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管理制度(精选14篇)
1.1 为了加强公司的统计管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国家统计局《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司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基本任务是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统计局及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统计任务、统计制度、统计方法,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和及时提供准确的统计资料,如实反映全公司生产和经营情况,作为编制计划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的依据。
1.3 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专业归口的原则。全公司统计和部门统计形成二级统计网,按统计工作内容分为综合统计、专业统计和部门统计三种类型。组织与领导
2.1 计划管理部门设置统计工作管理机构,统计专职人员3人,管理全公司生产、技术经济运行指标的统计和综合统计以及小型基建统计,公司其他相关部门设置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负责各部门的专业统计工作。
2.2 各生产部门设计划统计员1人,负责各生产部门和运行班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核算并公布。
2.3 各运行班设指标员(兼职)负责各班的生产技术运行指标的统计核算。
2.4 计划管理部门在统计业务上接受省国信公司、省电力公司和上级统计部门的指导,对公司内各生产部门统计和运行班兼职指标员进行业务上的指导,与各相关部门的统计员建立业务上的联系。定期向部门分管领导汇报统计工作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3 基本工作制度
3.1 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作风,按照上级颁发的统计方法,建立健全原始资料,填报统计报表,保证统计数字准确可靠,并及时上报。
3.2 提高报表质量,各种报表上报前必须进行逻辑性和技术性审查。
3.3贯彻数字查询订正制度,报表报出后,如发现差错,应立即向受表机关进行订正,并及时说明原因。
3.4 统计资料整理应做到全面及时;提供给其他部门的,应相互准确及时。
3.5 统计人员负责本部门原始记录和报表的管理,同时做好统计、财务、技术三方面的统一。
3.6 统计资料的保管,各种统计资料应根据其性质,分门别类建立档案,便于保管和应用,各种统计调查表及历年年报,统计台帐,必须长期保存,不得散失。
3.7 统计工作交接:在工作变动时应将各种统计制度、方法及统计资料认真地移交,使接任者能弄懂数据的来龙去脉,正常地进行工作,不影响资料的正常报送。
3.8 积累统计资料。组织各相关部门全面积累统计数据,建立统计台帐,绘制统计图表,汇编统计手册,为各级领导提供确实数据,作为制定计划及政策的依据。
3.9开展统计分析,对各项生产指标的完成进行定期分析和不定期预测,编写统计分析报告,并为开展竞赛评比考核制定定额等提供统计数据。
3.10 组织本公司计划统计员、班组指标员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4 统计人员业务基本功
4.1 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指示及计划中的要求。严格执行“统计法”。4.2 学习统计理论知识,掌握统计原理,提高业务水平。4.3 熟悉有关生产技术知识。4.4 掌握现代化计算工具,熟悉计算方法,做到又快又准。
4.5 认真学习贯彻“统计法”和有关统计方法、制度,并能了解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4.6 掌握分析研究方法,提高写作水平。5 统计资料的供应
5.1 各部门应根据国家统计系统及上级主管部门规定,对外单位报送统计资料,不得迟报和不报。
5.2 公司内各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定期的统计资料供应关系,公司内统计资料供应可采用报表形式或其他形式。公司内各部门之间要求相互提供统计资料或建立固定的统计资料供应关系,应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统计资料供应关系一经建立,供应部门应保证准确及时供应统计资料。统计资料的保管
6.1 统计资料及原始记录应根据档案要求及时归档。
6.2 全公司主要统计资料及原始记录的保管年限按公司档案管理规定执行,各部门自行保管的统计资料及原始记录,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各部门自行拟定保存年限及保管方法,但应报公司领导批准。检查与考核
本制度的执行情况由计划管理部门负责进行检查与考核。8 附则
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规范管理、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这些年企业大力提倡和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在做好细节的划分和量化的同时,期望实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如何能够进行制度的高效转化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并建立起有效的PDCA循环,是摆在所有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信息管理部是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的直属机构,现有职工99人,下设2个管理科室和4个专业科室。既负责全公司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 又承担着全公司信息系统、网络、通讯、视频监控及门禁等的运行维护工作。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信息管理部的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精细化管理推进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很多的共性问题。我们希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精细化管理推进的工作模型,设计开发“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并推广应用。一方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推进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精细化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种新的工作推进模型的应用实践, 为类拟的单位或部门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一种工作模式的借鉴。
