策略所带来的学习者投入智力活动少,信息加工不够深入,缺乏挑战性、刺激性,缺乏个性、独立性和动力等缺憾,在4课时的自主调研上,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让其更好的发挥生成性教学策略的优势。

在剩余的课时内,将采用生成性教学策略微主, 指导性教学策略为辅的方式完成教学。

(3)学习者的分析

插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展示设计》课程时,自身缺点非常的明显,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对空间尺度概念较弱、展示设计软件掌握不熟练。因此,我们放弃了大纲所要求的借助电脑,熟练运用CAD、3D、PS等软件来完成《展示设计》课程的作业,而是结合插画专业学生手绘能力强的优势,将作业完成的要求调整为:

手绘完成展示空间平面图一张,顶面图一张,立面图四张。

手绘完成展柜或展架三视图两组,每组并配彩色轴测图一张。

手绘完成展示空间局部效果图一张。

手绘完成展示空间内部壁画一张。

手工装订成册。

怎么学?

通过对每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细致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了如指掌,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第一周

教学内容:对展示设计理论及方法进行系统的讲解。(4课时)

① 展示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位置

② 国际展示发展史

③ 我国展示事业的发展史

④ 博物馆、展览会、橱窗各自特点

⑤ 展示空间的设计方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展示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采取集中讲课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 教学内容:展示设计优秀作品赏析及学生作业常见错误分析。(4课时)

教学目标:更直观的了解展示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展示设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并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采取集中讲课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教学内容:市场调研,完成调研报告书一份。(4课时)

① 调研准备设计品牌的相关资讯,如LOGO、空间的主色调、造型语言、材质等

② 拍摄不同门头照片

③ 搜集意向图

教学目标:充分发挥生成性教学策略的优势。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自主调研。

(4) 教学内容:调研报告书汇报。(2课时)

教学目标:锻炼口头表述能力。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分别介绍、集中评点,分两次完成。采取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调研报告书,同学提问、讨论的方式,锻炼口头表述能力,鼓励发现问题和相互学习。

(5) 教学内容:通过素材的收集,与教师交流,来确定设计课题。(2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展示设计的相关规范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讨论,采取分组讨论、集中评述相结合的形式。

(6)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

① 消化、理解授课内容;翻阅相关图书资料;查阅有关设计规范;

② 熟悉设计课题,进行初步构思;结合设计课题,翻阅相关图书资料,寻找设计突破口。

③ 进行设计构思,提出初步设想和方案。

第二周

教学内容:分组初步完成方案,并再次集体讨论。(6课时)

教学目标: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辅导:1、分别介绍、集中评点。采取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方案,同学提问、讨论的方式,锻炼口头表述能力,鼓励发现问题和相互学习。2、集中评点,学生互评。自主讨论,老师课堂总结的方式,鼓励发现问题,适时加以引导,培养交流和协作的意识。

(2) 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完成方案,并借助工具绘制相关图纸(8课时)

教学目标:展示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辅导:个别辅导,就每组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评析,指出问题、提供修改建议。

(3)教学内容:模型制作方法讲解。(2课时)

常用的模型材料、工具的介绍。

历届优秀模型作品分析。

教学目标:展位模型制作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采取集中讲课方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结合评析结果,翻阅相关图书资料,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三周

(1)教学内容:根据图纸制作相关模型。(16课时)

教学目标:读图、识图能力及三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辅导:巡视课堂,针对模型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辅导。

课外学习指导及作业:将相关材料,设计装订成册。

通过对《展示设计》课程的系统学习,插画专业的学生对展示的空间感、空间的展示性有了最直观、最明确的了解,并能够为不同的展示空间创造出符合空間特色的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1]王伟.现代商业展示设计[M]. 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

[2]刘树老.展示设计基础[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3]陈时见.大学教学改革研究[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育出版社,2007

展示设计教学大纲 篇4

课程英文名称:Training for Machine Design 课程编号:

学时: 48

学分:3

一、课程教学对象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五邑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纺织机电一体化、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机械设计课后安排的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和编写技术文件等的能力。该课程为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

课程设计题目围绕设计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进行。每个学生应完成: 1 部件装配图1张(用A0图纸绘制)。2 轴类、齿轮类零件工作图各1张,共2张。3 设计说明书1份。对于CDIO等试行改革教育模式的老师和同学,允许指导教师因材施教,在项目报送相关院系负责人,获得批准后可以单独命题,完成具有上述工作量和覆盖上述知识范围的项目,单独评分。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等。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 48)

