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从哪里来》教案设计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物从哪里来》教案设计(共12篇)

《食物从哪里来》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知道珍惜粮食,做到不浪费粮食。

2、过程与方法:了解家乡的农产品,对家乡有自豪感。

3、积极参与收获并体验收获的喜悦,有尊重劳动人民的感情。教学重点:

知道粮食的生产过程,会进行简单叙述。教学难点:

体会粮食来之不易,知道珍惜粮食,做到不浪费粮食。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早餐食物,猜猜可能是些什么?你们猜得怎么样,到底是什么呢?大家一看便知。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早餐食物。

这些食物你们认识吗?(认识)能不能按顺序说出各自的名称?(能)

2、集体说出各种食物的名称。

3、这些食物中有没有你们没吃过或喝过的?学生自回答。(没有)

你们真幸福,这些美食你们都吃喝过,可你们在吃食物时有没有想过它是怎么来的呢?(出示课题)

4、在这些食物中,我们经常吃的是哪种食物?(学生:馍或馒头)(出示馒头课件)是的,馍是我们每天早饭中的主要食物,它看起来很普通,但它的来历却不简单。需要很多人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得到。你们知道吗?馍是用什么做的?(白面)对了,白面也称面粉。谁还知道面粉是从哪里来的?(小麦磨成的)很好,你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对于小麦,大家并不陌生,因为你们家都有,而且是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自种的。但小麦从种到收你们家人都进行了那些生产劳动,也就是要干些什么活,请同学们先小组交流,在建立过程中选一名进行汇报交流。

三、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

1、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引导)

第一组,讨论内容:播种期需要进行哪些劳动。第二组,讨论内容:成长期需要进行哪些劳动。第三组,讨论内容:收获期需要进行哪些劳动。

第四组,讨论内容:了解全过程,对前三组的回答做一补充。

2、集体交流。(老师在交流过程中随机出示课件)

四、学生感悟

1、师问:通过了解小麦的生产过程,你明白了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整理板书并让学生齐读)。

3、你们学过一首诗,也表达粮食来之不易,还记得吗?(出示课件《锄禾》)学生齐读

4、课堂小结:粮食来得很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绝不能浪费。大家能做到吗?(能)。

过度:你们都很聪明,也很听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说到做到,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以前有过那些浪费粮食的现象,今后应该如何做?

五、教学延伸

回想一下你以前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今后该如何做?

六、板书:

食物从哪里来

来之很不易,一定要珍惜

《食物从哪里来》教案设计 篇2

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那么,怎样的问题才是“综合与实践”的好问题?好问题如何研制和开发?

一、“综合与实践”好问题的特征

1.综合性与实践性。

综合性与实践性是“综合与实践”的题中之意。所谓综合性,就是要突出联系——数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数学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并体现综合应用。所谓实践性,就是要脑、手、口并用,即不只是动脑思考、动笔演算,还包括动手设计制作、实验操作、实地测量、走访调查、问询交谈等等。

一个好问题,综合性与实践性二者缺一不可。缺少综合性,则成为单纯的实践活动;缺少实践性,则成为普通的综合练习。当然,具体到某个问题,“综合”与“实践”不可能平分秋色,而是各有侧重,有的偏向于综合,有的侧重于实践。

2.趣味性与探索性。

“综合与实践”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本质特点,决定了“综合与实践”好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所谓趣味性,就是题材要有吸引力,要能勾起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所谓探索性,就是问题要有开放性,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比如:条件开放——不提供现成条件,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搜集、整理;结论开放——答案不唯一,给予学生思维发散、求异创新的空间;策略开放——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多样,给予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探索解决问题的机会。

3.因地制宜性。

我国幅员辽阔,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地域差别很大。适合甲地甲校的问题,未必适合乙地乙校。在城市学校受青睐的活动,在农村学校未必能开展;而另一些在农村学校稍加组织就能进行的活动,到了城市学校可能“一筹莫展”。因此,好问题是相对的,是因地而异的。而这,也正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一线教师研制、开发“综合与实践”问题的原因之一。

毫无疑问,只有能开展得起来,并能取得预期效果的“综合与实践”问题,才是真正的好问题。这样的好问题,当然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需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符合当地的校情学情。从这个角度讲:无论城乡、发达与否,在“综合与实践”问题的开发上,各有各的优势,关键是能否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将资源转化为优势,设计出受本地学生欢迎的好问题。

二、“综合与实践”好问题的研制和开发

(一)研制的类型

依照不同的标准,“综合与实践”问题有不同的分类。综合来看,以下五类最为典型,最受欢迎。

1. 趣味游戏型。

特别适合低中年级学生,在游戏中学、用数学知识,感知规律。如“摸球”“摸牌”等。

2. 实践操作型。

突出动手实践,如“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面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旗杆的高度”“绘制校园平面图”等。

3. 综合应用型。

偏重于应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跟生产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如“装修问题”“旅行问题”“理财问题”等。

4. 探索规律型。

以探索规律为目的,一般要经历“猜想——验证”的思维过程。如“面积最大的围法”“表面积最小的拼法”等。

5. 小课题研究型。

以学生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注重成果表达,一般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它与“综合应用型”最大的不同是:学生不仅要解决问题,而且要说明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或原理。由于要求较高,只适合在高年级的部分学生中开展。

(二)开发的策略

1. 从教材中拓展。

“综合与实践”问题必须根植于教材。从教材中拓展,关键是找准“拓展点”,即能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的线索、材料、问题或活动。