1目前管理持续改进和精细化管理推进工作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信息管理部现有自建的各类管理制度、标准63条,直接引用的上级(乌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国家、行业)的相关制度、标准、法律、法规多达上百个。在这些制度和规范落地执行和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制度本身不完善 ,看起来面面俱到 ,但没有可操作性 ;
(2) 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 , 制度建设与具体工作脱节 , 更多的依靠经验;
(3)体系的审核形式化 ,工作中一堆问题 ,审核却基本合格 ;
(4)在制度建设中员工的参与度不高等。
长此以往,员工对于“两张皮”现象习以为常,体系运行与实际工作相对独立运行。使得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精细化管理推进等工作浮在表面,不够深入,管理体系统持续改进不足以支撑单位的精细化管理和管理提升的目的。在调研的多个单位这些问题也普遍存在。
2“制度—工作一致性”工作推进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多个单位和部门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改进和精细化管理推进工作的调研, 结合自身在管理工作中的认识,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上述原因的主要问题在于:
(1) 管理人员对制度本身认识不到位 , 工作与制度不对应。安排工作过于笼统,业务人员没有形成以制度、标准为准绳的工作习惯。
(2)对于具体的工作进行审核中 ,由于工作与制度条款未进行对应。在具体的工作安排和执行过程中,管理层与执行层对于工作要求的理解存在二义性,使得审核工作流于形式。制度变成了问题出现后的追责工具。
(3)制度持续改进过程中执行层面的参与度有限 ,执行层面的意见与制度的持续改进存在着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完整情况,使得制度持续改进不足以支撑管理层的精细化管理推进的要求和目标。
(4)由于工作内容和标准没有有效对应 ,在工作合规性和制度有效性评价中,不能得出有效的量化评价结果。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建立了“制度—工作一致性”工作推进模型, 来推进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精细化管理推进工作。“制度—工作一致性”工作推进模型见图1。
“制度—工作一致性”工作推进模型的特点 :一是突出建立工作、制度的对应关系,对工作进行细化和量化,确保制度—工作—审核要求一致性的闭环运行。二是突出全员参与,即时对制度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量化的评价依据,推进体系管理PDCA循环的建立。
3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设计实现
依据“制度—工作一致性”工作推进模型,我们设计开发了“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系统。“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3.1 系统的应用对象
系统应用对象包括:
(1)管理人员 :是指各级领导及管理岗位的用户。负责工作的细化、工作与制度地对应,下发工作单、依据工作单对应的制度条款进行工作完成情况的审核, 以及依据制度有效性评价进行制度的持续改进和完善等。
(2)执行人员 :是指所有业务操作和工作执行层人员 ,负责依据工作单内容进行执行, 并对工作单对应的条款进行即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评价等。
3.2 工作类别划分
(1)指令性工作 :包括各类阶段性的工作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工作,如科技管理、技术管理、党群工作、企管工作等以工作单形式下发的工作。
(2)业务操作性工作 :主要以操作规程和操作卡片执行 , 并进行工作过程的记录和确认。
(3)依据基础数据台账开展的数据化、流程化的工作 :如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培训管理等,开发相应的业务管理模块,进行系统实现,固化管理要求。
(4)其他工作 :是指上述分类中未包含的工作 ,对工作种类进行细化并与制度条款对应, 由执行人员进行工作登记和相关人员进行审核。
3.3 系统设计灵活性要求
(1)具备灵活的用户授权管理机制 ;(2)具有灵活的工作流程定义功能;(3)便捷的用户操作界面等。
3.4 系统功能的实现特点
(1)支持工作种类的分类和细化功能 ;
(2)指令性的工作和其他工作必须依据制度条款 ,实现工作与制度条款的对应,明确工作要求;
(3)实现操作规程与操作卡片及工作记录的数据化 ;
(4)各类工作的审核工作依据制度条款进行审核 ;
(5)各级用户允许对工作单对应的条款进行即时评价 ,让员工可以针对具体的工作,参与制度的有效性评价;
(6)支持各类管理工作的量化统计功能。
4“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应用效果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后 ,在部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以下的应用效果:
(1)系统实现后 ,单位全部工作都是通过“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进行安排和执行回复,有效避免了工作安排中的推诿扯皮及工作不落实的现象;
(2)所有的工作安排 ,都有制度支撑 ,制度要求和工作内容明确且一致,实现了“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章可循、事事有人监督、事事有据可查”;
(3)工作审核中做到了即时依据制度要求进行逐条的确认 ,全员逐渐形成了遵循制度开展工作的习惯;
(4)员工在具体工作执行过程中 ,对于制度条款进行合理性和适应性的即时评价,既提高了员工在制度持续完善过程中的参与度,又使管理人员在进行制度完善和修订时的依据更加充分;
(5)工作管理中的沟通成本得以降低。简化了管理难度 ,执行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5结论
10月22日下午,在黛溪山庄黛溪会堂召开了邹平商行信贷管理工作会议。商行领导班子、部室正副经理、支行行长、二级分理处主任、信贷专管员、客户经理及相关业务部室全体成员共1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办事处信贷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宣读了信用工程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并对在邹平商行进行规范信贷管理专项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
