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推荐13篇)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篇1

本周进行了第二单元描写童年的儿童诗的语文教学,第一课便是《古诗三首》的教学。进入了五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不再感到陌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也不再感到生涩,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复习古诗的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自学、汇报的方式进行学习。

课堂伊始,我以童年的美好引入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童年时光的幸福和美好,激发学生探究一千多年前的儿童是怎样度过自己童年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教学。在学生初读古诗,互读古诗,提示容易出现错误的字的读音,并且落实重点生字“牧”“蓑”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复习古诗一般的学习方法。由于以往一直都在渗透古诗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很自然就回忆起了: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这几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于是我放手让学生按照方法进行自学。学生很快就儿童诗两首教学后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由读到悟,在整个的自学过程中,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有的同学从“三四”“一二”上下行文中的关联感悟到了,古诗的对仗关系。有的从“卧”字中体会了那种随心所欲的牧童生活。有的在“月明”体会到了古时候生活的静谧,儿童与自然的亲近。还有的,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他们的小脑瓜里就涌现出了学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的希望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在汇报的过程中,更是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个性化阅读背后的个性化理解。他们往往从古诗的一个字入手就能体会到其中深蕴的意味,很轻松就将古代儿童那种自由自在的儿童生活体会的淋漓尽致。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朗读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读得入情入静。并且在当堂就完成了古诗默写,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教儿童诗童年学过后,我仔细反思了整个的教学过程,之所以取得了这样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成功之处在于,教学的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信任学生,学生也会充分地信任自己,从而产生课堂教学的朵朵美丽的火花。但是反思之于也发现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教师的主导性在我的课堂似乎反映的不够。教学目标达成后,教师的深入挖掘仍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2、《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但是,诗中展现的童年故事,是穿越千年时空的。所以,教学中我利用他们的阅读期待,调动起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读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然后让学儿童诗怎么写生谈谈自己在读中感悟到的,然后创设情境: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想象一下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再把想象到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适当的加入自己的想象,把短小的诗文变成一个优美的小短文,这是我课前的设计,可是真正实施到课堂中,却不尽人意。

课下我在反思自己,为什么想到了,可是到了实施的时候却有很多不足呢也许在一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自己有了一些转变,可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没能真正的迈出那一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勇敢的尝试,迈开自己的步子,新课程不能只是想在脑子里、记在心里,而是要用在课堂中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篇2

一、在目标确定中弘扬传统文化

本课三首咏月的诗词, 情景交融, 想象丰富。虽然写于不同的时代, 但是, 表达的主题却都相同, 都是浓浓的思念之情。《十五夜望月》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怀念, 《水调歌头》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怀念, 《我的思念是圆的》表达的是对同胞的怀念。为了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习俗有深入的理解感悟, 围绕课文我确定了下列学习目标:

1.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 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学会在丰富的美的联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感知诗词内容领会诗情。

4.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习惯。

二、在导语设计中弘扬传统文化

首先, 我以猜谜的形式, 引出话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因此, 活动一开始我就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话题: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 一年中哪一夜的月亮是最圆的?谁知道中秋夜有哪些习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呢?

这个导语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每个学生都有过节日的经验, 但是很多学生只是知道过节, 却不知道其中的缘由, 这一设计以此为切入点, 在交流中, 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中秋的一些风俗,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让学生领悟到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在意境品味中弘扬传统文化

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 故要欣赏诗歌, 必须发挥意境联想。因此, 在品读阶段, 我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意境联想: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中庭地白树栖鸦”, 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 使我们不由得联想到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必须从学过的传统古诗词中提取。这一活动既联系了旧知, 又培养了学生的联想能力, 赋予了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可能联想到李白《静夜思》中的名句“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自然沉浸在精美的意境中, 也可能联想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再比如就“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一句进行揣摩, 学生自然联想到, 月中的桂树、树下的白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这样, 可以使学生真正深入地领悟到作品蕴含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在重点研读中弘扬传统文化

在精读课文阶段, 重点是抓住关键语句, 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和词句本身蕴含的哲理。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我抓住传统名句“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要求:同座先讨论, 然后全班交流。交流后学生就会明白:人月无常, 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 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从而使学生从传统名句中领悟到明睿的哲理, 形成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在反复吟诵中弘扬传统文化

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得入情入理。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 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 我们更应尽可能多地去积累, 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所以, 我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三首古诗词, 直到能背诵。此外, 我还尝试着开展了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活动来促进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诗词, 如分组竞赛、同座竞背等。

六、在拓展交流中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诗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 发扬民族文化, 可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所以, 在拓展的环节我要求学生以“月”为话题, 畅所欲言, 必须引用很多的咏月名句, 多多益善, 当然, 如果诗兴盎然, 也可自己作一首咏月诗。此环节重在引发学生灵活运用咏月诗词名句, 自然也就引发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与重视, 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 也能诱发学生的即兴创新能力。

