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律关系教学设计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法律关系教学设计(共10篇)

经济法律关系教学设计 篇1

一、我国公路产业中经济行政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 公路经济行政法律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公路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公路经济行政。近几年来, 我国的公路建设相当迅速, 但是由于没有成熟的经验进行借鉴, 公路建设的社会关系也呈现复杂态势, 而复杂的公路社会关系会直接导致公路经济行政关系的复杂化。公路本身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的设施, 其复杂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路建设对行政经济法律管理的强烈要求。

传统的公路建设一般是由政府进行投资, 也由相关部门管理和拥有。但是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已经出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贷款修路, 收费还贷”的模式逐渐成为了发展交通事业的推动力, 而且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完善和规范, 公路收费制度逐渐形成。公路收费制度为公路的建设筹集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更多的资金, 但是各种主体的参与也给我国的公路经济行政管理带来了相当多的困难。

其次, 公路建设与经济行政法律管理的发展不对称。近些年来, 我国低水平的法制公路与公路高速建设之间呈现出严重的不对称态势, 且有越来越严重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公路建设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却忽视了与之相应的法制公路建设。公路的管理和建设同样需要法治的文化环境。公路法治文化的缺失造成公路在建设、规划、经营、管理、养护和使用中混乱、无序的现象突出。

再次, 我国对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的研究相对滞后。公路的经济行政法律关系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发展或者起步的阶段, 公路法制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相对于我国快速的公路建设来说, 还是比较滞后的。

二、我国公路产业经济行政法律关系的问题对策

(一) 完善公路产业法律规范体系

现行的公路产业法律规范体系已经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公路产业对法律的需求。首先, 随着公路经济的快速发展, 存在于公路产业中的社会关系也随之产生了巨大变化, 急需相关的法律规范调整这种新型的关系。从动态的角度看, 公路产业法律规范体系的完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最终目标是填补公路法律规范的空白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颁布, 并不意味着公路产业在法律规范上已经完备了。公路建设、经营、养护、管理、规划以及使用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完善, 这些问题的完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作为基本的法律支撑, 相关的公路保护条例也急需出台。其次, 必须加强针对公路产业法律规范的一致性建设, 使同类公路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管辖范围具备不同的内容和调整方式。要以法律的一致性为原则, 对相关的公路法规和规章进行修改或者废除。

(二) 对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公路法律意识进行强 化

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备相关的法律意识, 能够明确其对义务和权利理解, 是对我国公路产业中经济行政法律关系进行完善的根本性措施。现阶段的公路行政主体法制意识和观念还比较落后, 虽然有相关规定, 但是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仍然不明确, 可能会导致违法行政, 进而带来损失。公路产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 不仅需要健全、完善的公路法律制度和体系, 还需要浓厚、良好的公路法制文化和观念。因此, 在这一方面, 一定要对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法规意识进行强化, 加强相关的法制教育, 扩大公路法制宣传。

(三) 在公路产业中要依法行政

违法行政, 势必会导致公路产业中公路经济的相对人和公路经济行政主体的权利范围变得模糊, 一方的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进而使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变得混乱。在公路产业中加强依法行政, 能够对公路行政的有效性进行保障, 使公路产业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得到明确。要想在公路产业中依法行政, 必须做到:首先, 对依法行政进行保障的前提条件就是公路产业中的经济行政执法主体要具有合法、明确的资格。没有这个前提, 其它一切都是空谈。其次, 公路产业中经济行政主体的行为要合法。公路经济行政法律主体必须基于一定的事实才能做出行政行为, 而且不能做出超越法律法规之上的行为。公路经济行政法律主体不仅要在行为上合乎法律的规范, 其执法过程也要遵循法律的要求。再次, 对于公路产业中处于弱势的公路经济行政相对人的权益要进行保护, 凸显公路行政中的人文关怀, 使执法对象和执法人员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更重要的是, 还要努力提高公路经济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结语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公路产业中的经济行政法律关系, 并对这一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在对公路法律规范一般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公路产业中经济行政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明确、完善的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有利于公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进行现代化建设基础之一就是公路建设。公路产业的顺利发展能够极大的促进国民经济的提升。公路行政和公路产业二者息息相关, 从性质上说公路行政包括了公路交通安全、公路经济和公路军事行政等等多个方面。其中公路经济行政是指由法律委托或授权的组织以及行政机关, 依法进行决策、管理、调控和组织公路事业, 它是保障公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将简要分析研究我国公路产业中存在的经济行政法律关系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产业,公路经济行政,法律关系

参考文献

[1]黄光植.试析公路经济行政保护制度[J].商业文化 (学术探讨) , 2011 (11)

经济法律关系教学设计 篇2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确立了政府引导+市场机制+企业主体的开发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从对区域经济的调整特点看,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应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某些优势,努力开展同发达地区或邻国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尽快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我认为,从法律关系的角度,主要应涉及以下方面。

(一)从西部经济开发法律关系参与的主体来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各个主体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首先政府对西部开发要有调控和引导,特别是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从各自职能出发,对西部开发战略予以支持和实施。在国务院《通知》中,分别要求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开发支持力度。因此,在西部开发的经济管理关系中,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将作为一重要主体出现,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管理调控职能。

