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共7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篇1

科研工作动态

2006年第7期(总第22期)

★ 学院召开2006年第4次学术委员会

★ 学院确定首批12个科研机构

★ 我院教师参加贵州省第六届民运会“民族体育论坛”获佳绩 ★ 贵州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王礼全教授应邀到我院作报告 ★ 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龚振黔教授应邀到黔南师院作学术报告 ★ 院长助理杨革博士、科研处与生命科学系教师就科研座谈 ★ 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蔡永生教授到科研处调研

一、学院召开2006年第4次学术委员会

11月23日下午,我院2006年第4次学术委员会在民研所第二学术报告厅举行,出席会议的人员有: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梁光华教授、副主任委员董方教授、副主任委员蔡永生教授,办公室主任邹洪涛副教授、韦煜教授、颜振珏教授、梁文清教授、周健自副教授、韦建华、曾国良教授、黄朝宾教授、岑燕斌教授、蔡托、孙成斌、石云辉副教授、顾晓艳教授、杨殿斛、丁润生以及各重点学科主要成员。会议由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董方院长主持,会议主题是审议三个院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首批12个院级科研机构申请。

二、学院确定首批12个科研机构

根据院政发[2006]41号文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院印发科研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有关精神,为促进我院科研的快速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力度,2006年8月18日科研处发文通知各系(部)根据自身情况申报科研机构。各系(部)积极组织论证,学院对初步提交的科研机构申报表提出修改、人员整合等建议,最终有中文系等11个系(部)提交了12个科研机构申报表,并通过了2006年第4次学术委员会的审议。这12个科研机构是:莫友芝研究中心、水族文化研究中心、贵州南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所、贵州南部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民族生物资源研究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数学应用与文化素质研究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磷化工研究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中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华古典诗词研究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民间美术研究所。

三、我院教师参加贵州省第六届民运会“民族体育论坛”获佳绩 11月8日,贵州省民族体育论坛在贵阳举行,黔南师院教师的论文在此次论坛上获得佳绩,共有两篇论文获一等奖(居全省高校首位),有两篇论文获二等奖。其中,顾晓艳教授的论文《传统体育文化在水族山寨中的生存状态——水族“端节”赛马活动的变迁》、王亚琼教授的论文《对中国水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分别获一等奖;罗玲教授的论文《黔南布依民族体育文化透视》、黄胜副教授的论文《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概论》分别获二等奖。组委会在贵州省第一届民族体育论坛报告会总结发言中,特别表

扬了黔南师院在此次活动中出色的组织工作和取得的优异成绩,认为我院在推动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四、贵州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王礼全教授应邀到我院作报告

11月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贵州省社科联副主席、贵州省省管专家王礼全教授应邀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作《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报告。报告会在民研所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由院长梁光华教授主持,管理科学系和政法经济系全体师生、马列部全体教师及其它各系、部门的师生员工参加听讲。王教授的报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第二部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

分管科研的院领导、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蔡永生教授对王礼全教授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此次报告对帮助我院广大师生学习科学发展观有积极作用,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把我院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

五、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龚振黔教授应邀到黔南师院作学术报告

2006年10月27日,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贵州省社科联副主席、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龚振黔教授应邀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作《科研选题与科研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民研所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由院长梁光华教授主持,全院教职员工参加听讲。

在报告中,龚教授首先强调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他认为申报科研项目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研项目申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后,龚教授结合实际就科研项目的选题、设计论证、填报项目申请书的技术性问题以及申报组织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环节等问题作了深入、系统的讲解。最后,龚教授指出:有项目一定要报,报了才有机会得,不报永远得不到;申报项目还要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

分管科研的院领导、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蔡永生教授对龚教授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蔡书记认为,此次报告对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科研意识、使大家掌握科研方法具有积极作用。

院长梁光华教授也作了重要讲话,梁院长认为,我院全体教职员工要有科研的意识;

要善于把生活、工作中的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要敢于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要有本科意识,没有科研意识、没有一定科研成果,就不算合格的本科高校教师。梁院长强调,学院将继续支持和帮助教职员工搞科研,各系、部门应该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会后要再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和贯彻这次学术报告会的相关内容和精神。最后,梁院长指出,此次报告会对我院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评建工作的准备有重要意义。

六、院长助理杨革博士、科研处与生命科学系教师就科研座谈

2006年11月4日,院长助理杨革博士、科研处与生命科学系讲师以上职称及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座谈,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生命科学系的科研状况及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该座谈会在新行政大楼东一楼会议室进行,会议由科研处主持。

座谈会上,生命科学系主任吴卫东、系党总支副书记周琨、副主任宋丽莎就生命科学系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总体状况先后发言。其他老师也分别介绍了个人在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今后的科研方向,并对生命科学系的科研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

