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制度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食品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制度

食品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制度 篇1

1、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定期体检一次,取得健康证经培训合格后方能正式上岗。企业每年定期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体检,并取得健康证随时备查,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2、患有肠道、呼吸道、各种传染性疾病及皮肤病患者,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情况,由领导安排调岗或休假。

3、个人卫生要做到四勤:勒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服、被褥;每日换洗工作服、帽。

4、上班时间不得 佩带任何饰物、随地吐痰、吸烟喝酒、咀嚼吃东西、抓头发、剪指甲、掏耳朵、伸懒腰、剔牙、揉眼睛、打哈欠,不染指甲,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5、仪容仪表符合要求:按规定着装,上班不带戒指、耳环,男不留长发,女发不披肩。

6、进入车间按要求穿戴好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严格按照要求洗手消毒。

食品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制度 篇2

1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与管理现状

1999年, 交通部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性道路运输机动车准驾证管理规定》 (1999年第2号令) , 对进一步强化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 提高营运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素质, 保障道路运输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2001年, 交通部颁布实施了《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 (2001年7号令) , 对提高营运驾驶员队伍综合素质, 改善道路运输服务质量, 保障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 《营业性道路运输驾驶员职业培训管理规定》从管理的范围、内容、方式、机制等方面都与现行法规的要求和行业发展形势不适应了。2006年交通部又颁布实施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2006年第9号令) , 完善了适用范围, 推进了从业人员管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近几年, 通过全面贯彻执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我国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虽然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从业人员培训与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1.1 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对从业资格证件认识不足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道路交通安全等公共利益, 部分从业岗位还必须具备特殊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需要从业人员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掌握相关的业务技术知识。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进入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对从业资格证的作用认识不足, 对从业资格证不重视, 不按期进行诚信考核, 有些从业人员甚至无证上岗。

1.2 培训方式单一, 培训效果不佳

目前, 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多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 即由教员在课堂上授课, 学员集中培训, 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由于培训时间较长培训方式单一学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培训效果不佳。而对于边远地区的从业人员, 参加集中培训非常不便, 培训时缺员现象时有发生。

1.3 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的诚信考核管理工作不好开展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实行信誉考核制度, 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内容涉及多方面, 有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 也有道路运输中违规、违章行为方面的, 需要交警部门以及交通系统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 才能将此项工作落实到位。而现在, 许多地方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之间信息未能完全实现共享, 对于在道路运输中的各种违章行为, 执法人员有时未能及时将其记录到从业资格证的违章记录栏内, 致使发证机关考核工作开展不到位。

1.4 运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对从业人员监管不到位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正在逐渐走向规范化, 系统化, 对运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求运管人员不仅要懂得道路运输管理知识, 还要了解道路运输业务知识。目前, 很多运管工作人员对道路运输业务知识掌握不多, 对有些道路运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不了解、不熟悉, 致使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2 加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与管理的对策

2.1 广泛宣传, 提高认识

从业资格是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特定岗位职业素质的基本评价。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方式, 广泛深入的宣传《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让广大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深入准确地了解《规定》的精神实质和条文内容, 充分认识到实行从业资格证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自觉地遵守和执行《规定》的各项要求。

2.2 改变培训方式, 提高培训质量

各从业资格培训学校应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培训方式, 加大教学设施投入, 依据教学大纲, 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开发《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培训系统》,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逐渐改变固定场所教学模式, 推行远程教学, 使从业人员可就近就地接受规范化的职业培训, 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2.3 建立制度, 规范引导

要依法行政、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 紧密结合管理实际和运输生产实际, 建立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从业资格证件管理制度、从业人员退出制度、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制度、从业资格信息公开制度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这些制度对于从业人员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提高本领、增长知识、遵章守法、诚实守信具有鼓励和引导作用, 同时对违规违章、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给社会造成危害的人员具有惩戒、威慑和教育作用。

2.4 严格把关, 监管到位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是运政管理机构“三关一监督”工作的重要一关,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的源头管理, 严格执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严把从业资格准入关、培训关和考试关, 对不符合《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相关规定的人员、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人员坚决不予准入, 加强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活动的监督管理, 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从业人员, 要及时将其违章行为记录在违章记录栏内, 并通报发证机关, 发证机关要严格执行从业人员诚信考核和计分考核制度, 不断规范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从业行为。

2.5 加强管理, 提高素质

从业人员管理既是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市场管理体系, 转变思想意识, 转变工作作风,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 通过组织开展各项业务知识培训, 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能力水平, 通过学用结合, 切实转变管理理念, 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能, 进一步规范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3 结语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是道路运输的主力军, 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与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是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发展的需要, 对强化道路运输管理、实现道路运输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知识技能, 为道路运输市场输送合格的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食品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制度 篇3

大家好!今天能够有机会出席亚欧会议终身学习论坛,和来自亚欧各国以及我国各地从事终身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专家们见面,特别是能够和大家共同讨论终身教育发展和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重大问题,我感到非常高兴。

加强对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劳动者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是建立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国是具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仅从劳动人口来说,就有7.69亿从业劳动者,有2亿左右需要从农业逐年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农业劳动者,还有数以千万计的每年新增加的和等待再就业的劳动者,对接受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存在着强烈的需求。这就使得继续教育的任务在我国更为艰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继续教育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基本构建起了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体系,形成了各类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广泛参与实施的多元化的办学格局。中国从业劳动者的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为社会成员提供的学历补偿和学历提升的继续教育。

