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五单元试题(精选9篇)
第五单元试题
按要求写句子。(7分)
1、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改为陈述句)
2、人们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改为反问句和“被”字句)
3、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4、为是其智弗若与?(翻译句子)
5、妈妈说:“我下午要加班,晚饭就不用等我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6、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仿写)
b€"Do gu€#7 ji€"? f€"Vn g€"V bo h€? xi€?
( ) ( ) ( ) ( )
ji€鄌 ji€#9 m€鄌 xi€醤 zh€鄋g zh€鄋g
花( ) ( )菜 草 ( ) ( )弃 蚊( ) ( )单
二、请你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3分)
混沌(h€鷑 h€鵱 ) 莲花落(lu€? l€鄌) 聪颖(y€#5n y€#5ng)
洗(澡 操) 莫(名 明)其妙 (幸 辛)亏
三、按要求答题。 (12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括号里。(3分)
激动 感动 沟通 连接 反映 反应
王明听了李老师的话深受( )。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 )了人们的心灵,而且( )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2.根据要求写词语。(5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2分)
缕缕( )香 平( )无奇 高深( )测 豁然开( )
(2)根据提示写词语。(3分)
①写作文时,我想用 、 等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个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②“今天晚会来的都是娱乐圈的大腕!”这句中“ ”是新词。我还知道的新词有: 、 、 。
3.连线。(4分)
问候语 “真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道歉语 “您辛苦了!”
慰问语 “张华最近忙吧!请转达我对他的问候!”
告别语 “希望不久的将来还能在这里欢迎您!”
四、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小时候和祖父在园子里干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换一种说法,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强烈)(2分)
2.我们的日子清苦。我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用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话)(2分)
3.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照样子续写一个句子。(4分)
花开了,就像花睡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说话似的。
,就像 。 ,就像 。
五、拓展积累。(4分)
小时候,你一定也学过不少童谣、谜语,回忆一下,并把它们写下来。
童谣:
谜语: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君子不失色于人, 。
礼到人心暖, 。
2.《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我”回忆了 、 、 等童年在园中玩耍的情境,表达了作者 之情。
3.“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句中第一个“长”的意思是 ,第二个“长”的意思是 。
4.《谈礼貌》一文在开头引用古训之后,通过 、 、 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七、阅读感悟。(23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细心回答问题。(9分)
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爸爸的叮嘱”指的是 。 (2分)
2.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文中的“我”所看到的这一幕。(1分)
3.“我”推开病房的门,为什么怔住了?(3分)
4.“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写下来。(3分)
(二)认真阅读短文,轻松回答问题。(14分)
春天的心
①早春的一个中午,煦风微送,晴空万里。阳光,正让人有些惊喜地倾泻而下,暖暖地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②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正在率先辉映着和风暖阳的呼唤,一面夸张地舒展着身姿,一面怒放着鹅黄娇嫩的花朵。
③我忍不住了,就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下这早春的时刻。
④不知什么时候,竟涌过来一大帮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一来到这片迎春花面前,便使劲儿地唤着花朵,有的还把脸埋进了迎春花的枝条里面,他们完全陶醉了。
⑤冷不丁地,一个男孩跑到我面前,对我说道:“叔叔,你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看到他脸上花苞似的期待,我怎能不答应呢?我准备为他们录像。可就在这时,一个女孩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随后,就见那个男孩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和其他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大声对其他孩子说道:“叔叔摄像机里面的电不多了,为了能够快些录完,咱们就来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儿怎么样?”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就和另外几个孩子(激烈 热烈)响应起来。于是,那帮十几岁的孩子就排成一队,手牵着手,围着那片迎春花,整齐而有节奏地微微弯下身体,并起双脚跳着跑。我一边给他们摄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跟他们说摄像机里电不多了呀!况且,就算是要快些摄完的话,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儿就可以了,可为什么要并着双脚跳呢?
