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共9篇)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篇1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科学素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应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就要特别重视实践性教学活动。

下面以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谈谈我的做法。教科书上关于光合作用的概念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概念比较抽象、微观,应怎样讲解,才能使刚刚步入生物学大门的初中生理解“光合作用”这个概念,并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探究、大胆质疑、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发表观点的论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为此,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需求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只有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才能使学生引起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当学生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没有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转化为动机,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向所确定的目标前进。在学《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节时,我们可以先把一些花草布置在实验室的四周,也可以把一些著名生物学家的画像和格言布置在实验室里,使学生一进入实验室便沉浸在一种良好的情境中,从而自然本能地从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产生对知识的需求。

二、提出问题,进行设疑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应加强教师的引导,最大限度地排除可能出现的偶然性和盲目性,使学生的认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受控性,从而有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效果。

我向学生明确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但忽略了自然界的其他环境因素,如阳光、空气对植物生活的影响。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光合作用发现史的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忽略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从何而来?阳光、空气等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

三、学生利用教材和提供的条件,进行学习观察和操作,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出假设

我们知道,实践性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感知客体,获得感性知识,为学习理论知识奠定好基础,还可以深化书本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

在这一节教学(2课时)中,我准备了十二个分组实验,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实践中获得感性知识。(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四、学生提出看法,相互交流讨论

学生在观察实验后,可以进行专题讨论。对于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教者要能够及时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并督促学生集中力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一方面密切注视学生讨论的情况和进程,同时还进行及时的、恰到好处的点拨,但不越俎代庖,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在讨论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给予充分肯定。通过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学生思路更开阔,认识更全面。

五、对讨论,老师要做出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结论

对讨论的结果,教师要做出必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小结,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强调难点,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在讨论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知识漏洞或不严密、不规范的表述加以纠正。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过程、现象、本质和规律掌握得更简练、更精辟、更准确,避免出现知识的盲区和误解,有利于以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获得知识,认识世界。

实验1结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这就是说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可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

实验2结论:在植物体中,叶绿体越多的部位,蓝色越明显,也就是产生的淀粉越多,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实验3结论: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来的气体,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这就是说,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可见,氧气也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

实验4结论:甲装置里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容器里的二氧化碳,叶片吸收不到二氧化碳,就不能制造出淀粉,乙装置里的清水,不能吸收容器里的二氧化碳,叶片吸收了二氧化碳,就制造出淀粉。可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科学实验还证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本人认为,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实践性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由难变易,大大降低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本质、结果及规律,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多变性和独创性,主动获得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养成。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篇2

一、借助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学生做实验都需要通过器材来实现, 因此教师应当精心选择器材。在学生选择器材进行实践以揭示自然现象的规律, 同时做出科学的改变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 在学习《磁铁》时, 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的性质, 在课堂上, 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进行试验, 由此表现实验效果的区别。A组选择的实验材料有磁铁、塑料片以及铁片, B组选择了磁铁、回形针以及小木头, C组选择了磁铁、铝片以及橡皮。孩子们的认知规律一般是从个别到一般, 随后从一般到个别, A组学生选择的材料, 同类铁质材料只有铁片, 由于材料较为单一, 因此无法有效地证明“磁铁能够吸铁”的规律, B组与C组学生选择的材料正好能够弥补材料较为单一的情况, 不仅典型, 而且非常科学, 较为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 并且几组实验的材料都属于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选择结构性较强的实验材料, 使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实验, 最终获得科学知识, 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课程的重点就是学生自主操作, 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科学知识, 感受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以及能力等都是通过自主实践形成的。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让学生去观察、实践, 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 在学习《物体热胀冷缩》时, 教师就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的器材, 借助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实验, 并完成实验。在课堂上, 学生不仅完成了实验, 还想出了很多新奇的实验方法, 如:有个学生将气球套在烧瓶口上, 然后将烧瓶放在热水中加热, 气球就逐渐膨胀起来, 而将烧瓶移到凉处, 气球就逐渐瘪了。通过综合实践, 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新鲜事物

