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共8篇)
--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设加强措施的探讨
【摘要】文章从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措施,为当前环境友好型生态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关键词】环境友好生态;可持续发展; 0.引言
从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可以得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受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正在逐步加强与恶化,并导致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滞后。在这一局面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加强对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力度有着重要的环保价值。1.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环境友好生态所指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共生的一种社会形态[1]。在环境友好生态下,其所建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企业、产品、产业、学校和社区等组成的,并包含着有利于环境的生态和消费方式,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没有不良影响的各种活动等。环境友好生态的提出是受当前日益恶化环境问题的影响,其致力于对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非常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人类后代需求的发展形式,其对社会的不仅不会具有危害,还在一种密不可分系统基础上,实现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保护着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其可持续发展的进行是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开展的,并在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中,促进着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改善和提高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2.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是发展,同时认为发展是人类所共同而又普遍性的权利,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不容剥夺的[2]。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分析,部分发展中国家依旧承受着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两方面的压力,贫穷导致着生态的恶化,生态的恶化又加剧着贫穷。所以,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发展是首位,而只有得到发展,贫穷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促使人类向现代文明的迈进。
在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其将环境友好生态的建设作为了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生态环境的友好不仅在社会的发展中,直接或间接的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还为向发展提供着适宜的环境和资源[3]。可持续发展将环境友好生态作为了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并认为环境友好生态中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是一种平等而又统一的关系,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护。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中,环境和资源的支撑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传统发展中环境和资源急剧衰退的影响下,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更需要环境生态的支持。在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生态环境的友好保证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同时,还为人类提供着一个舒适、安全、清洁和优美的友好生态环境。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友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着生产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在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又促进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因此,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呈现着一种紧密相联、相辅相成、互为吸收的关系。3.加强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措施 3.1倡导建设友好生态的伦理价值观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直都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我国目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保证。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成为了空中楼阁。环境友好生态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党的一个新提法,它所指的是全社会都采取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生产与消费方式,自上而下的在社会中建立一种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在这一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得到了改善,还促使着人与资源和谐相处的有效实现。在这一发展局势下,我党和全面人们都需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依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和自然观念,严厉杜绝生活中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大肆铺张浪费事件和思想的存在,将人与资源和谐相处的原则渗透到社会管理中的一切事物之中。3.2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就是走高科技、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消费方式[4]。同时,在这一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中,其可以从七个方面实施:
一、以环境的保护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以“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为出发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
二、将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建设内容;
三、经济发展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对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生态化的改造,提高产业发展中环保的准入门槛,将生产中消耗量和污染量比较大的建设项目合理的给予限制和禁止;
四、工业生产中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以降低产品在单位产值中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物损耗;
五、取强制淘汰的项目,强制性的将技术落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程度高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企业淘汰;
六、积极采取有效的经济手段、采用先进的市场运营机制,在各行各业中肠道将资源节约和降低污染排放的理念;
七、对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继续推进。3.3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环境的安全性需要对突出性的环境问题给予良好的保护,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严格的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人类的饮用水源,重点流域海域中的污染情况加强防治,争取获得实质性的成效。其次,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对城市的建设实施优化布局与规划,加强城市中基础设施的环保建设力度,不断的提高城市中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对城区中的河湖水系、天然林草等自然遗产积极的保护[5]。再次,加快治理煤电厂中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大气污染情况,对新能源大力发展,以提高城市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减少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的程度,并在核电工程的建设中加强安全监管力度,确保核与辐射环境的安全。最后,加强农村的环保力度,转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农村中大力发展具有生态性的有机农业,对农村环境实施综合性的整治,切实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在此基础上,突出性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从对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出发,加强生态保护的力度,做好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的管理与建设,防止新破坏的产生。3.4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还是不可预估的。从我国频发的地震和东南亚频发的海啸的总结中,针对环境友好文化氛围的建设与培育,我国部分科学家认为只有对自然环境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给予认识,在认识中尊重并敬畏大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得到和谐的相处。此时,以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技术为依托,在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友好生态理念,以一种尊重和敬畏的态度对待大自然,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环境友好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中,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一直被人们所提起,而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以宏观发展的视角为依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这一生态发展需求出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所走的道路就是在生产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生活的富余,为人类创造一条文明的发展之路,建设一个友好的生态社会,并在这一建设的过程中,促进人与环境、经济和资源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的永续发展,更加友好的造福于子孙后代。【参考文献】