院长助理杨革博士在总结发言时强调,生命科学系今后的科研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科研团队的合理配置非常重要,要形成科研团队合作精神;

2、科研选题要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丰富的民族生物资源;

3、可以考虑新专业“生物技术”的申报准备工作;

4、科研课题要适当借助外力;

5、要注意横向课题的组织。

七、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蔡永生教授到科研处调研

2006年11月23日上午,分管科研工作的院领导、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蔡永生教授到科研处调研。

蔡书记首先听取了科研处邹洪涛处长对科研处工作的全面汇报,科研处其他同志也都作了各自工作汇报。听完科研处同志汇报后,蔡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蔡书记首先对科研处被推荐参评“黔南州推动科教进步先进集体”表示祝贺,同时祝贺科研处邹洪涛、黄胜两位同志被推荐参评“黔南州优秀知识分子”。蔡书记在祝贺科研处集体和两位同志被推选参加全州评优的同时,希望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做出新的成绩。

蔡书记对科研处近年来的工作非常满意,认为科研处在人员少、工作量大、各方面要求高的情况下,能够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不断创新地开展工作,值得肯定。对科研处今后的工作,蔡书记提出了几点希望:第一,科研处全体同志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并以此作为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工作中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提高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第二,科研管理工作要讲客观规律,要遵循科研规律和管理规律。要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工作,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及管理水平,要重点抓好科研课题申报及管理工作,要细化科研成果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学术活动管理工作。第三,要积极组织和支持各系(部)大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着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第四,要处理好科研处评建准备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关系,要“两手抓、两不误、两不减”,即评建工作和日常工作两方面都要抓好,既不因评建工作耽误日常工作,也不因日常工作耽误评建工作,对评建工作和日常工作的要求均不能减少。第五,要精心准备好即将召开的科研工作会。第六,要注意加强与院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科研合作联系。第七,本学期已经过半,要妥善安排好各项工作。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篇2

1.1、学校现状

目前, 我校服务器以X86为主, 运行着Web、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电子公文、电子邮件等业务系统, 在这些服务器中, 有9台服务器是近期采购的, 运行着核心业务, 其他的服务器, 年代已久, 存在着宕机的风险, 无存储阵列。

1.2、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校服务器和存储现状的分析, 发现有以下几个亟待解决问题:

(1) 服务器的利用率低。现在机房内运行的大部分机器的利用率都非常低, 由于一台服务器运行一个操作系统, 受系统和软件开发平台的限制, CPU、内存、硬盘空间的资源利用率都很低, 大量的系统资源被闲置, 资源利用率不到10%。

(2) 学校目前没有整体数据备份方案, 存在数据丢失风险。

(3) 可管理性差。首先是可用性低, 几乎每个应用服务器都是单机, 如果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 相对应的业务也将中断。其次是当硬件需要维护、升级或出现硬件故障时, 上层业务系统均会出现较长时间的中断, 影响业务的连续性, 其中包括一些重要业务系统。

(4) 兼容性差。系统和应用迁移到其他服务器, 需要和旧系统兼容的系统。新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无法运行在老的硬件平台, 而老的代码有时候也很难移植到新的硬件平台上。

(5) 服务器和存储购置成本高。随着应用的不断增加, 服务器数量也跟着增加, 每年要支出高额购置费用不说, 还有部分服务器已经过保修期, 部件逐渐进入老化期, 维护、维修预算费用也逐年增加。

(6) 对业务需求无法做到及时响应, 灵活性差。当有新的应用需要部署时, 需要重新部署服务器, 存储系统, 并需要对网络系统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IT应用的需求。

2、需求及规划

2.1、计算资源规划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预期, 我们提出了能提供1000款不同的应用服务的需求, 使用容量规划工具进行采样评测, 如果采用4颗4核CPU主频9600MHz、内存32G的服务器, 则至少需要为该数据中心配置18台物理主机并组建集群, 为了使集群具有较高的可用功能, 至少需要添加2台性能扩展主机到该集群, 因此, 总的物理主机数目为20台。

2.2、存储资源规划

我校目前大约有5、6TB的数据量, 由于学校与各个院系的网站和教学, 每个月还会产生1、2TB的新增数据, 考虑到新增数据中, 包括视频、图片和文字, 而且数据的增长一年比一年更为迅猛。按照长远规划, 本次采购需求为100TB的数据量。按照默认两份副本计算, 需要配置200TB的磁盘裸容量。

3、解决方案

目前, 虚拟化的产品主要有思杰Xen Server、微软Hyper-V、威睿VMware v Sphere ESXi、甲骨文Virtual Box, 综合考虑下来, 我校选择了具有更好可用性、安全性、稳定性与可扩展性的VMware产品。

