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阅读答案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记忆》阅读答案

《城市记忆》阅读答案 篇1

先说记忆。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后者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

②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城市中最大的物质性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③当然,伴随着记忆的另一半是忘却。在传统的城市发展中,记忆与忘却都是随其自然,拆旧建新,随心所欲。因为那时人们只把城市看做是功能的、使用的、物质的,没有看到它的个性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④但是,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便对自己的城市产生一种理性记忆的要求,开始觉悟到要保护这些历史人文的记忆载体。保护它,绝不仅仅因为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更是要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留住它的丰富性,使地域气质与人文情感可触与可感。

⑤应该说,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为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而破坏记忆则仍是滞留在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惯性中。

⑥当然,城市记忆是有选择的。

⑦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0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中将四合院改为四合楼---记忆已经无复存在。本质上仍是“建设性破坏”。

⑧ 我们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能够体现真实的只有是实物。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 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

5.第⑦段中运用了________的.论证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

6.第⑧段加点词“暴发户”、“失忆症患者”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4分)

“暴发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忆症患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8.联系第①段,作者将“城市记忆”归入“自觉记忆”的依据是什么(4分)

9.下列文字放在第________段和第________段之间是最合适的,为什么(5分)

这里说的城市记忆不是个人化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某种怀旧情绪的,而是群体的记忆。那就要从城市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把经过筛选留下的记忆坚决守住。

参考答案

5、举例论证(1分) 用四合院改为四合楼的破坏性为例,有力地论述了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3分)

6、高楼大厦林立的表面繁华(2分);失去了城市的史脉与传衍(2分)。

7、我们要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3分)

8、因为自觉记忆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记。城市记忆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觉悟到要保护城市中历史人文的记忆载体,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使地域气质和人文情感可触与可感,是为了不被忘却。所以,作者将“城市记忆”归入“自觉记忆”。 (4分)

《城市记忆》阅读答案 篇2

出版自由与激烈竞争

香港可能是全世界出版最自由的城市。香港的出版一直不设审查,即使成立出版社也只需简单注册公司,书号免费可得,只须在印成后一个月送五本样书到书刊注册处即可(即使违反,罚款也只是二千元而已)。实在希望,有日能向某位前辈或某本史书探得,当年殖民地政府何以让香港的出版如此宽松。这份堪称殊异的自由,令香港不同于整个世界的出版生态——世界上没有别的地方,像香港出版这样轻易,一本书无论如何禁忌、如何欠缺市场、如何个人化,只要把心一横,自掏腰包,不计后果(被告或堆积),在街上摆摊、派发,或后来派往二楼书店独立书店寄卖,你的书就有人能够看到。台湾自九十年代解严,如今“独立出版社”蔚为风尚,但在香港,“一人出版社”早已是传统常态,不少出版人特立独行,钻空子赶风潮趁时势做话题书的更大有人在。

香港一度被称文化沙漠,但其实,当五十年代起两岸都吹肃杀之风,香港便成两岸文化思想之泉的出口交汇处。老一辈的读书人津津乐道小时如何在街边的书摊上找到各式书报,在连环图旁边有哲学书。加之香港以前一直是中国对外的窗口,五十年代以来的很长时间,香港都是华文界信息的桥头堡,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那只鸭。信息与西方潮流曾一度是香港的独门兵器,胜在快、动态、紧贴西方潮流尖端——第一本中国意识流小说,便是刘以鬯的《酒徒》,生于香港这蕞尔小岛。香港一度是世界上最多报章的城市,一个区区小城却有数十份综合报刊,在五六十年代娱乐尚未普及的年代,人人渴求文字,这些报刊大有需求。

同样,因为出版自由,一人报章也很多,像小说家昆南,便曾办过多份一人报章。只要一个编辑、一个记者、一部机器,马上就可以出版自己的报章,这简直是当年大仲马搞报纸的方式。因为报章牌头很多,竞争也便激烈。往往报章靠一样独门兵器保证销量,余下版面则表达自己的意见;金庸初期办报只得一张纸两页面,半页是他自己的小说。

专栏与连载

报章滋生连载文化,曾经养活许多作者。香港作家往往分出煮字疗饥的“前花园”与为了娱己与述志的“后花园”;像梁羽生,一边写武侠小说连载,一边自写古雅的诗词。刘以鬯的《酒徒》记录了典型香港文人的生活形态,一边写武侠小说甚至色情小说维生,一边写严肃小说、编先锋的文学杂志,“只要还有一个人看就要继续出版”。六十年代梁羽生渐渐“败”于金庸,众所周知金庸引入了西方好莱坞的电影技法,小说的感官性与现代性远胜于梁羽生。虽然不少人指出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旧学根底较厚,金庸小说的历史与考据有时出错,但在受欢迎程度上,胜败已分。这也显示香港社会的阅读状况处于激烈的市场化。至七十年代初古龙冒起,借鉴于日本武士片、推理小说,现代味更重,市场与产量都更大,全盛时期古龙同时写好几份报章的连载,到后期更有不少作品是由人代笔。倪匡据说更曾日写二万字,一度自诩“中国字写得最多的人”。而如许多的文字都有人急于消费,这个阅读状态也充分显示都市的密集性与速度感。

香港学者黄继持曾称,传统的散文是“士人散文”,而专栏散文则是“市人散文”,是写给一般市井之徒看的。一般来说,专栏都要亲切对待读者,它在报纸媒体上发表的,是消费品,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的构成关键,也是给市民茶余饭后提供话题。内地的阅读在挣脱革命文艺的宏大意义后,往往要很大力地提倡阅读“生活化”;“生活化”对于香港人来说没有任何提醒意义,因为香港的阅读产品大部分都要紧贴生活才能找到市场;而除了市场,书业几乎一无可靠。

上海文化评论人顾文豪说今年他在书展搜购了《犀利女笔——十三妹专栏选》,实在有眼光。十三妹活跃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不党不群,少人知其面目却非常受欢迎。学者樊善标认为十三妹制胜之处在于:真诚辛辣,强调“独立”,不向任何人卖账;与读者互动紧密,经常在专栏中与读者对话;迅速而频密地引介西方最新文化潮流信息。这三点,也可视为香港专栏的制胜之道。有次谈起六十年代的作家徐速,著名书评人叶辉向我说,那时徐速和部分文人名驰全国,本日香港专栏一出就马上打电报送到上海等国内城市,全中国都在看香港。

既以引入西方新事物为香港胜处,难免有抄。像倪匡的卫斯理和原振侠系列,早被指出“模仿”源头(包括田中芳树)却无碍畅销;但还有一批英文书读者(也有日文、法文),这类人往往比较高傲,坚持要直接接触外国文化,抗拒香港本土那样夹抄带创的山寨版;也因能直接汲取外国文化,往往能指出山寨版抄袭的源头,更评弹“移植”手法。有趣的是,这种人所属之阶层殊异,可能有知识分子,也可能有宅男学生,一个售货员也可能读日本原文杂志,所以在香港,书要大卖,不难;要骗倒人、做文化偶像、不受挑战,却特别难。因为信息繁多,读者族群分化,最流行者亦只能割据一方,不能一统江湖号令天下,甚至不见得人人都给面子。这是不是一种清醒呢?也许吧。

爱情梦与醒

说到清醒,又反向联想到言情小说的鸳鸯蝴蝶梦。老读书人说起,言情小说的大潮,原是六十年代后期由琼瑶引起;当时台湾仍有文禁,因而不少琼瑶小说越洋而发表在《中国学生周报》,琼瑶为此一直称道香港的发表自由,孕育了不少文艺,有严肃有大众。言情小说潮大盛于七十年代中,亦舒、严沁、林燕妮等崛起,当时出现了不少所谓“才女”,这些在报上拥有专栏话语权的女作家曾一度形成一个互有微妙竞争关系的文化阶层。最近邓小宇二十年前的旧文《女人就是女人》复刻重出,里面既写名女人如方盈、徐小凤、狄波拉,也写舞蹈家黎海宁、时装设计师Vivienne Tam,及作家亦舒、西西等,都象征着理想形象和丰富的世界——即使是写爱情小说的亦舒,这名字亦远远大于爱情二字。