七、在课堂总结中弘扬传统文化

这节课我引领学生学习了不同时代的三首诗词, 感受到了诗人在传统节日里渴盼团聚的愿望。借机我还与学生一起总结了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除本课的三位诗人外, 学生们又想到了:李白是咏月的高手,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便足以证明, 还有“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等, 都是借月亮表达乡思乡愁的。由此推想到:古人常借月亮抒发对家乡亲友的思念之情。古时候, 交通不便, 信息不畅, 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往往在月圆时想起自己的父老乡亲, 想起自己日夜思念的故土。他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 把这种思念之情倾注于笔端, 希望通过月亮来问候他们的亲人, 捎去他们深深的祝福和情意。在总结中, 学生也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华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 在最后对文章的主题升华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这三首诗词想象丰富, 意境很美, 其实对于古典诗词而言, 这只是沧海一粟。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养成积累诗词的习惯, 让你们的心灵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使你们的文学素养不断提高, 从而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同学们!让我们为把中华文明推向世界而努力学习吧!”在倾听结语中, 学生的民族感情得到了升华。

八、在作业布置中弘扬传统文化

学生学完课文后, 对课文内容及蕴含的情感已有了清晰的了解, 为了让学生实现文本外的拓展, 扩大知识面,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四人为一小组, 以“中秋之月”为主题, 办一期手抄报, 要求分栏目, 板块清晰, 有自己的特色。优秀的手抄报先在班级交流, 然后张贴上墙, 特优的还将它推荐到学校橱窗展览。

这项作业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作信心。为了圆满完成任务, 课下, 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 去读课外书, 了解与月有关的民俗文化。这样, 在不知不觉中, 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了自觉学习的愿望,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篇3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古诗,在平日教学中是我的一个弱项。很多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诗句,不感兴趣。每当上古诗时,不是我侃侃而谈,就是一问一答。但是当《望天门山》这首诗讲完后,却没有这种感觉,心反而里备感轻松。

在备《望天门山》这节课时,我反反复复钻研教材,自我感觉这首诗比较难讲。怎样避免课堂上的一言堂,同时又要带动学生的兴趣呢?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以学生为主,我为辅,现场演示法。

教学初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李白的诗我们学过很多,通过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他是个浪漫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大气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非常有才气、敢大胆想象的诗人等等。并引导学生随口背诵了许多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我趁势说道:“没想到你们对于李白了解得这么多。接着让孩子们齐读《望天门山》这首诗,然后指名读,并思考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子们结合诗人的风格,一下子就说对了这首诗的基调:壮观。我紧接着发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我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学生从“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

怎么让这个“出”字活起来,使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呢?我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采取模拟现场的方法: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我让一名学生坐在凳子上(凳子当作小船),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手摇扫帚(扫帚当小船的橹),顺江水(过道)缓缓而下,往两岸山峦重张(高高的桌子),长江波澜壮阔。小船由远及近驶向两山,学生亲身体会“相对出”的意境。

演示另一画面,一组是人站在一处观两山,船不动的静止画面;一组是活动画面,让学生体会出诗人描写诗句的妙处。引导学生联想,你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起来啦!讨论的相当热烈,你一言,我一语,讲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既说出了天门山的险,又谈到了楚江的波涛汹涌。轻轻松松学懂了这首诗。

反思这节课,我没有从以往常规的教学步骤教学这首诗,而是从诗人的风格上来作为突破口,以演示法展开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是这节课成功的主要原因。既学了诗,又加深了对诗人的进一步的了解。

看来学习古诗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挺好的!

《山行》教学反思

年组“聚焦课堂”我讲了《山行》一课。通过讲这一课,关于小学诗歌教学我有了新的理解。

小学生学诗歌不必讲诗歌背景,不需要详细分析诗歌内涵。把时间大多用在讲述作者也是浪费。最重要的是读。初读诗文,带着生字读,感受节奏韵律,大致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朗诵,背。这样讲才会条理清晰,步步明确。

由于我的大意,我没仔细研究过课题,这部分便出了毛病。现在的教学板书都把作者写在课题的正下方,而不是课题右下角。正确如下:

课题这儿是业务不精,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误让我犯了。书上的正确格式没有注意,太不细心,必须谨记。

识字方面,当孩子回答“径”字的识字方法错了时,我没有给予恰当及时的纠正,急于进行下一环节而走了过场。今后我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也要唤醒我的教学机智,和孩子一同成长,让自己走的更长更远。

