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会计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论文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银行会计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论文(推荐9篇)

银行会计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论文 篇1

一、银行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下,金融界对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的认知还不够完全,正常情况下,都会认为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就是出现损失。在金融界,银行的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银行工作存在层次性并且所涉及的领域也都不同,而在银行会计工作所出现的风险也具有了多样性。银行的正常运行工作是离不开银行会计工作的,银行所接触的每一项业务都必须经过银行会计进行操作与核查,所以银行所存在的风险也可以说是银行会计的风险。考虑诸多因素,我国各大银行所存在的会计风险一般为以下几方面:

1.银行会计核算风险

在银行工作当中,银行会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而核算工作对银行会计工作人员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及时准确地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保证银行的正常工作以及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要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在银行会计工作当中,会存在会计核算所采取的方式不准确;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程序不够规范;甚至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不高,而这些是导致会计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银行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谨慎,银行会计工作每天接触的业务都会进行大量的现金收付、凭证受理审查、科目运用、帐户结算等等,这些环节都是直接或间接导致银行会计风险的因素,银行工作出现风险必定与会计核算工作的某一项环节脱不了关系。

2.票据结算风险

银行业务当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直接与客户之间进行金钱与票据的工作业务。在银行的结算业务当中最重要的支付手段就是以票据为主,而这种给银行会计工作引发了许多风险,大多数出现的风险都是以欺骗为主的,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进行结算业务的当事人面对票据不重视,甚至当事人有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第二,进行结算业务的中间由于操作的失误或者有意无意的违规操作行为;第三,银行会计人员与客户进行票据结算给予了犯罪者更多的犯罪机会;第四,银行与客户之间、企业之间以及司法部门等对票据结算出现的纠纷问题认知不一致而导致风险的发生。

3.决算编制风险

决算编制是银行会计进行工作的最终任务,在银行会计工作当中,最容易导致决算风险的就是决算数据的不真实,最突出的就是利润反映不真实。而出现这种情况,导致的原因一般有:某些银行机构为了满足某些需要,要求会计部门在决算报表上做数字游戏,或虚增虚减利润,甚至还有搞账外账,通过这些方式来取得业绩考核名次或达到暗留盈利的目的;还有呆帐、坏帐准备的.提取比例存在不合理情况以及应收计提标准不合适等等。

4.会计监督风险

银行会计除了上述的工作职能,还有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不仅仅只是对日常会计凭证进行审核,核对账册等等,更重要的是银行会计在银行进行工作,要对银行进行合法监督。我们国家当前的会计监督工作意识非常薄弱,大多数银行为了成本效益过分追求存款数量,而忽略了存款的结构,还有一些银行之间存在盲目攀比,不断进行开支对营业环境不断装潢整顿。面对这些不合理的经营,会计部门不能给予强有力的监督,就会导致亏损风险,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严重阻碍银行的发展前途。

5.会计人员管理风险

会计人员管理是银行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导致会计人员管理风险一般有以下几点:第一,在银行进行会计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而且在工作当中表现的状态不良好,操作马虎从而导致会计风险的发生;有些会计工作人员道德品行低下,联合外面人员进行犯罪;我国对于银行会计工作岗位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而且会计岗位的分工不合理都导致了会计风险的发生;银行会计工作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也很容易导致风险发生。

二、银行会计的风险防范措施

1.强化会计业务制度体系

完善会计业务制度是银行首要的任务。会计业务制度牵制整个银行的工作,会计业务制度的完善不仅仅规范会计操作业务,还要使得会计工作与其他各部门工作相互协调工作,完善的会计业务制度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

2.重视会计核算监督职能

银行业当中会计工作具有两方面的职能:会计核算职能以及会计监督职能。在银行会计核算所秉持的态度是:完整确切、合规合法,而且在会计核算要遵循真实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谨慎性这四项基本原则。会计监督职能要严格对各项业务进行审核,在银行内部对各项环节严格要求控制,在事前、事中都要做到准确的分析,并且做出及时的应对控制,而且要将各项监督信息及时反应给相关部门进行实时监督控制。

3.加强银行会计队伍的建设

银行规避会计风险必须要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发掘培训管理、监管、业务方面的人才,并且严格执行劳与得相协调。第一,对银行领导及工作、管理人员进行相应岗位培训,并且能够在认知上达到一致。加强对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训教育,不仅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更要约束会计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银行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使其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规避风险。全力打造一支强大的银行会计团队。

4.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在银行会计工作当中有效的规避风险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我们要在银行会计工作过程中设定一系列的强制指标,在每天日常工作当中通过审核、核算来及时反馈信息,找出潜在问题与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举措,解决风险。

三、小结

综上所述,银行会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着银行的正常运行以及银行信誉与名誉,对银行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银行会计工作存在的风险十分具有挑战性,我们必须要时刻关注银行的工作环境,特别是银行会计工作,在银行会计基层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有效的防范和解决银行会计工作所存在的风险,使得银行工作正常运行,加快银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银行会计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论文 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推进, 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 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日趋增大。因此, 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对于自身的会计管理工作也就越加重视, 在会计风险预防和会计信息监督等方面也进行了工作的完善,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依然在自身的会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会计风险管理和防范机制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与漏洞, 对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金融案件更是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商业银行的声誉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因此, 切实有效的加强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工作, 强化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监督, 完善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机制, 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一)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含义

所谓商业银行会计风险, 是指银行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 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 以及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 使银行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1. 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正确组织会计核算是充分发挥工作职能, 搞好会计监督、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基础。在银行中间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新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条件下, 内控制度却未及时跟进, 现行核算程序中也暴露出了逆向操作、核算不精确等等隐患。如果会计核算方法不妥、核算程序不规范、核算质量不高, 就非常容易发生风险。

2. 票据结算风险。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票据结算风险。因为商业银行业务的票据支付方式而产生, 对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票据结算是商业银行进行业务支付的一项重要手段, 票据风险的出现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的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办理过程中, 因为银行自身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健全, 风险防范意识的薄弱, 相关流程与操作的不规范而产生, 使得商业银行的流通票据被一些违法分子伪造、变造, 成为一种新兴的犯罪工具。除此之外, 由于联行往来核算手续不严密, 因错发、漏发等失误, 也很容易造成银行资金损失。

3. 内部控制风险。

现在商业银行很多的会计风险的发生其重要原因就是会计核算监督检查不力、会计惩罚制度跟不上, 会计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从而变相助长了违规经营情况的蔓延, 加大了经营风险。与此同时, 银行内部岗位设置不当, 往往一人身兼数职,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从而增加了会计监督风险。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根据目前商业银行会计面临风险的多发、多层、多样性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银行会计的不同方位和不同侧面考察, 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在下述方面。

(一) 会计管理体制落后

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发展过程中, 其会计管理体制的落后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健康发展。具体来说,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防范机制十分不健全, 现有的会计信息难以有效的发现一些风险存在问题, 因此也就难以针对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结果尽早的做出风险防范与应对的措施, 使得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防范体系形容虚设, 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分级会计管理的办法, 对内进行独立的会计信息核算与汇总, 并且这种会计信息处理时区域与区域之间是完全不交互的, 使得相关核算结果在交予上级机构时容易因数据篡改而引发会计问题, 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导致商业银行运营过程中的会计风险与可能性损失大大增加。

