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爱情史鉴赏论文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经爱情史鉴赏论文(精选8篇)

诗经爱情史鉴赏论文 篇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清纯而自然,有的热烈而浪漫,但也会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诀恋及婚姻不幸的痛苦哀怨。杨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主要以诗经中爱情为主线,旁征博引,层层递进,带我们重游了古人的情感之路。接下来我主要从爱情中的“相遇”,“相爱”再到“诀别”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一>,相遇:

伊人依新装,新颜欢心漾。

最喜欢泰戈尔的那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在古代的恋爱中是否亦如诗中所言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因此,孔圣人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有人说,在爱情方面,女方总是处于被动,即使有了心仪的人也无法表白,在古代是否真的如此呢?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经·卫风·淇奥》)这首诗便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显然,在爱情方面女方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落花如有意,流水情亦长。

记得,三毛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你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描述了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信物回赠给心目中的那位姑娘。

从诗中透漏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情感生活,还可以由此看出,《诗经》不单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习俗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二>, 相爱:

相伴共执手,有言无言良。

由相遇到相爱的过程很是微妙,左一秒是相遇,下一秒就成了相爱,似乎没有太明显的界限来划分左与右,自然也无法用粗糙的言语来说明其中的缘由了。

《郑风·子拎》是一首写女子对情人相思期会的诗:“青青子铃,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阀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歌末段写出了女子不见情人来时的焦灼心情,她“挑兮达兮”,翘首以盼,虽然和情人只有一日未见,却如同隔了三个月一样漫长。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心理,对男子的思恋之情可见一斑。

从此结发老,生死两恋长!

《邺风·静女》是篇优美的民间小情歌,唱着人们心中的曲折。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短短的二句诗就充分显示出捕捉形象的能力和刻划人物的艺术技巧。少女与恋人相约在幽僻的地方见面,可是,当小伙子来到的时候,她也许因为羞怯,也许为了挑逗,却隐蔽起来了;见不到心上人,急得抓耳挠腮,走来走去。写少女时用“暗笔”,从男子的内心感受刻划出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全诗笔调明快轻灵,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激荡着动人心怀的美好感情。

当然,相爱的两个人最美满的结果是踏入幸福的殿堂。《诗经》中的《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首诗相对来说轻快活泼,诗人热情地赞美新娘,并祝她婚后生活幸福。

<三> 诀别: 弱柳扶风美,无风柳为谁?

在乱火纷飞,战事频发的年代,男子应征入伍参军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相爱的两个人便不得已要分开了,丈夫背井离乡,妻子独守其家,相思之苦溢于言表。

其中,《卫风 伯兮》便写了一位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苦不堪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之痛。

女子如是,男儿亦然。“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击鼓》)便刻画了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们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

昙花一现醉,怜花奈何摧!

其实,再美好的开始也有耐不住“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七年之痒”的时候。从《诗经》中的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出,丈夫的喜新厌旧,另结新欢是夫妻情感决裂的主要原因。

其中,《卫风•氓》这首诗便是弃妇自述不幸的诗作,诗中首先以甜蜜的语气叙述了他们的相恋、嫁娶以及初婚的美好生活,然后又以悲凉的语气,叙述了年华的逝褪以及丈夫的变心和丈夫对她的粗暴相向,一种含辛茹苦、人生不幸的感叹以及对青春少年甜美生活的不尽留恋,弥漫在了诗的词句中——而古时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妇女生活的不幸,亦由此可见一斑。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无独有偶。《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讲述了在危难时期,两个人相依为靠,但在安乐之后,丈夫却将她抛弃的悲凉故事。

结语:

《诗经》中对美好爱情是歌颂而向往的,比如,当我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卫风·子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诗经·卫风·风雨》)这些美好的诗句时,便会有一种久违的感动涌上了心头,爱情是人类一永恒的话题,海可枯,石可烂,山无棱,天地和,不敢与君绝。而那些真诚率直的情感又让我们如此动容。

诗经爱情史鉴赏论文 篇2

一、炽热相思型

《诗经》爱情诗中写单相思之情是那么的率真、狂烈而有优美。如《周南·关雎》写男子对“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辗转反侧”,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这位恋爱中的男子对心爱的美丽姑娘朝思暮想, 感情浓烈, 既有单相思的痛苦与煎熬, 也有梦中的欢爱幸福。“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 美丽的姑娘让好男儿倾慕不已, 唱出了真挚动人的人间最美的情歌, 真是千古绝唱。

再如, 《秦风·蒹葭》:“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这首爱情诗, 写出了男子为追求“所谓伊人”, 克服艰难险阻, 矢志不渝。男子为魂牵梦绕的意中人, 追求狂烈, 心中有理想追求, 为追求爱, 而上下求索。诗中单相思的男子, 虽然是几番忧愁, 几番思念, 让人怜惜, 但他为爱执著追求的理想与信念, 为爱而殒身不恤的追求精神, 真是“惊天地, 泣鬼神”, 可歌可泣。

二、两厢情悦型

爱情是双方性的, 心心相印, 两厢情悦的爱情是人间最美好的情。如《郑风·溱洧》是典型代表之作。诗中写阳春三月节日盛况, 一群少男少女相聚相乐, 相互表达感情。诗中借着兰草与芍药两种香草, 写出了“溱与洧”和“士与女”的美好爱情。一路芬芳, 一春情意, 欢声笑语, 满怀激情。诗中渗透着浓厚的情爱, 道出了少男少女的呢喃私语, 心心相印, 两情相悦, 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唱出了人间纯真的爱情, 让人羡慕诗人歌颂。

《诗经》中也有写男女欢乐相见, 赠送情物, 表达倾慕之爱。如《邶风·静女》:“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诗中少男少女天真快乐幸福, 感情浓厚, 心情愉悦。姑娘赠送“彤管”, 男子情不自禁“说怿”。诗中展现了“静女”通过赠送礼物, 表达对男子的倾慕之情。同时, 也表现了男子享受爱情的甜蜜与幸福。

三、流水无情型

爱情在现实生活中, 有时是让人感到万般痛苦与辛酸的。如《郑风·子衿》:“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这首诗歌中女子对心上人一往情深, 对恋人念念不忘, 相思之情非常浓烈。但浓浓的爱意背后却是幽怨与惆怅,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女子虽一往情深, 但杳无音讯。情人无情, 心烦意乱, 寝食不安, 度日如年。真是“痴心女子, 负心汉”。

再如, 《郑风·狡童》:“彼狡童兮, 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 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息兮。”同样是写痴情的女子形象, 为失恋的情感而缠缠绵绵。诗中女子为了心中美丽的男子, 食不甘味, 寝不安席, 痛诉怨恨情绪表露无遗。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四、喜新厌旧型

《诗经》中有不少是写负心汉的诗作, 如《卫风·氓》。诗中开头写了男子主动向女子求婚的过程:“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求爱嬉皮笑脸, 软硬兼施。但很快就随着女子的容颜消失, 男子的感情也变淡了。“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诗中女子是纯洁的, 对感情很执著, 也没有“女也不爽”。但“士贰其行”“二三其德”。最终爱情走到尽头, 男子不思悔改, 喜新厌旧。于是, 女子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再如, 《召南·江有汜》:“江有汜, 之子归, 不我以!不我以, 其后也悔。江有渚, 之子归, 不我与!不我与, 其后也处。江有沱, 之子归, 不我过!不我过, 其啸也歌。”这是一首喜新厌旧的弃妇诗。诗中女子满怀悲愤, 男子将其无情的遗弃。诗中以“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来控诉丈夫的无情无义、恩尽义绝。诗中女子坚强刚烈自信, 很理智地对待丈夫的“义无反顾”, 以“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其啸也歌”强烈地指出了丈夫今日的背信弃义, 日后的感情必将受到惩罚。这首诗一唱三叹, 柔中有刚, 酣畅控诉, 淋漓尽致。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是一部没有脂粉的掩饰的文学圣典。诗中的爱情诗内容丰富, 感情真实, 无华丽辞藻, 也没有无病呻吟之态。爱情诗, 既是那个时代特定社会生活环境的再现, 也是人类古往今来探讨“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永恒话题。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画面, 淋漓尽致的人间真情实感。爱情诗中的男子形象是多样的, 是有血有肉的, 真实的。有的让我们赞美歌颂, 也有的使我们义愤填膺。研究爱情诗中的男性形象,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容与艺术价值, 更好地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袁梅.诗经译注.引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9.

