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英语语感(通用10篇)
英语语感 感在语中-谈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语感
英语语感对英语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拥有良好的`英语语感会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但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就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感能力.
作 者:张银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 刊 名: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2 关键词:英语语感 英语氛围 英语音标 英语思维 语言实践 文化差异一、创设情境, 培养学习兴趣
语境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重要环境和基本要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英语教学正常缺乏语境, 这非常不利于英语语感的形成。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 真正的意义体现在日常交际活动中, 创设特定情景进行英文对话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使文字的内容变为鲜活的语言, 从而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增强语感, 提高对英语良好的感知力。在教学过程中, 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 把讲台当舞台, 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感受学英语的乐趣, 了解掌握词汇, 提高语言的交际使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用英文描述一种动物、或游戏规则让其他同学猜或者让学生去描述他们的朋友, 父母和最爱的人等等, 如:It is an animal, and lives in Australia.It can jump, and has a pocket which can contain its baby, what is it?It is kangaroo!
对话教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要求学生仿照教材中对话的模式, 联系学过的语言知识, 扩展对话, 进行自由表达。对话可让同桌两位同学结成对子表演或上讲台表演。如对话:
A:Hello, my name is Zhonghong.Nice to meet you!
B:My name is Zhaoming.Nice to meet you, too!
二、立足课堂, 在模仿中感受语感
现在的初中教材都有配套的录音磁带或光盘, 这为学生的朗读练习提供了示范材料。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引导学生多听, 使学生充分感受标准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句子重音与节奏等, 并组织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对课本中的对话、朗读或课文进行复述或表演, 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感。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 由片面到全面地感受英语的语言美。如在讲授“In the park” (在公园里) 一课时, 教师可利用有关公园或大自然的风景照片,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讲解, 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帮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语言的优美。在这一过程中, 如果组织学生大声朗读, 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形象地概括了读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 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 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 使课堂充满浓厚的英语气氛, 就能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课堂英语氛围里, 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英语思维, 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如每节课开始让学生用英语“Duty report”和几分钟的“O ral English”和“Free talk”, 这样帮助学生适应英语语感, 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例如, 在教学push这个单词时, 教师可以一边引导学生们拼读单词, 一边默默地走到最靠近讲台的一个学生身边, 用手轻轻地推他, 同时, 自己大声地说:“Push!Push!I am pushing him.”此时, 学生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到了笔者的动作和语境里了。后来, 笔者在教授“pull”这个单词时如法炮制, 通过这样的情境感受, 使学生身临其境, 学生们已经在笔者的动作中彻底领会了单词“push”和“pull”的意思, 并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三、放眼课外, 多渠道拓展
培养学生的语感, 仅仅依靠英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的社会环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随着社会的发展, 英语越来越普及, 家长、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也大大提高, 电视、广播的英语节目越来越多, 这对学生学习英语越来越有利,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帮助学生利用这些语境, 引出表达的积极性, 交际的迫切性。在教学中, 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开口, 只有学生开口了, 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在英语课堂之外, 我们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 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 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如:组织一些英语学习的积极分子, 在课外活动上自由组合, 练习口语。初始阶段教师提供一些话题, 如:My family、Our class、My diary work、An interesting thing等增加英语交际的真实性。英语沙龙或英语俱乐部是英语角的延伸。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如:组织English Party、Birthday Party、A Lecture、English Performace等寓口语练习于活动中。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会用到英语内容。如数学公式、物理化学的许多量的单位、生物名称等都用到英语, 英语教师要及时与其他学科联系、沟通,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利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强化,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经过反复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运用中养成的,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中小学生可塑性强,正是进行语感训练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他们初学英语这一良好的契机,一开始就摒弃从中文到英文的间接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要真正学会英语,就要深入体会用英语思维的特点,学会英语思维方式。
