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课堂艺术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名师的课堂艺术(共8篇)

名师的课堂艺术 篇1

一、活动目的:

全体数学老师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名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入研读思考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并在学习中将名师的方法、思想内化,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

二、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三、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四、学习内容及活动安排:

整个学习过程可概括为“学习——借鉴——内化——提高——实践与创新。”

(1)观看名师教学录像。在不耽误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利用周二时间,集体观看课堂教学录像,从录像中领略名师风采,学习名师的教学独到之处。观后进行评课研讨活动。

(2)仔细观看、研读名师课堂实录、说课及名师点评。全面、深入地研读、理解其执教理念、态度和方法。使自己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找到我们与名师的教学水平的差距。自觉将名师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3)还原名师课堂阶段

名师的课堂艺术 篇2

破窗效应———导的落点要稳

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破窗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应尽量避免出现能引起不良反应的“第一次”,如果“第一次”不可避免,应对第一次进行及时修补,从而避免不良的连锁反应。同样的,如果我们期待出现好的结果,那么我们应该让“好的第一次”成为必然,这样就有可能继续产生好的结果。

其实,在语文课堂上,如果适当运用了破窗效应,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特级教师支育恒在执教《歌声》一文时,首先就明确告诉学生,《歌声》一文,比较难学,语言都是经得起咀嚼的,有些地方是作为初中教材的,六年级的学生来学习,是“啃硬骨头”。然后根据学生提供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设计教学环节。为了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情绪,同时又不让学生感到有压力,学得更轻松愉悦,支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感受到了“破窗”后带来的效应,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知识难点的兴趣,触发了他们解决问题,表达理解的需要和热情。之后的课堂,学生学习范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合作评析,将所有的知识难点“打破”,“打破”了难点,学习也就完成了。支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健康的麻痹”一词引路,由词及句,以点带面,让一个个华丽的辞藻成为课堂难点的突击手,课堂重点的引路人,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框框,教者只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引导到自然宽松的氛围中敞开心扉。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范例中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合作评析,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而学生在合作中,在对话中,真实有效地提高了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孙双金老师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仅仅引导学生探究了两个问题:“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写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的?”“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围绕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交流探讨,进而引导学生从理解一篇课文到走进一名作家的内心。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特级教师们在处理较难理解的课文时,往往只引导学生突破一到两个重点,进而以点带面,一步步走进文本,感悟文字,积累语言,使学生全员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

鲶鱼效应———导的线性贯穿

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很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被捕捞以后用不了多久就会死掉。为延长它的活命期,当地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在有限的空间里快速游动,反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鲶鱼效应。

在语文课堂上,也会出现类似“鲶鱼效应”的现象。在学生茫然不知如何深入解读文本时,教师可在课堂上投出一个问题,并以之为线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接触文本,理清脉络,品味语言,体会写法,往往能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就用一个问题贯穿了教学的始终,激发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真正读懂了一个母亲的心。王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大家都有过向父母要钱的经历,而作者竟然会鼻子一酸,这是为什么?”然后围绕这个“鼻子一酸”,首先引导学生进入到母亲“震耳欲聋”的工作环境感受“鼻子一酸”;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到三个“我的母亲”的连续动作特写感受“鼻子一酸”;最后引导学生进入到四个“立刻”感受到母亲的劳累,理解“鼻子一酸”的深刻内涵。课堂上,王老师的适当引导是多么的关键,通过这个“鼻子一酸”的引导,贯穿了儿子对母亲“懂你”情怀的无限价值。

教师的引导如果只是无病呻吟或者直白的说教,学生就会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表达,而王崧舟老师的课堂引导有独特的思考角度,注重了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给学生思考的勇气,学会思考的方法,纲举则目张,学生通过思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映射出各自的思想认识,闪耀出思想的火花,拓宽了对问题的探究思路,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使思维过程更加深入。

当然,能线性贯穿课堂教学的“引导”,不仅可以是一个问题,还可以是一种情感、一个学习方法等。引导在课堂上的使用,无疑可以让课堂更“干净”,少去许多“细枝末节”带来的困扰和浮躁。

晕轮效应———导的立体扩散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于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因此常常用来解释以偏概全的不良现象。但是,如果从另一方面考虑,晕轮效应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更多同体裁、同类型的文章。

在语文课堂上,正确使用晕轮效应,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指导学生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解读时,她的课堂指导显得尤其得法———在让学生感悟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唐僧“三责”的相同不同之处后,告诉学生这在文学上称“反复叙事”,并让学生课外继续研读《西游记》全文,再找《西游记》中这样反复叙事的例子,体会文体特色,这样就从学生的特点出发,掌握了写作的方法,教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有深度的,也必然是收效卓著的!同样,孙双金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资料《思乡组诗》时,通过一首首从古到今的思乡诗,教给了学生思乡可以是“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思乡可以是“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和“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的想象,思乡更可以是直抒胸臆的情感,也可以是寄情于物的婉转表达。可以想见,学生经历了窦老师和孙老师这样的课堂,他们的收获又怎会仅仅是在课堂上正确解读了文本这么简单!

学学名师的修炼艺术 篇3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有一条可取的路径就是“站在巨人肩上”。不过,可以作为教师的“巨人”,也就是教育大师的不是很多。

怎么办?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到“高人”上,作为教师的“高人”,就是名师,相对多些。我以为,研究名师的修炼艺术,就能从名师身上学到从教为师之经,悟出走向优秀之道。名师的修炼艺术,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实践、学习、思考、研究和创新上。

学名师之“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一个教师,只有立足长远,勤于实践,不辞辛劳,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才能逐步走向名师。我们说“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近年来,有专家在研究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呼唤一种既可信又可爱的教师实践,期待“做一个实践智慧的拥有者”的教师形象。

事实上,一些名师已经具有这方面的形象。

可信的教师实践,就是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忙忙碌碌、埋头苦干的实践,它是一种行动上的教育;而可爱的教师实践则是专家们循循善诱、苦口婆心提倡的实践,它是一种思想上的教育。专家调查发现,时下不少教师实践可信有余,可爱不足。专家认为,教师实践要讲求合理性,只是可信的教育或只是可爱的教育都不是理想的、合理的教育,理想的、合理的教育是既可信,又可爱的教育。

既可信,又可爱的教师实践需要教师自我解惑,而自我解惑是需要教师实践智慧的;既可信,又可爱的教师实践需要教师专业成长,而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是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既可信,又可爱的教师实践是一种反思性实践。

学名师之“学习”

名师应是学习的楷模。名师往往能顽强而自觉地坚持学习,视学习为一种生活方式,视学习为一种生命状态,视学习为人生的必然选择,视学习为生活的良好习惯,让学习伴随自己终身,让自己的生命因学习变得美丽而精彩。

在信息时代,终身学习将成为整个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律令,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教师这一职业在这方面的要求又注定要高于一般人。无论是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还是为成为走向未来的名师,都要求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一个好学的人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一个名师一定是个好学的人。

我们说,教师是学习者,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形成全员学习的氛围,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提升主动学习的品质,成为真正的“敏而好学”的学习者。名师,更应该是这样的学习者。

学名师之“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贵在思考,我思故我在。

名师的思考,是联系实际的思考。教学前想一想,准备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课堂上准备组织些什么活动?这些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学中想一想,怎样对待课堂上的提问?没有问题的课就是好课吗?有没有“失败”了的成功课呢?教学后想一想,课堂上改变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变?还有哪些不成功的地方?需要怎样改进?