1 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环境友好生态所指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共生的一种社会形态[1]。在环境友好生态下, 其所建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企业、产品、产业、学校和社区等组成的, 并包含着有利于环境的生态和消费方式, 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没有不良影响的各种活动等。环境友好生态的提出是受当前日益恶化环境问题的影响, 其致力于对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 非常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人类后代需求的发展形式, 其对社会的不仅不会具有危害, 还在一种密不可分系统基础上, 实现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保护着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中, 其可持续发展的进行是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开展的, 并在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中, 促进着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改善和提高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
2 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是发展, 同时认为发展是人类所共同而又普遍性的权利, 不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可持续发展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不容剥夺的[2]。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分析, 部分发展中国家依旧承受着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两方面的压力, 贫穷导致着生态的恶化, 生态的恶化又加剧了贫穷。所以, 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 发展是首位, 而只有得到发展, 贫穷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促使人类向现代文明的迈进。
在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 其将环境友好生态的建设作为了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 这主要是因为, 生态环境的友好不仅在社会的发展中, 直接或间接的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还为向发展提供着适宜的环境和资源[3]。可持续发展将环境友好生态作为了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 并认为环境友好生态中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 是一种平等而又统一的关系, 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维护。在当前社会的发展, 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中, 环境和资源的支撑显得越来越重要, 同时, 在传统发展中环境和资源急剧衰退的影响下,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更需要环境生态的支持。在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 生态环境的友好保证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同时, 还为人类提供着一个舒适、安全、清洁和优美的友好生态环境。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 友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并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节约资源和能源, 实现着生产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而在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础上, 又促进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因此, 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呈现着一种紧密相联、相辅相成、互为吸收的关系。
3 加强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措施
3.1 倡导建设友好生态的伦理价值观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一直都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 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我国目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保证。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成为了空中楼阁。环境友好生态下,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党的一个新提法, 它所指的是全社会都采取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生产与消费方式, 自上而下的在社会中建立一种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在这一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上,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仅得到了改善, 还促使着人与资源和谐相处的有效实现。在这一发展局势下, 我党和全面人们都需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依托,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和自然观念, 严厉杜绝生活中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大肆铺张浪费事件和思想的存在, 将人与资源和谐相处的原则渗透到社会管理中的一切事物之中。
3.2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
循环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就是走高科技、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加快转变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消费方式[4]。同时, 在这一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中, 其可以从七个方面实施:一、以环境的保护为核心, 努力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 以“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为出发点,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二、将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建设内容;三、经济发展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对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生态化的改造, 提高产业发展中环保的准入门槛, 将生产中消耗量和污染量比较大的建设项目合理的给予限制和禁止;四、工业生产中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 以降低产品在单位产值中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物损耗;五、取强制淘汰的项目, 强制性的将技术落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程度高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企业淘汰;六、积极采取有效的经济手段、采用先进的市场运营机制, 在各行各业中肠道将资源节约和降低污染排放的理念;七、对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继续推进。
3.3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环境的安全性需要对突出性的环境问题给予良好的保护, 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要严格的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人类的饮用水源, 重点流域海域中的污染情况加强防治, 争取获得实质性的成效。其次, 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 对城市的建设实施优化布局与规划, 加强城市中基础设施的环保建设力度, 不断的提高城市中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 对城区中的河湖水系、天然林草等自然遗产积极的保护[5]。再次, 加快治理煤电厂中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大气污染情况, 对新能源大力发展, 以提高城市能源的利用效率, 以减少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的程度, 并在核电工程的建设中加强安全监管力度, 确保核与辐射环境的安全。最后, 加强农村的环保力度, 转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在农村中大力发展具有生态性的有机农业, 对农村环境实施综合性的整治, 切实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在此基础上, 突出性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从对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出发, 加强生态保护的力度, 做好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的管理与建设, 防止新破坏的产生。
3.4 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 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是非常严重的, 还是不可预估的。从我国频发的地震和东南亚频发的海啸的总结中, 针对环境友好文化氛围的建设与培育, 我国部分科学家认为只有对自然环境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给予认识, 在认识中尊重并敬畏大自然, 人与自然才能得到和谐的相处。此时, 以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技术为依托, 在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友好生态理念, 以一种尊重和敬畏的态度对待大自然, 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实现环境友好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社会中, 环境友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一直被人们所提起, 而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 以宏观发展的视角为依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这一生态发展需求出发,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其所走的道路就是在生产得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生活的富余, 为人类创造一条文明的发展之路, 建设一个友好的生态社会, 并在这一建设的过程中, 促进人与环境、经济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以及社会的永续发展, 更加友好的造福于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安和平, 陈爱平, 杨圣波.创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推进生态文明示范的思考[A].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2]杨媛媛.基于生态文明的安徽中小企业生态化建设路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
[3]彭一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化[D].江西师范大学.2011.
[4]胡永.试析环境友好视阈下生态政治建设[J].前沿.2013 (11) :151-153.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城市公民;生态素养;意义
