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通用10篇)

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 篇1

—赤峰市 翁旗 白音套海中心小学学生课余活动有特色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的减少,农村学校开始实施布局调整,学校的服务半径大大提高,在学校附近的学生要求寄宿的明显增多;也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儿童”的增多,他们往往把学校作为寄宿孩子的首选场所。此外,部分家长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他们认识到在学校寄宿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可以更多地接受学校正规的教育,还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使大部分农村小学建成了寄宿制学校。白音套海中心小学,就是2007年4月由7所村小学合并建成的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有学生660人。白音套海中心小学建校后学校的食、宿、学、娱管理,包括学生餐厅、学生宿舍、晚自习的管理和组织学生开展课余生活,成了学校的难题,尤其是寄宿学生的课余生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学生学生年龄小,独生子女多,留守儿童多,离家最近的十几里,最远的七八十里远,且大多数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实际。由于这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都非常差,稍加放松,便出现问题。如何对寄宿制学生课余进行有效管理,如何尊重学生生命主体,使学生在离开家庭生活后,能较快地融入学校生活,探索以人为本理念在寄宿学生课余生活管理方面的新突破,是学校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白音套海中心小学从以下环节入手,不强化管理、1

科学管理,取得了可以的成绩,受到了教育主管理部门、社会、和家长的普遍好评。

一、统一认识、精心设计、科学实施课余活动

学校经过反复研究、研讨,制订了周密具体的学校课余活动实施方案,并通过班主任会、科任教师会、音、体、美教师会等使全体教师达成广泛共识。从学生起床、午饭后,到晚上时间较科学详细明确地安排了学生的课余活动内容。做到了活动内容、活动场地、活动组织人员、活动要求“四明确”,为了加强对课余活动的管理,学校要制定课余活动计划和管理制度,要求做到:

1、定人员: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愿报名参加某类活动,或统一组织开展某项活动,每个小组选派两名具有各方面特长的教师为指导教师,保证小组活动的时效性。

2、定场地:根据小组的活动特点,每类活动都安排有固定的场地或教室。如果分阶段进行活动,场地也可一室多用。这样保证了小组活动有阵地。

3、定时间:对各类活动的开展时间,进行周密、合理的安排。根据各类活动的特点,科学安排时间。时间有长有短,也可将时间分成几个阶段。

4、定内容:各类活动的内容以自编自选为主。要求每类活动的指导老师要根据活动的目的,灵活设计具体内容,提出活动设计方案。学校在学期末,结合活动实际效果,评选一批最佳活动设计方案

5、定奖励:为了提高教师对课余活动指导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学校每学期,对活动的开展进行评估和考评,对组织好、措施得力、学生提高快的活动的指导教师和取得显著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

全校教职员工思想统一了,目标明确了,措施得力了,有力促进了学校课余活动的开展。

二、根据课余时间段,安排不同内容,既丰富学生生活,又增强 吸引力和凝聚力

如:每天早晨起床后,由生活教师组织学生叠被、搞宿舍和担卫 生、洗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组织上早操等。午饭后,生活教师组织活动等。

下午学生放学后的时间最长,有好几个小时,为让寄宿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学校成立了写作、朗读、绘画、音乐、棋类、体育、科技、书法、英语等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参加,没个兴趣小组都配备几名教师作指导,每天活动一小时,从下午4:30到5:30开展活动,让学生都有时间和空间得到锻炼,充分发挥特长。晚上从6:50分到7:40分,老师组织学生到图书阅览室图书,看电视,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兴趣。由此培养起儿童喜欢校园,热爱学习的情感。

每天上、下午的间操课时间,除了左眼保健操、国颁操外,还大力开展了区域活动,成立了秧歌队、歌舞队、武术队、百人合唱队、演唱队,每到活动时间,各个活动队在相应的的区域,开展各自的活动,整的校园里,人声鼎沸,歌声、欢笑声、音乐声、锣鼓声、此起彼伏。秧歌队的“东北大秧歌”、“欢庆锣鼓”等节目受到了总校的表奖;歌舞队的大型歌舞“欢庆六一”“好日子”、“小白船”、“新疆舞”、“小燕子 ”等节目获得了总校和上级的好评; 武术队的“中华功夫”、“武术操”等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课余时间里,孩子们个个心情舒畅、开心快乐、积极踊跃、精神饱满,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张扬个性,发展特长,不断提高学生个人素质。

在开展课余活动过程中,活动形式做到大统一,小自由,以激化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将寄宿制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融为一体,使其学习成为一种娱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素质。

学校为了不断提高课余学生效果,定期举行各种比赛活动,定期进行总结、表奖,使活动成为学校的一种长效机制。几年来,学校对各种活动表奖人数达1500多人次。2009年学校体育队在全旗体育远动会上获得获得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写作组有38名同学的作文在赤峰市《文苑报》发表,有20多人在全国作文竞赛中获奖,绘画组有106多名同学的作品在各种竞赛中获奖。

四、培养良好习惯,配合教学,促进学生学科学习

白音套海中心小学科学有效地实施学生课余活动,养成了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了配合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校创办了校内刊物《七彩生活》,学生非常高兴,积极写稿,学校不定期出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共有200多篇学

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 篇2

关键词:寄宿制小学,课外阅读,运行模式

我校是一所城镇寄宿制实验小学。2013年创办后, 学校积极探索适合寄宿制学校统一管理并切合学生阅读实际的课外阅读模式, 通过实践探索构建了“一个目标, 两种方式, 三种活动”的课外阅读运行模式,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美与稳步推进, 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实现一个目标——补充阅读量,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背诵优秀诗文160篇 (段) 。如何充分发挥好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优势, 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补充学生地课外阅读量, 实现全面提高农村学生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但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整体课外阅读量较小。

二、通过两种方式——经典诵读和非经典阅读

学校组织人员编印经典诵读校本教材《阳光诵读, 快乐成长》, 囊括小学生必背的《三字经》《弟子规》《古诗词》《千字文》《笠文对韵》《近现代诗歌》等内容, 分学期按周次要求学生每周必背相关内容, 利用课前3分钟, 早读、午读、晚读时间完成背诵内容。课外阅读安排在课间、饭后读书活动时间进行。

三、凭借三种活动——开展集中阅览活动、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组织课外阅读评比活动

1. 开展集中阅览活动。

学校为了有效开展课外活动, 调集人力、物力加强和完善自己的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 从而满足学生的读书欲望, 为学生开辟一条图书借阅的主渠道, 做好课时调控, 课外阅读列入课表。学校规定:学生在校的集中阅读时间为早晨上课前及上午第一节早读课, 下午的课外活动和饭后活动时间。并制定教师伴读值日制, 每班学生在学校规定集中阅读时间内, 均有一名教师在班内伴读, 帮助学生解疑释难, 维持阅读秩序。

2. 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

每周开设两节课外阅读指导课, 语文教师利用课外指导课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指导学生读书方法, 评价学生读书情况等, 进一步巩固课外阅读效果。

