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优质教案(共10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描写植物的奇异之处。
过程与方法
1.以“导——扶——放”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
2.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植物世界的神奇与奥妙,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所描写植物的奇异之处,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搜集有关奇异植物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是学生认知课文。体会课文。理解作者写作思维的一条的途径。在读中学生可以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华。在这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在自主。宽松的学生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主要抓住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进行有目的地教与学。整堂课都是紧紧围绕“奇异的植物,奇异在哪里?”这一个问题来学习的。通过学习每一处植物的奇异来理解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视理解重点词句,重点段落。做到“纲举目张”,抓住重要问题,引领教学全过程。使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得以突破。
教学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为了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与他们自身的潜能,在整个教学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引领学生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的方法学习后面的其他段落,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课堂上,我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采用大量的激励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去理解重点字词,诵读相关段落,感受奇异植物带来的欣喜。
教学过程:
(一)解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课件)认读生字和词语:嚼 醉 蚌 花棚 剥皮 低洼 荷花 柔和 缩回 捕蝇草
3.(放录音)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从课题看,同学们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从课题引入,复习前面所讲内容,为今天的学习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针对课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很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植物世界里的植物究竟有多么神奇呢?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星先后到了哪里?观察到了什么奇异的植物?找到了用笔划一划。
师:你的思路真清晰,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作者走到哪就看到哪,写到哪。这是什么顺序?(参观顺序)也可以叫移步换景。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块儿移步赏景。去感受每一种植物到底奇异在哪?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全班齐读第一段。
(2)提问: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反馈。
小结:这一段交代了参观的人物和地点以及向导。
设计意图:通过这段的学习,教会学生写参观记一定要交代参观的时、地点、人物,让人读了能够一目了然。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找出这段写了哪种植物,细心体会它的奇异之处?(用——画出植物的名称,用~画出植物的奇异之处)
(2)(投影出示)走进植物园,一阵风吹来,大家听到哈哈的笑声。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大家正感到奇怪,李叔叔把他们带到一棵长满果子的树下,说:“这叫哈哈树,树上的果子被风一吹,就会发出哈哈大笑的声音。”
①讨论交流,指名反馈。(老师相机板书:哈哈树→发出笑声)
②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此段。a. 读好问句,“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这个问句都是有疑而问,要读得短而上扬,读出因好奇而急切想知道其中原因的心情。
b.读好描摹人物情状的词语,如:“大家正感到奇怪”,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小星的心情,读出人物的情感变化,读时可稍重些。
c.你喜欢这种植物吗?试着读一读,喜欢的站起来带着你的感情读一读。
③师生共同总结学法。
读,自然段
找,地点和植物的特点
想,植物奇异的地方
读,带着感情读,读出奇异的特点来。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读中理解。教师采用“导”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学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下面我们就用刚才这样的方法自己试着学习这部分的内容。
(2)学生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小星行为表情的语句来体会和理解植物的奇异之处。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带电花→带微电)
(4)①读句子:小星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摸。“啊!”
②小星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摸。谁知,他的手指刚碰到叶子,就感到一阵麻木,好像触了电似的。“啊!”他惊叫着把手缩了回来。(指名读,比较不同)
指名学生朗读本段,要读出我们“不可思议。神奇”的感觉。
设计意图:出示学法,便于对学生进行“扶”学,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在“导——扶”的过程中,通过读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4.学生自学(4—7)自然段。
(1)学生根据学法,自主地学习这部分的内容。
(2)出示合作学习要求:(投影出示自学提示)
①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线划出介绍哪种植物,找出最能体现小星行为表情的语句。用~画出李叔叔介绍这种植物的奇异之处。
② 同桌进行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指名反馈,教师相机板书。
(4)(出示课件)指名读4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蜡烛树的样子吗?师生合作读读。
(5)自由读5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管这种草叫醉草呢?自由读6自然段,画出书中描写捕蝇草捕虫的句子,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7自然段:女生读小星的话;男生读李叔叔的话;老师读叙述部分。
设计意图:由于2—7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我在4.5.6.7自然段的学习中,通过“放”这环节,让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得以展示和调动。
5.学习第八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李叔叔带领大家参观了这么多奇异的植物,你们最想说什么呢?
(1)指名反馈。
(2)自由读最后一段。
(3)为什么结尾用了“奇异”这个词语,引导学生知道最后这句话是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感叹,是全文的中心句。(投影出示: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啊!)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这句话。
(三)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
课文通过记叙小星和同学们参观植物园,李叔叔向我们介绍了六种奇异的植物,它们分别是……大自然的植物千姿百态,那学习了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呢?
设计意图:教师恰当的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教师总结。
在自然界里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它们犹如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老师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观察,多看课外书籍,将来去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
(六)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1.播放世界上其他奇异的植物,学生观察,看看有什么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大地的绿毯被春风吹拂得清新可人,沁人心脾,多美呀!今天,老师把春天带进了我们的教室,想看吗?(出示课件1)
2、欣赏了这些植物,你想说什么?
3、是呀,这些植物很美。植物世界不仅美丽,还很奇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5课《奇异的植物世界》(课件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4、让我们来齐读一遍课题吧!谁来说一说“奇异”是什么意思?
5、听你们这么一说,老师感觉到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奇异的植物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吗?但是我们的向导农艺师李叔叔告诉我只有拿到入场券才能进入植物园,想不想拿到这张入场券?
