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田水利建设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共8篇)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 篇1

郑风田 崔海兴 郎晓娟

近年来干旱似乎一直与我国过不去,其中,小打小闹的干旱不必说,引起全国大范围跨省区的干旱就爆发了数起,从几年前的重庆、成都大旱到2009年的河南、山东等华北地区大旱再到2010年的西南五省区大旱,其频率似乎越来越快。频繁大范围干旱其实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大问题。2010年12月21日至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点研究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以农村水利建设为主要内容。本文对我国近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和困境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出路。

问题篇

问题之一: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不被重视。

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做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好了,可以促进粮食生产,还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这不仅对当前有利,对子孙后代都非常有利。我国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最好的例证,这座建于公元前256年、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现在依旧在灌溉田地,造福人民。

2010年,云南等地遭遇历史罕见的大旱,这个全国水资源总量排名第三的省份因为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旱情演变为百年一遇的旱灾,除了天灾,还有哪些因素?“大旱”暴露出了当地水利设施面临的问题,也折射出全国水利设施的脆弱。有数据说云南的水利设施建设从2007年以来翻了几番,所以水利设施建设确实很受重视,但在水利投资方向上,并没有重视到农田水利设施。

其实这不只是云南,在全国都普遍。虽然这几年因为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国家也在调整方向,但目前还集中在粮食主产区,云南不是粮食主产区,“阳光雨露”就没有照过来。从前几年的重庆、成都大旱到2009年的华北地区大旱,再到2010年的西南五省大旱,每次大旱给农业都带来了损失,我们的农田水利也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

我们看到旱灾主要集中在农村、山区,对城市的影响并不大。这是因为过去很多水利的投资集中到了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农村、农民、农业的用水投入太少。十一五期间全国水利投资规模达6300亿元,远超预计的4628亿元。国家每年水利投资力度很大,投资很多,但也主要用在了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农田水利设施没有得到重视。现在农村很多的渠系工程都是三四十年前所建,几十年后,很多工程都出现了老化失修,应该说这些年来,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都是在吃老本。目前全国有8.5万座水库,多数是改革开放前建设的,改革开放后多年,分散的农民和县乡政府兴建的水库不多,而原有水库中3万个中小水库需要维修。而且,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没有大规模地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有些地区连维修的工作都减免了,很多渠道和水库或被泥沙拥堵,或被用来排放污水。截至2007年底,中国病险水库已经占到了水库总数的42.5%。

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不被重视表现在多方面。一方面,国家每年的水利投入都进入到了大工程,但对农民帮助最大的其实是“小农水”,这对山区农田很重要,大旱旱情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山区,这是因为“小农水”缺水。但目前在资金投入和水利建设方面,水利部门往往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更加关注的是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工业用水的保障,对于农业用水缺乏投入。而地方政府同样因为农田水利投资创造的GDP太低而不愿意把钱花在这方面,有钱去搞工业、搞房地产建设,赚钱来得比农田水利快多了。另一方面,农民自己也不愿意独自去投入,粮食是“望天收”,农田水利设施需要集体行动,不是一家一户可以做的,做起来了,也不是一家一户去使用的。所以很多农村的沟、塘、渠、堰都是在三四十年前建起来的。但自从分田到户以后,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就没有人管了,尤其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原有的“两工”(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原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就更是被荒废了。在此之前,国家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都是通过“两工”体系来提供,农民在农闲时可以投入到农田水利修建中,至少可以保证水渠维护,但取消“两工”后,没有了相应的替代机制,农村水利公共投入就缺失了一块。

问题之二:农田水利“欠账”太多。

解放后我国频繁受到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当时的决策者们发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战略导向,通过各种努力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通过各种大江大河的治理与沟、塘、渠、堰的建设,浇灌面积大增,使粮食生产不管气候如何变幻都可以长治久安。家庭承包制改革之前30年兴修的水利工程,国家总投资共763亿元,而社队自筹及劳动积累,估计达 580亿元。但近年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远滞后于现实需要。

第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田水利投入呈现逐渐弱化恶化趋势。从改革前后农村农田水利投入的制度演变和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农田水利投入的状况客观上一直处于恶化趋势,由此导致原有的供给水平遭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水利设施淤塞,农田道路失修,导致农业抗灾能力薄弱,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上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水利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全国建设了8万多座大中型水库,并且大多数都有配套的渠系工程。主要原因是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公社体制又客观上使得农田水利设施的外部性有效地内在化了。

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家层面看,政府过分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而在农灌水库建设投入上明显不足,从而导致水利建设中的布局“错位”。政府主要从城市和工业获取利益,因此,也把水利投入的重点放在利益相关的城市防洪与大江大河工程上,对能够发电等有经济收益的水库投资比较热心,与农业产出能力直接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少之又少,管理日渐荒疏。基层政府又因资金不足和上级没有要求而难以投入。同时,由于市场化条件下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大、见效慢,致使政府官员追求任期政绩的激励,对主要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主的水库建设积极性不高,还常常把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挪作他用。

从微观层面来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资源与非资金资源主体大致有五种:农民、村干部、乡镇级政府干部(基层政府的代表)、私人业主以及金融机构,其中农民可能成为劳动力资源的投入者,各级干部可能成为组织资源的投入者。但通过实证调研发现这五大投资主体均在利益权衡中选择了放弃投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但粮食生产又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所以一定要国家来投、来建农田水利设施。目前中央政府承担国家的粮食安全重任,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从这个角度看,国家应该承担小农水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小农水建设的顺利进行。小农水修好了,遇到天灾就不用太担心了,国家的粮食问题也就可以可持续发展了。

第二,农民不愿意在低效益的农田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修建水利设施。大批劳动力外出打工确实有促使劳动力市场化和提高农民现金收入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价格显性化,劳动力投入农业的机会成本大幅度上升,这种现实情况虽然能够体现所谓“理性小农”的市场经济特征,但由于根本改变了由于劳动力无限供给而形成的不计代价的“劳动替代资本”投入的内在机制,而使得改革前相对有效的劳动替代资本的基本建设投入方式难以重新恢复。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靠的是农民义务工的形式,随着传统农区小农经济全面恢复,农民个体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投入与自己的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预期相关度提高,农民在维护中存在搭便车现象和机会主义倾向明显,维护投人明显不足,降低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灌溉效率低下。

比较利益低使农田水利修建等社会动员机制难以启用。从社会资源动员角度看,缺乏有效的动员机制,资金来源单一,筹资困难。目前我国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主体依然是以政府为主,很难形成一种有效机制来调动农民自身的资源投入,以及其它社会资源的参与。在目前县乡地方财政普遍吃紧的投入约束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第三,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投入和管理农村基础设施机会成本大。20世纪60-70年代,在农闲时,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都被动员起来修建沟塘渠堰,这些在农村村边周围的农田水利设施,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只可惜30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吃那时的老本,自从20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以后,沟塘渠堰的修改维护就没有人来管了,国家的水利投资多被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近年来加强了对粮食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但山区丘陵区的沟塘渠堰却被忽视没人投资建设。所以这么多年下来,许多山区丘陵区农村的贮水设施都已被注淤平了,起不到贮水的作用了,一到夏天雨季,就发生涝灾,一到春夏交替的旱季就无水可用,发生旱灾。