(二) 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建设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与之相伴随的金融犯罪案例也频频出现, 追究其原因, 与当前我国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不到位密切相关。因此, 社会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情况十分关注。希望银行方面能够切实有效的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机制, 完善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 优化内部控制的相关资源, 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有效的监督管理银行的各个工作环节, 实现统一性、标准化、高质量的管理, 以有效的防范经营风险。

(三)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财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一旦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就容易致使会计核算的随意性大, 违规操作、违章行为等时有发生。而且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个别员工因为其个人急功近利, 为达到个人目的, 过度追求业绩扩张, 进而铤而走险, 使商业银行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如果对财务人员缺乏系统性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这样就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

(四) 会计的监督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工作对于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而当前商业银行的风险存在也与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不完善具有重要的关系。通常来说, 商业银行为了保障自身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必须强化会计的核算功能与会计的监督功能, 以确保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可靠性。但是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 很多的会计信息核算只是停留在表面, 很多仅仅是对会计信息进行来源的审计, 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而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时性与完整性却有所忽略, 此外, 商业银行缺乏健全的监督体系, 也使得商业银行的会计监督功能最终流于形式, 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受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 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的防范与快速的处理。

(五)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受利益的驱使, 很多商业银行选择对自身的会计信息予以掩饰, 对本应公开的会计信息不予披露, 甚至有些银行为了掩饰本身经营不善或者谋取私利等相关违法违规信息, 借助一系列违法手段来调整或变动会计信息, 使得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存在着严重失真的现象。如部分商业银行借助私存公款、虚增利润、对固定资产不当处理等方式来实现非法盈利的目的。

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与对策

(一) 建立健全会计规范体系

为了防范会计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完善会计规范体系, 提高会计信息的规范化程度。会计规范包含了众多的内容, 这些内容的简单罗列并不是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规范体系是将这些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和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的框架结构。会计规范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不仅仅可以提高其逻辑性与层次性, 为会计人员的工作创造更多的便利,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会计人员如果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会计法规体系的健全有利于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 保证会计工作的合法性, 这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工作者的素质, 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会计风险的规避。

(二)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 完善而健全的内控制度是相当重要的, 直接影响着其稳定与发展。内控机制的完善首先需要加强对人员管理的控制, 建设有效的人员管理和控制机制,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设内部责任机制、内部检查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和财务监督机制, 协调这四种机制, 促进各个机制作用的发挥, 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按时地检查原有的内控机制, 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的解决, 并且要提高创新意识, 对新的会计业务进行创新, 更好的提高内控水平。商业银行要规范自身的业务流程, 对业务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说明, 并且依据业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更好的规避风险, 保障每一笔业务有章可循。商业银行要增强会计人员的学习意识, 提高会计人员对内控制度的了解和掌握, 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 利用制度对重要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约束, 更好地规避人为风险, 达到“事事有负责, 事事有依据, 事事有监督”。除了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之外, 商业银行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定时对会计工作者进行考核, 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要设立专门的内控监督检查部门, 会计部门、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都由这一部门进行监督和检验, 并在逐步的实践中提高其规范性和科学性, 使之制度化、长期化。另外还需要提高层级授权制度的规范性和严格性, 推动内控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更好地规避会计风险, 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 提高银行财会人员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法制教育, 增强法制观念。各单位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及《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深刻领会、全面掌握有关知识。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 对各类典型案例集中学习和讨论, 使会计人员学法、知法、懂法, 深切体会到守法的光荣和违法的危害。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和教育, 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法纪, 形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

(四) 建立有效的银行会计监督检查机制

会计监督和检查机制的有效与否是决定商业银行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作为银行的控制方式, 商业银行的会计控制离不开会计监督控制机制的协调。因此, 商业银行要设立内部监督小组, 对银行会计进行定期的检查, 不仅要检查银行会计行为是否符合国家会计法规的要求, 检查银行会计行为是否违背了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 还要检查各类会计凭证是否正确填写以及会计人员是否严格依据会计法规。另外还要推动人员检查机制的完善, 保证其独立性和有效性。定期检查银行内部的统计资料和各项报表资料, 将所得信息进行分类、归纳以及整理,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每一笔会计业务的监督和监控都要到位, 严格监督, 避免出现人为和自然的会计风险。另外还要加强对会计内部人员的监督, 避免会计人员的私下交易, 保证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同时, 会计审计部门也要不断丰富会计审计的内涵, 促进会计审计方法的改进和发展, 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真正做到规避会计风险。

(五) 加强信息安全性与真实性

随着会计业务越来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技术,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安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商业银行在进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和规避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视。为了加强信息的安全性, 商业银行应加大投入, 研发出性能更高的、更能保障信息安全的软件, 不仅能满足运行简单、功能齐全的要求, 还能满足对信息安全的需要。另外还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密码保护, 每个操作人员不仅有各自的使用密码并且密码还是不断更新的, 这对保障会计信息的安全, 防范会计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商业银行要提高对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提高会计报表的规范性。在会计报表中可以加入以下内容:贷款风险集中度;风险资产总额及资本充足率;备付金及备付金比率;逾期贷款平均余额及资本风险比率等。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会计信息, 也有利于更好地规避会计风险。

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关系着各项业务的实施和推进,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 提高对会计风险的防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加强对会计风险的研究, 找出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提高商业银行应对会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才能更好的防范风险, 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政民.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问题的方法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21) .

[2]钟焕焕.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对策初探[J].金融科技时代, 2013 (3) .

[3]杜萍.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25) .

[4]袁绍敏.新时期强化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策略分析[J].财经界, 2014 (7) .

[5]毛愫璜.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与防范[J].时代金融, 2013 (5) .

银行会计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论文 篇3

摘要:本文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内外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会计制度建设、改进现有会计模式、加强银行会计队伍建设、加强会计核算体系真实性和严密性这四个防范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

在商业银行及其基层行会计业务和工作中,银行的预期收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由此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我们称之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从其形成原因具体分析,可分成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一)外部原因

1、存在于我国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我国市场经济的缺陷由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模式的转变不断在暴露,市场约束机制的缺乏造成的竞争不公平现象比比皆是,大量的社会资源被金融机构的账面投资回报率所吸引。在缺乏相关健全的市场及其机制下,加之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随着金融机构在各地的不断增加,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也随着违规经营、从事非法活动的可能性的增加也因此增加。

2、不够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

从更加严格的角度上面讲,如果有比较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并不能影响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也就是说,依然能将其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但是,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模式依然不够健全,加之本地政府的保护,个别银行也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此外,对于有些银行不遵守金融法规和制度的竞争行为,宏观监管依然显得乏力,目前对于此类行为,也仅金进行事后的管理,因此,对于风险难以达到事前防范的目的。

3、落后金融会计制度

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会计管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现有的金融环境中,原先制定的金融会计制度已经造成了制度上的一些缺陷,由此引发了一定的风险。首先,金融会计制度的建设难以跟上不断发展的业务需要的节奏。近几年来,商业银行中的业务不断向银行综合性业务过渡,形成了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花样,商业银行往往对新开展的业务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制定制度的过程中也难以考虑周全,有时面对新的业务,甚至就没有可以用来规范的制度,因此,开展并且试办新业务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其次,无纸化操作制度落后。当下的会计业务处理已基本脱离了手工操作,实现了无纸化,但现有的制度对业务流程操作人员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和控制,操作过程中随意性较强,由此带来风险。

