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推荐8篇)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篇1

目录[隐藏] 新闻专业主义的由来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新闻专业主义的特点新闻专业主义的作用

新闻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的理念,一是客观性新闻学,一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新闻专业主义、客观性新闻学和新闻媒介的独立性这些概念,是相互交叉的,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经历了发展变化。了解这些概念、历史及其变化,对于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也许不无裨益。

[]

新闻专业主义的由来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是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美国建国以来,大众媒介逐步赢得了新闻自由——“报业自由”(也称“出版自由”)、言论批评自由(也称“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也称“人民的获知权”或“知情权”)。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积极的角色。美国社会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和个人表达自由的基础上,早期争取新闻自由者对“新闻自由”的理解是——我行我素。

然而,报业的出版自由并非人民的表达自由。自19世纪以来,思想家们已经发现,人民之间的权利并不平等。在美国商业化的大众传播媒介那里,私人利益正在侵蚀公共生活。

美国报业从一开始就不是理想的公共精神载体。最初,为政治偏见所左右。后来,它们变得越来越关注广告,越来越注重经济利益。媒介的经济独立和市场运作,产生了另一个权力中心。公众认为,在民主社会中,媒介被赋予极大的特权;然而它却不承诺,或者在更多的情况下,不履行对社会的义务,这是说不通的。于是,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RobertM.Hutchins)为首的出版自由委员会在其经典性的《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报业》文件中正式号召新闻媒介专业化。

新闻工作者发展出来的追求信息的新闻专业模式,是世纪之交出现的现象。早在1896年,美国人奥克斯(AdolfOchs)购买《纽约时报》之后,提出“高尚的新闻政策”、“独立公正的评论”和“正确详尽的新闻资料”三大目标,与刺激性的黄色新闻相对抗。从此新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03年,普立策向哥伦比亚大学捐助250万美元,建立新闻系并设置新闻奖金,以培养和鼓励专业人才。1908年,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诞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专业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美国新闻工作者开始寻找适当的专业规范。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制订《报业信条》,美国记者公会于1934年制订《记者道德律》。美国的广播(1937年)和电视(1952年)也各自拟定了对行业的规范和准则。在出版自由委员会报告后的50年间,委员会的多数建议成为新闻界自律的基础。

与自由化的美国报纸不同,美国的广播电视从一开始就受到法律的规范,被要求作公共信息的运载渠道,服务于“公众的利益、便利与必需”。广播电视顺利地投入专业主义的主流。

[]

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

新闻的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

传统上,新闻不是专业(profession),新闻工作者不被认为“专业人士”(professionals)。专业人士是指有专门知识并组成特定行业的人,他们受过专门的教育,有体面的职业,例如医生、律师、建筑师或教授,受人尊敬,社会地位较高。最初的新闻工作者来自印刷行业的发行人或工人、学徒,是一些东奔西走道听途说的“包打听”,社会形象不好,经济政治地位也不高。当然,目前的新闻专业与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仍然是有区别的:医学、法律、建筑都有系统的知识体系,专业人士多数来自学术的高层。在就业于传统的专业前,需要专门的训练,通过考试后持证上岗;同行学术评议委员会对其能力进行鉴定,也是专业生涯中必备的程序。这些与新闻专业有所不同。不过,一旦冠以“专业人士”的名称,美国新闻工作者社会地位陡增,职业形象焕然一新,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穿着体面、出入高层,进行社会信息鉴别的把关人、对社会舆论具有判断作用的仲裁者。

新闻专业主义追寻简单的事实(facts)——由此产生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性是一种使新闻工作者将事实隔离于观点、从而避免个人偏见的规定,或机制,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neutral)立场上,以客观性的方法报道新闻、反映观点。

按照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它必须对政府、对政党、对政客采取一种独立的和批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在公众中树立的“保护者”形象,便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而良好形象和高度信任,是媒介赢得市场的重要资本之一。

作为消息的发布者和事实、观点的反映者,归根结底,新闻事业是以它的公信度立足的。对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也有许多需要破除的“神话”。

客观性被认作“负责的新闻业”的标志。客观性是资产阶级新闻学最重要的价值观,是新闻活动方式的巨大进步。但是,西方学者根据大量证据指出,某些客观报道本身便是有偏见的,尽管这种偏见往往是隐含着的,不易察觉的。而且,新闻事实也不可能是完全中立的、无价值判断的对真实世界的纯客观的反映。新闻不是直接从现实事实中产生出来的自然现象,而是新闻行业的产品,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高度选择后的解释。

新闻专业主义对政府可见的独立性是西方媒介社会地位的基石。然而,这种独立性并不像媒介人竭力表现的那样真实。美国新闻媒介对政府的监视是为巩固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服务的,是“小骂大帮忙”。而且,大众传播媒介还忽略了自身权力的膨胀。对于这种未经民选而膨胀的“第四权力”,似乎无人能够监督或制约。因此,人民的权利始终是一个问题。

[编辑本段]

新闻专业主义的特点

新闻专业主义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客观性: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带个人偏见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同时,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把关”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而非个人好恶进行选择。

②、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真实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不能仅达到部分真实或细节真实,而且必须达到整体真实。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线,失去了真实,客观便无从谈起,独立也就失去了权威性。

③、独立性: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新闻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所以新闻媒介的运作应该是完全独立的,不应臣服或接受除行业规范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④自由性:新闻自由包括采访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即“知情权”。新闻自由是西方新闻理论的基石,西方新闻界也历来以此自诩。在“自由多元”的西方社会,强调新闻自由和新闻媒介的独立性,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和“多元”,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新闻专业主义这一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

[]

新闻专业主义的作用

关于大众传播媒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使命,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指出了明显的三项功能:巡视环境、组合社会和传承文化。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则使用了更简洁的表述方式——监视者(watcher)、论坛(forum)和教师(teacher)。自由主义者分配给媒介的“看门狗”(watchdog)任务,是大众传播媒介最重要的新闻舆论功能。在实施媒介这些功能时,新闻专业主义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客观性和中立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并由此发展出一套专业的理念和技巧。