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需要劳动力,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使投入和管理农村基础设施的机会成本增加,阻碍了农民投入和管理农村基础设施的积极性。据湖南省2000年农业生产效益调查:每亩水田种粮食获得的纯收入仅150.7元(不含劳动力成本),若扣除用工作价,每亩的纯收益只有16.6元。而外出打工人均劳务收入达4339元,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高出一倍多。作为理性人,农民都愿意外出打工。而留守农村人员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难以担负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可见,动员农民投入和管理农村基础设施的机会成本是外出务工工资。城乡差距越大,投入和管理农村基础设施的机会成本越大,农民积极性越低。

问题之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制度设计的缺陷。从历史上看,在集体化时期,国家在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一直依靠的是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强制动员机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这种强制性的社会资源动员机制虽然减弱,依然存在在收取农业税基础上的“乡提留、村统筹”作为固定的村庄公共建设资金来源,并且从制度上仍然规定农民有义务通过“两工”来为村内的公共基础建设投劳。但是,国家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使得乡村机构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护不再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单纯依靠“一事一议”制度来筹集必要的管护资金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第一,“两工” 制度取消抽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的基础。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一度在冬春农闲时节兴修水利工程、植树造林、维修乡村道路以及防汛抗洪抢险等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为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长期以来,“两工”维系着我国摇摇欲坠缺乏投入的村庄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与修建。1989-2000年,全国平均每年投入劳动积累工72.2 亿个工日,如果以目前的每个工日30元计,则农民每年对水利投入的积累达2166亿元,如此推算,1989-2000年农民对水利投入累计达25992亿元。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与农田水利建设有关的公积金、“劳动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被取消,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筹资筹劳失去了制度基础。农村在取消“两工”之后,虽然减了农民的负担,也是一把双刃剑,使原本就很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从这看又“增负”了。“两工”取消以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投入机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全国农民兴修农田水利投工量,1998年超过100亿个工日,2003年减少到47亿个,2004年不到30亿个,国家水利部的一位部长也指出: 2004-2005, 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民投工比1998-1999 下降近70% ,完成的土方量下降59% , 改造中低产田面积下降38% , 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减少35%。

取消“两工”后,乡镇干部无权像以往那样组织农民出工,否则会因“乱摊派”受到批评。在市场经济下,即使乡镇干部“派工”,若没有合适的报酬农民是不会出工的。农业税、“三提五统”都取消了,没有其他产业的村组,其经济状况举步维艰,农村公共产品建设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导致农村道路损毁无人维修,渠道、堰塘等农田水利设施得不到有效维护。所以到现在许多农民村庄周边的浇灌设施就成了没娘的孩子无人管,国家只管大江大河。农民没有办法,要么有的地方偷偷地还坚持“两工”,要么有点钱的或者是有点路子能够从上边要到钱的,以打井来浇灌,吃子孙的饭。

第二,“一事一议”制度带来高额交易成本。在税费改革后,“一事一议”成为进行农村公共投入决策的首推方式。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在执行中遇到高额的交易成本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开会成本不断增大。由于农民的自发分散性和村集体约束力的弱化,农村召开会议时,村集体需要发“误工费”才能激发参会“热情”。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很难达到要求的议事人数。因此,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才能开会成功。(2)农民对公共品需求不同。在同一村庄中,农户间存在异质性,体现在经济收入、住处地理位置、种植作物等方面,从而导致不同农户对农村公共品需求不同。在同一个村中,村东头的村民可能要修路,村西的却要修坝,村南的要修渠,村北的要修桥,所议之事难以统一。(3)达成协议难、筹款难。农村中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参加会议的人员多数是妇女、老人,他们文化层次低且不是家庭事务的主要决策者,很难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来执行,“一事一议”常常会变成“一事无成”。村委会提交审议的筹资筹劳方案往往难以通过,即使通过了一些村民也不主动交款,没有约束机制往往导致筹款的交易费用上升。(4)监督成本高。由于存在“开会难”、“统一意见难”、“一事一议”成本高等方面的影响,基层干部往往采取简单的工作方式,有的甚至于钻管理上的“漏洞”,采取按“假指印”、“假签字”等方式进行。甚至有些地方把不属于“一事一议”的收费项目列入议事范围,存在“多事一议”等不规范行为。但由于村庄多而分散,“一事一议”管理规范也还未完善,对以上行为进行监督十分困难。

第三,原子化农民之间合作难,资源动员面临挑战。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农户作为农村基本的组织形态,既是消费单位也是生产经营单位。由于经营规模小,地块分散细碎,给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造成了劳动空间转移的时间成本耗费。但是,农户作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意识的经营主体,其生产经营活动要么力求使私人边际成本等于私人边际收益,要么会向外部转嫁成本但不会自己承担外部成本。于是,作为具有外部性的共用设施,如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户而言是一种成本高且没有规模效益的活动,就很少有人去建、去维护,而多表现出“只用不管,难于合作”的现象。

第四,农村社区不能对农民进行有效组织,农田水利等公共服务处于瘫痪状况。中国的社会结构在历史上呈现出的是“强国家、弱社会”的特点,这种社会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达到极致。改革使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对纵向社会的控制有所放松。家庭承包制的实行,改变了原来村集体与农户的关系,集体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将分散的农户整合到一个严密的计划体制之下,新的农村社区基本结构由村民选举产生的委员会和分散独立的农户构成。但是由于路径依赖,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强国家、弱社会”的社会结构性质。虽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动员能力弱化,但是在与社区的关系上,国家仍然扮演着强大的角色,农村社会组织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和成长,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社区的公共事务不可能得到相应的解决,出现农田水利等公共事务缺乏组织与管理的现象。

第五,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民间资金缺乏投资激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大、风险高、资金回收期长的特点,并且我国农业比较收益低,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很难获得预期收益,尤其是像农田水利这样纯粹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设施更是如此。对于私人企业或民间资本来说,农村的市场环境远不如城市,融资渠道狭窄,相应的社会服务落后,在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高、效益低,对于逐利的企业来说,放弃农村市场,把资金投在城市是一种理性的企业行为。这恰恰反应出动员私人业主或民间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困难。

第六,地方政府“从上不从实”,片面追求部门利益。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主要是对上级负责。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提供中,出现基层政府不将有限的公共资源用于当地民众和当地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基础设施,而用于上级政府认为最重要的方面。基层政府这种行为的直接制度诱因是官员升迁考评制度和政绩考核制度。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下,一般说来只有当下级官员的行为得到上级认可的前提下才有升迁的可能。这就诱使基层政府在基础设施提供中“从上不从实”。因此,各级政府(或者说政府官员)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不愿提供花费资金多、而短期显性效益不明显的农村基础设施,导致像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提供格局扭曲甚至主体缺位。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反思:困境篇

困境之一:如何做好“贮水于民”,解决农民“最后一公里”的灌溉问题?