(二)内部原因

1、对会计的管理缺乏力量

在我国大多商业性质的银行经营业务中,新的金融会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会计参与管理的程度不高,依然停留在表面的记账、算账以及报账,乏力的会计管理形成内控体系中的一系列问题、核算过程中核算的质量较低,一些严重的问题在会计管理及内部控制当中频频出现:第一,防范风险的意识不够成分。商业银行中尚未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以及管理体系,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会计控制的手段和措施缺乏有效监督。而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尚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还没有全面形成监控的内容,对于事中控制不到位,同时也缺乏风险防范过程中必须要有的事前、事后控制。第二,对于自我的控制和约束缺乏力量,《商业银行法》出台后,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由粗放型经营理念向集约型经营理念的跨越,但是部分银行中的分支基层机构的经管理理念仍未完全改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疏忽;账务核对工作忽视;对于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不够妥当,制度被信任所代替,授权过度、越权操作、同事代理等大大小小环节的问题泛滥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2、会计岗位员工普遍的综合素质不高

商业银行近几年来业务和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要求会计工作人员不仅业务素质高,道德素质也要高,但是,方方面面的因素造成的会计岗位员工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使得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此外,由于日常工作中工作任务的繁重和琐碎,一些员工由于时间问题无法得到培训,近年来业务发展较快,员工业务能力跟不上业务发展,因此,由于缺乏足够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会计人员与新的会计管理要求存在差距。

3、会计核算不规范

银行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国家政策法令和有关规定是核算过程中必须的依据。然而,目前许多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操作不够规范,形成了严重的风险隐患。银行发生的大多数经济案件大多与会计核算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有关,主要表现在:首先,柜员在收付现金时没有按照先收款后记账、先记账后付款的操作规则办理业务,手续不清,容易出现差错,其次,岗位内部往来帐核对不及时,会计人员在记账时出现账户串记、乱用会计科目等现象,使得会计核算不能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银行资金运营的真实情况,会计信息使用者很难从中发现问题,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为促进业务的发展,对会计制度建设进行加强

对商业银行会计工作来说,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有规章可循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使得银行业务有制度可依。首先,对会计柜台监督制度进行建设并且完善,对于凭证入口、处理入账以及出口这三关要严格把守,严格审核接收外来凭证,禁止假、变造、伪造凭证进入,从而杜绝隐患;要对凭证处理入账、出口关也进行严格把守。二是落实并且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商业银行首先要建立各项管理制度,防范风险,在考虑本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标准的、易操作的基本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把握好内控机制当中风险环节的控制,对现行的内部稽核体制进行改革,加强岗位内部控制建设以实现岗位间的内部监督制约;会计岗位责任制应按照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二)对现有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对前台操作与后台管理进行严格的区分,对前台操作与后台管理职责进行严格的分工,前台只负责凭证的受理、审核、记账、复核,后台是对会计凭证的装订稽核、保管、总账明细账以及各种报表的打印、保管进行处理。

建立与经营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会计管理和营运体系,从分散经营、分散管理向集约经营、集中管理转化,省分行作为全行的管理、营运以及控制风险的中心,以便实现全行的业务前台、中间以及后台业务的有效分离。将会计管理中心下设在具体的分行的会计中心,从原来业务操作结合管理的复合型模式向纯会计型过渡,负责管理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会计人员以及会计风险控制等内容,逐步形成一体化、完整的会计管理体系,建立负责现金库存、整点调拨、缴交人民银行等职能的现金管理中心,既对现金管理进行了强化,又分散了原来分散在各个网点库房的风险和费用,此外,还要建立集中会计复核和会计监督事后监督中心,以便对银行柜台会计核算质量和效率进行提高。

(三)加强银行会计队伍建设

对多层次会计队伍进行建设并且加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第一,管理人员从银行自上而下都需要进行思想统一上的认识,总够重视会计工作在商业银行防范经营风险中的作用,支持岗位设置、人员的配备等方面。第二,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意识、职业道德以及约束自我的意识,同时培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够使他们意识到要自觉遵守并且执行有关的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制度。第三,对培训和学习的形式进行多样化的丰富,不断的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准,提高他们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防范风险的能力。(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杜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91-92

[2]刘慧娟.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135

[3]刑海燕.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措施[J].时代经贸,2008(6),165-166

[4]张琦.试论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2(12),693-696

[5]李晓辉.李炜炜.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金融经济,2011(6),118-119

[6]姚敏杰.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形成与防范[J].东方企业文化,2010(1),62

网上电子银行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 篇4

一、客户自身风险的防范。一是在向客户营销时作好调查,企业财务治理情况、企业财务职员电脑水平有多高要了如指掌。二是向客户做好培训工作,一定要教会教懂。三是一定要提醒客户进行必要的风险防范。

二、银行内部操纵风险防范。一是同一开户资料的核验标准。严格按照制度和操纵流程办理业务。坚持按制度办理业务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二是增强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案防意识。只有熟知制度和业务操纵流程,才能把握风险点,控制业务风险。对此,必须加强员工培训学习,建立学习制度,使业务学习经常化、规范化。另外,要加强风险教育工作,结合实际案件揭示各项业务的风险点,让员工真正理解制度,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减少和避免对制度的抵触情绪。三是加强内部检查力度。目前对网上银行电子结算检查环节比较薄弱,检查频率、深度不够。

银行会计信息与信贷资产风险防范 篇5

请欣赏:《银行会计信息与信贷资产风险防范》

许茹玲、余国贞中国财经网

任何风险的形成,均存在一个由风险因素产生量的积累到风险形成质的转变过程。特别是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形成,则因它是由社会信用度、市场经济环境和债务人的道德水准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而构成,客观上存在着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如何在风险因素量的积累过程中及时发现风险信号,并较为准确地判别风险,进而建立一个以预警为前提的防范机制,来控制和化解风险的问题,目前已越来越引起债权人的高度重视。现就我行来说,不仅已形成了一套从贷款单位法人的经营思想到贷款项目的市场论证;从法人自有资金充足量到借贷资金还款能力;从贷款项目的赢利水平到还款的资金筹集渠道,以及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等多方面采集放贷前风险信号的规范做法,同时还建立了以“信贷管理台账”为依托的贷后管理监控体制。但笔者认为,对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防范,仅借助于借款企业给银行提供的相关资料和银行对某笔贷款资金归还情况的监控,来采集信贷资产的风险信号和防范风险的形成,不仅是不全面和滞后的,对形成的风险也是难以防范和规避的。本文拟根据有关调查资料,结合笔者在银行会计部门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在信贷领导岗位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在信贷资产风险形成损失之前,运用银行内部采集的会计信息资料来直接反映和归集贷款单位最客观、真实、全面的风险信号,从而把握最佳时机退出信贷市场,把风险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银行会计信息资料是借款单位资金运作和经营情况的真实反映