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读诗时有的小朋友唱读,回答问题时有的孩子声音小,说话时有的学生说半截话。这就得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必须把小毛病都抹掉。起立回答干脆利索,让孩子们勇敢积极、大声发言。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纠正了,必须把话说完整。话说不好还怎么写呢?说完整话,就是为写话打好基础。

后半节课思路不清晰。师范读没有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不够深入、浮皮潦草。讲解诗歌大意哪儿方法不合适,预设有点高,显得教师自说自话。与学生的互动就少了。诗歌大意部分课堂教学不够活跃。与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弄混乱了。

虽然存在问题。但较上学期比,我的教态更自然了,课堂掌控能力也有所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们长大了。20xx年9月我播种下“一盆小鱼”,一年后我收获了53条滑不溜丢的“小泥鳅”。谁知道再过一年还会发生什么呢?不怕有错误,就怕发现不了。不论怎样,我爱我班,我爱我的职业,我会努力,会越来越好!

《暮江吟》教学反思

一、执著于个体感受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仅仅抓几个比较生疏的字词,如这两首古诗中的“涧、瑟”的字形和字义的理解;仅仅抓住古今意思不同的特殊词“可怜”一词的理解;仅仅抓住那些富于传神的关键性词语,如:“夜静春山空”中的“空”、“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的巧妙之处,从而保留了古诗的整体美,放手给学生自读感悟的个性空间。

二、尊重个体的吟咏诵读。通过粗讲,学生对诗句有了大概理解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熟读。而熟读对小学生来说,最具效果的莫过于诵读。这个过程更多地应该是学生个人诵读的过程。因此课上我给足学生时间,放开手脚尽是让学生独立练读,而不是课堂上那种整齐划一的齐读。这样才不至于泯灭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古诗句的语感,把古诗的语言纳入自己的语言中来。

【教学反思参考】古诗三首 篇4

《山行》: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此时可适时地

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小学生并不懂这些。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富有具性地朗读,比如: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把它读给大家听听,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活跃。

4.读一读,演一演,领悟古诗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我们一块跟诗人的心情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好吗?”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还可加以音乐渲染,让学生戴着头饰,自由想象表演,一边演一边吟咏古诗,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把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词,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后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此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间,也突出了古诗本身所特有的“留白”的魅力。学生通过读、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的画面,想象两者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读、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一个叫向嘉艺的女孩儿真不错,她站起来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她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平时要努力。”说得真好!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对诗句的理解不是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进行组合,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方式表达,顺应诗句的朦胧,从整体的感受来理解,把握诗句所呈现的意境。

《夜书所见》: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先是写游客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所以,我教学这首诗时,更加注重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如:教师范读,小组、男女赛读,以游戏形式激发朗读、诵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中“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教学中,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引导其展开想象,让学生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

在教学第一、二行诗时,我让学生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我请班上的外地孩子谈谈: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这里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这时,学生那根思乡的弦被触动了,通过自身的感受,从中理解了“动客情”,体会了诗人的真实情感。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篇5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读一读这首诗,感受这首诗中描写的情景。学生在读中基础上能把这首诗所描写的场面答出来。紧接着,我让学生分句再来读一读。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根据下面的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说得非常得好。学生自己总结的诗意,在对整首的诗意理解后,学生很习惯地就开始总结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来了。但学生对作者的感情并不能入情入境地去体会。

《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教学反思 钱正权老师曾说过:“引领学生走进诗词意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去寻求诗词地信息意义,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的画面,也就是说再诗词的语言文字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读者要读出诗情须发挥想象。”于是,在预设中,我想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充实画面的物象,丰满图画的内容,感受田园劳动的繁忙与快乐,感受桑阴下学种瓜孩子的俏皮可爱,从而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可在试教中发现,学生说来说去是插图中的,“男人耘田,女人搓麻”,始终处在解诗意的层面,没有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学生没有悟到诗情,就缺少那诗味了。

《古诗词三首》第3课教学反思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篇6

比如学习《毛泽东词二首》,就必须了解诗人毛泽东。毛泽东是政治家, 又是诗人,所以,他的诗词必定会打上政治的色彩,并且包含着个人的抱负。1935年底,刚刚在陕北落下脚的中国红军,依然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里。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的指挥下,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 发起东征战役,目的是到山西西部开辟战场,然后转往绥远直接对日作战。毛泽东在清涧筹划红军渡河时,正值初春二月,黄土高原不仅冰冻未化,反而飘起了鹅毛大雪,仿佛是要为出征的红军将士们壮壮行色。看着这一切, 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苗一样,在毛泽东的胸中燃烧起来,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卜算子咏梅》写于1961年12月,那时的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反华逆流如狂风恶浪般冲击着稚嫩的新中国,共和国的领导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借梅花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的形象,抒发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必将取胜的革命豪情。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诗中对造成人民贫困的繁重租税提出了指责,对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读辛弃疾的《破阵子》,就必须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朝廷,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在任期间,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20年。这首词是辛弃疾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词中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通过营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抒写了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从全词来看,壮烈的理想和悲凉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在梦中驰骋杀敌,在醒时发出悲叹。而作者的一腔忠愤,无论在醒时还是在醉里、梦中,他都没有忘怀,这也是他高昂而深沉的爱国之情、献身之志的生动体现。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篇7