我们对农田水利投资有一个误区,国家只负责大江大河的治理,而对农民真正影响最大也关键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更要命的是对最后一公里影响最大的“两工”制度前几年也被取消了,这等于切断了修补农田水利设施的最主要支点。一项数据显示:中国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工程失效和报废的逼近3成,导致个别地区可灌面积减少近半。直至2003年,中国19.5亿亩耕地中,还有11.1亿亩尚要靠天吃饭。过于粗放和陈旧的渠道系统让中国农村渠道灌溉利用率只有30%—40%,在河南,这个数字还要更低。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也承认并正视中国农田水利工程长期“欠账”的问题。据调研,那些还能动员大家进行灌溉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拒不执行取消“两工”的“违法之民”。

“两工”对农田水利建设极其重要,取消“两工”等于让他们在干旱面前束手无策,再加上“一事一议”成了什么都难议,灾难最终演变成了望天收,还有不少地方一直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农田水利设施吃老本。农田水利的修建要通过集体行动来建设,属于公共品建设,具有搭便车的天然属性。目前的这种困局各地进行了不少的“土法”试验,但在国家层面一直没有一个好的说法。

重庆市南川区白沙镇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该镇严重缺水,每年春播时都必须依靠从附近大观镇的土溪水库引水育秧,土溪水库建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时建成一条长达25公里的主干渠通往白沙镇,但之后的30多年里就再没修整过,仅靠每年放水时应急性的清淤补漏,如此,主干渠的水根本流不到渠尾,相应地,大量农户 的田地也就根本无法得到及时灌溉。对于土溪水库的所有者来说,他们的职责仅仅是维护水库本身的安全和蓄水,以及按各村要求开闸放水,并收取相应费用,但在白沙镇的农户看来,他们交了水费,急需的灌溉却被延误乃至造成作物减产,自然就没有继续缴纳水费的积极性。此外,尽管不少农户都知道沟渠的年久失修是造成有水用不上的重要原因,却并没有太多的动力来集资修建维护渠道,原因在于目前对于渠道的整治维修费用相当昂贵,仅仅一条小支渠都将耗资十多万元,这不是小农户所能承受得起的,农户们的愿望就是村里或镇里能出钱来修建水渠,而村集体乃至镇集体,也同样表示没有相应的经费来完成这一事务,只把希望寄托在上级部门的拨款上。

因此,我们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大江大河治理固然关系重大,事关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最后一公里”是否也应给予足够重视?

困境之二:部分农民为何对抗旱如此“漠然”?

近几年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收入下降,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且多为年轻劳动力。大多年轻的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愿意留在家中种地。原因十分简单:即使在外打工的生活并不安逸,但同样的劳动至少能够换来比在家种地多得多的收益。但多少让人有些不能理解的是,面对2010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有些地方农民的抗旱积极性仍然不高,包括一些返乡农民工再次选择离乡进城。面对旱灾却不愿浇水,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却包含了农民的许多无奈。普遍较低的种粮收益,部分地区沉重的水费、电费和油费负担,加之滞后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积极性。农民在灌溉土地时遇到的困难重重:或是缺水,或是缺电,或是有水有电却价格昂贵。

中国农业生产面临最大的自然威胁就是干旱。2010年,我国干旱覆盖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灾害损失之重,为1998年以来之最。没有水可灌,尤其是在春夏交接正是小麦分孽时节,没有水就等于让小麦在身体成长的关键时间缺了营养,以后只能是个半残废了,减产甚至绝收都有可能。而农民通过引大江大河的水来浇灌成本又太高。所以在大旱时出现政府着急农民放弃的尴尬局面。农民自己是很会算帐的,一亩麦子,年成好时也就收入200-300元,现在干旱减产已成注定,而用水浇灌成本一亩地要70-80元,算下来农民几乎没有什么钱可赚,所以干脆放弃浇灌算了。经济学有一个合并缪误:每一个个体的理性选择,汇合成一人整体结果就可怕了,成非理性的了。因为都不抗旱了,小麦真要是绝收了,国家的口粮安全就成大问题了。

以山西为例,一亩地粮食产量在800到1000斤,其间需要4到5次灌溉。而如果不灌溉的话,单靠降雨,成本就会降低。虽然农民不会完全靠天吃饭,但是他们会选择尽量减少人工灌溉。因为在各项成本中,水是成本较高的。如果遇到水价和化肥价格上涨的情况,农民每亩地的纯收入只有100元左右,这还不算人工成本。

在2010年春大旱时,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就对河南省部分受灾严重地区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部分地区的农地旁就有可供灌溉使用的水井,但由于电网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民却无法通过电力带动水泵将水井中的水抽取出来。有些地区浇地要使用工程用电,电价和油价非常高,如果用不起就只好听天由命。

为何农民会对抗旱如此“漠然”? 是农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动力不足还是其“有心而无力”?

困境之三:以市场化、私有化为主要特征的“世界银行共识”改革是否应该打住? 农田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户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过去几十年相关经验表明,虽然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反思,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普遍是失败的。其中最受人瞩目的是对“世界银行共识”在治水方面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世界银行共识”坚持私有化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困境的有效方式,这种观点认为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而公共资源(比如水资源)则可以被视为一种可竞争、可排他、可转让的特殊商品,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市场就可以让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摆脱目前面临的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的困境。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共识”的指导下进行了各种基础设施的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我国也不例外。但是十几年的探索之后,人们发现“世界银行共识”并没有为这些国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带来光明前景,反而出现很大的困境,诸如社会力量无力承担高额的建设和管理费用,国家资金的撤出加速了资金链的断裂,使得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停滞不前;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私营化加大了人们获得公共服务机会的不平等,造成更大的贫富差距;损害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居民的利益,甚至引起社会动荡等等。

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世界银行共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资源参与为辅的治理模式。以韩国为例,该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革是“新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村运动的推行而不断深化。在投资上,韩国建立了以国家财政为主、受益农户投资为辅的管理体系,从资金上保证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根据各地特殊的地域特征,积极动员当地农村社会资源,建立“自下而上”的动员机制,充分体现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政府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与奖励措施,根据各个村庄的表现,政府实行奖勤罚懒的机制,以官办型民间组织为管理主体,根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规模的大小,由不同的官办型民间组织负责管理。这些措施都保证了韩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革的成功。

我国近年来的水利部门改革已进入误区,片面地在“世界银行共识”引导下进行“市场化、私有化”的改革,现在很多水利设施被承包给私人,周围的农户用水成了问题,有些水利设施被变为他用,本来是为农业用水提供灌溉,现在却成了一种旅游开发。比如在重庆、湖北一些地方,水塘的承包要求承包者对水塘进行日常维护,并保证对村民的免费供水,但因为没有制度去约束,水塘承包后,周围农户的用水就成了问题。所以发展小农水,水利部门不能过分追求资本化,地方政府部门不能过分强调农田水利设施的私有化,不然就损害到了农民农业用水。

部分水利部门利益货币化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他们的眼光只盯着那些能赚钱的项目,而对农民的“保命水”却不闻不问。在水利设施的资金投入和建设管理方面,一些水利部门出于效益的考虑,更加关注的是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工业用水的保障,对于农业用水和中小型水利设施 则缺乏兴趣,尤其是部分水管单位作为企业推向市场后,为城市和工业服务,效益较好的水利设施更容易获得资金投入,而公共品特征强、收益低,需要财政扶持的农田水利设施,则以“财政紧张”为由,只能得到极少量的投入,把希望寄托于国家拨款。在长期缺乏资金,难以管理和维护的情况下,建设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田水利系统逐渐崩坏,失去其应有的效果,最终在特大旱灾到来时难以发挥作用。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仅以经济收益评价水利项目,投入高、收益低的农民“保命水”是否会因此丧失自己的立足之地? 谁来保证“保命水”?