二、认读词语
能准确大声地读出这些词语就能拿到植物园的入场券,谁愿意读?
(课件3)指名读。哪个字最难写?
“醉”放大看(放大镜),“醉”左边是“酒”(书写窗口)字去掉三点水,只剩一个空酒坛,右边一个卒字,是完毕、终了的意思,酒坛里的酒喝完了,人就醉了。
还有一个字“剥”,我们用学科工具来看看它怎么写,它读bao。跟着读。它还是个多音字呢,另一个音读bo,跟着读,可以组词“剥削、剥夺”
开火车读,识字游戏“聚光灯”。
过渡语:恭喜同学们顺利地拿到了入场券,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植物园畅游一番吧!
三、学文
1、理清写作顺序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找出作者的参观路线,用----做上记号,看看作者发现了哪几种奇异的植物,一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那开始吧!
学生边读边划出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谁找出来了?(课件4)小结:作者走到哪就看到哪,看到哪就写到哪。这是参观游记类文章常用的写作手法,叫移步换景。今后在我们的写作中也可以借鉴这种写作手法。
大家看,这些植物的名字可真奇怪,他们到底有那些奇异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块儿移步赏景,去感受每一种植物的奇异之处。
2.学习课文第二段
过渡:走进植物园,一阵风吹来,大家听到了哈哈的笑声.作者发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到第二自然段寻找答案吧!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这段写了哪种植物,它的奇异之处在哪里?(2)你读得很流畅,(课件5)看屏幕,这一段里有一个问句,找到它,再给大家读一读。
出示问句,这也是同学们心中的疑问,齐读。
(3)那哪来的笑声呢?谁来解答大家的疑惑?(板书:哈哈树---风吹会笑)
能发出笑声的树,真神奇呀!谁能模仿哈哈树的笑声?一起来。(4)让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5)这么神奇的哈哈树,想不想看看。(课件6)(6)谁能扮演这种树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奇异?(课件7)
(7)师生共同总结学法。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来认识哈哈树的?对,我们先把有关的段落读一遍,找到植物的奇异之处,再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然后做动作帮助理解,最后扮演植物做自我。
3、自学3---7自然段
我们认识了哈哈树,可植物园里还有几种植物等我们去认识,那就按刚才的方法到植物世界中尽情欣赏你喜欢的植物吧!
(课件8)看学习要求,自学3—7自然段。老师给大家10分钟,(倒计时)然后大家来交流。
老师看到了,同学们刚才学的都很认真,现在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吧。
(课件9)填表格
(1)送你一包带电花的种子,你要把它种在哪里?
(2)森林仙子送你一片蜡烛树的叶子,点亮它,你要送给谁?(3)夏天快到了,如果我们身边中上些捕蝇草,就不怕蚊虫叮咬了。
(4)这几种植物真奇异,想不想欣赏一下他们的真实面目。(课件10--14)
(课件15)谁来扮演你喜欢的植物,为大家介绍自己。
刚才这几种植物为大家做了自我介绍,让我们一起感受了它们的奇异。同学们我们一起看黑板,我们走进植物园,在树下看到了哈哈树、在花棚里看到了带电植物、在小路旁看到了蜡烛树、在草地上看到了醉草、在水草地看到了捕蝇草、在荷花池看到了水笛荷。这一路走来收获可不小,当你下次到什么地方旅游时可别忘了也按参观的顺序写一写,让我们也跟着你的文章到那美丽的地方游览一番。
四、总结升华
1、在我们美丽的地球上,还生长着许许多多奇异的植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
1、能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尤其读准:悖、恪。理解词语:修缮、恪守、验收等。
2、能用动宾词组概括莱伊恩遇到的阻力。能根据阅读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3、能在教师引导下对中心句和标点进行质疑,了解文章内容,感受人物的品质。
3、初步懂得“一个人,要始终恪守自己的原则,哪怕遇到的阻力,也要设法抵达胜利”的道理。
课前作业:
1、读课文,关注生字“悖” “旨”“恪”的读音。
2、查字典理解词语“悖”“恪守”“验收”。
3、这座建筑的“秘密”是什么?请用连贯的语言说一说。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对文章的中心句展开质疑。
1、媒体滚动播放各地的设计建筑。
2、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媒体出示: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
克里斯托.莱伊恩 (板书:莱伊恩)
3、出示第4节,对中心句展开质疑。
(1)引读,正音、理解词语:恪守(严格遵守)
l 恪守(严格遵守)(板书:恪守原则)
l 始终(点红):不只是严格遵守,而且还是——至始至终在恪守。
(2)泛红句子,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l 他遇到了哪些阻力?
l 他想了什么办法抵达胜利的?
l 而胜利又是什么呢?
(3)小结:抓住关键词提出问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内容。
二、了解设计的巧妙,对“弄虚作假”“固执”两个词语上的引号进行质疑。
1、概括莱伊恩取得的胜利
带着问题,来读课文,轻声读课文1——3节,先来思考莱伊恩的胜利是什么?(板书:保留设计)
2、对“弄虚作假”和“固执”两个词语上的引号进行质疑。
(1)为了抵达胜利,莱伊恩用了什么办法?(板书:四根柱子未接触天花板。)
(2)对引号质疑
师:如果用一个词来代替,那就是——弄虚作假(板书),课文中这个词语的上面有——,课文中还有一个词语也加了引号——固执(正音),你有什么疑问?