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的目标, 并且充分利旧保护学校现有投资的前提下作出了如下的整体解决方案。

(1) 将数据中心整合成两个资源池, 分别是Web资源池, 和核心应用资源池。

Web资源池的设备利旧处理, 利用学校现有的9台服务器, 保护投资。通过VMware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整合成Web资源池。运行Web等边缘应用。

核心应用资源池, 计划新增11台两路服务器, 整合成核心资源池。运行学校的核心应用, 如一卡通、教务、办公OA等。

(2) 采用VMware v SOM

v SOM是v Sphere与v Center Operations Management Suite标准版的集合, 它除了可以高效地完成服务器虚拟化, 让整个数据中心更加地灵活, 敏捷, 高效外, 还可以深度监控整个IT基础架构的容量与性能, 可以实现更高的容量利用率、整合率和硬件节约, 同时还可以缩短问题诊断和解决的时间, 避免业务受到影响, 比单独使用v Sphere节约运维成本30%~40%。另外, VMware v SOM所提供的VDP备份软件, 可以轻松实现虚拟机的统一备份, 保护学校数据安全。

(3) 采用VMware v SAN存储虚拟化技术

VMware v SAN存储虚拟化技术, 使用户可以直接在v Sphere环境内, 直接将ESXi服务器本身的硬盘更进一步彻底运用, 转换为储域网络, 作为共享储存区来使用, 不仅支持纵向扩展, 还支持横向扩展。本次配置先利用服务器24个槽位中的14个槽位, 使用两个磁盘组, 每个磁盘组1块SSD (闪存盘) +6块SAS (机械盘) , 保留10个槽位, 用于未来的纵向扩展, 这样以后的扩容会非常的简便。

后续如果需要更多的容量, 或者需要容量的同时也需要扩展计算能力, 便可采用横向扩展的方式, 新增服务器到原有VSAN集群里。所有这些过程都可以在线完成, 而且容量和性能都线性增长。VSAN的集群最多可支持64个节点, 足够我校未来多年的使用, 所能支持的容量, 最高可达8.8PB。

4、总结

通过VMware虚拟化的实施, 对我校目前的基础架构进行升级改造, 高效的完成了服务器虚拟化, 让整个数据中心更加的灵活, 敏捷, 高效, 还可以深度监控整个IT基础架构的容量与性能, 可以实现更高的容量利用率、整合率和硬件节约, 同时还可缩短问题诊断和解决的时间, 避免了业务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了网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降低管理运维成本。

摘要: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数据中心虚拟化对于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管理运维成本,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际案例, 对学校的服务器和存储虚拟化的方式, 整合现有资源, 打造一个弹性、动态、安全、易管理的基础架构平台, 以解决现有的安全及管理等问题, 满足学校未来发展需求。

关键词:数据中心,虚拟化,VMware

参考文献

[1]陈海成.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虚拟化建设初步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1 (7) .

黔南大学生民族认同量表编制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信度效度

一、前言

在多民族国家中,各个民族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是国家统一稳定的基础,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在文化交往和文化交融中,少数民族和亚文化群体的心理适应与认同问题。另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平衡和整合也影响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关键是如何在维持原有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国家认同。虽然血缘关系和外部差异对民族认同具很大作用,但共同命运和利益冲突等同样对内—外群体分化有重大影响。利益关系会由于社会关系的变迁重组,而这往往导致民族认同变迁,因此研究民族认同变迁的对象主要集中于移民社会或社会政治经济急剧变迁中的社会。

民族认同的定义尚未统一,一些学者强调对本民族的归属感或共享的价值和态度,另一些学者强调成员对民族文化的接纳。Carla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并且这种群体水平上的认同包含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归属感四种要素。其中态度是最关键的,表现为积极地民族认同和消极的民族认同。Phinney以发展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编制了MEIM(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提出了民族认同的四个维度:民族自我认同、民族认同的实现,民族行为和归属感。Umana-Taylor等针对MEIM中存在的实际使用和理论基础之前存在矛盾开发了ELS(Ethnic Identity Scale),该量表包含三个成分:探求、认定和情感。探求指个人探寻民族认同的程度,认定即个人明确民族认同对其意义的程度,情感指和其认同决心相联系的积极或消极情感。万明钢等人以Jackson的黑人认同四阶段模型为理论基础,从民族自我认同、民族归属感、民族态度和民族行为卷入四方面切入,编制了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问卷,该量表包含三个维度:主流文化认同、消极的民族认同和积极的民族认同。我国学者秦向荣等人编制了基于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四个方面的问卷,并将民族认同定义为该民族成员对其民族身份的知悉和接纳的态度。董彦彦等人以兰州高校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表明,民族认同包含三个因素:确认、肯定和探索。