邹平商行董事长常兆贤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邹平商行信贷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求全行干部职工正确认识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对今后的信贷管理工作作了充分的部署安排。
讲话指出,近年来信贷规模快速增长,信贷支农力度不断加大,资产质量不断提高,信用环境逐步完善,信贷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产品和管理创新不断进步。在省联社、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行上下不断努力,商行的信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资产质量、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均连续保持全省农信系统第一方阵。
讲话强调:虽然该行在信贷管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在思想认识、人员队伍和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不足: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以信贷业务和资产质量为经营核心的理念不够明确,存在“重存款、轻贷款”的现象,对于贷款的发放、管理和收回没有形成流程化、系统化和制度化;二是客户经理队伍的数量和素质与信贷业务发展不适应,客户经理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有待调整,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相对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三是制度执行不力,违规操作屡禁不止,存在政令不畅、令行不止和投机钻营的情况;四是信贷激励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办业务的情况依然存在,薪酬分配也没有体现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五是责任追究没有充分发挥惩诫警示作用,亟须建立健全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六是信用工程建设存在不扎实、走过场的现象。这些问题大大制约了商行信贷业务的发展。
统计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正常的统计秩序~全面完成全厂的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在生产和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统计工作的任务是:健全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全面完成上级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统计报表和统计调查任务,围绕完成生产经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任务~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监督,并充分发挥统计咨询、信息的作用。
第三条 全厂统计工作实行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全厂统计实行三级管理~即厂级、分场,科室,、班组。经营管理科为全厂统计工作的综合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厂各专业部门的统计工作~完成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布置的综合性统计调查任务。各专业部门负责有关专业统计工作。
一、党委文件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公司党委工作条例》,特制定党委文件管理制度。
第二条党委工作部负责党委文件的管理工作,监督执行党委文件发文的各个程序,保证党委文件按照公文处理规范完成发文、送达、归档等一系列工作。
第三条党委发文必须严格履行拟稿、审阅、核稿、签发、编号、缮印、校对、用印等各项程序。对每一环节都要严谨、认真,符合要求。
第四条党委文件的拟稿要符合公文的行文规范和体例要求,做到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文字精炼、准确;手写拟稿要书写清晰、工整,用钢笔书写。
第五条认真履行党委发文的审阅、核稿,签发程序,核实责任人在发文稿纸上的签署。经党委负责人签发后的文件,由党委工作部统一编号、登记。
第六条定稿后,按照公文行文格式的要求对文件进行打印。在正式复印前,对校样至少校对两遍。校对工作要认真细致,不出差错。
第七条按照文件发送范围及时将文件下发、上报。对机密文件和重要文件要进行发文登记,并妥善保管。
第八条将文件按照归档要求分类整理、存放;定期做好文件分类目录,按时将归档文件移交档案室。
二、机要文件管理制度
第九条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遵循《保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机要工作各项程序的要求做好机要文件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机要文件管理制度。
第十条党委工作部机要文书专职负责机要文件的管理。机要文书需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的党员干部担任。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纪律,认真执行机要文件管理的各个工作程序。
第十一条机要文件由机要文书专车取、送。
第十二条认真执行、完成机要文件管理运行过程的每一程序。在文件收文、发文、传阅、收回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执行登记制度,使文件在收进、发出、运转、处理的过程中手续齐全,具有完备的记载、依据。
第十三条按照机要文件传阅范围,及时将文件交公司有关领导传阅。传文、收发必须履行登记手续,传阅文件必须归还注销后再做下次传阅;对未按时归还的文件要及时催还;节假日将文件收回机要保险柜内保存。
第十四条机要文书对收回文件要及时清点、整理、归存;定期进行文件的检查、清理(每周对文件检查一次,每月对文件清理一次)。党委工作部负责人监督、检查机要文件的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遵照上级领导的要求,按期将上一机要文件送交上级单位,保证文件完整无损。
三、党委印信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党委印章的保管与使用
l、党委印章由党委工作部机要秘书负责保管。印章必须放在专用保险柜或带锁抽屉中。