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和基础。我们国家和世界许多国家的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那些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成人,几乎无法从工作中学习或从继续培训中受益,也无法抵御被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淘汰的风险。从我们在2005年对9个省154个企业近万名员工的调查也可以看出,企业员工学习培训的参与率与受教育程度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文化程度越高,培训参与率越高。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和原有的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我国就业者的学历层次总体上偏低,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对小学和初中的学历补偿教育以及高中、大学和大学后学历提升的继续教育存在巨大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有80%以上的乡镇和4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并且通过在全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成人学历教育,例如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夜校、函授教育等,为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进行各种学历补偿和学历提升教育提供了各种学习机会。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学历教育提供了更加方便、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现代远程教育方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现在,除1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外,全国还成立了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956所市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1 875所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和51 665个教学班。学校和教师通过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较高质量的教学服务。2007年,全国各地广播电视大学已有在校生317万人。除广播电视大学外,全国还有66所普通高校开展网络教育。至2007年底,普通高校网络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10万人,其中在职人员占86.5%。我国成人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广大社会成员和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没有机会进入或已经离开各类学校的社会成员进行的学历补偿和学历提升教育起了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社会发展和广大学习者对各类学校教育需求增长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促进了我国学校教育的巨大发展。2007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超过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实现了在中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从1978年的1 642万人提高到4 527万人;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从1978 年的86万人提高到2 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第二,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的非学历培训继续教育。

这些年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广大从业人员对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迫切要求,在我国各级政府、各个行业部门、各类学校和广大农村、企业的重视和积极推动下,针对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从业人员的各种非学历的培训,特别是劳动者的实用技术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发展十分迅速。2007年,参加各种形式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达到1.6亿人次,全员培训率达到45%。适应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2003年到2007年9月底,国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4年间已累计培训农民1 125万人,年均培训281.25万人,转移就业968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86%以上。各个领域专门人才的继续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以教师的继续教育为例,目前全国各种类型的培训,已经覆盖1 0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为我国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全世界最大从业人口所进行的各种非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包括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的学习要求,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我国继续教育的制度和法制建设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社会的许多领域建立了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制度。继续教育法制化正在积极推进,如《农业法》、《企业法》、《教师法》等都对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作了规定。1987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连续颁发了《企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暂行条例》、《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这些法规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任务、组织管理和实施办法等做出了规定。目前,全国已有半数以上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终身教育法》也正在积极酝酿和制订过程中。为了推动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这几年来,国家和各部门还实施了一系列继续教育具体计划和政策措施。例如,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全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等等。我国建设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组织的工作也在蓬勃展开。目前,全国已有61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各省、直辖市的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达到了300多个,对推动全国各地的社区教育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所有这些都为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在制度建设上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但是,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从总体上说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广大学习者的迫切要求,继续教育在管理体制、制度保障、发展机制、教育模式、质量评估、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继续教育仍然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我们的调查,我国目前7.69亿从业人口的学历水平、技术能力和培训参与率均比较低。以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来说,全国近7.7亿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占81.7%,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者仅占18.3%(我国和部分发达国家人口受教育状况见表1)。全国9 800万技能劳动者队伍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3%,高级技工占18.3%,中级工占37.9%,初级工接近40%。在我国3 9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占总数的5.7%,不仅在数量上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质量上也存在不少问题①。

我国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总体上说还比较低,继续教育发展的水平和总体供给能力不高(我国按职业分类的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见表2)。这一状况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产业和技术结构调整与升级,以及制约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教育的功能看,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整个一生所需要的知识中,从学校教育获得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在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不断的继续学习才能获得。因此,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越来越成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加强学历教育的同时,在全社会进一步加强和发展继续学习(教育)制度,才有可能培养和形成能够适应中国和世界迅速发展和变化要求的、充满活力的劳动者大军和人才队伍。未来的十几年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对我国在职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最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进入经济衰退期,这些势必对我国的产品出口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我们要采取一系列对应的政策,特别是要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减少失业率,增加就业和创业机会,最重要、最根本的也是要依靠提高广大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的素质。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广大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以及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对保持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加强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将成为未来几十年我国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为了推进我国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我们正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

第一,推进领导管理体制的改革。

由于培训和继续教育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和所有社会成员,迫切需要从领导管理体制上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改变和克服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存在的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浪费和低效现象。最近几年,一些省市建立了由省市政府统筹领导、由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参加的跨部门继续教育(或终身学习)协调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把继续教育纳入本地区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加强继续教育的统筹和协调、明确各个部门职责分工、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创造继续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在全面推进劳动者和各类专业人才持证上岗制度的同时,建立进一步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与质量评价制度。

要通过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全面推进劳动者和各类专业人才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在各个行业和部门特别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建立和完善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继续教育的制度(包括明确的参加继续教育的要求,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学习成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等)。要全面推动各行业和各部门研究制订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纳入本行业、本部门总体发展规划之中。各行业、部门应建立本行业和部门进行继续教育指导的机构,加强对行业、部门继续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建立继续教育质量评价与认证制度,是保障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要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实际出发,建立继续教育质量定期评估制度和继续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继续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

第三,充分调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和全社会以各种形式发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并且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农村中小学)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我在这里只就促进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功能与办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谈一点意见。

鉴于我国从业劳动者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任务十分繁重,在加强企业、行业和部门对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同时,可以在一些地区和农村,对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一校多制的改革,即职前和职后教育并举,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并举,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我国特别是农村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高中和高等学校要逐步实行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既允许学习者集中时间学习,也应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要进一步增强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开放性,逐步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密切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的联系,促进产学研的密切结合,进一步健全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的制度。同时,还要大力增强高等学校为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多样的非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为了使更多的社会成员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要积极鼓励和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培训与继续教育;还要从我国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重点,加强与国外教育机构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合作,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我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发展。