《饮酒》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反思:

1、老师上起来很轻松,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团结的力量,竞争的意识。

2、这班学生素质高,发言积极。

3、之所以没有讲完,我想前面的内容浪费时间太长了,在作者简介方面,学生能直接回答,不需要讨论,这是之一,之二呢?我暂时还没答案。

4、品诗是本节课的重点,悟诗是难点,没有突出出来,有些失败。备课还不充分吧!

5、因为有考试这根弦,所以有些面面俱到。

《行路难》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通过加强朗读来进行的教学,其主要突出的主线就是“读”。让学生通过读了了解诗人,走进诗人,与诗共呼吸。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诗歌的思想感情,感悟到了诗人的情怀。为诗人遭遇鸣不平,为诗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乐观自信的精神与折服。学生在朗读时,读出了诗人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读出了诗人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到时候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当堂完成了背诵的任务,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不过,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指导朗读方面,我自身的朗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体会诗人的情感方面还不透彻,还需要教师不时的引导和指点,在练笔时,学生的思想还放不开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围绕一个游字贯穿全文。

上课时,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在来说说古诗从哪些方面来写山西村的。之后以“山西村美吗”这个大问题为主导,引领全诗的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山西村不但景美,而且人美的过程中,渗透听说读写训练。学生最初讲的是第三四句,体现景美。还从哪个词看出山西村的美?“柳暗花明”让学生感受山西村的美,体会诗人的心情,再指名学生板演,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诗。两句优美的诗,既写出了乡村的美,又写出了诗人从“疑无路”到“又一村”的心理变化。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以为无望,但经过努力,又重现生机的情况,学生讨论交流就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山西村不仅写了景物的美,但写了人的活动,通过一些丰盛的食物,学生去感受村民们对到访客人是怎样的态度呢?有的说“热情”、有的说“大方”、有的说“好客”等等,这些热情大方好客的村民们,给诗人们展示的,不是景的美,而是纯朴的人性美。最后学生与诗人一道,融进这纯朴的乡情中,感受村民们的热情。通过反复朗读,把诗人对大自然的真挚的感情读出来。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4、通过对三首古诗词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体会三首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异同,感受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

【学习方法】

借用注释,查阅资料、工具书,质疑问难,自读感悟,朗读涵咏,讨论交流,撰写小论文等。

【教学理念】

以文定教、顺学而导──根据古诗词的体裁和思乡诗词的题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经验和规律,确定了以朗读品味为主的教学方法;依据单元、文的编排特点,设计了对比教学的教学思路。

【前预习】

1、针对文内容有侧重地查阅资王安石、张籍两位诗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基本情况、籍贯故乡、人生履历有所了解,并做简要地记录:

简要的记录: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

2、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语境,正确流利地朗读三首诗词,并尝试读懂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词的大意及重点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经过对比学习,体会出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思乡的缘由、表达的方式、语言特点是不同的。

〖前互动〗

播放《思乡曲》,师生合作背诵思乡的诗词。

一、相机导入,揭示题

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诗。

(板书题“古诗词三首”,诗词题目“泊船瓜洲”“秋思”。)

二、检查朗读,读通古诗

(重点强调“间”“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渗透联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确定多音字读音的学习方法。)

三、借助注释和外搜集的资料自读疏通诗歌大意

1、学生运用积累的学习方法,自读古诗,画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交流,解决不懂的字词。

3、老师质疑检测:

“你从诗句中读懂了作者身在何处呢?”引出两首诗的写作背景,感知古诗大意。

四、朗读品味两首诗,体会诗情,感悟诗境。对比两首诗的异同

1、小结过渡。

2、引导品读《泊船瓜洲》:

⑴自读批注,读解语境:

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

⑵交流感悟,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预设“一水间”“只隔”“绿”“又”“何时”“还”。

⑶还原诗境,感情朗读。

⑷角色替换,自由吟咏。背诵诗文。

3、自读体会《秋思》:

⑴小结过渡:

在奉诏进京的途中,是融融的春风,家乡的春景勾起了诗人无限的乡愁,那引发了客居洛阳的张籍乡愁的又是什么呢?思乡的王安石,久久地站在瓜洲古渡,江水边,明月下,想着自己的家乡,发出了感慨:“明月何时照我还。”那思乡的张籍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诗文,深入体会。