2、党委印章不得带出办公室;不得将印章交他人带走使用;不得在空白纸上盖印,让他人带走使用。
3、用印需经党委书记批准,并进行登记。党委文件用印,以签发人签字为准。
4、盖印必须清晰、端正。印应盖在署名中央,做到骑年盖月,既不压住正文,也不能盖出纸边。
第十七条介绍信的管理和使用
1、需要开具介绍信应在签发人签字后办理。介绍信要有编号,在介绍信与存根之间加盖骑缝章。
一、指导思想
在广汉市教育局和教师研培中心的领导下,在汤建辉室长的引导下,工作室全体成员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科研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名校长在管理、科研方面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为提升全广汉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二、科研工作目标
1、通过科研工作推进培养一支能学习、有思想、有水平的.优秀管理团队。
2、开展一批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课题研究。
3、工作室争取申报一项省或市级课题。
4、形成一批科研成果并转化推广这些成果。
三、工作室成员科研工作管理细则
1、确立课题,开展活动。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活动。以管理人才培养及成长规律研究为研究方向,带领本工作室成员和教师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活动,对研究过程进行跟踪记录,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和成果。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县级课题及以上科研课题,工作室成员要根据课题研究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和研究工作计划,要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过程记录,建立课题研究档案,能积极结合本校与工作室阶段发展要求参加相关课题的研讨活动,每年至少撰写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章或案例分析、报告,每期有一个科研工作进展汇报材料并上传至工作室博客,每学年有科研工作阶段报告并上传至工作室博客。
2、建立博客,自主研修。工作室建立工作室博客,工作室成员建立个人博客,个人博客相互链接,工作室博客链接到广汉市教育局、研培中心等网站上。工作室成员自觉进行学习提高,激发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在工作室博客上开辟专栏,及时传递有关工作动态和研究成果,面向社会且与关心工作室成长的学者专家开展互动交流,不断积累形成广汉教育教学管理资源。
3、履行责任,物化成果。制定工作室领衔人和工作室成员职责。工作室成员按照个人发展规划,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履行工作职责,完成自身素质提高。工作室成员通过开展读书学习、撰写研究论文、举办讲座等形成一批优质物化成果,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和方法,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4、工作室成员平时以自学自研为主,根据承担的管理工作,每学期有选择性研读一本以上教育专著,撰写研读体会文章发表在博客上。
5、工作室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学术报告会,邀请专家讲学。工作室成员要按时参加会议学习,不得无故缺席。
传统的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企业的生产情况和财务状况。从中看出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 只有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工作才能发挥其本身的真正作用。统计工作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 帮助我们对全厂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 涉及我厂装置运行状况、技术经济指标、财务指标等各个方面。利用统计信息, 不仅可以对生产本身进行定量分析, 而且可以对全厂生产运行、经营状况进行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 查看与兄弟企业的差距或优势;也可纵向对比, 查看自身的历史情况和装置运行情况, 与历史最好水平比较, 找出差距, 取长补短, 进行装置的优化生产。由于统计的特征所决定, 企业建立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 随着企业信息化工作进程的开展, 我们针对统计工作建立了各种信息化平台, 以单纯统计工作为主的技术经济指标系统, 有机地把分公司和总公司的统计数据关系协调一致起来, 做到标准统一, 有利于进行各分子公司之间相关数据的横向对比;以监测生产运行为主的MES系统, 把生产装置各物料、能源仪表数据自动连接到系统中来, 有效地避免了人为因素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 该系统对生产装置有效地施行扁平化管理, 该套系统的实施, 针对不同领导阶层、部门开放相关端口, 使得相关领导、员工不用通过统计人员的报送, 就可以实时地了解生产运行状况, 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优化财务工作为主的ERP系统, 有机地把和财务工作相关的物资采购、产品销售、产品物料库存结合起来, 简化了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 例如销售部门通过该系统可以查询到相关产品的库存情况, 有效地协调各产品的销售, 减少信息沟通不畅引起的工作失误。销售部门开出销售发票之后的数据也可通过该系统汇总到财务部门, 方便财务部门针对产品销售情况和资金回笼的全面掌控, 也减少了不能及时拿到纸质票据引发的工作滞后。这些系统的运行, 使得相关的企业统计制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和改变。