收稿日期:2010-10-27
作者简介:翟金德(1986-),男,安徽涡阳人,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生态;王国聘(1958-),男,河南南阳人,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生态学,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城市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环境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必须培育具有良好生态素养的社会公民。城市公民是现代社会的主体力量,提高城市公民的生态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协调发展的紧迫任务。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和内涵
(一)概念
所谓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1](P. 92)。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目标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控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行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
(二)内涵
首先,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思维方式,将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政治制度、科技支撑和环境文化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下,是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集合。其次,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也必然是人与人基本和谐的社会。再次,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最后,“环境友好”的概念是动态的和分层次的。在现阶段,环境友好首先应该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和影响要达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小化;最终这种负荷和影响要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公民生态素养的内涵
生态素养强调通过生态知识、情感、特别是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哲学世界观的建立,掌握环境技能,改善环境行为,形成自觉自愿有利于环境的生活行为习惯[2](P.49)。我们认为应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促进现代公民具有对环境保护的知识、情感与行为习惯及环境伦理,使这些环境意识和行为成为他们的日常修养。
(一)生态知识素养
体现为个人对生态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表现为对全球自然环境问题的由来和状有基本的了解,并能随环境问题的发展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对个人所在地区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相关知识有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人工环境、环境法规、环境认证标准等相关知识有认识和了解。
(二)生态伦理素养
体现为个人在人与生态环境方面的一种道德观、世界观和发展观。表现为能善待自然,尊重其它生命,全面了解自然生态的价值。了解人类活动的特点,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和谐的思想,并知道人类如何活动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人类对保护自然环境具有责任和义务的环境道德观及天、地、人系统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发展观。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环境思想境界,它对指导和影响个人的环境行为和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态情感素养
体现为个体在心理上对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生存的具体环境的敏感度,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态度,对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表现为:对大自然怀有敬意,热爱、欣赏自然美,对优雅的环境感到愉悦,对人类活动使自然生态受损坏感到担忧,厌恶损害自然的行为,对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性事件表示愤怒等。
(四)生态行为素养
体现为把对生态知识、情感、伦理道德观等落实在个人的行为中,实现知行合一,表现为自愿为改善某一环境问题从自我的日常生活行为开始做起;采用一种有利于环境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个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并能积极影响他人。
三、环境好型社会建设中培育城市公民生态素养的意义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是因环境问题而起,并为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战略思维成果,对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P.62-63)。培育具有生态素养的现代公民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对生态文化的认知
20世纪以来,人类在重视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系列的环境观念、生态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科学成果,诸如生态伦理、生态教育等,不仅表明生态学思维、方式对人类社会的渗透,也展现出一种生态文化现象正在全球蔓延[4](P.56-58)。这种生态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社会文化进步。学习生态文化知识,培育生态文化素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使我们学会尊重一切生命体的生存权利和价值,懂得维护他们的尊严和权益,维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有助于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有助于推动人类道德进步和道德成熟,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促进公民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指人最根本的东西的发展,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从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关系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即通过社会实践创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己的全面关系来全面创造自己的本质,丰富和完善人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促进、同步实现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它要求以人的发展来带动和促进自然、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要求现代人放弃那种为了自己的发展而随心所欲的发展方式。生态素养培育的目的在于促使不同层次公民在社会生产中理性地、正确地、科学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为社会持续发展做贡献,实现各自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所以公民生态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面对种种环境恶化问题,我们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在理论上研究,在实践中贯彻公民生态教育,善待地球,善待我们所生存的环境,才能走向高度文明的未来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产生是因环境问题而起,并为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个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战略思维成果。当前我国环境问题十分严峻,而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表面上看如人口增长过快、过热地追求经济增长等,但从深层意义来看,则与我们的价值观有关,从根本上说,这又恰恰是人类自身的素质问题所造成的。因此,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来培育和提高公民的生态素养,使每个人都能关心环境及环境问题,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环境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养成对环境负责人的态度,提高解决环境问题和保护、创造良好环境的实践能力,形成环境意识。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想能否顺利地被接受,其他决策能否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上得以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整体生态素养水平。
总之,生态素养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人才必备素养之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公民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也需要社会创造环境。生态素养是现代城市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公民生态素养的提升将更加地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崔建霞.公民环境教育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2]朱群芳,王雅平,马月华.环境素养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3]张沛,丁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公民责任[J].天府新论,2007,(12).
[4]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08,(3).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实施意见
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集团公司循环经济的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循环经
济的战略意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对于煤矿而言,就是以煤为基础,依托矿区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矿井水、生活污水、煤层气、尾矿、余热、采煤塌陷地等资源,通过煤矸石发电、制砖、水泥、化工、洁净煤生产等循环利用型工业,形成不同的产业链,并且互为资源、共耗废料、相得益彰、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对煤矿来讲,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和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炉渣等固体废物,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综合利用率,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将传统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改变为“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流动模式,在发展煤炭主业的基础上,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解决煤矿,特别是处于衰老期煤矿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作为传统的工业企业,煤矿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发展循环经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根据《枣矿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拓宽企业发展领域,提升循环经济规模和档次,延伸循环经济链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跨入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节约型生产、消费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推动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做到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从企业的实际条件出发,对现有的循环经济项目要不断延深,完善发展规模和技术含量档次,壮大企业和非煤发展规模,形成区域产业链示范基地。