三、用动宾词组概括莱伊恩遇到的阻力,并理解“弄虚作假”与“固执”的含义。
1、理解“验收”,概括莱伊恩遇到的阻力。
(1) 指名读课文1、2节,莱伊恩的设计遇到了哪些阻力?找到相关的句子
(2)这些阻力主要来自于哪些人?板书:人士(市政官员)
(3)用动宾词语概括遇到的阻力。
l 了解当时的设计风格。
l 用词组概括第一重阻力
你能不能用上一个词组,来概括他遇到的阻力。(板书:修改设计)
l 接下来的阻力是什么,请你读句子也用上类似的词语来概括?(板书:送上法庭)
2、对话演绎,理解“固执”“弄虚作假”的真正含义。
(1)是什么原因使人士扬言要让莱伊恩吃官司呢?
(2) 莱伊恩凭什么自信,他坚持用一根柱子的设计有道理吗?
Ø 读上文,找到相关句子。(媒体出示句子)
Ø 自信的原因有几点?
媒体出示:
运用工程力学知识
依据多年实践
(3) 对话演绎,理解“固执”上引号的涵义。
l 圈红:惹恼,注意这个“恼”是恼怒,所以它是竖心旁
l 创设情境,想象说话
Ø (听录音)对于人士的责问,克里斯托·莱伊恩依然自信地坚持他的设计,用上什么样的句式可以表现出他强烈的语气?根据刚才你们找到的内容,想一想莱伊恩会怎么说。
Ø 同桌之间角色互换练习说
Ø 指名说。
莱伊恩的坚持,在人士眼中就是——固执,但是到了今天在作者眼中,在我们眼中,莱伊恩的这种固执实际上就是——恪守原则,是值得称道,值得敬佩,难怪作者要在固执上——,这个引号充分说明作者对莱伊恩当时的这种固执是肯定和赞扬的。
(4)体会“弄虚作假”上引号的作用
l 体会莱伊恩内心的矛盾
Ø “悖”的意思就是——违背,他不愿违背的是什么原则?
Ø 读读这句话,注意这个标点,想想作者是怎样把莱伊恩的苦恼写清楚?
Ø 指名读出左右为难,内心挣扎的感情来。
Ø 小结:要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往往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写。
l 为了抵达胜利,莱伊恩只能——弄虚作假。我们都知道弄虚作假是不对的,那莱伊恩这样做是对不对呢?
Ø 你们认为莱伊恩做的是对的,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作者要在弄虚作假这个词上——加引号这是作者对莱伊恩这种做法的——肯定,褒扬。
Ø (媒体出示现代大厅设计)你发现了什么?为了把先进、科学的设计保留下来,莱伊恩不得已只能——。
Ø 小结:“固执”表现出了他坚定的态度,“弄虚作假”是他想出来的巧妙的办法,其目的都是为了——从双引号中我们还读出了作者的情感。
四、升华主题,感悟明理
1、引读、理解“云集”。
2、学习结尾,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
28 秘密
莱伊恩 人士
“固执” 一根柱子 修改设计
支撑天花板
恪守原则 保留设计
四根柱子
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目标]
1.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2.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记录卡将自己喜欢的植物描绘出来,并融入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春天到了,到处都生机勃勃。前段时间,我们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进行观察。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交到了哪个植物朋友呢?
预设1:我观察的是校园里的水杉。看着它长出羽毛一样的叶子。
预设2:我观察的是小区里的迎春花。看着它开出了金黄的花朵。
预设3:我观察的是小河边的垂柳。看到枝条上慢慢地冒出嫩黄色的芽,这两天已经绿油油的了。
二、指导写作
1.说一说,交流自己的记录卡。
2.出示范例,指名说一说这张记录卡记录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交流:是从桃花的“名称”“样子”“颜色”“气味”“其他”这几个方面来制作记录卡的。这张记录卡中的“其他”包括桃花开放的时间、开花后结的果等内容。
4.学生交流自己制作的记录卡。
5.师生评价。
6.借助记录卡用完整的一段或几段话介绍自己的植物朋友,说说自己的感受。
7.小组内交流,观察相同植物的同学互相可以相互补充。
8.说说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植物朋友介绍清楚并且能吸引别人。
(1)按一定顺序。(如开头:写自己要介绍的植物是桃花;中间:写桃花开放时的不同形态,再写一写自己闻到的、基于画面想象到的;结尾点题,表达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2)学会想象,可以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五片椭圆的花瓣围着一个小柱般的花蕊,就像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3)可以是看到的、闻到的,还可以是摸到的。(我把鼻子凑近桃花,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那一股悠悠的清香沁人心脾。)
(4)不能直接把记录卡抄下来,每一个部分之间还要有过渡,再写写自己的感受。
……
9.明确本次习作要求。(课件出示)
10.学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分享评议,自主修改
1.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评一评:有没有写清楚这种植物?有没有用不合适的词?反复朗读,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2.在自己修改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合作修改。
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对照要求再互相评一评,改一改。
3.学生独立修改。
4.誊写作文。
要求:认真书写,誊写清楚。
[教学板书]
习作
我的植物朋友
按照顺序
细致观察
丰富联想
抓住特点:外形
颜色
气味
习性
[教学反思]
1.能独立认识本课“宅、墅、增、沃、瘠”5个生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并积累“华丽、秀丽、肥沃、贫瘠、肃然起敬”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雀树和旅行家树树名的由来。
3.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文中重点句段,体会作者对旅行家树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雀树和旅行家树树名的由来,体会作者对旅行家树的敬爱之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旅行家树》。
2.板书课题,并指导书写“旅”字。
3.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旅行家树。关于旅行家树,你有了哪些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归纳板书,并学习部分生字,补充这种树的学名——旅人蕉和扇芭蕉。
2.小结: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对旅行家树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了解到作者在不知道它叫什么之前曾经称它为孔雀树。这是为什么呢?
