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写作背景(精选11篇)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1936 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搜集材料,不断润色祥子的形象。山东大学闹了**,老舍辞去教职,专心地投入到《骆驼祥子》的写作中。1937年1月,小说在《宇宙风》连载。
一、目前的现状及成因
课文背景介绍是一个老问题, 基本上每篇文章老师都会简单介绍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和背景, 正由于此, 以致许多的语文老师对课文背景介绍到了近乎麻木的地步, 更谈不上对它的合理把握。很多老师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往往只是为了介绍而介绍, 既不管内容, 也不问时机, 随意性太强, 模式化太浓, 效率低下。这样的背景介绍似乎成了鸡肋, 不讲老师觉得文章的分析少了一个环节, 讲了学生似乎根本听不进去, 不能起到帮学生加深理解课文作用。在这近乎麻木的介绍背后其实隐藏着两大问题:其一, 他们很少去深究背景内容的复杂性, 仅仅只是满足一般性的介绍, 很少去探究这么多背景的背后哪些东西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缺少一个筛选提炼的过程。而且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也缺乏分析, 不管学生实际, 一律加以“填鸭”。其二, 他们在教学时, 对背景分析往往是机械、呆板的, 对这环节出现的时机缺少研究, 一般都放在教育环节的开始部分。总是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这两大问题导致教师对课文背景分析不准确、不能切中要害, 时机出现也有问题, 以致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作用不明显。
既然知道了症结所在, 就应该从思想上重视背景介绍这一环节, 真正重视了, 你会发现它会给你的语文教学带来很多的帮助。
二、介绍文章写作背景的实用意义
(一) 创设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中学生自主性程度不高, 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氛围的创造十分重要。对此, 写作背景的介绍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如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 这篇课文的特殊性在于它带来的哀伤色彩, 格调低沉, 讲授这篇课文时课堂气氛的渲染是必不可少的。为此, 我充分发挥了写作背景的作用。先从总理死后联合国降半旗说起, 我问:“周总理不是国家的领袖, 死后为什么联合国会有降半旗这种‘破例’的行为?”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思考欲望。笔者接着说:“当时联合国秘书长是这样说的:为了悼念周恩来, 联合国下半旗, 这是我决定的, 原因有二:一是,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 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 中国有10亿人口, 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 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 在他逝世之日, 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孩子们听完后不禁为之动容。然后向学生介绍当时的写作背景:1976年1月8日, 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敬爱的总理与世长辞了, 举国上下一片悲痛, 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 人们无法表达自己的哀思, 直至1977年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 大量的悼念诗文才得以公开发表。女作家柯岩的《周总理, 你在哪里》就是这一时期的优秀诗篇之一。听完我的介绍许多学生表情有所变化, 视线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书本上。这样, 学生的学习就进入心里的最佳状态, 促进整个阅读过程的优化。
(二) 抛砖引玉, 理解句子含义。
含义深刻句子是文章的精华。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对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 指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既是重点, 又是一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找到其中的窍门———含义深刻的句子常包蕴文章的中心, 而文章的中心又与作者写作背景紧密联系。何不充分发挥写作背景在这个理解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呢?如在讲授《紫藤萝瀑布》时,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很难理解。这时笔者适时出示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作者宗璞, 她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 “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 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 (1982年10月小弟病逝) , 徘徊于庭院中, 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 睹物释怀, 由花儿自衰到盛, 转悲为喜, 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于是写成此文。这样写作背景介绍后, 学生们再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了。
(三) 牵线搭桥, 感悟文章主旨。
好文章常常是作者有感而发, 意在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是一篇文章的精髓, 斟词酌句细细品味这一精髓, 别有一番风味。然而, 有许多文章写作年代久远或者写作情景特殊, 如不了解写作背景, 很难感觉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之则能出色地驾驭, 得心应手。如笔者在教《幽径悲剧》时, 从“悲剧”的含义开始讲起,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进一步找出藤萝今昔之对比, 告诉学生美好的东西是如何被毁灭的。再进一步启迪学生思考是什么增加了藤萝的悲剧意味。学生们通过讨论答出了:愚氓毁美, 从而更加靠近本文的主旨。但是由于学生对作者特定的写作背景缺乏了解, 对“文化大革命”又不甚知晓, 所以要想明确地归纳出本文的写作主旨还是有难度的。这时笔者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92年, 这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天”, “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年, 改革春风劲吹, 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是, 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因而出现了“愚昧灭美”的现象。作者迫切地感到必须努力实行科教兴国, 迅速提高国民的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 于是, 怀着重大的使命感写下此文。这是学生突然就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迅速而准确地概括出本文的主旨。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明显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虽然盘剥欺压百姓,却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结朝中权贵,以求到长安去做京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本诗可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蚕丛及鱼凫”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写开辟道路之艰难。诗人从蚕丛、鱼凫开国的古老传说落篓,追溯了蜀秦隔绝、不相交通的漫长历史,指出由于五位壮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见人迹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崎岖险峻的栈道。强调了蜀道的来之不易。
