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标准

2024-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重点学科标准(精选8篇)

重点学科标准 篇1

医院重点学科考核标准

学科名称:

总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点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

组织管理

(6分)

学科管理

1.有明确的学科建设规划、方案和计划,有完整的总结。

2.学科内部管理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配备学科秘书。

3.学科建立常规学习制度,每个月学科专题学习会议不少于1次。

1.共2分,规划方案(1分),计划总结(1分)

2.共2分。

3.共2分。

学科团队

(11分)

学科带头人

1.具有博士或硕士学历

2.在学术团体或委员会任职。

3.获各类人才称号。

1.共3分,学历(博士,1分;硕士,0.5分)

2.共1分,任职(国家级主委、副主委或常委,1分;省级主委、副主委或常委,0.5分;其他市级以上委员0.25分)

3.其他省级1分。市级0.5分。县级0.25分。

学科后备带头人

1.有博士或硕士学历

2.具有高级职称。

1.共1分,学历(博士,1分;硕士,0.5分)

2.共1分,正高1,副高0.5分

注:后备学科带头人按人数累加计算分数。

学科团队

1.团队总人数保持增长,2.学科硕士以上人数。

3.学科引进高级职称或硕士人才。

4.参加国内外进修学习(进修时间不少于3个月)。可以累加。

1.共2分,每增长1人得0.5分

2.共1分,每1名硕士或博士得0.5分

3.共1分。每1人得0.5分

4..共2分,进修学习(每人1分)

科研能力

(33分)

科研项目

第一承担单位承担的国家、省部、厅局(省级行业部门,不含地市科技局)和市级科研项目。

共15分,科研项目,有符合即给分(国家级15分,省部级10分,厅局级5分,市级2分)。

学术成果

学术论文

1.在省卫计委《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学卫生刊物名录》内,全年全科每发表1篇文章得2分,每增加1篇加01分。

2.论文发表在中华杂志,每发一篇,加2分;发表SCI论文,每发一篇,加5分。

技术专利

1.授权或申请发明专利

2.专利转让产生经济效益。

1.共2分,发明专利(授权,1项2分;申请,1项1分)

3.共2分,有转让效益协议或证明,且资金到位。

科研奖励

1、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厅局和市级科技奖励情况,按最高计算。

注:主持是指学科所在单位获得国家奖排名前5,省奖为前3,厅局奖和市奖为前1为主持。其他名次均为参与。

1、共6分,奖励(主持国家或省部一等奖,6分;省部级二三等奖

5分;厅局级,4分;市级,3分;参与国家或省部一等奖,4分;参与省部二三等奖,3分;参与厅局级奖,2分;参与市级奖,1分)

教学培训

(12分)

人才培养

1.承担本、专科临床见实习带教任务

2.接受人员进修

1.共3分,每人次1分

2.共3分,每人次1分

学术交流

主办学术会议或继续医学教育(人数≥100人)

共6分,学术会议(主办全国会议继教班,6分;主办省级会议继教班或承办国家级会议继教班,4分,承办省级以上会议或继教班1分)

临床能力

(28分)

业务发展

1.学科业务能力持续提升,有关服务能力指标显著增长。

1.共20分,三项核心业务指标(临床学科指门诊量、住院量和业务收入;非临床学科另定)平均增幅(≥5%,20分,每少1%减0.5分)

医疗质量

1.病历质量,实地抽查5份病历质量。

2.建设期未发生负完全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1.共3分,出现1份乙级病历即不得分。

2.共5分,查相关记录,有一起即不得分

社会责任

(10分)

学科帮扶

1.与下级单位或对应学科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2.定期开展各种学科帮扶指导工作,有帮扶记录。

注:受帮扶的学科一般应为县级或以上单位。受帮扶的单位可以为乡镇卫生院或县及以上单位。

1.共2分,对口帮扶学科或单位(1个1分)

2.共2分。

社会服务

1.开展疾病防控主题宣传日活动、举办医学知识讲座、开展或各类医学科普三下乡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1.共2分。

对外宣传

1.学科工作或业绩被新闻媒体宣传报道(需出现学科名字或注明学科带头人)。

2.建有学科网页或公众号。

1.共2分

2.共2分

检查者:

重点学科标准 篇2

虽然科学家对标准化给予的关注非常有限,但是在亚洲却是呈上升的趋势。一个代表性的事件是2010年韩国成立的“标准和标准化协会(SSS)”。有些科学标准化杂志的创刊也反映了研究领域的发展,如:《计算机、标准和接口》(始于1986年),《EURAS标准化年鉴》(Homo Oeconomicus特刊,首卷:1998),《IT标准和标准化研究国际杂志》(2003)和《服务和标准国际杂志》(2004)。标准化的学术研究一般都集中在某个技术命题(例如:“精华油气色谱方法分析标准化”,Van den Dool,1974),或者针对某个特殊事项(例如:“非政府人员制定标准”,Peters et al.,2009),或者是研究标准化的某一方面(这往往是在经济学方面,例如:Blind,2004)。更综合的研究包括:Brady (1929),Choi (Ed.,2010)Gaillard (1933),Glie (Ed.,1972),Hesser et al.(Ed.,2010)以及Verman(1973)等的研究工作。

1 标准和标准化研究的领域

一般情况下,标准涉及实体(entity)或者实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实体可以是:(1)一个人或者一组人;(2)一个“事物”,例如:一个物体、一件事件、一个想法,或者一个过程等,“事物”还可包括植物、动物等;(3)前两项实体的结合(例如:一辆汽车与一个司机或者一个公司)。标准给出匹配问题的解决方案:物与物匹配(例如:螺栓和螺母),人与物匹配(例如:安全或者工效学需求),或者人与人匹配(例如:程序、管理体系)。De Vries (1998)在此基础上提出并且讨论了标准的分类。他在研究中还区分了性能标准和解决方案的描述标准,后者能够进一步区分为接口标准、兼容性标准和质量标准。当前主流的标准研究仅仅关心兼容性标准,而且主要集中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这种片面性有可能会导致混乱。

De Vries (1998)的研究根据制定和使用人员的不同对标准进行了分类。与制定相关联的主要分为正式标准和事实标准。学术文献常常关注他们之间的平衡,如:Egyedi (1996)的研究以及Schmidt和Werle (1998)的研究。大多数经济学文献都局限于事实标准化。而对正式标准化开展研究的例子有:Bonner和Potter (2000)的研究,De Vries (1999b)的研究以及Teichmann (2010)的研究。企业中的标准开发一般都不受到关注。但也有例外,如:Nakamura(1993)的研究以及Van Wessel (2010)的研究。

在技术文献中能够见到对标准应用的关注,但是大部分是间接的。也有例外的情况,那就是对人们非常有影响的标准——质量管理的标准的关注。属于这种情况的有很多文献,其中包括核心期刊《质量和可靠性国际杂志》。也有的研究将对象称为形式化(formalization,或称为正式化——译者),而不使用术语“标准”或“标准化”(例如:Becker(Ed.),2008;Bodewes,2000;Foucault,1975;Giddens,1984;以及Weber,1922等的研究工作)。

在标准的开发和使用之间还有其他形式的活动。在供应方有标准的出版、公告和销售,有时还提供附加信息。在用户一方则有查找、选择、购买标准的活动。我们使用标准传播(standards acceptance)一词表示这些活动的结合。不同标准应用的竞争是一个有趣的题目。标准之争受到很大关注,如:数字视频光盘的HD-DVD和蓝光格式之争。Van de Kaa et al.(2011)对此有一个文献综述。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出标准化研究的四个方面:标准本身、标准开发、标准传播和标准的使用。

2 基础学科

标准化研究中的四个方面可包括许多理论学科,比如:一项标准可以从其技术内容(理工类科学)或语言表达(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标准的传播可以从其心理学、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或者让做市场研究的科研人员把这些学科都结合起来。

为了能讨论研究标准化的现实及可能的科学方法,我们将借鉴哲学家赫曼·杜尔维(Herman Dooyeweerd)的理论。根据杜尔维的思想,我们可以把客观实际区分为从不同视角观察的问题。比如:一个桌子有4条腿,这是数学问题;它可以有一定的价值,这是经济学问题;它可能设计得精美,这是美学问题。杜尔维总共列出了15个问题方面以及每个方面需要人们关注的规律。首先要考虑的是自然规律,比如:数学规律包括加减乘除等算术方面;而其他方面的规律是一个自由人需要考虑的规范性原则,他可以遵守、不理睬或反对。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基础学科来进行研究(见表1)。

根据杜尔维的理论,一个实体或活动从不同的视角看都各自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基础学科的各个视角开展研究。当然,其中有些方面可能会决定和影响其他而更具重要性,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意味着标准本身,制定标准的活动,使用标准的选择活动,以及使用标准的行为都可以用这些基础学科进行研究。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对这四类的知识有贡献的基础学科清单,并分析这些基础学科还会有什么贡献。

依据杜尔维的思想,每个实体或活动都会被某一视角所“限定”,或换言之,被某一视角做了“特性识别”。该视角“主导”着其他方面。但这并不会让其他方面显得不重要——其他方面也应同样受到重视,不过这些方面也会受到“主导”方的“色彩”影响。De Vries (1997)的研究认为,标准化受到经济特征的限制,这导致要在统一化和多样化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根据杜尔维的理论,寻找某种平衡是一项典型的经济行为。这适用于标准的制定、标准传播,以及标准在后续过程的有效应用。

作为一个实体,标准本身是对潜在匹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信息集合。由于它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语言学方面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作为一个通过制定或者选择过程而形成的文件,它成为了一项协议,表明“让我们如此行动”的含义。就杜尔维而言,这是司法上的特性。

3 与研究标准化相关的基础学科的例子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可能把每一个基础科学对标准化知识的现状和可能做出的贡献进行全面描述。所以只是作为例子,我们将介绍其中的两个——数学和社会学,并且还会与标准本身、标准的开发、传播以及应用相结合。

3.1 数学

数学对于标准化来说主要涉及标准的内容方面,即:如何确定关于匹配问题的有限解决方案(如:最佳的型号范围),以及如何确定其他计算方法(如:统计技术)。Bongers (1980)和Ailleret (1985)对于标准化中的数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3.2 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合理性和非合理性之间形成的作用力,如:Weber (1920)的研究工作所指出的那样。该研究没有用到“标准化”一词,作为一个例子,研究的结果对标准化组织的知识增加了形式化(或正式化——译者)的内容。我们可以把标准的开发、选择和应用看做是社会活动的过程,这可能是社会学需要研究的内容。人会有行动、反应、合作或者竞争几类行为。法国的Re seaux (2000)社会学杂志发表了一些与标准化有关的社会学论文。Cochoy与其他人(1998)的合作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质量管理实施ISO 9000标准进行了研究。还有其他学术研究关注标准化与社会学的交互作用(例如:Schmidt&Werle,1998;Tamm Halstr m,1996的研究工作)。但是这些研究都不是纯粹社会学范畴的。

社会学研究已经不仅限于杜尔维所发现的“社会交际”特性的社会层面的研究了。Habermas (1981)的研究就用“沟通行为”的概念讨论了社会层面的特性。这又被De Vries和Haverkamp (2011)用于公司标准化实施案例的研究中。

3.3 应用学科

除了基础学科之外还有应用学科。应用学科研究一个确定的实体,或一组实体,或是某些活动,并且还要从基础学科出发结合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进行研究(见表2和表3)。

在实际当中,很多学科并不能真正适合上述学科分类的任何一个,例如:管理经济学研究公司(实体)的经济学方面。

应用学科研究标准化还可以使用基础学科的结果。这些应用科学主要是与实体和活动相关联的科学。其中的实体包括要被标准化的主题,有与人相关的,也有与组织机构相关的。

与标准化领域相关的应用学科包括:

(1)设计、开发和建筑科学(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建筑、信息学、农学、生物技术);

(2)医疗保健科学(如:医药、牙科、兽医药学);

(3)管理学(如:管理体系等议题)。

再有就是在标准化中与人相关的以及与组织机构相关的应用学科主题。依据杜尔维方法列出的基础学科名录,从心理学到技术,对人、人的活动和人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标准化中的某些典型的个人或者机构可以用特定的科学原理进行研究。例如:

(1)工商管理学。标准化主要面对的是公司。而工商管理学则主要研究公司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标准化理论在这一学科中研究的内容包括:中小企业、一般企业(标准的使用)、工业中的典型行业、典型的公司(铁路,热力系统工厂)、标准用户、国家标准化组织、认证认可机构、产业联盟(consortia),以及客户等。此外,这些研究还将涉及工商管理学中的若干原理,包括:战略管理、技术和创新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质量管理、市场管理、商务和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2)公共管理科学。公共管理学科可研究政府在标准化中的角色。这些角色包括:

1)支持标准化作为政府在促进市场功能和国际贸易中的基本角色;

2)建立标准化的法律基础;

3)政府自身的标准化活动的开展;

4)通过在法律中引用标准,让标准化能够辅助、化简并改进法律体系;

5)在特定的公共部门任务中利用标准化;

6)在一般(非特殊)的政府领域用标准化改善监管功能。

现在律师界已经开始讨论其中的部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单一学科方法的研究对于正式问题会产生片面的结果,反之,公共管理的专家可能会有更好而且更加实用的研究。上述大部分问题都需要很好的科学研究支撑。因此,这对公共管理学科来说,是一个开放的、广阔且未经探索的领域。

4 与典型标准化活动相关联的应用学科

在前面我们讨论了标准的供应方,包括:标准的开发、出版、公告、销售,以及提供标准的信息;我们还讨论了标准的用户方,包括:标准的跟踪、选择、购买、实施和使用。与这些活动的一部分相关联的科学学科已经出现,而且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标准化。

4.1 政策学

Schoechle(1999)的研究论证了政策学所关注的决策过程、社会构成、面向问题的方法,并说明了政策学的研究可以对标准化的知识做出贡献。

4.2 设计学

标准可以被看做是产品,由此可以认为产品开发理论能够用于标准化。

4.3 技术和人文社会研究

技术研究和人文社会研究从哲学和社会学发展而来,所提供的理论概念能够对分析标准的制定有所帮助(Schoechle,1999,p.89)。例如:社会构成学派(social constructivism)指出,标准并不会由于一个英雄式的发明家的重要行动就能立刻成为现实,而是要由社会群体的社会互动中逐渐构建或者解构(Egyedi,1996)。