新课改呼唤教师反思。教师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解自我与实现自我心灵上的沟通。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名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思,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是教师成长中的重要历程。反思,可以提高教学的自觉性和科学性;反思,可以培养教师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反思,可以使教师扬长避短,使教学不断完善。名师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

学名师之“研究”

有专家研究认为,名师的成长具有四种类型:

一是综合型。即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管理水平、思想修养等综合素质都比较好。

二是“T”字型。即在具备一般教师应有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有专长,或善于创作,或长于管理,或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三是教研结合型。即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学与研究成果丰硕。

四是“三栖型”。即教学、写作、科研三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且相辅相成,成为教师中的佼佼者。

专家经过研究认为,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的名师基本上是“三栖型”的。

一位特级教师这样说:“要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既要‘教’,又要‘研’,还要‘写’。‘教’是‘研’的前提和基础,‘研’是‘教’的总结和提高,而‘写’则是‘教’和‘研’的概括和升华。”

名师,往往是精于教学的能手,善于创作的好手,长于科研的高手。

学名师之“创新”

名师之名,贵在创新。

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创新;朱熹的“教必有法”“商讨式”教学是创新;陶行知的“手脑并用”“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创新;斯霞的民主教学观、独特的语文教学观是创新;魏书生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别开生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独具一格的班级管理、独树一帜的语文教学是创新;任小艾的“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是创新;马芯兰的“为迁移而教”是创新。

名师一般都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创新,就是不因循守旧,不走老路,敢于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其思维是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和多角度思维。

中国教育缺什么?专家研究,得出有七个缺乏,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创新。教育要创新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教师。

名师的创新,是建立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名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伴随着创新的过程,唯有这样,名师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才能不甘平庸,追求卓越,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名师的课堂艺术 篇4

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初中:

“浙派名师”是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童富勇教授于2005年率先提出并携众专家倾力打造的一个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的知名教师培训品牌,业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教师教育的一面旗帜。“浙派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了31届,为展示、宣传、示范、推广全国名师精深的教学思想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引领新课程改革走势,引发思考和争鸣,推动基础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0之秋的“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活动将于2010年11月1日如约而至。我们竭诚欢迎全国各地的初中教师、教研员、培训机构教师来杭师大共同分享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艺术展成果。

参与本次课堂教学艺术展活动的是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浙江等地的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历史与社会教学界的60位名师、特级教师、专家,他们不仅展示自己精深的教学思想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而且还将引领广大中学教师进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思考和争鸣。

2010之秋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特色:

高品格定位——教改动向权威发布:“浙派名师初中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是学科教学艺术的盛会,各地名师展示其卓越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才艺的舞台,实为初中各学科教学的流行色和风向标,更是初中教学改革的发布会。

主题式演绎——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智慧的火花来自于灵感的碰撞。2010之秋“浙派名师初中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将围绕“快乐课堂”主题,选择各自的教学热点:初中语文“文章语感”;初中数学“追求本质”;初中英语“创新课堂”;初中社会“多维综合”;初中科学“有效探究”等。四十位名师自主选择切入点,在教学目标、内容、策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公开演绎,多角度、全方位展示精彩课堂,引发观赏者的“头脑风暴”。

经典与时尚融汇:传承经典,海纳百家,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在此一一登台亮相。“浙派名师初中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将时尚与传统、华丽与简洁、经典与平常相融汇,一脉相承和异质文化结合,在“学生为本”的主旋律下,不同地域、各具风格的教学华彩乐章,都将在此一一奏响。阵容强大,全国各地名师联袂献艺:本次登堂献艺者乃京、沪、苏、鄂、浙初中各学科特级教师、教坛新秀,全国学科教学竞赛获奖者,尤其是有七位新批准的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登台献艺,更使本次活动精彩纷呈、摇曳多姿,观赏者定能获得“陌生化的愉悦和见识”。

同课异构、展示风采:特别值得期待的是:本次登台献艺的还有我院“杭州市名师班学员”——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他们将展现“同课异构”,给观赏者一个不同凡响的精彩。

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科学安排:展示过程包括:名师教学展示——课后现场反思——权威专家点评——听众互动质疑,从激发智慧、审美观赏,课堂机智、应用操作一应俱全。通过专家点评和他评,使观赏者能更广、更深地思考初中教学的问题。整个活动按照教师成长规律安排,让教师听有所获、观有所思、议有所得、研有所长!

 2010之秋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活动事项:

报名时间:2010年10月20日前您可以登录浙派名师报名网(网址:http://zpms.hzjsjy.com/baoming/)报名;也可以通过E-mail:zpmshsd@163.com报名。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1日至11月10日,每门学科2天(初中英语、历史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活动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路222号)12幢一楼103学术报告厅。

用:每位教师300元/两天(包括听课费、资料费、中餐、矿泉水等)。

宿:安排在文一路校区附近宾馆,费用自理。住宿标准:每人100~200元/天。联 系 人:张老师:0571-28867757,***,E-mail:zpmshsd@163.com 学分证明:活动将给前来观摩的教师提供学分(8学分/天)证明。主办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教育部“国培计划”项目单位

浙江省重点教师教育基地(杭师大基地)

协办单位:杭州第十三中学教育集团

二〇一〇年九月六日

第32届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英语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 展示主题: 创新课堂

名师联袂:登堂献艺者有特级教师、名师、教坛新秀 上课教师

顾群辉:杭州市采荷中学

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

张春良:金华外国语学校

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

李得武:北京二中分校

北京市骨干教师、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 张

瑶:上海市实验学校

上海市英语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 王

丹:杭州外国语学校

全国英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钱姝娜:宁波宋诏桥中学

浙江省英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徐文美: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名师班学员

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 冯

涛: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名师班学员

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

点评专家

鲁子问: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跃芳:金华市教育局教科所

所长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陈勤苗: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曹

东:温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相聚杭师大:2010年11月1日至11月2日

报名时间:2010年10月20日前您可以登录浙派名师报名网(网址:http://zpms.hzjsjy.com/baoming/)报名;

也可以通过E-mail:zpmshsd@163.com报名。

报到时间:2010年10月31日下午2∶00——晚上8∶00;

报到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12幢一楼大厅。活动地点: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12幢一楼学术报告厅。联系电话:0571-28867757 *** 张老师

E-mail:zpmshsd@163.com [可见杭州教师教育网http:// 第33届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历史与社会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 展示主题: 多维综合

名师联袂:登堂献艺者有特级教师、名师、教坛新秀 上课教师

遥:北京人大附中

北京市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 金亚素:余姚市实验学校

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 闵

红:上海市格致中学

上海市名师、汪

辉:上海市奉贤中学

上海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聊:浙江省湖州十一中

全国历史与社会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罗安波:浙江省黄岩东浦中学

全国历史与社会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凌: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名师班学员

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 金

霞: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名师班学员

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

点评专家

李晓峰:北京人大附中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聂幼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历史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 唐少华:杭州市惠兴中学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郝宇曦:上海市闸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历史教研员 相聚杭师大:2010年11月3日至11月4日 第33届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历史与社会

报到时间:2010年11月2日下午2∶00——晚上8∶00;

报到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12幢一楼大厅。活动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12幢一楼学术报告厅。

联系电话:0571-28867757 *** 张老师

E-mail:zpmshsd@163.com [可见杭州教师教育网http:// 第34届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语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 展示主题: 文章语感

名师联袂:登堂献艺者有特级教师、名师、教坛新秀 上课教师

余映潮:湖北省荆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韩

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金晓燕:华师大附属松江实验中学

上海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赵富良:南京市第三中学

全国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聪: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

全国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浙江省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一名

彬: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浙江省教坛新秀、台州市名教师

阮长海: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名师班学员

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 王旭东: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名师班学员

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

点评专家

余映潮:湖北省荆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韩

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红:上海市实验学校

校长、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特级校长 喻旭初:南京市金陵中学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相聚杭师大:2010年11月5日至11月6日

报到时间:2010年11月4日下午2∶00——晚上8∶00;

报到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12幢一楼大厅。活动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12幢一楼学术报告厅。

联系电话:0571-28867757 *** 张老师

E-mail:zpmshsd@163.com [可见杭州教师教育网http:// 第35届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 展示主题: 追求本质

名师联袂:登堂献艺者有特级教师、名师、教坛新秀 上课教师

朱敏龙:南京市金陵汇文中学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吴增生:浙江省仙居县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

褚水林:浙江省南浔教育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

副主任

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 张晓华:北京二十中

北京市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全国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王海生:上海市实验学校

全国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卜春兰;杭州市文澜中学

全国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韵: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名师班学员

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 邵文鸿: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名师班学员

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

点评专家

朱敏龙:南京市金陵汇文中学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张晋红:杭州市下城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 郑银凤: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

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 周伟扬: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研究员 相聚杭师大:2010年11月7日至11月8日

报到时间:2010年11月6日下午2∶00——晚上8∶00;

报到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12幢一楼大厅。活动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12幢一楼学术报告厅。

联系电话:0571-28867757 *** 张老师

E-mail:zpmshsd@163.com

[可见杭州教师教育网http:// 第36届浙派名师暨全国初中科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 展示主题: 有效探究

