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精选8篇)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篇1

1、“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2、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就会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3、我懂得了: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4、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5、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6、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7、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8、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9、◦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作者: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者:陶行知

4、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作者:陶行知

其他的教育名言

1、第斯多惠: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2、作者:徐特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3、莱辛:

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

4、席勒:

朋友是宝贵的,但敌人也可能是有用的;朋友会告诉我,我可以做什么,敌人将教育我,我应当怎样做。

5、第斯多惠: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6、——夸美纽斯:

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

7、——爱因斯坦: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篇2

读苏霍姆林斯基, 时时能感受到他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培养“幸福的个人”。他认为, 教育者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使他们成为幸福的人。

如果我们到中小学生中作一项民意调查, 问题就是“你幸福吗?”恐怕绝大多数孩子会摇着头写到“我不幸福”。

是的, 幸福远离了我们的孩子, 尤其是中学生。他们每天背着与他们的身体不相称的沉重的书包, 往返于家庭和学校间, 一天七节课, 晚上做作业至十点以后, 周末还有各种各样的培训补习等着他们。而到了迎考的初三、高三, 上课、补课、考试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优美的音乐、绚丽的图画极少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 体育课也只剩下了单调机械高强度的应试训练。我们的孩子, 比大人更累。

勤奋刻苦是我们民族的美德, “不吃苦中苦, 难为人上人”, 须经“十年寒窗苦”, 方有“金榜题名时”, “学海无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来”, 种种名言已被孩子们烂熟于心。

教育是明天的事业, 但为了明天, 就必须让儿童在人生的初始阶段首先咀嚼“劳役”的苦味吗?就必须让人生黄金般的岁月暗淡无光吗?学习应该不仅是为明天的腾飞做好准备, 也是为了今天获得幸福的人生。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需要研究的是, 如何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一种享受, 一种完美的精神需要, 一种能让孩子体味到幸福的活动。

如果我们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 把孩子们带到野外, 让他们观察太阳怎样向地平线降落, 水面、草地、田野怎样染上绚丽的色彩, 老师帮助他们找出表达思想所需要的词汇, 指点他们造句作文, 孩子们在这样的情景中感受美、抒写美, 能不感到幸福吗?

如果我们承认孩子是具有特性的个体, 承认他们在禀赋、爱好诸方面有着天生的差异, 不以统一的尺子去衡量他们, 不凭分数高低判别优劣, 而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 他们也许会找到幸福的感觉。

如果我们不是一味地加大作业量, 一味地加课补课, 一味地让孩子在疲惫无奈的状态中学习, 而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授人以渔”,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创造性的劳动中, 也会有成功的幸福伴随着他们。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 既然我们从心里爱着祖国的花朵们, 那么, 就尽一切努力让他们成为幸福的人吧!

“用终身的时间来备每一节课。”

我无法以语言形容这句话带来的极大的震撼:蛰息多年的某种意识被猛然唤醒, 让人失悔于多年的浑噩, 又感叹来日无多。

虽然国人常以“活到老, 学到老”自勉, 但步出校门, 大都以为学习告一段落, 尽管案头不乏书籍, 但阅读更多的是具有趣味性和随意性, 而缺乏为教师这一职业、为你所上的每一堂课进行永远准备的积极学习的精神, 缺乏对智力财富的不断积累。

终身学习, 这是一个古老而时髦的话题, 是一个虽不新鲜但需不断加深的意识, 是一个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的概念。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 科技高度发达, 社会高效运转, 事物高速变化, 教师们在大学里所获得的系统知识, 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需要, 必须运用系统学习时所获得的动态的学习能力, 不断获取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每月买这样一些书: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的科学问题的书, 关于人的心灵的书。

教师传授知识施行教育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魅力, 一个好老师, 应该是学生崇拜的对象:品质高尚、学识渊博、谈吐优雅、举止文明———需要在不断地读书学习中自我完善。

学养深厚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 纵横捭阖。处理教材高屋建瓴, 讲解点拨深入浅出, 教学设计新颖独到, 处理课堂突发问题时灵光突现———智慧源于深厚的知识积淀。只有当你的知识储备大大超过教科书的要求, 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而且, 你才有精力去关注学生,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点反应:疑惑时的蹙眉, 领悟时的欣喜, 及时的调整你的授课方式与节奏, 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一个好的老师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只有不断获得新知, 接受新的信息, 才能找到与求知欲强、思维敏锐迅捷的学生的兴趣切合点, 在共同喜爱的书籍中徜徉, 在共同的话题中交流, 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加深了解, 与之心灵相通。

而处于繁杂的、重复的, 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事务中的教师们又何尝不需要新鲜血液的滋养?纷至沓来的新知识将强有力地刺激你的大脑, 点击你的智慧火花, 遏止你思维的僵化, 在知识阳光的朗照下, 才能永葆心理年龄的年轻。

为激发一些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愿望, 我们在课堂上常有意无意地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给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提出比较容易的问题, 让他们顺利地回答问题, 偶尔地品尝一回成功的喜悦, 体味一些学习的乐趣, 教师的出发点自然是善意的, 这种激励也常常是有效的。

但是, 如果这种办法使用过多, 渐渐成了一种行为暗示, 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当老师的问题提出后, 学生们已从以往的经验中猜出该由哪些学生来回答, 于是, 大家便对一些同学的能力有了定评, 分出了等级。久而久之, 对常常回答简单问题的同学难免有轻蔑鄙夷的眼光, 而且颇为理直气壮觉得“老师都认为你不行”。

而这些回答问题的同学自己呢, 也就形成了自己能力差的概念, 久而久之, 便安于接受这样的现实, 对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问题根本不去思考, 坐等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总结, 而且他们努力的欲望渐渐消弭, 惰性、依赖性逐步增长, 自信心就很难树立了。

其实, 学习是需要一些压力的, 适度的压力会促使学生去发奋、去拼搏, 这就如人在困境中智慧与力量会有超常的发挥一样。前些年, 不也有专家提出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实”吗?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能并最大限度地调动这种潜能。

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 提问的内容不能太难, 以免仰之弥高, 望而生畏;必须是他跳起来能够得着的高度, 又必须是逐步递增的, 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的创造性的劳动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阅读则是调动兴趣的最有效的方式。不必说现在孩子的智商大都不低, 即使是一些看起来理解力不强、反应迟缓的学生, 也会表现出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它们也许隐藏在孩子意识的深处。那么, 反复的、有趣的、有意识的阅读 (经过老师挑选的程度渐次提高的一些读物) 将会刺激他的大脑皮层, 让科学之光更鲜明更长久地照耀———一旦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全部唤醒, 智慧之泉便会汩汩涌出、潺潺不息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兴趣自何而来?除天生外, 又该如何培养?师长的引导、成功的激励、情境的诱发……还有强化, 这也该是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学生“要学会为自己创造内在的刺激。‘必须’两个字常常是唯一的动力刺激”。

就人而言, 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自是莫大的幸运。但大千世界、万物纷繁, 非事事皆能有趣, 即使有趣之事也非每项内容每个环节都能激人兴趣。尤其是脑力劳动, 日复一日地阅读、计算、思考, 单调而又寂寞, 兴趣之花只在适当的季节、适当的条件下盛开。而更多的时候, 你是“必须”去做。

