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

2024-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精选11篇)

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 篇1

中国是信息化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着手发展航空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然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在解决温饱、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才能大规模地发展信息化。有专家指出,从一定角度而言,中国的个别信息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算太大,有的相差不过十几年,极个别技术只有几年而已。这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已具一定程度。

中国真正的信息化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所以,在如何划分中国信息化进程上显得比较温和,不像城镇化,工业化那样针锋相对,纷繁复杂。除了从工业发展角度划分信息化的历史跨度较长外,大多数学者都只是对近20多年的信息化发展进行划分。有的将信息化划分为两大阶段,有的将信息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阶段或七个阶段。究其原因是依据不同、所采取的角度不同。

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中国是一个技术整体素质偏低的人口大国。不仅工业化、城市化滞后于发达国家,信息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中国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学习、借鉴及至模仿以外,仍不失具有自己的特色。对此,一些学者们作了尝试。有的是就某一历史阶段概括的,有的是从信息化的某一方面进行归纳的,还有的是根据某一城市信息产业状况综合的。从中不难发现,对中国信息化特征的分析,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或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根据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笔者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上看,呈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起点低但起步早,个别信息网络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二是信息技术从无到有,并从工业技术脱胎而出,衍生为一门新兴的技术;三是信息产业由低到高,逐渐从第三产业分化出来,演变成一种新兴的产业,被称为第四产业;四是信息产业由弱到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五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计划经济的痕迹仍然存在,阻碍了信息化的推进步伐。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上看,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80年代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具有摸索性、探讨性特点,分歧意见较大,并无明确的发

展战略,二是90年代前后,信息化发展战略具有实践性、经验性,分歧意见虽有,但发展战略逐渐浮出水面;三是近二三年来,信息化发展战略具有规范性、条理性,总体认识趋向一致,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式赶超战略日益明朗化,成为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行动指南。

从信息化发展方针上看,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20世纪80年代,信息化发展附属于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之中,因此,信息化发展的方针就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尚处于理论的层面;二是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化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使其发展方针成为实践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信息化发展的“二十四字方针”;三是2001年信息化方针比1997年信息化方针更完善,更趋合理性,有助于推进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 篇2

原始社会后期, 随着部落和国家的形成, 由于部落之间的战争、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等原因需要进行较大规模信息交流, 因而有组织的信息传递活动也随之产生。据《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 舜立诽谤之木。”“诽谤之木”, 是设在街头通往进谏处所的指路标, 民众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 很类似于现在的“意见箱”。这样, 臣民的留言可以迅速、集中的反映到帝王那里。舜时设有“纳言”, 这是一种喉舌职官, 主要负责国君旨意宣告天下, 民间事态上报国君。据《史记》载, 当时的“纳言”官有22之多。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了古代官方有组织的信息传递活动已经出现。

殷商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经济发展的时期, 从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可以看出, 在商都与城邑或者诸侯之间已经辟有交通干道, 这就为更高级的通信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郭沫若在《卜辞通纂》、《卜辞通纂考释》中列有记载通信的三片甲骨。嬉其内容为:某日“来嬉自北”“来嬉自西”等。郭老考释认为:甲骨文中的“嬉”, 即古之“鼓”字, 属于象形文字, 即鼓旁有人戍守。因此, 可以说“嬉”是从古老的击鼓传声通信方式演化而来的专门负责通信的人员, 是边境守将派人向商王报告帝国入侵的情况。商代甲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僖自西, 告曰土方征我于东鄙”。这里的“来僖”就是我国最早的文书投递人员。从此类文字的频繁出现不难看出, 殷商时期已经开创了由专人负责的信息传递方式。

周朝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 其疆域十分辽阔。为牢固控制国家疆土, 周王朝采用了分封诸侯的制度, 要对几百个大小的诸侯进行有效治理, 就必须把他们与周王室紧密联系起来。这时, 作为连接中央与诸侯国纽带的通信组织便显得尤为重要, 官方信息的传递方式也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更迅速的发展与完善。当时的通信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早期传递边疆紧急军情的“声光”通信方式, 即烽燧大鼓;另外一种则是以步行、传车为主的邮传通信。周的北方、西方有强大的犬戎族, 为保卫边疆, 就必须采用迅速、简便的通信手段, 烽火信号恰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大家熟知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与之相关的一个历史典故, 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映出“声光”传递信息的局限性, 即它并不能保证所传信息的真实与可靠。信息的传递既要迅速又要可靠, 那就需要有制度和法律来作保障。春秋战国时, 烽火台和长城结合起来,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早期声光通信的随意行, 加强了定向性;以步行、传车为主的通信方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派专使递送, 另一种是多人接力递送。一般情况下, 主要使用专使递送, 接力递送主要用于边境通信。为保障通信效率与信息的安全, 各诸侯国建立起了专门传递书信的机构———邮, 当时的许多专门公文函件都是通过“邮”来进行传递的。传车在通信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是周代交通工具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 另一方面也是统治者注重道路修治维护的结果, 正所谓“周道如砥, 其直如矢”。道路的改善与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 促使有组织的通信网络不断发展壮大。