主要内容:

1. 拟定传动系统的总体方案;

2. 选择电动机,确定和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3. 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或选择(由指导教师确定); 4. 绘制减速器装配图(一般用A0图纸); 5. 绘制零件工作图2~3张(由指导教师确定); 6. 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基本要求:

1.通过该课程设计,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设 计和绘图的训练。

4.装配图应手工绘制以强化学生实际绘制工程图和识图能力,零件图可用计算机绘制。

主要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课程设计时间为3周,集中安排。安排减速器模型参观一次或装拆实习一次;安排课堂讲授1次;其余时间学生应集中在设计室或便于交流的固定场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设计。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以学生自学、自己动手为主,指导老师答疑为辅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知识单元和学时分配如下:(共48学时)

一、设计准备阶段(3学时)

1.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内容、条件和要求

2.查阅有关资料、图纸,参观实物或模型,了解设计对象,熟悉减速器的结构特点 3.复习课程有关内容,熟悉有关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4.准备所需的资料和用具 5.拟定进度计划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10学时)1.确定传动方案,画出传动系统简图 2.计算电动机的所需功率 3.选择电动机

4.计算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5.计算减速器中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6学时)

四、设计及绘制减速器装配草图(11学时)

1选择比例尺,合理布置视图,确定各零件的相互位置 2初步选择轴径,进行轴的结构设计,选择联轴器和轴承型号 3确定轴上力的作用点及支点的位置,进行轴、轴承和键的校核计算 4减速器箱体及附件的部分结构设计

五、完成减速器装配图(9学时)

六、绘制零件工作图(3学时)

七、整理、编写设计说明书(3学时)

八、设计答辩和考核(3学时)

五、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1] 王之栎.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2] 季林红,阎绍泽 主编.机械设计综合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主要参考文献

[1] 机械设计

陈东、杨铁牛等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7 [2] [3] [4] [5] 濮良贵, 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孙桓, 陈作模, 葛文杰.机械原理(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 吴宗泽, 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机械设计手册 电子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六、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形式为提交课设内容和答辩相结合,考核成绩主要由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工作表现、答辩四个部分构成。考核的重点是减速器的结构设计、装配图的基本要求(包括主要零件的画法、尺寸公差的标注等)、零件图、设计说明书、答辩等。

执笔人:

杨铁牛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5

英文名称:Landscape programming design

课程编码:11010088

学时:2周学分:2

适用专业:园林(风景园林方向,旅游区规划方向)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1.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熟悉园林规划设计得原则,掌握各类园林绿地的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水平,并获得施工组织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任务

学生应独立或协作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园林景区景点观察和记录;园林树种的应用与配置;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的应用与设计;园林景区、景点的应用与设计;分析城市园林效果。提交设计图和设计说明书。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认真进行园林景区景点观察和记录,严格按课程设计指导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详实地记载园林规划设计的形式和布局,并对园林设计方式进行科学分析。

2.学会园林树种的应用与配置方式,掌握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的应用与设计方法,以及园林景区、景点的应用与设计方法。

3.具有分析城市园林效果的能力。

4.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长春大学学生实习守则》,认真完成规定的各项实习任务,作好实习日记,提交园林设计平面图和园林设计效果图及设计说明书,写出体会,形成设计报告;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服从分配,注意安全,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或擅自离开实习现场。

三、课程设计内容

1.园林绿地踏查、实测。

2.园林树种的应用与配置。

3.园林建筑与园林小品的应用与设计。

4.园林景区、景点的应用与设计。

5.园林美化、香化、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6.园林的生态效益影响城市生态平衡的生态分析。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按《长春大学实习教学成绩评分要求与标准》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考核,根据学生的出勤与表现、设计报告、设计图质量进行综合成绩评定(实习表现、出勤率占总成绩的20%,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30%,设计图质量占总成绩的50%)。

2.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定。缺少实习天数的1/3及以上

者,不评定实习成绩。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自编。

2.主要参考书

展示设计教学大纲 篇6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课学期:第1学年秋季学期

学分:1学分学时:16学时(1周)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307)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配合《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要求使用C语言编写综合性的程序,在此过程中,学生熟练运用程序设计的相关基础知识,强化动手能力;熟悉并进一步强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后续各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编程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

