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六一儿童节的诗歌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歌颂六一儿童节的诗歌

歌颂六一儿童节的诗歌 篇1

一、儿童诗歌, 价值情感的教学追求

1. 诗人与儿童——情感价值的高度体现

语文教材中, 安排了许多儿童诗歌。儿童诗大致分为古诗和现代诗歌。在古诗中, 诗人使用最能表达情感的简单字眼, 让学生在感悟时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例如,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在这首诗中, 学生很容易就能接受“更上一层楼”的含义。再如,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千山寂寞, 一只飞鸟也看不到, 而在所有的小路上, 也看不到任何人影, 已浮现出一幅超乎寻常的凄冷情景, 这个时候只看到一个穿着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 孤零零地坐在一叶扁舟上, 静悄悄地垂钓着, 诗人笔下呈现出的意象, 带给人一阵阵悲凉萧瑟的震撼。诗境、诗趣的凝塑, 不是靠诗句巨细靡遗的铺陈, 而是靠“意象”将心灵中闪现的剎那间的真实感动, 像照相或绘画一样, 加以显现出来。诗中有了鲜活的意象, 欣赏起来, 就像面对一幅真实的景致, 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现代儿童诗中, 多以明快的节奏来歌颂、赞美美好的少年时光和生活。例如, 《水乡歌》, 诗歌的每一小节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 回环复沓, 琅琅上口;每一小节字数相等, 句句押韵, 富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诗歌配有水乡的图片, 很容易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境界。

2. 诗人的“儿童心理”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是个气质悲壮的诗人, 他的诗通常运用沉抑凄缓的节奏, 可是这一首诗却完全相反, 字字透露出无限喜悦的畅快气氛, 当你念着“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诗句时, 明快悦动的节奏会令你情不自禁的跟着杜甫喜狂起来, 这是一辈子穷途潦倒、流离失所的杜甫从没有见过的心情, 尤其是最后那两句诗“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才从巴峡出发马上就“穿巫峡”“下襄阳”“向洛阳”了, 一气奔腾, 毫不停顿, 恍如直下的轻舟。诗中的“忽传”“初闻”“却看”“即从”“便下”等转折语, 贯串不辍, 使整首诗的节奏变得更轻快爽朗。诗的语言之所以比散文精炼, 质地比散文浓厚, 在于诗以简洁的语言, 就能含蓄而有效地表达诗人强烈、真挚的情感。这个效果的达成, 部分原因也是诗人基于节奏安排所致, 而诗人对诗中情境的感受, 必然也是从节奏兴起的。

儿童诗即是儿童欣赏的诗。《江南可采莲》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天景致的汉代民歌:“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江南本是一水乡泽国, 一到春天时节到处都是绿意盎然的莲池, 莲池里莲叶田田, 鱼儿无忧无虑地在莲叶下竞相悠游嬉戏。这首诗的气氛悠闲, 情境舒适, 意象生动活泼, 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致, 勾起儿童的想象, 而且音韵优美, 节奏轻快, 是非常适合儿童欣赏的一首诗。作者当初并不一定是为儿童所写, 但是它的内容意境, 不但大人能欣赏, 儿童也能欣赏, 当然可以算做“儿童诗”了。

儿童诗诗人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写好儿童诗要拥有率真的儿童情感, 丰富的儿童式想象, 新颖而巧妙的构思, 天真而精粹的语言, 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这些便是儿童诗独特的诗韵所在。真纯的情感是儿童诗的灵魂, 作者在创作中大胆展开想象, 引导我们的孩子多欣赏童诗, 熟读童诗。诗人让孩子们学会发现诗, 学会表达诗。大千世界中的一草一木, 一山一水, 都是诗歌欢欣活跃的新生命。

二、摒弃一般, 重建儿童心理乐园

每一个孩子, 天然就是一首诗, 他们的一举一动, 无不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在他们的眼里, 大树是年长的爷爷, 月亮是美丽的姐姐, 鱼儿是调皮的精灵;他们会同情整天呆在天上的太阳, 会担心小鱼夜里睡在哪里。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过, 诗歌, 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 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 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 好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 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毫不夸张地说, 一首契合童心的好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 烙上一个印记, 带来一种节奏。

1. 用音响唤起想象

音响包括拟音、朗读、乐曲的录音。指导学生阅读之前, 播放一段与所读童诗有关的音响, 可以把学生带入音响所描绘的情境中去, 容易使他们联想起自己的经历, 建立起关于所读童诗的具体形象。

2. 用图画唤起想象

图画是用线条、色彩描绘形象的, 是唤起儿童想象最直接的方式。图画中描绘的各种景象, 又能刺激儿童展开丰富的联想, 从而更好地理解儿童诗的意境。

3. 用表演唤起想象

在初读儿童诗之后, 指导学生用自己对童诗意境的理解, 按小组分角色登台表演, 看哪个小组、哪位同学朗颂表演得最出色。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有趣的表演中, 通过相互启发, 想象童诗的内容, 人物对话的感情、意思等。

4. 用故事唤起想象

在指导学生阅读之前, 教师先绘声绘色地说所读的童诗故事, 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 使他们比较顺利地进入童诗情境, 从而加深对童诗的理解。

三、仿写诗歌, 打磨童心韵律之美

儿童诗来源于生活, 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所以在仿写中, 主要是让学生写出他们对生活的所思所想。这样的模仿是带有借鉴性质的, 写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对于小学生来说, 可就例句进行延续性仿写, 可就诗例进行整段仿写。

1. 品诗, 从儿童开始

教学《乡下孩子》一诗时, 不妨与学生交流一下, 你最羡慕乡下孩子怎样的生活?你就是乡下孩子, 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沟通过后, 请学生模仿句式:“曾是___”开头, 以“哦, 乡下孩子, 生在____, 长在____”结尾, 写出一篇属于他们自己的诗歌《乡下孩子新诗》。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 孩子具有诗人的气质与情感。在大量读诗的基础上, 学生对诗已经有一种感觉了。然而, 要创作出一首好的儿童诗, 还要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儿童诗。对于小学生而言, 教师应该从童趣和意境这两方面去引导学生赏析儿童诗。

(1) 富有童趣。

童诗是来自于儿童笔下的诗, 比成人的诗更具有趣味性, 而且可以说是一种稚嫩而又傻里傻气的趣味。也就是说, 写出来的儿童诗要有点“傻”, 这样的诗才会更可爱。例如, 贺振婕的《医生》:蚊子医生/出门去打针/打了一枚针/怎么越打越糟啊/起了一个大包包/痒痒的/“啪”的一声/赶紧把这医生绳之以法。读了这首诗, 小作者创设了蚊子叮人的情境, 只可惜这可恶的“医生”被人消灭了。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不禁叫人扑嗤笑出声来, 儿童诗正是需要这种纯正的趣味。

(2) 诗源自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要让学生把真实的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儿童诗更应该如此, 以营造一种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目标, 这样创作出来的儿童诗才能感动儿童, 受儿童的欢迎。例如, 笔者教学的《雨后》这首诗。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 小心, 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

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

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

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

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读一读这一首诗, 让你们体会到什么了啊?学生跃跃欲试, 都说自己在雨后有过这样的体会。班里的“小诗人”站起来说:读了这首诗, 让我体会到了我有过的快乐。把小妹妹那种想摔跤却又怕摔跤的心情写出来了, 我就是这样的心情。是啊!你看体会得多好啊!雨后的情境学生都不陌生, 很熟悉。

2. 写诗, 从身边点滴开始

儿童教学应该是一种进入儿童心灵深处的教学, 是一群稚嫩而又天真的人对世间万物做最纯真的发现与感悟。在一年的儿童诗教学中, 学生也写了不少的儿童诗, 尽管略显稚嫩, 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儿童诗优美的语言也深深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1) 换个角度看世界。