[2]王宗石.诗经分类论释阅[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巧借《诗经》谈爱情 篇3

了解情况后,我对班长说:“首先感谢你就把老师当成你的知心朋友,你说的在进入青春期后,男女同学之间出现了写‘情书’递‘条子’的少数现象,是正常的,说明你们长大了,渴望与异性进行交往。”

老师也从你们的年龄阶段走过,能理解你的情感, 但是你们年龄太小,不宜将朦胧的好感当作爱情的萌发,而要以冷静的态度对待青春期,再说,你对女孩的好感并不等于书上常说的爱情。青春期的你们,人格还不成熟,性情尚不稳定;你们与异性交往的目的,不是寻找恋爱伴侣,而是为了了解异性,学会与异性相处,对不?但是交往的方式一定要恰当。不能让对方感到为难,更不应该影响他人的学习生活为前提,班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放心吧,我会找小雪谈谈的。”听到我的这句话,班长紧锁的眉头才展开了笑容。

找到小雪后。我说明了原因、了解好情况后,我给她提示了几条处理这种情况的建议,小雪听后说:“老师,谢谢你的指导和帮助,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利用语文教学给学生进行一次情感交流,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度过青春期。

经过我的一番准备,一节“情感交流班会”开始了……

我先找来《关雎》这首诗让同学们欣赏,当屏幕上出现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些诗句时,便有调皮的学生摇头晃脑的背了起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霎时,同学们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面对这群可爱的学生,我也忍不住的笑出声来。哎!都怪家长和教师平时以高压政策对待他们的情感。不思而知:学生对“爱情”感兴趣!

我做了个安静的动作,同学们静了下来,我趁机问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吗?”我明知故问道。

“理解!”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于是我在和学生简单的分析完课文的内容后,我又抛出另一个问题;这首爱情诗描写的是古代男子对淑女的爱恋、追求的心理过程,显得含蓄而又文雅,处于新时代的你们该怎样看待这种感情呢?你心中所向往的“淑女”和“伊人”又是怎样的呢?

这一问题一抛出,班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开朗大胆的同学讨论了起来,腼腆的同学低下了头,抿着嘴笑……我找了几个大胆的同学发表了他们的看法:有的同学喜欢洒脱的个性;有的佩服成绩的优秀;有的欣赏非凡的气质;还有的喜欢……听了同学们的想法,我笑着对他们说: “同学们,你们的情感我理解,你们真诚的诉说让我感动,你们年轻,你们优秀,你们多姿多彩,美丽非凡,你们对于异性的喜爱,是心理、身体成长的正常表现,说明你们长大了。所以不必自责或羞愧。我个人认为,你们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大多只是单纯的好感而已,称不上‘恋爱’或‘早恋’,只不过有的同学喜欢洒脱的个性,有的佩服成绩的优秀,有的欣赏非凡的气质……而这一切也没有什么过错,你们有追求‘爱’的权利,但是我希望同学们之间的交往是真诚的、大方的,而不是那种过于随便、庸俗的交往。既然你们彼此欣赏对方的优点,何不取而用之呢?把优点化为使自己更为完善的动力,抛开心中那狭隘的情感包袱,把眼光放远点,学会发现其他的同学的优点,这‘爱’该是无私的,真诚的,大方的。这‘情’该是真挚的,纯真的,无暇的。”

那么请允许老师再问一下:“你们为心中的‘淑女’或‘伊人’做好准备了吗?想想你的言谈举止是否文明?思想是否乐观积极?学习是否不断进取?坐姿是否端正文雅?如果你在某一或某些方面做的不好,那么是否符合你心中‘淑女’‘伊人’的目标要求呢?你又该如何去做呢?”言至此,我发现许多同学悄悄的端正了坐姿,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借此我适时的提醒道:“现在的你们正是学习的黄金时节,以学业为重,可以把心中的‘淑女’‘伊人’为标准不断完善自我;但不要过早的涉及爱情,否则你那颗自由的心会过早的背上枷锁。”

“知——道——了!”他们有些调皮,亦有些兴奋的喊叫着慢慢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坐姿端正了,教室里乱吐痰乱扔纸屑的现象也少了,打架骂人等不文明的现象也少了,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和谐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教师节那天,我特意收到了一封信,信上写了几个字:老师,祝您节日快乐,请接受我们最真诚的祝福。谢谢!

署名是两个学生真诚的笑脸。见到信后,我欣慰的笑了。我知道我的教育成功了。

诗经《柏舟》鉴赏 篇4

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⑴,实维我仪⑵。之死矢靡它⑶。母也天只⑷!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⑸。之死矢靡慝⑹。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注释】

姑娘婚姻不得自由,向母亲倾诉她坚贞的爱情。一说姑娘爱恋一个男子,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⑴髧(dàn旦):头发下垂状。两髦: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

⑵仪:配偶。

⑶之:到。矢:通“誓”,发誓。 靡它:无他心。

⑷只:语助词。谅:相信。

⑸特:配偶。

⑹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也指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译文】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中慢慢游。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另求!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边慢慢游。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变心!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作品鉴赏

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中同名之作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古人称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皆原于旧说。而这些旧说多胶柱鼓瑟,实不可取。

其实诗意一看就很明白:主人公原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只消看他披着两髦,尚未加冠就可以知道。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这首诗还接触到一个更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无论古今中外,在择偶的问题上,母亲和女儿的意见往往不能一致。母亲相中的,女儿不屑一顾;女儿中意的,母亲坚决不准带回家来。这种事不但古代有,今天还有;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例如白俄罗斯民歌《妈妈要我出嫁》中,妈妈给女儿挑了好多人家,女儿的表态都是“妈妈我不嫁给他!”印度尼西亚民歌《哎哟妈妈》中,女儿为自己辩解说:“哎哟妈妈,你不要对我生气,年轻人就是这样相爱。”

妈妈也曾年轻过,为什么一旦成了妈妈,就不理解年轻人的心思了呢?这是因为女儿是跟着感觉走,而妈妈多了些岁数,就多了些世故。这是因为妈妈健忘,多了些功利,就少了些热情;多了些理智,就少了些感觉。老是看家底呀,看文凭呀,看几大件呀,女儿都烦透了。殊不知“甜蜜的爱情从哪里来?是从那眼睛里到心怀”——与家底无关、与文凭无关、与几大件也无关。

