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复旦投毒案(推荐10篇)

复旦投毒案 篇1

针对这次复旦投毒案,我们采访了若干同学和老师。从他们对事件的看法到对大学生目前状况的分析,我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仅仅是为了一些生活琐事就将朝夕相处的同学杀害、这样的行为真是难以理解。但这是林某的性格乖戾、以及缺少同学、老师、家长心理层面关心的结果。这件事更让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到了重视。

目前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反观自身、发现大学生虽然被成为“生活在象牙塔”,但是承担的压力也是来源于四面八方。大三了,同学们都在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读研、出国、就业。这些话题在同学讨论中此起彼伏,每一条道路都是一条艰难的道路,还有来自同学间的压力,其实大学生就如中学生需要给予心理指导一样,大学生也需要成熟的人来指导、排解这些压力。倘若这个环节被大学教育直接忽略的话,这种的惨剧就可能会一再发生。

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林某,外人都认为其虽然不善交际、但并不至于做出杀人这样的事。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林某不但不善与人交际、平时也是很记仇的人,不愿发泄自己的不快,可见正是这些问题的积攒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大学生应该学会合理排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并不是选择沉默甚至自杀、杀人这样极端的方式。

对比之下,再看这次的受害者黄洋。其实我认为这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直博只是体现他优秀的一方面。黄洋参与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以及社团、比赛。他善于组织规划、经常鼓励刚入社的学弟学妹,教会他们各种知识、并且他在喝了有毒的水后还细心的将饮水机擦拭,提醒其他同学不要用饮水机就,这些行为都证明了他不仅自身优秀、也用自己的优秀感染着其他人。我认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正应如此。品德的高贵远比成绩要重要的多。

这次事件沉痛且值得反思。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知识,更应该收获什么?学校和社会究竟要如何在这段宝贵的大学时间塑造一名合格的社会青年?我认为,大学中,老师和学生的联系应该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后各个班的辅导员应该多多关心学生的生活。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或者与同学建立起友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有了困惑和困难时想到的是向老师咨询而不是压抑自己或者报复同学。

复旦投毒案 篇2

( 一) 道义责任论概述

道义责任论是旧派刑法学的观点。该理论认为具有自由意思的个体如果实施了超出道义要求的违法行为, 就要受到道德的谴责。根据道义责任论要求, 国家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制裁时, 制裁力度不能超出道义要求的范围, 应与受道义谴责的程度相一致。道义责任论要求对犯罪人的处罚种类及轻重要与道义要求保持一致而不能越权。作为该理论奠基人的贝卡利亚在他的名著《犯罪与刑罚》中写道: “法律建立在这样一种条件之上, 那些单独的、自由与安全经常得不到保障的个体, 为了获得生活的保障而牺牲一小部分自由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 从而享受剩余的自由。但是, 人们只是由于必要, 才割让自己的一部分自由[1]。”

( 二) 基于道义责任论的案件分析及责任

基于以上道义责任论的案件分析可知,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犯罪嫌疑人林某显然违反了道义的规定。作为一名复旦大学的博士生, 其精神健全, 具有根据理性来行动的自由意思, 但他却违反道义的要求, 因为与室友之间的一点小矛盾而以非理性的行为进行投毒毒杀室友, 这种恶劣的行为显然是不可饶恕的, 其超出道义的行为也必将受到与其行为相适应的惩罚, 即死刑的处罚。

二、社会责任论

( 一) 社会责任论概述

十九世纪,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欧洲大陆出现的犯罪激增现象使得过去那种思辨性犯罪观和刑罪观的缺陷暴露无遗, 这一形势驱使人们不得不重新确立刑法思想和刑法制度, 社会责任论就是在这时被作为刑法学中新派的观点提出来的。

刑法学新派对古典刑法学只注重犯罪和概念而不注重犯罪人和事实的做法进行了批判, 认为对于任何犯罪行为, 必须首先从被冠以犯罪之名的现象追溯到原因, 从而阐明刑法科学。新派把对犯罪考察的重点放在作为刑罚对象的行为人的反社会心理上, 认为行为只是行为人社会危险性的表现。刑罚不应是对行为的报应, 应当将犯罪人加以分类, 按照他们的行为性格分别采用特别预防、威吓等个性化的刑罚方法[2]。这样, 新派观点否定了意思自由及道义责任论, 把人的危险性作为归责依据, 从而提倡社会责任论。

( 二) 基于社会责任论的案件评判

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 根据社会责任论的标准, 犯罪嫌疑人林某的犯罪行为并非出于其本人的自由意思表示行为, 而是在社会、环境、心理、生理等各方面错综复杂因素的诱导下实施了投毒杀人行为, 暂且不论其投毒行为是否有置被害人于死地的主观故意, 其行为本身就掺杂了许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复杂的社会因素。对于其行为造成的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 则因这些因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即其行为的法律后果要根据以上不确定因素来评判, 或是死缓, 或是无期徒刑, 甚或是有期徒刑。

三、规范责任论

( 一) 规范责任论概述

规范责任论是大陆法系刑法学关于责任的本质理论。该理论认为责任不单纯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有无危害认识可能性的心理状态本身, 而是心理与规范相结合的产物[3]。责任本质以规范为基础, 进而以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状态进行责难处罚。也即如果行为人本身就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状态, 对其行为就不具有期待可能性, 进而没有处罚的依据, 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法律责任。

( 二) 基于规范责任论的案件分析

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 犯罪嫌疑人林某作为一个具有健全心智和刑事责任能力的医学博士, 对自己投毒行为的法律后果具有预见的期待可能性, 在此情况下, 依然故意放任自己的危险行为, 对室友进行投毒并导致其死亡, 基于规范责任论的要求, 理应受到法律的处罚。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 其因与室友生活上的一点小矛盾而实施投毒行为, 并导致了室友死亡的严重后果。犯罪嫌疑人林某作为一个医学博士, 对所投毒品的致死剂量具有明确的认识, 最后导致了受害人的死亡, 这是进行法律谴责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本案中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受害人死亡, 并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及规范责任论, 犯罪嫌疑人理应被处以极刑。

