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4篇)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篇1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是用来描述个性的词是()。

A.自私自利?B.心胸狭窄?C.宽容大度?D.相貌出众 2.个性的()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

3.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的表现。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

7.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的差异。A.言语特征?B.记忆过程?C.思维特征?D.气质类型 8.自我意识萌芽最重要的标志是()。

A.会叫“妈妈”?B.思维出现?C.学会评价?D.掌握代词“我” 9.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的成分。

A.自我评价?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觉醒 10.关于需要和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B.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 C.需要一旦产生,就转化成为推动人活动的动力 D.需要必须有诱因条件才能转化为动机

11.关于学前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正确的说法是()。

A.儿童的性格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B.儿童性格的发展具有明显受情境制约的特点C.学龄晚期开始,行为受内心制约,且习惯已经形成D.学龄晚期阶段,性格的改造更加困难

12.()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基础。

A.语言能力?B.模仿能力?C.认识能力?D.特殊能力 13.气质、性格与活动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表现在活动中?B.对活动有直接影响

C.不直接决定活动的完成?D.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14.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针对()的孩子,应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5.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初期?D.学龄中期 16.能够集中反映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的是()。

A.个性的调节系统?B.个性的倾向性C.个性的心理特征?D.个性的能动性 17.不属于气质的特性是()。

A.遗传性?B.先天性?C.易变性?D.稳定性 18.“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A.独立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

19.表现在人对显示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A.道德感?B.理智感?C.气质?D.性格

20.布鲁姆认为,()是智力发展的最高点。A.13岁?B.15岁?C.17岁?D.19岁

21.下面不属于幼儿社会性需要的形式是A.安全(生理性需要)B交往?C游戏?D.尊重 22.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A.需要?B.能力?C.气质?D.性格 2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因素是()。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24.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即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A.情绪不稳定型?B.多愁善感型?C.掩蔽现象型?D.起动迟缓型 25.()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

A.活泼好动?B.喜欢交往?C.好奇好问?D.稳定性较强?

二、填空题

1._个性_____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2.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__自我意识____。

3.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__生理____需要和__社会性____需要两种。

4.__动机____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可能是被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5.兴趣有三个特点:_指向性_、_情绪性_和动力性_。

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性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_强度_、平衡性______及__灵活性____、_指向性_____方面。

7.__性格____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__对现实的态度____和__惯常的行为方式____。

8.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即__抑郁质____、多血质______、_胆汁质_____及_粘液质_____。9.个性心理特征包括__能力____、___气质___和_性格_____。

10.兴趣有三个特点:_指向性_____、_情绪性_____和__动力性____。?来_源:考试大_教

三、名词解释

1.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2.自我意识: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3.需要:指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4.动机:是指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5.兴趣:是指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7.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8.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9.智力分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 年龄增长而增加。开始是一般化的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这种理论认为,将智力分成一般智力(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特殊智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必需的),比较适合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

10.智力复合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多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

11.智力内容变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多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

四、简答题 8.简述个性倾向性的含义及其特征。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学前期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及兴趣的发展方面。

个性倾向性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积极性和选择性。

(1)积极性。个性积极性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努力程度去组织自己的行动。例如,当一个人的需要较强烈时,他的行为反应就会相应比较强;而当需要较弱时,行为反应的程度就会相对减弱。

(2)选择性。个性积极性使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应。例如,不同的需要会导致人选择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向。

9.简述幼儿动机和需要的发展。(1)幼儿需要的发展。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幼儿期儿童的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强。同时,需要的发展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个性特点:①开始出现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②优势需要有所发展。(2)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进入幼儿期以后,随着儿童社会性需要及其目的性的发展,孩子的活动动机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②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③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10.简要回答能力的分类。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将能力划分成两大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和注意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以抽象概括能力为核心。特殊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又称专门能力。它只在特殊领域内发挥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不可缺少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