4.4 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可以研究标准的出版和销售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可行性(Kuiper,1975)。

还有其他一些研究,虽然从Kuhn (1962)的观点看并不属于科学学科的范畴,但是有些特定的研究对标准化也是有贡献的。例如:决策(Goerke&Holler,1995);标准的选择(Von Westarp,2003)。

在标准中包含显性知识,用公司的观点可以把标准看做是管理知识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认为公司标准化是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非结构化的混合体转入现有显性知识之中(Van Delden and De Vries,2006)。

除了标准内容本身的主题,工商管理学还能够研究标准的实施和应用活动。

5 标准化的“学科”特征

前面的“基础学科”清单主要注重其完整性,但是“应用学科”清单则总是需要增加新的内容。通过上面的讨论有一点非常清楚,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它所需要的科学基础还欠账太多。无论如何,这一科目在展示出它真正有能力发展或已经发展出自己的理论基础之前,它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真正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那么紧跟着的问题是否就成为,亦或应该是,我们为了理解标准化现象需要讨论什么样的具体问题及其相关的理论基础。

根据定义,标准化的本质是从事物的角度来看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平衡。而在公司层面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制定为标准,什么需要单独“量身定做”。公司之间以及公司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有同样的问题,即:公司如何通过技术的方法以及管理的方法在其环境中生存。此外,公司还面临的选择是多次重复使用一个解决方案还是每次都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对于生存环境来说公司是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但是公司可以采用积极的方式对其生存环境施加影响,把公认的解决方案放在标准之中。这就是标准化所涉及的范围以及对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平衡的典型选择。

这种平衡在其他学科里也有所研究。不同的例子有技术科学的“模糊逻辑学”,文科中的“文体变化”,生物学中的物种进化发展,“生命世界”和哲学中的“体系”之间的差异(Habermas,1981),以及神学中的温和派和正统派之间的争论。所以不仅仅是标准化才有这类现象。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增加到Boulding所提出的不同学科中出现的现象清单上,而且基本理论模型可能就由此产生了(Boulding,1956)。这样,标准化的特征是关系到实际事物中的这类现象,它在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平衡中主要考虑的是所具有的经济本性。标准化“学科”可以向其他讨论这种平衡的学科学习,其他学科也可以向标准化学科学习。

6 结论

在标准化中发生着活动(activities),即:设计、选择和应用标准。所以,如果把研究标准化看做是理论学科,它则是与活动相关联的一门学科。因为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企业运行的一部分(包括: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客户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等),伴随市场营销、金融管理、信息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我们可以把标准化学科看成是工商管理学中的一个专业。当然,这些都不排斥从基础学科的输入。以下四个方面显得非常重要。

(1)技术学:因为几乎所有的标准都是对技术(匹配)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

(2)经济学:因为标准从其定义看它是一种经济活动。

(3)法学:因为标准同样是协议的确立。

(4)社会学:因为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着社会互动。

杜尔维的思想帮助我们对学科进行了分类。但非常重要的是,他的哲学体系对科学知识的观察是有限的。作为一个例子,一个经济分析仅仅能够让我们理解事实中的一个方面,即经济学方面。这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对于真实世界中的事物就其本性用片面的方法得出结论是很危险的。Schoechle如此强调:“商业管理、理工科和法律的文献把标准完全看成是工具或者面向工业过程的术语。包括社会学、哲学、政治学以及人际关系学等多门学科基本上就完全没有理会技术标准化的现象。”Pondy和Mitroff (1979)的研究也强调说:“问题是现有的模型(model)不仅导致只对某些现象和变化的关注,而且总是远离其他模型。如果一种模型能够成功帮助研究人员解决问题,这种模型则被认为是重要模型,并且形成习惯性(habituation)现象:研究人员将简单地不再关注其他问题,他也不再有接受其他竞争模型的基础。”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方法。它们之间是互相竞争的,而且工商管理学(business science)是可以把它们集成起来的。因此,非常重要的是标准化中的研究人员的观点需要有所碰撞。

虽然标准化对于公司和标准化机构的人来说是一个专业科目(professional discipline),它现在还不是一个理论学科;在当前它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研究主题,正在通过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它可能发展成为在工商管理学中的一个独立专业。

7 结语

以上基本方法最终应形成实用化的方法,要列出当前标准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寻求解决方案和相应的支撑,把后者交给学术界开展研究。然后要把合适的学科与这些问题相对接。由于篇幅原因本文无法对此进行深入说明。

我们以杜尔维的发现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出标准化的系统理论的构架是可行的。杜尔维方法给出的几个方面有一定的顺序,互相关联,最具特色的一方要影响其他方面——在本案例中应该是经济学。此外,杜尔维关于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观点也应该增加到标准化的研究中。De Vries (1999a)以及De Vries和Haverkamp (2011)的研究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

重点学科标准 篇3

一、研制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的背景与意义

1.国际趋势: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走向深入,对学业标准的研究日趋规范

当前,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如何稳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与探索,其中,教育评价尤其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领域在近几十年发生了巨大变革,基于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正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

1994年,美国社会科协会研制的《卓越的期望:社会科课程标准》,强调整体课程设计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社会科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对学生知识、过程和态度方面的能力表现提出期望,为课程决策者提供指导;为教师提供课堂活动案例,指导他们设计教学,帮助学生达到能力表现期望。[1]英国虽然实行分科课程,但在1991年公布的历史、地理课程标准中,也非常强调学生应获得的知识、理解和技能,并提出每个关键阶段应该具有的知识、理解和技能,以不同水平的方式描述具体要求与内容。

与此同时,国际上也成立了一些专业研究机构,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进行探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数学和科学成就比较研究(TIMSS)和美国教育进展评价(NAEP)。尽管这些大规模评价项目只与一些学科直接相关,但其中体现的理念、结构与特点都带给我们许多借鉴和启示:指向学生的发展;注重评价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关注评价方式的系统性、现实性、开放性、生活性;多样化的评价技术运用其中。

2.学科需求:课程标准的高度概括无法满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评价要求

2009年,北京市针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使用情况调研结果表明,广大教师对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理念、性质、目标高度认同,但是课程标准对引导教学实践,指导教师实际操作还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意见认为,“评价理念很好,但如何操作和实施没有明确说明”“建议标准能对各年级应该达到的内容标准予以说明”“希望在内容上有更细致、明确的标准,说明学生应该掌握和达到的程度”“建议增加相应的教学案例,便于指导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可见,学业标准的开发能够更好地促进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理解与应用,在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实现理念与行为的对接。为此,本标准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学有所获,具备扎实的学力基础为目的,旨在进一步深化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内容的研制

在前期文献研究和日常调研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确定了品德与社会学科学业标准的整体方案。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框架的研制、内容标准及学业成就水平描述在标准研制中非常重要,决定了整体方案的科学性、严谨性,而这些内容将会影响后期评价方式的选择、样题的编制及教学案例的实施。

1.核心概念的界定

学业标准是指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对学生在不同学段所应该达到的学业成就(学习结果)进行描述,明确指出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

学业标准包括内容标准和成就标准,内容标准就是明确规定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成就标准就是要清楚地表明学生在达成内容标准时应具有的水平和程度。

2.框架的制定

北京市品德与社会学科学生学业标准框架包括内容领域、能力领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三个部分。内容领域与课程标准所划分的六大内容领域保持一致;能力领域则通过三个层次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划分;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则主要从整个课程的角度提出学生在此领域的要求,在具体的内容标准中有渗透,但并没有具体到每一条进行表述(见表1)。

3.内容标准的研制

在内容标准的研制过程中,我们既依据课程标准,又对课程标准进行了细化与拓展。与课程标准相比,其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课程标准的内容领域的条目进行了整合,梳理了学习主题,便于更好地理解内容。

(2)对每一个内容标准进行了细化,用行为动词来描述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

(3)对每一个内容标准的细目进行合格、良好、优秀不同学业水平层次的划分。

(4)对每一个内容标准提出相应的评价方式,更有针对性。

4.学业成就水平的描述

品德与社会学业成就水平的描述是依据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在合格、良好、优秀不同水平层次上能够知道什么和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是对课程标准的细化、补充。以“行为动词”加“具体内容”的表述方式描述学科学业成就水平,既有总体描述,同时也对不同内容领域、维度进行详细的表述(见表5)。

处于合格水平的五年级学生在“我的健康成长”内容领域,能够初步了解和认识自我,初步学习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具有提高自我意识、交往意识及能力等。在“我的家庭生活”内容领域,能够初步学习与家人沟通、在他人引导下能参与家庭事务、形成初步的家庭责任感,能够初步提高自理能力,初步懂得日常家庭生活中的规范,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的学校”内容领域,能够初步认识和适应学校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学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参与集体生活需要遵循的平等、民主等原则。在“我们的社区”内容领域,能够通过(社区)家乡的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一个社会成员在生活必需掌握的常识、基本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初步提高一些社会生活技能,尝试认识和了解本地区,产生热爱本地区和家乡的情感。在“我们的祖国”内容领域,能够简单了解一些祖国的基本概况,初步知道一些我国的历史常识,初步了解解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能够认同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形成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我们共同的世界”内容领域,能够初步了解世界的一些基本概况和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懂得我们与世界的联系。

nlc202309040826

学生学业标准的研制必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实际情况。因此,此次学业标准的研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按不同等级水平(合格、良好、优秀)具体描述每个年级期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标准的研制要详细、显性,具有可操作性。

三、对品德与社会学业评价方式的探索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提倡多样化、多主体的评价方式。因此,除纸笔测验外,日常教学评价更应关注学生的表现性评定,如建立学生档案袋方式、评价学生作品、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观察评价等。现以学生作品评价为例,说明我们的初步探索。

作品分析与说明:这是学生在学习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学看平面图》后完成的作品。从这张作品可以看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的两个关键要素:方向和图例,并能够达到学业标准的要求“3.1.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或局域平面图”。通过学生作品分析,教师了解了学生对所学内容——平面图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有助于后续教学的调控与指导。

作品分析与说明:这是学生在学习四年级上册《日新月异北京城》后完成的作品。从作品可以看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思维导图这种学习工具的基本要求,并能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生将北京的变化分成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并由此展开一家三代人的变化,从而体现北京的变化与发展。思维导图虽然简单,却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评价方式。

作品分析与说明:这是学生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农业工具的演变》后完成的作品。从作品可以看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报制作的基本要求,并能利用小报梳理所学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过程,提高学科能力。

在标准试用阶段,我们还尝试利用标准进行实际教学设计与指导。教师利用标准来评价、反思教学,借此也是对标准本身的检验与评判,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研究使我们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学业标准等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加强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使得课程标准、学业标准、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评的一体化;初步探索了小学综合性学科如何进行学业标准的研制及实践中评价方式的实施,有利于推进教学评价的改革;进一步指导了一线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深感标准本身的科学性、可行性等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标准是否会阻碍教师主动性、创造性教学的发挥,都是我们进一步实验所要重点关注的。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社会科协会研制.美国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M].高峡,杨莉娟,宋时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

[2]赵亚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品德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重点科室管理标准和措施 篇4

1、人员管理:手术人员不得擅自换岗、换台、离台,禁止术中离台接电话、打电话,手机禁止带入手术间,禁止在手术间内谈笑风生,高声喧闹。手术期间要严肃认真,有条不紊,谨慎言语。

2、手术室无菌物品必须标签清晰,注明失效期,并按效期先后使用。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分室存放,有专人定期检查失效期和药品存放情况。

3、手术室、麻醉科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柜存放,药品标签必需醒目,药品必须定位、定量。特殊麻醉药品应有专人保管,保存柜上锁。参加手术的科室一般不应将其它药品带进手术室,如遇个别特殊情况(如术中需用的抗癌药等)也应将带入的药品妥善保管,并提醒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以免误用。

4、要加强手术标本管理,术中取下的各种标本,未经手术主刀医师同意,任何人不得丢弃。应由手术护士将标本固定好,妥善放置,医师填好病检申请单,作好登记,指定专人送病理科。

5、手术室清点制度:手术室必须认真执行清点制度,防范医疗差错事故发生。任何手术术后均由手术者、巡回护士认真清点手术用品(包括器械、沙布、缝针、刀片等),并在登记本上作好记录,方可关闭手术体腔。如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认真查找原因,在原因未明确前,不得关闭手术体腔。严禁任何人私自在备用的手术包内拿取部分器械,若情况特殊,急需部份器械也应报告手术室护士长同意。

6、要注意有感染手术的处理。无论受术者一般感染,特殊感染或乙肝阳性等感染者,术前都尽量备齐、备足用品,所有感染手术用品都应在手术间内进行清理,然后进行手术间的消毒。

7、手术室护士责任重大,要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术前再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和术式,手术用品与特殊器械要齐全,随时了解病人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情况,掌握好输液速度,对手术时间较长或术中变换体位的患者要注意管道、电刀情况。

急诊科的管理标准与措施

1、急诊室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诊工作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急诊抢救程序、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实施急诊急救措施、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护理制度、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2、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同时予以一定处置(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时间及单位等信息。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及时处理。

3、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脱岗。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专业组主任同意,报医疗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4、急诊室各类急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急救需要。

5、工作人员对待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快速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患者应及时组织会诊。对需立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和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 急诊和危重患者。

6、对于需收入观察室的急诊患者,由急诊医师书写急诊病历,开好医嘱、值班护士负责协助治疗,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不超过72小时。

7、遇重大抢救患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主管院长亲自指挥抢救。凡涉及医疗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逐级向上级报告。

血液透析室管理标准与措施

1、血液透析室建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设备运行记录与检修制度等制度。

2、血液透析室保持空气清新,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

(1)清洁区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III类环境的要求;(2)清洁区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3)每次透析结束更换床单、被单,对透析间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擦拭。

3、血液透析室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包括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者,并将在院患者转出。

4、血液透析室设立隔离治疗间或隔离区域,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透析,工作人员人员相对固定。

5、医护人员和患者更衣区分开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医护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护人员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对患者进行治疗 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遵循医疗护理常规和诊疗规范。

6、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符合质量要求。每次消毒和冲洗后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定在安全范围。

7、血液透析室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1)透析用水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细菌数不能超出200cfu/ml;

(2)透析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过200cfu /ml;

(3)透析液、透析用水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

(4)定期进行自行配置透析液溶质浓度的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5)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每周进行1次,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8、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隔日使用需要重新消毒。肝素盐水、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现用现配。