第四,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关系,构建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包括非学历和非正规教育途径的学习、实践和创新都可以成才的“立交桥”,拓宽广大学习者的学习成才之路。

当前世界一些国家在对不同类型的教育与培训之间,建立多元的、能相互认可的认证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例如,对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所学知识、技能进行评价和认证;积极探索正规教育证书与非正规教育证书、学历资格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可以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的办法和制度。我们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国外终身学习领域好的经验,建立适应终身学习的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学习状况的考核、认证和学分的互认制度,进行有关建立“学分银行”、“个人学习帐户”和“终身学习卡”等措施的实验,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好的服务。

第五,改革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历继续教育应主要面向成人和从业人员,以业余教育为主,加强工学结合,实行弹性学制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度。对非学历教育的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要坚持以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评价标准的模式,加强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和方法包括时间安排等方面的针对性、多样性和灵活性。

第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加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与资源平台建设。

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我国利用后发优势加强对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是我国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能够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天网(全国和各地的广播电视大学等)和地网(互联网)为载体,有效整合高等学校、行业、企业等各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先进的、基于信息网络的、遍布城乡和面向社会大众各种不同的需求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努力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各种高质量的教育和学习服务,这不仅是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而且也是重要的基础建设。

第七,加强继续教育的法制建设。

加快推进《终身学习法》的立法,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在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把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开展继续教育所创造和积累的成功经验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进一步持续地健康发展。

第八,加大继续教育投入,建立多渠道筹措继续教育经费的体制。

要区别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合理分担成本的经费保障制度。政府的投入、公共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资源应优先向弱势群体,特别是失业者、低收入者、进城务工人员和贫困地区劳动者倾斜,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并探索建立面向弱势群体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券”制度。对认真执行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1.5%~2.5%的比例筹措经费并用于职工培训的企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未落实上述规定的企业应将其税收中相应部分充作继续教育基金,主要用于无力组织培训的中小企业职工培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调动各个行业、企业、部门、社区和广大社会成员支持、扶植和发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预祝这次亚欧会议终身学习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保健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篇4

保健食品从业人员培训制度

1,各级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维修,保洁,仓储,服务等人员,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根据各自的职责接受培训教育.2,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实施.行政部门按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并负责建立职工教育培训档案.3,培训方式以企业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任何人无正当理由,均不得缺席公司的培训,并应自觉完成学习计划.4,新录入员工,转岗员工上岗前须进行质量教育与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各类质量台帐,记录的登记方法等.培训结束后统一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5,参加外部培训及在职接受继续学历教育的人员,应将考核结果或相应的培训教育证书原件交行政部门验证后,留复印件存档.6,企业内部培训教育的考核,由行政部门与质量管理部共同组织,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可选择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等考核方式,并将考核结果存档.7, 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岗位人员聘用的主要依据,并作为员工晋级,加薪或奖惩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食品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制度 篇5

二、凡在本项目上从事食堂餐饮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管理人员等)均应遵守本制度,认真参加卫生知识培训。

三、所有食堂餐饮从业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包括临时工)必须进行基本的卫生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堂餐饮工作。

四、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项目从事食堂餐饮的工作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按照培训计划安排,组织从业人员分批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教育,并进行考核。

五、卫生知识培训内容包括与从事工作有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卫生知识以及卫生操作要求。

六、从业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6

一、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在本单位的食品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档案,组织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定期到指定查体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二、食品从业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食品安全法》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遇特殊情况还应接受临时检查。

三、新上岗或临时上岗的食品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上岗前进行相关的食品知识、卫生知识、食品安全和有关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四、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凭有效的医院证明方可重新上岗。

五、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六、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不能佩带首饰、假发、假睫毛、假指甲、戒指、喷洒香水、化妆、涂抹指甲油;离开工作岗位时,更换下工作服,不得将工作服穿离工作岗位;工作服及工作帽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干净无污垢。上班时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食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域内;必须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常洗澡、换衣、修剪指甲、洗发,做到个人仪表整洁。

七、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带(携带)或交主管部门统一保存,以备检查。

八、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遵守各项食品安全操作规程。

食品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制度 篇7

根据《萧山区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实施意见》, 杭州市萧山区从2004年开始, 扎实开展了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萧山区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作为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提高全区农机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促进农机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 依托萧山区农机水利技术培训中心这个主阵地, 萧山区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但在培训深度、广度及服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此, 笔者结合多年来实践经验, 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谈点看法, 以起抛砖引玉作用。

一、萧山区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的基本情况

萧山区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由区农机水利技术培训中心负责实施。中心是区农机水利局下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中心成立于2008年, 其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区农机水利技术学校) , 中心占地3684平方米, 建筑面积2760平方米, 共有教师、教练员9人, 其中中高级职称的4人, 拥有多媒体教室、教练场地、实习室、阅览室、食堂等教学设施, 共有教练机10台 (其中拖拉机教练机6台, 联合收割机1台, 插秧机1台, 育秧播种机2台) , 教学仪器及设备50余件 (台) 。总的来说, 中心硬件、软件建设基本到位, 培训质量、效果较好, 已成为萧山区一流的农民素质培训基地。