(2)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识能力就是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操作能力就是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如平常所说的动手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社交能力即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

11.简述幼儿能力的发展。(1)幼儿智力的发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很多人认为,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

(2)幼儿特殊能力的表现。在幼儿期,有些特殊才能已经开始有所表现,如音乐、绘画、体育、数学、语言等。

12.什么是“掩蔽现象”? 幼儿气质发展中存在“掩蔽现象”。所谓“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儿童的气质类型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后天的生活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原来的气质类

五、论述题

1.试述幼儿的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幼儿的气质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幼儿的气质是幼儿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幼儿气质对幼儿能力、性格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气质不能影响幼儿智力发展水平,但可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幼儿的性格表现上带有各自的气质特点;某种气质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发展。

(2)幼儿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个性发展。幼儿的气质类型对父母亲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母亲对待不同类型的孩子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如果孩子的适应性强、乐观开朗、注意持久,则母亲的民主性表现突出。而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消极气质因素包括:较高的反应强度(如平时大哭大闹)、高活动水平(如爱动、淘气)、适应性差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可见,幼儿自身的气质类型,通过父母亲教养方式而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因此,父母和教师要避免幼儿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

(3)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习惯能够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对粘液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防止疑虑和孤独。

2.试述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1)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①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②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③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④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对自己的简单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2)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

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幼儿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3.试述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意义。幼儿个性评价是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的前提。对幼儿的评价不是那种主观的评价,而是基于对幼儿客观观察的较科学的评价。这种公正、客观的评价是教师正确进行教育的前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而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才能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较大发展。做到这一点,就要依靠教师对每个幼儿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对幼儿进行的个性评价,不但可以了解幼儿个性的全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而且还可以对幼儿日常发生的各种行为进行诊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特别是要以幼儿的眼光去看他们,这对教师真正了解孩子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作为教师要懂得,幼儿的行为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点决定的,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原因,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幼儿,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方法。

4.如何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 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最好方式就是日常观察记录。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出孩子们行为上的差异。总的来说,记录并 4 不一定按照固定的规则。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创新。

(1)观察记录的项目。对幼儿观察记录的项目包括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游戏、午睡、进餐、起床等,同时,对偶然事件的记录也是很重要的。

(2)观察记录的内容。观察记录应该尽可能详细些,要记录下当时的环境及幼儿行为的整个过程。在实际观察中,可以将上述项目用简单的叙述方式记录下来。

(3)评价。在完成了所有的观察记录项目以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做出恰当的评价,这也是观察记录的目的所在。评价可以有不同形式,但一般来说有如下几项:个性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等。? 型。?

六、案例分析

儿童在两三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指征。1岁前的儿童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不能把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当儿童学会正确使用我这个词时,可以说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了。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相貌出众则不属于这一类。

2.A.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是独特性的体现。

3.B.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另一个方面,这说明个性的整体性。4.C.需要是动机系统的基础。

5.B.对幼儿来说,个性特征是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6.A.自我意识的成熟是儿童个性的成熟。

7.D.气质类型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差异。8.D.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9.A.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从自我评价中产生的。10.C.需要要成为推动活动的动力,还必须有外在的诱因。11.A.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12.B.模仿能力是幼儿学习的基础。13.D.能力不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14.B.这是针对多血质儿童的弱点。15.A.儿童智力在学龄前就成熟了。

16.C.个性心理特征最能集中反映一个的心理面貌。17.C.气质相对稳定。

18.D.儿童对自我评价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

19.D.个性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20.C.布鲁姆认为,智力发展的最高点在17岁。21.A.安全的需要不属于社会性需要。22.A.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内容。23.C.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24.D.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起动迟缓型三种。25.D.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和模仿性强。?来_源:

二、填空题

1.个性??? 2.自我意识?? 3.生理社会??? 4.动机??? 5.指向性? 情绪性? 动力性6.强度?平衡性? 灵活性? 指向性 7.性格? 对现实稳定的态度?? 惯常的行为方式 8.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9.能力? 气质? 性格?? 10.指向性? 情绪性? 动力性

