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的故事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全教育的故事

安全教育的故事 篇1

事实上,在此之前,浙江省已发生过类似事故。1994年3月28日,在绍兴中国轻纺城竣工开业典礼上,居然有人点燃打火机去“烧烧看”,结果受害最严重的是中学生。6月24日,杭州市西湖区全民健身计划启动仪式在靠近西湖的杭州市少年宫广场举行,排在广场中间的大学生队、青年队、妇女队和军人队持气球。青年队中的一位想开个玩笑吓伙伴们一跳,竟掏出了打火机,要炸一个氢气球,可是气球的反应非常敏捷,“嘭”一声巨响,500只氢气球连锁爆炸,全场大乱。七八十人送去了当地医院,部分属一度烧伤的伤员转送到市里的整容医院等处治伤。

★ 儿童安全教育之防触电小故事

★ 安全教育培训范文

★ 安全教育策划书

★ 安全教育作文

★ 安全教育教案

★ 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 暑假安全教育

★ 建筑安全教育范文

★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安全教育的故事 篇2

在中文类的期刊或是在线文献资料中, 倘若检索“数字故事”一词, 探究起其源头来, 达纳·温斯洛·阿奇利 (Dana Winslo Atchley) 和乔·兰伯特 (Joe Lambert) 这两位的名字一定会被提及。前者被普遍认为是“数字故事运动 (The Digital Storytelling"Movement") ”的发起人, 而后者则因其主管并推动“数字故事中心”的发展而受到关注。

而根据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艺术设计学院王贞子的研究, 数字媒体叙事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1986年。当时, 致力于互动式叙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劳雷尔 (Brenda Laurel) 在其博士论文《走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动幻想系统设计》 (Toward the Design of a Computer-Based Interactive Fantasy System) 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并界定了“数字媒体叙事”这一概念, 且做了有关“交互性幻想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王贞子, 2012) 当然, 真正意义上的相关实践当属阿奇利的“生活影片剪辑”, 即创设“数字故事工作室”之前, 以“Next Exit”为题, 将其过去60年间接触的重要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形成数字影片, 所用的工具则是他7岁那年生日, 其叔父赠送的生日礼物——一台布朗尼的双镜头反光相机。由此可见, “数字故事 (Digital Storytelling) ”这一“舶来品”最早的出现并非指向教育领域, 而是作为生活需求, 以个人多媒体故事叙述的方式出现的。

从1986年“Digital Storytelling”的概念第一次被清晰界定, 继而由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故事中心而发端的“数字故事热”, 至今仅有近30年的光景。而自其推广之后, 受到了众多教育者的关注, 进而将这一形式应用于教育领域, 为数字故事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阈。

在国内, 最早将“数字故事”引入教育应用领域的是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及其研究生团队。黎老师早在2001年就关注到数字故事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魅力” (黎加厚, 2012) , 继而就这一新兴的媒体叙事形式应用于教育教学展开研究, 并逐步推广至全国范围。所涉及的研究及培训领域包括教育叙事、学科应用、技术实现、设计技巧等, 学段跨度由学前教育至研究生课堂教学。

“数字故事 (Digital Storytelling) ”的教育应用

基于故事本身的丰富意蕴, 以及经由“数字化”技术处理之后的趣味性等特点, 使得“数字故事”似乎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自“口耳相传”到如今的现代教学, 教育的发展随着技术的演进而不断向前推动, 数字故事为新时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亮色。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发现, 数字故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所涉及的学段范围极为宽泛。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课堂教学, 都可见数字故事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而在这一领域中, 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域:其一, 体现数字故事的“叙事”特征, 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其二, 发挥数字故事的“育人”功能, 应用于学生德育;其三, 利用数字故事“数字化”的特点, 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渠道;其四, 数字故事的“技术”特征与“艺术”特征相互融合, 以之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新的思路。下面笔者将就这四个方面简单做一论述, 以管窥“数字故事”教育应用之一斑, 同时为后续研究奠定一定的文献基础。

1.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数字故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 (Michalell.Posner) 曾经就教师的成长, 提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公式, 即“经验+反思=成长”。对于广大的一线教师而言, 随着教学时间的延伸, 经验的积累可谓必然, 但并非每位教师都有较为深入的“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学反思日益受到广大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的关注。而在众多的教学反思方式中, “教育叙事”成为大家较为热衷和熟知的一种。

早期, 教师的教育叙事主要方式是借助“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以此为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夹叙夹议”的教育叙事形式, 往往使得教师们的所思所感得到同仁的共鸣。随着教育博客的兴起, 又使得“教育叙事”有了新的传播途径。借由网络平台, 教师们的“叙事”得以在较大范围内获得传播, 使得更多的教师能共享教学经验与体悟, 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黎加厚教授早在2005年的一篇博文中就针对数字故事的教育叙事应用有所展望, 文中称其为“可视化教育叙事”。并且指出了传统教育叙事与“可视化教育叙事”的特点与局限, 如“以文字方式记录的教育叙事, 的特点是易于操作, 可长可短, 有感而发, 给人想象空间, 引人深思。但也有局限性, 如不能够见到真实的场景和过程, 信息量有限, 看不到具体的事物”等等。 (黎加厚, 2005) (详见网址:http://www.zbedu.net/jeast/003281.html)

从本质来看, 教育叙事与数字故事两者存在一定的区别。相关研究指出, 其主要区别在于主体与考察对象、呈现形式、功能与作用等方面。 (陈静娴, 2006) 其中, 教育叙事的主体与考察对象主要是教师和教育经验及现象。而数字故事则更多涉及学生, 所考察的对象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就呈现方式而言, 教育叙事以文本为主, 数字故事所涉及的要素则要丰富得多, 例如, 文字、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至于功能与作用的差异, 则主要体现在教育叙事的本质是为教育科研服务, 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而数字故事则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而改善课堂气氛, 改进教学效果。