俗话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带给笔者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就是说同一个事物我们若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或许这个世界就会以新鲜、奇妙的姿态出现在你的眼前。例如,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诗: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笔者觉得要想写好儿童诗, 选题角度要新颖, 要能引起读者思考, 能体现小作者内心深邃的情感, 这样就能创作出优秀的儿童诗。

(2) 用对话法去看人生。

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儿童诗时, 应该把世间万物看成是有生命的东西, 像对待朋友一样说说心里话,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自然的一切都能成为学生说话的对象。例如, 《问银河》:银河呀/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鱼儿和水草吗/有戏水的小朋友吗/银河呀/在你宽阔的河道里/有南来北往的客轮和伸着“大鼻子”的货轮吗?整首诗散发着浓厚的情感, 尤其是问句的使用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仰望星空引发的许多绮丽的遐想。

(3) 提炼“诗眼”。

教师常对学生说写作文要反映真实的事, 但往往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情感, 显得枯燥乏味。儿童诗的创作要求内容个性化, 形式自由就能弥补其不足。不少的儿童诗往往因为有了一个“画龙点睛”的句子, 便使得儿童诗变得精彩, 我想, 这就是“诗眼”。例如, 贺炀炀的《星宝宝》:夜晚/星星宝宝认真听着/月亮姐姐讲/有趣的故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怎么不见星星宝宝呢/哦/原来他早早地上学去了。在这首诗中, “原来他早早地上学去了”就是诗眼, 希望学生应该勤奋学习。

3. 在对比中生妙语

我们在创作儿童诗时, 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去凸显生活, 这样的诗歌往往富有震撼力, 也易于引发读者思考。教学中, 笔者先让学生举出几组反义词, 根据举出的反义词去寻找生活中、大自然中截然不同的特点进行创作。例如, 黄伦辉创作的《白纸》:白纸/你显得多么平凡/雪白雪白的身躯/一点也不雍容华贵/但你又是那么伟大/一个个奇迹/尽在你身上展现。这首诗通过对比的形式把白纸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俗话说:教无定法。通过这一年的实践、摸索, 还参考了更多同行的教学经验, 笔者有理由相信, 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携手共进, 引导点拨得法, 儿童诗一定能走向百花齐放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夏登高.试论诗歌教学中的审美赏析[J].小学语文教学, 2006 (4) .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 儿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43-02

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塑造艺术修养和文化品格。诗歌凝练了人类语言运用能力的精华,对于诗歌的研究将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得到提高。我们要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不断的探究和摸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儿童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诗歌整体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诗歌的讲解时喜欢把诗歌拆开来理解,一句一句的为学生讲解诗句的意思,以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学习状态。但是诗歌艺术毕竟是有着自己的整体性的,诗歌整体的意蕴并不是诗歌各部分含义的简单相加,只有对诗歌整体综合起来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诗歌的原意。有时一整节课上完了,所有的句子都已经解析一遍,学生却对诗歌的内容似懂非懂,把握不了中心和重点。

(二)缺少儿童的视角

能够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些诗歌往往都是从成年人的成熟审美视角来看的,小学学生未必能够很好的领会其中的含义。儿童理解世界的方式与成年人是不同的,从儿童的视角来选择和讲解诗歌才有可能让儿童达到充分理解的程度。在进行诗歌学习时,儿童不是诗歌世界的过客,而是要真正融入诗歌世界之中,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领略诗歌的魅力[1]。

(三)教师对诗歌的理解缺乏深度和广度

诗歌是凝聚着人类智慧和情怀的艺术作品,拥有着巨大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在深度和广度上对诗歌进行充分挖掘,才能更好的掌握诗歌的精髓。但是许多教师对于诗歌艺术缺乏研究,对于诗歌作品理解不深,对于诗歌的技巧和内涵缺乏思考。

(四)对诗歌的课外阅读缺乏指导

诗歌修养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诗歌阅读才行。但是诗歌教材的容量有限,智能挑选出最优秀的几首作为示例。加强小学诗歌教育,必须在教材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量,这需要教师在课外为学生们进行诗歌阅读指导。对于教材内的诗歌,也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热,由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诗歌阅读方式,只有对诗歌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熟悉度之后,学生在课堂上才能高效的学习[2]。

二、儿童诗歌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诗歌资源

诗歌,是诸多文学体裁中是门槛最高的一种,不如其他的文学体裁普及。诗歌在理解上有天然的难度,教育界对于诗歌的培养并不十分重视,导致相关的资源非常缺少。许多人存在着学习诗歌没有用的错误思想。目前在教材中,诗歌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远远低于叙事文和散文,即使是出现了也没有受到重视。在课外阅读中,诗歌同样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教师的差异性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诗歌教育的水平。有的教师擅长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讲解诗歌时为学生提供丰厚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思维联想能力。有的教师偏重于诗歌之中的优美语言,尝试着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语言运用技巧。还有的教师则重点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诗歌成为了良好品质的载体。不同的教学理念最终让学生走上了不同的学习方向,对于诗歌的理解也大有不同。

(三)来自学生的因素

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比较活泼好动,缺乏自主性,容易被其他的东西吸引,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同一件事上,需要教师不停的吸引注意力。儿童的思维也与成年人不同,他们缺乏理性思维,但是形象思维特别发达。这让他们在诗歌的理解上有着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的方法。

三、改进学校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的对策

(一)补充诗歌教学的内容

利用图书资源和互联网资源为孩子们尽可能多的搜集诗歌资源,同时要组织教师培训,让小学语文教师的诗歌艺术功底快速提升,为孩子提供更高质量的诗歌教育。

(二)把握诗歌教学的综合性及整体性

在进行诗歌讲解时,不能仅仅把诗歌拆开了、掰碎了就行,而是要从整体上来把握诗歌的精神价值,引导学生去发现诗歌的美好。为学生讲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领略诗歌魅力。

小学正是儿童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小学时期的语文诗歌教育直接影响了学生日后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本文针对儿童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参考文献:

[1]张春娟.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诗歌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歌颂教师的诗歌 篇3

一寸一寸的粉笔,染白您的头发。火苗腾然而起,点燃成烛,照亮我们。让一个一个象形文字,成为您走过的脚印,攀上崖顶,让后来者踏上您的双肩,送我们走上社会之路。闪闪的星星,放射着绚丽璀璨,用尽最后一点余热。这就是老师您哪,我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

老师,您为我们当垫脚石,却不辞辛苦,我们又怎能报答得完您的恩情呢?老师,您为我们牺牲了您6年的大好年华,我们今生无法报答。老师,您就是园丁,我们就是小草,在您的呵护与关心下成长。老师,您就是雨伞,我们就是弱小的小苗,被您无微不至的关心着......老师像红烛,照亮了知识的路程老师像春雨,把点点滴滴的知识撒在我们的心里。老师像园丁,把幼小的我门培育成一个懂得知识的大数。老师像一把金钥匙,把无知的我们领进知识的宝库。老师像我们的妈妈,天天陪伴在我们生边,告诉我们一些丰富多采的知识。是老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知识。

送您一束鲜花,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送您一首动听的歌曲,给您带来一丝甜蜜。老师——您辛苦了,是您带我们走过风雨,是您用知识的营养将我们哺育,却从来不求回报与索取。是您给我们解答一道道难题。从此我们的生命中,随时充满了欢喜。少了许多烦恼,增添了一份坚毅。又是一个收获的秋季,您仍紧握手中白色的粉笔。为我们描绘着美好的未来蓝图,滋润着祖国的桃李。深夜里您还在认真地备课,睡梦中您仍回味着我们成功的乐趣。我们是春天里盛开的鲜花,是您给我们奏出美妙的旋律。您是辛勤的园丁,我们会牢记您的谆谆话语。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老师您辛苦了!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为我们奉献了许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啊!敬爱的教师,辛勤的园丁!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别人从生活中捞取黄金,但您只能获取花香。您的黄金是早晨的太阳,您的银子是十五的月亮。但您依然快乐的为我们讲解难题,您的自豪是桃李芬芳。