三、深入学文。
(一)了解孔雀树名字的由来,感受作者对这种树的喜爱之情。
1.轻声读读课文的第1、2节,边读边思考作者为什么会称它孔雀树。
2.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想法。
[出示]它,没有枝丫,修长的树干上伸出长长的阔叶;它,叶子只向两侧伸展,就像开屏的孔雀,又像展开的扇面。
(1)指名读。
(2)引读。
(3)[出示旅行家树的图片]提示孩子可以边做动作边读。
(4)尝试集体背诵。
[出示]它站在美丽的住宅区,也站在华丽的别墅门前,那么青翠,那么优雅,给建筑物增添了几分秀丽和清幽。
(5)指导朗读,体会“华丽、秀丽”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6)[出示]美丽、华丽、青翠、优雅、秀丽、清幽
选择词语说一说旅行家树给建筑物带来的这份美丽。
(7)读到这里,你是否已经感觉到作者对旅行家树——
[板书]喜爱
(8)朗读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了解“旅行家树”名字的由来,体会作者对旅行家树的敬爱之情。
1.后来,在一次沙漠旅行时,我发现它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里。并且它有个别致的名字叫旅行家树。为什么叫它旅行家树呢?读读朋友的解释,找找句子,说说理由。
[出示]这种树,原来生长在沙漠里,后来才被人移植到闹市。在茫茫沙漠上,当人们甘渴难忍的时候,它突然出现在面前。你可以在它浓浓的树阴下纳凉,也可以在它身上划开一道口子,用它清香可口的汁液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2.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3.补充资料,感受旅行家树给予旅行者的帮助。
4.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旅行者才称它为旅行家树的吗,还有什么原因呢?
5.学习第8节
(1)读懂读好句子。
[出示]它既能生长在肥沃的土壤里,在湖光山影、花红柳绿的风景区婀娜多姿;也能挺立在贫瘠的土地上,在满目黄沙、寸草不生的荒漠里生机勃勃。)。
(2)理解“肥沃、贫瘠”。指导书写“瘠”。
(3)指导背诵。
6.理解“肃然起敬”的意思,朗读体会作者的敬爱之情。[板书]肃然起敬
四、语言实践。
[出示]我爱旅行家树,它。
五、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写话练习。
用上“我爱旅行家树,它。”这样的句式,选用课文中的有关语句练习写话,把自己对它的赞美与热爱写下来。
二、交流反馈。
三、指导讲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8 旅行家树
喜爱 肃然起敬爱
(孔雀树)
像……像……既能……也能……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童话故事,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话故事的良好习惯。
3.扩充阅读空间广泛阅读,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教学重点】
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话故事的良好习惯。【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名言,激发情感 1.(课件出示2)
有一个地方,大树与小鸟是一对好朋友,巨人与矮人快乐地玩耍嬉戏,王子与公主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学生阅读,猜猜这是什么地方?(童话王国)(板书:童话王国)3.教师小结:那个地方就是童话的王国。在那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妙不可言。
4.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最近读了什么童话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老师讲一讲。
5.小结过渡:从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读童话书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读一本好书是一种巨大的享乐”。所以,我们要多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神奇的世界。让课外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课件出示1)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二、图文结合,阅读交流
(一)交流《安徒生童话》。
1.(课件出示)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多幅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从图片内容你都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 3.小组同学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进行交流,讲述童话故事。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按小组发言的顺序教师借助课件进行小结。
(1)(课件出示)其中的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
后来一天比一天糟。大家都要赶走这只可怜的小鸭;连他自己的兄弟姊妹也对他生气起来。他们老是说:“你这个丑妖怪,希望猫儿把你抓去才好!”于是妈妈也说起来:“我希望你走远些!”鸭儿们啄他。小鸡打他,喂鸡鸭的那个女佣人用脚来踢他。
于是他飞过篱笆逃走了;灌木林里的小鸟一见到他,就惊慌地向空中飞去。“这是因为我太丑了!”小鸭想。于是他闭起眼睛,继续往前跑。他一口气跑到一块住着野鸭的沼泽地里。他在这儿躺了一整夜,因为他太累了,太丧气了。
(2)(课件出示)其中的另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
他在那儿躺了两个整天。后来有两只雁——严格地讲,应该说是两只公雁,因为他们是两个男的——飞来了。他们从娘的蛋壳里爬出来还没有多久,因此非常顽皮。“听着,朋友,”他们说,“你丑得可爱,连我(注:这儿的“我”(jeg)是单数,跟前面的“他们说”不一致,但原文如此。)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你做一个候鸟,跟我们一块儿飞走好吗?另外有一块沼泽地离这儿很近,那里有好几只活泼可爱的雁儿。她们都是小姐,都会说:‘嘎!’你是那么丑,可以在她们那儿碰碰你的运气!”“噼!啪!”天空中发出一阵响声。这两只公雁落到芦苇里,死了,把水染得鲜红。“噼!啪!”又是一阵响声。整群的雁儿都从芦苇里飞起来,于是又是一阵枪声响起来了。原来有人在大规模地打猎。猎人都埋伏在这沼泽地的周围,有几个人甚至坐在伸到芦苇上空的树枝上。蓝色的烟雾像云块似地笼罩着这些黑树,慢慢地在水面上向远方漂去。这时,猎狗都扑通扑通地在泥泞里跑过来,灯芯草和芦苇向两边倒去。这对于可怜的小鸭说来真是可怕的事情!他把头掉过来,藏在翅膀里。不过,正在这时候,一只骇人的大猎狗紧紧地站在小鸭的身边。它的舌头从嘴里伸出很长,眼睛发出丑恶和可怕的光。它把鼻子顶到这小鸭的身上,露出了尖牙齿,可是——扑通!扑通!——它跑开了,没有把他抓走。
(3)(课件出示)其中的再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
对于他过去所受的不幸和苦恼,他现在感到非常高兴。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幸福和美正在向他招手。——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
花园里来了几个小孩子。他们向水上抛来许多面包片和麦粒。最小的那个孩子喊道:“你们看那只新天鹅!”别的孩子也兴高采烈地叫起来:“是的,又来了一只新的天鹅!”于是他们拍着手,跳起舞来,向他们的爸爸和妈妈跑去。他们抛了更多的面包和糕饼到水里,同时大家都说:“这新来的一只最美!那么年轻,那么好看!”那些老天鹅不禁在他面前低下头来。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想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他现在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鸟儿。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太阳照得很温暖,很愉快。他扇动翅膀,伸直细长的颈项,从内心里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的幸福!”