然而, 在笔者看来, 随着“数字故事”的发展, 它为教育叙事的“可视化表达”提供了新的渠道。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之余, 通过结合教学日记的文本叙述, 提炼其中的关键环节和相关语句, 利用PPT之类简单易用的媒体工具即可将自己的“叙事文本”改编成一部短片, 配合以抒情悠扬的音乐, 教育叙事的“数字故事”即可成型, 从而使数字故事融合于教师教育叙事, 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此, 两者在主体、呈现方式、功能与作用等方面的差异可转化为有机统一。以技术手段为教育叙事增添艺术性, 数字故事特有的感染力势必为教育叙事注入新的活力。而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则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并进而“树立热爱学生的信念”。 (黎加厚, 2012) 数字故事对于教师和学生均有很大的启发与收获, 其意义不容小觑。

2.学生德育中的数字故事

德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工作备受关注。“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周静、赵志靖, 2011) , 基于传统的学校德育, 引入数字故事的教学方式, 有利于借助数字故事的感染力及其故事性, 使得学生更自然地接受德育培养。这种情感的激发与学习主动性的调动是内生性的, 即以学生为主体, 由学生自发而生。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字故事的过程, 需要他们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 这一过程同时是德育的目的, 即实现过程与目标的有机统一。

黎加厚教授曾经指出, “数字故事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 最大的特点是将感情融入教育传播之中”, 而“情感因素”对于德育而言, 只可日常渗透, 不可急于“传授”。数字故事这一教学方式, 与之正相适切。无论是观看数字故事作品, 还是动手制作自己的数字故事, 对于学生而言俱有裨益。其中由学生自己制作数字故事的效果更为显著。在德育中应用数字故事这一教学方式, 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3.学科教学中的数字故事应用

提及数字故事在学科中的应用, 从现有的国内外文献来看, 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最为丰硕。其中, 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涉及的学科则以语文、英语、历史等文史学科为多见。在众多文献中, 提及数字故事的教学应用, 其理论来源均有基于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著名研究成果——多元智力理论。而多元智力中首当其冲的是“语言—言语”智力。根据上海师范大学陈静娴所转引的多元智能研究成果显示, 在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中能体现学生多种智力因素的发展, 其中又以“语言—言语”智能的体现居多。 (陈静娴, 2006) 此外, 相关研究还涉及探究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而在高等教育阶段, 数字故事的主要应用侧重于“作品制作”与“学习反思”。

综合文献数量及上述内容事实来看, 不难发现, 数字故事本身“可视化表达”这一外在形式与“故事”这一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的绝妙匹配, 与语言类学科教学的特质不谋而合。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强调“数理—逻辑”智能较多的学科被认为不适合应用“数字故事”这一教学方式。 (详见陈静娴2006硕士学位论文:数字化故事叙述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而就这一点来说, 笔者不敢苟同。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人生”研究生学术论坛文集 (未公开发表) 中, 题为《数字故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一文, 便就数学这一被普遍认为偏重“逻辑”的学科应用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路翌, 2012) 其中提到, 可将这一教学方式应用于“数学史选讲”、“教学反思”等。笔者认为, 数字故事本身所体现出的多元模式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其优势与局限性, 将教学方式与个别学科教学相结合, 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具体的情境有所变通, 即教师是教学的“设计师”, 而数字故事是给“教学设计师”们提供灵感的催化剂。如何开创数字故事教学应用的新天地, 有待一线教师们的大胆尝试与探索。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 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 (何克抗, 2008) 具体来看, 数字故事这一教学方式的课堂应用实践, 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境创设中上述的诸要素。

(1) 教学引入—情境创设

在各个学科教学实施中, 数字故事与其他方式的教学引入相比, 在情境创设方面具有其独特性。其故事性本身对于学生学习准备、积极参与、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好的铺垫。另外, 就个别具体学科而言, 其情境创设具有独到的优势。例如, 前一部分学科应用中所提及的语言类学科 (尤其历史, 其本身即“故事”) 等。

(2) 课程前期—启发思考

在教学实施前期, 数字故事的意义在于以“可视化故事叙述”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这一点往往与前期情境创设相结合, 以作为教学前期“支架”为学生后期知识习得及概念建构的铺垫。这一过程同时体现学生的积极思考, 而非被动接受。

(3) 作品准备—信息获取

上述两点以学生“看”故事为主要行为, 而作品准备这一阶段则涉及学生参与数字故事的制作。在制作数字故事的准备阶段, 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资源检索与处理”, 如故事文本创设、图片搜索与编辑、音乐的筛选和处理等。其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信息获取的主体角色。

(4) 制作过程—自主探究

在作品制作过程中, 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活动。学生在作品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可归结为“故事”与“技术”两方面。对应于不同的学科, 教师所预设的教学策略应有所不同。如, 文史学科中, “故事”创设为教学重点, 难点则落脚于“技术实现”。故事的教学过程由学科教师指导, 而技术处理可由学生互助, 或者借助网络谋求帮助。其优势在于,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教学的主导性自然衔接。而如信息科技学科等技术类学科, 其“故事创设”过程更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而“技术习得”成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因此, 应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课堂教学实践, 灵活使用“数字故事”这一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尤为重要。

(5) 作品完成—个性表达

在作品完成之后,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演示, 使学生自我表达的欲望得以满足。在学生汇报过程中, 教师、学生之间应充分体现互动。评价的组织形式上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侪互评等方式相配合。评价手段上可由“档案袋评价”、“量规评价”等多元方式组成, 从而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完整性。

结语及启示

本文就“数字故事”这一较为年轻的教学方式加以论述。简要就其教学应用的既有研究及相关策略加以评述, 以为教学实践及相关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在《全新思维》一书中, 作者引述了认知科学家罗杰·尚克 (Roger C.Schank) 的话:“人类生来就理解故事, 而不是逻辑”, 可见数字故事与教学应用相互适切。同时, 书中提及的概念时代的“六感” (所谓六感, 即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六个方面) 培养与“数字故事”的教学过程正相契合。笔者相信, 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日后会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贞子.数字媒体叙事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黎加厚.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6) .