你献上一朵花,我献上一朵花,让我们编织个大花环,献给亲爱的老师妈妈。是您给了我们种子和太阳般的温暖;是您用汗水,把幼苗浇灌。您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闪烁着迷人的光华;你的歌声像春天的小溪,把欢乐带给了大家。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你的情;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您的话。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记住您的爱;无论我们走到哪儿,永远是您的一朵花。

老师,您每天,睡得最晚,却起得最早。生怕时间溜走。这,窗外的老槐树知道;树上的小鸟知道。在台灯下,您辛苦地批改着一本本作业。看着,看着,嘴角洋溢着微笑。但时光老人的足迹,无情地印在您那慈祥的脸庞。老师的梦很短,很短,但在梦中,她也能听到,上课清脆的铃声。在黑夜与黎明之间,老师像一根红烛,在默默地燃烧……

歌颂岁月的诗歌 篇4

再这样的日子里慢慢沉淀。

当我老了,折一身瘦骨,再无眠的寒夜,各个街角灯火辉煌

书房通明,用一颗豁达的心,来阅读唐诗宋词,元人排律,兴旺千古反话梦,带着诗眼倦天涯。

当我老了,携一缕清风,挽一抹夕阳,和老伴牵手,缱绻四季的昏黄里,感受夕阳无限好的美景。

当我老了,拨通孩儿他大妈的电话,絮絮当年年少的疯狂,唠唠家常家短,围攻一下彼此心肠。

然后电话里的笑声

回到了当年的肆意。

当我老了,儿子当了爸爸了,雅文当了干奶奶了,我们都带着孙儿,约一起,玩一场四人升级。

我们还能胜过孙儿吗?

当我老了,人生只不过是一场阅历,尊严在多年的磨练下,一寸寸浓了缩。

歌颂六一儿童节的诗歌 篇5

诗歌教学是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孔子《六艺》中就有《诗》这门功课。用诗歌来对儿童进行语文教学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诗歌的精神。而当下儿童诗歌的教学存在着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教材中儿童诗歌数量的贫乏

纵观小学语文课本, 一至六年级的课文中儿童诗歌仅只有十几首, 而且以低年级为主。如金波的《鲜花和星星》、冰心的《雨后》等, 对于学生来说, 这样富有情趣的诗歌的数量还是少了一些。谭旭东老师在《童诗在困境中挣扎》一文中将童诗的尴尬处境精辟地概括为: (1) 儿童文学家庭里的失宠儿; (2) 新诗家族里的流浪儿。

2. 教学方法单一

诗歌往往用凝练的语句去表达丰富的内容, 短短几十个字就能展现诗意的美景。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片面地对诗歌进行分析, 将流畅的语句肢解为单纯的字或词, 在分析字词的过程中, 不但一点点抹杀了孩子对诗歌仅存的那点好奇心, 而且破坏了诗歌所创设的那种意境, 那种美好。

3. 儿童诗创作的苍白

当下的语文课堂, 儿童诗创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大部分老师总是认为学生的能力有限, 诗歌的创作对孩子来说是很难的。于是, 课堂上只是读诗、解诗, 很少涉及儿童诗歌的创作。在台湾, 语文教学明确规定, 小学低段的课文以韵文为主, 小学生从写诗到写文, 写诗是写文的基础。台湾教育界认为, 让低段的孩子写诗比写文更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二、诗歌教学策略的思考

面对以上问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笔者反复琢磨, 希望能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而帮助学生幸福地徜徉于诗海。

1. 及时的补充

儿童热爱大自然, 倾情于多样的生活, 但又很难将自己对生活的这份喜爱、这份体悟表达出来。许多儿童诗歌作品则做到了, 帮助儿童更准确、更细致地去感受生活, 更活泼、更鲜活地去描摹大自然。因而, 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 可以通过一首诗的教学, 拓展一个作家诗歌阅读;由一位儿童诗人诗歌的阅读, 拓展到其他儿童诗人创作的诗歌的阅读。这样, 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 感受诗意的美好。诗人笔下的星空、明月、春风、夏雨、秋实、冬雪、飞鸟、走兽……都与孩子的情感水乳交融。

比如, 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第14课《鲜花和星星》时, 笔者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一起欣赏了著名儿童诗人金波的这首小诗, 在反复朗读之后, 在看图背诵之后, 孩子们是越来越喜欢这首小诗, 因为诗中的鲜花是那么美丽, 那么繁多。置身于花海, 孩子们仿佛就是花海中的一朵花或一只蝶;诗中的星星更是勾起了笔者与孩子共同的回忆——在晴朗的夜空下, 举起小手, 一颗一颗数着满天的星星。于是, 出示金波的儿童诗集《长出翅膀的太阳》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带着对儿童诗歌的好奇, 带着对金波的崇拜走进书中, 走进一首首小诗里。

2. 儿童的立场

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保有一颗童心, 这样, 才能和学生一起用学生的眼睛、学生的性情去学习甚至欣赏一首童诗。

如今, 我们总是站在成年人的立场去阅读儿童诗, 总觉得那些诗歌平淡无奇, 没有深度, 有时甚至会怀疑诗人的想象力。总之, 把一切看得太过简单, 太过容易, 缺少了那份童真, 缺少了那份浪漫。我们真的是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 怎样上好儿童诗的课?

(1) 读一读。“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来也会吟。”这句话让我深深地明白了朗读在儿童诗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儿童诗简单易懂, 形象生动。首先可以鼓励孩子各自去大声朗读。自主性的阅读充分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 让孩子在朗读中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然后, 让全体孩子拿着书本, 大声朗读。此时, 因为有了对诗歌的理解, 他们朗读起来, 就津津有味了。最后, 个别学生示范性地朗读, 更是可以激起孩子学习诗歌的热情。各具特色的朗读让孩子对诗歌的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2) 想一想。记得严清老师在听完周益民老师执教的《力量, 在冥思中拔节》后, 曾说:“这堂课, 我们不禁去关心蝴蝶的命运, 不禁跟孩子一起通过美的文字去领略一种美的感情, 去体悟一种人生的哲理, 去享用一种凄美的诗意。这种很宝贵的情感是文化, 这种很质朴的哲理是文化, 这种凄美色彩的诗意是文化。”是啊, 诗歌中内藏的情感是诗歌的灵魂, 是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 课堂上, 孩子在大声朗读之后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由“闹”到“静”, 鲜明的对比, 更是给孩子插上了思考的翅膀, 在诗中让思绪飞扬, 在诗中让情感交融。

比如, 雪天, 我领着我的小狗/从冰上走过/小狗也会叹息/它说, 很寂寞。——《雪天, 我领着我的小狗》

短短的几句话, 纯净得令人心颤。读了之后, 我们眼前马上会出现“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的纯美意境。整个天地之间是一片纯净的雪白, 在这样的世界里, 仿佛只剩下“我”和那只可爱的小狗, 悄悄地从冰上走过, 就如画家手执画笔, 在一块巨大而洁白的画布上轻轻地画下两条生命律动的线。世界仿佛静止了, 但生命就如冰面下的河水一样在涌动。简单的语言和凄美的画面表达的是一种纯净、寂寞的思想。这看似简单的诗句却透着深意, 透着深度。孩子们可以根据诗句去思考, 读了诗句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围绕这两个问题, 诗歌的情感就跃然纸上了。我们真的是需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我们的诗歌教学的课堂, 也只有当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才能在课堂上与孩子交流, 与孩子共同成长。

(3) 做一做。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起, 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 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 更为深刻, 也更为主动。”

