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发球技术的关键是(精选3篇)
一、正面下手发球
这种发球动作简单易学,但球速慢、力量小、攻击性差,适用于初学者。
1、准备姿势
发球前,面对球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在前,两膝微曲,上体前倾,重心偏后脚,左手持球于腹前,右臂自然下垂。
2、抛球 左手将球平稳的抛在体前右侧,离手约一球多的高度。
3、在抛球的同时,右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向后摆动。击球时,右腿蹬地,身体重心随着右手的向前摆动前移,在腹前用掌根击球的后下部。重心随击球动作前移,迅速进场比赛。
注意:抛球不要太高!右臂不要弯曲!
二、正面上手发球
这种发球由于面对球网站立,便于观察对方,容易控制球的落点。
1、准备姿势
面对球网站立,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持球于体前。
2、抛球
左手将球平稳的垂直抛于右肩的前上方,上体稍向右侧转动。
3、挥臂击球
上体向左转动,迅速收腹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伸直手臂,用全掌击球的后中部。
注意: 击球时,手腕要迅速向前做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成上旋飞行。
三、正面上手飘球
这种发球不旋转,但球不规则的向前飘晃飞行,使接发球队员难以判断球的飞行路线和落点。这种发球由于面对球网站立,便于观察对方,控制发球方向。上手发球的成功率高,攻击性强,在各种水平比赛中普遍采用。
1、准备姿势
同“正面上手发球”。
2、抛球
同“正面上手发球”。
3、挥臂击球
基本同“正面上手发球”,但是在手触球时,五指并拢,手腕稍后仰,用掌跟平面击球的后中下部。击球瞬间,手指手腕保持紧张,手形固定,用力要突然、短促。击球结束,手臂要有突停动作。
四、跳发球
跳发球可以利用助跑起跳在空中击球,这种发球可提高击球点,加大发球力量,增强发球的进攻性。注意:击球时,手腕要有推压动作。
五、勾手大力发球
这种发球力量大、速度快、弧线低、球的旋转速度快。
准备姿势:左肩对网,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曲,左手持球于体前。2 抛球:同“勾手发飘球”。
挥臂击球:右腿用力蹬地,利用转体动作带动手臂做直臂弧形挥动,在右肩前上方手臂的最高点击球。击球手形如同“正面上手发球”。
六、勾手发飘球
这种发球的飞行特点和“正面上手飘球”基本一致,只是由于发球队员侧面站立,可以充分利用腰部扭转带动手臂加速挥动。这种发球比较省力,但动作较复杂。
准备姿势:左肩对网,两脚自然开立,左手持球于体前。
抛球:左手将球平稳的抛在左肩前上方约一臂多高。重心右移,右臂自然向侧后摆动。
挥臂击球:右脚登地,上体左转发力,带动伸直的手臂向前挥动,手臂做直线运动。击球瞬间如同“正面上手飘球”。
七、练习方法
1、在简单的条件下掌握技术
(1)徒手做抛球练习;
(2)对墙或对网近距离发球;
(3)在发球区发球;
2、在较复杂的条件下巩固技术
(1)在发球区不同位置发直线、斜线球;
(2)向网前和后场发球;
(3)向对方六个位置发球;
3、在比赛的条件下提高发球技术(1)在前排拦网后迅速跑到发球区发球;
(2)在比赛中发球,统计发球结果。
八、注意事项
1、要掌握正确的抛球方法,使每次抛球的高度、位置固定;
2、要掌握正确的击球手法;
3、要掌握不同的发球方法,能发出不同性能、路线的球;
4、在发球准确的基础上,加强发球的攻击性;
根据这样的现状, 接发球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困难了。这让接发球技能面临新的挑战。接发球是本方组织进攻的重要前提, 是决定一攻技战术组织运用的第一要素, 接发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接发球技术在排球运动中被誉为“生命线”这是比赛的先决条件, 是一切技术战术的开始, 是稳定队员情绪、增强队员自信、促进球队势气的重要因素。针对如何提高接发球的到位率、调整好接发球的角度、控制好接发球的力度, 教练员应该从预判、球感、移动、力量、心理、五个方面进行系统训练。
一、关注发球细节, 培养预判直观能力
每一种发球都存在各自的特点和较为固定的技术组成, 在训练中, 关注各种发球技术的细节, 引导运动员查找规律, 学会预判, 将有利于接发球的质量的提升。
例如, 训练课上让各种姿势发球的队员示范发球动作, 其他队员进行观摩, 寻找这种发球的基本规律、基本线路等, 从而分析讨论相应对的接发球方法。还可以利用比赛时各种发球环节录像, 利用慢镜头、暂停、回放等功能剖析各种发球的技术组成、落点、速度、力度等, 帮扶队员熟悉、记忆发球的规律, 加深巩固接发球的方法, 建立完善接发球的预判能力, 更好地为排球接发球技术推进做好准备。
二、设置多变形式, 促进球感生成