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受到全球化的影响,社会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时期,且由于交通愈加便捷,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东西方及国内民族文化融合增强,少数民族面临着民族文化重组和认同的问题。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总人口为104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各民族的居住格局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的语言、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因为近年来民族之间的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大量少数民族成员进入主流群体社会中,出现了少数民族“汉化”的现象,这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不得而知,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本土化的实证研究来探索。民族认同既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长远发展,也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以及个体在异文化背景中的文化适应和人际关系。我国首次接触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始于1983年发表于第3期《心理学报》上的《跨文化心理学前景》和《跨文化心理学中的知觉和认知》两篇文章,介绍了国际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主要研究取向,随后我国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本土化,开始了系统的少数民族心理研究。但少数民族心理研究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中十分薄弱,万明钢等对2000~2005年间发表在心理学专业期刊、大学学报和民族学类期刊的少数民族心理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少数民族心理研究论文总量不到6年发文总量的1%,且研究方法单一,创新性不足,模仿国外研究和运用国外量表的研究较多,没有稳定的研究人员群体。因此,急需在我国进行相关的本土化的研究,本研究将将编制适用于黔南民族区域的民族认同量表,并试图探索当地学生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为我国民族心理学研究增砖添瓦。

二、研究过程

参考董彦彦等大学生民族认同量表,Phinney的多民族文化认同量表(Phinney,1992),Valk和Karu的民族认同量表,万明钢和王亚鹏等的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调查问卷,王亚鹏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调查问卷,史慧颖民族认同问卷,Klink等的东德民族认同调查,秦向荣青少年民族认同问卷,喇维新的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问卷以及有关文献的论述,筛选出预试问卷的题项,并由专家对每个项目用语进行调整使其更适用于本次研究选用的被试。预试问卷包括56个题项,采用5点Likert量表法(1=很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台,5=很符合),在施测中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评定与各题项的符合程度,为了避免施测时被试心理定势的影响,问卷中设置了19道反向记分题,在统计计分时作相应分数转换。

1.通过项目分析筛选题项

预测共有279个样本,该过程首先通过临界比率的显著性来筛选题项,临界比率指按照被试的问卷总分按照27%的比例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而后对每个题项得分在两组上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若某题项的临界比率值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则说明该题缺乏鉴别力,不予采纳。而后通过题项与总分相关系数的大小再次筛选,若相关系数小于0.2,也应予以删除。经独立样本t检验,删除4、5、6、11、25、29、31、34、36、40题,其他题项均有较好区分度。与总分相关小于0.2且相关不显著的题项有17、21、26、27、39、55,其余各题项与总分的相关都在0.2以上,且在0.001上显著。

2.因素确定与命名

对剩余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进行因素分析前,先进行Kaiser-Meyer-Olkin(KMO)检验和因素模型的适合性检验(即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KMO=0.840,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141.580,显著性水平为0.000,极其显著,说明可以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对本问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求得初始因素负荷矩阵,然后使用最大方差法求得旋转因素负荷矩阵,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30的题项以及包含题项数少于3个的因子后再进行因素分析,最后参照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碎石图拐点确定因素数目。结果见表1。6个因子可解释全部变异量的40.923%,本研究因素命名主要参照题项因素的负荷值命名,即根据负荷值较高的题项所隐含的意义命名,将六个因子依次命名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联结、民族形象、民族依恋、民族身份。

3.信度、效度分析

内部一致性信度α=0.855,分半信度=0.825,信度较好。内容效度:该卷是基于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访问和个案访谈等多种研究的结果。经过专家评定以及多人对问卷题目通俗性、明确性进行检验,因而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根据测量理论,各分问卷之间的相关小于其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也可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构念效度(藏忠恒,1987)。从表2可以看出,各因素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高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说明各因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也具有一定的归属性,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4.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对模型进行拟合估计,本问卷的主要拟合指标为χ2/df=1.57,P=0.00<0.05, RMSEA = 0.045,CFI=0.893。对于模型的拟合,一般认为RMSEA不应该大于0.1,最好小于0.08;χ2/df应该在5以内,CFI接近0.9,本研究的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表明该模型对数据的拟合较好。