5.教师小结:《安徒生童话》创造了一个奇妙而美好的童话王国,在这个王国里历经磨难的丑小鸭,坚定的锡兵,卖火柴的小女孩,用歌声赶走死神的夜莺„„这些故事你只要看过就难以忘记。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送给全世界孩子和大人的共同的礼物。这篇童话一般都认为是安徒生的一篇自传,描写他童年和青年时代所遭受的苦难,他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通过重重苦难后所得到的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课件出示)安徒生,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童话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冰雪皇后》、《看门人的儿子》《夜莺》、《丑小鸭》和《红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为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被改编成舞台剧,芭蕾舞剧以及电影动画的创作。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板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二)交流《稻草人》。
1.(课件出示)《稻草人》的多幅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从图片内容你都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 3.小组同学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进行交流,讲述童话故事。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按小组发言的顺序教师借助课件进行小结。
(1)(课件出示)其中的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稻草人正在想的时候,一个小蛾飞来,是灰褐色的小蛾。他立刻认出那小蛾是稻子的仇敌,也就是主人的仇敌。从他的职务想,从他对主人的感情想,都必须把那小蛾赶跑了才是。于是他手里的扇子摇动起来。可是扇子的风很有限,不能够叫小蛾害怕。那小蛾飞了一会儿,落在一片稻叶上,简直象不觉得稻草人在那里驱逐似的。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可是他的身子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想往前移动半步也做不到:扇子尽管扇动,那小蛾却依旧稳稳地歇着。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就象刀割一样。但是那小蛾是歇定了,不管怎么赶,他就是不动。
(2)(课件出示)其中的另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
星星结队归去,一切夜景都隐没的时候,那小蛾才飞走了。稻草人仔细看那片稻叶,果然,叶尖卷起来了,上面留着好些蛾下的子。这使稻草人感到无限惊恐,心想祸事真个来了,越怕越躲不过。可怜的主人,她有的不过是两只模糊的眼睛;要告诉她,使她及早看见这个,才有挽救呢。他这么想着,扇子摇得更勤了。扇子常常碰在身体上,发出啪啪的声音。他不会叫喊,这是唯一的警告主人的法子了。
(3)(课件出示)其中的再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
稻草人非常心惊,想这又是一件惨痛的事情让他遇见了。她要寻死呢!他着急,想救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摇起扇子来,想叫醒那个睡得很沉的渔妇。但是办不到,那渔妇跟死的一样,一动也不动。他恨自己,不该象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见死不救不是罪恶吗?自己就正在犯着这种罪恶。这真是比死还难受的痛苦哇!“天哪,快亮吧!农人们快起来吧!鸟儿快飞去报信吧!风快吹散她寻死的念头吧!”他这样默默地祈祷;可是四围还是黑洞洞的,声音也没有一点点。他心碎了,怕看又不能不看,就胆怯地死盯着站在河边的黑影。
5.教师小结:当你进入叶圣陶所写的《稻草人》的世界,你会知道在夜间的田野,星星是怎样眨眼,月亮是怎样微笑。你还会知道,田野里的人们有着怎样的辛苦和悲伤。
(课件出示)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叶圣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第一块丰碑。
(板书:叶圣陶《稻草人》)
(三)交流《格林童话》。
1.(课件出示)《格林童话》的多幅图片。
2.引导学生观察:从图片内容你都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 3.小组同学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图片进行交流,讲述童话故事。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按小组发言的顺序教师借助课件进行小结。(1)(课件出示)其中的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
灰姑娘边提着水桶走出去,边伤心得抽抽噎噎地哭了。灰姑娘走进自己简陋的小阁楼里。看到映在镜子上的脸都是灰尘与污垢,而身上所穿的衣服又这么脏。不禁悲伤起来,心里好难过!“啊!我好想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呀!”灰姑娘跟其它的女孩一样,也想去参加舞会。“到底舞会有多热闹、多华丽呢?”灰姑娘想到舞会,内心好兴奋,可是这身肮脏的打扮,怎么能够进入王宫,参加王子的舞会呢?灰姑娘非常羡慕两位姐姐。姐姐们那么兴奋、愉快地准备着,可是灰姑娘尽做些打扫和做饭的杂事。
(2)(课件出示)其中的另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
灰姑娘把以前旧而脏的衣服脱掉,穿上漂亮、华丽、高贵的衣裳。因为这已不是魔法变成的衣裳了,所以,灰姑娘再也不必担心了。“太好啦!能够找到公主,的确太好了。”王子非常高兴地说:“这次绝对不让你走了。”灰姑娘姑娘像在梦里一般,幸福洋溢„„两个姐姐非常害怕不知灰姑娘会给她们怎么样的惩罚?可是心地善良的灰姑娘仍像亲姐妹般对待她们。不久,灰姑娘和王子举行结婚典礼,场面盛大、热闹非凡。“恭喜!恭喜!”的祝福声,到处都是。全国的百姓都诚挚地向他俩祝贺。灰姑娘从此以后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3)(课件出示)其中的再一幅插图,字幕显示故事内容,学生配乐朗读。第三天晚上,小伙子又坐在工作台上,心情烦躁地叨咕:“我要是会害怕该多好啊!”
话音刚落,突然走进来一个高大的男人,个头比小伙子见过的任何人都高,样子特别可怕。他已上了年纪,留着长长的白胡子。
“嘿,淘气鬼!”他吼叫道,“你马上就学会害怕啦!你死到临头啦!” “没那么容易吧,”小伙子回答说,“要我死,先得我答应。” “我这就宰了你。”这个恶魔咆哮道。
“忙什么,忙什么,”小伙子对他说,“别尽吹牛皮。我觉得我和你的劲一样大,或许比你的劲还要大。”
“那咱们较量较量。”老头儿大叫道,“要是你比我劲大,我就放你走。过来,咱们比试比试吧。”
他领着小伙子穿过黑乎乎的通道,来到一座铁匠炉前。老头儿举起一把斧头,猛地一下,就把一个铁砧砸进了地里。
“我会干得比这更漂亮。”小伙子一边说着一边朝另一个铁砧走过去。
老头儿站在一旁观看,白花花的胡子垂在胸前。小伙子一把抓起斧头,一斧就把铁砧劈成两半,还把老头儿的胡子紧紧地楔了进去。
“这下我可逮住你啦,”小伙子大叫道,“是你死到临头啦!” 说着小伙子顺手抓起一根铁棍,对着老家伙就乱打起来,打得他鬼哭狼嚎,央求小伙子住手,并告诉小伙子说,如果他住手,他会得到一大笔财富。于是小伙子将斧头拔了出来,放开了老家伙的长胡子。
老头儿领着小伙子回到魔宫,给他看了三只大箱子,箱子里装满了黄金。“一箱给穷人,”他说道,“一箱给国王,另一箱就是你的了。”
正说着话的当儿,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这个老妖怪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只剩下小伙子一个人站在黑夜之中。