第二部分,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主要写跋涉攀登之艰难。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前八句为一层,强调山势的高峻与道路之崎岖。先例举了六龙、黄鹤、猿猱这些善于飞腾攀登的鸟兽面对蜀道尚且无可奈何的情况,以映衬人要攀越蜀道谈何容易;又特地选择了秦地突出的高山青泥岭加以夸张描绘,显示蜀道之高耸入云,无法通行。“问君西游何时还”以下为第二层,描绘了悲鸟、古树、夜月、空山、枯松、绝壁、飞湍、瀑流等一系列景象,动静相衬,声形兼备,以渲染山中空旷可怖的环境和惨淡悲凉的气氛,慨叹友人何苦要冒此风险入蜀。
第三部分,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不如早还家”,由剑阁地理形势之险要联想到当时社会形势之险恶,规劝友人不可久留蜀地,及早回归长安。这部分亦可分为两层。前五句为一层,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突出剑阁关隘险要,后六句为一层,以毒蛇猛兽杀人如麻暗喻当地军阀如凭险叛乱则将危害百姓,规劝友人早日离开险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一直沿用至今,表明了老师的职责,韩愈的《师说》对老师的任务、作用以及社会地位给出了具体的说明,韩愈的这篇文章在现在也一直有前进意义,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能做此文,可见韩愈的前瞻性,那么,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呢?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知识扩展】
韩愈的名言警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进学解》
2、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 《与孟尚书书》
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草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 《 春雪》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
5、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 ——韩愈
6、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韩愈 《祭十二郎文》
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 《师说》
8、少年乐新知,哀暮思故友。 ——韩愈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10、形成于思荒于嬉,业精于勤毁于随。 ——韩愈 《围炉夜话》
11、人情忌殊异,世路多权诈 ——韩愈
12、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韩愈 《幽兰操》
13、圣人无常师 ——韩愈
14、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韩愈
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6、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 ——韩愈
1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韩愈 《原道》
1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韩愈
19、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 影不与吾形 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韩愈 《祭十二郎文》
《背影》
作者:朱自清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段落大意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段):
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
2.第二部分(从“那年冬天”到“我的眼泪又来了”):
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
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
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从“我说道”到“……又来了”):
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3.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主题思想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种社会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记写的情景,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写作特点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有一位教师在执教《陈情表》一课时, 抓住文中“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这句话, 架设学生走进文本的桥梁:“进退”暗含作者两难的处境, 揭示了文章的背景知识;“狼狈”饱含作者的矛盾心情, 展现了作者在当时处境下忠孝两难的心理。由此引导学生感知、品味文中相关语言的精妙之处, 探求蕴涵深厚的祖孙之情。这样的教学设计避免生硬地介绍写作背景, 引导学生从文本着手, 促成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给人不少启发:文本理解除通过教师提供相关写作背景的资料, 也可以挖掘文本语言, 借文本中隐含写作背景达成这一目的。
一些文章中隐含的相关写作背景的语句比较零散或含而不露, 教师可借助一些方法, 适时地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 在字里行间捕捉相关的背景信息, 生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一、顺蔓摸瓜, 寻找触动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内容
很多作品是作者在某些情境下的有感而发。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有这样的表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所以, 找出触发作者情感喷涌的导火索, 有助于挖掘有价值的情感内容。上文提到的《陈情表》的教学设计正是抓住李密进退两难的心境, 将情感教育融于言语分析之中, 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这里不再赘述。
二、整体阅读, 用问题串联相关的写作背景内容