“必须”表示了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 学生大多对异彩纷呈的活动课感兴趣。但之前的案头工作、扎实的有关知识的储备是必须的, 否则会将活动变为闹剧;学生不少对寻觅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题思路欣喜万分。但精确的计算、严密的推理也是必需的, 否则也将前功尽弃。

以强化之法培养兴趣, 可从最不感兴趣之事入手, 强迫自己集中精力, 强迫自己做任何一件事都专心致志, 良好的学习品质也能随之养成。而先做“必须”之事, 将最感兴趣之事放至最后, 其过程必是越来越有趣, 可以逐渐焕发出充沛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

“必须”是痛苦的, 而这痛苦又是必须的。在痛苦中, 你经受磨炼, 培养意志, 逐渐把“必须”变成“我要”, 兴趣也就在强化中培养形成了。

唯有“必须”, 才能体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唯有“必须”, 才能冲破兴趣之“牢笼”, 走向更广阔的知识世界, 更全面地塑造自己。

“要思想, 不要死记!”

这也是老生常谈了, 但忽略思考, 死记硬背, 却又是不断重复的新现象, 常见有学生在课堂上看杂书、养神, 一派悠闲模样。他们以为, 平日无须烧香, 临时抱抱佛脚, 考前背背书也能考个不错的分数, 但考过不久, 强记的内容便到爪哇国去了。

这是因为, 他们临时获得的只是表面的、未经充分思考的知识, 而表层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只有理解了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它”, 如果你能深入思考你所接触的知识的本质, 探寻规律性的东西, 你对知识的记忆就越牢固, 而且以这种方式记住的内容, 即使一时遗忘, 也极易被回想起来。

提倡理解性记忆, 首先要教会学生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 注重寻求答案所呈现的思维轨迹、运用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从个别的、典型的问题推演出一般的普遍性的原理, 而不是把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如果在教学中固守程式、重复操练、追求唯一标准答案, 将会造成学生僵化的学习方式, 抑制他们的创造才能。

苏霍姆林斯基:永远的敬仰 篇3

5月17日,我们到达奥伦堡的当天,年近古稀仍精神饱满的伦达克教授带着她的同事和学生,准时在宾馆楼下迎接我们。在主人的热情引领下,我们穿过列宁广场。步行至苏维埃大街19号二楼教科院办公室,外间是会议室兼助理工作室,迎面墙上是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画像和格言,两边是院史和主要学术活动介绍,书架上摆满了教育书刊。

伦达克教授把我们让进里间她狭小的办公桌前,倒上黑咖啡请我们坐下,拿出资料一一介绍会议的筹备情况和日程安排。我们趁机向她请教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印象,她说,当时并不知道老师有多大的名气,只感觉他是一个充满爱心、宽严相济、敢于担当、不知疲倦的人;只听过老师一学期的社会课,更多的收获是做学生干部交往中得到的教诲。看到她桌上摆放着一本杂志,封面是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我们就好奇地问其中的一个小女孩是不是她,她微笑着摇了摇头,把她新出版的论文集送给我们每人一本。《德育报》社张国宏社长代表中国同行向伦达克回赠了他的书法作品,上书:“苏霍姆林斯基——教师的良心!”

在学校副校长、历史学博士伊凡诺娃·亚历山大·格奥尔吉耶夫娜教授的办公室里,我们一边用午餐一边听介绍。伊凡诺娃女士说。国立奥伦堡师范大学成立于1919年,是在奥伦堡国民教育学院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现有教职员工350余名,设立有本科、研究生、副博士和博士等学位,开设有法学、哲学、心理咨询教育、组织心理学教育、历史和政治科学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等多个专业。伦达克教授领导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她是全俄功勋教育活动家、博士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讨专题会议会场后,学校学术评审委员会主席,全乌拉尔地区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主席。她不仅坚持实践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长期从事集体教育的研究,还带领研究生从多角度探讨现代教育的种种问题,著述甚多。她多次应邀访问中国,并建立了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机制……

伦达克教授到中国访问、讲学期间,惊奇地发现:中国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推崇热度、翻译广度、研究深度超乎想象,产生的成果数量甚至比乌克兰和俄罗斯还多,特别令她感动的是普通中小学实践运用之广、创新之多和教师研究成果之丰。她对本次会议的筹备和在俄罗斯的召开,发挥了核心作用。为丰富会议日程,她特意精心挑选衔接师范与中小学教育的教学基地作为考察对象,兼顾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她特意把参观考察、教学体验和学术交流结合起来,邀请附近的校长列席旁听:她特别关注中国同行对于学习实践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意见,当学校代表介绍经验或与会代表发言时,每讲完一段话,她总是优雅地打断,让即时翻译出来,好让我们听明白,然后请中国代表发表看法。

5月20日上午,苏维埃大街19号二楼会议室,专门安排了“在班集体中如何学习和传承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研讨会。会议开始前播放了苏霍姆林斯基生平和教育思想介绍的专题片,主持人宣布了研讨的主要议题:

——苏霍姆林斯基对马卡连柯集体教育观点的继承与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集体教育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教育思想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和教师发展

——在班集体建设中如何践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与会各国代表结合自己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理解,重点对个性与集体、集体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关注精神生活、打造精神共同体、在东西方观念差异中找共同点等进行了热烈讨论。会后,国立奥伦堡師范大学C·阿廖申科校长专程到场,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正式签约,计划未来共同合作研究和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阿廖申科校长代表俄方签字,吴盘生主任代表中方签字。唐云增先生向阿廖申科校长赠送了他的专著《一万个日日夜夜——全国班集体建设研究三十年(1983-2013)》。

在大会交流和参观考察过程中,我借助一位代表谈苏霍姆林斯基以花譬喻、教育孩子的话题,重点谈了如何全面理解、正确运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以下是我发言的内容:

在中国,曾经有一位老师以小学生季娜摘校园温室之花的故事的前半部分为素材,给学生出了一道续写作文题,结果大失所望,所有的作文都谴责了小季娜的摘花行为,而没有一个人问及她为什么要摘花。这位老师由此感慨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的缺失,也由此造成人们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方法的误解。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仁慈之心就容忍孩子们去采花吗?什么时候可以采花?什么情况下不能采?带着这些问题,我认真阅读、归类整理了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关于“花”的教育话题和感想:

(1)还是在学生时代,在山花烂漫、万物生机盎然的季节,安娜·萨莫伊洛英娜老师带学生们来到了森林,当孩子们领略了大自然美好的风光,急匆匆准备回家的时候,老师说:孩子们,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采集些鲜花吧。——当孩子们关心长辈的时候。长辈会感到高兴,这是关怀和敬爱的标志!