创新与发明的想法通常都隐藏在生活中, 一些在生活中较为细心的人经常能够受到启发, 产生好的创意。很多发明其实都来源于生活, 在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从生活细节中发现了创意, 例如, 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爱迪生发现油灯的光线不稳定, 因而发明了电灯;富兰克林发现雷电很容易打击高大的建筑物, 因此发明了避雷针。故而,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灵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 一般的肥皂盒, 用的时间久了, 肥皂会黏住, 不容易拿出, 肥皂的使用寿命也会由此缩短。一位同学就想到了在肥皂盒上面套几根橡皮筋, 这样便能够将肥皂隔离起来, 拿肥皂的时候也十分方便, 且肥皂沾了水以后, 也不会黏住, 十分便利。由此可见, 在生活中较为细心的人, 总能产生新的想法, 这也是生活的奇妙之处。在课堂上, 教师还可通过语言引导以及多媒体等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例如, 在研究纸的过程中, 教师就可组织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素材, 看看生活中的纸制品都有哪些, 纸的种类有哪些等。在课堂上, 教师可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此外, 教师还可向学生提问, “同学们, 假如你们要给自己的朋友送礼物, 你们会选择什么纸来装饰?这些纸还有什么用途呢?”这样便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科学的相关性, 使学生对科学充满兴趣。

三、在创新情境中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

实践证明, 科学的发现通常源于疑问, 而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小学生的创新思维通常体现在学习活动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 经过思考产生, 在此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产生新的想法, 通过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 在认识空气的时候, 教师便可为学生创设情境, 在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往装满空气的瓶子再在加入一些空气, 在装满水的瓶子中再装一些水, 结果显示装满空气的瓶子还可以在打入一些空气, 但是装满水的瓶子却不能再装水了, 会溢出来。此时教师便可向学生提问:“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什么想问的?”此时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 “老师, 我们要是继续往瓶子里打空气, 瓶子会爆炸吗?”“老师, 为什么装空气的瓶子可以继续装空气, 装水的却不行呢?”当学生提出问题后, 教师不必急着回答, 可以引导与鼓励学生,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由此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篇3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发掘新事物的能力是教育的根本。科学课作为一门涵盖面较广的综合学科,展现了一个上至天文宇宙,下至自然生活的真实奇妙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有更多更快捷的途径去了解科学知识,寻找自己的立足点,发现一些常人忽略的信息,我们应当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

一、刺激学生的个人兴趣,学会独立观察与思考

兴趣是尝试去了解任何一个新学科,新知识的前提,就像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彼岸的大门,在人好奇求知本性欲望的驱动下,一步步朝新的方向迈进。激发学生对于已知或未知事物的兴趣,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事物的本质是在人类无数次的观察中探知的,那些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无一不都是生活中勤于观察、喜欢思考的求知者。

物理学家牛顿就是如此,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但是他热爱读书,尤其是操作性强的科普读物,并且在受到启发后总是动手制作些奇特的小玩意,比如风车、木钟等等。牛顿也喜欢思考,小时候的他总是仰望着星空,看着浩瀚无垠的星空,皎洁明亮的月亮,他就经常在想:为什么天空上的这些美丽的东西掉不下来?有时,牛顿在花园散步,也会逐渐陷入沉思中,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正是因为苹果砸到牛顿后,牛顿并未把这当作一件生活小事看待,而是思考并且继续结合自己生活中的观察,深入地探讨,最终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对于我们而言,也应当时刻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经常提出疑问,才会更好地看清楚事物的本质。

在我们的实际课程教学中,比如,《花和果实》这一章,在课堂上关于植物的理论知识应该给予相应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功效等,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我进行观察,需要他们学会观察植物,提出自己的疑问,积极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直观的接触,不仅使得学生对植物有了自身的独特认识,而且对于观察植物或者此类的科学探索活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更加主动地参与科学观察,自觉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

二、拓展丰富的想象空间

天马行空的想象思维能够突破时空的局限,指引我们向世界的深处去探索。创新思维是覆于想象力之上的,它是在发现新事物后大脑得以建构起抽象模型的基础,只有想象之后产生了新的方向概念,接着在自然或者社会的发展规律制约下,着手于创造新的事物。

想象力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开放与发散,并且寻求差异,提出设想,把众多的现实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想象力的发挥没有范围,也没有固定的方向,因此需要学生对生活敏感,从生活中随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循序渐进地形成科学创新思维。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都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水往高处走》这节课时,我们都知道由于重力作用水都是往低处流的,但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水也会往高处走。我们把蜡烛粘到盆底,盆里装上适量的水,然后点燃蜡烛,等火烧得非常旺的时候,用玻璃杯扣住蠟烛,这时就会出现有趣的现象了。如果我们仅让学生知道是蜡烛消耗了氧气,气压降低的结果,并不能让学生对这个小实验有着深刻认识,而实践操作却充分让其想象力得到了释放。