四、结语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社会争议仍在持续, 经过一、二审的死刑判决到最高法的维持死刑复核, 种种迹象表明, 案件背后所折射的复杂的个人因素及社会因素注定了案件的特殊性和争议性。根据以上责任论我们不难发现, 每一种责任论都有其评判重点, 并对其评判的标准做了深入细致的内容分析和价值支持, 这似乎都有其合理性。理论依据不同, 判决结果自然就会不同。但是, 我们必须要透过理论看本质, 法律和道德都不是万能的, 我们在遵循社会道德的同时, 也要遵从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参考文献

[1]李琳.论贝卡里亚的刑罚人道主义思想[J].法制与社会, 2008 (18) .

[2]汪力, 邹兵.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及其合理引入[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1) .

复旦投毒案能否逆转 篇3

专家证人能够扭转该案乾坤吗

齐鲁财富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11a1b710102v9lk.html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昨天在法庭出现的“有专门知识的证人”,这一群体也被称为“专家证人”。这是2013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新出现的刑事法律制度。“专家证人”做的并不是鉴定,但可以对官方鉴定发表独立的专业意见,不过仅仅是陈述意见,不参与质证。立法者希望“专家证人”制度能达到的效果,是帮助法官形成科学的判断进而公正审判。

“有专门知识的人”往往出手不凡。美国辛普森杀妻案中,由于李昌钰等“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将警方的证据驳倒,致使案情发生大扭转,辛普森后被裁定无罪,此次林森浩的辩护人请到的法医胡志强,也曾为“常林峰杀妻案”改判提供了关键证据。

但据此断言“案件逆转”,也为时过早。在林森浩投毒案一审过程中,从年龄(已满18周岁)、犯罪后果(已经造成了死亡)、主观心态(故意)、自首情节(没有自首)四个方面上看,都不符合法定从轻、减轻的规定。二审如果想改判,只有两种实现可能。其一,发现已经认定的核心事实错误;其二,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家属最终向法院上交谅解书,那么二审在量刑上可能会参考被害人家属的意见。

目前的情况看,作为被害一方的黄家绝无谅解可能。因而二审被告人辩护方从否认“故意杀人”入手辩护,证明林森浩没有杀人动机,只是为了开个“愚人节玩笑”,但现有证据要证明这一点仍有很大难度,林森浩并没有其他证据可以印证这是个玩笑。

我们真的有必要那么着急杀死他吗

蔡正华律师

http://lawyercai.fyfz.cn/b/836227

该案二审律师的辩护思路,至少深究死者死因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对于一起故意杀人案,如果死者的死因都是模糊的,甚至是值得怀疑的,那么必然会影响对行为人在法律上的最终处理。

这是因为,在法律明文规定类似案件需要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背景下,危险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原因力,毫无疑问是责难行为主体的关键性理由。即便辩护律师关于死因的相关意见最终被认可,也并不代表林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依然很可能要承担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

那大家又为何对前述辩护理由反应如此剧烈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我们所提倡的主流文化就是不喜辩解的,只要你做错了事,就应当完全认错,怎么判你都是不冤枉的。

但是在笔者看来,本着严肃和负责的态度,依法应当对死者的死因仔细核实查验,排除合理怀疑和争议。即便最后经过最严苛的技术检验,仍然认定林的投毒行为是唯一原因力,再依法判其死刑也不迟。

相反,笔者认为,如果司法机关不仔细走完前述应走查验死因、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序,那么就等于故意杀害了他;虽然在其死后,可能仍然排除了合理怀疑,依法仍然应当判处其死刑,但是在法律上,我们已经剥夺了他在程序上本应当延续的生命(生命无大小长短之别),那所有经办人都将是残杀同类的刽子手。

因为抛开对死刑存废的讨论,我们没有权力,也不应当那么着急杀死他!

语录

成年人了解这所谓的世界,但我们孩子们不了解:为什么我们称呼的强国在制造战争上这么强有力,在带来和平上却这么虚弱?为什么提供枪支这么容易,提供书本却这么难?为什么制造坦克这么容易,建设学校却这么难?

12月10日,巴基斯坦17岁的女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发表演讲,自己童年因为恐怖主义而破碎,所以她决定站起来为争取儿童和妇女权而抗争。

孔庆东认为吴晓平侵权的语言为两处,一是“他今天之所以在全国有一些名气,完全是靠骂人骂出来的”,二是“所以老吴今天第一个耳朵想挂什么呢?教授还是野兽”。

近日,孔庆东状告南京电视台主持人吴晓平侵犯名誉权一案一审被北京市海淀区法院驳回。法院认为,吴晓平在《聽我韶韶》栏目中就涉及孔庆东的一起案件进行评论,所依据的报道真实,评论有诚意,并非借机损害孔名誉。公众人物对社会舆论有较高容忍义务。

死亡螺旋或经济复苏?俄罗斯的情况确实非常困难,但不是没有希望。在莫斯科超市,你仍能惊叹,虽然没有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奶酪等,但却有来自阿根廷、土耳其和中国的蔬菜肉类。

欧洲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导致卢布严重贬值,甚至动摇了普京的执政基础。但是德国政治电信网12月16日分析称,俄罗斯的情况确实非常困难,但不是没有希望。

国企腐败存在四个特点,分别是:部分企业“一把手”涉案,形成系统性腐败案件;作案手法隐蔽,以貌似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行为;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失问题突出;利用职权,为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12月16日上午,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做客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畅谈国企反腐工作。

100万保额,就敢撞劳斯莱斯?