9、血液透析室建立规范合理的透析诊疗流程,制定严格的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10、血液透析室为透析设备建立档案,对透析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证透析机及其他相关设备正常运行。

11、血液透析室使用的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医疗用品等应当符合国家标 准,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12、血液透析室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按照规定对患者履行告知手续,维护患者权益。

13、血液透析室建立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透析病历包括首次病历、透析记录、化验记录、用药记录等。

14、血液透析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内窥镜室管理标准与措施

1、诊疗操作按照相关内窥镜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执行。

2、检查室必须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

3、消毒灭菌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执行。

4、检查报告及时、描述准确、结论科学,有活体组织病理检查者以病理报告为准。

5、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二﹚措施

1、操作医师必须了解相关病史,把握检查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检查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如心理、胃肠道等。先做肝功能、HAV、HBV、HCV、HIV标记物检查,异常者,应严格消毒隔离。特殊情况下未作以上检查的,应视作异常者处理。

2、HbsAg、HCV、HIV阳性病人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用过内窥镜应先消毒--再清洗--灭菌。每天工作结束后,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酶洗、冲洗槽、台面及地面等应进行擦洗消毒。弯盘、咬口等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每周监测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每月进行卫生学监测并记录。

3、对发现异常组织必须进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4、对个别高危病人必须进行此检查,应在临床科室做好充分的现场抢救准备,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并报有关部门和领导后进行。

5、检查前必须履行告知义务,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和相关医疗文书。

6、加强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纳入每月综合质量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重症病房的安全管理标准与措施

1、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给予必要的协助。

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不得在病区内打手机

3、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通风3次,清晨、上午、下午各一次。

4、病房床位和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务、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用物等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5、急救仪器设备和物品应处于完好应急状态。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补充。

6、患者住院期间必须穿病员服,除必需生活用品外,不得存放过多物品。

7、医务人员听到报警后必需立即检查,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报警信号。

8、医护人员每日查房二次。

9、护士的工作地点就是患者床旁,除工作需要离开患者外,护士不允许离开患者。值班医生24小时不允许离开病房。

10、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

11、遇到严重感染、免疫力低下等患者应隔离,有条件应安排在单间隔离病房,专人护理。

12、护士交接班必须在患者床旁,接班护士确定无问题后,交班护士方可离开病房。

13、与医疗护理无关人员限制入内,科室外公示家属探视制度。探视人员应穿隔离衣及鞋套。

14、全科医护人员均有方便快捷的通讯联系方式,以及应付紧急情况,任何时候都要以病房的工作为先。

15、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设备,并指派专人管理,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产房工作管理标准与措施

1、产房助产人员除具备护士任职水平和注册证明

需经过专门培训、考核获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方能正式上岗。

2、工作人员进入产房许不得入内。

3、产房应24小时值班

值班者不得私自离开岗位。应戴好帽子、口罩

更换拖鞋非本科人员未经允

4、产房应常备产程所需物品、药品和急救设备固定位置专人保管 , 定期检查、维修 , 补充更换。未经科室领导同意不得外借。

5、产包打开1小时产妇未分娩者应更换产包再进行接生。

6、严密观察产程。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不能理处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7、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测血压、听胎心、观察宫口开放情况等好各种记录。

8、产妇产后留观2小时

无特殊情况方可送回病房。新生儿处理完毕应抱给产妇辨认性别、全身检查、验留脚印、手圈等。

9、接产后接产人员应及时、准确填写产程、临产、新生儿和出生证等记录。

10、每次分娩结束均应及时整理用物种物品归原位。

11、保持产房清洁每日紫外线消毒,每周大清扫1次。产后及时消毒处理。

12、各种消毒灭茵物品每周定期灭菌1次。敷料筒、无菌镊罐、无菌器械盒按规定定期清洗消毒并更换消毒液。泡手消毒液每日更换1次。

产床、被服行常规清洁消毒各新生儿病房的管理标准与措施

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每日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戴好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更 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连续三天),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

8、新生儿病室内的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11、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急危重患者管理标准及措施

1、标准:

﹙1﹚、急危重病员诊断抢救治疗措施和方案符合诊断抢救治疗原则,快速、高效。

﹙2﹚、病历书写及时、准确、规范,按照《病历书写规范》执行。﹙3﹚会诊讨论按照相关制度执行,急诊急危重病人会诊应在≤10分钟到达现场。

﹙4﹚门诊、急诊留观不得超过72小时,住院病人3日未明确诊断或病情恶化者必须组织相关专业会诊讨论,尽快明确诊断,制定相应诊治计划和方案。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讨论分析。﹙5﹚紧急手术应在5分钟内开出术前医嘱,20分钟内做好必要的术前检查及相关准备,麻醉科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前往病人所在地点(病房、急诊科、放射科、B超室等地)检查病人并随病人进入手术室,麻醉手术科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各项准备。急症抢救手术原则上按照医院手术分类与审批权限规定指派相应职称的医师主刀。

﹙6﹚急救药品物品齐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7﹚消毒隔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执行。

2、措施:

﹙1﹚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首诊负责制,严格交接班。

﹙2﹚为急危重病员的检查、入院、手术等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和流程,保证各种措施和方案的有效落实。

﹙3﹚急危重病员的检查、转科、转院各部门要通力配合,提前做好准备,必须有医护人员陪同和护送,并准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4﹚参加医务人员的培训,人人熟练掌握急危重病员的抢救治疗程序和技术操作标准。

﹙5﹚在抢救的同时,逐级报告,必要时组织科间和全院会诊及抢救。﹙6﹚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对危急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执行时,应加以复核。﹙8﹚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随时将病情进行通报,重要诊治措施、监护计划、有创检查应征得本人、家属或委托人同意,并签署医疗同意书。﹙9﹚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和记录。

﹙10﹚加强质量控制、检查和考核,纳入每月综合质量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围手术期管理标准与措施

1、手术前管理

﹙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2﹚手术前手术者及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和手术中的配合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和配合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中详细记录。﹙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二级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定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及手术审批书上,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4﹚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处备案。

﹙5﹚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2、手术当日管理

﹙1﹚手术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2﹚当日参加手术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台上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的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执行。﹙3﹚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4﹚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5﹚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6﹚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效期,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7﹚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手术室专人及时送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8﹚凡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要严肃认真地执行各项医疗技术操作常规,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术中实施自体血回输时,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手术后管理

﹙1﹚手术结束后,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2﹚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术后恢复室或病房或外科监护室)。麻醉师和巡回护士要对重点病人实行术后24小时随访且有记录。病人送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有书面交接,以病历中签字为准。

﹙3﹚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病情复杂的高危患者时,手术者应在 病人术后24小时内查看病人。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天之内必须至少有1次查房记录。

4、围手术期医嘱管理

﹙1﹚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2﹚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有创操作管理标准与措施

1、标准

﹙1﹚操作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资质。﹙2﹚有创操作项目必须是必要的、可行的。﹙3﹚病员及家属同意,配备必要的抢救药品和设备。

﹙4﹚消毒灭菌消毒隔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执行。﹙5﹚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2、措施

﹙1﹚严禁无资质人员操作。

﹙2﹚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履行告知义务、签署同意书和其他相关医疗文书。

﹙3﹚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4﹚认真做好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病员心理工作、物品、药品、器械等。

﹙5﹚及时完成相关操作记录。

﹙6﹚操作结束后及时告知操作结果,交代注意事项并认真观察随访。

输血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 1标准:

﹙1﹚医务人员必须具有相关资格。﹙2﹚输血与用药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3﹚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字。﹙4﹚药品要严格掌握等级权限。

﹙5﹚在病程中详细记录输血及特殊用药过程,必要时进行病例讨论。﹙6﹚完善输血前各项检查。

﹙7﹚消毒灭菌、消毒隔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感染相关规定执行。﹙8﹚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

2、措施:

﹙1﹚严禁无资质人员操作。

﹙2﹚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履行告知义务,签署同意书和其他相关医疗文书。

﹙3﹚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4﹚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执行时,应加以复核。﹙6﹚及时完成相关操作记录。

﹙7﹚操作完成后及时告知操作结果交代注意事项并认真做好护理、观察和随访。

安全用药管理标准与措施

一、安全用药管理标准及措施

安全用药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配、使 用等一系列环节。为加强药品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安全用药管理制度。

1、科学、规范我院药事管理工作。药事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医、药、护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医师—药师—护士、药库—药房—病区的立方体空间体系,建立药剂科与医务科、护理部等管理部门的沟通机制,制定包括药品采购、储存保管、调配及使用等每一个环节的相关管理制度,全面保证用药安全。

2、执行《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和《新药采用管理制度》,执行“新药遴选程序”,坚持“质量第一,按需进货,择优采购”的原则,确保药品质量和购进的合法性。

3、执行《药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相似药品管理制度》等,遵守药品储存管理规范,执行各项工作程序,按照药品性能,对药品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对高危药品做好醒目标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根据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环境0—30℃、阴凉环境≤20℃、冷柜2—10℃中,并保持相对温度达标。

4、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购进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保持合理库存。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至少双人开箱,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药库、药房要做到“五专”。

5、医师要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并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6、医师必须尊重患者对应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知情权。医务人员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在做好观察记录的同时,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

7、药师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处方管理制度》,认真审查和核对,确保发现药品的准确、无误,并进行安全用药指导。

8、药师对有配伍禁忌、超剂量等严重不合理处方,应拒绝调配,以保证药品安全。

9、药师应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药学知识和药品信息,承接医师、护士、患者及公众对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执行《用药咨询制度》。

10、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

11、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要深入临床科室,积极参加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等工作,合理用药,提高用药水平,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12、加强护士执行医嘱时的管理,严格执行医嘱,执行查对制度及相关规程,保证用药安全。

13、所有医务人员均有责任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有关程序,对临床所使用的药品进行不良 反应监测。一经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要执行《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程序》,立即逐级报告,并进行详细记录、调查,按要求填写报告表。同时开展医疗救护、将药害降到最低。

14、各药库、药房药品安全管理责任人为其负责人,各病房用药安全责任人为科主任及护士长。

二、注射药物配伍禁忌管理标准及措施

1、医护人员应熟悉与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正确执行各项医嘱。

2、使用注射剂药物时,必须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查看药物配伍禁忌表或相关的药物说明,确认药物无配伍禁忌,方可使用。

3、为病人静脉输液时,根据病情及药物特性调节滴速,控制静脉输注速度,预防发生反应。

4、医护人员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并做好记录。

三、患者用药后管理标准及措施

1、护士应熟练掌握本科所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2、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或特殊用药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中毒等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师,必要时做好记录、封存及检验等工作。

3、应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及特殊用药时,应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及时记录,确保用药安全。

4、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输液滴数,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5、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

6、护士长要随时检查各班工作,注意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预防输液反应措施

1、配制合格的输注液体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所用管道器具应清洗干净,溶酶原辅料应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配制时应该严格防止污染,尽量缩短操作时间。灭菌应该完全彻底,并作有关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

2、输液器具应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清洗消毒,尤其是管道部分。

3、输液前应严格检查,看有无瓶身或者瓶口受损松动,有无异物等。

4、输液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新鲜。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注射技术规范。

5、输液中加入其它药物时,应注意其相互反应和配伍禁忌。输液时尽量使用终端过滤器。输液瓶已经打开应该一次用完。

6、根据病情尽量减少输液。避免同时加入多种药物,否则易增加毒性、降低药效以及增加输液中的微粒数,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输液反应。

五、相似药品管理标准及措施

为了防止相似药品混淆错发、错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合医院管理实际情况,制订本项制度。本制度适用于药库、各药房及病区药品存放、使用过程中相似药品的管理。

1、相似药品分类、品名相似药品、包装相似药品、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剂型不同的相同药品。

2、各部门要根据日常工作容易错发的药品,归纳制定出相似药品目录,通过在药品放置位置留置不同类型的醒目标志提醒药师、护士特别注意,保证药品调配、使用准确无误。

3、对于相似药品,定期安排药师进行清点并建立记录,保证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

4、对于品名相似的药品,如药效相同、品名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特别注意,如药效不同,品名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作为提醒。

5、对于包装相似药品,药房要双人复核调配,病区护士双人核对使用。如药效相同,包装相似的药品,在药品柜中分开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如药效不同,包装相似的药品,要分柜放置并留置醒目标志特别注意,标志要醒目。

6、对于规格不同的相同药品,在其放置的地方留置醒目标志,并在标志上标明规格以便区分。

7、胰岛素类药品种类繁多,为了区分不同类型的胰岛素,要求把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在冰箱分区放置,分别贴上常规胰岛素、混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等标签。

8、本制度的制订可大大减少配药人员错拿药品的几率,从而形成药品质量安全的保证体系,诠释“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管理服务理念,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

六、高危药品管理标准及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结合医院实际,制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主要包 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细胞毒化药品、胰岛素制剂及地戈辛等具体品种。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警示牌,提示药学人员注意,避免错误调配。病区药品在治疗室药柜内应固定摆放位置,有明显的提示标记,注明药品名称、浓度、含量等,提醒护士注意,避免错拿、错用。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使用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调配、发放、使用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安全有效。

7、加强医、药、护人员的沟通,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临床医护人员要及时观察、上报高危药品的可疑不良反应事件,药剂科要定期总结汇总,并将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

8、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七、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标准及措施

1、病区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他人不得私自取用。

2、病区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各类药物,包括外用药、内服药、抗菌素、毒剧麻及抢救药,对备用药品要定期检查,定量供应,根据病区用药情况有计划地备用,用后及时补充。

3、各病区应每周清点各类药物(数量、效期、药品质量)并记录,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各类药物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外用药用红标签,内服药用蓝标签,字迹端正,如有涂改或字迹不清者不得使用。药柜保持整洁,口服药要求、无霉变、裂变及粉末沉淀,针剂要求无变质、变色、混浊、沉淀。

5、抢救药品定量放抢救车内,每天至少清点检查一次,封存除外,必须帐物相符,标签清晰、在有效期内,保证抢救时急用,使用后应及时补充。

6、特殊和贵重药品,必须专人负责领取,并登记日期、数量、当日用药量及留存数,要求帐物相符,上锁保管,班班清点。医嘱停用、病人出院或死亡,应及时办理退药手续。

7、需冷藏的药品如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

8、危险药品、95%酒精、浓碘伏、浓过氧乙酸等,由护士长定期请领,定时清点,专柜、加锁保管,并有标识。

9、消毒剂须严格分类,如:外用消毒剂、碘伏、碘酒、75%酒精、红汞等和粘膜消毒剂、双氧水等,需分别放置。

10、护士长必须对各类新药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及使用注意点等加强指导。

八、毒、剧、麻醉药管理标准及措施

1、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2、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钥匙随身携带,按需保证一定的基数,每班交接班时,必须交接点清,双方用正楷签全名。