3. 组织课外阅读评比活动。

学校每学期以语文教研组为载体, 开展一系列课外阅读和经典诵读评比活动, 激发教师和学生诵读与课外阅读的热情, 并使各种评比常态化, 有效推进课外阅读深入开展。通过对读书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查, 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做到计划有落实、过程有记载、活动有主体、结束有总结。同时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节、读书班会活动、读书知识竞赛、优秀读书笔记、“书香班级”和“阅读之星”等评选活动, 确保读书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模式为寄宿制小学生搭建了课外阅读的平台,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由量变 (阅读量) 到质变 (读写能力) 的迁移, 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 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 亲近母语, 陶冶情操, 营造了浓浓的书香校园。最可喜的是一次全校诵读比赛中低年级学生能够将《三字经》《弟子规》记于在心, 高年级学生能够将《千字文》《笠文对韵》等内容背得滚瓜烂熟。

通过“寄宿制小学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123运行模式“的推进”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 而且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许多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各种指导课外阅读活动的方法策略。例如杨立中老师总结探索出了课文引伸、榜样引路、活动激情、巧设悬念的模式, 他采用选读法、精读法、略读法、读书笔记法等方法, 收到了良好效果。不仅如此, 教师还拓宽渠道, 让学生多读, 各班都开辟班级图书角, 教师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 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 课间课余随时借还, 十分方便, 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 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 可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 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 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 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还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广览博采, 为我所用。个别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家庭图书角”, 开展“家庭读书竞赛活动”和“家庭图书漂流活动”, 营造读书氛围和家庭图书的利用率。在课外阅读指导的探索中, 教师边实践, 边学习, 初步形成了各自的授课风格, 李宏斌老师录制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爱的教育》和俞琳老师的《读书乐园》已上传至公共教育资源平台, 供全国教师交流学习。

在课外阅读活动的“123”运行模式下, 学生课外阅读热情高涨, 随处可见学生读书的身影, 课前诵读、课后阅读, 国学风尚蔚然。教师不仅总结出许多课外阅读方法和渠道, 还积极探索课外阅读评价方式, 进一步巩固课外阅读效果。全校共评出100多名读书星, 共奖励100名经典诵读优秀小明星, 10个班级被评为课外阅读优秀班级和经典诵读优胜集体。在此基础上各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有计划地开展有自己特色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陈莉莉老师开展每周一荐活动:每天每人都要选读一篇学生作文, 小组评议, 每周每组向其他学生推荐一篇好文章, 被推荐者在下周阅读课后半时段读给全班同学听, 或抄写展示在“阅读书法”展栏里, 互相交流。梁存胜老师开展课前三分钟朗读活动:每周五节语文课前, 轮流大声朗读3-5分钟, 故事、散文、小诗、经典、习作……只要内容健康, 能够表现自己的朗读水平, 使自己得到锻炼就可以。一人朗读, 其余学生认真倾听, 听后并指出优缺点, 教师做出最后的评价。甘世梅组建语文兴趣小组, 负责收集学生文章, 定期评出每月“读书状元”、“创作之星”。赵瑞萍开展每月一次读书汇报活动, 依次为手抄报展览、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优秀作文展等。董正卫为学生建立读书档案库, 每周收集整理学生的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每周至少一次, 统一、规范) 等。柴洁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积极开展表彰激励活动, 根据对学生以及班级日常读书表现的综合考察, 每月按学生数的25℅评出当月的“阅读之星”, 学期末综合评定出“十优百佳阅读小明星”等, 学校呈现出书香萦绕、异彩纷呈的勃勃生机。

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 篇3

开题报告

延庆县第七中学—

———马晓燕

课题组成员:赵艳丽(中学二级)武鹏飞(中学一级)杨辉(中学二级)房超(中学一级)闫立华(中学一级)马晓燕(中学二级)李春霞(中学一级)李秀军(中学一级)

一、问题的提出:

(1)数学阅读的必要性: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个人终生学习的迫切需要。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数学教育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的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大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数学阅读,甚至不会阅读。

(2)学校生源的现状:我校学生有一大部分来自延庆最偏远的山区—千家店地区,距离县城大约80-90公里,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自3所乡属的农村中学,每班还有平均6人来自不同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而,我校有一部分学生走读,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校寄宿。无论数学阅读习惯还是阅读能力都存在着很大的欠缺。

(3)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我校是一所新建校,于2008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教委要求我们学校:“农村生源,城区质量”。较强升学压力的影响,几乎不容教师放慢脚步细细斟酌初中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每节课上教师们生怕学生做题数量少,都在最大强度的让学生做题,教师们深信“勤能补拙”。可想而知,学生的作业负担较重,学生几乎没有阅读课本和数学资料的习惯,缺乏数学阅读的兴趣。师生们几乎一致认为与其蜻蜓点水式的读读课本,也不会用心去领悟其中的内容,还不如多讲几个例题来得有收效。这就剥夺了学生阅读课本、数学资料的时间。同时,我校的半寄宿制特点导致农村的走读学生没有阅读的环境,寄宿在校的学生没有独立的阅读机会,都是在应付老师的额外辅导。

(4)在数学阅读中我校学生往往有这样的表现:读不懂题,不明白数学符号的含义;不能正确地分析图形,挖掘图形中所蕴含的信息;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能力差;不能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描述思维过程;更甚者见到较长的题干,学生一下子就产生了畏惧心理,根本不读。这些阅读上的困难往往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确定了研究“半寄宿制农村中学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二、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数学阅读 :

数学是一种语言,不过,这种语言是“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则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还是一

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甚至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阅读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这是从阅读的过程和阅读的性质对阅读的阐述。

(2)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有共同之处,即都需要认读、理解、鉴赏,都讲究阅读记忆、阅读速度、阅读技巧。但数学阅读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数学材料主要由数学语言组成。数学语言具有无歧义、简洁的特点,其中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数字符号语言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进行转译。(2)数学材料主要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来实现,具有严谨性。(3)数学语言、数学材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4)数学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阅读就是要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形成自己的数学观念,掌握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技能和问题解决、数学语言与信息交流等方面的数学素质。

(3)数学阅读的要求

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数学阅读有更高的要求。首先,由于数学语言和数学材料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数学阅读还要求读、写结合。因为一方面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而书写可以加快记忆;另一方面教材为了简约,数学推理、计算、证明的过程往往省略,因而常需纸笔演算、推理帮助理解;另外,阅读本身还需要做一些笔记,以加快数学知识的建构。第三,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数学语言的精确性、数学材料逻辑的严谨性要求我们对阅读材料要进行认真分析,弄懂含义。第四,数学阅读过程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数学阅读重在理解,而实现理解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因此,数学阅读要求大脑建立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

(4)数学阅读的界定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数学阅读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利用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在数学阅读中都有体现,数学阅读对阅读主体的要求甚至超过了一般数学学习中对学习主体的要求。这也正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认为:数学阅读是阅读主体对数学材料的积极能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包含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是人们从事数学学习的最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