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 按统一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 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统计部门基本任务是要完成各种统计报表对内、对外报送任务, 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主要是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各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 这才是统计工作的灵魂所在。我厂统计人员利用所掌握的各种统计数据, 针对企业效益较差的现状, 综合分析, 统筹规划, 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优化产品结构。利用各类装置运行数据和市场需求, 通过测算得出增产汽、柴油的方案, 有利于企业的效益增加。于是我们指导生产通过提高产品干点、更换多产汽油催化剂等方法增加汽柴油产量;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 国家对油品质量升级和环保的要求, 国四标准车用柴油需求量大幅增加, 又由于国四标准车用柴油比普通柴油的售价高出370元/吨, 因此我们得出多产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增效的分析报告。由于国四标准车用柴油与国三普通柴油的十六烷值的质量标准相差较多, 如果大量生产国四标准车用柴油会有十六烷值不足的瓶颈制约, 又由于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的十六烷值组分在几个柴油组分里最低, 平均只有二十, 为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一方面提出降低重油催化裂化柴油的产量, 另一方面引进高十六烷值的中原柴油组分, 用以调和来多产国四标准车用柴油。这一措施的实施, 使得我厂每月增加国四标准车用柴油两万吨, 增效740万元。二是优化装置生产结构, 通过装置数据分析得出, 二次加工装置中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效益要比延迟焦化装置的效益好, 于是我们建议二次加工装置优先满足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加工量, 提高催化装置的常压渣油掺炼量, 使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满负荷生产, 增加了效益。三是优化原油结构, 由于受生产装置结构配套的影响, 对我厂加工劣质原油、降低生产成本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为此我们通过多次测算, 混输混炼, 通过用国内低硫低酸、高硫高酸的原油混合进口低硫低酸、高硫低酸的原油, 最大限度地达到装置对于硫含量、酸含量的最高限值, 努力实现原油的劣质化, 降低原油成本, 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关键词:统计工作 问题 意义与作用 思考
在现实的企业经营运行中,谈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而统计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的确,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但假如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本身而言,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从政府宏观调控来说,也难很好地找到着力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有必要明确,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來。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一、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长期以来,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各种统计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更谈不上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即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笔者认为,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二、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实现为企业经营管理所用与为统计部门所用的有机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要克服贪大求全的作法,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删繁就简,讲究高效务实。如大中型科技统计中,科技人员按职称学历分组中再按性别分组,科技项目按项目统计人力、物力、财力等这类指标企业微观管理都不需要、宏观管理又无多大作用的要坚决删除。企业增加值核算,从生产法角度核算,核算很完备的大型企业都很难满足其核算要求,改成分配法核算于企业核算有利,于统计数字质量有利。
三、以科技为手段,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
四、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开展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心理卫生等妇女保健工作,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2、开展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做好妇幼卫生的信息统计、分析总结、补漏和质控工作;掌握辖区内妇女健康状况和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干预措施。
3、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宣传展板、健康教育处方、培训讲座、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妇女保健科普知识。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
1、本地户口的孕产妇和寄居本地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均应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2、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保健情况,提供孕产妇系统管理服务,妇女妊娠12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册》,产前检查次数≥5次以上,进行高危妊娠筛查、管理,实行住院分娩,产后访视≥3次,产后42天健康检查;做好高危孕妇在妊娠20-24周转往上级医院就诊的工作。
3、通过每次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因素,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册登记,并在《孕产妇保健册》上详细记录高危妊娠的发生、转归、结局等情况;根据职责分工,对高危孕产妇及时给予治疗或者转往上级医院就诊。
4、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工作,门诊有健康教育展板、健康教育处方,普及孕产期保健、优生优育等妇幼卫生科普知识。