3.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积极加强节能(含节电)、节水、节材、节地、节矿,依靠科技进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目标任务
1.2006年
①万元GDP能耗比2004年降低5(由0.76吨标准煤降低到0.72吨标准煤)。
②万吨原煤生产能耗比2004年降低6(由156吨标准煤降低到146.6吨标准煤)。
③万元工业总产值耗水比2004年降低10(由30吨降到27吨)。
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
⑤矿井水处理率达到60,处理利用率达到80。
⑥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处理利用率达到50。
⑦二氧化硫去除率达到60。
⑧塌陷地恢复整治利用率达到30。
⑨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⑩炉渣、粉煤灰利用率达到60。
总体实现循环经济“三废”资源综合利用产值达到5亿元,初步形成煤电、煤焦化、洁净煤、煤气化、建筑材料、机械制造生产基地。
2.2008年
①万元GDP能耗比2006年降低5(由0.72吨标准煤降低到0.68吨标准煤)。
②万吨原煤生产能耗比2006年降低6(由146.6吨标准煤降低到137.8吨标准煤)。
③万元工业总产值耗水比2006年降低10(由27吨降到24.3吨)。
一、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危机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 快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极大增强, 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财富。然而,随着人 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 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 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 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 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 类对自然的胜利。”[1]全球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 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多年梦想。近30 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付诸行动,这在很大 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抑制了环境恶化的速度,然 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 已出现危机:中国的SO2和CO2排放量,尽管人均远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排放总量却十分显著;一些 城市的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比较严重;江河湖库水域 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 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使得 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物种数量减少,有些 物种濒临灭绝。[2]
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 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 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 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 恶化;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 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 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 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 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 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 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 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 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 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
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
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
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
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
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的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自然界的资源匮乏和环境
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
·11·
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相
互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
调,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1980年3月5日,联
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
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3]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
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环
境与发展问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4]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
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
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
遍接受。我国政府同样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1994
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以此文件来指导我国社会经
济未来的发展。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
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
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
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而
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
先,它使人类改变了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否定
了人与自然的完全对立,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
体,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和谐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
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源于环境保护,是人们对以
往所持有的传统发展观及发展模式的扬弃。它主要解
决的问题就是“为谁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
题。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推进新型工
业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农业经济
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使国民
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5]要将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富裕的国家,必须协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防止片
面追求经济增长;必须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思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
设,才能促进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思想面对当前的环境危机,站在全球生态整体利益的高度,为我们找
到了一条既适合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道
路,为当前人类乃至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
向。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才能顺利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促进社会全面
进步。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得到全球广泛的承认和接
受,但是各国如何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实际目标、计
划、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起来却并
不容易。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明白:只有必须坚持
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一)政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加强环境的立法管理。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
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制定更
加有效、明确的环境保护法,从法律和制度的源头上
控制住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保护法在促进可持续发
展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各地方、各部门在制定区域经
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绝不能走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随着世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先后出台
了许多法规条例,使环保工作有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
托和保障。我国政府加强了环境生态保护工作,如进
行了治沙治水、植树造林,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
污染防治法》等法规,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然而,有些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