三、结论

本量表的编制参照多个研究量表,探索出民族认同的六个维度: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联结、民族形象、民族依恋、民族身份,比以往的民族认同的区分更加细化。对问卷分析得出的六个维度及总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克朗巴赫系数α在0.74~0.88之间,说明其具有良好的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并且六个维度之间相关良好,表明其测量的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方面。本研究编制的少数民族认同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工具使用。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主要以黔南高校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的编制和修订,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内容效度等均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但并没有对问卷进行重测信度检验,还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在以往的研究中,民族认同还涉及到宗教认同,在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中发现,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研究中发现,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虽然有情感因素的作用,但也有理性思考。西部地区独特的严酷地理环境、家庭环境和文化环境是藏、回、蒙古等族宗教认同的基础和重要背景,对大多数人而言,宗教认同是一种社会定位,主要起到社会组织和民族心理的归属作用。高承海等人对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表明,宗教认同和自尊、抑郁-幸福感之间显著正相关,其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万明钢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少数民族的宗教认同在自我民族认同和对主流群体的态度之间起中介作用。后续研究将涉及黔南少数民族的宗教认同。

本研究采用量表测验法,虽能够大量快速地取样,进行量化研究,但考虑到民族认同有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分,被试可能会做出不真实的回答,从而降低研究的有效性。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将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先进行访谈调查,再结合严格的实验设计,兼顾被试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提高研究结果的推广效度。另外,本研究的被试的年龄虽横跨9年(1990年到1998年),但被试的出生年份主要集中在1994、1995、1996年,并未体现出民族认同随年龄的变化,后续的研究将采用纵向调查,以更好地掌握在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发展过程,以及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相互影响。考虑到个体认同会受到所处情境的影响,后续的研究需要将对情境的理解融合到民族认同研究中。

万明钢等人指出,国内的实证研究大多关注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很少研究主流群体的民族认同问题,而自我或同一性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互动双方的内群态度和外群态度必然会影响着他们的群体认同,因此进行民族认同研究时,不仅要研究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同时也要关注主流群体的民族认同,尤其是他们对少数民族的态度,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民族认同的互动过程以及促进民族关系。后续研究我们还将考量黔南汉族对少数民族的认同。

民族认同感是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过程中他们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也会对比不同民族和阶层的政

治经济地位,从而调整自己对外部事物的态度和行为。作为民族群体的一员,若群体能满足个体需求,个体也能在群体中实现自身价值,那么个体就会主动认同群体,反之亦然。所以,要增强个体的民族认同感,不仅整个社会大环境要做出努力,各个民族群体也要尽力关注到个体的需求,让个体能够在本民族群体中达到自我实现,那么民族认同感自然会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董彦彦,高承海,党宝宝,安洁,万明钢.大学生民族认同量表的编制.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05):36-41

[2]高承海,王丽君,万明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民族教育研究,2012,(108):36-42.

[3]路宪民.美国的民族认同模式及其启示.西北师大学报,2014,(02):86-90.

[4]万明钢,高承海,安洁.西方关于青少年族群认同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民族教育研究,2010,(06):30-34.

[5]张艳红,佐斌.民族认同的概念、测量及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12,(02):467-471.

[6]Carla J,Reginald J.Racial identity,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01):28-36.

[7]Klink,A.,Mummendey,A.,Mielke,R.& Blanz,M.A Multicomponent Approach to Group Identification:Results from a field study in East Germany. Froschungsberichte des Lehrstuhls Sozialpsychologie(Nr. 10,Dezember 1997),Jena: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y.

[8]Phinney J S. 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s.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2,(07):156-176.

[9]Umana-Taylor,Adriana J.,Bamaca,Mayra Y.Conducting Focus Groups with Latino Populations:Lessons from the Field. Innovative Strategies & Techniques. Family Relations,2004,(03):261-272.

[10]Valk,A .& Karu,K:Ethnic attitudes in relation to ethnic pride and ethnic differentia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05):583-602.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篇4

请 假 条

尊敬的老师:

我因为不能到校上课,特向您请第周(号——号),星期第节课,请假期间造成的所有后果自负。

诚望您给予批准为谢!

此致

敬礼

班主任签字:班长签字:

年月日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2011级市场营销班

请 假 条

尊敬的老师:

我因为不能到校上课,特向您请第周(号——号),星期,第节课,请假期间造成的所有后果自负。

诚望您给予批准为谢!