3、医师开具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方可给患者使用,使用后必须保留空安瓿。

4、建立毒、麻药使用登记本,毒、麻药处方登记本,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名、剂量、使用日期、时间,护士二人核对后正楷签全名。

5、剩余剂量应两人核对后签名弃之。

九、重点药物观察制度

1、重点药物包括: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细胞毒化药物、麻醉药及麻醉辅助用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药注射剂和胰岛素制剂等。

2、医师在开具处方前,要询问病人以前是否用过该种药物,有过何种不良反应,并告知病人和家属将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药后每日查房时向病人和家属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3、病人和家属向医师反应用药后不适和不良反应时,医师应高度重视,认真检查,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注意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的方式与技巧,避免误解,提高病患依从性。

4、护士用药前也应询问病人的用药情况,并告知病人和家属将要使用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药后每日查房时向病人和家属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静脉给药后,护士必须按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调节好滴速,并观察20分种方可离开。一组输注后更换下一组输液后同样应观察20分种,方可离开。其他方式注射给药,在注射完成后,护士也应观察20分钟,在确认病人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口服用药时,应由护士在场指导病人服用,并交待注意事项后方可离开。当班护士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询问病人用药后情况。

5、护士交班时,交班护士应向接班护士介绍病房内使用重点药物患者的情况,以利于接班护士继续执行用药后观察。

6、发现不良反应/事件后,必须及时报告当班医师,并安抚病人、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及抢救。

7、当班医师接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后,应及时对病人进行检查,妥善处理,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上报药剂科。

重点学科标准 篇5

Standard for the operation safety assessment of gas system

GB ***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出版社 ****年 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告 第***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燃气系统运行安全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标准是根据“关于印发《二○○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中国城市燃气协会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安全评价的一般要求和程序;2.燃气场站;3.燃气输配管网;4.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5.燃气用户;6.燃气安全管理。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地址:***,邮政编码:******),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国城市燃气协会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员:***

言..........................................................................................................................3 目

次..........................................................................................................................1 1 总

则.....................................................................................................................2 2 术

语.....................................................................................................................3 3 基本规定...................................................................................................................6

3.1评价对象..........................................................................................................6 3.2评价内容、程序和格式..................................................................................6 3.3 安全评价方法.................................................................................................6 本规范用词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总

1.0.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燃气系统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科学地评价燃气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实现燃气系统运行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燃气系统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制定本标准。

1.0.2本规范适用面向城镇、乡村,用于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交通运输、采暖通风和空调等领域,且已正式投产运行的燃气系统的现状安全评价。本规范不适用于燃气的生产、开采和门站以前的长距离输气管道工程。1.0.3燃气供应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应定期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对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或制定治理方案限期整改。当燃气系统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必须立即对发生事故的燃气系统进行安全评价。

1.0.4从事燃气供应的企业可以根据本标准由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或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评价组,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评价,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依据。当燃气供应企业不具备安全评价条件时,可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第三方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承担。1.0.5法定或涉及行政许可的安全评价工作必须由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且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承担。第三方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应依据本标准的规定,客观、公正地进行安全评价工作,出具安全评价报告,并对报告结论负责。

1.0.6对燃气系统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时,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

2.1燃气

从城镇、乡村的地区性气源点,通过输配系统供给人们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交通运输、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公用性质的,且符合燃气质量要求的可燃气体。城镇燃气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还包括二甲醚、轻烃等一些新兴替代能源。2.2安全评价

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3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2.4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的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2.5定性安全评价

定性安全评价是借助于对事物的经验、知识、观察及对发展变化规律的了解,科学地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类方法。运用这类方法可以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一步根据这些因素从技术上、管理上、教育上提出对策措施,加以控制,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2.6定量安全评价

定量安全评价是根据统计数据、检测数据、同类和类似系统的数据资料,按有关标准,应用科学的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化评价的一类方法。2.7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是将一系列有关安全方面的分析项目以表格方式列出,然 3

后对照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安全检查表可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给出评价对象的安全状况等级。2.8安全管理

企业单位为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企业生产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2.9现场评价

对评价对象的现场设施、设备的设置、状态、运行和维护以及对现场人员的操作和管理进行的安全评价。2.10管理评价

对评价对象所属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人员、制度、规程、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的安全评价。2.11门站

接收天然气长输管道来气,并根据需要进行净化、调压、计量、加臭后,向城市或乡村燃气输配管网或储配站输送商品燃气。2.12储配站

接收由气源或门站供应的燃气,并根据需要进行净化、储存、加压、调压、计量、加臭后,向城市或乡村燃气输配管网输送商品燃气,通常门站和储配站建设在一起,可以节约投资、节省占地,便于运行管理。2.13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

专为车载储气瓶充装压缩天然气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2.14压缩天然气减压站

由车载储气瓶作为气源,通过减压装置,向局域管网中输送天然气的场站。2.15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

由车载储气瓶或天然气管道作为气源,为社会交通车辆进行加气作业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2.16液化石油气储配站

将管道或槽车运输来的液化石油气,进行装卸、储存、气化、混气、灌瓶、调压、计量和加臭,并送人城镇和乡村燃气输配系统功能的场站。2.17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

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为气源,经自然或强制气化方式将液态液化石油气转换为气态液化石油气后,通过输配管网向用户供气的场站。2.18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

经营和储存液化石油气气瓶的场所。2.19液化天然气储配站

将液化天然气槽车或槽船运输来的液化天然气或将管道输送来的天然气部分液化作为调峰备用的液化天然气,进行装卸、储存、气化、灌瓶、调压、计量和加臭,并送人城镇和乡村燃气输配系统功能的场站。2.20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

采用瓶装液化天然气为气源,经自然或强制气化方式将液态天然气转换为气态天然气后,通过输配管网向用户供气的场站。基本规定

3.1评价对象

3.1.1评价对象的确定应遵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原则,以整个城镇燃气系统或其中的若干子系统为对象进行安全评价。

3.1.2对范围较大的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时,若其中的子系统已单独进行安全评价,且安全评价结论处于有效期内时,子系统的安全评价得分可以直接引用,作为整个系统安全评价结论的依据。

3.2评价内容、程序和格式

3.2.1城镇燃气系统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定性和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安全评价结论、附件七个主要部分。

3.2.2城镇燃气系统安全评价的程序应遵循前期准备、现场检查、整改复查、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四个主要程序。

3.2.3安全评价报告格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评价通则》(AQ8001)的规定。

3.3 安全评价方法

3.3.1对城镇燃气系统的现状安全评价宜采用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体系。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应以安全检查表法为主,其他安全评价方法为辅。

3.3.2采用安全检查表评价时,应分别采用评价对象现场评价表和安全管理检查表进行评价打分,评价对象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计算:

评价对象总得分=评价对象现场评价表得分×0.6+安全管理检查表得分×0.4 评价对象现场评价表得分和安全管理检查表得分均应换算成以100分为满分时的实际得分。当评价对象拥有多个子系统时,子系统的总得分仍按上式计算。评 6

价对象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计算:

SSipii1n式中: S——评价对象现场评价总得分;

Si——评价对象的子系统总得分; Pi——评价对象的子系统所占的权重; n——评价对象的所有子系统数。

评价对象的子系统所占的权重应根据各评价对象自身的特点综合确定。3.3.3安全检查表每一项的实得分不应采用负值,扣减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项应得分值。

3.3.4评价项目有缺项或特有项目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检查表进行删减或增项,应有而没有的项目不得做缺项处理。燃气输配场站评价

4.1 一般规定

4.1.1 本章适用于城镇和乡村燃气输配场站的现状安全评价,包括门站、储配站、调压站和调压装置。当上述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其他章节相关内容要求。

4.1.2 燃气输配场站安全评价包括现场评价和管理评价。本章仅规定现场评价标准,管理评价标准见本标准第12章。

4.1.3燃气输配场站的评价单元一般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道路交通、输气设施、储气设施、调压装置、压力管道与压力设备、仪表及控制系统、消防及安全设施、供配电设施、运行与维护十一个单元。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评价单元。

4.1.4燃气输配场站内设有气体净化或压缩装置时,可参考本标准第6.2节相关内容进行评价。

4.2 门站和储配站

4.2.1门站和储配站周边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所处的位置应符合现状城乡规划要求; 2 周边的现有道路交通条件良好; 所处的位置应减小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危害性;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5 周边应有良好的消防和救护条件。4.2.2门站和储配站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总平面功能分区应明确; 四周应设有安全隔离围墙,围墙无破损;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4 储配站储气罐区的布置和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集中放散管的高度应符合相关要求,以利于天然气的快速扩散。4.2.3门站和储配站内道路交通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出入口设置应符合便于通行和紧急事故时人员疏散的要求; 2 场站内场地、道路应能满足消防救援的需要; 场站生产区应有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防止无关车辆进入。4.2.4门站和储配站输气设施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进站气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进站天然气管道上应设有可靠的切断装置和超压保护装置; 3 门站和储配站内应对燃气进行加臭,加臭系统应运行良好; 4 门站和储配站内管道应与站外管道保持绝缘。

4.2.5门站和储配站内调压装置的运行应符合本标准第4.3.2条第1、3、4、5、8、9款的规定。

4.2.6储配站内的储气设施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储气罐罐体应完好无损,无漏气现象; 低压湿式储气柜水位应符合要求,无漏水现象,寒冷地区有防冻措施; 3 低压稀油密封干式储气柜油质、油位、水位、密封、活塞、放散等应符合要求; 气柜导轮和导轨的运动应正常; 气柜升降幅度和升降速度应在允许范围内; 6 高压储气罐应设有安全阀、放散管和排污管; 储罐附属的升降机、电梯等特种设备应运行良好,并定期检测; 8 储罐基础的下沉应在安全范围内。

4.2.7燃气输配管道、压力设备及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外表应完好无腐蚀,有清楚的管道标识; 2 场站内的压力管道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可用; 3 管道所有连接部位应密封良好,无燃气泄漏; 压力表应有清楚的最高工作压力标记,并定期检定,保证完好准确; 5 安全阀应定期校验,保证起跳压力准确无误;安全阀还应具有安全排放天然气的功能; 流量计应定期校验,保证计量准确无误; 7 阀门应定期维护,无泄漏和启闭故障; 8 压力容器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可用。

4.2.8燃气输配场站的仪表和控制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的运行管理宜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装置; 场站内的现场显示仪表应完整,现场显示数值应符合工艺操作要求; 3 控制室内应有与安全相关的参数的显示、记录、累加、超限报警及联锁功能,当系统不具备自动记录和累加功能时,必须建立并保留参数和操作情况的人工记录。

4.2.9燃气输配场站消防及安全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内的建构筑物均应符合耐火要求; 具有爆炸危险的封闭建筑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3 出入口应设有防火安全警示标志; 4 储配站内应设有完好的消防供水系统; 5 场站内应配备充足、完好的灭火器材; 场站内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 可能积聚天然气的部位,应设有完好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8 建构筑物与设备和管道应有必要的防雷措施,防雷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设备、管道应有必要的防静电设施,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应急器材的使用。

4.2.10燃气输配场站供配电设施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消防、控制、应急照明等重要设施供电系统应达到二级负荷; 2 配电房应能防止洪涝时水的侵入; 3 配电设施应设有完善的安全警示标志; 4 配电房门窗洞口应有效封闭,防止小动物侵入; 配电房内应设有完好的应急照明装置,控制系统、消防设施和应急照明设施等应有可靠的供电保证; 电缆沟上应有完好无损的盖板,电缆不得裸露。4.2.11燃气输配场站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立健全主要设备和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 主要工艺装置应建立定时巡检制度,并保留有巡检记录; 3 建立健全各设备和岗位的运行和操作记录; 4 现场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 各类设备应进行日常维护,并保留维护记录; 6 各类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保证运行良好; 各类设备铭牌和标志应清楚,防腐涂漆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8 建立、健全每台设备、管道及相关附件的技术档案资料; 9 夜间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室外裸露的供水管和排水管应具有良好的防冻保温措施。

4.3调压站与调压装置

4.3.1 调压站与调压装置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周围应设有保护装置; 安装调压装置的位置不应影响周边其他设施的运行; 调压站或调压装置与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4 调压装置之间的间距应满足检修维护要求; 周边应有良好的消防条件; 噪声应符合相关标准,不应对周边产生不良影响; 7 调压房、箱、柜内温度应能满足输送燃气的要求。4.3.2 调压装置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调压装置应安装稳固; 调压站室外进、出口管道上应设有可靠的切断装置; 调压装置前应设有过滤装置,能够有效保护调压器、流量计等设备; 4 调压装置应设有超压自动切断装置,切断装置应工作正常; 5 应设有安全放散装置; 调压站内的管道和设备应与站外管道保持绝缘。7 调压装置的运行压力应符合调压装置的安装类型; 8 调压装置应外观良好; 调压装置应运行正常,调压精度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4.3.3调压装置的管道、压力设备及附件应符合本标准第4.2.7条第1-7款的要求。4.3.4调压站与调压装置的仪表和控制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调压装置的控制系统宜作为整个燃气输配系统的一个远端站; 调压装置的现场显示仪表应完整,现场显示数值应符合工艺操作要求; 3 控制系统中应有与安全相关的参数的显示、记录、累加、超限报警及联锁功能,当系统不具备自动记录和累加功能时,必须建立并保留参数和操作情况的人工记录。

4.3.5调压站与调压装置消防及安全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调压房的房屋结构应符合安全要求; 2 调压房、箱、柜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调压站出入口或调压箱、柜上应设有防火安全警示标志; 4 调压站内应配备充足、完好的灭火器材; 调压房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 调压房内应设有完好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调压房应有必要的防雷、防静电措施,防雷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4.3.6调压站与调压装置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建立定时巡检制度,并保留有巡检和运行参数记录; 2 调压装置应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并保留维护检修记录; 3 调压装置铭牌和标志应清楚,防腐涂漆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4 建立、健全每台调压装置及相关附件的技术档案资料; 5 调压室、箱、柜内应保持清洁。燃气管道评价