5.教师小结:打开《格林童话》,你能从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德国民间故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灰姑娘虽然身处逆境,却仍然心存美好,真诚待人;傻小子不知道“害怕”是什么,他勇闯魔归宫,惩罚了恶魔们„„
(课件出示)《格林童话》是18世纪初两位德国历史学家兼语言学家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搜集整理而成的。《格林童话》中的《小红帽》《白雪公主》等不仅在德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早已超越国界,为世界各国儿童所喜爱。
《格林童话》自1812年问世以来,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已被译成世界上一百四十余种文字,其中《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不来梅城的乐师》、《睡美人》等都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许多还被改编成各种戏剧、歌剧和芭蕾剧搬上舞台,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可以说,《格林童话》格林童话格林童话灰姑娘:格林童话灰姑娘:格林童话以一种特有的文学风格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它的影响超越了它的国界,也超越了它的时代。
(板书:格林兄弟《格林童话》)
三、交流感受,指导阅读
1.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阅读童话故事的收获和感受。2.教师小结,指导阅读。(1)童话世界无奇不有,阅读时,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
(2)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3)“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我们要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首先思考,想想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去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以后,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回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然后再读另一部分,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视了的东西。做完这些,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想象那个作者是什么样的,全凭他写书的方式去判断他„„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话图画书。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从一块琥珀的发现,推测到一万年前的故事和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使我们进一步增加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但对如何运用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将事物之间的规律阐述清楚还不太清楚。因此本课我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析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边读边想象,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理解“ 渗透 ”、“挣扎”、“澎湃” 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为了落实本科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教学难点定为:体会科学家的合理想象。
教法与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选择适当的教法,可以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节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品悟法,想象感悟法,多媒体辅助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读、品、悟”(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学习本文,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享受审美乐趣。
为让学生自然而然走进文本,更好地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从而产生共鸣,我预设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所以开课伊始,上课伊始,我将采用多媒体出示两块不同的琥珀图片,再让学生观察二者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问学生为什么第二块琥珀里会有两个小动物,还有挣扎过得痕迹,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顺势揭示课题并板书,以此设计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的欲望。
二、整体把握,感知全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将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有些什么价值。然后在全班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琥珀的形成经过。
三、细读品味悟,理解感悟
教材简析: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一篇记叙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个科学故事。文中写了一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从中受到启示,通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告诉我们只要平时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雷奈克医生看到病人痛苦的死去,便整日思索如何及早发现人体内因疾病出现的异常变化。第二自然段写雷奈克从两个孩子玩跷跷板的游戏中得到启示,用小木棍听到了病人的心跳和内脏的声音。第三自然段写雷奈克靠着这种小木棍为病人诊断。第四自然段写雷奈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文的语言平实、浅显、流畅,从雷奈克在生活中发现难题,萌发解决难题的构思,到偶然的发现,最后通过反复的实验终于获得成果,叙述得有条有理、层次清晰。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能力目标:默读课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教学重点:
1.通过读文,能说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懂得任何发明都离不开观察与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2.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画笔、白纸。教学过程:
一、实物揭题,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问:这是什么?