萧山区农机水利技术培训中心一般每年完成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2000余人次, 其中完成农村富裕劳动力培训500人次左右。如2010年共计开展农民素质培训2441人次, 其中农村富裕劳动力培训409人, 专业技能培训2032人, 获资格证书率、转移就业率达90%以上。通过开展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 一方面使农机从业人员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机知识得到不断的更新, 业务技能得到不断的提升;另一方面使农村富裕劳动力不断转入农机化服务产业, 既解决了就业问题, 又更新补充了人员, 使农机从业人员结构更加合理、完善, 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农机使用效益, 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培训成效比较明显。

二、萧山区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和萧山区委区政府对农业、农机扶持力度加大, 全区农机化事业发展更加迅速。到2010年底, 全区拥有农机总值7.22亿元, 农机总动力76.52万千瓦, 农机经营总收入达5.64亿元, 农业机械总拥有量达11.48万台 (套) , 农机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全区基本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的农机化服务体系, 农业生产中耕整、排灌、植保、收获、农副产品初加工和农村运输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机械化育插秧、智能化微喷灌、土壤环境检测系统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与装备得到了大力推广应用;农机合作社从零起步, 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壮大, 已达36家;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中逐步下降态势, 农机死亡事故严格控制在杭州市下达的指标之内, 未发生较大农机事故。然而, 区农机水利技术培训中心培训经费较为紧张, 教学投入明显不足, 教学能力相对滞后, 已难以适应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先进适用农机技术培训不够到位

由于扶农政策力度加大, 农民购买先进农业机械积极性更高, 如2010年共落实农机购机补贴资金1505.8万元, 新增各类农业机械3447台, 受益农户1405户。到2010年底, 全区各类农业机械达11.48万台 (套) , 其中插秧机104台, 油菜收获机27台, 谷物烘干机41台, 水稻种子发芽器40台, 以及许多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广泛应用, 而中心因教学配套样机及电化教学设备未能跟上, 教师自身知识及水平存在一定欠缺, 致使这些农机技术培训难以开展或开展效果不甚理想, 从而影响这些先进适用农机进一步推广和使用效益提高。

2. 广泛开展安全和技术培训受到制约

对于一些技术和安全要求较高的农机产品, 中心因缺乏有效教育载体和形式, 未能有效开展技术和安全培训, 致使这些农机产品存在使用效益不高或安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培训面比较狭窄, 中心每年培训主要其中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和排灌机械作业人员和农机修理人员, 其他农业机械培训很少;二是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如2010年共计发生农机事故22起, 其中涉案死亡事故10起死亡12人 (其中甲方事故7起、死亡7人) , 直接经济损失4.9万元。

3. 培训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已滞后于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随着全区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型日新月异, 而区农机水利技术培训中心因受软硬件等诸多方面影响, 培训工作已落后于农机工作人员对新农机领域知识、技术的渴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萧山区农机化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 服务领域大为延伸, 涉及粮食和“五大”效益农业生产, 农产品加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同时, 农业机械性能有了新的提高, 已融入电子控制技术、微电脑处理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因此, 教师迫切需要学习先进农机知识, 尽快充实自己, 发展自己, 紧跟农机科技发展前沿。二是教学设施不够先进、完备。中心现有教学仪器、设备已很难满足现代农机教学的需要。三是现有教材落后, 不能满足培训需要。目前, 农机培训用书相对偏老, 如水稻育插秧教材、油菜收获教材明显难以跟上形势发展, 这与目前不断更新换代的新型农机具培训要求极不协调, 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

三、推进萧山区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的思路与对策

区农机水利技术培训中心要在上级部门指导下, 借《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全面实施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社会”教育方向, 坚持“在工作中抓改革, 在改革中促工作”发展思路, 结合农村实际, 深化中心改革, 拓展办学模式, 确保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工作到位。具体来讲:

1. 完善绩效考核, 加强培训管理

要按照农机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有关规范, 结合农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工作实际, 制定学中心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 完善中心领导和教师绩效考核。对中心领导考核要体现在培训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心发展方向及前景、中心开拓创新能力上;对教师考核重点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农民需求, 知识是否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更新。考核指标体系要科学、量化, 能体现出各个方面的评价意见, 能反映出纵向和横向的进展情况, 做到客观、全面、公正, 使考核真正起到督促和激励作用。同时, 要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 全过程控制培训进度、质量和效果。健全中心教学、设备、考核、财务及岗位责任制等各项制度, 坚持用制度治人育人。落实中心与学员责任书, 明确双方责、权、利, 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受训人员学籍档案和资料管理制度, 并进行跟踪服务。

2. 拓展培训领域, 优化培训方式

要按照“大农业, 大农机”发展思想, 拓宽培训范围、领域, 既要加强对拖拉机驾驶、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农机修理工等农机作业人员素质培训;又要加强粮油和蔬菜、林特、茶果、水产和畜禽等产业中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作业人员素质培训。同时, 要优化培训方式, 要在注重实际技能的前提下, 根据农机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培训。如长短班相结合, 老师与学员之间双向互动, 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讲解专业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配套结合, 深入作业现场解答典型疑问, 多媒体演示等。

3. 加强师资建设, 挖掘内外资源

要制定培训规划, 健全师资的培训、进修、考核制度。加强校内、校间及中心与农机服务单位联系。鼓励教师刻苦学习, 积极培训, 锐意进取。教师要不断更新、丰富农机知识, 改进教学方法, 紧跟农机水利科技、教育发展前沿。并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力争得到上级部门更多支持, 加大教学设备购置和更新力度, 编写与时俱进的培训教材, 充分挖掘自身教学力量、教学资源。同时, 积极利用外校、外单位教学资源, 如聘请浙江大学、市农机化技术中心教师授课, 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克服师资、设备、教材等等问题, 通过合力来加快推进农机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