5.1一般规定

5.1.1本章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4.0 MPa(表压)的钢质燃气管道和聚乙烯燃气管道的现状安全评价。

铸铁燃气管道的现状安全评价,可参考钢质燃气管道相关内容执行。

5.1.2燃气管道安全评价包括现场评价和管理评价。本章仅规定现场评价标准,管理评价标准见本标准第12章。

5.1.3具有不同地区等级、不同运行压力、不同介质、不同材质、不同使用时间的管段应分别进行评价,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各管段权重后得出综合评价结论。

同一管段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差异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管段分别进行评价。

5.1.4燃气管道的评价单元宜划分为管道本体、管道附件、防止第三方破坏、防腐蚀、运行与维护五个单元。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评价单元。

5.1.5以往二年内的检测报告,数据可以酌情采用。

5.1.6 燃气输配管网上附属的调压装置可参考本标准第4.3节相关内容进行评价。

5.2钢质管道

5.2.1管道本体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埋地燃气管道与周边建、构筑物和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要求; 2 埋地燃气管道的埋深应符合安全要求; 3 地上燃气管道应有良好的保护设施。管道穿越处应定期检查管道和套管的密封性能; 随桥梁敷设或采用管桥跨越河流的管道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5.2.2管道附件应齐全完好,其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埋地燃气管道上的阀门、检测管、排水管等附件应设置护罩或护井,地下井室应定期检查维护; 阀门应定期检查维护; 3 凝水缸应定期排水和检查; 4 波纹管应定期检查严密性。

5.2.3管道应满足下列防止第三方破坏的要求: 埋地燃气管道沿线地区等级评价; 埋地燃气管道上不得有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占压; 3 埋地燃气管道安全保护范围内不得有可能侵害管道的行为; 4 高压管道不应穿越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和影响的区域; 5 埋地燃气管道附近土层稳定性评价; 埋地燃气管道周围的土层不应存在对管道有损坏影响的物体; 7 埋地燃气管道沿线应敷设警示带,并保证完好无损; 8 埋地管道沿线路面标志应完整清晰; 9 燃气企业应对管道沿线进行全方位施工监护; 10 燃气企业应对管道沿线公众进行安全教育和宣传; 11 燃气企业应对管道沿线进行定期巡查。5.2.4管道运行时应满足下列防腐蚀的要求: 燃气的腐蚀性评价; 燃气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当存在内腐蚀影响时,应采取相应的内部防护措施; 4 暴露在空气中的管道应有良好的外表面防护措施; 5 存在暴露在空气中的管道时的大气腐蚀评价; 6 埋地钢质管道附近土壤腐蚀性评价; 7 埋地钢质管道应有良好的防腐层进行外保护; 压力较高、直径较大或重要的埋地钢质管道应有良好的阴极保护措施; 埋地钢质管道应避免直流干扰腐蚀和交流电击腐蚀,当无法避免时必须有良好的排流措施; 管道的剩余壁厚应能满足继续安全运行的要求。5.2.5管道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的使用年限不得超过设计使用年限; 2 操作压力达到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可能性评价; 3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应在设计压力允许范围内; 同一管网输送不同种类、不同压力燃气时应保证相互之间无干扰; 5 建立健全管网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燃气设施的停气、降压、放散、通气、动火、动土、受限空间作业等生产作业应建立分级审批制度,作业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应按照管道设计压力级制、所属地区、腐蚀程度、安全隐患、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分级运行检查; 管道运行应无泄漏现象; 运行人员应配备必要的运行检测仪器和劳动防护用品,并能正确使用; 10 燃气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管网事故抢修能力。

5.3聚乙烯燃气管道

5.3.1聚乙烯管道本体运行除应符合本标准第5.2.1条第1、2、4款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聚乙烯管道严禁在地上明设; 聚乙烯管道引入建筑或调压箱时应有良好的保护措施。

5.3.2聚乙烯管道附件应齐全完好,其运行应符合本标准第5.2.2条的要求。5.3.3聚乙烯管道防止第三方破坏时除应符合本标准第5.2.3条第1、2、3、5、6、7、8、9、10、11款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聚乙烯管道周围的土壤温度不应对管道产生破坏; 聚乙烯管道上应设置示踪线,并保证电连续性。

5.3.4聚乙烯管道运行与维护除应符合本标准第5.2.5条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聚乙烯管道的材质应适合现行输送介质和运行压力的要求。压缩天然气场站评价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25.0 MPa(表压)的压缩天然气场站的现状安全评价,包括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压缩天然气减压站和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当压缩天然气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其他章节相关内容要求。

6.1.2 压缩天然气场站安全评价包括现场评价和管理评价。本章仅规定现场评价标准,管理评价标准见本标准第12章。

6.1.3压缩天然气场站的评价单元一般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道路交通、气体净化装置、气体压缩装置、气瓶车卸气、气瓶车(或汽车)加气、储气装置(瓶组)、调压装置、压力管道与压力设备、仪表与控制系统、消防及安全设施、供热装置、供配电设施、运行与维护十五个单元。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评价单元。

6.1.4压缩天然气气瓶车和社会加气车辆的安全评价不适用本规范。

6.2 压缩天然气母站

6.2.1 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的周边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所处的位置应符合现状城市规划要求; 2 周边的现有道路交通条件良好; 所处的位置应减小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危害性;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5 周边应有良好的消防和救护条件; 噪声应符合相关标准,不应对周边产生不良影响。6.2.2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总平面功能分区应明确; 四周应设有安全隔离围墙,围墙无破损;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4 集中放散管的高度应符合相关要求,以利于天然气的快速扩散。6.2.3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站内的道路交通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出入口设置应有利于车辆进出的安全; 2 场站进口处应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场站内场地、道路应能满足车辆回转和消防救援的需要; 4 场站内的停车场地、道路应平整; 5 场站内停车场和道路无沥青质路面; 路面上应有清楚的交通标线,架空建构筑物应设有清楚的限高标志; 7 场站内重要设施应处于不易被车辆撞击的位置或采取防撞措施; 8 场站生产区应有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防止无关车辆进入。6.2.4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的气体净化装置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进站气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进站天然气管道上应设有可靠的切断装置和超压保护装置; 3 天然气脱硫、脱水后的硫化氢含量和水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4 天然气脱硫、脱水装置所处的位置应能避免天然气的积聚; 5 净化后的天然气气体含尘量应符合压缩机安全运行的要求; 脱硫、脱水装置的运行应平稳,工作参数正常,无异响、泄漏等现象; 7 气水分离器应定期排污,废脱硫剂、硫应可靠收集,并按危险废物处理程序处理。

6.2.5压缩天然气母站的气体压缩装置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压缩机的运行应平稳,无异响、过热、泄漏及异常振动现象; 2 压缩机应设有备用机组,保证供气可靠性; 3 压缩机工作参数正常,出口不得超压; 采用水冷的压缩机冷却水供水压力、温度和水质应符合压缩机安全运行要求; 压缩机的布置应能满足检修维护和安全运行的要求; 6 压缩机应具有紧急切断气源的功能; 7 压缩机应具有防止邻机干扰的措施; 压缩机轴承、安全阀、压缩机卸载等应具有安全放散装置; 9 压缩机停车后应卸载,并可靠排气; 压缩机冷凝液和废油水应可靠收集,并按危险废物处理程序处理; 11 压缩机处于室内时,应有避免管道振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措施。6.2.6对气瓶车加气的运行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内应设置气瓶车固定车位,气瓶车不得随意停放; 2 气瓶车的停放应稳固,加气过程中严禁移动车辆; 建立气瓶车安全管理档案,严禁给无合格证或有故障气瓶车加气; 4 气瓶车加气前和加气后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加气柱应设有静电接地装置,加气前气瓶车必须可靠接地; 6 站内气瓶车内天然气总量不应超过设计要求; 7 充装压力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加气软管应完好无损,软管上应设有防止意外拉断的保护措施。6.2.7压缩天然气管道、压力设备及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外表应完好无腐蚀,有清楚的管道标识; 2 场站内的压力管道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可用; 3 管道所有连接部位应密封良好,无燃气泄漏; 压力表应有清楚的最高工作压力标记,并定期检定,保证完好准确; 5 安全阀应定期校验,保证起跳压力准确无误;安全阀还应具有安全排放天然气的功能; 流量计应定期校验,保证计量准确无误; 7 阀门应定期维护,无泄漏和启闭故障; 压力容器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可用。

6.2.8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的仪表和控制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的运行管理宜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装置; 场站内的现场显示仪表应完整,现场显示数值应符合工艺操作要求; 3 控制室内应有与安全相关的参数的显示、记录、累加、超限报警及联锁功能,当系统不具备自动记录和累加功能时,必须建立并保留参数和操作情况的人工记录。

6.2.9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消防及安全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内的建构筑物均应符合耐火要求; 2 具有爆炸危险的封闭建筑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3 场站周围应设有完好的消防供水系统; 4 场站内应配备充足、完好的灭火器材; 场站内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 可能积聚天然气的部位,应设有完好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7 建构筑物与设备和管道应有必要的防雷措施,防雷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设备、管道应有必要的防静电设施,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场站内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应急器材的使用。

6.2.10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供配电设施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配电房应能防止洪涝时水的侵入; 2 配电设施应设有完善的安全警示标志; 2 配电房门窗洞口应有效封闭,防止小动物侵入; 配电房内应设有完好的应急照明装置,控制系统、消防设施和应急照明设 21

施等应有可靠的供电保证; 电缆沟上应有完好无损的盖板,电缆不得裸露。6.2.11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立健全主要设备和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 主要工艺装置应建立定时巡检制度,并保留有巡检记录; 3 建立健全各设备和岗位的运行和操作记录; 4 现场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 各类设备应进行日常维护,并保留维护记录; 6 各类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保证运行良好; 各类设备铭牌和标志应清楚,防腐涂漆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8 建立、健全每台设备、管道及相关附件的技术档案资料; 9 夜间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室外裸露的供水管和排水管应具有良好的防冻保温措施。

6.3 压缩天然气减压站

6.3.1 压缩天然气减压站的周边环境应符合本标准第6.2.1条第2、3、4、5款的要求。

6.3.2压缩天然气减压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本标准第6.2.2条第1、2、3款的要求。

6.3.3压缩天然气减压站站内的道路交通应符合本标准第6.2.3条的要求。6.3.4气瓶车卸气运行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内应设置气瓶车固定车位,气瓶车不得随意停放; 2 气瓶车的停放应稳固,卸气过程中严禁移动车辆; 建立气瓶车安全管理档案,严禁无合格证或有故障气瓶车进站卸气; 4 气瓶车卸气前和卸气后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卸气柱应设有静电接地装置,卸气前气瓶车必须可靠接地; 6 站内气瓶车内天然气总量不应超过设计要求; 7 气瓶车卸完气后应保留有安全余压,防止空气进入; 8 卸气软管应完好无损,并定期检查更换; 气瓶车卸气端应有阻挡气体泄漏喷出的安全措施。

6.3.5 压缩天然气减压站采用气瓶组供气时,气瓶组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气瓶的总储气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 气瓶外观应良好无损,无燃气泄漏现象; 3 气瓶应定期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4 气瓶的运输或委托运输应符合危险品运输安全要求; 5 气瓶的存放应符合安全要求。

6.3.6 压缩天然气减压站调压装置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调压装置前应设有可靠的切断装置; 调压装置前应设有过滤装置,能够有效保护调压器、流量计等设备;

调压装置应设有超压自动切断装置,切断装置应工作正常; 4 各级调压装置后应设有安全放散装置; 5 调压装置应外观良好,运行正常; 供给用户作为燃料的燃气应加臭,加臭量应符合相关标准。6.3.7 压缩天然气减压站供热装置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供水管道应设有防止高压天然气窜入的安全泄放装置; 2 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应设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措施; 热水炉、热水泵的安全保护装置应完好有效,运行应平稳,工作参数正常,无异响、泄漏等现象; 热水泵的转动部件应有良好的保护措施; 应定期对热水水质进行检测,并定期更换,保证水质良好。6.3.8 压缩天然气管道、压力设备及附件应符合本标准第6.2.7条的要求。6.3.9 仪表和控制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第6.2.8条的要求。

6.3.10 压缩天然气减压站消防及安全设施应符合本标准第6.2.9条的要求。6.3.11 压缩天然气减压站供配电设施运行应符合本标准第6.2.10条的要求。6.3.12 压缩天然气减压站运行与维护应符合本标准第6.2.11条的要求。

6.4 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

6.4.1 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周边环境除应符合本标准第6.2.1条第1、2、4、5、6款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规模应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 当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与加油站合建时,其储气规模应符合相关要求; 3 汽车加气站内不得设有经营性人员密集场所。

6.4.2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本标准第6.2.2条第2、3款的要求。

6.4.3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站内的道路交通应符合本标准第6.2.3条第1、2、3、4、5、7款的要求。

6.4.4采用管道供气的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气体净化装置运行应符合本标准第6.2.4条的要求。

6.4.5采用气瓶车供气的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气瓶车卸气运行应符合本标准第6.3.4条的要求。

6.4.6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的气体压缩装置运行应符合本标准第6.2.5条的要求。

6.4.7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储气装置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储气装置应优先按下列顺序选择:地下式储气井,单个大储气瓶,多个小储气瓶组; 采用地上式储气瓶时,其数量、体积和摆放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3 储气井或储气瓶安全附件应齐全,并完好有效; 4 储气井或储气瓶应定期进行安全排污; 储气井或储气瓶应无损坏、泄漏及严重锈蚀现象。6.4.8汽车加气的运行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加气车辆应在指定位置加气,停车应制动可靠,加气过程中严禁移动车辆; 2 应加强对加气车辆气瓶质量的监督检查,严禁给无合格证或有故障的气瓶 25

加气; 加气前和加气后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加气情况进行记录; 加气压力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加气软管应完好无损,软管上应设有防止意外拉断的保护措施; 6 加气枪应完好无损,工作正常,并具有防止天然气泄漏的功能; 7 加气罩棚的设置应具有防火、防天然气积聚性能,并能对加气机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 加气岛的设置应能防止车辆撞击,有效保护加气机和罩棚; 9 加气机上的安全保护装置应齐全,并定期检查,保证完好有效; 10 加气机的运行应平稳,无异响及燃气泄漏现象。