三、注重实践操作的能力

皮尔杰曾提到过思维与动作的关系,他认为人的思维都始于动作,一旦动作失去了,思维就无法发展。所以,在教学课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水变成了》是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材的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水从无味到有着淡淡的咸昧的一个过程,水是我们每天都接触到的物质,且我们都知道普通的水是无滋无味的,而加入了盐之后,水就可以变成咸的,这表明水是可以溶解物质的。目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只是老师讲述课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但是如果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譬如,在《水变成了》这一课程中,引导学生往水里加入盐或者糖,然后搅拌溶解后让学生分别品尝加糖或者盐前后的水,并叙述其中的味道,这样就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的会更多,培养自身思考发现的能力,敢于挑战与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事实上,科学课本身就是一门操作学科,应当让学生积极动手,从实践中学习。在我们的小学自然课本上有制作各类植物标本的课程,课本上是要求学生课后去搜集不同形状种类的树叶,然后自己制作标本再带来学校。但是,如果是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学生很少能够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而仅仅把这个当作一项作业去做,不仅体会不到做标本的乐趣,也无法让学生观察了解植物的一些特性。相反,如果由老师带领学生在附近实地采集树叶,大家在一起制作标本的话,不但增添了课程的乐趣,而师生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感情的融洽。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篇4

自古以来,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应该成为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然而,许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我们的教师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不少教师满足于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时至今日在不少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故意捣乱,不听话。爱因斯坦却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难道不让我们感到深思吗?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随便动手,古用戒尺,今用教鞭。一时的“纪律”,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了解,才一步步的把自己造就成发明家。人都有好奇心,何况是小孩子?

如今的学生已经不同往日了,也许很多老师自己小时候的那种老师讲学生一动不动地听的读书方式还残留在他们的脑海里,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地方,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每一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我们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才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潜能。江泽民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在于创新。时代在进步,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更加地好问,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安静”的,而是要充满活力和生机,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就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体会。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培养强烈的求知欲。

“好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好奇是求知的萌芽,创造的起点。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许多问题都想打破沙锅问到底,于是我就常常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故意设下悬念,鼓励他们去探索,而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多花费精力,精选习题,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在解法上不拘一格。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还可以围绕同一问题,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去思维,拓宽思路,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法,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依赖性较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巧妙地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并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习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曾陷入了一个误区,往往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灌输者、课堂管理者的角色,使学生处于被动、被控、单向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总是习惯等答案、靠答案,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怎么办?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于是我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都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地引导,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不善于表达的、难得举一次手的学生更是如此,有一点点值得肯定的地方就给予鼓励。比如在教学中,我自制了小红花、小五角星等奖励品,对于凡是上课勇于思考、发言的同学下课时我都会亲手给他们佩戴小红花或小五角星,渐渐地在我的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发言踊跃了,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养成了主动思维的习惯。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篇5

摘 要: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精心地设计、选择和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探究活动中,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只有按教材要求,多考虑几种不同形式的实验方法,学生才会越学越新鲜,越兴奋,同时也能调动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验;创新;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50-01

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改革现在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我教学小学《科学》课实验方面的实践活动,我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综合实践活动非常普遍的活动课程,每一个实验都广泛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社会以及劳动与技术等方方面面科学知识,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就具体的实验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我从以下几点谈谈:

一、选择结构材料标准具有求异性

实验器材的选择,既要能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所要学习的概念、规律,具有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使他们有能力通过动手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具有可接受性;还要具有从多种途径去进行支配的求异性。在形成概念需要的基础上,努力使材料之间具有多种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构往往来源于学生的身边。因此,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精心地设计、选择和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实践探究活动中,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讲《导体和绝缘体》时,要求学生运用电池、电珠、电键组装成串联和并联电路,并认识两种电路的性能。我认为这些材料学生身边到处可见,不如让学生自带材料进行实验。我在课前要求同学们准备电池、电珠、开关、导线。上课前,我检查材料时,惊奇地发现:人人都准备了电池、电珠、开关、导线,但在开关上却大不相同,有的是从实验室借来的开关,有的是用两个“按扣”代替开关,有的是用2片铜片做成的开关,还有的是用2个回形针代替开关。在固定导线上有的是用透明胶,有的是用纸卷成筒,用棉线捆„„。这一切不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灵活思维的体现吗?方法虽“土”,却迸发学生创造的火花。