(2)花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大自然的书。带领学生走进田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找到了知识的最初源泉。——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应当停留在具体思维上。

(3)刚参加工作不久,一个名叫斯捷帕的男孩在玩耍中无意把教室里的一盆玫瑰花给碰折了,他大声斥责这个孩子,没让这个孩子再照看教室里的花。——在孩子的生活中,故意捣乱的情况是极个别的,因此也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才能对学生进行惩罚。

(4)每天上课前,孩子们都会采一朵不同颜色的菊花带进教室,放在講台上。——这是孩子们情绪的晴雨表,在这情感洋溢的集体生活中,教师不是一个冷漠的见证人,而是一个思想家、学生的同志和朋友。

(5)小女孩季娜摘了菊花,老师说:“为生病的奶奶,你再摘三朵花吧。”——孩子们有许多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应该受到指责的行为,却往往是受到心灵中高尚热情的激励而产生的,如果您不了解、不发现这种热情,您就可能把那微弱的人类高尚之情的星星之火扑灭掉。

(6)小男孩托利亚要摘铃兰花,老师说:“好的。在掐之前,你来说说它有多美!”——我的理想就在于使每个孩子能实实在在看到关,让他们对着美惊叹不已,把美的东西化作自己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

(7)少先队员们在校园角落栽培了菊花,孩子们摘下了几朵花,角落里的关消逝了,那块地方顿时显得一片荒凉。——不要忘记,你们生活在人们中间,谁都爱欣赏美,应该创造美,而不是破坏它,不是毁坏它。

(8)加利娅的继母得到献的花后,老师对孩子们讲:“如果我们能培养出好多花来,到三八节的时候就给你们的妈妈每人送一朵菊花。”——节日那天,学校邀请各位妈妈来,加利娅的继母也来到学校,孩子也给她献了花,老师向双方谈及爱的问题,他的话打动了母女的心。

这使我感悟到: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对美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我们不能在赞赏一种做法时,一定要去谴责另一方。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童年时代没有领略到人的心灵美的话,他就不可能成为有教养的人。但是,美所唤起孩子的欢喜往往是利己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还要让学生明辨是非。因此,当一年级的小女孩为生病的奶奶摘下温室里最大的一朵菊花时,苏霍姆林斯基毫不吝惜地又亲手摘三朵花,作为奖品赠送给她;当还是孩子的托利亚要伸手摘花时,他循循善诱,让托利亚仔细观察花有多美、不由自主地停住了手;当孩子们在校园随意掐菊花时,他就不客气了:咱们学校里花虽然多,可是如果每个同学都去摘一朵,岂不把花园给糟蹋了?而当节日来临时,他又毫不吝惜地让孩子们摘下最美丽的花朵,送给自己尊敬的人。

因此,全面理解、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应当深刻了解当时苏联的社会环境、教育现实和大师成长的土壤,像移植玫瑰花一样小心翼翼,像区别对待摘花的孩子一样悉心备至,像春风化雨一样把美的情感植进青少年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篇4

我们的职责是:全面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的禀赋,形成对艺术创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种多方面的完满的精神生活。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的个性更为复杂、更丰富的了。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的完善,就是共产主义教育的宗旨,实现这一宗旨的途径就象人自身一样复杂纷坛。。

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匀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如果教师的聪明才智“深化”到培养每个学生“创造性的能力”上来,如果教师所讲的话善于激励学生投入创造性的能力的竞赛,那末,学校里将不会有一个平庸的学生,理所当然地,生活中也将不会有一个不幸的人。

人不仅创造财富,还要为人处事,而且在为真、善、美的服务之中看到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意义。需要教人们学习的正是这些东西。

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复杂性,有时也是悲剧性就在于:虽然“草稿”里蕴藏着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人的各种素质——卓越的才能、禀赋、倾向性、天才——但是负责对这一“草稿”进行加工,以便使其变得更为美好的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用自己那双笨拙而又漫不经心的手把草图中美好的东西弄得丑陋不堪。

每个学生的才能和天赋都可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日后,一些人将成为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另—些人将成为工程师、技师、医生、教师,又有一些人将成为钳工、车工、农业机械师,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会使他们很相似,这就是智慧和创造性在劳动中起主导作用。

一个教师只有把为别人作出贡献视为自己的最高享受,他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信念的真正培育者,才能造就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一个人为了使他人幸福而奉献出自己时精神力量,并由此享受到高尚的、无私的欢乐——这种榜样是照耀青年一代生活道路的强大的光源。让学生在刚刚开始认识生活的时候,就能遇到一位可敬爱的老师,这种学校才会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

在学龄初朋,教师对儿童来说,是打开事物和现象的世界的人,而在少年时期,教师就是打开思想的世界的人。

我热爱教育工作;因为它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人,我在工作中首先去认识人,观察他们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如果善于对待和善于琢磨,就能使人成才。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

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家始终行动得象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教育的利剑和长矛往往为之交锋和折断的许多问题就会非常容易地得到解决。

我们作教师的应当在自己的集体里发扬我们的教育道德,应当把在教育工作中确立人道主义原则视为每个教师教育素养的最重要的品质。

集体的教育信念激励了教师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成为每个教师个人创造的动力。

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数学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

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维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终生连接在一起。

教师集体是一个志同道合者的创造性友好集团,这个集团中每个人都为集体的创造转嫁出他的个人贡献;每个人借助于集体的创造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同时他又使他的同事们在精神上充实起来。

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由于教师和学生集体在精神上的一致性,教学过程不是单单归结为传授知识,而是表现为多方面的关系。共同的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社会和政治的兴趣把我们教师中的每一个人都跟学生结合在一起。

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教师的个性之所以对学生集体产生影响,其艺术在于,当教师谈到某件事情时,仿佛轻叩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考虑自己,并为自己然虑,最后把他们领进生气劲勃的教育源泉一一志向。

整个数育过程都贯穿着一条道德义务感的红线。义务感并不是束缚人的枷锁,它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恪守义务可以使人变得更高尚。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使义务感成为自觉纪律这个极其重要品质的核心,缺少了这种品质,学校就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

每一个成人都应该记住,只有当他们的行为正直而高尚的时候,他所坚持的道德观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并支配孩于的思想和感情。没有实际行动就谈不到道德。为儿童树立榜样首先意味着激励孩子去作好事。

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于,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

单调的攀登动作会感到厌倦,但每一步都是接近顶峰。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在充满着体贴和关心的家庭中,永远不会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争执,伤感情。

父母之间道德高尚的爱情是孩子们健康的、生气勃勃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保证。

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再教育工作中,要使公开的和隐蔽的、社会的和私人的各种教育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类幸福的谐音就产生于这种结合之中。

人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快乐和幸福如果得到的越容易,那么他在成年的生活中就越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财富只有当他为人的幸福服务时,他才算作财富。

尽量提高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地位,以便使孩子看到你在播种这颗种子使你生命的崇高意义;这颗种子正萌发为茁壮的幼芽。

我们做父母的,应首先以自己的相互关心的行为来教育孩子。

假若世界总似母亲以甜蜜的眼睛看着孩子的内心,假若孩子在未来生活的道路上一切都象慈祥母亲似的那样善良和甜蜜,那么就会减少悲哀、犯罪和悲剧了。

要善于创造家庭生活中及宝贵的财富——相互爱恋,这也就是说要在家庭中创造有利于教育子女的气氛。

人类爱是教育的强大力量。谁能以自己的生命倍增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谁能进行自我教育,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人们心灵中最强有力的、最有智慧的财富(爱情)就象音乐,象醉人心灵的迷人美丽一样在影响着孩子。这种财富永远拨弄着孩子敏锐的心弦,如对言语、对善良的心愿,对敏于感受爱抚和亲热的情感。谁的童年被爱的阳光照耀着,那他就会互相创造幸福,就会对父母的言语、对他们善良的心意、对他们的劝导和赠言、对他们的温存和警告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爱就意味着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而这种心灵的感受能力是来自父母,但不是什么言语和解释而是榜样。