银行会计工作是银行的一项基础工作,它包含着银行会计和出纳两大门市业务,客观上成为银行内部资金运作和社会资金清算的产成品车间。它通过科学地将核算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运用正确的科目划分、账户设置、凭证填写和账簿记录,采取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相互钩稽的记账方法和核算手段,在办理银行贷款发放与存款吸收、信贷资金调拨与内部资金划转、经营效益综合核算与中间业务委托代理的同时,通过企业结算账户设置、会计核算资料记载和会计凭证填写,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了借款单位的资金运作过程,反映着开户单位真实的经营成果。

(一)银行账户是信贷单位资金运作的序时记录

银行在承担整个社会资金筹集与使用的同时,其业务也贯穿于单个企业资金运作的全过程,包括产、供、销和资金的筹集与再分配。企业的整个资金运作过程,均是依托银行会计――这个特定职能部门,通过转账结算和现金结算来完成的。换言之,任何企业单位的任何资金运作,都需依托银行会计清算来完成,而在开户银行留下资金往来痕迹(违反《现金管理条例》因素除外)。因此说,银行在有偿完成受托企业资金运作和核算的同时,就能足不出户、低成本地采集到各企业单位真实、可靠、直观的经营信息资料,包括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变动情况、发出与收到托收情况、应收、应付款项变动情况、销售收入与费用支出、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情况、汇票办理与贴现等银行信贷资产在贷款单位经营运作中的基本情况。

(二)银行会计核算资料是信贷单位经营状况的“晴雨表”

根据银行会计核算的账务归属和账务核算的内容,任何企业单位的经营状况都可归并在开户行,通过结算业务量及结算资金的变化、货款归行率的变化、结算种类和结算账户使用情况等变化来进行真实的反映。同时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归集和综合分析,开户行则可对信贷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基本的判定。

1.结算业务量的变化

一般来说,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银行结算量是会逐年大幅增长。在形成发展的惯性阶段,业务量即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随着企业经营状况的下滑和衰亡,结算业务量则会不断减少或停滞。笔者对某一使银行形成近亿元坏账的`破产企业的结算业务量进行了分析。

从该集团资金运作中,可以看到,1995年该集团月平均结算业务量为256笔,结算金额为1892.42万元,此时该企业正处于经营发展的鼎盛时期,资金进出运行频繁,经营状况良好。4月份始,该企业结算业务量和结算金额则逐渐减少,至年末,该集团全年结算业务量和结算金额分别以30.47%和56.46%的速度,减至月平均178笔和796.5万元。该企业集团的月平均结算金额则以90.2%速度迅速滑至到月均78.92万元。此后直至1月该集团实施破产之日,在长达1年零4个月的会计期间在开户行则未发生任何资金往来。

2.货款归行率的变化

按照以企业银行存款分户账的贷方发生额减去同期银行在该企业的贷款数的计算方法来统计,统计结果则可直观地反映出银行信贷资产在贷款单位的运用情况和该企业货款回行的变动情况。以该集团为例,1995年,该集团月货款回行量在1829万元左右,而同期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为5000万元以上,企业的货款回笼与银行贷款数额相比为36.58%,直接反映出该企业经营的虚假繁荣和银行贷款的部分体外循环。19,该企业货款回笼为月平均796万元左右,而同期银行注入资金5000万元,货款回笼与贷款相比为15.92%;自19该企业货款回笼则每况愈下,月均仅有200万元左右。

3.结算种类和结算账户的变化

一般来说,企业在经营发生困难时,为躲避贷款行的监督或转移收入和分散资产,一般会采取逐步增加现金支取和减少现金收入入账、在其他银行开立结算账户等会计手段,来完成和维持企业经营的基本运转和相关费用支出。在此仍以该破产集团为例。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不难发现其经营困难的表现:一是1995年5月,该集团在我行某一办事处开立了基本结算账户,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会计期间内,没有在其他任何商业银行开设银行结算账户。但截至实施破产时,该集团在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设立的银行账户已多达29个;二是1996年5月之前,尽管该集团在开户行的结算业务量和结算金额在逐年减少却仍有发生。但自下半年开始,该集团的现金结算支取金额和笔数却明显增多,现金收入的解缴则明显减少;三

是从年9月始到191月实施破产时,该集团在开户行的基本结算账户则长期处于休眠状态。

(三)银行会计凭证是贷款银行实施贷后检查最真实有效的凭据。

银行会计凭证既是企业资金运作及过程的时序反映,也是企业资金运作过程的逐笔记录,更是贷款行贷后审查的有效凭据。如:根据会计凭证借方传票的翻阅,我们可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核算原理,直接了解到信贷单位的每笔资金去向;根据会计凭证贷方传票的翻阅,可了解掌握信贷单位的销售及往来单位;根据利息传票的翻阅,不仅可了解信贷单位的逐笔贷款的付、欠息情况和倒逼银行贷款情况,还可直接了解该企业的还款意识和还贷情况;根据表外科目传票的翻阅,可了解到信贷单位承兑汇票和贴现情况;根据保证金账户的传票翻阅,则可了解信贷单位对到期票据贷款的还款能力和保证情况。

(四)银行的企业分户账表是核实企业信用度的最好佐证

根据有关制度规定,借款人在借贷期间应当如实向贷款人提供各类相关资料,接受贷款人对其使用信贷资金情况和有关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监督,包括定期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贷款余额情况。贷款行可根据银行内部记载的企业分户账表,足不出户即对信贷单位报送财务报表中相关内容进行信用核实,包括:银行存款变动情况、发出与收到托收情况、应收应付款项变动情况、销售收入与转账现金收入情况、费用支出与转账现金支出情况、承兑汇票与贴现情况、银行账户开立与使用情况等诸多要素进行双向稽查与核对,根据核查结果,则可对信贷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企业的信用程度和信贷资产的风险度等作出基本判定。

二、采集和运用银行会计信息的有效途径

勿庸置疑,银行会计部门,因其工作职能和工作对象所决定,它在记录和完成企业资金运作中所形成的各类会计信息资料,客观上已成为银行内部采集信贷资产风险异常信号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比单一依托信贷单位提供的外部资料和银行内部对某笔贷款的还款监控情况来采集风险信号来的更直接、真实和全面,其运作成本也更加节约。随着人民银行对企业单位的贷款证、银行账户、现金使用等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市场机制对企业单位的法律制约,银行内部采集的数据信息量的外延拓展和信息内涵也必将会越来越丰富,其发挥的作用必将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广泛采集、有效运用银行内部的会计信息资料,来防范信贷资产风险。

(一)银行内各部门是采集和运用会计信息资料的有机构成

从目前来看,银行内各部门采集风险信号的渠道是多途径的,其中有发放贷款的业务部门,也有综合性反映的信息管理部门,更有承提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但九九渠河归源头,其基础数据均来自银行会计――这个金融产品车间的数据输出。因此,我们在采集风险信号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银行各部门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要形成由各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风险防范有机整体,共同扎紧防范风险的铁栅栏。同时要借鉴会计核算的科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剖贷款单位的经营账务链,要从核对子户与账户、科目与科目、总账与分户账、账账与账表等关系中,及时发现风险信号,进而提出和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