四、结束语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篇8

一、本公司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超市服务工作。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

三、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

四、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乡镇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讲稿 篇9

XX乡食药监所食品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材料

2015年3月31日

同志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XX县食药监局《2015年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和《2015XX县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方案》的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食品从业人员专题培训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求大家合法经营,规范经营,全面提高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知法、懂法水平和守法意识,自觉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深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下面结合去年检查过程存在的问题,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我乡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XX所共监管全乡XX万人的饮食用药安全,共监管XX个行政村的红白喜事大型聚餐,XX个乡属单位,X个中学XX个所小学,X个幼儿园。全乡目前共有食品、药品、化妆品经营户XX家,其中,餐饮服务单位X家,小餐饮X户,小作坊X户,小摊点X户,食品经营户X家,卫生院1户,个体诊所28户,个体药店X户,化妆品店X户,中小学学生营养餐配送单位XX家。

在去年的监管过程中我们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六查六看”的巡查方法,即一查经营主体资格,看是否证照齐全有效,是否按

经营条件,房子小,货物摆放不规范,分类不明显,把食物和日用品混放在一起,甚至个别经营户把农药和食品堆放在一起售买,万一交差污染,人买去吃了引发食物中毒了,事情就麻烦了,像这种现象今后一定要注意。

在去年检查中,我们对首次发现有问题的户发放了警示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大部分户就能按要求做到,但还有个别户没有引起重视,在整改结束后再次检查还是原来的样子,推托不改,我们的执法人员对这种户发放了《整改通知书》,有的户认为就是发了一张纸,引不起重视,认为我们是走过场,不会对你们怎么样,我要郑重的告诉你们,我们所有发放的都是执法文书,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的,如果你做不到整改通知书上要求的,那就对不起不了,你违反法律,我们只能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处理了。我记得有一户经营户,我们在检查过种中查出了过期食品和三无食品,无生产合格证的麻辣食品,自己不能提供有效益证明资料,我们只能按政策就地销毁或者依法扣押。有个别户我们刚走,他就在后面骂,当时我们也没有再理会,在第二次检查中,像这种户我们只能政策严格查处,从重进行了处罚。

对依法处理过的户,我们也会和其他户一样正常监管的,发现问题会当面再次提出来叫你整改,不可能罚了款就不管了,那是你自己认为的,希望你们不要阻碍我们的执法检查,甚至不要我们在检查其他户时,你看到我们来了就把门锁了,谁是这种情况,谁自己清楚,我就不在会上点你的大名了,食品药品监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按照习总书记的“四个最严”的要求,检查只能更严更紧,决不会松懈不管的,罚款只是一种手段,督促你们认真做好,如果以后进的货符合规定,落实索证索票制度,不销售“三无”食品,过期食品,我们还能处理到你吗,希望有问题

品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明知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或者生产经营未依照本法规定注册的保健食品,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禁止性规定:二是禁止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加工食品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十五万元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罚款: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二)生产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场所或者向其销售国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禁止性规定:三是禁止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据据《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

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工作,以确保食品安全。

1、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健康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存放在经营场所备查,并保存至食品经营人员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或自行离岗或歇业之时。

3、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工作。

4、坚持“先培训后上岗”, 定期组织企业负责人和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以及行业道德伦理的知识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培训档案。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患有本条所列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依据第八十七条规定进行处罚: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义务性规定:二是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

各连锁经营者可将总部出具的进货查验证明和统一配送货单存档备查,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联网备查。

各连锁经营者自行采购食品的查验,应当按照法定要求查验供货商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销售凭证,并索取留存相关资料复印件或电子扫描件备查。

资料保存。应当按照供货商名称、进货时间或者食品种类分类,将相关证照、凭证分类建档保存,定期装订成册,保存期限为二年。

处罚依据: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规定,食品经营者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义务性规定:三是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是食品贮存。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贮存的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臵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食品仓库必须做到专用,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并做好“四防”及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工作。

去年检查时有个别户把方便面、食盐、饮料放在店经营, 有的在店内随便放在地方,这些都是不合理,根据《食品流通许可证现场核查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所有存放的食品必须放在平台或层架上,离地最少10cm,经营场所地面以耐磨、不渗水、易清洗的水泥、地板、瓷砖地面为主。根据省局30条规定,存贮不合理的食品一律示为问题食品,可以根据《食品安全法》依法处理。

二是食品销售。对销售的食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查验食品

这几项内容,去年我们检查过程中专门做了安排,只有个别户设臵了专柜,大部分还没有设立,去年年底县局检查时大多户没有落实,要求我乡所有经营户在今年3月底全面落实完成,希望会后大家根扰各看自的实际自学设臵,对不设专柜销售和销售散装食用油、酱油和食醋的,我们在今后的检查中将从严查处。

上面讲得这些都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希望能引起重视,大家尽量按要求经营,我们在检查中指出的问题一定改,改了就可避免处罚,减少你们的损失,我们罚的款全部都上交县财政了,我也不想处罪你们,如果谁不听,不改,我们只能依法办理了。

义务性规定:四是进销货台帐登记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四条;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单位销售食品,应当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销售票据;从事批发业务的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向购货者开具载有前款规定信息的销售票据或清单,同时加盖印章或签字;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处罚依据: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义务性规定:五是出具票据

出具票据。食品经营者应当主动向消费者提供销售凭证,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履行更换、退货等义务。鼓励食品经营者在其销售食品的包装上附加特殊身份标记,将其销售的食品与其他食品经营者销售的食品相区分。