名师联袂:登堂献艺者有特级教师、名师、教坛新秀 上课教师

争:北京101中学

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全国优质课评比特等奖 李泳梅: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学科带头人

林大誉:平阳县实验中学

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名教师

陈苍鹏:温州市永嘉县实验中学

副校长、获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推荐人选、温州市教学比武一等奖、浙江省教学比武二等奖

进:杭州市采荷教育集团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

沈智明: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名师班学员

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 邓敬东: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名师班学员

杭州市名师培养对象

点评专家

王耀村: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科学教研员、浙江省第十批特级教师 汪建红:杭州第十三中学教育集团

校长、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徐青青:杭州市文澜中学

副校长、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潘建中:温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院长、全国知名特级教师

相聚杭师大:2010年11月9日至11月10日

报到时间:2010年11月8日下午2∶00——晚上8∶00;

报到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12幢一楼大厅。活动地点: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12幢一楼学术报告厅。

联系电话:0571-28867757 *** 张老师

名师教学艺术与策略赏析 篇5

(二)——名师教学艺术与策略赏析

仙降镇小 陈秀道

1、表扬的艺术

名师的表扬首先表现在他们的真诚,真诚不是装的,而是他们能够读懂学生的精彩之处,读懂学生的闪光点。所以名师的表扬往往会告诉学生,为什么得到老师的表扬。比如,你表达的即简洁有清楚(张莉);你真会学习,刚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重复”,他认真看了,现在说得很好(刘德武)等。他们表扬的不是属于学生天分的东西,如聪明之类的,他们更关注的是学生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当教师在这些方面做激励时,自然还能引导其他学生如何学习。所以这样的表扬并不是为表扬而表扬,表扬更是为了教育。名师在表扬时,常常故意延时,让其他学生自发的来表扬。看!,同学们都为你精彩的发言鼓掌了(许淑一)。这样的表扬更能打动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2、装傻的艺术

名师很有智慧,但常常会看到他们在课堂上装傻,名师的装傻反而更加激起了学生表现的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如黄爱华老师上24时计时法时,出示新闻联播电视截屏,问:“电视上显示的是什么时刻啊?”学生说:“是晚上7时。”黄老师就装傻了,问:“哪里有7时啊?我怎么没有看到7啊?我也没有看到“晚上”两字啊?教师装傻后,学生就按捺不住兴奋了,大家都急于要告诉老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学生说24时是一天的开始,又说是一天的结束时,黄老师就装作莫名其妙的样子,“怎么一会儿是开始,一会儿又是结束啊?”课后练习时,黄老师要求学生编问题考他,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装傻,又把学生的设计的问题抛给了学生。又如华应龙老师,课前就对学生说,老师反应很慢的,课堂上不要等我哦。华老师是想让学生不要看老师的态度和脸色交流,华老师鼓励学生要有独力思考的精神。还如徐长青老师的重叠问题,徐老师请了6为学生玩两种游戏,其中一人是重复的,徐老师问:不是7人吗?怎么只有6人啊?学生说就是6人,徐老师说就是7人,课堂气氛被演练的异常热烈。其实教师装傻就是不学生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更加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3、追问的艺术

名师的教学总是善于追问,特别是善于抓住数学本质进行追问。如:吴正宪老师的搭配问题,吴老师问:“为什么同样的信息,同样的问题,有些学生摆着摆着就乱了呢?”一问道出了有序思维的本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老师问:“为什么形状不同都叫三角形呢?”引导学生去关注三角形共有的本质。还如:小数点搬家一课,朱德江老师问:“为什么小数点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呢?”数学课的美往往就体现在我们对本质问题的刨根问底,研究变化中不变的规律。

4、处理课堂生成的艺术

在黄爱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除了这样一道题,把24时50分化成12时计时法,教师愣了一下,问学生,你们见过这个时间吧,学生说有。这时候,黄老师巧妙的用直线让学生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特别是在24时这里做了解释,学生豁然开朗。还如众数教学时,有学生在课一开始就说出了众数,这时候教师并没有回避,不仅肯定了这位学生,还问,谁还知道众数,什么叫众数,通过两个问题,对学生的原有基础做了充分的了解。

5、善用比喻和形象的艺术。

名师的课堂艺术 篇6

(一)于永正的教学艺术——童心童趣

介绍: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1999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他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他是教育部实施“跨世纪名师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之一:掀起课堂教学高潮的艺术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如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而且在精神上产生了愉悦、振奋甚至心旷神怡的感受。潜心探讨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艺术,认真观摩、研读于老师大量的教学案例,发现了他的八字“真经”:新、活、实、疑、爱、情、趣、美。他是以“爱”为立足点,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氛围,以“美”为手段,着眼教学的“新”“活”“实”,设“疑”启思,来组织一浪高过一浪的课堂教学高潮的。下面特撷取几个精彩片断,以飨同人。

求“活”形成高潮

凡是听过于老师上课的人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活泼、生动,充满魅力。这是因为于老师能创造性地将教学理论、方法、原则灵活运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了教学的科学性、生动性、多样性,形成了教学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教学《狐假虎威》后半部分,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读了解狐狸如何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面前神气活现的样子,领会寓意,于老师独具慧眼,抓住“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这个很不起眼但极富启发性的问题,借助模拟表演这一形式,引导学生研读,学生如临其境,抽象的语言文字顿时“活”起来了,儿童的思维也“活”起来了:

师:下面两节就是写他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请仔细读一读,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两节写的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读好。

(学生认真读书。之后,老师找了五位小朋友,一位戴上老虎头饰,一位戴上狐狸头饰,另外三位分别戴上小鹿、兔子、野猪头饰)

师:其余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生:狐狸在前面走,老虎跟在后面走。因为书上说:‚再往狐狸身后一看,一只大老虎。‛

生:图上画的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师:这二位导演读书很认真……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 生:他们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师:(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什么? ‚虎‛:我看看动物们是不是怕狐狸。(众笑)

(‚狐狸‛‚老虎‛继续往前走。‚小兔‛‚小鹿‛等一见‚老虎‛,‚呀‛地一声,撒腿就跑。)师:(问‚小鹿‛)你为什么跑?害怕谁? ‚鹿‛:我怕的是老虎。师:不是怕狐狸?

‚鹿‛:谁怕它呀!(众笑)

师:同学们,不,各位导演们,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意见吗?(小朋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务“实”赢得高潮

高林生先生称赞于永正老师教学艺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赞的正是上面提及的于永正课堂教学的“活”:出神入化,收发由心;但“活”是形式,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学得“实”。“不逾矩”,夸的就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另一面:实。外“活”内“实”,常使他的课赢得满堂喝彩,赢得高潮涌动。

《草》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极有代表性: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诗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请一名小朋友到讲台前)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听好吗?想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

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众笑)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春……春……哎,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众笑)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师: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嘛写草哇?

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众大笑)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小朋友,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诗背给家里的人听。

于老师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课堂教学戏剧化了。其实,师生不断变换角色交流,绝不是玩花样,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加大检查和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力度,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记忆、对诗句的理解、对诗理的感悟,教学效果很扎实。

以“爱”孕育高潮

于老师曾说:“教育事业说到底是爱的事业。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如果课堂上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没有和谐的、宽松的氛围,别说创造思维的火花不会迸发出来,就连书本的知识也难以掌握好。我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词汇里没在‘差生’这个词。”说得多好啊!是的,爱,就是于老师孕育课堂教学高潮的“温床”。

镜头一:教学《全神贯注》,一位同学读课文,一连读了三遍也未读正确,孩子急了,无所适从。于老师亲切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老师热情的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结课时,这位学生撰写的名言‚只要全神贯注地朗读课文,一定能成功‛,让听课的师生都非常感动。

镜头二:一位学生在回答一个理解性问题时思维受阻,于老师笑眯眯地准许他享有特权:离座寻求帮助者。当另一个同学俯在其耳边小声嘀咕几句后,他恍然大悟,正确流利地回答了问题。全班同学自发为之鼓掌。

镜头三:《新型玻璃》第二课时,一位学生读自己写的《变色玻璃的自述》:‚……我会随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做‘自动窗帘’。你们看,于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于老师马上表扬:‚第一,你写得好;第二,你朗读得好;第三,你心地善良。三好啊!我得谢谢你,因为你保护了我的眼睛。跟你握握手。‛