“把关人”模式强调必须发现和散布重要消息。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把关人在作必不可少的抉择时,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而非个人好恶进行取舍。同时,新闻工作者用“客观性”表明其报道的可信性,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地位。

中立的立场、客观的报道并未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新闻事业内在的矛盾。不过,它的确为所有与新闻有关的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判断标准,因此成为通行的基本新闻价值观。

新闻专业主义加强了新闻工作者对自我职业形象——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心理需求。美国新闻工作者将专业的规定内化为对自己的约束,在具有商业和政治双重性质的机构中,他们强调自己是公共利益的保卫者。新闻专业主义者相信进步、理性、普遍的真理或标准,同时,相信跻身于统治集团的可能性,即,他们既有财富和参与权,同时却又是独立的。新闻工作者与其老板讨价还价,赢得了专业的自治。媒介承担着警戒和守望社会的监视职责,把人民的关切、人民的意志传播到各个角落。专业主义者不仅是自己权利的捍卫者,而且是人民权利的捍卫者。媒介经济的繁荣与新闻专业的神圣也很合拍。新闻部与广告经营部相互分离。在“专业主义”的旗号下,美国媒介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篇2

作为一种“主义”, 它在理论上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工作中的统领作用不言而喻。百余年来,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 新闻专业主义的旗帜虽然在明枪暗箭中“伤痕累累”, 但至今仍然高高飘扬。

然而, 不同传媒体制对新闻专业主义基本内涵的理解是不相同的, 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改革和传媒业遭遇的诸多困境, 使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主张及重构显得尤为重要。

1 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认识、理解

新闻专业主义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客观性。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立场, 不带个人偏见, 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同时,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把关”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而非个人好恶进行选择。 (2)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不能仅达到部分真实或细节真实, 必须达到整体真实。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线, 失去了真实, 客观便无从谈起, 独立也就失去了权威性。 (3) 独立性。传媒具有社会公器的职能, 新闻工作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 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 所以新闻媒介的运作应该是完全独立的, 不应臣服或接受除行业规范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4) 自由性。新闻自由包括采访自由、出版自由、表达自由和信息获取自由即“知情权”。新闻自由是西方新闻理论的基石。在“自由多元”的西方社会, 强调新闻自由和新闻媒介的独立性, 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和“多元”, 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新闻专业主义这一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理想的新闻理念, 是新闻从业者在采写新闻报道、传播新闻信息过程中向受众呈现出最贴近新闻事实的职业要求。该理念涉及到媒体社会角色, 新闻工作的基本性质, 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和身份认同, 新闻实践的行业规范和评判标准等方面的理念。[1]在坚持媒体及从业者独立自由的前提下要求其对新闻事件做客观公正的报道, 服务公众利益, 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阿特休尔在《权利的媒介》中说:“新闻专业主义就是指, 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 摆脱来自政府、广告商甚至公众的干涉;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的知晓权’服务;新闻媒介探求真理, 反映真理;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2]

在新闻实践操作层面上, 新闻专业主义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理念与实践的分裂这一深层矛盾。新闻专业主义自身具有难以摆脱的理论困境:新闻专业主义赋予新闻自由过于宽泛的界定, 尤其是对其绝对性和相对性、合理空间和必要界限、主体道德自律和外界必要制约等几组对立的命题都尚未有完善的理论加以科学界定。[3]因为新闻专业主义强调绝对的客观、中立报道, 而现实操作层面只能实现相对的客观, 新闻从业者在力求客观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 甚至是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形成的固有的框架设置, 这都是影响客观报道的因素。无论是在政党控制下的报业还是适应商品社会产生的报业, 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限制, 新闻媒体不可能实现绝对意义上的自由独立。

2 当今中国传媒生态分析、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中国新闻业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学者用“三次跨越”来形容: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重新认定媒体的功能;重新认定新闻媒体的性质。特别是1992年以后对新闻媒体“既属于上层建筑, 又属于信息产业的一部分”的双重属性的认定, 更是给足了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动力。

但是, 如果认真审视当今中国新闻业运营、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种种表现, 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新闻传统的影子: (1) 政论传统的继续:相比二十世纪初的中国, 现实中再没有那么多的国仇家恨, 也无需为民族将亡而忧虑。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太平时代矛盾的消亡, 也不意味着政论 (评论) 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反而, 在经济发展与民族振兴的道路中, 更需要评论保持其战斗性。更何况, 评论依然是媒体引导舆论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也是许多新闻实务学者将评论比为媒体旗舰的原因所在。评论的位置依然显赫。 (2) 大众媒介仍是舆论工具:不可否认, 在双重属性认定以后, 各个媒体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能够在竞争中胜出, 以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这和西方便士报起步时期有着惊人的相似。但也仅仅是相似而已, 中国媒体在市场经济中运行的理论基础———双重属性有着这样的完整表述:“在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耳目喉舌的前提下, 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新闻媒介。”有学者用“稳住一头, 放开一头”来概括这样的思路。但无论如何, 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大众媒介仍是舆论工具的属性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新闻改革的话语场域集合了三个不同的传统:中国知识分子以办报启迪民心、针砭时政的传统, 中国共产党“喉舌媒体”的传统, 源自西方却被“本土化”了的独立商业媒体的传统。这三个传统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由不同的定位概念予以表达, 它们之间相互渗透, 形成了话语场域的多元和不稳定。

新闻从业者建构专业主义话语的历史场景面临三个相互推拉的力量:党对媒体的控制、市场对媒体的诱惑和支配、专业服务意识对媒体自身的压力。

从实践层面观察, 目前的传媒生态并不健康。不少媒体还存在追求轰动效应、放弃媒体操守和职业原则的做法。“艾滋女”事件中, 一些媒体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 不去核实、求证, 更没有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自愿充当了造谣诽谤者的“扩音器”, 将本来微小的声音做了超强功率的放大, 使几篇造谣诽谤的博客, 演变成全社会关注的大事件。