(二)提升科技水平是降低采集风险信号成本和提高数据技术的有效途径

银行内部采集信贷资产的风险信号,其工作量的繁杂和涉及的部门之多,以及对采集来的数据分类汇总和分析判断等一系列工作,仅凭手工完成和工作经验的判断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是不科学的。为保证数据资料采集的及时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成本的高效产出,应立足提升科技服务水平。通过运用科技手段,有效地降低采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完善防范机制。

(三)提高从业人员综合技能,是规避风险的根本保证。

“质从人起”和“以人为本”是所有经营企业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在银行防范信贷资产风险的工作中,人的因素显为重要。首先是信贷资产风险防范,它涉猎的知识面广泛,不仅要求从业人员要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常识和财务知识,同时还要熟练地掌握银行资产、负债及表外业务的账务划分和核算原理,以及各科目之间的相互核对关系。其次,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料,从业人员要能迅速熟练地运用科技手段提取相关数据和有用素材,准确地判断出风险因素的形成和风险度。因此说,在采集信贷资产风险信号,规避和化解资产风险的工作中,我们要夯实各项业务基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根本的保证则是要从“人”的机制入手,要把对人的综合素质和从业技能的提高,渗透到风险防范的每个方面和具体环节中去。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 篇6

险防范

摘要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银行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会计操作风险已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风险之一会计内控风险管理将摆在突出的位臵针对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的主要风险应采取有效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强化管理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健全会计内控制度体系;以风险管理责任制的实施为重点完善会计风险控制流程;以改革考评考核办法为契机提升会计内控风险管理水平;以人员管理为根本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管理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银行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其中会计内控管理工作涉及会计业务管理与操作的各个环节是银行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会计操作风险已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风险之一会计内控风险管理将摆在突出的位臵

一、目前商业银行会计内控管理现状及主要风险

1.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关键风险点失控一是对重要环节和重点业务控制不足风险和隐患难以排除二是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监控不力案件隐患时刻存在三是有效对账不足主要是对账管理不规范有针对性的“突击对账”力度不够

2.会计岗位制约执行乏力授权管理流于形式一是会计岗位制约的效力不足会计岗位设臵缺乏应有的互相制约和牵制造成一些人员违规、违纪甚至贪污挪用银行资金给银行带来风险二是未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责任和授权批准的程序使一些会计人员在执行授权制度时没有严格按照先审查后授权的要求形成违规授权使授权管理制度难以取到应有的控制作用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3.会计人员管理不到位业务操作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一是会计主管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不到位工作质量下降同时未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致使会计主管的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业务操作不规范屡查屡犯现象较多一些会计人员跟

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精通全面业务和熟悉新业务的人少有的会计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标准或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岗敬业意识操作行为不规范三是重点岗位强制休假、轮岗制度尚未有效执行有的基层营业单位重要岗位人员长时间未进行轮换有的强制休假也只是流于形式使得某些长期积累的违规或案件没得到及时发现和堵截加之对基层人员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人员排查力度不够形成一定的风险隐患

4.系统对部分会计业务有效控制不足产生系统风险由于业务操作系统对有些风险点业务自动控制覆盖面不全增大了“人控”的难度随着电子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银行的操作平台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由于系统的疏漏和技术支持的相对不足产生操作风险的危害性加大

二、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部门岗位职责定位不清会计内控监督乏力基层行会计部门的管理者既要负责日常会计管理工作又要负责会计业务的风险监督这不仅导致本行行政领导对会计工作的干预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及独立性甚至某些基层行会受本部门小

集体利益的驱使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使制度、法规、监督措施形同虚设久而久之使会计工作抵御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差

2.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一是部分单位领导更多注重业务扩张和客户需求相对忽视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一味地为了目标任务的完成单纯地追求业务指标在效率和内控的选择上普遍存在效率偏好而不是内控优先二是未将会计内控管理纳入领导干部业绩考评和绩效考核中业绩考评往往只停留在对存贷款增长比例、不良资产的下降幅度和清收比例、中间业务收入增加比例上而未对会计内控风险管理质量进行量化并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中

3.重事后检查监督轻事前、事中监管一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部分行领导和会计管理部门看重的往往是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件的控制措施则关注较少二是重会计操作人员管理轻管理层管理人员管理三是重个案查处轻全面分析往往是为查案而查案很少研究案件发生暴露的一些共性问题从而造成手段并不高明的同类案件屡次发生

4.会计监管人员素质不高制约了会计内控监督效能 的有效发挥会计电算化和金融业务创新的不断扩展对银行会计风险控制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会计监管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现有会计监督人员大多专业水平不高、年龄偏大对新业务操作把握不准会计监督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在会计监管实务中缺乏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没有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操作性强的风险管理方法

5.员工培训不到位柜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一是部分员工长期得不到培训加之自学的自觉性不强导致业务素质相对偏低工作质量不高会计人员队伍缺乏足够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与新的会计管理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对会计职业的责任感不强部分基层员工反映长期缺乏领导关心责任多、利益少要求多、关心少责权利不对等三是道德风险隐患大一些单位员工长期缺乏职业道德教育不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职业归属感不强存在道德风险隐患在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时案件隐患加大

三、强化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一)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健全会计内控制度体系

1.设计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商业银行应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反馈三个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进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组织体系的设臵其中会计内部监督系统应当分层次建立在基层营业机构应当建立实时控制的事中监督系统在上级会计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针对基层柜台业务的事后监督机制并建立各项会计业务风险评价、会计内控的检查评价与对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罚制度

2.全面梳理和整合各项会计规章制度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针对会计规章制度多、新制度又不断出台的情况为保持内控体系的有效性要从管理、监督、操作三个层面将柜面业务流程从繁多的制度中提炼出来对各项业务环节标明注意事项和进行风险提示同时按内控原则对现有制度进行整合在系统整合业务规章的基础上优化业务制度的运作方式根据业务流程建立系统化、层次化的制度文件框架为实现经营管理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奠定基础要对新制度的出台实施动态更新随着新业务品种不断推出和对现有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有的旧规章制度已不再适应新业务和新规则的要求必须对规章制度进行不断补充、更新、完善

3.正确严格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

是领导干部要成为制度执行的表率不能以拓展业务和营销客户为由授意或准允下属在办理业务时违规操作只有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制度至上的意识真正做到依法、按章办事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二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在办理业务时都应以制度加以约束要将所有的经营活动都臵于制度监控之下以规章制度来指挥、控制各项业务的运行三是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沟通及时传导上级行的精神及时反馈下级行的执行情况和制度执行的效果4.强化会计内控风险点的监控提高制度执行的可靠性一是实现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动态管理机制首先临柜人员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受理审查会计凭证做到逐笔把关、逐笔办理、逐笔复核严把柜面业务的事前审核关其次强化网点会计主任的事中监督关会计主管对当日重要会计业务、关键业务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将临柜人员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行为作为检查重点实现风险事中监控再次抓实会计主管部门和会计监管员的再监督关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辖会计业务进行全面检查辅导和非现场监督把好事前防范和事后监督两个环节通过实现全程监控及时控制前台人员因违章操作带来的风险隐患从源头上加强内控、防范风险从制度上和机制上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会计行为二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会计监控系统对操作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把风险点的控制纳入会计主管和监管员的日常监督中在全面衡量各环节的风险度的基础上对高风险和风

