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复习(精选8篇)
1. 《学记》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思想专著。它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早300余年。
2.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3.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4.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是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5.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6.“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学记》
7.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8.上层建筑说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9.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10.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性质是基础教育
11.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是:教学大纲 12.从主导价值来看,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是地方课程 13.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高等教育 14.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
1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原则
16.启发性教学原则中,“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里。这一著名的教育要求是由大教育家B.孔子提出来的。
17.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课程标准 18.在师生关系上持“教师中心论“的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师生观。19.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2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感知教材 21.作为教学手段,参观属于实物直观
22.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23.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课堂教学 24.教学本质的核心特征是育人性 25.教学过程始终具有教育性
26.在直观性教学手段中,C.语言直观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直观手段。27.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首要工作
28.教师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设想和实际效果的过程,是教师通过说课活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
29.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30.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31.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32.我国中小学的考试制度主要由考查与考试两个部分组成。33.“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陶冶 34.班主任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35.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6.德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
37.教育学上的德育范围广,它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38.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39.衡量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自我教育能力
40.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4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42.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43.在古代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44.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45.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是培养目标
47.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并实行的学制是壬寅学制 48.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学校教育活动之中。
二、名词解释题
1、教育 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2、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3、教育目的 是社会对教育索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及社会对人才质量和规格的期待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5、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6、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7、学制
8、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编订各科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基本依据,是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准则。
9、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10、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11、讲授法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传播新知识的主要教学手段,指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诸种教学方法的总称。
12、谈话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在问与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所学知识的方法。
13、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4、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5、综合课是指一节课内要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任务的课。
16、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17、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教学是完成智育的基本途径
18、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提高其思想觉悟,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19、说服教育法教育者通过说理传道,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以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的方法。
20、品德评价法是对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做出肯定或否定评价,以督促其形成良好品德的
三、辨析题
1、教育学实际上就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汇编。错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2、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了这个人的发展程度和水平。错 影响一个人的发展程度和水平除了环境因素外还有生物因素和教育因素,单凭环境这一个因素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3、“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反应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对
4、教育从一产生起就具有阶级性。
5、儿童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错 影响一个人的发展程度和水平除了环境因素外还有生物因素和教育因素,单凭环境这一个因素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6、教学等于智育。错 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教学是完成智育的基本途径。但不能把两者等同。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如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
7、人民教师只要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就可以胜任教育工作了。错 要胜任老师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外还需要具备淤血生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科技手段的能力、获取处理信息和管理组织能力。
8、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错 前一句是德育方法的一种,但是后一句违背了德育的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的原则。
9、判断一种教学方法是启发式还是注入式,关键看它是否采取了问答的形式。错 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教学方法的两种对立的指导思想。
10、教学就是教育。错 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11、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错
12、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对 因为教师面对的是生生的活人,老师的劳动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13、备课就是备教材,教材吃透了课也就备好了。错 理解教材只是备课的一方面备课还包括了解学生和考虑教法两个方面。
14、班级授课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我国于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
15、教育现象也可以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16、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待五育,要坚持“五育”并举,使五育均衡发展。对
17、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错 教育不能超越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制约着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18、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错 学校教育
19、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0、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错 辨析题的答题方法举例: ●教学就是上课
答:错,教学不等于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但教学工作还包括备课、课外辅导、作业布置与批改、成绩检查与评定等重要环节。
四、简答题
1、教育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1.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发展。2.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教育内容和方法。3 4 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做到因材施教。
2、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手段。
3.简述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A、目的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适合D、语言清晰 E、积极性高F、组织有序G、效果良好
4、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5、教师怎样备好课?钻研教材(备教材)●了解学生(备对象)●考虑教法(备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 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6、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二促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技巧。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四)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五)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7、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讲授法
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4.讨论法1.演示法2.参观法1.实验法2.练习法3.实习作业法
8、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长期性
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9、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0、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和各种人员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3、教育可以直接生产科学技术。
11、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课程结构的改变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试和评价制度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2、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1、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
2、道德教育
3、心理素质教育
4、爱国主义教育
5、集体主义教育
6、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7、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8、民主与法制教育