对于传媒而言, 这一事件具有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公众希望媒体具有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 不能为吸引受众眼球就制造、纵容假新闻, 应去除浮躁的心态和哗众取宠的作风。

其实, 不只是“艾滋女”事件, 就是在举世震惊的山西黑砖窑事件中, 也因为有些媒体不加核实、放大网络谣言而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在重庆审理众多涉嫌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案件中, 众多媒体把报道的重点放在“女老大”谢才萍的私生活上。湖北天门原市委书记张二江落马之后, 有媒体热炒他是“五毒书记”, 并渲染他与108个情妇如何如何, 内容近似黄色小说。而在张二江出庭受审的时候, 一些报道说“张二江厚颜无耻地说”、“张二江百般抵赖”。我们知道, 一个人在被告席上为自己辩护, 是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利。庭审报道中, 关键是报道控辩双方的事实、观点、依据, 而不能用肆意侮辱的笔调, 去蔑视被告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的基本公民权利。

如今,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社会思潮能够更加直接、快速、深刻地影响到新闻生产的过程, 其中以互联网为平台积聚而成的民粹主义情绪是目前影响新闻报道最重要的思潮之一。邓玉娇事件开创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 汹涌的网络舆论不但裹挟了传统媒体的报道, 而且严重干预了司法机关的审判。一般而言, 网络舆论对记者的影响表现为两种方式:当媒体和记者的报道体现出一定的倡导色彩, 其新闻框架符合网友们的心理预期时, 会获得网络舆论的赞扬。但当有些媒体和记者试图做出相对中立的报道尝试时, 会立刻遭到网络舆论的抨击。这种“爱憎分明”的表现就迫使记者今后在报道此类事件时, 更加注重立场, 而非事实。

3 新闻专业主义建构

作为建立在西方自由主义新闻实践基础上的新闻专业主义, 不仅仅是指从事新闻工作所必需的特定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 它还包括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 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 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 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的产生, 有其特定的语境和历史条件, 包括市场经济的环境, 自由的政体, 服务的专业化, 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独立自主的传媒。但是, 如果要将作为舶来品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付诸中国新闻实践, 必须对其进行本土化转换。

中国经过了三十余年的改革, 新闻工作的专业主义逐渐得到业内普遍共识, 但它最直接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传媒如何应对服务公众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张力?如何应对政党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业界学者在理论方面推崇新闻专业主义的主张, 并且试图通过实践获得新闻事业的独立性。但是现实中面临诸多实际困难: (1) 在中国“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的口号曾经激励许多媒介从业者, 使他们能够以“包青天”的形象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 得到广泛的信赖与赞扬。不过, 这些口号和理想在媒介市场化运作中很快被收视率、阅读率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广告收入销蚀, 大众传播媒介被当作生产“文化商品”的工厂, 追求经济利益的现实好处使媒介从业者无力顾及新闻专业理念, 转而享受媒介在市场上的独家经营权带来的利益。 (2) 由于中国媒介的政治身份、市场身份、社会公器的多重身份, 使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即使有专业的理想, 也难以在新闻实践中坚持其专业理念。政治身份强调媒介的政治意识与政治导向, 这种强调常常与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原则相冲突, 揭露性、批评性报道经常受到来自主管部门的控制。在左右为难时权衡利弊, 有些人选择经济实惠做法, 放弃专业理念。 (3) 在市场运作模式中, 媒介资源转换成媒介集团的资源, 而媒介的国有性质又使得媒介在市场上成为垄断行业。媒介的管理者强调广告收入, 忽视了社会责任。中国新闻事业从国家事业、党的事业转向市场经营, 虽然给新闻事业的自由发展提供了较宽松的政治空间, 但是, 市场的利益原则弱化了党报、国家机关报的性质的同时, 也弱化了新闻的职业性质。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态塑造了媒体的行动逻辑。中国产业化改革所形成的媒介体制导致媒体在受到国家监管的同时, 为了追逐最大化的商业利润而不得不依附于商业的逻辑, 由此而受到作为广告商的商业组织的控制。此外, 商业利润还与发行量、收视率有关, 媒体必须争取最大化的受众资源, 种种权力关系塑造了媒体的传播格局, 即受到政治、商业、公众群体、专业主义的话语等多重权力的影响和控制。媒体必须在其间进行复杂的权衡, 以获取最大化的利益, 这种利益不仅是政治的、经济的, 还有身份认同和自我想象的。鉴于此, 媒体会根据具体社会情境进行权宜、妥协和变通, 同时策略性地驾驭政治机会、巧妙运用“问题化”技术和话语策略, 对外部控制进行突破或局部拓展, 最终将议题公开化。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的成功, 得益于理性、客观地认识自身所处的媒介现实, 从借鉴西方同行的专业技能和制作理念出发, 在此基础上对具体业务层面之上的形而上的价值观念加以本土化改造, 从而创造出一套新的话语体系和影像形态,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博弈中生存下来。

政治领域对新闻界的控制体现在多方面, 即便是在提倡独立自由媒介环境的西方国家, 官方也是通过各种渠道控制影响媒体。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发言人制度、新闻检查制度等控制消息来源或者控制舆论引导。我国的新闻管理体制是“事业单位, 企业管理”, 该体制是为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而做出的调整。事业单位的性质使得政府可以统一媒体舆论导向, 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是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 它折射出了政治及资本对媒体的控制。资本对媒体的控制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以媒体是社会第四权力自居的西方社会, 近几十年来, 市场导向新闻学正在盛行。市场导向新闻学是指新闻机构的市场取向, 建基于找出或者制造出一种消费者的渴求, 而新闻传媒的任务是独一无二地满足传媒消费者的需要, 新闻最终成为彻头彻尾的商品。[4]在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 各大媒体为占领市场份额, 迎合受众的需求, 新闻越来越低俗化、娱乐化、庸俗化。策划新闻事件大行其道, 越来越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宗旨。资本的渗入还体现在广告的介入, 广告是媒体尤其是报刊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无形中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越来越多的软广告见诸于媒体, 足见资本对新闻界的控制。