近日,广东蛇口望海路发生一起丰田、劳斯莱斯、凯迪拉克三车连续追尾事故,现场交警初步判断为丰田全责,其中丰田车主购买了100万元第三方责任险,再加上交强险,仍然不够赔付劳斯莱斯车主的损失。于是遭遇网友如是调侃。

如果通过法治重新塑造的权力结构和权威体系,能够有效地替代帝制时代形成的传统,以及辛亥革命以后层出不穷的变局和混沌,构成一种普遍认同的秩序和制度模式,那么我就有理由相信,中国正在通过法治走向民主,并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社会结构的转型而进入一个全新的轴心文明时代。

法学家季卫东最近出版了新书《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认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原理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以一元化的法律体系来支撑多元化的权力结构,使得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通过统一的法律规则而运转自如、协调相洽。

说词

海绵城市

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概念,指像海绵一样的城市,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发电树

风力发电树是由法国工程师米绍拉里维埃从抖动的树叶中获得灵感而发明,它突破传统发电风车的限制。“风力发电树”上每块塑料树叶内都设有阀门,能将风力转化为电力,即使低至每小时7.2公里的风速也能发电,而且发电效率是传统风车的2倍。

玩偶村庄

复旦投毒案心得体会 篇4

回顾案件始终,有一个细节颇引人关注。在死刑复核结果出来之前,有记者采访林森浩时问到:“作为一个大学的同学,研究生的同学,又是室友,这个关系怎么闹到现在这样一个程度”?对此,林森浩的回答是:“那天的事情,其实有很多机遇可以阻止它发生的。但是我当时的那种状态,就我个人的层次、修养,我个人的修身不足,我是无法阻止的”。

这番反思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林森浩投毒致室友死亡时极其缺乏情绪的控制力。近年来,从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到马加爵杀害室友案,再到牵动众人神经的南航金城学院命案,这些有着高学历光环的大学生为何走向犯罪的迷途、向身边同窗伸出残忍之手?除了个人等因素外,还与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不足和以培养和谐人际关系、健康身心情绪等为基础的情商教育的引导不利有一定关系。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钱理群曾犀利指出: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论道虽然尖锐,却不无道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学习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去评价一名学生、一所学校,其结果迫使学生围绕分数、名次、考试转;而教育目标偏狭、教育内容繁难、品德教育缺乏等也成为不少学校面临的突出症结。

殊不知较之智商教育,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突破瓶颈的创新能力等一系列情商素质会在大学生走出“象牙塔”之后,逐步凸显重要作用。何为情商?情商不等同于道德,它是道德的有力补充和拓展,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曾指出,情商水平高的人往往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无论是独处还是与众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等。再次细想,复旦投毒案凶手林森浩自我剖析时多次提到的“修养不足”,倘若能够控制对室友的不满情绪、知道如何恰当且融洽的处理人际关系,或许这般悲剧尚可避免!

“进入社会后,专业知识能用上的占20%至30%,许多工作都需要团体的合作才能完成”,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情商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情商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当下高校亟需为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开好情商这门课,庆幸的是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在情商教育上巧作文章。如在北京、武汉、上海、南京的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已经提上日程,不少高校把《大学生职业生涯与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涉及情商方面内容的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但是,这些努力还远远不够。

案例分析 复旦投毒 篇5

复旦投毒案,指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2010年8月起,林森浩入住复旦大学某宿舍楼421室。一年后,黄洋调入该寝室。之后,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2013年3月29日,林森浩在大学宿舍听黄洋和其他同学调侃说愚人节即到,想做节目整人。林森浩看到黄洋笑得很得意,便联想起其他学校用毒整人的事件,便计划投毒“整”黄洋,让同学难受。

2013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2013年4月1日早上,与林森浩同寝室的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2013年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对黄洋中毒事件报案,上海警方接报后立即组织专案组开展侦查。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锁定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当晚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2013年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2013年4月16日下午,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某某医院去世。

警方表示,在该生宿舍饮水机内剩余的水中检验出某些含剧毒化学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2013年4月19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2013年4月25日,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2013年5月5日,黄洋父母给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写亲笔信,质疑学校推诿避责,官僚作风。2013年6月26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出具《上海市公安局鉴定意见通知书》,诊断称林森浩无精神异常。2013年10月30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披露,市检察院二分院对嫌疑人林某的公诉已被该院正式受理,公诉方指控涉案人林某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

2013年11月27日上午9时30分“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C101法庭公开开庭审理。庭审中,检方指控,被告人林森浩因琐事与被害人黄洋不和,竟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害黄洋并致其死亡,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提请法院对林森浩依法予以严惩。被告人林森浩辩称,他只是出于“愚人节”作弄黄洋的动机而实施投毒,没有杀害黄洋的故意。辩护人对起诉书指控不持异议,但提出林森浩系间接故意杀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有认罪表现,建议对其依法从轻处罚。2013年11月27日下午6时15分,该案庭审结束,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择日对该案作出宣判。2014年2月25日 林森浩的二审代理律师唐志坚正式受林森浩委托向法院提起上诉。2015年1月8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上诉人林森浩在法警的押送下走进法庭,在核对了身份、户籍等情况后,法官开始宣读刑事裁定书,裁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林森浩的死刑判决将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毒物来源,2013年11月27日,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庭审中,林森浩表示,2013年3月31日他找同学吕鹏,准备向其要曾经做实验时用过的N-二甲基亚硝胺。林森浩从吕鹏处拿到实验室钥匙到实验室将装有75毫升N-二甲基亚硝胺的药瓶和一支已经吸了约2毫升N-二甲基亚硝胺的注射器带走。