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空前频繁, 拒不完全统计, 春秋时仅较大的会盟就有187次, 这些会盟的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诸侯国之间信息传递的质量。随着井田制的破坏, 车战逐渐的被淘汰, 这一时期骑兵开始出现, 通信中也随之产生了单骑快马, 专门用于紧急情况下的通信, 这是通信工具的一次巨大飞跃。公文是各诸侯国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 根据公文的紧急程度可以选择不同传递方式。这个时期还设立了供传递公文者食宿的“传书舍”, 用驿马传递急件。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家里, 公文传递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朝廷的政务处理, 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为确保政令的及时传递与反馈, 秦始皇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 如“车同轨”, “书同文”, 在各地建立了发达的邮传机构 (主要有邮、传、亭、驿) 等等。另外, 秦王朝还首次制订了公文传递的法规———《行书律》, 这是迄今为之发现的第一部有关通信的法令。法令对公文的传递、邮传机构管理、传递人员的奖惩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汉时, 公文的传递制度基本沿承秦代, 只是传递手续要比秦朝更为严格。

综上所述, 秦汉以前官方信息传递的随意性很大, 组织性较差, 虽已具有专门的传递机构, 但还远没有形成规模。尽管如此, 这一切处于萌芽中的发展, 都为后来秦汉官方公文传递形成一种制度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化隆.中国邮政简史[M].商务印书馆, 1999.

[2]陈惠生.我国文书投递制度的演变和发展[J].北京档案, 1988 (2) .

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 篇3

一、国际商务信息传递方式的现代化

十几年前还十分流行的电报电传,因编码(encoding)解码(decoding)过程繁琐、信息传递性能低下和麻烦耗时等缺陷,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用明语表达的方便快捷的电子邮件和电子传真。

二、国际商务语言的现代化

国际商务书面交流与沟通现已普遍采用电子邮件和电子传真的现当代信息传递方式,但其内核仍是传统的商务信函。英语这种国际最常用的商务工作语言在信函写作中所实现的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竞争激烈和节奏加快的现当代国际商场对传统商务信函的写作风格挑战的结果。

“从20世纪2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一个经理通常以口授的方式让秘书打印并邮寄信件。那时流行的文风非常繁缛,目的是让对方对自己的学识和文学修养留下深刻印象。秘书作为第三方的加入使得当时的商务信函显得刻板而冷漠。20世纪80年代初期受到经济萧条的影响,美国商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而纷纷精简机构。这种情况要求商务信函也要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新形式。人们再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处理那些冗长而罗嗦的信件上了”(Jane Watson, 2004年)。

简短而精炼的语言交流是国际商务英语语言现代化的体现。这种现代化表现为如下几种趋势:

1.多用小词,少用大词

为了简明易懂,国际商务英语多用通俗词汇或小词(short words),而不用晦涩难懂的大词(long words),如:用issue和improve分别替代promulgate和ameliorate。简明易懂的词汇能为普通大众所理解,保证所用词汇的国际通用性。虽然有人现在因传统习惯的影响仍较多使用过时的大词,但是,当今使用简短直白的小词的潮流势不可当。现有研究表明:如果所读文章的难度稍稍低于人们通常的理解水平,那他们理解起来就会更快,更清楚。生意场上的人,无论是老板,还是打工族,他们都没有时间为了看懂生词而去查词典或深思默想的。

2.多用自然用语,少用陈词滥调

传统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偏爱陈词滥调或罗嗦的套话(cliche?s)。“套话是过去人们喜闻乐见的词汇或习语,时至今日已经丧失了意义。偶尔使用套语可能无伤大雅,但用得太多就会使信函显得呆板而做作”(Jane Watson, 2004:20)。而现当代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则倾向于使用简明易懂、朴实无华的简短语句。请比较:

We are in receipt of your remittance in the sum of US$ 7890.(陈词滥调)

Cf. We have received your remittance of US$ 7890.(简明易懂)

3.用单个动词代替短语动词

传统商务英语信函喜欢使用短语动词,如:用“we make a recommendation”代替“we recommend”。这个坏习惯增加了句子长度,使读者阅读速度减慢,使文章思路不清。而现当代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则反其道而行之,用“we recommend”替代“we make a recommendation”。