在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媒体组织内部严格的操作流程及受众的阅读期待构成了影响新闻采写客观中立的隐形因素。新闻产品的正常生产得益于媒介组织内部严密的采写、编辑、发行流程, 媒体机构内部的等级体系划分使得新闻记者各司其职。记者不可能采写不在视线范围以内的事件, 也不会采写超越自己领域的事件, 这是媒体组织内部对新闻从业者的束缚。另外, 在争夺眼球效益的竞争中, 为应对同类媒体的竞争, 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已发生改变, 最大限度地迎合受众使新闻媒体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庸俗化、低俗化、虚假化, 这与新闻从业者应坚持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背道而驰。

对于新闻人应坚持的专业主义有其产生的社会地域文化背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与实践需结合我国不同的环境背景而加以本土化。需在考虑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前提下考虑不同媒体的定位、不同受众的需求, 而非绝对的新闻专业主义教条化。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于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要求媒介及从业者对公众服务并负责, 坚持自律与他律, 但新闻领域的自律与他律和独立自由本身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客观性是指依据事物的是非曲直如实报道现实;客观化是依据人为的意识形态宣传来对现实进行虚构。[5]因此, 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客观, 客观报道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报道并非片面地强调绝对的客观, 因为这是不可能达到的一种反映事实的状态, 我们能追求的只能是相对的客观。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困境直接导致了新闻从业者的实践困境, 其标准不是绝对化的要求, 而是从事实践的过程中力求达到的相对的标准。新闻人应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尽最大努力还原客观事实, 做到相对的客观, 这是秉持专业主义的新闻人应具备的品质。

旅美学者潘忠党和大陆学者陆晔对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的研究中提出, 在中国的媒体生态中, 专业主义不再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 而是成为一种“话语实践”。他们借用了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理论, 通过对中国记者和媒体工作者进行的社会学调查和人类学上的人种志研究, 揭示了新闻专业主义是如何在中国的语境之中得以重构的。具体说来, 它与其他三种“话语实践”———党派主义、儒家思想和市场经济体制一样, 被中国的记者和媒体工作者根据其所处的具体语境进行挪用和重构。

两位中国学者从本土化的角度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的反思在许多方面与西方一些学者对其所作的批判性研究殊途同归。在新闻媒体领域, 党派主义和专业主义之间的对立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在各国新闻媒体的发展进程中, 这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长期以来, “专业主义”一直被奉为西方新闻理念的圭臬。但是, 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对“专业主义”的批评也日渐增加。许多学者正是通过对专业主义的对立面“党派主义”的重新思考来剖析新闻专业主义的局限性的。杰·罗森对美国十九世纪党派报纸进行了研究, 指出了它们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罗森指出, 新闻专业主义缺乏的恰恰是党派主义所具有的这种“参与性”的特征。由于“参与性”的缺失, 记者试图把自己与所处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语境剥离开来, 做到与社会现实的“疏离”。在罗森看来, 这种“疏离”无论从理念上和实践上都是无法做到的。这种貌似崇高的立场最终导致的就是政治冷漠症和“软新闻”的兴盛。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集互联网、电视、手机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媒体、互动性传播对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极大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

“公民记者”、信息流通机制新型“把关人”等新的新闻传播者为公众话语权、民主权的实现提供了机遇, 也使网络舆论暴力、新的媒体垄断成为可能。新闻专业主义坚守的原则在网络时代里面临很大的挑战。

当人人都拥有了对新闻事件的讲述和评论的权利时, 却无法避免人们在不同的讲述和评论中穿插着个人的立场和态度, 甚至是根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对不同叙述进行选择。传统媒体的介入也不能抹去人们的怀疑, 事情的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所谓的新闻客观性似乎已荡然无存。社会学家赵鼎新对此现象做出了十分精当的分析:“中国的舆论仍受报道尺度所限, 并且中国百姓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认定我们的媒体在重大新闻方面表达的是官方立场。因此, 一旦发生了突发性事件, 如果媒体不报道, 人们就听取网络上的传言;如果媒体报道与网络上的传言有偏差, 人们相信的是网络上的传言;如果媒体报道与网络传言形成了一致, 那么人们就会认为媒体只不过在大众的压力下才不得不报道事件真相的沧海一粟。网络因此成了一些特殊政治信息传递的主要平台, 这才是当下中国公共舆论的特殊性所在。”[5]

在这个“受众为王”的时代里, 须谨防网络舆论引起的媒体审判的危害。“杭州飙车案”、“湖北邓玉娇案”等诸多司法个案, 都在网络上掀起了质疑、批评、指责的舆论狂潮, 影响了媒体的客观报道, 给案件审理施加了无形的压力, 甚至影响了案件的最终处理。在受众地位和角色发生改变的网络时代里, 网民情绪化、个人化的倾向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新闻专业主义要求媒体不仅要摆脱来自政府、广告商的干涉, 甚至也要摆脱公众的干涉。如果网民不理性的声音使得舆论形成“沉默的螺旋”, 影响媒体的独立报道, 新闻专业主义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传统媒体不应成为网络议程的机械实施者, 应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需要有超越于网络舆论、网络议程设置之外的关注视野。当部分客观性报道与网络想象、网络情绪不是趋于一致, 而是颠覆甚至粉碎网民们的想象时, 网络情绪会出现极大的反弹。在此情况下, 媒体和记者必须坚守客观、独立和平衡等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

在这样的传播格局中, 媒介自律仍然是新闻专业主义得以继承和发扬的根基。内容媒体要提高自己的内容价值, 专业媒介应担负起对“公民记者”带来的信息内容进行把关的职责, 使公众在全面了解真相的前提下, 学会独立思考, 更好地实现知晓权和参与权。

只有“公民记者”与职业记者、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新闻内容制作者和信息流通把关人都能自觉遵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中互补互融, 公众的利益维护也才能得到最大化实现。

现在很多学者都十分重视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研究, 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在中国实践新闻专业主义的建议, 但要完整实现新闻专业主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还有很大的困难。新闻专业主义四大特点中的客观与真实是对新闻从业者的要求, 这需要的是行业自律, 不是一系列强制措施就能使它获得保证的。而独立、自由是对国家政策和社会的要求, 而在整个大环境下, 是否应该使媒介运作完全独立, 令新闻记者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本身就存在争论。即使在号称“新闻独立、自由”的美国, 新闻媒介也没有实现完全独立, 没有获得绝对的新闻自由。所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陆晔, 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J].新闻学研究, (台湾) , 2002 (71) .

