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营销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史玉柱营销(精选6篇)

史玉柱营销 篇1

史玉柱已经是中国营销史的一部分,笔者梳理他的一些经典理论归纳如下:

第一:“721”法则:即70%的精力用来服务消费者,20%的精力打造终端,10%的精力管理经销商;笔者看来,721法则实际上是对品牌营销策划在企业作用中的肯定!这个意义和蒙牛总裁牛根生讲的‘开端决定终端’的意义一样。品牌的命运是在家里面就决定的。一旦进入市场,再怎么调整已经于事无补。

721法则中的70%将品牌规划的重点放在消费者调研上,史玉柱也不止一次讲过,公司的根本任务就是盈利,主要任务就是调研。与之异曲同工的还有宗庆后,娃哈哈总裁宗庆后和史玉柱一样,从来不相信理论学者,当娃哈哈推出非常可乐时,有记者问,你凭什么认为它肯定能大卖?宗庆后瞪着眼说,一年365天,我有200天在市场上跑,我当然知道。因此,如此相信所谓“直觉”的如史玉柱和宗庆后,其实正是营销策划执行最严格最彻底的市场营销工作者,史玉柱在推出脑白金,戴着墨镜,在江阴访问了一万消费者,在推出《征程》时,每天和数十个网友进行访谈。他既是总策划总设计师,又是最苛刻的消费者,他既是开端要是终端,从市场调研到传播推广,他本是就是一个完整的市场闭环。

721法则中的20%则是将为了达到现款先货,首先启动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消费者会将压力转移给终端,终端转移给经销商。721法则中,只有10%的精力给了经销商。说明经销商的开发和管理是建立在消费者和终端的服务的基础上的。

第二:塔基法则:

消费者定位是关系到产品未来的关键性的战略因素。史玉柱的产品、广告都是瞄准“8亿人的塔基”。史玉柱曾说:“中国市场是金字塔型,越往下市场越大。大家都重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类城市,但一类城市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就是3%多点,4%不到。省会级城市和一些像无锡这样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加起来,要远远超过一类城市,再小一些的城市,比如各省里的地级市,全国有380多个,这个市场又比省会城市更大,县城和县级市更难以估量。”

“脑白金”、“黄金搭档”、和《征途》一样,黄金酒的推广,主要也是瞄准中国白酒消费人群的塔基市场。中国最大的机遇在塔基。当世界金融风暴来袭,跨国集团开始紧盯中国的三、四线城市。而此时很多本土品牌还在死咬一线城市,紧抓“面子”市场,实则不可取。史玉柱的几个营销神话,都是发生在最宽广、最具潜力的塔基市场,他的商业帝国才得以如此稳固和强大。

以笔者较熟悉的白酒行业为例,现在一个50万人口中级经济水平的县级市场,白酒的消费容量在6000万元以上,即使在西部地区,白酒容量也至少在3000—5000万元水平,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县级市场早已过亿,白酒销量甚至不亚于当地的中心城市。在100万人口的县乡市场,如果销售额占50%,就能轻松实现四五千万元的销量。县乡市场不像城市市场那样设防,市场壁垒很容易打破,花少量的钱就能达到很好的品牌宣传推广效果;渠道壁垒也很容易攻克,只要找到在当地有足够实力和人脉资源的经销商,解决好利润分配的问题即可;第三:聚焦战略在商业中完美应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首先,经营业务进行聚焦。史玉柱曾经吃过多元化,拉长战线导致巨人倒塌的亏。“集中资源,集中发力”对史玉柱更有深刻的意义。

其次,产品目标人群的聚焦。脑白金最早聚焦失眠的中老年人;《征途》聚焦刚进入社会的成年人;黄金酒聚焦需要“孝敬长辈”的人群。

再次,广告火力的聚焦。史玉柱在每个省都从最小的城市开始启动市场。他倾尽所有猛砸广告。地方电视台与报纸的宣传相互交错,对消费者进行深度说服。脑白金先从江阴起步,然后打无锡,接着启动南京、常熟、常州、吉林„„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后就顺利启动了全国市场。

集中资源,集中人群,集中市场,会创造局部优势兵力,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精髓,现在史玉柱将它用在了商战上。

第四:落地务实法则:现行测试、随时修正、强势落地

脑白金在江阴和常州,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试销。期间,尝试各种推广、广告、销售手法。为广告创意提供了足够的依据。“保健礼品营销”的方式和10年不变的广告语就来自这些试销活动。黄金搭档更是经过了三轮试销,才确定营销策略、广告策略。刚刚上市的黄金万圣酒,从2008年4月开始,在山东青岛、河南新乡两个市场试销。这两个市场的成功,完善了营销广告策略,为启动全国市场铺平道路。

高空广告要想起效,必须有终端落地的配合。史玉柱就是“如洪水猛兽一样”地抓终端落地执行与线上广告配合。脑白金时代,史玉柱在全国的200多个城市设置办事处,3000多个县设置代表处,全国有8000多销售员。他要求:脑白金在终端陈列时,出样尽可能大,并排至少3盒以上,且要占据最佳位置。所有的终端宣传品,能上尽量上。宣传品包括:大小招贴、不干胶、吊带包装盒、落地POP、横幅、车贴,《席卷全球》必须做到书随着产品走。

截止去年,巨人在全国拥有150多个销售分支机构、1800多个县市办事处和29万个销售点。在《征途》的推广中,他如法炮制了脑白金的落地方式,推广队伍是全行业内最大的,全国有2000多人,目标是铺遍1800多个市、县、乡镇。计划这个队伍要发展到2万人。黄金酒的营销队伍:全国将拥有14000人的销售人员,计划经销商覆盖全国200多个二、三级城市和上千个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围绕消费者,做到立体的整合营销传播,才能将企业的商业信息输送到消费者的心智中。“史氏广告”正是由于这样细致整合的手法,使得人们对他的广告“无处可逃”、印象深刻。

史玉柱营销军规21条 篇2

我个人特意总结出史玉柱营销军规21条,并多次用于内部培训,大家都收益非常大,今天就分享给创业的朋友们。

这21条军规共分为五大方面,分别是关于市场、关于消费者、关于广告、关于执行、关于产品的,我就直接一一罗列出来吧。

关于市场的5条军规

第1条:公司的根本任务就是盈利,主要任务就是调研。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环节,重点抓好市场调研。

第2条:做全国性市场,一定要先做一个试销市场,要一点点来,快不得;做成了,真到做全国市场时,要快半步,慢不得。

第3条:在营销手段的使用上必须有一个重点,必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做重点地区,使用重点手段,做深做透。一个企业资金实力再雄厚,也只能在几个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产品上下功夫,如果没有重点平均用力,必然会失败。

第4条: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每个省都要从最小的城市开始启动市场,要倾尽所有猛砸广告,地方电视台与报纸的宣传相互交错,对消费者进行深度说服。脑白金就是先从江苏省江阴市起步,然后打无锡,接着启动南京、常熟、常州、吉林,然后顺利启动全国市场。

第5条:中国市场是金字塔型,越往下市场越大。大家都重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类城市,但一类城市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就是3%多点,4%不到。省会级城市和一些像无锡这样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加起来,要远远超过一类城市,再小一些的城市,比如各省的地级市,全国有380多个,这个市场又比省会城市更大,县城和县级市更难以估量。

史玉柱关于市场的5条军规,核心其实就是1条,就是“单点测试,快速复制”。试销一定要做扎实,慢一点也没事,一旦经过试销总结出标准销售模式后,就要快速向全国市场复制。

关于消费者的6条军规

第6条:我的成功没有偶然因素,必然性是本人带领的团队充分关注目标消费群。知道他们想什么,同一个手法在做。很多时间是与目标消费者在一起的。

第7条:自从“三大战役”失败后,我就养成一个习惯,谁消费我的产品,我就要把他研究透。一天不研究透,我就痛苦一天。

第8条:我认为大学里有关营销的教材80%的内容都是错的。营销是没有专家的,唯一的专家是消费者。要做好一个好产品。在前期论证阶段必须要有大量的时间泡在消费者当中。

第9条:我非常关注我的消费者,他们的一点小事都当成很大事情来做。对于不是我的消费者,尽管骂的狗血喷头,我都很迟钝,不是很关注。

第10条:消费者是最好的老师,我和同事们一起调查市场,走进小区和老人聊天,甚至去大卖场直接和买脑白金的顾客交流。每个人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你不能花钱请调查公司去调查,不能拿着一张表在路上拦着人家去打勾,只能去跟他聊天,拉家常。

第11条:与其改变消费者固有的想法,不如在消费者已熟悉的想法上去引导消费者。

史玉柱关于消费者的6条军规,核心要点其实还是1条,那就是消费者才是营销专家,只有充分研究消费者,才能找到他们的痛点,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并成功将产品卖给他们。

关于广告的4条军规

第12条:我没有学过广告,当初拿着汉卡,想让人知道,就只能投广告。当初每个字都是自己写的,第一次广告就成功了,自然会投入更多。后来买过一些广告专业书,发现教科书的都是骗人的,广告的关键是要重视消费者。

第13条:你一定要在你的品牌建设里面,把你的第一给挖出来,猛宣传那一点。营销里面有个叫第一法则。你到哈佛去学的时候,他会说一个案例。对美国人来说,谁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人?一般都能回答得出来,但是问谁是第二个飞越的,就没人能回答出来了。谁是第三个飞越的?记得了。为什么?第三个是第一个女性飞越,她拥有了个第一。

第14条:我先找到差异化,我的产品和其它的产品差异在哪儿?产品差异化,创造营销事件,让媒体作为新闻自觉去报道。

第15条:这个东西有用没用,在于人们信不信。这就是诀窍。

史玉柱关于广告的4条军规,还是建立在研究消费者的基础上,无论是猛挖第一的法则,还是寻找差异化,尤其是第15条,更是完全参透了人性。史玉柱的这句话,并不是鼓励大家做一些没用的、没价值的产品去忽悠消费者,而是在提供有价值产品的基础上,如何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因为目前的社会,获得信任是最难的。所以建立顾客与商家、顾客与销售、顾客与产品之间的信任是非常关键的。

关于执行的4条军规

第16条:高空广告要想起效,必须有终端落地的配合。脑白金在全国的200多个城市设置办事处,3000多个县设置代表处,全国有8000多销售员。脑白金在终端陈列时,出样大,且并排至少3盒以上,都占据最佳位置。《征途》如法炮制了脑白金的落地方式,一改其他网游只在线上推广的模式,前期建立了一支2000人的推广队伍,铺遍1800多个市、县、乡镇,后期的推广队伍甚至超过1万人。

第17条:要花大的精力制作一本连最基层的员工都可以看明白并易于操作的手册,尤其是《管理手册》和《营销手册》。

第18条:不一定开200迈的人是最先到达目的地的,我可能就开个100迈,但是我中间停也不停,我也不加油、我也不休息,这种往往是最先到达目的地的。

第19条:不要强调客观理由,人在超常规的压力下,都会有发挥潜能的力量。

关于产品的1条军规

第20条:营销是术,产品是道。营销再好,只能锦上添花。好的产品,才是永恒的根基。

我个人以为,应该还可以加上1条,也即第21条军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以上21条军规中,除了最后1条是我个人补充的,其他20条大部分是史玉柱的原话,是我根据媒体报道以及史玉柱的微博等载体总结出来的。

作为从1997年就开始关注史玉柱的追随者,我最后想说的一句话是,世上本没有大法,“无它,但手熟而”。史玉柱关于执行的军规,并没有像一些成功学大师那样,完全片面的强调“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式的所谓潜能,而是仍然科学、客观地强调,一定制作出一本基层员工都可以看明白的营销手册,以确保下沉到县级的销售体系执行的都是一个标准。既然这个标准是试销验证过的,那就不折不扣的执行吧。

创业者只需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专注并坚持,也一定有机会创造出脑白金一样的营销奇迹。但无论如何都不要忘了,营销是术,产品是道。只有潜心做好产品,才会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篇3

脑白金如何找到自己的消费者?(1)第一章

脑白金的广告为何连续打了10年?

第一节

脑白金如何找到自己的消费者?