三、名词解释

1.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2.自我意识: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3.需要:指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

4.动机:是指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

5.兴趣:是指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平衡性(兴奋或抑制的优势)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方面。气质的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稳定性。

7.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的特点包括对现实稳定的态度、惯常的行为方式。

8.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

9.智力分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开始是一般化的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这种理论认为,将智力分成一般智力(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特殊智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必需的),比较适合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

10.智力复合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多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

11.智力内容变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其内容是感知动作性质的,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来_源:考

四、简答题

1.个性的基本特征是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和社会性。

(1)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另外,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虽然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但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的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

(2)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行为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特征。

(3)个性的稳定性。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个人的偶然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 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带来了个性的可变性。

(4)个性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人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即使比较基本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也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个性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影响个性形成的社会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给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

2.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主要包括个性的调控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1)个性的调控系统,包括个性的调节系统和个性的倾向性。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儿童个性的成熟。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了解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的特点,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因此,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3.一般把3—6岁作为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标志有四方面:①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②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③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④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4.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很直接的影响,成为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龄前期儿童个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日后的发展。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都可以在我们小的时候找到根源。这也提醒教育者,要注意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学前期儿童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及能力的发展各方面。

5.需要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需要是一种刺激,人的活动动机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有了某种需要,人就会想办法满足它,从而产生活动动机;但需要产生之后,并不一定就成为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需要变成动机往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处于萌芽状态的需要,能使有机体产生不安之感;需要增强到一定程度,会使人产生一定的愿望;而愿望变成动机的过程还需要有一定的诱因条件,才能为满足愿望而采取行动去达到一定的目的。

6.在儿童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1)活泼好动。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最明显特征之一。

(2)喜欢交往。儿童进入幼儿期后,在任何地方,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可以不经他人特别介绍,孩子之间会很快、自然而然地熟悉起来,并一起做游戏。?(3)好奇好问。这主要表现在探索行为和好奇好问两个方面。

(4)模仿性强。模仿性强是幼儿期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

(5)好冲动。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表现就是情绪不稳定、好冲动。?来_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7.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

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

(1)分离感。分离感即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2)稳定的同一感。稳定的同一感即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的持续存在的,7 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

8.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学前期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主要反映在需要、动机及兴趣的发展方面。个性倾向性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积极性和选择性。

(1)积极性。个性积极性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努力程度去组织自己的行动。例如,当一个人的需要较强烈时,他的行为反应就会相应比较强;而当需要较弱时,行为反应的程度就会相对减弱。(2)选择性。个性积极性使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应。例如,不同的需要会导致人选择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方向。
9.幼儿需要和幼儿动机的发展。

(1)幼儿需要的发展。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幼儿期儿童的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强。同时,需要的发展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个性特点:①开始出现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②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2)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进入幼儿期以后,随着儿童社会性需要及其目的性的发展,孩子的活动动机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②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③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10.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将能力划分成两大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和注意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以抽象概括能力为核心。特殊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又称专门能力。它只在特殊领域内发挥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不可缺少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

(2)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识能力就是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操作能力就是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如平常所说的动手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社交能力即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11.幼儿能力的发展表现在:

(1)幼儿智力的发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很多人认为,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2)幼儿特殊能力的表现。在幼儿期,有些特殊才能已经开始有所表现,如音乐、绘画、体育、数学、语言等。12.幼儿气质发展中存在“掩蔽现象”。所谓“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儿童的气质类型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后天的生活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原来的气质类

五、论述题

1.幼儿的气质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幼儿的气质是幼儿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幼儿气质对幼儿能力、性格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气质不能影响幼儿智力发展水平,但可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幼儿的性格表现上带有各自的气质特点;某种气质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发展。