言情小说背后的支持者,其实是六七十年代的工厂女工,她们是辛勤工作养家的庞大族群,学历不高,却是独立的经济主体,支撑着电影电视和大众文艺。现在从历史照片中看到工厂女工,记忆中好像全是笑容和朝气。言情小说作家替补名单不短,如今生产和消费量都远超短寿的武侠小说;大约到八十年代开到荼蘼,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改变:连载文化与城市的生活节奏有关,男男女女下班后坐渡轮和长途巴士,买一份晚报细细把连载小说看完。后来地铁车速飞快,娱乐选择增多,人渐渐失去每日等连载出炉的耐性,报章推出一日完小说,而到互联网大胜的九十年代,晚报文化正式消亡。

九十年代以后依然有才女,就是张小娴、李敏、深雪等。她们没有连载文化可倚,都是一本本书地写,一年印五六本书以作“职业作家”的证明。张小娴以其新一代现代女性的视角一度带领过新的爱情小说文化,但才女文化亦于九十年代末落。问到其中分别,有说是新一代才女就算其中卓异者,形象都是职业女性,其教养、阶级不像前一代那样有贵族文化气息;又有说,时代变了,读者也变了,以前读爱情小说的女人就像《甜蜜蜜》里黎明的姑妈,老念着与威廉荷顿去半岛酒店喝下午茶,偷偷藏起餐具留念,一生就守着那个梦幻的下午,后来爱情小说消费者很多是职业女性,抛掉前代女性对爱情梦幻的信仰。无信仰的爱情工业是否进入杀鸡取卵阶段?我不知道。但“港女”好像还是对结婚有信仰,关于婚姻的出版近年大行其道。仍有新一代的爱情小说出版,但爱情工业里更大的一个成分是“寻梦园”(一爱情小说品牌)式的小说,封面是粉彩美女,作者是笔名,放在便利店里摆卖,是毫无遮掩的消费品。

永远面对目前

“唯有我永远面对目前”是甄妮八十年代金曲《明日话今天》中的一句歌词,也是香港一派文化人的信念。本来书是一种自我延伸、名留青史的欲望展现,但是有一批则被称为“新文化人”的人,如黎则奋、马恩赐、曾澍基等,于七十年代末开始进占媒体,大搞葛兰西意义上的“位置之战”。他们有一种信念,就是不正面进攻,却想以旁敲侧击之法将读者潜移默化,例如马恩赐明写赌马的马经贴士,实却想在其中宣扬马克思思想。他们大量以笔名写作(一人用数个笔名或数人用同一笔名),在报章上大量发表,文章却罕有结集,始终相信道在便溺,只有目前,不留痕迹。由于他们写的都是市俗实用范畴(如财经、赌博、时尚、玄学),自有其读者;这是否真能熏陶培养出一些出身普罗但目光如炬的读者?我也不知道。但每隔一段时间,这种潜于地底深耕细作的传奇便会被一些文化人转述;而最近,我又在星期日的明报上发现了一位表面上写广告界人士、实际上则批评国情的化名作者。

“永远面对目前”里面有一种反高蹈的态度,部分也是历史与时势造成的。撇开新文化人其来有自的思想渊源不说,在香港写文章的人,常有一种看透世情的淡泊,不求留名于世。我觉得这和殖民地政府一直以来的文化政策有关。自六七暴动以来,殖民地政府开始建立图书馆等提供基本阅读资源的单位,对阅读的定位一直都是康乐消闲之一部分,接近聊胜于无,最终目的是驯化市民(所谓教养),消磨其日常时间,是疏导躁动能量的软性手段。回归以前,政府并没有太多推动阅读的政策举措。长期以来,令出版界人士即使胸怀大志,但也很清楚必须面对市场;政府将阅读定位为“消闲”,也一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气氛。这样能修练出个人的功力、腾挪变化之术;但对文化根基的削弱,则又是一个问题。

回归后情况有所改变。先是教育资源增加,每间学校都努力推动阅读,阅读变成了日常功课(某程度上也成为一种教养的光环),带动了出版业往中学界努力耕耘,这有时又和关怀社会等议题结合。看香港书展近年主题,也把阅读扣连到绿色环保及高等文化等“有品味”的议题下,不复往年赤裸裸的“做生意”。而此时,出版业已受租金上涨、简体字书的冲击而元气大伤,报纸副刊的文化版面也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于是在此时,出现了一种新式的“话题书”形式。

“话题书”也有一种一往无前的“面对目前”之姿态,已出简体版的《地产霸权》当是一例;今年还有一本极畅销的话题书叫《九评地产党》;2003年以讽刺政治人物为题、漫画为招徕的话题书曾大销一时、救小出版社于水火。但上述两本批评地产问题的书,都是论辩周周之作,《九》是文化评论人陈云所编,内收的更多是知识评论界颇有名气的作者之严肃政论文章,平时若以作者个人名气结集,当无如此成绩。可以说,在时势之下,“政治批判”竟然变成可以与“消闲”比肩的号召力度。某种集体的反叛也比以前更受注目,这一两年以“八十后”为题的书,都获得注意,在销售上能以小搏大。

香港自己的书展?

香港书展前身是“中文图书展”,于七十年代开始,于香港大会堂低座展览厅举办。七十年代,香港本土意识开始萌芽抽枝。当时,经历六七暴动,殖民地政府了解到要提供文化、休闲、康乐,让人民的能量有个去处,方能避免香港再生暴乱,坏了女皇荣光。于是七十年代方有图书馆、康乐设施如游泳池体育场、于卜公码头等地开办民众参与的舞会等等——而大会堂(低座)作为表演场地之一,毗邻图书馆(大会堂高座)以及天星皇后两个码头,是低调平实的现代主义建筑,浅灰,水泥,平实的窗框恰与人身等高。余生也晚,未能与会;而作为日后回忆,有出版人向我提及当时的中文图书展比较面向出版业,今年文化人、资深编辑许迪锵先生撰写了一篇《书展简史》,亦提到第十一届亦是最后一届中文图书展主办者为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会场所见逾半都是台湾书籍(参展书商有二百四十家,如台湾商务、三民、幼狮、洪范、远流和联经等),本地出版业只是副将。言下之意是香港书展之开办,初期实令人有“香港自己的书展”之期许。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呢?香港真是一个很怪的地方,要回到其自身,有好远好远的路。一直以来,香港最畅销的书据说是字典、地图之类的工具书。然后比较有保证的是投资书,要是股市倒了恰逢经济萧条,心灵类书籍就会补上。经历回归的风物志式硬资料,再到前几年的保育热潮,一种具创意的本土视角逐渐浮现,方言俗语、本土农业、乡议局史、大家族史、建筑、饮食、旧书复刻……现在要找香港历史和风俗故事的书,已较以前容易得多。其中所恃的,是年轻一代对于本土故事、自身来处的强烈兴趣。而这种自我寻找,若以权威人士的一言堂口述来做,也不是香港年轻人口味。

从来不只是书

许迪锵先生回顾书展旧事的文中,提到一件趣事:首届香港书展举办时,“主其事者为局内以人脉广泛著称的David Yip,这位叶先生神通广大,因恐新闻发布会乏人问津,据说私底下约请李嘉欣等‘港姐’,乃至‘波霸’叶子楣等stand by,若场面冷清,即摆出美人阵撑场。结果记者蜂拥,也就毋须劳动众美人了。David Yip不是别人,正是文化文学界无人不识的小说家、散文家、藏书家、香港掌故学家、知名编辑叶灵凤先生的公子。”传说令人神妙,也让人莞尔——但我暗自唏嘘的是,即使是叶灵凤先生的公子,在香港最重视文化的八十年代余威犹在之时(首届书展是1990开办),都在心底里不相信单凭书可以成就大事。八十年代是香港最有梦的年代,步入九十年代,移民,社会经历经济起飞、进入商品社会,楼价开始飞涨,剩下来的人都现实得不得了。鲁迅以“救救孩子”来呼唤新文化,转化到香港便是书展一直以儿童(其实是家长)为照顾对象,首届书展更设有儿童游乐场!所以合家欢一直是书展的杀着。