⑥当我为那些孩子摄完像,并将录像带交给他们后,他们向我致了谢,一起向公园里别的地方走去。可是,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女孩,走路(竟然 果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疾孩子。
⑦我恍然大悟:原来,刚才那些孩子之所以要并起双脚,围着迎春花跳着跑,是为了她,是为了让她和他们一样,在这如画的春天里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⑧那一刻,看着那些离去的身影,我忽然感到:其实,这早春里最美的景色不是那些迎春花,而是这些灿烂纯真的孩子。他们都有一颗春天的心,就像那轮春天的太阳,明亮、温暖,向四周散发着光芒!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恍然大悟:
2.用横线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2分)
3.第⑤段中说“一个女孩走到他面前,小声地说了几句话”,请想一想,女孩会说些什么,并将其写下来。(3分)
4.短文第⑦段中“我恍然大悟”,这里的“我”明白了,刚才那些孩子并起脚跳着跑,是为了 。(2分)
5.读完全文,你感受到作者所说的“春天的心”是一颗怎样的“心”?(3分)
6.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谈谈你的见解。(3分)
八、习作。(30分)
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二、看拼音,写词语。(20分)
三、,填表。(12分)
要查的字
大写字母
读音
部首
除去部首再查几画
帘
踢
脖
四、写出下面字的部首。(10分)
冻( ) 姓( ) 骑( ) 思( ) 宽( )
鸣( ) 蛇( ) 裂( ) 建( ) 筑( )。
五、选词填空。(18分)
把 座 条 头 群 只 架 本
一( )书 一( )大雁 一( )刀 一( )桥
一( )牛 两( )鸭子 两( )飞机 两( )船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8分)
1.( )在地里撒下玉米种子
2.( )在工厂里制(zhi)造机器(qi)
3.( )喜爱上体育课吗
4.( )在操场上做早操
七、从句中找出几组意思相对或相反的词语。(l2分)
1.办事要分轻重缓急。( )-( ) ( )-( )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一( ) ( )-( )
3.同学之间不分大小,不论强弱,都要团结友爱。( )-( ) ( )-( )
八、读短文,回答问题(16)
小华是个热心帮助别人的孩子。小刚的数学题不会做,他主动给他讲解,直到小刚学会了。小清病了,他陪(pei)小清去医院看病。高朋忘带水彩了,他把自己的水彩借给高朋用。一天下午,小华走在路上,看见一位农民伯伯吃力地拉着装满菜的车,就急忙跑过去帮助推车。
1.这段话共有( )句,写了小华做的( )件好事。(4分)
2.小华是一个( )的孩子。(2分)
十、写话。(15分)
当你生病以后,医生要给你打针的时候,医生和其他的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你是
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参考答案:
一、略
二、ji mo su duan
三、困难 浪费 虚心 光荣 蝴蝶 行驶 兴趣 胳膊 袜子 臼齿
四、L lian 巾(穴) 5 (3) T ti 足 8 B bo 月 6
五、冫 女 马 心 宀 口 虫 衣 廴
六、本 群 把 座 头 只 架 条
七、略
八、轻——重 缓——急 虚心——骄傲 进步——落后 大——小 强——弱
九、1. 5 4 2.热心帮助别人
十、略
第五单元测试题2
一、在大写字母后写出小写字母。
H( ) B( ) M( ) O( ) T( )
L( ) N( ) R( ) P( ) J( )
D( ) Q( ) A( ) C( ) F( )
二、找出下面各句中的错别字。
1.星棋五的下午,我们和二班同学举行了拨河比赛。( )
2.同学们在校园的花坛里裁下许多小树苗。( )
3.人们在大树低下乘凉。( )
4.虚心使人进步,娇傲使人落后。( )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成功— 战争— 横— 强—
节约— 冷淡— 守— 缓—
四、选词填空。
忠实 老实
1.太阳是( )的.向导,它会给你指明方向。
2.这人很( ),从不多说话。
美丽 美好
1.( )的生活要靠劳动去创造。
2.孔雀拖着( )的长尾巴沿着湖边散步。
五、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爸爸是科学家。
爸爸是著名的科学家。
1.日月潭是一个湖。
2.我是优秀学生。
3.丽丽写作业 。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岳(yuè)飞学写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想学写字,可是没有钱买纸和笔。
有一天,岳飞回家,手里提着篮子,里面装满了沙土,沙土上面插着树枝。他对母亲说:“妈妈,我可以学写字了,我有纸和笔。”他母亲说:“你的纸和笔在哪里呢?”岳飞把沙土放在地上,说:“妈妈,这就是我的纸。”他又指着树枝说:“这是我的笔。”
从那时起,他每天用树枝在沙土上学写字。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岳飞小时候为什么没有纸和笔?
