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的诗句有哪些(推荐9篇)
咏柳的诗句有哪些
1、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2、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3、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几留题。——许德溥《西桥柳色》
4、烟隔断、晴波远岫。——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5、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李珣《渔歌子·柳垂丝》
6、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7、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8、身间时序好,且登临。——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9、骄总穿柳去,文艗挟春飞。——赵溍《临江仙·西湖春泛》
10、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11、柳带摇风汉水滨,平芜两岸争匀。——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12、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曾觌《阮郎归·柳阴庭院占风光》
13、垒润栖新燕,笼深锁旧莺。——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14、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王建《华清宫前柳》
15、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顾敻《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
16、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薛昭蕴《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17、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张先《江南柳·隋堤远》
18、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李珣《渔歌子·柳垂丝》
19、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20、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崔护《五月水边柳》
21、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22、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温庭筠《杨柳枝》
23、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24、柳梢残日弄微晴。——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25、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陆龟蒙《冬柳》
26、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7、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28、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29、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柳永《定**·自春来》
30、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王维《不遇咏》
31、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32、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3、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4、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35、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纪映淮《咏秋柳》
36、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37、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纳兰性德《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38、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刘克庄《莺梭》
39、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韦庄《江外思乡》
40、度柳穿花觅信音。——陈东甫《长相思·花深深》
41、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
42、欲寻双叶寄情难。——晏几道《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
43、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44、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鼎《寒食》
45、杨柳舞风,轻惹春烟残雨。——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46、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李世民《咏雨》
47、搭柳栏干倚伫频,杏帘胡蝶绣床春。——史达祖《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48、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顾敻《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
49、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50、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黄庚《临平泊舟》
51、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52、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牛峤《菩萨蛮·风帘燕舞莺啼柳》
53、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曾棨《维扬怀古》
54、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何逊《边城思》
55、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56、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周邦彦《兰陵王·柳》
拓展:贺知章《咏柳》赏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一首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被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作者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可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想到“碧玉破瓜时”这一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贺知章的眼中,柳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那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展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一)教材分析
《咏柳》一课位于义务教育课程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以“亲近自然”为主题展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人文精神,歌颂着生命的美丽。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物佳作,诗歌歌咏了早春的柳树,既有鲜活的形象、新奇的比喻,还有响亮的音节。整首诗基调清新、明快,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对低年级古诗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准确识记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课后的8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观察柳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4、能说出“谁裁出、似剪刀”等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结合图画,联系生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柳树的美,感受春天的活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二年级学生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识字,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局限性,把感受柳树的美,感受春天的活力,确立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低年级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感悟诗歌意境。因此我采用导读、演示、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诵
读为主线”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朗读、交流和勾画圈点等方法学习,在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中朗读诗歌,感受春天之美、中华语言之美。 我将用一课时来完成这首诗的教学。
三、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程序分为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投影春天的图片,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春季。”我顺势引导:“你怎么知道是春季呢?”生答:“柳树刚刚发芽。”接着我小结:“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是柳树,唐代大诗人贺知章被柳树的美所陶醉,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咏柳》。”(板书:《咏柳》)把学生带入对文本的学习中。
(二)初读古诗,读写生字
1、读准字音。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的有效手段。我首先进行范读,然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学生练读之后,我采用指名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古诗,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时进行读音的指导。
2、识记字形
识字写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因此我让学生找出古诗中的生字读一读,利用已知的、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如:加一加、说顺口溜、换部首变魔法等识记字形,再全班汇报。之后利用生字卡做开火车的游戏检查指导认读生字,让学生在快乐中牢固记忆生字。至此,生字教学已解决了字音、字形的问题。
3、指导书写生字
面面俱到,等于不到。我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特别注重有重点地
指导。“裁、垂、谁”是学生识记和书写的难点。为突破难点,我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写好“垂”等难写的字,然后让学生书写,在学生书写时我关注他们的书写姿势,笔顺、笔画是否正确。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整体感知。
生字障碍扫除后,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再整体感知古诗内容,读一读自己认为写的美的或者是自己喜欢的诗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指导朗读,感知诗意
1、指导朗读前两句诗。
我让学生观察柳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柳树,由整体观察柳树,描述柳树的样子。再局部观察那些倒垂下来的柳枝,想象他们像什么?我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及时的加以补充、描述:“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装饰成的一样,翠绿晶莹,美极了。而下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这时,柳树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栩栩如生,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朗读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但在观察想象中解诗意,悟诗情,而且在读中明白了“碧玉、丝绦”的意思,体会出诗句中比喻的精妙。我又说“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样来读这两句诗?”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感知柳树的高大碧绿、婀娜多姿。
2、学习3、4句。
再让学生局部观察柳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柳叶的细小,想想诗人由此想到些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诗。放手让学生自己朗读,注意节奏。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谁裁出”,“似剪刀”来了解柳叶的细小以及春风的灵巧。我让学生想象: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还裁出了什么?使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受它的神奇灵巧,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在
一次次朗读中了解诗人不仅赞美柳树,还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四)、体会意境,熟读成诵
古诗作为一个整体,传达出各不相同的情感和意境,而这恰恰是一首诗的精髓所在。我安排了下面的环节
(1)体会意境
我再次配乐朗诵《咏柳》,让学生闭目想象意境,之后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这样既强化了古诗的意境美,使他们置身于古诗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又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认识柳树美,春风美,春天美,大自然美,生活美。
(2)让学生吟诵本诗。
通过“我来做诗人”的活动。学生可以配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古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领悟诗人把对柳树的赞美,升华到赞美春天的创作用意。