母女的意见不统一,爱情就发生了危机。女儿要么放弃己见,要么作坚决的抗争。看来诗中女主人公是持后一种态度的:至死誓靡它!坚决到这种程度,母亲也就难办了。但要为娘的改变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维护爱情,一面从内心发出沉重的叹息:娘呀天啊,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这一声叹息,使得诗的内容变得沉甸甸的。

和《国风》、《小雅》中的.多数 篇章一样,这也是一首歌词。在形式上属于典型的两章叠咏:中心意思在第一章中已经说完,但只唱一遍不够味;所以第二章变易韵脚上的字,将同样的意思再唱一遍。实际上也就一支曲子,两段歌词,结尾处以咏叹作副歌。这种形式,在当代歌曲中,也还是很常见的。

创作背景

此诗写一位少女自己选中了意中人,却受到家长的反对,因此发出呼天呼母的悲叹。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柏舟》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

诗词赏析:

此诗到底为何人何事而作,历来争论颇多,迄今尚无定论。简略言之,汉代时不仅今古文有争议,而且今文三家也有不同意见。《鲁诗》主张此诗为“卫宣夫人”之作,后为刘向《列女传》之所本,《韩诗》亦同《鲁诗》说(见宋王应麟《诗考》)。《诗序》说:“《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这是以此诗为男子不遇于君而作,为古今文家言。今文三家,《齐诗》之说,与《诗序》同。

自东汉郑玄笺《毛诗》以后,学者多信从《毛诗》说,及至南宋,朱熹大反《诗序》,作《诗序辩说》,又作《诗集传》,力主《柏舟》为妇人之诗,形成汉、宋学之争论。元、明以降,朱熹《诗集传》列为科举功名,影响颇大,学者又多信朱说,但持怀疑态度的亦复不少,明何楷、清陈启源、姚际恒、方玉润等皆有驳议,争论不休。

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今人之《诗经》选注本、译注本各有所本,或主男著,或主女作。高亨《诗经今注》、陈子展《诗经直解》均以为男子作,而袁梅《诗经译注》、程俊英《诗经译注》又皆以为女子作。

细究诗义,当以卫臣不遇于君之作为是,陈子展先生说得很准确:“今按《柏舟》,盖卫同姓之臣,仁人不遇之诗。诗义自明,《序》不为误。”此诗人的身份为男子 --- 而且是大臣,绝非平常男子(下文尚有论述),这从诗中“无酒”、“遨游”、“威仪”、“群小”、“奋飞”等词语即可看出。况且,主此诗为女子之作者的理由实不充分。刘向、朱熹之说均自相矛盾:刘向《列女传》虽以《柏舟》属之卫夫人,但是他在上封事,论群小倾陷正人时,两引此诗仍用《毛诗》义(《汉书·楚元王传·刘向传》,又在《说苑·立节》中引用此诗时,也用《毛诗》义,说“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朱熹先从刘向之“卫宣夫人”说,后又疑其为“庄姜”(《诗集传》),切在《孟子·尽心下》:“‘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注曰:“《诗·邶风·柏舟》....本言卫之仁人见怒于群小。孟子以为孔之事可以当之。”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也都是自语相违。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此诗既属《邶风》,为何却咏卫国之事?原来“邶”、“鄘”、“卫”连地,原为殷周之旧都,武王灭殷后,占领殷都朝歌一带地方,三分其地。邶在朝歌之北,鄘。卫都朝歌,为成王封康叔之地,“邶、鄘始封,及后何时并入于卫,诸家均未详。....惟邶、鄘既入卫,诗多卫风,而犹系其故国之名。”(方玉润《诗经原始》)所以邶诗咏卫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方玉润认为此诗可能即为邶诗,“安知非即邶诗乎?邶既为卫所并,其未亡也,国事必孱。......当此之时,必有贤人君子,......故作为是诗,以其一腔忠愤,不忍弃君,不能远祸之心。”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首诗凡五章。第一章写作者夜不能寐,原因是怀有深忧,无法排遣。首二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以自喻,虽以喻国,以舟自喻,喻忧心之沉重而飘忽,以“舟喻国,泛泛然于水中流,其势靡所底止,为此而有隐忧,乃见仁人用心所在”(《诗经原始》)。诗一开始就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沉郁的心情。接着点明夜不成眠的原因是由于痛苦忧伤一齐涌积心头,这里既有国家式微之痛,又有个人不遇于君、无法施展抱负之苦。“隐忧”是诗眼,贯穿全篇。末二句写出了作者的忧国之心和伤己之情,即使美酒、遨游也不能排除自己的痛苦忧伤。何楷《诗经世本古义》云:“饮酒遨游,岂是妇人之事?”以驳朱熹之说,自有相当理由。第二章表明自己不能容让的态度和兄弟不可靠。“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二句,表白不能逆来顺受之意,辞意坚决、果断,以镜作喻,说明自己不可能像镜子那样不分善恶美丑,将一切都加以容纳而照进去。“亦有兄弟,不可以据。”写兄弟之不可依靠。《孔疏》云:“此责君而言兄弟者,此仁人与君同姓,故以兄弟之道责之;言兄弟这正谓君与己为兄弟也。”虽过于落实,但从后两句“薄言往恕,逢彼之怒”看来,却与《离骚》中“茎不察余之中情兮”两句的意思相近,说它是借喻君主,未必不符合原意。第三章“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刚强意志。这四句以“石”、“席”为喻,表明自己意志的坚定,语句凝重,刚直不阿,哪里有丝毫的“卑顺柔弱”之处(况且即使“辞气卑顺柔弱”也并不能作为妇人之诗之证)。“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二句,更是正气凛然,不可侵犯。尤其是“威仪”一词,决不可能是妇人的语气,特别是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里。“威仪”从字面上讲,是庄严的仪容之意,《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北宫文子曾对卫侯论及“威仪”说:“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并引“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为证,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另外全章六句,每二句的下句均用“不可”一词,形成否定排比句,铿锵有力,气势极其雄健。第四章写茕独无助,捶胸自伤,原因是被群小侵侮,一再遭祸受辱。“群小”一次对说明作者的身份很有用处,陈启源在《毛诗稽古编》中说:“朱子至谓群小为众妾,尤无典据。呼妾为小,古人安得有此称谓乎?”那么,“群小”“指虐待她的兄弟等人”行不行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因为果然如此,她就不可能“薄言往怒”了!所以“群小”,只能释为“一群小人”,犹《离骚》中之“党人”一样。第五章写含垢忍辱,不能摆脱困境,奋起高飞,由 此感叹统治者昏聩。首二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以日月蚀喻指蛛蛛昏聩不明。姚际恒曰:“喻卫之君臣昏暗而不明之意。”(《诗经通论》)中二句“心之忧矣,如匪纺衣”,喻写忧心之深,难以摆脱。严桀云:“我心之忧,如不纺濯其衣,言处在乱君之朝,与小人同列,其忍垢含辱如此。”(《诗缉。)末二句“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写无法摆脱困境之愤懑。“奋飞”一词语意双关,既感愤个人处境困顿,无法展翅高飞,不能施展抱负,又慨叹国家式微振兴无望。我们不能想象,在那礼制重重,连许穆夫人家国破灭归唁卫侯都横遭阻拦的春秋时代,一个贵族妇人(或普通妇女)能高唱“奋飞”,有“想突破生活的樊笼,争取自由幸福”的思想。黄元吉云:“妇人从一而终,岂可奋飞?”(〈传说汇篆〉)比之将古代妇女思想现代话的倾向,还是基本无误的,虽然它也脱离了时代实际。