一、营造用英语直接思维的氛围
在教学中,假如教师能用一口比较流利的英语教学的话,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也会深受其感染而学着参与到英语语言活动中来,并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从而促使英语语感的初步形成。通过英语本身进行的会话、交流来教授英语,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英语来介绍或解释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看景、听音、会意,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联系,培养良好英语语感,提高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一开始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有些困难,但只要坚持不懈,时间久了,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管我们有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用英语上课。当我们在表达上出现困难的时候,可以借助一定的体态语,尽量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形成。 用英语教英语,可创良好的英语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英语思维方式。
二、培养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
实践出真知,学习英语就像游泳一样,只懂理论不下深水是不行的,因此,除了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尽可能想英语、用英语之外,还要注重课堂的实践,老师要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精讲之后就该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让他们在练中学,学中练。要尽量利用英语释义。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要尽量避免让学生从“中文→英文”的翻译过程中获取信息或语言知识,而要鼓励学生从“英文→英文”的直接英语思维中提取语言信息,并在一定语境中通过强化、运用形成良好的语感。如在教单词“mother”时可用“Mum”一词解释,教“All right”可借助“Yes”等词表示,教“see you ”可借助“Good bye”一词来释义。通过用英语释义,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良好习惯,推动良好英语语感的有效形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体会和感悟,使学生初步的英语语感在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三、促进用英语直接思维的动机
运用直观手段进行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动机。如:实物、图片、简笔画等都可以作为直观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促进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比如在教tall与short时,让学生站在前面,指着高个的学生说:“He‘s tall”,再指着矮的学生说:“He’s short”,重复说几遍,然后启发学生回答问题:“Who is tall?”“Who is short?”直观的教学手段能使语言知识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还能增添生动有趣的气氛,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引导他们用英语直接思维,从而促进英语语感的有效形成。
不论学习什么语音都需要从最基本的单词开始学起,因此掌握大量英语单词,对我们培养语感来说,是打地基的关键一步。
可以在手机app上进行学习,推荐“乐词”,“扇贝”等背单词app
不大建议“百词斩”,因为很容易忘记,而且我们比较多的注意力是在图片上,往往在复习的时候,我们是直接选择图片,连单词本身都不看,的这种学习方法不可取。
精读英语文章
也许你会说,你单词都记不住几个,却开始看文章是很困难的吧。其实并不是这样,就像我们学说话,学完几个词汇后,需要的就是多说完整的句子。
所以单词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读英语文章。这里说的精读是这样,文章中不会的单词可以先标注,如果有需要,可以等看完一篇文章查意思,查完后,将文章继续看一遍。一开始对300-500字的英语文章,第一遍也许只能掌握20%-30%的内容,这是我们词汇量的不足,还有对完整句子的不熟悉造成的,这都没有关系,毕竟我们已经在语感上跨出了一大步。
析长难句
首先我们要找到文章中的长难句,其实长难句就是很多修饰,很多and,which,that,等等这些的词汇构成的。把文章中的长难句,一般是修饰或者定语从句比较多的,分不清主谓宾的句子,好好分析句子构造
这是语感培养的进阶,多看这样的句子,我们就会发现,长难的句子都被我们看破了,剩下的简单的语法句,就是小菜一碟了。
学习音标
口语上,学习英标,对记背单词都很有用。因为语感这种东西,不仅仅是在做题上体现,也许你多听几首英语歌,也可以慢慢培养出来。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音标,不再继续依赖有道的真人诵读,这有助于我们对拼写单词,以及在听力的时候对听到的陌生的单词,甚至可以通过读音写下它的单词形式。
怎么提高自己的英语语感
1.影视享受。
美剧英剧中一些用法就句式都是十分地道的,而且还有正宗的美式英式发音(选择没有口音的剧),在享受剧情的同时,避免了对英语的抗性,然而这个方法只能在休息期间,决不能以此为主.同理可得,英文歌曲也具有相同性质。
2.课本原文。
书本教材选取的文章都是十分扎实及原汁原味的,同时包含一些基础句式,所以对课本背记,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提高语感。
3.中英杂志。
购买一些有中英翻译的杂志或著作,尽量在不看译文的前提下,自己理解,结合译文加强对英文的理解,英文的语法和用语习惯和中文有很大不同,所以要学会从中调整国语思维定式
4.英文交流。
英文说到底是一门语言,要想掌握必修加强说的锻炼,交流的方式可以在聊天室中与一些聊友进行文字交流,有些聊天应用提供语音聊天,最方便的莫过于与老师同学交流。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直接和外教一对一学习,这是提高最快的方式,没有之一。课时费一次一结的课程简单灵活,性价比非常高。
5.提高词汇储备量。
英文有单词组成,增加对单词的储备可以加强对陌生文章的理解,提高词汇储备量并不是简单的背记,还要理解单词的用法,做到对单词的用法,表意,深意理解。
浅谈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在中学生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非常重要,培养良好的语感能有效提高中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培养中学生英语语感的措施.