3.岳飞用什么代替纸和笔写字?
谜语
猜一猜
1.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
2.身穿大皮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
3.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4.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
5.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然四只脚,自己不会走。
参考答案:
二、1.期 拔 2.栽 3.底 4.骄
三、失败 和平竖 弱 浪费 热情 攻 急
四、忠实 老实 美好 美丽
五、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2.我是学校的优秀学生。3.丽丽在灯下认真写作业 。
六、1.3 2.因为家里穷。3.沙土和树枝。
一、把下面的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10分)
ōng p l ōng ài
烟囱喷出他们俩冲进比赛
di èng zh ǎng y
沉甸甸政府振动嗓子黄莺
二、我会认认真真读拼音,工工整整写词语。(10分)
zhōu wéi gē chàng qí guài gū niang hù xiāng
()()()()()
fēn fāng fěn chén yún cai mǎn dì shuǐ chí
()()()()()
三、读一读,连一连。(6分)
壹贰伞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
四五九一八十百三二六千七
四、给下面的字加不同的偏旁组字,再组词。(8分)
亥()皮()也()兆()
()()()()
五、我会选字组词语。(8分)
沙纱纷芬做作园圆
()布()芳()事公()
泥()()飞()业()圈
六、我会填。(9分)
()清()秀()语()香()声()语
喜气()()()()勃勃()紫()红
气象()()()暖()开()()扬扬
七、读一读,填一填。(8分)
1、王婆卖瓜,()卖()夸。
2、老鼠看仓,()()精光。
3、()()()(),不用吃药。
4、一个篱笆三个桩,()()()()()()帮。
八、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1、周围静极了动物们都到哪儿去了呢
2、我正准备过冬的粮食啦
3、溪水欢快地向前流去
九、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树叶落下来。
(金黄的)树叶(纷纷地)落下来。
1、月亮升上天空。
()的月亮()地升上天空。
例:青蛙一边说,一边用脚刨土。
2、一边,一边。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让猫头鹰好好睡觉
小黄莺早晨一醒,脸也不洗,就飞到枝头快乐地唱起来。
她一唱,吵醒了百灵鸟、小山雀这些小歌唱家,他们也跟着唱起来。老黄莺急得轻声叫道:“小家伙们,轻点儿!新邻居猫头鹰阿姨正在睡觉,不要吵醒她。”
小黄莺哼了一声:“这只懒虫!太阳都这么高了,还在睡觉,不怕羞。我们就是要吵醒她!”说着又带头唱了起来。
“不许胡闹!”老黄莺挥了挥右翅说。她见小黄莺不唱了,又接着说:“这位猫头鹰阿姨是我们的新邻居。她可是保护庄稼、消灭田鼠的能手。她每天晚上值夜班,一个夏天能消灭上千只田鼠呢!我们应该让她白天好好休息……”小黄莺听了,连连点头,说:“噢,我明白了!”她推其他鸟儿说:“妈妈说得对,我们飞到远一些的地方去唱,好吗?”“好!好!”大家争着说。
小黄莺把翅膀一张,其他小鸟也跟着飞远了。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2分)
2、这篇短文共写了、、、这几种鸟。(4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近—()新—()白天—()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快乐—()保护—()
5、小黄莺听了妈妈的话说“我明白了”,她明白了什么?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3分)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试题
★ 语文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
★ 九年级卷第五单元试题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五单元试题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课堂练习题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学期三、四单元测试卷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评试题及答案
★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考试题
★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期末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读一读,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闹(lào nào) 月(yuè yüè) 梧(wú ú)
睡(shuì suì) 都(dōu duō) 丰(fēn fēng)
二、看拼音,写汉字。16分
kǒu qì jiàn miàn chū shēng hé hǎo
( ) ( ) ( ) ( )
míng yuè niú máo quán miàn tīng shuō
( ) ( ) ( ) ( )
三、写出偏旁相同的字,并组词。12分
女 亻
( )( ) ( )( )
( )( ) ( )( )
氵 讠
( )( ) ( )( )
四、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和( ) 月( ) 里( ) 车( ) 手( )
知( ) 背( ) 你( ) 东( ) 毛( )
五、写出带有下面笔画的字。12分
横折钩 ( )( )( ) 竖弯钩( )( )( )
横 钩 ( )( )( ) 竖 钩( )( )( )
六、按要求选字填空。12分
抱 见 背 泉 说 面 田 飞 国 点 江 从
独体字: ( ) 左右结构:( )
上下结构: ( ) 全包围结构( )
七、选词填空。6分
只 个 头 双 座 朵
一( )牛 一( )手 一( )塔
一( )鸟 一( )花 一( )人
八、选字填空。6分
他 她 它
1.妈妈过生日,我送给( )一份礼物。
2.( )是我的爸爸。
河 和
1.小( )边长满了小草。
2.我( )小明到小( )边钓鱼。
3.妈妈说话很( )气。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深夜( ),大海睡觉( ),她( )着( )( ),她( )着星星。那轻轻的潮声啊,是( )睡熟的鼾声。
2.小童问妈妈:“这花是( )哪儿( )( )?”妈妈笑( )笑( ),是冬爷爷( )( )睡觉的( )候送给( )( )。
3.小鱼浮( )( )( ),鼓起圆圆的眼睛说:“( )( )就不怕。”
十、阅读《冰花》片断,完成练习。