险多发的业务、时间、环节、人群予以重点关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建设风险隔离墙三是建立风险测量预警机制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以风险管理责任制的实施为重点完善会计风险控制流程

1.全面落实操作风险管理责任制一是逐级签订会计内控责任书明确责任追究链条使风险防范责任目标与员工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形成各级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行长直接负责各业务主管部门具体抓一线员工积极参与的大防范工作格局二是按照各级管理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对违规和案件的问责制对因失职、渎职及不作为等各种行为造成风险或损失的要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三是加大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力度建立问题台账落实责任人逐条逐项整改落实到位四是对违规、违纪及违法人员要移交相关部门按党纪、政纪和法律严格责任追究

2.对风险管理的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一是针对具体业务制定会计操作流程时应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突出风险提示列出业务流程环节操作风险点、风险级别、控制目标、控制措施、控制岗位便于业务和

管理人员清楚地知道各项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和岗位控制职责有针对性地对风险进行控制形成操作风险损失与流程的映射关系为操作风险管理提供较好的基础二是优化业务流程时明确关键控制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流程中的控制措施在流程控制的基础上对流程中的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和程度进行风险分析与判断并制订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三是建立严密完整的会计分级授权体系对不同重要程度的业务进行不同层次的业务授权通过岗位设臵、账务核对、监督检查等手段对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确保向管理层提供的会计信息充分、准确、及时

3.强化监管职责创新监管手段积极探索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在线监控与视频监控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业务监管与柜员表现观察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一是抓好对网点会计主管和监管员的管理督促会计主管和监管员认真落实监管职责增强监管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和频度二是把握监管重点注重结果与过程的监管重视预警信息的及时处臵与分析将在线监控与现场监管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不断完善监管手段充分发挥有关业务系统的监督预警作用优化风险模型提高对柜台业务风险的非现场监控能力

(三)以改革考评考核办法为契机提升会计内控风险管理水平

1.创新会计考核机制一是对会计监管人员实行工作质量综合考评实行差别档次的经济奖励措施将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的业务骨干不断充实到一线监管队伍中来二是注重柜员工作质量考核建立柜员工作质量登记制度并将柜员工作质量考核的执行情况作为网点会计主管和监管员履职是否到位的重要指标

2.把会计风险管理纳入到绩效考核一是将会计内控管理和案件防范纳入全行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从绩效考核方面引导各级行关注会计风险防范实现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效益增长的有机统一二是建立会计内控风险评价制度充分利用内控评价结果将内部控制综合评价结果纳入对各行的考评体系中与其绩效考核、评先表彰、工资分配等合理挂钩与主要负责人的晋升、政绩考评等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内控优先的意识深入人心三是完善奖励机制提高会计主管、监管员的待遇将会计主管、监管员的经济收入纳入业务管理类人员序列进行薪酬考核以增强其责任感和荣誉感

(四)以人员管理为根本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

1.培育会计内控文化切实提高全员风险管理意识要从根本上防范风险关键在于在商业银行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提高员工的合规操作意识形成自觉主动依法经营的普遍氛围这是治本之策银行内部控制要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思想强调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员工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形成内部凝聚力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员工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会计内部控制成为银行员工自愿的行为员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觉地按照规范行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和文化共同努力实现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推进合规风险管理的制度、机制、文化、队伍建设通过综合治理和长期培育使“合规有益、违规有害”成为广大员工共同认可的理念

2.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增强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要开展好对业务知识、操作技能、操作规范的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执行力要搞好阶梯培训工作制定一套详细、科学的员工培训计划做到早计划、早安排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内控风险教育采取集中分层次培训和分散培训、边检查、边辅导、按月点评通报、集中整治等方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和引导员工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合规教育活动加大法律法规、内部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和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力度做到经常性

教育与阶段性教育并重剖析近年来发生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总结经验教训表彰遵纪守法先进典型

3.强化问题整改和信息交流营造会计合规环境要狠抓问题整改达到整改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对现有会计内控问题的大力整改要成为当前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问题整改的保障机制加大后续跟踪检查力度促使问题整改到位有效解决屡查屡犯的问题要利用现有的典型案例教育全行员工在思想观念上树立有错必改、有责必究的导向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要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渠道确保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创造全体员工充分了解且能认真履行职责的内部控制环境

4.提升各个层次的内控执行力一是提高领导决策能力领导决策能力是执行力的前提在实行决策前应当多作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并尽量把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都预测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强化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业务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自律监管职责要对照自律监管的要求认真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工作突出对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时段的控制与防范监管内容要全面工作要扎实防止出现空档三是增强操作人员的执行力通过综合发挥合规教育、制度约束、经济激励等方面的作用

银行会计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论文 篇7

一、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产生的原因

1. 认识不充分, 理解有偏差

首先, 思想上, 对于银行会计结算风险控制很多人都一知半解, 或存在误区。许多人认为内部控制等同于整章建制, 不能够深入了解内控制度的核心内容, 对内控对于业务流程之间的串联以及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都不是很清楚;还有部分人不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层或审计部门的工作, 与会计本身无关, 这是对自身职责认识的缺失;有部分人无法看见内部控制的全貌, 单凭互相牵制就当做是内部控制的全部。以上现象都是让会计结算风险控制措施无法正常发挥功效的重要因素, 对防范控制的发展极其不利。

2. 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商业银行最近几年对于内控制度的建设有所关注, 但是始终没有对内控制度进行整改, 不能对内控制度所需资源进行调配, 因此无法和银行的经营紧密联系, 内控制度比较刚性。

3.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到位

由于商业银行的增加, 导致了商业银行相互为了效益和经济利益、市场占有率而互相的竞争, 因此, 对于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和训练往往忽视了, 这也是目前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的缘头, 会计人员是处理各项会计工作的主体, 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对于会计内控制度具有促进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之所以被淡化、忽视就是多种因素互相累积的结果。

4. 核算程序缺乏刚性约束

多年来, 商业银行会计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电算化处理, 都遵循“双线核算”原则, 交叉复核、相互制约。然而, 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新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条件下, 内控制度却未及时跟进, 现行核算程序中也暴露出“一手清”等隐患。

二、防范会计结算风险的对策

1. 加强作风建设, 端正风险认识

银行要重视平常的业务训练和培训, 通过对文化氛围的营造来构建银行文化, 以此来提升银行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精神面貌, 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首先, 是员工的德育教育, 通过德育教育来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水平, 这是做好会计结算风险防范工作的前提;其次, 普及法律法规, 让员工对于和自身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 能够明白正确的操作流程, 避免违规情况出现, 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 做到遵纪守法、公正协作;最后, 对会计人员的教育不能是一次性的, 应该要在后续的工作当中持续教育, 通过时间来积累经验改变工作态度, 提升自身素质。

2. 完善银行会计结算制度

首先, 完善会计结算制度, 优化核算流程。尽快健全和统一电子支付会计结算管理制度和法规, 规范电子、网络结算的操作, 防范因电子化操作带来的会计结算风险;会计结算制度要符合实际情况, 新业务的开办, 坚持制度先行, 制约措施跟上的原则;其次, 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 制定会计结算岗位风险金制度。