作 者:刘福英 作者单位:宜春实验中学,江西,宜春,336000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英语 语感 培养
【摘要】从目前职高英语教学忽视学生语感培养的现象分析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六条职高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以期人们对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的关注。
【关键词】职高生、英语语感、策略
目前职高英语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英语的词汇、句型和语法教学,仍存在淡化语言整体训练、忽视学生英语语感培养的现象。何谓语感?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很容易把语感看作一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东西,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英语语感的形成就象学习母语,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从而形成对语言使用的判断,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1]但是由于每个职高学生个体之间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干预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呢?为此一年前就职高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策略,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和探索。
1、加强规范的语音指导
职高生中大多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词汇量,但听说能力较差,他们在语音方面从未真正过关,加之他们对语音学,尤其是词汇的连贯、句子的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对世界上主要地区,如美国、英国发音的地方差异不甚了解,所以常常为独立发音和实际读音不一样而迷惑不解。这就给英语语感的培养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广泛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规范的语音知识及语音的地方性差异,重点讲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方法,使他们不但在朗读上取得进步,而且在连贯的说话和交际中具备正确的发音和语流,使交际能顺利自然地进行,让语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但教师的指导方法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充满信心,学到的语音知识看得见且马上能用,让他们发现只要得到正确指点,不但能学好语音,形成良好得语感,还会其乐无穷。
2、增加有效的语言输入
语感影响着语言的输出,而输入是能够输出的前提。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设提出:假设人们现有的语言水平为‘i’,为学习者提供的语言输入应为‘i+1’,即略高出学习者可理解的水平,才能获得更高一级的语言习得。[2]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增加语言的输入量,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改变只重视书面输入,不断做题才对学生有用的观念,明确口头输入对语感形成的同样重要性,强调平时教学中的“精”、“泛”结合。“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语言规律,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这种在语境中进行的交流,不仅可以加大语言的实践量,而且为语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职高英语学习是中国环境下的外语学习,不是在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语言学习,学习语境原本就缺乏,这是由外语学习规律和中国的外语学习实情决定的。而语境又是促成语感的生成的必要条件,它包括本体语境和情景语境。[3]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语境中产生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对于语言材料的内容以及形式的感受与洞察,和由此而形成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进一步形成的反应和合乎逻辑推理的想象。语言意识要有文化生活背景知识做基础,但更需要积极的`反应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除此之外,还应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经常开展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角等课外活动。长期在以上环境下练习使用语言,就能使学生在遇到真实的交流情景时,迅速提取交流所需语言,良好的英语语感就能自然生成。
4、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控制学习内容和过程的能力。[4]加强和重视职高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既是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英语语感的需要。针对职高生自觉性弱、自控力差等特点,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课外英语辅导,帮助学生确立课外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会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从学期伊始,教师就对学生从学法上进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渗透法和示范法培养他们学习的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我们认为自主学习并非局限于课堂及其时间范围,既要承认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并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学生真正、自主地活动起来,同时也要着手开发课外活动环境,结合家庭和社会力量的优势,建立课外学习活动场所,开展各种英语课外自主学习和活动。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彼此交流中不断总结和感悟,达到语感的自我培养。
5、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支撑和表达的工具,语言的背后更多的是隐藏的文化风俗,思维习惯。[5]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主张教师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此外通过测试我们也发现,职高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不是词汇、语法和句型结构,而是英语的思维习惯。为此我们特别推荐《新概念英语》为主要课外辅助教材,让学生在学习时多多关注英汉思维的差异。
6、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6]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式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正是由于汉英思维模式的不同,所以在句子表达时的时序和句序对应也不同,因此在教学汉英语句的表达时,就应根据各自的思维模式,尽量摆脱相互间的影响。尤其对于职高生来说,在了解汉英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英语要能不拘泥于汉语句子的结构,要按照汉英各自的造句规律予以安排,从而学到地道的英文,获得正确的英语语感。
总之,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是可以培养的,它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译,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学生只有在长期的坚持中,才能体味到语言的美,才能形成自己对语言的认识,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才能真正形成对语言的感悟。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言的隐舍意义.语文学习[J].上海,1992.
