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精选7篇)

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1

医药行业是我市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产业,对我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担负着服务城乡、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任。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医药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已形成了中成药、中药精制、生物医药、化学合成原料药及制剂和医疗器械及医药物流配送等门类品种较齐的医药工业体系,共有医药企业20户,主要产品有清开灵、生脉注射液、血液制品、复方苦参注射液、六味地黄丸等300多种。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8.8亿元。骨干企业有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振东金晶药业有限公司等。从发展趋势看,我市医药行业的比重逐年增大,正朝着成为全市新型工业化支柱产业的方向发展。

二、目前医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医药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知名品牌少,自主研发能力弱,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相对匮乏。

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活跃市场龙头,巩固种植基础,壮大工业支撑,打响文化品牌,全力推进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物流现代化、产品品牌化、管理规范化,构筑药业发展“四大支撑”,推促医药产业整体上档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医药行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实现我市医药强市的战略目标;医药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医药工业在全省全国地位争取进入前列。到十二五末全市医药工业现价总产值达到200亿元。

四、发展重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医药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突出特色,做大做强,突破性地发展医药产业,使我市的医药产业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力我争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医药产业基地。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品牌为核心,依据新型工业化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以中药现代化和生物医药为突破口,以医药流通为载体,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品牌创新,实现医药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医药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在全市形成六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平顺、壶关、屯留、沁县、沁源、武乡),五大医药优势行业(中药、生物制药、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医药物流配送),十大优势医药产品系列(清开灵、人血白蛋白、复方苦参、冻干粉针剂、神经生长因子、比卡鲁胺胶囊、L-苯丙氨酸、六味地黄妨、单味配方颗粒、依西美坦胶囊)的格局。到十二五末力争医药行业成为我省优势产业之一,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以太行药业为代表的中药现代化要向纵深发展,要研发一些新特药。随着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天然药物成为现代医药的发展热点,目前世界天然药物的销售额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为此,各国竞相采用现代技术研究开发传统医药,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因此要重点发展高效、速效、长效(三效)和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小)及贮存方便、携带方便、使用方便(三方便)的新型号中药,如单味配方颗粒,是继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之后的中药第四大支柱,是中医药领域的未来方向性产品。

以康宝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制药要向外围拓展。现代生物技术成为医药的发展方向。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对医药工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疑难疾病认识的深化,众多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问世,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将极大地改变医药工业面貌。世界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垄断国际生物制药市场,表明我国医药界在生物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的新一轮的竞争已经展开。因此要在人血白蛋白的基础上,加大神经生长因子、抗凝血酶、医药中间

体、L-苯丙酸胺、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及免疫缺陷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疾病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诊断试剂和生物技术药物等的开发力度。

以振东药业为代表的抗癌药要向扩大抗癌药物品种发展。目前癌症已上升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世界第2位“杀手”。自 90 年代初至今全球抗肿瘤药物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为12.5%,大大高于其他药物 7%的平均增长率,且增速还将提升。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的增长一直高于医药行业的增速,目前国内抗肿瘤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的医院销售额达到 90 亿元市场规模,预计未来我国抗肿瘤行业复合增长率将为 26%。由于抗肿瘤药物行业壁垒较高,市场份额主要被专业抗肿瘤药物生产厂商占据,市场集中度较高。因此要在现有抗癌药物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注射用盐酸头孢唑兰、来曲唑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新型抗癌药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我市医药产业发展的统一领导,进一步发挥市政府部门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建立市医药联合协调组织,由经委、发改委、药监、卫生、工商、财政等部门组成联合协调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医药产业发展中重大问题,加强宏观指导。

加快市医药协会的组建,强化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努力打造医药行业规范化、秩序化、文明化、国际化新格局。

(二)、实行科技兴药政策,鼓励技术创新。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与在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确定科技主攻方向,加大科研力度,利用国家政策,帮助企业建立国家、省级科技创新中心。

2、加强新药研发。积极支持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为目标,逐步建立新药自主研究开发体系,利用国家的支持政策开展新药研发。

3、加强和鼓励技术改造、技术创新。

有计划的对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对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在研发、立项、经费补助、新药审批及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上给予优先考虑。

(三)加大改革力度,规范企业行为,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力推行股份制改革,鼓励经营者持大股,购买企业组建大集团。

(四)优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2

1 城市生态现状

1.1 现状生态绿地

1.1.1 主要各类保护区分布情况

目前, 长治市共有各类保护区19处, 其中风景名胜区12处 (省级) 、国家森林公园3处、自然保护区3处 (省级)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处。

1.1.2 主要林地分布情况

长治市林地集中分布在西部的太岳山、东部太行山两大山系范围内, 各种林地总面积约3900km2, 森林覆盖率约为23%。太岳山森林植被较为完整, 太行山森林植被呈现破碎化的趋势 (见图1) 。

1.1.3 主要草地分布情况

草地分为高山草甸、低山草地两种类型。高山草甸分布于沁源县海拔较高的2150m以上的花坡牧场茶房山一带平台缓坡处;低山草地主要分布在各县 (市、区) 海拔800~1400m的石质、土质山区。

1.1.4 主要农田分布情况

基本农田集中分布于上党盆地西部、浊漳河南源、西源流域范围内, 面积约2700km2, 占市域总面积的19.8%。其中, 沁县、屯留、长子、长治县、武乡、壶关6个县境内分布较多 (见图2) 。

1.2 现状水源地保护

1.2.1 浊漳河源头自然保护区

该区位于沁县西北部, 总面积142km2, 核心保护区45.33km2, 范围涉及羊庄、漳源、西汤等5个乡。区内植物物种丰富, 种类繁多, 野生动物活动频繁。

1.2.2 沁源县东北部水源补给生态保护区

该区位于沁源县东北部, 总面积126.10km2, 该区是沁河及其流域主要的水源补给区, 区内水源充沛, 森林资源丰富, 与浊漳河源头自然保护区相连。

1.2.3 沁河源头自然保护区

该区位于沁源县西部, 区内植被覆盖较好, 动物种类繁多, 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森林植被生态系统, 是沁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1.2.4 辛安泉泉源重点保护区

该区位于平顺、潞城、黎城三县交界地带的浊漳河河床内。以浊漳河为轴线, 北起黎城县赵店桥, 顺浊漳河谷向下游, 至平顺县北耽车, 包括河谷两岸地带, 面积16.07km2。