二、指导实验过程,方法具有多样性

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当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后,是否乐意主动地参与实验操作,是否能顺利的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这就要看选择的实验方法是否多样化。只有按教材要求,多考虑几种不同形式的实验方法,学生才会越学越新鲜,越兴奋,同时也能调动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同一实验,方法多样化。即在同一个实验中,鼓励学生改进操作方法。在改进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四年级有关《磨擦产生电》一课的“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实验中,要求把橡胶棒吊在铁架台上,操作中发现吊起的橡胶棒有些摆动,于是,我鼓励学生能否借助“磁铁性质实验”的方法来改进吊橡胶棒的方法。学生通过回忆思考:有的继续悬吊,但缩短绳子;有的改用支架悬放;有的用两支圆形铅笔平行评论在桌面当轮子,铅笔上放胶棒。不管那种方法,都能达到实验目的,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创造能力。

2、同等实验方法多样化。即同一课要解决几个问题,设计了几个实验,对这样的实验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如《物体传声》一课,教材中要求同时解决三个问题:①声音在固体中传播;②声音在液体中传播;③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对这三个同等实验我采用三种形式进行引导。

(1)分组合作实践,获得固体传声的结论。我让每个学生把耳朵贴紧桌面,用手轻挠桌底,静听挠的声音;接着我让每组派一个人轻挠桌脚,其余人把耳朵贴紧桌面静听挠的声音;最后我在教室一个角落轻敲水泥地面,学生把耳朵紧贴桌面静听敲击声。三次实践,学生很容易得出固体是可以传声的结论。

(2)独立设计实验,解决液体传声。固体可以传声,液体能不能传声呢?我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金属棒、石块、水槽、水、闹钟、电子表)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学生沿着这样线索思考着:现有材料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声哪些物体可以不露出水面发声听物体在水中是否发声,必须耳朵紧贴液面(水槽壁)。于是,用石块在水中碰击发声,用闹钟在水中发声,用电子表在水中发声,耳贴水槽壁听等实验油然而生,液体可以传声的结论水到渠成。

(3)教师演示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空气可以传声。在知道固体、液体可以传声后,我在纸屏中心吊一个小球,在离纸屏0.3m左右的地方敲小鼓,每敲一次小鼓,纸屏上的小球就跳跃一次。为什么小球跳跃?我引导学生推理:鼓锤一敲鼓皮振动,振动在鼓和纸屏间的空气中传播产生声波,声波又推动纸屏,使纸屏产生振动,引起小球跳跃。通过以上的分析,得了空气传声的结论。

三、发现实验现象,观察具有多向性

寻求发现是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发现实验现象离不开观察:观察要认真、仔细、准确、系统;观察要全方位,具有多向性。对问题善于提出多种不同的设想,沿着不同的设想去寻找多种不同的发现。不要去猜测和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的主见,是培养创造精神的主要基础。例如:在讲《水蒸气的凝结》时,我引导学生做“白雾”形成实验。要求学生假想“白雾”是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再分析在实验装置中,哪些地方接受酒精灯的热,哪些地方是具备冷的环境,观察冷环境的地方有没有“白雾”形成。实验中,我发现大部分小组都是试管内的水慢慢地向上冒气泡,试管口外逐渐有“白雾”产生,当水沸腾时,试管口外“白雾”较多。只有一个组持有不同见解:水受热后开始向上冒泡,试管口内开始有“白雾”,当水沸腾后,“白雾”产生的部位渐渐外移到管口外约3cm处。这就是一个创造性发现。在汇报观察结果时,我鼓励该小组同学大胆地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并鼓励其他组再次实验,结果都与之相同。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篇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指出:“面对世界飞速发展的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心中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则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课程。在语文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教育的要,同时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使命。笔者就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力乃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已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生动、精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在较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教学要根据课堂的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创设具有童趣的故事情和游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的创新思维。笔者在教《晏子使楚》一文时,教学程序上作了下的安排: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故事情节、人动作和语言,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并告诉学生在动作上可适当发挥。学生开始较为胆怯,但在笔者的鼓励下,一学生上台后将晏子的行为进行了一番变通,他的表演不算出色,但却引来了阵阵掌声。这就说明学生对这种“叛逆”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表示赞同或者说至少是不反对。学生们情绪高涨,在台下不断地演示着自己所想象的动作和语言。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变通给予了及时的肯定。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全方位感受到了课文的内容,从表演的对话、行动中,感受到了晏子的大智大勇,三次反驳楚王,最后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学生的兴趣昂然,整个教室充满了欢乐气氛,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兴趣正浓的时候,笔者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楚王再用别的方法侮辱晏子,晏子又该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又围绕这一话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我们如果能够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来营造氛围,巧设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创新的兴趣,且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及时鼓励,哪怕是一点点的闪光,也不遗余力地捕捉,给予充分肯定。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得创造的心理体验,体味创造的甘苦,激发出新的更高的创造情感和动机,以更大的努力去进行新的具有一定创造意义的活动。