下面,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为例,分别从图形的认识、体积、表面积三个不同角度列举实例。

[案例1]围成正方体的规律。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可是,怎样排列的6个正方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这对于刚刚认识立体图形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点,因为这时的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形成三维空间的想像能力。而进一步的学习,又迫切需要他们具备相应的能力。这时,安排这个探索活动,既符合教学需要,又契合学生兴趣。

其中,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排列规律是:

“1—4—1”排列: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6种。

“1—3—2”排列:中间三连方,两侧分别为一个和两个,共3种。

“3—3”排列:(如左下图)两排,每排三个,只有1种。

“2—2—2”排列:(如右上图)三排,每排两个,也只有1种。

折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排列是:(如下图)若正方形呈“田”字形,或外形呈“凹”字状,则肯定不能围成正方体。

本案例的拓展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虽说上述结论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过程”:在反复的二维变三维的想象中,学生学会了想象的方法和技巧。从开始的不会想、想得慢、需要借助操作,到后来的会想、想得快、不需借助操作,学生的大脑得到了锻炼,促进了智力发展,为后续学习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打下了想象力的基础。

[案例2]容积最大的剪法。用一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深5厘米的长方体无盖铁皮盒,要使铁皮盒的容积最大,应怎样裁剪?(铁皮厚度忽略不计)

这是一个材料利用最大化的问题。受相关习题的启发,学生通常的想法是:从铁皮的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下的部分沿虚线折起焊接起来。这种剪法的容积为1500立方厘米。

由于长方形铁皮的宽正好是5厘米的4倍,所以稍加引导,学生就会想到第二种方法:如图2所示,将左侧剪下的两个正方形“废物利用”起来,拼接到右边去,这样右侧就可以不用剪角了。这种剪法,材料利用更充分,因而容积更大,可达1750立方厘米。

然而,这个问题的特殊之处在于:长方形铁皮的长正好是宽的2倍,是长方体高的8倍,因而还有更巧妙的剪裁方法:如图3所示,先将长方形铁皮划分成8等份,然后分别从左、右两侧各剪下一块,拼接到上面和下面去,这样长方体铁盒的底面就成了一个正方形。这种剪法,材料利用最充分最巧妙,容积也最大,达到2000立方厘米。

本案例的拓展点是: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最优化。从通常的“剪四角”想法,到“充分利用剪下的角”,再到“打破常规思路,根据题目特点重新规划铁皮,将底面设计成正方形”,每个新想法都是对已有思路的一次突破,每次突破都是思维角度、方法的一次创新。包含的“废物再利用”思想、“重新规划”思想,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案例3]包装中的学问。用硬纸板为12个棱长1分米的魔方设计一个包装箱,怎样设计最节省材料?(接头处忽略不计)

这是工业生产上的一个包装设计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就是怎样拼表面积最小?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学生动手摆出或想象画出12个魔方的4种拼法。然后,通过计算,发现:“摆两层,每层两排,每排3个”的拼法,表面积最小。显然,只通过一个例子,很难看出其中的学问。于是,接着引导学生研究20个、24个魔方的包装问题。

以24个魔方为例,总共有6种拼法。分别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最后,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

观察表格,学生很快发现:当待包装物品的“长、宽、高最接近”、“长、宽、高之和最小”时,其表面积最小,最节省包装材料。

这则案例的拓展之处在于,使学生懂得:普通之中蕴含着规律,但想要发现它,得多举几个例子,并且选择合适的发现策略(如本例中的“列表整理”)。

2. 到生活中寻找。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寻找“综合与实践”问题,最大的优点是:现实感强,趣味性浓,能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缺点是:现实素材与课程内容不同步,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较分散。因此,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案例4]乘坐高铁去旅行。石家庄至北京的高速铁路自2012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以来,吸引了很多市民前往体验。这不,小亮和他爸爸妈妈正计划乘坐高铁去北京游览故宫呢。

(1)登录铁路12306网站,查一查:从石家庄到北京的高铁列车,最快需要多长时间?票价最贵是多少元?

(2)我国《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身高1.2~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票。小亮身高1.42米。他和爸爸妈妈一起乘坐高铁列车,往返一次最少需要多少元?最多呢?

(3)铁路部门规定:高铁列车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从小亮家到车站检票处至少需要40分钟。如果他们乘坐G90次列车,最迟应在什么时间从家出发,才不会误车?

(4)登录故宫博物院网站,浏览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信息。算一算:如果他们想游览故宫博物院的全部景点,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5)根据故宫博物院的闭馆时间,你对去参观的游客有什么建议?

(6)他们的游览计划是:当天游览故宫,第二天早晨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然后晚上乘坐高铁列车返回石家庄。你认为:在两天的行程中,除了往返火车票、游览门票外,还会有哪些必需的开支?请先开列一个项目清单,估计出每项开支的大概费用。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你的开支安排是否合理?最后算一算:此次高铁之旅,他们大约要花多少元?