1.3 主要河流水系

长治市域河流水系分为浊漳河水系、沁河水系 (见图3) 。

1.3.1 浊漳河水系

浊漳河属海河流域, 是市域范围内最大河流, 在长治市流域面积l0035km2。浊漳河分三源:浊漳南源, 浊漳西源, 浊漳北源。

1.3.2 沁河水系

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 发源于长治市沁源县, 源头分水岭高程为2300m左右, 沁河在长治市境内流域面积为2283km2, 河道水量来源主要是雨季积蓄的洪水径流和沟溪泉水, 河道流量受年份和季节影响较大。

2 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和保护

目前, 长治市面临着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弱化、经济结构转型艰难的困境。在城乡统筹、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人居环境建设等诸方面, 均需重新审视思路、制定策略。本版总体规划借山西省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东风, 全面优化城市发展策略, 助推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在市域生态建设方面, 抓住资源型城市特点, 充分发挥市域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层次分明、高效有序的市域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在城市环境方面, 通过“漳泽湖南进、老顶山外拓”, 构建漳泽湖郊野公园和老顶山郊野公园, 进而形成环抱中心城市、连接周边县城的大公园体系, 并构建绿道系统。

2.1 市域生态绿地规划

2.1.1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根据长治市市域的实际情况和已经建设的区域, 将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从生态要素中选出八类重要的, 具体是陡坡地区、高海拔地区、主要河流廊道、大泉泉域、土壤侵蚀地区、植被保护地区、基本农田、地质灾害地区, 同时提出了具体的管制措施。

2.1.2 市域生态绿地规划

市域生态绿地分为生态片区、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三个要素。生态片区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一级区共12处, 主要是山地、丘陵、主要河流走廊等区域, 重点是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 促进生态环境多样化, 加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提升生态绿地的生态价值。在保护的前提下, 可以进行适度的旅游活动, 建设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 但要控制其规模, 并且在指定区域内。二级区共6处, 主要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域, 对基本农田进行最严格的保护, 禁止一切与农业耕种无关的活动在此区域进行建设。生态廊道和节点地区主要是保护现有廊道、加强对二级和三级廊道的生态保护, 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 进一步提升植被覆盖度。严格控制城镇在此区域的建设强度和规模, 保证各城镇能够获得充足的、清洁的氧气 (见图4) 。

2.2 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大公园体系规划

总体规划中对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绿地水系开放空间实施保护与利用分区管制, 构建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大公园体系, 包括郊野公园系统和游憩绿道系统, 并对漳泽湖提出生态保护与修复 (见图5) 。

2.2.1 郊野公园系统

规划将郊野公园划分为东山山系山地公园、浊漳河水系湿地公园两大板块。

东山郊野公园系统是将城市东部自然山体区域整合而成的郊野公园系统。共有6处山地郊野公园, 从南至北分别是:羊头山—慈林山山地郊野公园、老顶山山地郊野公园、黄沙岭山地郊野公园、三垂岗山地郊野公园、风和岭—马鞍山—富山—仙堂山山地郊野公园、老爷山山地郊野公园。山地郊野公园布置服务区和游览区, 服务区应设置在交通便捷、用地条件适宜且非资源环境保护区范围内。内容可设置民俗体验、田园观光、体育健身等活动类型及相关小型服务建筑;结合周边的村镇布置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游览区为山地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 活动主要是结合游人的体力及不同需求, 开设不同性质的游步道, 如自然教育和林木研习等设施设置和服务 (见图6) 。

浊漳河水系郊野公园系统是将浊漳河水系主要河流、水库、湿地及其滨水区域整合而成的郊野公园系统。共有9处湿地公园, 分别是:太行湿地公园、漳泽水库湿地公园、浊漳河南源湿地公园、浊漳河北源湿地公园、浊漳河西源湿地公园、岚水河湿地公园、绛水河湿地公园、淘清河湿地公园、石子河湿地公园。浊漳河水系郊野公园内开展各类游览活动, 应符合水系核心保护区、水系生态缓冲区的相应要求。滨水区域允许设置游憩绿道, 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等, 鼓励以自行车骑行、徒步游览为主的户外休闲游憩活动内容。滨水区域以外可结合周边的村镇、农田、林地开展田园观光与采摘、户外休闲等活动。

2.2.2. 游憩绿道系统

结合长治当地自然条件与生活特点, 规划中将绿道游憩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小型机动车游径、自行车游径、步行游径。小型机动车游径主要针对使用者的交通工具包括小型机动车、摩托车及其他山地交通工具。自行车游径主要针对使用者的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车、轮滑鞋、滑板等。步行游径主要针对散步者、观察研究者、野营者等步行通过游憩绿道的使用者。规划中结合资源评价与城镇游憩需求分析结果, 提出9条游憩绿道线路。1号绿道为精卫湖—白松林—浊漳河南源—太行湿地公园—漳泽水库—浊漳河—仙堂山;2号绿道为羊头山—老顶山—风和岭—马鞍山—富山—仙堂山;3号绿道为浊漳河北源—浊漳河—太行水乡;4号绿道为老爷山—文王山—马鞍山;5号绿道为老爷山—黄沙岭—风和岭;6号绿道为屯绛水库—绛水河—漳泽水库—三垂岗—卢医山;7号绿道为盘秀山—鲍家村水库—岚水河—太行湿地公园—主城区—石子河—庄头水库;8号绿道为太行湿地公园—陶清河水库—西堡水库—太行山大峡谷;9号绿道为太行湿地公园—主城区—黑水河—黎都公园—陶清河。

2.2.3 漳泽湖生态保护及修复

漳泽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保护优先, 预防为主, 防与治结合;保持湖泊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湖泊生态景观;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 有节制、有区别的开发滨湖地区;严控漳泽湖环湖地区及上游地区的城镇和产业发展, 限制农业和工业生产强度, 保护水质。

加强湖区生态修复, 要合理开发湖泊水资源, 保证生态用水, 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优先实施湖泊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 禁止围湖造田、围湖养殖等缩小湖泊水面的行为。采取生物控制、放养滤食鱼类、底栖生物移植等措施修复水域生态系统, 加强生态湖滨带和水源涵养林等生态隔离带的建设与保护。对主要入湖泊河道、河口进行综合治理, 实施生态恢复。