此致

敬礼

班主任签字:班长签字: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篇5

【湖北民族学院排名】湖北民族学院特色专业-湖北民族学院录取分数

线

湖北民族学院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的省属民族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七五”、“八五”、“九五”、“十五”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改为湖北省立七师,1950年更名为恩施师范学校。1975年开办专科,1977年成为华中师范学院恩施分院,1978年成立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恩施师专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为鄂西大学题写校名。1989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验收,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1998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湖北民族学院。学校设有文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财经政法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暨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科技学院共10个二级学院和体育系、艺术系、预科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个直属教学单位以及一所设有300张病床的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学校现有文、理、工、医、教育、法、农、管理八个学科门类。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中药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园艺、林学、园林、英语、体育教育、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共30个本科专业,另有13个专科专业。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湖北省重点学科文艺学,湖北省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湖北省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文艺学、基础数学、应用化学、民族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教学论(物理)、药理学共八个。2003年,我校成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即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校设有文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财经政法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成人暨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科技学院共10个二级学院和体育系、艺术系、预科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个直属教学单位以及一所设

有300张病床的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学校现有文、理、工、医、教育、法、农、管理八个学科门类。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中药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园艺、林学、园林、英语、体育教育、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共30个本科专业,另有13个专科专业。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湖北省重点学科文艺学,湖北省重点建设学科民族学,湖北省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文艺学、基础数学、应用化学、民族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教学论(物理)、药理学共八个。2003年,我校成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即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学生近9000人,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1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3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306人,其中专任教师564人;有教授等正高职称人员46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人员181人,另聘兼职教授19人,外教2人。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97人,在读博士25人,在读硕士90人;享受国务院津贴4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8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学术骨干8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4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135人,教师队伍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自1999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西部专项)等国家级课题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18项,完成技术开发项目50多项,鉴定成果40多项,获国家专利18项,获国家、省部级奖13项,出版专著、教材108部,公开发表论文40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30篇。我校现有校园面积1200亩,分桂花园、舞阳坝、土桥坝三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面积1.8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近60万册,另有电子图书30万册,电子期刊数据库3个,长期订阅各类期刊1500余种。学校图书馆建有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开通了采访、编目、流通和读者检索查询等系统,师生可通过校园网查阅馆内外图书资料。学校建有各类实验室43个。2000年基础化学、园艺基础、公共计算机等8个基础实验室、中心,通过了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合格实验室评估。学校有多媒体教室21间,多功能学术报告厅2个,网络演播厅1个,多功能教室4间,外语语音室10个,英语调频发射台1个,模拟法庭1个。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5000多万元。学校建有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26个,校内实习基地2个。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多次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并加强与国外教育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先后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到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修、访问和考察,接待国外学者的学术访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医学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版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并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质量进步奖。学报发行到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校的办学成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1998年、2000年、2002年连续三届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1999年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全国民族体育模范集体”,被省政府表彰为“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在1999年9月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称号;2000年被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省教育厅党组表彰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2003年9月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湖北省夺取的8枚金牌中,我校贡献了4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华民族》、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过我校的办学事迹,学校的影响越来

越大。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篇6

“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 ,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 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一、黔南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师信息素养对教育信息化的制约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不平衡, 导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平衡, 尤其在经济基础薄弱的黔南民族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通过调查, 笔者认为影响教师信息素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信息获取意识不强。黔南民族地区部分高中教师的调查问卷表明:有50.69%的老师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学有很好的效果;26.55%的老师会经常使用搜索引擎和各类型网站来获取教育资源。大部分老师平时习惯了在纸质文献中找资料, 对于电子, 网络型的文献以及数据库等知识不了解。

2.信息分析能力不够。调查表明有45.41%的老师认为准备的课件可以表达教学设计思路。教师因对知识的细节了解不到位, 搜索方法知之甚少, 所以无法正确鉴别哪类信息符合自己的需要。

3.信息评价能力不够。调查中只有23.4%的老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最明显的作用是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多老师不能把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 从而使手里的信息达不到好的效果。

4.大部分教师观念落后、老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够。该地区大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大部分教师已习惯了黑板、粉笔的教学形式。大部分学校因为存在教学质量、升学率和社会声誉等影响, 教师就不愿在信息技术上浪费时间, 也不敢大胆运用信息技术。

调查中仅18.24%的老师认为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辅助老师讲授, 突破重难点;8.43%的老师认为能提高备课效率;平时授课很少有教师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只是偶尔在公开课或观摩课中使用, 从而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

5.软、硬件设施匮乏。调查表明, 34.21%的教师对本校电教设施建设感到满意, 由于资金不足, 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上只能靠政府投入, 软硬件不能及时更新换代。有的学校大部分设施已经老化、落后, 无法满足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6.师资队伍建设严重不足。该地区, 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 灵敏捕捉网络信息并通过整合有效利用资源的教师很少;传统的教学经验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阻碍, 大部分老师不能主动地、创造性地丰富教学资源。

二、 提高黔南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1.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针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教师担心的是信息技术教学无法保证高考教学质量。多年的应试教育使教师捕获信息的主动性和敏捷性逐渐萎缩, 创新意识逐渐丧失, 学生的学习兴趣消磨殆尽, 严重地制约了他们作为未来建设者必备才能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活动的冲击, 在教育观念上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2.继续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加强学校教学软、硬件建设, 营造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环境, 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建设校园网, 建立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 为教师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