他惊奇地喊着(tā jīng qí dì hǎn zhe):“妈妈你瞧(mā mā nǐ qiáo),玻璃窗上开花了(bō li chuāng shàng kāi huā le)!”啊(ā),真漂亮(zhēn piào liang)!它像宽大的树叶(tā xiàng kuān dà de shù yè),像柔嫩的小草(xiàng róu nèn de xiǎo cǎo),像丰满的牡丹(xiàng fēng mǎn de mǔ dān),一束束(yī shù shù),一朵朵(yī duǒ duǒ),晶亮(jīng liàng),洁白(jié bái)!
1.这段话共有( )句。2分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 )的.树叶 ( )的小草
( )的牡丹 ( )的冰花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贻误( ) 分歧( ) 屹立( )
归sù( ) zhù( )就 chóu( )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历史上,一些伟人在关键时刻总能力挽狂澜,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
B.面对警察的盘问,毒贩显得非常紧张,汗水直流,黯然失色。
C.晚上,爸爸上网冲浪,妈妈看电视,我读书做作业,一家人各得其所。
D.少数司机因为一念之差醉驾入狱,这个教训值得“驾驶族”们深思。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春晚节目《扶不扶》与其说是一个小品,不如说是对“道德去哪儿了”的一种追问。
B.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C.“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D.人类为什么要敬畏自然?这是一个大问题。
4.默写。(5分)
(1)殷勤谢红叶, 。(《题红叶》)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3)爱惜芳心莫轻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4) ,绿柳才黄半未匀。(《城东早春》)
(5)“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化用了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
5.下面语段中画线处的两个语句都有语病,请按提示进行修改。(2分)
环境污染现在已经不单是某个领域、某个部门的事情,它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群策群力来解决的问题。①面对新的环境挑战,中国领导人用“宣战”的姿态宣扬了自己的决心。环境恶化不是“一日之寒”,环境治理也不是“一日之功”。但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②政府部门有力引导、严格监管;企业工厂切实践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你我他尽可能守护“绿色”的生活等……如果每个主体都能做出小小牺牲,不但会换来环境治理的大大成就,更会换来大家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奋斗激情。
(1)句①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2)句②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6.阅读右边题为《不屑一顾》的漫画,说说其表达了什么主题。(2分)
7.觅渡中学八(2)班同学打算举行“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4分)
(1)张明同学负责布置会场,为营造氛围,需要在会场上张贴相关的宣传标语,请你代为拟写一句。(20字以内)(2分)
(2)李芳同学在网络上检索到以下热点新闻,准备在研讨会上发布,请你帮助她将其压缩成“一句话新闻”。(2分)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张德江委员长主持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二、阅读精品屋(40分)
(一)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8~9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第四句运用“烂柯人”的典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名句,请从表意角度对其进行赏析。(2分)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10~14题。(11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余幼时即嗜学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四支僵劲不能动
(4)腰白玉之环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当余之从师也 B.益慕圣贤之道 C.弗之怠 D.录毕,走送之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3.上述选文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请你概括。(2分)
14.选段中哪一个词为全文奠下了基调?宋濂所自述的求学经历使你联想起哪些相关的诗句或对联?(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3分)
人生如四季
严 巍
nlc202309012148
①星移斗转,四季更迭。一年年生活在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中,我也深深地感到,人生如四季,周而复始。
②毫无疑问,我应该回头望一望自己所走过的道路,自己所经过的人生岁月,自己所憧憬的人生风景。虽然人生道路有平坦可 ,有崎岖可 ,有失落可 ,但在阳光的普照下,人生道路却画着春夏秋冬的四季颜色。在春是翠绿、夏是郁葱、秋是金黄、冬是灰白的四季色调中,回过头来看看,我总感觉,我竟然走得那样的匆忙,没有来得及浏览沿途的四季风光,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竟融汇于大自然的四季中。
③春天,是播种理想的季节。当我从母腹中呱呱落地,就像一粒种子播下了人生的希望和理想。在明媚春光的沐浴下,我的理想如同小苗一样拔节成长。这个时候,当是我人生中最天真烂漫的季节,也是人生中充满幻想的花季。这时,我童稚的幻想编织了一个个理想的花环,花环中缀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愿望。而此时,我的理想就在春雨的滋润下,长出了一株株希望的新绿,于是,我的人生就这样在春天的脚步中奋然启程。
④夏天是锤炼人生的季节。在四季人生中,夏季最活泼浪漫,也最炙热,而炙热的高温也考验着我的意志。夏季还需要勤奋,只有勤奋的工作才能创造蓬勃;夏季还需要风雨的洗礼,这样,理想才能挺起腰杆不倒伏,才能让人生的活力灌浆成长。
⑤随着岁月的流转,渐渐地,我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秋季。秋季是收获的黄金季节,也是人生收获希望和理想的时候。学习和工作中,通过收获丰富生活的阅历,我享受和体验着人生的乐趣。我盘点和检验人生的价值,也收获了不少意想不到的苦恼和失望。大自然风云变幻,人生道路崎岖坎坷,我在人生的四季中,也有失误,有彷徨,有挫折。
