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与反思地理(精选8篇)
我常常在想,幸福是有味道的,你甚至可以嗅到那淡淡的气息。是那种淡而不厌的味道。当地理老师应该是幸福的吧!至少我目前是这么觉得,并且似乎隐约嗅到了。
在外省实习,我最不舍的其实还是学校那美丽而又舒适的图书馆。这几天我又回来了,走进图书馆觉得心里格外的踏实。昨日在图书馆待着的一个下午,让人感觉舒适又充实。在四楼的现刊阅览室,我直接就来到放着《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的书架前。我惊喜地发现两个月没来,有好多期新的杂志已经摆上来了。
我还是不自觉地就拿起了我们学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看了起来,好像我也没认真的看进去什么。但是最后有了一个最深刻的感受:这个可以改行做文学杂志了。杂志有个博文精选的栏目,里面经常会有一些地理教师的精彩博客文章。这次翻开读到的两篇,确实是非常优美的散文,以至于我都觉得应该投到文学类期刊去了。
对于此,我觉得自己是欣喜的,这个期刊越变越好是多么值得欣喜呢。在期刊中,博客中,论文中,透露出越来越多的人文气息,意义早已超越了知识本身。
我始终觉得,教育是饱含感情的职业而非干巴巴的知识。而写文章是这种感情的一种表达。我想,写文章不是语文老师的专利,不是只有作家才能有作品。这个在地理老师们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多地理老师写的文章,是非常耐读的。
不仅仅是写文章,有很多的老师,有他们的专长,有他们的爱好。不一定非得与教学有关,或者只是自己的爱好,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吧。
关键词:数字地理教室,小班化,分组教学
从2001年开始, 江苏省南京市启动了小班化教育试验。十年来, 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投入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管理中, 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和实效。2009年, 笔者所在学校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建设了数字地理教室。数字地理教室为我们进行小班化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质的平台。下面, 笔者就三年来地理分组教学的实践过程, 来谈几点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数字地理教室与普通教室基本配置的差异[1]
同普通教室相比, 数字地理教室多了以下基本设施: (1) 核心设备:数字星球教学系统; (2) 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多媒体中控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设备; (3) 常规模型:三球仪、地球仪、地形地貌等; (4) 木器类:可多种组合的学生特制桌椅、灯箱等。正是数字地理教室有了以上设备设施, 分组教学在我校地理课上才成为常态。
二、新课程形势下小班化地理教学中分组活动的优势
(1) 分组活动教学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地理课上的许多核心知识通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效果更佳。比如, 在学习“地球倾斜着绕太阳公转”时, 教师指导学生把各组围成的圈子当成太阳, 然后各组派一个学生代表模拟地球开始绕着自己的小组转圈。因为参与活动的学生要考虑地球公转时的方向、倾角, 所以有一定的难度, 不易正确掌握。但6个小组一比赛, 肯定就有做得比较好的学生。然后教师也按标准来模拟一下, 既做了示范,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无形之中就把这个难点简化并加以掌握了。
(2) 分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分享更多的信息。新教材正文减幅而阅读材料及活动明显增加。正因如此, 我们分组活动才能达成目标。如“我国的地势特点”一课中, 教材需要学生讨论“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这个课题面很广, 也有难度, 若以常规授课, 一课不够。采取分组活动就事半功倍了, 实践证明, 分组活动教学使学生收集和分享的信息量明显增加。
(3) 分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2]。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习惯, 着眼点就在“过程”上。此时采取合理、科学、独到的分组活动进行教学就显得极为重要。以“我国的自然资源”为例, 我们就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学习来进行教学。
(4) 分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地理学科素养,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如2010年春, 我校报名参加了金陵晚报组织的“虎凤蝶——让我们的紫金山自由呼吸起来”大型环保活动。学生们身穿红马甲, 手提垃圾袋, 穿行在树林和草丛中, 给上下山的游客和自己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环保课。
三、新课程形势下小班化地理教学中分组活动的反思
(1) 由于生源素质不整齐, 有时会导致分组活动教学效果不理想, 具体表现为:学生准备不足、学生讨论不充分、学生发言针对性不强, 等等, 最终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2) 分组活动教学需要各活动小组人员比较固定, 在数字地理教室上课时效果不错。但其他学科主要在教室按传统方式上课, 这会影响学生分组活动时一些好习惯的养成。
(3) 分组活动教学对地理教师要求比较高, 因需要精心准备各种素材, 会占用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样会影响青年地理教师进行分组活动教学的工作积极性。
教学是讲规律的, 无论选择或创新哪种方法进行教学, 只要遵循教育规律, 切合实际, 都难能可贵。我们有理由相信, 一位乐于学习、勇于创新、善于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地理教师肯定会学有所得, 教有所成, 桃李满天下。
参考文献
[1]孙宏根.基于数字星球系统的中学地理教室建设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29) .