[2]、黄琼惠.寓语感训练于教学之中[M].学苑出版杜,北京,.
[3]、羊建红.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语感[J].成才之路,.
[4]、陆爱萍.浅谈新课标下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5]、潘绍中.谈谈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翻译,.
语言文化的掌握与传承是相通的, 在语言学科的教学中, 可以通过借鉴, 以使语言能够融会贯通。然而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一步步走向全球化的今天, 不应该生搬硬套国外的教育模式, 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 要回到本土的传统文化中, 寻找中国教育的根,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思想家交相辉映, 而先秦诸子众多学派所构筑的灿烂文化更是不可多得的一片沃土。
与老子思想一脉相承的庄子思想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的思想中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 还蕴涵着宝贵的教育思想, 他张扬个性, 注重自由, 强调超越。然而千百年来研究庄子教育思想的著作却很少, 偶有提及, 也是批判的居多。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他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玄虚的, 甚至是空无的。仔细研究, 就会发现他的思想是非常丰厚的, 有着极其广博的内容。走近庄子, 将古人的思想与现代中职的英语教学结合起来, 看看庄子思想对中职英语教学有怎样的启迪。
一“得意忘筌”——在感悟体验中培养语感
长期以来, 中职生的英语课堂教学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英语教学常以读单词、语法分析和翻译为主。走进英语课堂, 大多数的情况是老师在分析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动词不定式, 或者在讲解时态和虚拟语气, 或者在翻译一个又一个的句子。英语课堂往往沉闷乏味, 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学生上课睡觉的现象在中职类学校非常普遍。中职英语教学陷入了将可分析性、逻辑性和知识性作为根本属性的歧途, 于是各种弊端日益突出。一些原本流畅的文字、生动的语言被分割成了单调凌乱、枯燥无味的从句、非谓语、时态以及各种惯用法。学生满脑子都是缺乏活力的字、词、句的堆积, 如此学生怎么能真正体验到英语的语言之美, 对英语产生兴趣进而努力掌握英语的运用技巧呢?对语言教学中这种分析至上的现象, 就如同把一个活人硬生生地分割成脑浆、肺、心脏、毛细血管等器官。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如果把一只胳膊从躯体上砍下来, 那就不是胳膊了。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你这样把它肢解了就变成另外一种东西, 而不是这篇文章本身, 这是解剖尸体, 不是讲作品, 连技术化都谈不到。”
“筌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 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庄子·外物》) 对言和意的关系, 庄子既承认“言”对“意”的作用, 又反对执著于“言”, “言”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或获得“意”之后, 就要抛却、忘记、超越“言”这一工具, 不能执守于“言”。这启示我们, 在进行语言教学时, 不要仅仅从语法分析的角度对待文章, 满足于语法规则的简单阐述, 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文章、去体验语感, 许多学生对各种语法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依然无法流畅地朗读英语课文, 或者在读的过程中过于关注某些语言点, 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英语语言的整体感觉和体验, 对一些精彩的文字“无动于衷”。《庄子·秋水》中, 庄周不是鱼, 但他能体验到鱼儿的出游之乐, 因为他做到了主客交融, 在体验的瞬间, 庄周就是那条鱼, 那条鱼就是庄周, 所以庄周能真切地体会到鱼的快乐。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 不引导学生与文本交融, 入情入境, 只是一个一个地分析文中的语言点, 只是在概念性的知识中打转转, 就无法突破形式逻辑的束缚, 无法直接把握认识兑现, 也就不会有“不知之知”, 从而达到“心斋坐忘”的境界, 培养语感就无从说起。
二“庖丁解牛”——在实践的积累中培养语感
感悟、培养语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从接触实际的感性认识开始, “知者, 接也”, 要“由技术入道” (《庄子·知北游》) , 在实践中精通技术。“庖丁解牛”、“津人操舟”都是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 逐步掌握存在于各种事物中的“道” (即内在规律) , 一步步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只有像庖丁解牛一样努力学习、勤于实践, 才能熟能生巧、游刃有余, 进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 从“族庖”上升为“良庖”。纵观庄子一生, 他的积累及其丰厚, 他积累体验更积累感悟, 最终成为“逍遥境界”里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我们的语言教学、语感培养缺少的正是这种积累。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就是指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接触和使用语言材料这种实践活动自然形成语感。在语言实践中, 言语的含义及各种各样的言语方式在学生的头脑中反复出现, 对学生的语言器官形成反复的言语刺激, 最后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并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系统, 以后只要遇到一定的言语或信号的刺激, 就会不假思索地感知词句的含义、文章的意味。这是语感获得的主要途径之一, 也是自古以来被语言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笔者在担任汽车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经常带学生到实训室观察汽车的部件或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在网上下载汽车的相关图片, 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学习专业英语。如在教学汽车英语教材中的The Structure of the Automobile这一章节中, 亲自带学生去实训室看汽车的四个主要部件:the engine, the chassis, the body, the electrical system, 形象直观, 比起在课堂上凭空讲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效果好多了。
三“洛诵于讴”——在诵读揣摩中形成语感
庄子强调“洛诵”“于讴”, 即吟咏领会, 熟读成诵, 反复揣摩, 其科学价值之一就是体会语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声音信息比文字符号更具可感性, 学会在诵读课文时, 口耳眼三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 有助于强化印象、增强语感。语言学理论表明,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在音形义三要素中, 语音是语言更为形象的物质外壳。例如, “讨厌”, 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说出这两个字, 就会有不同的情感效果。与文字相比, 此时的“语音”在表意与传情方面, 更为形象、更为生动。这也说明, 在语言交际中, 以声音为特征的语流语调可以更为形象更为鲜明地表现出语义所包含信息中的逻辑关系和情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 语音是语言的灵魂, 文字是语言的标本,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或缺。然而, 长期以来, 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由于英语基础差, 没有及时养成开口练英语的学习习惯, 于是逐渐形成了只用视觉、默默地通过文字来学习英语的不良习惯。忽视语音、只靠文字来学习英语, 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只用一条腿走路。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效率不言自明。有的学生虽然也出声朗读英语对话和课文, 但语气平淡, 无重音变化, 无语调起伏。在这样的语言学习中, 语音必然难以发挥出它应有的、比文字更形象、更生动的表意功能。由于缺少了语音在英语学习中重要而关键的促进功能, 因此导致了英语学习中的“耗时多、收效低”的现状——学生在英语学科上投入的时间多, 消耗的精力大, 但收效甚微。因此,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使中职生尽量多朗读课文, 对精彩的文字一定要熟读背诵、潜心揣摩, 领略语言美。笔者在担任单招班的英语教学中尝试了疯狂英语, 每天让学生花四十分钟诵读英语, 老师在讲台上的正确领读, 要求学生及其所能, 尽可能大声地跟着老师朗读英文, 通过语音、语调加强对英文单词和句子的把握和理解。一年下来, 经过英语早读的学生比平行班的其他班级学生英语成绩要高, 而且语感方面也有很大提高, 效果显著。