⑵自由朗读体会。

⑶交流汇报,扣住“见秋风”“意万重”深化对诗文的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五、对比梳理,整体朗读

1、总结:

两位不同朝代、不同身份的作者因为不同的原因离开了家乡,在不同的环境中又因为不同的缘由触动他们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思乡。

2、朗诵两首诗词:

营造情境,引读朗诵,体会情感,表达感情。

六、作业设计(出示)

1、背诵、默写两首思乡的诗词。

2、积累摘抄外的思乡的诗词。

〖板书设计〗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奉诏进京春意浓追问明月何时还

秋思客居洛阳见秋风寄写家书意万重

第二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二、对比学习《长相思》

三、总结三首诗词

整理对比学习本的思乡诗词。独立或合作学习收集到的诗词,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格:(整理表格如下)

题目作者背景思乡缘由作者表现表达特点泊船瓜洲王安石奉诏入京春意浓追问明月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秋思张籍客居洛阳见秋风寄写家书叙事抒情含蓄感人长相思纳兰性德征旅途中遇风雪辗转难眠写景叙事倾诉心声

四、根据上面的表格,小组合作写小论文

提示:

竖行分析表格,可以提出:

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反思 篇9

韵者, 依声而传也。古典诗词萌生于音韵之中, 合辙押韵倚声演唱, 虽然旧时的曲调声腔, 在今日大多流散, 但借由声韵来传情的方式, 却经久不息。想带领学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感受诗词之美, 配合声韵来传情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比如白居易的歌行体作品《琵琶行》, 通过浔阳江头琵琶女的弹奏, 以声写情, 学生对于古典民乐知之甚少, 想让他们直观生动地理解“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非得让他们在音乐中体验一番不可。借由林海根据《琵琶行》诗境而创作的琵琶曲《琵琶语》, 学生得入境中, 凄婉清冷的曲调倾诉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愫。

又如电视剧《甄嬛传》, 引用了温庭筠的词作《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 音乐家刘欢先生为之谱写的曲子闲雅缠绵, 可引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领会情境, 事半功倍。

但与此同 时, 也有一些 流行音乐 歌曲, 对古典诗 词进行更为大胆的改编, 比如流行音乐人羽泉根据辛弃疾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创作演唱的歌曲《辛弃疾》, 虽然也使用了一些古典配器来诠释诗词的意境, 但曲调现代演唱浮夸, 用所谓的节奏感替代了传统音韵的抑扬宛转, 听罢非但不能让人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反而深感聒噪, 不知所谓。又如SHE《长相思》中将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引入其中, 却以RAP的方式加以诠释, 完全脱离了原词的意境与情调, 只让人觉得不伦不类。但因为这些流行音乐人在中学生中拥趸甚众, 极易对学生产生审美引导作用, 需要格外关注甚至干预, 以免让古典诗词的优雅折损于快餐文化的喧嚣中。

二、以画造境

中国的传统诗词中一直都有“诗画一体”的说法, 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王维作为“文人画”的创始者, 被评价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后世亦有郑板桥等工书善画之人, 以“题画诗”的方式留下了不少优秀作品。诗画本就不分家, 在带领学生体会诗歌情境时, 适当地辅以画面, 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比如李白的经典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 在大开大合的想象之外, 更给我们塑造了主人公落拓不羁的形象, 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这种铮铮不折的傲气挥洒得淋漓尽致。当代书画大师范曾先生曾为此诗作画, 画上的主人公携白鹿而登青崖, 一身落拓之气, 眉眼间自是一段与世不谐的傲岸, 风骨卓然。再辅以范曾先生的书法题字, 整幅画都呈现出高古雅致的风格, 使李白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又如讲解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便可辅以刘旦宅先生所作的词意画, 画中仕女姿态娴雅、神情萧散, 一壶酒伴一卷书, 画面上怪石崚嶒, 修竹孤高, 黄菊清冷, 全无一点烟火俗气, 亦合乎词中“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的意境。通过画面营造出的美感, 将几百年前古人精致优雅的生活方式, 与春华秋实同悲喜的精神寄托展现在学生面前, 有助于理解词人的多情与多愁。

古典诗词中有相当多触景生情之作, 假如能做到“心中有画, 眼中有景”, 便可较易地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感情寄托。但需要注意的是, 画面只是辅助, 不能让它成为思维的限制, 中国的古诗词博大精深, 不乏有纵横恣肆的想象与余韵悠长的留白, 而往往正是那些不能用画面展现的文字, 才最是精妙难言。