三、研究对象:延庆七中----半寄宿制农村中学初中初一学生、初三学生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生数学阅读困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2.寻找适合半寄宿制农村中学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五、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第一阶段完成的任务:

1、文献研究法:由初一备课组长武鹏飞、初三备课组长:马晓燕,负责查找有关初中数学阅读能力方面的相关文献,分备课组组织教师共同学习。

2、问卷调查法: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别做初

一、初三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初一学生调查内容:解应用题方面遇到的困难。初三学生:解中考题时在做概率统计题遇到的困难。问卷分备课组命制,初一学生由:杨辉老师命制,初三学生由:闫立华老师命制。分为选择题和问答题两方面。

3、访谈法:由各任课教师在所教班级选取典型阅读困难的学生,做数学阅读困难分析的访谈。并做好访谈记录。

4、整理相关数据:

(二)第一阶段任务的目的分析:

1、学习研究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

2、通过观察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解题时的表现,仔细分析解决问题时产生困难的症结点,进一步研究我校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较差的原因。

3、查阅资料,了解基本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在其他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的方式;

(三)第一阶段的具体实施步骤:

1、问卷调查:初一学生调查:你在做应用题时有什么困难?为什么提到应用题就发怵?初三学生调查:做中考题的统计题时为什么属于中档题却不能很好得分?有什么困难?

2、确定访谈对象。

3、访谈并记录,做好统计工作。

4、整理记录并研讨,确定影响我校学生阅读的因素。

(四)研究方法:

我们的研究本着:立足校本,在学中做,在做中求发展,因而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网络检索,了解其他相关学校在数学阅读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为我校的校本研究奠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摸清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改进固化出新的教学模式。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堂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行动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检验、修正,边行动边研究,最终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五)第二阶段:根据各年级访谈记录,讨论培养的着手点、具体方法,确定各年及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

(六)第三阶段:教学实践研究

做法:

1、带领学生共同学习关于初中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丛书,寻找适合学生自身阅读特点的阅读方法。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实践、尝试具体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做好阶段小结工作,学生尝试使用这些方法后并反馈使用的效果,及时进行修正,寻求一种适合我校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七)第四阶段:总结、反思、结题

六、预期成果:

1、完善开题报告

2、整理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过程性文件。

3、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实录(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反思等)

4、小组成员每人交一篇实践性的高质量论文。

七、研究人员及分工:

组长:赵艳丽,女,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数学教研组长;

组员:武鹏飞,男,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初一组备课组长;

房超,男,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教学主任;

杨辉,女,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闫立华,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马晓燕,女,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初三组备课组长;

李春霞,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李秀军,男,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初二年级组长;

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一)组织保障。建立以科研主任为课题研究组组长的领导组织保障,还有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的核心研究人员,再加上积极热情一线教师研究队伍。

(二)学术保障。县科研室的研究专家经常来我校指导工作,我们一方面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加强校本教研;另一方面,学校将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接受专家培训,保障其教育理念、教育行为的正确、有效。

(三)经费保障

我们一方面申请经费的资助。另一方面,我校校长十分重视此课题的研究,列入经费预算,确保研究经费的落实。对参与教科研的教师购置相关书籍、教学设备等,优先保证经费,鼓励老师参加相关培训,对科研成 果予以相应的经济奖励。

(四)时间保障

课题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周三下午是课题组固定的研究时间,(五)物质保障

学校就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物质保障,例如: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必要的交通工具等。

九、参考文献

(1)丁华元;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2)丁霞;初中生数学阅读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高文君;韩联郡;田小现;;数学阅读能力构成及阅读教学原则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年36期

(4)邵光华,刘明海;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2期

(5)窦向凯;;数学课堂阅读指导研究[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6)张学君;岳也;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读书[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7)高文君;韩联郡;田小现;;数学阅读能力构成及阅读教学原则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年36期

(8)邵光华,刘明海;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2期

(9)许世红,罗华;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验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1年01期

办好寄宿制小学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4

办好寄宿制小学促进新农村建设

——关于××区××镇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思考

××区××中心小学××*

××区××镇面积157平方公里,是××区面积的一半,人口近5万人。全镇现有中小学校24所、中小学生6592人,占人口13.2。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6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教育强区的战略构想。如何实现区委的战略构想?笔者作为长期在基层小学工作的教师和人大代表,下面以××镇为例(该镇是××唯一的老区镇、典型的山区镇)谈谈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和集中办学的一些思考。

一、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必要性

1、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是顺应农村客观形势变化、满足农民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当前,农村人口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一是农村人口结构上,随着计划生育效应的显现,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小学适龄儿童急剧减少。近5万人口的××镇2005年小学适龄儿童仅353人,2006年小学适龄儿童也仅390人(不含炼化一体化拆迁安置户子女),只相当于峰值期的37,这一水平在今后一个时期将长期稳定。二是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负担不断减轻,农民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比以前更加强烈。这些变化,亟需农村义务教育进行适应性转变。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通过集中优势资源,为农民子女提供优质教育,符合广大群众的愿望。三是随着外出经商、务工的青壮年农民不断增加,其留在家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农村社会问题。目前,××镇农村青壮年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达2116人(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的803人,父母单方外出的1313人),留守子女的人数达到2000多人,农村学生二分之一强属“留守孩子”。而根据现在的趋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镇农村“留守子女”数量不但不会减少,还会持续增长。积极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使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让青壮年农民安心外出经商务工,将对建设新农村起到积极的作用。四是由于基础教育点多线长,政府投入有限,小学教育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多数农村小学举步维艰,设备极其缺乏。以计算机为例,××镇21所小学3956个学生,现有计算机230台,其中中心小学70台,村级小学160台,分布在6所小学,全镇生均只有0.058台。因此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使每一份有限的资源都用在教育的刀口上,促进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进而带动初中、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

2、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是改变农村素质教育实施难的现状,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必然选择。××区××镇的教育现状:一是校点多规模小。××镇人居十分分散,长期以来,为普及义务教育,在村和部分村小组兴办了村小和教学点,形成了村村办学的格局。截至2005年底,全镇共有小学21所,其中100个学生以下的学校5所,占24;最少的一所小学只有56人,最小班额为6人。学校布局分散,严重影响了教育投资效益的发挥。2002年以来,各级政府先后投入资金765多万元,改造12小学校d级危房11035平方米,新建校舍16694平方米。但由于学校较多,资金有限,目前全镇小学尚有d级危房6所3720平方米,同时尚欠历年危改资金467万元。二是导致教师既超编而工作量又大。从教师编制来看,2005年底,全镇小学共有教师289人,学生3956人,师生比为1:14,高于城区小学的师生比。从教学来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村小学规模小生数少,但班数不少,教师工作量大。部分小学不得不采取“包班教学”或“复式教学”方式,一个教师包揽了全班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因而,除了能开设语文、数学课程外,其他课程难以开全。部分小学没法完成义务教育规定的各科教学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对农村小学无异于一句空话。三是教学手段落后和教学时间不足。由于村级小学投入有限,教育设备严重缺乏,教学仍旧局限于“一支笔、一本书、一个黑板”。加上农村学生居住分散而且路途较远,上课时间得不到保证,新课程改革难以实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是落实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农业税的全面取消,政府公共服务的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其主要职能转变为抓“三基”,即抓基本国策、基础设施和基础教育。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应该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但农村小学布局过于分散,从根本上制约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其中