[2]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利的媒介[M].黄煜, 裘志康,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3]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苏钥机.完全市场导向新闻学:〈苹果日报〉个案研究[J].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

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道德的关系 篇3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便士报产生并逐步发展,其中立、公正的理想追求,带来了以新闻为主、关注百姓生活

的新闻理念。报人对新闻报道以及新闻关注公众生活的高度重视和对政党信息的有意偏离,表明新闻专业理念在传播者意识领域的初步萌芽,体现出新闻从业者理想追求和职业伦理的单纯维度。这一时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以及由此而来的传媒实践都给新闻专业主义套上了无形的镣铐,致使其步调踏不上“专业”的正常轨道。从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形成一种缺乏自觉的职业意识,或是一种偏离本来面目的行业利用。而自觉以新闻为职业,并运用专业理想和专业实践逐步完善新闻专业主义,那是19世纪末独立报刊时期才有的历史事实。19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报刊兴盛而促使雇佣专职记者逐渐涌现,直至80~90年代,记者已成为一个社会职业,以尊重事实、精确新闻报道的实践,开启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雏形。

二、美国独立报刊与社会责任理论

独立报刊在美国新闻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其呈现出的“职业化报刊样式”和“新闻信息模式”,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摹本,也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研究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美国独立报刊是一个复杂的新闻现象:新闻专业理念已成为他们的职业道德理想、新闻报道、写作和编辑的行为准则。1947年,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为首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出版了名为《自由和负责人的报刊——关于大众传播系统:报纸、广播、电影、杂志和书籍的总报告》的小册子,对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受到垄断报刊威胁的新闻自由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形成了报刊的新理论的基本框架。到1956年施拉姆等多位学者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出版,书中西奥多·彼得森[U1]写了《报刊的四种理论》一文,以“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命名的新理论得到了确认。

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尽责,否则,政府就应该加以干预。为使传播媒介达到上述要求,新闻自由委员会认为应由传播媒介、公众、政府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传播媒介要加强自律,坚持专业精神,不为金钱驱使,减少广告客户对节目的控制,并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公众则可通过设立非赢利的传播机构和新闻研究中心来对媒介进行督促;政府在面对滥用新闻自由的现象时,可采取新的法律手段来制止。社会责任论为新闻专业主义的成熟打下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但并未否定媒介自由。

三、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专业主义在现今时代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媒介的独立受到来自政府、商业利益团体的越来越大的威胁。媒介的独立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石,然而现在媒介与政府、利益团体的关系远比表面上密切得多,同时有人认为,新闻的客观性是难以实现的目标,新闻事实根本就是不可能中立的,无价值判断的,新闻不是直接从现实事实中产生出来的自然现象,而是新闻行业的产品,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高度选择后的解释。新闻专业主义并没有一个明确不变的定义和标准,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下尤为如此。不管是新闻从业者自我认同的职业道德,还是官方所倡导的外部职业道德,两者要想发挥效用,必须得共同作用于新闻从业者的心理层次之上。新闻专业主义的各项要求促使有关机构和部门制定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职业道德,使新闻从业者能够从道德层次上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各项要求,满足统治阶级和上层意识形态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但同时,新闻职业道德的实施和执行,也可以在实际层面上维护和落实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从本质上说,至少包含三方面的理念: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的行为准则。而新闻职业道德的背后应该包括职业职责、职业权利和职业利益等三方面的内容。新闻专业主义中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应该对应着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职责和职业权利,同样,新闻专业主义中的行为准则和新闻职业道德中的职业利益密切相关,新闻从业者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行为准则前提下,才能够获得其应有的职业利益,获得别人的赏识和尊重。

总的来说,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道德之间在概念所包含的维度上有相似之处。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元素在新闻职业道德之中有所体现,但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职业道德体系并不相同。新闻专业主义是从职业视角上来考量新闻从业过程中的一些指导原则,而新闻职业道德则是从内在和外在规范或调整的角度来研究新闻从业者在新闻报道活动中所应遵从的规范。前者是业务性和实践性的,而后者是规范性和约束性的,二者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关系。在新闻专业主义形成过程中,新闻职业道德是一个必要条件;在新闻专业主义形成之后,二者就构成一对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平衡过程。

参考文献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篇4

所谓新闻专业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新闻职业道德外在表现。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和专业控制模式的思潮,是十九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商业化的大众报刊的兴起而在西方兴起的,它以自由主义哲学思想为核心理念,是新闻自由的媒介实践。对它的理论描述有很多,有的学者归纳出其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是: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专业性、服务性、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并由此发展出一套专业的理论和技巧,其主要的价值在于维护媒体的社会公器职能,另外强调报道的专业性和客观性,以服务为实质。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的反权威精神。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的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

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职业道德中彰显突出。在新闻业务中,新闻专业主义最突出的表现是记者在面对凶险时体现出的专业和客观,不论是危险的第一战线,还是面对强权的威胁,记者的职业道德就是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保持正义和公道。随着西方新闻职业理念的影响,新闻专业主义内涵逐渐体现在各家媒体的竞争中,成为国内媒体自觉追求的理念,不仅是在新闻业务方面,还体现在其他关系中。