这是一篇直诉胸臆,径陈感受,风格质朴的显示注意作品,“隐忧”为诗眼、主线,逐层深入地抒写爱国忧己之情,倾诉个人受群小倾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忧愤。首章便提出“忧”字,接着写不得“兄弟”的同情,深忧在胸,屋脊排遣;然后再写自己坚持节操,不随人转移;后边又写群小倾陷,而主上不明,只得捶胸自伤;最后抒发无法摆脱困境之愤懑,向最高统治者发出呼喊,从而将爱国感情表达得十分强烈。

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善用比喻,而富于变化:首章“泛此彼舟,亦泛其流”,末章“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是隐喻,前者既喻国事飘摇不定,而不直所从,又喻己之忧心沉重而飘忽,后者喻主上为群小所谗蔽,忠奸不明。“心之忧矣,如匪纺衣”,为明喻,喻忧之缠身而难去。二章之“我心匪鉴”、三章之“我心匪石”,则均用反喻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节操。至于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所说的“三‘匪’字前后错综则是指诗在句法上的表化,“我心匪席”连用排比句,而“我心匪鉴”句为单句。

《诗经 兼葭》鉴赏 篇5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背景简介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大约是25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秦地至今汉水中上游陕西省南部地区,是周朝王族的发祥地,当时农业发达,巫祝文化盛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劝其“遵循周礼”说。《毛诗序》云:“兼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荪、杨任之、樊树云、高亨、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此诗的本事至今无从查考。所谓本事,指的是这首诗究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为什么而写的。因此,诗中的“伊人”所指始终难以征信,而以上三种说法也就很难以最终定论。为解读方便,这里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然后再生发开去,看看它的意境空间究竟能有多大。

内容述评

一、作为爱情诗:四个层次的基本内容

本诗三章重叠,各章均为四个层次。

首二句以兼葭起兴,展现一幅河畔秋色图:河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结霜。这情景,是在清冷寂寥中略带凄凉哀婉色调,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是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企慕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形成一种可望难即的境况。主人公起早贪晚、追望不停,对爱情的执著精神可见。但“伊人”却阻隔不通,飘渺虚幻,可望难即,于是诗人心中荡漾起无可奈何的情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五、六两句是分述“在水一方”的一种特定情境:逆流追寻,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中不可达。这是可望难即境况的常见情境之一,追寻者的怅惆情绪也因此而增强。

七、八两句是分述“在水一方”的另一种特定情景:顺流追寻,行程处处顺畅,伊人时时宛在,然似真而幻,亦终不可近。这也是可望难即境况的常见情景之一,追寻者的怅惘情绪也因此而更加强烈。

全诗通过总述、分述、逆流、顺流的反复描述,将在水一方、可望难即的企慕追寻情景展现得十分清晰,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精神和追寻不得的空虚惆怅心情也表现得相当充分。

二、连类生发:一个表现人类悲剧处境、悲剧心态的艺术范型

应当把“在水一方”看作是一个象征性的意境。无论它原本是招贤诗、访友诗还是爱情诗,“在水一方”都具有无限的象征空间,都可以连累生发,升华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范型。文学艺术作品刻画的都是“这一个”,但它所蕴含的却是“这一些”、“这一类”,可以连类无穷,这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诗之所以是诗的关键所在。

“在水一方”由三个要素构成:追寻者----河水----伊人。其中每个要素都具有很大的连类生发空间。伊人,这是追求对象,只要合乎因受阻而追求不到的基本情况,伊人就可以是贤人、友人或者恋人,若再连类升华,还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以至于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等等。相应的,作为阻隔象征的“河水”,也就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可以可能遇到的其他种种障碍。同样,追寻者也因此而转换成多种想适应的角色。只要是三个要素不缺,只要因阻隔而可望难即,只要有追求精神又有追求不到的失落惆怅,这些连类生发的事物就都蕴含在“在水一方”的意境空间之中。

同样道理,“溯回从之,道阻且长” 是由追寻者、道阻且长、伊人三要素构成,“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由追寻者、虚幻难近、伊人三要素构成,其中的“道阻且长”和“虚幻难近”也都有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其意境的连类生发空间也是难以尽言的。如此一来,《蒹葭》一诗的整体内涵,就应当说是世间一切因受阻而可望难即境况的艺术写照,而“在水一方”则是表现人类悲剧处境(当然人类还有喜剧处境)和悲剧心态的一个艺术范型。在这里,追求精神是可佳的,但结果是可悲的,前途是渺茫的。

三、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诗词不是科学论文,它并不回答“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问题,它追求的是:创造一个怎样的意境范例,才能够令人感悟的更多,联想得更多。因此,诗词的意义决不限于“本事”,它总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否则,“读诗必此诗”,那就“见于儿童邻”了(苏轼语)。

不能简单地说用贤才难得、知音难觅、爱情失落来解读《蒹葭》是错误的,更不能用其中的一说来反对其他诸说,因为它们都是“在水一方”意境空间中的旧体可能之一,根本不存在正误、高下之别。用仙境虚无、理想难达、前途暗淡来解说此诗,也是如此。它们都是不同的读者在阅读此诗的过程中,对“在水一方”这一启示性结构的具体化。处在种种类似处境中的人,之所以都可以从“在水一方”中获得共鸣共振,就是基于这种读者具体化的效应。但必须明确,读者的种种具体化,都不是对“在水一方”意蕴的总体把握,它们只是一片森林中的一棵棵树木,而总体意蕴则应当是对可能有的读者具体化总和的概括。任何一个诗词意境,都是一片森林,解读者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这方面,钱钟书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在水一方”的范例。他在《管锥编》第一册《毛诗正义六O则》之四三中说:“在水一方为企慕之象征”,“抑世出世间法,莫不可以在水一方寓慕悦之情,至向望之境。”他连引古今中外几十个例证,将但丁探索人生、人类追求理想、男女思慕佳偶、帝王追寻仙山、佛教寓禅彼岸、哲人寓理行神等诸多异质同构情境,都归纳到“在水一方”的意境空间之中,确是一个通过连类生发来论析诗意的典范。可以说,诗词意境的意义不在本事,而在它的可连类生发空间,如果排除了它的连类空间,实质上也就等于取消了诗词。

艺术赏析

一、虚幻难实、神秘莫测的朦胧意境

一般来说,抒情诗的创作大多导发于对某种具体情景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描述中,总可以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景、物、人、事。然而《兼葭》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事件都虚化了。追求者是什么人?他究竟为什么而追求?我们不知道。作为被追求对象的 “伊人”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他(她)那么难以靠近和得到?我们也不知道。甚至连其究竟是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不露半点痕迹,且一忽儿在河的上游,一忽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一方”、“水之湄”、“水之?”,一忽儿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来去不测,飘忽难定,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然,诗中所描述的这种景象,不是眼前所见的实景实事,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人某事的追忆,而是一种由诸多类似人事、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而成的心理幻象。“在水一方”就是这样一种由特定感情外化而成、具体事实完全被虚化了的心理幻象。在这种心理幻象中的一切事物,无论是河水、伊人,还是逆流、顺流,无论是险阻、宛在,还是河岸边、水中央,都不必要、也不可能作何山何水、何时何地、乃至何人何事的考究;否则,就会产生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正因为如此,《兼葭》的意境也就呈现为一种不粘不滞、似花非花、空灵蕴藉、含蓄多藏的朦胧美。