困境之四:怎样才能使“农民的声音”不再缺位?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与管理,农民的声音一直是缺失的。无论是在水利部门的改革中还是各种水利项目的安排上,虽然项目的申请与安排的名义很可能都 是以农民的名义,但在项目的实际执行过程却大都转变为部门利益最大化与领导工程、面子工程,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农民的声音一直缺位。未来应该建立“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只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合理表达农民意愿,降低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交易成本,形成农民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监督机制,水利才能真正的搞好。

按照“农民本位”的要求,农民本身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应该主导支农资金的安排和趋向,然而现实中支农资金的划拨和使用基本由政府做出,作为实际受益者的农民既 不能参与项目的规划,也不知道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最终项目完成后的审核与评价同样没有农民的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政府部门的逐利行为,单纯由政 府作出的决策也很难真正体现农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而一旦各级政府由于各种理由挪用、截留支农资金,或者根据部门利益安排支农资金项目时,农民也无法对此 进行监督和检举,从而最终造成对农民利益的损害。

农户本身是农田水利设施的直接受益人,但在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却始终难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缺乏“农民声音”的农田水利建设又如何能真正做到让农民满意?如何让农民成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主体,让农田水利设施真正服务于农民,是当前水利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反思:出路篇

出路之一: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机制。

第一,“多主体”构建中央、省、县乡、农民四位一体的供给主体新模式。国家应根据农田水利的不同性质,建立起由中央、省、县乡、农民四位一体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制。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县乡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着重解决好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问题。比如,大型水利工程应由中央政府提供,在目前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应通过省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来解决,即主要由省级政府“出钱”,县级政府“办事”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小型的农村社区内的基础设施项目,比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因为可以使农民直接受益,并且投资不大,可以采取农民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贴的方式来投资建设。

第二,“多渠道”构建财政渠道、市场渠道、其它渠道共同参与的筹资新范式。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充足的资金资源是重要保证。过去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大多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而事实表明,仅仅靠政府财政远远不能为广大农村提供足够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服务。因此,需要构建“多渠道”筹资新范式,以此解决目前广泛存在的融资难题。(1)财政渠道。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内渠道、财政预算外筹资渠道。(2)市场渠道。主要做法有:一是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如发行长期基本建设国家债券。二是成立旨在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专向发展基金,同教育基金类似,国家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水利基金,来解决农田水利设施的历史欠账问题。哪怕这些资金只占到GDP中的0.5%,产生的效果却是巨大的。三是向金融机构融资。四是利用减免税收和给予信贷优惠等政策,调动经济组织投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3)发行彩票渠道。通过发行彩票可以为政府提供收入,也可以为农田水利建设融资。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彩票融资规模已非常大,涉及的领域也很多,为公共事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我国目前在体彩等方面的试点已相当成功,可以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具体实践基础上,通过发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彩票的形式进行融资,解决当前投资不足问题。(4)其它渠道。一是非政府组织筹资渠道。二是境外筹资渠道。三是个人筹资渠道。四是企业家捐助。

第三,“多元化”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资源动员新格局。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以财政资金聚合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逐步构建起对农业、农村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从历史角度看,农民资源投入一直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资金和劳务来源之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村庄社区内的农民,他们是主要的受益群体,农民资源从理论上应该成为社会动员的主体。

在国家财力尚不十分雄厚的前提下,单方面地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存在着困难。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增加投入、提高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出路之二:进行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第一,实行水利建设问责制。这个问责制主要针对地方政府。目前我国频繁的大旱大涝一方面是天气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人为因素――政府的责任,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这么多年存在的严重问题,因为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财政投入不够,特别是没有重视小农水的问题。因此干旱问题也是责任问题,是地方政府的责任问题。这个问责制的核心就是对地方政府一把手问责,如果出现严重的干旱问题就要对地方政府一把手进行行政问责,类似于我国现在的矿难问责制,从制度上保证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逼着政府对小农水进行必要的财政投入。可以说,云南省如果能拿出旱灾中受损的1/10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旱情也不会如此严重。正是水利设施的投入不足和缺乏科学规划,让年降水量过千毫米的云南居然找不到可用的水源,有水也无法浇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10%的土地出让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其中关键的是要落实到实处,建立问责机制。

第二,重构农户合作机制。农田水利建设是需要集体行动的,分田到户后,的确与过去相比难以组织起大的农田水利建设。但并不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一方面,可以借鉴集体化时期动员农户合作建设农田水利的经验,重构农户合作机制。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当地农村本身的特点,对于合作传统良好的农村社区,可以引入用水户协会等合作模式,政府适当补贴,帮助其自立发展,最终促使农户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应用和维护机制。这方面,山东费县产权制度改革、河南博爱县的股份合作制,以及广西平果县的用水协会等案例,有效动员了农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积极性,值得借鉴。而对于村庄分散现象严重,基本无法合作的村庄,则应该详细考察其分散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其解决村庄组织问题。

第三,建立“农民本位”为主线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与管理机制。我国地区特征差别很大,农民的需求差异也很不同。应该在组织与制度上进行新的安排,保证农民的声音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体现,以农民的需求作为建设项目选择决策的依据,建立农民意愿表达机制。在韩国的“新村运动”中,政府派出专门调研人员到农村进行访问,吸收农民的意愿,汇总后反馈到政策制定部门,再由政策制定部门召集农民代表、农业专家、社团代表对这些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即在农民和政府之间构建出一个可以表达农民真实意愿和心声的“桥梁”。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与管理,农民的声音一直是缺失的。未来应该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参与项目管理的相关监督机制等。这样,农田水利才能真正搞好。