……

这样的镜头太多了。你看,于老师总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而且特别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爱,让学生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他。

以“趣”荡起高潮

于老师虽年逾花甲,但童心未泯。在课堂上,他擅长用诙谐幽默给学生“解压”、与学生沟通感情,以童心换童心,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课堂上自然笑声阵阵,趣味盎然,高潮不断。请看《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的一个片断:

师:我在备课时最难读的是第三段,我连读了七八遍都没读好。同学们,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生齐:不难!)唉,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敢吗?(生齐: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赛。(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生齐:好了)谁愿意和我比一比?(学生都举了手)手举得高的我不找,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找一女同学)我想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女同学读得很流利,也有感情。)

师:坏了,找错人了。(生笑)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听了她的朗读,我不敢读了。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说是这么说,不过我还是有点胆怯。这样吧,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谁愿意?(学生纷纷举手)

师:为了有把握,请大家再练练,朱丽丽可非同一般。(学生练得非常起劲。练后,请一女同学读。)

师:你可要好好读,替我争光呀!(女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师:怎么样?比过她没有?(生齐:比过了)朱丽丽,你说比过你没有?

生:和我差不多。

师:差不多,就是差一点,差得不太多,是吗?(对读书的同学)不过也得谢谢你替我参加比赛。生:谢谢你给了我一次比赛机会。

师:真好,握握手。我非要找个超过她的。(找一男生)沉住气,一定要超过她。(男同学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怎么样?超过没有?(生齐:超过了)朱丽丽,你说超过了没有?

生:他读得比我好。

师:多谦虚,谦虚是美德。不过我觉得,他读分号时,没有你停顿得好。谁再来替我比?找我的一家子于瑾瑾来替我比。大家听好。(于瑾瑾同学读,读得很好。)

师:于瑾瑾读得怎么样?朱丽丽,你说怎样? 生:好。师:大家说呢? 生:好!

老师跟学生比读书,学生争先恐后替老师比读书,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都被于老师“哄”了起来,个个情绪高涨,练习十分投入。老师睿智幽默,学生天真可爱,课堂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教学之趣、人文气息。

以“美”营造高潮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于老师便常常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用形象的“美”的方法将学生带到课文“美”的境界里,细心体味课文“美”的语言,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将艺术手段用于语文教育,是他营造课堂教学高潮的又一法宝。

1、画一画

教学《翠鸟》《壁虎》第一自然段,学生读书指导,于老师画画。于老师画得好,学生兴致高,色彩鲜明、形神兼备的黑板画马上让学生于艺术享受之中明白了状写顺序,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庐山的云雾》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于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读,而是启发学生边读边想,看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画戴上“白色绒帽”、缠绕上“条条玉带”似的庐山云雾图,再看一看插图和投影,领悟云雾像大海天幕的情景,最后让学生说说感受并读出这种感受。学生画得兴趣盎然,读得声情并茂。

2、唱一唱

在《月光曲》的教学中,于老师以贝多芬的同名钢琴曲为背景,让学生体会八、九自然段的感情色彩,学生很快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而在《燕子》的教学中,则将读和歌结合,在学到“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时,钢琴伴奏,让学生齐唱《小燕子》,在歌声中感受语言之美、体味比喻之妙。

3、演一演

或教师独演,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通过表演,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读书,帮助学生感悟。《小稻秧脱险记》“词语教学”片断是成功运用表演组织课堂高潮的范例: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笑声。)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教无定法”,何况于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向以变化多端、灵活自然著称,因此他组织教学高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往往同时着眼于上述几点,从几个方面着力,这使他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出神入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教学高潮可能排空而下,但决不是凭空而来,它们都源自对教学对象全面的了解,源自对教材深入的把握,源自对教学规律灵活的运用。这是学习者应特别注意的。

王崧舟的教学艺术——诗艺课堂

介绍:王崧舟,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先后出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诗意语文》等4部教育教学论著,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天地一课堂》等论文100篇;并先后应邀赴全国28个省份150多个城市开设观摩课600多节次、讲座120多场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

之一: 让学生自己提问——教学模式的超越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段

师:发现问题的请举手。因为时间有限,想提问的人又多,给大家6次提问的机会,谁抓信机会提第一个问题?

生1:我不明白,为什么说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师:(板书:第二个星球?)不错,从他的提问中,我们隐隐约约感受到了他有一种遗憾,也感受到了他对地球现状的担忧,他在找后路。但是,我要告诉你,书上没有答案。如果你真想研究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到课外去找一找资料,这个问题课堂上就不讨论了。但是我还是要感谢你第一个起来提问题,感谢你对人类和地球命运的关注。

师:谁来提第二个问题? 生2:‚慷慨‛是什么意思? 师:(板书:慷慨?)建议你读一读‚慷慨‛所在的句子,你能读明白,我相信。

(生2读有关句子)师:明白了刻翠裁红?

生2:‚慷慨‛就是‚无私‛的意思。师:对,真好。第三个问题谁来提?

生3:‚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为什么? 师:(板书:容易破碎?)这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画上第二个问号),这是一个值得全班同学认真研究的问题(画上第三个问号)。

生4:地球既然这么美丽,为什么不去好好地保护它呢? 师:(板书:不保护?)是啊!一个如此美丽、如此温柔、如此可爱的星球,我们人类为什么不好好地去保护它呢?我想,你不是在提问,更是在责问,在责问那些破坏地球的人们,是吧?

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个问题跟哪个问题是有联系的?(在第三、第四这两个问题之间画上记号)谁还有问题?

生5: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请问宇航员发出了什么感叹?

师:读读那段话。(生5读有关段落)师:读懂了吗? 生5:读懂了。师:读懂了什么?

生5:我们的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所以人类不破坏它。师:(作‚恍然大悟‛状)噢!我明白了,你是想问‚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吧?(板书:感叹?)第六个问题谁来提?

生6:地球上有这么多的资源,人类为什么要破坏 它呢?为什么不留住给后代使用呢?

师:(作‚困惑‛状)这个问题,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生:(齐答)不明白。师:你能不能再说一遍?

生6: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资源都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为什么有些人要去破坏它呢?

师: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随意破坏‛。(板书:随意破坏?)还有问题吗?

(生无人举手)

师:一共六个问题。王老师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这六个问题都是你们自己发现的,而且每个问题都提得很有思考价值。当然,有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可以放到课外去研究,但是大多数问题书上有答案,就在字里行间。老师相信,这些问题,你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通过发现前后之间的联系,一定能自己解决。

评析

在这之前,《只有一个地球》已经有两个版本,但用王崧舟自己的话来说,两个版本的设计,采用的依然是他自己操纵自如、驾轻就熟的感悟式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深度和自由读都未能实现大的突破。到了第三版,也就是在这个典型片段中,我们却发现了一种此前王崧舟从未涉足过的阅读教学模式的楔入,这就是基于“学生自己提问”的质疑教学模式。显然,让学生自己提问,对王崧舟而言是一种超越,但这种超越尚不具备普遍意义上的典型性,因为尝试这种模式的毕竟大有人在。问题的实质在于,当学生提问之后,王崧舟做了些什么?这样做的真正意图又是什么?可能,真正意义上的超越蕴含于此。

王崧舟曾经认为:语文之问与科学之问迥异其趣。语文之问偏于审美,科学之问则重于理性。审美的问,自然以情感为逻辑之维,这是诗意语文的一种课堂主张。学生的种种叩问,其意并非在求得一明晰确凿之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问实乃不问之问、问不在问,这是一种饱蘸情绪的问,问出一种情绪、情意和情味,也就宣告了“问”这一存在的终结。

“问出情绪”是否一定意味着“问”的终结,当可进一步商榷。但从学生提问的背后,倾听并理解他们的“问外之意”、“疑中之情”,将“问”引向深入,从而使“质疑”和“感悟”在言语的情味和意蕴的理解场中走向视域融合。也许,这才是某种洞达通彻的教学超越。

之二:情与情的谐振——教学艺术的超越

《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段

师:(深沉地)是啊,正像你们所讲的那样,他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吧!(课件呈现以下内容,教师以沉郁顿挫的语气和节奏朗读这段文字。)

1972年,周总理被确诊患了癌症。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拖着只剩30公斤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地工作着。

6月7日,周总理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8月26日,周总理在医院会见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王。9月7日,周总理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和医护人员的一再劝阻,坚持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

9月20日,周总理做第四次大手术。在进入手术室的前一刻,躺在推车上的周总理吃力地握住小平同志的手,鼓励他把工作做好。

10月24日,周总理做了第五次大手术。这次手术过后,他一再叮嘱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骨灰。

12月20日,生命已经处于垂危状态的周总理,向应约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谈话不到15分钟,周总理就昏迷了过去。

1976年1月7日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师:(停顿、静默)就这样,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问一学生)你哭了,你为什么哭了?