《雨后》是冰心奶奶的诗歌作品, 描写了一场大雨过后, 广场上美丽、快乐的情景。一对小兄妹在广场上尽情地嬉戏,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课堂上, 教者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趣意盎然, 体会童真童趣。用动作的再现, 一步步走进诗中, 一点点走进人物内心里。诗中“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他喊:“妹, 小心, 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及“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小哥哥玩水的样子与小妹妹玩水的时候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表演一一再现, 并通过一举手一投足去逐步地体会:同样是玩水, 男孩子和女孩子就是不一样, 从而感受到冰心奶奶有多了不起。

(4) 画一画。人们常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一首首儿童诗也就是一幅幅充满想象的儿童画。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 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将诗歌与绘画有机结合起来,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在一笔一笔描画中, 在一色一色填涂中, 对诗歌的内容, 对诗歌的情感, 有了逐渐了解, 不需要太多的讲解, 太多的分析,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 感受那诗意的文字, 诗意的想象, 诗意的生活。

苏教版第四册语文书上有一首充满了想象、充满了童趣的儿童诗《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者让学生自己读读诗句, 再拿出笔将小朋友想变的事物在纸上画一画。这样, 语文课堂上既充满了琅琅的读书声, 又洋溢着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学生讲自己自主阅读的成果通过绘画表现了出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创作的由扶到放

我很喜欢在教学的过程中带着学生进行仿写, 我以为诗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诗歌范本, 为孩子展示了一个极佳的创作机会,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将一首首小诗跃然纸上。

《鲜花和星星》中, 诗人写到:

我最喜欢夏天满地的鲜花/这里一朵, 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我最喜欢夏天满天的星星/这里一颗, 那里一颗/真比地上的鲜花还多。

这是一年级的课文,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 写诗应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于是我将写诗的过程分为两步:

(1) 唤起旧知。课堂上, 我出示前面学习的课文《春笋》的插图, 并出示课文。然后出示诗句的格式:我最喜欢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_, 那里_________, 真比__________。

学生因为有了原有课文内容中对春笋的比喻, 将春笋比做嫩生生的娃娃, 自然而然想到了校园里的小朋友。创作了这样的小诗:

我最喜欢竹林里的春笋

这里一个, 那里一个, 真比校园里的小朋友还多。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一步步完成了诗歌的创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在课堂中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2) 放飞思绪。此时, 再次出现《草原的早晨》《春到梅花山》的插图, 孩子创作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每个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大显身手, 做一回小诗人。这时教师将时间交给学生, 将课堂交给学生, 让他们同桌互说互评, 在全班汇报。

儿童诗歌创编教学浅议 篇6

【关键词】创编      模仿     想象     情感   生活       儿童诗歌

一、模仿——创造的桥梁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儿童学写诗歌亦是如此,他们需要优秀的童诗做拐杖,从中汲取“写”的形式、方法和视角。一、二年级教材中,儿童诗占阅读总篇目的42%,这为孩子的学习和模仿提供了丰富的范本。因此,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生动的语言,感受纯真饱满的情感,并且激发模仿表达的愿望。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风》,这首诗语言浅显、生动,很适合学生仿写。学完这首小诗后,我进行了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景物在风中的变化呢?”孩子们说到落叶、小草、花儿、红领巾等,我进一步追问:“风来了,许多事物随风摆动,比如落叶打着旋儿落下来,就像在干什么呢?”学生纷纷回答像在跳舞、像在做操、像在翻跟斗等。于是,我启发学生模仿课文来表达。学生创作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一首首清新的小诗在他们的脑海里浮现。他们兴致勃勃地模仿着、创造着、表达着……

二、想象——表达的翅膀

莎士比亚说:“想象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儿童是一个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他们在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驰骋。

例如,二年级儿童诗《贺年片》选取学生熟悉的大自然的景物作为礼物,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感悟大自然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美好祝愿。

在学生走进文本以后,还要启发想象、跳出文本,促进基于个体体验基础上的个性的升华与张扬,激发学生“自己之声”。从学生精彩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童心的真、童心的纯;从学生有声有色的朗读中,我们能领略到每一个“哈姆雷特”的不同风采。

三、生活——诗作的源泉

生活是童诗创作的源泉,自然界更像谜一般地吸引着儿童。因为自然界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童诗表象,一草一木,一虫一鱼,让儿童的天性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认为人以外的一切自然存在,如动植物、江河、山脉、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所以我们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最深刻的表象。

例如,执教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插秧》一课时,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之后,我带学生来到校园里的喷水池旁,兴致盎然地引导学生欣赏水池边的景物:柳树、茶花、假山、蜻蜓等等。然后来场水池边的赛诗会,让学生在清水假山、在绿树红花中创编诗歌。

四、情感——语言的灵魂

诗以深厚的感情为生命,没有真情实感只能是无病呻吟。因此引导学生写诗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寻找令自己感动的内容,再以诗的形式、诗的形象、诗的语言去歌颂它,那样的诗才会充满真实的感情。

例如,执教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妈妈的爱》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母爱的体会,理解妈妈的爱,呼唤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如何让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母爱呢?我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悟、去体会,再适时引导,让学生仿写儿歌,写写自己的妈妈。不少孩子都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那碗清凉可口的绿豆汤”;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那温暖的棉被”;还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那严厉的目光,伴随着我一天天成长”。

歌颂黄河的诗歌 篇7

壮美的黄河;

从天而来向天而去。

黄河,

英雄的黄河;

缔造人间无数奇迹。

黄河,

中华的黄河;

流淌着那中华文明。

黄河,

如诗的黄河;

成就无数精美篇章。

黄河,

古老的黄河;

闪着那中华的魂魄。

黄河,

春天的黄河;

想着那迎春花盛开。

黄河,

夏天的黄河;

宛如那苍天的绿树。

黄河,

秋天的黄河;

描绘了多彩的世界。

黄河,

冬天的黄河;

孕育了那新的`生命。

黄河,

美丽的黄河,

你的明天更加夺目。

黄河最美 作者:万方俊

曾狂放的欢笑过

也汹涌的流过泪

流过泪

残酷世纪的温情歌颂 篇8

拉蒂格所取材的角度,是同年代中一些深具时代使命感的人所不愿尝试甚至是一屑不顾的:怎么有人会在烽火涂炭的人间记录那些富贵人家的优雅起居和奢华消遣呢?近一个世纪以来,摄影这门新兴的艺术,几乎都是时代悲剧的见证者。影像充满了人性被战争躁踊、被虚无包围、被犯罪腐化、被自我的伤感侵蚀,唯独就缺少生活中甜美的一面和人性中开朗的部分。

而拉蒂格的相机正好替这一个残酷世纪添补了空缺,提醒人们美好的时光原是存在过的。他没有跟随潮流,因此也造就了自己不朽的艺术风格。拉蒂格在自己生命中热情的摄影岁月里(1900~1930左右),所留下来的作品,至今仍温暖着每一位观赏者的心灵;因为他从来就没拍过生命里不幸的一面,他自始至终都是个温情世界的歌颂者。对于一个生活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而又历经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的艺术创作者来说,竟然从来不被时代的颠颤摇撼过,实在是件特别的事。拉蒂格的眼睛就是不愿转向那些痛苦、恐惧、丑陋、病态、黑暗、不幸、悲哀、绝望的人生百态;他一直只摄取生活里甜美、温馨的一面。这种以自己天性为出发点,而终生坚持自己抉择的创作路子,终于使拉蒂格成为他那时代里最为特别的影像记录者。

雅克·享利·拉蒂格(1894~1986)是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栩栩如生地记录了其个人生活和法国近一个世纪的社会风貌。而其独特的摄影风格影响了后来的许多摄影师。拉蒂格(Jacques Henrl Lartlgue)于1894年6月13号生于巴黎郊区的库布瓦(Courbevoie)。6岁的时候,小拉蒂格用爸爸的照相机拍下了第一张摄影,从此他开始了一生没有间断过的日记写作。1904年,他开始一边摄影一边画素描。眼中捕捉的题材,从少年经历、家庭兄弟姊妹间的游戏,到20世纪初飞机和汽车发明的种种见闻佚事、巴黎大街上美丽聪慧的女人、社会事件和体育比赛等等话题。这位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无尽好奇心的摄影爱好者,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摄影和冲印技术,不嫌疲倦地记录下每次拍摄的快门光圈指数,上万张作品被他小心翼翼地整理收藏在大相册中。