投毒剂量,检方指控,林森浩将至少30毫升二甲基亚硝胺注入饮水机,超致人死亡剂量10倍以上。(以上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我们通过对案发原由的调查,就会发现这类案件的一个共同点:被害人与当事人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是一些生活上的小摩擦,导致酿成大祸。这值得我们思索的是为什么一点小摩擦就大打出手呢。

拿复旦大学投毒案来分析。直至今日,在与林某有过长期接触的人中间,也少有人能够相信林会毒杀室友。在同学与朋友的回忆中,林某曾是本科学生会学术部部长,科研能力惊人,论文发表数远超一般学生,热心同乡会的活动,爱打篮球。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积极规划人生、在公开场合略带羞怯,但在自己的圈子里擅长沟通合作的瘦高个男生。

很多身处林某的圈子从未留意林某的另外一些特质。很少有人知道林某一直在用独特的方式处理与异性沟通上长期积累的挫败感;也少有人留意林某在网络上习惯使用的极具攻击性的侮辱性语句——无论是对自己的同学,还是公共人物;至于林某的家庭——其实相当普通的平民家庭——以及故乡,则被林某更加小心翼翼地隐藏在与人交流的话题之外。更少有人体会过,迥然相异的两面,在林某的内心长期煎熬、发酵。

复旦投毒案 篇6

2013年4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中毒身亡, 而涉嫌投毒的犯罪嫌疑人却是其舍友林森浩, 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N- 二甲基亚硝胺。同年4月25日, 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林森浩批准逮捕。这样一起凶杀案件发生在名校, 而被害者与嫌疑人的身份又同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硕士, 这二者一经结合, 顿时在舆论场中投下一颗炸弹。此时, 在整个舆论场中, 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 网友们纷纷表示应严惩林森浩。

2014年2月18日,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剥夺其政治权利终身。同年5月, 复旦177名学生共同签署联名信, 为被告人求情, 辩方专家证人更是提出黄洋死于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观点。随着更多关于林森浩生活细节的披露, 舆论开始渐渐转向, 部分网民转为同情林森浩。

2015年8月上旬, 被告人林森浩父亲请求撤销林森浩死刑, 并与最高法死刑复核法官为此见面了数个小时的消息, 再次引爆了舆论。

2015年12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下发核准林森浩死刑的裁定书。至此, 沸沸扬扬的“复旦投毒案”告一段落。

二、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的矛盾与平衡

(一) 网络舆论有利于实现司法审判的公开公正

在我国, 司法审判长久以来都处于一种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的状态中, 而网络舆论则对司法审判提出了新要求。在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件中, 司法部门只有主动公布信息、保证审判过程的公开透明, 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 防止谣言的产生、传播。

“复旦投毒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我们期待的案件公开审判的状态。除法律规定的不公开情形外, 法院主动将整个案件的审判流程和信息予以了公开, 这样一来, 便使公众对案件审理程序一目了然, 从而有利于公众和舆论理解和尊重法院的独立审判空间。

(二) 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的冲突与矛盾

网络舆论本质上是一种由个人发出的主观评价, 其中很有可能包含着各种非理智的因素。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 一定程度上, 会使其演变为许多人发泄不满的场所。很多非理性的网民是缺乏法律知识的, 所以当他们对热点事件进行评论时, 通常仅从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为基础来判断, 而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当个人的主观情感因素主导了对事件和当事人的判断, 会使正当的司法程序被漠视, 这与司法审判的理性推理过程是相冲突的。

如2011年发生的“药家鑫案”, 该案本身并不复杂, 但在网络舆论介入后, 大量的谣言出现, 如, 药家鑫开车撞人后不仅未进行救助, 反而对其连捅数刀, 从而导致被害人死亡的谣言等被广泛传播, 还出现了认为药家鑫觉得“农村人难缠”才杀人的动机揣测。这样非理性的网络舆论给法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最终致使法官在舆论的引导下, 做出了非专业的案件判决。再如“张金柱案”, 在众人的愤怒中, 张金柱无从辩护。这样的不正当网络舆论, 俨然已异化为“舆论审判”, 严重危害了司法审判的公平公正。

三、“复旦投毒案”给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良性并存带来的启示

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良性并存, 其实质是指尽可能地使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最终达到彼此促进, 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近年来, 我国各界学者一直尝试着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探寻一条可行的道路。“复旦投毒案”便是对如何实现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良性并存的一次探索。

从“复旦投毒案”中可以看出, 网络舆论仍存在着一些不成熟、不理性的因素。例如, 在此案中, 诸多舆论仍以“以侦查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看待案件, 我们须时刻警惕, 防止这种不理性的“舆论审判”, 将案件的判决推向不理性的方向。

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在整个案件审判过程中, 司法部门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在“复旦投毒案”的审判过程中, 司法部门并没有排斥网络舆论, 而是主动接受来自被告人与被害人双方亲友的书信, 同时不被舆论所扰, 自主审判, 依法作出裁判。复旦投毒案的二审之所以耗时这么久, 正是因为司法部门试图做到控辩平衡, 让辩护的一方也充分地表达意见, 这是一种值得赞赏的态度, 它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误判。与此同时, 司法部门十分注重公众知情权, 除法律规定的不公开情形外, 将案件的审判流程、信息都予以了公开, 很好地保证了司法审判过程的公开透明。

这种公开透明的审理方式, 使庭审细节得到了客观全面的呈现, 如此一来。大多媒体报道也跳出了热衷描写当事人心理故事、家庭悲情的窠臼, 不再靠猜测来推理报道写作, 开始更多地关注官方信息, 以事实为依据进行报道,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谣言的产生。