好的问题可以“铺开”对课文的浅层次分析, 或为课文分析的深层次切入作“铺垫”。其特点是问题的设计以撒网的形式“铺开”, 问题涉及的课文容量较大, 一般都是提纲挈领的。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地浏览文章, 掌握课文背景内容, 为后面课文分析的展开和问题的深入分析作“铺垫”。《安妮日记》这篇文章的课后练习就有这样的特点:“有人说安妮的日记是法西斯杀戮和种族迫害的罪证, 你从日记中看到了哪些法西斯的罪行?”这个问题将课文中大量的对战争的侧面描写的片段串联到了一起, 让学生对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背景形成了整体感知, 也为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安妮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作铺垫。又如《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背景引入部分可以要求学生速读全部章节, 找出表现时代特征的词句, 通过分析重要的字词, 概括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
三、抓关键句, 理解句中重点词语隐含的背景内容
文本中的关键句往往是体现文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文眼, 就隐含了作者的写作背景。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主要看教师能否抓住文眼, 恰当运用, 丰富教学形式, 提高教学质量。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然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一句, 道出作者在修葺后的项脊轩里潜心读书时的喜悦心情与诸父异爨、亲人离世的悲痛之情, 也交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在教学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 着重讨论“哀痛者”和“幸福者”哀痛的内容和幸福的内容, 并联系文本中相应的背景内容不难发现, 段祺瑞执政府屠杀手无寸铁的民众的暴行和刘和珍君等为改变黑暗现实、勇往直前、奋斗献身的经过, 正阐述了“哀痛”和“幸福”的内涵。因此, 抓住了关键句, 理解句中重点词语隐含的背景内容, 就为理解、把握全文找到了切入点。
四、揭示文体, 抓住其特点重塑文本背景内容
古代的文体有其特点, 如“记”是记载事物, 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的一种文体;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教师可以从文体着手, 揭示文体的一般特点, 研读相关段落, 重塑文本的背景内容。
比如“说”这种文体是用来表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的。初中所学的《马说》, 韩愈就借千里马因为食马者的无知而被埋没的现象, 表达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韩愈在写《师说》时, 也是由一件具体的事或一种具体的现象引起, 据以提出反流俗的见解。于是笔者据此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作者针对社会上的什么风气写这篇文章? (请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这种社会风气表现在哪里?这些现象造成的后果是什么?这组问题的设计直指文章的写作背景。根据这些问题, 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的第二段, 打破了以往先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再逐段讲解的做法。这不仅巧妙地介绍了写作背景, 并从文本入手研读重点段落, 而且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兰亭集序》《报任安书 (节选) 》《始得西山宴游记》等课文都可以通过揭示文体特点这一手段, 重塑文本背景内容。
章熊先生曾经指出:“准确地说, 语文课所涉及的, 不是‘语言’, 而是‘语言的运用’。没有注意到二者的区分, 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背景内容的介绍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仅停留在关注学生掌握多少背景知识、理解多少文本内容是不够的。将文本中隐含写作背景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 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将文本中隐含的背景内容挖掘出来, 重新构建教学内容, 既节约介绍背景的时间, 也将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强化语言运用的能力落到实处。它的价值就在于参与这些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切入, 对文本中隐含的写作背景进行研读, 最后形成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此外, 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问题的设计可以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较为枯燥或过于理论化的问题, 只会让学生没有兴趣或望而却步。在外国小说欣赏选读课《素芭》一课的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帕斯达帕与素芭是怎么样的关系?粗粗浏览的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他们是恋人关系;而很快就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他们只是朋友;再稍晚点又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帕斯达帕当素芭只是玩伴。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积极参与到了问题的探讨当中, 而思考问题的深度也反映了学生对文本解读的不断深入。这种思想碰撞所达到的效果揭示了课文的背景:印度妇女地位低下, 没有婚姻自由, 命运悲惨。这是教师费尽口舌也远远不能企及的效果。接下来, 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帕斯达帕这一人物, 从而明确这篇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命政 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 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 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野草》共收 录了鲁迅的散文诗句23篇,是1924年9月至1926年4 月在北京所作.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
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 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 记忆中,对故乡有许许多多回忆。那记忆是温暖的,是美 好的。正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让人回味和留念。故乡永远是鲁迅温暖的家,美好的理想是鲁迅永远的向 往和追求。
北国,是鲁迅现在生活的地方,现实严酷的环境,作为战士,故乡固然十分美好,让人眷恋,但现在更需要坚定、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雪》中描写的绝妙的江南、江北雪景图。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他是以“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孔丘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有听、说、读、写、译。一般而言, 对译要求不高或者不要求, 写也就成为考核的终极目标, 也一直是英语学习考试中的一道难题。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 是各类考试必须进行测试的一项能力。《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高职英语教学要以实用为主, 以应用为目的, 体现在写作方面要求学生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至100个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单的应用文, 如表格和单证, 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 词句基本正确, 无重大语法错误, 格式恰当, 表达清楚。”基于此, 近些年来高职高专院校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给予了一定的重视。教育部职业教育院校外语类专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导举办的“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等类的专门活动大力开展, 旨在通过比赛引起广大高职生重视并推动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工作。