球感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 在训练中我们经常发现, 对于同一性能的发球, 有的队员轻松起球, 有的队员却出现因不能把握控制而出现失误的现象, 球感的差异是造成失误的原因之一, 所以接发球中的球感因素光靠教练员语言描述, 远远不能建立正确的表象和动力定型。
在排球训练中, 我们要创建多种球性的练习, 在多形式、多次数的训练中, 在教练员的指导示范中慢慢培养对球感的把握。例如, 队员对墙改变距离进行连续垫球训练、对墙自发自垫练习、对墙互相发垫练习、变换发球队员进行训练、队员之间隔网与不隔网相互发球进行接发球训练等等, 让队员适应不同力度、不同速度、不同空间、不同高低、不同长短、不同性能的发球形式, 逐渐建立对各种来球的感觉。
三、加强脚步移动, 培养取位意识
移动, 它是由起动、移步、制动三个环节组成的。起动是移动的开始, 移步则是在起动的基础上, 利用脚步动作来改变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制动是移动的结束, 要及时克服身体的惯性冲力, 保持和支撑好击球的身体姿势。移动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取位和迅速去接近球, 保持好人与球的位置关系。
接发球移动的启动是接好发球的关键, 有道是“万事开头难”接发球启动时机和启动节奏早和迟都不合适, 启动的最佳时机应在对方运动员发球抛球的瞬间开始。
排球运动中的步法很多, 如并步法、跨步法、滑步法、交叉步法、跑步法……具体采用哪种, 要根据场上情况灵活运用。如“救”短距离球时, 采用并步法;当来球较远, 使用并步不能接近球时, 采用滑步;当接体前较远的球时, 采用跨步和交叉步法;当来球在体侧2-3米距离时, 采用交叉步法接近来球;当来球距离身体比较远时采用跑步法。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 要时不时的进行各种步伐的训练, 以提高脚下移动的速度, 提高接球质量。对不同性能的球采取的移动步伐不同, 如大力跳发球, 因为球速很快, 要采用降低重心最快的跨步法。而接远距离上手飘球时就不能轻易的站定位置等球, 则尽量采取小步调整, 更好的取准位置迎接来球。
接发球的制动也是影响接球效果主要因素, 制动是接球前的最后支撑身体的姿势。支撑姿势要保持正面对准来球, 重心向前, 重心降低, 两脚分开比肩稍宽, 做好立刻迎接来球的准备。
四、重视身体素质, 速度力量发展
身体素质在接发球的过程中也会发挥核心的作用。我们观摩欧美排球比赛时, 会发现队员在接大力发球时稳定性较好, 他们自身力量的支撑起了决定性作用, 才能这样完美地控制来球。
接发球时, 一般都采取低重心移动姿势, 这就需要腿部有一定的力量来支撑, 才能快速的移动和站稳身体。在双手对准来球, 手臂接触球的一瞬间, 腰腹肌、手臂肌肉、腿部肌肉等一定要用身体的力量控制来球的力度, 使球稳稳垫起。所以, 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不容忽视。
平时训练中, 要关注运动员速度和力量的身体素质训练, 可以加强队员的移动速度, 腰腹肌训练, 腿部力量的训练, 手臂力量的训练等, 让肌体力量的完善, 加速接发球质量的提升。
五、增加干扰训练, 提高心理素质
抗干扰能力能够反映出一位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接发球时, 排球队员如果能够排除心理的干扰, 专心观察、积极预判、及时跟进、稳步垫球就能完美呈现。比赛中, 我们经常发现一些队员平时训练能够完成的动作, 由于心理失衡、过度紧张恐惧、负担压力过大, 在接发球中频频失误。
研究表明75%的运动员看到观众对他们报以热烈而又有节奏感的掌声, 会激发运动员的斗志促进运动员比赛胜利的信心, 会使运动员动作协调, 相互配合默契, 比赛也就越打越顺手;反之如果观众鼓倒掌, 喝倒彩, 吓起哄, 则会使运动员注意力分散, 心理压力过大, 出现情绪紧张、急躁甚至会导致思维混乱, 从而导致接发球稳定性下降。可见, 心理素质的增强在排球训练中刻不容缓。
平时训练中, 教练员首先要让运动员掌握过硬的基本功, 让运动员相信自己的技术能力.使队员有底气面对各种发球、克服恐慌外, 还要多组织交流比赛、通过实践不断适应比赛节奏, 还可以参加一些技能展示、广场互动等面对观众的亮相, 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培养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练在运动员做好某一次动作时要适时地鼓励, 因人而异的采取激励、诱导、命令、表扬和惩罚等不同的动机训练方法这样也能大大加强运动员的接发球信心, 提高抗干扰能力。
教练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 经常找运动员谈心了解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体会, 更好的掌握运动员的思想状态, 有针对性的指导传授释放的方法, 要求相信同伴团结协作, 利用团队的力量帮扶他们克服畏难情绪, 积极面对接发球。