由此可见, 在热点事件中, 网络舆论难免出现波折, 众声喧哗是常见的现象。此时, 便需要司法部门与媒体的共同努力。媒体需正确引导, 帮助建立理性的、有建设性的舆论环境;司法机关也要积极主动地回应舆论舆情, 澄清不实谣言。

综上所述, 要实现促进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良性并存, 关键在于不断强化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的积极影响, 弱化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的消极影响。我们既需要司法部门尊重网络舆论自由与公民的知情权, 也需要公众与媒体保持理性, 给司法部门留有一定空间, 从而实现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在各自的领域各司其职, 最终形成合力, 实现司法审判的公平正义。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网络舆论对司法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加。网络舆论如同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在促进司法审判公开、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 不当的网络舆论也会对司法审判产生消极的作用。本文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对如何正确认识地网络舆论和司法审判的关系、如何化解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问题进行论述, 试图探求网络舆论和司法良性并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网络舆论,司法审判,冲突,协调,良性并存

参考文献

[1]李芬.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平衡[D].长沙:湖南大学, 2013:17-20.

[2]江玲玲.网络舆论影响司法审判量刑的研究——以“吴英案”为例[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 2013:25-36.

由“复旦投毒案”看大学生犯罪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犯罪原因;犯罪心理;高校教育;生活环境

一、案件始末

复旦投毒案,为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以“想在愚人节整人”为由,向宿舍饮水机里投放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黄洋饮水后,致其死亡。

事件的结果是黄洋死亡,投毒之人被判死刑,然而投毒之人的投毒原因却让人大跌眼镜而不能接受。为何大学生犯罪的恶性案件频发?如何有效避免如此高发的大学生犯罪现象?笔者试图做出简要分析。

二、大学生犯罪现状

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不完全统计,在校大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重不断上涨。由1965年的不足1%、到文革期间的上升至2.5%直至最近几年攀升至17%。2003到2005仅两年时间,全国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犯罪以每年1.2倍的速度增长。

据公安部的不完全统计:1978年以前,全国范围内的刑事犯罪发案率为14%,高校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率为1.5%;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范围内的刑事发案率为15.7%,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所占比重上升至10%;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刑事案件发案率上升至20%左右,而高校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率高达12.16%。

同时,大学生犯罪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长,而且表现出手段恶劣。

三、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特点

大学生犯罪频发与其自身的心理特点不容分割,大学生本身整体存在矛盾心理。而从具体化角度来说,总结出自卑、冷漠、失衡、享乐和刺激五种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

大学生本身既存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优越性,又因为与其他人的对比表现出技不如人的自卑。在形形色色的优秀人群中,大学生变得敏感。容易因为极小的矛盾引起极其恶劣的报复后果。由于竞争的存在,大学生群体变得冷漠。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内心失衡。而由于对于富足生活的向往,以及周围人的影响。内心有享乐和寻求刺激的强烈欲望。大学生内心极为矛盾、敏感。容易在生活的小摩擦中积累仇恨,酿成犯罪恶果。

(二)大学环境纷繁复杂

大学环境存在十足的复杂性。大学生群体,虽然在受教育水平,以及知识水平方面相差不大。但是由于环境的复杂特性,人们在生活习惯、相处方式、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通俗的讲,同一所大学,学生的智商可能相差不大。然而,犯罪的发生往往受制于大学生的情商。大学生通常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习惯等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而这些细微的差别,往往成为学生之间不和的导火索。原因在于,大学生受教育水平较高,生活能力却很低。在日常相处过程中,由于周围环境纷繁复杂以及生活方式存在的种种不同,往往导致言语或肢体的不和。并且,大学生活中存在很多利益与竞争。由于大学生群体自负、自尊、在比较中又表现出自卑的复杂心理,面对利益冲突和自己的竞争对手时,一朝不和导致心中无比怨恨,酿成犯罪恶果。概括而言,大学环境的复杂性,包括生活上的复杂性以及学习上的复杂性,这些纷繁复杂的特性,影响着大学生的情感趋向,对于犯罪的发生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大学教育缺乏情感教育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从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一种懒散而不易于管理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流于形式,未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仅仅通过几节课的ppt展示、几次班会、几场讲座,并不能有效影响学生的正常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十分空洞,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未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够完善。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大学环境中,本身便存在极为矛盾的心理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有效的进行心理疏导和品德教育,极易产生不满情绪,导致犯罪的结果。

四、如何有效减少大学生犯罪

(一)保证大学教育的全面性

结合大学生本身存在的心理特点,重视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做好调查,针对大学生具体情况,保证入学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使得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学环境,能够有效调整心理落差,克服交际困难、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品德教育,要发掘大学环境中存在的具有正能量的大学生,以这些榜样为实例,鼓励大学生的助人为乐和奉献精神。帮助大学生摆脱冷漠的共性。

加强法制教育,虽然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但是近来犯罪行为层出不穷,向我们传递的信息便是大学生群体对于法律权威的忽视。高校应该做出表率,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将法律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灌输给每个高校学子。

提高高校的心理教育水平,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能作为摆设机构,要发挥其实际的作用。积极地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发展心理协会的志愿者成员,通过志愿者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采取各种手段,在大学中形成完善的心理教育系统。

(二)管理机构保证大学环境管理的有序性

大学环境纷繁复杂,如果想有效避免犯罪的发生,必然要对其进行有序且有效的管理。管理机构要实施科学化、智能化的管理来有效降低大学生犯罪率。

譬如:健全校规校纪甚至舍规舍纪,加强班级、宿舍管理,避免纠纷扩大化。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能有效影响。大学生的生活环境质量。高素质的管理者,也能够有效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壮大心理教育和品德教育师资队伍,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多多组织志愿者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增强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奉献和助人为乐的精神。管理机构谨慎调控,形成有序的大学环境管理秩序。

面对逐年增高的犯罪率,究其原因无非是来源于大学生本身已经存在的种种心理弱点,加之大学环境亦是纷繁复杂,同时,高校的教育并非完美无瑕。故而,为了有效避免这些心理弱点在复杂多变的大学环境中成为犯罪的导火线。应该完善高校的教育水平,增强心理教育、德育教育、入学教育等。加强高校的管理,强化高校管理系统。避免复旦大学投毒案的类似悲剧。

参考文献

[1]裴涛,陈瑜.大学生犯罪心理特点及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9.