出路之三:以工代赈,贮水于民。我国一直是季节性气候很明显的国家,在雨季时会下很多雨,而在旱季时又有可能几个月都不下雨。其实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大到大江大河的治理,小到沟田渠、堰塘的维护等等。这些设施在有雨时把多余的雨水贮藏下来,到旱季时拿出来用。西北地区半年不下雨,也没有看到闹出什么动静。原因很简单:西北地区农民都有水窖,在下雨时把雨水储藏起来,等到不下雨时使用。而西南地区降雨量极为丰富,年降水可以达1300毫米以上,还有大江大河,可还是会出现大旱灾,这确实值得好好探究一下。问题就出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跟不上实际需求。因为降雨比较多,西南地区的人只想到了涝,没有考虑过旱。西南地区有很多“望天田”,很多人还是传统地靠天吃饭,没有重视完善水利设施。其实,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就是给农民和庄稼买保险。人都需要买保险,面对全球的气候大变化,西南更应该考虑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因此,不能再把钱都投在大江大河的建设上来了,轮也该轮到对农民最关心,也对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农村村头的沟塘渠堰建设了,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他们很少能得到到国家水利建设的资金。大旱也已经对水利部门的投资方向说不了,再不修,还会有更大的惩罚。不能再只盯着大工程大项目了,那些工程不解农民浇灌的“渴”。而农民的“渴”才是国家的“渴”,因为粮食安全一旦出点差错,真是吃不了要兜着走的。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 篇2

我国是人口大国, 也是农业大国, 农田水利设施是实现我国农业科学发展、提高土地产能的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与发展, 仅在“十一五”期间对水利建设的总投资额就达到7 000亿元。但是,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干旱、洪涝灾害表明,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仍然存在建设滞后、基础脆弱等问题。对此, 笔者认为, 应以认清农田水利发展的重要性为前提, 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业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 而水则是农业发展的命脉, 更是促进提高土地产能不可或缺的要素。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议密不可分, 只有做好水利设施建设工作, 才能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并同时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社会的稳定性。良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合理有效的灌溉技术以及加强灌溉水利用率的前提, 也是帮助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利器。由于我国的耕地面积少, 且水资源较为匮乏,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维护国家稳定、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 也是确保我国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的前提。

二、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理念、新模式的引入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传统的治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难题与挑战。政府必须从原有的理论、思路和模式出发, 不断创新, 并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运用科学技术加强对水利科技的研究与探讨。

1.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提升农田抗旱能力。

通过对现有的中小型水库等蓄水工程进行清淤、扩容、除险加固, 全面增加其蓄水能力;而对于老化失修的机井等灌溉设备, 应抓紧修复或更新, 以提高抗旱能力。

2. 完善农田水利管理制度。

进一步加快对农田水利管理体制的建设或改革, 对一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进行产权确认, 并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 在明确所有权的前提下, 进一步搞活经营权、放开建设权, 使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向市场化靠拢。

3. 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抗旱减灾能力评价的准确性。

客观、科学地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抗旱减灾能力作出评价, 避免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治理性干旱, 并要对水资源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以避免出现建设不合理或用水不合理的现象。

三、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科学规划

在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时, 要针当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全面考虑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状况, 科学、合理地估计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并在这些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建设布局, 突出重点, 实现科学合理用水, 坚决杜绝对水资源的浪费。在制订建设规划时, 还要考虑长远的发展目标, 并对潜在的不利因素进行完整而科学地分析与论证, 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做到科学规划、科学建设, 避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 合理使用水资源。

四、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力度, 促进多方筹资

1.

在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同时, 各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的有关规定, 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的资金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同时, 还要大幅增加地方财政中的水利专项资金, 并要全额、合理地应用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去。

2.

各地方政区可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到政府财政预算中, 并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 以达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逐年持续增长的目的, 从而加大对农田水利投资的力度。

3. 全面发展民营小型水利设施建设。

在不妨碍国家统一规划、建设, 又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可以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建设谁受益”的基本原则, 调动社会各界的投资积极性, 吸引全社会的资金来进行民营水利建设。

4. 提高农民主动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热情与积极性。

地方政府应本着“共建、共享”的理念, 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要性的认知程度, 鼓励和扶持农民自愿出资、投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通过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 让农民自愿参与投资, 并把农田水利作为一项产业来进行投资经营, 使之既可以保障农业的灌溉用水, 还可以作为一种长远而有效的投资。对此, 当地政府可以在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帮助、扶持。

五、结论

浅析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篇3

关键词:财政补贴;农田小水利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它对于农作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国季节性气候明显,雨季时雨量较多,旱季时又有可能几个月不下雨。农田小水利正是解决我国地区频发的干旱或洪涝的有力武器。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农业的发展,特别是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针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问题,2005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民办公助”方式支持各地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破损严重,以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滞后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了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中央于2009年提出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期望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近年来我国各地频繁大范围的干旱洪涝灾害,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排灌效益低下,无法承担较大的旱涝风险。

目前,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主要都是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有些甚至修建于古代,往后就很少有投入和修建工程了。尽管三十多年前,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但是随着几十年的时间变迁和风雨洗礼,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已经滞后且由于年久失修,这些设施的排灌效益日益低下。在近几年我国各地干旱洪涝频发时,农田水利设施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难以派上用场。

(二)财政投入有限,配套资金不足,“最后一公里”的建设缺位。

尽管我国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深,但是相对于主体的大江大河治理、气象事业的发展以及大量形象的水利形象工程的建设,真正落实到农田小水利的资金是微乎其微的。同时由于许多项目的建设都是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投入的,而地方的“吃饭”财政根本无法补足此项资金,对农田小水利建设带来了阻力。实地调查中不难发现,尽管国家投资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和沟渠,但是却因为政府和农民双重失力,最终导致很多地方没有实现水流到田间地头。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推动缓慢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小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水利工程基本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设管理模式,跟不上日益变化的水利投资和建设的大趋势。造成的后果就是前期建设较完善,后期维护无保障的局面。许多农田小水利没有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和维护,农民自身由于技术不足以及维护意识的缺乏,更是对它们不管不顾。因此,许多农田小水利只是徒有其表,不能很好的发挥效率,进而造成对农田小水利的投入犹如小石子沉入大湖,收效甚微。

一、对我国农田小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对于我国农田小水利建设的投入,关于是市场还是政府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众所周知,“农田小水利工程”是典型的公共商品,即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而非私人需要而生产提供的商品,具有它具有显著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商品的供给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完全由政府提供、完全由市场提供和市场政府混合提供。混合供给是指在政府的指导监督下,公共商品的生产提供由市场来进行安排,即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笔者认为农田小水利这一公共商品采取完全由政府提供的供给模式存在着其合理性、科学性。

从公共商品的效率角度考虑,公共商品采用混合供给模式可以达到效用最大化,单纯地由政府提供和单纯地由市场提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效率和公平失衡,最终也会导致效率的缺位。但是农田小水利的供给采用完全由政府供给的模式理由如下:第一,作为一项投资数额大且投资回收周期长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较高,一般的市场主体都不愿意介入,只能由政府出资主导;第二,政府主导可以保证相当高的行政效率,有利于工程前期的大规模施工建设早日完成;第三,我国许多地区农户的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如果引入市场机制,就会向使用水利设施的村民收取费用,这必然会导致村民的负面情绪,对水利设施的后续使用和运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从该公共商品的使用效率来看,由于公共商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公共商品往往面临着使用频率高但使用效率低的窘境。如果无法对公共商品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那么公共商品就无法最大发挥作用。现阶段我国的许多地区,甚至一些国家农田小水利建设重点县的使用效率仍然较低,相当一部分的水利设施是出于闲置状态。通过实地对农田小水利建设重点县农民的走访,村民大多数对这种惠农政策是相当支持的,但也少数人表现出担忧。其理由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以后使用水利设施进行灌溉收费的问题,二是这些水利设施使用寿命及占地的不良影响。