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但从目前××镇农村人口素质来看,由于村级小学教育质量低,势必造成广大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创办农村优质教育,让农村孩子享受城镇孩子同等教育待遇,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加

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因此笔者认为,应从××山区村落分散的实际出发做好规划,整合××教育资源,有计划地逐步撤并办学规模小的村小,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集中力量办好寄宿制小学,提高办学效益,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发展寄宿制小学的优越性

目前,全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已经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我市永春县在建设寄宿制小学方面已取得比较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农村寄宿制小学的举办,化解了农村教育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城乡教育和谐发展。

1、解决教育投入效益低下的问题。教育投入效益的提高是通过发挥教育资源的整合效应而实现的。一是整合了教育投资。撤并规模小的小学,实行集中办学后,能够集中资金投入寄宿制学校建设,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镇清美、汶阳、芦朴三所小学共有18班420位学生,三所小学的危房1650平方米。××区2005年对汶阳、清美、芦朴三所小学进行布局调整,在三村的区位中心汶阳村选址建新校舍,很好地把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结合起来。三校实行集中办学后,将投入资金165万元,建成一幢四层较高标准的教学楼(宿舍楼待建),汶阳小学新建校舍一旦建成,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不但满足清美、汶阳、芦朴三村教育需要,还将惠泽下炉、世上两村学生200多人,同时一举消除了下炉小学的危房。二是整合了学校资源。通过集中办学,既提高了学校的资产总量,又提高了教室、食堂、运动场、仪器设备图书的综合利用率。汶阳、清美、芦朴三所小学共有学生420人,三校18班平均班额仅23.3人,实行集中办学后按12班开设,平均班额达35人。三是整合了师资。目前,汶阳、清美、芦朴三所小学共有教师30人,师生比为1:14,三校均没有音体美、英语、自然专职教师。集中办学后,只需教师25人,可减少教师5人。同时,通过优化组合,教师各尽其才,既实现了教师专业化、教学专科化,又解决了音体美及英语等学科师资短缺的矛盾。

2、解决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难的问题。集中办学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搭建了新型平台。学校旺盛的人气、优化的师资、齐备的设施条件、使音体美得以开齐,小学英语、信息技术等课程得以开课,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得以全面实施,为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同时,学生生活、学习都在学校,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培养。

3、解决农村孩子和“留守学生”就学难的问题。一是解决了青壮年农民的后顾之忧。××区很多青壮年夫妇外出经商、务工时最放心不下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的干脆带在身边上学,既费事又影响孩子的学习。二是解决了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读不起书的问题。农村一部分弱势群体,如孤儿和没有生活来源的残疾夫妇,他们吃饭穿衣都成问题,没有能力送孩子上学。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后,家庭贫困学生无需缴纳任何生活费用,可以全免费上学。三是实行集中办学后,杜绝了部分偏远教学点隔年招生的现象,确保了农村适龄儿童正常入学。

4、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缺乏教育公平投入的有效机制,重“锦上添花”,轻“雪中送炭”,加上学校布局分散,农村小学之间的办学条件差别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让农村学生享受城镇学生同等的教育待遇,并且实行生活补助,这是继减免农业税后农村受益面最广、最直接、最公平的一项改革。这项改革有效缩减了城乡教育差别,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从根本上促进了教育公正和社会和谐,实现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

三、××区××镇发展寄宿制小学实行集中办学的对策及建议

1、坚持科学规划,强化政府引导。一是实行分步推进。政府要把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来抓,采取分步推进、平稳过渡的办法,避免因集中办学引起学龄儿童辍学和教育质量下降。二是充分尊重民意。不论是并校寄宿或是集中办学,都要求镇和学校组织干部、教师,深入村组、农户,召开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和学生家长座谈会,宣传政府的政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达到基本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确保撤并校的顺利实施。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政府专门成立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区××镇2005年秋小学生3956人,2006年秋3436人,2007年2694人,2008年2358人。其中2007年生数减少最多,以后基本上稳定在2300人左右。按分步推进原则,建议从2006年秋起用四年左右时间完成××镇小学布局调整任务,把现有的21所小学调整为4所,保留7个教学点。调整规划为:

2006年秋(保留19校):撤清美、芦朴小学,并入汶阳小学。

2007年秋(保留10校3个教学点):撤世上、下炉小学,并入汶阳小学。撤白潼、秀溪、小坝、燕山小学(四所学校约230个学生)并入中心小学。土型、樟脚、寨后三所小学高年级学生120人并入前欧小学,三所内山

小学保留教学点。

2008年(保留6校5个教学点):撤松园小学,并入中心小学。撤邱后小学,五社小学高年级学生43人,并入驿坂小学。黄田小学高年级学生37人并入前欧小学,黄田保留教学点。

2009年(保留4校7个教学点):路口小学高年级学生47人,溪西小学高年级学生40人,并入驿坂小学,路口、溪西保留教学点。

保留校点的基本情况:

⑴保留的四所小学为:中心小学、前欧小学、汶阳小学和驿坂小学。中心小学和前欧小学为寄宿制学校;汶阳小学和驿坂小学位于教学片中心,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但要为路途远的学生提供寄午。中心小学宿舍楼在建,预计2006年8月完工,但学生食堂还要进行二次装修,其他生活设施也还要投入资金添置才能使用。前欧小学宿舍楼已建,也存在与中心小学同样的问题。

⑵选择前欧小学为寄宿制学校,不选樟脚小学为寄宿制小学的理由:前欧小学已具备寄宿制学校的基本条件,该校2005年列为区危改项目校,已建成一幢四层32间的师生宿舍楼,可供约150个学生住宿。学校有三层18间教室、40台电脑室,围墙、水泥球场、机井等。学校在324国道旁,交通方便,樟脚、寨后、土型三村已通公交,可以直达该校。而樟脚小学现有两层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各一幢,围墙不完整,没有水泥球场,20台电脑大多无法使用。作为寄宿制小学,还要投入几十万元建设学生宿舍楼,完善围墙等相关设施。

⑶保留的七个教学点为:路途比较远的内山五所小学分别为土型、樟脚、寨后、黄田、五社。办学条件比较好且可开成班的两所小学分别为路口、溪西。

2、财政重点投入,保证办学条件。一是适度集中使用资金。把教育、扶贫等各项专项资金进行适度集中,实行重点投入,保证农村寄宿制小学基础设施的资金。二是无偿划拨资产。将被撤并小学的校产采取出租、公开拍卖等形式,所得资金全部无偿划拨给农村寄宿制学校。三是保证农村寄宿制小学达到“七有”,即有规范整洁的校园、有比较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有满足需要的卫生食堂、有干净卫生的生活用水、有宽敞安全的宿舍、有方便卫生的厕所、有符合标准的医务室。