在我国,新闻专业主义依旧承受多种因素的考验。尤其是政治因素,由新闻和政治的关系我们知道,政治对新闻有着决定作用,因此必然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另外还有经济、暴力、“人情”等因素对新闻专业主义存在冲击。如何协调这些因素,以至于将新闻真正的做到专业,成为我们一再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篇5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是2006年新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在中共中央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期间,经国内几十位专家反复论证设置的新的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二级学科是新设立的,但是,多年来,人民大学已经在“中共党史”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二级学科增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等研究方向,已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撰写了这些方面的学位论文。

二、主要研究方向

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党的十六大以来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

三、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基本规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共十六大以来重大理论创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等。

四、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和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历史地位及指导意义,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共十六大以来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内涵,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的教学、科研高级人才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

五、本专业师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一批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教授、副教授,其中不少人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项目课题组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具有比较其他兄弟院校更加雄厚的师资力量。

六、对外学术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同俄罗斯、越南、蒙古、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日本、德国等国的高等学校建立了学术联系,同国内许多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保持经常的学术来往,已召开多次由国内外专家参加的学术研讨会。

七、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专业课包括专题讲座课和研究指导课两大类。专题讲座课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规律研究。研究指导课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大问题研究。

八、毕业生去向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篇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课230分经验

之前一直抱怨人大出成绩慢,等他出成绩之后才发现面对着查分界面双手却变得僵硬。虽然英语惨败,但是作为一个三跨 考试,我还是想在这写一点专业课的经验,从开始考研到确定考人大在论坛里得到很多帮助,也希望我的一点小经验能给更多的研友们一些帮助。因为政治英语分数都不到70分,所以在这就只介绍专业课的情况了。跟大家先介绍下我的学习背景,非211,非985,省属一本高校,文学学士,有些同学担心自己本科院校不好考名校研究生希望不大,其实这是没必要的,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收获。

首先,专业课书要看仔细看详细看透彻。我是跨专业考试,大学唯一跟传播学接触的就是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还是作为限选课。所以在最初的考研复习的时候,我先看了陈力丹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然后是《传播学纲要》《传播学教程》,还有刘海龙老师翻译的《大众传播的里程碑》这些书。这些书的特点就是深入浅出,讲解详细。还有一本四川大学出版社的《传播学基本知识》(不确定是这个书名,段京肃编写的),算是查缺补漏的环节,避免有些名词概念自己不懂,看了这个书至少可以混个眼熟,因为是跨专业,所以对有些似是而非的名词不敢大意,搬着本传播学词典研究了一阵子。也在此告诉跨专业的同学,因为我们基础很差,所以对待不熟悉的词语一定不要望文生义,一定要动手查查。之后的专业课书就是比较深一点的,新闻实务方面的。因为学新闻的,新闻评论,新闻写作,消息导语什么的完全没接触!后来看历年真题的时候发现单单一个小标题就占20分的时候确实是慌了。去找了两本写标题的书看,还看了2本马少华老师的新闻评论,还有张征老师的《新闻写作教材》《新闻采访教程》。这类书看起来很过瘾,因为书上案例比较多,看着很快还,但是只看不写是没用的。我记得我第一次看真题的时候都不知道什么的复合型导语,那个后怕……最后啃的是杨保军老师的《新闻理论教程》和郑保卫老师的《新闻理论新编》。杨老师的学术境界我一直高山仰止,那本书写的也是很深奥晦涩,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每一个分析每一个新闻的属性介绍都是字字珠玑,看的我那个过瘾,真有相见恨晚之意!当然,这个书死记硬背是没用的,必须用自己的话去理解。今年初试出了一道这上面的题目,我当时写的就是按照我的理解来写的。事实证明,得分也没有很低。

大学网才研频道。

成舍我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篇7

追求新闻专业主义的最高理想: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 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

五四运动进入低潮时期, 军阀之间连年混战, 报纸成了军阀官僚争权夺利的工具。成舍我有鉴于此, 决定辞去《益世报》职务, 在创办属于自己的报纸前他表达过自己的愿望, “第一是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第二是要说社会大众想说的话”。这就初步表达了自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媒体要做社会公器, 真实报道新闻, 服务公众。1924年4月16日, 《世界晚报》创刊。成舍我给晚报立了四项宗旨:一、言论公正;二、不畏强暴;三、不受津贴;四、消息灵确。晚报如实报道学生爱国反帝运动, 大胆抨击北洋政府暴行, 努力实践自己的办报理念——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1925年2月10日, 《世界日报》创刊。宗旨不改, 发扬蹈厉, 继续以夹叙夹议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见长。“对于政治上各种问题, 均有公正之批评。”“五卅惨案”中, 日报发表大量新闻报道事件真相, 成舍我发表署名时评《沪案唯一之目标》, 主张惩凶、赔款, 并组织日报募捐援助上海罢工工人。次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 日报以大量篇幅刊登了有关惨案的新闻和照片, 成舍我发表时评《段政府尚不知悔祸耶》, 谴责军阀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 提出段祺瑞政府引咎辞职、惩办凶手和抚恤死难者三项要求。

服务于公众的理念让成舍我和他的报纸受到社会公众的尊重, 却遭到军阀的嫉恨。1926年8月7日深夜, 成舍我遭张宗昌逮捕, 万幸被成功营救保住性命。其实, 成舍我办《世界日报》期间历险无数。抗战胜利后, 成舍我于1945年11月20日恢复出版日晚两报。当天他在日报上发表长文《我们这一时代的报人》, 谈道:“三十多年的报人生活, 本身坐牢不下二十次, 报馆封门也不下十余次……人与报均朝不保夕, 未知命在何时……”但成舍我非常坚定地说:“过去凡是我们所反对的, 几无一不彻底消灭。这不是我们若干报人的力量, 而是我们忠诚笃实反映舆论的结果……打倒我们的, 只有我们自己;只有我们自己, 变成了时代和民众的渣滓。我们向正义之路前进, 我们有无限的光明。我们太幸运, 做了这一时代的报人!”②