5、开展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工作,认真及时填写各种台账、报表,做好统计、分析总结和上报工作。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开展儿童保健门诊,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2、儿保门诊健康检查内容应包括咨询、体格测量及评价、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精神发育检查)、常规开展儿童智力筛查、听力筛查、口腔保健、眼保健、必要的化验检查、个别指导。
3、对检查中发现的营养不良、低出生体重儿、活动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发现肥胖、矮小、性早熟、铅中毒、智力发育迟滞等发育偏离的儿童建议逐级转诊治疗。
4、开展儿童系统管理、生长发育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本地区儿童健康状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时填报各种报表、台帐,做好生命监测的补漏及质控工作。
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发挥统计工作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防止数出多门,乱发报表,根据《中华人了共和国统计法》及公司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全厂各部门的统计管理工作。
第二条 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第二章 统计报表管理
第三条 对各种定期上报公司的统计报表,统计人员要及时负责向公司主管部门填报,并负责报表的准备性,和及时性。
第四条 对本单位的各类报表,综合管理部负责统一格式,各厂属各部门必须按时填报。
第五条 各级统计人员应加强指标的分析,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有关指标的波动原因,为分析和预测提供资料。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提供、积累和保管
第六条 厂属各部门的统计资料、统计数字,一律以本部门统计人员所掌握的统计资料为准。
第七条 各级领导所需要的统计数字,应由同级统计人员负责提供,以便克服使用统计数字混乱的现象。
第八条 本厂各项主要统计资料,应由综合统计人员负责保管,厂属各部门的各项主要统计资料,由本部门统计人员负责保管。
第九条 各部门应将本部门的统计资料,采用台账形式,按月进行整理分类,以便使用。
第十条 各部门编制的统计台帐和加工整理后的统计资料,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对已经过时的统计资料,如认为确无保管价值,应呈请部门主管批准、综合部核准后方可销毁。
第四章 统计数字差错的订正
第十一条 统计资料发出后,如发现错误,必须立即更正。
第十二条 本厂内部报表发现数字错误时,可根据不同情况按下列办法订正:
(一)日报表当日发现差错时,应及时电话或口头查询更正,隔日发现差错时,应在当日报表上说明。
(二)重大差错必须以书面形式更正。
第五章 统计工作的交接
第十三条 统计人员调动工作台时必须认真办妥交接手续,在未办妥以前,原任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更不得因工作调动而影响统计工作正常进行。
第十四条 统计人员调离工作台时,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一)将经办工作情况全碉向接替人员交待清楚;
(二)培训接替人员的来务,使其能独立工作;
(三)所有统计资料(包括原始凭证、统计手册、台账、报表、文件、历史资料等)与统计用具(如计算机、书刊等)应一一造出清单移交。
第六章 文字说明与分析报告
第十五条 文字说明与分析是统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统计报表要做到:月报月文字说明,季报、年报有分析报告。
第十六条 文字说明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形式,必须根据统计报表中各项主要指标反映的问题,说明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其后果。
第十七条 分析报告应以报表为基础,以检查计划为重心,测定计划完成程度,分析完成与未完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七章 统计纪律
第十八条 各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统计制度规定,提供统计资料,不准虚报、瞒报、迟报和拒报。
第十九条 属于保密性质的统计资料,必须严格保密,严防丢失,提供时应按上级公司保密制度的规定执行。发现有违纪扣除当月绩效工资。
第八章 统计检查与考核
第二十条 各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统计制度提供统计资料,认真做好统计报表工作,上报的统计报表应及时、准确无误,不午虚报、瞒报、迟报和拒报,不得伪报,不得伪造、篡改,发现有违纪之一者,视情况给予处罚。
制定农村财务统计人员选聘办法,限定人员条件。根据农村统计人员队伍老龄化严重、知识水平较低的特点,大兴局队率先迈开了加快农村统计队伍改革的步伐。统计所在镇组织部的指导下,与镇经管站一同制定农村财务统计人员的选聘办法,从岗位职责、报考条件、实际操作、工资待遇等方面积极稳妥地实现对村级统计队伍管理体制的改革。办法中注重操作能力,着重强调了对农村财务统计人员能力条件的限制,要求人员熟练掌握Word、Excel以及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并注重其与人沟通的能力,以求达到村级统计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和现代化的目的,逐步提升村级统计队伍工作水平。
建立并不断完善村级考核制度,把加强基层培训和考核放在首位。基层工作质量决定了整个数据的质量,保证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兴局队创新机制,以制度为抓手,制定了村级百分考核制度,从队伍建设、基层数据、定期报表、会议参会、分析信息、调查工作、企业入统督查七个方面对村级统计员进行百分考核。此项制度在瀛海、榆垡、礼贤、西红门、北臧村五镇率先试行,各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细化各项的评分标准,使之成为一项长期的成熟制度。在制度的实行过程中升级考核档次,各镇联合镇企业办、安全科出台了更完善的考核制度,将部门考核升级为镇对村全面考核中的一项,使统计工作不仅仅是村统计员自己的事情,而是成为全村工作成绩的一项标尺,大大提升了基层统计工作的地位。