一、学生预习的时候的注意点
1.精心设计预习的引领性的问题
教师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备课的时候要把问题设置得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自发地想学习,教师不能逼着学生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总体的进度来科学合理地安排预习的时间,预习的时间科学自由调节,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有信心完成,全面积极参与预习。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太过于笼统,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的目标,要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让学生能够找到答案,通过思考和交流能够总结出答案,这样就能增长学生学习的信心了。
2.培养学生养成好的预习的习惯
教师要加强学生预习的指导和培训。地理教学中,很多学生预习的时候只是填空,而不是有的学生那样能在教材中进行适当地圈点,或者能在地理的图中找到答案。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感觉到好的地理预习的习惯是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加以提高的。很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觉得学习成绩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的环节,这样是不好的,教师不能仅仅重视在学生知识上的帮扶,更应该重视在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帮扶。
3.重视对自己的预习的评价
我们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价,对于预习认真,预习速度快的学生,或者对于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的学生,教师都要给充分全面的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生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二、掌握科学的好的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生好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也是学生行为习惯,也可以当作是地理作业。学生预习可以让学生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心中有数,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初中地理内容繁琐,抽象,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来提高学习效果,可以挤出时间来预习课文。预习没有定法,但是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给学生参考:
1.做作业式的预习形式
预习课文是按照“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过程来进行,教师可以教学生当预习时做作业,明确课文学习的内容和重点,难点等,记录自己的疑惑,记录课堂学习的重点,这样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时间长了学生就能感受到预习的好处,就能主动去预习课文,并形成好的预习的习惯了。
2.浏览式的预习方式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运用快速浏览的形式,弄清楚学生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并加以标注,课堂学习中质疑,并在同桌小组讨论的时候拿出来共同探讨和参考,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三、预习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1.活跃的课堂和学生,打破课堂常规的行动策略
我们的预习的地理学习方式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预习,可以让学生愿意学习了,会学习了,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敢于提出疑惑,提升学习的境界。此外,通过课前的预习,课堂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通过地理预习,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师通过预习和反馈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学生在预习和反馈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学习起来更加激情满怀,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学生愿意学习了,会学习了,课前预习,保证每个学生投入到思考、讨论和相互评价和互动学习中,创造了学生完善个性的机会。
3.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学会学习,敢于质疑,学会合作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有了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就产生了研究问题的氛围。有的问题预习的时候解决不了,课堂,课后可以研究讨论。有的学生的奇怪的问题让老师意外和惊喜。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也更加爱钻研教材,拓展知识面,阅读相关书籍,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习能力。
4.增加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机会
通过预习,课堂学习的过程,学生单干的机会少了,合作的机会多了,学习程度逐渐深入,合作意识都增强了,都意识到了预习的好处,合作学习的好处,实现了相互启发和相互学习。通过课前预习,进行了自主学习,再经过课堂积极的交流,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机会。
5.科学合理的预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科学合理的预习教学实践后,学生的学习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能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拓展地理教学的思路,增强了学生和教师对地理研究的重视程度。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科学有效的预习能让教师也能重新审视自己,用新形势、新理念武装自己,完成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的转变,准确定位,优化教学行为,备课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利于教师精讲,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教学的内容。