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将迫切需要我们政
府进一步修改、完善或制定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环
保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用;二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的力度。虽然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提倡可
持续发展,但是一些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依然存
在“经济第一,环境第二”的观念,他们往往受眼前
利益的驱使和诱惑,而不顾长远的、全社会的整体利
益。例如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即将可能变成为一
条干涸的小溪。这很大程度是人为造成的,是由于人
们大肆砍伐森林、过度浪费水源、大量开垦湿地等各
种原因所引起的。我们应加大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在各自辖区内应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做
到分工明确、权责明细、各司其职,将环境质量的改
善情况作为考核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
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绝不姑息手
软;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和管理,让更多的违法
环境行为和不良环境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三要控
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可持续性与人口的数量
密切相关,只有处理好人口增长的数量与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资
源、环境才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人
口的不断增长,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的过度增长将导致森林消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耕
地不足以及粮食短缺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
增长,整个国家就会形成“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
境破坏—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严格
·12·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少生、优生。努力提高人口
素质,教育人人有环保意识,使人人关注全球危机的大问题,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内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这对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
展是极有裨益的。
(二)企业应转换经营机制,加强自身建设
转换经营机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
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到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
方式上来。在过去的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成本
换来的,这使本来有限的资金、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同时还产生了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环境危机等一系列
十分严重的后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就必须要
改变观念,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应当开发和节约
并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
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
路子。环境危机的解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应当大力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科
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做到清洁生产,如果不
彻底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将难以继续。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对人类传统的片面地追求产量、产
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企业应该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改革、依靠科技创新和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同时,企业应该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谁利
用谁补偿”原则,采取措施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严
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反对资
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开发与节流并重,合理使用有限资源。企业应当对一些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设备,坚决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对污染严重而
又缺乏有效治理措施的厂家,坚决实行关闭停运的政
策。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耗低效的粗放式增长转变
为高效低耗集约式增长;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保护
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发展中保护。否则,总有一天我们的资源将会消耗殆
尽,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会面临沉重的灾难。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环境危机的解决有赖于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保
护环境是一项关系到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
长远发展的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需要广大公众的积
极参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历史的事实
已经证明:如果人类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自然就将会反作用地报复人类。然
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环保意识缺乏,他们往往是破坏
环境、浪费资源的罪魁祸首。甚至一些地方领导依然
思想僵化,没有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一
味片面地追求经济数量的快速增长,只重视眼前利益,而没看到长远利益,经常做出一些有损于环境的事。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解决环境危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
传教育。向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人类与自
然应保持和谐的关系,人类如果再不转变原有对自然
和环境的观念,就必将自食其果;宣传环境保护与经
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宣传破坏环境必将最终导
致人类自身毁灭的道理;宣传“保护环境,人人有
责”,坚持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些
都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自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意识。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人和企业决
策者的环境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提高综合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各级决策者和企业负责人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对象,他们越早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
一个良好的环境,认识到消除环境污染和防治生态破
坏、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就越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最后,我们还要继续在中小学校和高等院
校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工作。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环境意识启蒙、环境知识灌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
丰富的课外和校外活动,使他们正确认识环境及环境
问题,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环
境保护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地参与保
护环境的行动。[6]
结 语
环境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只有促
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
才能做到可持续。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宁可
暂时放慢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不应该破坏我们赖以生
存的环境。任何人为的创造活动决不能超出自然所能
承受的程度,任何为所欲为地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
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因此,我们在对待生态环
境问题的态度上,应当做到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爱
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
时,注重其质量和效益。总之,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人类和自然和谐
相处,共生共荣,才能保证我们当代以及子孙后代安
居乐业,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2]张坤民,朱达.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 1998(01).[3]刘东辉.从“增长的极限”到“持续发展”[A].可持续发展之路
北京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加速北京周边地区生态绿化工程建设迫在眉睫,建立“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通过综合治理手段方可还北京一片蓝天,缓解北京严重缺水的.问题,争取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奉献给世界一个全新的生态北京,并为北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 者:冯永生 作者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北京,100713刊 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VOCATION COLLEGE年,卷(期):200317(1)分类号:F293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北京
1前言