3、建立助学机制,确保集中入学。一是实行生活补助。严格控制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费收取标准(没有现金可抵交大米),财政对寄宿学生按适当标准每月给予生活补助,对特困生则免除包括生活费在内的所有费用。二是强化贫困学生寄宿的保障机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提高“两免一补”覆盖面。其中特困学生的生活费全部由财政负担,解决农村学生因贫辍学问题。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早晚管理 篇5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小学寄宿制产生的背景,然后笔者通过自身五年的住校生管理经验,分析了当前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然后阐述了山区小学根据自身条件,如何解决当前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管理

现阶段,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外出经商挣钱,导致一大部分农村少年儿童成为留守儿童,所以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寄宿制小学特有的优势,有助于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学习,让他们得到在家无法得到的照顾和管理,使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快乐健康成长。

我校是地处铜梁县最偏远的农村山区小学,学区面积广,道路崎岖,学生上学困难;而且近80%的学生家长都是由于家庭贫困常年在外务工,大部分少年儿童都是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他们放学后的学习和生活得不到健康的管理。鉴于这种情况,我校于2004年秋期开始就实施小学生寄宿制学习,出于学校工作安排,我担当学生寄宿制管理也已经5年,对寄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作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

一、当前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地广人稀的山村小学来说,学生实行寄宿制学习确实是一件好事情,不但方便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减轻了农村留守老人照顾孙辈生活的负担;但是寄宿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也同时加重了学校的师资安排和住宿不便,存在许多的管理问题。

1、学生住宿条件差,宿舍不达标给住校生管理带来不便 由于寄宿制学校现在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寄宿制学校校舍面积基本上都不达标,学生宿舍也不达标,比如我校在开始实施寄宿制时,就是将教室改造成学生宿舍使用,一间宿舍同时住三四十名学生,宿舍内无供水和厕所,学生洗漱极不方便,晚上更是要跑到离宿舍一两百米的厕所进行大小便,更别说热水和澡堂了,使学生住校期间无法换衣服、洗澡;学校没有配建学生餐厅,学生只能露天就餐,这些不利因素,必然给住校生的日常管理带来不便。

2、偏远山区教师力量不足,缺乏住校生管理师资,住校学生放学后处于无人看管状态

从小学放学之后,一直到第二天小学生开始上课,这一大段时间都属于寄宿制学生在校生活和学时间,这段时间比小学生白天在学校上课的时间还长。如果学校不加强管理,这段时间的寄宿学生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经过一天的教学活动之后,大部分教师已经离校返家,由于偏远山区的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在维持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后,往往抽不出师资力量来管理放学后住校生的活动情况,这时候的寄宿学生经常就处于一种无人看管的状态,他们随意安排着这段时间,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就容易出现如学生随意出校门、相互之间做危险游戏等问题。

3、寄宿学生缺乏纪律意识,生活懒散,生活卫生习惯差,给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在学校寄宿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因素,以及多数是留守儿童的原因,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自理能力差,他们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在家里没有进行良好的培养,所以他们在学校寄宿时,对自己的生活和卫生习惯都不注意养成,如学生的脏衣服、臭袜子乱扔乱放,有的学生住校期间从不漱口、洗脸洗脚等等,以至于一走进学生寝室,就有一股刺鼻的怪味。而且由于寄宿学生以前在家里都是由家长监管,对作息时间和作息制度没有一定的认知,所以在住校的过程中,容易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安排不遵守,晚上不按时睡觉,早上又不按时起床,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住校生各项活动,生活学习懒散。

4、住宿生的管理经费没有保障,也将导致学校对住校生安排管理师资时放不开手脚

住校生一天24小时吃住在校,用水、用电、及维修等的费用开支大,管理老师的管理费没有得到落实,而目前学校的公用经费十分有限,根据近几年来的管理经验,每生一年的管理费用两百元左右,久而久之将造成学校负新债,给学校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困难,这样就会导致学校不可能安排充足的师资来对住校生进行管理,造成对住校生的管理松懈。

二、解决当前住校生管理问题的方法

1、规范学校住校生管理制度,重点抽调师资对住校生进行管理 宿舍是住校生走出教室之后的家,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这里也需要和谐,需要温暖,需要快乐,学校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幸福温馨的环境,使他们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在这个家里享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真情也回报真情,提升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但同时也要加强宿舍管理,规范化学生生活行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制定宿舍各种管理制度。制订《内务检查记录表》、《寝室公约》、《住校生作息制度》等制度,利用开学典礼、每周升降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班会等时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学习等让学生人人知晓学校校规校纪,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二、抓宿舍“军事化”管理。训练学生做到:毛巾叠成一条线、口杯摆放一条线、牙刷倾斜一条线、被子摆向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盆桶摆放一条线;室内整洁做到:地面无纸屑、墙上无印迹、室内无垃圾、桌内无杂物、窗台桌面无积灰、桌面无涂刻。使宿舍就像在军营里的一样整洁。通过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克服生活懒散、拖沓、杂乱无章的生活作风。形成生活有节奏、有规律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一生受益无穷。

第三、增强住校生管理的师资力量。期望上级部门能够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让学校能够安排专门的住校生生活管理老师,从放学时开始,对住校生进行时时跟踪管理,不能发生管理脱节情况,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住校生在学校产生的问题。

2、开展丰富多彩的住校生文娱活动,加强对住校生的课余安排和管理

陶行知先生1921年在《中国教育实验之必要》一文中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学生课外生活的方向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思想、品德、道德素养的发展。所以课余生活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放学开始到学生晚上睡觉的一大段时间里,学校只有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寄宿学生在休闲和娱乐中,获得社会经验而进入社会,从而获得身心舒畅、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和个人成长,进而确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这几年中,我校组织住校学生分别开展过象棋比赛、篝火晚会、讲故事等等活动。

3、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硬件资源让住校学生健康成长,让学校有限的资源为住校生服好务

农村偏远山区小学的教学硬件资源虽然比不上城区学校,但是自从举办了寄宿制之后,学校就利用晚辅时间组织住校学生到图书室看书,阅读各类课外书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学校还利用有限的几台电脑,为住校生安排了一间亲情聊天室,让学生通过网络与家长进行视频聊天,让住校的孩子时时感受来自父母的关爱,同时也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使“亲情聊天室”真正成为住校生与父母情感交流的“亲情之家”。

4、上级部门加大寄宿制建设投入,完善寄宿学校基本设施建设,有利于住校生的生活和学习

为了改善寄宿制学校住校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只有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资金和人力保障,认真落实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让学生有符合标准的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饮用水、厕所、学生澡堂,切实解决好寄宿制学校的维修改造和学生“就餐难、如厕难、住宿难”等问题。