营销,最核心的是要了解你是销给谁

其实我现在都不知道教科书里面的营销是怎么定义的,我也没有在这个词上面去琢磨过。但是我在营销上考虑的还是比较多的。

营销,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问题,还是要了解你是销给谁。把目标消费群研究透了,路子对了,然后再适当用一些表现手法,说法上用一些技巧,把你的这个想法当面给他;把当面说的那些话,变换一种方式告诉他。

这个定义我一下说不清楚,下面我们谈一些具体的东西。

卖脑白金,要对老头老太的儿子女儿说脑白金广告形成的过程是这样的。

我在脑白金推出初期的时候,还没有正式销售、还在试销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了几个人去公园实地调研。一些老头老太太在公园亭子里聊天。因为那个城市我们已经在销售脑白金,我就上去找他们搭话。

我问他们对脑白金了不了解,他们说知道脑白金。

有一两个老头老太太说他们是吃过的。大部分人说有兴趣,但是没吃过。后来我就问他,为什么不吃呢?他们回答说,买不起。

其实他们的收入是够的,买不起的原因是什么呢?

后来我在聊天过程中发现,中国的老头老太太其实对自己是最抠的,对孙子他是很大方的。他的钱存在那想养老,如果要花,他都想花在孙子孙女身上,就是对自己太抠,不舍得自己花钱。

脑白金如何找到自己的消费者?(2)怎么样才能让他买脑白金呢?

他们就说,除非儿子或者女儿要给他买,他就愿意吃。

我发现有多半的老人都是这样的。并不是不想吃,其实在等他的儿子或女儿买。

其中有一个买了脑白金的人就说,他每次吃完了之后,自己舍不得买,想让儿子帮他买,怎么办呢?他就把那个空盒子放在窗台上面,提示他儿子。他儿子有时候看见了就帮他买,没看见的时候十天二十天都不帮他买。

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就觉得,要卖脑白金,不能跟老头老太说话,要跟他的儿子或者女儿说话。

向老头老太太说没有用。

定位就两个字:送礼中国的传统,如果给老人送礼就是尽孝道,这又是一个传统美德。所以我们回来就讨论,这个定位必须要对(老头老太的)儿子女儿说,不要说得太多,就说两个字——“送礼”。所以我们当时市场调研下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病句是最容易让人记住的

得到这个结论之后,后面就是怎么包装的问题。就是怎么把这个“送礼”对儿子和女儿说出去,让他们能记住。

后来我组织我们的员工,几十个人,每个人都想,搞了好几百个,最后在一个员工的提案基础上改进,改进成现在这个。选了一句容易记忆的。

因为这句话“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是病句。

其实病句是最容易让人记住的,因为后面一句话跟前面一句话是矛盾的。

脑白金如何找到自己的消费者?(3)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这个“礼”字重复得也比较多,容易记得住。这个广告语,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当时也说,这个广告语要打就准备打十年,不能变。

广告最怕变,积累不能丢广告最怕变,因为你一变,前面的积累就丢了。

所以我们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这个广告语确定下来了之后,用了十三四年了,广告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表现形式我们每年会变一下。

现在看,这个广告效果挺好的。

在这个广告打到大概第五年的时候,在消费者脑海里面,一提起“送礼”,他就和“脑白金”不自觉地开始画等号了。

后来,几年之后,我到中安联商场里面在那蹲着,看着别人来买。

快过年的时候,一些民工要回家过年,要买东西给家里面人。他们在商场就挑来挑去,最后有人拿起脑白金,他买了脑白金。

我就上去跟他聊天。他第一句话就说,过年买礼品好像挺难挑的,挑不出一个特别好的。脑白金广告我很烦,但是真的挑起来,好像就它的知名度高一点,然后就不得不买了。

第二节

广告是对消费者大脑的投资

广告其实是持续性投资

广告,它其实是一个投资。

它在消费者大脑里面,是对消费者大脑做的一项投资。

如果你广告语老变的话,一年两年就变个广告语,那前面的积累就全丢掉了,前面的投资就等于全浪费了。

我现在新打的广告固然也会对消费者起作用,但是当他去实施购买行为时,你过去的宣传对他所起的作用,比这个礼拜、这一天他看到的广告作用要大很多。

所以广告是一个积累,最怕的就是打一段时间就换,尤其是打了半年一年就换掉,这样你前面花的钱基本上就全浪费了。所以广告语能不变尽量不要变。

我们的教训太多了。像以前,我在珠海巨人集团的时候,做过很多产品。因为我这个人不安分,经常想去换广告语。有个更好的,我就要重新再拍,就要把它换掉。后来发现效果不好。

我在珠海的时候就违背了“能不变就不变”这一点。

做广告,定位的准确比广告形式更重要

在珠海的时候,我做广告更注重形式,不太注重对消费者的研究,也就是定位的准确。

像我当时头脑发热的时候,在1994年,我一下上了几十个产品。有药品,有保健品,还有电脑、软件等。

广告是对消费者大脑的投资(2)我当时打的广告——计划是一个月,实际上大概两个多礼拜——在两个多礼拜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我在全国花了5000万的广告费。

我带着团队设计了100多幅广告。那时候是报纸广告为主,我们设计了100多幅。

而且那个广告往往是通版的,就是两个版拼在一起。

这个时候我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就是,广告太多了,花样太多了。

第二,定位错了。

我们当时做的这批广告,当时叫“三大战役”或者叫“百亿计划”。

我描述的一个广告就是,一排伟人,比如马克思、爱因斯坦,大家心目中那些伟人,搞了一排,手挽手往前走,然后上面的广告语就搞个“巨人集团”。

其实是想打一个气势,但这个广告是非常失败的,对公司没有任何作用。当时我很沉迷于这些东西,对这种形式很在乎。

最好的广告就是推销产品

最好的广告其实就是推销产品。

你卖形象广告,除非是像保险公司这样的,可能它们需要一些形象广告。其实很多公司是不需要形象广告的。

当时我们的钱全部做形象广告了,产品只是在拐角里面,用很小的字把30多个产品罗列在那个地方。这个广告一点效果没有。当时1994年,5000万那是很值钱的,那时候5000万估计比现在的50亿还值钱。而且1994年的时候,真正能拿出上千万的民营企业,全中国我估计20个都找不到。我们一瞬间就把这个钱给浪费掉了,所以当时交了很多学费。

广告是对消费者大脑的投资(3)

黄金酒案例黄金酒不是我做的,当时我已经不管这个公司了。黄金酒是我们团队做的一个项目。

因为这个公司我已经不参加任何决策了,他们出于尊重是来找过我,说我们要上个黄金酒你看怎么样,我当时就有两句话,我说我不同意,但是决策权是你们的。最后他们还是上了。

我后来也跟踪了一下。我觉得他这个产品选得挺好的。黄金酒就是我们的一个配方、我们的一个生产权,跟五粮液合作生产,用的是五粮液大概市场卖五百八的那种酒,去和基酒做出来的,其实市场价一瓶也就一百多块钱,本来是应该能卖得很好的。但是就犯了个错误,他广告语老变,不到两年,就换广告语了。

后来有一次我见了他们,我说过这个问题,他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黄金酒的销量,你说大也不大,小也不小,就处于那种情况。我估计这个项目没啥利润。

我觉得它的广告策略是有问题的,除非他们改变这个广告策略,找到一个好的主广告语,坚持打下去。

五粮液案例像这种很老的品牌,比如说茅台、五粮液这种东西,好像在中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需不需要做大规模的广告、大规模的促销?我觉得需要。

比如五粮液,如果在一九五几年,你让中国老百姓报最好的五个酒,其实报不出五粮液。五粮液也是排前面的好酒,但是并不是最顶级的,并不是极限品牌。但是你看五粮液现在销量就很大,这就跟它后面持续的宣传有关。有的以前排名比较靠前的酒,现在销量连它的一个尾数都不到。像过去的八大名酒、十六大名酒,有很多销量挺惨淡的,你说品质比五粮液差吗?不见得。至少都差不多吧,都是中国的八大名酒,但是很多销量都不行。我觉得这些也是需要广告的。

只不过这些产品,它们是传统的老品牌,是传统。所以它如果做广告,可能和这些新上市的产品不一样,它的宣传要走另外的套路。我看过五粮液的一个长篇的广告,一个一分钟的广告,以前在中央电视台下午四点半播的,我觉得它那个挺好的,看完之后对五粮液的品质、产品的质量,还是相信的。那个广告是选中了五粮液的质量这点进行主打。

广告营销是否需要公司一把手来抓? 第三节

广告营销是否需要公司一把手来抓?

广告是绝大部分企业的命脉广告要不要一把手亲自定、亲自抓,我觉得要看哪一类产品。比如像我们做网络游戏,这块的广告营销我就不管它。

因为网络游戏是研发驱动型的,主要是靠研发。

如果能研发出好产品,这个产品玩家就多,公司就有利润。这种就是研发驱动型的。

但如果公司是营销驱动型的,我觉得广告就是公司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必须一把手抓。所以我在管保健品这个业务的时候,公司很多时候管理我是不管的,我只抓广告。

我觉得广告是公司的一个命脉,我就只抓这一项,这一项抓好了,其他的交给团队做,做得也还挺好的。这就叫做“纲举目张”。

只要这个“纲”正确了、“纲”成功了,其他的都好办。

像网络游戏就不一样了,网络游戏这块我就自己抓研发。

当时我管网络游戏的时候,广告我就没管,因为它不需要怎么做广告。

中国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在做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其实绝大部分企业都是营销驱动型的,或者应该说90%以上的企业都是营销驱动型的。

好产品中国是挺多的,中国自己也能研发出好产品,研发不出来到国外学也能学得到。技术方面中国不差的,好产品能研发出来,能制造出来。

但是很多企业最后没有做好,问题出在营销上面。

所以我觉得,对于九成以上的消费品类的企业,它的命脉就在营销上面,营销的命脉又在广告上面。

广告创意为什么不能完全交给广告公司做? 第四节

广告创意为什么不能完全交给广告公司做?

广告创意要最了解产品的人来做

很多公司在做广告的时候,是交给广告公司,而广告公司是以表现他们的技能为第一要义,至少有相当的这种成分。

其实我们早期的时候,我也迷信过广告公司,也交给广告公司拍过一些广告。

我一看他那个广告,整个就是在卖弄技能、卖弄表演。导演卖弄,写脚本的也在那卖弄。其实最后搞文案的也在那卖弄,都卖弄完了其实对你公司没啥用。

广告公司其实就承担一个任务:把你的创意给你忠实地实现出来,用最好最佳的方式把它实现出来。

如果你让广告公司去搞创意,十个里面我觉得有十个要瞎。因为做广告,一定是对自己的产品最了解的人,对你的消费者体会最深刻的人,才能做好。

你得体会到、了解到更多东西,很多你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比如消费者那些微妙的习惯,他的文化,他的想法,他的反应,等等。

所以这些你让一个外行,不是你公司的人,一个广告公司的人,去帮你创意,帮你想如何去推销,基本上都会瞎。

所以,一定得是本公司的最了解产品、最了解消费者的人,他们来创意。他们来创意往往是靠谱的。

找广告公司,我觉得基本都是瞎的。

但我们也和广告公司合作。

比如广告语我把它定下来了,你去帮我拍出来。当然他们可能有时候也会对我们一些个别的字、标点符号改一改。

广告的创意是我做,基本的文案也是我做,拍摄画面不是我,我不管。

因为我不懂画面,这个我外行。

如何看待脑白金广告被评为“十差广告”之首?(1)第五节

如何看待脑白金广告被评为“十差广告”之首?