⑥秋去冬来,雪花飘飞。雪是四季的尤物,没有矫作,也不需要粉饰,飘飘然然默默无闻地普洒甘霖,造福于人类。这个季节虽然寒凝大地,却是修炼品行的大好季节。我不仅欣赏着美丽的雪景,还要学习雪花的品质,一生一世兢兢业业,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⑦大自然的四季是五彩斑斓的,人生的四季也是五彩缤纷。用四季比喻人生,诠释人生,我便能更好地辩证人生,理解人生,掌握人生,用五彩的四季色涂抹人生。人生之于我的一切感受,莫过于用这四季来形容。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1月10日)
15.作者笔下的人生四季各具有怎样的特征?请参照示例,从文中提取相关词语作答。(3分)
示例:春季——播种的季节
夏季—— 的季节
秋季—— 的季节
冬季—— 的季节
16.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第②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惆怅 欣慰 感叹 B.欣慰 感叹 惆怅
C.感叹 惆怅 欣慰 D.惆怅 感叹 欣慰
1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2分)
回过头来看看,我总感觉,我竟然走得那样的匆忙,没有来得及浏览沿途的四季风光,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竟融汇于大自然的四季中。
18.文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19.文章结尾说,“用四季比喻人生,诠释人生,我便能更好地辩证人生,理解人生,掌握人生,用五彩的四季色涂抹人生” 。我们该如何“掌握人生”“涂抹人生”?请说说你从文中获得的启迪。(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2分)
山村交通岗
周海亮
①山村悬垂在山腰,散落着二百多户人家。可是你相信么,这么偏远的山村,竟然在村里唯一的十字路口设立了一个交通岗。
②去山村采风,那个交通岗一下吸引了我。刚下过雨,洗刷一新的交通岗和坑坑洼洼积着污水的土路呈现着一种极不协调的怪异。更令我吃惊的是,在那里,竟然站着一位交通警察!他正以最标准的姿势站立,一丝不苟地指挥着并不存在的车水马龙。他左转身,平举手……右转身,口中的哨子响起……
③不过稍一细看,那“警察”却并不是警察。尽管他的衣服和警服有些接近,但无论颜色还是款式,都和真正的警服有着很明显的差异。雨后的阳光一点一点加强烘烤的力度,直射着暴露在交通岗外的他。慢慢地,他脸上的汗滴汇成流淌的河。
④那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好像已经在这里站了很长时间,可是在我关注他的漫长时间里,那个十字路口始终没有经过一位行人、一辆自行车、一辆马车、一台手扶拖拉机……终于,有人来了,那是一位身体佝偻的老人。老人径直走向交通岗,递给站得笔直的“警察”一个破旧的军用水壶。我见到“警察”啪的一个敬礼,然后接过水壶,咕咚咕咚地喝着水,仿佛已经渴到极限……
⑤我追上急欲离开的老人,问他那“警察”是谁。老人说:“我儿子。”
⑥我问他:“怎么会在这里有一个交通岗?”老人弄清我的身份后,长叹一声说:“去我家说吧。”
⑦我坐在老人的院子里喝茶,一边看那个年轻人演独角戏般地指挥交通,一边听老人给我讲这个几近离奇的故事。
⑧老人告诉我,他的儿子特别聪明,小学、中学、大学,成绩都名列前茅。儿子的理想是当一名交通警察,能够站在城市的十字路口,指挥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大学毕业后,他被县交警大队顺利录取。可就在去交警队报到的前几天,为采一朵蘑菇,他从村后的山坡上滚了下去。他在医院躺了整整半个月才醒过来,命倒是保住了,人却摔傻了。他几乎忘记了所有的事情,甚至有一段时间,他竟然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却唯独没有忘记自己已经被县交警大队录取的事。每天他都会站在村头,像一位真正的交通警察那样,吹响一只哨子。
⑨“于是你要在门口给他立一个交通岗,让他相信自己就是站在县城的马路上?”我问。
⑩“是的,”老人说,“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够带给他平静和快乐。我听医院的大夫说,让他平静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或许以后的某一天,他就会忆起以前的事情,甚至说不定还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那样的话,也许他还真能去交警队上班,当一名真正的警察呢。”
老实说,那天我并没有太多的感动。到处采风的我,这类事见得多了,也就有些麻木,至于那个虚假的交通岗,就更接近于闹剧了。我想,当劳作一天的村人扛着农具从这里经过,面对一个手舞足蹈的傻子,他们脸上将会是怎样一副嘲笑的表情?
可是我想错了,我看轻和玷污了那些村人。那天黄昏时,十字路口的村人突然多了起来。当三三两两的行人、自行车、马车、手扶拖拉机经过交通岗时,我看到他们竟顺从地听任“交通警察”的指挥。他们有秩序地停下、等待,看“交警”的手势,然后快速通过,仿佛那儿真的是一个拥挤的十字路口,面前的傻子真的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交通警察。
那一刻我被深深打动。后来我一直坚信,在那个偏远的山村,无疑有世界上最伟大的交警、最伟大的父亲、最伟大的村人,以及人世间最伟大的理解和爱。
(选自《青年博览》2013年第11期,有删改)
20.作者以“山村交通岗”为标题,好在哪里?(2分)
21.文章前四段中,作者采取步步设疑的方式叙事,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良好效果。请完成下面的填空,概括其叙事脉络。(2分)
偏远的山村为什么会设立交通岗?→
→
22.第⑧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分)
23.文中画线语句为什么要写“我”的感受?(2分)
24.如果某一天,老人的儿子恢复了记忆,他会对老人和身边的村民说些什么?请发挥想象,把他最想说的话写出来。(3分)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躁。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误。重义的人交天下,故不孤。浓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独。宁静的人行深远,故不折。知足的人常快乐,故不老。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600字左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正确字、音为:
(1)头衔、惨重、司空见惯
(2)卓(zhuó)有成效 烟熏火燎(liǎo) 嫦娥奔(bèn)月
二、1、无独有偶、目瞪口呆(列举略)
2、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实事求是(答案不唯一)
3、舍本逐末、出人意料(选词写句略)
三、按原文填空,其它合理即可。
阅读小天地
一、1、跨越百年的美丽
2、新的物理名词“放射线”;新的物理学计量单位“居里”;一条条科学定律……
3、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美貌与名利;为科学、为人类作出贡献(合理即可)
二、1、划去的词、音为:震动、拒绝、chuán、qiàn
2、合理即可
3、合乎情理即可