9、劳动创造的教育
13、德育的规律有哪些?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 盾转化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14、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心理准备阶段2领会知识阶段3巩固知识阶段4运用知识阶段5检查效果阶段
15、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其优点主要是: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体授课具有较好的规模经济效益;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便于组织管理,提高了教学的计划性和规范性;便于学生相互切磋,相互促进等。不足之处在于:如不易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不易发挥学生的主 5 体性;容易导致教学的教条化、固定化等。
五、分析题
1、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步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答:不当之处:老师当时就愤怒并说出了讽刺学生的话,在同学们嘲笑该同学是没有进行制止。
该教师违背了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和启发诱导性原则,科学性与思想统一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老师应该加强自己专业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该老师在还不知道该同学所说的是不是错误的情况下就开始批评该同学,在班级同学嘲笑是没有进行制止,表现了老师在道德思想上的欠缺。启发诱导原则说到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该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学提出问题是老师没有进行积极探索就否定了同学的看法,在后期该同学不敢主动回答时老师没有积极调动学生学习。
2、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杨朗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分析案例中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答:陈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和疏导原则。陈老师善于发现杨朗身上的优点并利用说服教育方法中疏导法让杨朗发现了自身的优点,并用这一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培养了杨朗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启发了杨朗自觉地进行思想斗争,促进内部思想矛盾的转化,并利用疏导原则让杨朗脸上露出了笑容。
3、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六、论述题
4、试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及其贯彻要求。在德育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发扬和依靠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同时克服消极因素,因势利导,长善救失。
要求:第一,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第二,根据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第三,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地进行思想斗争,促进内部思想矛盾的转化。
5、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德育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10、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谈谈教育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1.《沁园春 雪》选自《 》。沁园春, 。
2.北国:
3.惟余莽莽:
4.须:
5.折腰:
6.输、逊:都是 意思。
7.文采、风骚:这里用来概括
8.俱往矣:
9.风流人物:
10.《雨说》:选自《 》。郑愁予,
11.《敬业与乐业》选自《 》。梁启超, 字卓如, 号任公, 又号 。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 代表人物, 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12.敬业乐群:
13.不二法门:
14.理至一易明:
15.主一无适:
16.一点不旁骛:
17.亵渎:
18.骈进: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20.强聒不舍:
21.《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 》。
22.阴晦:
23.萧索:
24.素:
25.愕然:
26.鄙夷:
27.嗤笑:
28.瑟索:
29.惘然:
30.隔膜:
31.恣睢:
32.《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莫泊桑:法国著名
33.拮据:
34.《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 》。作者罗迦·费·因格, 美国实业家。
35.模式:
36.根深蒂固:
37.孜孜不倦:
38.汲取:
39.不言而喻:
40.《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杂文集《 》。
41.《智取生辰纲》选自《 》。《水浒》, 又称《水浒传》, 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 元末明初人。取:
42.趱行:
43.做大:
44.怨怅:
45.省得:
46.怄:
47.喏喏连声:
48.影:
49.理会:
50.左右:
51.面面相觑:
52.计较:
53.《范进中举》节选自《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 , 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的知识分子活动和精神面貌。吴敬梓, 字敏轩, 安徽全椒人, 清代小说家。
54.桑梓:
55.相与:
56.《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 , 字子长, 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通史, 全书一百三十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节选的这一部分记叙了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的浩大声势。
57.苟富贵:
58.若为佣耕:
59.会天大雨:
6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1.等死:
62.死国可乎:
63.楚人怜之:
64.为天下唱:
65.乃丹书帛曰:
66.间令:
67.旦日:
68.指目:
6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0.比至陈:
7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共三十三篇, 分十二策。
72.不辱使命:
73.以大易小:
74.故不错意也:
75.请广于君:
76.休祲:
77.秦王色挠:
78.长跪而谢之曰:
79.寡人谕矣:
二、给加点字注音
1.妖娆 ( ) 2.单于 ( ) 3.襁褓 ( ) 4.佝偻 ( )
5.承蜩 ( ) 6.亵渎 ( ) 7.骈进 ( ) 8.强聒 ( )
9.扶掖 ( ) 10.枘凿 ( ) 11.阴晦 ( ) 12.五行 ( ) 缺土
13.潮汛 ( ) 14.髀 ( ) 骨 15.愕 ( ) 然 16.嗤 ( ) 笑
17.瑟 ( ) 索 18.青黛 ( ) 19.恣睢 ( ) 20.拮据 ( )
21.牡蛎 ( ) 22.根深蒂 ( ) 固 23.孜孜 ( ) 不倦 24.汲 ( ) 取
25.趱 ( ) 行 26.嗔 ( ) 怒 27.朴 ( ) 刀 28.恁 ( ) 地
29.省 ( ) 得 30.兀的 ( ) 31.怄 ( ) 气 32.面面相觑 ( ) 33.聒 ( ) 噪 34.相 ( ) 公 35.行 ( ) 事 36.长 ( ) 亲
37.腆 ( ) 着 38.解 ( ) 元 39.绾 ( ) 发 40.锭 ( ) 子 41.阳夏 ( ) 42.鸿鹄 ( ) 43.皆次当行 ( ) 44.数 ( ) 谏 45.将 ( ) 兵 46.间 ( ) 令 47.罾 ( ) 网 48.忿恚 ( ) 49.笞 ( ) 打 50.宁 ( ) 有种 51.社稷 ( ) 52.拂 ( ) 然 53.徒跣 ( ) 54.抢 ( ) 地 55.韩傀 ( ) 56.休祲 ( )
期末复习是完成一学期的数学学习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和熟练运用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不仅有利于同学们巩固、消化、归纳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是让基础较弱的同学对教材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提高学习成绩.下面谈一下期末复习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一、围绕新课标,制定复习计划
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多而杂,共有六章内容,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多边形、轴对称和体验不确定现象等知识.同学们应该围绕新课标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计划的编写必须依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通过做老师组织的测试题,从中找出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确定复习的重点、难点.复习计划编好后,要做好习题的选择、配套练习的筛选,从而明确自己的复习目标.
例1一个箱子中放有红、黄、黑三种小球,三个人先后去摸球,一人摸一次,一次摸出一个小球,摸出后放回,摸出黑色小球者为赢.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
简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从一个放有红、黄、黑三种小球的箱子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的机会是均等的.由于三个人先后去摸球,一人摸一次,一次摸出一个小球,摸出后放回,所以摸出黑色小球的机会也是均等的.即三个人赢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是一个公平的游戏.
小结:判断一个游戏是否公平的关键是看游戏双方赢的机会是否相等.
例2一列快车长168米,一列慢车长184米,如果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需4秒,如果同向而行,从快车追上慢车到离开需16秒.求两车每小时各行驶多少千米.
简析:设快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慢车每小时行驶y千米.则根据题意,得4(x+y)=168+184,
16(x-y)=168+184.即x+y=88,
x-y=22.解得x=55,
y=33.即快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驶33千米.
小结:通过对本题的解答,能够掌握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知识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同时还要考虑如果两车相向而行,则其相对速度为速度之和,如果两车同向而行,则其相对速度为速度之差.这一点同学们很容易理解,但问题是在相对移动的过程中,移动的距离应为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大家却不易理解而往往会造成错解,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二、掌握“双基”,题型训练系列化
复习开始的第一阶段,首先必须要过好课本关,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自己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能正确叙述,而且要能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节后面的复习题,要能一题不漏地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应注意设计好“问题群”和“习题群”,即分题型组织复习,总结规律.
例3(1)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3x+y=k+1,
x+3y=3,其中2<k<4,则x-y的取值范围是( ).
A.0<x-y<B.0<x-y<1
C.-3<x-y<-1D.-1<x-y<1
(2)已知方程组y-2x=m,
2y+3x=m+1的解x、y满足2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 B.m≥
C.m≥1D.-≤m≤1
(3)不等式组x+2a>4,
2x-a-b<5的解是0<x<2,那么a+b的值等于.
简析:(1)要求x-y的取值范围,若已知不等式组的两式相减,得2x-2y=k-2,即k=2x-2y+2.而2<k<4,所以2<2x-2y+2<4,此时视x-y为一个整体,得0<x-y<1.故应选B.(2)用加减法解方程组y-2x=m,
2y+3x=m+1,得x
=,
y
=.因为2x+y≥0,所以有2×+≥0,即≥0,解得m≥-.故应选A.(3)视a与b为常数,解不等式组x+2a>4,
2x-a-b<5,得x>4-2a,
x
<.因为不等式组x+2a>4,
2x-a-b<5的解是0<x<2,所以有4-2a=0,
=2.解得a=2,
b=-3.当a=2,b=-3时,a+b=-1.
小结:通过对这一题组的解答,既能掌握方程组的解法,又能巩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法.从中可体会整体思维在求解中的作用.
三、知识点系统化,重点系列化
通过复习应对本学期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根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树”,牢牢地记在脑海里.例如,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放在一组,多边形和轴对称放在一组,体验不确定现象为一组.通过归类,对比复习,分块练习与综合练习交叉进行,使自己真正掌握教材中所学习的内容.
另外,复习的根本任务就是寻求解题方法与揭示解题规律.具体应该做到:①知道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②重视这些题目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③关注近年中考新题型.
例4如图1,在四个正方形拼接成的图形中,以这十个点中任意三点为顶点,共能组成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你愿意把得到上述结论的探究方法与他人交流吗?若愿意,请简要写出你的探究过程:.
简析:以A1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是△A1A2A10,以A2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是△A1A2A3,以A3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A10A2A3、△A10A4A3、△A1A7A3、△A9A5A3共4个,以A10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A10A1A3、△A10A7A3、△A10A9A7、△A10A2A4、△A10A8A4共5个,以A9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是△A10A9A8,这样分别以A1、A2、A3、A10、A9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共有1+1+4+5+1=12(个).同理,分别以A6、A5、A4、A7、A8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共也有1+1+4+5+1=12(个).因此,在整个图形内共可组成12×2=2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小结:解答本题时一定要掌握求解的方法和一般规律,不能没有目标地去数,这样是得不到正确答案的.本题渗透了分类和对称的数学思想.