钟惺说:《兼葭》“异人异境,使人欲仙。”(《诗经评点》)陈子展说:《兼葭》“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诗经直解》)这虚幻似仙、神秘莫测的朦胧美,恐怕与上古秦地盛行的巫祝之风有关。“在水一方”是“登高望远”意象的转型,其中包蕴着一个“望”的语象。在甲骨文里,“望”字是当时普遍实行着的“望祭”仪式的取象。山川鬼神不可近,故望而祭之。望祭中有“追踪仪式”,其形式多为降神、迎神、留神、送神四部曲,多有独唱、合唱、独舞、群舞、表演五重奏,这在屈原根据楚汉地区祭祀歌辞改编的《九歌》中,可见端倪。《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是水神祭祀歌辞的再造,其“四部曲”、 “五重奏”的印痕明显。《兼葭》意境近似于迎神情辞的氛围,故有人疑“在水一方”为水神祭祀的孑遗。当时仪式中的`水神由巫师装扮,跳上跳下,神出鬼没,其遗风遗韵亦颇似“在水一方”的“伊人”。此说法虽然难以确证,但认为《兼葭》诗境虚幻难实、神秘莫测的朦胧感时受到了水神祭祀仪式的影响,大致是不会错的。

二、意在言外、连类无穷的象征格局

《兼葭》一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的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陈子展说它“颇似象征主义”,钱钟书说它是“西洋浪漫主义”,都是这个意思。这整体意境的象征性,得力于事实虚化之格局的涵容功能,大大增强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实行特征。

上面说过,《兼葭》的情境描述,具有将具体的景物人事尽量虚化的特点;而这一虚化,则使读者很容易地将它的意境升华一种带有一定抽象意味的格局:“在水一方”,其中的河水升华为“阻隔不通”后,整体就成为一个可望难即的格局。同样道理,“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就可以成为逆流而上多艰辛的格局,“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就可以成为顺流而下空欢喜得格局。格局的价值在哪里?在于它具有涵容现实生活中与它相同相近结构的一切事物的性能,这就为诗词意义的连类生发,打开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逆流追求多艰辛和顺流追寻空欢喜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会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手阻的烦恼、再到失望的痛苦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也会经常受到逆流奋斗多痛苦和顺流轻松总虚幻的情感冲击。古人可以从这里联想到招贤和觅知音并唤起种种相关体验,今人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遭遇并唤起失恋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事业、理想、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并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象征性格局,使《兼葭》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共鸣意味。王国维曾将这首诗与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相提并论,认为它们“最的风人情致”,这显然是着眼于它们的人生象征意蕴。

《兼葭》意境的无限象征意义,充分体现出诗词意境空间主要在象外的象征。古人常说“意在言外”,什么意思?这主要是说,诗词是用意象说话,而意象意蕴是超越词语意义的。词语意义主要是指称,而意象意蕴则还有再现意义、表现意义乃至哲理意义。“在水一方”的词语意义就是在河的那一边;但作为意象,他还包容有可望难即的人生境况,这就是再现意义,包容有追求不得的失望和惆怅,这就是表现意义,包容有人生的悲剧处境和心态,这就是哲理意义。这些超越词语指称意义的再现意义、表现意义哲理意义,不都是言外之意吗?古人常说“言外无穷”,为什么无穷?这主要是由于意象、意境都不只是它自身,都可以升华为某种格局,因而都有着广泛的相似性异质同构连类生发空间。诗词所直接描述的景物人事只能是“这一个”,只能是有限的,但它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联想、连类,不断地超越 “这一个”,从而走向无限,这就是“含不仅之意见于言外”,“在有限中间出无限”。无疑,这是衡量一切诗词诗性特性高下的基本标准。《兼葭》之所以能成为《诗经》中难得的好诗,“在水一方”之所以至今仍然具有被那么广泛应用的生命力,道理恐怕就在这里。

三、一唱三叹、层层推进的美感形式

《兼葭》全市三章,每章置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出将诗意层层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为?”,再到“白露未已”,是时间的不断推移,意味着主人公企望追寻时间之长,表现出主人公的执著。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这都是地点的转换,意味着“伊人”的虚幻、神秘、难觅,而“伊人”的愈难以追寻,则愈能表现出追寻者的真诚。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中的艰难,而愈艰难就愈能强化主人公真诚和执著的程度。

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是上古民歌,也是现代民歌常用的形式。它的美感价值,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是从情感方面看。十个重在以情动人。情感不是作用于人的荔枝,不是一次性概念告知所能奏效,须反复感染方能起到动人心弦的效果。二是从音乐方面看。上古民歌都是口头传唱的,是以声调和旋律来感染人的情感,唱者须反复才能尽情,听者须反复才能动情。因此,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本身,就是在层层推进感情,就是在不断强化美感效应,并非一定要在每章的内容上有了发展变化,才算是有了推进。这是应当意识到的。

集评

异人异境,使人欲仙。(明?钟惺《诗经评点》)

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字,遂觉点睛欲飞,入神之笔。(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像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清?黄中松《诗疑辨证》)

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陈子展《诗经直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传》:“一方,难至矣。”按《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思求;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附录》论之曰:“夫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二诗所赋,皆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之情境也。古罗马诗人桓吉尔名句云:“望对岸而伸手向往”,后世会心者以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致。德国古民歌咏好事多板障,每托兴于深水中阻。但丁《神曲》亦寓微旨于美人隔河而笑,相去三步,如阻沧海。近代诗家至云:“欢乐长在河之彼岸。”┅┅(钱钟书《管锥篇》)

译文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他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逆着曲水去找他,绕来绕去道儿长。逆着直水去找他,象在四边不着水中央。

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他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逆着曲水去找他,越走越高道儿难。逆着直水去找他,象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诗经《小雅·巧言》翻译鉴赏 篇6

《巧言》,《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六章,每章八句。这是一首政治讽谕诗,讥刺周王为谗言所惑,终竟招致祸乱,同时痛斥了进谗者的厚颜无耻。《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巧言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君子信盗,乱是用暴。盗言孔甘,乱是用餤。匪其止共,维王之邛。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秩秩大猷,圣人莫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译文

高高远远那苍天,如同人之父与母。没有罪也没有过,竟遇大祸难免除。苍天已经大发威,但我确实没错处。苍天不察太疏忽,但我确实是无辜。

祸乱当初刚生时,谗言已经受宽容。祸乱再次发生时,君子居然也听从。君子闻谗如怒责,祸乱速止不严重;君子如能任贤明,祸乱难成早已终。

君子屡次立新盟,祸乱因此便增长。君子相信那盗贼,祸乱因此势暴狂。盗贼谗人话甜蜜,祸乱因此得滋养。谗人哪能尽职守,只能为王酿灾殃。

巍然宫室与宗庙,君子将它来建起。典章制度有条理,圣人将它来订立。他人有心想谗毁,我能揣测能料及。蹦跳窜行那狡兔,遇上猎狗被击毙。

娇柔袅娜好树木,君子自己所栽培。往来流传那谣言,心中辨别识真伪。夸夸其谈说大话,口中吐出力不费。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

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边。没有勇力与勇气,只为祸乱造机缘。腿上生疮脚浮肿,你的勇气哪里见?诡计总有那么多,你的同伙剩几员?