4.用强式动词替代弱式动词

像“make”,“is”这样的英语弱式动词拖延句子,而“advance”,“worry”之类强式动词可使句子具有活力,向前展开。弱式动词通常还有附带成分,如多余的介词和长长的抽象名词或形容词短语,所有这些使语言表达不够简洁明快。请比较:

The drillers made slow advancement, and costs were over 5 million dollars a day. The slow progress was worrisome for some backers.(不够简洁明快)

Cf. The drillers advanced slowly, and costs topped 5 million dollars a day. The slow progress worried some backers.(简洁明快)

5.用名词化短语替代子句甚至句子

商務英语写作修辞有一个倾向,即:用名词化短语替代子句甚至句子。名词化现象在商务英语中非常普遍。使用名词化短语的一大好处就是,用为数不多的几个词表达一个子句甚至句子所能表达的意思或信息量。这样做可使句子简洁,干净利落。例如:

… or alternatively it can be arranged by sending our representative to your office with samples for your inspection at our expense.

6.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有时,为了强调可以重复,但是,如果没有理由地把同一件事说上几遍,就显得罗嗦、枯燥。比如,在“I personally think”中,“personally”表示“自己”或“本人”,与主语“I”意思重复了,就显得罗嗦。所以,应该删掉。再如,“unexpected surprise” 的意思就像 “surprise surprise”,因为“unexpected”就是“surprise”的意思,所以也应删掉。

参考文献:

Watson, J. Business Writing Basics, Canada: International Self-counsel Press, 2004

古代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篇4

说:周幽王有个爱妃褒姒,她虽长得很美,但轻易不肯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 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铜叫金子)。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诺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袭姐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结果被西戎攻下城堡,杀了周幽王,从此灭了四周。这个历史故事不仅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利用烽火台通信的情况,同时也告戒后人,不企是什么人和什么时候,都不能拿通信当儿戏。

我国最早关于通信的记载,是来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称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清光绪年间,在此掘得龟甲兽骨,上刻文字,后称甲骨文。甲骨文中记载着殷商盘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边戌向天子报告军情的记述,有“来鼓”二宇。经考证,“来鼓”即类似今天的侦察通信兵。在古书《待经》中,也有“简书”的记载,„简书”就是用兽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传递的官府紧急文书。“简书”出于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纪一11世纪),这也就是邮驿的前身。人类最古老的媒介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人的身体本身,人们使用手、脸等身体部位来进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传播。然后才产生了语言。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语言是在10万年前出现的。

大约纪元前2万年左右,人类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今天在法国北部的山洞里依旧可见。他们在这些洞壁上留下了驯鹿、野马和一些灭绝的动物的绘画。在史前的不同时期,这些壁画一定是由那些最富创造力的人类创作的,是史前人

类最原始的媒介之一。

人们还在树上刻标记以指明路线,用堆石头表示方向或边界。在有文字以前的社会中,人类把表达深远意义的装饰性图案做在陶器、编织物、雕刻和其他简陋的日常用

品上。

烽烟和旗鼓曾是古代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媒介,烽烟用于示警,旗鼓用于指挥进退。中国的《孙子兵法》所说的“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尽管有这些媒介,文字出现前人类超越面对面传播的能力还是极为有限。人类除了木头、树皮、兽皮或石头上的那些图画以外几乎没有跨越时间的东西。视力、听力和气象条件限制了他们远距离传播的能力。如当时的人们只能在白天有利的天气

条件下看到远方的烟火信号。

电子媒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综合产物。19世纪后半叶由于电的发现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始诞生了一大批电子媒介,电讯、电话、电影、广播、电视等等都是19世纪至20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电子媒介对人类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1899年3月28日,意大利科学家成功地将一份电报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发至法国,1901年又完成了横越大西洋的无线电报的发收。

[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

[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

[5]快马传书。

[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7]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

当代信息传递方式及故事 篇5

当代信息传递的故事

张奇和吴义是一个村的,在某市合伙做生意.吴义因事回家,张奇托他给自己的妻子带二斤田七,并在装田七的袋子上写了个斯字.途中吴义偷了一半田七,把剩下的交给张奇.张妻看了袋上的斯字知道把斯字拆开是共二斤,又暗暗过秤,怀疑吴义拿了一半,但又不好意思说.她就在袋上写了个欣字,让吴义带给丈夫张奇.吴义不知其意,又把空袋交给了张奇.张奇一看袋上的字,知道欣拆开就是欠斤的意思气得质问吴义,吴义无法抵赖,只好红着脸承认自己偷了田七.在1997年的一天,美国德克萨斯州登县的12岁男孩桑恩,放学回到家里,进入了网上聊天。快到6点钟的时候,桑恩正准备离开聊天室,忽然有一个署名为苏珊的女孩喊道:“有人能帮助我吗?”过了一会,桑恩通过与她的网上对话,明白了,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校的学生,当时她在图书馆的电脑上正在查资料,突然,苏珊从小就有的怪病离奇复发,双腿剧烈灼痛,严重时,两肋像被紧紧夹住似的,稍稍移动就会疼痛难当。桑恩通过网上的信息,救了苏珊,她在凌晨两点多从的时候从学校被及时的送到了医院,获得医疗救助。