生1:(哽咽着)因为周总理为了人民,他生病了也还是为了人民。师:(对另一生)为什么你眼里饱含泪花?

生2:(拭泪)因为周总理为了国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关心着其他的人。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总理也是病人呀,他为什么又要让护士去照顾别的人呢?

师:是啊,你想问问总理,为什么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你还不想想你自己啊!

生3:(抽泣着)我还想问问总理,为什么还要告诉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骨灰?

师:对呀!他连骨灰都没有留下来,撒向了碧蓝的大海!生4:我想对总理说,总理啊,您已经尽职了,为什么还要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呢?

师:我知道,这不负责是带引号的。所以,同学们,了解了总理事迹的每一个人,都被他的人格深深地感动了。1998年3月5日,就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作曲家三宝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为《你是这样的人》谱写了一首极其感人的曲子。来,全体起立,让我们在《你是这样的人》的感人旋律中,再次走进我们伟大的总理——周恩来。

(大屏幕播放总理一生的事迹片断,配有戴玉强原唱的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师生肃立,凝神观看,泪眼婆娑。)

评析 此课曾经轰动一时,用王崧舟自己的话来说,此课的创作,标志着“诗意语文”的诞生。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深受感动已属不易,而让学生感动于早已远离他们的生活、至今依然被高度政治化的周总理的人格精神,平心而论,则是更加不易。此课的成功,是某种只可意会的、纵横捭阖的教学艺术的成功,它的成功,是对文本情感逻辑的一种自觉皈依,从根本上说,在于将“语文”由外在于学生的“对象之物”转化为内在于学生的“体验之物”。这种转化,正是“超越”这一生命根性在王崧舟的语文人生中的又一次澄明和敞亮。不管怎么说,师生在课堂上的泪眼婆娑至少是一种确证,一种心灵感应的确证。

诚如王崧舟所言:诗意语文,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这种契合,是包括学生、教师、文本、作者在内的各自的精神被深深地卷入、沉浸和交融,是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同在。

之三:反教案——教学习性的超越

《长相思》教学片段

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们对这首词的意思基本读懂了没有。(板书‚身‛)第一个问题,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可能会在哪些地方?

生1: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山海关,这是你的猜想。请站着,谁有不同的看法? 生2: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师:路上。请站着。继续说。生3:作者的身已经过了山海关。

师:又是一种猜想。你也站着。谁还有不同的猜想? 生4:他的身可能刚刚离开家乡。

师:好。读一读‚山一程‛,他的身还可能在哪儿? 生5:可能在山上。

师:怎么样的山上?用一个词来形容形容。生5:悬崖绝壁。

师:好险。那么,‚水一程‛呢?他的身还可能在哪儿? 生6:在船上。

师:可能要经过险滩急流,可能要经受浪遏飞舟。是的,那么‚夜深千帐灯‛呢?

生7: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

师: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所讲的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地方。他的身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的身经过了急流险滩,他的身经过了荒郊野岭,他的身经过了悬崖绝壁……他的身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一句话,纳兰身在征途。(板书:‚身在征途‛。)

师:已经读懂了一半,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板书‚心‛)纳兰的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心又在哪儿呢?

生1:他的心在故乡 生2:他的心在家乡。生3:在家乡。生4:在家乡。生5:在家乡。

师:用课文里的一个词,一起说,纳兰的心在哪儿? 生:(齐答)心在故园。

师:好。(板书:‚心系故园‛。)孩子们,身在征途,心系故园。把它们连起来,(板书:在这两句上画了一个圆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评析

此课被誉为诗意语文的经典之作,王崧舟曾经在《〈长相思〉的精神三变》一文中细述了此课的创作历程。据王崧舟自己回忆,此课是在尚未具有文本形态的教案情况下实施教学的。尽管这样的反教案在当时实属无奈之举,但事实恰恰是,此课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我们以为,此课的成功,看似偶然,实属必然。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教学是否有教案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育和专业素养,是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否有适应学生需求和教学情境的能力。

对教学习性(即:按精心预设的方案行事、业已养成的教学习惯、娴熟的师生应对模式等)的超越,应该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砥砺过程。教师专业成长中常常遭遇的“高原现象”,其实就是某种教学习性所起的下意识作用。从此课的成功看,超越教学习性、突破高原现象,一在教师的细读功夫,通过细读将文本化为己有,由“文本语文”转化为“师本语文”;二在教师的倾听功夫,通过倾听捕捉学情、理解学情、适应学情,由“师本语文”进一步转化为“生本语文”。

反教案教学,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牵而弗道”、“达而弗开”、“抑而弗强”,靠的则主要是教师丰厚的专业学养、开阔的课程视野和高超的实践智慧。

之四:归于平淡——教学风格的超越

《两小儿辩日》教学片段

(一对同桌上台,面向全班同学,朗读‚辩斗‛部分。)师:这是在辩斗还是在商量啊?(众笑)这样,请你留下,我跟你辩斗,害怕吗?

生:(低声的)不怕。(众笑)

师:听你的口气,看你战战兢兢的样子,我看你还是有点怕。到底怕不怕?

生:(坚定的)不怕。(众笑)师:为什么?

生:你又不会吃人。(众大笑)

师:啊!对对对!我是老师,我不是老虎。不对!我现在还是老师吗?

生:你是一小儿。(众笑)

师:对!我是一小儿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谁先说? 生:你先说。师:那我就当仁不让了。大家注意听,更要注意看,我们这两个小儿是怎样辩斗的。好!我这就开始了——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该你了!

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语速加快)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一愣,迅速作出反应)此言差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

师:(语气加强)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机敏的)非然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笑)

师:(摇着手)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抢上一步)非也非也非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众鼓掌,大笑)

师:不跟你罗唆了!反正日初出近,日中时远。生:你才罗唆呢!就是日初出远,日中时近。师:你胡说!日初出近,日中时远。日初出近,日中时远。生:你胡说八道!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日初出远,日中时近。(掌声,笑声)

师:看到了吧?这才叫—— 生:(齐答)辩斗!评析

此课被誉为诗意语文的转型之作。如果我们从教学风格的层面解读这种转型的话,那是毋庸置疑的了。至少,在这个课品中,我们已经很难发现某种激情、某种唯美、某种言说的浪漫和雅致。我们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言说的平实、氛围的平淡,贯穿其中的,则是一种“趣”的渲染和张扬。这种课堂之“趣”,既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自然呼应,更是王崧舟对诗意语文进行深刻反思之后作出的某种自觉回馈。此课对诗意语文的“唯美”、“雅致”的解构乃至颠覆,基于一种深刻的“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无论从课堂的表现形态还是从深层结构审视,都给诗意语文植入了某种更为本质、也更为强大的精神基因,那是一种心灵自由的教学境界。王崧舟曾经这样阐释自己的风格转型:绚烂也罢,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罢,以风格视之,诗意语文的确在变。但这只是外相之变、皮毛之变,居于灵魂之所的境界却如如不变,所谓“寂寂孤月心,亭亭圆泉影”是也。

赵景瑞的教学艺术——深入浅出

介绍:赵景瑞,语文特级教师。原任北京崇文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为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希望工程教师培训中心特聘专家,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评估院专家组成员。北京市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编著者。多年来主持、参与多项全国“九五”、“十五”、“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全国教育报刊公开发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近400篇约70万字。个人专著有《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等,主编、参与编写50多本书。

之二:《师生在平等中交际》

《发短消息》片段

师:好极了,我就是你们的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下面,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这件事是这样的:我有一个亲戚叫赵伟,他是初二的学生。前几天,他到北京来玩。今天下午,要坐火车回到自己的家——西安。可是,因为我今天要给同学们上课,不能送他回家啊。所以呢,为了他的安全,我想提前告诉一下赵伟的家长。你们说: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打电话。(板书:打电话)生:还可以发传真。(板书:传真)生:还能写信。

生:反对,太慢了。一封信从北京到西安需要好几天呢。比坐火车还慢。

生:老师,我觉得寄信也可以,可以用特快专递。或者发电子邮件。(板书:电子邮件)

生:还可以发手机短信。(发短信)生:还有一种方法。用呼机。生:你太落伍了。

师:这么多的好办法,除了写信慢一点行不通,别的都比较快。但是我还得跟你们介绍一下他们家的情况:赵伟家里没有传真机,也还没买电脑呢,所以就剩下了两种办法:打电话、发短信。好,现在,老师就打电话。(老师拿起手机假装拨电话)没人接啊!生:那我们只能发短信息了。

师:你们觉得‚赵伟今天返回西安市。赵景瑞‛这则短信能写得简明一些吗?帮帮老师。

生:我觉得可以把‚西安市‛删掉。师:都删掉吗?