食品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制度 篇10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是一个强大的自定义平台、系统管理员可自行定义修改, 能够很容易地建立和保持体检中心对于平台的独特需求, 系统不需要重新编写执行程序即可升级。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基于Microsoft的COM+技术开发的, 其设计大大提高了程序升级的方便性和可行性, 有效的避免了全面升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数据丢失问题。技术层完全独立分离于商业规则层和数据库层, 使得开发和维护工作能够完全隔离、独立进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的性价比代表了查体系统产品的新典范, 它更容易实施、校验、确认、维护, 因此在其产品周期内TCO也大大降低。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体检中心的管理人员、商业部门的管理者、QA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授权人员提供了《操作员功能项定义》的工具, 这个工具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 既不需要软件供应商的参与, 也不需要程序员进行编程, 自主修改定义自己的工作界面和功能项。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系统核心提供了内置的数据跟踪功能。这些增强性的工具包括了集成的电子记录管理模块, 该模块存储了一个具体分析测试中所涉及的所有体检中心资源的完整审核记录, 这样也可确保体检中心满足《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要求。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开放的技术标准和强大的集成能力可以很方便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实时的、有意义的分析智能信息, 分析仪器和胸透工作站等所有的外部数据通过内置的数据捕获模块捕获到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中, 为使用平台的各个科室提供数据。

科学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及时采用世界先进技术更新软件, 为用户提供先进、高效、简洁、智能的查体系统。我们将以完善客户体检中心的规范性, 提高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的效率性, 保证体检中心数据的准确性, 作为我们软件开发的宗旨。

疾控中心数据比以往更需要进行严格审查, 成为严格的体检中心规范要求的管理重点, 在有些情况下, 这些数据甚至会引起法律纠纷。而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成为重中之重。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 对电子数据的完整性要求越来越普遍。通过实施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 配合适当的控制管理能够很容易地满足这些卫生部管理规范的要求。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核心, 是自动保存电子记录。批次编号、质量指标、操作人员、时间、授权人以及电子签名这些信息都保存在关系数据库中。系统还包括测试结果、仪器和所有样品的移动信息。这样就能够满足《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质量跟踪标准准则。同时, 公司或研究机构对数据的审查越来越严格, 需要通过系统实施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现安全性的电子数据管理的关键是对各种因素的监控, 包括严格的用户访问规则, 文档和数据修改控制、审核跟踪和口令的安全性。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保留了整个样品, 在体检中心内部流转的全部过程, 以及每个过程的详细情况, 这样当检测数据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准确及时的追踪到错误所在及原因。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可以充分满足体检中心信息管理的需求, 将体检中心与客户的整个组织结构完美融合, 同时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 通过安全权限管理控制及满足体检中心管理规范的需求, 实现了体检中心的自动化, 并且易于使用。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的设计可使体检中心人员获得最新实时的信息。体检中心的每位使用者都有着唯一的信息要求, 根据使用者的职务和正进行的实时工作的不同去获取各不相同的数据。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控制台就是为此而设计的。由于每位使用者的授权水平和工作角色的不同, 控制台对每位使用者而言是具有智能提示和内容提交的操作台。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控制台在每个用户的桌面上都可以看到, 该工具极其有用, 因为它可以通过用户设定的要求自动管理样品流程。

控制台可以看作是一个菜单系统, 对每位使用者都有着严格的访问权限限制, 作为一个个性化和实时的系统, 它可以随时通知使用者关于样品状态、待处理的工作、不合要求的结果、提示等信息。

这样就减少了向系统查询任务和状态的工作, 减轻了系统的负荷。控制台的主干和分支根据使用者的角色进行设计定义。双击控制台的某个分支可以调用一个LIMS请求程序, 从中可以看到各种运行状态和数据。

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控制台,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自动传送工作信息和任务管理警示, 比如"提示我所有指派给我需要测试的样品"或"当样品不合格时提示体检中心管理者"。这些显示信息不断刷新以便使用者的职责和任务处于实时监控状态。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化健康查体解决方案管理系统, 它较好地遵循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有关规定, 不教条、不因循守旧, 出色地完成了健康查体的数字化超越。它涵盖了健康体检的整个过程, 能满足各个层次工作人员的需求, 既灵活安全又专业智能, 顺应了卫生监督行业信息化向“高性能”、“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应用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 减少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 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质量, 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

摘要:随着《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我国监督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 人民群众对食品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食品生产、服务业把就业前的预防性健康查体作为招收员工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范围和人数。面对日益增多的工作数量和不同的健康查体要求, 原来采用的传统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人工操作方式越来越难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效率低下, 手工、半手工报表, 一些人为的差错和疏漏难以避免, 对实施科学管理造成障碍, 同时大量被检查人员的健康检查原始资料在保存和查阅历年的健康检查资料都有很多麻烦, 纷繁复杂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程序大大降低了监督力度和执法效能。

保健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知识 篇11

1、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特定人群

为目的的食品。

2、保健食品经营单位采购保健食品时必须索取审批的进口保健食品

批准证书和进口保健食品检验报告书 复印件。

3、保健食品通常有27种保健作

用。

4、保健食品标识和产品说明书的文字、图形、符号必须清晰、醒目、直观易于辨

认和识读。背景和底色应采用对比色。和(牢固、持久), 不得在流通和食用过程中变得

模糊或脱落。

5、经营保健食品的从业人员必须每(一)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

可上岗从业。

6、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传疗效作用

7、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 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批准文号为国食