皮革制造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工业,它满足社会需求, 给许多无论是否有技术的人提供了工作岗位,是对全球经济贡献最大的行业之一。皮革是一种独特的材料,不可能被合成材料所取代,它是原料皮经过各种处理转化而来的。它可制成一系列的消费品,如鞋子、 衣服、包等。但是,皮革行业被归类为高污染行业之一,言外之意是皮革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全球皮革生产约48亿平方英尺,估计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处理大约650万吨盐湿皮, 使用350万吨各种化料。这些化料并没有完全被皮革吸收, 导致废水 中大量的污染载 荷 (图1所示)。每吨原料皮大约产生45~50 m3废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约70%的排放负荷是BOD、COD和总溶解 固体 (TDS)。皮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包括COD、BOD、悬浮固体、铬、染料、硫,含量分别为1470、619、920、30、50、60 mg/kg。 为了防止这些污染,皮革行业需要清洁技术来保证绿色的环境。
皮革鞣制处理分为:预鞣、 鞣制、染整。鞣前预处理之初动物原料皮用盐腌保存以防细菌侵蚀。原皮保存的过程叫做“防腐”。鞣前过程包括浸水、浸灰、 脱灰、软化、脱脂和浸酸操作。 浸水期间,原料皮充水打开收缩的纤维结构。同样,浸灰的主要目的是脱毛,脱灰是为了去灰,软化是为了分散纤维,脱脂是为了除去脂肪,浸酸是为了将裸皮 的pH从8降到2.8~5.0。鞣制是使皮具有永久稳定性。染整操作包括复鞣、染色、加脂,赋予皮革色彩和物理化学性能。据Rao等人报道,皮革生产过程中鞣前处理和鞣制消耗57% 的水 ,水洗消耗 约35%。他们通过废水回用减少水的使用量以及优化鞣前处理和鞣制过程,提供了污染问题的可行解决办法。
原料皮受到广泛的化学、 机械、生物作用和p H值的变化,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制革过程中未消耗掉的化学品进入废水中导致环境问题,面临来自各种污染控制机构巨大的压力规范,必须减少制革污染产生的量。对于一个中型制革厂,每天排放3亿立方米的废水,内含数千吨化学 品和固体废弃 物。它们需要按法定要求进行科学充分处置。除了废水,皮革工业还面临固体废物的处理问题。因为皮本身是一种蛋白质材料,在不同的单元处理过程中它们部分松散脱落形成大量的固体废物。非胶原纤维蛋白如白蛋白、球蛋白、粘蛋白和部分纤维蛋白如毛、肉屑等都变成固体废弃物。此外,原料皮修边产物、铬革屑、磨革灰、修边铬革、皮条、石灰和铬污泥、初级和次及污泥在皮革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准备操作产生的固体废物占80%,鞣制操作占19%,涂饰占1%。
文献报道,每吨原料皮产生150 kg革,剩余的850 kg变成固体废物,其中450 kg是胶原废物,400 kg是含有30 m3废水的去肉废物。这些废物沉积导致污 泥问题和堵塞 处理管道,从而降低工厂的处理效率。 处理固体废弃物对制革者来说是个经济负担,不少制革厂因此而关门。制革业已经尝试一种新的循环经济模式,减少水和能源消耗。这种模式要求在不同工艺操作中减少、再利用、 循环使用、回收制革废水。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工序产生的液体、固体废弃物,提出合理的清洁生产技术,克服皮革工业面临的这些问题。本文综述了各种清洁技术方案及其优缺点,包括:使用各种环境友好化学品的原皮保存防腐技术; 可持续的毛皮脱毛方法,有的已经应用于实践。
2原料皮的保存
传统的原皮保存方法使用食盐。食盐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原皮加工前用食盐保存,除了具有抗菌和抗微生物活性, 食盐在原皮保存中具有脱水和抑菌性双重功能。盐腌法是世界范围内的通用方法,盐腌过程中原 皮水分从70% 降至30%,使原皮条件不利于细菌生长。盐腌法价廉易操作但对环境损害较大。浸酸和铬鞣操作过程中排放食盐,但来自原料皮的盐用量占主要。制革废水中40%的总溶解固体 (TDS)和55%的氯来自原皮保存。氯化钠非常难除去。根据污染控制委员会规范,在处理的制革废水中TDS必须2100 mg/L以下。因此,提出了合适的原皮清洁保存技术以解决这一问题。
2.1硅胶保存原皮
提出了替代传统盐腌法的清洁保存方法硅胶保存法。这种方法成本不高,容易接受,环境友好。使用惰性化合物硅胶建立了一个比较好的原皮保存体系。这种新方法是将硅酸钠和盐酸在p H5.5时混合,然后喷雾干燥产生硅胶粉末,用于原皮保存 。推荐用量硅胶 粉15%,0.1%间氯甲酚(可用可不用)。已开发少盐保存:5%硅胶加5%食盐。这种新方法的保存效果使用核磁共振显微成像技术测定水分含量、使用氮分析仪测定总可萃取氮、细菌数通过标准琼脂平板法、纤维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各种参数表征后,结果显示,清洁保存法与盐腌法效果相当,在皮革生产过程中不会导致任何问题。这种新的保存方法对于减少原皮保存的污染负荷以及解决氯和总溶解固体问题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通过少盐保存技术可达到减少总溶解固体(TDS)3倍污染负荷的效果,减少污染负荷最大水平TDS可达70%~75%,Cl 80%~85%,获得的皮革性质与盐腌法相当,表明这种保存方法效果与盐腌法相当,且无其他副作用。可见,氯和TDS的问题可通过一种有效的替代盐腌法来解决。
用硅胶保存的皮不会有结构的改变或降解,显微镜和水分分析数据表明在制革生产中没有明显的有害影响,说明这种新方法几乎不可能使细菌种群数量明显恶化(图2)。这种新近开发的方法比传统盐腌法在BOD、COD、TDS和Cl有关的环境指标方面具有优越性。这种方法经济上可行,实际可降低10%~15%的成本,完全可以代替盐腌法。
2.2用硼酸保存原皮
研究了以硼酸(使用粉状) 为基础的无盐和少盐防腐保存系统,评价了环境温度为30~35 ℃时的替代效果。新的保存技术设计了常规使用5%的硼酸无盐防腐或使用2%的硼酸和5%的食盐进行少盐防腐。两种方法结果降低了废液中80%以上的Cl和TDS。实验数据和成革的性能表明以硼酸为基础的无盐和少盐保存方法效果好、 清洁。防腐剂的应用方法与传统体系保持一致。硼酸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严重的健康或安全问题。因此,新的防腐技术不需要额外的设施或防护。这种技术是合适的传统盐腌法的替代技术之一。
图2 硅胶保存原皮的核磁共振图像 (B1 试验皮显示出更白的点证明含水量;S1 对照试验盐腌皮白点少说明含水量低)
2.3SMB方法保存原皮
使用粉状SMB开发了新的原皮保存系统。使用1%SMB的无盐系统或使用0.5%SMB和5%食盐的少盐系统都能起到很好的防腐效果。观察防腐皮的情况显示,产生的氮含量和细菌数均比盐腌皮低,证明此法优于盐腌法。无盐防腐观察到的细菌数与盐腌法不分伯仲, 似乎也不会影响到皮胶原网络结构进而不会影响到皮革的力学性能。Kanagaraj等人的研究表明,此法比传统盐腌法减少Cl和TDS约15~20倍。
2.4原皮的植物化学保存法
植物化学保存法是通过脱油和涂油的印楝饼 (来源于印度楝树)进行。这些油饼的使用对原皮保存给出了满 意的结果。这些方法减少Cl和TDS污染载荷60%。据报道,另一种新的植物化学保存法:使用罗望子树叶粉末进行原皮保存,效果不错。这些提取物是通过甲醇提取,粗提取物在真空条件下浓缩获得。这些方法也能降低Cl和TDS污染载荷50%以上。
2.5菌素溶液保存原皮
目前的工作就是专注于用细菌素生物保存原皮,没有任何对生物有害的影响。细菌素是抗菌和抗真菌肽,它是一种由乳酸菌合成的核糖体。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细菌素抑制各种 原皮微生 物 。山羊皮在15%的细菌素溶液中室温保存7天甚至7天以上,微生物生长完全受到抑制。然后将山羊皮加工成革,通过SEM分析和物理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其纤维结构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试验表明,制革生产过程中TDS减少了94.4% ,Cl减少到95.6%。由此得出,细菌素可作为潜在防腐剂进行原皮保存。 也有一些研究者根据优化防腐效果的参数提倡用其他化学品防腐。有文献报道,建议在4 ℃ 低温保存,最佳温度下可保存7天。然而不幸的是用鼓风式冷却机组将温度降低到4 ℃至少需要2 h,这期间要避免细菌侵蚀损伤。
3鞣前准备过程
3.1酶浸水
浸水是鞣前准备的第一单元操作,其作用时水洗除去盐分和变性蛋白。浸水时加酶加速去除透明质酸,使皮充分回水,加速油脂降解分散,更好地去除糖类和蛋白质组分。蛋白酶和脂肪酶都有助于浸水,当加工含油脂量高的原料皮时特别有用。特别干的原料皮、未盐腌过的鲜皮去除非纤维蛋白和糖类非常困难。
马建中等 人用三种 酶Tan G、Lime G和FP50进行浸水试验,优化工艺参数(温度、p H) 和酶用量配方获得了高质量的皮革。浸水浴液中蛋白质和羟脯氨酸的吸光度反映了酶对皮蛋白和胶原的水解程度,该值反映了Tan G和Lime G的组合协同效应。该配方工艺在碱性条件下具有高酶活性,减少了浊度 、SS、BOD、COD等污染负 荷 。 使用生态 友好酶使BOD/COD值为0.89,表明废物可生物降解。Morera等的研究表明了牛皮和绵羊皮浸水时使用超声,可减少水用量和作用时间。
3.2生态友好脱毛法
脱毛是准备工段的一个重要操作 。传统方法 是用10% ~12%的石灰和2%~5%的硫化钠,产生许多污染问题。 在制革生产过程中,石灰法脱毛产生将近50%的COD和50%的BOD, 占总污染 负荷的60% ~70%。全球都在关注皮革工业对环境的影响,使得制革者必须减少废水中的有害物。硫化钠是一种有害化学品,对环境和工厂的污水处理造成不利影响。作为补救措施,提出了用蛋白酶代替石灰和硫化钠的环境友好可行方法。
Senthilvelan等人研究了用酶法代替硫化物的脱毛方法, 这种酶是从芽孢杆菌提取的。 实验发现,在p H 11.0、45 ℃下作用16 h,酶作用效果最好。达到完全脱毛需使用2%碱性蛋白酶,作用16 h。与对照样比较,这一方法减少BOD、COD、 TSS、TDS分别为62.8% 、 79.0%、88.2%、82.5%。用此法生产的皮革经SEM分析,与对照样比较显示类似的纤维取向和紧密度。此外,它比对照样显示出更好的染色性能。
Dayanadan等人提出 了一种使用水解蛋白酶进行山羊皮脱毛的方法,这种蛋白酶是用小麦糠通过固态发酵 (SSF)产生的黑曲霉中分离获得的。优化了酶脱毛的方案:p H9~11,温度30~37 ℃,酶浓度1%,作用时间18~24 h。试验中酶质量浓度1%,18 h脱毛完全。此方案脱毛后生产的革质量好,且减少了BOD 50%、COD 40%、TDS 60%、TSS 20%。此外,皮革还表现出较好的强度。用此法可完全替代硫化物生产生态友好皮革。准备工序以蛋白酶和脂肪酶为基础可达到100%的脱毛和脱脂,保留了天然皮的本色, 减少了废液中的BOD和COD。 蛋白酶是枯草杆菌蛋白酶,低胶原酶活性,用于生产环境友好皮革是可行的。碱性蛋白酶用于牛皮脱毛时降解毛,证实有正面效果。Abraham等人脱毛实验表明此法环境友好,皮革品质较好。Kandasamy等人将从荧光假单胞菌分离出来的细菌蛋白酶用于山羊皮脱毛,效果较好,也进一步证实了酶法脱毛的皮革品质好、环境友好、清洁。Arunachalam等人认为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生产生态友好型皮革,完全替代硫化物脱毛。George等人从孤菌分离获得碱 性脂肪酶NG155,在p H10、65 ℃ 条件下脱 毛效果好。此外,还赋予染色坯革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脱毛过程污染负荷较小。Dettme等人综述了制革生产过程中使用酶改进和优化工艺,以生产高质量皮革 。 4% 的过氧化 氢结合100~300 ug/L的酶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灰碱法,生产较好质量的皮革。这种氧化酶脱毛也是一种环保的方法。有另外的研究者进行了酶脱毛动力学研究,描述了初始阶段总蛋白和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暗示初始阶段蛋白酶脱毛是一个扩散控制过程。结果表明,释放的总蛋白进一步显示它是一种通过蛋白酶水解核心蛋白,导致蛋白多糖的水解,释放蛋白和糖类。从文献可知,几种商业酶与硫氢化钠和过氧化物结合使用可达到较好的脱毛效果。 实验测定证明,加入硫氢化钠可稳定活性酶;过氧化物具有活化作用。在改进后的浸灰过程中,循环使用脱毛浸灰废液可减少化学品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污染载荷50%, 减少环境损害24%。Valeika等人介绍了一种使用酶、氢氧化钠、硫化钠和磷酸氢二钠生产高质量裸皮的脱毛方法,减少了硫化钠和石灰造成的污染。 2011年Song等人通过蛋白酶脱毛动力学研究,表明初始阶段蛋白酶脱毛是一个扩散控制过程,过程中释放蛋白质和糖类,因此作者建议控制反应时间,以保护胶原。Jegannathan等人讨论了动物皮浸灰脱毛时硫化物的毁毛作用。他们建议是使用蛋白酶、脂肪酶,减少作用时间以及化学品、表面活性剂和苏打用量。Li等人提出了酶法代替硫化物的方法,通过不将毛转化成有机物与废水一起排出,即保毛法,从而减少了废水负荷。Saravanan等人建议不使用石灰和硫化钠,以酶代替, 他们发现酶脱毛(5 h完全脱掉毛) 释放的蛋白聚糖和碳水化合物比灰碱法多。组织学染色显微照片显示,毛松动是由于毛囊中的蛋白聚糖分解。它们也建议 减少酶的 使用量 。 Thanikaivelan等人也展示了零排放鞣制工艺,比较了常规脱毛和酶脱毛系统,建议不用脱灰和复灰工序。
4结论
本文详细讨论了皮革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清洁技术方案。原皮清洁保藏采用硅胶、 硼酸和SMB,可最低水平降低TDS和氯80%。使用印楝饼植物化学保藏,罗望子叶也有报道。使用细菌素不仅可以保藏, 而且可降低TDS达94.4%、氯96.5%。使用蛋白水解酶代替硫化物脱毛不仅可提高 脱毛效果,而且可分别降低BOD、COD达40%和50%。在本文所述的所有清洁技术中,皮革的性能比传统技术都有所提高,清洁制革技术方法是可行的和有益的。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发展模式;科学内涵;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7)01-0082-05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和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是因环境问题而起,并为了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战略思维成果。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20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涵义的“无害环境的”(Environmentally Sound)概念,并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Environmentally Friendly)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又提出实行环境友好土地利用和环境友好流域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发展环境友好农业、环境友好建筑业等。2002年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所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多次提及环境友好材料、产品与服务等概念。2004年,日本政府在其《环境保护白皮书》中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国政府和学者很快接受了这一概念和理念。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内涵的基本特征