(2)幼儿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个性发展。幼儿的气质类型对父母亲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母亲对待不同类型的孩子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如果孩子的适应性强、乐观开朗、注意持久,则母亲的民主性表现突出。而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消极气质因素包括:较高的反应强度(如平时大哭大闹)、高活动水平(如爱动、淘气)、适应性差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可见,幼儿自身的气质类型,通过父母亲教养方式而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因此,父母和教师要避免幼儿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影响。

(3)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习惯能够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对粘液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防止疑虑和孤独。2.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①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②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③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④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对自己的简单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2)幼儿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发展。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

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幼儿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3.幼儿个性评价是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的前提。对幼儿的评价不是那种主观的评价,而是基于对幼儿客观观察的较科学的评价。这种公正、客观的评价是教师正确进行教育的前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而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育,才能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较大发展。做到这一点,就要依靠教师对每个幼儿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对幼儿进行的个性评价,不但可以了解幼儿个性的全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而且还可以对幼儿日常发生的各种行为进行诊断,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特别是要以幼儿的眼光去看他们,这对教师真正了解孩子是非常必要的。总之,作为教师要懂得,幼儿的行为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点决定的,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原因,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幼儿,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方法。

4.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性评价的最好方式就是日常观察记录。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出孩子们行为上的差异。总的来说,记录并不一定按照固定的规则。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创新。

(1)观察记录的项目。对幼儿观察记录的项目包括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游戏、午睡、进餐、起床等,同时,对偶然事件的记录也是很重要的。

(2)观察记录的内容。观察记录应该尽可能详细些,要记录下当时的环境及幼儿行为的整个过程。在实际观察中,可以将上述项目用简单的叙述方式记录下来。

(3)评价。在完成了所有的观察记录项目以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做出恰当的评价,这也是观察记录的目的所在。评价可以有不同形式,但一般来说有如下几项:个性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建议等。?来_源:考试大_ 教师资格证考试 _ 考试大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篇2

1.我国对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认识和清理批判是在(a)。

A.教育心理学的改造期

B.教育心理学的繁荣期

C.教育心理学的破坏期

D.教育心理学的新生期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原则,能够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体现了高等教育心理学方法论的(d)。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教育性原则

3.有目的地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叫做(d)。

A.发展法

B.实验法

C.系统法

D.观察法

4.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主动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叫做(d)。

A.发展法

B.观察法

C.系统法

D.实验法 5.用具有一定信誉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叫做(问卷法)

6.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个案法)

8.在实验设计中,对实验对象的选择和部署以及对实验程序的先后顺序应做出随机安排,使无关变量的效应受到控制,尽量避免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遵循了(a)。

A.随机化原则

B.局部控制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可控制性原则

9.对大学生认知与记忆发展的规律的研究属于(c)。

A.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B.德育心理研究

C.教学心理研究

D.心理特征研究

1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为高等教育实践服务,研究的课题必须来源于高等教育

B.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表现真实自然,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C.个案法的优点在于它所收集的资料真实性强。

D.调查法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将系统、具体的研究目标转为问题。

二、填空题

1.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

2.“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反映了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特殊性)。

3.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直接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

4.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改造)、(繁荣)、(破坏)、(新生)四个时期。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作用是(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 7.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从成熟到不成熟的过渡阶段。。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坚持(发展的原则),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诸多要素。8。教师队伍建设重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9。高效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教师职业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职业心理技能 10,教育实验法运用的核心是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是:随机化原则和局部控制原则

三、简答题

1.请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活动过程的关系。

2.简述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答:(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高等教育的科学学问题是对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一些基本看法,具体包括高等教育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高等学校教师心理等。

(2)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主要阐述与高等教育教学有关的共同的学习心理规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高校学生学习的实质、类型与特点,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理论基础等的探讨;

②对学习动机的结构、类型与作用,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观点,学习需要的培养途径,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等的探讨;

③对学习迁移的实质、分类与作用,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观点,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等的探讨。