二、国家出台规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资金运行

2009年6月24日由财政部和水利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的部委文件。该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来源问题。文件要求积极整合资金,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五部委《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05]50号)要求,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政府投资和财政预算,千方百计增加投入。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2005-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尽快建立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并切实增加资金投入规模。中央财政将把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作为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配的一项重要因素。各地在切实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加强资金整合,进一步拓宽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渠道。

三、对于农田小水利现状的改善给予的几点基本建议

首先,正如上面分析中提到的,现阶段下的农田小水利资金投入仍然存在着中央财政能力有限,地方自身配套补助不足等等问题。因此,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形成混合供给模式值得我们试验。于完全政府提供和完全市场提供两种模式的局限性,最优的解决方案便是适当适时适量引入市场机制,特别是市场价格机制。向使用设施的村民收取一定费用,这既是符合市场的普遍规律,也符合公共商品的成本补偿机制。村民既然消费了公共商品,就应该对供给方予以适当的成本补偿。建议在与村民充分协商商讨的基础上,适当引进社会资金进行后期农田小水利设施的维护,费用的制定要公平、公正、公开,可采取村财政补贴与村民缴纳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减少双方的负担。

解决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后,便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农田小水利顺利发挥其功效。首先,政府应该联合水利局以及相关部门,给予农田小水利设施建成后的技术支持以及提供维护、保修服务。唯有完善了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农田小水利的全部价值。因此,可以说建立“售后服务”机制是必须且迫切的。其次,激发农民的维护农田小水利意识,促进农民的及时表达意愿,降低农民与政府之间的交易成本,形成农民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监督机制。第三,针对地方政府的问责机制以及绩效评价机制,是提高农田小水利工程资金投入效率的强有力保障。出现严重的干旱或洪涝时,对地方政府一把手进行行政问责,从制度上保障了当地政府对农田小水利的建设的重视。同时,成立专门的额绩效评价小组,定期对地方的农田小水利的效率进行规范性的实地勘察,并形成正规的绩效评价规则,完成绩效评价报告。这些资料的建立都是对以后年的农田小水利建设以及改革意义非凡。

制度的建立只是规范化上的突破,将制度落到实处,我们需将视角缩小,把思路细化,每个层次的资金使用都要做到精细完整。第一步是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将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准公益性专业化服务队伍三个机构统一在一起,形成规范的服务体系。第二步是解决运行维护费用问题。解决运行维护费用问题,首位的工作是要有定额和标准,组织编制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定额,对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建立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和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具有重大意义。第三步是明晰和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和使用权,解决管护主体问题,建立长期有效的责任机制,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以可持续利用。

四、结语

我国在近几年的支农、助农进程中,逐渐提高了对农田小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农田小水利的改革号角已经吹响。但是农田小水利的建设和修护尚处在起步阶段。许多省份的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得到了很好的加强建设,但量大面广、遍布乡间的小型农田水利形势却十分不容乐观。现阶段正在实行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可以看作是改革中里程碑式的发展。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对农田小水利重点县的全面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迅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全方位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提高农田的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总结的说,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从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两大方面着手,结合各地的特点,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并且要借鉴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规划好工程的总体效益时,也要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等关键性问题,切不能只做面子工程,要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解决农民的水利问题,实现“旱可灌,涝能排”,让广大农民摆脱望天吃饭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倪羌莉.当前农村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

[2]郑风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刻不容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何定位农田水利建设[N].经济理论与实践.

[3]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部委文件财农[2009]92号.

作者简介:

农田水利建设标语 篇4

1、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

2、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3、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

4、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

5、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6、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

7、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8、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实施水利安徽战略。

9、合理开发利用,重在节约保护。

10、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湖健康。

11、加强农村水利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2、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提高农田产出效率。

1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4、建设旱涝保收农田,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15、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城乡用水安全。

16、建设生态水利,注重生态效益。

17、开源节流并举,利用保护并重,促进人水和谐。

18、科学防御水旱灾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9、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20、落实三条红线,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德政善举民心工程。

22、农业是基础,水利是关键。

23、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步伐。

24、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

25、深挖当家塘,蓄水保粮仓。

26、实施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社会效益。

27、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28、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9、水利兴旺,造福一方。

30、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31、提高标准,保证质量,建设旱涝保收农田。

32、推动水利跨越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33、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水。

34、兴修农田水利,造福一方群众。

35、兴修水利,百年大计。

36、兴修水利,千秋大业,利国利民。

37、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38、以人为本,依法治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9、引水灌溉,利国利民。

40、引水灌溉,利国利民。

41、营造水景观、弘扬水文化、传承水文明。

42、优化配置、厉行节约、有效保护。

43、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

乡镇农田水利建设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肥农建办[]3号文件及省市县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落实重点,搞好“四加一”工程年度建设,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我镇塘坝、河沟、300KW以下小型集体泵站、圩堤除险加固分项进行编制,并分类做好典型设计,加快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我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计划任务

近几年来,我镇不断加大对农业综合项目的投入,逐年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各项任务,建设生态水利,逐步解决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完善水利配套,积极发挥水利建设和水利工程的科学效益。具体目标和计划任务是:完成任务土石方80多万方,完成农田水利投资980万元;清淤扩挖大中小当家塘口498口,清淤渠道11条,泵站技改6台,实现农村小型泵站更新改造605千瓦;完成圩堤加固2座。(详见附表)

三、建设重点

(一)当家塘坝清淤扩挖工程。我镇水利灌溉条件差,大部分庄稼只能靠当家塘持家,今年我镇计划扩挖3万方以上大型塘12口,1至3万方中型塘108口,小型塘口340余口,总计投资980多万元。

(二)泵站机改工程。我镇计划小型泵站机改6座,安排在村实施,装机数达600KW,计划投资120万元。

(三)渠道硬化工程。近年,我镇各村居采取“一事一议”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进行渠道硬化工程的实施,今年计划实施渠道硬化工程16.5公里。

四、工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我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工程组、宣传组、督查组等组织机构。

(二)广泛宣传,积极发动。积级宣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通过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形式发动农民投工投劳,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三)加强督查,确保质量。充分发挥工程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督查,确保质量,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确保工程建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 篇6

水利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条件。“居有所安”、“行有所便”、“庄有所事”、“差有所治”、“忧有所解”均与水利工作有关。因此,只有真实掌握目前农村水利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也最容易见效的问题入手,才能更好地发挥水利对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我市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建市20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创新农村水利建设机制,深化农村水利管理改革,在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农田节水灌溉、河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增强。截止到目前,全市已建成水库80座,塘坝942座,总库容4.5亿立方米,其中大中型水库4座,总库容3.7亿立方米;打机电井1569眼,建扬水站730处。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抵御洪涝灾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村供水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来,文登市先后荣获“山东省水利建设先进市”、“全省水土保持先进市”、“全省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市水利局荣获“全省水利工作先进集体”、“水利工程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大力发展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促进了农业丰产丰收。20年来,我市引进推广了管灌、喷灌、滴灌、渠道防渗等节水新技术,尤其是喷微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0年来新增各类节水灌溉面积39.89万亩,使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2.8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1%,其中万亩以上灌区5处,灌溉面积达27.55万亩。