3 保护规划的建议和实施

3.1 保护规划建议

3.1.1 完善经济政策

市委、市政府要制定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 激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定价体现出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即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与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等给予支持。推广绿色信贷, 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保证项目顺利建设。

3.1.2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 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逐步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县与县 (市、区) 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引导生态受益县 (市、区) 与保护地区之间, 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

3.1.3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市委、市政府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追究, 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 实行终身追责。

3.1.4 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 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市民生态文明意识, 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 加强资源环境宣传, 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 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3.1.5 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 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 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 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

3.2 规划的实施

市委、市政府依据省政府批准的新版城市总体规划, 正在逐步落实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具体项目有:长治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5年行动计划、长治市主城区“三河一渠”建设项目、长治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长治市主城区应急水源保护及管网项目等。长治市正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生态建设方面的示范项目, 推动全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工作在上台阶、水平 (见图7) 。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篇3

杭州融韬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环保、低碳、生态观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城市规划设计工作要对环保意识、生态观念和低碳发展有科学地体现,要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一个重点的方面加以着重考量,应该在规划设计科学化、绿色容积率规模化、生态规划设计精细化、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化的基础上,将城市发展和生态建设统一起来,形成其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征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体系,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本文就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由于我国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到各个方面中,因此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趋势。因此,我们要响应中央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地发展,满足人们向往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含义和特点

1.1生态城市规划的含义

现代生态城市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生态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城市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和计划,基于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以生态学、环境学、城市学、社会学、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合理地确定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建设生态区城市建设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布局的合理设计等,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问题,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2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

1.2.1生态城市具有流转作用。城市现代化的塞础设施为人类、物质、资源等的运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当各类流达到快速流转时,就可以降低生产中的经济损耗,减少对城市生态的污染。

1.2.2生态城市具有整合性。生态城市除了要有适宜生活的良好环境,还要能够在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要注重人类、自然、社会这三方面的协调,不能为了谋求任何一方的发展不顾其他两方面存在。

1.2.3生态城市的环境质量指标具有国际性。全球对于生态城市的环境质量有公认的标准,只有加强管理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类资源,才能使城市的环境质量包括绿化率、污染率、管理水平等达到国家标准。

1.2.4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其和谐性主要体现在人、生态环境、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中。生态城市主要给人类提供了自身发展所需的环境,而这种充满人类文明的文化气息恰是生态城市的内涵。

二、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准则及要求

现代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为设计理念的思考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以及保持和维护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主要目的是利用自然生态过程的循环再利用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做现代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和要求:

2.1合理布局,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不污染环境,规划和设计的时候,我们将努力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原则,从源头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2.2优点和缺点并存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

2.3从自然生态的制衡,自我调节的生态的概念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将设计融入到城市当地自然中去,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积极推广先进的生态技术去处理生活排泄物及生活垃圾,推行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坑塘湖河的坡岸绿化,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三、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实现生态优先的方法

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离不开居民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向公众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使生态观念深入人心。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保护生态环境平衡,使生态优先拥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然后再通过城市规划的图纸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行动当中,通过政策来实现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优先原则。

3.1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对于人类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关乎人类的兴衰。人们长期以来都缺乏环保意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意义,牺牲环境来追求经济利益,使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严重受污染并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和环保理念,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渠道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3.2生态对于人们来说就在身边,生态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生态优先提供法律支持。建设良好的生态平衡的社会,政府应该成为生态建设的主导力量。政府通过制政策、加强监管、建立环保执法部门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有效地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

3.3以往的城市规划设计已经不适应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当代的城市规划设计应根据城市生态资源环境的特征来确定和规划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和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城市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现在的发展,还要考虑城市长远发展的目标。

四、现代生态城市规模的规划设计

首先要考虑的是人口规模。确定人口规模不仅需要考虑到未来人口增长的规模,还要考虑到满足人们一定生活质量的合理化的人口规模。同时由于人口具有较强的流动性,除了要考虑固定的人口分布规律,还要考虑到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人口变动的规律。这样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可以确定较为合理的人口规模,以免因规划不合理,人口骤增导致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失衡。

其次,需要考虑城市规划用地的规模。改变原来的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去评价用地情况的方法,从生态的角度来评价用地的类型,将不适宜做建设用地的区域、需要对建设用地进行宏观控制的区域和适合做建设用地的区域划出来并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控制标准。现代生态城市在规划设计中,还应结合本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人口的规模合理设计城市道路结构和城市产业发展,加强社区的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饮用水源地、保护河流和水库、保护风景旅游区等;还应重点预防,综合治理工业污染、交通污染和生活污染,对污染进行集中控制;加强绿化区、烟尘和噪声控制区的建设等等,确保城市规划设计以生态优先的原則进行实施。城市规划设计中,也要注意考虑到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现代生态城市也应在确保城市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条件下,加强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生态城市的涵义与特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原则、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指标体系的探析与思考,将生态思想、低碳经济理念充分地融汇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的生态化与低碳化的发展进程,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荣金.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2]朱锡平,陈英.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J].财经政法资讯,2007,(02).

[3]叶麟珀.浅议生态城市规划[J].山西建筑,2009,(14).

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4

关于开展“加强作风建设,整治庸懒散奢”

专题自查整改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长治市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加强作风建设,整治庸懒散奢”专题自查整改活动的通知》(市直纪发„2013‟2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改进我馆工作作风,严明工作纪律,提升办事效能,增强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工作水平,结合我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整治平庸提高能力,以整治懒惰提高效能,以整治散漫凝心聚力,进一步转变我馆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履职能力,积极营造“真抓实干、忘我工作、奉献岗位”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领导

为有效组织开展“整治庸懒散奢”专题自查整改活动,决定成立馆“整治庸懒散奢”专题自查整改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董成文(馆长、党支部书记)副组长:王建宏(支部委员、副馆长)周建芝(馆长助理)

成 员:靳路萍 程永 陈美 申飞月 牛爱云 申飞月 郭雷霞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周建芝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开展整治庸懒散奢专题自查活动的日常工作。