香港书展是B2C形式,一直是一盘生意,不管黑猫白猫,能够卖钱的就是好猫。香港书展有多混杂,就是书业经营的缩影。以前书展的新闻常常报导人们抢购精品、漫画的热情,后来漫画另开漫画展,精品也放到另一展览馆去。一段时间传媒又报导明星出书、签书大排长龙,后来发现出书赚不了多少钱,明星们也就不奉陪,如今书展的签名区也特别在远处,似乎已淡出“前台”。去届为了讨好家长和道德团体,将“嫩模”(衣着性感的少女模特)逐出书展,场面更加净化。被放到前台的,是严肃作家、受注目的文化人,关于讲座和作家的报导应该占去香港大部分的报导篇幅。以前那种雅俗不分、沙泥混金的状态,似乎已经被修饰得文质彬彬。我们应该为书展“回到书本身”而庆幸?有没有人怀疑昔日大隐隐于市、以市井掩胸怀的港式风格?香港书展是雅化了,而“香港”本身的复杂气质,又有多少人懂得?最高傲的香港文化人会带点不屑地说,以前是把好东西做成很廉价的样子,降低门槛骗你消费;如今是把普通货色做成很高档的样子,一样是骗。

《城市记忆》阅读答案 篇3

【关键词】 李晓伟;写实人物画;风景油画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李晓伟先生的画展《闽都记忆:2012李晓伟作品》于2012年7月1日在福州“闽都美术馆”展。此次展览共展出23幅作品,其中包括5幅人物肖像画和18幅风景油画。展览的副标题为“涂抹福州的记忆和温情”,它以一个在福州城生活了30余年的“老福州”,同时也从一位画家的视角,展示了这座古城,以及无数在其中生活的人们的共同记忆。

近代历史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段痛苦的记忆。然而,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粉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幻想,同样也给外国的各种思潮涌入中国创造了机会。1847年,基督教新教开始在福州传播,并在此后创立了许多教会学校和福州最早的报纸和期刊。华南女子大学,又名华南女子文理学院(Hwa Nan College),是美以美会(1939年以后称“卫理公会”)在中国福州创办的一所教会女子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学校原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今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

“闽都记忆”画展展出晓伟先生近些年精心创作的写实人物画共5幅,其中4幅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4任校长的半身像,均为80×65厘米。分别为《第一任校长程吕底亚(Miss Lydia Trimble)》(任期1908年—1925年),《第二任校长卢爱德(Dr. Ida Belle Lewis)》(任期1926年—1928年),《第三任校长王世静》(任期1928年—1951年),以及复办了福建华南女子学院的《第四任校长余宝笙》(任期1984年—1996年)。画家仅仅通过对几张黑白老照片的细致观察,便用细腻的写实笔法和光影色调的运用,将程吕底亚的坚毅、卢爱德的温和、王世静的清丽和余宝笙的慈祥刻画得维妙维肖,充分表现出她们与众不同的个人气质和超人的勇气、智慧。李晓伟高超的人物肖像画写实功底,在此可见一斑。

余下的一幅,则是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的大幅肖像。画家不仅刻画了冰心老人在书案前的微笑,还重笔描绘了冰心老人晚年生活中一直陪伴着她的小白猫,使画面不仅充满文化气息,又富有人情味。李晓伟运用巨大的画幅、柔和的色彩和朦胧的笔调,营造出亦真亦幻的气氛,给人以镜花水月之感。画中的冰心老人仿佛如往常一样伏案工作,却又明明白白地让人感到:斯人已逝,虽然其形貌近在眼前,却天人永隔,无法企及。

这些睿智的女性肩负着传道授业的重任,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奋斗终生。她们的谆谆教诲随着后辈们的成长,已经深深烙印在福州城的文化底蕴之中,成为“闽都记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画作,则是通过对仓山各种老建筑的描绘,让百余年来福州历史上那些不能忘却的故事在记忆里延伸。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沿海的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进行贸易通商。1844年,福州成为五口中首先正式开埠的港口。从1845年南台岛的英国领事馆建立算起,先后有17个国家在福州设领事馆,海外商贾和军政要员也纷至沓来,英美教会建立起学校和教堂,清政府也在马尾设立了福建船政局(后改福州船政局)以建造现代舰船,并开设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相关人才。于是福州,尤其是闽江南岸的仓山,兴起了许多风格迥异的西式建筑,哥特式、罗马式、洛可可式……鳞次栉比,不一而足。可以说,近代中国深重苦难的历史轨迹给这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留下了深刻的印痕,而这些历经沧桑的老建筑则是那印痕物质形态的具现。它们是近代福州历史的记录者,承载了战火硝烟,也见证了这个城市在涌入的先进文化和思想中的成长与蜕变。这些古老的痕迹在近20年的城市改建过程中饱受磨难,有的已遭拆除,有的危在旦夕。

《俄国领事馆旧址》、《清邮政司》、《福泰和钱庄旧址》、《泛船浦天主堂》、《石厝教堂》、《陶淑女校旧址》,以及其他十余幅油画作品,表现的正是这些城市记忆的今日风貌。与上述肖像画所采用的古典主义写实笔法不同,这些风景油画不论是色彩还是笔法都显得更加轻松写意。作者以老洋房的局部入画,将国画技巧融入油画笔法之中,用线条的浓、淡、干、湿、焦、润及各种皴法,结合西洋画法中的色彩对比、明暗调子、形体结构等的运用,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如唐代张彦远论吴道子的画时说:“虽笔不周而意周也。”画中那些斑驳的红砖墙、欧式的门窗、小草摇曳的墙头、依稀可辨充满书卷气的园名,还有生机盎然的绿树下寂寞的石阶,这些充满异国情調却荡漾着中国风、个性十足的画作,浸润了画家对仓山这片土地深刻的个人情怀和对它们未来命运的淡淡忧虑。

画家还透过大胆的想象,在画作中营造出虚幻的氛围。在《可园》这幅画里,画家运用移景等手法,以近似白描的笔法在院门前淡淡勾勒出一株老树和两位身着20世纪30年代服饰的青年男女,寥寥数笔,却产生了时空倒错的感觉,将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年代,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代才人梁思成、林徽因的名字,重新召回到记忆之中。

这些老建筑虽然幸存至今,却仍然面临不知何时就会被拆除的命运;即使保护古建筑的呼声日益响亮,要保存一个城市的记忆亦并非维护一些旧砖石那般简单。古建筑之中所存留的,是这座城市的文化轨迹,亦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的共同记忆;而“闽都记忆”画展中,画家耗费数年心血精心耕耘的数十幅画作,则为这种记忆的传承做出了绝佳的范例。

(注:本文图片作品作者为李晓伟)

作者简介:陈君岛,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现为自由画家。

诚信的记忆阅读答案 篇4

(A)每到槐花盛开的时节,在街头巷尾伴随着浓郁的花香,一声声悠扬的叫卖声,在村里此起彼伏:“赊……小……鸡喽……赊……小……鸭……”

那些面孔黧黑,挑着两个草编箩筐的卖雏鸡和雏鸭的商贩,人们亲热地称他们为“挑客”。他们大都来自山里,需要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赶到我们这儿来。他们将箩筐摆在街旁或树阴下,里面的雏鸡和雏鸭“唧唧嘎嘎”地叫个不停。然后,他们点上一支纸烟,待吸完之后,便开始亮开嗓门吆喝。

在我的感觉里,挑客的吆喝是最动听最吸引人的声音。因为只要他们的叫卖声一响起来,箩筐旁边很快就会围满人,人们一边与挑客讲价,一边议论着雏鸡雏鸭的优劣。

待讲好价钱之后,谁看好哪几只雏鸡或雏鸭便可以带走。当然,在临走之前需要在挑客手中的笔记本上签一个名字,作为以后收钱的凭证。从来没有一个挑客出口跟买者索要现钱,这是他们的行规。到了秋后,庄稼都忙完了。那些挑客便会赶来,根据笔记本上的签名来收钱。而且收钱多少,是按照眼前成鸡所出公鸡与母鸡的数量来计算的,譬如出一只母鸡收2角钱,而一只公鸡仅收5分钱。

那时候,买者即使手中再拮据,也不会赖账,而且绝不会隐瞒一只成鸡或成鸭的“身份”。甚至是一些因为意外而夭折的`小鸡和小鸭,只要当时能够辨别出来公母,买者都会对挑客如实相告。挑客自己也从来不用到鸡栏前查看,彼此都非常信任。

挑客收钱时,只要找到一家买主,剩下的事情便交给那家买主去做。他尽管坐在第一位买主家的院子里喝茶,不一会儿,其他的买主就会在第一位买主的通知下,赶来送钱。

临走时,挑客会诚意地将第一家买主的鸡钱免去。如果买主不肯,挑客就会脸红脖子粗地说:“明年,您是不想让俺来了,怎么说您也得赏俺个脸!”在这份诚意的要求下,那位买主也不好再推辞了。