[4]黎加厚.数字故事, 不一样的精彩[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1, 29 (5) .

教育写作,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 篇3

教育写作是思考的记录

教育写作,可以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思考。例如,我校以“学生个案跟踪”为主题进行教育写作,采用学生个案跟踪的形式,鼓励教师从教育的角度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学生个案跟踪”是教师反思教育实践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教师坚持做学生成长记录的个案积累,能大大增加自身的经验积累,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对学生的进步成长也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生个案跟踪”,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少教师已经开始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了。通过“学生个案跟踪”,教师开始用研究者的眼光关注每一位儿童,当我们把一个个来自不同家庭、不同个性的学生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的时候,我们已经向“关注每一个孩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生个案跟踪”这样的主题写作,可以将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困惑和问题以及处理方法、改进工作后的成效、感想都一一记录下来,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一步步向着“教师即研究者”的方向迈进。

教育写作是成长的足迹

教育写作不仅是教师自然感受的流淌、心灵的倾诉,还是教师教育智慧的沉淀、专业的成长。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在每篇教学设计的后面记下我在课堂上的所感所悟,一学期下来,厚厚的七八本教学反思记录着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渐渐地,书写课后反思成为我的一种职业习惯,我快乐地坚持着。这样的写作,让我在无意中回顾着自己行走的历程,留下了自己的心灵轨迹。日复一日地写教育教学中的事,在写作中回顾,在写作中反思,在写作中不断地追问,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时至今日,我已经写下了近200万字的反思,先后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200余篇教育教学文章。正因为如此,在以我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中,我倡导研修学员积极开展教育写作,已经有多篇教育教学文章发表或获奖。

教育写作是幸福的享受

在我的随笔里,记录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有学生成长的故事,有课堂的故事,有学校管理的故事,有快乐阅读的故事……正是这些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让我深刻地感悟到:教育原来如此丰富多彩!

教育写作,使我的为师之路多了一些喜悦与收获,多了一些充实与幸福。教育写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师“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书写教育随笔,让我感受到了为人师的幸福,在记录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前行。

大班安全教育故事 篇4

小朋友们,家里日常用的剪子、刀子、针„„用完以后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以免伤害自己和别人。

小朋友一定要注意,上下楼梯不要打闹。有一些小朋友,特别是男孩,上楼梯时总爱互相打闹追逐,这样很容易摔伤自己,也容易让别人受伤,非常不安全。所以,我们不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要做到:上下楼梯有秩序,不打闹,安安全全最重要让我们一起来念安全拍手歌吧!校园安全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校园安全是第一。你拍二,我拍二,课间不能打闹玩儿。 你拍三,我拍三,施工场地不围观。你拍四,我拍四,突发事件要机智

你拍五,我拍五,清扫工具不乱舞,你拍六,我拍六,警界线外不逗留。

你拍七,我拍七,上下楼梯不拥挤。你拍八,我拍八,集体活动不喧哗。

安全教育小故事 篇5

下面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第一:

英国地铁事件

20xx年7月7日英国省办奥运会成功,可就在第二天早上,上班高峰期间,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其中有九百人在地铁上遭到袭击,地铁停止了,这九百人沿着地道疏散通道,有序进行撤离,最后这九百人无一人伤亡受伤,

为什么会无人伤亡或受到伤害,或发生踩踏事件,我认为首先是个人意识和素质是主要因素之一,遇到事情不慌,理性分析,有序进行撤离,十分关键的。

泰国普吉岛事件

在前几年的印度洋海啸中,有几百人幸存了下来,为什么呢?起因是在普吉岛海滩上,有一个十岁小女孩在海滩上玩耍,玩着玩着她发现海上面冒起了水泡,断定是有海啸,就对妈妈说,妈妈联系了海滩管理人员,对海滩上几百人进行了有效疏散,结果躲过了在泰国的这次海啸。之后经过调查,小女孩来自英国,他们一家到泰国旅游,就在来泰国度假的前一天,在她参加的地理科学兴趣小组中,她学到了地理运动有关知识,其中就有可能有海啸来临之前的海面变化情况,恰巧这次到泰国碰到这种现象,才避免了几百人的伤亡事件发生。

安全技能 安全意识 、普及应从娃娃抓起。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知识无处不在,加强安全基本知识 的认识和判断是十分有必要的。

法制安全教育案例故事 篇6

太平区和平小区曹女士有一个读中学的女儿,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曹很生气。去年9月中旬,一次严厉说教,使母女失和.儿离家出走。就在曹整天担忧的时候,10月21日中午,曹女士回家意外发现出走的女儿回来了,她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屋里的4名男生正在拿她家的东西。她气愤到了极点,将女儿和4名男生骂走。下午曹听到有人敲门,是自己女儿的声音,便将门打开。没想到,进来几个男生,用衣服将曹的头部蒙上一顿毒打,抢走了她手上的一枚金戒指、一件夹克衫,还有几千元人民币。案发后,曹某对自己的女儿尽管又气又恨,但在报案时仍然没向警方说出真相,只笼统地说4名孩子作案,只字没提女儿。直到今年4月,她才说出真实情况。警方经过工作,将其女儿和行抢的几个未成年人在道外一间租住的房子里抓获。

(不爱学习,是许多不良少年的共同特征。放任自流固然不行,但是过于严厉,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我的教育故事 篇7

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学校开展了“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相结合的研究”。我有幸加入课题组。在一边学习理论知识, 一边工作实践的过程中, 几件小事给了我启发与思考。

一、“我到学校来, 就是做这个事的!”