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 篇6

一、班主任是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者

如今在农村地区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受宠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生活自理能力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适应学校的生活方式等, 这些任务毫无推卸地落在了班主任老师的肩上。

二、班主任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

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偏差, 如, 依赖性强、自控能力差、以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等等。面对学生的种种心理偏差, 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中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与开导, 使他们学会合作、团结, 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

三、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 作为农村学生, 他们多数是留守儿童, 学习习惯往往比较差, 学习兴趣不大, 因此, 作为班主任必须指导学生课前如何预习, 上课如何听讲, 课后如何复习, 利用晨会课、班会课或课余时间进行指导, 让学生会学习,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班主任是学生的安全责任者

寄宿制学校由于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 每天学校的活动都在一套规定的严格模式之内, 学校生活单调而又枯燥, 学生有时会出现逃课或离校的可能, 班主任时刻要操心班上的学生是否全部到位。同时, 负责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安全、夜间就寝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课间休息安全、人身伤害安全以及设施隐患安全, 责任重于泰山, 这些都给班主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五、班主任是学校各项措施的落实者

对于寄宿制学校要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要制订相应的制度, 根据制度责任到人。在寄宿生的日常管理中, 从每天休息情况的检查、学生的宿舍卫生到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而这些规定在学生中的落实都需要班主任的督促与监督。

然而, 班主任也是普通的人, 也有自己的家庭、孩子需要照顾, 父母需要孝顺, 但是班主任因为平常住宿管理学生, 照顾家人的时间很少, 不能及时地处理一些家中事情, 常常引来家人的抱怨, 这也给班主任教师带来了很多的烦恼。

以上这些事都使班主任的工作和身心压力增加。谁为教师减压呢?笔者认为, 除了学校以及相关行政部门外, 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及时缓解压力, 劳逸结合, 轻装上阵, 这样才能潜心钻研、悉心教书、全心育人。

摘要: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以及城市化的建设, 农村学生急剧减少, 各乡镇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 一乡一校的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多。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充当起多重角色, 这使得他们的责任与压力倍增。教师要及时做好角色转换, 设法缓解压力, 这样才能完成教育各项教学任务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角色,压力

参考文献

浅谈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 篇7

[来源:巴东东壤中心小学 | 作者:刘宏宣 | 日期:2010

年3月29日 | 浏览2953 次] 字体:[大 中 小]

农村人口比较分散,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重新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大了校家距离。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耽误了很多宝贵时间,来到学校又疲惫不堪,对教学影响严重;时代特色的“留守”学生又比较多,在家与监护人缺少沟通不能进行有效管理,容易形成行为随便的不良习惯,影响在学校的学习。然而,在路途中又隐藏着很多不安全因素,又让校方和学生家长提心吊胆。为了学生减少不安全因素,学生溶入集体生活,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又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大多数乡镇学校都采用寄宿制。国务院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建设,同时加大对住校生的生活补贴,农村学校必然住校生增多。

根据一些观察调查发现,很多寄宿制乡镇中学在学生管理上存在这样一些弊端:

一、管理不完善,存在管理“缺空”。形成中午午休、下午放学后到晚自习前一段自由时间,缺乏有效管理,形成管理“缺空”,不能及时掌握学生情况,不能发挥预防为主,避免一些事件的发

生。

二、校园课外文化生活单调,不能吸引学生转移注意力。文娱活动太少,特别是下午放学后,这一段较长的时间,学校体育场地(如球场)和设备有限,并不是大多数学生都在进行学习,而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做一些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事,或想方设法出校门。

三、住宿设施不规范,后勤服务跟不上学生需求。寝室布局、设计不合理,不能发挥最好的管理效力。有的寝室在教学楼,教学区和生活区混合,不利于管理。男女生寝室区混合,相互影响;宿区夜间不能封闭或分散,不利于管理,学生容易外出或受到外界的影响。后勤服务在许多方面也没有时代气息,与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学校是全权监护人责任很大,同时关联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生源,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经过肤浅思考,结合一些学校较好的管理方式,浅谈住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与大家商榷。

一、细化管理,填补“缺空”。以班为单位分寝室,政教处对寄宿学生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项目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家长或监护人姓名、是否留守学生、留守学生家长务工地、家长或监护人联系电话。学生寝室内务统一要求,规范床上用品、洗漱用具、鞋等物品的摆放。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多关爱学生,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拉近距离,培育感情,定会亲其人听其话。学生有好的表现多表扬,同时报班主任、政教处进行表扬。有较大意外事件时,不但与班主任、政教处联系,还要根据登记表上的联系方式与家长或监护人联系,互通情况,这样减少环节,发挥时间效益,防止事态的扩展。寝室卫生、纪律每月进行评比,评出星级寝室,给予一定的物质方面的奖励。某些科目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少,对学生的管理效果不佳。全校教师参与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增进师生相互了解,发挥管理效能。方案一:安排老师值勤,监管中午午休、下午放学后到晚自习前一段自由时间的学生活动。方案二:学校安排教师值班寝室,校务值日、值日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共同生活。早晨起床时间由宿管人员和值周教师一起去检查起床情况,洗漱完后带领学生跑操,用餐时间维持秩序,中午午休、下午放学后与学生一起活动,晚上清点学生就寝人数,对请假情况与班主任联系核实,并清查就寝纪律。老师和学生接触多了,更了解情况,更有利教师教育学生。有老师在学生身边活动,不良行为必然收敛。以上两个方案都要制定值勤记载表,由值勤老师填写,发现学生不良行为一定要教育,不能轻视,学生的处理严格记档案,不能走过场,失去威慑力。事件采用逐级管理体制,校务值日处理日常较小事情,严重一点的事件交政教处,并充分与班主任联系沟通。值班教师、班班主任、政教处相互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当然学校也

应该给值勤老师生活上的方面。

二、丰富课外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学校或年级组充分利用学校场地或器材,搞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认为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生活有趣,避免他们产生出校门的想法。如年级组或班与班之间可以进行篮球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这样有一部份学生参与活动,有一部份观众,剩下还有多少会调皮呢。远程教育模式三的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可以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班主任大力引导学生进阅览室看书,阅览室购一些适合他们爱好的期刊,在下午开放。

三、规范实施,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宿舍不规范的尽量规范,即将改建或新建的,就要按标准化或高标准设计,以有利于住宿生的管理。创新开展后勤服务工作,尽量符合学生需求。引入社会化元素,比如,学校食堂可小炒,满足部分经济宽裕学生的口味;卖些小吃,变换口味风格等。让学生感觉伙食丰富,不到校外就餐,避免发生校外食品安全事件。

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 篇8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农村中学篮球课余活动开展的调查,分析了学校开展篮球运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推动学校篮球活动发展的建议:在经费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划拔一定比例作为农村学校篮球工作的专项资金,加大对学校篮球的投入;开展各种级别和形式的篮球比赛,形成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构建学校篮球与健康教育的新体系.