四、适量练习,解题方法最优化
同学们在进行系统的知识梳理、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最后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外,主要以练习为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可以章节综合习题和体现系统知识为主的综合练习题为主,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另外,在解题时应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注意书写规范等.应强调解题方法的系统性,如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解题技巧等.
例5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甲种商品进价12万元,售价14.5万元;每件乙种商品进价8万元,售价10万元.它们的进价和售价始终不变.现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20件,所用资金不低于190万元,不高于200万元.
(1)该公司有哪几种进货方案?
(2)该公司采用哪种进货方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3)若用(2)中所求得的利润再次进货,请直接写出获得最大利润的进货方案.
简析:(1)由于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20件,所用资金不低于190万元,不高于200万元,所以若设购进甲种商品x件,则购进乙种商品(20-x)件.这样就可以根据题意,得190≤12x+8(20-x)≤200,解得7.5≤x≤10.因为x为非负整数,所以x取8,9,10,所以有三种进货方案:①购甲种商品8件,乙种商品12件;②购甲种商品9件,乙种商品11件;③购甲种商品10件,乙种商品10件.(2)因为(14.5-12)×8+(10-8)×12=44(万元),(14.5-12)×9+(10-8)×11=44.5(万元),(14.5-12)×10+(10-8)×10=45(万元),所以购甲种商品10件,乙种商品10件时,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45万元.(3)购甲种商品1件,乙种商品4件时,可获得最大利润.
小结: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一般所求问题含有“至少”、“最多”、“不低于”、“不大于”、“不小于”等词语,求解时要正确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和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基本相似,其步骤包括:①设未知数;②找不等关系;③列不等式(组);④解不等式(组);⑤检验.其中检验是正确求解的必要环节.本题由(1)利用不等式组求出了进货方案,从而为后面的问题解答打开了绿色通道.
期末复习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那种搞题海战术的复习方式是不可取的,为此特提醒同学们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学而又思不罔,回忆有助提高.在理解的基础上建议对重要概念、公式、定理、方法、数学思想加深认识和提高.可采用回忆式复习,即合上课本或练习册,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样回忆有关知识或解题步骤.回忆式复习的前提是要确认知识或方法的正确性,然后再重新思考解题过程,获得解同类题的经验.
2.抓住内在联系,学会知识联想.将知识放在相应的体系结构之中记忆,在比较、辨析的过程中寻求内在联系.学会重组、整合、归类、总结知识,形成体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1、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为社会带来重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2、在素质教育中如何贯彻“五育”
答: 五育虽然相对独立,但在教育实践中,应把五育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使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的素质教育。
德育是教人如何做人处事;智育注重提高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体育关注改善人的身体素质;美育则提升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则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作精神和技术的准备。
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教育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答:(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答:(1)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性、自律性
(2)课程内容选择的生活性、综合性
(3)课程实施方式的自主性、探索性
(4)教学组织形式的个性化
1、学习集团的个性化、弹性化
2、指导形式的个别性、合作性。
(5)课程实施环境的开放性、灵活性
1、学习空间的开放性
2、学习时间的灵活性
6、教师专门的教育素养包括几个方面
答:(1)对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精通;
(2)对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掌握牢固;
(3)熟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熟悉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分析题
1、教学原则(8个原则9个方法)
教学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概念: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循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点。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二、巩固性原则
概念:固化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概念: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基本要求: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队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概念: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
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五、直观性原则
概念: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述,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求与讲解相结合。
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六、启发性原则
概念: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研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④发扬教学民主。
七、发展性原则
概念: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
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八、因材施教原则
概念: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人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亦叫问答法。
三、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四、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五、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实验或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使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六、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七、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一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八、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辨明其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九、研究法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2、德育原则(由一段话总结某个原则)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是他们言行一致。
二、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四、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五、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终身教育”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终身教育是一些古老国家古已有之的一种教育思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大大向前发展,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与外延。自本世纪60年代起终身教育在全球影响广泛,不仅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日益成为人们谋生与立足社会的必需。
一、发展终身教育的背景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已被世界各国广为接受,并且转化为一些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政府行为。1990年6月日本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法》,美国、韩国、英国等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有关终身教育的法律。
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结构迅速调整变动的时期。新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技术更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的经济,“国界”的淡化,劳动大军和资本的流动,带来了对教育的新认识与要求。
正如马克思说的“传统是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传统教育最大的缺点是保守性,同时还缺乏民主性与灵活性,学校与家庭、社会严重脱节,教学同社会生产力联系不紧密等特点,使之很难适应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适者生存是现代竞争社会的基本原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必须传授人学会生存的本领。终身教育应运而生,它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出于确保每个人的职业转换的需要,使失业者的再就业成为可能。第二,有助于获得在各个领域保持高度生产率所必需的新的知识和技术,使曾受过良好训练的人不会落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有助于通过在文化方面丰富日益增多的闲暇时间,充实与改善个人生活,提高个人素质。尤其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不断地掌握新的信息和知识成为必要。人的要求也在于人是要以人生的完善、发展、愉悦和幸福为目的。当今社会已经从只追求人的生理性欲求,向追求高层次的人生目的及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转换,要求教育的目的不应单纯让受教育者掌握已有知识,而应以培养人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为目标,这样使得仅依靠现有学校教育是远不够的,要求对人的教育要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去挖掘人的潜能。显然,终身教育的出现有广泛而深刻的背景,是教育在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应时代要求而作出的对策应答。教育必须培养人们去适应变化了的社会,这是时代的要求。
二、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
1、含义
终身教育一词由来已久,但其概念的含义是在60年代后才获人们的共识。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即是终身教育,它包括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指的是人从生到死所受的连续的有系统的教育。其内涵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社会要确保人们适时地进行与其需要相适应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其二,社会成员的学习是贯穿其一生的自觉行动。其三,学习不仅仅是通过学校等机构,而且包括图书馆、博物馆、体育文化机构、企事业单位培训及大众传媒。
2、基本特征
终身教育与传统教育进行对比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整体性。终身教育包括正规的、非正规的各种学习形式,包括学前教育、初级教育、中级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各阶段。第二,协调性。终身教育以学校为依托,把家庭、社会和工作场所都作为学习的场所,特别要强调学校与家庭、社会及政府考核部门间的相互联系与协调作用,既要把人的一生中各种教育机构协调起来,又要把学习与社会生活协调起来。第三,灵活性。终身教育把学习同个人成长进步、工作岗位变迁、职位进退都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性是变化形势对终身教育的要求,这既是终身教育的方式,也是其优势。第四,民主性。教育民主首先意味着教育机会均等,让更多的人受教育,让更多的人参与教育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及教育管理。这是终身教育的最大长处,终身教育是对一切人进行教育,它是民主的,而不是英才教育。第五,自我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做到四个“学会”,学知,学会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做,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会共同生活,以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与合作精神;学会生存,以适应和改革自己的环境。
三、建立适应终身教育的新机制,以法推动终身教育
1、将终身教育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培养终身学习的风气。以人为本,以学习为中心。
2、采用灵活的办学机制和管理制度,实行开放性的教育体系,使受教育者有宽松的时间与空间。一个人随时都需要、都可能受教育,使终身教育的场所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体育中心、企事业等中。整建终身学习社会,开发与调动社会学习资源,社会成员参与教育,学校则参与社会社区交流整合。使教育成为一个覆盖全社会的、纵横交错的网络。
3、以法推动终身教育。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执业资格认定、注册,职称晋升评定等来引导终身教育的发展,对于学习者取得的资格、学历、专业技能等成果给以相应评价的系统,在法律上加以保障与鼓励终身教育的普及。
我国古代庄周说过:“吾生也涯,而知也无涯”,这一论断指明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俄国化学家以捷列夫从他个人经历中体会到:“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终身教育改变以往那种单纯以形式上的学历高低来判断一个人能力的不良风气。二十一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开放的人。终身教育对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尤为有利,容易形成一种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激发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为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包含了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所以德育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① 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和道德行动力量,任何德育模式,都不能忽视这三个基本方面。我们对学生应该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儿童品德中的智、情、意、行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② 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强调知情意行的整体和谐,不等于说任何一次德育活动,或是对任何一个学生的道德教育,都必须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机械程序来进行。恰恰相反,德育具有多开端性,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究竟应从哪里开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 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1.学前教育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2.学前教育学 :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3.幼儿园 :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4.家庭学前教育 :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5.社会学前教育 :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6.观察法 :是研究者借助感官或辅助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以获取相关事实资料的研究方法。
7.文献法 :是通过搜集、查阅、整理已有的相关文献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的研究方法。
8.调查法 :是以访谈、问卷、测验等间接手段获取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现状、成因、发展等方面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的特征作出概况的研究方法,也是学前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9.实验法 :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观察、测量等手段,探索、验证建议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幼儿教师基本工作职责是什么,现代幼儿教师应承担哪些角色?