如何对待人类美丽的花冠——妇女,孩子用自己的心灵从那些细腻、微妙、不易察觉的小事中可以体会得到。

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母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光辉榜样,一切关于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没有父母的榜样,没有父母在相互关心和尊敬中所表现出来的爱的光和热,儿童的自我教育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用什么充实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用什么来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只有唯一的、强有力的、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它能把我们的形象深印在孩子的心灵中(人类真正美好的形象)。这种力量就是爱,它就是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让我用自己的生活来创造这种财富吧,它存在于父母的心灵里,即可用以教育孩子的爱。

教育的伟大精神力量可使孩子养成学习用父母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养成向父母学习用父母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养成向父亲学习如何尊敬母亲、尊敬外祖母、妇女和人。

“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件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在某种好的东西中来认识自己——善于支持人的这种高尚的志向是多么重要啊!教育者往往在那么长久而痛苦地寻找的那种自我教育的强大推动力,不是就在这里吗?应当在心理学讨论会上提出这个问题:人的表现问题。……怎样才能做到,使人尽量地努力在好的方面表现自己呢?我深信,一个人想在某个好的方面表现自己的愿望越深刻、越诚挚,他在内心对自我纪律的有求就越高,他对自己身上不好的的东西就越加不肯妥协。”

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它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

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化的时间,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三分之二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因为,说实在的,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并由此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

我们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驾驭年轻的心灵。我们的思考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我们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不可遏止的向往。

小学生记忆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说在决定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在早期童年时代进入到意识中的语言的鲜明度和情感色彩程度。孩子接受这些印象的同时也就锻炼了记忆力。

你们生下了孩子,一定要记住,从孩子能用自己的眼睛看见五彩缤纷的花朵或玩具时,能听到树叶沙沙作响、蜜蜂嗡嗡叫时,就应开始培养孩子的智慧。在这个期间,人有多少心力投入到孩子的意识中去,那么他将来就带着相应程度的智慧、聪明进入学校。

我们坦率地告诉父母:假若你每天不进行系统的教育工作,那么你的孩子将智力发育不良,进入学校后学习也不会好。

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他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假若要求时产生于父母的争吵之中,而且是当着孩子的面,那么这种要求不论多么合理和正确,对孩子来说也是没有威力的,不是非执行不可的。

有些父母认为,他们对孩子的权力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禁止,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假若对孩子只是一味禁止的话,就等于给他加上了镣铐,会使他变得畏缩、消极、无进取心。父母的要求不应只表现在禁止做这,禁止做那上,而最主要的是表现在提醒孩子去从事某些有益的活动。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

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 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

教师常常忘记,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伟大的义务感,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培养未来的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

要使每一个教师都成为他的学生的榜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热爱知识,不知疲倦地探索求新事物。

教师的威信是教师智盟和思想的结晶,是使集体树立尊重自己的理想、原则和信念的能力。只有和谐一致,即前面所讲的教师言行一致,才能使教师树立起成为巨大教育力量的威信。教师的活动(指成为学生榜样的活动)是建立自己威信的基础。

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科学基础学科,他应当能够分辨清楚这门科学上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

为了使集体受到教师的和谐一致的理想、信念、兴趣、趣昧、好恶等崇高精神的鼓舞,需要些什么呢?首先需要教师具有高深的学问。用列宁的话说,要具有真正的学问。我们的教师必须深刻而又严肃地认识到我们是在用思想和知识教育人的这一真理。

教师是老一代人与年轻一代人之间的连结环节,他应该跳板而已。如果你们看到某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忠实地复述教科书,那就可以断定,这位教师距离教育工作的高度素养的境界还相差甚远。

一个好教师是这样的人,他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观、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除此而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成为学校的骄傲。

使学问真正深入到我们的血肉里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

我们的职业的精神和哲学的原理,我们的工作的要求就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颗知识的火星,教师应当从整个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营养。

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

你的知识、你的求知渴望和阅读爱好,就是你个性教育力量的强大源泉。你自己要善于看待这个源泉,并引导学生前去这个源泉。

我们这行职业和劳动工艺的精神基础和哲学基础就是这样: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

一个有学识的、善于思考的、有经验的教师,他并不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明天的课,他直接花在备课上的时间是很少的。……但他确实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他永远不会说:我的知识已经积累够用一辈子了。知识是活的东西,它永远在更新。知识也在陈旧和死亡,就象人有衰老和死亡一样。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

一个好教师是这样的人,他桔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除此而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以成为学校的骄傲。

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来了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书,这是一种重要的、永放光辉的明灯,是学校集体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阅读,这是一个富有智慧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借以通向儿童心灵的门径。

一个教师如不经常置身于书的世界:他的使命是不可想象的。每周都得到充实的教师藏书是思想和精神力量的源泉。书本知识是教师的财富和智慧。一个真正的教师才能感受到知识是个人研究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一种欢乐。

这就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对书本要有浓厚的兴趣,要乐于博览群书,要善于钻研书本,养成思考的习惯。

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

提高教育技巧——这首先是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来提高劳动的素养,首先是提高思想的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先底的研究精神,那末任何提高教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

只有日益深入地钻研教学和教育过程的微妙细节,只有不断地开辟塑造人的灵魂这门艺术的新境界,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成为教师的教师,才能为别人所信赖和尊重。

教师的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

能力、志向、才干的培养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直接影响,是不可能实际解决的。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

把一个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公诸于集体,是一种非常细致的事情,要很有分寸,讲究方法,要有很高的技巧。集体对个人施加的影响应当是含蓄的,潜移默化的,而且最主要的是使学生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

掌握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工作中最细致的而且研究得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要掌握注意力,就应当深刻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和他们的年龄特点。多年的学校工作经验使我深信,要能掌握儿童的注意力,只有这样一种方法:就是要先形成、确立并且要使儿童保持一种内心状态,即要做到儿童精绪高涨和智力振奋,这些都是由于产生驾驭真理的感觉和思想上有一种自豪感。

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我坚决相信,学校里往往带来很大不幸的冲突,大多数根源就在于教师不善同学生们谈话。

教育素养这一重要品质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的话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当完善地掌握规范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言语中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教育的支柱。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思想、信念和教诲进入儿童的心灵。

教师的言语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这也是合理利用教学时间的重要条件。如果教师本来没有把概念讲清楚,以后又要进行无数次的复习,那要浪费多少时间啊!