3.通过培训,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通过培训, 让教师具有强烈的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遇到问题能想到是否可以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及时捕捉一些现代科技新信息, 运用于教育活动中,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密切联系实际,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教师通过基本能力训练后, 再对训练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 从而真正把现代教育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观念中, 使信息技术能力自然地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 有机渗透信息技术进行研究, 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同时, 也会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总之, 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谁掌握了信息, 谁就抓住了机遇。教师必须首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才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以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提高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信息素养, 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还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

摘要:新的基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技术信息化,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教育技术信息化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只有不断完善教学手段, 才得以实现教育技术信息化的真正价值, 才得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黔南地区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作出粗略的分析。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黔南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余武.欧美各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4) .

[2]郭朝明.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11)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篇7

摘要: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国家和民族的重点工作,是各条战线和一切部门的任务,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的长期的任务。而作为知识分子汇聚的高等学府,更应肩负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责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积极响应自治区的号召,紧紧围绕“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以“情系边疆,创新争先”为活动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将广西精神传播到了桂越边境的红色大地。关键词:社会实践,广西精神,传播弘扬

在2011年11月11日召开的广西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同志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报告中,第一次全面、系统、规范地公布了“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十六字“广西精神”。

“团结和谐”反映了广西各族人民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共建广西的,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民族特质;“爱国奉献”,体现了广西精神基本的历史特质;“开放包容”是对广西地域特点、区位优势、历史发展和民族性格的高度凝炼,体现了广西精神的区域特征及人文特征;“创新争先”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创先争优”时代精神的广西化,体现了广西精神的时代特征。“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结晶,也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西的具体体现。

2011年11月11日,在自治区的第十次的党代会上,自治区号召全区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广西精神,激发壮乡儿女的无限热情,汇集各族群众的强大力量,热爱广西、建设广西、实现广西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重任,是思想文化传播和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就应自觉承担起传播和弘扬广西精神的责任,主动发挥精神引领和道德示范的作用,做弘扬广西精神的表率,为社会提供示范和榜样。

一、弘扬广西精神,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实践活动

2012年7月,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十大八的胜利召开,践行广西精神,争当实践先锋,积极响应自治区的号召,紧紧围绕“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以“情系边疆,创新争先”为活动主题,开展了为期十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将大力弘扬广西精神作为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工作之一,以多种形式传播广西精神。传播对象主要有桂越边境的小学生和农村基层干部及群众。

首先,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广西龙州县的共和完小和福禧希望小学,进行了广西精神的现场教学,让当地的小学生学习广西精神。据活动前了解,当地小学生基本上不知道广西精神,更不了解 “广西精神”的精神内涵。因此,社会实践服务队实事求是,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以相对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小学生们都对广西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活动总体效果良好。活动中,志愿者们还向小学生讲解了国旗

知识,教导小学生们手工制作红星红旗,丰富了小学生们的国旗文化知识,增强了小学生们的国旗荣誉感和爱国意识。

再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广西农村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复杂,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文明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服务队切实做好“文化下乡”,先后在水口镇洞桂村和埂宜村上灶屯新村为村民播放电影,给村民带来了科学文化知识。在播放电影的过程中,服务队还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村民详细讲解广西精神及其内涵,鼓励村民学习广西精神,将广西精神融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此外,社会实践服务队还开展了“重走红军路”、“三同体验”、辅导留守儿童等活动,组织参观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军部旧址、龙州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教育基地,认真学习龙州革命历史,铭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体会革命前辈的“爱国奉献”精神。在水口海关体验边境贸易的过程中,看到了繁华的边境贸易,感觉到了作为与东盟国家交流桥头堡的广西的“开放包容”,展示了广西自信豁达的姿态、天下一家的情怀、海纳百川的胸襟。

作为南疆国门大学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此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力弘扬广西精神,这不仅仅是体现在社会实践服务队大力宣讲广西精神上,更在于服务队的日常各项工作生活中。社会实践过程中,是服务队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勇于创新、争当优秀,才使得本次社会实践获得了圆满成功。

二、弘扬广西精神的实践思考

大力号召全区各族人民弘扬广西精神其作用之大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去弘扬?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此次社会实践中也遇到这一问题,以下是对于弘扬广西精神的一些思考:

(一)高校应做弘扬广西精神的模范。高校是思想文化传播和建设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场所,因此在弘扬广西精神上,应做好主动发挥精神引领和道德示范的作用,做弘扬广西精神的表率,为社会提供示范和榜样。高校应认真重视广西精神的传播工作,抓好学习、传播、践行三个环节。