[2]张远.当代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7.

[3]李福明.浅谈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J].保卫学研究,2004.

[4]方玉凤.大学生犯罪的特征、根源与预防对策[J].文教资料,2006.

作者简介

付博镓,1994年12月。汉族。籍贯河北省迁安市。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法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复旦投毒案 篇8

2013年4月1日,一则高校宿舍投毒的微博转遍了全国,复旦大学一名在校研究因中毒入院。2013年4月15日,复旦大学官方微薄通报称,嫌疑人为同住一屋的舍友。第二日,黄杨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而死亡。

在后来的调查中,经警方查明,林某投毒的动机是因为两人因生活上的琐事导致关系不和,故而心存不满,于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

近几年,此类大学校园案件不断发生。从1995年清华大学、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案,到2004年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案,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根据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所作出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犯罪率在1956年,只占到整个社会犯罪率的1.1%;在文革期间这个数字有所上升,为2.8%;而在近几年,这个数据突然暴增,大学生的犯罪率占整个社会犯罪率的17%。

为什么大学生的犯罪率在这几年间大幅升高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还是与大学生的心里和心智特点以及家庭和学校环境有着重要关系。本文就以负担学生投毒案为例,来深刻解析这类在大学校园中发生的伤人、杀人事件,以及提出一些建议,怎样才能减少或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此案件高发的原因

性格内向,悲观、自控力差。嫌疑人林沐对自己的情绪状况也曾有过不满。“周围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我的状况却像天气,反复无常——像个神经病。”在复旦读研的第二个学期末,林沐发表日志,这么写道,“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喜言辞,不善言辞……我想,我是个有点悲观倾向的人。这种悲观倾向会在不恰当的时刻提醒我事情的不确定性,让我动摇、害怕、继而放弃。”根据警方的调查和知情人士透露,其实林某与黄某关系不和已有一段时间,林某对黄某的不满日积月累以致最后一念之差而作出疯狂举动。从林某从实验室带回有毒药品来看,他的内心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他之所以有此举动,是因为他不愿意再压抑,而是要豁出去地去发泄去释放。

缺少包容心。林沐的投毒动机经过调查,只是因为一些生活的琐事,在我们看来,这些琐事真的不值一提,更难以想象,这些琐事竟然能让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且是出类拔萃的研究生成为杀人的“大事”。在我们为之愤怒、不可思议的同时,可以看到人性的扭曲。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心里呢?心里的不够成熟、嫉妒、缺少爱心、包容心是其一个重要的原因。

不会正确与人沟通和对生命的漠视。在我们现行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乃至学校主要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历等等。而对学生在尊重他人的人格、善于与人沟通等情商的教育比较缺乏,因此在学生独自处理问题事,遇到矛盾时,学生可能就会采取非常过激的手段来进行处理,甚至根本就没有想到过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增开心里教育课程。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和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心在2002年的一次大规模调查中的数据表明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十年后,据《2010-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7%、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近九成学生心理出现困扰。目前的高校教育仍是以学生的文化或技术教育为主,对于学生的思想、心理的教育可以说还很不够。

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倾吐的场所。网络中关于“在你认为自己常处在哪种情绪中”的调查中,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郁闷、无聊、烦躁;而遇到心理问题,同学们普遍缺乏有效方式,“如果你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何解决”,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了“强忍”和“逆来顺受”,而选择“找父母倾诉”和“找心理咨询机构”的不到十分之一。笔者认为,在高校中,专门的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心里咨询师可以说寥寥无几。就此问题,学校可以引进一些专业的心理老师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也可以把心理咨询安排到正常的教学体系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此项课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和心理问题,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或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培养学生体谅和包容别人个性品质。体谅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是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和培养。体谅人,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同住一个宿舍,在一起生活,难免有一些小的摩擦,如果不懂得处理往往、不懂得包容,往往就会酿成大祸。对此,在对学生的实际教育中,要从结合每个学生的实情况,考虑他们的情感和动机,去关心学生。

多给学生提供集体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是促进关系发展的润滑剂,如果缺少了润滑剂,人际关系就可能出现摩擦。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电脑、平板智能手机无比发达,学生在业余时间更多的是以這些电子产品为伴。作为学校来说,可以多举办一些集体的活动,比如体育竞赛、歌咏比赛、文艺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感觉到一种爱和被爱、帮助与被帮助、体谅与被体谅的感受,营造一种健康的校园氛围。

投毒案背后的刑法经济学目标 篇9

关键词:刑法经济学目标,威慑,成本

随着2015 年12 月11 日, 林某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 某大学投毒案也落下了帷幕。经历了1 年10 个月的一审、二审、死刑核准程序, 最终林某也没有逃脱死刑的法律制裁。文章对某大学的投毒案从刑法经济学的目标进行分析。

一、刑法经济学目标

从法律经济学角度来看, 很多犯罪行为也是侵权行为, 比如故意伤害侵犯了人身权, 盗窃罪侵犯了财产权, 这就有可能把大多数的犯罪归入民事诉讼的范围。因为侵权法就是使侵权成本内部化侵害的成本从而来实现预防动机的最优化。[1]换句话说就是让侵权者承担其侵权所产生的损失。如果民事诉讼能够使犯罪成本完全内部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刑法就是一门多余的法律。