正因为教育者能够使用明智的、真挚感人的语言,正因为教育者要求言行一致,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我们才能培养出爱国主义者。

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你必须严格地、坚决地关心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

我校集体认为,全体教师都了解涉及每个学生的一切,即了解他的思维、情感、天资、能力、兴趣、倾向、爱好,这是我们的职责。只有当每个孩子亲身感受到是许多教师在影响他,而且是他们每个人仿佛都在把自己的一份精神力量注入给他的情况下,教师集体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

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意识到儿童不理解你,就会使你生气,教师生起这种气来,就往往无法摆脱。亲爱的同行,相信我,侵蚀学校生气勃勃的肌体,毒害学生集体生活的冲突,多半正是这种互不理解引起的。

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思想、感情和感受的世界。个人怎样“影响”集体,集体又怎样“影响”个人,对此我们是无权视而不见的。让学生感到孤独,感到对他的痛苦和欢乐无人作出反应,这是教师的道德所不容的。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同志。

教师基于他教导学生的道义上的权利,对学生怀着真挚诚恳的感情,这正是激励学生要实现成为一个好人的志向的生气蓬勃的力量。真正的教育者很少直接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可要成为好人啊。学生是从教师深厚而真挚的感情中体会到他的善良用心的。 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要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是道德。

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全面和谐的发展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能力与需求的协调赋予人的充实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他体会和感受其中的幸福。

我要关注的是,让我所培育的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

在我们所教育的人的身上,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体质的健全发展应当合而为一。教育者的本领和艺术,在于他每时每刻都能够清醒地把握住这种和谐发展的实质。一个共产主义新人,并非所有良好特点和品质的机械堆积,而是他们和谐结合的统一体。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他们的个人素质、意向和能力。

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儿蛮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性、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取决于他的生命的活力和精力充沛的程度。

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

生活渐渐地作出了结论:只要整个学校、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作出努力,首先是教师努力教育,没有也不会有一个学生不能成为诚实正直、热爱劳动、坚强勇敢、无限忠于祖 国和劳动人民的人。

学校的理想……就是不让任何一个没有在智力方面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不学无术的人,不管他们(名义上)受过哪一级教育,对于社会来说都是危险的。不学无术的人,其本人不可能是幸福的人,还会给别人带来危害。从学校毕业出来的人,可能有某些知识不懂,但是他必定应当是一个聪明的人。

我校教师集体认为,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学校成为培养学生的公民精神、劳动态度以及思想和道德——审美态度的第一个场所。如何在孩子这个未来的公民头脑里 培养起一个公民、一个劳动者、一个共产主义建设者的牢固思想核心,这是我们在教育工作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的最重要的准则和主要尺度。

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道德名言 篇5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苏霍姆林斯基

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

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 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的语录 篇6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心地善良的人首要的一点就是爱人。他对共同事业的忠诚来源于这种对人的热爱。我们认为培养热爱人的感情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是苏维埃学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奉劝年轻的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末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好的东西。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篇7

当前,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倡导和谐教育,力争和谐发展之际,考察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无疑具有迫切的意义。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体系,笔者在本文解读了该体系中最发人深思的若干侧面。

一、在教育方针上,强调功利与人本两因素之间的和谐

在教育方针上,或曰在培养目标上,流行的理念和做法是:要么单纯为升学做准备,要么只为就业做准备。苏霍姆林斯基并不否认这两个目标各自的现实性和部分的合理性,但他批评这两个目标的短视性、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性质,以及二者各执一端的片面性。因而他提出更高的教育理想和培养目标应当是: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勇于创造和精神充实的合格公民与幸福个人。[2]

苏霍姆林斯基道出了一位人道主义教育家所持的根本原则:在确立培养目标时,应既适应现实,又高于现实,因为教育肩负着人道主义的崇高使命,它应发挥以人本统帅功利的导向作用,应做到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统一。否则,就无从谈及有所突破。

这也引发我们按此思路去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谐教育”,并解读与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的要旨(求知、生存、做人、人际交往)。

二、在教育目的上,强调“天赋开发”与“全面发展”之间的和谐

在教育史与现实中,“天赋开发”与“全面发展”并不和谐:要么从一个极端以“全面发展”否定“天赋开发”,如前苏联时期有此现象;要么跳到另一个极端,以“天赋开发”取代“全面发展”,如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有此现象(其理由是:认为“全面发展”不现实,且埋没“天赋人才”)。

其实,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早就界定并论证过,“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相对性、开放性、现实性范畴,它本身就包含了“天赋开发”,二者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互动互促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也正是这样理解二者的关系的,他视二者是全局与部分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是良性互动的关系。

不过,苏霍姆林斯基针对苏联传统教育中用曲解了的“全面发展”否定“天赋开发”这个偏向,联系他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所遇到的新难题,曾大胆地把“天赋开发”当作“全面发展”的突破口,将其提升到了重要位置。即引导学生于其天赋所在的某一领域中去充分表现自己并取得成功,由此形成自尊、自信、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借助情感动力迁移规律,推动其薄弱方面的发展,最终达到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举出无数的实例证明,正是因学生于天赋所在的某领域里取得了成功而推动其全面发展的,也就是说,“天赋开发”成了攻破“全面发展”这座堡垒的突破口。例如巴甫利克的转化过程就是铁证,等等。[3]

无疑,苏霍姆林斯基对“天赋开发”与“全面发展”之和谐的辩证把握,包括对“突破口”的新发现,丰富了全面发展教育及和谐教育的经典宝库,因而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三、强调课堂学习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和谐

“精神生活”,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范畴。何谓“精神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曾从多个角度来说明精神生活的含义:1.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人的精神生活意味着在积极的活动中使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需要和兴趣都得以形成、发展和满足。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就道德需求指出,人在智力、能力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然而通往道德发展顶点的道路对任何人都开放着,这里有毫无限制的平等,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写的“我”,成为独一无二的人(实例见《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卷第95页所载学生的转变);2.从“发掘人的天赋才能”的角度看,学校精神生活的含义就在于:必须尽力创设充分的条件,以使每个人的天赋特长都被激发出来;因而学校的精神生活应当是多方面的,以便于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表现、确立他的潜在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3.从智育的角度看,学校的精神生活表现为各种智力兴趣的激发、发展和满足,表现为知识在实践中的积极运用,智力财富在集体中的交流。总之,要让德、智、体、美、劳与个人天赋特长有充分表现的时空和余地。

基于以上界定,苏霍姆林斯基断言,学校里不能只有课堂教学而无课外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他认为,课内课外无主次之分:不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外多方面兴趣的发展以及集体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都是主要的;课堂教学只不过是广义概念的“教育”这一整朵花上的一片花瓣而已;课堂教学必须在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背景下进行,才能带来成效;如果学生只限于学习功课,除必修的课程之外再无别的,那么学校就将成为令人厌烦的场所,学习则将成为繁重的、讨厌的、单调乏味的事情。相反,只有当学校里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时,知识的掌握才会成为诱人的事情。这里的“无主次论”和“花瓣论”十分独到!