“最佳”广告,第二年就死掉;“最差”广告,10年后还活着本来是卖产品的公司,有时候却很热衷于做形象广告。我们天天看到,很多广告演了半天都不知道是卖什么的。

为什么总有人热衷于这种广告,其实我也搞不清楚。我觉得这种广告是没有效果的。但这种广告有一个好处是特别容易获奖。你看每年评十佳广告,中国评了15年的十佳广告,获奖的十佳基本上都是这种(不知道它是卖什么的)。只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第二年再评奖的时候,这个广告就不在了,因为这个广告没有效果,或者公司破产了。

当年的十差广告,从15年前脑白金就排在前十差里面,到今天还是。包括哈药集团的广告,还有几个企业其实也是这样,年年评最差广告,但是年年就是那几个老面孔,10年了还是那几个,因为它们还活着。

“送礼”=“脑白金”,广告规定了消费方式其实“送礼”是一个购买方式,脑白金这个产品,最终还是要靠老头老太太,也就是老年人把它消耗掉。

送礼只是一种方式。

但根据我们的统计,脑白金的消费差不多七成左右其实还是通过“送礼”,也就是,老年人吃脑白金、对脑白金的消费,七成左右是子女或者其他人送的,主要是靠子女送的。只有不到30%是自己买的。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比例。

脑白金广告被评为最差,是因为广告大家印象深刻,播放频次很高我们脑白金广告被评为“十差广告”第一名,开始的时候会有点受影响,有点动摇我们的决心。

如何看待脑白金广告被评为“十差广告”之首?(2)

十几年前的时候,第一次得到这个消息时我们还有人挺郁闷的,说我们凭什么评十差呢?

我们广告拍得也挺美,效果也很好,为什么评十差呢?第一年还有这种想法。后面每年都是这样。大部分时间我们被评为十差广告之首,后来有一次评了个第二名,也就是十差的第二名,我们下面还挺郁闷的。

为什么呢?

这个广告它为什么会被评为差,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有两个因素导致了“差”。

第一,你的广告让他们记住了,就是你广告拍得好。

第二,你播的频次高。印象又深刻,频次又高,在消费者脑海里面就留下烙印了。

凡是在消费者脑海里留下烙印的,最后要评十差广告的时候,不管你拍得多美,他一定评你是十差广告,最差的。

理由是这样的,观众正在看着一个连续剧的时候,你突然来一个广告,你说他能喜欢吗?所以他内心里肯定是抵制的,没有谁搬个凳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广告。

其实大家对广告,内心都是抵制的,是被迫的。

所以哪个广告在他脑海里印象深刻,刻痕刻得很深,他一定评你最差。

十佳广告不一样,十佳是专家评的。

脑白金为何选取卡通人物来做广告?(1)第六节

脑白金为何选取卡通人物来做广告?

广告语一直没变,表现形式变一变

其实早期我们搞了不同的版本。也用过姜昆跟大山,也用过其他一些人物,最后用的那个老头老太太其实是误打误撞。因为我们开始的时候都是用真人拍的。

我们最早的时候,大概15年前,有个广告才花了5万块钱,因为连胶片都没用,就用数码机拍的,但效果特别好。这个老头是找的一个话剧演员,还有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那个话剧演员面部表情很夸张,就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最后说“收礼还收脑白金”的时候,他跑过来一下子把脑白金抢过来,抱在怀里还扭两下。就是特别让人感觉不舒服。

那个广告效果特别好,比后来拍的、现在播的这个效果还好。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到社会影响的问题。

当时我们先在苏州试播,播了一段时间,很多人写信给苏州电视台,希望他们停播这个广告。

还有的老板说,他付了你多少钱播这个广告,我付你钱你别播了。

那个广告播了之后,销量呼呼往上走。就是美誉度很差,但是销量确实好。

后来我们考虑到社会美誉度的问题,就拍了个稍微美一点的,请了姜昆和大山拍了一个,效果比那个就差了一些。

卡通版广告效果很好,就一直不变为什么我说是误打误撞呢?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这么件事。

脑白金为何选取卡通人物来做广告?(2)

那时这个广告播的频次太高了,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台,一直到县里面的台,哪个台都逃不掉,哪个台都在播。播得太多了,工商局就管了。

工商局把所有的针对我们广告的法规全罗列出来。其实我们直接违反的一条也没有,但有涉嫌的,一下子涉嫌了30多条违法。比如有一条法规是,消费者形象不可以做广告,他说这个人涉嫌是你潜在的消费者;另外说这个人普通话不标准,违反了“不用普通话不允许播广告”的规定;又说那个人鼻子有点大,有点涉嫌违反“外国人形象不可以做广告”的规定。

最后一下子搞出30多条,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只要是人就不能做广告。怎么办?后来我说,那我们搞一个卡通形象的,他们说那可以,我们就拍了个卡通的。

后来这个卡通版的,播出后效果也还行,就一直是它,不变了。

因为我们播的量太大了。中国很多法规是模糊的、灰色的,套到你身上你是跑不掉的。你播的量大了引起他注意了,他就所有的法规都给你往上套,你就跑不掉。

其他的一般不会那么严,比如像黄金搭档销量没脑白金销量那么大,他就不这么套你。就算广告里面普通话不标准也不算违法。

脑白金当时量太大,就特别严格。

脑白金广告的投放策略是怎样的?(1)第七节

脑白金广告的投放策略是怎样的?

广告播放,要研究怎样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广告播放的量我觉得是这样的,该大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大,能大到多少大到多少。

我的做法是,非旺季的时候就别播,把钱都省出来,要播就象征性蜻蜓点水点一下,把这个钱都省到旺季时候集中打。

比如昨天没播,昨天所有的台都没播,你不会说怎么没有脑白金广告,你不会每个台去找这个广告。然后今天到处所有的台都能看到我,你会说我的广告量很大,你对这个印象很深刻。

不需要的时候别播,需要的时候集中猛砸。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条件允许的时候,隔天播。今天是零,把今天的全部集中到第二天去。明天就会每个台都是我的广告。

总之就是要研究一下,怎么样在消费者里面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播广告,至少坚持一年

有没有广告营销做得不当,最后破产的?

其实广告做的量很大,最后不行了,这种企业有,但是你仔细去找其实不是特别多。

倒掉最多的是什么企业?

脑白金广告的投放策略是怎样的?(2)

我先说一个原理,就是广告你要做的时候,比如电视广告,有很多企业就说我就做1个月、3个月的广告预算,做完之后我就不做了,其实这种做法是最浪费钱的。

电视广告要在消费者脑海里形成印象,需要很长时间,需要持续。广告要么就别播,你要播最起码有1年以上的计划。

如果你播得少,这个钱就浪费掉了,就相当于你刚刚预热一下,预热了3个月、6个月,你把火给撤了,你的水就永远开不了了,你前面烧的火白烧了。

这种做法把中小企业搞死的,其实挺多的。他们就想:我就打3个月广告,去赌一把,赌完不管它成功不成功,3个月之后我就撤了。

而大的企业,除非那个老板神经有毛病,一般来讲他如果打的时间很长,广告投入很大,他应该能判断出这个广告有没有效。

如果有效,就持续播。

一般企业不会因为持续播广告,播的年头多了而破产。

播放频率搞“脉冲” 脑白金这个产品,是有旺季的,比如春节,就是大家都要回家送礼的时候。

还有一些产品,它不分旺季淡季,常年都在销,那这一年的广告应该怎样分布?

这种得搞脉冲。

比如开始的时候,我导入市场的时候,前3个月甚至前6个月我可以密集地播。到后面,我可以隔月播。

这个月播,下个月停掉一个月,再下个月再播。

如果预算还不够的话,那播的这个月我隔天播,只不过播的那天力度要大。每天播是一个方案,再一个方案是隔天播。

脑白金广告的投放策略是怎样的?(3)

隔天播的费用比每天播费用少50%,但它的效果下降得远远不到50%,效果只是略微下降。不是说我的费用减少50%,效果也减少50%,效果只是略微下降一点。

我觉得可以用我前面说的方式,既能让消费者加深它的印象,然后又可以少花钱。

大部分消费品都有季节性像脑白金一年我搞两次脉冲,常年销售的产品就用我说的这种方式,搞月度脉冲。

一般来讲,为了省钱不建议一年四季全都那么播。

或者用季度式的脉冲,就是说这个季度播,下个季度不播,再下个季度再播。或者可以用月度脉冲。

但其实绝大部分中国消费品,2/3以上的消费品,都多少带着季节性,这样的话你就尽量地在你销售旺季的前几个月开始去播它。

销售旺季集中播放脑白金的旺季,一个中秋一个春节。

只要是子女回家回得比较多的,就是我们的旺季。

因为现在子女跟父母住在一起的人,毕竟不是多数,大部分人,春节都要回家看看爸爸妈妈,看看丈母娘,这时候是我们的最旺季。

光一个春节,一个多礼拜十天左右,销量能占我们全年销量的50%。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广告会非常集中,会很烦人。

中秋节一过你又找不到我们的广告了。

所以我们的广告虽然给人感觉很多,但其实我们花的钱、花的广告费并不多,总量前五十都排不到。我们总量不算大。

第二章

如何做出最有效的广告?

第一节

怎样选择广告投放的媒体?

搞清楚消费者都看什么电视台我们每年的广告费上亿,这上亿的广告费花费在什么渠道?这个是很复杂的,不同的产品就不一样。

比如现在我们在中央电视台,相对来说做得比较多一点。为什么在中央电视台做得相对多呢?因为中央电视台它的覆盖面广,我们调研过,在乡镇一级,中央电视台占据绝对优势。城市里面现在不太看中央电视台,尤其到广东,比如广州,几乎就没人看中央电视台。但是你要到镇一级村一级地区,他们平时电视开着,往往就是在看中央电视台。

我们的产品是全国性的,而且它的消费是以三线城市为主的,小城市、县城和镇这一级市场为主的。所以这种情况下,中央电视台就是我们主要的渠道。

所以我们现在采用的方式就是,中央电视台为主;然后富裕地区,在市台和县台做;其他多数地区,就在社会上流动总额稍微偏大的省台给予补充。我们现在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策略。

重视央视的作用

前面说在选地方广告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在各个镇一级或者县一级地方看的人很多,在广东地区或者其他富裕地区看的人少,甚至没有人看。这个信息哪里来的呢?这个是我们自己调查的,我们各地方分公司,每年会定期搞几次入户调查,然后通过调查统计出一个百分比。

一个城市只要统计100户就足够了。不用像央视索福瑞那样,他们都要清楚到小数点后两位数,我们不要,我们只要个位数准就够了,就能知道个大概。

大概趋势是这样的,就是城市越大看央视的越少;城市越小,看的越多。这样的话做全国性产品,其实还是离不开央视。因为中国人口是金字塔形的,真正的塔尖,就是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城市,最大的城市,人口占比是最少的。

其实所有的产品,不管是国内的或者国外的产品,就全国性消费品而言,在这三个城市全是亏钱的,销量有可能做得还可以,但费用太高。

其实越下面的城市越赚钱,越下面的成本越低。

做北京、上海、广州,其实是为了辐射它们周边地区。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央视的作用、效果就很明显。现在应该还是这样。

所以央视的招标,都是我亲自去。

我前面都是自己亲自去投标的。这几年我特别不想去,但中央电视台说我是招标的化石,我是第一批在那儿举牌的,现在那批举牌的人基本都不在了,我还在,他们希望我能去,所以我还是每年去一下。

获得便宜的广告资源我们还做过模特大赛的冠名这些事情,现在不搞了。不搞了是因为中央电视台把它停掉了。

我们特别强调广告费的打折问题。

地市台、县台,我们广告费打折打得是很厉害的,一般来讲都是报价的3%~5%,也就是刊例价的3%、5%。但是就中央台打不了,电脑管着,不给打折。但是我们又想省钱,那么怎么办呢?模特大赛这个电脑是不管的,我赞助你一个节目,这个节目里面你多给我点广告。其实我们也是为了脑白金、黄金搭档能更便宜地获得一些广告资源,当时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这个冠名的行为。

模特大赛和销售旺季并不匹配,但是我们还是去冠了名,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因为中央电视台的策略是这样的。比如说,这个节目从预赛到决赛,要花2000万去制作它,中央电视台是不出钱的,不出钱他出什么呢?他出广告资源。你们去出钱拍,谁去拍了之后我给你广告配。比如说我去赞助他,他不用花这2000万,就把一年的比赛给做完了,这个钱是我出的现金。中央台要播的时候,他就付我广告。

他给我的这种广告资源,电脑是不管的。他们进入电脑系统里面的广告是不给打折的。但是系统外的这个,我是能面对面谈的,就相当于是招标一样,就可以讨价还价。比如说,我出2000万,那你给我4000万的广告你干不干?你要不给我4000万广告我不做。就这样谈下来,应该说我们做了还是挺合算的。这个节目里面所有的广告我们都买下来。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还有一套、二套,还有一些套播,套播时间我们可以自己定,这样我就可以放到春节期间播。

第二节

如何降低广告费成本?