如此痴迷摄影,但是拉蒂格从没为它所限。1915年,他进入著名的巴黎芮丽安艺术学院(Academie Jullian)学习美术,从此绘画成为他的职业。自1922年起,他的绘画作品开始在巴黎艺术沙龙和南法展出。他逐渐有了自己的收藏家。

拉蒂格尽管出身显贵,可从不自炫,一生保持着艺术家的纯朴真实本色。他在活跃的法国艺术圈中交了不少朋友,其中包括剧作家萨沙一贵特(SachaGultry)、演员依弗娜·番棠、画家毕加索、凡东荣(Kees Van Dongen)、诗人让·考克托(Jean Cocteau)等。他为多位导演如雅克·费戴尔(JacquesFeyder),阿贝尔一冈斯(Abel Gance),罗伯特·布雷森(Robert Bresson),弗朗科依斯·特吕弗(Franc01s’rruffaut)和费德里克一费里尼(Federlco Fellin)制作的电影创作的摄影图片阐释了他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热爱。

虽然拉蒂格的摄影作品也偶尔在杂志报刊上登载过、并和其他几位法国专业摄影师如布拉塞(Brassal),曼·雷(Han Ray)和杜瓦诺(Do1sneau)的作品一起在巴黎奥赛美术馆展出过,但天才摄影大师的这一桂冠直到1966年他69岁时才姗姗来迟,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MOHA)首次做了他的一个回顾展,同时美国《生活》杂志做了拉蒂格的专题报道。这时他把父亲的名字昂利(Henri)加到自己的名字中变为了杰克·昂利·拉蒂格。三年后他的第一本图册《家庭影集》出版了,这为他赢得了全世界的声誉。1970年,由美国著名摄影师理查德·阿威顿(Richard Avedon)编辑拉蒂格图片出版了《世纪日记》一书。1975年,拉蒂格法国的首次回顾展在巴黎装饰艺术美术馆开幕。他被聘请为法国总统的专职摄影师。从此,拉蒂格成为各种专业、时尚和装饰杂志青睐的热门摄影师。1979年,拉蒂格将自己的上万张摄影作品及底片,130册大像集、日记手稿和他收藏使用过的相机全部捐给法国政府。为了保存、管理和传播拉蒂格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法国特别成立了雅克·享利·拉蒂格基金会。

通过拉蒂格的摄影作品,人们得以穿越时空,走进“美丽时代”时期法国文化的人文魅力中。美丽时代(1896~1914)是法国近代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科学发展以及新科技的发明与应用,例如电、电话、铁路、汽车和飞机等,法国一跃进入了现代化。而1900年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则标志着法国在全球新工业领域领先地位的确立和一个摩登时代的开始。在如此充满新鲜活力的社会中,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出现了。他们追寻新的时代精神、向往新的生活方式、渴望更多的高雅娱乐活动,结果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电影院于1895年在法国诞生,并很快和剧场。音乐厅以及美术馆变成了大家喜爱驻足的场所。1896年,在法国男爵古伯丁的呼吁倡导下,第一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恢复在希腊举办。此举激发了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在法国的蓬勃发展。而新的户外运动比如滑雪、赛车和网球等成为时髦的娱乐方式走入法国人的生活。所有这些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为法国的设计、时尚和前卫艺术发展提供了滚滚动力。这是一个优雅和张扬交织的金色年代。

歌颂六一儿童节的诗歌 篇9

关键词:维米尔,宁静,质朴,温馨,抒情

十七世纪的荷兰, 诞生了一位艺术巨匠:以市民风俗题材而闻名的维米尔。他用亲切纯朴的画风, 描绘着身边平凡的日常生活, 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成就, 被艺术史家评论为“在风俗画方面超过了其他任何人。

艺术史往往需要钩沉, 像维米尔这样的大师, 生前也名不见经传, 记载寥寥。他出生于荷兰德尔夫特一个小业主家庭, 1653年加入圣路加画家画会, 成为正式画家。他久居故乡德尔夫特, 在社会变迁中, 他一贫如洗, 只得靠当画商维持生计。1675年正值43岁却英年早逝。生前没有太大的名望, 死后很快被人淡忘, 只留下三十几幅为数不多的画作。长期以来, 他的画都被误认为是其他荷兰风俗画家的作品, 直到将近二百年后的十九世纪中叶, 人们才开始重新发现、审视、评价这位独特的艺术家。随之, 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也愈来愈高, 毋庸置疑, 维米尔成为西方画坛上最重要的代表大师之一。

十七世纪的荷兰绘画, 无疑是倾向客观的。政治与经济的上扬促使了荷兰艺术的繁荣。新兴市民敞开胸怀欣赏创业中的自己, 他们的审美趣味必然向着写实与世俗化的方向发展。信仰新教的荷兰人生活简朴, 工作勤奋, 过着简朴而充实的富裕生活, 表现出崇尚质朴、平和的生活态度, 他们反对放纵浮华的巴洛克艺术。这些都使荷兰的画家们自觉继承了十五、十六世纪尼德兰画派质朴写实的艺术特点。维米尔同样具有这个时代的现实性品格。他的绘画涉及的大部分内容是城市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 尤其是反复描绘有教养的中产家庭仕女的室内起居——读信、写作、弹琴、作画等等, 他所描绘的女性气质温雅、神态安详、衣着朴素。室内环境整洁、幽静, 显示出那个时期荷兰资产阶级健康、质朴而又高雅的审美意趣。站在维米尔的画前, 那种恬淡、平静、安详的气氛, 那种像诗话一样的描绘, 使我们神往, 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被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刺激下产生的焦虑、烦躁的心情已在顷刻间荡然无存, 心灵得到了净化。

维米尔的绘画不追求情节上的引人入胜, 不过多叙事意味上的描述。他画中的人物也不以动作见长。他笔下的妇女, 没有锦绣娇柔的动态, 她们或坐或站, 人物重心稳重, 表情沉静, 只在手部动态的描写和人物眼神的配合上, 做到了精微细致, 妙不可言。由此传达出人物优雅、高贵的气质。这种只在神态上、动态上的微妙刻画, 显示出维米尔独特的观察力。《窗前读信的女子》鲜明的侧影表现出少女专注安详的神情, 她站在窗前, 微微低着头, 眼神落在双手捧着的信纸上, 心无旁骛那信上所写的内容, 大多隐喻着爱情, 但我们看到的不是情欲的冲动, 而是精神默契的和谐。维米尔在描绘女孩脸部表情时, 有意采取了比较含蓄的处理方式, 使我们无法从女孩脸上看出确切的内心世界, 也无法确切的判断信的具体内容。这就增加了少女内心刻画的复杂性, 存了一个悬念, 使观众由好奇产生联想, 调动了观者的想象力, 真是产生了无穷的妙趣, 同时又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画本身而不是画中所要讲的故事。

后的结果, 而是在追寻中心灵得到的满足。这种满足让一颗虚弱的心渐渐充盈, 有了重量。用沉甸甸的收获去抵御生命中时刻存在的不能承受之轻, 然后就变得宁静与安然。如果人类的心灵家园是到不了的彼岸, 那么陈丹燕对个体归属的探寻是不是更有现实的意义?正如车前子先生对其散文的评价:“陈丹燕的书不仅是给小白领看的, 在文学上的意义我相信不久自然会被人体味出来。”

注释:

[1][4]陈丹燕:城与人——陈丹燕自述[J].小说评论.2005 (4) .

[2]尹德翔: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J].中国图书评论.2005 (1) .

[3]秦道红、陈胜乐:论文化散文[J].文艺评论.1993 (2) .