高效化、信息化是当今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因而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管理手段, 采用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 实现煤炭企业运营管理的高效化, 已经成为我国煤炭企业运营管理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由于统计分析和统计思维是在结合分析对象特性的基础上, 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开展的研究活动。它是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整理之后工作的延伸。在当今煤炭企业管理中, 必须将其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使之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并最终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供可靠保障。
由于煤炭企业要求在管理理念、经营思路、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不断创新, 建立起崭新的机制,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因而, 将管理统计数量分析与统计思维运用到煤矿运营管理中将会对煤矿企业实行科学管理, 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 进而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 煤炭运营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整个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统计思维来统计分析结果能够综合反映煤炭生产的质量、产量、规模、效率、效益等经济现象的面貌。并能够很好地向人们揭示了煤炭企业运营的变化规律, 有利于为煤炭企业制定下一步计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管理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在煤炭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一) 找出薄弱环节, 提出解决策略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 采用统计分析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才是统计分析和统计思维在煤炭运营管理中的关键所在。近年来, 我国企业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 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 统计分析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只进行单纯的数据统计和简单的汇总等, 而是从更深的层面去分析企业的现状, 在促进企业统计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建立起了信息资源的共同享用平台、挖掘数据背后所揭示的规律, 及时发现所出现的问题, 进而为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
(二) 正确地评价企业运营现状
虽然统计分析与统计思维的效果并没有直接体现在生产物质资料上, 然而, 在煤炭企业运营中, 特别是煤炭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 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煤炭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因为, 管理中引入统计分析和统计思维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的运营现状, 为企业正确地评价每一次商业运营活动的效果, 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 合理地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
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围绕利益而进行,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不少企业都希望通过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进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因此, 在煤炭企业运营管理中引入统计分析与统计思维, 能够从整体上对煤炭企业的运营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从中查找煤炭企业运营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 进而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提高企业煤炭运营管理的水平。此外, 在管理过程中, 还根据不同的发展企业动向、不同的业务类别采取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进而准确、合理地预测煤炭企业未来的前景, 为企业制定下一发展策略提供保障。
三、管理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在煤矿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一) 货运周转量统计分析
在煤炭企业运营管理中, 统计分析法的应用比较普遍, 同时也体现出其重要作用。例如, 对于煤炭运营的周转量统计分析, 通常采用静态对比法和对比分析法, 静态对比也叫“横向对比”, 它指的是对于在同—时间、同一运营周期中, 在不同的指标数值之间所进行的对比。通过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对比, 可以检查计划完成程度, 寻找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原因,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这是保证计划顺利完成的有力手段。通过数字对比, 从而在反映出煤炭运营计划数和实际数的增减变化量和变化趋势。由此可见, 进行货运周转量统计分析之后, 能够向企业详细地反映出同一时间内煤炭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从而为企业制定正确的运营发展路线与决策提供依据。
(二) 在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中的应用