3. 提高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

商业银行在对操作风险衡量方法上应该要积极的引入先进科学的方法, 将会计结算数据采集系统更加完善, 通过对数据的详细收集以及对损失数据的细化来实现。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要善于利用, 通过对数据规律和隐藏联系关系来进行风险预测, 进而提高会计结算操作风险衡量系统的精确性。最后获得的风险信息应该要及时的上报给管理层, 这能够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4. 发挥审计工作对于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防控作用

第一, 让内部审计部门的只能发挥作用。通过对会计结算部门职能的独立划分来提高审计部门的职能权限, 确保其功能的真实有效, 促进其不受控于行政管理者, 确保其和董事会的联系, 能够不受到任何其他部门的干预进行审计发现和评价;第二, 强化会计结算审计工作和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融合, 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审计软件来实现非现场稽查, 加大对会计结算业务的监管范围和力度;第三, 灵活的借用外部审计力量, 当因为某些因素而不能够由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时候, 就需要借助外部审计力量来实现这些工作的处理。

四、结束语

我国的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为了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必须要正视现有的会计结算制度, 提高对风险防范的意识。一方面通过内控制度来调节和阻止金融犯罪的出现, 另一方面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决策来降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 强化银行结构, 规范管理制度, 提升银行人员素质, 综合全面的提升银行抗风险能力, 保证银行的发展, 保证国家和银行资金的安全, 让银行能够稳定的发展。

摘要: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防范是银行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的商业银行常常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的情况, 都是银行会计结算风险所导致的。所以本文针对银行会计结算风险防范的相关内容, 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希望对银行会计结算风险防范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孙丽霞.浅议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7) .

银行会计结算的风险及防范 篇8

关键词: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类型;成因;防范措施

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银行会计是商业银行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肩负着核算银行业务、反映银行经营成果、预测业务发展前景、参与银行经营决策等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案件频发,涉案金额触目惊心,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银行的信誉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强化对会计结算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银行结算风险已成为银行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已成为银行管理层的共识。

一、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类型

商业银行是信用创造和资金结算的主要渠道,在其中发挥着支付结算中介人的作用,无论对外办理支付结算业务,还是内部办理资金调拨,其处理过程主要都是在会计部门进行的。因此,会计结算岗位就当然地成为了风险多发的岗位。

(一)账户管理风险

单位或个人在商业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根据规定必须提供有关证明资料,比如营业执照(原件)或上级有关部门的开户证明、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法人代码证。这个时候商业银行就要对开户人的合法身份和资料进行必要的审核,如果确认资料无误,那么就批准开户申请,编列账号,然后进行开户登记,并存入资金。但如果个人用虚假身份证或单位用虚假验资报告骗取假的营业执照,然后到商业银行开立账户,并进行相关业务的操作,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危险。

(二)结算操作风险

具体表现为:一是商业银行对企业提供的商品交易合同或增值税发票未加以严格审查,就为其签发无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二是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置换资产、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掩盖不良资产,对于无力支付到期票据款项的企业,继续为其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由企业用贴现资金归还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款;三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章不循,随意放大银行信用,超规定限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三)联行结算风险

联行结算风险多数来自银行的经办人员,近年来,金融系统个别基层机构由于风险意识淡薄、管理疏忽,经办员在汇划结算资金或银行系统内调拨资金时,出于私利盗窃联行结算资金,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也损害了银行形象。

二、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成因

银行会计结算风险与银行其他风险相比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和更大的危害性等特点,其风险形成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员工认识不充分,综合素质亟需提高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迅速发展,新设机构网点不断增多,原有网点不断扩张,但是人员编制却受限,使得会计结算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达到要求。商业银行员工受教育程度不高或接受的培训不足,有的网点甚至基本上都是新员工,缺乏实际经验,操作技能低,业务不熟悉,无法很好地完成岗位职责的要求;有的员工法制观念淡薄,没有原则屈从领导,甚至在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驱使下,人为规避结算原则或故意违反会计结算规章制度,掩盖结算风险,促使违规事实发生;有的员工以权谋私、内外勾结、徇私舞弊、腐化堕落等,这些都使得商业银行的产生结算风险。

另外,银行会计结算岗位作为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员工对此并没有很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有些员工认为内部控制是稽核、审计或管理层的事,与会计无关或关系不大,对会计的职能作用缺乏充分的认识;有些员工认为内部控制只是各种规章制度的简单汇总,对内控是环环相扣的动态机制和业务运行过程的认识不够,而且制定会计风险防范措施的人员缺乏在一线工作经验,制定的措施无法很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从而无法达到预期防范的目的。

(二)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虽然近几年内控制度的建设得到了各商业银行的重视,但是各商业银行却没有对内控制度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导致了内控制度存在刚性,缺乏适应性。

首先,银行结算的内部控制制度散见于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如信贷业务内控制度、会计结算内控制度、资金内控制度,缺乏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既缺乏了制度本身所必备的完整性,也弱化了制度的重要性。

其次,会计核算工作往往由相应业务主管部门自行处理,造成各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抵触,各种监督不能有机结合, 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严重削弱了会计结算内部控制的力度。

再次,现行的会计结算内部控制建设往往滞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得会计结算业务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权责不明,产生技术人员权限过大、内控乏力等一系列新的风险。

(三)科技手段滞后

目前商业银行防涂改技术基本在低水平徘徊,防伪技术大多数还停留在手工、肉眼辨认的水平上。而不法分子伪造预留银行签章、伪造防伪标志和变造票据和结算凭证的技术达到能以假乱真的地步,有些伪造的签章,连公安部门鉴定也感到为难。

(四)岗位制度管理不严密

商业银行办理结算业务主要由会计部门完成,为了确保会计工作的准确、及时、安全,商业银行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但往往有些商业银行设置岗位时因为人手和业务量方面的原因,会计检查辅导由坐班主任兼任,而坐班主任由于日常业务缠身,许多常规监督检查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由于内部检查的频率和覆盖面均未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就无法及时发现结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的一人身兼数职,既管凭证,又管复核,这种名为岗位设置健全,实为无设防无内控的机构,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

(五)对内控机制运行弱化监督, 缺乏评价指标

银行业务多年来一直较侧重于事后监督,但随着新业务、新科技的发展,原有的监督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现有的事先与事中的风险防范不够,事中控制范畴的核算程序相互牵制弱化。

二是对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应放在银行风险的防范上,而实际工作中往往监督重心偏离,被一般性工作差错的查纠正所取代,缺乏对内控运行情况的深入考核。

三是监督手段相对落后,监督人员素质层次不齐。

三、银行会计结算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加强作风建设,端正风险认识

在日常业务和培训中,要注重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银行文化,培育银行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精神,增强银行人的责任感、归属感及凝聚力,提高会计结算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要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这是搞好内部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

其次要让结算业务人员熟悉与自己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为规定的操作规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守法、诚信、公正、协作。同时,特别要加大对违反会计结算规范的处理力度,以此来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第三要对会计人员的进行持续教育制度,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经常对员工进行结算风险防范的教育,让银行员工及时了解掌握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金融风险的表现、特征和最新动态,时时警惕工作中可能