二、设计探索机会,激发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依靠创新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创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创造出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力的核心。创新思维能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语文教学中要特别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在一次看图作文辅导中,要求以图中的蚕”为对象,充分发挥想象,自己命题作文。学生动前,笔者拿出事先准备的辅导资料,比较全面地介了蚕的生活习性、它为人类作出的贡献以及古往来赞美蚕的一些诗句,最后讲蚕的一生的结局。相资料介绍完后,学生迅速开始构思。作文收上来后,令笔者颇感欣慰的是发现大部学生都做到了有话可写,而且不少学生在作文里纷赞美了蚕的献身精神。但是,让我感到出乎意料,是有6位同学与其他赞美蚕的同学截然不同,他认为蚕的一生是可悲的。其中最为精彩的一篇的作者认为,蚕不思进取,饱食终日,最后作茧自缚,己毁灭了自己。并由蚕联想到生活中的人,蚕没有自己”毁灭“自己”的意识,而有意识的人明知会毁自己,却仍作茧自缚,其结果比蚕更可悲。学生由及人,文章自圆其说,闪现了智慧的火花。小学五级的学生能有这样的认识,的确难能可贵。由此看,语文教学不怕学生做不到,就怕教师“想”不到,个“想”,就是给学生设计探索的机会、给学生提供现的舞台,是使学生产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时代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此得到了很好的体。

三、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新的原动力。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想象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代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这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古人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课堂因势利导的提问是教学过程中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笔者在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在学生对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因势利导,在教最后三节时,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当列车未开动时,站台上会是怎样的情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第二,当列车开动时,又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第三,当列车开远了,假如你是一名志愿军战士,你的心情会怎样?会想些什么?学生都没有经历志愿军战士的生活,要回答这些问题只能通过体会课文内容,大胆想象,而在充分展开想象时,学生必然联想到自己生活中与亲朋好友分别时的类似场面。这样,课堂教学既能完成激发学生想象的任务,又体现了语文教育的情感性。果然,在了解了中朝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的基础上,学生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其答案中蕴藏的真实的感受、深刻的体验完全超出了笔者的意料。精心合理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解答欲,而在解答的过程当中,对经验知识和书本知识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篇7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与课堂创新工作的深入,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创新也在不断开展, 从实际的教学实践来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教学目标来说, 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 特别是在实践探究活动上, 部分教师的教学办法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 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也不利于素质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相对来说, 在新课改的科学课上, 其任务与目标更多的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探索能力, 从而让学生在往后的学习上更加自主, 同样也更加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本文在谈论小学科学课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 主要基于五个方面进行, 从实际教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1 引导学生兴趣

兴趣作为课堂学习的动力来源, 对于科学课来说, 由于其属于自然学科, 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然界是充满兴趣的, 因此更加的乐于去接受与学习。但这并不代表着教师就可以放任自流, 或不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从以往的工作经验来说, 部分教师在此方面的就存在严重的错误意识, 从而导致学生后期学习兴趣的衰减, 更不用说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实际教学来看, 小学生阶段的学生在开始接触科学课时, 由于自然科学中充满未知, 再加上课堂教学环境与传统学科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因此非常的感兴趣, 也乐于进行思考。但是随着后期学习的深入, 部分学生对事物具有一定的掌握后, 再加上课堂的乏味, 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工作上, 教师如何在不同时期激发学生热情, 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与乐于思考也就非常的重要。而实际教学工作上, 科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 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讲课时, 对于书本的解释要多结合自然现象与相关事物, 从而基于简单事物激发学生去探索与追求,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始终保持一颗不断探索的学习态度, 使自身的思维不断扩散, 强化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创设教学情境