以下题目选做1项。

(1)职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2)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设计;(3)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设计;(4)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5)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6)学生选修课程系统设计;(7)学生成绩记录簿设计;(8)学生籍贯信息记录簿设计;(9)小型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10)小型商品销售管理系统设计;(11)市场营销管理系统设计;(12)手机通信录管理;(13)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设计;

(14)单项选择题标准化考试系统设计。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课程设计开始后第一天主要为学生选题并填写选题表,最后一天为答辩时间,其余时间由学生自主设计,教师考勤并辅导。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学生完成任务后,指导教师检查内容:文档、运行结果。

2、程序设计要求

(1)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2)采用锯齿型程序书写格式。

(3)必须上机调试通过。

3、应提交的资料

(1)打印的课程设计报告1份,资料袋1个。

(2)各班以班为单位刻录光盘:包括每个学生的源程序代码、课程设计报告的电子文档。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2、根据学生日常纪律、源程序及运行结果、文档、答辩情况综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

3、由于课程设计题目难度不一,所以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将根据学生完成题目的难度和完成情况的不同有区别的评定,如未能完成任何题目,则成绩为不及格。

展示设计教学大纲 篇7

一、“教学流程”的定位

“教学流程”作为体育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目前出现过多种表述方式, 有“教学过程”、“课的流程”、“教学步骤”、“教学程序”等。无论采取哪种表述方式, 其具体内容、形式应该是相对一致的, 而非庞杂无序的。但情况并非如此。有些内容是从课的开始一直到课的结束部分整个课的流程, 这种流程, 更像是“课” (完整性) 的流程而非“教学” (局部性) 的流程;有些内容呈现的是基本部分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教学流程;还有的是基本部分主教材的教学流程等。有人将教学流程定义为“简称教学过程, 是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设计的教学方案, 通常是图片形式”。但究竟哪种呈现方式最为合理?从体育教学设计的整体结构来看, 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前后两大部分 (即课的总体设计与分析部分、教案部分) 中前一部分的一个要素, 篇幅无需过长, 具体内容需尽量简洁, 形式上要求直观, 基于此, 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文本内容可以定位于基本部分主教材的教学过程, 应多以图示的形式呈现。

二、“教学流程”设计若干现象分析

通过对往届体育教学观摩活动体育教学设计文本的统计和分析发现, 因对教学流程理解、认识不一, 导致了呈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内容与形式存在若干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现象。

现象一:求全现象

体育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求全现象”, 主要表现在整个流程几乎包含了体育课各个环节的各项内容, 看上去就像一个稍做压缩的文字式教案。这样的教学流程显得有点繁杂, 重点不够突出, 让人们从流程中不能即刻发现课的亮点或基本部分主教材教的是什么、采取什么方法教等信息, 甚至出现主次颠倒现象。这样的教学流程显然不够合理和规范。如, 一节“有氧搏击操”课, 其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部分是从三个方面表述的:一是引情入境, 二是实施目标, 三是身心恢复。且这三个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 甚至将教师的语言、学生的活动情况等都罗列到流程之中, 如在第一部分“引情入境”中, 有这样一段描述“马上就要上课了, 学生们有的在聊天, 有的在游戏……突然劲爆的搏击操音乐响起, 老师身穿一身劲装、手带搏击手套站在体育馆场地中间跟随音乐非常富有激情地进行搏击操表演, 学生的目光都被老师潇洒的动作和强悍的音乐所吸引, 慢慢地围了过来, 学生们仔细观察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表演结束, 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同学们好! (行抱拳礼) 刚才老师跳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同学们, 其实老师跳搏击操好在动作身形自如、刚健协调、从身形到眼神合二为一, 这也是搏击操的特点。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好, 这节课你们就把自己的表现力展示出来吧。热身运动随即展开。”从这段教学流程的描述中不难看出, 任课教师试图把开始部分的导入过程与方法详细地展现在流程中, 这样的教学流程显然是一种求全现象。而且,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 这种“详细”的介绍并非完全必要。不但所占文字篇幅远远超过了基本部分主教材的教学流程内容, 还会显得头重脚轻, 甚至主次不分。基于此, 教学流程中的“全”要适中, “求全”不可过度。