综观高考试题及学生考试结果,虽有得意之处,但也留有些许遗憾。
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地理试题越来越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对地理原理的考察。
我们地理从高一开始就注重基础知识积累,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
地理能力的提高要依赖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离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地理学科来看,知识比较庞杂,自然、人文两大类下包含众多知识点,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薄弱等原因,认为高三地理学习枯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习能力是根本原则。
而能力的积累一是平时需要紧紧抓住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是提高高考考前复习过程的合理科学性。
一、地理课堂的教学实施的调整 1、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较多的学生认为:地理和文综的其它科目一样,只要背背书就行,其实不然。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探索意识,把思维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
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形成、每个原理的推导、每种物质的运动的规律,几乎都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创造的漫长进程。
由于教材知识点的衔接不足,很多知识忽略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以至于学生只会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
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运动规律等,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地理知识,不仅给学生以启迪,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真理的方法,得到创造的体验,增强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习“风”时,我们遵循以下步骤:概念----成因(气压差、气压梯度、气压梯度力)----冷热不均(温差)----太阳辐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工作总结《高三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
2、用丰富知识、高亢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论如何课程改革怎样创新,只要学校教育、班级教学的制度存在,课堂讲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那么在课堂上,要有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有丰富知识,其次则需要***。
知识渊博就能驾轻就熟,有***就能产生共鸣。
做到这些必须潜心钻研,研究历年高考题型,随时快速准确解答学生问题。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融合教师的人格魅力,把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内驱力,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台风、沙尘暴、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时,要结合时事,用详实的资料、清晰的图像、优美的语言、气势磅礴的***以及对人类的无限的怜惜之情,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
3、夯实基础,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要求 高考目标是选拔人才,考察的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本节课的设计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正确解读课程标准,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营造出活泼、欢快的课堂气氛,学生以“问题”为线索、以地图为工具进行合作探究,真正达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课堂密度较大,课时相对紧张,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处理起来略显仓促。
在职业道德修养方面,我认真向优秀教师,模范党员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思想觉悟,自觉维护学校工作大局,乐意接受学校安排的工作并积极完成,能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言行符合职业要求,关心爱护学生,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与师生相处融洽。
在专业发展方面,我认真阅读所订的教育书刊《心理世界》和专业书籍《气象学与气候学》,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善于做差生的思想工作,把教书育人中师生的心理共鸣作为自己的追求,力求达到这种教与学的最高境界,主动参与校本研修,发展积极、有新意的见解,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究,参与教学竞赛和展示,教学成绩突出,学生满意率高,得到了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