2.1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是素质教育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段, 从实际经验来看非常的有效。而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上, 教师同样可以进行参考。在实际教学上,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 从而让学生在探索中领悟或者发现所存在的科学知识, 进一步培养了其思维能力。同时,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 通过层层诱导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他们分散思维, 学会思考与表达, 在课堂上更加的踊跃发言, 总的来说, 这对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下面, 以五年级下册的《沉与浮》为例进行简述, 在书本中有一个这样的例题, 对于胡萝卜来说, 其不同大小的沉浮状态也不同, 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的提出, 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因为在生活中较为常见, 而在与学生进行谈论时, 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去思考问题, 对于往后思维的培养是非常的有意义。

2.2 创设生活情境

总的来说, 小学科学更多的是关注实际生活, 通过对一些现象的解释让学生懂得一些常识,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 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上, 教师要更多的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上引入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元素, 把学生引导进自然学科中, 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多的联系到实际生活。在实际教学上, 相关办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实验时, 要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场景的布设, 使学生在学习时具有情感共鸣, 也更为熟悉实验过程, 联系生活情境与课堂实验进行思考, 分散思维能力。而教师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 一定要多注意自身的语言描绘, 尽量通过生动且丰富的语言表达去体现实验过程, 从而带动学生思维活动, 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空间”, 让学生更加积极得去探索相关问题与现象, 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利用科学实验

在新课改中, 对于课堂教学更多重视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特别是对于小学科学来说, 其在课堂教学上, 实验属于一个重要内容, 而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探讨分析也是关系到教学工作质量好坏的一个因素。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交流与共享不但有利于获得更多的知识, 还能够在相互思想的影响下, 不断发掘与发散自身的思维, 进而提升思想与认识, 使自身的思维得到不断拓宽。

学生在做科学实验时, 往往需要通过探究活动去观察相关现象, 并做下数据记录。在这一个过程中, 成功与失败是并生的, 学生的内心感受与体验也是不同的。在这时, 大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是非常的急于想表达, 无论是成功的感受, 还是失败的领悟, 教师都应该充分尊重。因此在实验结束后, 教师要尽量安排较多的时间与机会, 积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反思, 同时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感受, 学会定向分析与观察实验内容。而利用此次交流, 教师就可以充分把握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对实验兴趣, 从而为教师通过科学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条件与依据。例如, 当某一学生的假设得到验证后, 其往往会非常欣喜;但当假设没有得到验证时, 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是开始的假设已经错了, 还是在实验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不合理, 通过交流讨论与得到原因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 从而层层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不断认识中深入思维发挥, 使学生培养一种持续思维的好习惯。

4 重视思维的敏捷性

对于思维来说, 敏捷度是判断其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同时也是小学科学课日常教学需要重视的内容之一。而敏捷的思维能力虽然与先天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从根本上来讲, 主要是后天锻炼而来, 在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上, 就存在特别多的途径进行学生思维敏捷度的锻炼。

4.1 通过实验观察、记录以及报告分析等锻炼敏捷性

在小学科学课中, 其日常教学的实验较多, 大部分教学活动也是围绕实验而进行开展。因此教师在实验的教学上, 要根据教材的实际编排, 并根据学生的思维、年龄以及学习特点等进行观察、实验以及分析报告表的设计。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自身的思维去记录观察、实验过程以及后期的分析报告, 通过这种过程中需要及时思考与形成想法的手段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 从而培养其日常思维的敏捷性。

4.2 通过活动和学科竞赛等锻炼敏捷性

在科学课中, 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活跃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上, 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分组, 让学生动手去探究相关问题与现象, 从而锻炼到思维的敏捷性。例如, 在《新的生命》一节教学工作上, 可以延长教学时段, 让不同的小组成员去种植一些植物, 并进行养护。而学生在照料这些植物的过程中, 有利于其观察植物种子发芽、开花、乃至结果的同时, 启发他们的思维, 让学生在劳动中受益匪浅。另外, 还可以进行趣味竞赛的开展, 通过竞赛这种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例如, 科技小发明设计赛、小制作竞赛、科学百科知识竞赛、环保科技手抄报比赛、科学家小故事演讲赛等。从实际教学经验来讲, 这些活动较为吻合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要求, 不但大大提升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上的兴趣, 还有利于锻炼学生在思维层面的敏捷性。