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电话、电报传真、手机短信、电视、网络、收音机等等。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很少且慢,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如烽火、书信(一般是找人捎带)、也有信鸽传书,只有官府的文书有专人快马传递,还有古代的饿人利用烽火来传递信息。

•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1.有线通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

•21.无线通讯传输,如对讲机,BP机(以淘汰),移动电话,收音机

•3.数字通讯传输,最熟悉的,连网的电脑,数字电视

•4.纸张通讯传输,如书信,报纸等

· 现代: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对于上述定义,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1)信息资源

它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的有机体。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流向,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但是,信息并不都是资源,要使其成为资源并实现其效用和价值,就必须借助“人”的智力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因此,“人”是控制信息资源、协调信息活动的主体,是主体要素,而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等信 现代人传递消息的方法

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与发展 篇6

关键词 水稻;栽培方式;演变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02

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对解决人们的粮食问题和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优化水稻栽培方式,提高水稻产量成为了水稻生产的重点目标。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相关学者加大了对水稻栽培方式的研究力度,从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2个方面出发,进一步实现了对水稻栽培方式的优化与完善。

1 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历史

在我国,水稻生产有些7 00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水稻栽培相关的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实现了从直播到育苗移栽的有效转变,为水稻产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直播

直播水稻,主要是指将稻谷直接播种于田间的一种的栽培方式。这类栽培方式下的水稻一般都是原始水稻,即没有经过育秧、移栽的稻谷[1]。直播是我国水稻生产最初的栽培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节省大量劳力,直播栽培方式不但可以节省育秧、移栽用工,而且可以节省秧田;二是生育期缩短,由于采用直播方式栽培的水稻没有拔秧植伤和栽后返青等环节,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稻谷的生育进程,与移栽的水稻相比,其生育期会缩短6 d左右;三是产量高,由于直播水稻更有利于低节位分蘖,穗茎优化配置合理,而且主蘖穗基本上保持一致,所以在成穗率方面和总穗率方面,都要比传统移栽水稻高。但水稻直播方式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难全苗、草害和倒伏。与移栽稻不同,直播稻从播种、发芽到生育,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温、土壤、整地质量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出苗不整齐,无法形成较为合适的田间基础群体。其次,在当前水稻直播栽培方式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即杂草防除。与移栽稻相比,直播稻的杂草种类非常多,而且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一些南方地区,杂草病害更加严重。最后,由于直播稻扎根浅,密度不相同,所以倒伏问题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同时,会给收割工作带来困难。

1.2 移栽

移栽是在直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水稻栽培方式,主要是指将稻谷播种在田间之前,对其进行育秧、栽培,使其能够良好生育的一种水稻栽培方式。这种栽培方式起初在南方地区应用比较广泛,因为南方地区四季气温高,有利于稻谷生长,通过对稻谷的提前播种,可以将水稻的生长期有效延长,解决水稻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病害,从而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2]。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稻育苗技术也在不断进度、完善和提高,但却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育苗中存在坏芽和烂秧的情况。所以,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农业部门尝试进行保温育苗试验,保温材料最初以油纸为主,后期迅速被塑料薄膜所代替。

在直播栽培方式发展起来的移栽方式,在最初的时候采取的人工插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步向机械插秧和抛秧等方式转变。其中,机械插秧的优点在于后发优势强,稳产高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但这种方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秧苗种植不正,甚至会出现缺苗露苗的现象。抛秧的优点则体现在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分蘖节位低、分蘖多及增产增收等几个方面,但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缺乏完善的配套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效果也不尽人意。但无论哪一种栽培方式,对我国水稻生产和产量增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国家农业部门对水稻栽培方式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稻栽培方式的完善指日可待。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2 水稻栽培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我国水稻种植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机械化种植成为水稻栽培的一个必然趋势[3]。就我国水稻种植主要分布的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吉林、黑龙江、新疆以及宁夏等省区,水稻种植机械化主要有2种方式,即机械化直播和机插秧。这2种方式在水稻种植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上述2种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所以,其发展前景引人注目。机插秧在一定时间内种植面积将不断扩大,并将着重解决秧苗规范化和标准化培育等问题。同时,应该加强相应的农艺配套措施。总体来看,我国水稻机械化直播的发展速度远高于机插秧,这正与国际上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趋势相吻合。

3 结语

我国水稻栽培方式经过了多年的优化与完善,已经实现了从直播到移栽的演变。在以后的时间里,为了更好地提高水稻产量,在栽培方式上还应该多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水稻的栽培方式,提高我国的水稻产量。

参考文献

[1]赵丽萍,唐云鹏,陶优生.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趋势[J].作物研究,2013(2).