边板书:听诊器,边问:谁能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对它的了解?
2.引导质疑:看到这听诊器,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问: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发明?怎样发明的?„„根据学生质疑情况板书:世界上第一个,及问题)
3.揭题,读题。教师过渡:这篇课文就是讲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发明的经过,认真读这一课,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实物揭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听诊器的了解,唤起学生对听诊器的感性认识,明白它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为学习后文作铺垫。然后再以实物质疑,学生自然会对“谁发明了听诊器”、“听诊器的发明过程”等产生好奇,从而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弄清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形状。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上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朗读(采用轮读的方式),根据朗读的情况适时正音、正句,思:是谁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
3.交流:
是谁发明的?(板书:雷奈克,指读、齐读正音)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的?你能否画一张简图来介绍?
指名板画,其余学生自画。
以书本内容为依据,讨论是否正确,并指名介绍听诊器的形状。(正形:喇叭状)
4.小结:能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认真阅读的结果。
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目的比较明确,能提高读书的效率。同时,以一个问题的解决为例,让学生明白,只要认真读书,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三年级的学生,感性认识还占上风,通过读一读,画一画,再介绍的方式,对第一个听诊器的外形有了了解,同时,也进一步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默读,思:为什么要发明?怎样发明的?分别是课文哪些段落的内容?
2.交流,弄清这些内容相应的段落。
3.小结课文的先后内容。
《课标》指出:中年级的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找出内容相应的段落,能增强读书的针对性,而教师适时的小结,又暗示了课文的条理清晰,叙述清楚。常此以往,对学生的习作有潜移默化之作用。
四、读第一部分,弄清起因。
1.指读,思考原因。
2.讨论:
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理解:异常。
用“如果„„就„„”练说话。
如果内脏运动出现了异常,就。
如果能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就。
如果能及时诊断,就。
如果能治疗肺结核病。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中也要增强思辨能力的培养,此环节中,抓住一重点句为生发点,让学生环环相扣地推理,领会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收到了“一石二鸟”之功效。
五、读第二部分,弄清发明的经过。
1.自读,思发明的经过。
2.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组讨论,大堂交流、评议。)
3.同桌配合做游戏:一生用手指轻划桌子,一生用耳朵紧贴课桌听,亲身感受。
4.用“果然”说刚才的游戏。
5.引读第2——4节,并适时启发想象:
(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想象:这时,他会想:)他高兴极了。他把小木棍的一头,另一头。啊!(指导读出惊喜。)(想象:这时,雷奈克)就这样,然后。以后,雷奈克又发现。于是,他,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6.复述发明的经过。
体验是少年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这种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基础。而且,体验后,人的认识将更加深刻。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做游戏,得到体验,对听诊器的可行性有了感受,也对雷奈克的高兴有了感悟。此时,用“果然”造句,就水到渠成了。而引读想象,则加深了对雷奈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研究精神的体会。两次讲述发明的经过,第一次侧重于讲清经过的梗概,第二次,则侧重于创造性的复述,有了质的飞跃。
六、再读,感悟雷奈克的精神,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用喜欢的方式再次读文,说说读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交流,体会、学习雷奈克爱观察,肯动脑,爱百姓,爱事业的精神。
3.小结:任何的发明创造都不是偶然的,都需要不懈地观察与研究。小朋友只要勤于观察、研究,就会有收获。
由部分再回归到整体,让学生再次走进课文,通过“想说些什么?”这个开放性的问题的交流,能使学生对雷奈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研究的精神有更清晰、更深刻的感悟,激发了立志向雷奈克学习的愿望,情感得以升华。
七、教学生字词。
1.指读。
2.限时默记。
3.交流记字方法,个别正形:状、诊、肺
4.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形,注意占位的特点。
限时学习、限时记忆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学中安排学生限时记字,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八、作业。
1.抄写词语。
2.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把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讲给父母听,请他们评分。
4.搜集、阅读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精品
教案
8*池子与河流
教学目标:
1.认识淘、涯等9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
2.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
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视频,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文言文的寓言故事,也有童话版的寓言故事。知道吗,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2.板书课题。
(1)知道池子指的是什么吗?