生:对,因为我觉得他从哪来的,应该回到哪里去。就没必要写回到哪儿。

生:我觉得不能删掉‚西安‛,万一他的家长不在西安呢?光说‚返回‛就显得不太清楚了。

师:意见不一样了,你们自己交流交流。

生:我觉得‚返回‛一定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即使他的家长不在西安,也一定知道他是回到了自己的家。

师:那‚回‛到底是什么意思?拿出字典来查一查。(生查字典)生:‚回‛就是‚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师:由此看来,省掉‚西安市‛三个字,还是可以把意思说清楚的。生:我还能省字,‚返‛可以去掉。因为‚回‛已经能表示回到‘自己的家里了。

师:又出现了对字的理解问题,怎么办?想想刚才我们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查字典。

师:好,就照你们说的查查看。

生:(查字典后)‚返‛就是‚回‛的意思。

师:字典真是个好老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么多疑难问题。看来‚返‛这个字也可以省掉了。

生:我认为‚赵伟‛的‚赵‛也可以不要。因为他父母知道‚伟‛就是自己的孩子。

师:你们的姓名叫什么?到家里爸爸妈妈叫你们什么? 生:我叫‚王欢欢‛,爸爸妈妈叫我‚欢‛ 生:我叫‚李婷‛妈妈叫我‚婷‛。

师:是呀!只叫名,多亲热,多温馨!看来‚赵‛字可以不写了。生:您的‚赵‛也该去掉。叫‚景瑞‛即可。

师:你们要在我的姓名上动土了。(笑)还有别的意见吗? 生:把‚景‛也删去,就留‚瑞‛。更亲切。生:我认为‚赵景瑞‛都不要。(众大笑)生:(争论)不行,那就不知道谁发的短信了。

生:怎么不行?赵伟家人知道跟您去,他要回来的信息,肯定知道是赵老师发的。不写完全可以。

师:我同意了,我的姓名都不要了。(笑)师:大家看看,由原来的几个字缩成了几个字? 生:12个字变成了3个字‚伟今回‛。

师:现在,你们就是赵伟的家人,我接着删,你们接收信息。发出‚今回‛不知道是您回来,还是伟回来。师:好,改为‚伟回‛行了吧。

生:不行,什么时候回来不清楚,我得天天盼呀!师:再改为‚伟今‛。

生:更不对,我不知道您在说什么。(笑)师:看来,不能再删了,为什么? 生:再删就不明白了。

师:对呀!发短信,既要‚简短‛又要‚明白‛。把这两个词缩成一个词,是什么? 生:简明

师:对!发短信要简明是原则。是先想‚简‛,还是先想‚明‛? 生:应该先明后简。师:对,要先明后简。

师:我想跟大家讨论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发短信息发得简明呢?大家看板书思考思考,上面的一行字为什么能省?下面的一行字又为什么能省?这里有什么规律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分组讨论讨论。板书:

赵 西安 赵景瑞 短信息

伟 今 回 简明 天 返 市 师:每组派一个代表说说看。

生:我觉得上面那排是表示姓、地点和名称的,是收信息的人知道的事情,所以可以省略。

师:你的意思是说写信息的人要想着收信息的人知道什么,考虑得很深刻啊!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赵伟肯定会回自己的家。爸爸妈妈都知道,当然不用写上‚西安‛了。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写的人是作者,收信息的人呢? 生:读者。

师:也就是说写作的时候‚心中要有读者‛。

生:下面一排字,我觉得‚天、返、市‛都是可有可无的。比如:‚今‛就能代表‚今天‛。所以下一排的字都可以省掉。

师:实际上这则短信用‚伟今回‛这几个字就可以代表了,我们平时用水不能浪费.用纸不能浪费,用字也不能浪费啊!(板书:用字要节约)

师:节约的品质是我们必备的。短信写得短有什么好处啊? 生:可以节省您的时间。生:还可以替手机省电。师:(笑)都是替‚我‛省了。生:读者看的时间也短了。

生:收信息的人一看,就清楚明白了。师:对啊,短信写得简明也是在替读者着想啊。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发的短信息编好了。现在就发出去。(拿起手机假发)

师:你们就是赵伟的家人,很快就要收到了。这时我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生:放心。

师:(摇头,皱眉)不对,我担心,为什么呢? 生:收没收到呢?

师:是呀,那怎么能知道呢? 生:赶快给您发个回信。

师:谢谢!你真是心中有读者。好吧,你们拿起笔,写个回短信,看谁写得简明。(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写好了,请你们口头发给我吧!有7个字的吗?(无)有6个字的吗?(无)有5个字的吗? 生:我已经知道,我已经收到。师:有4个字的吗?

生:我已收到;我明白了;我知道了… 师:3个字的?

生:短信收;我收到;谢收到 师:两个字?

生:收到;收谢;我收…… 师:1个字? 生:收;知;谢……

师:好,大家都知道短信要简短了。请大家讨论回信要不要‚我‛? 生:收信人知道是你发的,当然不要了。

师:真是心中有读者!大家再讨论有些同学写了‚谢‛,好在哪? 生:心中有读者,还要感谢您,多亲切!师:对!短信也能沟通感情呀!

生:老师,我发的不是一个字,而是一个标点。师;是吗?是什么? 生:‚!‛。

师:我收到了,再给你发一个‚?‛(笑声)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您不清楚‚!‛的意思,让您更有疑问了。

师:对呀!发短信,不是字越少越好,首先要让读者明白。评析:评议习作,不仅是反馈教学效果,而且是调控、升华的手段。老师以从字数由多到少反馈,告诉学生字不是越少越好,要以明白为前提。通过发现学生的‚谢‛,进而告诉学生短信还可以表达情感。特别是当一个学生用‚!‛发信息时,教师巧妙地以交际双方对话方式,回敬一个‚?‛,在笑声中再悟心中有读者。环节八:共同编诗练语-巩固教学成效

师:最后,我们一起共编一首诗,向人们宣传发短信的共识。老师写了一部分,同学们填写空白。出示未完成的小诗: 信息连世界。用语要()。心中有(),(生小组讨论后)信息连世界,用语要(节省)。心中有(读者),(简明要明确)。

师:谁能把‚节省‛换一个字,与‚界‛押韵。生:‚节约‛的‚约‛。

师:好极了!我觉得诗中应加上有情感的意思。再改一改。生:最后一句可改成‚简明情连接‛。师:这首诗终于完成了,大家齐读。(生齐读)信息连世界,用语要(节约)。心中有(读者),(简明情连接)。

师:请同学们,用短信方式,将这首诗发给你熟悉的人,让人们共同享受我们的劳动成果。下课。

评析

赵老师把“写短信”作为教学内容,透过简短的文字来创造妙趣横生的课堂,写得概括是当前是当前信息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语文表达的品质。但这一教学看点,在作文教学中的被重视程度是相当弱的。即便是一篇要求学生写得具体的文章,也不是到处都写得具体的。赵老师这看似简单的一笔,却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即生活,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课堂上,当孩子对一些字词的意思不理解时,赵老师让孩子拿出字典来实际动手查一查,尤其是查了两次,这还是不多见的。一堂课的设计,尤其是公开课,老师们往往调动了全部神经,在追求新意、追求时尚、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渐渐地忽视了教学最为淳朴的东西。字典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终身伴侣,查字典能力培养、习惯地养成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吗?赵老师的这一做法,令人深思。