[2]刘春华.水稻栽培方式的研究与进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4(7).

[3]李金友.浅析水稻栽培方式的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4(7).

哲学思维方式总体演变初析 篇7

哲学思维方式总体演变初析

哲学的发展、不同哲学形态的衍生,都源于哲学思维方式的改变.目前对哲学发展的`总体性研究,多以哲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为尺度,把哲学总体划分为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方法论哲学的演化序列,而未涉及这种演变中所含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演变及其规律性.必须对此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并发掘出其内在规律,明确实践思维方式的历史土壤、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从而确立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作 者:马腾 MA Teng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政治系,重庆,400715刊 名:涪陵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LI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8(4)分类号:B2关键词:哲学 思维方式 实践论 演变 存在

古代传递信息的方法 篇8

1、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2、飞鸽传书:用候鸟,特别是用鸽子。

3、快马传书:由驿站乘马传递信息的方式。

4、传竹筒:管家民间都用。

5、急脚递:跑步传递。

6、烽火、狼烟

7、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

8、作内陷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里、饼类、包子、漂流瓶等。

现代传递信息的方法

1、有线电讯传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等。

2、无线电讯传输:如手机、对讲机、广播、电视等。

3、网络通讯传输:如邮箱、视频、QQ等。

古人与现代人传递信息的不同

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 篇9

摘 要:从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三个方面讨论,提出图书馆管理理念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简单论述在国图办证业务中“职业责任认同”、“服务意识”、“服务的标准化与兼容互换性”几个方面的管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信息载体;读者信息;图书馆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05-03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文献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办证处”全称“读者证卡组”,是图书馆制作并派发读者卡的服务窗口,是直接面向“到馆读者”的第一环节。“读者证卡组”现隶属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部(本文简称“国图办证”、“办证处”)。在图书馆对读者进行科学系统地管理过程中,办证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保证了图书馆传统文献系统和数字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顺利运营。

笔者认为,逐步完善关于“读者卡”的使用权限,需要熟悉“读者卡”的产生及演变过程,分析现行图书馆中传统文献系统和数字自动化系统的功效;归纳并分析读者卡的存在意义和作用;了解现行图书馆系统中读者卡的局限,对未来读者卡的运行维护进行充分地展望。

一、历史的回顾

(一)分析功效,归纳意义

现行图书馆系统的主要管理对象是——“图书物流”、“文献修复” 等文献业务,“科技查证”、“馆际互借”等传统服务项目。图书馆依靠现行系统的运行维护来管理图书文献资料和图书馆服务,随着计算机的介入,图书馆开始意识到精简流程的重要性。在极力保留原有特色并整合人力资源的前提下,图书馆管理逐步与计算机数字化系统相结合,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的整体框架相对完整集中,“书本位”的管理内容管理形式一脉相承、依靠人工代代相传。

随着全民阅读意识的提高,公共学习环境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图书馆的资源中享受服务。图书馆系统的重点管理对象也应该逐步“以人为本”,从“书本位”转变成“人书共位”。

由此可见,“读者卡”是联系现行图书馆文献系统、数字自动化系统和读者信息系统的重要枢纽。“办证处”的工作是图书馆服务“以人为本”理念的关键起始点。

(二)历史演变,未来展望

20世纪50年代,国家图书馆就开始派发读者卡。作为读者到馆行使权利的凭证,读者卡工作被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新中国第一张有效的国图读者卡是为毛泽东主席专门定制的,目的是为主席调阅使用国图的文献提供便利。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主席外,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政府要员和专家学者可以拥有属于自己单位或个人的“国图读者卡”。

国图读者卡使用门槛,也经历了几代变迁。身份和年龄的限制,堪称读者卡发展的“里程碑”元素。国图文献外借服务对象曾经有严格的身份限制级——必须是北京户籍及京属单位中级以上(含)技术职称,处级以上干部。年龄限制也多次下调……从“主席卡”开始已经五六十年了,到目前,年满13周岁的中国公民或外籍人员均可凭身份证件(护照)免费申请成人卡;12周岁以下少年儿童也可凭身份证件或学籍卡办理“国图少儿卡”。