二高职学校英语写作教学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学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情况, 笔者在福建省范围内对十几所高职高专学校进行了调查与走访, 同时与一些学校的相关领导和老师做了一些交流。调查中发现:首先, 高职院校中英语仅仅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开设, 周学时一般为2个学时, 在一些举办英语教育专业或者英语方向的学校中, 有个别学校专门开设了英语写作课, 为期一个学期, 周学时2个学时。其次,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 写作方面的教学一直以来成为一个漏洞, 教师更多重视课文阅读和知识点讲解, 对于涉及写作部分的内容基本不理或者直接绕过, 英语写作只是作为单元总结的时候简要提及。对于近年来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 各个学校基本采用先遴选苗子再进行专门强化训练以参赛, 这种方式严重违背了比赛的初衷, 也基本达不到好的效果。
仔细思考整个教学现状, 不难发现, 英语课程的整体地位和英文写作在英语课程中的地位决定着英文写作能力在教学中得不到青睐, 加之高职生底子薄的基本情况, 英语写作能力在大学学习阶段面临着每况愈下的境地。
三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职生写作能力的基本情况, 笔者自2012年来亲自辅导了4名学生参与“全国高职高专写作大赛”公共英语组的比赛, 同时也关注了一些兄弟院校指导学生参赛活动。对这些遴选出来写作能力比较好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第一, 这些学生多半认为写作是件痛苦的事情, 他们平时基本很少进行训练, 凭的是中学阶段较好的底子, 在英语写作方面少有兴趣。第二, 整批参与训练的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整体偏低, 写作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凸显, 如: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用词不准、连接不顺、句式单一等等。
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差已经成为各个高职学校的一个难题, 学校英语课程的地位和教师对写作教学的定位, 加之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 这些原因导致了这一糟糕的局面, 而这样的局面可能会继续恶化下去。
在笔者的调查中, 教师对写作部分的忽略和学生学习中对写作部分的忽略已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对一些等级考试培训的课程中, 写作部分的教学仅仅限于非常有限的学时, 仅仅限于一些基本写作技巧的讲解, 更有甚者, 仅要求背诵范文, 学会套写文章。
四职业导向背景下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途径探析
高职学校英语写作教学应该以“能力为本位, 职业为导向”, 但是如何将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切实培养学生未来职业中的基本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通过写作课程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可行性探索尝试:
1. 教师层面
(1)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与动机是学好任何技能的两大重要因素,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为了改变学生对写作痛苦的想法, 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 从作文命题角度考虑, 选择适合的题目和话题进行训练。根据高职生所需要掌握的文体和写作能力要求, 选择一些合适的话题或者当前热门的事件来进行写作, 允许学生使用网络, 通过网络参考一些材料, 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 让学生有话可写, 迈开英语写作的第一步, 愿意动手去写。
其次, 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有机融合, 在听、说、读的过程中培养写的能力。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可以多让学生造句和复述课文等, 这些都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写作能力。在写作之前, 可以通过写作的话题提前让学生寻找相关的资料, 通过阅读或者听说, 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 英语听力与口语能力直接影响着写作能力, 同时阅读各种体裁的英语材料对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关注母语负迁移问题, 培养正确的英语思维习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必然受到母语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产生积极的“正迁移”和消极的“负迁移”。在英语学习中不难发现, 由于语言的差异, 母语干扰所带来的“负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和很大范围内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具体体现在:
首先, 母语干扰带来的中国式英语表达。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和丰国欣的认知心理机制理论告诉我们,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习惯性地利用汉语的“心译”中介行为来完成。由于“心理词汇”的缺乏经常容易导致出现表达不准确或者不得体的情况。如在表达看书一词, 涉及看的单词有read, look, notice, w a t c h等, 初学者很容易因为“心理词汇”缺乏的原因使用look book这样的表达。因此, 教师应该扩大学生的心理词汇量, 避免存在一些误用和错用的表达形式。
其次, 中国文化语用习惯差异带来的干扰。两种文化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和篇章结构等存在着一些差异, 培养学生对这些差异的敏感性可以使他们对两种语言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 要根据中文和英文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 特别是句子表达结构的差异, 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表达习惯, 尽力避免语用错误。如英语中的存现句:教室里有一张桌子。中国学生的翻译方式自然“心译”为The classroom has a desk.由于汉语句子结构和英语句子结构的异同, 中国学生对there be句型的使用一直缺乏意识。再如称谓文化差异, 英语中的王老师一般翻译为Mr.Wang而不是Teacher Wang, 这类现象不胜枚举, 中国学生轻而易举就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因此, 在不同文化表达习惯和方式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地讲解,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写作和表达。