注释

(1)昊天:老天,苍天。

(2)且(jū):语尾助词。

(3)幠(hū):大。

(4)威:暴虐、威怒。

(5)慎:确实。

(6)泰幠:太糊涂。泰,通太;幠,怠慢,疏忽。

(7)僭(jiàn):通”谮”,谗言。涵:容纳。

(8)怒:怒责谗人。

(9)庶:几乎。遄沮:迅速终止。

(10)祉:福,此指任用贤人以致福。

(11)盟:与谗人结盟。

(12)盗:盗贼,借指谗人。

(13)孔甘:很好听,很甜。

(14)餤(tán):原意为进食,引伸为增多。

(15)止共:尽职尽责。止,做到。共,通“恭”,忠于职责。

《诗经》中植物意象和爱情的关系 篇7

《诗经》中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占有很大的篇幅, 这些爱情诗多以植物比兴, 用婉约或直白的语言, 表达爱情中男女忧喜得失、离合变化, 抒发男女内心最真挚自然的情感, 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 这些花、草、树木、果实或是爱情的信物, 或是情感的寄托、或是喜忧的表达, 它们是爱情中男女不可缺少的载体。作为情感的表达, 花草树木都被赋予了情思。潘富俊在《诗经植物图鉴》这本书中统计《诗经》135种植物中与爱情相关的植物就有80多种。一朵野花、一株小草、一颗果实都是这些沉浸在爱情中的爱的见证与表达。爱情可以是“采采卷耳, 不盈顷筐”的怀念;也可以是“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的追求;还可以是“摽有梅, 顷筐塈之”的盼望。植物将这些情感表现得美丽而不浮夸, 清新而不伤感。本文选取《诗经》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几种花、草、树木、果实等几种植物意象, 分析它们与爱情的关系。

一、花与爱情

“一花一世界”, 花就是女子美丽的容貌, 喜悦的心情, 那么花又是怎样表现爱情的?下面我从《诗经》中几首诗来分析一下花与爱情的关系。

有女同车, 颜如舜华。将翱将翔, 佩玉琼琚。彼美孟姜, 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 颜如舜英。将翱将翔, 佩玉将将。彼美孟姜, 德音不忘。

——《郑风·有女同车》2

花的种类、颜色不同, 在《诗经》中出现的方式, 所代表的意思也就不同。这首诗中出现的“舜”, 就是木槿花, 落叶灌木, 花期为四个月, 盛开时在盛夏, 花色有红色、白色、蓝紫色、粉色和蓝色, 开花时十分美丽, 且白色的木槿花可以煮羹, 可以制药, 用途广泛。最为特别的是它在早上开花, 傍晚便会凋谢枯萎。朱熹《诗集传》中说:“舜, 木槿也, 树如李, 其华朝生暮落”3。木槿花虽然美丽, 但一天只开一次, 极易凋谢。

从全诗我们可以看出“颜如舜华”、“颜如舜英”指的是女子, “佩玉琼琚”、“佩玉将将”指的是男子, “舜华”、“舜英”与“琼琚”相对, 意思是男子与女子是相匹配的一对, 前面提到“舜”这种花的特性是“朝生暮落”, 赞美一个女子美丽的容貌通常会用花期长、且花色艳丽的, 如桃花之类, 但为什么这里会用花期短的木槿花来指女子呢?从后面我们可以得到答案:男子说“德音不忘”, 意思是内心美好的品德使我难以忘怀, 可以看出男子不是说女子美如木槿花般的容颜让我难以忘怀, 最让他难忘的是女子的心灵之美。答案昭然若揭:男子用“朝生暮落”的木槿花赞美女子容颜, 但容颜极易衰老, 只有美好的品德才是女子最美丽的地方。爱情中, 美丽的外表终会有衰老褪色的一天, 以美色为基础的爱情是无法长久的, 内在的美好的品德才是感情长久的保证。其实, 这是在用木槿花告诫世人, 勿要色令智昏, 要理智的对待爱情。

秦与洧, 方涣涣兮, 士与女, 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 洵汙且乐, 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勺药。

——《郑风·秦洧》4

蕑, 又名泽兰, 郑国在三月上巳节这天男女采兰以祓除不祥, 古时君子常佩兰, 所以在这首诗中, “蕑”其实就是象征的男子, 而另一种植物“勺药”与今天的芍药相同, 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一种香草, 初夏开花, 花色有红、白、紫多种颜色。

从诗中可以看出男女相会赠花草以表心意, 那么为什么会赠芍药呢?芍药花开时美丽动人, 花香芬芳宜怡人, 它还有一个别名, 叫“将离”, 意为将要离别,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会在将要分离时赠与芍药的原因。男女在约会将要结束时, 赠之以芍药, 不仅有将要分离之意, 且古代“勺”字与“约”同声, 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表达恩情、缔结良约。

在《陈风·泽陂》5中, 爱情则是痛苦的, 相思使人“涕泗滂沱”“中心悁悁”“辗转伏枕”。

彼泽之陂, 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 伤如之何!寤寐无为, 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 有蒲与蕑, 有美一人, 硕大且卷。寤寐无为, 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 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 硕大且俨。寤寐无为, 辗转伏枕。

蒲, 多年生泽生草本, 地下茎为白色, 粗壮有节, 今称其为“香蒲”, 可用来编制蒲席、蒲垫等。而“荷”“菡萏”指的都是荷, 花未开称为“菡萏”, 果实为“蕑”, 就是莲子。

“蒲”在这首诗中其实指的是男子, 而“荷”“蕑”“菡萏”应该都是女子的象征, “蒲”与“荷”“蕑”“菡萏”相配, 成双成对, 而这名女子却和这位男子无法在一起, 用植物的成双成对来反衬自己的形单影只。她爱慕那个男子寝食难安, 然而却是无法在一起。“菡萏”是荷花未开的名称, 也就是是说, 女子与男子的爱情还未开花, 还没有到来, 在这里“荷”“蕑”“菡萏”这三种荷的不同部分, 其实代指的是女子的心情。当“蒲与荷”时, 女子爱上一个男子, 涕泗滂沱, 对其充满爱的幻想;“蒲与蕑”时, 女子幻想与男子结婚生子 (莲为生子的象征) ;而当“蒲与菡萏”时, 女子已知与那名男子没有希望了。“荷”“蕑”“菡萏”这三种植物皆代表了女子思慕男子的心理变化, 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三类植物意象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来。

这些爱情诗中, 或以花指女子容颜, 或以花指男女情谊, 或以花指相思之苦。花形态、特性不同, 所表达的情感也就不同。将无形的情感用有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男女在爱情中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二、草与爱情

《诗经》中草可分为水生和陆生两种, 因为草外形柔弱, 所以多被用来比喻女子。在爱情中, 任何事物都是美好的, 都能引发人无限的遐想, 激发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诗经》中草虽不似花娇艳美丽, 但却有其独特的魅力, 爱情也如草般内敛而含蓄。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6

荇菜, 多年生水生草本, 茎多分枝, 沉入水中, 生长许多不定根, 茎和叶柔软滑嫩, 可作蔬菜食用。“左右流之”是荇菜的形态, 其实是指男子欲求之的那位女子忽远忽近, 若即若离, 不可捉摸, 似荇菜一般。而后面“左右采之”“左右芼之”是荇菜采摘的过程, 其实指男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对女子的追求过程。荇菜不易采摘, 就如同男子追求的这名女子过程的不易。这种追求的过程就像采摘荇菜的过程, 不能追得太紧。朱熹《诗集传》中“顺水流而取之也” 7, 就是这个意思。在追求淑女的过程中要顺着女子的心意来, 才能取得成功。