庄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作为英语教师,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吸收庄子的思想精髓, 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创新, 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出中职英语教学的新方法, 让学生充分体会英语语言之美。
摘要:当前的中职英语教学碰到诸多问题, 中职毕业生的英语能力普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中职生学习英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语感的缺失。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英语语感,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本文引用古人的思想, 提出庄子的思想对培养英语语感的几点启发。
关键词:庄子思想,中职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学英语 语感培养 教学实践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感对于语言的学习十分重要,它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有良好的语感。那么,如何培养英语语感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 努力创造语言环境,在思维中培养英语语感
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坚持用通俗易懂的英语组织教学,在教英语生词或词组时,教师应该经常用英语反复多次解释其含义,让学生听懂并理解。遇到疑难词、句就应该放到一定的英语语境中去猜测、理解。这样既可达到学生理解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从而提高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另外,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它的学习离不开交际活动,所以,在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表演,讲故事,辩论,英语朗读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主动地说英语,这些都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另外,听写重要英语句型或段落也能增强学生的语感。
二、 强抓朗读背诵,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语感
在语言教学中,没有大量的输入,英语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源头就无法进行信息输出。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反复朗读背诵单词、词组、句式和名篇名段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朗读可以熟悉单词的音、形、义及其他用法,体会英语的语气,语境,增强语感。在背诵或记忆单词时,应尽量采用情景记忆,有字母联想到人和物。把常见的词汇背熟,课文中出现的词组、句型和习惯用法,也应一个不漏地理解其用法并记下来。所以,教师要经常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英语课文。朗读要做到:发音准确,语调规范;背诵要做到:语言流畅,语速正常。学生除了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外,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读英文课外读物,比如一些简易的英文名著,一些英语杂志,周报等,坚持每天用半个小时读英语,可以有效促使学生正确语感的形成。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说明对语言材料的反复诵读可以逐渐形成语感。
三、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增大学生语言实践量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不仅能给提供学生讲英语的机会,也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增强语感。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英语角、组织英语晚会、开展英语演讲比赛,举办英语故事会,演唱英语歌曲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感悟英语。
四、 坚持大量英语阅读,体会英语语感
教学实践证明,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学生可以体会英语语感,而且读的文章越多,即阅读量越大,越能增强语感,也越能体会到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因此,英语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体会语感。阅读的形式很多,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单人读,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例如,学生的泛读可以运用默读和朗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在泛读时兼顾速度和理解的程度,只有二者兼顾,才能达到体会语感的目的。
五、 渗透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比较中培养语感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指导学生就英、汉表达方式的差异进行归纳。如时间、地点的表达,英语是从小到大而汉语是从大到小(例如:三年级二班英语表达为: Class Two Grade Three)。 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慢慢地体会和感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为英语的语感的培养夯实基础。
六、 加强写作训练,在练笔中培养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产生和形成,而多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语。英语的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械的写,如:听写、默写、抄写。另一个是创造性的写作。写作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有人认为在初中阶段开展写作训练为时过早。开始时,可采用看图写话、写简单句、问答句,学生做到语法正确、句子通顺即可。进入初二后练习写日记,开始时,对日记的要求要低一些,写一句两句、三四句都行,并且注意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然后要求学生逐渐增多内容,只要坚持,日积月累,就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语感。