(3)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多渠道多途径进行专项训练。结合高职生特点和具体写作训练目标, 采取新颖实用的方式,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等能力, 具体如下:
首先,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主导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生英语基础差的实际情况下,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 教师引导小组学生如何进行表达要点选择, 谈论用词用句, 组织段落衔接, 教师组织、协调、答疑, 学生小组成员间增进沟通交流, 集思广益,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同小组间接受相同的任务, 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竞赛, 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其次, 采用“车间互动”教学模式。即采用范文讨论—指导分析—学生练习—习作互改的课堂模式。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对范文的讨论分析, 得出写作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技巧,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写作, 最后通过学生间的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从自己和他人的写作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再次, 与时俱进, 利用网络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构建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写作教学模式, 因为计算机有着良好的交互性, 它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学生可以通过邮箱等方式交作业, 还可以在网络环境里和教师进行着有效的沟通, 适应时代的潮流。
最后,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写作教学的评价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辅, 以实训评价为主。弱化期末考试的比重, 注重平时训练的情况, 重在考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 把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度作为课程成绩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2. 学生层面
(1) 提高认识, 思想上重视英语写作。认真学习《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本精神和职业对英语写作能力的基本要求, 重视应用文写作, 重视英语课程学习, 端正态度。此外, 要从更高的要求和角度对待英语课程学习, 如高职生未来即将面临的升本考研和各类职称晋级英语考试等, 这类考试中对英语写作均有要求, 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位才有可能在具体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2) 重视英语基础的学习与夯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高职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 要大力加强词汇的学习, 以英语等级考试等为契机, 把词汇的记忆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英汉语之间的一些文化差异, 在语法、修辞、结构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梳理,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语言输入, 增强抗母语干扰的能力, 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不断模仿英语的遣词造句, 在模仿中不断吸取营养, 最终真正克服母语的“负迁移”, 从而提高写作的能力。
(3) 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对于英语应用文, 首先, 要掌握基本的格式。如邀请函、投诉信、求职信、留言条等, 掌握好这些写作的格式是写好英语作文的首要因素。其次, 要掌握好必要的词汇、句型和套话。每一个类型的应用文都有着一些可以直接采用的固定模式, 掌握好并且能够正确选择运用好这些模式是写好一个应用文的关键环节。再次, 对于一些题型的应用文一般都有着固定的篇章结构, 如三段论指导思想下的三段写作法。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布局整篇文章, 如何凸显主题, 如何开篇与结语。这些技巧的掌握是写好一篇文章的重要因素。此外, 学生应该在这些写作技巧的指导下开展经常性的训练。如开展模仿写作练习, 通过模仿范文可以让学生对该体裁的文章有着更好的理解;如开展限时写作练习, 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语言和下笔成文的能力。从模仿写作到开展独立写作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经常性的训练可以达到创造性写作的目标。
高职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涉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复杂过程, 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不断实践提高的过程。作为高校的英语教师, 应该积极在如何有效开展写作教学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上下功夫, 切实从学生实际考虑, 找到适合自己的可操作的可实现的路径,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提高写作的信心, 达到“敢于下笔, 下笔有料”的境界。
摘要:高职生英语写作能力不高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在这个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下, 本文基于具体写作教学现状, 结合实践经验, 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分别提出一些可操作的策略, 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生,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1]顾伯清.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必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2]夏少芳.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2005 (5)
[3]朱宪玲.高职院校应用写作“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4 (29)
[4]丰国欣.英语跨文化写作中的认知心理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29)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苏轼的《西江月》是脍炙人口的诗作。而诗人苏轼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了这首佳作《西江月》呢?