作为企业生存发展中最活跃、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人, 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管理统计数量分析与统计思维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动积极性和团队力量, 进而使煤炭企业的运营管理顺利、有效进行。因为, 通过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劳动时间分配、利用情况、人工成本构成、构成比率及劳动分配率等统计指标的分析, 能够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终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可靠保障。
(三) 在市场开发管理的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 传统的市场开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煤炭企业的运营管理, 因而, 在煤炭的日常运营管理中必须以“市场为中心”,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与统计分析思维, 深入研究市场调查数据, 通过对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两个指标大小及波动的分析, 评价和提升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最终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此外, 通过对市场占有率指标的分析, 充分发掘潜在市场, 找出本企业在同行业企业中的竞争能力, 逐步改变运营管理模式, 提升运营服务质量, 进而提高煤炭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分析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 从中找出它们的波动频率, 进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开辟新的运营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企业将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 需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探讨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模式, 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由于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煤炭企业运营管理中采用管理统计数量分析和统计思维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 因为, 这样可以帮助煤炭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及时对其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运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进而制定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办法。此外, 还能够借助于完善的运行机制和高效的统计方法对基础信息加以科学的分析和判定, 从而更好地指导于生产经营管理之中, 为最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新存.论统计的管理职能[J].人民长江, 2008 (7) .
[2].徐日新, 徐日亮.计算机辅助随机检查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8) .
[3].李明.统计工作如何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J].经营管理者, 2009 (20) .
[4].杨志勇, 林勇.探讨与优化我国政府综合统计管理体制模式[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 .
[5].林勇.基于决策者视角的统计改革建议改进方略[J].甘肃理论学刊, 2011 (4) .
1、供应室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流程线不逆流。
2、及时供应各科室医疗器材、敷料,并保证质控要求及绝对无菌。
3、在供应器材范围以内的用品,由供应室每日定时赴门诊和临床科室下收下送。凡不在供应范围以内的器材及临时或急诊用物,则由科室自借和归还。
4、各科室如需特殊器材,应预先通知,以便准备。
5、科室发现供应物品有错误或损坏,应立即通知供应室,及时了解、纠正和补换。
6、凡沾有浓血的器械,须由科室立即洗涤清洁,以免凝固损坏。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由各科室先行初步消毒后送供应室。
7、供应物品做到五不发(有疑问的不发、标签过期不发、物品潮湿不发、物品不全不发、无消毒日期不发)。
8、所有包布、治疗巾及孔巾须清洁无损,做到每次用后一律换洗。
9、供应物品必须挂牌标明品名、无菌日期、包扎人编号,以便检查。
10、高压蒸气灭菌时,高压锅内必须放化学指示带,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应严格掌握压力和时间,保证灭菌效果。
11、无菌间每日用紫外线或电子灭菌灯消毒,每月进行空气消毒器材抽样细菌培养一次。
12、供应器材、物品帐目清楚,各科有固定基数,供应室每月去各科室核实物品数量及了解周转情况。
为了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工作看板的交流沟通作用,加强工作看板的规范性、实用性,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看板由公司进行统一的设计、配置,规范使用。各部门、车间要按照每个版块的要求填充相关内容。
二、工作看板内容要求统一用A4纸张打印,不能出现错别字;版面
设计美观大方;内容充实完善,且与本部门、车间工作内容紧密相连。
三、工作看板内容每月更换一次,不允许出现过期内容,每月的10
日前完成内容的更新工作。
四、明确看板责任人,办公室看板由各职能部门轮流负责,综合部
提前告知负责本月看板的部门负责人,各车间由车间主任负责。
五、各部门要保持工作看板的干净整洁,完好无损。对于人为造成的版面破损,由部门自行更换,费用自理。
六、不允许在工作看板前放置物品或者待加工的产品,遮挡工作看
板。
七、工作看板奖惩规则,公司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对于每次检
【统计工作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统计工作纪律制度07-10
学校统计工作制度06-21
教育统计工作制度12-11
依靠统计制度建设,促进统计工作规范化10-24
云南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09-29
统计工作先进个人事迹(统计站)10-31
统计管理办法11-11
煤矿事故统计报告制度07-21
人才统计报表制度11-17
统计工作流程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