遇到的各种假单据、假印鉴、假签名,增强员工识假防诈的能力。

(二)健全内控体系,促进风险防范

建立全面、系统的内控制度体系,对所有拟开发的新业务都要预先制订有关操作规程和内控制度,等新业务试运行后,再不断完善制度。对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方法进行整合、优化,同时积极引进兄弟行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先进经验,力图使内控制度具备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内部控制人员加强专业教育,对内部控制的职能和流程加以规范和统一,使内部控制机制渗透到每项业务活动中,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风险控制体系平台。

(三)运用先进技术,提高防范手段

加快银行结算业务的电子化进程,尽快建立电子化资金清算中心和现代化结算网络,用以全面规范结算业务操作规程,减少人工处理业务的随意性和灵活性,从而有效地降低风险。

1.采用电子签章

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是通过人工肉眼对票据的签章与客户预留的签章进行核对,即使再认真,也难免会产生偏差,而且不法分子的仿真技术日趋高明,人工辨认的困难也愈发增加。而采用“电子签章”的方法,可以先把客户在商业银行的预留签章输入电子设备,核对时再由设备核对,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工辨认的误差,也可以避免出现内部作案分子掉换单位预留印鉴卡片而带来的验印风险。

2.开发风险预警监督程序

通过开发出快捷、高效的结算风险预警监督程序,渗透到每个环节和细节,对银行会计结算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监督控制,对存在严重疑问的预警信息,还要向其上级业务主管反映,对查复有疑问或者发现被查网点、机构对重大差错隐患查证、落实不及时、不明确的,要直接向所辖主管行长、行长反映,直至彻底解决预警信息问题,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有效规避风险的目的

(四)合理配置人员,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合理配置人员,实施岗位责任制,规范岗位设置,按照风险预测量的大小配备足够的风险监控人员;遵循岗位职责划分和风险隔离的操作规程,在人员配置上,合理分工,相互牵制,强化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过程和交易环节的控制,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采用对会计人员信用等级评估等方法,改变原有的只对会计人员的事后监督,做到事先、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

(五)完善、强化会计结算监控

对会计结算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银行内部会计结算监督和银行外部会计结算监督要同时开展,不仅要对会计核算所反映的银行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还要对会计核算工作本身进行监督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结算工作健康、有序、高效的运行。银行是信用创造和资金结算的主要渠道, 控制住银行结算风险,是防范金融案件的得力措施。

四、结语

面对各种挑战给整个金融监管体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冲击,必然对我国现行的内部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打牢内控基础,不仅从管理上、制度上堵截金融犯罪。近几年商业银行违规违法案件频繁发生, 大案、要案不断,大多与执行会计结算制度不严、事后监督乏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防范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和新支付结算工具的应用,新的结算风险必然不断产生。因此,加强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防范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王晓勇,王铁英,洪承旭.商业银行审计实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唐宴春.金融企业会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岳一民.浅析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及对策[J].时代金融,2007,(12).

[4]杨娟英.谈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J].山西财税,2005,(7).

银行会计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论文 篇9

近年来频繁发生金融系统案件,这些大大小小的案例,很多都同银行内外勾结,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有关,并且缺乏健全的会计核算和监管机制,以便来提供正确的信息,客观公正的反映相关问题,灵活机动的自我调节等等,银行中存在的风险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

1、通过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它长期存在的原因,致力于解决这些阻碍它发展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2、在了解银行会计风险的情况下,熟知会计风险水平,才能够比较具有针对性的.对风险提出有效的建议,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3、通过对提出的相关防范机制的运用,完善商业银行抵御力,加强防范机制的有效性能。全球金融市场的正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环境,是近年中国重大金融案件没有停息的外界原因。中国的商业银行业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高要求、高风险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旨在尽可能提升自己。本文尽力为商业银行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防范措施及策略,使之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时能更加从容。

二、文献综述

我国相关学者在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上也做了一些研究,着重是对银行会计的风险识别、相关防范机制上面:冀川指出了在会计工作中,员工存在着操作的风险,因此在风险监管的制度和需求上需要不断改进。杨斌()通过梳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认为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缺乏完善的金融管理模式是其外部原因,内部控制不力、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是其内部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议。许郡()在《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问题》中指出风险的表现形式,存在于会计核算、操作、监督、结算等方面;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究其原因是在于制度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强、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最后提出相关防范对策,会计岗位轮岗制度及重要物品的保管制度。

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金融相关行业也逐渐同国际接轨。在至期间,某商业银行总行资料显示一共发生746起案件,参与犯案的人员共达850多人,涉案金额超过13亿元,其中发生在会计部门的有160起,分别占三年案件总量的21.45%、23.66%、18.82%,犯案人员超过160人,涉案金额多达3.1亿元。由此可见,会计部门案件涉及的金额巨大,资金损失十分严重。从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更是发生了数起重大经济案件,仅仅上半年商业银行就发生案件超过240,涉案金额超过16亿。从上述的数据和相关案例可以得知,在我国迅猛发展的时代,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分析相关案件,我们应从根本上找到风险控制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较高的相关建议,全面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能力,使之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主要表现为高估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银行资产质量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们把呆账准备金都列入了附属资本因此高估了资产充足率,并且无法完整准确反映商业银行贷款的占用形态、风险状况。二是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违规操作,工作中的违规现象主要是在办理业务和会计操作中存在着,有点也是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三是会计风险监督缺乏独立性,由于监督的不到位,管理部门缺乏独立性,没有能够很好地指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四是会计岗位设置不当,导致责任和职责不能有效区分,严重影响银行会计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五是会计人员意识淡薄、素质有待加强。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造成风险的主要原因:1、金融管理机制尚不完善,鉴于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监督管理机制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有效的控制数量众多、发展迅速的现下的风险。2、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建设不到位,银行内部的控制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这是导致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存在的重要原因。3、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如果不能合规,核算效率很低下,这些都将反应在信息传送的过程中,甚至影响银行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在会计核算时,错账和虚假账务,都会给银行带来风险。4、会计稽核监督不到位,对纸质凭证进行账务的检查是现行商业银行会计稽核的主要内容,而此类监督大都是表面工作,缺乏有效性,使得稽核的只能没能充分发挥。

四、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控制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银行将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各种业务均在网上有所依据,而严格的内控制度将为会计电算化的真实可靠提供保障,防止发生违法行为。

(二)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我们应该从防范会计风险、促进银行业务的角度出发,严格遵循会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结合相应的操作流程,加强各个制度之间的联系,加强岗位内控的建设,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使员工的各项操作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管。

(三)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建立能够适应商业银行防范会计风险的相应考核的机制,不仅能促进行业的发展,也能在无形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实行奖罚分明、职责分明的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良性引导会计人员从业的行为。除了上岗前的培训以为,也应该定期组织安排实施一些培训课程,使其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在培训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思广.城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

[2]王睿.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问题的探析.

[3]朱红宇.论国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管理.

[4]胡敬红.完善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5]董银花.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研究.

[6]马睿.高洋.金融危机下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措施.金融视线.

[7]于选满.论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防范.金融视线.

[8]康啸.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理论前沿,.

上一篇:女方婚礼答谢致词下一篇: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