其次,企业将作为一积极的市场主体出现。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中最典型的主体,在接受经济管理机关管理的同时,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及时有效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选择合适的市场经济领域进退自如,使其资源配置得到最优的实现。其中,在西部开发中,外商投资企业将以更活跃的身份发挥其作用。在国家计委对西部地区支持的政策措施中规定,1.凡能够发挥中西部地区人力和资源优势,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均属于我国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域;2.有些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如资源开发、基础设施、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项目,经过批准,可适当放宽限制;3.在“九五”利用外资计划安排中,政府将优先安排中西部地区的项目;4.将省、市、自治区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项目和审批权限由1000万美元以下扩大到3000万美元以下以及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可见,以上的措施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的规定基础上更为宽松和灵活,极利于外商投资企业进入西部开发中。

(二)土地、自然资源和环境将作为重要的客体出现在西部开发关系中。

据统计,西部十省、市土地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优势较突出,已探明储量矿产有130种,可见,此种优势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起飞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西部开发中,对土地、自然资源及环境资源的利用将成为一大事实,虽然我国的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等经济规律、法规对它们都有相关的规定,但在西部开发中,国土资源部仍然强调,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在我国初步拟定的“西部地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西部资源开发利用将遵守五个原则,即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在政府调控下市场配置国土资源的原则;全方位对外开放原则;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原则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而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枯竭、山地灾害频繁、环境资源严重是目前西部地区存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为支持西部林业发展,规定了对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农牧民,落实补偿政策和扶持政策,并给予农民粮食补助,将下岗职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发给基本生活费等。同时解决西部造林绿化,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等问题。

(三)西部开发应是对原有经济关系的扩展和要素的优化,因此,在其法律关系的内容上应具有丰富性和突出重点的特点,由于西部大开发更大程度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因此,更应强调经济管理机关应进一步转换管理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割裂与企业的直接利害关系,搞好经济调控,加强经济监督和执法,规范市场,为企业提供服务。推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

对企业则应强调其享有的经济权利应受到法律的切实保护,而且,它同政府机构转变经济管理职能在内容上是相辅相称的。同时应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承担起作为市场主体的法定义务,在参与到市场中时,履行税收、金融、计划、财政、反不正当竞争、合理利用土地、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定义务。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西部开发中经济关系,立法和司法中应着重强调或完善以下方面:

(一)从目前涉及西部开发的立法情况看,多属于立法层次较低甚至只属于政策范畴的规范,因此,应从西部大开发的实际出发,选择重点内容,提高立法层次,进而应进行西部开发的专门立法,更好地促进西部经济开发。

(二)虽然西部开发主要启动于政府行为,但在开发过程中仍应切实落实:“政企分开”的思想。应注意到,经济法既以国家参与,组织经济为基础,又要把政府和任何“公”主体在依法参与经济关系时作为经济法主体或市场主体来对待,区分不同的主体成分,以防止脱法或纵容行政任意。

经济法律关系教学设计 篇3

制定财务制度时应遵循合规性、合法性原则。合规性是指制定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现到财务制度中去。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规定,也是制约和引导企业制定内部财务制度的因素。合法性是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第一,会计核算方式的设计、会计核算程序的安排、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都必须符合会计准则,保证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会计监督和控制作用;第二,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实行监督,对一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事项,进行抵制并向各有关机构反映。

财务管理制度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公司日常财务行为,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便于公司各部门及员工对公司财务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维护公司及员工相关的合法权益。必须严格执行《会计法》和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接受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及时、准确、完整;贯彻国家财税政策、法规,并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建立规范的财务模式,指导建立健全相关财务核算制度同时负责对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另外,国务院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了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会计法》关于会计核算的规定,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统一规定,四个基本环节,五个严厉禁止。

考试关系之医患法律关系现状浅论 篇4

1 医患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类型

医患法律关系是指被民法及医事法律所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一种社会关系,具体地说,是指医疗方受患方的委托或其他原因,在对患方实施诊断、治疗等医疗行为的过程中,受现行相关法律所调整而形成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是医患双方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与民事法律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医患法律关系根据《民法》有关规定可分为三类:(1)医患合同关系。医方向社会不特定的主体———患方发生出愿意接受患者就诊的邀约,邀请患方申请挂号,在医院受理挂号之际,医患合同即告成立。绝大部分医患法律关系均属于医患合同关系。(2)医患无因管理关系。是指医方在未与患方设立合同,没有约定或法定义务的情况下,为避免患方的人身和财产利益受到损害,自愿为患方提供医疗服务行为而建立的关系。(3)医患事实合同关系。患方未办理挂号,但医疗方已开始实施医疗行为,即医疗方事实已履行合同内容,视为合同成立,此谓医患事实合同关系,如医疗方对通过绿色通道送入的急危重病人的诊治行为。

2 医患法律关系的现状特点

2.1 医患法律关系的现状 与传统医患法律关系相比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患法律关系发生如下变化。