花最少的钱做最多的广告

前面说到地级电视台,我们能打折到3%~5%,这本来不是行业常规,我们去谈出来的。

因为它们播出成本其实1%都不到,播出成本很低。我们就和他谈,我们做的方案是:第一我跟他签长期合同,一签若干年;第二个,电视台卖广告最头疼的是,播完广告收不上来款,我是签完合同全款先给你付掉。一年的广告,我可以一次性把钱给你付掉。所以我这些条件都很优厚,但我的要求就是一个:你要给我便宜。必须便宜。

再一条,我尽量不买他们卖得好的时间。其实,不说中央电视台,各个地方台你看广告部在那吹牛,其实他20%~30%的广告卖掉就不错了,80%的广告是卖不掉的。本来这段时间,预算里面就是要播广告的,但他卖不掉。卖不掉的他往往要送,谁做广告做得多他送谁。那我就说,你卖不掉的广告时间我全买,我就只出1%或者0.5%买你的,然后我自己再买一点。

用这种方式,一拉平均,很便宜。当然有的大卫视很难做到,我说的主要是地市台。县台更简单,县台你跟他说5000块钱包1年就可以了。

所以我不怕我们谈广告的人出去吃回扣。有时候我们的人还得自己掏钱请电视台广告部的人上哪儿吃吃饭。因为我们对下面经理们要求很严,我们总部制定投放策略的时候,会研究:这个台怎么样,它的受欢迎程度、收视率,然后我们总部就给核准一个价格,比如这个电视台只允许1%,刊例价的1%。

如果你谈不下来我们就不做,不做我扣你钱,扣当地经理的钱,所以他自己就想办法去谈了。

开始和最早的时候,我还不懂,找到几个台,要求他们刊例价的20%。他们跟我说刊例价的20%做不下来,最后逼一逼就做下来了。后来一做我才发现20%太高了,其实3%就够了,后来我就改成3%,最后硬逼着也都做成了。

如何降低广告费成本?(2)

广告与销售挂钩这个政策出来,就是管理上再加强一下。如果一个地方经理他不做广告的话,他的当地销量只能靠中央电视台辐射,销量就少一块增量,那他的奖金也少。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管理是这样的:他每卖一箱脑白金,我都配套(变成广告费),比如配给他15块钱的广告,是在当地打的。如果你做不掉的话,这15块钱没收,变总部的利润,就不给他了,所以从他的角度算经济账他是吃亏的。

还有,如果你老是谈不下来,最后我就开始罚款,第一年是罚款,第二年我就免了他。

广告要陆海空全面覆盖我们打比方,电视广告,中央台、地方台的电视广告,都是空军,商场的促销人员是地面部队。还有一个海军,就是海报。

在销售比较好的地区,大街上贴一些海报;其他地方,在商场门口贴一下海报。

海报是否违反城管规定?是这样的,不是说所有地方都不可以贴,有的墙面本来就是可以贴的,只要不乱贴。

另外,商场里面都是能贴的,所有的商场、药店里面都可以。

猪圈上也有我们的广告甚至比如说农村,在猪圈的墙上也有我们的广告,工厂的围墙上、铁路两面的墙上,也都是我们这样的广告。

其实这个就是打知名度。现在我不知道做不做了,因为我有七八年没管这个企业了。以前我管的时候,曾经要求这么做过,因为它这个成本很低。

我们城市的人会觉得那个档次太低了。但是你去农村调查,农村人不觉得低,因为他们就在那个环境生活着,又不是给城里人看的。所以城里人的意见你别把它当一回事,你是给农村人看的,农村人不觉得低,那就可以做。

另外,那个做起来成本很低,50块钱可以刷一面墙,一搞可以搞1年,其实挺好的。这是跟另一个保健品企业三株学的。

第三节

广告广泛传播前要经过检验

新产品上市,要告诉消费者相对多的信息我们的广告预算如何分配?

早期的时候,报纸广告多一点。后来产品的市场打开了之后,我们主要是以电视广告为主。大头还是在电视广告上面,其次是终端的宣传品,还有一个终端的促销。

终端宣传品,是指海报,POP①,就搞个大盒子。

因为现在各个商场其实挺黑的,你的店面摆放他都要收钱。你要是摆一面墙的话他收你多少钱。只摆一盒他不收钱。就这些,我们一年也要花不少钱。

我们早期报纸广告会多一些,因为一个产品刚上市的时候,你需要告诉消费者的内容相对多一点。

除了“送礼”这个概念之外,还有“改善睡眠”这个概念。

它为什么会改善睡眠,它有没有副作用,它的机理是什么,它调整肠道的原理跟三株跟昂立有什么区别。这些东西你需要告诉消费者,这个电视是做不到的,报纸能做到,因为在报纸上你可以用大量的文字去说。

所以刚导入市场的时候,我们有3年时间,报纸广告大过电视广告。后面就开始报纸广告逐渐逐渐削弱,现在,报纸广告基本上停了。

营销没有教科书,要靠自己摸索、体会所有这些策略、经验,都是我在失败中摸索出来的,交学费交出来的。以前我在珠海的时候做了很多失败产品,那个时候我同时推了30多个产品,除了脑黄金其他都是失败的,所以交学费交得挺多的。

反正是,我觉得如果你要看教科书,你学到的是零,教科书里面是学不到东西的。

你如果听有实战经验的人讲,能学个5%~10%。真正剩下的还是靠自己干,自己在干的过程中摸索,在干的过程中去体会。

我觉得,有很多人你跟他说了,他也觉得这个道理对,但具体干的时候还是老犯错误。

但是你跟他说多了有个好处,在犯错的过程中,别人是需要五个小时醒悟过来,他可能两个小时就醒悟过来:这个错了。

好广告都是改出来的广告,是必须要试的。其实我也没有哪一个广告我那么想了,我组织那么做了,就一次成功了。

我第一次就成功的广告极少,不能说没有,绝对极少。

其实好广告,好像都是改出来的。

试销就很重要,不要怕因为试销耽误3个月耽误6个月,不要怕,因为它让你少犯错误,它会让公司更安全。

所以我们一个新广告出来,即使我们销售已经都在全国推开了,销量比较稳定了,我们每修改一个广告还是要拿到很多城市里面去做测试,跟踪3到6个月,看效果。

如果通过终端消费者的调查,发现没有效,我们还是要把它否定掉。

凡是我自己组织拍的广告,一次性就过这种极少,都是经过一两轮修改。第二轮成功的相对就比较多了,因为有一线的资料,有消费者的反馈去调整。

广告发现错误就要改广告其实不要怕改,除了电视主广告语(尽量不要变)之外,发现错误就改,发现不好的就改,尤其在试销的时候。但是一定保证往好里改,别往坏的方向去改。

怎么去挑毛病呢?

还是要走到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中间去,到消费者那里去。跟消费者聊天,跟消费者谈心,观察消费者的言行,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去优化自己的营销方案,优化自己的这个广告。

最好的策划导师就是消费者不仅“送礼”这个概念是这么到老太太那儿聊出来的,我觉得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消费者。

我一直跟公司内部的人强调,最好的策划导师就是消费者。

我公司内部就有规定,所有广告部的人,所有搞策划的人,必须要每周访谈50个消费者。

每周你必须要跟消费者去沟通。我管的时候就是这么规定的,我不知道现在他们还是不是这么规定了。

我又要求我们全国各地的分公司经理、总部的部门负责人,每个月要访谈30个消费者,好像是这个数字。要让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是了解消费者的。

我每出一个广告语,每拍好一个广告,比如像老头老太太那个电视广告,我拍出来之后,就把全国分公司经理、总部的骨干全部召集到一起看。

最后上不上我有否决权,但是我没有同意权,也就是批准权。批准要大家投票。

五六十个人投票,只有2/3都举手了,说好了,才能播。

消费品公司,每个人都应了解消费者所以这样就必须要保证,你下面的人都是了解消费者的。如果都是一帮官僚那就完蛋了,我这么做可能企业就完了。

我觉得只要是营销型的,只要是做消费品的公司,除了扫地阿姨,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消费者,只有这样,这个公司的营销方向,公司方向才会少犯错误。

消费者访谈要确保都是真实记录我们的访谈是这样做的。访谈完了之后,要有一个访谈录,他和消费者的对话,他说了什么,对方又说了什么。

这个里面肯定有编的,中国人编剧本的能力还是挺强的。然后我抽查,每个月来的时候我会抽查3~5个。

其实因为我很了解消费者,谁真的谁假的我能看出来。消费者是不是那么说话的,我能看出来。开始的时候我是普查,普查完之后确实能拎出来几个假的。马上开全国大会时,拎出来的人我让他在台上面连讲100遍,假如他叫张三,就讲“张三没有信誉,张三没有信誉,张三没有信誉”,讲100遍。真讲100遍。下次他还敢不敢?下次就不敢了,因为他欺骗了我,欺骗了公司。这种你又不好去罚他款,又不好去开除他,就用这种方式。

能让人记住的广告,特点就是不停地重复传达错误信息的广告、根本没有用的广告,我看到过很多。

但是因为那些广告拍得太美了,我记不住。广告语也想不起来了。很多看了之后就忘了,太多了。现在打开电视也能看到很多这样的,看完之后,下个礼拜怎么提示你都想不起来了。能想起来的,那还是很多的。比如燕舞那个广告①。当时我们研究过燕舞,脑白金广告诞生之前研究过。你看,那个时候的广告也就一个燕舞现在还能记得住,其他的一般都记不住了。

那个广告的特点就是不停地重复。

广告定位要准确,投入要科学其实做广告,我在内部经常打一个比方,就相当于你搞一个爆米花机。你这个广告策划人员,就相当于画一个图纸去制造一个爆米花机。

如果你的这个广告定位准确,记忆深刻,你这就是一个很高效的爆米花机:你扔一个玉米粒进去,出来很大一颗爆米花。

如果你这个广告设计的定位错了,不能增加你的销量,消费者又记不住,你扔进爆米花机的东西吃掉了根本不吐东西,甚至吐点碎末子出来。

这里面投进去的是什么?投进去的是钱。你抓一把进去,如果10个玉米粒可能就是1000万。

做营销的,就这两项工作:第一项,把这个爆米花机设计好、制造好、调试好,让它的产出尽量地放大;第二个,你要给它足够的玉米。这样一台好的机器你扔一个玉米太浪费了,你要找一个最佳的,然后往里扔玉米,是扔一把好,还是扔一碗好?

这个机器就相当于你的策划方案,表现形式就是你的广告。你的广告方案,你的报纸和电视的广告设计出来的成品,其实就是这台机器。

如果广告效果好,广告投入力度又够的话,应该很快就能把你的销量拉起来。

如果这个广告设计定位是错误的,或者尽管定位正确了,但消费者记不住的话,你扔再多的钱,扔10个亿的广告,只能起到做100万广告的效果。所以这两个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是把爆米花机做好,第二个就是要有科学的投入。

选消费力高、成本低的地方试销一定要经过检验才能广泛去播。其实不光是央视,就是跑到一般的地级市,也不能马上铺开去打,一定要试销。

一般试销我们喜欢选浙江、江苏的县级市。它编制是一个县,但是它的富裕程度跟一个市,跟全国其他地方市是平级的,消费能力也能跟一个市平级。它有一个好处,它毕竟是一个县级,广告费成本低,所以我们一般都会选到那些地方去试。

一般选3个不同类型的县去试,试了之后就每天收集数据,每天调查,3个月下来之后汇总一下,再进行一些判断。

公司评“十佳”也要评“十差” 我觉得我的公司有一个好处:什么东西都放在桌面上。比如我们公司每年评先进,只要评先进,我一定也评落后。

我们每年评“十佳”分公司,市一级的“十佳”分公司。只要有“十佳”就一定有“十差”。

“十佳”上去领红旗、发表演讲,很得意,还发奖金。那个“十差”,他也上去,拿个黄旗,也要发表领黄旗感言,然后现场交一点罚款,10块钱。只要是这种文化,大家也都习惯了。

赏罚要分明

比如我们搞销售的还有一个问题,叫“冲货”。

就是说本来我这个产品,给你在浙江卖的,产品上都印上“浙江地区专销”。不光是省,我还细分到每个市,比如我是杭州地区专销,嘉兴地区专销,每个城市专销。如果他把专销的产品卖到其他地方去了,我们叫冲货,等于他侵占其他分公司利益。

我每年还要评十佳冲货“能手”,他把货卖到其他地方去了。我就会给他一个黄旗,他是冲货“能手”。这个“能手”是打引号的。这个“能手”冲货太多了,我就在经济上处罚他。

你冲了100万的货到隔壁城市,我就把你100万的销量划过去,总部再罚你100万,用这种方法。

就是这样处罚完了之后还有人冒出来,后来我就用这种方式:每年评十佳冲货“能手”,然后搞一个黄旗,而且规定,黄旗子必须挂在经理办公桌背后的墙上。

我们还要定期查,有没有摘下来,如果摘下来了,罚他款。

这样,好的和坏的搞对称,其实挺好的。第四节

明星效应对于广告效果作用有多大?