本案例将“高铁”、“旅游”两大时尚元素合为一体,围绕“行”、“游”两个主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串起了众多知识与技能。其中,有“搜集资料”——上网查阅车次、车票价格,查阅景区开放时间、门票价格;有“精算估算”——计算列车运行时间、从家出发时间,计算往返车票、游览门票,估计其他开支的费用等;有“阅读理解”——根据闭馆时间,给出参观建议。特别是末尾的开放性问题(你认为还会有哪些必需的开支?)及与父母互动的环节(与家长讨论:你的开支安排是否合理?),使学生完全融入情境,并综合利用家长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旅行、购物、租赁等现实素材,都可以成为“综合与实践”问题的内容,但并非“取之即用”。素材,毕竟只是素材,如同制衣的布料,想要成为一个好问题,还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一选取什么素材?综合哪些知识与技能?设计哪些活动?达成什么目标?“穿针引线”——以一个鲜明有趣的主题串起若干个问题或活动,形成问题串或活动链,“立体裁剪”——量身定制出适合本地学生的好问题。

3. 跨学科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通过重新组合达到“1+1>2”的效果。在小学阶段,虽然数学学科能跨的科目很少,整合的机会也很少,但只要主动出击、善于动脑,也能找到其他学科“搭台”、数学“唱戏”的大舞台。

[案例5]假如一人一天一粒。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大米在同学们眼中微不足道,可是如果全国人民每人每天都浪费一粒米,一天浪费的粮食合计重多少吨多少千克?够多少人吃一天,多少人吃一年?

这是一个思品“搭台”数学“唱戏”的好问题。养成节俭、不浪费的习惯,是学校教育的老话题。可是,仅靠教师的说教,收效甚微。若将二者整合起来,在开展思想教育之前,先行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13亿粒大米重多少”,使思想教育建立在学生的亲身经历之上,建立在深刻的活动体验和感悟之上,将会“很震撼”,取得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终生难忘。

[案例6]古诗谜题。

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体裁。有人用它抒情,有人用它言志,数学家们用它编题。阅读下面两首诗,你能解开诗中的千年谜题吗?

以碗知僧 [明·程大位]

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尝一碗羹。

请问先生能算者,都来寺内几多僧。

食物中的甜从哪里来 篇3

顾名思义,甜味剂可以让食品拥有甜味,从而增添食物诱惑力。甜味剂是一个大族,下面来介绍一下甜味剂的几个主要成员:

蔗糖

是我们最常见的糖,白糖、红糖、冰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它是甜度最大的双糖,通常以它的甜度为100,来评价其他糖的甜度。蔗糖在食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各种甜点、蛋糕中用的非常多,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例如做糖三角、豆沙包,都非常受欢迎;炒菜时放点糖可以调和百味,赋予菜肴醇厚的口感风味;各种甜品也会用到蔗糖,例如做拔丝山药、拔丝土豆、银耳莲子羹等等都要放很多糖。

麦芽糖

最早从麦芽中制得,是一种双糖,也叫做饴糖,甜度比蔗糖小,现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较少,糖果中常用。

葡萄糖

对人体有重要意义的单糖,葡萄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是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供能物质。血糖的成分就是葡萄糖,葡萄糖还是大脑唯一可以利用的供能物质。葡萄糖是一种单糖,容易吸收利用,可以用于静脉输液。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影响,血糖过高会出现糖尿病,过低则会出现低血糖,出现头晕等现象。葡萄糖在食品中应用较少,在医疗上用的更多一些。

果糖

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是自然界甜度最大的单糖,比蔗糖更甜,而且对血糖影响比较小,糖尿病人也可以食用。纯果糖较难制得,所以食品工业中用的更多的是果葡糖浆。

果葡糖浆

由葡萄糖经过葡萄糖异构酶转化得到的,主要成分为果糖和葡萄糖,甜度比蔗糖大,甜味纯正,也比较清凉,在饮料中应用广泛,各种甜味饮料中都添加了果葡糖浆。

糖精

糖精不是糖类,甜度高,但是有苦味。曾经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有研究认为糖精有致癌作用,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糖醇

糖醇是一类甜味剂的总称。糖醇甜度比蔗糖低,但是糖醇几乎不为人体提供能量,对血糖影响小,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个好消息,而且它们不会被口腔中的细菌发酵利用,不会导致龋齿,有利于牙齿健康。木糖醇是它们的代表,大家每天吃的口香糖就是用木糖醇来做甜味剂的。市场上的无糖点心大多也是加了木糖醇才有了甜味。

上面只是一小部分甜味剂,常见的还有很多,例如阿斯巴甜、甜菊苷、甘草甜素、蔗糖精、安赛蜜、甜蜜素等等,它们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除了蔗糖之外的甜味剂几乎不含热量,满足口感的同时减少能量摄入,不会造成血糖过高,有些天然甜味剂(如甜菊苷、甘草甜素)还有保健作用,但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不宜过多使用,过量会对人体有毒害作用,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添加。

编辑 高文艳

我从哪里来教案 篇4

执教教师:王 敏

活动领域:语言、健康综合课 活动班级:大二班 幼儿人数:

人 活动地点:二楼大二班 授课时间:9月29日

9:40

我从哪里来

一、设计意图:

对于生命的开始,孩子们都很好奇这个问题。也有不少孩子都会问这样的问题:“妈妈,我是从哪来的?”当孩子问这个问题时其实人生中最好的第一个性启蒙阶段就开始了,但是我们现阶段对幼儿于性启蒙教育还较为缺稀,从而失去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机会,我在他们的答案寻找的背后很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连生命都不了解的孩子,我们凭什么去要求他们学会爱、学会尊重生命,所以我根据《3—6儿童发展指南》中对于大班年龄段幼儿在健康领域的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本次活动我着重点在心理健康方面,帮助孩子们形成最初的科学的生命观,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因此设计了这节以绘本为切入点的语言、健康综合活动《我从哪里来》。

二、活动目标:

(一)通过绘本故事《小威向前冲》,了解宝宝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的。(知识目标)

(二)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技能目标)

(三)寻找自己和爸爸、妈妈之间相像的地方,体验亲子间的亲情。(情感目标)

三、活动准备: 电子绘本《小威向前冲》、PPT课件、音乐《感恩的心》。

四、活动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让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我是从哪来的;

(二)难点:通过绘本故事,明白生命的个体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发育而成的。

五、活动过程:

(一)直接提问引出主题:我是从哪来的?