2.1.1 医患双方的目标发生差异 计划经济时代医患双方的目的和目标具有追求单一社会效益的一致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医疗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医患双方的目标发生了差异。

2.1.2 医患法律关系的属性发生改变 传统医患法律关系主要受医事法律所调整,属行政法范围,医疗方处于主动地位,而根据目前的司法解释和实践,医患法律关系主要受民法所调整,医患双方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合同(契约)关系。

亲子关系法律常识 篇5

亲属关系概述

养父母子女关系 亲等计算 祖孙关系 兄弟姊妹关系继父母子女关系 婚生父母子女关系非婚生父母子女关系

亲属关系概述

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伯、叔、姑、舅、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亲属不等于家庭成员,有亲属关系的人可能分属于多个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员并不绝对有亲属关系。

根据亲属关系发生的原因,可以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三类。血亲包括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前者是指出于同一祖先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后者是指彼此本无该种血亲应当具有的血缘关系,但法律因其符合一定的条件,确认其与该种血亲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亲属,如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就是拟制血亲。姻亲是指除配偶外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包括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姻亲之间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血亲还可以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前者是指生育自己的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后者是指彼此间具有间接的血缘联系,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亲属。

亲等计算

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是亲等,我国计算亲等的办法是以血亲之间的世代来计算,一辈为一代,如与父母为两代,与孙子女为三代;计算旁系血亲时,依据相互间的同源关系确定,如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姊妹和姑表兄弟姊妹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外祖父母的舅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在我国,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

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亦称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法律,亲子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另一类是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后者又分为养父母子女关系与继父母子女关系。

我国法律规定的父母子女关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抚养是指父母从物质上、经济上对子女的养育和照料,教育是指父母在思想、品德、学业等方面对子女的全面培养;二是父母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当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三是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四是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方或母方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为父母子女关系是一种血亲关系,是不能通过法律程序人为地加以终止的;因收养而形成的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除非依法解除收养关系,也不能因为养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养父母对养子女仍有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育抚养子女是父母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子女染上恶习,父母可以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子女偷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司法机关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理。即使是子女因违法犯罪而被判刑,父母要求与亲生子女脱离关系的行为也是违背法律规定的,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

父母与非婚生子女关系

非婚生子女即私生子,其生父生母不具有夫妻身份。我国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非婚生子女的父母必须承担非婚生子女的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

继父母和继子女的关系,是由于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带子女再婚,或者父母离婚后另行再婚而形成的。继父或继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同亲生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在法律上的区别,就是他们之间不一定发生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一般情况下,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因婚姻而派生,是一种姻亲,但是继父母与继子女存在实际的抚养教育关系的,即构成事实的收养关系,双方关系就成了拟制血亲。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也就是说,以继父母抚养教育继子女为法定条件,双方便形成了法律拟制的血亲,产生与生父母子女相同的权利和义务。继养包括继父母对继子女的抚养教育,也包括继子女对继父母的赡养扶助;继子女与继父母形成继养关系后,与生父母仍然保持权利义务关系,存在双重的权利义务关系;继子女与生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不因继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

养父母子女关系是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形成的法律拟制血亲。我国法律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也就是说,养子女只与养父母存在单一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与继父母子女关系是不同的。

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法律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养父母有抚养教育养子女的义务,也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养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养子女有赡养扶助养父母的义务,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也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养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因合法收养关系的成立而形成,随着收养关系的解除而消灭。

祖父母与孙子女关系

祖孙关系是指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之间的关系。依据我国的法律,祖孙关系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二是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此外,对子女虽未全部死亡但生存的子女确无赡养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也应予以赡养。三是祖孙之间的继承关系,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以继承孙子女的遗产;孙子女、外孙子女,在其父母先于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时,可以代位继承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遗产。

兄弟姊妹关系

我国法律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姊,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抚养的义务;由兄姊抚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丧失劳动能力,孤老无依的兄、姊,应予赡养。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兄弟姊妹之间可以互相继承遗产。

《家之法》由中国扬州·民本资讯公司法律部开发,技术支持主页——法墩网

(http://fadun.mbzx.com)

论法律正义与法律价值的辩证关系 篇6

一、法律正义与法律价值概述

(一) 法律正义的含义

法律是正义之剑, 正义是法律之魂, 法律和正义是密不可分, 相互联系的。法律正义就是法律和正义的集合, 是他们的统一体所以要想理解法律正义, 首先必须先去搞清楚什么是正义。

何为正义?一般人可能都认为自己了解这个概念。但是要是让你给“正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的话可能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其实, 一直以来, 直接给“正义”下具体定义的很少, 而大多是一些作家、思想家、学者等在他们著作中谈到的对正义的理解和自己观点。

例如, 《韩诗外传》卷五中“耳不闻学, 行无正义。”、《史记.游侠列传》里“今游侠, 其行虽不轨於正义, 然其言必信, 其行必果。”