[5]范培松:新时期游记功过得失谈[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3) .

——维米尔绘画赏析

维米尔的魅力还在于在写实基础上精湛的处理所创造出的非凡的境界。现代的研究者经过X光的透视, 证明他的大部分画作都在完成之后又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调整。他的画面构成几乎全用常态下的平行透视, 不过于强调视觉幻像。他精于布局, 对画中所有的形体都经过剪裁、搭配、交错、避让, 所有因素一一“扣”得井井有条, 错落有致, 使一层层的空间深度巧妙地融合于平面图示, 凡是多余的细节统统淘汰掉, 保持以清晰的轮廓和大块明暗支配画面。画面中的窗户、帘布、桌面、各种静物等等不同的形体, 有意将它们几乎简化为明确的几何形态, 构成变化和对比, 但又在整体统一之中。人物穿插其间, 空间立体感由此而生。《德尔夫特风景》是维米尔的风景画作, 画面中天、城、河、岸四层平行构图, 空阔宁静。温暖的阳光透过大块的云朵倾洒在古老的建筑上, 这些房子安排的错落而有节奏, 云团被艺术家安排在画面一半以上的位置, 和远处阳光下清晰地屋顶相互照应从而使得画面的纵深感大大增强。宁静的水面和倒影的处理则为画面融入了浓浓的诗意, 那上下四层相互映衬的构图就像有四个声部的和声一样, 我们好像听见大自然的美妙歌唱。

维米尔还是运用外光的大师, 他描绘的室内景象, 都受偏冷天光的映照, 也就使得他的作品更加接近真实, 更加亲切。他的画面上往往有一扇敞开的窗子, 明亮的阳光或天光由窗外射入, 使室内充满了轻柔和熙的自然光。他总是将人物主角安排在窗户附近, 借助从窗户射入的光线使画面形成强烈的明暗转折、节奏变化和色彩对比, 从而既达到突出人物、处理空间层次的效果, 又使画面笼罩在充满清辉的诗意里。不管是《弹琴的女子》、《窗前读信的女子》还是《倒牛奶的女佣》, 在这些画中, 维米尔将外光从窗户引入并投射在洁净的室内, 清晰而又迷蒙, 使得一些原本不同质地的物品的表面出现了神奇的变化, 折射出如梦境般的柔和色彩及光影, 一些物品虚化了, 人物身上的起伏及器皿的高光隐隐地闪烁着温润如脂的光泽。结构复杂的室内景在这种光线的晕染下变得十分和谐、温馨, 这种光线的美妙变奏, 被维米尔加上了一层浓浓的抒情色彩。

维米尔在造型方面既严谨又灵动, 他的塑造极有概括力, 又在表现物体的质地、形状和色彩上达到了绝对的精确。除了传统的暗部留虚外, 在亮部也经过了整理, 下笔又不露斧凿之痕迹, 画面看起来没有任何费力或刺目之处, 形体塑造得既柔和又厚实。在描绘光的具体手法上, 维米尔尤其以用高光点为拿手好戏。他的光点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 在画面上产生了明暗和虚实的奇妙效果。由此, 人们推测维米尔很可能借助于某种带透镜的装置作为取景的手段。秩序、单纯、质朴、晶莹、和润, 正是这些因素的结合, 才使维米尔的画作如此令人难以忘怀。

维米尔的画缺少恢宏的气势, 缺少泼辣自由、豪放不羁, 也正因为如此, 他却能以朴实真挚的抒情打动、征服人心。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安宁、明净的和谐, 一切都沐浴在清辉里的“心灵的自然之光”。精妙的写实手法, 抒情的笔调, 卓尔不凡的审美趣味, 确应称其为“歌颂宁静生活的诗人”。

参考文献

[1].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1.

歌颂雷锋的诗歌 篇10

《永远的雷锋》

五十周年纪雷锋,华夏儿女跨时空。

忆起当年心潮涌,伟大形象育后生。

爱憎分明志坚强,为民服务洒浓情。

平凡工作献忠诚,无数好事不留名。

精神永驻闪光芒,驾驭时代创辉煌。

学习雷锋好榜样,亿万群众踏征程。

《雷锋颂》

小草躁动,细芽发颤

绿色吹响了号角

要大举侵犯这个三月

多年前有一个人也曾这样来过

他刮一场浩荡的风

他挥一面进去的旗

所有人都卷起袖子开始忙碌

大的钢铁,大的建设风风火火

红色的思想到处飘扬

四十三年的沧海桑田

总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

我们大声喊一个名字

与生机勃勃的绿色一齐

踏响生命的音符

振奋一个民族的风帆

《雷锋颂》

如果你是翅膀,

你拥抱蓝天;

如果你是鱼鳍,你亲吻碧海;

如果你是四足,你奔于绿林;

而你是雷锋,

你奉献青春,

远离了喧嚣凡尘,

欢歌笑语――

只因心中有爱。

虽然你的生命如昙花一现,

但依然灿烂,

但这短暂的一现中,

你仍不忘吃苦耐劳,

为祖国,

为人民,

再苦也是甜,

人最明净的是自己的心灵。

心灵是比阿尔卑斯山麓的湖面还要澄清的一面明镜,

映照的是你的灵魂,

生命,

不必须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

但你用心去做了,

你谱写的是一曲动人的生命之歌!

生命,

不必须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这句话我喜欢!

《七律・雷锋颂》

领袖七人齐挥墨,全民感事赞雷锋。

诚知尽善方长久,敢灭私心易世情。

沥胆箴言归日记,施仁步调对苍生。

欢歌响处连中外,不问英雄属列兵。

《雷锋》

一个离我们远去的身影

他冒雨送大娘和孩子回家

他曾打扫车站为旅客服务

他曾到工地打工来维持生活

在缺少爱的荒原

他是绿树一丝,春花一朵

在缺少爱的旅途

他是小船一只,大桥一座

三月的鲜花芬芳了他的名字

一个离我们远去的身影――

雷锋

《啊!雷锋》

谁不爱纯洁的善良

谁不想无私的奉献

谁又能真正做到呢

在物欲横流的街上

是谁拿着良心扫地

把诚实当做愚昧

啊!雷锋

我踮起脚尖把你张望

你的灵魂在何处安放

助人为乐是你的本能

大公无私是你的天资

为人民服务是你的最高境界

你的身影出此刻哪里

哪里就有热情和微笑

你把种子撒到哪里

哪里就生长无私和善良

啊!雷锋

谁不留恋你身前的岁月

谁不企盼你重新归来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在那里,

我要唱一个人。

他不是将军,

却立了无数功勋;

他不是文豪,

却写下不朽诗文;

他如此平凡,如此年青,

象一滴小小的春雨,

却渗透亿万人的心!

为什么呵为什么,

十亿人民的心里,

都念着这个,

二十二岁士兵的姓名?

他呵,

是一滴水,

却能够

反映了整个太阳的光辉!

他呵,

是刚展翅的鸟,

却能够

一心向着党飞!

他呵,

是才点亮的灯,

只但是

每一分光都没浪费!

他呵,

是刚敲响的鼓,

却能把

每一声都化成雷!

呵雷锋!

你不为自己编歌曲,

你不为自己织罗衣;

你不为自己梳羽毛,

你不为个人流一滴泪。

呵雷锋!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

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

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青春!

永生!

壮丽!

看列兵雷锋呵,

一步一个回声,

一步一个歌曲,

直晌透,

未来的无穷世纪!

《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成了亿万人民学习的典型。

这件事非同小可,它是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

也有人发出疑问:为什么要学习普通一兵?

我的反洁直截了当:为什么学习普通一兵就不行?

雷锋公而忘私,舍己为人。

雷锋言行一致,爱憎分明。

雷锋与个人主义彻底对立,

雷锋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

真了不起,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政治上便如此成熟和坚定。

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忱,

不愧是共产主义战士的典型!