(五)、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这时候我引导学生看板书进行总结: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垂下碧绿的枝条,晶莹透亮。那在风中轻扬的细长柳叶,原来是二月春风巧手裁剪出来的。
最后,我用课件出示几句跟春天有关的诗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既积累了古诗,又增加了识字量。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
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我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说说、画画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四、说板书设计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板书设计中,我利用简笔画,清晰直观的把柳树碧绿的颜色、体态轻盈的特点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咏柳
春风
夏至诗句有哪些_夏至时节诗句欣赏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避暑北池》 作者: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夏至诗句有哪些_夏至时节诗句欣赏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思归时初为校书郎。》唐 作者: 白居易
养无晨昏膳,隐无伏腊资。遂求及亲禄,僶俛来京师。
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席恋,春违采兰期。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块然抱愁者,夜长独先知。
悠悠乡关路,梦去身不随。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作者:杨万里
之一:
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
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之二: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後初暑登连天观》作者:杨万里
登台长早下台迟,移遍胡床无处移。
不是清凉罢挥扇,自缘手倦歇些时。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和昌英叔夏至喜雨》作者:杨万里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
休。
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夏至时节的诗句鉴赏——《夏至後得雨》作者: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躬耕力不足,分获中自愧。
2、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5、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6、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7、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9、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魏大中《临江仙埋没钱塘歌吹里》
10、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11、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1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3、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14、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15、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16、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17、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18、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唐李商隐《七夕》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唐崔国辅《七夕》
4、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5、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6、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唐李中《七夕》
7、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古意》
8、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9、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唐崔涂《七夕》
10、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11、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唐刘威《七夕》
12、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唐卢纶《七夕诗》
13、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唐李贺《七夕》
14、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唐刘言史《七夕歌》
15、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16、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宋杨璞《七夕》
17、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18、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9、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唐杜审言《七夕》
20、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21、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唐卢殷《七夕》
22、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唐刘禹锡《七夕二首》
23、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唐卢殷《七夕》
24、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唐白居易《七夕》
25、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26、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唐李贺《七夕》
27、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唐卢纶《七夕诗》
28、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唐刘威《七夕》
29、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30、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31、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3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33、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唐李郢《七夕寄张氏兄弟》
34、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35、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36、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唐杜甫《七夕》
37、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38、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唐李峤《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1、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2、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3、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5、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6、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7、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寒食》
8、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0、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1、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2、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王建《七夕曲》
13、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14、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5、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6、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7、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8、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19、尘香明日城南陌。——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20、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1、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22、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23、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5、总不解、将春系住。——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26、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7、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28、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9、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3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31、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32、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3、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4、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35、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6、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蒋春霖《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37、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8、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39、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0、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1、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42、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43、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4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5、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46、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8、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49、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0、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51、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52、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3、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54、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55、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56、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57、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58、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N《洞仙歌·中秋》
5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爱国名句
3、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4、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
5、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鸟声有悲欢,我爱口流血。
《子夜冬歌》唐・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
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湓浦早冬》 白居易
浔阳孟冬月,草木未全衰。o抵长安陌,凉风八月时。
日西湓水曲,独行吟旧诗。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
但作城中想,何异曲江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