(3)教学心理研究

教学心理研究主要阐述高等教学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大学生认知与记忆发展的规律,教材的直观与知识的感知,教材的概括与知识的理解,知识的识记与信息的编码,知识的保持与信息的存储的讨论;

②对学习策略、心智技能的实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学习策略的培养与应用,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途径等的讨论;

③对问题解决的实质、理论模型,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条件,创造能力及其培养等的讨论。

(4)德育心理研究

德育心理研究主要阐述狭义的高等教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等的讨论;

②对态度与品德的基本结构,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态度与品德培养的主要途径等的讨论;

③对群体及其相互作用的种类,大学生班集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调适等的讨论;

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咨询原则与方法等的讨论。

(5)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估

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估主要阐述具体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与规律,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教学设计的作用与基本观点,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媒体选择的设计等的说明;

②对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涵义与种类,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教学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等的说明

4.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作用。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对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进行专门研究,以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高等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5.简述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答: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任务不同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社会

各方面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级专业教育。普通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不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2)教育对象不同

高等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与中小学生有明显差别。大学生在生理上已发育成熟,心理上趋于成熟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个性特征比较稳定,世界观正在形成或已定型,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

(3)社会职能不同

高等教育有三个社会职能,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普通教育一般不具备这些社会职能。(4)地位作用不同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使学校具有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机制。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

(5)培养方式不同

高等教育在让学生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普通教育一般都是传授前人已有的经验知识,讲授的一般都是已成定论的东西。

四、论述题

论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其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

观察法即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可以依据观察者的参与程度、观察的组织程度、观察的系统性进行划分。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表现真实自然,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可以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其主要缺陷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到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且观察到的资料数量有限,往往难以做出概括化的结论。在运用观察法研究高等教育心理问题时,必须做到几点:①根据研究目的,明确限定观察对象;②准确规定所要观察的主要特征;③根据观察目的,确定合理的观察方法;④借助科学手段

,做好客观记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由研究者操纵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实验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或反应变量。实验法不仅能揭示问题“是什么”,而且能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应用教育实验法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必须妥善处理实验条件,才能精确地确定自变量(实验变量)的改变对因变量(反应变量)的影响。教育实验法运用的核心是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中应该遵守两项基本原则:

①随机化原则。在实验设计中,对实验对象的选择和部署以及对实验程序的先后顺序应做出随机安排,使无关变量的效应受到控制,尽量避免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局部控制的原则。在同一实验中的环境条件、仪器设备、技术措施、被试等,都应尽可能一致,力求实验条件具有同质性,以防止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干扰,减少实验误差。

(3)调查法

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它包括口头调查(谈话法)和书面调查(问卷法)两种形式。调查法在实施过程中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①确定调查方案。其作用是确定研究的目的。②进行调查准备。主要是将系统、具体的研究目标转为问题。③收集并分析结果。

(4)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方法。通常需要搜集的资料包括个人的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根据需要,也常对被试作智力和人格测验(心理测量法),从熟悉被试的亲友处了解情况(访谈法),或对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等进行分析(档案法)。其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体的了解,有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但它所收集的资料可能真实性不强,从而会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篇3

教育相关法律法规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2.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l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A.传统文化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讲文明礼貌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年。A.13 B.13.5 C.14 D.1.6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l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5.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A.低于 B.高于 C.同等于

D.不低于或者高于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l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l7周岁 D.18周岁以下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实行不公开审理。对于l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于已满16岁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年教育。A.三二一 B.一二三 C.二三一 D.一三二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8.波波由于贪玩没有完成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留波波一个人在里面。张老师的这种做法()。A.违法,侵犯了波波的受教育权 B.违法,侵犯了波波的人身自由权 C.违法,剥夺了波波的自由时间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D.不违法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9.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应该担负责任? A.陈某 B.老师

C.陈某和老师 D.陈某和学校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10.下列做法没有违法的是()。

A.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14至16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