[摘 要]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达到一定水平的表现,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培养好的英语语感是学好用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在目前素质化教育浪潮下,为了克服传统英语教学弊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语感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在中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语感的一点心得体会。文章指出,英语语感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把握细小教学环节,耐心教授点滴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体验,让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字] 英语教学
培 养
语 感
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 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培养好的英语语感是学好用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无疑是突出了培养语感能力的重要性。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如果教师认识到培养语感在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上的积极作用,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因而,为了克服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提高英语水平,英语语感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以下体会。
一、努力创造英语授课氛围,构建良好英语学习环境。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基础上的,但是在一个英语非本族语的环境中,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去接触地道的英语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英语环境。
首先,教师要坚持使用英语授课,适当利用母语辅助的教学原则,尽量避免母语对英语教学的副迁移,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
赖性。目前有相当多的中学教育引入外教授课,目的就是加强课堂的英语授课氛围,让学生充分领略纯英文的教学环境。但是把所有英语教学留给外教,目前既不现实,也无必要,与普通教师相比,外教授课也不全是优势。实际工作中,笔者体会到,在课堂中如果有适当的母语与学生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在英语知识理解上的沟通,但前提仍然是大量使用英语教学,而且鼓励学生在课上使用英语交谈,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形成。
其次,要大量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这样长期的坚持可以让学生提高感知、理解英语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英语语感。当然,在课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推荐他们收听收看英语录音、英语广播或者英文电影,让学生有更多感受英语的机会,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多模仿和表达英语内容,体验语句的抑扬顿挫,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英语语言中的语音感觉,进而灵活运用。
再次,要多给学生创造英语无意识记忆的学习环境。比如学校和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以利用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全方位无意识接触英语的机会和条件。又如,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我们知道数理化等学科的公式代号,很多都跟英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向学生教授这些知识点,使其在学习其它课程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不断加强学生英语实践,强化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现代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笔者认为大量的英语实践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英语的实践训练。
(一)朗读是基础,以体会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英语学习也是如此。读得越多,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体会到语句在文章中的表达意境,并受到感染。当读到滚瓜烂熟时,文章中的短语、句子、表达方法等英语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消化,从而使其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笔者认为风靡一时的“李阳英语”在教学上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朗读训练时教师要有步骤,分层次,让学生一步步上台阶,每一步训练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在保证学生对词、句有正确发音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他们加强朗读,以体会语感。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梯度式朗读等不同方
式的交互作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减少其对学习的疲劳感。有效的朗读训练同思维活动特别是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而无论哪种朗读方式都不仅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背诵是手段,以增强语感。背诵是中国人学习的传统方法,至今对学习英语依然十分有效。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背诵时输入的“语言形式”、文字符号中的形义和已有的各种知识融汇,会共同作用于大脑,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活动,如感觉、知觉、思维、判断和分析,这就是语感的形成。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优化背诵策略,这样有助于提高背诵效果。为此,教师首先要选取适当和适量的背诵文章,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并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背诵目标,并且要设计大量的活用练习,引导学生将背诵文章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还要多角度督促背诵过程,以检验学生背诵效果。通过大量的背诵,学生能够形成准确自然的语音语调,能够理解巩固常用的词汇和语法,能够提高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交际能力, 遇上固定的搭配和句型时,在背诵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脱口而出,从而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三)写作是升华,以巩固语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灵活驾驭英语语言。要想真正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就必须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生活中的言语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说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领悟和发展,那么多说特别是多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型。笔者认为写作应从点滴抓起,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英语写作。例如:可以从简单的默写、听写发展到句型和段落的写作。将这些写作练习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逐渐养成用英语写作的习惯,从而对已形成的英语语感起到巩固作用。学生也可以结合语言环境、结合生活体验写自己品味语言的心得;要求用语准确、文句精炼、文体选择合适、养成推敲语言的习惯。学生的个性不同,精神世界千差万别,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也各不相同。通过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意、抒自己的情,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富有个性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并巩固自己所特有的语感风格。