在教育教学行为方面,我严格遵守教育教学法规,严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关心爱护教育对象,不歧视学困生,举止言行大方得体,总是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在工作尽职尽责方面,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地完成学校交给我的工作任务,尽管很多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总是想方设法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都有进步。通过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最后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好多学生喜欢地理课,喜欢我的地理课堂。
在工作上的成功与失败方面,我觉得我的成功之处就是和同事和学生相处融洽,合作愉快,我的工作得到了邻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失败之处就是没有发表论文,仅仅发表了几篇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是很不够的,以后要多把自己的教学心德体会,教研论文发表出去。
在与人合作方面,我自己觉得做得很好,以后还要虚心学习他人处事的方法,不断完善自己。
在出勤和遵守劳纪律方面,我坚持做到了有事先请假,不迟到早退,及时到岗到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认真学习广播操,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研修和读书活动。
下期努力方向
1,加强专业学习,多撰写专业论文,力争有高质量的论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
2,加强校本研修,多开展小课题研究,要把地理教学做的更好。
3,加大辅困力度,努力提高会考合格率。
4,思想上,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思想觉悟,不断完善自己。
5,向他人学习,要学人之长补已之短。
【八年级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 的相关参考:
2010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语文教科研工作总结 |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总结 | 2010年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2010年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 2010年六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 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
1. 研读考纲。
研读考纲这一环节进展顺利, 学生浏览考纲, “1、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快划出关键词“区位、工业地域条件特点、对环境的影响”。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高考考点, 从而明确复习的重点, 做到有地放矢, 心中有数。我让学生了解、研读考纲, 也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一点现在看来是成功的, 对成绩好的学生益处更大。
2. 填写学案, 落实到位。
我把学案设计为一页以主干知识为主的知识提纲, 大部分由学生自主完成, 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目的。由于我省使用的是湘教版教材, 知识系统性不突出, 而高考复习强调知识系统性要强, 所以我整合人教版和湘教版教材, 整理成知识提纲, 方便同学们学习。而本节课关于工业区位因素等重点内容, 是在学生结合教材和我准备的素材相互交流之后, 师生共同总结完成的。这样做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 而且很有竞争感和成就感, 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牢固地掌握。
3. 跟进练习, 恰到好处。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 边复习边习题训练, 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点, 学生掌握较好。练了一道2011年山东考卷工业区位题, 我走下讲台巡视学生时, 看到同学们写得很好, 学优生的答案很完整, 基本能得满分。当然, 不能只因为一道题答好了, 就认为学生这部分就掌握好了, 能力的提高还需要课下继续不断练习, 从中自己感悟出答题方法与技巧。跟进练习挑选适当, 难度有梯度, 我精选了部分高考原题, 学生做下来, 感觉收获很大。
4. 讲解清晰, 案例教学。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 许多知识都是学生学过的, 如果单纯照本宣科再讲一遍, 学生难免会厌烦, 课堂效率会打折扣。所以我在讲课时, 只是提个开头, 剩下内容充分交给学生, 让他们去说、思考、举例。例如讲到“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的相关内容时, 可先以鲁尔钢铁工业区为例, 让学生回忆影响该工业区产生、衰落、再度崛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从而了解到工业布局是多种区位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且这些作用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说明影响工业区发展的因素是发展变化的。因此, 本节重点之一要找出知识联系, 像把珍珠穿项链一样, 学生一提到工业内容时, 马上能想起来哪些知识点;之二是通过案例教学, 使旧知识能有新意, 让学生感到一节课下来, 收获颇大。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知识讲解的重复, 学生掌握的知识一再强调, 浪费时间, 导致跟进练习没有能按计划进行, 有些学生不是很清楚的知识却一带而过。主要原因是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转移、工业地域几个概念没有明确说清, 因此学生这里掌握不好。
1. 学案总结琐碎。
因为总是怕学生掌握不好, 学案总结得琐碎, 把所有书上的知识点都罗列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条理不清, 主次不分, 使学生思路不清晰, 抓不住重点。在下一个班的教学中, 我及时进行知识的删减, 找出内在联系, 条理性就清晰多了, 重点也突出了。在这里也适当补充人教版教材内容, 使知识点更加脉络清晰。
2. 讲解的趣味性稍差。
尽管地理是高考科目, 而且又是高三, 学生很重视, 努力认真听讲, 但是如果枯燥无味的话, 学生听课效率就会下降。这点我一定要向本组马老师学习, 她的课生动活泼, 风趣幽默, 很受学生欢迎。自己本身不是一个幽默的人, 我今后更应该有意识地注意, 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活泼, 使学生享受听课。
3. 热情度不够, 感染力欠缺。