6.4.9压缩天然气管道、压力设备及附件应符合本标准第6.2.7条的要求。6.4.10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仪表和控制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第6.2.8条的要求。6.4.11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消防及安全设施应符合本标准第6.2.9条的要求。6.4.12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供配电设施运行应符合本标准第6.2.10条的要求。6.4.13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气站运行与维护应符合本标准第6.2.11条的要求。

液化石油气场站评价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液化石油气场站的现状安全评价,包括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

7.1.2 液化石油气场站安全评价包括现场评价和管理评价。本章仅规定现场评价标准,管理评价标准见本标准第12章。

7.1.3液化石油气场站的评价单元一般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道路交通、液化石油气装卸、液化石油气输送机械、灌瓶作业、气化和混气装置、液化石油气储罐、瓶组间(或瓶库)、压力管道与压力设备、仪表及控制系统、消防及安全设施、供配电设施、运行与维护十四个单元。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评价单元。

7.1.4本章适用于液化石油气全压力式储存和操作,不适用于全冷冻式或半冷冻式储存与操作。

7.1.5液化石油气火车槽车以及专用铁路线、汽车槽车和运瓶车辆的安全评价不适用本规范。

7.2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

7.2.1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周边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所处的位置应符合现状城市规划要求; 2 周边的现有道路交通条件良好; 所处的位置应减小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危害性; 4 周边地势应有利于液化石油气的扩散;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6 周边应有良好的消防和救护条件。

7.2.2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总平面功能分区应明确;

四周应设有安全隔离围墙,围墙无破损;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4 场站内不得有易造成液化石油气积聚的空间; 5 场站内的绿化不应影响消防及液化石油气的扩散。7.2.3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站内的道路交通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出入口设置应有利于车辆进出的安全; 2 场站进口处应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场站内场地、道路应能满足车辆回转和消防救援的需要; 4 场站内的停车场地、道路应平整; 5 场站内停车场和道路无沥青质路面; 路面上应有清楚的交通标线,架空建构筑物应设有清楚的限高标志; 7 场站内重要设施应处于不易被车辆撞击的位置或采取防撞措施; 8 场站生产区应有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防止无关车辆进入。7.2.4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装卸应符合下列要求: 液化石油气气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场站内应设置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固定车位,汽车槽车不得随意停放; 3 槽车的停放应稳固,装卸过程中严禁移动车辆; 建立槽车安全管理档案,严禁给无合格证或有故障槽车装卸; 装卸前和装卸后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装卸台应设有静电接地装置,装卸前槽车必须可靠接地; 7 装卸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装卸软管应完好无损,并应设有防止意外拉断和减少排放的安全措施。9 槽车装卸完毕后应及时离开,不得在站内长时间逗留; 10 铁路装卸栈桥上的防护设施应完好; 铁路装卸栈桥上的机械吊装设施应能有效固定鹤管。

7.2.5液化石油气输送机械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压缩机应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无油往复式压缩机; 2 压缩机和烃泵应设有备用机组,保证生产可靠性; 3 压缩机的布置应能满足检修维护和安全运行的要求; 4 液化石油气输送机械配套的阀门及附件应完整完好; 压缩机和烃泵的运行应平稳,无异响、过热、泄漏及异常振动现象;6 压缩机和烃泵工作参数正常,出口不得超压; 7 压缩机和烃泵停车后应卸载,并安全排气; 压缩机和烃泵处于室内时,应有避免管道振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措施;9 压缩机转动部件外应设有完好的防护装置; 压缩系统的附属压力容器应设有完整完好的安全附件。7.2.6 液化石油气灌瓶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灌装应采用自动断杆秤; 灌装前应对钢瓶进行检查,保证钢瓶完好; 3 灌装前应确保钢瓶内无残液; 4 严禁超量灌装; 5 灌装后应进行检漏; 钢瓶应保证灌装后瓶内氧含量符合要求; 7 应尽量减少灌瓶间和瓶库内的实瓶存放量; 8 钢瓶的堆放应符合安全要求; 9 灌装站应设有足量完好的备用气瓶; 10 灌装站应具备气瓶维修和附件更换能力。7.2.7液化石油气气化和混气装置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气化和混气装置应至少设有2套,保证生产可靠性; 2 气化器和混合器的布置应能满足检修维护和安全运行的要求; 3 气化器和混合器配套的阀门及附件应完整完好;

气化器和混合器的运行应平稳,无异响、过热、泄漏及异常振动现象; 5 应确保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比在安全范围内; 6 气化和混气系统内的压力容器应设有完整完好的安全附件; 7 气化器和混合器停车后应卸载,并安全排气; 使用水作为热媒时,应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定期更换,保证水质良好。7.2.8液化石油气储罐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储罐不应少于2台,以便于处理紧急情况; 储罐组及储罐的布置应能满足检修维护和安全运行的要求; 3 储气罐罐体应完好无损,无漏气现象; 4 储罐配套的阀门及附件应完整完好; 5 储罐应设有完好的防止超压的安全附件; 储罐内液化石油气的放空应符合安全放散的要求; 储罐的排污管应能保证安全排放,寒冷地区应有良好的防冻措施; 8 储罐基础应稳固,沉降应在安全范围内; 9 储罐组钢梯平台应坚固无锈蚀; 10 储罐组防液堤应完整无破损; 埋地钢质储罐应有良好的防腐层并有良好的阴极保护措施。7.2.9液化石油气管道、压力设备及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外表应完好无腐蚀,有清楚的管道标识; 2 场站内的压力管道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可用; 3 管道所有连接部位应密封良好,无燃气泄漏; 4 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两阀门间应设有完好的安全阀; 压力表应有清楚的最高工作压力标记,并定期检定,保证完好准确; 6 安全阀应定期校验,保证起跳压力准确无误;安全阀还应具有安全排放液化石油气的功能; 流量计、充装秤应定期校验,保证计量准确无误;

阀门应定期维护,无泄漏和启闭故障; 9 压力容器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可用。

7.2.10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仪表和控制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的运行管理宜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装置; 场站内的现场显示仪表应完整,现场显示数值应符合工艺操作要求; 3 控制室内应有与安全相关的参数的显示、记录、累加、超限报警及联锁功能,当系统不具备自动记录和累加功能时,必须建立并保留参数和操作情况的人工记录。

7.2.11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消防及安全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内的建构筑物均应符合耐火要求; 2 具有爆炸危险的封闭建筑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3 储配站内应设有完好的消防供水系统; 4 场站内应配备充足、完好的灭火器材; 场站内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 可能积聚液化石油气的部位,应设有完好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7 建构筑物与设备和管道应有必要的防雷措施,防雷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设备、管道应有必要的防静电设施,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场站内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应急器材的使用。

7.2.12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供配电设施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消防、控制、应急照明等重要设施供电系统应达到二级负荷; 2 配电房应能防止洪涝时水的侵入; 3 配电设施应设有完善的安全警示标志;

配电房门窗洞口应有效封闭,防止小动物侵入; 配电房内应设有完好的应急照明装置,控制系统、消防设施和应急照明设施等应有可靠的供电保证; 电缆沟上应有完好无损的盖板,电缆不得裸露。7.2.13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立健全主要设备和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 主要工艺装置应建立定时巡检制度,并保留有巡检记录; 3 建立健全各设备和岗位的运行和操作记录; 4 现场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 各类设备应进行日常维护,并保留维护记录; 6 各类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保证运行良好; 各类设备铭牌和标志应清楚,防腐涂漆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8 建立、健全每台设备、管道及相关附件的技术档案资料; 9 夜间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室外裸露的供水管和排水管应具有良好的防冻保温措施。

7.3 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

7.3.1 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的总图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周边地势应有利于液化石油气的扩散; 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3 四周应设有安全隔离围墙,围墙无破损; 4 周边应有良好的道路交通和消防条件。

7.3.2 液化石油气瓶组间与气化间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保证正常供气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瓶组间的存瓶量; 2 建筑结构应符合防火要求; 3 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室内温度应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 设备和设施的现场显示仪表应完整,现场显示数值应符合工艺操作要求。7.3.3气化器运行应符合本标准第7.2.7条第1、2、3、4、6、7、8款的要求。7.3.4液化石油气管道、压力设备及附件应符合本标准第7.2.9条的要求。7.3.5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的消防及安全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出入口应设有防火安全警示标志; 2 应配备充足、完好的灭火器材; 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 4 可能积聚液化石油气的部位,应设有完好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5 应有必要的防雷措施,防雷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6 应有必要的防静电设施,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7 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应急器材的使用。7.3.6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本标准第7.2.13条的要求。

7.4 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

7.4.1 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的总图布置应符合本标准第7.3.1条第2-4款的要求。

7.4.2 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的瓶库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筑结构应符合防火要求; 2 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室内温度应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 在保证正常供气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瓶库的存瓶量; 5 钢瓶的堆放应符合安全要求。

7.4.3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的消防及安全设施应符合本标准第7.3.5条第1、2、3、4、5、7款的要求:

7.4.4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立落实供应站的值班制度; 2 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3 建立定时巡检制度,并保留有巡检记录; 4 现场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液化天然气场站评价

8.1 一般规定

8.1.1 本章适用于液化天然气场站的现状安全评价,包括液化天然气储配站、液化天然气灌瓶站和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当液化天然气场站与其他燃气场站混合设置时,尚应符合本标准其他章节相关内容要求。

8.1.2 液化天然气场站安全评价包括现场评价和管理评价。本章仅规定现场评价标准,管理评价标准见本标准第12章。

8.1.3液化天然气场站的评价单元一般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道路交通、气体净化装置、制冷装置、液化天然气装卸、气化装置、调压装置、加臭装置、灌瓶作业、液化天然气储罐、气瓶组、压力管道与压力设备、仪表与控制系统、消防及安全设施、供配电设施、供热装置、运行与维护十八个单元。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评价单元。

8.1.4 液化天然气槽车和液化天然气槽船的安全评价不适用本规范。

8.2 液化天然气储配站

8.2.1 液化天然气储配站的周边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所处的位置应符合现状城市规划要求; 2 周边的现有道路交通条件良好; 所处的位置应减小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危害性;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5 周边应有良好的消防和救护条件。

8.2.2液化天然气储配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总平面功能分区应明确; 四周应设有安全隔离围墙,围墙无破损;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4 场站内的绿化不应影响消防及冷天然气的扩散。

8.2.3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内的道路交通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出入口设置应有利于车辆进出的安全; 场站内场地、道路应能满足车辆回转和消防救援的需要; 3 场站内的停车场地、道路应平整; 4 场站内停车场和道路无沥青质路面; 路面上应有清楚的交通标线,架空建构筑物应设有清楚的限高标志; 6 场站内重要设施应处于不易被车辆撞击的位置或采取防撞措施; 7 场站生产区应有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防止无关车辆进入。8.2.4调峰型天然气液化站的气体净化装置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进站天然气管道上应设有可靠的切断装置和超压保护装置; 2 净化后的天然气硫化氢、水、二氧化碳的含量应符合安全要求; 3 气体净化装置的运行应平稳,工作参数正常,无异响、泄漏等现象; 4 净化装置产生的危险废物应可靠收集,并按危险废物处理程序处理。8.2.5调峰型天然气液化站的制冷装置运行除应符合本标准第6.2.5条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制冷剂的储存应符合安全要求; 2 制冷车间内应有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3 冷箱应有良好的隔热保温和防止冻伤的措施; 4 气液分离设备应设有完整完好的安全附件。8.2.6液化天然气装卸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内应设置液化天然气汽车槽车固定车位,汽车槽车不得随意停放; 2 槽车的停放应稳固,装卸过程中严禁移动车辆; 建立槽车安全管理档案,严禁给无合格证或有故障槽车装卸; 装卸前和装卸后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装卸台应设有静电接地装置,装卸前槽车必须可靠接地;

装卸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装卸软管应完好无损,并应设有防止意外拉断和减少排放的安全措施。8 槽车装卸完毕后应及时离开,不得在站内长时间逗留。

8.2.7液化天然气气化器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主要气化装置应至少设有2套,保证生产可靠性; 2 气化器配套的阀门及安全附件应完整完好; 气化器的运行应平稳,无异响、过热、泄漏及异常振动现象; 4 气化器停车后应卸载,并安全放散; 空温式气化器翅片周围应有防止人员接触的安全措施。

8.2.8液化天然气调压、计量装置的运行应符合本规范第4.3.2条第1、2、3、4、5、8、9款的规定。

8.2.9液化天然气加臭装置的运行应符合本规范第4.2.4条第3款的规定。8.2.10液化天然气灌瓶作业应符合本标准第7.2.6条第1、2、4、5、6、7、8、9、10款的要求。

8.2.11液化天然气储罐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储罐不应少于2台,以便于处理紧急情况; 储罐组及储罐的布置应能满足检修维护和安全运行的要求; 3 储气罐罐体应完好无损,无漏气和异常结冻现象; 4 储罐配套的阀门及附件应完整完好; 5 储罐的自然蒸发应符合安全要求; 6 储罐应有防止涡旋危害的控制措施; 7 储罐应设有完好的防止超压的安全附件; 储罐内液化天然气的放空应符合安全放散的要求; 9 储罐应设有完好的液位计; 储罐基础应稳固,沉降应在安全范围内; 11 储罐区应有有效的防止液体溢出的措施。

8.2.12液化天然气管道、压力设备及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外表应完好无腐蚀,有清楚的管道标识; 2 场站内的压力管道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可用; 3 管道所有连接部位应密封良好,无燃气泄漏; 4 管道的隔热层应完好无损,无异常结冻现象; 5 管道应有良好的补偿措施; 液化天然气管道两阀门间应设有完好的安全阀; 压力表应有清楚的最高工作压力标记,并定期检定,保证完好准确; 8 安全阀应定期校验,且具有安全排放天然气的功能; 9 流量计应定期校验,保证计量准确无误; 10 阀门应定期维护,无泄漏和启闭故障; 11 压力容器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可用。

8.2.13液化天然气储配站的仪表和控制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的运行管理宜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装置; 场站内的现场显示仪表应完整,现场显示数值应符合工艺操作要求; 3 控制室内应有与安全相关的参数的显示、记录、累加、超限报警及联锁功能,当系统不具备自动记录和累加功能时,必须建立并保留参数和操作情况的人工记录。

8.2.14液化天然气储配站消防及安全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内的建构筑物均应符合耐火要求; 2 具有爆炸危险的封闭建筑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3 出入口应设有安全警示标志; 4 储配站内应设有完好的消防供水系统; 5 场站内应配备充足、完好的灭火器材; 场站内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