(2)出示“池子”在词典中的解析:①池塘;②浴池;③舞池;④寺庙中烧香的香池。
(3)诗歌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去诗歌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小学
精品
教案
2.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课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池子”一词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平时习惯说“池塘”“水池”。为学生出示词典中的注释,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池子的意思,有意识的促使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以提高自学能力。】
3.请九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小节。师随机正音。预设点:
(1)“应”字正音。出示:应验、应该。
(2)“池子”到底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池子”就是指池塘。(3)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
三、角色朗读,初识观点 1.分角色朗读池子与河流的对话。2.学习池子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1-5小节,想一想: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2)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3)全班交流。从河流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3.学习河流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6、7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2)“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河流遵循的是什么自然规律?
4.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小学
精品
教案
四、辨析观点,总结寓意
1.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像池子与河流这样的人吗?
3.思考:你从这首诗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8.池子与河流
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小学
精品
教案
精品教案益受身终使造神精新创力能自培率高提略策形;动主和性极积生发激于惯习学好良养约名位单护保物文点重全五第入列准批院务国被建古期时至秋春作里了为成下削把微稍壁陡崖悬用利就劈、叫种一镇东代明境宁辽在。效之”攻难守易“收缓平甚则内峻险常非去看侧外墙从段地,筑修背脊山着沿是有都城长的岭达八8池子与河流教学目标:1.认识淘、涯等9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2.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教学重点: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视频,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文言文的寓言故事,也有童话版的寓言故事。知道吗,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2.板书课题。(1)知道池子指的是什么吗?(2)出示“池子”在词典中的解析:①池塘;②浴池;③舞池;④寺庙中烧香的香池。(3)诗歌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去诗歌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小学
精品
【教学策略】
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借助图片链接学生的生活场景,唤醒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产生对发生事情的想法,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本课应充分地为学生创设倾听、表达和应对的情境,通过组织小组活动,为每位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从而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答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老师给大家播放几段视频,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播放在校园里拍到的正面和负面行为的小视频)
2.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导入课题: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中类似的“小事”随处可见。(板书:身边的“小事”)
(1)同桌聊一聊:你遇到过哪些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
(2)集体交流: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4.明确要求:这节课,我们就来谈一谈身边的这些“小事”,要学会认真倾听,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明白“小事”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板块二
观察图片,表达看法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前两幅情境图,说一说: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想一想:自己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温馨提示:先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然后说自己的看法,最后讲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后两幅情境图,说一说:图上的人在干什么?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再想想自己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温馨提示:也可以先说看法,然后叙述图中发生的事情,最后讲理由,说理由时可以讲这样做带来的结果,还可以举身边的例子。)
3.自由练说:谁能挑选课文中的一幅情境图,说清发生的事情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示:先说清楚这是一件什么事,然后表明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再说明理由。也可以先说理由,再表明自己的态度。
4.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与图片对话,展开口语交际。在观察情境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清图上所发生的事情,进而指导学生交流对此事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要引导学生倾听他人对同一件事情表达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自由且充分地表达看法。
板块三
小组交流,汇总信息
1.小组内轮流讲一件自己身边的“小事”,再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提示:(1)讲的同学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吐字清晰,音量、语速适中,仪态大方。表情自然,眼睛注视听众。
(2)听的同学要用心,努力记住其他同学说话的主要内容,中间不要打断,如果有听不明白的地方或需要补充、更正的地方,等讲的同学说完了,你再举手发言。
(3)听的同学也可以边听边记下几个关键词。
2.汇总信息:小组内每个同学尽量独立整理、汇总,感觉实在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提示:汇总时把小组内所有成员的看法串起来,连贯地说一说。
3.小组评议,推选代表,参加小组间的交流。
【设计意图】小组内的交流合作,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此板块能让学生汇总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看法,也对倾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板块四
交流展示,汇总要点
激趣:接下来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这个环节中每一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参与全班的交流展示。其他同学当评委。(出示要求)
声音洪亮,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同学。
说话连贯,能把小组成员的看法说清楚。
1.学生代表依次到台前汇报小组成员的看法。
2.同学评议学生代表的发言,引导以正面鼓励为主,再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全体互动,组际交流。没有在全班发言的同学,向别的小组讲述自己小组同学的看法。
4.师总结:同学们,小事不“小”,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体现着我们的素质。所以我们要多做好事、文明的事、给人温暖的事;还要多关注身边的“小事”,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设计意图】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这要求学生在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这个教学设计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讲清楚
抓要点
说完整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观看视频,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模拟生活的真实情境,唤醒了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深入思考,为学生充分发表看法提供了素材和思路。初步感受图片内容之后,再将学生引入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看法,锻炼口语表达和倾听能力。然后选取小组长全班汇报,交流时重点关注倾听和追问,关注主要信息和信息汇总时,其中既有独立表达,又有意见交换,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中的遗憾是教师的点拨比较少。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尤为重要,它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今后的教学中要适当增加教师的点拨。
【课后作业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奇异的植物世界》优质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爸爸的老师》优质教案11-25
小学五年级语文《望月》优质教案12-31
观察植物的小学三年级作文11-23
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12-25
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的教案01-19
小学三年级语文《鸟儿的侦察报告》教案05-25
小学三年级语文《七颗钻石》的教案12-27
《新开的商店》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01-14
小学二年级语文《一群光头男孩儿》优质教案09-18
三年级《我们的民族小学》上册语文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