排球是三大球之一, 在群众中的开展具有普遍性, 文章全面探讨中学生排球运动员接发球的训练, 把接发球分为基本技术和接发球配合技术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针对如何提高接发球的到位率、控制好接发球的力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 以期为排球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淄博市第十中学、淄博市第十一中学和临淄区金山中学排球队中学生运动员各30 人, 共90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文献, 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排球的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为论文的分析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1.2.2 实地考察法
到中学去观察排球运动员接发球技术的训练方法及手段, 提取经验和找出不足之处。
1.2.3 访谈法
对学校的排球教练和学校的排球老师进行访问和调查, 进行符合逻辑的分析、提炼和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个人接发球技术的问题
在调查中, 有30%的中学生运动员是由于个人技术存在问题, 导致一传不到位或直接失误。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基本功不扎实, 手控制球的能力差, 预判能力差和脚步移动不到位, 对来球性能观察判断不清楚, 技术运用分化不清。 所以, 在个人技术的运用上要强调接球前加强预判, 可以为脚步移动创造有利的前提, 为合理取位, 对准来球提供良好条件。 加强接发球个人技术的强化训练, 强化接发球技术的几个重要环节和安排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手段, 从而提高个人接发球的技术。
2.2 整体配合的问题
调查中还发现, 在训练和比赛中由于交代不清, 队员对自己位置的前后左右、交接部位、死角区域分工不明, 责任不清而造成接发球失误的占35%.所以接发球训练应该紧紧围绕比赛的实际情况, 树立为进攻服务的思想, 不管是2 人接发球阵型, 还是3 人及3 人以上接发球阵型, 都需要接发球队员之间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和相互保护。 接发球阵型可根据对方发球队员发球时的站位, 发出球的路线和性能作相应调整, 同时加强预判、相互提醒、及时补位、形成合力。 对于交叉部位应该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呼应。 由于在比赛过程中往往出现突发事件, 临场变异性很大, 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尽职不越位、分工不分家。
一般由自由人承担大部分接发球的任务, 在训练中除了对自由人专门精雕细琢外, 其他接发球队员也要提高接发球的水平, 赛时集中注意力, 尽量减少防守漏洞, 以减轻自由人的压力。 在一些关键场次、关键比分时丢失接发球一传的队员, 有时往往正是自由人或接发球比较好的队员, 可见接发球训练有它的特殊性, 平时要多练、巧练, 关键是要提高队员适应场地和比赛的能力。
2.3 心理因素影响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 由于情绪发生变化导致接发球一传失误的占40%。 这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不适应, 如灯光、场地的大小、现场的氛围和比赛用球等, 使注意力难以集中, 脑子出现空白;此外, 对于重大比赛的思想压力大, 想赢怕输和担心失误, 一次失误后害怕再一次失误, 焦虑过重和不敢承担责任;或对训练态度懈怠无所谓, 不认真、责任感不强, 明知对手发来的球很“菜”, 自己准备也相对充足, 但是在击球的一刹那, 由于过于放松, 莫名其妙地反而垫不到位。
自由人关键比分丢失接发球一传大都是心理因素所致, 所以在接发球一传训练中, 不但要强化技术训练和素质训练, 而且重视和改进心理训练的手段。 例如模拟比赛场景, 人为设置可能出现的困难, 是中学生运动员适应各种比赛的环境, 能经受复杂情况的考验。 在队员出现失误时, 帮助其分析情况, 查找原因和进行心理疏导。 可通过“深呼吸”回忆技术动作, 运用来回跑跳、欢呼等进行调节、调动自己的情绪、自我暗示、排除干扰, 最终是注意力集中, 情绪逐步达到稳定。
在训练时, 应根据每一次训练的任务和队员的个性特点, 对接发球提出具体的要求, 有的队员可以加压, 有的队员则应该减压, 应该注意因人而异。
3 接发球技术动作的分析与训练方法