那天早上, 查看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在去一年级的过道上, 碰到了一年级三班的吕子铭同学正在那儿拖地。“你好!吕子铭。”我轻声问好。“老师好!”吕子铭站直身子又鞠个躬, 礼貌地问候, 清脆的声音令人愉悦。“干什么了。”我明知故问。“拖地!”小家伙干脆利落地回答后, 又晃着脑袋, 一脸开心地、自豪地说“我到学校来, 就是做这个事的。”小家伙脱口而出的快乐话语让我愣住了, 这个调皮淘气的孩子太有意思了。

课间, 碰到吕子铭的班主任小娟老师, 和她聊起这事。小娟老师乐了, 她告诉我他们班的孩子最喜欢做清洁了。因为孩子们都知道教室就是自己的家、学校就是自己的家, 家里干净自己就舒服, 吕子铭只是其中的一个。

一年级的孩子就知道教室是自己的家、学校是自己的家, 看来小娟老师平常的教育工作真是做到了“静水深流”“润物无声”。谁不爱自己的家呢?小娟老师从孩子的认知入手, 教孩子把班级、学校当作自己的家, 点点滴滴地给孩子浸润爱与责任的意识。因为爱家, 所以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自己是家里的一员, 所以要为家里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室里, 常常能看到小娟老师伸手、弯腰、捡纸的身影。老师的以身作则, 不仅让孩子有了保洁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慢慢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诠释对“班级是我家, 责任在大家”的理解。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

二、“这是我们的扫帚”

去洗手池洗手, 发现水池堵了。转身到最近的三年级四班, 向同学借来扫帚, 取下扫帚上的木棒, 把水池疏通了。回教室还扫帚, 正准备将扫帚还原。一个孩子冲过来, 一把从我手中夺过木棒, 一边把木棒装回到扫帚上, 一边喃喃地说“这是我们的扫帚, 这是我们的扫帚。”“你怎么知道这是你们班的?”我问眼前这个从我手里夺过木棒、事前又没见过的陌生小男孩。“它上面有这个东西, 这是我们的扫帚。”小男孩指着木棒上一个缠了胶带的地方, 满脸灿烂的笑容, 得意地说完, 轻轻地把还原后的扫帚放在门后。好一个爱班级的小男孩!我笑着夸小男孩爱公物、爱班级, 小男孩听着我的表扬, 使劲地点头, 随后蹦蹦跳跳地跑去玩了。

回办公室, 路过小男孩子老师的办公室, 和刘老师聊起小男孩子的故事, 刘老师开心地笑了。从刘老师的摆谈中, 我得知刚才从我手里夺过扫帚木棒的小男孩叫小春, 是个智障孩子, 因为班上的老师从没嫌弃过他, 时时处处都给他特别的关爱, 同学们受老师的影响, 把他当作班级的一员, 大家都特别关照他。因为老师同学都爱他, 所以, 他也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他表达爱的方式就是对老师特别有礼貌, 特别听老师的话;对同学特别友好, 特别喜欢为同学做事;特别喜欢自己的班, 只要是班上的东西, 他都会特别爱护。

刘老师淡淡地介绍着, 就像聊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旁边的老师也时不时地附和一两句, 内容一个样:这个有智障的孩子, 就是喜欢刘老师和他的同学。

一个智障孩子, 能这样的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 我们可想而知老师的爱给了这个孩子多深的影响;我们可想而知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全班孩子都知道怎么去爱他人, 尤其是有残疾的人。老师同学给予小春的爱, 让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 对于班级体中的老师、同学、公物, 他就知道听老师的话, 帮同学做事, 保护好班级的每一件公物。这或许就是一个智障孩子对爱的理解, 对责任的理解。

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 便有了一切, 有了爱, 才有教育的先机”。教师对学生的爱, 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沃土、养料。“爱”与“责任”, 不可分割, “爱”是责任的体现, “责任”是爱的化身。

三、“我们都是小礼仪”

元旦前夕, 区公安分局将来学校为孩子们献爱心。活动当天, 区公安分局的领导和几十名警员会把礼物带到学校, 和孩子们一起迎接新年。学校多数学生是进城务工子女, 见世面不多。这样的大型活动, 正好是锻炼孩子、培养孩子文明有礼的大好机会。

分管德育的我和德育主任蒋老师几番商量后, 制定了训练计划:一是思想动员;二是知识教授;三是自主训练。

思想动员时, 我们俩先跟孩子们聊“什么是小礼仪?”“为什么选他们当小礼仪?”几次对话下来, 孩子们就明白了自己的光荣:老师信任他们, 所以推选他们来担任小礼仪;明白了自己的职责:代表全校同学欢迎尊贵的客人, 展现同学们良好的文明素养。孩子们得知自己是全校700多孩子里挑选出来的, 自豪极了。满心欢喜、满心激动, 纷纷要求快点进行礼仪训练。

热情与积极性的高涨, 让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也随之增强。我和蒋老师立即带领孩子们开始学习礼仪知识与技能。整个教授中, 我和蒋老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这时候, 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说、怎么做?”“你觉得怎么说、怎么做更好?”孩子们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通过选择比较进行最后的决定。第一天中午, 孩子们就在实践操作中把整个礼仪接待的要点记住了。

接下来的两个中午, 我和蒋老师组织孩子们自由组合练习。得到信任的孩子们, 自主训练的那个认真劲就甭提了。

“我说一遍, 你重复一遍。”

“我从校门走到这儿, 你就要走上来欢迎我, 跟我问好后, 再戴红领巾。”

“我一直把身子弯着, 累不累呀?你给我戴好红领巾, 要说一声‘阿姨, 红领巾戴好了, 请直起身子。’”

“说话慢点, 眼睛要看着我呀!”

“请我坐下, 你的手应该这么做!”