当我的双眼被现在那些冷漠的繁华和虚伪的笑脸刺痛的时候,才发现以前那些最普通的景象,是多么美丽和动人啊。

那一声声悠扬的叫卖声,早已被时间的噪音给湮没了,并从很多人的身边走远。而我呢?也只有从回忆中,才能重温那一种淳朴的诚信了。

想来,(B)我们在追寻到一些繁华景象的同时,也悄悄失去了那些淳朴无华的景象。

每年的5月,(C)槐花仍在飘香,但是那一声声淳朴的叫卖声早已逝去,我真的希望,那种悠扬的叫卖声,能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再一次响起。

1.挑客对村里买主的信任体现在哪几方面?为什么他能充分信任他们? (4分)

2.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B处画线句子中“繁华景象”的理解。(2分)

3.文中出现多处描写挑客和买主的细节,请找出两处并作分析。(4分)

(1)

(2)

4.文中A、C两处都有槐花飘香的描写,它们表达的作用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

1.(4分)信任体现在(1)凭签名收钱,不辨真伪;(2)不去调查成鸡情况;(3)委托同村人通知,不担心遗漏。村里人的诚信正直令他对他们产生充分的信任。

2.(2分)“繁荣的景象”是指时代进步了,到处呈现出物质建设的繁荣局面。

3.(4分)(1)村里人亲热地称商贩为“挑客”,体现了村里淳朴热情的民风。(2)挑客在村民家中悠闲地喝茶,不去亲自收钱,表明他对村子里的人充分信任。

玉兰花的记忆 阅读答案 篇5

2.表现家人心灵的美丽

3.香气能令人喜悦,在要花和送花的过程中增进友谊

4.父亲对母亲的温柔恩爱5.我曾在它的枝干上・・・・・・享受风的摇摆 对人要有爱心

16、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哪些美好感情?请分条概括。(4分)

17、选文第⑤段,写自己的“小家子气”,有哪些作用? (4分)

18、选文第⑥段写到“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3分)

19、请对选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任选一句加以评析。(3分)

① 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② 也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

我选 句,评析:

《油布伞的记忆》阅读答案 篇6

①每一场雨都是一次固定的引导,指向同一个方位,我的记忆之门重重叠叠,还是要从第一扇打开。

②让我们回到苏州的养育巷,在那里,有一把黄色的油布伞,它在雨中散放着淡黄的明亮,如一朵莲花缓慢前行。那里面有一个孩子,他用细碎的脚步踢着雨水,那里面还有一个老人,她搂着孩子,如同在雨中 着一盏红红的小灯笼。

③那是奶奶带着我去另一个奶奶寿宴的路上。雨很小,伞却很大。弄堂上的天空原本就很狭窄,被这把伞一遮,伞下的我竟然有了一种被仙术笼罩着的感觉。我和奶奶挤在一起,奶奶的体温透过布衫,有一种杏花的香味。我感觉到奶奶的步子和我一样急促。【A】我欢快地跳跃,踩得水花四溅,不时停下来回转身,对奶奶用力地挥动自己的手臂。奶奶总在奋力追赶着我。

④我知道,有了奶奶的追赶,无论什么样的`雨滴都不会落在我的身上。

⑤ 雨声如梦,揉搓着我童年敏感的耳廓。一切景物都在淌着水,我记得那是典型的苏州式的风景,雨水中木芙蓉开得浅白,雨声中躲了一只寂寞的猫。油布伞散发着淡淡的桐油香味,水花绽放在麻石路面上。我的步点如高高低低的线谱,穿越雨水帘幕,不知道走了多远。也许是因为我太兴奋,我不期然抵达了一扇朱漆大门,那是一个春雨中的苏州人家,里面喧闹的谈笑我听得越来越清楚,绵延过窗纸,油光的眩光照亮我的眼睛。那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东西在诱惑我,我等待梦中盛宴打开,绿茶、豆干和葵花籽,最好还有精致的糖藕片,这些都是能刺激一个孩子的好东西。奶奶领着我进去,和每一个人寒暄。盛宴终于开始了,我小心地吸着气,看着大人把一屉小笼包在我面前打开,透过雾气,我看真切了它的细白,以及我的苏州。

⑥我无忧无虑的童年,这雨中油布伞下有一个起点。每次想到这里,恍然仍行走在雨中,耳边响起雨声里奶奶追赶我时急促的喘息声,眼中又总是会看见奶奶被雨水淋湿的白发。

⑦十年一梦,我回苏州,我的血脉源自苏州。【B】奶奶,我在雨中张扬的神态出自于你,雨中行走的安详出自于你,雨中的美和善也出自于你。我记得我的童年像一朵小花从小巷一路开放,我奔向人生的盛宴,你在油布伞下轻轻呼唤,紧紧追赶。后来,我走得太快,在雨水中,打湿了白色的袜子。

⑧ 我在苏州的街头打车,那出租车开到半路,大雨突然落了下来,那大雨好像惊醒了我身上的某一部分。我隔着玻璃看到瓦砾遍地的废墟,看到正准备开挖的新地基,和围墙里一掠而过的园林,还有在建的大厦灰色的身影,霓虹灯在车窗外隐约闪烁。这其实并非童年的节奏。直到车开得慢了一些,我才找回来那么一点点童年。我隐约看到了养育巷的路牌,它在一棵梧桐树下一闪而过,雨水冲刷出了小小的水沟,带着一些破纸片流进了河里。那盏朱漆的大门或许已经消失,但那个地名却永远在那里。苏州现在的繁华,建筑在我的记忆之上。我多么想找回那把油布伞,走一遍已经变了模样的小巷。

⑨那些美好的记忆啊!它已经远去了…… 如果我现在还能撑起油布伞在雨中前行,一定会有慷慨的雨滴湿润我的眼眶,划过我的脸颊。落在掌心的那一小滴水,一定还是以前的形状。但就算我握住了雨水,也握不住那种忧伤。顺着掌纹,我还能不能看到逝去的奶奶在伞下不舍的回眸,看到我的苏州?

选自《有味》,有删改

14.从全文看,油纸伞承载了作者的哪些记忆?(3分)

15.第②段横线上填写下列哪个词语更好?请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并说说你这样选择的理由。(4分)

A.护 B.拿 C.提 D.拖

我选 项。理由是:

16.请从文中【A】【B】两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体会它的表达效果。(4分)

【A】 我欢快地跳跃,踩得水花四溅,不时停下来回转身,对奶奶用力地挥动自己的手臂。

【B】 奶奶,我在雨中张扬的神态出自于你,雨中行走的安详出自于你,雨中的美和善也出自于你。

我选 句。赏析:

17.请说说第④段划线句子有哪两层含义?(4分)

18.文章前半部分极力渲染出了作者儿时的快乐与无忧无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9.对作者而言,油布伞代表着生活中很多美好的回忆。你的回忆里一定也有这样的事物,因承载着某种美好的记忆而让你印象深刻。请写出一个这样的事物,并用诗意的语言与大家分享其中蕴涵的美好回忆。(3分)

事物:

回忆:

更多热门阅读答案文章推荐:

1、《松树的风格》阅读答案

2、《放大你的优点》阅读答案

3、《两个电话》阅读答案

4、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

5、《谦卑的人有福》阅读答案

6、《为了黑孩子的一条胳膊》阅读答案

7、《西风胡杨》阅读答案

城市空间情感与记忆 篇7

■于一凡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 (SORSA) 留法分会副会长

法国巴黎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院 (IPRAUS) 研究员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 (Paris-Sorbonne) 远东研究中心 (CREOPS) 研究员

法国的建筑历史学者常用欧洲古代用于记事的“羊皮纸” (parchemin) 来比喻城市的发展, 取其因反复擦写而留下层层叠叠的痕迹与城市空间的更迭有所相似之意。特定的城市文化是特定地域里人们通过空间营造的实践活动而不断选择和取舍的结果, 成熟、自信的民族都很重视具有自身特色的空间文化传统, 并积极继承其中的优秀成分。离开继承就谈不到发展和创新, 而继承的过程也必须适应时代、环境的发展而推陈出新, 以免走向没落。

相对于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 城市文化形态结构的演进更缓慢。任何时期的文化形态都与其前一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存在显著的关联, 在继承既有模式与习惯的基础上, 根据新的要求加以修整、补充和发展, 并增添新的内容。正是由于这种继承性和延续性, 城市形态乃至社会意识才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可以追溯的历史线索。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叶落归根”, 就是情感和文化意义上的回归。