作 者:郭维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 “”(12) 分类号:G84 关键词:农村中学   篮球运动   课余活动   开展现状   建议  

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 篇9

汇 报 材 料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校于2010年9月份开始实施农村小学寄宿制工程。在一年多的实施工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此项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以制度为依托,规范管理细节

为使寄宿生管理有章可循,学校以“规范化、精细化”为支撑,以制度的完善为依托,紧紧围绕教、学、吃、住、行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构建了依法办学、民主监督、质量考核等评估体系,规范和细化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和各部门的管理职能,成立了校长全面抓,分管副校长、宿管教师、班主任具体抓,学生干部配合抓三级管理机制。

(一)在宿舍管理方面

我们老师轮流值班,按照《寝室管理机构流程图》确立了“消除管理盲点,规范管理细节,提高管理效能”的管理措施。针对寄宿生每天的活动,制定了《寄宿生一日常规》,要求养成“三个习惯”,即:礼仪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做到“三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摆放物品轻;督促“三个随手”即:就餐后随手刷洗碗筷、用水后随手关水龙头、生活中随手捡拾垃圾;检查“六个一条线”,即:被子、脸盆(水桶)、毛巾、菜缸、水瓶、鞋子摆放一条线。值周行政、宿管老师、寝室长按照《学生宿舍楼日常检查流程图》检查、督促、指导学生按时起床就寝,折叠被褥,洗脸、洗脚、漱口、打扫卫生,规范摆设生活用品,力争使学生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精心,每一个环节都做得精细,每一项事务都做成精品。针对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差、责任意识淡薄问题,学校实行责任到人。对宿舍内的每一扇门、每一

块玻璃、每一个铺位、每一样用具等都指定了专门的责任人。并开展了叠被褥、摆放物品等系列化生活技能竞赛,使宿舍内逐步形成了“事事、时时、处处有人管,人人、事事、时时讲实效”的自我管理氛围。针对农村学生卫生习惯差的问题,学校在保证每天的开水供应外,努力提高寄宿生的寄宿条件。

(二)在餐饮管理方面

采取自愿的原则,寄宿生实行包餐制,按月结算,学校对学生每顿饭菜的质量、数量、价格实行定额检查。为了保证学生的合理营养,避免饭菜单调与重复,食堂管理人员精心设计每天的菜谱,既营养丰富又花色品种多,基本做到了市场有什么新鲜蔬菜。学生就能吃到什么样的新鲜蔬菜。为了保证饭菜质量和饮食安全,学校要求食堂管理者在“精”字上高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购买了紫外线消毒设备,设立了贮藏室、更衣室等。对食品的储藏进行了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定期消毒。严把原料进口关。每周不定期对所进货物进行检查,对进入食堂的米、面、植物油、酱油、醋、肉等食品进行台账记载,索要凭证和质量安全标识。与此同时,学校还建立了程式化的安全检查制度,每周按程式对蔬菜的新鲜、干净程度、保存食品的冷藏消毒设备及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的分割存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时做到了“要求——检查——反馈——整改”,通过师生的考评,来提高食堂人员的服务质量。

二、以活动为载体,加强育人职能

宣威中心学校是一所刚起步的农村寄宿制乡镇中心学校,规模不算很大,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近年来,学校从高标准、高起点出发,“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核心理念,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活动教育为载体,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全方位优化办学平台,针对

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宽裕的特点,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开展了系列化课外活动。如:寄宿生业余活动比赛、学科类、阳光体育、生活休闲类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全校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良好人际关系,建立了一种平等亲切、尊重和谐、团结友爱、教学相长,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良好工作氛围。

一是打造学习型校园。

学校每天按时开放图书阅览室,供学习阅读。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生活逐步充实,头脑逐渐聪慧,同时也滋养了学生的儒雅气和校园的书香气。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每天诵读《诫子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少年中国说》等文章,让学生懂得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报效国家。通过校园广播自办栏目及时报道每天校园发生的事,校园广播丰富了校园生活、繁荣了校园文化。隔天开放多媒体网络教室,让农村孩子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是学校组织了体育兴趣小组。

以此营造真诚、进步、和谐、轻松、愉悦的体育文化氛围,并以寝室为单位,开辟课外活动,组建了书画训练小组、计算机兴趣小组、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长跑小组等近10个生活休闲类活动小组。参与学生多达240人,活动涉及防灾自救演练、挑战体能、智力大比拼、才艺展示;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一分钟投篮比赛、拔河比赛等内容。

三是针对留守学生双休日留校。

为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安排值周行政负责组织学生读书、游戏、小型联谊、看电视、玩电脑等有别于平时的特色课程。这些别开生面的课程,让留守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打开了激发学生的另一片知识窗。

四是针对留守学生寄宿后可能产生的亲情淡化现象。

学校探索建立家校联动机制,每周开展学生与家长通话一次,给家长寄信一封,汇报一周来的学习、生活情况,沟通思想,并定期召开家长会,消除留守学生孤独的思家情绪。

五是为增强寄宿生的环保意识。

学校组建了“环保小卫士”巡查小组,倡议“爱绿、护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清静,学习环境更加清新、舒适。

三、以安全为主线,强化责任意识。

按照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相关的安全制度与条例《学生宿舍纪律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目标责任管理实施范围,要求全校师生安全意识进职责、进课堂、进宿舍、进头脑。每学期进行了一至两次防灾紧急避险演练,以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灾、自救、和防护的能力,培养师生掌握正确的逃生本领,人人能应对突发灾害,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的安全,做到一分钟逃离危险现场。针对农村学生存在着很多不良习惯,学校举行了全体学生“告别不良习惯,做文明守纪学生”宣誓签名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针对闲杂人员随意进校或寄宿生无故离校以及校内外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学校每学期选派了责任心强、富有管理经验教师,组建起内保组,落实校园内巡视制度,及时对校内外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为了实现安全检查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学校给每个住校生建立了《寄宿学生信息卡》,以便及时掌握寄宿生行路及思想动向。安全教育不分时段,学校不失时机抓住晨检、班会、晚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还邀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目前,学校已形成了政教处、内保组、班级通力合作,相互配合而又相互交叉的寄宿生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创造性的开展。

四、以“四园”为内容,营造育人环境。

为了给寄宿生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学校今后按照创建“第一流的校风、第一流的教风、第一流的质量”办学思路,按照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优美整洁的花园”标准花大力气整治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功能区的环境和学校周边环境,做好校园场坪硬化、绿化、美化工作,增强服务性设施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争学校文化氛围浓厚,育人环境格调高雅。

五、以寄宿制为契机,优化办学条件

实施寄宿制以来,我校积极争取多方支助,得到省财政厅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受助的物品有液晶电视一台、台式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台、学习用品等一批,价值一万二千多元,大大改善了寄宿制办学水平。