从“主席卡”到平民“读者卡”,中国国家图书馆读者证卡组走过了五六十年的历史。这五六十年的发展中,图书馆的功能和开放程度越来越广阔,读者服务越来越丰富。读者卡样式与时俱进,相反读者卡卡主的身份门槛却越来越低,图书馆运作的天地自然而然越来越广阔。“以人为本”的管理形式呼之欲出。

实体读者卡有多种形式:普通纸张、塑皮证卡,塑封卡……以上都是通过手工签单来记录读者行为。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日益深入,图书馆使用计算机制作派发各种读者卡,利用数字化网络来规范管理读者相关数据并采集分析读者行为。有的采用激光打印条码卡,有的采用 PVC卡.有的采用 IC卡,有的采用射频卡,有的采用磁条卡,有的正在研发读者指纹识别技术在图书馆流通领域的应用[1]。目前,国家图书馆读者证卡组采用磁条卡作为 “读者卡”形式,使用IC卡来辅助记录我馆在职员工的身份、工作、门禁信息。

无论形式如何变迁,拥有读者卡就意味着读者可以享受图书馆与时俱进的服务。服务内容有文献资源、电子资源,科技查证、馆际互借、公益讲座展览等等,文献资源、服务资源日新月异、层出不穷。

尊重读者信息,研究读者行为、优化服务流程是办证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背景及动力。读者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个形式上的信息记录载体,也不仅仅是一个服务对象的证件,而是一份无形的合约、一个有形的凭证。身为“读者卡”,要至少衔接两方面的功效:其一,是连接了图书馆的各级资源和服务项目;其二,就是读者自身身份信息的认证和服务双方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由此可见,办证处的产品——“读者卡”——并不拘泥于存在形式及其演变的局限。

(三)现行作用,管理局限

早在几十年前,国图就设置了履行办证职能的相关机构或个人。虽说实体卡不断演变更新,但也不能不承认实体卡的获取受到了年龄、地域各方面的限制,各色资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计算机网络的畅通和便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国图网站电子注册个人信息,坐拥网上图书馆,享受图书馆服务,形成“虚拟卡”、“网络读者卡”、“网络图书馆”。实体卡与虚拟卡相得益彰,延展了图书馆服务。

真正做到“信息一卡通”、“金融一卡通”、“资源一卡通”、“服务一卡通”,“图书馆一卡通”,“一卡在手,轻松全馆”才是图书馆事业的诱人前景之一。分析读者行为,采集读者信息,整理读者到馆需求,优化读者服务才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的第一步,也是办证处的职能所在。

二、现状分析

(一)新形势下的读者服务工作

随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对数字图书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与需求,国家图书馆在近一两年间数字化建设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从一开始的几十个数据库到如今的几百个数据库,读者的访问率也得到了迅猛的增长,读者卡在原有的使用功能范围外也得以全面的提升。只要读者办理了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就可以免费使用本馆的数字资源,同时读者在家或者远程也可使用我馆部分数据库资源。此项功能的开通大大方便了广大读者尤其是外地读者学习的积极性,外地读者办卡的人数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的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何为远程的读者办理读者卡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2011年5月,国家图书馆办证处派人远赴四川省都江堰市图书馆,参加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活动。国家图书馆参与了灾区文化援建工程,通过VPN技术为当地市民办理了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帮助灾区人民远程享受国图资源服务。

这次活动打破了办证处常有的办证模式,为办证服务走出新的服务方式开创了先河。有了这次成功经验以后,我们开展了此项活动中的可行性的调研活动,积极与各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商讨,推广我们的服务。在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2012年10月,由我组牵头举办了“开启智慧人生,挑战服务无限——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推广系列活动”。在此之前全组员工积极搜集有关国家图书馆的相关知识与服务特点,并制作了精美的讲座课件。我们先后走进了中科院天地科学园区、中国联通公司、最高人民法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为那里的读者办理了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并同时进行了推广活动的系列讲座,在活动中,大家不仅得到了国家图书馆的读者卡还通过讲座了解到了更多的国家图书馆相关知识,参考咨询服务业务也得到了参加活动人们的认可。在这次系列活动中我们总共办理了近五千张读者卡,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邮寄的方式为四川省馆、石河子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成都图书馆等地的读者办理了近千张读者卡,让外地的读者也享受到了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活动结束后我们积极讨论、总结活动中经验,并制定出改进意见以便日后更好的为此项工作服务。“走出去”活动开拓了服务新模式,办证处工作性质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的方式由“被动式”的服务转变成了“主动式”服务。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此活动献计献策使得工作得以良性发展下去。并让这项成为办证工作中一项常规工作。