采采卷耳, 不盈顷筐。嗟我怀人, 寘彼周行。

——《周南·卷耳》8

丈夫远行, 妻子独自一人在家, 漫长时光要如何打发呢?《卷耳》这首诗中的女子选择了去采卷耳。卷耳, 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苍耳, 采其幼苗嫩叶炒熟可食, 但“滑而少味”, 一般只有在荒年采之食用, 而且采集也十分容易, 但诗中的女子却说“不盈顷筐”。“顷筐”是一种前低后高的浅筐, 与今天的簸箕类似, 容量不大, 一般很容易装满。而女子“不盈顷筐”应该是别有原因。后面给出了答案——“嗟我怀人”, 因为我思念远行的丈夫。朱熹《诗集传》中说:“托言方采卷耳, 未满, 顷筐, 而心适念其君子, 故不能复采”。可见, 女子采卷耳应该不是为了食用。可以猜想, 她是为了打发独自在家寂寞孤独的时光。因为心思没有在采摘卷耳上, 所以“不盈顷筐”。那为什么会采“卷耳”这种野菜呢?卷耳除了前面提到的特性之外, 还有一个特性, 那就是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极强, 随处都有生长。其实这里的卷耳应该暗指女子丈夫虽不在家, 但她仍然坚强地过日子, 就如卷耳这种植物。卷耳这个植物意象就是女子对丈夫思念之情的寄情物。采卷耳的过程, 就是女子思念丈夫的过程。

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 杲杲出日。愿言思伯, 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被。愿言思伯, 使我心痗!

——《卫风·伯兮》

蓬, 二年生草本植物, 高可达50厘米, 枝叶散生, 强风吹便连根拔起, 随风飞舞, 故名“飞蓬”。“飞蓬”在这里比喻女子的头发, “女为悦己者容”, 而“悦己者”都不在身边, 打扮得漂漂亮亮又会有谁看呢?所以女子说不是没有润发油, 而是那个让我打扮给他看的人不在身边。

谖草是今天的萱草, 多年生宿根草木, 古人认为萱草食之可令人忘忧, 所以萱草又名忘忧草。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使她“心痗”, 所以想用忘忧草来忘却心中愁闷。

以飞蓬喻女子, 以萱草比喻思念, 这两种植物意象将女子忧思难忘之情表现得生动而形象。

三、树木、果实与爱情

据统计, 《诗经》中提到的树木果实有二十种之多, 树木因为其外形高大、挺拔, 常喻为男子, 而果实通常作为男女恋爱的互赠之物出现, 是男女爱情的信物。它们与爱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南有樛木, 葛藟累之, 乐之君子, 福履绥之。

——《周南·樛木》

樛, 朱熹《诗集传》中解释:“木下曲为樛”。树木向下弯曲称之为樛, 而樛木为何树种不得而知。葛藟, 又名野葡萄, 木质藤本, 叶、果实与葡萄相似。“樛木”在这里指男子, 而“葛藟”因为其柔弱而多果实的特性在这里指女子。“葛藟”由于其本身长不高, 只能依附树木弯曲才能生长, 而“樛木”向下弯曲就好比丈夫让妻子依靠, “葛藟”依附“樛木”则比喻妻子依靠丈夫生活。“樛木”与“葛藟”的植物特性, 恰似生活中丈夫与妻子相互依附、相互依靠的关系。

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 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 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 乃见狡童。

——《郑风·山有扶苏》

扶苏, 落叶乔木, 这里指大树枝叶茂密的样子。乔松, 高大树木。“荷华”即荷花, “游龙”, 游, 枝叶放纵蔓延的样子;龙, 又名“马蓼”, 一年生草本植物, 叶大而色白, 生于水泽中, 高丈余。闻一多《诗经讲义》中说:“山象征男性, 隰象征女性。‘扶苏’‘乔松’是大木, ‘荷华’‘游龙’是小草, 前者象征男性, 后者象征女性。”“扶苏”“乔松”是高大的树木, 能让人依靠, 所以指男子, 而“荷华”“游龙”美丽动人, 娇小玲珑, 所以指女子。这首诗中“山”与“隰”、“扶苏”与“荷华”、“乔松”与“游龙”都是一双一对, 极为匹配, 女子用这三类事物相比, 意思简单明了:大自然的植物都成双成对地匹配, 所以我与你也应该是相配的。

植物能开花、结果, 果实其实就是植物丰收的象征, 而果实由青涩慢慢成熟的过程, 也寓意着女子成长的过程。《摽有梅》就是以果实成熟来比喻女子待嫁的心情。

有梅, 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 迨其吉兮。

有梅, 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 迨其今兮。

有梅, 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 迨其谓兮。

梅, 落叶小乔木, 果实成熟时形较圆满, 外皮呈黄绿色, 古代多用作调味品, 在这首诗中, 女子以“梅”自比, “其实七兮”“其实三兮”“顷筐塈之”指梅子成熟的过程, 其实指的是女子青春流逝的过程。树上的梅子还有七成时, 女子青春美貌, 还很年轻, 她不着急, 只是提醒她爱慕的那个男子别错过了求婚的好时机;当树上的梅子还有三成时, 女子的青春已渐渐流逝, 容颜不再依旧, 女子开始焦急, 让男子快来求婚;而当树上的梅子“顷筐塈之”, 也就是全部熟透了, 要拿筐子去捡地上的梅子时, 女子容颜渐老, 已不再年轻貌美, 所以女子十分焦急, 已经什么也不希望, 只要男子一句话就行, 女子就会跟他走。

女子以梅的成熟过程比喻美好青春的流逝, 梅子成熟过程中“迨其吉兮”“迨其今兮”“迨其谓兮”将女子的心理变化, 焦急等待的过程刻画的生动形象。所以这里用“梅”这种植物意象将女子嫁而不得的心情表现得恰如其分。

果实的馈赠是男女爱情的表现, 《卫风·木瓜》即是如此。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木瓜, 落叶小乔木, 果实为长椭圆形, 成熟后呈黄色, 状如小甜瓜, 先端有鼻状突起。木桃, 落叶灌木, 果实较木瓜小, 成熟后呈黄色, 带有香味。木李, 落叶灌木, 又名木梨, 其形如木瓜, 味酸而有香气。“琼琚”“琼瑶”“琼玖”都泛指玉, 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说:“风诗中, 凡男女两性定情之后, 男多以佩玉赠之”。果实成熟时, 女子将果实掷向男子, 男子如果回赠以信物, 便是定情, 所以“木瓜”、“木桃”、“木李”是男女定情信物。这首诗中“木瓜”“木桃”“木李”与“琼琚”“琼瑶”“琼玖”, 一为女子的象征, 一为男子的象征。果实的成熟其实就是女子身体发育成熟, 已经到了可以嫁娶的年龄, 女赠男以果实, 既有永结为好之意, 又表示要与男子结婚生子, 繁衍后代。

花是自然界最美丽的植物之一, 开放时姹紫嫣红, 鲜艳夺目;凋零时落红缤纷, 哀婉凄迷。极其柔弱娇嫩, 在《诗经》这些爱情中花是女子青春美丽的容貌, 是男女爱情的信物, 是女子的思慕之情。草外形柔弱, 虽然不似花那般娇艳, 但却生命力顽强, 有其独特的魅力, 《诗经》中的爱情也如草般内敛而含蓄。树木因为其外形高大挺拔, 是男子的象征;而果实丰盈累累, 从开花到结果是女子青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 是女子待嫁的心情和男女爱情的信物。综上所述, 植物意象丰富了《诗经》中的爱情主题, 它寄托了男女爱情中悲欢离合, 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 是男女爱情中不可缺少的情感载体。