三、整治内容

(一)学习不够,缺乏创新能力。在工作能力上突出治“庸”,大力整治全体干部职工中存在的业务不精、能力不强、标准不高,不敢直面矛盾、不善攻坚破难、不愿争创一流,得过且过、平庸无为等突出问题。重点治理不思学习、眼界狭隘,缺乏群众观念、高高在上,贪图享受、讲究吃喝、无所事事,不讲原则、满口大话空话等消极现象,切实提高干部正确执行政策、抢抓发展机遇、勇于创先争优、善做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二)纪律散慢,办事效率不高。在办事效率上突出治“懒”,大力整治全体干部职工中存在的缺乏激情、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工作不主动、服务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重点治理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马虎应付、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消极现象和工作效果不好,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工作时有疏漏等问题,切实激发全体人员的昂扬锐气和实干精神,提高工作积极性、自觉性,增强效率,提升效能。

(三)不敢担当,执行力低下。在工作作风上突出治“散”,大力整治全体干部职工中存在的心浮气躁、纪律涣散,精力不集中、班子不团结、谋人不谋事、谋职不尽职等突出问题。重点治理心胸狭窄、指手划脚、怨天尤人,迟到早退、空岗串岗脱岗、上网聊天、上班不务实,“吃拿卡要报”,妨碍工作秩序、贻误工作等消极等现象。切实把全体人员的思想、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投入到求实求效中去,严明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凝聚工作合力。

(四)作风不实,群众观念不强。在廉洁意识上突出治“奢”,重点整治全体干部职工中存在的不严格执行、厉行节约规定,公务开支大手大脚,公款大吃大喝和公款娱乐消费;公车私用、公车私驾、公款旅游;大操大办和参与大操大办;参与打牌赌博或为打牌赌博提供条件或场所等现象。切实把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贯穿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加强廉洁自律,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和以权谋私的行为。

四、整治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整治庸懒散奢专题自查整改活动,使我馆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工作效能明显改进。

(一)工作纪律明显加强。严格执行组织纪律,遵守各项 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二)精神状态明显转变。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理念牢固树立,工作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工作和服务满意度有较大提升。

(三)行政效能明显提高。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及时到位,各项工作协调推进。每一项工作都力争做深、做实、做细,同时把服务质量与提高服务效率结合起来,力求 又好又快完成工作任务。

(四)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做到各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 并得到落实,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进一步完善。

(五)履职能力明显提升。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强化程序意识,严把办文、办会、办事的各个环节。实现优质服务,工作进度全面加快,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业务水平明显提升。

五、步骤措施

(一)自我剖析,查摆问题(3月20日— 4月10日)采取群众评议、专题座谈等方式,对照我馆存在的问题,集中排查,重点查找干部职工在学习、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三个“实施办法”和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的情况进行自查,重点要在精简会务、简化接待、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遵守工作纪律“五不准”和廉洁自律等方面下工夫,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党员领导干部根据自查情况,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自查自纠和群众评议,找准问题根源,明确整改方向,形成剖析报告。

(二)整改完善,建章立制(4月11日—5月10日)自查整改必须要挨着科室摸查挨着科室整改,针对自查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要边查边改,能立即整改的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规定期限,创造一切条件进行整改,特别要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准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的解决问题,在自查整改中要不断完善制度、细化制度,根据整改的要求重新修改和建立新的制度和规章,推动我馆各项工作在管理机制 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

(三)提炼亮点,总结上报(5月10—5月20日)整理汇总在专题自查整改活动中的工作材料,认真对我馆整治庸懒散奢专题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通过对相关材料,特别是整改落实中出现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分析提炼,形成有一定特色的整改总结报告。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充分认识开展“整治庸懒散奢”专题自查整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细化责任,将开展专题自查整改活动 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周密部署,务求实效。要按照专题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自查自纠和落实整改,确保“整 治庸懒散奢”专题活动的开展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三)完善措施,接受监督。在专题自查整改活动实施中,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监督,对于群众对“庸、懒、散、奢”的行为进行的举报和投诉,并及时进行查实处理。

(四)统筹兼顾,促进工作。要把开展“整治庸懒散奢”专题整改活动与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要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既抓住重点阶段重点环节,集中整治突出问题,又要加强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衔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首要加强的党性修养。我们要切实加强学习,转变工作作风,克服工作中满于现状、工作粗糙、作风漂浮,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办事能力和工作效率低等现象,克服自身的“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加强共产党员的自身修养,用优良作风以身作则,弘扬正气,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为全面推进长治市城建档案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5

施情况总结报告

**市2001—2005年依法治市规划实施情况总结报告2007-02-01 11:11:2

2××市2001—2005年依法治市规划实施情况总结报告

××市依法治市办公室:

根据今年依法治市总结验收工作安排,我把××市实施依法治市第二个五年规划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治市“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

我市是2001年开始实施依法治市第二个五年规划的,五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市2001—2005年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规划》的要求,把依法治市作为

全市一项重要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我市的依法治市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1、全市成立有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把依法治市工作列入各单位责任目标,并且每年年初召开依法治市专题会议,对工作目标进行分解布署,半年有督查,年终有总结。各镇办、各单位也都相应成立有组织,将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单位系统的责任目标,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使此项工作有了很好的组织保障。

2、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重视依法治市工作,将依法治市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听取汇报,开展视察,有力地推动了依法治市工作的向前发展。五年来,市委四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听取依法治市工作汇报,并对依法治市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工作作出了明确的决议和意见。市人大5次组

织部分市级人大代表及人大各工委主任,对依法治市工作进行专项视察,并到市环保局、检察院、地税局、××镇等地实地察看,尔后又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审议《依法治市工作报告》;市政协把视察全市法律服务市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组织政协委员及公、检、法、司主要领导一行20余人,对全市的法律服务市场进行了专项视察,对规范我市法律服务市场提出了很好的(请登陆政法秘书网)意见和建议,极大地促进了依法治市工作。

3、重视依法治市办公室的内外部环境建设,经费落实及升格问题,在组织保障上为依法治市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002,依法治市办公室的专职副主任升格为副科级,这在××市*县区也是第一家,并且将普法经费由原来的每年2万元增加到按人均元的标准及时拨付;为依法治市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5名,宣传车一台,电脑、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传真机等设备