(二)新业务的拓展

“走出去”的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开拓了视野,服务读者的舞台也变得越来越广阔,国家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通过我们的介绍也得到了全面的延伸。通过“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们享受到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我们的工作不仅仅只是一个办证,在它的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作用那就是大力的宣传参考咨询业务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参考咨询业务相对于图书馆其他基础业务而言还有许多人是不了解的,如科技查新、科技咨询、社科咨询、文献提供、馆际互借、文献查证等业务还是不被人们所认知的。在“走出去”的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办好读者卡还要积极宣传参考咨询业务。以文献提供为例。

1.服务对象以科研用户为主

相对于阅览、外借等图书馆基础服务主要面对普通读者来说,文献提供的服务对象主要以科研用户为主,从图1可以看出,在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的服务对象中,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文献请求量占业务总量的一半以上。科研工作者在项目研究和教学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虽然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有自己的文献保障机构或者图书馆,但由于经费限制和资料专业性的局限性,科研人员的一些文献需求在本单位的文献系统无法得到满足。而国家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丰富性方面有明显优势,特别对外文文献的保障性强,因此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选择国家图书馆的文献提供服务。

图1 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服务对象分类示意图

2.文献提供需求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的统计数据分析,2009年国家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全年的用户请求量为70092件(图2),其中华北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天津三省市的请求量占54%,其中北京占50%;西北地区包括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陕西和新疆七个省的请求量仅占总量的4%,西南地区包括重庆、贵州、四川、西藏和云南五省占总量的2%;2010年的用户请求量中(图3),华北占54%,西北和西南各占4%和5%。北京的用户请求量基本达到全国文献提供服务总量的一半,而西部地区的请求数量还不到5%,导致这种明显的地区差异的因素包括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布不平衡等,但从文献提供中心的角度来分析,也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外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对中心的服务了解不深入等原因。

图2 国家图书馆2009年文献提供请求量按地理区域划分

图3 国家图书馆2010年文献提供请求量按地理区域划分

(三)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文献提供中心提供的各种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受众群体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地域之分都是不同的。如何缩小这个差异将是我们图书馆人要做的首要工作。我们要更好的深入到各种企事业、党政军团中去介绍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让更多的团体了解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利用国家图书馆雄厚的馆藏资源。在全国大力开发西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下,我们也要积极地开展与西部城市的办卡服务,让那里的人们也享受到国图的馆藏资源。同时我们的工作也要得到部里和馆里领导的大力支持,从各方面给予优厚的条件,让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

三、前景展望

(一)服务的目的和责任

作为办证人员,应该拥有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深入了解自己所从事的本职工作,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关键起始点。“办证”的工作成果,绝对不是一张普通意义上信息的物理载体,而是关系图书馆运行服务的关节、同时管理并归纳了读者的原始信息数据,这就是办证处的尊严和职业操守。

(二)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作为“读者证卡组”,员工的服务素质、服务技巧,服务人员对于服务政策的精准解读和巧妙传递是无法由机械化、自动化和网络计算机所替代的,这也是办证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图书馆的一线服务部门,读者证卡组服务的特殊性是有别于国家图书馆其他部门的重要特色之一。服务意识是指全体员工在与一切组织利益相关的人或单位的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欲望和服务效果。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包括准确熟练的业务流程执行力,扎实稳固的专业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公关水平,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办证处作为图书馆一个重要的一线服务部门,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环境的优劣,服务语言的软硬,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都关系到读者来馆的心情状态,影响文献利用的效率。办证处要努力营造宾至如归的环境,让读者在享受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有种“贵宾”的幸福,产生国家“纳税人”的自豪。

办证金融财务工作直接与金钱打交道,全馆有关办证的各项收费都在这里完成。因此,办证处工作人员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认真细致,公私分明,在恪守馆里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2]。

(三)服务的标准与前景

读者来到图书馆的第一站就是“办证处”。“读者卡”是读者最先获得的图书馆服务成果、信息载体。办证的理想模型就是“一卡通全馆”。单位时间内,读者在“办证处”的时间尽可能被压缩,这样在图书馆其他部门的时间尽可能“充裕”,文献资源利用效率整体扩大。

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读者证卡组极力完善自动化。采购并实施了“二代公民身份证识别阅读器”、“读者自助充值缴费机”“读者自助办证充值机”。我们将人工办证过程中简单重复机械的操作极力简化成计算机的简单的批量运作;依靠运行“读者排队叫号机”来嫁接类似银行的服务流程,合理维持读者流量和保证窗口的服务质量,尽力压缩读者在“办证处”的等候时间,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开发“读者金融一卡通”并且成熟运行多年。“金融一卡通”系统将读者查询、调阅、预约文献,复印文献,打印电子资源,使用网络资源,计算机软件硬件的使用权所需的金融服务整合在现行“金融一卡通系统”,“办证处”、“文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印室”、“发票兑换处”……多个部门网络联动,实现了“预存”、“消费”、“查证”、“发票”……业务的系列化、一体化、电子化,最大限度地简化读者动作,优化整合图书馆服务资源。