健字G年份第编号号及国食健字J(年份)第编号号。

8、保健食品广告中必须

说明或者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忠告语 电视广告中保健食品标识和忠告语必须始终

出现。

9、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建立原

料进货查验记录和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并应当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制度

记录票据的保存期不得少于2年。

10、预注册保健食品的产品需具有食品属性、(功能属性)和非药品属性三种属性。

11、保健食品的经营管理工作目前由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负责

12、目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有114种。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

安全法》是从2009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

14、保健食品经营者采购保健食品时

必须索取卫生部或者国家食药总局发放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

15、从2005年7

月2日之后国家药监局审批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是有期限规定的每个保健食品的批谁

文号有效期为5 年。

16、在2003年6月12日之前批准文号都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在这

之后全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卫生部当时批准的文号是终生制的不会过期。

17、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可以宣传疗效作用。

3、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急性或慢性危害。

18、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

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19、未经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的食品不可以以保健食品名义生产经营。

20、保健食品经营者采购保健食品时必须索取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放的《保健食品批准

证书》和产品检验合格证复印件。

21、保健食品的名称应当准确、科学不可以使用人名、地名、代号及夸大容易误解的名称。

22、保

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严禁利用封建

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

23、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

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

24、保健食品

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储藏方

法、、功效成份的名称及含量、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志。

25、什么是

保健食品保健食品可以治病吗与药品区别在哪里答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

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

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保健品是用来保健的个别保健品经营企业为了扩大销售人为

夸大保健品的功能甚至说有治疗功效能够治愈疾病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国

家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卫生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保健品就是对健康人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决不可能有治疗的功效这也是其没有被批准为药品而是保健品的最主要原因。药

品和保健品最大的区别在于

1、药品是治病的有具体的疗效而保健品是食品

只具有保健功能并标明不能替代药品。

2、药品要不得过国家药监部门严格审批

首先是审批组方是否科学其次要经过至少三年的临床验证确切疗效后方可。而保健品

只是卫生防疫部门批准的。

3、国家已严格了药品的审批取消了药健字号产品对

于不能通过临床的全部视为保健食品。

4、药品必须通过专业部门如药检所的检验合格方可上市保健品则不需要。

5、国家严格规定保健品不能谈论任何疗效即不能治病。

6、药品都有“药准字号”而保健品则没有。

保健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考试试题 篇12

姓名:性别:年龄: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

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

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

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

1、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卫生部审查

确认。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获得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可以使用保健食品标

志“小篮帽”。

2、保健食品经营单位采购保健食品时,必须索取审批的《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3、未经 卫生部按《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审

查批准的食品,不得以保健食品名义进行宣传。

4、经营保健食品的从业人员必须每1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

证后方可上岗从业。

5、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

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

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

1、保健食品的经营管理工作,目前由哪个部门负责。(C)

A、卫生局B、工商局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质监局

2、目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有(C)种。

A、100种B、122种C、114种D、144种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从何年何月何日开始实施的。

(C)

A、2010年6月1日B、2011年6月1日

C、2009年6月1日D、2009年9月1日

4、保健食品(经营者)采购保健食品时,必须(索取)卫生部或者国家食药监局发放的(A)

A、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B、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C、食品流通许可证复印件D、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5、从2005年7月2日之后,国家食品药品药监督管理局审批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是有期限规定的,每个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有效为(B)年。

A、3年B、5年C、4年D、1年

四、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Ⅹ,每题2分,共30分)

1、在2003年6月12日之前批准文号都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在这之后全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卫生部当时批准的文号是终生制的,不会过期。(Ⅹ)

2、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可以宣传疗效作用。(Ⅹ)

3、保健食品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4、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Ⅹ)

5、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储藏方法、功效成份的名称及含量、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志。(√)

6、销售者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建立产品进货台账。违反规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职责责令停止销售。(√)

7、保健食品的名称应当准确、科学,不可以使用人名、地名、代号

及夸大容易误解的名称。(√)

8、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严禁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

9、严禁采购超过无检验合格证明的保健食品。(√)

10、不得用治疗、治愈、疗效、痊愈、医治等词汇描述和介绍产品的保健作用。(√)

11、作为保健食品或一般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必须具备食品的基

本特征,即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和卫生要求。(√)

12、保健品涵盖了四个方面: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和特殊

化妆品,这些统称保健品。(√)

13、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

14、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储藏方法、功效成份的名称及含量、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志。(√)

15、进口保健食品必须标示原产国、地区(港澳台)名称及国内进口

商或经销代理商的名称。(√)

五、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保健食品与药品有哪些区别?

答:1:定义上的区别,保健食品适用特定人群,有调节机体机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药品

目的是防治疾病,治病救人,使用对象为病人。

2:原料上的区别,保健食品原料一般以天然植物为原料,而药品以化学合元素为主。3:功效上的区别:保健食品是全面调节作用,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无副作用与禁忌。4:适用人群不同:保健食品适用范围广,药品只适用病人。

5: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

2、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谈谈从哪几方面识别真假保健食品?