目前,国际社会对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尚没有固定的概念,但从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认识和实践基础的历史演变看,其内涵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概念的综合性。环境友好型社会虽是因环境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但这种思维将有利于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行为、政治制度、科技支撑和文化等都纳入到科学发展观框架下,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特点。
第二,模式的创新性。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友好为基础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遵从自然法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根本摈弃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第三,生态观的科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发展的动态性。“环境友好社会”的概念、标准与达到的状态不是静止的、绝对的,而是动态的、相对的、有层次性的。在现阶段,“环境友好”首先应该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和影响要达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最小化;最终这种负荷和影响要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问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再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概念主要有两层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含义:一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二是指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总体上来讲,“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1]清华大学陈吉宁教授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2]。因此,所谓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简单地说,就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确保环境质量与生态的同步提升,并以此作为人类进一步发展的满足条件的一种社会发展新模式。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1.核心——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的“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这就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2.制度保障——绿色政治制度
这里的绿色政治制度内容至少应包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和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等三个方面。它们是保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高制度保障。只有这些基本制度建立和落实好了,政府才可能进一步制定和切实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政绩考核制度、绿色贸易政策和绿色财税金融政策等环境友好型的管理制度和政策。绿色政治制度既要依靠绿色的政治家及其政府,更要凭借公众的绿色力量,实行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在发达国家,公众既是上世纪传统环保运动的发起者,也是当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3.价值基础——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在地要求建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以生态规律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4.技术支撑——绿色科技
人类科技发展史充满了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思维,已有的科技极大地延伸和丰富了人类占有和掠夺自然的能力,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自然界对人类报复性的反应。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突破传统的科技进步逻辑思维方式,着眼和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共生和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工业文明科技指向了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
资源范围,而绿色科技应该是指向丰裕、清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范围。
5.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很显然,它内含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要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意味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遵从自然规律,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二、环境与发展矛盾凸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严峻现实
环境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近代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当人们还陶醉于工业化的繁荣与成就时,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已经不期而至,并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而加剧,逐步发展为全球性公害。
我国环境问题及其保护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20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我们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这一赶超型发展战略,使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入上业化进程,但由此自然资源和环境也承受了过重的压力,局部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改革开放之后,经过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日渐合理,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比较突出。
(一)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总体上日益加剧
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增长,但由于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再加上资源利用效率过低和再生效率不高,以致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总体上日益加剧,长期积累的环境危机逐步呈现。统计表明,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2003年已经占到GDP的15%,目前我国75%的慢性病与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2002年我国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世界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倒数第14名[3]。同时,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也日显突出。
就环境污染而言,我围的大气污染一直随经济的发展而增加,特别是在大城市和工矿区,大气中悬浮微粒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相当严重,我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已占GDP的3%到7%。与此同时,由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导致的水体污染也十分严重,固体废物污染也由于排放量的日益增多而日趋严重。特别是小型企业的崛起,因装备简陋、工艺落后,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目前,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酸雨污染突出,国土面积的1/3左右受其影响,等等。
据推算,未来15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4.6亿,经济总量翻两番,按现在的污染控制水平预测,污染负荷将增加4-5倍[3],这个阶段将是我国环境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时期。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82.4亿吨,比上年增加4.9%;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万吨,比上年增加4.5%;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2亿吨,比上年增加19.5%;全国发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数量1441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365.7万元;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19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占当年GDP的1.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城市水环境和空气严重污染的状况还将持续下去。2/3的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和劣三级,七大水系中,60%的断面为不能饮用的Ⅳ类、V类和劣V类水质。80%的人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严重[3]。这一系列数字显示,我国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严峻的环境问题仍不容乐观。首部中国环境绿皮书——《2005: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认为,2005年10月发生的松花江流域污染事件,12月在广东北江发生的严重镉污染事件,并不是孤立的。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共接到67起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其中,特别重大环境事件6起,重大环境事件13起,直接经济损失达5.5亿多元[3]。这一系列事件显示,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由于多年的积累与落后的环境治理和监管水平,我国环境污染积重难返,事故进入高发期,呈一触即发的危险态势。
(二)自然灾害频发,生态问题堪忧