三、积极挖掘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英语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反过来指导语言实践,正如厨师要有灵敏的味觉,游泳运动员要有熟练的水性,音乐家要有出色的乐感一样,要让学生具备好的语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英语语感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一)通过语音教学渗透语感。语音教学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在语音教学时,可以通过把好语音关,从而渗透语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词、句有正确发音,因为只有单词的发音正确了,句子的轻重音读正确,才谈得上有语感。例如在音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发音规律,使其注意音标发音的细微差别,将近音字母或音标编成绕口令,通过绕口令和谐的音调,明快的节奏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使其自然地渗透语感。
(二)通过语句教学深化语感。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文章的中心思想,意境都是通过主题句所表达。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抓住文章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深化。通过对每一段主题句的分析和比较,学生会对作者的思想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在反复揣摩作者文章的过程中既理解了文意,又增强了语感。另外,我们知道,人们在用语句表述意思的同时,会自然地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于是同一句话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用不同的语气,会产生不同的句意。所以教师在教授语句时,不能只是单纯强调句子语调的升降,语句重音,词语的连续等语
法逻辑处理,还要加入人的思想情感。比如教学:“Nice to meet you”除了要求读起来连贯,流畅外,还应加入自己的感受,要表现出与他人见面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从而深化语感。
(三)通过会话教学提高语感。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交流工具,追根溯源,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素质教育倡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不断在生活中的使用,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会话教学就是这种非常直接和有效的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英语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对话,每个单元留出表演时间,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扮演角色,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在增加英语会话量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自由交流,角色表演,游戏,猜谜等活动,重点强化英语语感。实践证明会话教学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他们理解掌握知识点的目的,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理解能力和培养良好语感,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爱上用英语交流,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重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
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比如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随时注意收集、记录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语句和短文,并让他们多翻阅和背诵,通过不断地模仿和运用,使这些知识点让学生熟记于心,为提高他们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和培养英语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还比如在泛读和精读的教学方法上,泛读如果运用默读的方法,可以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而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泛读和精读相互培养和锻炼,更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语感能力。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英语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
另外,因为语言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样的语言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含义。人们常说的中国式的英语就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因此要让学生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英语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让他们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也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实践证明,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文化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总之,语感难以言表,但又实实在在存在,它是人对语言敏锐而正确的感受能力,归根结底是语言训练熟能生巧的表现,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也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把握每一个教学细节,耐心教授点滴知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学生有了使用语言的动力,有了使用语言的感觉,语言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素质化。