1.幼儿自由讨论,教师不急于给答案,先请幼儿一起分享故事,在故事中寻找答案。

(二)引出绘本故事《小威向前冲》,跟随老师,共同了解绘本故事内容。

2.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一起看大屏---《小威向前冲》;

3.看到书名,你会猜到小威是怎样的一位朋友呢? 4.出示绘本时主要提出问题:

(1)小威是怎么样的小家伙?他住在哪里?他会怎样?(2)小威是不是棒小孩呢?为什么?

(3)你是什么高手呢?你们有没有像小威一样棒呢?(4)布朗先生和太太要结婚了!冠军的奖品是个很美丽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就住在布朗太太的身体里。你们猜猜最后谁得了冠军?

(5)小威去哪了?小娜又到哪去了呢?而你们又是从哪里来 的?

(三)回到最初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

1.出示教学课件,让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2.知道自己和爸爸妈妈长得很像,但和别人长得不一样。3.游戏接龙,请幼儿以接龙的游戏方式,挨个找幼儿,并说出自己与朋友不像地方有哪些?

(四)激发幼儿对父母的爱,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五)播放音乐《感恩的心》结束。

小结: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下面请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怀着感恩的心来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感谢爸爸妈妈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

《1 我从哪里来》教案1 篇5

教材简析

教材采用图解的形式,明确告诉学生“我”是从哪儿来的。以此给学生建立一个科学的、正确的生命观。生命世界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神秘感,对此,他们有很多问题想要解决。“我从哪里来”就是学生常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告诉学生生命科学的常识。本课渗透着珍爱生命、敬爱父母、悦纳自己、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等多层面的教育。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引导学生感到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如何搜集、整理、运用资料了解孕育生命的过程。

2.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验母亲的辛苦来感悟亲情。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把“我从哪里来”作为研究课题,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整理资料,做调查报告。

2.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和感兴趣的话题。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最近,同学们运用以前科学课中学到的方法,把《我从哪里来》作为一个科学课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

(二)展示资料感受生命来之不易

1.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分享给大家?

2.学生展示资料,教师播放课件补充学生资料。(胎儿的形成、试管婴儿、双胞胎)

3.活动:给小宝宝安家。

4.教师适时评价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板书:搜集分析运用)

5.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研讨,你有什么想说的?

第二课时

一、同学们,老师很高兴,你们在研究 “我从哪里来”这个课题时,运用了这么多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了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要珍爱自己、欣赏自己。不过在我们成长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的父母,尤其是妈妈。她在孕育我们时的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我做5分钟的妈妈”。

二、游戏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

1.教师: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2.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

3.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4.教师: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那就大声地说出来吧!

5.学生说心声。

三、总结升华情感

《生命从哪里来》教案说课 篇6

阳原县实验小学

苗曼娜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与书籍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关于生命的各种资源。

2、能有根据的判断那一种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最有说服力,并记录摘抄下来。

3、能对摘抄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通过比较发现各种观点的有利之处和荒谬之处。

4、能用科学短文的形式描述自己对地球以外是否有人存在问题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正确看待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能将自己的短文与其他同学交流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关于起源的各种观点。教学重点: 对资料的收集整理 教学难点:

分析有关观点的依据,提高自己的观点。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2、教师准备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资料与书籍。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了解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观点:

(一)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1、我们先看课本介绍的资料: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分析。古代:中国-----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造人

3、不管“中国-----女娲造人”,“西方-----上帝造人”他们共同的依据是什么?

4、还有哪些观点?能不能小组合作分析一下?

学者推测-----由非生命的物质直接转化而来。(腐肉生蛆)师:腐肉生蛆是17世纪欧洲的的说法,而中国也有腐草化萤、朽木化蝉、白石化羊的说法,希腊有泥土变鱼的说法。

近代:由非生命物质逐步演化而来。(来源于米勒的科学实验)

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小组交流。

6、老师也搜集了生命起源的资料,想不想看看。

7、我们收集分析了这么多有关生命起源的主要观点及依据,能不能分类整理出来?

学生整理资料。(用一句最概括的话说明你的观点和依据。)

8、通过交流分析以上的观点及依据,你认为哪种观点有道理?为什么?

(二)教师小结: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生命的踪迹,人类从未放弃过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但几千年来对生命起源的问题仍然处于探索中。

三、交流:地球之外有生命吗?

1、讲解:因为对生命起源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有观点称生命来自于地球以外的星球,那么地球外真的有生命的存在吗?

2、交流有关观点

3、阅读教材中的资料。

4、参照教材,搜集更多的资料,做成资料卡片。

5、小结:人类目前没有发现在地球外的生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四、拓展:写一篇科学短文——地球外有生命存在吗?