明星代言没有用在广告界,我一直有个观点,找明星代言,除了浪费钱其实没啥好处。

你看现在用明星的,有的企业他产品销得也不错,但是我就敢说,他把明星广告去掉,它的销量一点也不会少。

因为我研究过,消费者看电视广告的,凡是他在盯着电视看一个广告的时候,他内心本来就是烦的,因为没人欣赏广告。

一旦出现有一个他喜欢的人,他只看那个人了,根本你是什么产品他都不知道,他注意力根本不在你这个产品上。

如果那个明星是他讨厌的,他脑袋里面也在琢磨这个事。还不如用我那个老头老太太好呢,那个老头老太太至少消费者还知道这是脑白金的广告。

你如果用一个明星,消费者看完之后都不知道这是谁花钱播的,因为他的注意力不在那个地方。

我一直就觉得,这么多人、这么多企业财大气粗地花这么多钱请明星去拍广告,是瞎掰。

当然,我这个观点在我们网络游戏公司得不到认可。

后来我也不在管理第一线,我的观点没得到认可,他们自己去做的,也请了明星拍了,我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我估计不会好,我也没问。

这是我一家之言,但我这个人偏激一点,我就不喜欢用明星。

广告理论是为骗钱我觉得,明星代言的现象,是取决于一些所谓的广告理论。

广告有很多理论,那些理论当然我也叫不出来,反正这个论那个论,这个度那个度,“美誉度”什么度也有一大堆。

那些理论其实是几十年前美国那些大的广告公司自己编的。他们编这个,是为了让厂商多花钱。

在那些理论里面,是要有明星的。

其他的,就我所知,我接触过很多产品,研究过那么多产品,至少现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用明星能增加销量。我觉得至少现在没有证据。

至于我前面说的一点用没有,这个是我的判断,可能有点武断了。但是证据我找不到,反正到现在为止人类历史上找不到。

栏目冠名要看具体情况栏目冠名要看具体情况。

它的产品和它那个栏目的观众是否对路?如果真是对路的话是有用的。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夕阳红》,如果让我们脑白金冠名,我觉得是有用的,为什么?

他的观众是我的目标消费群。他们在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我觉得是有用的。

但这个手段只能打知名度,不能提高产品的认知,对产品更详细的了解做不到。

比如我在冠名的时候,我不能说“送礼”,我只能说脑白金。所以要不要冠名还是要看是哪一类产品。如果有一个产品它需要两三句话才能说清楚,可能冠名就不行了。第三章

如何成功管理多元业务的企业?

第一节

我是如何管理多元化的业务

集中优势兵力

毛泽东思想里更多是一些哲学或者一些方法论,他那些东西的运用不光局限于战争。比如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你如果研究研究它,很多现在都还是实用的。

十大军事原则里面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他这个思想是从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一直在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其实我们做企业也是这样,我们做企业能不多元化尽量不多元化,这是一个。

第二个,一个企业不是说产品越多越好,不是说产品型号越多越好。其实有一个主打产品,有一个特别大的产品,就够了。

产品能少一个就少一个。少的目的是为什么,目的不是为了偷懒,其实就是毛主席说的这个“集中优势兵力”,集中到一点上去,把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全聚焦到一点上去。

毛泽东思想里面有很多我觉得是很宝贵的财富。可能很多思想并不是毛泽东的,也可能是孙子的。比如有一点,我觉得跟孙子是很相近的:你2倍于敌人的时候,你不要围对方,你一定要5倍于敌人的时候才去进攻他,10倍的时候才围城。

毛泽东有很多东西,有可能是古人的。但是他通过总结,把那里面古人最精华的,总结到他这里面。所以毛泽东思想里面,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

战争年代的毛泽东,我觉得应该当之无愧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伟人。我没事的时候还在看他的书。

同一个时间,我一定只管一件事其实我是违反了这个原则。我现在做了3块,一个是保健品,后来又做了网络游戏,现在我又搞金融投资,主要是投资银行。

同时搞了3个。其实按道理,我感觉就凭我的能力,做这3个,3个都要失败的。好在我过去失败过,开始我就知道我会失败。另外我的脑白金的业务都已经交给团队管了。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一个纪律:同一个时间,我一定只管一件事,不管两件事。

当我开始做网络游戏的时候,脑白金尽管我是股东,那个时候我还是100%股的股东,但决策我基本不参与了,最多就是他们来找我聊聊天。

平时我不参加董事会,不参加管理性质的任何会议,也不参加他们的策划性会议。

我全力以赴做网络,另外搞一摊子,也没有抽原来的团队。就另外招一些新人,去开发做了新的“征途”这个公司。

这个公司上市之后,我把它理顺了,把脑白金的总裁调到这边当总裁,我又不管它了。所以现在,这个公司尽管我还是董事长,还是CEO,但是这个公司我全权委托给总裁去管了,就是刘伟。我觉得她管得挺好,比我管得要好,所以我现在也不管她。遇到重大决策的时候,她会来找我来商量,征询我的意见。

在整个过程中,决策权我基本上是让出去了,然后我才去做了第三件事:投资金融。

金融现在我自己在管,当然这个团队人也不多,也不到10个人,我现在带着这个团队在做这一块。第二节

为什么决定进军网络游戏产业?

保健品空间不大

其实我当时决定不管保健品这个业务,有一个原因。

当时我决定不管的时候,中国市场上已经有3000多个保健品,销量第一名是脑白金,销量第二名是黄金搭档,等于我两个产品都已经做到最前面了。

你要再使劲往里面做,销量还有多大上升空间?

后来我研究认为空间不大了,为什么不大了?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消费者对保健品普遍不信任,而国家又打压,出了很多法规打压它,把保健品这个形象搞得特别差。

其实保健品里小公司也许骗人多,大公司其实还是很少有骗人的。但是保健品这个形象太差,再往下做,比如再增加10亿的销售有可能,20亿就很困难了。你想做到100亿是没有可能的。10年前的十大保健品公司,现在就剩我们一家在那坚持着,剩下的9家全垮掉。

我一看这个苗头,觉得在这个行业施展不开了,其实我挺郁闷,我就玩游戏。一开始我没想去搞公司,其实我是去玩网络游戏了。玩着玩着,就想自己搞一个,就搞了一个游戏公司。第三节

网游行业的盈利模式是怎样找到的?

好游戏也是改出来的

从游戏公司成立到美国纽交所挂牌,用了3年。做《征途》的秘诀在哪儿?为什么别人收费很难,我们就找到收费的那个点了呢?其实都是靠心血熬出来的,只要你路子对了之后,你就不断地浇灌心血。

我们过去所有的好广告,其实也都很少有一次性成功的。只想一下,一下出个好点子,然后把它实现了,这种很少的。方法出来了之后,必须不断地测、不断地试、不断地修正,要心血去浇灌,才能出个好广告。

网络游戏也是这样。我们的游戏刚做出来的时候,是很不好玩的一个游戏,非常难玩,我每天就在里面玩,平均是15个小时在游戏里待着,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我全在游戏里面。我这样待了两年,外面我都没有朋友了,我也不用手机的。

我基本上就在那个虚拟世界真的待了两年,每天不看到太阳我是不睡觉的,太阳出来我才睡觉。这么熬了两年,玩的时候发现哪个地方不好,连夜把技术人员叫起来,叫他起来去改。

之后我睡觉了,醒来后就看改好了没有。

网游商业模式也是试出来的这么折腾,第一,游戏改好玩了;第二,商业模式也出来了。

因为以前网络游戏的收费模式,全部都是时间点卡。也就是不管你玩不玩,你先交钱,比如5块钱1个小时,你要买就买100块钱的,我就让你玩20个小时,以前都是这样的。

我在这个游戏里面玩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玩家都是学生。我那时候没收费,因为他们说只要一收点卡他们就不玩了。

其实游戏里面有很多人是愿意花钱的,像我在游戏里就属于愿意花钱的。

我曾经为了玩盛大的游戏,花7000块钱买了别人一个账号去玩。像我这种人挺多的,有的人比我还舍得花钱。这些人就觉得,一般的学生可能靠父母给点伙食费在里面玩,像我这么有钱在里面,我的优势出不来,他心理也不平衡。然后这个有钱人他在里面他需要那些没有钱的人。

游戏主要是战争,要打架,如果没有钱的学生都不玩了,要打架时候你拿刀砍谁去?所以没人了有钱人也不爽。所以我就研究,应该是这样:让这些没有钱的人不用花钱,就在里面免费玩;但是有钱的人,你就去花钱去,让你花多多的钱,你在里面要建你自己的组织,比如说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帮会,你的帮会的小兄弟小姐妹们,他的钱你也得出,反正你有钱也不在乎。

后来一测试就发现,这个方式在在线人数、实际收入上,都成立。第一,在线人数,如果用时间点卡,我只能做到1万在线人数的话,我用这种方式,在线人数可以做到十几万人,人数可以多很多。人一多,游戏就热闹。

第二个,收入,如果在线人数一样,以前的1万人和现在的1万人,用我这种方式,人均收入会比以前的人均收入方式高7倍。

为什么?

有些人他愿意多花钱,在里面花几百万的人挺多的。几百万如果是用你过去那种点卡,要够他好几个月的。

让游戏玩家有荣耀感为什么愿意花几百万?

因为不玩你不知道。

在虚拟世界里,现实世界的人无法理解。在那个世界里面,他有他的荣耀,他有他的社会关系,他在那里面他有自己的太太,有自己的房子,这个太太是人,不是机器。然后他有自己的家,里面也能布置得很好。如果太太很贤惠的话,这个地方挂一幅油画,把席梦思床搞得很漂亮;然后在那个国家里面,如果他的能量强,他可以当国王,当了国王可以任命宰相,可以任命大将军;如果说隔壁哪个国家来我们边境侵扰了,我们要教训他,他在游戏里面吼一声,千军万马就跟在他后面,拿着刀就往前冲;他的那种成就感,其实我觉得不能说就一定是负面的,某种程度上不是负面的,它是现实中无法体验到的那种荣耀,那种快感。

所以作为一种娱乐,有人愿意花这个钱买到这种享受。

游戏世界里面,凡是玩过网游的都是应该能理解的。现实中就觉得理解不了,因为你不是那个世界的人。

让有钱人为游戏中的好友花钱要他花更多的钱,最主要的是,要让他的钱往自己周围的人身上花。因为其实游戏里面是个社会,那里面有很多朋友,有很多敌人。尤其有敌人的时候,他周围更需要有朋友,朋友关系要更加亲密。里面除了有亲密的异性,其实还要有很多亲密的同性,要志同道合。然后要做到,有钱的人,他要为自己的小兄弟们花钱。

在那里面打拼世界的人,闯天下的人,他可能没有钱,他可能是个学生,或者他是一个下岗工人,但他很会玩,他和有钱的大哥玩得很好。我就让有钱的人为他花钱。

一般人都是有良心的,你为我花钱了,这个大哥需要帮忙,我肯定是两肋插刀。所以他两个关系就更好,关系更好大哥就更愿意为周围的人花钱。所以这个花钱尽量要做到,要鼓励、引导一个人为自己游戏中的好友去花钱。