以及朱德《过图门江怀朝战》诗中的“奋起援朝倡正义, 雄师百万复开州。”这几句都把“正义”认为就是“公正的”、“正当的”意思。而汉代王符《潜夫论·潜叹》中“是以范武归晋而国奸逃, 华元反朝而鱼氏亡。故正义之士与邪枉之人不两立之。”和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中“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攻不破的。”又把其认为是“公道正直, 正确合理”的意思。总是, 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不仅我国对“正义”的理解是众说纷纭, 西方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看法, 例如, 法国经济学家蒲鲁曾经说:“正义、公道、自由, 关于这些原理的每一项, 我们的观念一向是模糊的”。确实如此, 正义确实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 很难能用一个具体的一种物质形态的东西来表达或者记录下来, 也更不容易用一个具体的概念来描述它。相反, 法律正义往往会具备一定的成文形式或者记录载体。

法律正义包含了法律和正义两方面的内容, 是把制度规范和更高层次的伦理规范二者的完美结合, 它把法赋予了正义化的意义。所以不能把法律正义看作是单纯的正义, 因为正义只是道德层面上承认和保证的正义, 是纯粹的正义, 而法律正义则是法律认可并予以保障的法定化的一种正义。法律正义为社会正义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而法定化的正义则是把法和正义相结合的正义。所以, 当正义如果上升到了法律的层面的话, 法律的形式和精神内涵都会因之而得到升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就多了一个确定的、更便于遵循的有力依据。

(二) 法律价值的含义

法律价值同样是涉及“法律”和“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那我们就先来看价值的具体含义。“价值”是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掘、创造和创新的特定的要素主体, 它包括许多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因此, 我们可以在很多领域认识到它所包含的特定的形态,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社会价值、经济学价值等等。这些价值的存在是人类在社会不同领域发展中各种范畴性规律的本质存在。而法律价值是指在法律作为主体的人的关系中, 法律对一定主体需要的满足状况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人对法律性状、属性和作用的评价。它和其他形态的价值有相似的地方, 但也有自身所特有的一些性质。

我们不能把法律价值简单的看作是将法律作为一种实现工具, 它也不是与法律自身性状属性、作用无关意义上的社会理想状况。它所指的是法律的存在、作用及其发展变化对一定主题需要及其发展的是和、接近或者是一致。在作为主体的个人、社会团体、阶级、社会和国家等与作为客体的法律之间, 且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不止会由于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调整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控制关系, 而且会在主体及其内在尺度的作用上, 使客体更加趋向于主体或者是接近主体, 并为主体的需要及其发展服务, 最终形成一定的价值关系。用法理学家张文显先生的话说, 就是“法的价值具有双重性质。它一方面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类和作为客体的法律之间的需要或者是满足的对应关系, 也就是法律价值关系;另一方面它又体现出法所具有的, 对主体有意义的、可以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

二、法律正义与法律价值的成因和实现

(一) 法律正义的成因和实现

法律正义存在于法和正义之间。所以, 它既和法和正义有一定的相同性和联系性, 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性。这好像是存在于法和正义之外的一种特殊形式。那么, 为什么在法和正义之间出现了这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特殊形式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法需要把正义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目标, 并为其所追求和体现, 进而使之在基本路向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情况;第二, 可以把正义作为检验或评判法的优、良、恶、劣的标准;第三, 正义是促进法的进步性变革的重要力量, 一旦正义与法相融合, 就可以使法得到与时俱进的新的活力, 使法律正义得到进一步的张扬;第四, 在法有缺失的情况下, 正义可以起到很好地弥补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法律正义呢?要想实现法律正义, 首先必须用一定的方式将有关正义的规范在法中确定下来, 再形成能体现正义的、合理的、富有理性的社会制度, 特别是要形成社会资源配置制度, 来使正义充分得到彰显。而利用法律正义形式确立的以社会资源配置为主要内容的的各种社会制度, 仅仅是体现或者说是实现了分配正义或社会正义。所以, 其次就是应以一定的方式在法中形成合乎正义的、合理的补偿制度和惩罚制度, 且通过法的实施来实现这种正义的补偿制度和惩罚制度, 以此来恢复正义, 使法律正义获得实施。最后, 为了在这个意义上实现法律正义的价值, 还需要建立合理的、符合理性的诉讼制度。

(二) 法律价值的成因和实现

如同追求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一样, 正是人们对法律价值有一定的心理愿望或者是一定的要求, 希望能通过法律价值来满足一些需要, 认为对法律价值的研究才越来越多。因为法律价值指的是法律的存在、作用及其发展变化对一定主体需要和其发展的适合、接近或是一致。当我们要求社会具有正义、平等的社会性状属性, 并希望通过法律来实现这种理想状态的时候, 我们就必须使法律自身具有正义、平等的形状和属性。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法律价值呢?我们首先得明白, 法律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实现法律主题化的过程。要想深入理解“法律价值”这个概念, 就必须了解它与“法律的作用”这个概念的关系, 并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于法律本身就具有很多方面的作用, 比如说法律的阶级性、法律的强制性等等, 这些都是能够形成法律价值的基础和形式。也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许多时候我们容易把这几个概念混淆, 分不清什么是法律价值, 什么是法律的作用。就比如严存生就认为, “法律价值标志这法律与人的关系的一个范畴, 这种关系就是法律对人的意义、作用和效用, 和人对这种效用的评价。”由此就可以看出来, 它是把法律的作用看作是法律价值或者是法律价值的一个因素了。所以我们要避免把它们混淆开来。又因为在法律主体化的过程中, 不论是法律的研究、制定还是法律的教育、普及、执行甚至是遵守, 无处不体现着主体的加之目的、利益和需求。所以, 又可以说, 法律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法律“人化”的过程。