不同的苏轼诗词选本、论著对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一词作于何时、为谁而作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标题都不同。大致有如下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公元1097年(绍圣四年)作于儋州。孔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为该词加的标题为《西江月·中秋和子由》,认为此词”绍圣四年八月十五日作于儋州“。刘石《苏轼词》只有词牌,没有标题,认为此词”约绍圣四年(1097)中秋作于儋州“。两书作者均认为抒发的是兄弟之情。
二、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作于黄州。洪柏昭《三苏传》认为“谪黄第二年的中秋,苏轼写了首《西江月·黄州中秋》词”。关立勋《宋词精品》也认为是“被贬黄州第二年中秋节所作的词”,并认为词的.最后两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作者“北望”是面向汴京,表现的是“对神宗皇帝的期望”。盖国梁在《唐宋词三百首》中同样认为该词是苏轼谪黄第二年“作于黄州的中秋”。吕观仁在《苏轼词注》中,直接用《黄州中秋》作标题。《宋词精华苏轼词选集》只提供一个注释: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此词作于元丰三年。
知识扩展:评析《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苏轼的几首中秋词中,本篇自有其特色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人生几度新凉”,有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在我校2008年以前的写作考试试卷中, 填空、选择、名词解释、判断、简答等题型基本都是固定采用, 试题设计也不够合理, 考查的知识点太细, 而且答案限定得太死, 因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多, 为了考试合格必须死啃书本, 其结果学生怨声载道进而对写作课程失去兴趣, 从效果来看也没有达到检测的有效性, 一些分数高的人恰恰是写作能力不强的“背书达人”。为了适应写作课程的教学特点, 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 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2008年开始对写作课程的考试环节进行了改革, 在命题方面, 坚持以能力检测和培养为主的原则, 舍弃了以前写作考试中的小题、死题和相应的僵死的评分规则, 代之以大题、活题和相对灵活的评分规则。这可以看作一种“非标准化”命题方式的探索, “在试题的设置方面更加侧重能力的考察”, “这样更能考出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也给学生充分的发挥个人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2]与以前的考试相比, 这种“非标准化”的标准化考试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也更适合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点。
以下是2008年以来写作期末考试部分试题:
例1:观察图片,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 根据写作感知的不同层次写三段话。 (图片略)
例2:请阅读聂鲁达的诗歌, 请你就该诗歌的特点写段赏析性文字。 (聂鲁达《如果白昼降临》, 诗略)
例3:作为写作者, 你最关注社会生活的哪些侧面?它为你的写作提供了哪些素材?请联系自己的写作实践, 完整作答。
例4:阅读此则消息, 回答下列问题:1、此消息属于什么结构类型?2、结合例文, 分析并归纳此种结构类型的基本特征和突出优势。 (《威尼斯人为城市办“葬礼”》, 文略)
例5:以“门”为题, 写一篇散文或小说。
例6:月华和如水是一对相恋了八年的恋人, 感情一直很好, 但最近如水的母亲却坚决要女儿与月华分手。如果以此作为一篇小说情节的开端, 请你为这篇小说构思出不同的情节, 直至结局。20分。要求:1、要有四条情节线;2、每条情节线不少于五个情节点, 已列出的除外;3、不同情节线中相同的情节点最多只能有一个。
例7:在学校组织的一次综合性表彰大会上, 拟请“三下乡个人标兵”、“自强之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单项奖”的获奖代表上台发言, 假如你是需要发言的获奖代表, 请你选取其中的一种身份, 写一篇简短的发言稿。400-500字。
在目前的体制下, 大学教学只能在教育设计的整体框架之内进行, 所以对写作这样的专业必修课而言, 考试是必须的。如何设计出与写作课程特点相符的试题, 则是不断优化写作教学设计, 不断改善写作教学效果的现实课题。
大学写作教学应该带领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还原写作本身应有的却被忽视了的审美功能。所以大学写作的命题可以采用开放性的大题开拓学生的思维, 避免引导学生一味死记硬背、死啃书本的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等零碎的小题。自2008年实行试题改革以后, 写作试题基本由3-5个大题构成, 这就消除了学生在学这门课程之前的厌倦和恐惧, 为引导学生走出书本,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创造了条件。