据国家防总的消息,2005年汛期,我国珠江流域,福建闽江,淮河干流,辽河流域的浑河、太子河等江河发生了较大洪水和大洪水,其中珠江流域西江中下游发生了超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长汀支流汉江、黄河支流渭河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秋汛。湖南、黑龙江等省发生了严重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与此同时,海南、云南、广西等地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春旱,内蒙、宁夏、湖南等地发生了严重夏伏旱。频繁登陆的台风或热带风暴给福建、浙江、海南、安徽等省造成严重损失。在2005年9月举行的亚洲减灾大会上,民政部的发言称,中国2/3的国土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水威胁,近半数城市分布在地震带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所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态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年均受灾人口达3.7亿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4亿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比80年代高出40%[5]。
(三)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颇多,环境压力大
目前,由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环境法制建设尚未完善,环境管理力量比较薄弱,生态环境状况在一些地区很令人担忧,国家环境安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化工、造纸、冶金等行业在产业结构中仍占有一定地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时也难以改变,因而,结构性污染在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同时,由于城市化战略的推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情况一时还难以改变,城市环境问题依旧突出,污染源有向农村辐射和转移的明显迹象。另外,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消费转型,也将产生空前的环境压力。
因此,随着我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迫在眉睫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而前。
三、制度安排与体制创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对策建议
环境问题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因素、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是自然问题、技术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文化观念问题。正如奥雷利奥·贝切伊在《未来的一百页》一书中指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控制的人口增
长,各国人民之间的生活差距和分隔,社会的不公正、饥饿和营养不良、贫困、失业、拼命追求物质增长、货币贬值、经济危机、能源危机、民主危机……自然系统的破坏、环境退化、道德标准下降、失去信心、不稳定感等等。这些问题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其自身的变化,但它们往往都相互影响。”[6]所以,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必须从环境问题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技术根源出发,探讨综合性的建设机制。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一个大产业进行经营与开发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摒弃了传统线性经济的大量消耗、大量生产、大量废弃、效率低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而转变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资源最优利用、循环利用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与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国家环保总局在辽宁省、江苏省、盘锦市、日照市等8个省市已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
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促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1995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收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目前,我国已建立9个生态省、528个生态示范区、79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0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或城区、17个各种类型的生态工业示范同区、32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488所国家级“绿色学校”和2300个省市级“绿色社区”[4]。这些都体现了“环境友好”的理念。二是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
(二)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治进程
七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进展较快,制订了土地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水资源法等自然保护类法律,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污染防治类法律。此外还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等环保行政法规,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为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但通过重新审视发现,我国有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立法离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尚有差距,存在可操作性、功能性不强的问题。从环境立法体系和具体内容来看,缺乏统领性的环境基本政策法;循环经济促进方面的法律和技术规范水平还属于初级层次;现行的大多数环境法律制度对一些新产生的问题难以提供准确的法律解决机制,在市场运行、环境私益保护、公众民主参与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很不发达,其综合性的法律调控机制不足。因此,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中,建议国家通过立法着力解决全社会环境意识、环境伦理价值和环境文化的培养,环境信息权的充分保障,市场主体和公众的民主有序参与,环境产权和环保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市场准入和政策扶持、政府干预,环境友好型行为的技术支撑和技术转化等问题。
(三)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
政府要制定和实行绿色发展政策,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中,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将环境绩效纳入其中,以便能正确衡量发展成果和政府及领导干部任期环保政绩,克服单纯追求GDP的倾向。
进一步建立健全“同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坚持统筹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饮用水源,加快重点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脱硫和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大气污染治理,减轻酸雨污染和大气尘污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加强环境安全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四)转变观念与思路,鼓励公众积极参与
公众的参与度是衡量友好型社会构建的重要标尺。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支持和协助,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共同奉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把环境道德教育、环境行政意识、环境经济意识、环境法制意识、环境科学意识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全民环境忧患意识,转变环境观念和思路。
观念和思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污染的源头控制思路转变;二是转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不相关的观念;二是提高公众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引导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意识。
(五)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生态环保投入机制
长期以来,环保投入一直由政府财政拨款。根据专家计算,我国环保投入至少达到GDP的1.5%,环境才能有所改善。然而我国的环保投入一直在GDP的0.5%左右徘徊,直到1999年才达到1%。可见,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实施环境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应建立以中央和地方财政为主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环保投入体制。这个多元化主要包括: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其中包括政府、污染者和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采用市场机制,包括发行债券和使用金融渠道的银行贷款等形式,也可吸收外资等。
[参考文献]
[1]解读“环境友好型社会”(专访)[N]人民日报,2005-11-03(5)
[2]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J/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hiyiwu/1121154.htm.2006-02-13[2006-05-01].
[3]首部环境绿皮书发布:2005中国环保的民间记录[J/OL]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157275.html,2006-03-02[2006-0501].
[4]数字看环保[N].人民日报,2005-11-17(16)
[5]中国环境绿皮书:我国环境保护正处在十字路口[J/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6/Feb/1137688.htm.2006-02-28[2006-05-09]
[6]罗马俱乐部.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页[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王艳芳]
[收稿日期]2006-05-24
【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09-18
试论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可持续发展06-27
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07-09
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07-11
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12-19
西宁市生态环境可持续12-28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06-18
形势与政策环境生态11-10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01-13
怎样和同学友好相处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