三、法律正义与法律价值的辩证关系

了解完了法律正义和法律价值的意义之后, 我们就可以分析它们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了。通过前面了解, 我们知道法律正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但是, 法律正义的生成需要有一定的价值来作为依据, 比如, 法律正义可以通过自由、平等这些价值来作为具体的说明。所以我们可以认为, 价值证明的对象是正义, 而价值又是证明正义的工具和手段, 正义又得通过价值来证明。这就阐明了法律正义与法律价值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要用哲学上的观点来表述这种关系的话就是一种上位概念和下为概念的关系, 但不能看作是同位的关系。人们往往对法律都会有一定的心理愿望, 或者说是需要一种“正义”, 虽然这些也都可以看作是法律的价值, 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法律价值, 因为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法律价值, 而是在具体的法律价值的基础之上进行综合之后抽象出来的价值。

法律的正义价值和作为正义标准的法律价值虽说都是价值, 但它们完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因为, 正义价值是一种比作为正义价值标准的法律价值更高层次的价值。而且法律正义和正义标准的价值根本就不是同位概念, 他们是一种上、下位的关系。正义价值不排斥自由、平等、公平这些价值, 还对它们有包容性。原因是, 上面所说的正义理论都是在“正义”这一概念的基础之上讨论其具体的标准问题。而所有的正义标准, 所依据的价值就是自由、平等、安全、效率等。所以, 正义、自由、平等等这些具体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抽象的。由此可以看出, 法律的正义价值和作为正义标准的价值不是同位概念。因此, 要彻底搞清楚他们的逻辑关系。法律以正义为最高目标, 在其真正实施过程中, 我们也能看到其正义的价值所在, 换句话说, 就是法律以正义为基础产生其正义价值, 法律的正义价值又反作用与法律正义, 将其升华为更高层次的精神和社会原则, 得以实施。所以我们要辩证的看待法律正义与法律价值的关系, 不能但从一个方面独立的看待, 必须把他们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去理解。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和研究, 我们知道了法律价值和法律正义的含义, 并初步了解了它们是怎样产生并实现的, 最后也简单的总结出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总之, 随着现在不同领域对它们研究的不断深入, 和它们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 我们必须理解并掌握它们的含义, 而且必须清楚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魏小萍.马克思心目中的法与自由之图式[J].哲学研究, 2003, (9) .

[2]孙素.法律价值的概念辨析.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6

经济法律关系教学设计 篇7

关键词:提供劳务;交付成果;

一、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是指根据双方约定,一方按指示提供劳务,一方支付报酬之关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第2款之规定,雇佣关系主要体现为雇员“从事雇佣活动”,即从事雇主授权或在其指示范围内之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劳务活动。雇佣关系之特点主要在于:1、雇佣之意思表示;2、以提供劳务为内容;3、提供劳务之有偿性;4、受雇人得按雇主之指示提供劳务。重要的是后两项,其决定着事实上雇佣关系之存在。

二、雇主责任之法理基础

雇主责任建立旨在使雇主就他人之侵害行为而承担民法责任,通常称为转承责任。此一主旨与近代民法中个人“自负其责”之理念似有未合。然则无论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无不建立雇主责任法律制度,究其原因,主要基于现实生活之客观需要。大陆法系国家多将雇主责任认定为特殊侵权行为,以区别于一般侵权行为。其立法之考虑多出于如下方面:1、报偿理论,即受其利者受其害。雇主因使用受雇人而扩张其活动范围,增加其获利。同时对他人权利侵害之机会增加,自应担负责任。 然而,仅依报偿责任之法理,雇主经营事业如未能获利,即可不负赔偿责任。笔者认为,该理论从雇主获利方面揭示雇主责任之合理性不无道理,但未能说现实生活中雇主未获利之情形。显然,该理论有以偏概全之嫌。2、伦理理论,雇主虽未有直接之侵害行为,但基于伦理感情,受雇人为雇主之替身,受雇人之过失,视同雇主之过失,使之负担损害,甚合于伦理上之观念。3、经济之衡平理论,由于受雇人多资力薄弱,若仅允许受害人向其请求,于多数情形下受害人未必能获得充分赔偿。受害人自应被许可向雇主行使请求权。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8条二款内容,即为此项理论之适例。依上述法理分析,笔者认为无论以何种理论,因雇佣活动致人损害者,雇主应当承担责任。