修正主义者对雷锋不以为然,

因为,他们心目中另有标准。

为人民服务他们毫无兴趣,

更谈不到为了人民而把自己牺牲。

他们欣赏的是资产阶级的典型,

个人奋斗是这种典型的特征,

无非是关心个人利益和个人荣誉,

时时处处念念不忘渺小的“个人”。

愿做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吗?

那就要让思想冲破资产阶级的牢笼。

应对着两种尖锐对立的典型,

我们当然摒弃个人主义而选取雷锋!

雷锋的品德无比崇高,

但并不是没有到达的可能。

关键在于对人民和对自己,

你是否做到如雷锋一样的认真。

在群众中锻炼和改造思想,

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理论。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因而经常地作毫不留情的自我批评。

要认清,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者,

是就应剔除的害虫。

要警惕,他们有时也讲几句马列主义,

那是为了装演自己,欺骗人民。

雷锋高度的政治觉悟,

又在于他对敌人冷酷无情。

他痛恨伪装革命的两面派,

用光辉的一生照出他们丑恶的原形。

真正伟大的是雷锋的精神,

真正渺小的是个人主义的阴魂。

那些妄作鼓吹的修正主义者,

但是是开倒车的历史罪人!

要做思想战线上的彻底革命派,

就务必学习雷锋的精神,

把打击方向放在铲除个人主义上面,

切切实实向共产主义的目标进军。

我们应当学习雷锋,

这就是正确的结论。

让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

人人争当雷锋那样的普通一兵!

《不学雷锋也雷锋》

有一首歌

我们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把它唱起

然面它的歌词却深深的沉淀在我们的心底

它就像一首我们熟悉的唐诗

它就像一首我们熟悉的宋词

此刻我们无论在何时在何地

只要一听到它的旋律

我们都能够随口而出那一句句熟悉的歌词

它是那样的琅琅上口

它是那样的激励人心

每当我有意或是无意听到这首歌时

它总会把带回到那些纯真的年代里

戴着红领巾

坐在简朴的教室

随着老师的节拍唱了一遍又一遍

已不记得有多少次在大合唱的舞台上

我们激情高昂的把它唱响

这首歌的名字就是

雷锋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啊

雷锋一个多么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啊

我们都曾以他为榜样

去做过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

我们都曾以学他为光荣

去扶过老人过街或是去帮孤寡老人挑水扫地

这天的我们想起那时的天真幼稚

我们是不是都会微微笑

这天的我们虽然已远离了那个时代很多年

有人的已羞于谈雷锋了

更别说去学习雷锋了

但是请你记住

无论这天的我们身处怎样样的位置

当你感觉你在生活上或是工作上比别人吃亏时

不要抱怨不要憎恨

我都请你要乐观的应对

把你付出的激情和汗水

就当是又学了一次雷锋吧

《雷锋与雷锋精神》

一个偏僻的村落造就出一颗闪耀的明星!

一个贫苦的家庭孕育出一种伟大的精神!

他,家喻户晓!

他,众所周知!

他们一同穷响神州大地。

贫穷、压迫,

蹂躏着他的心灵。

柴刀、死亡,

摧残着他的身体。

心灵的伤疤与身体的伤疤,

催促他顽强的走过来。

他走过来了,

走过了苦难的封锁,

走过了命运的折磨。

他最后拨云见日,

他最后找到了提升人生价值的舞台。

于是,

他做了融入大海的水珠,永不干涸。

他做了一颗不锈的钉子,毫不停息。

焦虑和担忧浸入了柔和的温风。

孤独和恐惧泊在了温馨的港湾。

弱冠二年,

电线杆砸出了璀璨的精神,

营房边写下了不朽的诗行。

一种善良、美丽的生命在那里完结。

一种温馨、感动的价值在那里出生。

多少人从泥泞中走过珍藏他的故事;

多少人从崎岖里跨越呼唤他的名字。

多少人在蜿蜒中迷茫被他指引;

多少人在岔路口徘徊受他的鞭策。

他是一盏明灯,

他是一根长鞭,

他是一组诗行,

他是一种美丽。

《雷锋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二十二岁

本是多么阳光的年纪

就在XX年前的3月5日

《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将缅怀与敬意

汇聚成

“向雷锋同志学习”

从此

雷锋精神

成为了

时代的感召

镌刻于中华的血脉与灵魂之中

雷锋精神

变成了

不朽的丰碑

教育和影响着一代代的华夏儿女

他十分“吝啬”

每月只花五毛钱去理发

他又很“阔绰”

两次捐款却用光了200元的所有积蓄

从望城到抚顺

从八旬老叟到三岁孩童

有谁不记得他的笑容

又有谁不明白他的姓名

你看

他甘于奉献

严冬时他把双脚当成了混泥土的搅拌机

他克己奉公

情急时用被子遮挡雨水来保住水泥

他助人为乐

直到十九岁才有了一身像样的行头

他爱岗敬业

从农场拖拉机手到钢铁厂工人再到部队士兵

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远去的列车不会忘记

他为旅客端茶送水

破旧的雨衣不会忘记

护送大嫂回家让风雨汗颜

当年的汽车不会忘记

他把新中国的战士做的又红又专

在世的战友不会忘记

困难时有他及时的关心和帮忙

他不是传奇

却把真情撒满人间

让需要帮忙的人拥有温暖

雷锋不曾离开

他永远微笑地注视着我们

注视着这个给了他太多温暖和爱的世界

注视着这个因为有他的存在而变得令人动容的世界

他一向引领和鞭策着时代前进的步履

雷锋不曾远行

中国成长着千万个像他一样的“雷锋”

正用自己点滴的力量

正用自己向善向美的行为

为祖国的建设倾注了他们毕生的爱

雷锋就像人生价值的坐标

指引着我们奋进的方向

雷锋精神更像招展的旌旗

激励着我们不断地前行

《3月,我与雷锋有约》

3月

在这个特殊的季节

我总是忆起有关于你的

点点滴滴

那是你吧

穿着亮白如新的衬衣

满脸的微笑

像这个春天和煦的朝阳

暖意成流流淌在心间

那是你吧

在拖拉机的驾驶室里

捧着一本《毛泽东选集》

认真地研读

你在照片里仰慕着主席

我在照片外崇敬着你

那是你吧

扶起老人背着小孩

搬起砖头拖着水泥

社会需要

你的微笑就绽放在那里

社会需要

你的汗水就挥洒在那里

但是1962年8月15日

那一年那一天

坚硬冰凉的电线杆击打在你的太阳穴

也重重地压在了我们的心上

一个年轻的生命

一颗永不生锈的钉子

倒下了走了

留给世界的是默哀是沉思

但你并没有离开你在我们心里

在每一个春天疯长

你依然在

“向雷锋同志学习”融在血液里

“雷锋精神”刻在骨子里

3月我与雷锋有约

让大爱温暖人间

《学雷锋组诗》

(喊)

我们居住的城

变得很厚

被汽车的废气,雾霾,苏丹红,三聚青铵

层层笼罩

戴防毒面具的人

喊:“雷锋,我们多想借出你纯真的笑!”