弘扬广西精神的前提基础是对广西精神具有深刻地认识,而这就要求我们去“学习”。只有认识到当前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对广西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认真学习好广西精神,掌握其精神内涵及精神实质,才能为弘扬广西精神打好基础。因此,高校应该采取各种积极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广西精神,要让全体师生对广西精神有清楚的认识。老师学生们也应主动去学习广西精神,在全校营造一个学习广西精神的良好氛围。

传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直接影响到广西精神的作用范围。弘扬广西精神需要全区人民的支持和行动,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人民群众都了解广西精神,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传播”。广西精神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其传播的力度,加大力度宣传广西精神,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和认同广西精神并将其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在这方面上,高校应积极发挥其宣传作用,利用校内各种宣传平台,如校报校刊、学校网站、校内广播等去传播广西精神。其次,高校也可将传播广西精神融入学校里的各项活动中来,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也传播了广西精神,在校园中营造弘扬广西精神的氛围。再

者,高校可以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中同时宣讲广西精神,让广西精神出校门进社会,让更多的人特别是社会劳动者了解广西精神,自觉将广西精神融入到工作生活当中,扩大广西精神的影响力。在宣传工作上,必须牢记,人民群众是最大的宣传队伍,做好群众工作,让广西精神在群众间传播,相互影响。

弘扬广西精神的关键在于践行,学习和宣传广西精神都是为践行广西精神而服务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让广西精神体现出其价值来。高校在践行广西精神中应落到实处,而不是形式宣传,要将广西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各方各面,积极开展广西精神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践行广西精神的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师生学习广西精神、践行广西精神。在弘扬广西精神上,学校领导者应秉持以人为本、严格办学、科学治校的理念,做好学校的各方面建设工作;教学工作者应坚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原则,严谨治学、科学教学,认真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而青年学生就应当明确以学为本的任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素质,大胆创新、争当优秀,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将所学知识用于服务社会的工作中。践行广西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设更加美好的广西作出贡献,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弘扬广西精神的直接目的是:将学校建设成为团结凝聚、和谐发展的校园,热爱国家、乐于奉献的校园,积极开放、兼容并蓄的校园,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校园。

(二)如何做好基层的广西精神宣传工作。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基层做好宣传工作相对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要摸索适合基层宣传工作的方法,创新宣传形式。以下是对于基层宣传工作的一些看法:

1.切忌宣传只是形式走场。当前,人们对社会精神的重视愈加淡薄,这是由于多数人没有看清社会精神无形中所带来的巨大作用,人们更重视有质的东西,实在的利益。这也就会有了,宣传工作多数只是走走场,应付了事。宣传工作的成绩不在于宣传的范围有多广,而在于宣传工作的质量与收效。宣传的内容要深入人心,不是一次走过场就能解决的,这要求宣传工作的长期持续地进行。在基层,宣传广西精神往往只是一遍过,这是因为地方本身平时就不注重广西精神的宣传工作,宣传广西精神的力量多数是来自各高校的社会实践服务队。然而社会实践队伍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能取到的宣传成果是很有限,社会实践的团队只能充当一个播种者,将广西精神播撒到基层这块土地上,然而广西精神是否能在基层上生根发芽,成长收获,取决于地方干部这一田间管理者的重视与否。地方干部应当弘扬广西精神,解放思想,重视广西精神长期持续的宣传工作,也只有如此,广西精神能够真正深入人心,让广西精神的旗帜在八桂大地上迎风飘扬。

2.不同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宣传工作要实事求是,不能搞一刀切,基层地区的人均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宣传工作就必须得考虑群众的接受能力。对于中小学生,要考虑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应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宣传内容应尽量简易,通俗易懂。在宣传的过程应增加宣传形式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更好地学习广西精神,认可广西精神;而对于基层的劳动群众,宣传不宜复杂应鲜明生动,尽可能地让他们了解到广西精神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广西精神运用到工作生活中。

3.由干部带动群众。在基层,干部对地方的影响是极大的,地方干部在

其管辖的地方更具关注力和话语权,干部的话语会更容易让群众重视,从而接受干部的建议。因此,宣传工作的首要宣传对象就应该是地方的干部。让地方干部学习广西精神,再由他们深入群众宣传广西精神,这是基层宣传工作的一个很好的办法。而若在群众对广西精神毫无了解的情况下,由宣传队伍直接发起宣传工作,那毫无疑问是收效甚微的,最多只能让群众对广西精神有一个内容的了解,没有任何实际的指导意义,也就脱离了弘扬广西精神的本质。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对妈妈说的话下一篇:心里喜滋滋的中考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