“声音别这么小, 又不是在说悄悄话, 要响亮一些。”

……

孩子们现场演习, 各有各的招数, 各有各的办法, 没有让我们两个老师给出主意, 没有让我们两个老师去教这个、去教那个。我们只是巡视着, 适时地给孩子们一些帮助与指点。

第三个中午, 孩子们纷纷申请我们的“检阅”。看着孩子们自信的模样, 我和蒋老师同意了。

“检阅”开始。

第一个来展示的是两个女同学。

“警官阿姨”走进校门, 小礼仪双手托着红领巾, 微笑着迎上去。“警官阿姨, 欢迎您到学校来。请让我为您献上少先队员鲜艳的红领巾。”“警官阿姨”弯下腰, 小礼仪熟练地为她系上红领巾后, 退后一步, 敬上队礼。“阿姨, 请往这边走。”小礼仪右手往旁边一伸, 带着“警官阿姨”走到嘉宾席。“阿姨, 这是受助的同学。”“同学, 这是关爱我们的警官阿姨。”小礼仪大方地进行介绍后, 退回礼仪队伍。

孩子们的掌声响起来。我和蒋老师的掌声、夸奖声也响起来:“不错, 小礼仪的表现热情、自然、大方!”

训练结束后, 和孩子们闲聊, 问他们为什么会训练得这么好。孩子们异口同声, 大声回答“因为我们都是小礼仪!”

责任感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出来的。之所以小干部比普通学生有责任感, 就是因为老师常常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他信任与责任。如果能把这种信任与责任推广给更多的孩子, 那么孩子们的责任意识都能得到培养。班级与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生活, 开拓孩子的眼界, 也能给孩子们创造获取信任、勇担责任的机会。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学会表现自己的同时, 更能体会到责任心、责任感对自己的实际帮助。

以上三个事例, 让我深深感受到老师言传身教、无私关爱、信任尊重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的传递, 帮助孩子们一天天树立起责任意识, 慢慢成长为对自己、对长辈、对朋友、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人。

我的教育故事 篇8

那是2013年,按照我们学校的惯例,中期考试完了之后学校都会要求各班召开家长会,想借此机会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当然主要是学习成绩(因为有些学生根本不会将考试成绩告诉家长,只能把家长借此机会聚集到学校,了解学生的各种表现)。

家长会定于星期六下午举行,在星期二的时候我就通知学生尽快通知家长开会时间。 放学之后,李梅(化名)同学来到我的办公室,对我说:“李老师,我开家长会不想让家长来。”“为什么不想让家长来呢?是不是家里有事?”我问。她沉思了很久,终究还是没有告诉我真实的原因,不管我怎么问她就是低着头不说。后来我终于忍不住了,我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我冲这个学生发了脾气,说了句我后来很后悔的话“我最讨厌问十句一句也不答的学生,家长如果不来,你也就不要来了”。后来这个学生很伤心的哭着离开了我的办公室。我也就没有太在意自己的言语,当然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语会给学生带来多大的伤害。

快到放学时间了,我去检查教师卫生打扫情况。室内有纸屑,男同学聚成一团不知玩什么。我“河东狮吼”一番,命令他们清扫彻底才能回家。于是孩子们一阵风似的拿起工具打扫去了。就在这时,我无意中发现李梅正在和王丽(化名)嘀咕些什么。我就把他俩叫到了办公室,问她们在聊什么,王丽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她性格较腼腆,平常很少在老师面前说话,难免会紧张。

“你们刚才在聊什么事呢?”我柔和地问她。

“李梅不想让她妈妈来学校开家长会。”王丽回答。

“究竟什么原因呢,她很忙吗?”我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

“老师,是有难言之隐……李梅妈妈是残疾人,她……她听不见东西,她不想让同学知道自己母亲是残疾人”。王丽回答道。

天哪,半年的师生关系,我竟不知她的母亲是聋哑人,我……失职呀!看得出她为这事已经纠结了很长时间了。在沉默中我不断的自责。但突然间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你应该征求一下母亲的意见,如果她想来,你应该让她来,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让母亲知道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而且,你的成绩又是这么的优秀,你的母亲会因你而感动骄傲和自豪的。”我很认真地说。

“我怕被人笑话”李梅低着头声音很小的说。

“她是你妈妈,她一定很喜欢你,你那么健康,一点不比他人少些什么,你是她的骄傲,她的话你能懂,你可以做翻译。”

“那好吧。”她沉思了一会,给了我想要的答案。

“每个人的妈妈都是很伟大的,她们不光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的抚养我们,在我们的人生中,给我们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妈妈,我们应该感恩妈妈,不管她们是身患重病的,还是残疾的,我们都应该用我们全部的爱去爱他们,就像她们爱我们那样,因为,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我对她说出来我的心里话——真心话。

我的儿童安全教育故事集选 篇9

妈妈提醒道:“要先系上安全带才能玩哦。”

小老鼠不听劝:“不要,我又不会摔下来。”说着便伸开手脚往上爬。

才往上爬了两三步,咚的一声,小老鼠摔了下来:“哎哟哎哟,可真疼!”

妈妈赶紧跑过来,一边扶起小老鼠一边说:“怎么样?有没有摔伤?你看,我都说了要系安全带的。”

小老鼠嘟着嘴说:“我觉得我不会摔的嘛。”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谁也无法预知自己什么时候会摔倒呀,但是只要有发生危险的可能,人们就应该提前系好安全带来预防受伤。生活中还有很多情况需要系好安全带呢,比如乘坐汽车。”

小老鼠问:“为什么呢?”

妈妈回答:“坐车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预防急刹车和交通事故带来的伤害呀。再比如,乘坐飞机,在起飞降落时也要系好安全带。”

小老鼠又问:“飞机也会急刹车么?”

“飞机倒是不会急刹车,但是会受到气流的影响,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最危险,所以也要系好安全带呀。”妈妈说:“你看,工人叔叔在高楼的外面擦玻璃的时候,也是必须系好安全带的。”

小老鼠顺着妈妈的手指往远看,只见远处的高楼外墙上,是有几个工人叔叔在工作,小老鼠说:“可是工人叔叔是大人,大人也会摔倒吗?”

妈妈回答:“对啊,工人叔叔是大人,比你走得稳,比你抓得牢,但是工人叔叔还是要系好安全带的。因为工人叔叔知道,万一脚下踩空掉下来,是会严重摔伤的。”

“哦,这样啊。”小老鼠若有所思地说。

“宝贝,现在知道为什么要系安全带了吗?”妈妈问。

“嗯,知道了。”小老鼠说:“是为了以防万一,对不对?”