(二)人畜吃水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农村群众生活质量有极大提高。2006年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2007年至2008年,又对未建和老化失修村进行了建设和维修改造。全市已建自来水680个村,13处镇驻地建设了集中供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村庄普及率为99.1%,户普及率为92.4%。全市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农村百姓的饮水状况得到彻底改善。

(三)大力开展了防洪减灾工程建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投资2600万元,对母猪河下游进行了综合治理,保障了沿河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争取资金2亿多元,实施了100余个除险加固工程,其中小型水库加固项目50 多个,大中型水库2个。同时,各镇(办)结合各自实际,对辖区管理范围内的一些主干河道、中小河流进行了整治,减轻了近几年几场特大暴雨带来的 洪涝灾害。

(四)小型水利工程改革成绩显著,拓宽了农村群众的增收渠道。到目前,全市共有872项水利工程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水利资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还调动了广大群众兴修水利设施的积极性,自筹资金打井、修大口井的的越来越多,修建管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的越来越多。

(五)水土流失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大,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经过近20年的治理,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面积减少到43747公顷,占总面积的28.8%。在抓好水土流失预防工作的同时,把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小流域综合治理上来。对小流域实施立体开发、综合治理,走建设生态农业之路,促进了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我市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按照三二一工作思路,正在进行两大经济板块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既是农村水利发展的难得机遇,又对农村水利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取消“两工”和农业税、村民事务实行“一事一议”后,农民投

工投劳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基层政府组织农民开展水利建设难度大,农村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农村水利还面临着管理改革滞后、工程老化失修、水环境不容乐观、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困难和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

(一)农村饮水问题依然存在。一是普及率仍未达到100%。尽管我们在2006年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去年和今年又对62个村进行了新建和维修改造,但据调查统计,全市共有农村行政村686个,已建农村自来水680个村中,能正常运行的534个村,存在问题的146个村。二是农村自来水管理体制混乱。特别是有些单村供水的村,村干部管理水平低下或严重不负责任等,收不上水费和管理费,导致供水系统出现问题就瘫痪,挫伤了农民使用自来水的积极性。存在问题的146个村中,已建未运行8个,欠费停水1个,报废8个,带病运行129个村。

(二)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综合利用效率低。由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时间长,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加上近年进行园区开发,大量小型水利工程如扬水站、倒虹吸、排涝沟、引水渠等破坏严重。全市80%的小型水利工程存在渠道淤积、灌溉设施不全、灌溉费用高等问题,直接影响水利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我市处于丘陵山区,大多数耕地属于“望天地”,山地水利设施不能发挥作用,经济作物抗旱能力低,直接影响作物的产品和质量,枯水年和丰水年都易造成农业减产减收。

(三)农村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一是全市仍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水库,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农村地区,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二是农村自身水污染严重。牛、羊、猪、鸡等牲畜家禽的饲养和貂、狐等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化肥农药的过渡使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水环境,饮水不安全,不仅损害农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严重制约因素。三是仍有部分的山地水土流失严重,不但使山丘区耕地退化,土质脊薄,产量下降,还造成了河流水库泥沙淤积。据统计,全市仍有3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

(四)管理机制不适应农村水利发展要求。从调研情况来看,造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既有资金短缺的原因,也有机制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尚未形成一套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农田水利的投入补偿机制未形成,当前推行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由于工程设施落后、思想认识不够等原因,没有在全市普遍推广,工程日常管理维护人员和经费短缺,水利工程使用效率低。

(五)基层队伍薄弱,服务能力不强。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市基层16处水利站(科)全部为镇(管委会)政府管理的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总定编35人,在册人数38人,平均每站至少2人,真正在岗的只有25人,真正学水利专业的仅有2人。在岗的这25人,主要承担修路、绿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水利以外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大概只有30%左右的时间才忙于应付上级水利部门安排的业务工作。乡镇水利站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水利技术服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农村水利建设的形势与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市农村发展的长远目标、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部门肩负重要的责任。我们要全面认识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要求,从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度,建立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水利保障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挥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安全的农村饮水体系,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能否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的基本生活,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由于我市特殊的水资源条件,无法实行大规模集中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必须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紧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把解决农民饮水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尽快出台防治水源污染、解决水源保证率低、维修改造老化失修工程的政策,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建立可靠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是根本,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又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因此,要下大力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一是继续推进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以促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保障粮食用水安全,统筹工农业用水关系,实现用水方式和质量、效益的根本转变为目标,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节水灌溉工程,大力推广各种成功的节水灌溉模式。今后,全市每年计划发展节水灌溉面积在1.5万亩以上。

二是抓好河道治理和排涝工程建设。修筑道口桥至环海路大桥的右岸大坝,清淤扩挖子槽,清除阻水沙渚,使中下游的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为南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和沿河两岸经济保驾护航。有计划地对青龙河、昌阳河、黄垒河三条主干河道进行治理,保障下游行洪安全。同时抓好小河流、沟渠的清淤和田间排涝设施建设,保障粮食丰产丰收。

三是继续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在做好今冬明春加固12座小型水库的基础上,提前一年完成47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加速米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进度,放水洞、溢洪闸、大坝加固同时进行,争取三年的任务两年完成。做好南圈水库除险加固的前期工作,2008年年底前完成初设评审并争取立项。

四是加大开源增蓄工程建设力度。坚持拦、挖、调、蓄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多方增加水资源储备。采取山沟修塘坝、泊区挖平塘、河道建闸坝等方法,逐步形成层层拦、道道蓄,小雨不下山、大雨不出沟的水源开发格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地表水利用率。本着实效实用的原则,采取挖潜流、打深井等方法,搞好机井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今后,每年新增蓄水提水能力要达到100万立方米以上。

(三)建立良好的农村水环境体系,切实整治农村水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走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调研中发现,我市的水环境状况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农村众多中小河流淤积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水生态建设,建立良好的水环境体系,促进全市农村形成山青水秀、河畅水清的生态环境,实现人水和谐。

一是继续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针对不同地域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大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实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形成多目标、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防治体系。今后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

二是加大农村居住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是村周围的出入口、沟塘,生活污水、养殖污水排放沟渠。大力推广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治理系统建设,通过疏浚河

道、整治河堤、净化水质、恢复生态等手段,消灭脏、乱、差,使“塘变深、水变清、岸变绿、家园变得更加洁净,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农村水利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水利工作需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投融资机制及服务体系改革,健全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组织方式、建设管理、领导形式及水利规划等新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水利基层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多渠道融资,健全政府主导的的多元投入机制。农村水利建设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直接为“三农”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建议政府及财政部门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加强对水资源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规费征收的同时,最大限度返还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投资回报机制,调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营水利发展,通过拍卖、租赁、承包和收益权抵押等方式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规范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