苏霍姆林斯基的结论是: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也即让学生在多方面、多领域充分表现自己的天赋、兴趣、爱好、特长,才能促进个性全面发展,挖掘个人天赋才能,保证学习富于成效。他认为这种模式的教育才称得上是“和谐教育”。他还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和谐结合的哲学高度具体地界定说:“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表现,自已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而“没有和谐的教育,就没有和谐的发展”。他因此大胆地提出:人全面而充分地表现自己,这个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并朝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的以上创见、提醒和忠告,无疑也击中了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要害,并为我国“和谐教育”的起步提供了参照标。

四、强调“非情感因素”与“情感因素”之间的和谐

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所谓“情感因素”,从心理学角度说,是指人的情绪、感受、意志,外加兴趣、爱好、需要等心理成分,它们有别于智力、认知、思维、记忆等“非情感因素”。苏霍姆林斯基的可佩之处在于,敢于在人们普遍崇拜认知、思维、智力的年代里,坚持教育规律,强调“非情感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和谐。在他看来,情感就是内驱力,没有情感就没有做任何事情的内在动力,因而情感教育是和谐教育基础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视野里,有人际情感、道德情感、智力情感、审美情感、劳动情感、创造情感等,情感无所不在。他对每一种情感都作过深入的考察和论述,例如,他对智力情感的论述就极有说服力,他把智力情感比作是“知识的种子洒落其上并从中长出智慧来的土壤”;[4]他十分强调“思维的情绪—意志源”,认定“思维始于问题和惊异感”。[5]他指出,“没有情感就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没有“情感—意志上的刺激力”,则“活生生的思维幼芽就会枯萎”。[6]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因学习上或其他领域的成功而形成的自尊、自信、自豪感是智力发展、自我教育、“可教育性”的内驱力,并能借此推动全面发展。

在推行素质教育、倡导和谐教育的中国学校也理应会与苏霍姆林斯基发生共鸣,也应确保“非情感因素”与“情感因素”之间的和谐。

五、强调多把“量尺”之间的和谐

与上紧密相联的是如何对待学习成绩、追求高分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揭露他当时的苏联学校状况说,现在学校里的许多弊病,其根源都在于人的表现的片面性、畸形性和单方面性。在许多学校里,也可以说在绝大多数学校里,人的表现的惟一领域就是知识的评分,就是他能否达到学校规定的那个最高分数。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控诉说:片面追求分数是一种令人极端不安的病态心理。这种病态心理笼罩着家庭,致使父母要求孩子只能得5分,至少也要得4分,不走运的孩子一旦得了个3分,简直就被视为罪人,更不用说得2分了。这种病态心理也控制着教师,致使教师只看到教育的一片花瓣,而看不到整个花朵。这种病态心理更摧残着学生,以致一个10岁的小女孩竟然眼泪汪汪地打开登满2分的成绩册恳求其妈妈说:“妈妈,咱们搬到没有学校的地方去住吧!”……针对此种状况,苏霍姆林斯基大声疾呼: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之惟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学习、功课、作业、分数,无论如何不可成为用以衡量和评价一个人的惟一的、排斥其他一切的尺子。相反,要使学生通过亲身经验深信,人们是用许多把尺子衡量他的,是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看待他的。要使每个学生在他的精神能够得以发展的领域里得到提高,显示自己,表明自己是好样的,从人的尊严这个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不是低人一等而是精神丰富的人。一句话,“要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真正教育家的勇气、情怀和义举,对于我们来说,不正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所十分需要的吗?但愿我国教育工作者能从中汲取营养,以此作为和谐教育的起点。

六、强调教育“目标”与达标“条件”之间的和谐

紧接以上问题的是,究竟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确保每个学生全面而充分地表现自己呢?为此,苏霍姆林斯基分别从时间、空间、内容三方面作出了别具一格的、切实可行的安排,这就是:

第一,把每日的下半天辟为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

第二,为学生建立众多的课外活动小组,从而满足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发掘每个人潜在的天赋才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背景;

第三,在以上时间和空间内,引导学生突出三项爱好:最喜爱的学科钻研对象,最喜爱的劳动创造项目,最喜爱的课外阅读书籍。

就这样,苏霍姆林斯基使他的学生真正做到了全面而充分地表现自己,全面而和谐地发展自己,从而取得了公认的突破性成果。

可见苏霍姆林斯基的可敬可贵之处,正在于敢于打破常规,弃空谈,做实事,创造切实可行的条件,从时间、空间、内容上真正保证学生的全面表现和全面发展,即做到所提目标与达标条件的和谐,这无疑也是我们启动和谐教育时可供借鉴的好样板。

七、强调课堂教学与大自然刺激的和谐

就当代学校而言,一般习惯于把孩子关在书斋里学习而远离大自然。苏霍姆林斯基则抛弃此项传统和积习,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个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他独树一帜:在春秋两季,低年级(小学阶段)学生几乎三分之一的课都移到大自然去上,在大自然中办“蓝天下的学校”,办“快乐学校”;一至八年级(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都在大自然中上“思维课”。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大自然是陶冶情感、开发艺术思维、进行审美教育的源泉;从赞赏家乡自然风光到热爱祖国山川原野,这是德育的起步内容和有效途径;花草树木、阳光空气、风霜雨露、酷暑严寒,都是养心健身之宝;变化万千的自然现象,则是综合训练观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的极佳手段。到大自然去“旅行”,到大自然去读“大自然之书”,到大自然去上“思维课”,这都帮助苏霍姆林斯基取得了教育上的奇效。

可喜的是,今天我国个别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也开始利用大自然这个教育资源进行教育,但愿这颗“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八、强调教学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和谐

教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构想早就见之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人则与时俱进地论证了现代工业条件下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苏联建国后,按理说具备了真正贯彻教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现实条件,然而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三个时期的苏联教育实践表明,这个思想遭到了扭曲,因而贯彻得很不理想。

从教阅历纵跨以上三个时期的苏霍姆林斯基,表现出了一位真正教育家的胆略:他不为风所动,不随波逐流,坚持适度、正确地落实教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坚信:生产劳动是育人的可贵资源,是任何其他手段都无法取代的资源,只要分寸适度,安排得当,实施得法,就能产生奇效。他在充分利用生产劳动这一教育资源上,在正确实施教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上,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首先是在硬件、软件上的突破;其次是在体现时代特殊要求上的突破;再就是在“一育促多育”上的突破。最发人深思的是,每当苏霍姆林斯基遇到教育难题时,例如面临“后进难教的”、“智力迟钝的”学生、“消极冷淡的”学生、“缺乏个性的”学生时,他的排难妙方之一就是坚信“孩子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这一教育真谛,以某项创造性劳动为突破口,借此激发情绪、调动思维、开启智力、取得成功,确立自尊、自信、自豪感,从而排除障碍,打开局面,推动孩子学有所成和全面发展。

这里不由联想到当前我国学校的现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虽然白纸黑字地载入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但是在学校实践中却被“应试教育”冲击得几无痕迹,此种状况确系莫大的讽刺。但愿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能从苏霍姆林斯基那里得到一些勇气和启发。

九、强调课本研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的再一个非凡之处,就是充分利用作为教育资源的书籍世界,极度重视课外博览群书的“书海生活”。

相比之下,一般学校只囿于熟读课本,忙于课堂和家庭作业,搞“应试题海战术”,排挤掉了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以题海生活取代了书海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则把课外博览群书的书海生活视为课堂教学的智力背景,视为教学计划的第二套大纲,视为精神生活的有机部分,视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源泉。他表示:“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念的真谛之一。学校,首先就意味着书籍。”[7]他耐人寻味地指出:“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这便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能缺少很多东西,也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8]他还认为,即使一所学校远离城市文化中心,但只要能设法弄到书,并形成浓厚的读书气氛,那么,这所学校的水平和质量就不会亚于城市文化中心的学校。