让男玩家为游戏中喜欢的女玩家花钱游戏中收钱的点,以前挺多,现在收敛了一些。因为别人都说我们太黑了,所以后来减掉很多。

以前可能有七八十项收费,后来减到只有十几项。

这些收钱的项目,最典型的是武装自己。比如一些女孩子,为了让自己在游戏里更漂亮,就要花钱。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搞一个活动,在情人节时候,在游戏里,卖玫瑰花。游戏里1块钱人民币1朵玫瑰花,当然那是虚拟的不是现实的,我们制造成本也是零。

卖玫瑰花,是说让男的去买,献给女孩子。开始的时候,有的人就买99朵,献给一个女孩子,只要他一献花之后,马上游戏就有公告,“谁献给了谁99朵玫瑰”。这下大家就在那拼起来了,就开始有人买999朵,最后就9999朵。因为游戏里面一旦他喜欢那个女孩,有时候他就不在乎钱。

有的人对自己花钱很抠,他对别人是不抠的。所以大家就拼,看谁更爱自己游戏里的另外一半。

那天我们卖玫瑰花就卖了可能有5000万。

网游世界的定价方法定价是怎么定的呢?首先你不能让消费者觉得贵,要让他能接受。比如像前面这个玫瑰花,你要定到100块钱一朵,几乎就没什么人买了,你定到1块钱,大家都能消费得起。但是你可以靠机制去引导他多花钱,上量,上不封顶。

举个例子,比如我有个游戏,我要在一个刀上面镶一个宝石。在我们设计中,这个刀是最极品的刀,需要他花1000块钱。但是如果说你买一个1000块钱的宝石镶上去,这个肯定大家就不买了。

我们后来设计的方式是这样,让他10块钱买1颗宝石,往上镶,成功概率是1%。其实最后也是1000块钱。但是这种他就容易接受,消费面就会宽。

只要是面向消费者的生意,都要研究消费者

这种消费心理,靠试错,还是试错。

方法很简单,因为我本身就是游戏里的玩家,当然那些玩家也不知道我是谁了,我就跟他们聊天。

我有个什么想法,我先是从侧面问他们,当然我也不能暴露出自己。

我就说,其他的游戏里,想干个什么什么事,你们觉得这个好不好?其他游戏要推一个什么东西,你们觉得怎样。

我会问10个、20个玩家,听他们的意见,根据他们的意见我再来作初步的判断。

只要面向消费者的生意都是这样。

只要你这个公司不是做生产资料的,不是做钢铁的,只要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我觉得都面临这个问题,你都要研究消费者。第四节

网络游戏的营销如何进行?

网游营销靠口碑网络游戏的玩家,因为他要不断地玩,他大部分时间要在游戏里面待着,在网络上待着,他不看电视,不看报,所以传统的广告对他是无效的。最多在一些网站上打点广告。所以广告对他是施展不开的,所以广告基本上是没用的。

另外,网络游戏的传播最主要靠口碑。

比如我的一个同事说好,我一般会相信,我直接就去玩了。

所以网络游戏,你如果想把销售额提高,最最核心的是什么?游戏好玩。

只要游戏好玩,玩家不愁的,因为靠口碑就行了,玩家可以带玩家过来。

保健品不一样,保健品有3000多种产品,即使脑白金同一类的产品还有30个。这些产品都不差的,都是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生产的,产品质量也都不差。

这时候营销的核心是,谁能知道你的产品,这个就是关键。

你要提高你的销售额,就要靠更多的人知道你的产品,才能提高你的销售额,这种公司就是营销驱动型的。

口碑这个东西,在现实世界是很慢的,但网络游戏不一样。

网络里面传播是很快的,一般来讲,因为这些人是在网上见面的,一个人说话,一下子很多人都听得见。通过聊天工具,通过一些社交网站,他很快能让大家都知道。所以网络传播速度比现实要快很多。

对网游世界的定价、具体操作,因为走到消费者里面,我才少犯不少错误,这跟脑白金是一样的。

其实不管是谁,都会犯错误,我是老犯错误的。

我做事的时候,最早的时候产生的想法,事后证明,错误的在70%。但是我过去的15年,犯的错误相对来说比较少,在企业家里面我算是犯错误少的,就是跟我后面不断地修正、不断地付出心血有关。第五节

我为什么看好民生银行的投资?

10年之后的银行会很值钱

我适合创业不适合守业,我一看,网游这块没什么新鲜感了,所以我现在又去搞银行去了。

前面都是和消费者打交道,人家要买我的东西。现在是我买别人的东西,好像前面可依据的经验,在这个新领域起的作用不大。

其实我就是找一帮人,找一帮专家,研究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未来5年、10年,中国会怎么样。

当时我们就研究,未来的银行和保险,10年之后会很值钱。所以后来我就投了这两个领域。这个事跟我以前做的事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了。

我就敢取消银行收费

两会期间,大家都在骂银行的收费多,每个银行都100多项收费,还有好几百项的。我跑到民生银行的部门去问。民生银行总共收费项目70多个,比其他的银行少。

我就问这70个面向消费者的收费项目,比如挂失收费,存折丢了要挂失收多少钱。我就问他们,一年这些收费加在一起,总收入是多少钱。这块总收入一年是两亿多。我说,你看今年光是上半年就191亿税后利润。你收费这块才两亿多收入,全部不收了不挺好吗?没有一个银行敢那么干的。

我直接找董文标董事长去谈。最后他说你要是这么搞,的确是,马上民生银行的存款保证要以千亿为单位地增加了。但是他说其他的银行会来找他算账的。他就不敢干。

我心想,我要是董事长这个位子我就敢。如果取消这些收费,一下子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存款肯定大幅度上涨。你说那两亿要它干吗,也就占全年利润的不到1%,全年收入的不到0.5%,还为此背个骂名,说银行收费收得多。你打一个存折才多少钱呢?我就免费给你打,你总不能天天丢存折吧。

民生银行贷款的质量非常好银行收到存款之后,都是要贷出去的,贷给企业。因为我是经历过成功、经历过失败的,我见过很多企业,我能判断出那些来贷款的企业靠不靠谱,哪些企业给它贷款是有危险的,哪些企业是可以放心的。

我要判断。因为我要判断银行的资产的质量。银行最主要就是它的贷款质量高不高,如果质量不高的话是要出问题的。民生银行做贷款的质量非常好。

民生银行在贷款上面,是宁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那种,只要看有一点毛病、有一点危险,它就不贷,它相对来说控制得还算不错。

我在投资它的时候,我心里踏不踏实,对我增持还是减持是有帮助的。

民生银行中层干部我都聊过我并不是看财务报表这么简单。

我要确定投资之前,比如民生银行,我一定要到民生银行里面去,要到它的中层干部里面去,跟他们聊天。我要问一些真话:到底他们这个部门业务怎么样,现在是什么状况,未来会怎么样。就是要有一个判断。到底好不好,还是要有个判断。

我不做短线其他的营销经验对我投资金融没什么帮助。过去的积累,面向消费者营销的这些东西,在这个地方用处不大。

我不做短线。因为我也做不了短线,我进去资金都比较大。

比如像民生银行,我投得最多的是民生银行,我又是董事。董事有个规定,你最后一次买卖,6个月之内是不能反向操作的。就是说你今天买了,6个月之内你不能卖;如果今天卖了,6个月之内你不能买。所以我是做不了短线的,我只能做中长线。

我觉得投资民生银行挺好。我觉得再过3年,这一块我应该能赚大钱。我坚信这一点。

民生银行是中国银行里最有特色的因为民生银行是中国银行里最有特色的一个。它是民营企业,银行里面,只有它一个真正是民营的。

你就看晚上7点钟,金融街那些办公楼,只有民生银行的灯是亮的,其他银行的灯是瞎的。然后你到11点再去看,民生银行的房间里灯都还是亮的,其他房间早全瞎光了,这就是区别。

你看工行、招行、农行、建行这些,他们觉得我是长子,我是大银行,所以这个业务不能丢,那个业务不能丢,大企业不能丢,中层企业不能丢,小企业不能丢;华东不能丢,钢铁我要占住,矿山我也得占住,他们是这种思维。而民生银行是个后来者,是个很小的银行,比现在很多银行小很多。

民生银行企业文化有狼性我10年前投了两个银行,一个华夏,一个民生。华夏我投的钱比民生多,那时候华夏比民生大两倍。

现在,华夏不到民生的1/5。

华夏是个国有企业,北京副市长退休了去当董事长,那个体制不行。

我现在还是华夏的前十大股东,但那个钱已经不怎么值钱了,当然也赚钱,现在那十几个亿全部是净赚的,我卖了。

民生银行机制不一样,它的企业文化有一种狼性。

它是这样:我不要求全,我看哪一块最赚钱,哪块风险最小,我就集中精力攻哪一块。所以,小微企业贷款就被它攻下了。

现在全国那么多大企业,这么多大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民生银行是排在第一的。工、招、农、建比它份额小很多。小企业贷款50万到500万的贷款,叫小微企业贷款,他们大银行不愿意做。

但民生银行它自己创了一套套路能做,而且很赚钱,贷款利率年息13%。

这个利率高,所以这块它非常赚钱,所以这块就闯出来了。

民生银行推出的产品是经过测试的中国是这样的,大家如果都觉得一件事风险不大就都来做了,都觉得风险大就都不来做。

但是民生银行这点挺好,它就去研究,去试,去测,后来分析发现,银行贷款风险最小的,其实就是50万到200万的贷款。

为什么呢?

一个人如果要贷款,一般都是工商注册的他这个个人,作无限担保的,他为了50万块钱,自己老婆不要了,家里房子不要了,汽车不要了,还得远走他乡躲债,还得怕公安来追捕,值不值?

为5000万他干,为50万他不干,为了这点钱他不值得。

所以最后测下来果然是,民生银行这块坏账率极低。

民生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打通产业链

后来当其他大银行缓过神来了,来做这块的时候,民生银行转到2.0版本了。它以前叫小微银行1.0。

现在2.0是什么呢?过去它是做散户的,散户还有0.3%或是0.5%的坏账率。它后来改做系统了,就是做一个产业链。

比如像大理石,有人要贷款去云南、去希腊开采大理石。我民生银行贷款给你。

你的机器什么的,都是我银行给你出钱,但是我的要求是:你只能卖给我的客户。

然后粗加工的大理石它又发展一百家,粗加工的大理石作为我的客户,只能在我民生银行结算,不能跟其他银行发生任何业务往来。存钱不能存在别家,也不能跟其他银行贷款。

然后这些就是买这个大理石的钱,买的60%或者70%的钱,我民生银行贷给你,这些人很开心,他只出30%的钱,剩下的民生银行付钱给矿山了。但实际上,这些都在民生银行一个电脑里转,其实民生银行最后没出钱。

然后粗加工过的大理石,必须卖给这两百家精加工的,精加工的这些也是它客户,精加工再卖给多少家,最后再卖给全国两千家大理石经销商。这条产业链全是民生银行的。

其他银行想进大理石这个行业,它进不来了,被民生银行垄断掉了,因为它签了排他协议。

民生银行其实把这个搞完之后,银行一分钱没出,都是客户的钱。客户的钱存在这里,银行说我贷给你,其实银行的钱贷给你之后,银行就在这收手续费,而且利息还挺高。他就把这个产业链打通了。

其他的银行做不了,这个很苦的,打通一个产业链需要两年。

民生银行现在正在打通50个产业链,一个产业链真打通成功之后,平均一年有50亿的利润。

国有银行哪能去干这种活,这种活太累了,只有民营银行能做成,所以为什么他们累呢。

民营机构机制灵活招商银行也不错,它的盘子比民生银行大,但是招商银行的高速发展期过去了,所以招商银行最近内部老开会,学习民生。

招商银行它现在发展有点停滞,但改造好了还能起来。我也买了,民生我是赚钱的,招商银行是亏钱的。

平安保险我也买了。

我看好平安,它也是民营的。因为这个大的金融机构,民营的是占很大优势。

你就看员工收入,人均收入越高的金融机构越安全。

如果金融机构在给员工发工资的时候,抠抠缩缩,然后再去按照组织部的有关规定定工资,那种金融机构没什么投资价值。我去平安去调研的时候,他们不久前刚给3个韩国人发了5000万的奖金。

为什么?因为当时有一块业务,内部竞标考核能力,最后3个韩国人竞标上了,他们果然最后把这个利润做得非常好。平安就按照事先承诺就给兑现了奖金。你要到四大国有银行里面就做不到,民营的机制灵活。

我到平安去调研,没有跟中层都喝酒。但我跟马明哲喝酒,也跟副总这个阶层聊过,因为我投资量没有民生那么大,所以我就没有那么认真。

没研究透的我不投我当初投民生银行的时候,我下面的人,包括我的朋友都说,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面。但是我原意全部砸到民生里去,然后大家都觉得这样不好,我就拿出相当的比例出来去分散一下。

现在回过头来看分散错了,就民生赚钱,其他的都赔钱。

我的一个原则:不了解的、研究不够透的,我不投。美国公司我没办法研究透,我外语这么差。其实美国现在也有一些中国概念股。我们公司也在美国上市。但我不了解的公司我一定不投。

有人做茅台的股票赚了钱,我觉得恰巧是茅台这个公司利润高速增长了,每年增长40%,连续这么三四十的成长,那人正好恰逢这个时候。让我买我就不敢买,市盈率30多倍。

民生银行的市盈率是4倍①,增长速度民生银行可能比它还快,你说我不买4倍,我干吗要去买30多倍的?