“对了,就是为了以防万一。那你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情况是需要系安全带的呢?”妈妈又问。

小老鼠托起下巴想了想说:“嗯……小宝宝坐婴儿车的时候,要系安全带。坐云霄飞车的时候,也要系好安全带!凡是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就算总觉得自己不会摔,也都要系好安全带!”

儿童安全教育故事集 篇10

甜甜急得大哭起来,路上的保安大叔看见了,上前问道:“小朋友,你怎么啦?”

甜甜说:“我和妈妈走散了。”

保安大叔听了,说:“没关系,我去广播站帮你找妈妈,只要你的妈妈听见了,就会来找你的。”

甜甜不哭了,她说:“谢谢您!”

过了一会儿,就听见保安大叔在广播里大声喊:“甜甜小朋友家长,你的孩子现在正在广播室,请你听见了赶快来吧!”

甜甜就这样等啊等,等了一会儿,妈妈果然来了,她高兴的搂住甜甜,说:“孩子,你去哪里啦?吓死妈妈了!”

我的教育故事 篇11

原题是这样的:在一次高尔夫球比赛中,A球距球洞3米,B球距球洞1.5米,那么A、B两球的距离d的范围是(  )

A.1.5米

C.1.5米

一上课,我就发现学生对这道题有争议。就问学生选哪个,四个选项都有选的,而且选A的非常多。我心里一动,如果直接给学生答案,效果不一定理想。于是我顺着学生的声音说:“选A。”哇!许多学生高兴地都要站起来了,他们因为自己的“胜利”而兴奋。我观察其他学生,有的低了头,有的怀着困惑的眼神看着我。我内心对有困惑眼神的却充满了期待,于是我开始讲解该题。

[球洞][3][B][1.5][d][A][A][3][球洞][1.5][B]

如图,∵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1.5)米

[球洞][1.5][1.5][B][A][d]

如图,d=3米-1.5米=1.5米,可能存在d=1.5米的情况,所以选B。这时我适时地说:“选A的同学们还有意见吗?”这时选A的同学都低下了头。我接着说:“选A是错误的,前面我说选A那是没说完。”许多学生笑了,而选A的那些学生更像是霜打的茄子。

就在选B的学生得意之时,我又接着问,谁还选C?可向同学们讲一讲。这时选B的同学似乎意识到什么,表情有了变化。连选C的也不敢讲了。于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接着说有不同于前面选项的可举手。我便请其中一位上前讲解:

[1.5][3][d][B][A][球洞]

如图,也存在d=1.5米+3米=4.5米的情况。于是所有学生都长吁一口气,真正恍然大悟,应选的是D。

这时我只是表扬了一下刚讲完的这名同学,而没去统计表扬一开始就选D的这些高才生。因为这些一个是少数,更重要的是怕挫伤选A、B学生的积极性。看着无精打采的他们,我鼓励他们虽然你们答错了,但敢于思考,敢于发言,相信你们一定会不断进步,取得好成绩。

接着我又针对问哪个选项都不举手的同学提出批评,指出了不要看热闹,怕答错,而要积极回答,勤于思考,自己才能有进步。

几年过去了,许多学生仍然对这节课记忆犹新。本课对我触动不小,也逐渐形成一种诙谐幽默的教学风格。

倾听——我的教育故事 篇12

幼儿二班有一位女孩的妈妈, 一天上午, 她抱着女儿站在教室门前, 满脸通红霹雳般地和班主任老师说着什么, 孩子则紧紧地搂着妈妈的脖子, 把自己藏了起来, 一动也不动, 班里其他的孩子则在一边喧哗、打闹, 班主任老师顾了学生顾不了家长, 真是有些无奈。看到这种情况, 正好路过的我急忙走了过去, 拍拍小女孩说:“孩子怎么啦?下来进班级呀。”孩子没有动静, 家长却对着我像连珠炮似的讲了起来, 我几次想插话, 都没有机会, 索性静下心来, 认真听讲。她讲的都是孩子之间的一些小事情, 最后她非常严肃地对我说:“我孩子有自闭症!”言外之意她什么事都得替女儿做主。

我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了:“你知道你女儿为什么自闭吗?”她睁大眼睛看着我, “都是你太能说了, 太能干了, 所以你女儿什么也不用说了, 什么也不用做了, 就自闭了呀!”

她略有所思, 安静了下来。接着我们聊起了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 有关孩子自闭的问题。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给孩子做事的权利。孩子终究要长大, 要独立生活, 父母不能管他们一辈子呀!

女孩子的妈妈放下女儿, 高兴地让孩子回教室了。

我们这种校带幼儿园, 都是一个班一名班主任, 一个班级有四十来个孩子, 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千头万绪, 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倾听家长的意见、心声, 作为配班的科任老师, 时间相对宽松些, 对于家长的一些小意见、小纠纷, 我们可以协助班主任解决一下, 比如倾听, 有些时候, 家长就是想让老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了解自己的想法, 并没有更多实际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可以帮助班主任做好倾听的工作, 满足家长倾诉的欲望, 一方面, 我们可以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 对照自己的工作, 找出不足, 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倾听缓解家长焦躁的情绪, 为班主任做好家长工作铺平道路。很多时候, 家长说完, 并不需要我们给出任何意见, 她们自己就已经找出解决的办法了, 还有些时候, 家长说完, 情绪平复后, 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反过来会向老师道歉, 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安全的小故事 篇13

有两个人 在一个偏僻的村庄,一条羊肠小道上有一根笔直的电线杆,说也奇怪,常常有人在那出事。不久一对年轻男女不小心骑车撞倒,当场毙命。一天晚上,5岁的小志和他妈妈在回家路上经过那儿,小志突然:“妈妈,电线杆上有两个人。”妈妈牵着他的手快速走开说:“小孩子不要乱说!”但是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有一天,一个记者来采访小志让他带他去看发生车祸的地方,小志大大方方的领他走到那,记者问:“在哪?”小志指指上面,记者抬头一看,电线杆上挂着个牌子,上写:交通安全,人人有责