现象二:含糊现象

有的教学流程体现出逻辑思路不够清晰, 甚至是层次性不明显现象。如有份设计中的教学流程包括以下内容:“ (1) 课前交流, 了解学生; (2) 创设情境, 提示课题; (3) 调整游戏, 感受公平; (4) 体育赛事, 运用公平; (5) 设计公平的游戏, 并玩游戏; (6) 掷瓶盖实验, 分析游戏的公平性; (7) 生活中的公平现象。”该教学流程的最大特点是未能说明该次课主教材内容是什么、怎么教等信息;反复强调了“调整游戏、设计公平游戏、玩游戏、分析游戏”等, 且游戏的名称也未能明确指出。这样含糊不清的设计, 难以发挥教学流程的作用。

又如, 一节“蹲踞式跳远”课, 其教学流程首先表述为:“依据 (学生兴趣爱好) ——结合 (学生生活经验) ——创设 (一定情景) ——通过 (学习内容) ——引导 (学生采用主动学习方式) ——获得 (成功的经验) ——达成 (学习目标) ”;进而, 又从四个方面做了补充说明, 包括: (1) 激发兴趣; (2) 学习体验; (3) 自由天地; (4) 秋收冬藏。从前后两部分的表达中都难以看出, 这节课要上什么?怎么上?这样的教学流程显然也被归属到含糊不清的现象之中。

现象三:离心现象

有的教学流程核心不突出, 表达出的基本意识脱离流程主旨;思路不够清晰、主题不够明确。如, 一节“技巧——远撑前滚翻”课的体育教学设计, 其中, 教学流程的写法是:“本次课根据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运动能力和身心特点, 以远撑前滚翻为主教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远撑前滚翻动作, 首先从复习前滚翻动作导入, 过渡到远撑前滚翻的学习, 教学中以4个同心圆为标志线, 由近到远, 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 教学过程层层递进、步骤清晰,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滚翻的应用’为拓展练习延伸了教材的内涵, 且将滚翻动作运用到生活中, 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该段文字, 看似叙述较为全面, 实际上, 做进一步分析发现, 真正能反映教学流程的语言或许只有“首先从复习前滚翻动作导入, 过渡到远撑前滚翻的学习。”其他有的可以算是“教材分析”的内容, 如“本次课根据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以远撑前滚翻为主教材”和“以‘滚翻的应用’为拓展练习延伸了教材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的或许可以将其归属到“教学方法”之中, 如“教学中以4个同心圆为标志线……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现象四:离题现象

上面谈到离心现象, 主要是离开了“教学流程”的核心, 而本部分的离题现象, 主要是指教学流程的内容离开了课的主题, 也就是说, 从整个流程设计中不能明确看出每一步要干什么。如, 一节“吸盘球”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内容是以下几个部分, (1) 创设情境:“士兵小唱”; (2) 进入情境:“练习本领”; (3) 实践情境: (1) 实践前奏:“攻克堡垒”; (2) 实践高潮:游戏“冲过封锁线”; (4) 结束情境。可以看出, 该课教学流程的设计是以情境教学为主导的, 从“创设情境”到“进入情境”再到“实践情境”, 最后是“结束情境”。这种方式的教学流程呈现形式, 看似思路比较清晰, 但由于各个环节都未能说明主教材名称和具体教学手段, 因此, 该流程呈现出了离题现象。

又如, 有一节体育课教学流程设计的是: (1) 游戏; (2) 龙腾虎跃; (3) 竹圈巧练; (4) 竹圈轻舞。其中, 主教材不够明确, “龙腾虎跃”含义不清。由此可见, 教学流程从内容上不能脱离教学的主题, 尤其需要对主教材内容及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手段进行明确说明。

三、“教学流程”的内容及其确定

体育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流程该发挥什么作用?决定着该部分设计要取舍哪些内容?以及如何确定这些内容?这是撰写教学流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无论何种项目的运动技术教学, 需要表述的内容一方面要求清晰, 能够反映出基本部分主教材的内容 (即要教什么) ;另一方面需要有层次性地呈现出该教材的教学手段 (即该如何教) 。也就是说, 任课教师需要将教学步骤做一高度的概括, 最好以关键词或句的形式, 借助于一定形状的图示表达出来, 既要内容、手段明确, 又要能够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流程设计得好, 可以作为一个让大家了解和掌握体育课教学思路与方法的重要窗口。因此, 既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 又需要有明确的层次性。每一个教学环节争取能够做到环环相扣、过渡自然、组织有方。