那个买了确实能成功,但那个是基金把它抬起来的。我现在不会买,它如果要跌到4倍市盈率我就买。第六节

如何评价教科书中的营销理论?

实事求是,自己多花时间去检验教科书里的理论,有的是有用的,但很多是没有用的。

比如科学的理论,教科书里面肯定是对的,但是像营销,这个东西它是没有标准的,它是很难验证的东西。

那些理论,尤其是早期的时候,都是一些广告公司瞎编的,美誉度这个度那个度,一大堆衡量指标,都是骗客户、骗厂家多掏广告费的,这种我觉得没什么用。

还是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哪怕要自己多花一点时间,也还是要多想一想,多完善完善,多花一点时间,去试一试,去检验。我觉得用这种方式,情愿慢一点,但是减少一点错误。就营销方面,靠教科书那个风险更大。第七节

创业应该注意哪些?

创业,最好主攻一个方向关于创业有几点。

第一个,不要搞多元化,尤其企业不大的时候。我觉得能少干一件就少干一件,不但不要多元化,而且创业的时候最好主攻一个方向,要做就做一个产品。你要做这个产品还不能说平均用力,一定要把你的核心竞争力那一点用足。聚焦聚焦再聚焦。凡是你想干的事越多,你失败得越快。

反正我看得太多了,只要违背这个规律的,今天见了这个他想做这个,明天他又想做另外一个,后天一问,他总共在做三个。再过一年问他,他啥都做不成了,因为他已经破产了。但是如果他坚定不移地就是聚焦到一点上面,做一个产品,把这个产品给他做到极致,所有的团队、人力、财力、物力,全部押到这个上面,这种成功概率比其他的要大很多。要专一。如果违背这个,我觉得失败的概率相当大。

民主决策后要坚定地执行

再一个就是,我觉得在公司内部,民主集中制很重要。早期我在公司的时候,往往我不民主,然后中间也有过不集中的时候,其实都不是很好。公司的决策一定要既有民主,又有集中。任何一个人脑袋都会犯错误,你是老板,是个天才,你也会犯错误。我前面说,我过去自以为想成熟的,70%的都是错的,我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错误的东西是很多的,所以我只能和自己的企业内部骨干多交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决策权一定要民主。一旦大家共同努力,某个想法认证完了之后,就要果断地决策。决策完了之后,只要不是方向性错误,就要坚定地执行。不要经常停下来调整调整,再停下来调整调整。有时候登山有很多条路,有可能你选的这条路不是最近的,有可能远一点,但是如果你坚持走;总比那种你走了一条路,发现不是最近的,说另外一条路近,然后再下山再去登那条路,发现又不是最近的,登了一半再下来,总比那种好。所以公司管理机制上,要尽量地走民主集中这条路。

营销驱动型公司,老板要亲自抓营销营销驱动型公司,我觉得老板必须自己抓营销,必须自己抓广告。只要老板不自己亲自抓的,这个公司一般没戏。

如果是靠一个副总抓的,那这个公司如果有戏的话,将来这个老板肯定要被这个副总开除掉。

因为老板亲自抓营销,就意味着这个公司的命脉是掌握在你手里了,其实比你掌握着资本还重要。

对于营销驱动型的公司,营销就是个舵,你作为一把手你自己都不去管这个方向,管这个最重要的舵,那这个公司很容易出错。

老板重视,并不是说老板一定要比别人聪明。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老板比员工还是聪明的。但是即使你不聪明也没关系,因为只要老板重视这件事,整个公司上下都会重视这件事。

如果老板一年都不听一次广告的汇报,这个公司搞广告的人都不用心了,都想换部门了。所以老板亲自抓,其实是必须的。

像网络游戏,我就亲自抓研发,也就是产品,产品的体验。①这个也很重要。大家一看我抓,所以整个研发人员,就特别注重这块,去开发个新功能,特别注重消费者的感受。消费者会不会评价好?好还是不好?这个对公司就有无形的压力。

广告也是。我一抓,全国的骨干、分公司经理、总部的人,就每天自己也在那琢磨广告的事,消费者的事。

老板亲自抓,更大的作用是:整个公司的资源,人力、财力、物力,会往那个方向去流。老板不管,那个地方资源是缺乏的。

创业者如何统一个人兴趣与市场需求?创业的时候,究竟是做自己喜欢的,还是做市场特别有需求的?我觉得取决于这个老板的性格,如果老板是浪漫型的,那就应该做自己喜欢的,如果老板是一个任劳任怨的,那就是做需求。这个跟老板性格有关。

好像每天也得任劳任怨地在那辛勤浇灌,但是我有兴趣。我每天玩游戏我觉得挺浪漫的在里面。

别人觉得你怎么天天趴在电脑前面11个小时还觉得很开心,别人觉得我很苦,所以这是兴趣,因为我本身就是喜欢玩游戏。

我以前不管保健品的时候,上班的时间偷偷玩游戏,因为每天在公司,有时候别人偶尔过来跟我汇报工作,别人一敲门,我就把电脑屏幕“嘭”地给按掉。

要是下属看见老板上班时间玩游戏,多丢脸,不准他们玩,你自己在玩。

后来我一开发游戏,我就理直气壮了。这个主要是兴趣。我的用人心得选人标准就是两个,毛主席说的又红又专。

红,指人品好;专,指他的业务好。其实这个是两方面的,其实任何一个团队,你在周围找人,都是能找到合适的人的,又红又专的人都是能找到的。

红,我想稍微有一点经验的人,其实他的人品早期还是能看出来的;专,其实很大部分跟培养有关。

你如果给他放那个位置,却不授权给他,那他永远专不了。你要把他放在那个位置上,还要授权给他,然后就培养他。

当然我有一个特点,其实我挺保守的。

一般关键岗位用人,我都是用跟我10年以上的人,像刘伟都已经跟我快20年了。几个关键岗位的人,跟随我差不多都在15年以上。这种人,能力你肯定了解了,跟你3年你就已经很清楚了,红的问题自然解决了。

过去给他这么多经济上犯错误的机会,他都没犯经济错误,经过考验的,所以也没事。所以我用人上面,我觉得还好,从没出什么太大的问题。

要允许下面的人犯错误用人,他可能是70分,我可能是90分,我授权的时候,我就要忍受这个20分的差距。必须忍受,我也能忍受。

比如我前面说的保健酒,我看到就不行。这个做是能做,但是我总觉得,最后这块的利润对公司的贡献,比脑白金会小很多。

虽然我觉得不行,但是决策权在他们。最后他们就做了,当然也不能说是失败的,但是也不能说是成功,所以他们自己后来也觉得我当时的提示是对的。但交一次学费不就好了吗?下次就不这么干了。

如何授权我授权比一般的老板会彻底一点。就是下属非常坚持的,如果我又不是说100%有把握的,我一般不会否决他。我只是觉得,我也没有把握100%说会失败,最后它也不能完全说失败,但是称不上成功,称不上大成功,所以我觉得花那么多精力比起来不太合算。

我还是觉得,选中了人,然后给予授权,给予科学的一些监督,就行。

我的几个企业,用人都是用的我内部的老干部,但像创业的人,上来就应该这样:你先带他带一段,送一段,然后充分授权,因为他只有在充分授权之后,成长才能更快一点。

史玉柱营销 篇4

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像刘欢唱的那样,从头再来........仍然能够站在这个世界上混出个人样来,这样的人往往比那些一路平安走过来的人更加值得敬佩!在书中,史玉柱毫无保留地回顾了创业以来的经历和各阶段的思考。全书没有深奥的理论,铅华洗尽、朴实无华,往往在轻描淡写之间,一语道破营销的本质。关于产品开发、营销传播、广告投放、团队管理、创业投资等,史玉柱都做了独特而富有洞见的思考,在启迪读者的同时,也为中国商界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商业思想记录。随便翻翻就有收获,反复体会更觉深刻。史玉柱是成功人士,但我们不要太在意他的成就,而要学习他为什么成功,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成功的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读完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还是很多的,总结一点就是人要有目标、有想法,更重要的是行动。最大的收获就是:

一、我们要学会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就是培养自己的反应,一定要与众不同。

三、是要成为怎么样的人能做成多大的事关键在于:眼界、心胸、永不放弃的精神!

史玉柱说,一个企业实际还是靠人,他认为,人才是相对的,并举例说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其他企业里面,是个人才,那只能说明在那个特点环境下,是个人才。换了环境,你就不一定是人才。”“……即使是个人才,但是原来的队伍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会接纳他的。你老总、董事长再怎么扶他,只要中层干部抵制他,只要内心里每个人稍微抵制点,他工作都开展不了。你再有本事,只要大家都抵制你,你也没办法。”并且史玉柱也说了,不可能为了引进一个人把所有人都换掉。史玉柱表示,团队要充分授权,对了解情况的人要给决策权,同时利益机制要搞好。所以,企业要的是一个好的管理,一支好的团队。

建立一个好的团队,切合公司实际的制度体系,管理工作和员工的行为,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就会出现一支井然有序、纪律严明的团队。所以,我认为要从的小团队做起,要运用各种形式,加大学习力度,抓执行力,抓落实兑现。搞好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搞好班组文化建设,激励员工不断改进工作品质,提高业务素质,达到团结进步的目的,发挥在团队中的作用。

史玉柱营销 篇5

从“黄金酒”的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其推广模式几乎会完全沿袭“脑白金”。依旧是做个样板市场,然后在全国市场进行模式复制。市场运作的手段还是天上做广告,地下搞渠道。产品依旧是定位在礼品市场。史玉柱的三个月将实现10个亿销售额的大胆预言,说明其对“黄金酒”的钱途充满了憧憬,给人以胜券在握感觉。尽管“脑白金”在早期遭遇过不少人的前景预测,但结果却与他们想法背道而驰。俗话说:胜者王,败者寇,赢家的行动轨迹自然会被人演绎成经典案例。在日趋成熟的消费市场上,一招鲜,还能吃遍天吗?作为一个对保健酒市场有些了解的人,我也在这里做一个预测:“黄金酒”要创脑白金的销售规模奇迹实在是“蜀道难„..”。

行业规模是突破销售规模的先天壁垒

中国的保健酒在近几年一直保持着年30%的高速增长,但起步数字比较低。曾有人妄言,2008年的中国保健酒市场会突破100亿的销售规模,可实际的数字却与其想法相差甚远。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2008年保健酒的整体销售规模还没有不到60亿元。

行业人士早就预测,中国保健酒的市场规模在100亿。这个数字在我看来,应该是比较靠谱的。毕竟整个白酒市场的市场规模也就1000亿。就区域消费习惯和白酒消费者消费价值取向而言,保健酒只能是应保健需求对饮酒习惯的一个补充,100亿规模已经是个顶级预测了。“黄金酒”的出现,可能会成为保健酒市场的助推剂,加快行业消费集中,提前实现规模封顶,但完成这个过程至少还要用上两年以上的时间。