B.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

C.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

D.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将此信归还了高某 【参考答案】D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名师点睛】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11.小张(12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吸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的父亲做法是否合法?()A.不违法 B.违法

C.家庭内部问题 D.法律不予过问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小张父亲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page] 12.教育行政法规是由()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教育行政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为实施、管理教育事业,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13.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A.保障 B.前提 C.先锋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D.基础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A.30% B.40% C.50% D.60%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

15.下面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学校事故的免责条件?()A.第三人过错 B.不可抗力 C.意外事件 D.紧急避险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免责条件是指法律责任免除的合法条件。在我国民法中规定的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一般有:依法执行公务;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受害入的同意;自助,以及受害人有故意;第三人的过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等。其中与学校事故有关的,主要是第三人的过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A.1998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B.1999 C.2000 D.2001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A.70% B.80% C.90% D.60%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A.学习成绩差的 B.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D.不遵守纪律的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二、多项选择题

1.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磕掉三颗。王某的伤害由()承担责任。A.司机 B.寄宿学校 C.王某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参考答案】AB

【名师点睛】应该由司机和寄宿学校共同负责:首先,司机没有尽到看护责任,应负责任;其次,司机是学校雇佣的,他是在行使职务的过程中出的事故,学校也应该对此负责。

2.小学阶段的学生适于哪种处分?()A.勒令退学 B.留校察看 C.记过 D.严重警告 【参考答案】BCD

【名师点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人身权的保护包括()和名誉荣誉权的保护。A.身心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ABC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人身权的保护包括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和名誉荣誉权。4.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A.警告、罚款 B.责令停止招生 C.撤销教师资格 D.吊销办学许可证 【参考答案】ABCD

【名师点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设立的处罚形式及其内容的性质,教育行政处罚可划分为四大类:(1)申诫罚。主要包括两种具体形式:①警告;②通报批评。(2)能力罚。主要包括三种形式:①责令停止招生或停办;②吊销办学许可证;③停止或取消颁发证书的资格。对自然人的能力罚归纳有六种形武:取消考试资格;取消考试成绩;停考或限考;取消录取资格;撤销教师资格;取消考试工作人员资格。(3)财产罚。主要有两种形式:①罚款;②没收非法所得。(4)人身罚。

5.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初级职务 B.中级职务 C.高级职务 D.特级职务 【参考答案】ABC

【名师点睛】略[page] 6.下列选项中做法错误的是()。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A.某班主任经常拆阅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以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

B.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

C.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 D.某中学因为学生李某未能按时缴纳相关费用,将他开除 【参考答案】AD

【名师点睛】A项教师的做法不合法,除法律规定的部门外,任何人不得拆阅他人的信件。D项学校的做法不合法。学校不能随意开除学生。

7.2007年5月8日课问休息时间,甲、乙及其他同学都在教室内课问休息。当时教室后部天花板上挂着一个风铃,有几名同学轮流跳起用手去够挂在高处的风铃。乙在距离甲半米左右的地方起跳,他的手在摸高下落时划伤甲的右眼,致使甲的右眼当即出血。后经诊断,甲为右眼外伤性白内障、右眼破裂。虽经手术,但甲的右眼视力降至0.1,并伴有一定后遗症。()对甲某的伤势承担赔偿责任。A.乙某 B.学校 C.教师

D.乙某的家长 【参考答案】A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可题的意见》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有明确的监护人时,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本案中,乙在跳摸风铃后,划伤甲眼部,以致造成甲受伤致残,故可认定乙有过错,应承担赔偿责任。又因为乙是未成年人,所以由他的监护人父母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在此案件中不承担连带责任。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力(14岁,初中生)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B.餐馆老板因其未满16周岁,不予雇佣

C.王力应返回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完成学业后即可出去打工

D.王力完成义务教育后但不想继续升学,但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参考答案】BD

【名师点睛】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l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入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王力还暂时不能去打工。如果他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就应该继续他的学校生活;如果他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那么,他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9.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下列哪些条件?()A.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B.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 C.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D.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 【参考答案】ABCD