注释

11 .潘富俊:《诗经植物图鉴》,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第10页。

22 .程俊英:《诗经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第85页。

33 .[宋]朱熹:《诗集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第23页。

44 .程俊英:《诗经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第93页。

55 .程俊英:《诗经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第142页。

66 .程俊英:《诗经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第3页。

77 .[宋]朱熹:《诗集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第23页。

《诗经.郑风》中的爱情发展历程 篇8

关键词:《郑风》 爱情 发展历程

十五国风中,《郑风》的篇目最多,有二十一篇。近代以前的诗经研究者都对郑风颇有微词,斥之为“淫诗”。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到“郑声淫,佞人殆”,自此,郑声就一直被冠以“靡靡之音”,“亡国之音”的头衔。汉宋的学者在“郑声淫”的底色上,敷衍出洋洋万字的卫道之词。《毛诗正义》认为:“《将仲子》等六篇,皆庄公诗也。《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及《扬之水》皆云‘刺忽,则《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在其间,皆为昭公诗也。”封建大儒们企图以政治、德行这一套理论来掩饰郑风中的纯真爱情,受到近代诸多学者的质疑和拨正。闻一多先生指出《诗经》关于性爱者最多,这犹如一枚重磅炸弹,让所有对《诗经》质疑的人幡然醒悟了,由此开始勇敢地站出来,拨开封建卫道士设置的层层迷雾,重现了《郑风》的原貌。现今学术界基本认定,《郑风》是一部热情坦率的民歌集,展现了郑国淳朴自然的民风。

《郑风》二十一篇中,除去《清人》、《羔裘》两篇没有涉及爱情外,其他十九篇都以爱情为主题。无论是女追男,还是男恋女,都有一条内线贯穿其中。这条内线就是十九篇串起来的一次完整的爱情历程,即从相遇、追慕、相恋到磨合、结合、相守的过程,演绎了人类的爱情发展历程。

相遇的诗篇:《野有蔓草》、《溱洧》;追慕的诗篇:《叔于田》、《大叔于田》、《扬之水》《出其东门》;相恋的诗篇:《将仲子》、《萚兮》、《东门之墠》、《风雨》、《子衿》;磨合的诗篇:《山有扶苏》、《狡童》、《褰裳》、《丰》;结合:《缁衣》、《有女同车》;相守的诗篇:《遵大路》、《女曰鸡鸣》。

(一)相遇

郑国,处“十邑之地,右洛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且“商邑翼翼”,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加上当地商业的发达,孕育了郑国人民浪漫、开放的爱情。青年男女的相遇一定是在烂漫的野外和清丽的溱洧河边。郊外春草茵茵,落满晶莹剔透的露珠,田垅上飘散着芬芳清香的气息,《野有蔓草》的男子在这样宜人的环境中邂逅了心仪的美人,满心的欢喜,禁不住喊出“与子偕臧”的心声。同样的仲春时节,溱河、洧河边有一群青年男女在那欢会,一边是草长莺飞,百花灿烂,一边是青年才俊,二八佳人,人景合一。一旦与梦中的情人邂逅,便开始无拘无束地互诉衷肠,并“赠之以芍药”。诗中的相遇,水到渠成,自然惬意,没有一丝故作深沉,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愫蔓延开来,创设了唯美的相遇场景。

(二)追慕

《叔于田》和《大叔于田》是一位女子赞美心中英勇善战的白马王子的诗篇。“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男子英俊潇洒,饮酒无人能敌,骑马射箭更是天下无双。如此赤裸热烈的赞颂包含了许多幻想主义成分,将心目中的他无限膨胀,只有深陷单恋之中的一方才会如此将恋人理想化。《扬之水》中的那位痴情女子,对恋人的爱慕达到了天地之间“维予与女”的程度,即不要去相信其他人,他们都是骗人的,只有我是真心诚意的对你。《出其东门》则是一名男子对爱人真挚纯洁的表白。美女成群如彩云,于我只是过眼烟云,即使你“缟衣茹藘”,我对你的爱也忠贞不改。这正是“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追慕阶段的男女才会有“誓为知己者死”的勇气。

(三)相恋

热恋中的男女看不到人世间的俗气,即便爱情的航程中遇到漩涡、暗礁、惊涛和骇浪,他们也坚定不移。《将仲子》的女子,爱情受到家人的种种阻挠,和外人的流言蜚语,敢怒不敢言。为了与仲子想见,她不惜破坏院子中的树木,但是又心有余悸,害怕仲子的到来遭到家人的反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真实地表现了女子的相思之苦。《东门之墠》中的女子,虽然恋人近在咫尺,因礼俗的束缚,只能咫尺天涯。一旦见到了,恨不能歌颂一切,连枯黄的落叶也显得格外动人。

(四)磨合

青年男女从相恋到结合,都要经历双方长时间的磨合。或娇嗔调笑,或赌气绝交,然而女人大多口是心非,喜欢用激将法试探恋人,逼迫恋人许下山盟海誓,本质上还是对恋人强烈的依恋。《山有扶苏》和《褰裳》中用激将法“不见子充,乃见狂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来嘲谑恋人,实则对爱人并无二心。《狡童》中的女子与爱人发生了矛盾,爱人不理她,她痛苦不堪,“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丰》满篇都是女子的忏悔之言,后悔没有和恋人把误会消解,想和恋人重归于好。

(五)结合

娶到贤良贞淑的美丽妻子,是男子莫大的幸福。《有女同车》的男子对同车的妻子赞不绝口“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娶如此才貌并俱的贤妻,难怪要乐不可支了。古代的女子,一旦嫁为人妇,就要打理丈夫的日常生活。《缁衣》中的妻子发现官服很适合丈夫,一天官服破了,连忙赶工新缝了一件官服,恨不得立马就给丈夫送去。对丈夫的至情已经慢慢融为亲情,细致入微地照料爱人。

(六)相守

爱情已成亲情,开始生活化,日常化。真实的爱情不是甜言蜜语和海誓山盟,而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女曰鸡鸣》是《郑风》中唯一一篇描写中年夫妻生活的诗歌。对话内容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芍药。木槿花的生活也是其乐融融。妻子见天已拂晓,催促丈夫起床,射只鸡打只雁,作为晚餐,就着美酒,庆祝相守多年的美好生活,并立誓要“与子偕老”。生活化的场景,朴实的对白,深沉的依恋,勾勒了一幅山间炊烟图,让读者产生共鸣。婚后的生活经得起磨难,经不起平淡。相守多年之后,丈夫有了情人,妻子苦苦哀求丈夫不要抛弃她“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无我恶兮,不寁故也!”其行为简单率直,其情感凄婉动人!

毋庸置疑,郑风是郑国民俗、民风的反映,是地域文化的缩影。郑风中的的爱情热烈,奔放,具有原始的震撼力,包含许多当地特有的风俗和传统。诗中爱情的发生、发展都深深打上地域的烙印。发生在这片炽热土地上的爱情,有着一条鲜明的发展线索。顺着这条爱情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窥探到上古时代郑国热辣、坦率的民风,以及纯朴自然的爱情。

参考文献:

[1]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袁梅.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上一篇:难忘的云南之旅作文下一篇:2024年安全知识竞赛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