可能积聚天然气的部位,应设有完好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8 可能泄漏液化天然气的部位,应设有完好的低温检测报警装置; 9 建构筑物与设备和管道应有必要的防雷措施,防雷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设备、管道应有必要的防静电设施,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场站内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应急器材的使用。

8.2.15液化天然气储配站供配电设施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消防、控制、应急照明等重要设施供电系统应达到二级负荷; 2 配电房应能防止洪涝时水的侵入; 3 配电设施应设有完善的安全警示标志; 4 配电房门窗洞口应有效封闭,防止小动物侵入; 配电房内应设有完好的应急照明装置,控制系统、消防设施和应急照明设施等应有可靠的供电保证; 电缆沟上应有完好无损的盖板,电缆不得裸露。

8.2.16液化天然气储配站供热装置运行应符合本标准第6.3.7条第2、3、4、5款的要求。

8.2.17液化天然气储配站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立健全主要设备和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 主要工艺装置应建立定时巡检制度,并保留有巡检记录; 3 建立健全各设备和岗位的运行和操作记录; 4 现场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 各类设备应进行日常维护,并保留维护记录; 6 各类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保证运行良好; 各类设备铭牌和标志应清楚,防腐涂漆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建立、健全每台设备、管道及相关附件的技术档案资料; 9 夜间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室外裸露的供水管和排水管应具有良好的防冻保温措施。

8.3 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

8.3.1 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的总图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2 四周应设有安全隔离围墙,围墙无破损; 3 周边应有良好的道路交通和消防条件。8.3.2 液化天然气瓶组与气化器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保证正常供气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存瓶量; 2 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设备和设施的现场显示仪表应完整,现场显示数值应符合工艺操作要求; 8.3.3气化器运行应符合本标准第8.2.7条的要求。

8.3.4液化天然气管道、压力设备及附件应符合本标准第8.2.12条的要求。8.3.5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的消防及安全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出入口应设有安全警示标志; 2 应配备充足、完好的灭火器材; 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 4 可能积聚液化天然气的部位,应设有完好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5 可能泄漏液化天然气的部位,应设有完好的低温检测报警装置; 6 应有必要的防雷措施,防雷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7 应有必要的防静电设施,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8 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应急器材的使用。8.3.6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本标准第8.2.17条的要求。

其他燃气输配场站评价

9.1 一般规定

9.1.1 本章适用于除天然气、人工煤气和轻烃以外的其他燃气输配场站的现状安全评价,主要包括二甲醚和轻烃等新兴燃气输配场站。

9.1.2 其他燃气输配场站安全评价包括现场评价和管理评价。本章仅规定现场评价标准,管理评价标准见本标准第12章。

9.1.3其他燃气输配场站的评价单元一般划分为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道路交通、装卸、输送机械、气化和混气装置、储罐、压力管道与压力设备、仪表与控制系统、消防及安全设施、供配电设施、供热装置、运行与维护十三个单元。在实际评价中,可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评价单元。

9.2二甲醚储配站

9.2.1 二甲醚储配站的周边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所处的位置应符合现状城市规划要求; 2 周边的现有道路交通条件良好; 所处的位置应减小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危害性; 4 周边地势应有利于二甲醚的扩散;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6 周边应有良好的消防和救护条件。

9.2.2二甲醚储配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总平面功能分区应明确; 四周应设有安全隔离围墙,围墙无破损;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4 场站内不得有易造成二甲醚积聚的空间; 5 场站内的绿化不应影响消防及二甲醚的扩散。9.2.3二甲醚储配站站内的道路交通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出入口设置应有利于车辆进出的安全; 2 场站进口处应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场站内场地、道路应能满足车辆回转和消防救援的需要; 4 场站内的停车场地、道路应平整; 5 场站内停车场和道路无沥青质路面; 路面上应有清楚的交通标线,架空建构筑物应设有清楚的限高标志; 7 场站内重要设施应处于不易被车辆撞击的位置或采取防撞措施; 8 场站生产区应有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防止无关车辆进入。9.2.4二甲醚汽车槽车装卸应符合下列要求: 二甲醚气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场站内应设置二甲醚汽车槽车固定车位,汽车槽车不得随意停放; 3 槽车的停放应稳固,装卸过程中严禁移动车辆; 建立槽车安全管理档案,严禁给无合格证或有故障槽车装卸; 装卸前和装卸后必须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装卸台应设有静电接地装置,装卸前槽车必须可靠接地; 7 装卸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装卸软管应完好无损,并应设有防止意外拉断和减少排放的安全措施; 9 槽车装卸完毕后应及时离开,不得在站内长时间逗留。9.2.5二甲醚输送机械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压缩机和烃泵应设有备用机组,保证生产可靠性; 2 压缩机的布置应能满足检修维护和安全运行的要求; 3 二甲醚输送机械配套的阀门及附件应完整完好; 压缩机和烃泵的运行应平稳,无异响、过热、泄漏及异常振动现象; 5 压缩机和烃泵工作参数正常,出口不得超压; 6 压缩机和烃泵停车后应卸载,并安全排气;

压缩机和烃泵处于室内时,应有避免管道振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措施; 8 压缩机转动部件外应设有完好的防护装置; 压缩系统的附属压力容器应设有完整完好的安全附件。9.2.6 二甲醚灌瓶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灌装应采用自动断杆秤; 灌装前应对钢瓶进行检查,保证钢瓶完好; 3 严禁超量灌装; 4 灌装后应进行检漏; 钢瓶应保证灌装后瓶内氧含量符合要求; 6 应尽量减少灌瓶间和瓶库内的实瓶存放量; 7 钢瓶的堆放应符合安全要求; 8 灌装站应设有足量完好的备用气瓶; 9 灌装站应具备气瓶维修和附件更换能力。9.2.7二甲醚气化装置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气化装置应至少设有2套,保证生产可靠性; 2 气化器的布置应能满足检修维护和安全运行的要求; 3 气化器配套的阀门及附件应完整完好; 气化器的运行应平稳,无异响、过热、泄漏及异常振动现象; 5 气化系统内的压力容器应设有完整完好的安全附件; 6 气化器停车后应卸载,并安全排气; 使用水作为热媒时,应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定期更换,保证水质良好。9.2.8二甲醚储罐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储罐不应少于2台,以便于处理紧急情况; 储罐组及储罐的布置应能满足检修维护和安全运行的要求; 3 储气罐罐体应完好无损,无漏气现象; 4 储罐配套的阀门及附件应完整完好;

储罐应设有完好的防止超压的安全附件; 6 储罐内二甲醚的放空应符合安全放散的要求; 储罐的排污管应能保证安全排放,寒冷地区应有良好的防冻措施; 8 储罐基础应稳固,沉降应在安全范围内; 9 储罐组钢梯平台应坚固无锈蚀; 10 储罐组防液堤应完整无破损; 埋地钢质储罐应有良好的防腐层并有良好的阴极保护措施。9.2.9二甲醚管道、压力设备及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外表应完好无腐蚀,有清楚的管道标识; 2 场站内的压力管道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可用; 3 管道所有连接部位应密封良好,无燃气泄漏; 4 液态二甲醚管道两阀门间应设有完好的安全阀; 压力表应有清楚的最高工作压力标记,并定期检定,保证完好准确; 6 安全阀应定期校验,保证起跳压力准确无误;安全阀还应具有安全排放二甲醚的功能; 流量计、充装秤应定期校验,保证计量准确无误; 8 阀门应定期维护,无泄漏和启闭故障; 9 压力容器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可用。

9.2.10二甲醚储配站的仪表和控制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的运行管理宜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装置; 场站内的现场显示仪表应完整,现场显示数值应符合工艺操作要求; 3 控制室内应有与安全相关的参数的显示、记录、累加、超限报警及联锁功能,当系统不具备自动记录和累加功能时,必须建立并保留参数和操作情况的人工记录。

9.2.11二甲醚储配站消防及安全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内的建构筑物均应符合耐火要求;

具有爆炸危险的封闭建筑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3 储配站内应设有完好的消防供水系统; 4 场站内应配备充足、完好的灭火器材; 场站内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 可能积聚二甲醚的部位,应设有完好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7 建构筑物与设备和管道应有必要的防雷措施,防雷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设备、管道应有必要的防静电设施,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验,保证完好有效; 场站内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种应急器材的使用。

9.2.12二甲醚储配站供配电设施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消防、控制、应急照明等重要设施供电系统应达到二级负荷; 2 配电房应能防止洪涝时水的侵入; 3 配电设施应设有完善的安全警示标志; 4 配电房门窗洞口应有效封闭,防止小动物侵入; 配电房内应设有完好的应急照明装置,控制系统、消防设施和应急照明设施等应有可靠的供电保证; 电缆沟上应有完好无损的盖板,电缆不得裸露。9.2.13二甲醚储配站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立健全主要设备和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2 主要工艺装置应建立定时巡检制度,并保留有巡检记录; 3 建立健全各设备和岗位的运行和操作记录; 4 现场操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 各类设备应进行日常维护,并保留维护记录;

各类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保证运行良好; 各类设备铭牌和标志应清楚,防腐涂漆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8 建立、健全每台设备、管道及相关附件的技术档案资料; 9 夜间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室外裸露的供水管和排水管应具有良好的防冻保温措施。

9.3 轻烃混气站

9.3.1 轻烃混气站的周边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所处的位置应符合现状城市规划要求; 2 周边的现有道路交通条件良好; 所处的位置应减小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危害性; 4 周边地势应有利于轻烃的扩散;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6 周边应有良好的消防和救护条件。9.3.2轻烃混气站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总平面功能分区应明确; 四周应设有安全隔离围墙,围墙无破损; 场站内的危险设施与现有站内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安全要求; 4 场站内不得有易造成轻烃积聚的空间; 5 场站内的绿化不应影响消防及轻烃的扩散。9.3.3轻烃混气站站内的道路交通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站出入口设置应有利于车辆进出的安全; 场站内场地、道路应能满足车辆回转和消防救援的需要; 4 场站内的停车场地、道路应平整; 5 场站内停车场和道路无沥青质路面; 路面上应有清楚的交通标线,架空建构筑物应设有清楚的限高标志;

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6

一、课程性质明确定位。

其定位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陷入了一定的误区。现在理论研究者普遍倾向于认同将“言语性”作为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最核心、最本质的属性。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文字运用”仅在前言中就出现了四次。新课标从“语言文字运用”的领域、能力规范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论述,而且将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思想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这是实验稿中所没有的。这些论述,表明了语文课程应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加贴近了语文的本质,学科特点更加凸显,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和明晰。这对于切实纠正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说说写写、读读背背。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这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三、高度重视识字写字——识字减数量、写字提质量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人们日常大量使用键盘输入文字,使人们对汉字的读写和识记长期处在模糊化和替代化的状态中,常常会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而且,由于一些人只狭隘地单纯从实用的角度认识汉字书写,认为键盘输入已经可以代替写字,久而久之,错别字随处可见、全社会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也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语文教学而言,有的教师认为指导学生写字是软任务,这一点我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少对写字的练习指导,就是识字课中的写字指导环节也常常是指导多、练写少,学生真正写字的时间少得可怜!有的教师教学中习惯用播放课件指导写字,即使有教师板书范写,其书写水平也难如人意,因此在这一方面我必须加强并不断提高。

标准化学科核心原理的构建(上) 篇7

关键词:标准化,原理,学科,构建,核心

1 标准化原理的必备要素

标准化原理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在标准化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标准化学科在构建了标准化的理性概念、标准化的公理和标准化的形式后,重要的标准化学科理论建设的对象就该是标准化原理的构建。在理论上,标准化的公理支持标准化形式的立论,标准化形式支持标准化原理的立论,标准化原理支持标准化方法的立论。标准化原理是标准化方法产生的理论依据,也是标准化方法能称其为标准化方法证明的需要。研究标准化学科的原理,首先要搞清原理的内涵。原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的规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原理来自对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或现象的大量观察和实践,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原理能指导实践,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原理的正确性由实践检验来确定。原理包括定性规律和定量规律。

原理主要用语言表达,但不排除用数学公式表达和模型关系表达。原理的规律通常应是可证明的,但不一定是刚性证明的。原理有几种类型:一是表达客观规律,是即时可证的;二是表达方法,是方法应用原理;三是表达道理的,不是刚性证明的,需要条件和时间。标准化概念是标准化核心原理的基础,寻找概念的规律性关系可得到原理或定律。原理的命题是描述实现题名的道理、关系和方法。原理的命题有:条件关系的判断陈述句、方法陈述句、定律关系陈述句、道理陈述句等。

“标准化学科原理”比“标准化学科核心原理”范围要宽得多。“标准化学科核心原理”是描述形成标准化形态的规律或道理。每一个标准化核心原理必然有一种标准化形态与其对应,或者说,其映射一种标准化形态。“标准化学科原理”不仅仅包括实现标准化形态的核心原理,还有在标准化学科中产生其他作用和效果的原理,如: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有序原理、反馈控制原理。在标准化的理论体系中,原理可以有很多,可形成原理的层次体系关系。没有条件限制的标准化原理是标准化的顶层原理,等价于标准化的总原理。在顶层原理之下,可有标准化其他形式的原理,如:系列化原理、互换性原理等。在标准化学科原理中,最重要的原理还是指导建立标准化形态的那些原理,它们是标准化学科的核心原理。标准化学科原理引导标准化学科方法的建立。

原理的建立需要严谨的支撑关系,要全面把握原理成立的要素。原理不仅有题名,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原理命题的内容。命题通常是陈述句,是表达判断的句子,即有真假的句子。原理要有表达命题,没有判断关系的命题不是原理的命题。原理的命题内容应是原理范畴内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是有标准化特殊性的规律。原理的建立应具有以下7项要素:1)有原理的“题名”,即原理的名称,如:浮力原理、杆杠原理等;2)有原理的“命题内容”,即有描述原理内容的陈述句子;3)“命题”内容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不是具体事项的过程;4)“原理”要具有标准化自身的特殊性,有标准化的根源,在特定范畴内成立;5)“命题”的内容是客观必然性的,不是主观愿望和要求;6)“规律”的内容具有标准化形式的实现性,有标准化结果像,是可证实的,并证实为是真的;7)“原理”的内容可映射方法,是可应用的。原理建立时,应该用以上7项要素进行检验,看7项要素是否全部具备和符合。如果建立的原理在7项要素中有缺项,原理就是不完备的。