正是出于以上教育信念,他把自己领导的帕夫雷什学校打造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书籍世界”。他还对课外博览群书的书海生活作了专门考察和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带规律性的结论和措施。他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了周密指导和安排,他为阅读兴趣、阅读技能的培养和奠基研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

苏霍姆林斯基在处理课本研读与课外阅读、课堂学习与“书海生活”的关系上的所思、所言、所做,包括用“书海生活”取代“题海生活”(对我们今天来说还有“网海生活”)以及创书香校园等突破性创举,对正在推行素质教育、和谐教育的我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来说,想必能有所启发。

十、在实施体系上,强调多位施教主体及“五育”之间的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持系统工程观点,他形象地指出,在“塑造”人这一系统工程中,有多位“雕塑家”参与进来:一是教师个人,二是师生集体,三是父母和家庭,四是亲朋戚友,五是街头伙伴,六是书籍和传媒,七是受教育者个人(指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七位“雕塑家”都从各自的角度来“雕塑”受教育的人这个共同产品。如何协调各方力量及其作用?按苏霍姆林斯基的另一比喻性说法就是:由交响乐队的总指挥来协调,而总指挥就是学校,亦即校长和教师。正是出于这一教育信念,苏霍姆林斯基以他主持的帕夫雷什学校为基地,把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一个统一施教体系,并成就了举世瞩目的业绩。

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间的和谐,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又一层次的系统工程思想。学校历史和现实中常常暴露出这样的反常现象:时而强调德育,时而突出智育;时而让生产教学和劳动教育冲击一切,时而根本取消生产教学和劳动教育;长时期地把美育和体育置于“残剩”地位。苏霍姆林斯基则坚决反对这类失常偏向。他强调,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工作中,一般地说,没有任何一样是次要的,这里的一切都是重要的,如果有任何一点被忽视或者做得不正确,就会使全面发展这一完整的统一体的和谐基础遭到破坏。

传统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另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对各育之间的相互依赖及相互制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彼此渗透关系缺乏认识,于是造成单打一的纯智育或纯学习,充其量也只限于进行彼此割裂的、互不相干的或德、或智、或体、或美、或劳动教育,这显然不是和谐教育,因而效果不佳。

苏霍姆林斯基的贡献正在于,他令人信服地论证并落实了各育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他指出:“教育的各种影响之间存在着数十种、数百种、数千种依赖关系和制约关系。教育的效果,归根结底要看这些依赖关系和制约关系考虑得如何,更确切地说,要看这些关系在实践中实现得如何……”[9]

无疑,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强调多位主体及“五育”之间和谐关系的系统施教观,值得我们在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谐教育时深思与借鉴。

十一、强调教师素质与育人事业的和谐

教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崇高事业,是最人道的职业,因而要求教师具备跟人打交道的相应素质——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无处不予强调的和谐之道。

那么,这种相应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师的素质可以列举许多方面,但其中最居首位的应是怀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或曰“把心交给孩子”)的诚心。其次,教师要有以人为本、正确处置人与物、主体与客体之关系的素质。坚持以儿童为中心,而不能以教材为中心。再次,教师要具备复合型素质,即成为实践型研究家与研究型实践家兼为一身者。要既充当教育科学与教育实践二者间的中介人,又充当教育科学规律的直接探索者,从而做到: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最后,教师还必须具备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善于实施“和谐教育”的素质——这指的就是处理本文前述十个“和谐”关系的综合本领。这里就不加赘述了。

结论:以上笔者从十一个侧面解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至此想必会引发同行们的如下共鸣,即:“和谐社会、和谐教育、和谐发展”是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夙愿;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前苏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了实现、弘扬它的尝试,并给后人留下了极有启迪意义的丰富遗产;21世纪的中国教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应争当苏霍姆林斯基式的那种实施和谐教育的“普通一兵”或者“和谐教育大师”!

摘要:为了促进落实“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规律,本文从十一个侧面解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核心思想体系。其解读逻辑涉及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观念、独到举措、系统工程、教师素质等。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和谐社会,和谐发展,和谐教育

参考文献

[1][2]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M].王义高主编.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1卷,84,3~13.

[3]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M].王义高主编.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5卷,103~126.

[4][5][6]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王义高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3,23,284~286.

[7]苏霍姆林斯基.我的教育信条[J](.俄)青春[J].1968,9.

[8]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王义高等译.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50~51.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 篇8

内容摘要:从识字教学、诗文阅读、创编作文三个方面探讨苏霍姆林斯基语文教学思想中审美教育的具体实践,旨在探索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知美、赏听美和创造美。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 语文教学 美育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长达32年的执著顽强的日常教育实践,从未离开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从美育教学角度对其语文教学思想中的美育实践做简要论述。

一.营造轻松环境,在识字教学中感知美

1.在轻松课堂中怀揣憧憬美。在开启识字教学的美妙旅程之前,每一个小家伙应当怀揣着一颗充满希冀的心,扑通扑通的憧憬着即将飞到他们身旁的美。在通向知识宝库的第一步,为了不让“学习”这项小学生的一项基本任务变成纯粹只跟书本打交道的活动,从而让小家伙们很快地觉得学习是“那样的困难、那样的无趣而又恼人”[1]。他主要提出了三点:一是不要给学生建立“你必须记住,学不会你就当心”的心理预设,这样的预设所带来的心理暗示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而起反作用。教师的每一句微妙的课堂语言、每一个细小的行为肢体动作甚至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在传递这是一趟轻松的未知发现之旅,以后的每一步都将预示着惊喜和乐趣,让孩子处于一种轻松的心理氛围之中,为之后艰难而又漫长的学习道路创下漂亮的开场。二是恰当使用“分数”。使用分数的时机、分数的功能以及评分的原则至关重要。前者是要等到孩子们学会对评分高低的结果进行恰当归因之后;中者在于奖励,而不在于惩罚,聪明的教师应当学会使用分数的奖励功能;后者应是“乐观主义和富有乐趣的原则”[1]。三是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滋味,增强孩子们的自我效能感。若毫不吝啬地夸奖孩子们取得的一个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都会使孩子们对接下来的识字之旅怀揣着无限的憧憬美。总之,在轻松的心理氛围的花坛中,没有分数这一利器的折磨和摧残,闻到的是成功盛开花朵的芬芳,每个孩子都会憧憬着踏上这一趟希冀之旅吧!