然而, 教学流程内容该如何确定呢?建议可以尝试性地采取如下步骤和方法。首先, 进一步明确即将教授的主教材技术动作名称, 如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体操的跪跳起等。然后, 结合该项技术教学的单元位置, 确定有效的教学手段, 也就是说, 用什么手段或方式能够最快地让学生掌握该项技术。至于如何组织练习、每种方式练习多少次��可以在该部分撰写的时候省略 (因为教案中会有详细表述) 。最后, 勾画出流程图, 并将具有递进性的教学手段或方式置入其中, 最终达到简洁而连贯、新颖而自然。

四、特色明显的“教学流程”范式分析

要把体育课上得精彩、有所创新, 在教学流程部分也应有所显现。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流程文本中并非如此。有的课有创新, 但教学流程上未体现创新;有的课与流程都无创新。然而, 体育教学设计的教学流程既希望于灵活、多样, 更希望亮点突出、简单明了。也就是说, 最好能有点新意, 并能够让人一目了然, 迅速明晰教学思路与方法。下面介绍两种特殊突出的、相对比较规范的教学流程范式。

1. 突出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范式

体育课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先怎么教再怎么教等问题都是在确定教学流程, 或具体地讲是做教学流程图时应考虑的关键问题。这种先后的顺序性, 决定着教学的过渡性。因此, 这种过渡要合理, 要切合实际。如, 天津小学刘新建老师的“跪跳起”课例。其教学流程图设计如下 (摘自:天津小学教师刘新建的《跪跳起》教学设计) :

该教学流程, 从内容上来看, 主要体现出的是基本部分的主教材“跪跳起”;从形式上来看, 主要采用的是图示法, 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从手段上来看, 是从简单到复杂, 从平地到垫上, 再到平地 (或垫上) ;从方法上来看, 先往高处跳, 再往远处跳, 然后通过模仿练习, 分别从一层、二层、三层、四层垫子上跳, 最后过渡到单层垫子或平地上做跪跳起练习。除此之外, 从图示中的箭头方向还可以看出, “跳至一层垫子、跳至二层垫子、跳至三层垫子、跳至四层垫子、跪跳起”之间都是用双向箭头表示, 说明在组织练习中, 这些练习方式是可以进退反复的, 这样的设计, 体现出教师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练习情况选择上一层级垫子还是返回到下一层级垫子上的练习。

2. 突出行动导向的“教学流程”范式

有些体育教学设计比较强调主教材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 其中包含教师教的行动和学生学的行动。这样的教学流程动感较强, 且方法明确, 重点突出。如北京市第六十三中学弭慧老师的“快速跑”课例中, 教学流程是:精彩回放, 欣赏世界飞人“博尔特”——观看图解, 了解快跑的途中跑技术——50米分解技术练习——大步幅跑——快频率跑——分组探讨与研究性学习——50米跑教学比赛。从该案例可以看出, 在短短两行的教学流程中, 任课教师使用了“回放”、“欣赏”、“观看”、“了解”、“练习”、“跑”、“探讨”、“研究”、“比赛”9个行动性词语。一方面, 能够让大家明确, 该课主教材“快速跑”是如何实施教学的;另一方面, 能够看出, 每一步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而且, 该教学流程也同样显现出了符合观察感知、模仿体验、研究巩固的认知规律。

五、结束语

展示设计教学大纲 篇8

【摘要】从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的目标意义出发,提出进行结构有序的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三江学院建筑系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中的进度安排、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方面做了梳理和归纳。

【关键词】施工图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47-01

在国内建筑学系,技术类的理论课程如何与建筑设计课程相互促进,实现学以致用,是一个经常会引起讨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与方式,以国内建筑高校众多的教改案例来看,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对仍沿用传统教学体系的众多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以笔者之观察和体会,如果能在“生产实习(又称为建筑设计院实习)”之前安排“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环节,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建筑制图能力,也可以成为激发学生思考和落实“学以致用”最有效的手段。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教学理应按照生产企业(设计院)的工作模式和要求进行结构有序的“教学设计”,在理论知识和制图要求等方面均有大量的内容需要讲授和图示示范。笔者以近两年在三江学院建筑系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拟对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做一梳理和归纳。