三、雇主责任之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对雇主责任未作明文规定,但与雇主责任制度相关内容却散见于各民事法律及相应司法解释中,其中《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9条及第11条规定相对集中和完整。第9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損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第11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四、承揽关系

承揽关系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接受工作成果并给付报酬形成的法律关系。承揽关系是典型的完成工作的法律关系。判断法律关系是否为承揽关系,必须从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两方面考察 。

1、形式要件 :是指要从形式上看双方当事人有无订立书面或口头的承揽合同,看工作成果与报酬是否成为交易对价。如双方这样约定: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则可视为双方存在承揽关系。

2、实质要件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看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为一方提供工作成果,而非劳务本身,另一方支付报酬。其次,要看一方完成工作成果的过程是否独立进行,而无须接受另一方的监督、指导。一方独立完成工作成果,是承揽法律关系区别于雇用法律关系的主要特征。最后,要看一方是否对另一方完成的工作成果事先进行过某种要求,并且要看另一方是否按照事先的这种要求完成、交付工作成果。

五、承揽关系和雇佣关系之区别

雇佣合同与承揽合同在合同标的上存在明显区别。雇佣中劳务行为本身便是雇佣合同的标的。承揽合同的标的是特定工作成果的交付,虽然承揽合同中也必然涉及劳务但是劳务本身并非承揽合同的标的,而是依靠自己的技术设备,完成约定的工作,通过劳务转化的物质成果交付给定作人,劳务只是实现标的的手段。

合同标的的不同决定了在合同的履行方式上定然存在差别。承揽合同的标的为工作成果的交付所以承揽人完全可以自由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工作,最后交付工作成果即可。承揽人享有完全的自由支配权,不受定作人监督和支配。雇佣合同的标的为劳务,雇主自然享有对劳务的使用权。雇工从事何种工作,何时工作均须听从雇主的支配、指示和监督。因此,雇主与雇工存在指挥命令关系。

合同履行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风险责任承担的不同。根据雇主责任的法理基础,事情的发生出于谁的指挥,谁就应该承担责任。并且由具有控制力一方承担责任,可以促使其对被控制一方进行教育、培训、监督以防止侵害的发生。可见,雇主责任在于合同双方是否存在具有控制、指示性的依附为特征的依赖关系。承揽关系中定作人不享有控制指示权,也不承担承揽人受到伤害的赔偿责任,除因自己的特别指示造成承揽人伤害的,才需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雇佣关系与承揽关系在外在表现形式上的区别主要是履行方式上的差别。对劳务享有控制、指示、支配权的即为雇佣关系,反之即为承揽关系或其他法律关系。但权利的享有不等于权利的行使,在雇主未行使控制、指示和监督权利的情况下,这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存在了。对此,如何认定是雇佣关系还是承揽关系,笔者认为应当以工作的包含性质(即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包含控制、指示、支配的可能性)来具体认定。对某些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并且不需要特定设备的劳务适宜认定为雇佣关系,反之则认定为承揽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魏振瀛主编:《民法》(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 杨立新:《侵权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科学出版社。

试论艺术设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篇8

试论艺术设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艺术设计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艺术的`发展需要经济基础.同样,文化艺术活动也会影响经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 艺术设计成为了任何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了树立国家和公众形象的标志.艺术不可能脱离经济,而经济也不可能离开艺术.这是恒久不变的真理.

作 者:贺晶晶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刊 名:企业家天地(下旬刊)英文刊名:WORLD OF ENTREPRENEUR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艺术 艺术设计 经济 关系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讲稿 篇9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是卫生监督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卫生监督范围和作用的不断扩大,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所以,正确认识和掌握这种关系,对于卫生法规的贯彻、执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一、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概念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是指卫生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卫生行政机关和相对人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关系中的意志关系,而不是物质关系。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是人们按照卫生法规的规定进行实际卫生监督活动时产生的。换句话说,这种关系发生在卫生行政机关的实际监督过程之中,并根据卫生法律规范形成了卫生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卫生监督实践中,通常表现为卫生行政机关在进行卫生监督活动时,卫生监督主体与相对人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卫生行政机关根据《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对使用射线装置的企业进行审批,并发放许可证,从而使行政机关与企业产生了关系,即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当然,卫生行政机关在履行其卫生职能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并非都是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如卫生行政机关建议公民不要吸烟、提倡饮食营养科学化等,这些行为固然也是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具体表现,但它不具有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容,因此不属于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只有那些受到卫生调整的社会关系才是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从实践上而言,每一个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生,不仅仅需要卫生法律规范,还要有一定的法律事实。只有当一定的卫生法律事实发生后,卫生法律规范中的抽象卫生法律关系,才能转化为具体的卫生法律关系,即卫生监督法律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是卫生法律关系中的一种,因而也具有卫生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也存在着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以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构成要素。

二、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特点

卫生监督所涉及的卫生法律关系,既有卫生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拥有自身的特殊性:

第一,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双方,必有一方是卫生行政机关。卫生行政机关是国家卫生行政权力的代表和实施者,其依据国家赋予的权力实施的卫生监督,是国家意志及国家权力的反映。任何其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都不可能拥有这种权力。因此,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一方必须是卫生行政村赚。而一般卫生法律关系既可以在公民和国家之间,也可以在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发生。