[参考文献] 1.陈琳 王蔷《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彭秋荣《中学英语活动课研究》1999 3.胡春洞,王才仁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 外语《英语学习论》《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4.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一、联系生活实际,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个人的生活实际经验紧密相连。阅读教学时,我坚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使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在教《小马过河》时,先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自己帮妈妈做事时的情景,体会小马兴奋喜悦的心情,进入角色。在指导朗读词句时也要联系实际加深体会,如:“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妈妈做事。’这句话。”让学生想想平时连蹦带跳是什么样儿,模仿一下动作,要读出小马欢快的语气和急不可待的心情,要注意重点词语“连蹦带跳”、“很愿意”重音的变化,还有“怎么不能?”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做出相应的表情;又如:“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可是离家很远了。”在指导朗读这句话时,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是不是也会想起妈妈,体会小马此时左右为难,依赖妈妈的心情,并能读出犹豫的语气,脸上显露出为难的表情。这样教学,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与学生认识上的时空距离就会缩短,达到深入体会课文感情的目的。
二、利用形象感受语言,在情境中建立语感。
叶圣陶指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文字,仅靠抽象的分析、综合,学生往往难以达到深刻的理解。要体验蕴藏其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在脑海里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学生如能运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就能使课文内容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再现眼前。如教学《寻隐者不遇》,古诗是小学生不易理解的文字形式,但这首诗描写得比较具体,只要结合生动的画面,学生是容易明白的。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诗句化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松树的形态,生长在什么地方;描述那名儿童的外貌特征,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猜猜他的语气是怎样的;看看远处的大山、茂密的森林、翻滚的云海,体会人在山中难以寻找的情景。这样形象生动的情境,能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很快和作者融为一体,对理解诗句,读出诗的韵味大有益处。即使没有多媒体设备,利用图画,配上生动的讲解,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感受,重视运用形象的语言、色彩鲜艳的图画、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甚至有用的实物,创设情境,使学生加深感受,利于将情感和语感结合在一起。
三、增加实践机会,在体验中加强语感。
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学习手段,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当今语文教学改革中,朗读同样成为阅读教学最提倡的感悟方式。它具有树立形象、表达情感、唤起共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表情,有轻重,有节奏地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气势,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读书的机会,多读多练,直到悟出仅凭文字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这就是语感的体现。如:学习《秋天》一课时,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画后,反复朗读课文。在我范读前,提示学生注意老师轻重音和语调的变化,体会长句中停顿换气的地方,之后要为学生腾出练习的时间,让他们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先个人,再小组,后全班,分句比,分段比,全文比。总之,使学生有张嘴练习的机会,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就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也能加强语感,引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四、抓住教材重难点,在悟情中感受语感。
《丑小鸭》是学生百读不厌的童话故事。这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培养学生对弱者的同情心,使学生明白美不美不光在外表,教育学生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突破重难点进行语感训练呢?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对比朗读,读中悟情。
1、分别找出描写丑小鸭和白天鹅的句子,对比朗读。通过朗读,一方面感受丑小鸭、天鹅的美,另一方面感悟语言现象,积累语言。
“丑小鸭的嘴大大的,腿细细的,身子瘦瘦的,样子真难看。”
“天鹅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长又软的脖子,丰满有加的翅膀,漂亮极了!”
2、朗读写丑小鸭不幸遭遇的部分,说说应该怎样读。找出你认为最能反映丑小鸭可怜的句子,把它读好。通过朗读,感受丑小鸭的不幸,培养对弱者的同情心;体会课文“连……也……”、“……但是……”、“又……又……”等一些低年级学生难以领会的关联词的用法。
(1)“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太喜欢他。”(连……也……)
(2)“他很有礼貌地说:“叔叔、婶婶,请你们收下我吧!”可是那些野鸭不理他。”(可是)
(3)“他又冷又饿,昏倒在冰湖上。”(又……又……)
3、朗读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部分,说说应该怎样读,找出最能反映白天鹅激动、高兴、兴奋的句子,把它读好。
(1)“丑小鸭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
(2)“丑小鸭太高兴了,他扬起头,伸长脖子,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
(二)畅谈体会,读中悟情。
读到这里,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你想对故事中的角色说什么呢?请在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题,试着写一写,然后交流:
对小鸭子们说()
对鸭妈妈说()
对猪、狗及小鸟说()
对农夫说()
对丑小鸭说()
这样,从多角度去感悟、去体会,不但体会了课文深刻的思想含义,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感的培养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愿尽我所能把它播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使孩子心底的语文世界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培养英语语感】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英语语感10-18
语感培养的策略12-06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初探09-29
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11-23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之培养语感01-11
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论文11-16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11-02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预习习惯09-30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技巧10-28
谈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