一应俱全。

(二)普法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按照“四五”普法和“二五”依法治市工作规划,在坚持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的基础上,采用举办法制讲座、组织普法宣讲团讲课、实施干部普法合格证,开展“法律五入”、“千名政法干警下基层”活动,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下乡活动等形式,促进全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讲法。五年来,共组织副科级以上干部法律知识讲座8次,培训干部5000多人次;为基层、为企业讲法制课15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60万人次;2002年适时开展了“千名政法干警下基层”活动,共抽调公、检、法、司、单位干警、信访单位职工1000人次,送法下乡5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20万份,上法制课60场次,接待咨询3000人次;2003年开展领导干部“百场基层法制讲座”活动,共有包括我市在内的副处级领导80人参加了基层讲法活动,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借助于“”全国法制宣传日,组织市直包括公、检、法、司、工商、国税、地税、环保、国土、建管、教育、民政等单位在内的2000余人次参加了“”大型宣传活动4次;借助“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都开展“送法下乡”,历年来共展出宣传版面200余块,发放普法书籍20000余份,普法宣传资料50万余份,并且足迹涉及全市的16个镇及200多个行政村。使普法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在中小学校,开展聘任法制副校长活动,为每个学校配备一名兼职法制副校长。几年来,共为全市中小学生上法制课近千场次,使中小学生很好的受到了法治思想的教育;借助每年的基层干部培训,有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等单位组织,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专门的法律知识培训,四年来,由超过2800人次的基层村级干部参加了正式的法律培训班,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水平。

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和市直各专业法部门配合,开展了《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土地管理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双拥”法律法规、财会法律法规等的学习考试,探索出了一套普及专业法学习的好路子,几年来,共开展专业法学习考试8次,参加人员5万人次,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法职能部门的宣传效果与力度,同时也为专业法普法拓宽了道路。

(三)全市上下的法治意识明显提高。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人心和普法工作的有序开展,全市公民的法律意识发生了质的变化,广大干部职工、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自觉或非自觉的学习到了法律知识,并把学习法律知识当作是一种时尚,学以致用。据统计数字显示,全市所有的大中小型企业、个体企业都自觉与律师及法律服务人员建

立有固定的联系方式,1000多家企业聘请有常年法律顾问。私人律师卡在我市推开之后,聘请私人律师的多了起来。政府部门也把律师参与政府行为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摆上了议事日程。

(四)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各级各部门认真执行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行为逐步规范,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行政许可法》颁布施行以来,政府行为更加规范,市里投资300万元建立了新的行政审批中心,使进驻该中心的单位超过30个,对需要进行审批的行政项目一律到该中心去办理,减少了中间环节,方便了广大百姓,从而也规范了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提高了政府机关在百姓心中目的形象。司法工作方面,公安机关5年来破获了一大批重特大刑事案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4058人,逮捕3663人,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人民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市

法院五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28757件,审结27134件,二审改判率和发回重审率由原来的11%下降到3%,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与此同时,我市加大了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使其主动接受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的视察和评议,五年来共有超过10个以上的执法单位接受过视察和评议。市纪检委、市纠风办每年都要进行行风评议,对执法单位的执法状况和为民服务情况让老百姓进行公开评议,评议结果全市公布;市委市政府适时召开了执法情况质询会,要求执法单位的负责人当场回答群众代表提出的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并给群众代表满意的答复,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参加了会议,执法情况质询会的开展,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公正执法、依法行政。

(五)基层和行业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依法治理作为依法治市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单位高度重视并卓有成

效开展了工作。在各镇,镇党委政府把依法治镇、依法治村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狠抓落实,并与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普促治,普治并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连年来,在搞好普法宣传、依法治理工作的同时,各镇还适时开展了创建依法治理示范村、示范学校工作,并且有包括××镇××村、××镇××村等在内的七个村、八所学校荣获××市命名的“依法治理示范村”、“依法治理示范学校”荣誉称号。2002,按照司法部、民政部的文件精神,适时开展了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工作,截至目前,有××村(××镇)和××庙村(××镇)获得了省级民主法制示范村荣誉,××办的××村、××村,××的××村,××镇的××村,××办的××村等荣获了××市的民主法制示范村荣誉。各局委按照要求,在搞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均成立有单位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把依法治理融入日常工作,制定责任目标,分级督查落实。市国土局、建管局、市检察院、市教委、市工商局等

单位把依法治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分解,抓好落实,有专人负责,定期与市依法治市办联系,作到上情下达,下情上知。重要系统重点行业的依法治理不断深化,涌现了一大批依法治理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六)法律服务工作更加完善

目前,我市有一个公证处、*个律师事务所所、××个法律服务所、100多名法律工作者。他们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为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几年来共代理各类诉讼案件12000多件,非诉讼案件5000余件,为基层上法制课1800余场次,为全市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市公证处办证7000件,建公证联络点51家,办证合格率100%。市法律援助中心认真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条例》,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50余件,接待来访1000人次;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各镇办司法所与司法局垂直,所长全部升格为副科级待遇,并

按照全国标准司法所的要求建立,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五年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71件,调成3143件,调成率达96%以上。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但距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当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如:对农村基层干部、社会流动人员群体普法方面,工作难度较大,方法不多,落实欠缺;全市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发展仍不平衡,普法死角仍然存在;依法治市工作力度不够,氛围不浓,宣传力度欠缺;依法治市工作责任目标需要进一步强化、量化。依法治村工作有待于统一、规范,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工作力度不大,基层人员有畏难情绪,任务完成有一定难度。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方法,克服畏难情绪,争取使“五五”普法工作做的更好!

二、对制定“五五”普法工作规划的

建议:

1、建议国家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的普法措施,使领导干部的学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带头依法办事。

2、继续使用并进一步加大《干部普法合格证》的使用效力。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理范文 篇6

《城市规划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考试科目,内容是关于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知识,城乡规划学科知识,城乡规划体系知识,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形成的知识,城乡规划编制的知识,城乡规划实施的知识。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所具备的城乡规划理论知识的状况,包括对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对城乡规划制定、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的熟悉、掌握、了解程度。

1.城市与城市发展

1.1城市与乡村

城乡“二元”化,收入差异大,单向集中,公共资源供给失衡

1.1.1☆☆☆☆☆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

城市相对乡村存在,要素聚集,动态变化,系统性

1.1.2☆☆☆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

集聚、生产效率、生产力、职能、物质形态、文化观念

1.2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2.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资源开发、科技创新、全球化、文化特质

1.2.2☆☆☆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

1.2.3☆☆☆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单一多中心,平面——立体,生产——生活,分离——连续

自然、社会、经济、政策

1.3城镇化及其发展

1.3.1☆☆☆熟悉城镇化的含义

农——非农

1.3.2☆☆☆熟悉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7个方面:

1)农业剩余贡献;2)工业化推动;3)比较利益推动;4)制度变迁与促进;5)市场机制导向;6)生态调控;7)城乡规划调控

1.3.3☆☆☆熟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

1)持续、加速、健康发展;2)东快于西,南快于北;3)城市群,城市圈;4)特大城市的国际化

1.4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关系

1.4.1☆☆☆熟悉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核心与基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1.4.2☆☆☆熟悉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载体与表象)

1.4.3☆☆☆熟悉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4.4☆☆☆熟悉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

米利都、希波丹姆、维特鲁威

2.1国外城市与城市规划理论

2.1.1☆☆了解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希腊(公共场所)、罗马(炫耀与享乐)、中世纪(城堡、教堂)、文艺复兴(古典广场)、君主专制(放射轴线、广场、宫殿)

2.1.2☆☆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2.1.3☆☆☆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2主2辅)

2.1.4☆☆☆熟悉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

2.2中国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

2.2.1☆☆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

2.2.2☆☆了解中国近代城市发展背景与主要规划实践

2.2.3☆☆☆熟悉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

2.3当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2.3.1☆☆了解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趋势

2.3.2☆☆☆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2.3.3☆☆☆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3.城乡规划体系

3.1城乡规划的内涵

(对一定内城市)

3.1.1☆☆☆☆☆掌握城乡规划的概念

3.1.2☆☆☆熟悉现代城乡规划的基本特点与构成基本特点:综合性、政策性、民主性、实践性

构成:法律体系(核心)、行政体系(职能分配、行政管理)、工作体系(编制与实施)

3.1.3☆☆☆熟悉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3.1.4☆☆☆熟悉规划师的角色与地位

1)调控、保障;2)协调,改善环境

3.2我国城乡规划体系

3.2.1☆☆☆熟悉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3.2.2☆☆☆熟悉我国城乡规划行政体系的构成横向与纵向

3.2.3☆☆☆熟悉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体系的构成编制(组织、审批、内容)、管理(实施、项目——用地、工程——划拨与出让、督察——行政监察、立法监察、社会监察)

3.3城乡规划的制定

3.3.1☆☆☆☆☆掌握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

3.3.2☆☆☆熟悉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程序

3.3.3☆☆☆☆☆掌握城乡规划编制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总体——分区——纲要

总体——分区——逐步深化

详细——控制性

详细——修建性

3.3.4☆☆☆熟悉城乡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

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4.城镇体系规划

4.1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4.1.1☆☆☆☆☆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

4.1.2☆☆☆☆☆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

编制——互动;实施——公示;修改——互动;修改详规——相关人

4.2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

4.2.1☆☆☆熟悉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4.2.2☆☆了解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5.城市总体规划

5.1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5.1.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指导与调控城市的重要手段,有公共政策的属性

5.1.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原则: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2)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

3)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

4)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5)统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和方法

5.2.1☆☆☆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程序

现状调研(踏勘、访谈、区域调研、收集汇总、现状分析)、基础研究与方案构思、纲要、成果、评审

5.2.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方法

定性、定量、空间模型

5.3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

5.3.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的内容

5.3.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内容与方法

(自然、人工、现状、政策)

5.3.3☆☆☆熟悉城市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内容与方法

1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分工与发挥的作用

基本职能,对外,对内(非基本职能)

2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发展中处的地位与主要职能

1)内容:对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

2)依据:从城市在区域中的职能,内在基本因素两方面确定

3)方法:定性为主,定量为辅

5.3.4☆☆☆熟悉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的内涵

5.3.5☆☆☆熟悉城市规模预测方法

5.3.6☆☆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其他专题研究

5.4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5.4.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5.4.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要求

5.5城镇发展布局规划

5.5.1☆☆☆熟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6个: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其它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生态旅游用地 生态适应性:鼓励开发区、控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主体功能区:优化调整区、重点控制区、适度开发区、控制发展区

5.5.2☆☆☆☆☆掌握划定规划区的目的及其划定原则

目的:控制城市建设

原则: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可操作

5.5.3☆☆☆☆☆掌握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类型

6种:集中、带状、放射、星座、组团、散点

5.5.4☆☆☆☆☆掌握城市空间布局选择的基本方法

城市布局原则:

1)城乡统筹

2)功能协调、结构清晰

3)依托旧区,紧凑发展

4)分期发展,留有余地

5.6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5.6.1☆☆☆☆☆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的标准

10大、46中、73小

5.6.2☆☆☆☆☆掌握各项城市建设用地间的相互关系及布局要求

5.6.3☆☆☆☆☆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分布的特征

5.6.4☆☆☆☆☆掌握城市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的关系

5.7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5.7.1☆☆☆熟悉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5.7.2☆☆了解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要求和方法

5.7.3☆☆☆☆☆掌握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网络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7.4☆☆☆熟悉城市交通设施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交通枢纽设施、立交桥、停车

5.7.5☆☆了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5.8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5.8.1☆☆☆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5.8.2☆☆☆☆☆掌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

5.8.3☆☆☆☆☆掌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

5.9其他主要专项规划

5.9.1☆☆☆熟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功能(247),绿地人均9平方米,公共绿地7平方米,内容(249)

5.9.2☆☆☆熟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的主要内容

5.9.3☆☆☆熟悉城市防灾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5.9.4☆☆☆熟悉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分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

5.9.5☆☆☆熟悉城市竖向规划的主要内容

5.9.6☆☆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

5.10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5.10.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文本要求

5.10.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图纸要求

5.10.3☆☆☆☆☆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附件要求

5.10.4☆☆☆☆☆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6.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的意义:

1)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2)发挥城市宏观调控作用

3)加强城市监督管理

6.1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与任务

6.1.1☆☆☆☆☆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

行动计划、落实的重要步骤

6.1.2☆☆☆☆☆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任务

6.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

6.2.1☆☆☆☆☆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

6.2.2☆☆☆☆☆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成果要求

7.城市详细规划

7.1控制性详细规划

7.1.1☆☆☆☆☆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环节,管理的具体手段,协调利益的平台

7.1.2☆☆☆☆☆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1)确定用地界限

2)规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

3)提出城市设计的指导原则

4)交通的布局与衔接

5)工程管线的布局与确定

6)土地使用管理

7.1.3☆☆☆☆☆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7.1.4☆☆☆☆☆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7.2修建性详细规划

7.2.1☆☆☆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具体的建设安排,用以指导建筑设计与其它工程设计