2 标准化原理需重建的原因

世界上,标准化原理开展组织性的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195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其机构内成立了“标准化科学原理研究常设委员会”(STACO),专家以个人身份参加,主要来自当时标准化工作开展比较深入的国家,如:英国、德国、日本、法国、美国等。70年代,英国学者桑德斯、日本学者松浦四郎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了标准化的7个原理和19个原理,这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和影响性的标准化原理观点。对桑德斯和松浦四郎的7个原理和19个原理逐一进行原理要素分析,可看出他们所谓的原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原理(也有可能是没有准确翻译),这些原理基本不属于客观规律,主要是一些概念、观点、要求、原则、方法等。国外学者提出的标准化原理,除了以上问题外,还普遍存在着没有原理题名的问题。外国学者的7原理和19原理很难为原理重建提供基础。中国学者于80年代初,提出了简化原理、统一原理、协调原理、最优化原理、互换性原理、阶梯原理等6个原理(相同合并后为6个),这些原理比国外学者的严谨,更像原理些。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6个原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用以上7原理要素对照分析6个原理,可看出,除了原理的题名没有问题外,这些原理在其他方面是不太完备的,且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都存在着问题,主要问题为:1)有的原理有原理命题,有的原理没有原理命题,原理表达不完整;2)有原理命题的原理表述也不到位,不太像是规律性的内容,更像是概念性和要求性的内容;3)有些原理不具有标准化的特殊性,更像是其他原理在标准化学科中的应用,难寻标准化的根源,如:最优化原理和协调原理;4)命题的内容客观性必然性不强,偏主观性;5)有的命题的内容可实现和可证实性不突出;6)有的原理命题的应用关系不够明确。6个原理的原理7要素分析意见见表1。因此,标准化学科原理需要重新构建,应从解决以上6个方面的问题入手。学科原理的构建,最重要的是给出正确、规范的原理命题,原理的命题不应表述成目的、概念、题名的解释等陈述句。标准化核心原理应有标准化形式的“像”相对应。本文主要是要构建标准化学科的核心原理,对不属于核心原理的对象,将通过分析进行排除。

从表1对6个标准化原理的7项要素情况的分析可看出:统一原理和互换性原理与标准化的核心原理相关;简化原理与标准化的核心原理弱相关,它是系列化的手段;协调原理、最优化原理与只与标准化的过程有关,且没有标准化的形式相对应;阶梯原理与标准化核心原理不相关,可作为标准化学科其他方面的原理,但需要给出规律性的原理命题。尽管表1中统一原理和互换性原理与标准化核心原理相关,可以考虑作为标准化的核心原理,但是,这两个原理当前的命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要重新给出命题。统一原理的问题主要是,命题是弱规律性和强主观性的。而互换性原理最主要的问题是只有原理的题名,没有原理的命题。没有命题的原理,就相当于有汽车名称,没有汽车一样,有名无实。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只有统一原理和互换性原理可成为标准化的核心原理。此外,标准化的核心原理还可以从标准化的形式中寻找,因为,标准化原理应用的结果的归宿是标准化形式。

3 核心原理的选择和构建

从以上六原理的分析可看出,有的原理不属标准化的核心原理,有的原理缺乏标准化的特殊性,有的原理的命题内容规律性不强,有的没有原理命题,因此,这些标准化原理需要进行重新梳理和构建。如果标准化核心原理不清晰、不严密,很难指导标准化方法的建立。标准化形式谱系的建立,为标准化的原理提供了实现结果的形态,解决了标准化核心原理成立的理论支撑问题。标准化的形式,通常都有标准化的核心原理或定律相对应,它是标准化核心原理或定律应用的结果。因此,从标准化的形式中,可推论出一些标准化的核心原理。在当前标准化书籍中所说的标准化形式中,具有标准化形态对应的主要有: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组合化),它们具备建立原理的必要条件。简化没有找到对应的标准化统一形态结果,它是系列化的过程手段,很难建立产生可验证结果的规律性原理命题。模块化和组合化是同一标准化形态的不同表达角度,是同一个原理,而原理的题名取结构角度表达要好于取集成角度表达,因此,原理的题名以模块化为主,采用模块化(组合化)。原理题名中保留组合化是由于组合化在学科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当前的标准化理论书籍中,只是把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块化作为标准化的形式,还没有书籍给出他们的原理关系。实际上,每一种标准化形态或形式,必然有实现标准化形态或形式的原理相对应。一切规律性的必然结果,一定有实现结果的原理相对应。经过分析,标准化的核心原理选定5个原理,原理的题名分别为:统一化原理、互换性原理、通用化原理、系列化原理、模块化(组合化)原理。统一化是标准化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关系,是标准化学科中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关系,它是其他标准化规律的规律,应作为标准化的第一原理。互换性是配合对象容差统一的形态,是标准化第一公理支持下的统一关系,可实现非选择配合的规律,属标准化的核心原理之一。通用化是集中统一形态,是标准化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扩大产品(含硬件和软件产品)使用范围和概念使用范围的规律,属标准化的核心原理之一。系列化是离散统一形态,是标准化的一种形式,是数值系列和品种规格优化选取的规律,属标准化的核心原理之一。模块化(组合化)是分离体统一形态,是标准化的一种形式,是复杂产品分解设计、制造的规律,是便于产品变型发展的规律,属标准化的核心原理之一。对于标准化核心原理的题名,只要正确地给出其相应原理的命题,就可得到标准化的核心原理。标准化原理的命题内容,要按照结果实现规律来表述。

3.1 统一化原理

统一化原理(第一原理):约定对象需统一的目标元素,使所有对象的目标元素结果符合同一约定关系。

统一化原理命题给出了对象实现统一化的普遍规律关系,是可实现和可验证的规律,是标准化公理包容下的统一,不一定是数学关系上的统,原理关系如图1所示。统一化原理命题中,第一一个“约定”是动词,是“明确”的意思,即“明确”统一的内容,“对象”是指预定要建立统一关系的目标对象,“目标元素”是指对象要统一的内容。第二个“约定”是名词,是广义的“标准”,如协议、合同、文件、标准等,是“目标元素”的记载。“同一”是指所有对象都以同一个约定为“样板”,不是分别有多个“样板”。原理命题中的“使所有对象的目标元素符合同一约定关系”是指所有对象实现约定内容,这一实现是概率性的,可以100%地实现,也可以是一定比例对象的实现,是第二公理所包容的关系。图1的统一原理关系可用例子说明,如:“对象”为服装加工企业(对象集为各地的服装加工企业),“对象约定”为制作军装及其颜色、款式、尺寸系列等(需统一的元素,或者称军装的设计),“映射”是制作衣服的行为,“对象映射集”是服装制作的结果,“约定像”是约定的结果,即符合约定的军装。

统一化原理的命题本身也是一种实施统一化的指导方法,应用这一命题可演绎出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统一内容的具体方法。构建统一化原理不仅丰富了标准化的理论,还归纳出统一化的规律关系,同时还给出了指导统一化具体方法建立的原则关系,对标准化的本质形式——统一化的推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 互换性原理

互换性原理(第二原理):使配合对象的实际偏差关系符合一定规律,它们将实现预定精度关系的非选择性配合。

互换性原理命题给出了互换性实现的普遍性规律。互换性是对配合关系而言的,配合是两者间的关系,这种配合关系是“阴”与“阳”关系的配合,不是“上”与“下”关系的配合和“左”与“右”关系的配合。互换性原理的关键是配合对象建立了各自的公共偏差的基准关系,而不是互为基准的偏差关系,互换性原理关系如图2所示。如果配合是以两者之一为基准,另一个就必须相对基准有一定偏差,这种配合关系就是选配。如果配合的两者都不为基准,而是分别设置偏差带,形成公差带,公差带分成不同等级以适合不同精度要求,这就实现了不同精度的非选择性的互换配合关系。原理命题中的“一定规律”就是“极限与配合”的偏差规律关系,这一关系已制定为国际和国家标准。互换性的配合件是分别给出各自的偏差,可独立于配合对象分别进行加工,只要保证每个件符合各自的偏差要求,它们的配合就可实现非选择性的合格配合。互换性的规律已被大量的实践所证明。如果没有互换性的原理,人们对配合关系还会应用以一个为基准选配另一个这种最朴素的思维方法来处理。没有互换性就不会有分工合作的大批量生产关系,不会有今天这种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方式。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 麦绿波.标准化的理性概念和数学模型的创建[J].中国标准化,2011,(7) .

[2] 麦绿波.标准化基本公理的创建[J].中国标准化,2011,(8) .

[3] 麦绿波.标准化形式的理论谱系创建[J].中国标准化,2011,(9) .

[4] 吕叔湘,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词典[M].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 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麦绿波.标准化原理的评论[J].中国标准化,2011,(6) .

[7] 李春田.标准化原理[J].辽宁标准化,1981,(3) .

重点学科标准 篇8

下面将该标准小学部分的内容进行具体介绍,并将其与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部分进行比较,以期获得借鉴和启迪。

一、美国麻省诗歌课程标准与中国《语文课程标准》(1~6年级)的对比

在第一学段,《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并且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麻省(幼儿园-2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则是:辨认有规律出现的节拍,词语中相似的发音,即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

第二学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麻省语文课程标准则是辨认诗歌中的韵律、节奏、反复、明喻、意象。

第三学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麻省的要求是体会、分析用于表现诗歌含义的声音效果(头韵,拟声词,韵律模式)、比喻性语言(拟人化,暗喻,明喻,夸张);文字格式(大写字母,诗句长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麻省诗歌标准中,每个学段后都附有样例,用以说明这些标准在课堂情境下如何实施。此外还选录了一些课例,用以说明怎样把这些具体的学习标准整合成课堂学习单元目标。

二、《语文课程标准》与美国麻省语文课程标准共同之处

麻省语文课程标准的目的,是通过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标准,期望所有学生成为有效的语言使用者,并且能够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追求更高的教育目标,理解本国的文化并对其作出自己的贡献,能够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目标和兴趣。这与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有相似之处,具体到诗歌标准部分,两个课标的共同之处在于:

1.诗歌教学与文学教学价值追求的一致性。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文体形式,有着独特之处,但两个诗歌课程标准,却始终都贯穿着文学教学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强调诗歌和语文学科中的其他体裁之间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支持的。可见,我国和麻省的课程标准在这点上的认识是一致的。

2.遵循诗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课标内容体现出层级性。《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的数量和难度在逐年增加;麻省诗歌课标中,从“辨认有规律出现的节拍,词语中相似的发音”,到“辨认韵律、节奏和意象”,再到“体会、分析诗歌要素是如何体现诗歌特征的”,层级性很明显,要求也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增高,符合语言学习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三、《语文课程标准》与美国麻省语文课程标准不同之处

1.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方面:麻省诗歌课标通过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体现出了其较强的可操作性。他们认为:“优秀的英语语言艺术学科课程应教会学生必要的策略以获取学业知识,完成学业目标,学会独立学习。学生通过有意识的练习,以及在日益复杂多样化的情景中发展、应用多种学习策略”,所以在诗歌课程标准中强调策略性知识,比如5~6年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会、分析用于表现诗歌含义的声音效果、比喻性语言、文字格式等”。然后从以下三个角度提出学习策略,即从“头韵,拟声词,韵律”等要素理解诗歌的“声音效果”;从“拟人化,暗喻,明喻,夸张”等要素理解诗歌的比喻性语言;从“大写字母,诗句长短”理解诗歌的“文字格式”,也就把这种概念性的东西以操作性非常强的形式具体提了出来。另外,麻省诗歌标准后常伴有一些课例,用以说明这些标准在课堂情境下如何实施。而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只是“诵读、感悟和积累”等,具体怎么做并没有写出来。比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该如何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则是比较模糊的。相比之下,麻省的这种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标准,则避免了让学生自己摸索、“感悟”或者是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诗歌知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的层级性方面: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应该从课标的各个学段上明显地看出各阶段目标要求的差异性,看到在同一点上的不同要求。虽然两个课程标准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层级性,但实质上还是有差别的。麻省诗歌课程标准中,有个在三个不同年级教“意象”概念的例子,三年级时,要求学生能找出诗歌中生动形象、能够构成画面的词语,然后朗读、讨论这样的词语,练习写小诗。七年级时,老师带领学生找出环境描写所运用的不同的意象词语,如“汩汩地流水声、有回音的隧道”等,让学生把这些意象和人的一种或者多种感觉对应起来,并自己去分析其他部分的环境描写,运用所学独立写文章。七年级时,引入“意象模式”这一概念,在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理查德二世》(Richard II)时,找出剧本中多个地方反复出现的意象,比如“太阳”,并讨论分析,和“太阳”联系的是“光亮、高度和力量”这样的字眼,在该戏剧中指理查德二世这位君权神授的国王。之后“学生独立写一篇文章,探索解释某一形象模式,将之和剧中重要主题联系起来”。这样,层级性非常明显。而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仅仅是背诵诗文数量上的增加,如对于诗歌情感体验方面,则层级性不明确,差异性比较模糊,不利于不同年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诗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方面:中国的《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部分,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领悟、体验和背诵,学生主要以吸收、内化诗歌知识为主。麻省诗歌课程标准后面附有的一些样例中,很注重发展学生的诗歌和写作能力,鼓励学生运用诗歌技巧、修辞和诗歌样式特点来写诗,并有相应的修改方法指导。所以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创作诗歌。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于两国语言特点不同所致。我国的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语言精炼、优美具有音乐性,结构严谨工整具有整体性,读来音调和谐、押韵,琅琅上口,很适合儿童的爱好,所以强调整体古诗的感知、体悟和背诵。虽然古诗语言不同于现代语言,儿童不一定字字都懂得很透,但多背诵一些好诗,孩子们会逐渐感觉到语言的美,感觉到读书,有学头,从而培养了他们爱好语言的感情,促进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增长了他们思考、想象的能力。而英语在上述方面不如汉语的优势明显。在此,笔者认为,借鉴麻省课程标准重视诗歌创作的特点,结合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诗歌教学的优势,在今天,鼓励教师和学生尝试诗歌创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The 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assachusetts English Language ArtsCurriculum Framework,2001.

3.陈家尧.对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修订的几点思考[J].北京:语文建设,2003.6.

4.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P.100.

上一篇:三心二意下一篇:保险公司合规经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