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科学短文。短文不但要反映出自己的观点,还要尽可能提出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

板书:女娲造人上帝造人 神话传说

由非生命物质直接转化而来 腐肉生蛆 地球以外有无生命 米勒模拟实验 无法考证

《生命从哪里来》说课材料

阳原县实验小学 苗曼娜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课《生命从哪里来》,本课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指导学生通过收集、阅读、分析资料的方式探究生命起源的问题。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活动一“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由阅读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三部分组成。

第二部分:活动二“地球以外有生命吗”由小鼠标提出问题后,首先提供了两种人类的实际探索实力,为学生自主搜集整理资料提供参照,然后指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整理成类似教材的图文并茂的资料卡片。

第三部分:科学在线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尖端科学技术已经应用于世界难题的探索。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与书籍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关于生命的各种资源。

2、能有根据的判断那一种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最有说服力,并记录摘抄下来。

3、能对摘抄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通过比较发现各种观点的有利之处和荒谬之处。

4、能用科学短文的形式描述自己对地球以外是否有人存在问题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正确看待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能将自己的短文与其他同学交流

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关于起源的各种观点。三: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收集、阅读、分析资料的方式探究生命起源的问题,使学生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并体会到科学技术在探究人类未解之谜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四、说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资料,学着向科学家那样自助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2、小组合作法

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参与意识,使他们参与交流,并发表不同的意见。

五、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2、教师准备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资料供学生阅读分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以《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导入,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了解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一)师生共同阅读分析收集到的资料.1、学生汇报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

2、师生共同分析 古代:中国-----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造人

学者推测-----由非生命的物质直接转化而来。(腐肉生蛆)师:腐肉生蛆是17世纪欧洲的的说法,而中国也有腐草化萤、朽木化蝉、白石化羊的说法,希腊有泥土变鱼的说法。

近代:由非生命物质逐步演化而来。(来源于米勒的科学实验)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小组交流。

4、老师也搜集了生命起源的资料,想不想看看。

5、分类整理出有关生命起源的主要观点及依据。

学生整理资料。(用一句最概括的话说明你的观点和依据。)

6、通过交流分析以上的观点及依据,你认为哪种观点有道理?为什么?

(二)教师小结: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生命的踪迹,人类从未放弃过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但几千年来对生命起源的问题仍然处于探索中。

三、小组间讨论交流:地球之外有生命吗?

1、讲解:因为对生命起源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答案,有观点称生命来自于地球以外的星球,那么地球外真的有生命的存在吗?

2、交流有关观点(课件出示)

3、阅读资料。

4、把收集到的资料,做成资料卡片。

5、小结:人类目前没有发现在地球外的生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四、拓展:写一篇科学短文——地球外有生命存在吗?

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科学短文。短文不但要反映出自己的观点,还要尽可能提出有一定说服力的理由。

板书:女娲造人上帝造人 神话传说

《食物从哪里来》教案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代造纸术的由来,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2、尝试造纸,体验制作再生纸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提前一天将废旧纸巾、报纸碎片用水泡好做成纸浆,小筛子,白棉布,网纱(见幼儿活动资源包),水,盆,擀面杖,《现代造纸》教师教学资源,幼儿学习资源4第18—21页。

活动过程

1、感受造纸的现代化。

(1) 观看教师教学资源或阅读幼儿学习资源4第18—19页,观察现代造纸机的械化流程。

(2) 请幼儿说一说现代人们是怎样利用机器造纸的。

2、了解古代造纸术的由来。

(1) 教师:你们知道最早的纸是怎样造出来的?是谁发明的?

(2) 教师讲故事《蔡伦与造纸术》。

(3) 师幼交流:说一说古代人是怎样造纸的。

(4) 阅读幼儿学习资源4第20—21页造纸步骤图,教师示范讲解手工造纸的`过程。

3、幼儿分组尝试造纸。

(1) 现将浸泡在水里的纸用手揉碎,捞出来,在教师指导下用搅拌器搅拌成糊状做成纸浆。

(2) 将纸浆倒入放了水的大盆中,搅拌均匀。

(3) 把带细网的小筛子上面铺上软棉布,浸入盆中,将纸糊平平的筛起,一层纸浆就会留在上面,过滤掉多余的水,这就是一张纸胚,把纸胚进行晾晒。

(4) 纸胚晾晒成半干时,用擀面杖将纸胚压平,和软棉布分离。

(5) 将纸胚放在阳光下彻底晾晒干。

(6) 用剪刀修剪纸边,一张纸就做好了。

4、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自制的再生纸上画画、写字,感受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雨从哪里来教案反思 篇8

(1)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雨从哪里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发现问题,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2、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三角架、火柴。

2、雨的形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播放雨的形成课件,引导幼儿听雨声,看雨景。

小朋友们,听听这奇妙的声音,问:这是什么声音?(幼儿:雨声)

看电脑动画,问:这是什么景象?(幼儿:下雨)

雨从哪里来?

幼儿:从天上。

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幼儿:因为天上有云彩幼儿:因为有乌云

二、实验探索雨的形成。

1、小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让小朋友仔细观察烧杯里的水,说说发现了什么?

幼儿:冒热气

师:这叫蒸汽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师:你在哪里看见过水蒸发的现象?

幼儿:烧水的时候

幼儿:做饭的时候

幼儿:暖气管道里

……

师:水变成水蒸汽跑到哪里去了?变成什么了?

幼儿:天上……

2、幼儿分组实验:在老师的帮助下,把热水倒在杯子里,盖上玻璃片,让幼儿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变化。再请幼儿拿起玻璃片观察玻璃片上的水珠流到水杯里的现象,让幼儿说说这是为什么?