比如《春江花月夜》, 一幅月照春江的图画可以极尽形象, 但说不尽的妙处还在于画不出的那句“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又如《省试湘灵鼓瑟》中的“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单以文字入画并不难, 但纸面外的寥落与开阔, 那一份留白的韵味, 又万万不可只局限于风景中。

三、以笔写意

古人以诗言志, 以词言情, 今人也创造出了自己擅长的文体表达, 形式的变化不能改变情感的内核, 而换一种方式去表达, 有时反而更能贴近古人的心, 写出自己的理解。

笔者曾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诠释古诗词的内涵与意境, 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解读王绩的诗歌《野望》的:

“于黄昏之时远望四方, 一座座山都渐渐暗淡下来, 太阳的一丝余晖也只照亮了憔悴枯黄的树林。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情, 春去秋来其实本是自然规律, 唯有心中有郁结的人才会为了落叶而感伤, 为了夕阳而叹息。诗人的苦闷被暮色四合时荒凉的景物勾起, 而那些牧人却不曾理解, 他们不因时节的更替而有什么改变, 叶落了, 他们仍只砍柴;天黑了, 他们仍只回家, 点一盏灯, 犒慰劳作了一天的自己, 盘算明天的任务, 便吹灭了灯, 等待新的一天。

只有王绩和他们不同。

他亦有家, 却无法驱着牛羊默默回到茅屋, 所以他看着这些牧人, 只能独自转身, 走进山林之中, 唱着采薇的古歌, 远离凡尘。”

不是单纯地翻译诗歌, 而是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对诗句的分析中, 通过这样的方法, 既深化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也提升了他们文字表达的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 解读不是误读, 有的学生将现代人的思维带入到古典诗词之中, 如解读温庭筠的闺怨词时, 不能理解旧时闺中少女的无奈, 反斥之为“宅女”, 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充足的铺垫与适当的引导, 带领学生去发现古诗词中蕴藏的美。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1 篇10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文,了解内容,体会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时

前准备:背诵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古诗三首教学案 篇11

(一)(一)《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1、这一首托物寓意的哲理诗通过写蝉栖、蝉鸣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品格高洁的人的赞美。

2、“垂緌饮清露中”中“垂緌”是指蝉,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

3、品析“流响出疏桐”中“出”的妙处:一“出”字,把蝉声远传的情形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到蝉声的响度和力度。

4、“居高”既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也暗指“饮清露”的品格高。同时也象征诗人不但地位高,而且品格高。

5、诗人以蝉自况,暗喻自己的声名并非来自朝廷的吹捧,而是自身品格高尚的必然结果。

6、诗歌的三、四两句议论,诗人在赞咏鸣蝉高标逸韵的同时,也揭示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品格高尚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7、这是一首咏物诗,从形状、习性、声音 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

8、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 托物言志 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9、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籍,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10.虞世南《蝉》一诗中,诗人借蝉抒怀,表达自己品格高洁,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名声远播的句子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1.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蕴含的意思是什么?(虽然生活清淡,但仍志存高远)

12.这首诗借蝉抒怀点睛之笔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扬)

13.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

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品格高尚者的化身,是人格化的形象。14.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

诗人借蝉这一意象引发议论:任何人,如若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恶,即使地位再高也不会受人尊重。只有地位高而品格也高,他发出的声音影响才大,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1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可以说是虞世南的《蝉》一诗的点睛之笔,你认为这两句诗妙在何处?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怎么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从上面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意思是“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一托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怀,诗人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情景交融,显得十分和谐自然。这里运用比喻,突出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句中的诗眼是一“居高”的“高”字,此处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二)《孤雁》(杜

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译文: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雁自比,表达了诗人思慕和迫切追寻同伴的心情,以及离乱漂后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诗中“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最能表达这种感情。

2、说说诗刊“孤雁”的形象:不饮、不啄,中介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足见其执著的精神。

3、诗中的孤雁象征离乱漂泊中孤独痛苦的失群者,野鸦象征一群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4、尾联写野鸦的作用:野鸦全然不懂孤雁的痛苦,而鸣噪不停,诗中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诗人的爱憎之情。

5、“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两句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痛苦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6、既然是在写孤雁,为什么全诗最后两句会出现野鸭呢?