【名师点睛】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为()。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职务制度 C.教师聘任制度 D.教师任命制度 【参考答案】ABC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11.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是()。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参考答案】ABC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由此形成了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层次结构,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2.人民法院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不受歧视。A.考试 B.复学 C.升学 D.就业

【参考答案】BC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判处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

13.义务教育阶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 B.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C.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D.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 【参考答案】ABC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务部门、价格行政部门机关和审计机关根据责职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侵占、挪用义务经费的;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二)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第五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一)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二)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三)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 14.学校或者教师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依法给予处分。A.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B.直接责任人员

C.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的人员 D.非法方式谋取利益的人员 【参考答案】A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二)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A.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

C.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ABCD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学校和教师在建设平安校园中必须()。A.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 B.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C.管理不管理无所谓

D.及时清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参考答案】ABD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1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 B.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 C.不必要收费的 D.私自增加教师工资的 【参考答案】AB

【名师点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二)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未采取措施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者防止辍学的,依照前款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题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某市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罗雅在教师韩某的精心指导下完成了一副美术作品,此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了省儿童画展,荣获一等奖,并获l000元现金奖励。对1000元现金的发放,学校、韩老师、罗雅的家长产生了分歧。学校认为,罗雅代表学校参加画展,学校有权决定奖金的发放;韩老师认为,罗雅是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作品倾注了他的心血,奖金应该有他的份额;罗雅的父母认为,罗雅的学习生活由他们照料,奖金当然归他们所有。

请问:学校、韩老师、家长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学校、韩老师、家长的观点均是错误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公民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规定,未成年人也有属于自己的财产权。我国《婚姻法》、《继承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通过小作者的创作活动取得的稿酬”以及“通过发明创造获得的科技奖励而取得的财产”属于未成年学生自己所有,任何人不得侵占。学校的观点是错误的,罗雅代表学校参赛没有错,作品所获奖金却属于孩子本人所有。韩老师的观点是错误的。根据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的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发展的义务。韩老师的精心指导属于法律规定的教师应该履行的义务。家长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对罗雅的学习生活的照料属于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应尽的义务,而不能作为侵占孩子财产权的借口。孩子通过创作取得的奖金应归孩子本人所有,是孩子本人的财产权。鉴于罗雅还是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不能独立从事民事活动。因此,孩子的1000元钱可以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保管。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篇4

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

析一

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

2014浙江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A.劳动 B.模仿 C.学习D.本能

【答案】B。解析:美国教育学家盂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2.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 B.学科教学 C.品德教育 D.教学管理

【答案】B。解析: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A.进行个别教育 B.组建班集体 C.建立班级秩序 D.指导学生学习

【答案】B。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

zj.zgjsks.com

4.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B.人的气质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 C.气质有好坏之分

D.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答案】A。解析:气质是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的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没有优劣之分,不能决定人未来成就的大小。

2014下半年浙江教师资格笔试备考专题:

http://zj.zgjsks.com/zg/2014jszg_bs/?wt.mc_id=bk11904

5.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A.《大学》 B.《春秋》 C.《学记》 D.《论语》

【答案】C。解析:《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6.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A.认知过程 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C.教师与学生双主体 D.学生主导教师主体

【答案】C。解析: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7.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较大的强制性,与此相对的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较大的()A.灵活性 B.自愿性 C.自主性

zj.zgjsks.com

D.发展性

【答案】B。解析: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计划之外,学生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强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和状态,选择、控制、调节活动内容和方式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动机,给予指导,但参加与否,决定权在学生,不具有强制性。

8.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A.人格型和行为型

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 C.行为型和情绪型 D.情绪型和人格型

【答案】B。解析: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倾向,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倾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倾性问题行为。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三种类型。