文化形态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同时决定了其演进过程的艰巨性。特定的传统、风俗、习惯, 包括禁忌等, 往往是面对特定地理、自然环境而积累的智慧, 渗透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而得以代代相传。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偏好和具有共识的价值观, 一方面反映着情感和心理的共同需要, 有利于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因循守旧的惰性, 缺乏对环境刺激的及时反应, 成为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阻碍。奥格本 (W.F.Ogburn, 1923) 在《社会变迁》一书中曾经用“文化堕距” (cultural lag) 一词概括社会变迁过程中, 文化集丛中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出现的呆滞现象, 以及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适应性变化在变迁速度上发生的时差。

从目前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来看, 文化形态在社会转型期所面对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 新旧文化并存、冲突, 城市空间形态在多元外力的影响下, 必须通过系统自组织机制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和评判机制。这一过程作用于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 使后者表现出整体文化价值认同度较低和一定程度的“媚外”心理, “贪大求洋”是很多中国城市在旧城更新与新城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其次, 随着社会“异质性群体”的产生, 城市“亚文化”群体增多, 个性化、小众化的价值观和行为心理日益凸显, 这不仅导致精神和物质领域的群体差异越来越明显, 甚至造成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领域内的多重错位, 进而成为影响社会整体良性发展的阻碍。与此同时, 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滋生的浮躁、功利心态, 也可能通过集体行为转化为社会意识失范、公德意识丧失和城市文化的断裂。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柯亨 (A.L.Kroeber, Clyde Kluckhohn, 1952) 从符号—文化学角度出发, 提出文化包括外显和内隐两种模式, 继而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及传授, 并构成人类社会的显著成就, 包括体现于人工环境中的成就。长期积累形成的传统观念, 尤其是价值观念, 既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 也可能成为限制人类进一步实践探索的因素。“文化力”究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 还是阻滞其健康发展的障碍,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待文化的态度。

因此, 城市空间的文化形态必须放在历史和社会环境中去认识, 不同的历史传统、自然环境、气候条件, 造就了文化形态的差异性。谈起风格迥异的中国江南水乡和欧洲中世纪小镇, 大多数人都会在脑海里立即形成愉快而清晰的画面, 并迅速产生情感、意境上的联想;然而比较上海和东京的CBD地区, 却很难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可供分辨的空间记忆。当代中国城市的文化特色流失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 以至于是否能够重新唤醒城市形态的地域特色似乎也并不那么令人肯定。

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是一个文化积累和进步的过程。如果说经济建设曾经是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当代城市建设的主题, 那么, 从文化形态上把握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则应当成为21世纪中国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正如科斯洛夫斯基 (P.Koslowski, 1999) 所预言的那样: (后现代) 社会中, 经济—技术理论方案的统治地位将被文化策略所取代。

寻找城市的记忆

■袁逸倩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研究所所长

随着高速城际列车的开通,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缩小了;随着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 小城镇仿佛雨后春笋般遍地生长;随着汽车业的突飞猛进, 城市道路越拓越宽;随着土地资源的快速流失, 建筑物越盖越高……一座座崭新的城市屹立在我们面前, 这些都在证明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

然而, 一个城市是需要记忆的。记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电影导演路易斯·布鲁艾尔曾经这样评价记忆:“记忆是我们的内聚力, 是我们的理性, 我们的行为, 我们的情感。失去它我们什么都不是。”而对于人类社会, 记忆同样重要。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说过:“人类的所有思想不过是人类的集体记忆而已, 人类历史也是如此。”城市被阿尔多·罗西看作人类集体记忆的场所, 其中交织着历史和个人的记录, “当城市与记忆通过时间性扭结、空间性扭结与物质性扭结牢固结合在一起时, 城市就成为人类集体记忆的一种综合载体。”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 城市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记忆的载体, 一砖一石都忠实地记载着不同时代所留下的印迹, 当记忆被这些城市中遗留的印迹所触发时, 过去所遇到的经历就会和人的记忆一起呈现出来。因此, 城市记忆的重要性对个人、对社会都是不容忽视的。

每个人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城市都是有感情的。当我们惊叹儿时玩耍的街道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大路、低矮的砖房胡同换成了高楼林立的住宅区、房内可以任意游戏的水泥地面变成了不容磕碰的高档地板、两轮自行车换成了四轮轿车、建筑物越来越高、马路越来越宽、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而与此同时生活品质、生活情趣似乎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悄然流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街, 它们是许多人记忆中充满了乐趣的场所。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迅猛演变, 街道已渐渐成为一种简单的交通运输功能性场所, 其原本所承载的众多城市生活功能, 包括交往、定向、识别、获取资迅等正在慢慢丧失。

人类需要生活, 生活需要情感, 情感需要记忆。城市如果一味地发展, 千城一面, 没有特色, 没有历史, 没有情感, 没有尺度, 必将成为混凝土的森林, 高度运转的机器, 那是非常可怕的事。好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 开始有意识地保护、开发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街区和建筑了。另外要强调的一点是, 任何空间一定要有其适宜的尺度, 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大, 吸引人的眼球就好。人们的生活需要亲切、温馨、宜人的空间, 而我们的某些城市, 道路、广场、绿地、建筑等似乎都一味地追求宽、大、高, 殊不知建成后的空间环境会缺少人情味, 给人冷冰冰的感觉。我们多么怀念儿时玩耍的小街道、小空地, 小院落, 甚至四通八达的防空洞, 那里曾是欢声笑语的儿童天堂, 那里留下了儿时玩耍的足迹、美好的回忆……

一个“区域”、一个“家”。“区域”来自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五要素, 是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 由于它具备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 人们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曾对天津五大道地区做过一些调查访谈, 这里可被称为一个区域, 二、三层高的砖木结构小楼、严实而密不透风的围墙、尺度宜人的林荫道、远离喧嚣的街道环境, 构成了五大道这一区域的单元主题, 成为标志性的区域特征。由于五大道地区明显的区域特征使大多数被访对象觉得, 每次下班回家或是从外面办事归来, 一旦进入本区域“边界”内, 就已经有了到家的感觉, 这种感觉的强烈程度与在此居住的时间长度成正比。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这种心理对环境的感知和依赖称为归属感。

五大道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灯一柱无不透露着这片区域的异国风情, 同时也诉说着它的殖民历史、殖民文化。现在居住在此的居民, 大部分已经不是原住民的后代了, 以外来人口居多。而长期居住在此的原住民, 依然保持着对五大道深厚的感情。在访谈中发现, 许多老者宁愿住在拥挤的里弄中, 也不愿意搬到新楼房中居住。毕竟这样独特的居住环境对他们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感官享受, 还有深藏于内心的一段回忆。

我们希望如五大道般具有归属感的城市片段再多一些。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在拉近居民邻里时空距离的同时却疏远了其心理距离, 日渐生疏的邻里交往使居民产生环境“虚无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作为建筑师应该思考如何有效地建构有“归属感”的社区交往环境, 为城市提供更多的情感记忆。

只是, 当传统建筑遇上现代都市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时, 很多承载其上的城市生活印记难免日渐消逝。而都市生活的喧嚣浮华, 让置身其中的都市人往往只顾一味向前奔忙, 而顾不上回过头看看身后这些逐渐远去的历史。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又是一个遗憾的时代。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每时每刻涌动着新的契机和创造,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同时, 城市几千年的历史面貌顷刻改变, 我们熟知的生活场所依稀难辨。那么, 许多年后, 我们该拿什么让后人重温最真切的城市记忆, 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呢?