在引导学生修改短信息的过程中,学生每改一处,他都把去掉的字写在原位置的上方或下方。渐渐地,黑板上出现了三行字,上下两行是去掉的字,中间一行是修改后留下的字。去掉就去掉吧,还写在黑板上干什么?我不禁产生了疑问。而当短信息修改好后,他在上下两行字处分别画了一条线,请学生边观察,边想一想让短信息简明有什么好方法。我再次怦然大悟:从下面一行可以看出,用一个字可以代表两个字的意思,就保留一个;上面一行省去的是对方知道的意思,这不就简明了吗?学生的感悟水到渠成,听课的老师也发出啧啧的赞叹。这不正是赵老师多次强调的在教学中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引导吗?这方法不是老师教的,是学生自然生成的。

“(简明很重要)‘简明’是先有‘明’还是先有‘简’?” “(信息连你我,心中有读者,用字要节约„„)能帮我补上吗?” 这一个个发人沉思的问题,总能引你向教学的更高境界迈进,一步一景,领你登上高处,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快乐。

赵老师的教学,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特级教师真正的教学本领——“道尔弗牵,强而弗柳,开而弗达”。在教与学的天地里,老师乐此不疲地巧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津津乐道地凝神细琢每个字句,深深感受其中的乐趣。师生在自然、宽松、和谐的音符下,演奏着教与学的“融融乐曲”!

之二:组词巧练,思维创新

片段

师:(板书 ‚跳‛)谁能用 ‚跳‛字组个词语。

生:(纷纷举手)跳高、跳远、跳绳、跳皮筋、跳水、跳伞…… 师: 你们这些 ‚跳‛都是用什么跳? 生: 都是用脚跳。

师;对呀!从字中哪儿能看出用脚? 生: 跳字是 ‚足‛字旁。

师: 汉字确有表意的功能。但是不是 ‚跳‛都用脚啊?现在希望同学们再用 ‚跳‛组词,但不许用脚跳。谁能组?

(生面面相觑,没有人举手,料想不到。)

师: 看来同学们有困难。我帮帮你们,请看我做个动作(用手在左胸轻轻地摸了一下)。

生:(心领神会)心跳。

师: 好极了!不用脚的心跳。还有吗?(再引扩展)生:(指自己的眼)眼跳。生:(指自 己的手腕)脉搏跳。生: 跳棋。

师: 真好!手都上来了。看来,汉字的偏旁表意在发展。评析

当教师提出不用脚也用“跳”组词时,学生遇到困难了,此时,怎么办? 正是需要教师的应对机智。如果放弃,当然不行,教师直接告诉“心跳”等,用灌输的办法,越俎代庖,也不好。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启发,于是,我采取以动作启迪,用体态语言,只引不发,开而拂达,指路不带路,给学生思考表达的空间,去寻找自己身上既在 “跳”又不用脚的部位,并用恰当词语表达,取得破难的效果,不仅获得结果的优效,点拨汉字字义发展的知识,而且达到思维过程的优效。

之三:循循善诱,拨亮认知盲点

片段

(一次,我上作文课,目的是指导学生写具体。采取现场观察一张纸,写这张纸的训练。一上课,赵老师就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是张 B5 纸被裁成 4 份的无字纸)。

师:同学们,观察每人手里的这张纸,说说你们观察的结果。生:(观察后)这是一张纸。生:这是一张什么也没有的纸。

生:这是一张上面没写字的纸。(学生的发言出乎预料,使我感到他们说的很不具体,看来,学生不会观察,可能对什么是观察都不清楚。于是……)

师:我问问,你们认为什么叫观察? 用一句话说说。生:观察就是看东西。生:观察是仔细地看事物。

生:观察是认真、细致地看。(经过应对初步调查,果然发现学生对观察是盲点,于是,继续深入调查。)

师:这几个同学都说了,他们三个中有哪一个字是相同的? 生:是 ‚看‛。

师;对,再问问你们,什么叫‚看‛。生:看就是‚瞧‛。

师:(追问)那是用什么‚瞧‛? 生:用眼睛瞧。

师:我明白了,你们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地瞧事物。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开始升华)好,就用你们的观点,我们一起继续用眼睛观察手上的这张纸。这张纸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一张白色的长方形的纸。师:刚才几个同学说到这些了吗? 生:没有。

师:接着用眼睛仔细瞧,纸的四边一样吗? 生:不一样。有两个边是齐的,另两个边是毛边。师:对,刚才几个同学说到这些了吗? 生:也没有。

师:是呀,你们把纸放在眼睛前平视,又看到了什么? 生:这张纸成一条线。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张纸是薄纸。

师:虽然你们刚才也用眼睛看了,为什么看不到这些? 生:因为看的不仔细。生:因为没有平着看。

师:就是呀!用眼睛也要变角度看,才能有新发现。师:(继续升华)请同学们拿起这张纸,用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用一个词表示。

生:平整。生:平滑。生:柔滑。

师:这些感觉是眼睛看到的吗? 生:是手摸出来的。

师:你们再用手抖一抖这纸,出现什么了。生:听到‚哗啦哗啦‛的纸声。师:这纸声是眼睛看到的吗? 生:是耳朵听到的。师;你们闻一闻纸。(我事先在纸上喷了点香水)生:啊!真香!(学生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师:怎么香?用词句形容形容。生:纸上有股清香。生:一股茉莉花香扑鼻而来。师:这香气是用眼睛看出来的吗? 生:是鼻子闻出来的。

师:(再升华)如此看来,观察只靠眼睛吗?什么是观察,你们有什么新看法?

生:观察是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子闻……

师:(升华)有进步,还须用脑想,有时还得用嘴尝,用脚踢呢!这眼、耳、鼻、嘴、手……都是什么,谁能用一个词概括。

生:器官。

师;对的,那什么是观察? 生:观察是用多个器官了解事物。

师:(升华)人的器官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观察认识事物的有力武器。加上前面说的,多角度、多器官协同了解事物才是观察。

…… 评析

这个教学片段是针对学生—观察,逐步引导的认知盲点——升华的。当我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观察就是用眼睛看时,当时很高兴,因为问题暴露了,比问题没有暴露要容易处理得多,这是好事,学生犯错是正常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学习就是不断犯错、改错的过程,教师的一个责任就是让错误暴露,帮助纠错,要正视它、重视它、研究它、解决它。我在发现学生的盲点后。对于这意料之外的可贵资源,去拨亮学生的认知盲点,引导不断升华。由用眼睛粗看到用眼睛多角度细看,再到用其他器官了解,再到用多器官协同了解———多角度、多器官了解,四次升华,学生不断顿悟,透彻理解了观察的概念。

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的启示 篇7

前些日子,我登录教学新时空观看了名师课堂的两节美术课,一下子被精彩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观摩的两节课分别为: 苏州苏苑中学的张云芳老师《与梵高的心灵对话》;南京琅琊路小学黄黎敏老师的《月亮你好吗》。通过观摩,我总结了如下几个感悟。

一、课的设计———定向思维与发散思维

通常美术课的设计是先预设好教学目标,然后通过上课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就算完事,但听了两位教师的课以后才知道,一堂课并不是完成一个教学目标这么简单,而是通过事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并通过上课衍生出更多意料之外的目标,然后让学生的思维拓展到课外去,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这才是我们要的美术课堂!课的设计变为了:预设目标———衍生目标———拓展目标。《与梵高的心灵对话》是高中鉴赏课,在欣赏完课后,张云芳老师谈了对课堂设计的想法。她是以梵高向日葵和自画像来作为范例进行教学。以观察身边的同学和观察画家为切入口,以课堂中有效的留白,为思维形成一个空间。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平时的教学,有没有“设计”?有没有有效“设计”?最后她还谈到了教师要带学生走出课堂,延伸课堂。比如创造性地临摹梵高的作品等,能让学生思维走得更远。我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让学生思维走得更远,也就是发散思维吧!