(种子)

种子,就会发芽

只要不是稗谷。因了它身上储存了足够的阳光

在贫脊的.土地

也会吐蕊,结果

雷锋,是一颗种子

在人们的心中,开出无私的精神之花

(小与大)

雷锋的个子很小

镙丝钉也很小。而小个子的雷锋视野很大

将他的镙丝钉

看得也很大

他将他的镙丝钉,旋进大中国的骨架

撑起一座精神丰碑

(红领巾)

雷锋有一条红领巾

我也有一条红领巾

它都是红旗的一角,是先烈的鲜血染成

之后,雷锋

用自已的鲜血,又将它洗红了一次

当年,我流着泪

让红领巾的红

渗进我,至今奔涌的血液

《致雷锋》

你是春风,在寒冷的日子

把我们心中吹拂得阳光明媚

笑脸朵朵如花开

你是一条流淌的小河

总是在干裂的土壤

奉献甘露滋润心田

你是吉祥的小鸟陪伴寂寞的人

为他们送上舒心的歌唱

你是月光,为夜行人无私奉献光亮

你是一首动人心灵令人难忘的歌

我们一代代人永远传唱

你崇高的思想

在我们视野屹立成精神的铜像

你象里程碑一样激励我们斗志

给我们战胜千难万险的力量

雷锋

不仅仅是老一辈

我们80后、90后同样是你忠实粉丝

同样把你当成做人做事

永远的偶像

《雷锋活在老人间》

青春年少多少风云变幻,

英姿飒爽仿佛还在昨日。

一心为公拼命干,

瞻老育小无怨言。

助人为乐乐开颜,

雷锋赞歌歌不断。

如今我们不再鹤发童颜,

条条干枝枯藤爬满老脸。

闲不得也累不得,

心有愿力不从愿。

生活重心在保健,

雷锋精神怎样传?

看着年轻人太忙没时间,

帮忙料理好家务做做饭。

上班高峰不挤车,

少病少灾少负担。

夕阳红透半边天,

雷锋活在老人间!

《雷锋,没有你的日子》

雷锋,你的窗外

是春天落落野花,

秀而不实

人们感到一种空泛

我说这是没有你的日子

而绳索无处不在

雷锋,你该默默无闻

在慌懵的时候

我想起――

你,一个普通人

已经离开太久

此刻的黄昏云集

有人走出道德的墓地

你看他静穆的脸上

放出光芒,没有泪水

雷锋,你的年代

长过一个世纪

我不赞美你,你不是候鸟

没有你的日子

太阳还是月亮都不重要

你是作为种子才存在的

我明白,这是你

最喜欢的一句话

《赞雷锋》

啊,

雷锋叔叔,

你那一个个英勇的身影,

挽救了一个有一个人的性命。

啊,

雷锋叔叔,

你的一个个微笑的表情,

是你就别人以后最好的证明。

啊,

雷锋叔叔,

你那些美德,

让我无法用语言形容。

期望你在天堂,

也能把你的精神,

散播到天堂的美德角落。

《满江红・雷锋》

劈断昆仑,有宝剑,锋芒淬砺。

平地起,电光石火,一声劈雳。

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百姓仰英烈。

牧猪童,身世本平凡,真奇迹。

理安在・毛选集。

窍安在・忠党业。

大海中,一滴水珠洋溢。

公而忘私人本道,粉身碎骨心皎洁。

日记抄,字字出心头,言行一。

《歌咏雷锋同志》

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

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

阶级观清楚劳动念朴纯

螺丝钉不锈历史色常新

只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

《雷锋》

哥哥说:他是一幅

美丽的画,

姐姐说:他是一首

悦耳的歌,

妈妈说:他是月亮,

是盏指路的明灯;

爷爷说:他是太阳,

能照亮世界没个角落;

老师说:他是一粒种子,

能结出亿万枚硕果。

我说:要问他是谁――

昨日他是雷锋,

这天该是你,

是我!

在那里,

我要唱一个人。

他不是将军,

却立了无数功勋;

他不是文豪,

却写下不朽诗文;

他如此平凡,如此年青,

象一滴小小的春雨,

却渗透亿万人的心!

为什么呵为什么,

十亿人民的心里,

都念着这个

二十二岁士兵的姓名?

他呵,

是一滴水,

却能够

反映了整个太阳的光辉!

他呵,

是刚展翅的鸟,

却能够

一心向着党飞!

他呵,

是才点亮的灯,

只但是

每一分光都没浪费!

他呵,

是刚敲响的鼓,

却能把

每一声都化成雷!

呵雷锋!

你不为自己编歌曲,

你不为自己织罗衣;

你不为自己梳羽毛,

你不为个人流一滴泪。

呵雷锋!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

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

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青春!

永生!

壮丽!

看列兵雷锋呵,

一步一个回声,

一步一个歌曲,

直晌透

未来的无穷世纪!

《给雷锋叔叔的诗》

雷锋叔叔,

你离开我们已很久很久,

但是你的故事像星星一样多,

你背伙伴过河,

你扶大娘上火车,

你冒雨送大娘和孩子回家,

你到工地去干活,

你打扫车站为旅客服务。

啊,雷锋叔叔,

你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雷锋叔叔,

你离开我们已经很久很久,

但是你的精神永远留在人间,

我会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我会看见垃圾就捡起来,

我会把零花钱捐给期望小学,

我会把摔跤的小朋友扶起来。

啊,雷锋叔叔,

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雷锋叔叔,

你离开我们已经很久很久,

但是你的名字永远刻在我心中。

柯岩

看呵,在他士兵的星章上

正闪烁着宝石的光芒

他在每一件平凡的工作上

都注入了伟大的理想

伟大与平凡,理想与现实

就这样,凝聚在一个焦点上

多少次了,他在我们中间走过

一齐跋山涉水,一齐浴血披霜

也许我们会看见他,

在列车上端水扫地

下车时抱着小孩,扶着大娘

也许我们会遇着他,

在工地上推着小车飞奔

抢险堵堤,踏平凶波恶浪

他永远像早晨那样清新,

欢欢喜喜又匆匆忙忙

经过他身边的岁月虽短,

那每分每秒呵,都带着他的体温

永远在发热,放光!

《怀念雷锋》

三月的鲜花芬芳了你的名字,

三月的小雨打湿了那首歌。

和一九六三年并肩走来的不只是您的名字。

站在一九六三的起跑线上我开始凝视。

在缺少爱的荒原,

你是绿树一丝,春花一朵;

在缺少爱的星空,

你是皓月一轮,明星一颗;

在缺少爱的旅途,

你是小船一只,大桥一座;

在缺少爱的冬日,

你是一缕春风,一盆炭火;

啊,雷锋!你是爱的丰碑,

爱的旗帜,爱的楷模!

为了爱,多少人在呼唤你的名字,

当撞伤老人的自行车扬长而去,

当老大娘从泥泞的跑上蹒跚走来,

当车间里的小伙子倚墙打盹,

当建筑工地散失了水泥、钢材……

多少颗心在怀念,在呼喊――

“回来吧,雷锋!

雷锋,你回来!”

浸润三月的思绪,

沐浴三月的红雨,

我迷恋在雷锋的故事里,

轻轻地歌唱着――

《写给雷锋》

春天来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

响亮的名字

雷锋

以前以为

你只是一个时代的音符

会随着季节的变迁

逶迤而去

但是当你像

清风一样写意流动时

你便搭起了一座心灵的桥

有时尽管

北方风沙茫茫

有时尽管

南国云雾蒙蒙

但一代伟人对你的感情

寿同日月

辉比星辰

以前以为

你只是一本杂志的封面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落下帷幕

但是当你像

大地一样深沉浑厚时

你便指出了一条光明的路

有时尽管

前方坎坎坷坷

有时尽管

身后曲曲折折

但龙的子孙对你的敬仰

天不会老

地不会荒

其实

何必去想

你是否热情似火

何必去想

你是否伟岸如松

人民

对你的祝愿

飘在细雨里

真诚也透明

历史

对你的祝福

洒在雪花中

晶莹也洁白

这就足够了

尽管我

不能和你同龄

尽管我

未曾和你谋面

但我明白

在你的故事里

旭日

永远是轻盈的

原野

永远是苏醒的

海洋

永远是起伏的

《赞雷锋》

啊,

雷锋叔叔,

你那一个个英勇的身影,

挽救了一个有一个人的性命。

啊,

雷锋叔叔,

你的一个个微笑的表情,

是你就别人以后最好的证明。

啊,

雷锋叔叔,

你那些美德,

让我无法用语言形容。

期望你在天堂,

也能把你的精神,

上一篇:创文明社区建和谐家园下一篇:智慧女性,和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