7.2.2☆☆☆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内容

7.2.3☆☆☆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

7.2.4☆☆☆熟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要求

8.镇、乡和村庄规划

8.1镇、乡和村庄规划的工作范畴及任务

8.1.1☆☆☆熟悉镇、乡和村庄规划的工作范畴

8.1.2☆☆☆熟悉镇、乡和村庄规划的任务

8.2镇规划的编制

8.2.1☆☆☆熟悉镇规划的内容

8.2.2☆☆☆熟悉镇规划编制的方法

8.2.3☆☆☆熟悉镇规划的成果要求

8.3乡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8.3.1☆☆☆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的内容

8.3.2☆☆☆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

8.3.3☆☆☆熟悉乡和村庄规划的成果要求

8.4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

8.4.1☆☆☆熟悉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的内容

8.4.2☆☆☆熟悉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的成果要求

9.其他主要规划类型

9.1居住区规划

9.1.1☆☆☆☆☆掌握居住区规划的目的与作用

9.1.2☆☆☆☆☆掌握居住区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9.2风景名胜区规划

9.2.1☆☆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任务

9.2.2☆☆了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内容 文本、说明书、规划图纸、基础资料汇编

9.3城市设计

9.3.1☆☆☆熟悉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9.3.2☆☆☆熟悉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好建筑的六个标准:

1)秩序与统一

2)表达

3)完整性

4)平面与剖面

5)细节

6)整合10.城乡规划实施

10.1城乡规划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

10.1.1☆☆☆☆☆掌握影响城乡规划实施的基本因素 分为5个方面

1)政府组织管理

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 篇7

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 我国的小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城市建设在城市结构、景观风貌正趋向雷同, 千城一面。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街道、城市建筑正被程序化的开发吞噬, 城市文脉、肌理、自然生态特征正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消失。吴良镛先生把这种现象评价为“史无前例的建设高潮与建筑创作的贫困”。随着新型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阶段主要内容是合理规划城市用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强调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从宏观层面确定城市的规模性质和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等所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 侧重城市用地的二维平面组织。欠缺从空间上规划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另外, 制度上, 关注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成了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中的真空地带, 而且高高在上的法定地位以及冗长的修编程序这两道门锁, 使得总规在空间塑造上所犯的错误往往成为下位规划的“依据” (张敏, 吴敏, 2008年) 。

城市设计是一项对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景观质量进行研究的工作, 是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手段, 他体现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 尤其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研究, 对塑造城市整体空间形象特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城市设计的引导有利于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构筑一个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框架, 其丰富的理论内容、综合的学科体系, 将给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使其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提升。所以,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需要引入城市设计的理念, 以城市总体规划原则为指导, 从城市全局层面为城市发展制定战略与框架。

2 案例现状解读

独特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空间特色形成的基本条件, 是挖掘和提炼城市空间特色的基本要素。

2.1 自然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 太行山中段东麓。地处北纬38°09′~38°45′, 东经113°31′~114°15′。平山县东临灵寿县, 南同鹿泉市、井陉县接壤, 西与山西省五台县、盂县毗邻, 北与阜平县相连, 距省会石家庄40公里, 县境东西宽65.9公里, 南北长67.2公里, 总面积2643.65平方公里。

平山境内有驼梁、天桂山等16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光禄山距平山县城3公里, 风景优美, 山青林秀, 植被丰盈, 清代平山县县令汤聘曾赋诗, 把光禄山誉为“平山八景”之首。平山县城内有滹沱河的分支冶河纵贯南北, 紧邻县城东北角有黄壁庄水库。平山县城拥有抬头见山, 出门遇水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并以冶河做骨架分为东西两区。

2.2 历史文脉

平山县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是石家庄第一旅游大县。境内有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单位70多处, 有奇峰、溶洞、河湖、瀑布、森林、温泉等自然景点300多处, 拥有8处国家4A级旅游区 (西柏坡、天桂山、驼梁、东方巨龟苑、沕沕水、藤龙山、白鹿温泉、西苑享水湾) , 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中山国遗址、万寿寺塔林) 。其中文庙、西门外遗址和华北人民政府旧址均位于平山县城内。

2.3 空间形态

自1984年有城建记载以来, 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城市形态逐渐完善, 城市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1998年以后, 城市发展迅猛, 大中型建设项目相继落户县城。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拓展方向为向北、向西, 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平山县城由冶河一分为二, 东部为老城区, 西部为新区。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 城市用地紧张问题开始凸显, 城市面临新建设空间选择是跨过朔黄铁路向西发展还是利用西区原有的土地在冶河周边发展, 跨不跨铁路发展成为了本次规划的核心问题。现状老城区城中村较多, 居住用地占主导, 土地利用率低, 公共服务设施沿街布置, 未能形成公共中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 亟待旧城改造升级。西区现状建设用地已经不能满足县城未来的发展, 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3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平山县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 在河北省的小城镇之中并不多见, 如何使其自然禀赋在打造城市特色中发挥作用, 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成为了本次总体规划的重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提出城市设计的理念。重点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做文章。本次规划按照“山—水—城”三者和谐发展模式即:“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城得水而灵”。吴良镛先生认为, 应用城市设计的理念主要从以下两个宏观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指导:一是城市的形态与结构:山水格局、生态环境、城市慢行交通。二是城市形象与特色: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山水环境、各片区形象特色。

在城市设计策略上笔者主张自然优先, 保护并彰显城市优美的山水环境。加强对山体、河流等自然环境保护, 加大自然山水空间向城市开敞度, 提高其可达性, 通过山水感知路线组织、空间视廊与视域设计、景观轴线安排, 景观节点的保护, 达到“显山”、“露水”、“增绿”, 建造山、水、城有机共融的特色空间环境。在城市整体景观空间系统, 对建筑高度、色彩、视觉廊道、节点培育等城市特色空间塑造上给予指导。

4 设计对策

4.1 特色结构——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空间骨架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主要是城市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适当安排新的结构元素的能力。城市发展、结构为先, 完善的城市空间形态包括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 对城市未来长远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城市空间特色结构是展示城市空间特色的主要形式, 是提高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本次规划用地强调适度紧凑、以节能节地为先。平山县城的特色结构框架概括为:“一带、两轴、两核、四区”。