尾联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样浓烈,心中是那样悲痛,追求是那样的迫切,但一群野鸭全然不懂,纷纷然鸣噪不停。诗人既以“孤雁”自比,那么“野鸭”则是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7、赏析首联

首联道破所咏之物,开篇即唤出“孤雁”,说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地飞着、叫着,思念着、追赶着它的同伴。这一联写出了“孤雁”执着的精神。

8、赏析颔联

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以“谁怜”二字设问:昔日的同伴都在云端里飞得很远了,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落群的伤感。

9、赏析颈联

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意思是: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10、赏析尾联

尾联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孤雁念群之情是那样浓烈,心中是那样悲痛,追求是那样的迫切,但一群野鸦全然不懂,纷纷然鸣噪不停。这里诗人以“孤雁”自比,那么“野鸦”则是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1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答:颔联用反衬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突出了孤雁的执着和勇敢。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鸭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1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还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13、小结: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四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孤雁,孤单困苦却飞走哀号,处境险恶却苦苦追寻,卑微渺小却心比天高,这是一首孤雁念群,悲中有壮的赞歌,这是一曲披露心曲,挑战人生的赞歌。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这首《孤雁》诗,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三)《鹧鸪》(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译文:鹧鸪在温暖的烟雾弥漫的荒地上面嬉戏,只见它们五彩斑斓的羽毛那么整齐; 看它们的行动举止,类别与平日活泼的山鸡相近。天空阴沉雨水淋漓的时候,从巴丘湖,洞庭湖东南湖边的青草地上经过,黄陵庙花瓣飘落,只听鹧鸪的啼叫声音。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听任泪水沾湿衣袖,美丽的女子刚一听到鸣叫,开口唱和一曲充满相思情意的《山鹧鸪》,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叫声此起彼伏,同是不幸境遇的人们的情怀相交融,茂密的竹林丛中深处鹧鸪寻找温暖的巢穴,夕阳就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

1、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的哀怨凄切,抒发了游子的乡愁旅思。

2、颔联中写“雨昏”“花落”的作用:点染环境,形成一种凄迷的意境,渲染出伤感的氛围。

3、颈联中的“乍”“才”两个字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4、尾联“相呼相应”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与佳人的心灵呼唤。

5、“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这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的啼声之悲。

6、颔联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意境?渲染出怎样一种氛围?

暮雨潇潇,落花纷纷,鹧鸪掠飞,哀鸣不已,此等景象营构成一种幽冷凄迷的意境,渲染出愁苦伤感、魂销肠迷的氛围。

7、“乍”“才”两个虚词,在表现力方面有什么作用?

游人闻鹧鸪哀鸣而泪湿衣袖,佳人刚开唱却哑然失声、低眉不语,“乍”“才”虚词,表现了鹧鸪衰音伤人之迅速,有力地烘托出鹧鸪蹄声的衰怨伤人。

8、这首诗通过对鹧鸪的描写,以物喻人,“鹧鸪”这一意象,主要表达的是诗人何种情感? 鹧鸪啼声,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鹧鸪啼声抒发逐客游子羁旅乡思之愁。

9、说出古诗词中“鹧鸪”的意象。

古人感叹世路艰难,抒写离愁别恨,往往借鹧鸪啼声比兴。李白的诗《狱中览古》,诗人借《鹧鸪》这个意象抒发了当时昔盛今衰的感慨。其实,鹧鸪和杜鹃、鸳鸯、鸿雁等一样,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禽鸟意象。鹧鸪是产于我国南方的一种珍禽,形似母鸡,头如鹌鹑,背腹部有黑白两色相杂,脚黄色。其鸣极似“行不得也哥哥”,因而成为迁客骚人所歌咏的对象。

鹧鸪作为一种意象,在送别诗中经常见到,借以渲染和烘托离愁别绪。如唐代张籍的《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末句写茫茫的白蘋遮住了远去的征帆,与鹧鸪的啼鸣动静相应,深深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惆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鹧鸪叫声悲怨凄切,后多用“鹧鸪啼”“闻鹧鸪”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清代尤侗的《闻鹧鸪》:鹧鸪声里夕阳西,陌上征人首尽低。遍地关山行不得,为谁辛苦尽情啼。诗中写困顿不堪的征人在夕阳西下时,偏又听到了鹧鸪的啼鸣声,内心的感受可想而知。最难以忍受的还是前方的重重关隘,使人无法前行,而鹧鸪不知疲倦的啼鸣增添了征人的凄苦与惆怅。

鹧鸪喜爱雌雄对啼,因而也有诗人借鹧鸪来描写青年男女的情爱,象征爱情和美。

10、赏析首联“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诗的首联描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暖戏烟芜锦翼齐”,是说这种鸟喜欢在温暖的荒野里嬉戏,羽毛鲜明美丽又齐整。这种鸟与哪一种鸟比较相似呢?“品流应得近山鸡”,在类别上应当与山鸡相近。这首诗除题目外,在诗中并无“鹧鸪”二字,但从首联的描写中,读者已经可以看出或者说猜出是咏鹧鸪,而不是咏蝉或孤雁之类了。