追求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是要付出代价的, 但成舍我矢志不渝, 不惜用生命捍卫理想。

谨遵新闻专业主义行为规范: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之外, 自觉担负社会责任

成舍我办报追求独立, 他办的所有报纸共有的宗旨之一就是“不受津贴”。要想言论独立贵在经济自存。成舍我创办《世界日报》时, 虽接受了北洋政府六机关的津贴, 但宗旨仍如其旧, 他在发刊词中提出不党不偏, 不受津贴, 替百姓说话, 做民众喉舌。同时提出“以国民意见为意见”, “以超党派立场争取全民福利”等。坚持言论独立, 指陈时弊, 批评当局, 毫无惧色。财政总长仗着曾资助过日报4000多元的开办费, 向成舍我发出警告, 他竟义正词严地予以拒绝。1925年北京政府以“宣传费”名义给全国125家报馆、通讯社发四等津贴, 他的《世界日报》、《世界晚报》每月可得二等津贴200元。但他一手拿了“津贴”, 一手照样秉笔直书批评段政府。1927年成舍我在南京创办《民生报》, 同年国民党重新登记党员, 成舍我以办报不应受党派约束为由, 放弃党籍。③1935年, 成舍我在南京创办《立报》, 已积攒起深厚资本, 在发刊词《我们的宣言》中他宣称“绝不招本份官股, 绝不请一文津贴”, “说大家要说的话, 决无任何背景, 及为金钱势力所左右”。他说:“……我们要使报馆变成一个不具形式的大众乐园和大众学校。我们始终认定, 大众利益, 总应超过于任何个人利益之上。”

成舍我和他的报纸始终坚持“超党派”。他虽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领导人都有交情, 却从没加入过任何党派。评论时事公平公正绝不偏袒任何一方。拒绝国民党的利诱, 不做政党报纸的主编。力图在激烈的党派纷争之外走出“第三条道路”。在《我们这一时代的报人》中, 成舍我说要办“站在国民立场, 无党无派的超然报纸”, 认为只有“真正超然”、“代表最大多数人民说话的报纸, 能充分发挥舆论权威”, “我们认为‘超然’的可贵, 就因他能正视事实, 自由思想, 自由判断, 而无任何党派私怨, 加以障害。”

当代中国新闻实践中, 独立于利益集团之外, 服务公众的理念被有偿新闻、娱乐新闻等步步蚕食。社会呼唤“公共新闻”, 新闻工作者应学习成舍我的精神, 重新树立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关注公共利益, 规范职业行为, 做客观公正之新闻。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石:捍卫新闻自由, 监督权贵, 守望社会

新闻自由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石, 新闻工作者要想追求新闻的真实、客观, 保持独立的工作状态, 必须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权利, 才能进而承担起监督权贵, 守望社会, 捍卫人民权利的职责。然而在20世纪上半叶, 中国遭受外侵内乱, 帝国主义和军阀、买办相勾结, 操控中国社会舆论, 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自由权利被践踏, 若不愤然争取, 新闻事业必将在沉默中消亡。成舍我在年轻时代便喊出“要说自己想说的话”, “要说社会大众想说的话”, 为了自由表达、自由采访的权利, 成舍我与企图扼杀自由权利的反动派斗智斗勇。他多次对左笑鸿等报社员工说:只要保证真实, 对社会没什么危害, 什么新闻都可以刊登。如果出了什么事, 你们不负责任, 打官司、坐牢归我去!他与汪精卫的一次交锋就显示了他誓死捍卫新闻自由的精神。

1934年, 汪精卫亲信政务处长彭学沛借盖行政楼贪污受贿。成舍我违背南京新闻检查机构的命令在《民生报》上签发, 行政院长汪精卫大怒, 以不服检查的罪名, 通知南京警方责令《民生报》停刊三日。复刊后, 成舍我刊布社论, 指责当局非法摧残舆论, 表示要抗争到底。经汪精卫首肯, 彭学沛向江宁地方法院控告成舍我“妨害名誉”, 成舍我被判短期徒刑“缓期执行”。没想到, 成舍我毫不屈服, 将万言答辩书刊登在报纸上, 请社会公评。很快, 《民生报》又头版头条大标题刊登《蒋电汪、于勿走极端》一文, 公开揭露汪精卫与于右任为铁道部向国外购买建筑材料中发生的贪污问题而在中政会内部发生较大争执, 蒋介石致电二人意图平息内讧。汪精卫恼羞成怒, 最终请蒋介石用“捏造文电、鼓动政潮”的罪名拘捕了成舍我四十天。成出狱后, 汪精卫派人示意成舍我低头求和。来人劝成舍我说:“新闻记者和行政院长碰, 总要头破血流。”成舍我却答:“我和汪碰, 最后胜利必属于我, 因为我可以做一辈子新闻记者, 汪不能做一辈子行政院长。”④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刻下报人争取新闻自由的历史。

成舍我“凭良心说话, 用真凭实据报告新闻” (《立报》宣言) 谱就一代佳话。源自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越发受到中国当代新闻工作者的追捧, 然而在旧中国险恶的办报环境中, 早有像成舍我这样的杰出报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新闻专业主义有四个特点:真实、客观、中立、自由。客观、真实是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 而中立、自由更多的是对国家政策和社会的要求。身处新闻改革大潮中的新闻工作者不能一味抱怨外在的客观因素, 应坚持自身专业水准, 摒弃媚俗, 规避现存新闻体制的种种弊端, 以公众的立场, 独立的价值观, 高标准的职业操守守望社会, 记录时代。

注释

1白利军:《白利军:试论新闻行业的专业主义精神》, 《青年记者》, 2009年1期 (中) 。

2《我们这一时代的报人》, 原刊1945年11月20日北平《世界日报》复刊号。

3李中行、张军:《志在报国的人生轨迹——记成舍我先生》, 《党史纵横》, 2000 (5) 。

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 篇8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历史发展;本土化探索