“一带”是指联系两岸的冶河滨水风光带。是平山最重要的城市生态廊道、代表未来平山城市形象、满足人们来平山休闲游憩等综合功能。结合滨水蓝色廊道以及滨河绿色生态廊道, 将城市南面光禄山山色引入城区, 共同组成滨水绿色通道。与城市绿地系统相融合, 提供大众的行为活动空间, 体现鲜明视觉形象。

“两轴”是指跨越东西两岸的冶河商业发展轴和建设大街行政文化发展轴。这两条轴线是城市形象的展示轴线。沿路景观由老城区风貌景观逐步过渡到新区风貌景观, 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城市与自然的和谐。

“两核”是指东区的商业中心和西区的行政文化中心。商业中心是片区内最有活力和人口集聚的区域, 集休闲购物、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 在整体空间构成上宜打造丰富多彩和异常活跃的景象, 建筑风格应体现现代感, 力求形成繁华的商业地带。行政文化中心构成应尽量大方得体、庄重安静, 建筑造型富有亲和力, 在近人尺度上注重细节刻画。行政文化空间主要位于进城高速引线建设大街两侧, 是城市对外连接快捷的通道, 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轴线, 建筑风貌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化气息为目标, 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

“四区”是指规划范围内的东区、中区、西区、南区。四大片区通过水系和铁路来隔离划分, 形成相互交融和渗透的花园城市格局。其中, 东区是指冶河以东的平山县城, 是平山县城发展的起源, 该片区以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为主;中区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区, 该区的主题风貌为现代风貌, 体现城市发展进程的动力;西区是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 该区的风貌主要体现城市积极向上的繁荣景象, 展示城市的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南区是县城的工业园区, 本区宜发展循环经济, 规划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 厂房建设以节能省地型为主, 以避免污染黄壁庄水库的水源 (见图1、图2) 。

4.2 特色系统——营造城市整体景观风貌

4.2.1 亲近“水”——蓄水托城, 展示城之秀美

激发冶河的滨水活力, 充分发挥冶河对县城环境的效益, 以及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对整个城区的功能进行优化整合, 从而使滨水地区产生巨大的聚合力, 通过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并激发社会活力。结合现有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 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 如林荫步道、娱乐休憩场地、儿童娱乐场、游艇码头、观景台、赏鱼区等, 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采用点线面线结合的方式。线——连续不断得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点——在这条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 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小品、古树;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 如滨河公园、文昌公园的建设。这些室外空间与文化商务建筑相配合。采用细节的设计手法, 着重提升城市的步行环境。道路设计上在路面和河岸之间保留一段距离, 在居民社区和冶河之间形成新型生活化社区, 提供比车行道更简便的步行通道, 方便人们进入冶河的滨河带。

4.2.2 引入“绿”——依山建城, 彰显城之神韵

在城市规划中以水系为结构骨架、通过滨水步行绿化带联系各公共空间节点, 形成城市的开放空间系统。主要包括沿河绿化带的拓宽改造和重要节点空间的城市设计, 建设城市绿廊和绿肺。

城市绿廊:以冶河和马冢河绿化景观带为核, 通过打造建设大街, 将县城南面的光禄山风光引入城市, 显山露水, 建设景观林荫大道, 以主要道路绿化为脉, 形成贯穿县城的生态廊道。在城区外环营造环城防护林带, 给城区造就生态安全格局。

城市绿肺:冶河河岸及河道凸凹处, 设置多个滨水广场和公园, 结合滨河公园两侧场地和功能布局, 使冶河滨水的湖光秀色向城市敞开和渗入。结合城市的大型生态廊道建设公园绿地, 利用生态廊道将其串联。

4.2.3 挖掘“文”——人文兴城, 修养城之性情

挖掘文化, 凸显城市文化品质。城市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本次规划中主要从三个节点挖掘城市的内涵。将平山县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有机的结合起来。

主题广场:平山有悠久的历史, 是古代中山国。革命圣地西柏坡坐落在平山境内,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重视城市人文特色的更新与重塑。充分挖掘平山的文化资源, 结合滨河公园建设具有革命意义的主题广场, 集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主题人文纪念景观公园。

文庙广场:平山旧城作为平山的历史遗存, 应尽可能保留其历史本真性。规划延续旧城历史街道和胡同的肌理, 恢复和修缮现状较为完好的文庙片区;改造周边衰败的区域, 将旧城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积淀的街区。

西直门外遗址:保留现状遗址, 充分利用滨水环境规划西直门外遗址公园, 结合冶河桥东商业轴线良好的地理环境位置规划商业服务街区, 提升滨水地带的活力, 形成环境与效益的良性循环。商业建筑由北向南逐次递减, 形成优美的滨水建筑界面 (见图3、图4) 。

5 结语

在小城镇建设中, 由于规划区界、分区层次、信息量等工作范围相对较小, 根据对城市空间特色的构成要素体系分析可知。更宜提倡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一体化的设计 (吴松涛、贾梦宇等) 。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引导和控制必须贯穿从城市总体到建筑单体的所有空间层次。总体城市设计与各层城市规划的衔接, 其法定地位的确立有待于在未来进一步研究确定, 但其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对城市形象的指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摘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给城市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许多城市建设了大广场、宽马路、高楼, 却缺乏独特的个性和特色;在城镇建设中, 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打造自己独有魅力、塑造城市特色?本文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特色危机, 提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引入城市设计的理念, 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结合平山县具体实践, 利用平山县周边有山、城中有水、山水绕城的独特优势, 利用他的自然禀赋、历史文脉对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特色的塑造进行初步探讨。打造“河为脉、山为骨、绿为体、文为魂”的城市特色。

关键词: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山水城市

参考文献

[1]汪坚强, 程晖.自然优先、构建山水特色城镇[J].华中建筑, 2009 (9) :106-110.

[2]鲁赛, 夏南凯.理想空间 (37) :总体城市设计[J].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70-75.

[3]李全宇, 钟舸.试论江浙中小城市特色重塑[J].城市规划, 2007 (4) :23.

[4]陈必树.具有优秀山水资源的小城市规划探讨[J].福建建筑, 2010 (8) :14-16.

[5]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平山县城总体规划 (2012-2030) .2013.

[6]张洪宇, 周波, 王波.基于山水格局的城市特色研究——以绵阳市为例[J].规划师, 2007 (4) :31-33.

[7]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平山县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2020) .2009.

上一篇:小学消防安全清剿火患工作方案下一篇:级部主任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