一、课程概况

三江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制五年。现行的教学计划按《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的教学内容设置,把“生产实习”安排在五年级第一学期进行。2013版的专业规范对生产实习环节的实践技能点、要求和学时均列出了基本的要求,其中对“完成工程设计图(施工图)”的要求为“掌握”。为提高学生到实习单位后的快速上手能力,结合多数设计院以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筑设计为主要业务的现实考虑,三江学院建筑系四年级第二学期的《建筑设计》课程内容是先做“居住小区规划”,再做“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设计”。在教学方式上意图以一个完整项目的形式展开教学。

二、教学设计

三江学院建筑系目前的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安排学时7周,要求在完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选择规划小区内的一栋二类高层住宅,完成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和表达。

为力求接近实战的训练效果,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和表达要求完成相对完整的图纸内容,包括:目录、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含地下室和屋顶)、立面图、剖面图、户型大样、楼电梯大样、坡道大样、墙身大样及其节点详图、门窗大样及门窗表。考虑到学时的限制,仅要求学生绘制墙身大样不少于两处,并放大檐口、勒脚部位的节点详图。

根据出图内容和学时的安排,笔者在进度上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步骤:

第1周,布置教学任务,公布教学进程表。讲解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布置研习相关设计规范,并根据规范调整和优化小区规划和住宅单体的设计。

第2-3周,讲解总平面图和平面图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建筑平面图和总平面图的绘制。其中应强调地下、首层、屋顶三个特殊平面的设计和表达要求。

第4周,讲解立面、剖面图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建筑立面、剖面图的绘制。

第5-6周,讲解各类大样图的编制深度规定,细化并基本完成大样图的绘制。

第7周,讲解目录、设计说明、门窗大样及门窗表的编制深度规定,完成目录、说明、门窗大样及门窗表的编制。全面复核建筑图纸,完成全套建筑施工图。

三、教学重点

由于目前教学上缺乏结构、水暖电等专业的配合,课堂上的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教学重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基于本专业规范,落实符合编制深度规定的建筑施工图设计与表达”。即,通过查阅和研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设计规范,使住宅本身满足设计标准,再在制图规范和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的要求下画出一系列图样。“规范”、“编制深度”、“表达”,成为教学重点的关键词。

四、教学难点

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由于涉及到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建筑制图等方方面面,故而教学的难点很多。但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三个问题——什么样的建筑设计符合使用要求和工程标准?建筑施工图设计要解决哪些问题?建筑施工图要表达(画)到什么程度?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成为检验教学成效的主要依据。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要向学生明确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建筑施工图设计绝不只是深化图纸和标尺寸这么简单。通常在设计师拿到扩初或方案图后,首先需要明确各部分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或规范的要求,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满足其它各专业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学习规范成为最终施工图设计成果表达(画图前)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建筑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重心是解决想做什么或想做成什么样的问题,那么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作重心则在于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建筑施工图设计犹如纸上盖房子,是一项相对微观,着力解决定位、定量和实施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处处有交代,事事有依据。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思考功能、空间、形式等大的关系外,必须对建筑构配件的材料、尺寸和构造做法,以及与结构、设备、施工等的相互关系要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对这些前置课程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恰恰是学生捉襟见肘的所在,也是教学真正的难点所在。

对于第三个问题,可以说是众多讨论施工图设计的教材或论文重点着墨之处。这些参考资料对建筑施工图表达的内容和深度均有详尽的描述,多数还附有示例,故无需在此赘言复述。即便如此,笔者还是发现模仿这些范图和示例只能求得形似,想要画得一套“耐看”的施工图并不容易。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上述两大难点尚未解决,另一方面,最本质的,是因为学生对施工图设计的逻辑性缺乏认识。依葫芦画瓢往往导致施工图深度不一、前后矛盾、错漏百出。因此,必须通过结构有序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其表达逻辑性的基础上进行工作。

五、结语

建筑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最后阶段,是实现建筑师创作意图的关键。同时,施工图设计也是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执业建筑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因此,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是迈向职业建筑师的重要一步。虽然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施工图的表达模式和深度要求,但同时也要向学生传达一个基本的职业理念——建筑施工图设计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画好一套图的问题,建筑施工图设计反映和呈现的应该是一整套服务的思想。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建筑施工图设计存在着缺少结构、水暖电等工种配合,完整性程度欠缺,出图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从设计院施工图设计的程序来看,我们教学中的建筑施工图图纸可能称之为“建筑专业条件图”更为恰当。但这并不妨碍“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教学意义!相反,这些问题与不足恰恰反过来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建筑技术理论课程如何促进“建筑设计”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黄鹢主编.建筑施工图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为学》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篇9