参考资料:(安全文化网)中国每5分钟有一人因车祸死亡,每一分钟有一人因车祸伤残,每天死亡280多人,每年死亡10万多人,汽车数量占世界1.9%,车祸死亡人数占世界15%,且每年增加4.5%。自1899年发生第一起有记录车祸以来,全球车祸累计死亡3000万人,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珍重生命,注意安全

古时候,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家能够取消攻打的念头。其他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于是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作为贺礼。收到这份礼物之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这件事的大功臣魏绛。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很强大,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先做准备,以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之后,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越是形势好,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加深刻地看到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应对的政策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始终居安思危,扎实工作。一句居安思危令人深思。

1.安全,是我们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交通安全,是人类又一个永恒的话题。资料显示,全世界过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全世界每一分钟就有人伤于车祸,全世界死于车祸的有400多万人,比世界大战死的还要多。目前我国交通死亡事故是全世界第一,机动车保有量为1.1亿多辆,汽车3000多万辆,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10.7万人,伤47万人,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与此相对应的是,日本的机动车保有量与中国相当,但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仅为7000人,差别是显著的。就云南省的情况,今年年初到4月10日止,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9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交通事故20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44起,死亡人数受伤人数都是去年同期的9倍。

关于生命的小故事: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

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

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读了上面的这个故事,我们都会深深地被黄美廉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是啊,要想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有价值,就必须要经受住磨难的考验;要想使自己活得快乐,就必须要接受和肯定自己。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缺陷或不如意的事情,并非只有你是不幸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和对待不幸。无须抱怨命运的不济,不要只看自己没有的,而要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我们就会感到:其实我们很富有。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读过很多让我们感动和令我们深省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曾经给我们的人生以启迪,曾经给我们的心灵以慰藉或震撼,曾经让我们感动。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领悟一些道理,以便使自己变得更加睿智;都需要接受一些感动,以便使生命充满激情。

2.曾读过一本契科夫的短篇小说集,第一篇小说叫作《打赌》。是写—位法律学家与一位企业家在一次沙龙聚会中在谈到一个新近被判十五年徒刑的囚徒时争执起来。企业家认为在监狱里蹲十五年还不如判死刑的好;法律学家则认为活着总比死了好,活着就是希望。二人争执不休,最后打起赌来,赌注是法律学家让企业家把他关起来,十五年后如果法律学家不违约,企业家的全部财产归法律学家所有。第二天早晨,法律学家便被企业家关进自己后花园的—间小屋,这间小屋只有一个送食物的小小窗口。法律学家蹲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屋里开始过起监狱生活,企业家每天给他提供所要读的书。时间一天天流逝,法律学家读完了政治、经济、哲学、科学、神学、文学大全,十五年的时间终于到了。这时的企业家因在生意场中失利,他知道时间一到自己便会变成一个穷光蛋,于是他决定在到期的头天夜里杀死法律学家。银行家好容易打开那把十五年来从来没有打开过的生锈的铁锁,发现法律学家正在残烛前伏案熟睡,银行家正欲趁机杀死这形同枯槁的法律学家时,却发现桌上放着一封给他的信。信中说,他感谢企业家,十五年来他读了许多书,这些知识将是他终身用不尽的财富,他还明白了许多道理。他决定不再要企业家的财产,他将于明天拂晓前破窗而出,自动毁约。银行家看完信决定放弃杀死法律学家的念头。第二天拂晓前法律学家果然毁约破窗而出,既保留了银行家的财产,也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这篇小说似乎包含了许多道理,热爱生命,活着便是希望,应该是它的主题,世间一切事物中最可宝贵的就是生命。热爱生命并不等于贪生怕死,“人生自古谁无死”?记得秋瑾有一首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尊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古今中外一切取得伟大成就的人都是懂得生命价值和运用生命价值的。一切正常人都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当然在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个人的死都重于泰山,然而却不可以轻如鸿毛。人是不可以轻生的。我常常想起大仲马的一句话,人类的全部幸福就在于希望和等待之中。活着是幸福,希望是幸福,等待是幸福。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在为了人类的活着和追求幸福而运作,活着和幸福是人类的主题和目的:如果离开了活着和幸福,人类的—切便将失去意义。

在宇宙空间飞行过的宇航员,到南极去进行过科考的科学家,当他们远离人类群,远离家乡,远离亲人,面对广袤无情的大自然和宇宙空间挑战生命极限归来的时候,他们悟透了一切,他们感受到了人类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是非常渺小和脆弱的。同时觉得生命又是非常可贵和伟大的,人类在面对生命的极限时要求生存是多么地不容易,多么地艰难。挑战生命极限归来的人们,他们认为人类生活是最美好最幸福的。他们甚至认为人类的相互争斗都是不应该的。只有失去过才知道拥有的可贵,然而生命不能作这样的游戏,因为生命只有一次。那些挑战过生命极限的人他们从生与死的边缘走了过来,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和生活。由此便又想到杰克·伦敦那篇叫作“热爱生命”的小说:两个淘金人历尽苦难和艰辛,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感人故事;使你觉得人的生命力是多么强大,人的生存欲望是多么强烈,人在死亡的边沿才会深切感受到生的可贵。那么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人还有什么理由轻生?还有什么理由要无缘无故的离开这个人世呢?生命在其发展过程中是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的,这恰好证明着生的可贵。生命是一切上层建筑和物质世界的基础,因为有了人类生命,才有了思想,才有了希望和追求,才有了这个五彩缤纷,像万花筒一样美好的世界。

生命面对时间和空间,正如古人所说“若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人世间的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有天伦之趣、朋友之谊、恋人之情,有理想、有美好、有追求、有梦幻,只有在人世间才能创造真正的美好天堂。珍惜生命吧,给人生唱一首赞歌。3.热爱生命的故事