我们的目的是让乐趣回归街区, 让街区回归生活, 让街道成为“城市生活发生器”。

找回城市失去的记忆……

城市空间的记忆现象

■何依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加塞特 (JoséOrtega Y Gasset, 1883~1955) 作为现象学传播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 曾经说过“人类历史与‘自然历史’唯一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绝对不可能再来一遍”。恩斯特·卡西尔 (Ernst Cassirer, 1874~1945) 认为“黑猩猩与人的区别不是在于严格意义上的智慧, 而是因为它们没有记忆力。每天清晨, 这些可怜的动物必须面临着几乎完全忘却前一天生活过的内容, 而且它们的智力只能运用极少的经验。同样, 今天的老虎与6 000年前的一样, 它们每一只都如同没有任何先辈那样开始它们的生活……打断对以往的延续, 是对人类的一种贬低。”

以上开场白, 是借用生物体之间的本质区别, 说明记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存在是一种全时空的存在, 人过去的生活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消失, 人就生活在记忆场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时间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着”, 而活动是易逝的, 当过程告一段落时, 并没有化为乌有, 而是转换了形式。在活动中, 过程消失在产品中, “劳动物化了, 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经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 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 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 对象化是马克思社会记忆思想的逻辑前提。城市空间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和结果, 是人类社会记忆对象化的主要形式。因此, 城市空间作为社会记忆的累积, 是人类精神追求向物质表现的连续转化。它包含了人类的理想和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 蕴含着自然的魅力, 在各种复杂关系的交织中, 形成了“最佳的人类创作” (王富臣, 2004) 。刘易斯·芒福德 (Lewis Mumford, 1895~1990) 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称这样的城市空间具有“容器”功能:“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 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一个城市的级别和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功能发挥的程度, 因为城市的其他功能无论有多重要, 都只是预备性的或附属性的。”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所讲:“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

结合一个典型案例, 分析上述观点。太原府城的南华门历史街区曾是晋王宫的南门, 朱在宋城外杏花岭修建晋王府成为明太原城的象征;顺治年间晋王府却化为灰烬, 街区时空结构经历了一次跳跃性的转换, 原址成为清兵的精骑营, 日后“精营”一词逐渐成为太原府城清阶段的符号;清末精骑营废除, 街区时空结构再一次整体嬗变, 精骑营演化为达官贵人的宅第, 民国时期阎氏公馆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解放后太原市政府又将此作为行政中心, 赵树理故居、政府礼堂等历史建筑是这一时间截面的确证。随后街区空间要素为适应新的功能, 又面临着一次次更替和转化, 成片院落式民居, 被各单位宿舍楼取代。南华门空间在经历了近800年的沧桑巨变后, 地面上的建筑一次次被覆盖, 封建政权和兵营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历史环境一次次被解构与重组, 今天的历史街区以一种零散化的状态存在。但历史的碎片仍然可以拼贴出一个富有历史感的城市记忆。

首先是记忆的时序, 南华门、精营街、阎公馆、赵树理故居等一系列历史名称及实物, 表明了历史活动的先后顺序, 记忆是连续的;第二是记忆的内容, 南华门纪录了明代晋王府的宫城, 精营街纪录了满清时期“精骑兵”军营, 阎公馆纪录了民国时期阎锡山对太原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赵树理故居纪录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山药蛋”流派, 记忆是有意义的;第三是记忆的组织, 南华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是在当前片断化、模糊化的历史空间中, 重拾历史记忆线索, 将分散的历史遗存通过一条连续的带状空间组织在一起, 并以区分时代特征、强化记忆关节点的方法, 使街区成为贮蓄城市历史地理记忆的容器。

城市不仅是人类物质财富的集中地, 而且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创新地。芒福德的学术观点进一步证明了城市空间作为容器存在的价值:“用象征性符号存贮事物的方法发展之后, 城市作为容器的能力自然大大地增强了:它不仅较其他任何形式的社区都更多地聚集了人口和机构、制度, 它保存和留传的文化的数量还超过了一个个人靠脑记口传所能担负的数量。”

温情、怀旧与人性化的城市空间的呼唤

■陈可石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人对于物化的城市空间是有感情的

每一个城市空间都有它的特征, 人在城市空间中会受到这种特征的感染而产生不同情感。古希腊人非常重视城市空间的营造。雅典的执政官伯里克里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们的城市培养市民的道德和民主。”古希腊人把城市空间与人的精神世界结合起来, 让城市物质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存在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个民族的性格、文化、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都可以从他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判断出来。一个伟大的民族后面肯定有一座伟大的城市, 一种伟大的文明背后肯定有一个伟大的城市空间作为支撑。所以说, 城市空间是文化的舞台, 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情感的寄托。

中国传统城市的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城市是非常注重情感的, 这点我们可以从唐诗宋词对城市的描写中看出来, 如“独上高楼”、“人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抚栏露华浓”等。我曾查看过宋元明清的城市绘画, 很多城市形态都非常考究, 并充满诗情画意。

人们常说“江山如画”, 在如画的空间里, 人才能产生美好的情感, 才能产生诗意。从城市空间情感这个角度来看, 中国的一些乡村充满了温情与山水的自然融合, 尤其在塑造景观的诗意化场景方面。中国城市非常注重亭台楼阁的塑造, 我们送别的时候有十里长亭, 庆典的时候有广场楼阁。于是有了大量关于亭台楼阁的诗篇, 像《腾王阁赋》、《岳阳楼记》等。《岳阳楼记》的文字就是非常典型的对空间情感的描述, 它首先讲人刚登上楼时对楼上景色的反应, 接着描述景色对人心灵、情感的触动:天气不好的时候“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然后让人产生了“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的情绪;天气好的时候“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这种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由此可见, 中国人对空间以及空间与人的情感是非常关注的。

我们在汶川水磨镇的设计实践中, 强调运用传统中国城市设计理念, 把水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元素, 采用景观优先的原则, 强调整体城市景观。基于这种理念, 在“春风阁”观景建筑的设计中, 考虑到亭台楼阁这种城市空间对人的情感影响, 将其作为水磨镇最重要的景观和景点, 强调城市的诗情画意, 强调情感的表达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因素 (图1~图3) 。

欧洲城市的诗化空间

欧洲传统城市的空间都富有深厚的情感, 有一种诗化的空间意象, 所以才有吸引力, 表现出从容、快乐和享受, 这是欧洲人对于城市的态度, 也是城市空间赋予欧洲人的一种情感。欧洲有很多“慢城”, 这里的人悠闲浪漫, 对生活无限享受, 让人不愿离开。在意大利, 火车沿途中可以看到那些隐逸在山峦、农田当中的村落, 这样的小镇有无限的神秘感, 你会被那种空间吸引;在法国大部分农村小镇都可以感受到诗化的空间, 你会不自觉地想画水彩画、写游记、写诗来赞美……这就是欧洲城市最成功的地方。

城市需要温情和怀旧的空间

现在的城市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快速城市化, 大部分城市在短时间内高速建成, 大部分城市规划与设计并没有把人的情感考虑进去, 没有创造温情和怀旧的空间, 更没有创造人性化的空间, 使我们感觉到城市一直处于一种过渡的、旅途中的、一种以车行方式为主的状态。我们在城市中穿越, 却不愿在城市中停留, 想从城市逃离, 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现实。

1.温情

为什么那些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吸引力呢?为什们我们认为像杭州这样的城市有吸引力, 而愿意在那个地方工作、生活、居住呢?因为在这样的城市, 我们能够体会到一种温情, 能够发现一种人性化的空间, 这种人性化的空间满足了我们的情感需求, 而不仅仅是物质需求。生活需要一种温情, 就像歌曲一样, 温情的音乐和场景, 才是人类生活的主题。

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一直关注功能、生产、效率、交通和防灾等, 却忽略了城市空间的情感需求。温情的城市空间才是城市更新、旧城改造和新城规划的终极目标。尽管现在也需要一些纪念性的城市空间, 但是这些不能代表所有城市的空间意向, 纪念性的城市空间只是城市空间中的一部分, 而且并不是城市的主流。

目前, 中国的城市规划大部分都把城市当成生产型的工业园区, 即使是以文化为题也把它叫做“文化产业园区”。这种园区落实到城市空间, 就是一种土地利用的方格网:不同类型的建筑摆放在一种网格化的城市空间里面。这种建设, 与我们所强调的“温情城市意象”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

很多欧洲城市空间是非常温情的:广场上看似简单的几棵梧桐树, 人们在树下席地而坐, 聊天、交友、其乐融融;每天上午, 广场会形成一个自由市场, 这个市场卖水果、蔬菜和其他食品。这样一种以人为本、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城市空间, 它本身是非常艺术、干净和温馨的。

为什么很多老的城市拥挤、嘈杂, 交通又不便利, 但大家都住在老城区不愿意离开呢, 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新城规划没有创造出一个温情的城市空间。即便这些年景观塑造一直被热捧, 但是就城市空间的营造来说, 我们做得远远不够。

2.怀旧

怀旧,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们对空间的情感需求。人们习惯于生活在一种有时间、有历史的空间里。当我们在欧洲看到很多1 000年前的房子和街道或者500年前的建筑还在使用, 我们会非常羡慕。我们看到那些石头、那些材料, 可以想象几百年来多少代人在这里生活过, 历史记忆里的人和事让游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情感, 让人不禁想停下来, 体验眷恋生命、渴望宁静的感受。