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不足

我校在寄宿生管理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点进步,但也还存在建设管理资金比较紧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如:围墙等)建设远不能满足理想目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等问题。

在今后的寄宿制管理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相信在上级党政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宣威中心学校全体师生会更加团结拼搏,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宣威中心学校

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活动初探 篇10

一、基本情况

为了我校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的建设和管理运行,就我校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建设和管理情况开展了深入调查。通过2013年4月16日,我校将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听取了各个学生的意见建议,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我校寄宿制建设和管理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为了把我校的各项工作抓好,进一步完善好。有力推进“9+3”的全面实施。楠杆民族中心完小是一所完整的学校,也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我校占地面积18723平方米,建筑面积5474平方米,绿化面积5405平方米,活动场地7031平方米。学校寄宿生宿舍楼共有三层,建筑面积近875平方米。一楼是低龄寄宿学生宿舍,有床位58个,男生卫生间一个,女生卫生间两个;

二、三楼分别是中高年级男女寄宿生宿舍,有床位128个;集体洗漱间一间;男女学生浴室各一个,男女生厕所共有蹲位12个,学校男女生厕所分别有12个蹲位,教师厕所8个蹲位,均为冲槽式便坑。

目前,我校有14个普教班、教师42名、食堂从业人员8名、宿管1名、保卫4名。744名学生,其中低龄寄宿生43人,中高年级寄宿生166人(男70人;女 96人);学习和生活设施完备。

二、管理情况

二0一三年春期,全校低龄寄宿学生和中高年级寄宿生共有207多人,占满全部床位。学校为了维护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培养学生自理、自护能力,在财力、物力、人力给予全力倾斜:

1、添置低龄寄宿生双人单层钢架床4张,中高年级双层双人钢架床10张,共投入资金1万余元。

2、每周星期

二、星期四用锅炉烧水为寄宿学生提供热水,3、学校制定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成立了以少先队、班主任和值班教师组成的寄宿生管理委员会,在学校组织和领导下,负责寄宿生日常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等工作。

4、学校在师资力量紧缺的情况下,抽调4名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教师为低龄寄宿生专职生活指导老师,全天24小时为低龄寄宿学生服务。

因学校南面在新建教师周转房,学校围墙有缺口,学生进出混乱,学校领导及保卫有待加强进行督查到位。即使这样,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老师们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学生进行悉心照顾,几年来没有发生一起恶性事件。随时调整值班方案。寄宿生安排两名专职保育员负责每天学生就寝和宿舍卫生管理。

实践证明,由于是专人负责,寄宿生的内务管理得到加强,学生自理自护能力得到提高,目前寄宿生管理秩序井然,良性发展。

三、学校建设和管理的主要经验和成绩

1、强化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将在打造校园文化、构筑和谐校园等方面作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校园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健全校园广播体系。开设“校园之声”等广播栏目,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二是丰富课余活动。通过开展朗诵比赛、运动会、黑板报宣传、歌咏比赛等活动,营造出了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名言警句、经典诗句用牌扁的形式挂在教室;学校在操坪修建了醒目的标志性建筑,寓意学校精神。三是增添体育器材。健全和完善了学生课余休闲设施,增强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2、强化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保障寄宿学生在校安全。学校安全无小事。德江县教育局明确了学校行政“一把手”为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师生广泛开展安全防护知识宣传、讲座、抢答等活动。完善好硬件建设。我校安装了校园监控系统,对校园进行全方位安全监控;修筑了封闭围墙,适当限制学生活动范围;加强教室、寝室等硬件设施的除险维修工作,确保学生安全。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封闭管理制度,学生外出必须履行请假手续;严格门卫管理制度,学校门卫24小时值班,学校行政和班主任轮流带班;健全住宿管理制度,住校学生定床定位,寝室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形成了“班主任早晚清查、学校值周巡查、”的寝室管理方式;

3、强化了饮食卫生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对特别贫困的学生,学校将采取特殊措施免除其所有寄宿费用。学校积极筹集资金改善学生生活条件,增强学生的营养补给。加强资金筹集,以应对各种疾病防疫、突发事件。二是加强食堂管理。坚持“专人管理、保本经营”的学生食堂经营管理并由学校统一经营管理。严把卫生关,建立健全了食品统一采购、存放管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等一系列食堂管理制度和卫生安全措施,学校主要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立即整治。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从自查的情况看,我校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配套设施不完善。目前,我校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还达不到学生的要求,但相关配套设施仍没有跟上,有食堂少餐桌、有宿舍少床铺、有厕所少蹲位等问题较为突出。餐厅面积严重不足;宿舍厕所男女蹲位数只有12个。另外,学校教学仪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藏书等也相当缺乏。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配套设施不完善,已成为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之一。

2、安全管理压力大。学校宿舍沐浴、食堂等建筑设施严重不达标,质量也存在隐患。宿舍、食堂、餐厅、厕所的面积一时难以达到要求,这对卫生防疫等工作造成极大压力,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我校位于公路旁边,学生上学、放学期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学校经费严重不足。目前,我寄宿制基础设施落后,无完整围墙,寝室无防盗门,基础设施落后,归根结底就是缺乏资金的支撑、缺乏项目的扶持。要改善这种落后的状态,需要一大笔资金的投入。另外,随着寄宿生的增加,床铺购置经费、学校管理费用、水电费等也急剧增加,增加了学校资金压力。而目前生均公用经费寄宿生和非寄宿生均为一个标准,这已经不能满足寄宿制学校发展的要求。

农村寄宿制学校没有配备校医,只有食堂、寝室管理人员,后勤管理工作都由在职教师兼任,从课堂教师到生活辅导,从食堂监管到校医,教师集后勤保障人员功能于一身,全方位兼顾,超重的工作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给教师的工作增加难度。

五、几点建议和意见

1、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要加大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力度,搞好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建设一批适合农村学生住校就读的食堂、宿舍等基础设施,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及学生住校就读的需求。要将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学校危改资金、维修经费、希望工程资金专项资金集中统筹使用,配备一批必需的教学设备和文体活动器材,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不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要加强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范围。

2、要完善学生救助体系。由于我校属贫困地区,目前按贫困补助的标准,还有许多贫困寄宿生没能享受到补助,为此,要在分清贫富差距的基础上,实现所有寄宿生分档次享受补助,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困难,更体现体现公平;寄宿生补贴要统一管理,采取直接充卡形式,不发放现金,限制其只能用于学校生活上,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或家长将补贴挪作他用。

3、要提高生均经费标准。必须提高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寄宿生每生每年应比非寄宿生高100元以上,才能保证寄宿制学校的基本运转。

4、要加强教职队伍建设。要增设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编制,如校医人员,为学生提供安全、便捷的后勤服务;要完善好用人机制、管理机制,促进在岗教职工肯做事、能做事、做好事,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要整合现有师资力量,根据寄宿制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师资,大力培养学习型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

楠杆民族中心完小

上一篇:电子邮件营销及策略下一篇:启示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