与保健酒市场相比,保健品早在3年前就已经突破了500亿的市场规模,2008年已经到了近700亿。“脑白金”系列占据保健品整体的市场份额也就在3个百分点左右。这还是依靠媒体疯狂强奸消费者眼球获得的。“黄金酒”依靠“脑白金”模式,采用陈旧的运作手段,能在保健酒市场获得多少份额?按照“脑白金”的成功与获得的市场份额回报比例来分析,3%的市场占有率,也就3个亿左右的销售规模,即使比“脑白金”运作结果好上一倍,无非是6个亿左右。特别是将“黄金酒”定位在礼品上,这种推广导向在保健酒领域正在被逐步淘汰,将来能有多大胜算,我很难预测。据我所知,保健酒礼品运作大王——椰岛鹿龟酒,在全国礼品市场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年销售规模好像从来没有超过9个亿。而且,其礼品市场的份额还在逐年萎缩。

估计史玉柱和他的巨人也没有将目光仅仅瞄准在保健酒市场规模上,更多的是想侵蚀白酒、保健品的市场份额。如果有这样想法的话,我觉得还是有战略远见和图谋的。“黄金酒”能吃到,或者能吃掉多大的白酒、保健品的市场份额呢?读者从下面的分析上,因该可以见出端倪。

白酒消费难以替代。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市场份额萎缩不到哪里去。通观近几年的白酒市场发展趋势,白酒年产从1995年的800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210万吨,2007年又上升到300多万吨。但是,总销售额呈上升趋势,即量跌价升,达到约1000亿左右。白酒消费者更加成熟和理性,市场的细分更彻底,份额正逐渐向名酒、优质白酒、中高档白酒集中。白酒消费习惯和性质难以替代。白酒在商务、招待、宴会等交际与应酬场合饮用,可以烘托气氛,融洽人际关系。喝保健酒,这种效果自然无法达到。喝低档白酒和为了过酒隐的消费群体,保健酒更是无法达到口感、幻觉等感观上满足的。椰岛鹿龟酒央视、地方N次“既过酒隐,又补身体”教育,消费者都无动于衷。“黄金酒”的礼品定位与推广导向,对消费者消费习惯与观念转变的教育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只能是送礼。

当保健品卖,功效没法诉求。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过度竞争,监管政策不完善与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一些保健酒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夸大功效宣传,使得消费者对保健酒的实际保健功能信心不足。任何一个功能模型定位的保健品,实际的功效要远远超过保健酒,这点,消费者可能比我们还清楚。保健酒送礼对象也只能局限于中老年男性,没见过几个人买酒送妈妈,送阿姨,送奶奶,送姐姐。消费观念、习惯没有彻底扭转过来,几乎没有办法做到让人买了送女性。不可能象“黄金搭档”那样,进行全方位的消费人群覆盖。想让“黄金酒”成为“脑白金”的市场地位接班人,我看可能性不大。

保健酒礼品市场的规模有限,整体销售规模不到15亿。保健酒做礼品市场的主要销售机会都集中在中秋、春节两个传统节日,两三个月左右时间产出全年80%以上的销量。销售量与销售时间过于集中会造成两个不良市场现象:一是保健酒不能畅饮,老人在这段时间收到的保健酒,一年都喝不完。笔者曾经在保健酒销量比较集中的华东市场做过入户调查,47%以上有老年男性的家里,都有6瓶以上数量的各类保健酒,有的早已过了保质期。不是进了消费者胃里的即时消费,就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消费,消费者还会逐渐产生品牌厌恶。二是渠道积压,退换货频繁。由于保健酒有保值期要求,在销售旺季内要保证通路货源充足,经销商、终端库存大量积压。最终只有满足客户要求,进行退换,临近保质期、过期的都有,造成严重的销售损耗。

市场区域化集中度高。中国保健酒市场消费区域主要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两湖(湖南、湖北)。而保健酒礼品消费市场70%以上份额都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这两个区域恰恰是保健品主销量产区。保健酒要想在全国市场形成礼品消费规模,恐怕还要等上若干年。

狮子再猛难敌丛林狼

可能多数人都在《Discover探索》上看过这样的两个场景:情景一,非洲草原上,一头强壮的狮子正在享用一只刚刚捕获的羚羊,却引来了一群丛林狼虎视眈眈。为了不给自己造成伤害,狮子只有选择放弃猎物,极不情愿地离开。因为它深知,单打独斗,狼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跟一群狼斗,自己肯定寡不敌众,搞不好会丢掉自己的老命。自知之明是生存的重要法则,百兽之王也不例外。情景二,亚马逊丛林里,一条身材巨长的森蚺误闯满是食人鱼的河流里,立刻遭到群体攻击。溜的快的满身是血,千疮百孔,跑不掉的很快就变成一串皑皑白骨。再大的个体,也难敌群体的力量,特别是数量悬殊到极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

保健酒市场规模有限,竞争本来就暗潮涌动。此时,却来了只食壑难填的大鳄,在引起短时间的一片恐慌之后,平静就产生了智慧,思考就会有应对策略。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这里不少企业还是保健酒行业深藏不露,修炼多年的深山老道,几斤几两不是你三天两头就能摸透的。就是一些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仍旧继续修炼的猢狲小妖和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的半人半妖,也不会束手就擒,坐以待毙的。如果这些危机促使他们形成“熔金”联盟,真的会够“黄金酒”自己喝一壶的。一人一口,也会把它啃的遍体鳞伤,元气难存。此次“黄金酒”高调出场,等于是给了早已保健酒企业们敲响了警钟。我猜测他们会经常通宵达旦,研究对策。保健品跟保健酒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保健品从杂乱无章的时代到现在,市场细分已经比较完善。“脑白金”之所以能游走江湖,所向披靡,我认为主要是原因之一就是其发迹于乱世,也没有明显的竞争对手。恶性、过度竞争是很多早已命丧黄泉,或病入膏肓的保健品的致命伤。保健酒现属于高速发展期,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具体功能细分市场竞争。只要是保健酒,都有可能是竞争对手。有些企业对市场的运作认识已经非常深刻,而且有的也总结,并摸索出了比较明确的运作思路,建立了专业化的团队。“黄金酒”仅在个别区域做了试验,就扮成行业大哥的样子,要篡权夺位,一统江山。劲酒、椰岛鹿龟酒、椰岛海王酒、致中和五加皮、张裕三鞭酒、茅台不老酒、张大宁等众多品牌,谁也不会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

从保健酒的竞争与生存状态上来看,“劲酒”傲立餐饮渠道,“椰岛鹿龟酒”稳居礼品市场老大,“宁夏红”固守商超渠道,“张大宁”地方小报加药店渠道小打小闹,“茅台不老酒”做做团购销售。大家虽有一定的冲突与竞争,但在表面上还是一堂和气,相安无事的。“黄金酒”的出现,在行业中势必掀起急剧竞争的波澜,在混战中能独善其身,明则自保吗?我看很难摆脱竞争泥潭。身陷囹圄,腹背受敌的残酷竞争状态,是其在新长征路上要面对的严峻考验。

以礼品市场为导向的推广手段已经落伍

从近几年各品牌保健酒的市场份额来看,行业销售集中程度现已相对较高。劲酒、椰岛鹿龟酒、致中和五加皮等早期进入的保健酒品牌,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他们都很注重长期品牌的建设,市场拓展稳步有效,通路渠道精耕细作。在长时间市场运作的过程中,都在不断修正运作思路,寻找适合保健酒营销的有效模式。

“劲酒”涉足保健酒行业已经有了25年,从品牌传播、产品定位、价格定位与促销手段、通路选择等策略上,都是始终以引导即时消费和培养消费者健康生活习惯为推广导向,建立了一大批稳固的消费群体。在江、浙、沪、湖北等市场,就餐时喝瓶“劲酒”已经是中老年人很常见的消费习惯。正是因其这种推广导向,使得自己的销售规模稳步上升。早在2004年就刷新了保健酒销量排名,代替了“椰岛鹿龟酒”,坐上了保健酒销量排名的头把交椅。据行业人士估测,其销售规模在2008年已接近20亿。

“椰岛鹿龟酒”在其上市的10多年里,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礼品市场运作导向上。在媒体传播上,坚持亲情推广路线。传播组合策略上,从央视、卫视、地级电视、县级电视、公交电视到楼宇电子屏幕等多级视频广告传播与多级电台组合,每年的媒体预算几乎都倾泻在旺季与旺季前的两三个月的时间段内,进行交叉,密集投放。在户外传播上,路边墙体、公交、终端门面包装等,到处给人一片火红感觉。销售旺季时,地堆、端头、转柜、促销、路演等十八班招式全上阵。这些营销组合看不出是在买酒,而是卖保健品。这与“脑白金”营销手段异曲同工,如出一辙。不过在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上,“椰岛鹿龟酒”还是做了些工作的。策划了一系列的寻真探秘的活动,建立起消费者的信息档案进行售后回访,并运用了数据库营销手段。虽心思用尽,但销售规模还是难以突破。“椰岛鹿龟酒”除江浙沪外,湖南市场是椰岛难得一见的近亿元左右销售规模的省级市场。湖南市场做出的规模,应归功于该市场走了培养即时消费,走餐饮路线的营销策略。

早在4年前,椰岛集团就认识到保健酒定位在礼品市场上,很难在销售规模上得到突破。于是推出了“五指山”保健酒,专攻餐饮市场,沿袭“劲酒”的运作模式进行操作。后因药味重,品牌联想不足等因素夭折。2007年,该公司又推出了“海王酒”,继续做餐饮市场。据说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2008年已经突破了亿元规模。

史玉柱拍卖自我 篇6

2010年3月15日,从这一天起,在央视前主持人王利芬新创办的视频网站忧米网上,史玉柱开始拍卖3小时的视频对话时间。

这3个小时可以得到什么?史玉柱在视频中表示,将与竞拍成功者分享和探讨一些创业方面的体会。竞拍成功者可以跟史玉柱聊创业,也可以请他帮个忙。当然,是否帮忙要看你们聊得怎么样。

“巨人”史玉柱的创意成为众多网友关注的焦点。根据拍卖规则,“史玉柱3小时”的拍卖期限是2010年3月15日到6月15日,时间长达3个月,为吸引眼球、价格提升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竞拍者需要如实填写个人资料,而且当叫价超过5万元时,竞拍者还需要缴纳5000元的保证金,以避免恶意叫价或成交不买的情况。

但拍卖一开始,价格就一路飙升,竞价一度异常激烈。截至本刊发稿时,价格已经达到数十万元。

“史玉柱3小时”的价值已经让人出乎意料,但距离巴菲特午餐时间的价格还很远。过去10年来,巴菲特拍卖午餐时间每年都吸引无数投资客参与,中国私募基金经理赵丹阳曾以211.01万美元拍下巴菲特的午餐时间。10年中,巴菲特午餐时间的平均价格是47.24万美元。

优米网创办者王利芬拍卖收入全部捐给慈善机构。

优米网网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一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企业。如果能得到成功的企业家正确地指导,这钱会花得值得。

凤凰网网友韦尔奇来中国时,中国企业家争先恐后花钱去请教,我们青岛的企业家张瑞敏很佩服韦尔奇,可没去,他说就是让贝克汉姆来中国讲三天足球,难道中国队水平就上去了?没那回事,短短时间听高手讲讲葵花宝典你就成东方不败啦?我相信史玉柱会诚心给你传经布道,说掏心窝的经验,可我想没多大用,该犯的错你还得犯,只有自己总结的东西才是管用的。

新浪网网友能不能把商业化的见面方式和慈善分的清楚一点,我愿意来竞价拍这个时间,但我不愿意将这个钱与做慈善搞在一起。慈善面前人人平等,无需谁来买谁的时间。否则这就失去了慈善的本意了。

腾讯网网友根据其总收入除以工作总时长,史玉柱每小时的价格应该在30万50万左右。

价值中国网不管到时候的拍卖价格是多少,史玉柱的三个小时值那么多钱。史玉柱算得上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传奇人物,他的商业思路,出牌逻辑虽然不走寻常路,但却能屡屡奏效,并且能够在穷困潦倒之时,重新走向巅峰。

上一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一》作业设计下一篇:四年级小学生网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