城市中需要这样的空间, 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寻找这样的场所与空间。我们参与的广东佛山名镇规划设计项目的定位就是创造一个怀旧的城市空间, 一个步行者的天堂, 一个在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城区重塑一种怀旧情怀的城市空间, 而这样的空间才是符合人的情感需求的。在佛山名镇的定位和空间设计当中, 我们把怀旧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 挖掘佛山的故事, 找到了明末清初很多已经消失的建筑和现在已有的残破建筑, 并把它恢复到古镇的最佳状态, 让人们在这种怀旧的空间里, 沐浴历史的光芒。

3.人性化空间

“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是一个非常需要树立的理念, 现在的新城规划忽略人是第一要素, 强调以汽车为单位的空间统计方法 (如4车道、8车道、甚至是16车道) 变成了城市间相互竞争和炫耀的标准。所以在很多城市, 车道如飞机跑道般宽阔, 街道却空旷冷清, 这实际上是规划上的大失误。

人性化的空间在农耕时代就被高度重视。传统古城的肌理就是农耕时代的人们对空间人性化的敏锐感悟。弯曲的街道, “丁”字形的路口, 街道空间高宽比的和谐, 让人觉得非常舒适。我们只有观察到这种细节, 才能体会到当时规划和设计的匠心。现在的新街道设计, 很难做出传统城市街道的自然美。我们在设计水磨镇时非常注重人性化尺度、注重传统街道肌理的规划。

在遵照传统人性化空间尺度来重塑城市这方面, 我们应该向欧洲的一些城市学习。城市应该拥有怀旧的情结, 这种怀旧的城市空间并不一定要有古建筑, 而是要有城市的记忆和历史, 城市的不同时期都有它的记忆, 所以旧城改造一定要在时间与空间上保留城市的记忆。

总结有关城市空间情感与记忆的议题, 我认为塑造一种温情怀旧和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是我们目前城市设计需要强调的一个理念。我们在功能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应该掉转城市设计的航向。我们提倡建设一种温情的城市空间, 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大规划与当代地域建筑特征

■赵巍岩, 王珣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上海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

大规划的局限性

当代, 形而上学的空想经常被称为“大规划”, 在反思大规划所带来的弊端的时候, 人们并不是对规划的所有手段提出质疑, 而是希望能对“必要的规划和不可规划的边界”进行讨论。

建筑的地域特征在近些年被不断强调, 一方面来自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情况下地域文化不断萎缩后的反弹, 但更主要的还在于对城市活力基础的担忧。城市间差异的缩小, 导致城市传统文化在城市文化中几乎可有可无。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情况将进一步导致人们对所处的城市环境缺乏认同感, 与传统割裂的“更新”毫不吝惜地取代了“复兴”意义上的与传统的关联。

这种情况正越来越引起城市建设者们的重视, 但以大规划为基础的建筑控制手段却很难在此范畴有所建树。我们看到, 由于大规划总是在某种特定的价值观之下进行的, 因而其所体现出的操作方式与方法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这样一种单一观念的烙印, 从而使整体创作手法趋向单一, 而这种单一又很难形成与更大范围内其他地域 (城市或地区) 的差异。在特定时期, 由于规划对“先进性”的推崇, 导致其在地域建筑风格维护或复兴等方面基本手法上的趋同。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在采取类似的方法来应对传统文化的时候, 地域差别同样被抹杀了。

同时, 地域建筑特征呈现的重点并不仅在某些特定的建筑 (如火车站、政府办公楼、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建筑, 这些建筑在规划的控制过程中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并被要求承载某些文化上的意义) , 更重要的是最普通的街道、居住区、商业建筑等 (在规划总图上看起来是均质的、大多数的) 。因而, 大规划所提出的地域性表达的建议与方法不仅仅是单个建筑意义上的, 而应是整体的。这也意味着, 地域性的处理不能是一种刻意的表演。事实上, 我们可以看到少数试图通过建筑整体姿态来呈现建成环境的地域特征是得不偿失的。追求所谓“形似”、“神似”, 或建筑形体的象征性, 将造成大量结构上的“赘余物”, 过高的代价使得这些规定难有大范围应用的可能。同时, 对建筑在当代适应与发展的思考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造成建筑语言与时代的脱离。

这种现象促使我们将目光投向大规划本身, 规划不再意味着一个蓝图, 而是规划政策、原则的集成。规划的关键在于实施。在这个过程中, 规划图所起的是未来目标引示的作用, 而政策则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实现目标、如何开展行动的指导 (孙施文, 王富海, 2000) 。但这种规划的方法与实施过程并未摆脱“大规划”的特质。毫无疑问, 指导总是从上至下的, 这些指导原则最后成为了建筑评价条件和文化控制手段。如果说大规划是试图通过总体上的原则约定来解决问题的话, 那么对于本土化或者地域性表达来说, 其路径可能正好相反。地方化的特征恰恰是由于特定地域的生活方式、环境、气候、文化等因素影响而反映在建筑上的一种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做法, 是经验积累和由下至上的。只要上述这些因素还存在, 地域化的特征就不会消失, 而大规划所引发的指导原则, 往往成为地域形式发展与延续的对立面。

在沃尔夫·冯·埃卡特 (Wolf Von Eckardt) 一本未得到重视的著作中有两幅设计图, 一幅是勒·柯布西耶在1926年为法国佩萨克 (Pessac) 的一个工人新村设计的住宅, 我们看到的是纯粹的现代主义模式:全部是简洁的直线和水平构图, 覆以一个平屋顶, 用灰泥粉刷, 色调朴实。另一幅是居住者按自己的意愿对房子进行改造之后的图片:房子前部用整齐的栏杆围出一个前院;房子的前窗挂上了窗帘;屋顶改成了坡顶, 因为原来的平屋顶会渗漏;原来的小院被封闭起来, 做成一个单坡的小顶, 以储藏园林工具等。作者特别强调, 这些改造都不是规划的一部分, 而是本土化的具体体现。就像J·B·杰克逊 (J.B.Jackson) 说的, 本土特征“并不热衷于提出一些通用的设计原则;它是非常偶然随意的;它仅仅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规划所应关注的层面

地域建筑创作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建构的特征, 决定设计从大规划框架下导则式的规定方式中摆脱出来, 是地域建筑特征能够获得发展的前提。因而, 规划必须改变自身在这一问题上的角色定位, 从指导者 (instructor) 变为协作者 (facilitator) 。摆脱大规划所刻意关注的形态与形象层面的“结果”, 转向对建筑创作中体现“过程”的其他特定层面的关注, 这也意味着地域性的着眼点应该更多地放在与人的生活、工作、建筑建造相关的方面, 促使创作者努力将建筑的地域性特点编织在建筑要素的经纬里, 放弃对建筑整体形态在意义表达方面的依赖感。

再回顾一下柯布西耶的一段话:“在路易十四时期, 在错综复杂、拥挤不堪、七拼八凑、不能住人的巴黎, 一位非常聪明的神父、搞城市规划的劳吉埃呼吁:细节要统一, 总体要变化 (跟我们所做的相反。我们的做法是:细节发疯般地变化, 而街道、城市的大框架却是可悲地千篇一律) ”。

我们可以看出, 所谓的“细节要统一”才是地域建筑特征得以存在的根本, 这些细节才是与特定地域的材料、建造方式、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正在持续的价值。地域建筑特征的持续与发展, 更多地应建立在对局部与细节的思考过程中, 并进一步获得区域总体上的共同特征, 而不可能是依据某种导则将整体按照某一特定思路进行形式上的风格化。

要实现这样的目的, 我们必须思考当下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建筑生成方式。事实上, 当下的建筑设计不可避免地要与当下的生活、工作方式相适应, 也不可避免地要依赖当代建造技术, 这也就决定了其整体姿态与传统会有很大的距离, 缩短这种距离是研究的目的, 但在方法上应保持清醒。

这些细节在以往对建筑的评价体系中,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模型、效果图等评价中的可视化手段, 在大尺度的观察模式下, 无形中抑制了这一层面对建筑及其所产生的氛围的关注度。所以, 对特定设计层面进行关注, 并仅对这些层面进行关注, 在建筑的地域性设计表达方面和对设计的评价, 都是非常重要的。