在西方新闻行业中,新闻专业主义是其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业规范。在我国新闻界中,存在着以下几种问题,第一是娱乐化泛滥,第二是职业道德缺失。重新树立新闻专业主义这面旗帜,对专业主义的理论进行改良,并且对其实践进行探索,重新构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功能,有着“解放”的意义。

一、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发展

(一) 20世纪初期,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启蒙

20世纪初,我国受到了西方新闻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新闻学者和报刊已经出现了较重的专业主义成分,例如邵飘萍与邹韬奋等人认识到了“受众本位”的观念,并且将为读者服务作为其报刊的理论基础。认识到了要客观公正的去报道新闻,认识到了记者的作用,认识到了记者的责任,以及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培养新闻专业人才,并且对这些认识都加以实施。邵飘萍的特殊贡献在于认识到了新闻的主体地位,将其作为改革报纸的重要条件,认识到要改良新闻要依靠记者。而首先将新闻作为学问来加以研究,并且提倡培养新闻人才的,在我国当属徐宝璜[1]。在1918年,其回国之后向中国新闻界介绍了美国新闻事业的主要现状。在接下来的十年,我国新闻业主要借鉴美国的新闻业的运行方式。

而这一时期,张季鸾在新闻实践方面进行了专业主义的探寻。他在主政《大公报》时,提出了著名的四不主义,第一是“不党”、第二是“不卖”、第三是“不私”、第四是“不盲”,表达了媒体一定要独立和中立的理念。

(二)我国党报体系的专业主义探寻

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党报理论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新闻改革,改革内容中提到要将新闻实践纳入到新闻传播体系当中。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二次新闻改革,改革体现了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可。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长期受到制约的新闻观念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在1990年之后,新闻事业一方面属于上层建筑,另一方面又属于第三产业,而这一双重性质得到了新闻理论界的一致认可。新闻专业主义进入到了新闻人的视野当中。随着多年的新闻改革,为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

在1991年,央视对《焦点访谈》进行了定位[2],第一,时事追踪报道;第二,新闻背景分析;第三,社会热点透视;第四,大众话题评说;并且还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报道原则:首先,要确保事实准确无误,新闻记者不能够先入为主,在新闻报道时不能偏听偏信。记者在发掘新闻时,要冷静的进行观察,切忌感情用事,将主观意识渗入其中。针对一些争议性的采访时,要听取各方的意见,不能对问题进行轻易的下结论。其次,在进行评点时,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能够扩大批评面。第三,要尽量去争取一些权威人士的表达,与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合作。第四,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普遍性,要为受众所关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后,要有结果,给受众一个可以进行回味的空间。

二、新闻专业主义本土化的探寻

(一)中国新闻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与企业化运作模式,是我国传媒业的具体运作模式。该模式使得我国传媒业的发展一度繁荣,但是也对我国传媒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在我国新闻体制改革中,李良荣教授对其进行了突破性的构想[3]。他认为,我国新闻体制要进行改革,就需要走“双轨制”之路。他将我国的媒体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的新闻媒体是属于党的喉舌,其中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是党委机关报,第二是新闻中和电视频道,第三是新闻综合电台频率等等。另一类的新闻媒体不属于党的喉舌,其中包括各种都市报,各种电台。我国的新闻媒体大多具有双重属性,属于党的喉舌的媒体具有更多的事业性质,而那些不属于党的喉舌的媒体具有更多的企业属性。

属于党的喉舌的新闻媒体的功能一般是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传达,将国家的一些重要新闻进行发布,此外,其主要是以宣传为主,接受我国全体党员的监督。而那些不属于党的喉舌的新闻媒体其主要是提供信息服务,对它的间接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是非党的媒体管理委员会,第二是媒体的行业协会,第三是政策通气会。非党媒体拥有以下几种权利,第一是独立的人权,第二是独立的事权,第三是独立的财权,而在这当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两种权利,一种是相对独立的编辑权,另一种是相对独立的经营权。

(二)开展传播者的媒介素养教育

在媒体的机构设置中,可以在其中增设独立的主管媒介素养教育部门,定期对新闻工作者进行专业素养培训。通过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他们具有较为专业的新闻理论知识,有着丰富的传媒业务尝常识等等。要不断的加大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培训,以提升他们的专业化水平[4]。美国的新闻业能够转件发展成为一种专业,主要受到了普利策在20世纪初期所推行的新闻教育的影响。今天,我国新闻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同样需要新闻教育的的培训发展。

(三)建立职业规范

对新闻工作者的准入制度进行广泛的推行,对于一个职业来说,获得职业资格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其意味着专业的学问,应该获得劳动市场竞争的重要保护。这也从侧面上反应了其树立壁垒权力的合法性。故此,有着专门知识技能应该立刻纳入到职业机构当中,成为职业制度维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建立新闻自律机制

新闻专业主义有着其独特的核心内容,那就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的控制。以自律来求得自由,可以为媒体赢取更多的活动空间。为了防止出现更多的他律,那么就需要自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建立新闻自律机制[5]:

1.完善与新闻传播有关的相关法规,在时机来临时建立新闻传播法。

2.成立专门的机构,就如同媒介道德委员会一般,以达到加强对我国媒体道德规范的约束。

3.对违规的新闻从业人员或者新闻媒体进行通报批评,并且做出相应的违规处理。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如果一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够,那么它的职业行为才会受到更多的外部控制,而不是来自内部的压力。而一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如果较高,那么它的职业角色往往会通过职业理念形成,被每一个从业个体所自觉履行。

【参考文献】

[1]张小玲,王玉琪.探索自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解困之策[J].新闻研究导刊, 2016(11):64-65.

[2]陈致中,雷册渊.党报新闻专业主义之探索研究——基于8份党报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11):60-66.

[3]王璐.试论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我国的实践与探索[J].新闻世界,2014(07):368-369.

[4]胡辉平.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寻[J].巢湖学院学报,2011(05):54-57.

上一篇:青马培训开班仪式主持稿下一篇:高二优秀作文感恩的心作文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