4、完成书稿《归纳学习》; “计算学习理论会议”会场上外国专家趾高气昂的傲慢态度让洪家荣感到耻辱、气愤,他要为祖国争得荣誉与尊重。(合理即可)
一、积累运用
1、读音与字形全对的一项()
A拽(zhuài)砭(biān)骨崔巍(cuīwēi)怏怏(yàngyàng)不乐 B毛骨耸(sǒng)然吞噬(shì)毋(wù)宁羸(yíng)弱 C告罄(qìng)乙醚(mí)犁骅(huá)虫豸(zhì)D窒(zhì)息阴霾(lí)水潦(lǎo)颛项(zhuānxū)
2、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态。
B孜孜不倦:勤勉,不懈怠。不倦:不知疲倦。形容学习十分勤奋。C死得其所:形容死的很应该。
D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3、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
A“一切的努力都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这几句话表现的是斯科特他们在得知自己已在同别人的 竞赛中失败时的沮丧心情。表明作者对斯科特探险队的评价不高。B《在沙漠的中心》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的圣埃克絮佩里,文章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沙漠之中如何脱险的经历。
C《真正的英雄》一文具有动人心魄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演讲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几位“真正的英雄”,这种平易近人的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D“夸父逐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有时也用来比喻不自量力。
4、下列语句没语病的一项()
A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和终生发展的基础。B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直前。C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D到目前为止,我市已经成功举办了第十届桃花节。5.文学常识出错的一项()A、《伟大的悲剧》------《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B、《在沙漠中心》------《人类的大地》-------英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 C、《登山地球之巅》----《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中国郭超人 D、《真正的英雄》-------《世界名人演说经典》-------美国里根
6、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描写方法。A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唯愿上帝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别人的帮助了。”()B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
7、填空
(1)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2)《江南风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
(3)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描写沙漠的优美诗句,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写道“,,”,展现了慌啥莽莽的雄伟瑰丽。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则表明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11题。(15分)伟大的悲剧(节选)
1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2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3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4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
【相关链接】事件背景:今天,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一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1911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点的人而进行激烈的角逐。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了近五个星期到达南极点,并顺利返回。而斯科特及其同伴却在归途中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
斯科特写给英国公众的绝命书片段:“仅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这次探险毫无悔意,因为它显示出英国人能吃苦耐劳,互相帮助,并一如既往,能以坚忍不拔的伟大毅力去面对死亡的精神。„„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我本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事迹讲给大家听。它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个英国人的心。如今不得不让这些潦草的札记和我们的尸体来讲这些事迹了。”
8、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分)
9.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6分)(1)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的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2)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10.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2分)
11.请根据你对“伟大的悲剧”一词的理解,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具体的例子。(3分)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2---15题。(20分)《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2、《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都属于(体裁),前者选自《》,后者选自《》。(3分)