现代幼儿教师用哪个承担的角色有:(1)教育者(2)公共关系的协调者(3)幼儿游戏的伙伴(4)幼儿的第二任母亲,也是幼儿的之心朋友(5)既是学前教育实践者,也是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建构者
2.简述确定幼儿园活动主题的主要依据。
在主题选择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幼儿。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活经验、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水平等。(2)主题自身的特点。(3)教师。(4)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3.简述幼儿园教学评定的内容(1)评定教学目标;(2)评定教学内容;(3)评定教学过程;(4)评定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5)评定教师
1.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学的分支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规律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然而,近年来学前教育学科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的看法是:“理论性太强了”“枯燥无味”"学了也没用。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各种实施形式的特点,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知道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学前教育观有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学前教育目标、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要求有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学到了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知道怎样进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怎样做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还学会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总的说来,学前教育学意义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有助于掌握正确的教育规律。
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四、有助于促进习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1.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了洋洋的眼部。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答:(1)违背了全面发展原则,体育活动应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要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要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2)违背了安全原则,在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和游戏时,教师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在体育活动时向幼儿交代活动安全事项,并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3)违背了趣味性原则。幼儿天性爱玩,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体育活动内在的趣味性。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感受体育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可避免意外的发生。(4)违背了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体育活动在心理上给幼儿带来的各种情感体验和感受,或成功,或失败等。同时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过程,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勇敢、拼搏、合作、进取等意志品质。在孩子没有耐心继续下去的情况,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使幼儿仍能积极地坚持下去。
2.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持有怎样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答:科学的儿童观是以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出发点的,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儿童一代的期待为引导的一种关于儿童的观点和看法。”但遗憾的是,这种科学的儿童观并没有在我们教育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被人诟病已久的传统的儿童观还牢牢占据着统制地位。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我们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观点,现代儿童受到家长的宠爱和疼惜,现代儿童观,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特的人格。儿童与成人同样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享有思想、信仰和宗教自由的权利。儿童的权益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尊重,儿童是全方位的,不断发展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求。成人及社会应承认儿童所具有的各种发展的需求,并尽可能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不仅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的发育,还要给他们提供充分参加文化艺术娱乐和休息的活动机会。要使其获得该社会条件下最充分的发展,现代儿童观又明确个体差异就是对待不同的儿童要有不同的方法。就要因人而异。但同时也要给其尊重和让幼儿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还明确指出,男女平等受到平等对待与教育,不会再象古代教育那样。儿童的教育观在改变,这也说明了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
案例分析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
(1)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2)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答案要点:(1)这里的环境布置一般指的是户外环境布置,儿童好动的天性使得他们格外渴望一个宽阔、自由、舒适、丰富的户外环境,主要包括户外场地、游戏设施、庭院绿化和建
筑小品等几个部分,一个安全的、精心设计的户外环境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情感健康、社会性、交流能力、谁知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2)我们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如在游戏设施设置时可提供沙水,在庭院绿化时可铺设一块绿地等
幼儿园对父母做了个调查:“您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做什么的?”父母主要有以下几个说法:
A.帮父母看孩子的;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B.陪孩子一起玩,让他快乐;哄孩子高兴的呗。
C.主要是照顾孩子,也教一点知识;培养和教育孩子。
根据材料分析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P21
1答案要点:教师扮演的“指导者”角色,具体表现为:(1)引导。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2)指导。指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4)教导。教导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P282(主要从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进行论述)
答案要点:案例中李红和张霞老师两位老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应该遵循四个基本原则: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则。在本案例中,两位老师犯的就是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错误。幼小衔接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放到幼儿园,因此,可以从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和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等方面入手做好衔接工作。
请根据以下中班活动中的师幼对话来探讨师幼关系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这样的师幼互动是否有效?(2)体现了哪些师幼互动的理念?(3)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为什么?