9.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B。解析: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10.体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B。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

zj.zgjsks.com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11.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 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说明情绪具有()功能。

A.适应 B.动机 C.信号 D.组织

【答案】D。解析: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12.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动作记忆 D.情景记忆

【答案】B。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3.“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 人。”这体现了()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内发论

【答案】B。解析:题干的描述出自华生,他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之一。14.德育的永恒主题是()A.政治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zj.zgjsks.com

C.理想教育 D.生存教育

【答案】B。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15.强迫症的矫正方法是()A.行为疗法 B.森田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法

【答案】B。解析:矫正强迫症的方法是日本的森田疗法,强调当事人力图控制强迫症状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导致的对症状出现的专注和预期,对强迫症状起维持和增强作用。

16.逆反心理出现在()阶段。A.中学 B.小学 C.幼儿 D.大学

【答案】A。解析:逆反心理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发生在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遇事“爱唠叨”,说话过头,限制了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交友结伴的时候。

17.学校课程通常以()的形式出现。A.选修课程 B.必修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A。解析: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18.“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了()

zj.zgjsks.com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C。解析:略。

19.教师成熟的标志是自觉地关注()A.教师 B.生存 C.学生 D.教材

【答案】C。解析: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其中教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熟的最主要标志。

20.詹姆士和朗格提出了()A.丘脑情绪理论 B.情绪的认识一评估说 C.情绪的机体知觉理论 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答案】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丹麦生理学家朗格于1885年也提出了同样的解释,他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后人把他们的理论称为詹姆士一朗格的机体知觉理论。

二、辨析题

1.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因此它比班级授课制优越。【答案】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便于学生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但是,分组教学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分组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zj.zgjsks.com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教学过程中有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教和学),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也就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与其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点:①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②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③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④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⑤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3.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丧失可由其他感觉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

4.品德的心理结构具有统一性。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品德的知、情、意、行具有统一性。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多种基本心理成分的有机统一。四种成分既各有其重要地位作用,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品德的完整面貌。学生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四种心理成分的协调发展。

三、简答题

1.简述经验课程的的优点。【参考答案】

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以开发与培育主体内在的、内发的价值为目标,旨在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学生的兴趣、动机、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内容,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简述班集体形成的阶段与培养的方法。【参考答案】

(1)班集体形成的阶段:①组建阶段;②形核阶段;③发展阶段;④成熟阶段。(2)班集体培养的方法: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简述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参考答案】

zj.zgjsks.com

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有:(1)调查法;(2)观察法;(3)会谈法;(4)作品分析法;(5)心理测验法;(6)心理投射法。

4.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参考答案】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1)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全面性和概括性;(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丰富性和矛盾性;(3)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薄弱性。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 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 多长时间。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题的准备只用了l5分钟”。

材料二: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材料三: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

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参考答案】

(1)从教育的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与材料三体现了备课的重要性。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备好了课,教师便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了解透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且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系统、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师应树立终身备课的思想,把备课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应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基于自我反思的备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从教育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中的老师与材料三中的芭蕾舞大师的话语体现了他们对备自我的重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材料二中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要想教好一节课不仅仅是写一份教案的问题,而且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外还包括备教学行为、备自我、备检测等;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zj.zgjsks.com

(3)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姿态置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2.材料一:一篇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报告显示,有一半的老师认为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材料二:在一节政治课上,老师在认真的讲课,还时不时地在黑板上写下重点内容,而学生有一部分在学英语,一部分在看小说,一小部分同学甚至在交头接耳,老师忽然意识到了学生的情况,说把你们无关的东西收起来,否则我就下去收走。有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讲的课有什么意思,还不是照本宣科,还不如直接划重点算了”。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考答案】

现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2)教师教授方法单一,依然是传统的讲授法;(3)教师过度依赖教材,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4)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缺乏互动,依然是传统的“你讲我听”的角色,学生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上一篇: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00字下一篇:经济合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