第二,卫生行政机关作为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一方参加者,其意志和行为往往具有单一性。一方面,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成立往往由卫生行政机关单方面确定,无须征得相对人的同意,不管相对人是否同意,都得参加该项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如执行职务的医生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患者,必须报告疫倩。无论该医生愿意与否,报告疫情是法定的义务,他必须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制约,参加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另一方面,某些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消灭也往往因卫生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而确定,可不征求相对人的意见或同意,甚至违反相对人的意志而发生法律关系,如吊销某商场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卫生行政机关在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的意志单一性与民事法律关系、于般卫生法律关系的平等性、有偿性,显然是不同的。

第三,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实现,要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从卫生立法的角度讲,每个卫生法规的出台,都是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从保证国家整个利益出发,以法的形式来表达的。如果卫生法规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受到干扰,就会有损于国家利益的实现。所以,为了保证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实现,国家在卫生立法时,总是要加上一些强制性的规范,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当相对人不履行义务时,国家即采取强制手段对其实行制裁。如卫生检疫机关对未经检疫的入境、出境交通工具,擅自离开检疫地点、逃避查验的相对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直接进行处罚;卫生行政机关有权对已知系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强制采取预防、治疗和消毒措施等。而在一般卫生法律关系中,当卫生法律关系参加者的一方不履行义务时,如病人获得相应的医疗护理,却拒绝向医院支付应付的诊疗费用,另一方医院却不能直接给病人施加强制力,一般只能要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解决,直到请求国家审判机关运用审判权使自身的合法权利得到保护。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上述这些特点,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只有把它们综合起来认识才能了解和掌握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所具有的性质。

第二节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客体三大要素构成。

一、主体

1、概念:是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参加到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去,在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2、主体需具备的条件:一是必须参加到该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去;二是必须在该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3、构成:卫生监督主体——执法主体和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 ——守法主体

卫生监督主体:是指享有国家的卫生监督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卫生监督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是指在卫生监督管理法律关系中,与卫生监督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卫生监督主体的监督管理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含有以下特征:处在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的个人、组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作为与监督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的个人、组织; 在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其权益受到卫生监督主体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组织

二、客体

1、概念:是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2、客体主要包括: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人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前提,是人身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生行为:是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进行的活动。包括作为与不作为。

物品:是指在我国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可作为主体权利与义务对象的物质财富。

三、卫生监督法律的内容

1、概念:是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能力。

2、权利:是指卫生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赋予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主体的实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

卫生监督主体的权利:公务权和制裁权,此权利具有权利与义务的复合性,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不能放弃。

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的权利:监督权、知情权、陈述申辩权、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检举、控告、获得赔偿。

3、义务:是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必须履行的责任。含义有三:义务主体应当依据卫生法的规定,为一定行为或者抑制一定行为,以便实现权利主体的某种意志或利益;义务主体负有的义务是在卫生法规定的范围内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义务是法定的,受到国家强制力的约束。

第三节 卫生监督与其他法律行为之间关系

卫生监督、卫生立法和卫生司法三者的关系

一、共同点:

1、均是国家实施卫生行政控制的重要手段

2、三者作出的行为都具有法律效力

3、目的是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最终达到保护人民健康

二、不同点:

1、卫生监督与卫生立法的区别:依据不同、主体不同、法律效力不同、法律关系不同、表现形式不同。

2、卫生监督与卫生司法的区别:作用不同、法律关系不同、程序不同。

第四节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一、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产生

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发生,使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产生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形成新的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如《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便产生了卫生监督主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审批各种卫生许可证,从相对人申请之日起,卫生监督主体就与其发生了具体的卫生监督法律关系。

二、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变更

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发生,使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的某种卫生监督法律关系发生一定变化。包括主体的变更、内容的变更、客体的变更

三、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消灭

是指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使得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现存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终止。包括全部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消灭和具体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消灭。

四、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1、前提和条件:一定的卫生法律规范的存在。

2、依据:一定的卫生法律事实的存在。

卫生法律事实:是指由卫生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包括卫生法律事件和卫生法律行为。

卫生法律事件:不依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事实,包括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卫生法律行为:是指能够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人们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依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卫生监督行为的变化:卫生监督行为的撤销、卫生监督行为的废止、卫生监督行为的变更、卫生监督行为的消灭。

卫生监督行为的撤销:是指卫生监督行为在适用过程中,发现不符合生效要件的情况,由有权机关依法予以撤销,使该行为向前向后均失去效力。

卫生监督行为的废止:是指卫生监督行为在成立时是合法的,后来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使其不宜继续存在,使它消失了效力。