大学写作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力、思考力, 所以试题应该灵活, 避免抽象理论和细节知识点的直接考核, 淘汰只会考试的高分低能者。当然, 考试不能和理论、知识点完全无关, 如果这样, 积累了学科精华的教材和平时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 考题要考虑尽可能涵盖课程的重点内容, 并将理论思考和运用分析的基点蕴含在题目之中。例1从知识点来看, 考查了学生对写作感知的三个层次的理解, 从能力考查来看, 检测学生能否通过对有生活记忆的客观对象进行主观感知后上升到艺术升华, 三段话连起来应该是一篇由浅入深、结构完整的小文章。例2和例4都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例分析的能力, 不同的是例2是诗歌赏析, 属于艺术分析, 对艺术感知力的要求更高, 而例4是新闻文本分析, 对理论掌握和运用能力的要求更强。例3隐藏的知识点是对写作客体的认识,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亲身感受阐述写作主体如何利用写作客体提供的资源为写作服务。这几个例子说明, 写作的考试并不需要细化到某一个字词或术语, 学生也并不需要一字不漏地将课本背下来, 但是阅卷老师一定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出其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 是否具备了超越知识掌握之上的用相关知识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写作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应避免用单一思维束缚学生的想象空间, 也应避免过分的理论思维伤害学生宝贵的感性创造特质。所以, 写作考题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最大的思考空间和创造舞台, 鼓励一些超常思维火花闪现。如例5, “门”具有抽象和具象、生活和艺术的多重蕴涵, 丰富的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 同时, 作为一篇命题作文, 在文体上提供了诗歌和散文两种选择, 以最少的限制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例6选取了一个在社会上和学生中间都很热门且熟悉的“恋爱分手”的话题, 相恋了八年、感情一直很好的一对恋人, 女孩的母亲却坚决要女儿与男朋友分手, 要求以这个能激起学生诸多复杂感情的事件为小说开端, 编出四条不同的情节线, 既考查了学生对小说总体特征及小说情节的了解和把握, 又能看出学生在编故事、写小说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显然比单独考“什么是小说的情节”这样的题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也更符合写作的教学规律。
大学写作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力、表达力, 所以, 写作考题应力求“务实”, 让学生在真实情景的语境中得到锻炼, 尤其是应用文体的写作更是如此。例7提供的写作环境就是写作者熟悉的, 通过校园真实身份和真实情景的再现,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撰写发言稿, 检测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样, 这也比让学生回答“什么是发言稿, 发言稿应该怎么写”等问题要有用得多。
与很多学校一样, 目前我校的大学写作课程也面临课时大量减少、教学任务加重、标准化考试的总体格局不能改变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除了丰富学习形式、开展第二课堂外, 改革写作考试的方式和评判标准也是重要途径。作为期末考试, 不可回避具有检测学习效果和评定学分等级的功能, 但写作考试的主要目的并不在此, 更不是要把学生“考倒”, 而是为平时的写作教学提供良好的导向, 甚至把考试也当作一次练笔和进一步训练的实践机会。在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手段上也实行相应的改革, 降低标准化考试所占的权重, 加大平时训练的力度, 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学生“平时基本不学, 考试一周复习, 分数及格万岁”的不良学风, 是包括写作教学改革在内的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忠.标准化考试的实质及引发的教育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12) :6-7.
【骆驼祥子写作背景】推荐阅读:
骆驼祥子作文10-26
骆驼祥子习题12-02
骆驼祥子小说简介10-08
骆驼祥子名著阅读11-28
《骆驼祥子》名著阅读整理07-11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左右07-18
小说骆驼祥子笔记摘抄10-14
骆驼祥子的好句10-30
骆驼祥子阅读理解题11-02
《骆驼祥子》主要故事情节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