答:1:关键是看有没有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和保健食品的特殊标志“蓝帽子”

2:看批准文号,在蓝帽子下面从2005年7月1 日起“卫食健字“统一换为”国食健字“,批准文号为(XXX第XXX号)

食品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制度 篇13

关键词:乙型肝炎,HBsAg,阳性率

乙型肝炎 (简称乙肝) 是对人体危害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是乙肝大国, HBsAg的携带率约占正常人群的10%, 乙肝是《食品卫生法》规定的从业人员健康查体必查项目之一, 从业人员HBsAg的检出状况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而且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和成效。本文对章丘市2002~2008年食品从业人员HBsAg检出情况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2~2008年来我中心进行健康查体的食品从业人员, 先用胶体金法检测, 阳性者再静脉采血2 mL, 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

1.2 试剂与方法

采用艾康生物技术 (杭州) 有限公司的乙肝病毒抗原 (HBsAg) 胶体金诊断试剂和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HBsAg诊断试剂盒 (ELISA法) , 有效期内使用, 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判定结果。

2 结果

2002~2008年共检测55 486人, HBsAg阳性者1 987人, 阳性率3.6%。其中城区检测32 068人, 阳性者963人, 阳性率3.0%;乡镇检测23 418人, 阳性者1 024人, 阳性率4.4%。

2.1 2002~2008年各年度食品从业人员HBsAg检测情况

2002~2008年章丘市食品从业人员的HBsAg检测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差异有显著性 (χ2=205.3 P<0.05) 。见表1。

2.2 城区食品从业人员HBsAg检出情况

2002~2008年章丘市城区食品从业人员的HBsAg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特别是2003年后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χ2=795.2P<0.05) 。见表1。

2.3 乡镇食品从业人员HBsAg检出情况

2002~2008年章丘市乡镇食品从业人员HBsA g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特别是2004年下降十分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χ2=302.1 P<0.05) 。见表1。

2.4 城区与各乡镇食品从业人员HBsAg检出情况

城区和各乡镇食品从业人员HBsAg检出率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城乡的差异仍然存在, 特别是2003年以后, 城乡差异有显著性 (χ2=22.2 P<0.05) 。见表1。

3 讨论

3.1

章丘市食品从业人员HBsAg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 检出率明显降低。这主要是从2003年起我中心加强了对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力度, 对全市所有的食品从业单位进行摸底排查,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 推广乙肝疫苗的接种, 对HBsAg (+) 的从业人员限期调离或调换岗位, 另外, 我中心从2002年开始对乡镇防保站的人、财、物实行集团化管理, 逐步理顺了中心与防保站责、权、利的关系, 调动了乡镇防保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加强了对乡镇食品卫生管理的力度, 从而使我市从业人员HBsAg的检出率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

3.2

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制度 篇14

1.企业每年定期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体检,并取得体检合格证明,随时备查。

2.严格厨师、服务员招聘上岗程序:面试——体检、培训——持体检培训合格证明后再试工、上岗,杜绝发生试工后再体检或边试工边体检等未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即上岗的违法行为。

3.每年定期组织冷荤、洗消等重要岗位职工开展强化培训,组织其他岗位职工开展卫生知识常规培训。

4.职工上岗前自觉接受企业的健康晨检;如患病应主动向企业卫生管理人员汇报。企业卫生管理人员视情况及时做出处理意见。

5.职工要自觉接受卫生监督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卫生工作检查。

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篇15

通过对所有与生产安全有关的人员实施有效管理并提供适宜培训,确保其能胜任本职工作。

3.3.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人员的招聘以及培训、意识和能力的识别。3.3.3权责

(1)劳资科负责编制《岗位任职条件》,并协同职教科制定本公司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工作的组织落实;

(2)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培训需求的确认。3.3.4程序(1)人员安排

①承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和经验等方面全面考虑;

②劳资科负责编制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的《岗位任职条件》,报董事长批准实施,作为本公司选择、招聘、安排人员的主要依据;

③劳资科应协同职教科组织对所招聘的新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人员上岗试用,成绩记入《培训记录》,不合格做辞退处理;(2)培训计划

①每年12月底以前,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岗位任职条件》要求,结合本部门工作人员的经验、资格、能力情况和实际需要,将培训需求报办公室。

②对晋升或转岗的员工由相关部门对其的能力进行确认,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是否需要培训,对需要培训的报办公室;

③根据各部门提出的员工培训需求,职教科于每年1月底以前制定《培训计划》报董事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④本公司选派人员到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外部培训时,由各部门推荐学员名单,经董事长批准后由职教科列入《培训计划》;(3)培训的组织实施

①根据《培训计划》,对本公司集中培训的由职教科组织实施,对授权各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由各部门主管组织实施,培训实施时参加培训人员应在《培训签到表》上亲自签到;

②每项培训结束后,应由职教科会同负责培训的讲师按《岗位任职条件》的要求组织考核,考核过程及结果记入《培训记录》,并做出合格不合格的评价; ③职前培训员工必须达到及格后才能正式录用,参加技能培训的员工必须达到部门对相应岗位的要求后才能上岗。对不合格者,待岗再培训,若经考核仍不合格者作转岗或下岗处理;

④外派人员培训结束后应将资格证书复印件等归档并填写《培训记录》; ⑤各部门自行组织的培训应填写《培训记录》和《培训签到表》予以记录(可不做培训计划),并将考核成绩报办公室归档。

⑥当培训计划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如期进行时,办公室可对培训计划做适当的调整,并在计划备注栏内注明原因;(4)培训的有效性评估

职教科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审、观察和征求部门意见等方式来定

期不定期评价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考核过程及结果记入《培训记录》,对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及时安排培训、考核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5)培训的人员范围及内容 ① 培训人员的范围: a.新员工在上岗前; b.管理人员;

c.工序操作人员及换岗人员、质检员、内审员等; d.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人员在上岗前; e.特殊岗位人员。②培训内容

a.有关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其它支持性文件; c.统计技术应用;

d.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等;

e.其它行进的管理方法或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知识; f.各岗位、工艺、工序操作要求;

上一篇:CAD绘图设计员求职简历下一篇:平安建设致家长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