4.3 强化思维培养, 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

在科学课教学上, 培养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敏捷性的培养, 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高品质的思维方式。在科学课教学工作上, 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而有针对性进行思维的培养工作。例如在《电》一节课程上, 教材从古代对“电”的探索进行讲述, 而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对“电”进行分析与归类, 让学生通过历史的链条掌握用电的历史与知识, 在脑海里形成“电”的发展与利用, 从而形成例立体的思维方式, 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5 优化教材中的实验

科学实验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活动, 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实验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课虽然有趣, 但是要想上好这堂课, 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玩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带有一定的游戏性质, 游戏恰好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 所以这种模式很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在小学科学课的教材中, 有很多充满趣味的实验, 这些实验都是学生想要参与的实践活动, 与此同时, 实验中也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 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 既学会了科学课的相关知识, 又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当然, 最重要的是实验活动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学生主动探究, 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6 结论

综上所述, 思维培养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科学课的教学工作上, 相关小学一定要提高重视力度, 积极通过相关手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而让学生可以结合其他课堂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适应素质教学改革办法, 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篇8

关键词:科学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15-01

一、前言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足够的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并以此去获取知识去进行再创新。小学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思维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往往与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创设情境,激趣引思,就是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欲望,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愉快中主动、积极地去探求知识与应用所学知识。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多种途径用科学的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逐步使学生原有相对浅显的、短暂的间接兴趣发展为比较稳定的科学志趣。

三、提倡质疑求异,鼓励大胆创新

建立“自主学习,实践探索,人人参与,体验成功”的新型的多样化的科学教学模式。首先教学的活动方式要注意讲、示结合。在向学生讲解、传授已经形成了的知识结论的同时,注意运用提示、暗示等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知识,鼓励学生在突破现成知识基础上实现创新;其次师生间活动的方式要注意合作探讨。尽可能通过讲座、辩论、研讨等方法,去扩展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启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三是学生学习方式要注意以自学为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提示后,应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和实践锻炼。

四、重视知识,挖掘创新能力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要创新,首先要学好知识,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因此,在小组活动中经常讲创新的方法、途径和原则等,虽然它们不是万能的,但它们能开拓学生的思路。每次新带一个科技小组,我总会先给学生讲解科学家及小学生们创造发明的许多事例,让他们明白,路,成功的路、创造的路,就在脚下。我还会举办“和科技书交朋友”的活动,指导他们多阅读有关创新发明的书籍,开展科技创新知识的竞赛,带他们参观学习科技作品展,使学生们通过多渠道学习有关小学生发明创新的作品,从中得到启迪,扩大知识范围,学生的知识水平越高,创造思维的发展就越有基础。

2、重视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一种推测、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是创造思维的重要方面,它表现为思维的多极性、广阔性。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是思维水平达到超常的特殊表现形式,是神思高度集中时多种信息的概括化、简缩化或知识迅速迁移的结果。在科学教学中,要加强发散思维和直观思维的培养,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拓性、敏捷性、多向性,鼓励学生的自由联想,异想天开,不落俗套。

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科技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来自于生活和自然界。日常生活中往往蕴藏着许多发明创造的东西。因此,我经常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这一物品有什么缺点?有待改进的是什么?同时,将某一物品的独特的优点应用到其他物品中去,产生出新的创造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一次科技兴趣课上有一位同学向我提出:雨天,当人们把伞收起来时,湿漉漉的伞很麻烦,在公共汽车上水很容易弄到别人身上,尤其是人多拥挤时;在商场、宾馆水滴到地上很容易造成意外摔倒,而且还会弄得地上很脏,影响环境。有些商场和宾馆有提供塑料袋,但只适用于不折叠的伞,而且也不环保。所以,我想解决这些问题,让伞不要再滴水。这时,我及时鼓励他:“你的想法很好,怎样才能让伞不流水呢?”。