据说北京的“首都图书馆”早已实现了全馆自动化通借通还。全北京市各级图书馆也开始在首图的政策支持下加快自动化,网络化,全市阅读,通借通还的进程。位于北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图书馆、各级公共图书馆、党校体统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以及医院、部队、中小学图书馆共110余家图书馆,自愿联合发起成立了“首都图书馆联盟”,发挥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整合北京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同开展文化惠民服务。这项惠民政策无疑是对图书馆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联盟的主体单位,国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将发挥到最大的极限,读者服务也将随之得到不断的延伸。

服务标准化才能有效地提高服务兼容性。信息网络、服务网络的图书馆建设促进了服务的标准化、自动化进程。无论是馆内的服务兼容性,还是馆际间服务的流通互换,“读者卡”作为一个服务凭证,其前景让人憧憬和渴望,办证处的职能值得尊敬。读者证卡组的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毕德强.谈图书馆中以读者指纹代替读者证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l8(7):88-89.

[2]李晓宁.公共图书馆办证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之我见[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2):114.

古代传递信息的故事 篇10

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信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了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

烽火传递信息是非常快速的,在公元前1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几十万大军分路出击,以举放烟火作为进军的信号,仅仅一天的时间,这一信号就从河西传到几千里外的辽东。由于烽燧报警的迅速及时,知道明、清时代仍然沿用不衰。山东省的烟台市就是因为明朝在那里设置狼烟台,以防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 篇11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新增加的内容,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教材仅作了简要的概述和距离,并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

本节重点是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资料分析”列举了几种生物的生存、繁殖与生育和信息传递的关系,让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的结论。随后,教材载简要概述信息在调节种间关系时所起的作用。“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体现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中,对该节内容的描述是“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该条内容标准属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举出例子,能从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角度出发,说出信息传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能把信息传递与农业生产相联系,说出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样就能从宏观的角度,表述出信息传递的功能,进而体现它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据此及高中生物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四个基本理念,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突破策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要和前边所学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联系,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本部分教学中,利用教材提供了四则资料,在“资料分析”中,用以分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学生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的作用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一样,都是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同时,要说明生物间的信息传递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二、说教法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只在课堂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所以本课采用直观教学法、讲述法、指导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阅读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阅读、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知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ppt教学课时:1课时

三、说学法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新增加的内容,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建议同学们联系各种亲身体验和生活实际,理解信息传递的类型,充分理解信息传递的作用。联系课件,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理解信息传递的三个类型,讨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在预习时以信息传递的作用为主,突出自主学习和自主阅读,明确信息的类型、应用以及生活案例。

指导学生学会思维迁移,从不同案例和资料进一步巩固信息传递的类型,并从生活案例分析得出信息传递得重要性,完善生态系统功能的知识体系。

指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能力,从不同案例和资料进一步巩固信息传递的类型。

四、说教学过程

课题的引入:通过对“交流方式”中的生活事例做以分析与讨论,启发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怎么传递的?进一步设问:你能举出在生活中生物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例子吗?这样我们就很自然的把课题引入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设问:你知道在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有哪些吗?请同学们看课本,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要有哪些种类?

2、你怎样去辨别这些信息属于哪种信息类型?

3、你能举出这些信息类型的其他实例吗?并举出。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多提供几个案例,要求学生从教师所给的案例中,分析它们各属于哪种信息类型,你是怎么判断的?以加深对本部分知识的理解。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本的“资料分析”,要求学生从中得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这时教师要适时的点拨,给予小结,并引导学生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去分析信息传递,并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联系在一起,说明它们都是生态系统各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指出信息传递是长期的生物进化的结果。

学生了解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后,教师适时进行话题的转移,“我们学习信息传递,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它,谁能说出信息传递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方面的例子”?学生们这时就开始讨论了,他们可能做不出正确的回答,但他们却能举出生活中有关信息传递的许多例子。讨论几分钟后,让看看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吧?使教学回归课本,使知识得以沉淀,形成自己牢固的知识体系。(依时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最后,教师应当指出,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精巧的信息传递和联络,但是目前人们只能模糊地认识自然界的这种“对话”。信息传递是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定会取得更多的成果。

五、板书设计

六、效果预测

上一篇:学生会主席述职报告参考下一篇:保安工作职责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