要实现这样的想法, 涉及到对评价体系的调整。大多数情况下, 评价的方式决定了建筑意义的最后呈现方式。很多关于建筑的象征意义的表达手段已经成为某种定式, 也正因为这样的定式使许多评价方式会不由自主地向这些既成的手法靠拢。但是, 很少有人注意到, 恰恰是这些看上去“正确”的手法, 导致了城市建筑地域传统的逐渐丧失。在建筑创作上, 将某个方面推向极致, 认为这一方面应该凌驾于所有其他方面之上, 并要求作全方位的呈现, 往往是建筑失败的原因。

关注这些设计中的特定层面, 是使城市规划摆脱人工城市烙印、呈现自然城市特质的重要方法, 是与城市复杂的半网络结构一致的。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 地域建筑特征的表达才会更有活力, 更有意义。

一些对大规划进行反思的言论都是更强调从人的视角进行观察的重要性。针对城市课题 (城市的本质以及城市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 有两部有影响的著作——刘易斯·芒福德 (Lewis Mumford) 的《城市发展史》和简·雅各布斯 (Jane Jacobs) 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在这方面是共同的。

局部对整体的规定性

对特定层面的关注是否可以达到我们所希望的延续传统意象的目的?或者换句话说, 这些“局部”是否可以“规定”出整体的某些性质?

除了时代与技术发展迫使我们可能也只能将传统的继承以符合当下条件的方式表达之外, 我们同样应该看到,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注意力的侧重点进行转移, 还缘于当代人们“观看”方式的变化。“观看”是一种美学观点, 也是一种哲学观点 (赵汀阳, 2007) 。

造型作品是基于视觉基础的, 因而也就涉及到“把什么看成什么”的问题, 同时也是“把什么不看成什么”的问题。对造型的“看”是一种特殊的观看方式,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这种“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看”已经呈现出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方式。

对造型作品的理解, 我们大体上经历了图像学的角度、形式的角度、符号学的角度和解释学的角度 (理查德·豪厄尔斯) 。一方面, 这些角度是针对不同时代或不同模式的作品的, 这些角度自身也在宣示着不同的价值观, 从时间上来看, 这些阐释理论大体上是随时间演化, 并以上述顺序先后继起的;另一方面, 新的“观看”方式往往是在对新的视觉现象进行阐释的情况下产生的, 也必然对后来的创作形成制约。

简单回顾一下建筑的这一“观看”的历程, 我们会发现, 现代主义建筑迅猛发展所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它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知觉方式, 使我们学会用一种与历代都不同的方法来体味建筑——为欣赏抽象形式而欣赏抽象形式。这是形式理论得以存在的基础。

在极端现代主义的建筑创作中, 对物体的认知被打破了, 简单地说, 就是窗不再是窗, 墙不再是墙, 柱也不再是柱, 这些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不再具有物体上的意义, 而转化成为点、线、面, 成为纯粹的几何形的物质载体。而创作的结果就是通过这些基本要素——简单的几何形体, 来构成“有意味的形式” (苏珊·朗格) 。因此, 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 建筑创作的重点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建什么”, 而是“如何组建”。在现代建筑中, 窗有可能仅仅是一个虚的面, 墙也仅仅是一个实的面, 它不再试图引发公众的任何其他有关物体意义或象征意义的联想。也正因为如此, 才产生了与传统意象整体上的断裂感。

在现代建筑探索中, 重要的不在于要素的物理特征, 而在于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 如果说, 传统建筑创作是基于图像学这一“观看方式”而必然以要素为重点的话, 那么, 现代建筑创作必然以整体为重点, 以更有利于观察者理解创作者在整体形式组合上的匠心。

在多样化的阐释模式背后, 有一些基本的、共性的认识:整个社会文化语境转向更加注重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 在建筑领域表现为现代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形式已经不再是建筑意义的唯一载体, 这种远距离或俯视的观察角度, 与所谓的“宏大叙事”一起, 被当代审美观察摈弃, 并自然而然地被近距离的、随时的体验所取代。

“以行人视角所见的才是最重要的。如同伊丽莎白剧院前排的观众一样, 芒福德和雅各布斯都想从近处来看, 并通过听觉、味觉、嗅觉来感知事物” (勒·柯布西耶) 。

我们可以再进一步简单直白地说明这个问题。在描述传统建筑时, 我们采用的语汇是庄重、典雅、雄浑、严整, 对称、节奏、韵律, 格局、形制、风格……在说明现代建筑时, 我们采用的语汇是视觉张力、力度、感染力, 对比、均衡、协调, 形体、形式、空间……而在讨论当代建筑时, 我们采用的语汇是界面、情境、场所氛围, 表皮、肌理、透明性, 建构、片断、路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当代建筑创作一方面强调人的综合感受, 这种感受是非视觉中心主义的;另一方面强调在近人范围内局部的重要性。从传统意义来说, 是整体等于局部之和, 局部与整体是在讲述同一个故事;从现代意义来说, 则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局部无意义, 只有结合成为某种组合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之后, 才能呈现意义;从当代意义来说, 则局部就是目的, 局部和整体之间没有高下之分, 人在日常生活中可感的局部, 甚至可能成为建筑意义更重要的载体。

规定局部的性质及其表征, 是符合当代技术条件与文化语境的最有力的方式。这样, 群体通过不同建筑单体在这些层面上的共性才能获得整体上的地域特性。

综上可以看出, 传统建筑文化在当前建设中继承的中心问题, 不仅在于保护规划的缺位, 也在于在此领域中的“过度规划”。在单一价值取向及其所导致的观察方式的影响下, 建筑或在“不规则的私人效应”方面彻底失语, 或在商业利益诱惑下胡言乱语。

对作品不可能有终极的、一劳永逸的解释, 解释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但这并不等于说解释具有随意性。任何解释都不可能脱离文本和社会、文化在人们心理中的积淀, 必然带有时代的烙印。

城市与记忆 篇8

游人们来来往往,仿佛织出一张交错的渔网,亦如用肩膀搭建起一座迷宫。我走着走着,渐渐偏离了人群聚集的地方,一股浓郁却显得优雅、静谧中倍含张力的气息迎面扑来。

阳光透过老树的空隙投下,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一个造型独特的建筑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拥有西式的廊柱和中式的回廊。我分不清那是罗马柱还是希腊柱,也弄不明这是模仿着北方的庭院还是江南的园林。通向大门的阶梯上整齐地摆放着盛开的牡丹,墙壁上攀着藤蔓,匾上写着:仁济医院。用手机上网搜索才知:辛亥革命时这里曾经救治民军;1931年武汉水灾时这里作为武昌赈灾指挥机构;不仅如此,这里还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医学人才。看着面前的建筑,虽然经过多次重修,依然透露着肃穆,经过多年,它还矗立在这里,在我眼里,它不禁变得庄严起来。然而它又那么美,我想我要是能把它画下来就好了,可惜我并不擅长,只好拿出相机拍了些照片。

越往无人的深处走,景色越让人着迷。不管是原汁原味的老房屋,还是各具特色的纪念馆,都散发出古老又迷人的气味。近代教育在这里兴起,武昌起义的火种在这里孕育,这里是令人无限神往的“源头之处”。在老街隐蔽处的小巷里踯躅,看着古老的青瓦房屋,抚摸着布满青苔的红砖墙,触摸着微凉的岩石。这里也曾繁华,时间流逝,剩下的只是寂静和待我们缅怀的记忆。

有多少气壮山河的丰功伟业在历史的冲刷下灰飞烟灭,又有多少荡气回肠的帝王基业在历史的碾压下土崩瓦解。商业街嘈杂、老街冷清,时代的脚步走得太匆忙,而这些经过岁月积淀的艺术品却被遗忘在世界的角落,鲜有人问津。老街的丢失恰巧反映出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人类的现代文明可以创造出曼哈顿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面对这样的崇高,我们会由衷感叹现代化的繁华;但是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以前,还有无数的瑰宝被尘封于记忆,有了这些记忆,人类的发展轨迹才能完整。

回望昙华林,回望老街,那石板路上走马观花的游人和在老房子里开起的商店,令人对传统和现代的冲突唏嘘不已。但是,凡是存在的皆有合理之处,难道不正是这幅景象引起了我的警觉和感叹吗?不可逆的现代化都市的魅力就在于她变换了古老的风貌,从而唤起人们对过去的思念。

学校:武汉市第十一高级中学

上一篇:雅思高分写作的结构下一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