但是, 侵权法并不能适用于那些具有公害性质的犯罪, 比如, 故意杀人, 抢劫等行为, 也不能处理那些没有支付能力的侵害。例如故意杀人罪, 一条生命值多少钱, 因为不存在一条生命的交易市场, 也就不能找到一个客观的参照系来判断被害人受到的伤害到底是多少, 这是没办法计算损失的也可以说这是没有支付能力的侵害。因为有一部分成本溢出来就得由社会承担, 不能使侵害成本内部化, 所以就必须依赖刑法对这部分侵权进行威慑以达到最小化犯罪成本。对犯罪进行惩罚也不是为了将犯罪导致的成本内部化, 而是为了要对犯罪行为进行威慑。[2]简言之,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不让他发生, 并不是为了给犯罪行为进行定价。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刑法是使犯罪社会成本最小化必不可少的法律部门。

二、威慑要通过惩罚来实现

刑法的经济目标是威慑犯罪, 就不同于侵权法的目标, 刑法是为了尽可能的不让犯罪发生, 所以行为人不能通过支付价格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刑法必须通过对行为人实施惩罚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那么林某犯罪情节严重致死吗? 177 名学子为林某求情, 认为其平时表现良好, 成绩优异, 请求“免死”, 司法见证机构的专业意见也认为可能存在黄某死于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但判决结果是林某被执行了死刑, 很多人认为这样的惩罚太严重了。但是从刑法经济目标“威慑犯罪”来看, 林某的惩罚并不严重, 如果惩罚过轻就不能实现威慑犯罪的这一目标。

某大学的投毒案并不是中国高校的第一起投毒案, 某大学铊中毒案件, 毁了才女朱某的一生, 毁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但是那个两次用铊来谋害朱某的凶手, 至今仍逍遥法外。因为当时的案件没有告破, 投毒人至今也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于后来的一系列投毒的的行为人并没有产生威慑的作用。假如当时投毒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就会对后来的犯罪产生一定程度的威慑作用, 让其后投毒的人产生忌惮, 也许我们现在就不会看到这两颗新星陨落。正是为了对以后的相类似的犯罪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 使其尽可能不会发生, 所以必须对林某实施剥夺生命的惩罚。让这种恶性事件得到强有力的遏制。

三、犯罪成本和威慑犯罪投入的关系

犯罪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成本, 威慑犯罪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国家和潜在的受害者要为预防犯罪和惩罚犯罪而投入资源, [3]例如, 警察的配备和相关预防犯罪设施的安装。犯罪成本和威慑犯罪投入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刑法的经济目标应该是最小化犯罪的社会成本。

危险物, 我们可以轻易的获得, 例如实验室, 化工厂等等。所以对于能危害生命的毒品我们要从毒源上进行管控就目前来说是很难办到的。事前要投入威慑资源是难度很大, 成本很高的这与刑法的经济目的相违背。所以我们只能在投毒案发生后进行事后救济, 相对于事前的管控, 事后的惩罚是一种最小化犯罪成本的方式, 所以在投毒案发生后, 事后的惩罚就要严厉些, 因为威慑资源的投入与犯罪成本成反比, 所以惩罚的而严厉程度可以对投毒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所以对于投毒的行为法律以生命的代价来进行威慑。

假如对林某处于监禁的惩罚, 按照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有减刑, 假释等等制度。如果林某在监狱表现良好, 能够被减刑假释, 也许只是几年的牢狱之苦他就能重新回到社会上, 这对投毒这类危害行为的威慑作用极小。因为威慑资源投入不够, 就会导致犯罪数量的发生。只是监禁的惩罚对于投毒这类犯罪来说并不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所以要起到威慑作用必须给予死刑的惩罚, 因为毕竟林某的所谓“愚人节玩笑”害的黄某过早的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惩罚不是目的, 目的是为了让犯罪行为尽可能的减少。希望林某的生命是一剂解药, 来净化纯洁的校园环境和和谐的社会。希望林某用生命的代价来来照亮那些社会的阴暗面, 那么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终会受到阳光的洗礼。

参考文献

[1]陈国富.法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11.

[2][美]罗伯特考特, 托马斯尤伦, 史晋川, 董雪兵等译.法和经济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 2010.

南非第一夫人,身陷总统投毒案 篇10

投毒疑云

恩图利这半年,过得够呛。

新年刚过,南非国家安全部部长马洛博就来到祖马老家恩坎德的官邸。恩图利就住在那里。马洛博说,国安部正在调查一个敏感事件,她得搬走。恩图利无奈地收拾了个人物品,带着3个孩子离开。马洛博说,等事情有了进展,就会通知她。

南非民众很快看出了苗头。今年2月,祖马发表年度国情咨文,4位妻子唯有恩图利缺席。祖马弟弟迈克尔说,恩图利走了。随后,恩图利从随总统出访的第一夫人名单中消失。她的社交媒体账号头像写着“我精神沮丧”,签名档写着“魔鬼是骗人的”。

半年多过去了,恩图利还和孩子们住在德班北部,被要求老实待在自己的院子里。马洛博说,国安部有专门的探员在负责调查,他对调查具体进展不太清楚。恩图利仍保留着第一夫人的头衔,祖马还没和她离婚,总统府发言人的正式说法是“她目前仍是总统的妻子”。媒体则称她为“被总统疏远的妻子”。显然,她前景堪忧。