从小,我就知道,人的生命不是很长。

还在襁褓中时,我便体弱多病,医生告诉父母做好夭折的准备。但我还是活过来了,尽管挺艰难。

由于心脏不好,不能随别的孩子跑跑跳跳,我童年的天空一直阴霾密布,常常一个人躲进角落里偷偷地哭。孱弱和孤独化作绵绵忧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辗转复回,使我在那个年龄过早地懂得了生和死,懂得了生命对我竟是那么吝啬和残酷。

再后来,我就长大了。长到一个落花时节,灿烂的秋阳里我苍白的面上有了点点红晕,我考上了大学,圆了儿时没有敢奢望的梦。

再后来我就恋爱了。那是个很善良的男孩,宽厚、豁达而执着。我非常幸福地享受着做一个女孩子的快乐,也享受着拥有一个男孩子无边的满足。在他温暖的臂弯里,我脸上的红晕一直没有退。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忘了自己曾有过一个不堪的童年,也曾有着一个弱不禁风的病体。

直到大学最后一年的那个春天,我和男友去野外踏青。我们背靠着背坐在草地上,看蓝天和白云,看松林和远远的牧羊童。我们亢奋地唱着歌:“------希望你能爱我到地老到天荒,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唱到动情处,男友激动地揽我入怀,轻轻的在我耳边细语:“今生今世相守,不离不弃------好吗?”

生命的那一刻,是那么的绚烂和温馨,又是那么的谴绻而温柔。蓝天与绿草之间,我知道我的心如花般勃然怒放了,展示了我从未有过的美丽。

但就在那个春天的夜晚,我凭窗而立,听窗外远远的虫鸣,遥对一轮满满的月,无限神往眷恋地回忆那蓝天白云,那草地,羊群------而后,我流泪了。

我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投入爱着那个男孩,也知道他又是带着怎样的怜爱惜我如瓷。我们的爱情纯净、透明,象刚刚初绽的花。但也许美丽的东西都有残缺:他精力充沛、体魄强健,而我柔心弱骨、身单体薄怎陪他一生风风雨雨?情到深处就有着那么沉的不忍和忧虑,与其不能终生相守而留给他半生的苦涩,不如我早早地从他的生命里走开,让他有机会再拥有一次完整的爱情、拥有一个没有缺憾完美的人生。

命里注定我不该属于他,不该属于任何一个男孩。我本来就应意识到的。

于是,在那个春夜之后,我便慢慢地疏远他、冷落他,大学毕业不顾他的阻拦我去了一个遥远的城市。在给他的信中我平静地写道:“我已不再爱你-------”他不知道刻意逃离爱情有多么不堪,那种爱而不能的伤心又是一种多么深多么深的痛!

后来,我就在那个城市里一个人独立地面对人和事,独自承受人世上深深浅浅、大大小小的悲欢,很苦。每次在人流中穿过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心里就会彻底的孤独,于是便刻骨铭心地想起那个恨我薄情的男孩。他怎么知道,我离开他是为了更好地爱他;他又怎么知道,他曾拥有过一个多么善良多么美好的女孩,宁愿伤害自己也不愿伤害他。只恨苍天不给我们这份尘缘。

割舍了爱情之后,我只是为了母亲而活着。生命是母亲给的,我自己没有权力收回,我只能维系年迈的母亲一点点的希望。其实,母亲不该制造我这条弱小的生命的,经历一番人世的沧桑之后,要带着许多的遗憾离去。生命有时对每一个人实在不是那么公平。

整整半年多,我拖着病体几番沉浮、几番挣扎,终于在紫丁香开的那个季节我病倒了。听母亲说我落草正是紫丁香残谢之时,也许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紫丁香很快就会枯萎的,我想我会随落红一道走的。

于是,平静的心愈加平静。临走时我要完成两个心愿:告诉那个男孩,我一直爱他,愿他别辜负我好好活着;再告诉母亲,不要为我悲伤,就当二十几年前没有过这个生命!我坦然地拍了两封电报,坦然地一个人住进医院,没有急于去确疹,我等待着。

母亲是和那个男孩一道来的。许是母亲暗示了我离开他的缘由,他一进病房就凶凶的瞪我,而后泪眼婆娑地握住我的手,握得我的心都在颤颤地痛。母亲只是不语,她已做好了二十几年的心理准备,心中的泪已流尽。

后来,医生进来了,劈头就责问母亲为什么把我一个人抛在这个城市、质问他为什么不给女朋友一份关护和鼓舞,竟使我这样不爱惜自己,这样忧郁沉沦。“别责怪他们,我知道我的生命很短。”我为母亲开脱,也为他辩驳。

“其实,你幼年的心脏瓣膜狭窄已奇迹般地在两三年前痊愈,只是你身单力薄,又不热爱生命,抑郁成疾------”

“奇迹般----”母亲重复了一下,几乎不敢相信地看看我,又看看老医生,她黯淡的眼光一下子明亮了。

“是的。也许------”老医生拍了一下我的肩头:“要归功于你的男朋友,你们一定非常相爱非常幸福。这世上的确有许多东西是生命中注定,我们无法更改的;但也有许多东西,你是必须自己去争取的。你只要肯配合治疗,很快就能和正常人一样,也能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 老医生走出去了。我、男友和母亲都被震憾了,那时,午后的阳光正暖融融地照在我的脸上和母亲、男友的身上。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男友第一个反应过来,他飞速跑了出去,我听见病房外他男孩子少有的响亮的哭声,那么痛快酣畅、那么淋漓尽致。

床边的母亲把我搂进怀里,满脸的笑容和泪水,一瞬间,母亲脸上的皱纹好似少了许多。

后来,那个老医生医好了我的病。

我出院那天,拉住他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我感激他。他不但使我的身体康复,更重要的是,他给了我精神上和灵魂深处的震憾,让我懂得生命那么可贵,懂得了任何东西都要自己去奋斗、去争取。

上一篇:前方报告下一篇:师德征文《用爱撑起和谐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