3.1 接发球技术动作的分析
排球接发球的技术不断发展和改进使人们对发球越来越重视, 高质量地发球可以破坏对方的一攻战术和有效地进攻, 不同质量的发球相对应的接发球技术动作也各不相同。 如果不能合理的运用接发球技术, 就会使接不同质量发球的难度增加导致失误, 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成功率和有效的进攻。 通过对淄博市第十中学、淄博市第十一中学和临淄区金山中学排球队中学生运动员的研究和观察发现, 现在中学生的接发球技术还存在着个人技术、移动、战术、配合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更有效地训练才能提高中学生接发球的技术。
3.2 训练方法
3.2.1 无球移动的训练方法
低姿势进行的前后移动练习。 练习时两手自然下垂, 手指接触地面, 后退时也要面对前方, 移动距离可逐渐加长。
在网下以低姿势做左右移动。 练习的重点是在进行转换方向的移动时, 以移动方向相反的脚为轴做两侧移动。
3.2.2 结合球的移动训练方法
第一, 两名队员发球, 有一名接发球队员进入场内, 要求发球队员一人发后区, 紧接着一人发前区, 使接发球队员快速移动起来, 接发球队员可根据球的性质选择位置。 发球队员要观察一传队员的位置, 找其防守的空当区域发球, 也可增加发球的难度达到练习一传的效果。接发球队员根据来球的性质选择正确的位置, 也是提高一传成功率的重要练习方法。
第二, 两名队员发球, 有一名接发球队员进入场内, 要求发球队员一人发场地左边, 紧接着一人发场地的右边, 使接发球队员快速移动起来, 可发各种质量的球, 通过在快速移动中控制来球, 达到提到接发球队员的控制能力的目的。
第三, 教练站在高台上发各种质量的球, 由一名或两名队员接发球, 要求接大力量来球时, 尽量正面对准来球, 控制好起球的力量。
第四, 排球新规则取消第一次“连击”的规定, 为接发球运用上手传球创造了条件。 可以加强上手接发接发球的练习, 从轻到重, 从短距离到距离, 高位置接发球, 增加扩大击球范围, 以加快进攻速度, 增加一攻的组成和成功率。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影响接发球到位的因素很多, 原因也比较复杂, 经粗略统计其中个人技术运用方面的原因约占30%, 集体配合方面的原因约占35%, 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约占40%。
4.1.2 接发球是一场比赛进攻的开始, 也是比赛胜负的关键, 接发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方二传组织战术的质量, 中学生排球运动员的情绪, 以及大局上的主动性都直接影响接发球的质量。 高质量的接发球可以减轻本方进攻上的压力, 为直接得分打下基础。 因此, 提高中学生排球运动员对训练中接发球的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树立接好接发球的信心, 克服不良心理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4.2 建议
4.2.1应不断改进和提高接发球的训练方法, 要着重从接发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规范、一传的控制力的大小和角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4.2.2根据中学生排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向高水平的运动员学习接发球技术的经验, 学习他们在不同战术情况下的技术运用和良好的战术意识。
4.2.3应提倡中学生运动员在训练接发球中大胆实践, 提高要求, 增大难度, 因为只有通过大量的具有一定难度的训练才能为以后的比赛和提高自身的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葛春林.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113-119.
[2]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9:134-142.
[3]窦学忠, 辛春生.排球制胜重在防守反击[J].山东体育科技, 1997 (1) .
[4]李禄田, 辛春生.排球发球区扩大对一传影响的调查分析[J].山东省体育科技, 199 (2) .
【排球发球技术的关键是】推荐阅读:
排球发球技术得分分为06-23
排球比赛中接发球成功率的因素研究01-11
排球的基本技术02-04
小学排球技术动作01-07
排球比赛的活动意义03-25
激烈的排球比赛作文450字07-05
我最喜欢的运动排球英语作文11-20
排球比赛方案07-05
排球裁判培训09-24
排球校本课程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