案例1:“小兔旅行记”(某幼儿园中班活动)
老师:“小兔子挂在树上,谁会来救它?”„„
案例2:“筷子夹小熊”(托班)材料有:筷子一双,塑料碗两个,塑料熊7个(红色大中小各一个、绿色大小各一个、蓝色大小各一个)老师问:“你喜欢用筷子吗?”„„
(1)第一个案例中的师幼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思考解救小兔子的其他办法。但是略显得蜻蜓点水,不够深入。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有效和儿童进行了充分的互动,达到了教育目的.(2)都体现了一些积极师幼互动的特征:1)体现互主体性;2)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积极行为为主,减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3)教师和幼儿间平行、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4)分享也是优质师幼关系不可或缺的特征。
一、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
考核范围
1.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的三个主要方面
2.视听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观念的贡献
3.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的教学技术定义
4.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5.信息加工学习原理
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7.现代建构主义观
8.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9.香农一施拉姆模式和施拉姆模式
10.教学系统方法的应用模式
11.程序教学
12.发现学习
13.建构主义的教学应用
14.罗杰斯的教学论
考核知识点
知道:直观教学、视听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教学特点、教育技术的物理学观念、视听传播论、教学技术、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传播活动要素、整体原理
理解及应用: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取得的主要经验、信息加工学习原理的4个方面内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四个要素、现代建构主义观的6个学习特征、拉斯韦尔传播模式、香农一施拉姆模式和施拉姆模式、考夫曼的教育应用模式、程序教学的4个要素、伊利的教学应用模式、德里克的教材开发应用模式、发现学习的优势和作用、美国教育部教研室提出的建构主义在学校的教与学中的9个应用要点、罗杰斯的10种教学策略方式、信息论的基本方法、控制论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考核范围
1.学习
2.学生的学习
3.加涅提出的学习过程
4.皮亚杰提出的学习过程
5.维果斯基提出的学习过程
6.学习策略的成分
7.学习风格的层面
8.教学活动过程的要素
9.三种教学结构
10.教学策略
11.学习资源的形态
12.教学媒体的基本理论
13.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过程模式
14.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
15.影响学习过程的要素
16.网上信息资源搜索的方法和策略
考核要求
知道:孔子的学习过程模式、赫尔巴特的学习过程模式、杜威的学习过程模式、斯金纳的操作性学习过程模式、桑代克的学习过程模式、班杜拉的学习过程模式、布鲁纳的学习过程模式、皮亚杰的学习观、维果斯基的学习观、认知策略、学习策略、学习风格的认知成分、学习风格的情感成分、学习风格的意志成分、学习风格的生理倾向成分、学习风格的社会倾向成分、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广义的促进学习过程、狭义的促进学习过程、教学活动过程的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乔伊斯的教学模式分类、叶澜的教学模式分类、教育人员、教育材料、教育工具、教育设施、教育信息、教育策略、学习资源、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教学媒体、网上教育资源的分类
理解及应用: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的异同点、学生学习的特点、加涅提出的学习过程的8个内部阶段、皮亚杰提出的S→AT→R的含义、维果斯基提出的A®X®B的含义、迈克卡等人对学习策略的成分进行的总结、学习风格的三个层面、教学活动过程的要素分析、三种教学结构的优缺点、教学策略的特点和共性、学习资源的形态、教学媒体的基本理论观点、维特罗克提出的生成学习模式过程、教学媒体的4种选择方法、影响学习过程的6个要素、教育技术领域对于教学模式的研究、网上教育资源的分类、网上教育资源的特点、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网上信息资源搜索的基本策略
第三章视听媒体教学基础
考核范围
1.听觉的方位感
2.视觉图像的种类和构图的要素
3.传声器的用途和种类
5.使用传声器应该注意的事项
6.扬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
7.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形式
8.听觉媒体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方法
9.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过程与录制方法
10.影碟机的技术种类和光盘存储的方式
11.录像机与外部的连接方式
12.单个摄像机拍摄的基本步骤
13.视听媒体教学应用的些特点、功能和方法
14.视觉图像的主要特点
考核要求
知道:响度、音调、音色、立体声、传声器、传声器的种类、无线传声器、传声器的方向性、扬声器、扬声器的种类、磁带录音机、磁带、激光唱机、扩音机、摄像显像、彩色电视制式、摄像机的组成部分、彩色摄像机的结构原理、DVD、VCD、CD-ROM、CD-RW、CD-R、MPEG-2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杜比数字音响技术、光盘的记录过程、三基色原理、视觉图像的类型、影碟机的技术种类和光盘存储的方式、光盘的记录过程
理解及应用:CD唱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使用扩音机注意事项、扩音机和扬声器的配接、听觉的方位感、视觉图像的种类和构图的要素、传声器的用途和种类、使用传声器应该注意的事项、扬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扩音机与扬声器之间的连接形式、听觉媒体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方法、听觉媒体教材的设计过程与录制方法、录像机与外部的连接方式、单个摄像机拍摄的基本步骤、视听媒体教学应用的些特点、功能和方法、视觉图像的主要特点、影碟机的使用与保养
考核范围
1.网上教学形式
2.CAI的基本模式 第四章 计算机教学基础
3.S-P表的使用方法
4.多媒体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特点
5.简述视听表达的心理策略设计
6.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策略设计
7.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模式——CARS
8.网上教育的物理环境
9.网上教育的在线学习环境
10.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师的主要活动
11.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学生的主要活动
12.网上资源的搜索技巧
考核要求
知道:题库系统的基本功能、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多媒体计算机表达信息的媒体元素、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步骤、MPEG图像压缩标准、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特点、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常用搜索引擎、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计算机的教育应用、教育信息处理、CAI系统、计算机课堂信息管理系统、应答信息系统、题库
理解及应用:网上教学形式、CAI的基本模式、S-P表的使用方法、多媒体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特点、视听表达的心理策略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策略设计、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评价模式——CARS、网上教育的物理环境、网上教育的在线学习环境、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师的主要活动、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学生的主要活动、网上资源的搜索技巧、课件的选题、文字脚本、制作脚本、视听素材的组接策略设计、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处理、在线学习环境、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与学活动、网上教学形式、搜索技巧
考核范围
1.学校媒体组合教室
2.4种语言实验室
3.计算机教室
4.视频演示仪
5.域名、工作站、网络服务器
6.透射式投影仪
7.计算机网络
8.卫星电视
9.现代投影器
10.投影屏幕 第五章 组合媒体教学基础
11.学习资源中心
12.校园网络系统
13.校园网的教育应用
14.我国卫星电视和Ku波段
考核要求
知道:视频演示仪、广播教育电视系统、卫星教育电视系统、卫星电视转播系统的分类、有线电视、闭路教育电视、网卡(NIC)、集线器、网关、路由器、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协议(TCP/IP协议)、网络操作系统、接入Internet的方式、IP地址、域名、校园网与Internet接入方式、校园网与Internet连接时的基本要求、校园网中的教学科研系统、校园网中的行政和教学管理系统、校园网内的通讯服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理解及应用:学校媒体组合教室的概念和组合形式、4种语言实验室的教学特点、计算机教室的基本形式和特点、视频演示仪的功能和特点、透射式投影仪的教学应用、卫星电视特点和组成、现代投影器的种类和选择、投影屏幕的种类和选择、学习资源中心的组成和功能、校园网的教育应用、我国卫星电视的发展情况和Ku波段的特点
考核内容
1.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定义
2.教学设计的前提
3.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4.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
5.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6.肯普等人提出的关于学习需要分析过程的四个步骤
7.伯顿和梅里尔提出的六类学习需要
8.教学设计主要考虑的7个方面教学问题
9.加涅提出的5种学习结果分类
10.信息加工分析
11.使能目标分析