2.在绘画识字中想象形象美。他认为识字教学同绘画、同游戏紧密相连,恰好可以成为连接学前教育与小学教学的一座桥梁[1]。寓绘画于识字教学之中的创意来源于一次教受教于生活的经历:带领孩子到树林中去,一只几次试图飞起来,但总未能离开草丛的甲虫吸引力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孩子们仔细观察和想象,他生动的绘画和字词的书写相结合的直观形象教学把对实物观察的形象美和字词的线条美相契合,大自然的生命迹象让跃然纸上的字词灵动飞扬。当孩子们看到甲虫这个词语时,他们的脑海里出现那只努力飞跃的甲虫,就会模拟出甲虫的鸣叫声,甲虫这生动鲜明的形象美让孩子们牢固的记住了甲虫的写法和读音。孩子们在大自然之中观察实物,绘画出生命体,从而感受词语的生命力,聆听词语的乐音,想象词语的形象美,培养形象记忆和情景记忆。汉字是象形文字,表形性极强,通过绘画和富有表现力的标题进行教学,感知世间万物的形象美,引导儿童从具象逐步过渡到抽象识字,符合儿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自然规律。

3.在词语源头中领会自然美。苏霍姆林斯基总是带领孩子们到词语源头去“旅行”,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记忆”,他称之为“思维课”。大自然正是知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常新永驻的源泉,是孩子们一次次去“旅行”的源头,是孩子们散发思维的火花,徜徉知识的海洋进行创新、创作的活水。在认识牧场这个词语之前,苏霍姆林斯基毫不吝啬地带领孩子们去看看牧场的美和它的细腻色彩,去听听草场的小飞虫和蝈蝈们奏出的交响乐,去吮吸草场的牛羊奶水和隐约可见的炊烟的味道,去触摸牧场上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羽一毛。对牧场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形像的表象观察和感知勾勒出的整体形象的自然之美,加上孩子们的想象、联想和幻想,构成了孩子们脑海中对牧场鲜活的情景记忆,必将掀起孩子们心头的涟漪。这种美的激励熏陶出孩子们的“情感记忆”,这种情感色彩和情感味道在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后都依然鲜活,并成为他们以后审美、创作的“饮用”的二次源泉。这种色彩与词语的完美衔接是识字教学中一种多么重要的心理学记忆手段。

二.创设“智力背景”,在诗文阅读中赏听美

1.跃然纸上语言美。“一个人的语言修养是他精神修养的一面镜子。”[1]如果教师不知道通向活生生的语言和思维的源泉的途径,那他再讲如何读、如何发音、如何掌握语调等等,也教不会学生如何富有感情地朗读。在大自然中的一次次“旅行”让孩子们感受和体验到物之美,就能领会语言的细微色彩,语言是传递美的载体,美通过语言进入孩子们的心灵。“快乐学校”阶段的“旅行”,领略语言的魅力,为读和写在情感上和美学上作准备,这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从具象上升到抽象的过程,而表情朗读通过读出这些优美的词句,学生重走思维的旅行地,可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感知的审美形象,在大脑里进行重组,让感官经过反复地审美实践锻炼,逐步完善审美的感知力,领略具象世界和抽象语言的契合美,这是从抽象又到具象的思维过程。如当读到“阴暗的森林”这个词语时,学生脑海里就会出现关于这个词语描述的绘声绘色的景象,顿时,语言之美跃然纸上。

2.醍醐灌顶智慧美。“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是需要多阅读。”[2]教会孩子思考,觉察现象间的相互作用,对自然界、对直观形象和观念加以概括和抽象是教养最主要的目的,这是一种智慧美,他提出“智力需要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有“智力背景的阅读”。这样的阅读越多,对教材越容易理解,越有助于记忆。为此,他创办了必读书目阅览室,并把它称为“思考之室”。这些阅读书目除了经典的世界文学名著外,还有科学家、发明家传记等等。所有这些作品都要求学生是在上学期间读完,有些还指定反复阅读好几遍。在帕夫雷什中学,文学教师不允许学生在未读完原著的情况下就照教科书的教材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文学课上学习某篇文艺作品时,如果学生早已读过这篇作品,那么他们便有了相应的道德和审美感受,更易于理解和学习教材。

3.抨击心灵情感美。情感美是指人的情感的纯洁、真挚等审美属性,是指一个人具有纯洁高尚的情操。在儿童图书室里,他让孩子们阅读故事、童话、诗歌、寓言和古希腊神话等各类书籍,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的体现让孩子们理解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情感美,书是引导他们攀登美育顶峰的小径,在阅读中领会文学作品中作者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深沉、或含蓄的情感美,对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正确鉴别通俗与庸俗、抒情与矫情、美感与快感的能力不言而喻。如当孩子们阅读西比利亚克的《冰天雪地里过冬的地方》时,他们被这样一个孤独的、被人遗忘的老人如何坚忍地在荒芜人烟的原始森林的小屋消磨余年的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尊于内心感受,在创编作文中创造美

1.亲近大自然,激发思想火花。在的帕夫雷什中学,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写作活动。对自然现象间微妙关系的敏锐专注,用心和精细地观察是提高儿童言语技能的强有力的手段,在对自然现象专注认真的观察中,形象、激情和语言有机结合,这种结合就是我们常说的积极性,用大自然的美感召人,使人进行独立思考,使人渴望用语言进行清楚生动而准确的表达,从而形成完美的言语技巧。那么,如何使儿童注意、倾听到大自然的这一切?他认为教师以鲜明的、充满情感的语言向他们揭示这种美十分关键。遗憾的是,以培养他人语言能力为己任的语文教师本身的言语表达水平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如果老师们想使自己的教学成为艺术,就得磨砺自己的语言,要用美丽的语言给孩子们讲美丽的周围世界,用好语言这把刻刀。

2.走进“童话室”,点燃创编激情。苏霍姆林斯基的写作教学实践是从创作童话和编写小故事开始的。他认为,“童话不会妨碍孩子对真正自然规律的认识,相反地会有助于认识。”[1]开展多种方式的创作活动,比如建造“童话室”,为学生创设美妙鲜活而又逼真的写作环境。“童话室”是他基于童话故事按照美学的特点和孩子们一起亲手布置出来,置身其中,犹如处在真实的童话人物的世界。以“童话室”为契机,点燃孩子们的对美好事物的情感,而不是对身边的美都无动于衷。孩子们进行童话故事角色扮演,开展创造性游戏,沉浸其中,他们接受艺术语言的能力更加敏锐,更易于流露和表达出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感,更易于发自一颗赤子之心来表现美、创造美。

3.撰写示范作文,激起师生共情。教师如何对待孩子的情绪,他理解和感受儿童心理的能力如何,即共情的能力如何,这是教育艺术的基础。他在其任教的生涯中,曾独立创作出一千多篇文章,他的创作让自己切身体会孩子们在写作中的感受和情绪,体谅孩子们在写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孩子的写作困难心理,才能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形成文字。教师撰写示范作文,在作文课上以示范作文为例分享自己对美的感受和写作可能遇到的问题,一旦学生从中领略到自己也有过同样的感受,产生共鸣,激起师生共情,拉近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就能调动学生学写作文的意愿和兴趣,这种情感的传递和美的传递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创造美、反映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从小学伊始,就把审美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营造轻松环境,在识字教学中感知美;创设“智力背景”,在诗文阅读中赏听美;尊于内心感受,在创编作文中创造美。这有利于从源头上提升语文鉴赏的美感,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去感知美、赏听美和创造美。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毕淑芝,赵玮,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二卷[M].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1:105-106.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推荐阅读: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07-26

上一篇:《热爱生命》 10下一篇:人行支付结算试题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