3、听故事,《小雨点旅行记》,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

4、看课件:雨是怎样形成的,小结雨的形成。

三、讨论:下雨好不好?为什么?下雨的好处与害处,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延伸:

1、画雨。

2、观察记录水蒸发的现象。

教学反思:

活动上下来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整个内容偏多,在第三部分仓促结束的情况下仍然超时5分钟左右。

2、幼儿还是缺乏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体验。而其科学原理相当部分幼儿是已经知道的。

3、实验用的水杯有点小,由于天气冷,水温也降得快,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建议换大的能够装1L以上的水杯或水箱。玻璃纸要加边框进行固定,玻璃板四周要包边,避免划伤手指。

4、“春雨贵如油”这句属于幼儿基本都不了解,这个问题可以删掉的。

(2)大班教案《雨从哪里来》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万物都少不了雨。

2、了解水形态的不断变化。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对雨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透明杯子1个、玻璃板1个、玻璃纸1张、50-60℃热水(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吸水布、温度计1个、A3纸及展示板1个、油性笔1支、篮子1个、实验方桌1个。

2、故事《小雨点旅行记》动画片。

3、雨点、浪花、冰雹、雪花、雾、雷、露珠、太阳和风等图片投影片。

活动过程:

一、谈论:雨中出门的感受(5’)

1、说一说:各自喜欢或不喜欢下雨天的理由。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雨天吗?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3-4位幼儿回答)

(喜欢:天气变得凉爽、空气清新;不喜欢:出行不方便、空气潮湿阴冷。)

追问:雨天可以做哪些事情?(1-2位幼儿回答)(室内活动、观赏雨景、阵雨后看彩虹。)

2、思考:雨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3-4位幼儿回答)

追问:为什么人们会说春雨贵如油(就是春天下的雨就像油一样宝贵)?(1-2位幼儿回答)

(春天种子要发芽需要雨水,小树长大、开花也需要雨水。另外,春雨下得少。)

小结:雨天虽然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但小树在雨水中长大,种子在雨水中发芽,小动物要靠着雨水来解渴;雨水使空气清新,连马路也会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自然界万物都不能缺少了雨水。

二、实验:雨从哪里来(15’)

1、猜测(2’)(1-2位幼儿回答)

师:既然雨水是这么重要,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雨水是从哪里来的吗?(幼:水蒸气升到空中后变成云,云在空中遇到冷空气后会变成雨点掉下来。)

2、实验验证(10’)

师:我们来做个小实验来发现雨水形成的奥秘吧!

教师操作:(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全部过程由教师操作。)

第一步:教师将热水倒进杯子里,让幼儿观察上升的水蒸气。并拿出玻璃纸和玻璃板,让幼儿先看,再触摸,感受两个都是透明的,并且玻璃板比玻璃纸的温度低。

第二步:先用玻璃纸盖住杯口1分钟,让幼儿观察玻璃纸上发生的现象(水雾,实际是很多微小的水珠形成的,在显微镜下就看得清楚)。

师:你们看这一块不透明的地方是不是很像云彩啊!

第三步:再改用玻璃板盖住杯口2分钟,让幼儿观察玻璃板上发生的现象(小水珠,并且慢慢变大,如果时间够长会看到水珠最后会掉下去)。

提问:为什么玻璃纸上只形成一层很微小的水珠,而玻璃板上会形成大水珠?

(水蒸气在玻璃纸和玻璃板上都凝结成小水珠。但由于玻璃纸上的温度高,玻璃板上的温度低,小水珠只有遇到冷的东西时才会凝结成大水珠。)

3、解释实验,思考雨的形成过程(3’)

实验记录:教师边解释边在展示板上画图。我们开始把热水倒进杯子就是模拟太阳光照射海水,使海水经过太阳光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会往上升,碰到玻璃纸后就变成很小的水珠,这些水珠就像云朵一样。因为玻璃纸的温度也是比较高的,杯子里面的水珠就不会再变大了。只有当我们换成玻璃板后,玻璃板的温度很低,小水珠就会变成大水珠,最后就变成雨点落下来了。

小结:雨水形成的过程是地面上的水经过阳光照射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温度降低就变成云朵,云朵遇到冷空气又凝结成雨点落下来。

三、欣赏故事《小雨点旅行记》(10’)

1、欣赏多媒体故亊《小雨点旅行记》(7’)

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在看的过程中要注意,小雨点在旅行途中都遇到了哪些“亲戚”?

2、从投影片“小雨点的亲戚”里,为小雨点找“亲戚”。(3’)

提问:请你们去图片中找找谁是小雨点的“亲戚”?(集体回答)

追问:说说你们的理由。为什么浪花(表哥)、冰雹(表弟)、雪花(表姐)和小雨点是“亲戚”?(因为它们都是水变的)

小结:水有不同的形态:气体、液体和固体,还有不同的样子:水珠、雪花、冰雹。

思考:小雨点的其他“亲戚”(云、雾、霜、露珠等)(1-2位幼儿回答)

(结束前可以把玻璃板拿起来,让幼儿观看上面的水珠掉下来的过程,就像下雨一样。)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以后跟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小雨点的其他“亲戚”。然后写在记录本上明天带给老师看。

教学反思:

活动上下来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整个内容偏多,在第三部分仓促结束的情况下仍然超时5分钟左右。

2、幼儿还是缺乏自己动手实际操作的体验。而其科学原理相当部分幼儿是已经知道的。

3、实验用的水杯有点小,由于天气冷,水温也降得快,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建议换大的能够装1L以上的水杯或水箱。玻璃纸要加边框进行固定,玻璃板四周要包边,避免划伤手指。

4、“春雨贵如油”这句属于幼儿基本都不了解,这个问题可以删掉的。

附故事:小雨点旅行记

在蓝蓝的天空中,有一座漂亮的云房子,她呀,又洁白又轻盈,里面住着可爱的小雨点。小雨点每天从云房子的窗户里看着地面,心里想:一个人住在云房子里面多没劲呀,要是能到地面上去看看,那该多好啊!