11、赏析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以“雨昏”“花落”点染环境,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而“青草湖”“黄陵庙”更可勾起读者对屈子怀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东南。楚国诗人屈原遭谗去职,长期流浪于这一带,最后怀抱沙石自沉于汨罗江。黄陵庙即娥皇、女英二妃庙。相传帝舜南巡,死葬苍梧之山,二妃追寻至此,泪下沾竹,溺于湘江,后人在洞庭湖畔的黄陵山上立祠祭祖,这就是黄陵庙。游子在雨昏花落之时、湖边古庙之中,闻鹧鸪之啼,定会倍感其声之哀怨凄恻。

这两句反复吟咏,似又像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鹧鸪之声喝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这二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作者未拟其声,未绘其形,而读者似已闻其声,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风韵了。

12、赏析颈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颈联紧承上句“啼”字而来。游子一听到鹧鸪啼声,就禁不住以袖拭泪;闺中少妇刚开始唱曲,就传来鹧鸪的啼声,难过得把眉眼也低下来了。“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啼声之感动人心,“征袖湿”、“翠眉低”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13、赏析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尾联又回到鹧鸪雌雄对啼上来。“相呼相应”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在那夕阳西下时分,从湘江两岸的苦竹丛中传来雌雄鹧鸪一呼一应,好像在叫“行不得也哥哥!”怎不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诗人吟咏鹧鸪,没有把主要笔墨用于描写它的形貌或摹拟它的叫声,而是着意表现它的叫声给人的感受,因而更为传神。

14.试分析本诗的写作特色。

3.古诗三首-教学教案 篇12

2.理解“留连、自在、应怜、小扣、天际”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默写三首古诗。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大意。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二、复习引入

你以前学过什么古诗?给大家背诵一首。

三、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1.知诗人,解诗题。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

题目大意:江边独自赏花。

2.抓字眼、明大意。

这是一首优美的赏景之作。它以刻画细微、色彩浓丽而取胜。

第一句:黄四娘,人名。既亲切,又勾勒出一个古代婷婷少妇形象。蹊:小路。

句意:黄四娘家繁花盛开,把小路都遮住了。

第二句:千万朵鲜花,把花枝都压得很低很低。

第三句:留连,舍不得离开;彩色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好像和人一样欣赏美景而舍不得离去。

第四句:恰恰,黄莺的叫声。黄莺在自由的鸣叫。

指名说句意。

3.想意境、悟诗情。

对照插图、想意境,思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2.提问:学习古诗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二、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先学习《游园不值》

叶绍翁,宋代诗人。

题目大意:游园而没有见到要访的人。

第一句:大概是园主人爱惜苍苔,怕木鞋踩踏青青的苔藓。

第二句:轻轻地扣那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

第三句:满园春色关不住。

第四句:一枝红杏伸出墙头来。

侧面描写春景的艳丽及对春景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人:唐代诗人李白

第一句:老朋友(孟浩然)辞别黄鹤楼。

第二句:在这花红柳绿,春光烂漫的三月乘船而去,去了杨州。

第三句:孤零零的船儿渐渐远去,最后连帆影也在蓝天中消失了。

第四句: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依旧不停地流向天边。

《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篇13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故乡的云》这首歌?古往今来,游子思乡,人们写下了很多动人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伴着这首《故乡的云》,走进《古诗词三首》,去感受他们对故乡那份浓浓的思念之情。

2、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多媒体播放《故乡的云》)

二、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

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2、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三、学习《泊船瓜洲》

(一)初读解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谁来说说你对王安石的了解?(图片出示王安石的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宰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三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指名读《泊船瓜洲》

3、解题:

“泊”:停船靠岸。“泊船瓜洲”:把船停靠在瓜洲的江岸上。

(二)再读悟诗意

1、再读《泊船瓜洲》,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全诗的意思。出示重点词语:

间:间隔,隔开。只隔:只,仅仅;仅仅隔着。数重山:几重山。绿:吹绿,染绿。何时:什么时候。还:回家。

2、用自己的话说说《泊船瓜洲》这首诗的意思。

3、再读《泊船瓜洲》,说说你的感受。a.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

b.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诗人情感的表达方法。

刚刚同学们说的最多的是这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引导学生通过换词法,体味“绿”的妙用。

c.同桌间互相读。

(三)诵读赏诗境

这首诗不仅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情,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美景图。那就跟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背一背,想象一下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象?

(四)总结方法

通过《泊船瓜洲》的学习,你认为可以怎样来学习古诗? 多媒体出示 初读解诗题——再读悟诗意——诵读赏诗境

四、方法迁移,自主学习

运用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自学《秋思》 《长相思》

五、背诵课文

学生先自由背诵,然后同桌间互查。

六、课内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三首古诗词虽然表达主题的方法各异,但都表达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同学们,在课下你还读过哪些思念故乡的诗词?

上一篇:电信公司代表在商务领航企业信息化工程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农民工返乡创业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