(-)知识教学点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加强诵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认识到人之为学,关键在为,只要树立志向并坚定去实践,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预定目标。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结构紧凑,对比鲜明,句式整饬的创作美以及故事所揭示的意蕴美。

二.学法引导

1.以学生自读为主,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文中字词的音、形、义,教师抽查巩固。

2.可将文中故事改编成小说剧表演,也可用复述的方式加以理解。可对这个故事的思想内容进行讨论,讨论一下可从哪些方法得出不同的理解。

3.理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妙处,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可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去掉,看看文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由学生从写作和内容的角度加以认识和体会。

4.可以根据文章结构层次,将本文化整为零,逐段背诵,背熟后再合零为整体背诵。默写。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根据注解直译文章,教师答疑并讲析重点词语,让学生明确,巩固重点。

2.难点 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解决办法

教师适时恰当引导学生思考。

3.疑点

开篇由两个设问句组成,这种写法有什么效果?(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与思辨力)。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朗读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及文学常识、重点词句评析、随堂练习的胶片。

3.学生制作生字新词及重点的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熟记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强化诵读练习。

2.准确直译文章。

3.理清文章结构,明确主旨。

第一课时

导语

同学们步入学校的大门已近七、八个年头了,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谈一谈学习知识时的感受,特别是升入中学以来在求知过程中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很好,每个人接受新知识都要有一个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过程,怎样才能完成这个过渡呢?用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训来说,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明确目标

l.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准确直译文章,掌握重点实词。

3.学习本课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4.把握文章主旨。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家作品情况(见文下注解)并解题《为学》

为做学学问。

2.教师范读文章,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准下列读音;并掌握其意思

速怠迄屏鄙恃钵语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对照课后注释翻译文章,以段为单位,每个学生讲一段,其他学生补充。

2.教师出示投影,将重点词句及难句对学生再次进行训练。(亦也,逮及,赶得上,怠懒散,迄等到,屏摒,常常规,语对说,钵和尚用的碗,之到去,恃凭借,犹仍然,还,鄙边境)

3.在理清文章字面意思的前提下,由学生来概述段意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主要观点,说明为学难易的转化,即学则易,不学则难。

第二段讲道理说明持之以恒可令昏庸与聪敏置换。

第三段用蜀鄙二僧的故事做论据说明主观努力的重要性,有志者事竟成。

第四段以立志为学收束全文,深化文章论点。

(四)总结、扩展

初读文言文,同学们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要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读准字音,注意文言实词的积累。

(五)布置作业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朗读背诵。

(-)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语言运用,及在语气上的特点,理解文言中常用的语气词乎,矣,也,焉,哉所表达的语气。

2.理解文章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二)整体感知

1.复习文学常识。

2.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请一位学生把蜀之僧去南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巩固文言基础知识(订正课后练习二,并出示投影,请学生把下列这些词语译成现

代汉语)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②以告富者③富者有惭色④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2.语言特色

学生朗读第一段,并分析排比句的艺术效果。

(第一个设问句开篇泛论天下事之难易,关键在为,第二个设问句进而引申论述人之为学。由概括到具体,使论述的道理逐步深人,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思辨力量。)

朗读第三自然段,有钱的和尚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语气有何不同?(第一次属于通常发问,第二次是以蔑视的语气出现的,在富和尚看来,穷和尚只凭一瓶一钵前往南海,是不可思议的,我(富和尚)尚未成功,你(穷)岂不是痴人说梦。)

语气词乎、哉疑问,也、焉判断,矣陈述

3.把握文章主旨

提问,两个和尚同时面对着困难,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是何道理?

(贫僧立志而行,在困难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为,而富和尚只强调客观条件,不立志而行。)

4.请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另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因为有决心而成功的,没有决心而失

败的。(联系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

(四)总结、扩展

蜀鄙之僧尚知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学过本课后能有所启迪。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为学》。

上一篇:于丹语录下一篇:衔接二班 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