(二)普及用水户协会,健全农民主体参与机制。小型农村水利项目的确立,要以“农民要办”为前提,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采用民主的方法,多与农民商量,努力把一家一户农民想办但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办实办好,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建议按照国家三部委《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学习福建上杭、明溪县拨出专项资金扶持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经验与做法,切实加大力度,积极推进我市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不断健全农民主体参与机制。通过宣传引导,扩大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范围,并规范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将农村民主管理事务紧密地与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用水户对协会的认识,努力转变农民用水户的观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吸收更多的用水户参与灌溉与供用水管理,自觉配合协会开展工作。

(三)搞好工程规划,健全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是基础。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建议各镇,自下而上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逐级审核汇总,形成全市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并适度纳入财政预算。水利部门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努力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性,使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坚持农民群众参与的原则,认真听取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的意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四)加强指导检查,健全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要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和受益范围的大小,实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村内工程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建设,跨村工程由镇(办)负责组织建设,跨镇(办)工程由市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中坚作用,建立有效的用水户协会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确定协会建设主体、项目法人的地位,将国家补助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交给协会建设与管理,充分调动协会积极性。建设项目要实行公示制度,采取招

投标和项目评估等办法,确保工程质量,保证项目效益。政府补助资金要根据工程性质、农民筹资筹劳情况,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办法,实行筹补结合、多筹多补。建立健全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切实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管理。

(五)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农村水利组织领导机制。各镇(办)要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农田水利规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抓好项目实施,加强检查督促;基层水利人员要深入建设现场,搞好技术服务。对自愿投资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社会团体、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充分肯定和必要的精神鼓励;政府、部门、社会、农民要齐抓共建、加大投入,逐步建立“政府引导、民办公助,县乡发动、村社组织,自力更生、群策群力”广泛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效机制。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 篇7

1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水利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全国建设了8万多座大中型水库, 并且大多数都有配套的渠系工程。改革开放以来, 从国家层面看, 政府过分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 而在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上明显不足, 由此导致原有的水利工程得不到维护, 遭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 水利设施淤塞, 农田道路失修, 导致农业抗灾能力薄弱, 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2 我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 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工程来部署, 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来实施, 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来推进。

2.1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社会的稳定

长期以来,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改革发展与建设推进的根本问题。只有加大对“三农”问题的改革力度, 才能为社会稳定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保证。农田水利建设在加强“三农”问题改革尤其应当首先实施的决策。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才能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促进农业发展, 这样就确保了农产品供给, 农民富裕, 农村稳定, 更进一步对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2.2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长期以来, 我国的粮食生产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耕地少、农业效益低、人口压力大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等等诸多挑战。因此, 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改进灌溉技术和条件,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效地稳定粮食的产量。从长远来看, 对于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

2.3 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稳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 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因此,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十分有必要。

3 当前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3.1 工程建设质量低

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 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 存在很多工程隐患。

3.2 管理粗放, 建设标准低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或是工程建设单位的违规建设, 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 建成后管理粗放, 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 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3.3 工程建设缓慢, 老工程年久失修

老工程由于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机制, 一些老工程年久失修, 过早的失去了其功能, 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3.4 工程建设规划、监督不利

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工程规划不合理, 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 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 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4 我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对策

基于上述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近阶段我国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 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 建设与管理结合, 由传统的农田水利向现代农田水利、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生态农田水利转变, 建设与新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实力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农田水利, 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跨越发展。

4.1 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 合理进行利用与保护

众所周知, 农业是低收益产业, 而农村是落后地区, 农民是弱势群体。在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就更应当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因此, 政府在农业建设改革方案的实践中要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 不断加大前期投入的引导资金, 同时各地还应当用足用好财政的投入政策, 确保上级水利项目补助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进而调动农民群众的投入积极性, 产生兴修水利的热情。

4.2 科学规划, 统一布局, 发挥整体效益

针对上述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政府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初期, 应当以长远、统一规整的思想进行设计, 使得新建工程与原有工程相配套, 并积极利用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 探索多种有效的形式, 充分发挥已在建工程的最大效益, 只有这样, 才能进一步促进农田水利建设机制顺利有效的运行。

4.3 加强水利宣传教育, 提高群众保护水利工程的意识

政府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 不断提高农民的集体意识以及保护水利工程的意识, 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利用及保护氛围, 从而才能使农田水利建设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功能, 更好地造福国家, 造福社会, 为人民服务。

摘要: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特别是农田水利等重要的基础设施, 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田士豪, 陈新元.水利工程概论[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浅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方向 篇8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措施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Bai Min

(Xinjiang Animal Husbandr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stitute Ltd. Rui Xiangnong Urumqi Xinjiang 830000) 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economy, the rural water projects are also being gradually grow. Hydraulic engineering is the key to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lated to farming, livestock breeding various aspects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millions of households. In this paper, the actual work, explained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measures, summariz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use of existi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Key words】 Farmland;Hydraulic engineering;Construction;Development;Measures

2011 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尤其对于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浪费现象严重、对水利灌溉依赖性强的我国来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现实中遇到了很多难题,诸如工程建设质量不高,管理混乱,工程投资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不利的方面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1)使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

水具有不可替代性、有限性,但可以循环使用,如果利用不当,势必会阻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危害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水资源又极易受到污染,近年来污染事件比比皆是。它的这些属性及特点,决定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持生态环境所必需的,是维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础,这就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求,而且要为未来着想,满足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我国历来重视对农田水利的发展,一直以来,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只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才能确保农业增收,为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保证,才能使国民经济持续有力的增长,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3)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 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如果农业不能解决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够有利促进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使农业效益不断增加,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

2.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国民生活的重要举措。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1)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将农田水利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为了杜绝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的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其实,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建立科学的管理措施,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首先,进行安全管理。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其次,要对内业资料进行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然后,对工程设施进行管理。最后,对经费进行管理,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积极发展建设,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以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宣传水的重要性,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3)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研究。

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其次,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最后,农民负担重是一方面,而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所以,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现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无论从技术的广度或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在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要研究有效、适用的技术,还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农田水利研究与管理人才。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科学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符合WTO 规则。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着眼全局、着眼长远、着眼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国家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步的重要保证。

endprint

3. 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1)“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作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3)内业资料管理。

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

(4)工程设施管理。

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级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5)经费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 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目前部分乡镇成立了“理事会”,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

(6)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我们不仅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深得广大农民的欢迎,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关键在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霍加权.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1) . 

[2] 陈华.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1) . 

[3] 刘建明. 探索新机制 谋求大发展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J]. 河北水利, 2006,(01) . 

[4] 郝红峰.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J]. 山西水利, 2008,(06) . 

[5] 梁滨. 提高认识 创新机制 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健康发展[J]. 山西水利, 2006,(05) . 

[6] 蒋邦全.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困境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2) .

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06-12-828

上一篇:写一个班集体的小学作文下一篇:行政人事部部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