这节课自我感觉激情还不够, 虽然知识讲解还算清晰, 但感染力稍差, 这和自己目标太大而实际完不成而产生失望有关。最初教学设想不合适, 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是一两天能达到的, 不是通过一节课的讲解就什么都明白了, 百分百得分, 那是不可能的, 只有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 才能提高。所以说以后的教学设计更加针对我的学生, 目标放低, 不能有急躁心态, 一步一个脚印, 争取每节课都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4. 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一节课上下来只想着是否按照既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让学生按照自己预先设定的环节一步步进行下来, 而缺乏平等的教学态度。学生是主体, 他们是否占据课堂的主动性, 考虑的很少;学生层次参差不齐, 上课时只关注了一部分同学, 另一部分忽略了;怎样让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合适的目标和任务, 这是今后教学中思考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本次汇报课, 我既知自己的优势, 也发现自己的不足, 在今后教学中, 尽量扬长避短, 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成为一名学生热爱的老师。这次撰写教学反思, 也是自己现有教学活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这也促使自己提升理论水平和拓展知识层面, 由“学科型”教师逐渐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摘要:工业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比较基础的人文地理知识, 连续多年的高考中有相关习题。通过本节复习, 系统整理出知识结构, 解题思路;课后充分自我反思:成功之处体现有几方面, 遗憾之处有哪些, 今后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由此可见,我们在地理教学中的任务不仅要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拓展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发现,和表现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对此,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美丽的西双版纳“请”到了多媒体教室,学生们分为四组,每人一台电脑,去搜索自己的学习内容,将静止、枯燥的知识转化成图文并茂的动态知识。我将这一节课设计为“畅游西双版纳”和“畅想西双版纳”两个主题。“畅游”主题由学生自己动手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知识,并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畅想”主题由学生针对旅游业去探究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看到了学生们空前高涨的探索热情、活跃的思维和巨大的潜力。查找资料时,小组内部成员有的出谋划策,有的动手在网上搜寻,有的指导制作,小组分工明确,合作效率较高。在“畅游”中,一组同学搜索地图,展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制作了:中国-云南-西双版纳这一组图片,资料详实,定位准确,二组同学搜索雨林植物景观。他们把同学们领入“西双版纳植物园”,这里有热带植物3000多种,诸多奇花异草,珍稀物种,世所罕见,真是一个绿色的世界,植物的宝库。三组同学搜索雨林动物景观;这一组同学,既收集了很多图片,又找到西双版纳原始动物园的视频,难以取舍,由于时间有限,只展示了其中一部分。四组同学搜索人文景观。他们基本上是按教材内容完成的图片收集。在“畅想”中,学生们针对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出谋划策,見解独到,畅谈着自己高招。学生抢着说出自己的观点,各不相让,出现了小小的争论。最后,同学们致认为,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必须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提倡文明旅游。总之,这节课上,同学们思维活跃,叙述流畅、言辞优美,使人身临其境,欢呼声、喝彩声不断,气氛活跃极了。
这节课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的,课后经过深刻的反思,我总结出有五点:一是课堂氛过于热烈,难以收放自如;二是全员参与,成果相差悬殊,电脑操作熟练的同学,收集资料多,制作精美,电脑操作差的同学甚至未完成制作,口述完成的。三是各组成员表达能力有差距,有的学生表达准确流畅,有的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述能力差些,需要同学们的补充;四是表现优秀的大多是组长,个别同学表现羞怯,没有很好地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五是学生兴趣在植物、动物、旅游上,对于地理知识不主动探寻,甚至当我提及这一地区的气候及成因时,学生甚至回避不听,这样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难于突出重点难点。
在这节地理课中,实践检验了一个真理: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因此,我要努力好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做他们智能的催化剂,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像雄鹰一样越飞越高。
在这节地理课中,实践暴露了一个问题:只有热情是不够的,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序性。我设计在教学流程中,将更加注重解决地理知识和学生兴趣之间的矛盾,更好地实践探究性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随笔与反思地理】推荐阅读:
初中地理教学随笔06-09
初中美术教学反思随笔06-05
数学教育教学反思随笔09-16
中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随笔10-27
倍数与因数教学随笔11-10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后随笔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12-05
地理教学反思与总结10-28
七年级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与反思10-21
教学随笔修改06-19
教师教学随笔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