12.学习准备分析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
13.学习风格
考核要求 第六章 教学设计
(一)知道:设计的4方面特点、教学设计的一般定义、系统教学设计方式与传统方式两种活动的比较、教学设计的四个基础理论、学习需要的概念、前期分析的内容、学习需要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组织学习内容时的注意事项、场独立与场依存、焦虑水平、学习准备分析所包括的三方面内容、学习风格
理解和应用:学习需要的分析方法、学习需要的类型、教学设计主要考虑7个方面的教学问题、信息加工分析、使能目标分析、对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的初步评价、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定义、教学设计的前提、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肯普等人提出的关于学习需要分析过程的四个步骤、伯顿和梅里尔提出的六类学习需要、教学设计主要考虑的7个方面教学问题、加涅提出的5种学习结果分类
考核内容
1.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2.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异同
3.行为目标的编写
4.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5.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测试形式和题目
5.测试题目的形式和方法
6.教学策略的设计的内容、特性和操作
7.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8.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9.加涅的指导学习课堂教学过程模式
10.教学媒体选择
11.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12.完成一个教学设计
考核要求
知道: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情感领域目标的类别、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要求、测试题目的三种形式、教学策略的设计涉及内容、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加涅9个教学事件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方法的教学目标分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教育的影响、形成性评价、诊断功能、教学设计成果评价评价的工具、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理解和应用: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结构化回答题目、不同类型学习结果的测试形式和题目的编写、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的异同、行为目标的编写、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的编写、测试题目的三种形式(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第七章 教学设计
(二)的五个基本步骤、完成一个教学设计(要求有前期分析、目标编制、策略设计和评价方案4部分内容)
考核内容
1.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
2.学校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
3.微格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4.设备设施保管工作
5.教学设备设施的使用
6.收集教育媒体教材的渠道
考核要求
知道: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内容、课题申报的准备、研究课题管理的原则、审批课题的要求、课题的日常管理、微格教学系统、数字视频的来源、网络一次信息的组织管理、网络二次信息的组织管理、学校网络教育体系、各类教育资源建设的技术规范、网络课程建设规范、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功能要求、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理解和应用:微格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设备设施的管理分类和规划、设备设施的验收和登记建账、媒体教材的收集和借用、数字化信息的生成方式、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管理方法、设备设施保管工作的主要方法、教学设备设施的使用注意事项、收集教育媒体教材的4种渠道
考核内容
1.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区别
2.远程教育概念
3.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的关系
4.远程教学中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
考核要求
知道: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历史、函授教学方式、函授教学的特点、六个基本要素的远程教育的概念、三代信息技术与三代远程教育、柯德维的教育类型“四分法”、远程教学过第八章 学校教育技术管理
第九章 远程教育 程的基本要素、远程教学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学生支持概念、学生支持的类型、学生支持中使用的各种技术手段
理解和应用:简述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区别、表述远程教育概念(基更对远程教育概念的界定)、阐述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间的关系、阐述远程教学中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
试题类型举例
一、选择题
1.贝罗的传播模式中把传播过程的要素分解为(A)四个基本要素。
A.信息源、讯息、通道、接受者
B.学生、教师、媒体、信道
C.信息源、媒体、通道、接收者
D.信息源、信道、效果、接收者
2.学习风格的构成有(A)三个层面。
A.生理、心理和社会
B.场独立、场依存和生理
C.焦虑水平、概括和列举
D.生理、心理和沉思与冲动
二、简答题
1.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类型
2.视听教学媒体的教学方法
三、判断题
1.人们是用两只耳朵同时听声音的,当某一声源至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时,此时两只耳朵虽然听到的是同一声波,但却存在着时间差(相位差)和强度差(声级差),它们成为听觉系统判断低频声源方向的重要客观依据。由于到达两耳处的声波状态的不同,造成了听觉的方位感和深度感。这就是常说的“双耳效应”。(A)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测试题目包括三种形式:回忆性题目、识别性题目和结构化回答题目。通常,所有学习结果的评价内容都可按照这三种形式设计成不同的测试题目。(A)
A.完全正确
二、复习的题型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四、实践题
完成一个教学设计,要求有前期分析、目标编制、策略设计和评价方案4部分内容。
三、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25分)
1.我国的电化教育与国外的教育技术的主要区别之处是()。
A.开发学习资源 B.控制教育或教学的过程
C.两者的目的 D.研究的对象、领域和方法 2.学习风格的构成有()三个层面。
A.场独立、场依存和生理 B.生理、心理和社会
C.焦虑水平、概括和列举 D.生理、心理和沉思与冲动
3.列出一系列有关媒体选择的问题,引导选用者通过思考、回答,逐步发现比较适合的媒体。这种选择媒体的方法是()。
A.算法型 B.矩阵型
C.问题表型 D.流程图型
4.“各种媒体仅仅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物,就如同用不同的车辆都能运载食品,但如不能改变食品的营养结构,不同的媒体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更大的影响。”教育效果的好坏不在于媒体,而在于方法,任何一种教育媒体,其使用方法都可以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的观点。
A.克拉克 B.贝茨
C.戴尔 D.麦克卢汉
5.“媒体是人体的延伸,面对面的交流是五官的延伸,印刷媒体是人眼的延伸,无线电广播是人耳朵的延伸,电视则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每一项新的媒体的出现,每一项新的延伸,都会使人的各种感官的平衡产生变动,使某一感官凌驾于其它感官之上,造成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这是()的观点。
A.克拉克 B.贝茨
C.戴尔 D.麦克卢汉
6.人耳对()频率的声音相对比较灵敏。
A.50~500Hz
C.6k~20kHz B.1k~2kHz D.500~900Hz 7.杜比数字音响技术是一种新的立体环绕声技术,它采用了()个声道。
A.2
C.4 B.6 D.5 8.计算机在学校教学中,一是用作教学(),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二是用作教学过程中的(),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和程序功能等,把计算机用作开展教学活动的智能工具等。
A.对象
工具 B.工具
对象
C.内容
对象 D.活动
工具
9.将计算机作为研究工具或手段,帮助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进行教育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统计和分析等,以实现教育研究的定量化和科学化。此外,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检索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各种有用信息,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效率。这是列举计算机的()功能。
A.辅助设计 B.信息处理
C.计算统计 D.人机交互
10.下述关于网络服务器的陈述中,存在问题的是()。
虽然网络服务器不是局部网络中的核心设备,通常采用二台高档的计算机作服务器。它负责网络资源管理和网络通信,并按网络工作站提出的请求,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网络服务器要处理来自所有工作站的请求,这些请求可能是访问服务器硬盘、申请打印排队服务和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等等。
网络规模越大,用户数量越多,服务器的负荷越大,对网络服务器的性能(主要指内存容量、磁盘容量、速度和可靠性等)要求越高。
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哪些经验? 简述广义和狭义的促进学习的过程。教学媒体的生理心理学基础是什么?
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包括的5个方面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教学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方法?