他通过观察,把袋子放在伞的把柄里面,用的时候可以抽出来,不占地方。而且,现在提倡环保,购物不提供袋子,便可以用雨伞中的袋子装东西。另外,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般的伞柄比较短,握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如果把伞柄加长,可以使它握起来更舒服,也使得里面的空间增大,更好容纳袋子。根据以上想法,他发明了《带袋子的伞》:用薄的、防水的布,使体积小且能够防水;袋子的形状既够大方便装伞,收起时体积也很小;伞柄底端的盖口较大方便袋子塞进和取出 ;盖子连在把柄上,就像牙膏的连体盖一样方便, 柄的长度与人的手握拳时的宽度差不多增加舒适感;制作成本低,充分利用废弃之物。该小发明在省24届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进入终评。

帮助学生树立新的观念,主动地、富有兴趣地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去观察、探索、实验现实生活乃至自然界的问题,在课内外展开研究性的教学活动等,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作为科技课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科学教育方法,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为全面推进创新思维能力、培训科学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美)阿瑟·A.卡琳 等著.《教作为探究的科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8

[2] 陈小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J].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2011(11)

注重科学实验 培养创新思维 篇9

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其实创新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把它开发出来。科学课应以实验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一、突出实践性,培养创新能力。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做”。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时。我首先将各种实验材料: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分发给每个小组,然后提出的问题: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我就引导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动手做实验时自然会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这样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学生得到的东西很多,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增强启发性,训练创造性思维。

实验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有效的实验去激励学生思考、分析。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做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因此,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教学《做个小生态瓶》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瓶子里是怎么样保持平衡的?如何选择水生生物的种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实验,每个实验小组展示自己试验瓶子的数据,在汇总后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从中可以发现生态瓶密封的作用和意义,这时,学生又产生了疑惑这是巧合还是规律?教师继续鼓励他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是生态平衡的缘故。这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降低思维难度,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实验中的猜想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科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

如在教学《自行车》一课时,让学生猜一猜猪自行车上的齿轮是起什么作用的?让学生大胆猜测,并用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测。又如在《农作物与土壤》实验中,先让学生猜测不同的土壤,成分是一样的吗?再联系生活实际,学生都能正确猜测并说出科学依据。然后用科学实验证实学生的猜测。看到自己的猜测一个个被证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关注有效性,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实验的目的为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因此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一定要关注实验的有效性,指导学生科学探究。不能只是为实验而实验,导致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

首先应注意实验的规范性。课前教师要试做实验,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实验的设计科学有效,全强地设计操作过程,选定基本的实验方法,注意编定具体的操作细节,设计要合理规范、切实可行。演示实验仪器要做到可见度大,实验现象清晰可辨。在日常课堂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起着示范作用。教师应严格按实验基本知识要求进行实验操作,不仅要做到有条不紊,还要注意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同时也要多注重观察,如在《鱼》一课中,试验时尽量选择生命力强、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便于捕捉和研究的鱼(如鲫鱼),鱼的运动和呼吸方式学生最感兴趣,短时间内的试验效果明显,用不同方法观察、研究、描述去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其次应注意小组合作的有序性。小组合作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实验中去,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和调控:①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实验任务、实验角色。②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发言的情况下向同伴提问或提出自己的看法。③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共用讨论、相互讨论、相互交流。④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的分歧,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共用增长。例如在研究“做个小生态瓶”实验中,教师先展示水族馆、水族箱(生态缸、掌中缸)相关图片或播放录像(课件),然后小组讨论修改设计图的内容和原因,其次各小组有秩序的领取不同的材料,分小组按制订的方案和设计图有步骤的制作小生态瓶,安排得井然有序,学生开展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协调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再次应注意实验形式的开放性。科学教材中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许多探究性活动,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开放活动空间,学生探索活动的空间除了教室外,更多的应是大自然。因为学生要认识探索的就是大自然中的秘密,因此,要大力提倡科学课回归大自然,做到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如认识蝌蚪、蛙,认识鸟、树、蘑菇,认识桥、农作物,都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自己去“摘”科学。实验中许多具体内容(材料、步骤、方法等)都不应作硬性规定,具有灵活性,这有助于进行开放性实验。从参加工作起,18年来一直和家庭分居两地,现在孩子上学没有人照顾,妻子没有正式工作,一直在外打零工,家中父母中风年龄大了生活起居不便,妻子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为了工作家庭两不误,为此特向领导申请把工作调动到离家近一点的襄州区天润小学任教,请领导考虑我实际情况予以批准,为谢!

上一篇:民诉法读书笔记下一篇:理论学习不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