13、翻译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7分)
夸父与日逐()走()北()饮大泽弃其()杖 天柱折,地维()绝()故水潦()尘埃归焉
14、翻译下列句子。(6分)(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15、夸父与共工的共同特点?(4分)
(三)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6---18题。(10分)人生的标点符号
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 我茫然了。
“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 回答问题
16.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2分)答: 17.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2分)答:。
18.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3分)答:
19、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3分)答:
三、作文(任选)(50分)
1、体验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我们生活中有时有了动力就会阔步前进,请你以“动力来自”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A2、C3、A4、A5、B6、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7、(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答:运用比喻、拟人(2分);描绘出暴风雪造成的险恶环境(1分);暗示了斯科特一行的悲剧结局(1分)。
9、(1)答:“悲伤地”表现了他要与妻子永别时的痛苦(1分);“坚决地划去”表现了他对处境的清醒认识(1分)。(2分)(2)答:“跪下来”表达了国王对英雄的沉痛悼念和崇高敬意。(2分)
10、答:“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2分)。如未答到“再也无法拥有”则扣1分。
11、答:事例具体(1分);结局应是悲惨的(1分);能体现崇高精神(1分)。
12、神话传说《山海经》《淮南子》
13、竞赛奔跑向北他的,指夸父绳子断积水
14、(1)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2)从前,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发怒用头去撞不周山。
一、 基础练兵场(共2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茶”字的构造如此之美,人、草和树在一起,就是“茶”。看古人书法中的“茶”字,宛如一位衣袂飘飘的少女,让人不由得想象她明眸善睐的模样。而念着“茶”字,就已经有感情在心中酝酿。泡茶更是 甲 (美妙/神奇)的过程,水如瀑倾泻,茶随性曼舞。唯有此时,茶才一展美姿,将裹藏多时的自身点点打开。茶的舞不是痛苦的舞,而是痛快淋漓、 乙 (随波逐流/情不自禁)的舞。在水汽蒸腾之中,茶将自己变成了真正的茶;而水也随着茶一并舒展,一道释放,在与茶的交融中改变了自身。捧一盏茶,静静 丙 (品位/品味),那清幽的茶香仿佛弥漫了整个世界。
(1) 请写出“幽”字的笔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美妙 随波逐流 品味 B. 神奇 随波逐流 品位
C. 神奇 情不自禁 品位 D. 美妙 情不自禁 品味
2. 默写古诗文名句。(6分)
(1)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3) 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阔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醉翁亭记》中表现文章意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右图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请找出该标识上除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解读其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4分)
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精妙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阅读下面的对联,回答问题。(5分)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1) 这副对联分别化用了哪些名言和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哪一项与上面这副对联所写的不是同一处胜迹?( )(3分)
A.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许对仙人吟诗。
B. 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C.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D. 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二、 阅读精品屋(40分)
(一)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5~6题。(6分)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①。
惟有門前镜湖②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①消磨:逐渐消失、消除。②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
5. 《回乡偶书(其一)》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的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回乡偶书(其二)》中的“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7~11题。(14分)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当余之从师也 B.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潭中鱼可百许头
C.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皆出酒食 D.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8. 下列加点的“者”字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中加点的“者”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B. 后遂无问津者