卫生监督行为的变更:对已经发生效力的卫生监督行为,发现其不当或因情况变迁,使原行为变得部分不适用,从而对部分行为加以改变或使部分行为失去效力,并作出新的规定。

浅析税收法律关系体系 篇10

关键词:税收法律关系;体系;客体

法律关系是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构筑整个法学体系的基石之一,它可以被应用到各门具体的法学学科之中,并形成为具有特定内容和意义的该部门法学所独有的基本范畴。税收法律关系作为税法学的基本范畴,由它可以推演出一系列的税法学的重要范畴,由这些重要的范畴又可以进一步推演出一系列更具体的一般范畴,从而可以构筑税法学范畴体系的大体轮廓。因此,税法学可称为以税收法律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学科。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学研究的核心范畴。“理论的科学性取决于范畴及其内容的科学性。”因此,建立科学的税收法律关系的范畴对于税法学的发展与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税收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对于构筑科学的税收法律关系的范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体系

在探讨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之前,有必要先探讨一下税收关系与税法体系。因为,税收关系是税收法律关系的经济基础,而税法体系又在根本上决定着税收法律关系的体系。

税法的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所有税收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税法部门从而形成的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有机整体。税法的体系取决于税法调整对象的体系与结构。税法调整的税收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税收体制关系与税收征纳关系。依据税收关系的结构与体系可以构筑税法的体系,即税法可划分为税收体制法和税收征纳法两类。税收征纳法可分为税收征纳实体法和税收征纳程序法。

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确认和调整在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以及征税主体内部各主体之间发生的税收征纳关系和税收体制关系的过程中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的体系是指由各种税收法律关系所组成的多层次的、内部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是由税法的体系并在根本上由税收关系的体系所决定的。由上文的论述可知,税收法律关系由税收体制法律关系和税收征纳法律关系所组成。税收征纳法律关系由税收征纳实体法律关系和税收征纳程序法律关系所组成。

探讨税收法律关系的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探讨税收法律关系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重要前提。同时,税收法律关系的体系为我们探讨这些基本问题构筑了一个理论平台,只有站在这个共同的理论平台上,我们才有可能进行真正的学术讨论,否则,从表面上来看,学者们是在讨论同一问题,而实际上,由于他们所“站”的理论平台与所持的理论前提不同,因而所讨论的并非同一问题,或并非同一问题的同一个方面。因此,笔者在此先构筑自己的理论平台是有着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的。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在这一问题上税法学界的争议不大,一般认为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货币、实物和行为,而前两者又可合称为“税收利益”。

然而,从整个法学界的角度来讲,法律关系的客体却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议的问题,无论是法理学界,还是部门法学界对此问题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首先,就法理学本身对法律关系客体的研究来说,其观点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如有学者认为:“法律关系客体是最为复杂、最为混乱不堪的问题。”

其次,从部门法学的角度来讲,对法律关系的客体的理解也存在众多争议。在民法学界就存在着“利益说”、“行为说”和“社会关系说”三种不同的观点。在刑法学界,关于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另外,其他部门法学的学者纷纷提出“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竞争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竞争秩序(也可以理解为竞争机制)”“统计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几乎包括所有的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 “目标企业的财产所有权或经营控制权便理所当然成为企业并购法律关系的客体”等诸多观点。

本文从税收法律关系的体系出发认为,在税收体制法律关系中各相关主体(中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和地方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税权,因为税收体制法主要就是分配税权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权在税法学界是一个有着不同含义的概念,但通常所理解的税权是指国家或政府的征税权或税收管辖权。本文所使用的税权指的是国家对税收事务所享有的权力,国家所享有的这种税权是一种从国家统治权派生出来的一种政治权力,当这种政治权力由法律规范来调整时就成为一种法律上的权利。因此,作为税收体制法律关系客体的税权指的是政治意义上的权力,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

国家是一个抽象的政治实体,它由一系列行使国家各项权能的职能机关所组成,它的权力也要由这些具体的职能机关来行使,这样就会出现如何在国家的各职能机关分配国家的某项权力的问题。在这种分配国家某项权力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就是体制关系,用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和调整这种关系,就产生了体制法律关系。具体到税收体制法律关系,在这一法律关系中,其主体是中央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一定级别以上的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它们的权利与义务是合而为一的,其权利是依法“行使”其所享有的税权,其义务是“依法”行使其所享有的税权。因此,其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税权,税权充当其权利义务的载体,是其权利义务作用的对象。因此,税收体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税权。

在税收征纳程序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分别是征税机关和纳税人、代扣代缴义务人,各相关主体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税收行为,因为,税务机关的权利是要求纳税人为或不为某种税收上的行为,而纳税人的权利也是要求税务机关为或不为某种税收上的行为。

由于法律关系的统一客体是利益,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也可以高度概括、抽象为税收利益。当然,这里所说的税收利益已不同于学界通常所理解的、作为税收征纳实体法律关系客体的税收利益,那里的税收利益是具体的利益,即货币和实物等经济利益,也就是本文所使用的税收收入。而作为税收法律关系统一客体的税收利益指的是广义上的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权力利益和权利利益。

参考文献:

[1]刘剑文,李刚.《税收法律关系新论》,《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2]张守文.《税法原理》(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8页

[3]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3页

作者简介:

延边大学2013级法律(法学)硕士。

上一篇:防汛会主持词下一篇:小学生我最欣赏的人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