所谓“敏感事件”,指的是祖马可能被下毒一事。祖马去年成功连任总统后,有一段时间淡出了公众视野。南非官方对外称,祖马需要休息。去年8月初,祖马到美国进行3天的访问。随后,有情报人员透露,祖马“去美国时病得很重,美国人查出他中了毒,并告诉了他”。祖马对美国人的说法还不太相信,8月下旬又突然访问俄罗斯。其间,俄罗斯医生为他检查了身体,也告诉他中了毒。祖马十分愤怒,但为了避免家丑外扬,要求此事对外保密。祖马干过情报工作,认定只有亲属才可能接触到他的食物,并将怀疑目光对准了恩图利。

出轨风波

恩图利被怀疑,原因之一是她闹过一场出轨风波,男主角是前贴身保镖托莫。

2009年12月4日,托莫的亲戚几天联系不上他,就去他租住的公寓找。这位亲戚说:“我去的时候,大门锁着。我翻过栅栏进去,发现房间也锁着,但窗户开了一点。我把手伸进去,摸到了钥匙,打开了房门。”他发现托莫死在浴室,右手握着一支银灰色的左轮手枪,脖子上有个很大的创口。

托莫的母亲不相信儿子会自杀。“我去他家里的时候,看到他坐在浴缸里,脸朝前面,好像睡着了一样。他的右手搁在膝盖上,手里有一支枪。你能说他是自杀的吗?”一位匿名法医表示,尸检报告及警方记录确有含糊和矛盾之处,比如未确认现场找到的子弹是否是从那支手枪里射出的,死者身下为何垫着一块毛巾,他自杀后为何还能握住手枪,都难以解释。

托莫在死前6个月辞去了恩图利保镖一职,原因不明。他的女朋友夏班古和托莫育有一个儿子。在临死前一晚,托莫到她家,给了她一笔钱供儿子参加课外活动。“他告诉我希望周末和孩子一起过。我想他不会自杀的。他那么热爱生活。”

托莫下葬那天,恩图利来了。“第一夫人哭得很伤心,比他的家人更甚。”一位参加葬礼者说。有人说,托莫是因为让恩图利怀了孕而“畏罪自杀”。还有人说,不管他是不是自杀,与第一夫人有染都可能是真的。他们说,托莫胆子特别大,而且生性风流。托莫的一位雇主说,他“忠诚,整洁,守纪律,像军人一样服从指挥”。不过,他“确实容易被女性吸引”。南非警方曾抓过一个叫昂格罗的人,在他发给恩图利的一条短信里,他威胁要告诉媒体和祖马,恩图利有个孩子不是祖马的,并说托莫之死很可疑。后来,昂格罗被关了3个月。

2010年6月初,祖马正在印度访问,南非媒体忽然刊登了一封匿名信,称恩图利曾与祖马分居,在此期间她怀了孕,并质问“她腹中的孩子是祖马的还是她前贴身保镖的?”祖马不得不匆匆回国。后来总统府的解释是,这封信可能是反对派干的。当年10月,孩子生了下来,但谣传还是不断。

后宫风雨

祖马的“后宫”,其实一直风雨不断。他来自奉行一夫多妻制的祖鲁族,结过6次婚,现有4位妻子,20个孩子。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库马洛,两人在1973年结婚,当时祖马刚从白人的大牢里放出来。第二任妻子曼特索是祖马在流放国外时认识的空姐,后因受冷落而患上深度抑郁症,在2000年自杀。第三任妻子德拉米妮原在医院工作,后来帮只有小学程度的祖马提高文化水平,但两人在1998年离婚。不过,她至今仍然是祖马最信任的助手之一。2007年,祖马娶了恩图利。2008年,又娶马蒂芭。2012年,70岁的祖马迎娶女商人尼格玛。除了妻子,祖马还有情人。他曾和好友、南非世界杯筹委会主席科萨的女儿索诺诺生了个女儿。为此婚外情,当时祖马不得不向全国道歉。

在这样的家庭,恩图利缺乏安全感。她出身平民家庭,原是个护士,生性活泼,是祖玛最年轻的妻子之一。嫁给祖马时,她已经为他生了一儿一女,当时正逢大选,媒体对她很感兴趣。婚后,她热衷于慈善事业。不过,很快她就感受到了“后宫”的激烈争斗。大夫人库马洛已60多了,生性腼腆,没啥威胁。五夫人马蒂芭却活泼开朗,是个社交明星,让恩图利很紧张。祖马娶马蒂芭时,恩图利没有出席婚礼。有报道说,祖马告诉恩图利自己又要结婚时,恩图利暴跳如雷,还弄坏大门,大骂祖马的卫士,后来以“行为不检”被罚一头白羊,以表示对祖马的道歉。2009年,在出席祖马的总统就职大典时,恩图利为了能站在祖马身旁,和马蒂芭推推搡搡。这些都被媒体视为她们争风吃醋的例子。

不过,这次的投毒案,看起来性质比以往严重得多。南非媒体称,案件调查已接近尾声,恩图利将以蓄意谋杀罪名被起诉,还说目前案件已经在南非国家检察机关进行处理。之所以目前还按兵不动,是因为执法部门还未抓到事件的主谋。有媒体称,恩图利否认自己卷入谋杀案,发誓并不知情。她的一些朋友也被审查,包括一位被怀疑参与下毒的商人。但这位商人辩称:“为什么我和恩图利要害总统?况且,那么多人给他做饭,他在三个地方吃饭。”

至今,有关案件的一切情况都还只是媒体报道,南非官方并未公布投毒事件的真相,南非国家检察机关也否认案件已到他们手中。恩图利的哥哥林达则为她辩护说:“她是一个受害者。有权有势的高官们竭盡所能讨好总统,而她来自一个无权无势的家庭,没有政治背景,他们欺负她。虽然他们明知她什么错也没有,还是在指责她。”恩图利的律师甚至表示,恩图利正考虑向“造谣”的媒体采取法律行动。

上一篇:赞美教师演讲稿下一篇:级组长安全工作职责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