C.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9. 上文中的两个画线句都写了猿的叫声,请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请分析他这样写的目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閱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2~14题。(6分)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的琅琊古道旁,是上琅琊寺的必经之地。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直到光绪七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醉翁亭因欧阳修及其《醉翁亭记》而闻名遐迩,数百年来虽然历遭变劫,但终不为人所忘,正如醉翁亭中的一副对联所言:“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________________,亭影不孤。”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现在的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单的凉亭。其总面积虽不到1000平方米,四面环山的亭园却内有九院七亭,风格各异,互不雷同。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宁静。这里古树婆娑,亭台错落,青山如画,碧水潺流,环境十分优美。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亭中新塑的欧阳修立像,欧阳修的神态十分安详。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圆底篆体“醉翁亭”三字。离亭不远,有泉水从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块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汇入山溪。水池三尺见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年间滁州知州王赐魁立的“让泉”二字碑刻。因泉水“甘如醍醐,莹如玻璃”,所以又被称为“玻璃泉”。
12. 请根据《醉翁亭记》第一节相关内容,把下联中的前半句补充完整。(2分)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亭影不孤。
1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醉翁亭周边的环境,它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4分)
孔子的洒脱
周国平
①我喜欢读闲书。其实,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就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②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③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后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④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 A )。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 B )。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 C 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⑤“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若干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⑥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绝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绝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地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人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⑦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不偏执。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⑧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但是,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研究孔子,如果顾及他的全人,对他的哲学或许也会有些新的认识吧。
(选自《周国平散文精选》,周国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本刊有删改)
15. 作者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联系全文,你认为孔子的“洒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可用原文语句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以下三句话都出自《论语》,它们各应放在文章A、B、C中的哪一处?(3分)
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②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18. 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聊天时,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文章结尾说:“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联系全文,你认为孔子“不洒脱的地方”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文笔展示台(40分)
【语文第五单元试题】推荐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01-16
语文第五单元总结12-19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07-12
三下语文第五单元试卷03-28
二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10-04
二上语文第五单元备课10-09
语文五年级上第五单元12-01
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资料12-11
五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