寒风大哥虽然总是板着脸,其实,他的心肠可好了,最爱帮助人。一天,当他从小雨点的窗前经过时,听到小雨点自言自语。就敲敲小雨点的窗户,大声说:“小雨点,你不是想去地面上吗?那就打开窗户吧,我来帮你!不过,你要记住,你在地面上只能呆三天,三天后必须回来,好吗?”

下雨点听了寒风大哥的话,高兴极了,别说三天,就是三个小时也不错呀!于是,他急忙打开窗户。哇,小雨点只觉得浑身一凉,好象被什么东西托着,慢慢瓢出了云房子。眼看着离地面越来越近,小雨点想:不知我会落在哪里呢?没等他想好,只听下面传来“哗哗“的声音,小雨点落在一条宽宽的大河里。

小雨点睁大眼睛,正好奇的东张西望,一个粗粗的嗓门响了起来:“小雨点,欢迎你来做客。”“你是谁呀?”小雨点歪着脑袋问。“我是你的表哥,名字叫浪花,我会带你去看许多好玩的东西。”小雨点跟着浪花表哥,蹦蹦跳跳地来到了一座山脚下;浪花表哥指着山顶白皑皑的地方说:“瞧,那儿住着你的雪花表姐,她又文静又美丽。” “哇,雪花表姐!”小雨点早就从妈妈那儿听说过她的名字了。他用力向上挥挥手,大声喊道:“雪花表姐,你好啊!我是小雨点,你听见我的声音了吗?”

浪花表哥要赶路了,小雨点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雪花表姐住的大山。

小雨点一边走,一边欣赏河边五颜六色的花朵,突然,脑袋上被重重地砸了一下。“哎吆,是谁这么坏,打我的头!”小雨点生气地叫道。浪花表哥摇摇头,苦笑着说:“准是那调皮的冰雹表弟溜出来了,他呀,总是喜欢捣乱。”

就这样,小雨点跟着浪花大哥去了好多地方。这天,小雨点眯起了眼睛,他猛地记起了寒风大哥的话。哎呀,不知不觉,三天的时间已经到了,准是太阳公公来接自己了。小雨点觉得身上越来越热,浑身变的轻飘飘的,眼看就要升到空中了,他赶忙向浪花表哥告别:“浪花表哥,我要走了,再见!”“再见,小雨点,欢迎你在来做客。”浪花表哥紧紧地拉着小雨点,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现在,小雨点又回到了自己的云房子了,不过,他相信,自己一定有机会再见到浪花表哥、雪花表姐。不过,最好别碰到那个调皮的冰雹弟弟。

《食物从哪里来》教案设计 篇9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13.风从哪里来

教学目的:

1.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2.通过观察 实验 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验 操作 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准备有关自然界中风的成因实验材料。

2.课件:自然界中的风。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示课题

课件显示自然界中的风。

二、探究过程

(一)活动一:风从哪里来?

1.展示学生自己搜集的各种文字、图片资料.2.课件展示情景图。.3.讨论记录:有关风的知识、趣闻。

4.小结。

(二)活动二: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1.提出问题: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3.总结:

(三)活动三: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

1.设计实验方案。

2.讲述自己的验证过程及结果。

3.讨论:

4.小结。

(四)自由活动

1.提出问题:什么是台风?龙卷风?

2.学生做尝试性解释。

(五)自我评价:

①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③教育学生要爱科学。

三、课后作业:

《电能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篇10

科学概念:

电池是把化学能或者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电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来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资料认识电能的来源。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一号电池、玩具小电机、溜溜球上的绳子、透明胶

2. 教师准备:小电珠、导线、指南针,手摇发电机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你知道我们使用的电能都从哪里来吗?(板书课题:电能从哪里来?)

(二)各种各样的电池

1.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可以带着走的“电能”吧。

2. 看书P62,它们是用在什么地方的电池?这些电池里的电是什么能量转化出的呢?

3. 除了这些电池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哪里得到电?

(三)我们来发电

1. 大家看老师这里的手摇发电机,转动摇杆它就可以发出电来。演示发电。

2. 介绍手摇发电机的结构(磁铁、线圈、导线、底座和摇杆)

3. 看了这个结构之后,你联想到我们之前学习的什么装置?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4.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小电机发电吗?可以怎么做?

5. 要知道是否发出电来,我们应该怎么检验?

6. 用你们说的方法试一试吧!

7. 成功没有?让小电机发出电来的原因是什么?(介绍机械能P61)

(四)发电站的电是从哪里来的

1.自从奥斯特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特殊的关联之后,人们继续研究,不久就发明了发电机,从此人类全面进入了电器化时代!发电机被广泛的使用在各种不同的发电站里。

2. 你们知道目前有哪些类型的发电站?这些发电站都是使用什么能源发电的?

3. 介绍三峡发电站

《食物从哪里来》教案设计 篇1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我从哪里来》。

2、教学挂图。

3、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

4、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张陈老师的照片,鼓励幼儿进行比较。

1、师:这是谁?以前的陈老师和现在的陈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哪看出来的?

2、师:原来现在的陈老师怀孕了,要生小宝宝了,小朋友,那你们是从哪来的呢?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吗?