二、课的对比———高中抑或小学

名师课堂正如其名,让我真正见识了名师的风采,把课上得这么好,真是不容易。高中欣赏课和小学绘本教学课是两节课型完全不同的课,但两节课让人听起来都是那么的舒服,正如主持人徐淳对张云芳老师的评价:“授课的艺术———艺术的享受,课堂教学能让人觉得舒服,这是一个高度。”

语言的魅力:两位教师上课时的语音、语调、语速等都让人感觉很舒服,像是讲故事娓娓道来。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

思路的清晰:无论是欣赏课还是绘画课,每一环节都条理清楚、步步紧扣,自然而然地把整个过程梳理过去,不留一丝痕迹。

目标的达成:预设目标衍生出更多目标,让学生思维放宽, 眼光放远,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授之以渔”。

课堂信息量大:如何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承载更多更好的知识,让学生学起来不累,让知识在不知不觉中灌输给学生,这也是我们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三、课的评价———亮点中的亮点

(1)评价不是随便说说的。(此处评价为专家对课的评价)我认真聆听了专家对两节课的评价,并作了记录。我非常佩服傅幼康、徐淳、奚传绩等专家和老师对授课教师的评价,他们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2)评价是建立在自身扎实的专业基础之上的。奚传绩对张云芳老师课的内容的评价充分反映了他对本课所提到人物、作品等的熟悉程度,挖掘的深度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因此,也给我们教师一个警醒:课余时间只有多阅读,才能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才能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才能上出更好的课,才能对别的教师的课有更合理的评价。

(3)评价具有方向性。专家对课的评价是具有一定方向性的,他们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怎么样的规范才是比较合理的,因此,他们的评价很有针对性。

①强调教师的导向作用。如傅幼康提到黄老师的课中要注意板书规范性,书写格式一定要从左到右,让学生关注规范性。这让我们了解了上课的严谨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给孩子们起榜样作用的,平时在生活中我们看似平凡普通的细节在课堂上却不能马虎,不能因为我们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而误导了学生。

②强调课的三维目标,突出重点。奚传绩讲到欣赏课的任务:了解美术的艺术语言,强调作品观察入手,抓住线条、色彩、笔触三方面。如果光强调学生自主发表看法,看起来很活跃,其实过分强调想象化是不行的,要深入观察。在40分钟内把梵高讲透很难,照顾的面很多,所以本课重点不是很突出,因为时间问题而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让学生了解梵高的生平或者说没有强调梵高的生平。对于奚传绩的建议,张老师提出课后还要反复去磨课,力争把本课上得更好。

③评价的多角度性。奚佳绩在评价张云芳老师课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也给观众们上了一堂课,他花了较多的时间把梵高讲得很透,并从作品和人物关系角度进行点评的;徐淳是从经典作品选择的角度来点评的;薛金纬是从课的新意角度来点评的; 傅幼康是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来点评的。在课的评价方面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四、课的展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从傅幼康对两位教师的课的点评上来看,他非常满意两位教师无论从课题的选择还是经典作品的选择等,都符合《新课程标准》。

(1)拓展学生审美视野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初中教材中专门有人物欣赏课,有梵高的画,张老师是把这个内容作为校本教材来用。从绘画、雕塑等来看都有很多典型作品,经典作品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2)资源整合突出了课程的愉悦性。两位教师的课有一个共同点非常值得我们教师学习,就是课程资源的整合,它能给我们的美术课带来愉悦,孩子们能在这样的课堂上享受快乐。

例如黄老师的课:傅幼康说这是示范性的课,这节课突出了月亮的主题,月亮是孩子喜欢的内容和资源,是拓展和延伸的课题。通过神话传说、绘本的创作等,明确教学目标和方法,享受创造的快乐。

品名师课堂 悟名师底气 篇8

一、底气,从他对教材的深度思考与挖掘而来

教学片段1:

师: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的寻宝活动,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你手头的白纸上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代表小明的左脚,想一想,宝物可能在哪呢?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

师:刚才我看了一圈,同学们都在纸上表示出了自己的想法。(课件演示)宝物可能在这。

师:找到这个点的同学,请举手。还可能在其他位置吗?(课件依次出示2个点、3个点、4个点、8个点、16个点、32个点,直到连成一个圆)

师:这是什么?

生:圆!

……

【感悟】上课伊始,华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贯穿全课的生动有趣的“寻宝”情境。“宝物在哪儿呢?”这个美妙的问题,首先诱发了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主动地说出了圆心、半径等;其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验到了:半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即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这里蕴含着华老师对圆的概念的清晰把握和深刻理解。华老师通过形象的“聚点成线”的手法帮助学生形成圆的清晰表象,可谓匠心独运!尤其是课近尾声,华老师又追问“一定是在左脚为圆心,半径3米的圆上吗”?顺手又带出“球”来,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平面到立体,自然生成。犹如神来之笔的情境,成就了课堂的整体美,成就了知识的一体美,成就了学生的思维美。这样融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正如华老师在“课前慎思”中所说的那样,《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没有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而是反复研读教材,挖掘出教材的教学价值,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认识圆的特征为重点,创设了既贴近学生认知特点又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情境图贯穿教学始终,获得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

由此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皆因为他们对教材的解读不仅深刻而且独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他们对教材、教参,决不人云亦云,而是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二、底气,从他的文化底蕴与才情而来

教学片段2:

师:孩子们,我们以前认识图形特征就是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研究的,圆确实具有大家说的这些特点。知道古人是怎么说圆的特征吗?

(板书:圆,一中同长也)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一中”指什么?

生:一个中心点!

师:什么“同长”?

生:半径的长度都一样的!直径的长度都一样的!

师:圆,是有这个特征吗?

……

师:“圆,一中同长也”,是墨子说的。墨子的发现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多年……

【感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课堂上,华老师充分挖掘出数学史料的文化功能,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特征后,引用墨子的经典:“圆,一中同长也”,来加以概括和强调,帮助学生加深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在听课过程中,不难发现,历史的、现代的、未来的所有与圆相关的信息都进入华老师的课堂。给“认识圆”一个丰富的背景,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中自由搜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最后又都聚焦在“一中同长也”的本质上来,真正体会到了数学“以简驭繁”的简洁之美。

一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能够如此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吐语不凡,却没有一丝作秀感,确实少见,华老师的才学让人折服。余文森教授曾说:“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名师。”可以说,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型的名师。华老师曾坦言:“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我。”正是不断地读书思考,华老师渐渐在学生面前有了底气,有了一份淡定,有了如今课堂的神采飞扬和意气风发。他的成功课堂,让我得到启示: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课堂上才有灵气。

三、底气,从他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而来

教学片段3:

师:刚才我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都会画圆了!会画圆的请举手!画圆一般得用圆规,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边画边想:我们是怎样画圆的?

(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画得不圆的作品。刚展示一幅画得不圆的作品,学生们都笑起来)

师: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想这些不同、不圆的“圆”是怎么用圆规创造出来的?

师:想——不说——继续欣赏!

师: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呢?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是不是看出画圆并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感悟】学生怎么画圆,华老师没有按通常的步骤教授,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画直径4厘米的圆,然后展示学生“不圆”的作品。他幽默地说:“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想这些不同、不圆的‘圆’是怎么用圆规创造出来的?”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按常规教法所无法比拟的。华老师让学生在实践中操作,故意诱发学生认识上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不仅使教学气氛活跃,教学环节跌宕起伏,让学生不断经历着认知结构的失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活动不是停留在活动本身肤浅的表面,而是通过操作去触动学生的思维,触摸数学的本质。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醒悟并有所顿悟。

成尚荣先生指出,名师应当有也必须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华老师在多年研究“差错资源化”的课题实践中,践行自己的“课堂因差错而精彩”教学理念,提出了“教是因为需要教”的教学主张。他的教学主张,是现代学生观:“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具体表现。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坚持实践,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名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他的教学理念,积蓄着他的教学能量。从他的成功经验中,让我想到,我们虽成就不了华老师的成就,但我们可以认真地学习华老师的思考精神,让思考伴我们同行,做最好的自我!

我们从名师的课堂中学习的不是光鲜的外表,而是鲜活的灵魂。从深度解读名师的课堂教学入手,细细品味和感悟名师的一言一行所折射出来的思想光芒和教学底气。让我们的教学从肤浅走向深沉,从浅表走向内涵,从模仿走向创新。

上一篇:学校门卫制度【2017-2018】下一篇:婚车租赁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