三、判断题(每题2.5分,共25分)
1.贝茨认为:每种媒体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即有一套能发挥其功能的固有法则。对每种媒体的特性有待去探索,从而去设计高质量的教学媒体。对于某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还是存在某种媒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媒体。这是与克拉克的观点相对立的。()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尽管各种学习理论之间对于学习的认识存在有巨大的分歧,但是,在首先要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获取信息这方面都是一致的,因此,用人体的感觉器官获取信息是人开始学习的第一项内容。()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单用听觉的词语符号学习,经过3小时的遗忘率约为40%,经过3天的遗忘率达80%;单用视觉借助图像符号学习,同样时间间隔的遗忘率分别是25%和50%;如果视听觉并用一起学习,同样时间间隔的遗忘率则分别是10%和18%。()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课件写作工具是为方便开发者和用户开发具体课件的一种软件包。它除了具有对各种多媒体素材进行综合加工、处理和编辑功能外,还具有播放演示的功能。它可以控制各种多媒体外设的工作。()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5.多媒体课件写作工具的种类很多,功能也不尽相同。根据它们提供的编辑方式不同分为3种:基于脚本的写作工具、基于流程的写作工具、基于时序的写作工具。()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6.网上教育环境按照应用服务性质分,主要为4部分:网络教育的具体应用、网上教育资源、网上教学管理、网络硬件基础设施和教学平台。()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7.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包括教育资料、教学素材和资源、教学过程、教学交流、信息发布等信息以及学校各种管理数据等的收集、贮存、管理和提供服务,也是整个校园网应用和运作的根本保证。()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8.校园网的教育应用分为: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教学科研系统、学校行政和教学管理系统、通讯服务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等功能部分(或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以相应的工作主干网为基础,并建成相应的资源中心数据库。()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9.从接入规模看,校园网与Internet的接入方式有两种:校园网整体接入和单机用户接入。校园网整体接入需要配备路由器等设备,租用电信部门的DDN专线或帧中继专线,并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管理部门或其他类似构申请一组网络地址(IP地址)及注册域名,以较高的速率接入Internet。这方式是今后校园网采用的主要方式。()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10.作为有线接入的补充,在不便有线接入的地区,像偏远山区的中小学校,通过微波专线、卫星通信或移动通信系统等方式接入Internet都属于无线接入方式。微波专线的接入方式具有建设周期短、费用低、传输速率高、方便、可调等不可替代的优点。()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四、论述题(每题9分,共18分)试述多媒体课件表达策略的设计
试述教学设计主要考虑的7个方面教学问题
五、教学设计(共12分)
复习, 不是简单的重复教学, 必须温故知新, 主要应完成下面三项任务:一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尤其对平时学习相对较为困难的学生, 要充分利用期末复习这段时间, 进行较为集中的系统查补;二是对平时所学的单课个性知识, 进行系统归类并从中总结出语文学习的某些规律;三是通过综合练习, 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明确复习目标
有效复习应从明确复习目标与内容入手。教师可以对全册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 以明确的目标指导自己的复习行为, 不至于随意拔高或降低学习要求。
教师可以通过“三读”明确每册教材的目标与内容。一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明确每个学段的要求;二读该册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说明”部分, 了解编者意图, 明确学期教学目标与内容;三读该册教材, 明确学期教学目标与内容是如何落实到每一篇具体的课文中的。经历这样的“三读”, 教师能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明确一册教材的复习目标与内容。
如,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复习目标, 如何通过“三读”达到这个目标?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看, 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足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三学段一个很重要的语文阅读能力。
从五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的“教材说明”部分看, 该册教材阅读能力训练重点是“:学会从整体了解文章意义, 能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体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学会一些表达方法。”可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该册教材的学习重点之一。
从五年级上册教材的安排看, 本册教材共八组课文, 除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外, 有四组课文涉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这四组课文在单元导语中, 分别提出:第一组“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 要把握主要内容”, 第三组“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 要抓住课文的要点”, 第四组“学习本组课文, 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第六组“认真阅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所以,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应该成为本册教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 自然也是期末复习的重点目标。
二、了解学生情况
复习的成效如何, 在于教师对班级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复习之前, 教师首先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才能制订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复习计划。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是查阅学生的平时作业、单元练习、教师日常的批改记录、教学反思等, 寻找学生知识的漏点;二是回忆平时课堂上学生反应迟钝之处以及个别辅导的情境;三是通过与学生不拘形式的交谈, 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疑难、要求;四是设计不同形式的复习前测学习单, 准确把握每次复习课的起点。
如, 我区胜利实验学校毛莲君老师曾对五年级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复习前的小调查:
1. 你觉得期末复习重要吗? ( ) 请写出简单的理由。_________。
A.重要B.不重要
(统计结果:选择A的占92%, 其中36% 的理由是为了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63% 的理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选择B的占8%, 理由是学习靠平时。)
2. 你会为自己制订期末复习计划吗? ( )
A.总是B.有时C.极少D.没尝试过
(统计结果:选择A的占33%, 选择B的占50%, 选择C的占11%, 选择D的占6%。)
3. 如果没有老师的要求, 你自己知道该怎么复习吗? ( )
A.知道B.有一点知道C.不知道
(统计结果:选择A的占72%, 选择B的占28%。)
4. 你觉得期末复习该复习些什么?
(统计结果:应该复习字词、积累、阅读、习作, 看看课文、作业本、笔记、练习卷、错题集。)
5. 在期末复习时你会有哪些烦恼?
(统计结果:经常整篇地看课文, 找不到重点, 很费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复习阅读、习作;复习方法不正确, 这里复习一点, 那里复习一点, 没有条理;复习很累, 时间不够, 睡得比较晚, 第二天精神不好, 恶性循环, 每天总感觉有种压力;很烦躁, 想好好复习又静不下心来, 期末复习时总是会走神, 没法控制住自己。)
6. 对于期末复习你想对老师提什么好建议?
(统计结果:先做一个测试, 看看同学们的“通病”在哪儿, 再着重复习;练习卷尽量做到少、精, 作业布置得少, 但又达到预期的效果, 虽然这有些难做到, 但希望老师尽量做到;让好同学帮助差同学;老师如果每天都一个样, 同学们肯定会厌倦;老师不要显得很急, 这样会传染给大家, 同学们也会急起来。)
通过这份简单的复习前调查, 教师就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复习需求,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很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尊重学生、了解学生, 一定会使复习事半功倍。
三、讲究复习策略
复习课有别于平常的新授课, 既要克服不断重复知识的枯燥感, 又要在重复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形成语文能力。复习策略的选择要体现“回忆”“梳理”“应用”“拓展”这八字要诀。
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复习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例, 具体阐述这八字要诀的运用。
(一) 回忆
这是复习课不可少的环节, 不能一上课就让学生做练习, 因为复习课不是练习课。可以借助网络图、表格、树状图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知识点, 这样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印象。
环节一:利用表格, 回顾五年级上册八个单元的导语。通过对单元导语的回忆, 明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二) 梳理
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环节, 让学生学会整理与归纳、学会学习, 这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复习课还是成了练习课。
环节二:复习五年级上册中的典型课文, 梳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20课《学会看病》可采用“课题扩充法”:儿子感冒了, 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 学会了看病。
第9课《鲸》可采用“句子摘录法”:
(1) 浏览课文, 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鲸特别大 (体形特点)
第2自然段:鲸是哺乳动物 (进化过程)
第3自然段:鲸的种类 (种类)
(2) 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 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介绍了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可采用“要素串联法”:
(1) 浏览课文, 找找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有一年
地点:洛杉矶
人物:父亲、儿子
起因:大地震、儿子被埋、救儿子