二、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一》,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1、师: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观察结果,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师:原来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在妈妈的身体里种下了一些小种子,这些像小蝌蚪的种子叫做精子,他们在妈妈的身体里展开了游泳比赛,游得最快的精子就会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好朋友友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受精卵,受精卵长大后就是一个小宝宝了。

三、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二》,让幼儿通过观后课件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师:小宝宝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什么地方?

2、师:开始的时候他有多大?后来慢慢的长出了什么?眼睛会睁开吗?

3、师:小宝宝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做些什么呢?宝宝的耳朵能听见声音吗?后来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样了?他会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几个月?

4、师:原来小宝宝一直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一个叫做子宫的小房子里,开始的时候他像一粒种子那么大,慢慢地长出了眼睛、耳朵、嘴巴,到了180天的时候眼睛还会睁开。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会游泳、吸吮手指、翻跟头,有时还会跟着音乐跳舞,后来小宝宝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再也装不下了,他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他整整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四、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这时的宝宝是怎样的?他怎么吃食物呢?

--师:这时候的宝宝只能看见头和身体,还有腮和小尾巴呢!不过小尾巴会随着宝宝的长大消失的。小宝宝是通过脐带吸收妈妈肚子里的营养,一天天地长大。

2、出示第二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慢慢长大了,现在他是什么样的?他有眼睛、鼻子、嘴巴了,他现在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一样吗?

--师:现在的小宝宝刚刚有了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不一样。

3、出示第三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的什么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长了小手、小脚,他躲在妈妈的肚子里很安全。

4、出示第四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又有什么变化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全身都覆盖着一层绒毛。

5、出示第五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猜猜小宝宝这时候会长成什么样?

--师:这时候的小宝宝还在继续长大,骨骼也渐渐结实了,他有时还会调皮的踢妈妈一脚呢!

6、出示第六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怎样了?

--师: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了十个月,最后终于来到了人间,来到这个世界。

五、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师: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了这个世界肯定很开心幸福,但我们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时候,你觉得妈妈会怎样?为什么?

2、出示陈老师怀孕之前带小朋友做操玩游戏的照片和怀孕之后做事情的照片让幼儿观察这两个时期老师身体状态的变化,体会妈妈怀孕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出示陈老师带小朋友做操的照片并提问:怀孕之前陈老师在和小朋友做什么呢?

--师:有了小宝宝之后,陈老师的身体有什么变化?"来;自.屈;老师;教.案;还能和小朋友一起跑、一起跳、一起做操吗?

--出示陈老师弯腰捡东西不方便,上楼梯很累的照片让幼儿观察,体会妈妈怀宝宝的辛苦。

--出示陈老师看见食物不想吃,恶心及不得不吃的照片并提问:为什么陈老师吃不下还要吃呢?因为不吃,肚子里的宝宝就缺乏营养,长不大,所以妈妈是很伟大的,我们要更加爱我们的妈妈。

3、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陈老师现在怀了小宝宝上班很辛苦,常常感到很累,但是老师再累还是要带小朋友学习本领,所以小朋友要更加体谅老师,爱老师,不惹老师生气做一个听话的好宝宝。

4、师:你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你们的妈妈也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现在你们上幼儿园了,长大了应该怎样感谢妈妈呢?可以对妈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5、播放音乐《感恩的心》,让幼儿表演。

--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怀着感恩的心来感谢我们的妈妈,感谢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感谢妈妈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

教学反思:

在道德情感中爱是核心,激发幼儿爱的情感是我们重要的社会责任。然而,幼儿爱的情感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而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经验感受和体验来获得的。让幼儿从小知道爱父母和长辈、同伴,老师,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习惯,那么长大以后就很难做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因此,从小加强对独生子女爱的情感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小培养幼儿有爱心、爱父母、同伴、老师的品质,从小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产生十分有益的影响。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爱的情感不断升华。

《食物从哪里来》教案设计 篇12

课程设计:

《我从哪里来》是小学生性教育课的第一课,该课充分地向学生们展示了生命的由来,寄托着老师和父母共同的祝福:愿孩子们的身体能健康地成长,更希望孩子们的心理健全地发展。教师为本课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采用幻灯的形式向学生们揭示了生命的由来,由此给孩子们建立了一个科学的,正确的生命观。它渗透着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孝敬父母,接纳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高兴等多方面的教育。

一、情景导入,走进生活。

大自然有许多奥秘,生命科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开始,我选取了同学们熟悉的两种小动物(小羊和小熊),通过学生们讨论它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从而将孩子们带入千姿万象的奇妙的生命世界。进而自然地引出本课的主题:我从哪里来。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

二、针对实际,认识生活。

人类的起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孕育过程,各年龄层的学生都有好奇心,也有其不同的探索取向。那么,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进行恰如其分的性启蒙教育呢?我先从人体中的一个细胞讲起,引出爸爸身体中创造生命的精子细胞,妈妈身体中创造生命的卵子细胞,观看小宝宝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图片,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神秘的生命常识,使生活中大人们难以启齿,遮遮掩掩的问题迎刃而解,从中孩子们都明白了生命是爸爸妈妈共同给予的,他们是在妈妈的子宫中长大的。

三、积极讨论,互动参与,情感渗透

新课改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我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1、学生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之后,我抓住时机,抛给学生们一道讨论题:过生日时,你认为最应把礼物送给谁?使孩子们学会了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当学生们感到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产生了对爸爸妈妈的感谢之情,从而自然而然地会唤起学生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使本课主题进一步得到升华。

上一篇:谈笑风生成语接龙下一篇:关于主题团日活动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