经过:冒着危险、不顾劝阻、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
结果:终于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
(2) 把各个要素串联起来, 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年在美国发生的大地震中, 一位父亲冒着危险, 抱着坚定信念, 不顾劝阻, 历尽艰辛, 经过38小时的挖掘, 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
人教版教材有很多具有导学功能的设计, 就体现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梳理的意图。如, 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一》中的“交流平台”“:温故而知新。”学完一个单元后, 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 看看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回顾·拓展八》中的“交流平台”:这学期的语文学习,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们来小结一下各自的学习收获。这样的编写旨在引导学生不断梳理已经学习的零散知识, 逐渐形成知识组块。在复习课中尤其要运用“梳理”的策略。
(三) 应用
就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技能一定要亲历实践。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运用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 独立阅读《最美的书包》 ( 文章略 ) 一文, 想一想:概括此文的主要内容最适合采用哪种方法? (要素串联法)
(2) 在文中找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
时间:七岁那年
地点:乡下
主人公:我、妈妈
起因:想要一个花格子书包
经过:妈妈四处串门, 受尽耻辱, 攒够了花布, 为我做了一个特别的花格子书包
结果:我一直保存着这个书包、最美的书包
(3) 对照找出来的六个要素, 把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写下来:在我七岁那年, 为了能满足我得到一个花格子书包的愿望, 妈妈四处串门攒够花布, 为我做了一个特别的花格子书包。我一直珍藏着这只最美的书包。
(四) 拓展
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有新的收获, 在解决问题中提出或者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会融会贯通地学习。
环节四:布置课外独立练习作业, 巩固所学方法。课后请学生再次运用本节课掌握的三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本册教材中的选读课文《太空清洁工》《鞋匠的儿子》。
回忆、梳理、应用、拓展四个环节是一个整体, 要注意形成系列, 题目或情景的设计要注意连成线、形成串, 便于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立良好的认识结构。
四、优化练习设计
前文在毛莲君老师的调查中学生建议“练习卷尽量做到少、精, 作业布置得少, 但又达到预期的效果, 虽然这有些难做到, 但希望老师尽量做到”。学生也在呼吁教师要优化练习设计, 回顾20世纪80年代, 一张蜡纸一支铁笔一块钢板, 教师对复习题的编制也能精益求精。如今现成的练习资料越来越多, 教师中“拿来主义”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其实, 有效的练习题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复习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 精讲多练, 边讲边练, 以练为主”的原则, 练习设计在复习中是不可或缺的。
(一) 练习内容紧扣复习目标
期末复习知识点多, 覆盖面广, 复习时设计的练习要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必须紧扣复习目标, 提高练习的有效度, 才能让学生从题海中走出来。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复习课, 复习目标之一:能在自主背诵全册“日积月累”内容的基础上在语境中灵活运用。因此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 动物成语 ] 在学习上, 即使我们不是最聪明的, 我们也可以 _________, 只要肯下苦功夫, 一定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诗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 _________ 中的诗句 _________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名人名言]牛顿发现地球引力正说明了_______。
[ 古文名言 ] 除了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提醒要珍惜时间以外, 还可以用 _________ 来勉励自己。
[ 古诗 ] 昨天下午, 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 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 时, 爸爸走过来, 助我一臂之力, 经他一点拨, 我豁然开朗, 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二) 练习分层促进学生发展
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差异显得更为明显, 同样的复习内容, 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 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怎么也“赶不上”。围绕复习目标设计分层练习, 能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发展。如,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 是让学生运用本单元积累的词句, 因此可以设计这样的分层练习:
例句:北京的立交桥真漂亮啊!我多么想把它拍下来。
北京真 _________ 啊!我多么想 _________。
天安门广场真 _________ 啊!我 _________。
选用括号里的词语 (美丽、城市、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洁白、到处、宽阔、又宽又长、来来往往) , 用1~2句话介绍北京城。 (提醒: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 还可以尝试用上感叹号。)
运用课本上学到的词句和课外搜集的资料, 试着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北京城。
(三) 阅读题要指向阅读能力
纵观目前很多阅读题的设计都没有指向阅读能力, 如“:划去不正确的字”“选择多音字的读音”“在文中加标点”“照样子写词语或句子”等;还有一些阅读拓展题, 如“:你知道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呢?将其中的一句写在横线上。”这些题目做得再多, 都无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题, 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答案就在文章中”, 从而引导学生潜心读文, 读通、读懂、读出体会, 进而迁移运用, 这才是有效的阅读题设计。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阅读题《最佳路径》 (文章略) 五道题:
1. 根据文中信息判断,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格罗培斯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和景观建筑学专家。 ( )
(2) 格罗培斯在葡萄产区看到很多人在兜售葡萄, 想到了路径设计方案。 ( )
(3) 迪士尼乐园的路径是依据人们自然踩出的痕迹而铺设的人行道。 ( )
(4) 迪士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在1971年的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 )
2.“道”的意思有:1路;2方法、技术;3线条;4说;5道理。请根据意思并联系上下文解释:微不足道—— _________“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项目”在文章中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讲述了在迪士尼乐园临近开放之际, 建筑大师格罗培斯 _______________, 无意中受到启发, 从而设计出 _________。
4. 用“_______”画出文章中令你特别有启发的句子。
5. 格罗培斯的迪士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克拉克(英国科幻作家,1917-2008)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4的平方根是().
A. 4B. 2C. -2D. ±2
2. 实数3.14,,π,,,,1+中,是无理数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3.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一组是().
A. -2与B. -2与C. -2与-D. |-2|与-2
4. 如图1,以数轴的单位长度为边长作一个正方形.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圆孤,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
A. 1B. 1.4C. D.
5. 如图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中的△ABC中,长度为无理数的边有().
A. 0条B. 1条C. 2条D. 3条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是8的算术平方根 B. 36的平方根是6
C. 是5的算术平方根D. 0没有平方根
7. x是(-)2的平方根,y是64的立方根,则x+y的值为().
A. 3B. 7C. 3或7D. 1或7
8. 估计的大小在().
A. 7和8之间 B. 8.0和8.5之间 C. 8.5和9.0之间 D. 9和10之间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9. 的平方根是.
10. 的相反数是.
11. 大于-且小于的整数有个.
12. 如图3,一棵树因雪灾在A处折断.测得A处到地面的高度为3 m,树梢触地点B到树根C处的距离为5 m.树干AC垂直于地面.那么此树在折断之前的高度为m.
13. 如果=3,那么(x+3)2=.
14.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为x+3与2x-6,这个正数是.
15. 如果|x-4|+=0,那么x+y=.
16. 观察、分析,再探索规律,然后填空:,2,,,,,,…,(第n个数).
三、解答题
17. (12分)(1)当x=-1时,求(x+1)2-6的值.
(2)如图4,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把它们适当剪开,拼成一个正方形.请画出示意图, 并求拼出的正方形的边长.
18. (12分)如图5,长方形纸片ABCD中,BC=,AB=1.将它沿对角线AC折叠,点B落在点F处,FC交AD于E.求图中阴影部分△AEF的面积.
19. (12分)一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s)与开始落下时的高度h(m)有下面的关系式:t≈.
(1)已知h=100,求物体落下所用的时间t.(结果精确到0.01 s)
(2)一人手持一物体从五楼让它自由落到地面,约需多长时间?(每层楼高3.5 m,物体距人所站地面的高为1.5 m,结果精确到0.01 s)
(3)如果一物体落地的时间为3.6 s,求物体开始下落时的高度.
20. (12分)先填写下表,再通过观察回答问题.
问:(1)被开方数a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和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有无关系?若有关系,请写出.
(2)已知:=1 800,-=-1.8.你能求出a的值吗?
(3)试比较与a的大小.
【教育学期末复习】推荐阅读: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12-08
教育学概论期末考试题11-20
教育学心理学期末考试作业12-11
期末阶段安全教育07-11
中学教育学复习要点06-13
中学教育学复习纲要09-28
职业教育学复习重点11-03
自学考试教育学复习05-24
教育学原理 复习资料07-23
职业教育学练习与复习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