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精选10篇)
一、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共有40 名学生,我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和体验表达与交流的常用形式和基本方法。
2、能通过科普小报告的形式来交流研究成果。
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通过信息发布会与他人交换意见。
4、能在活动基础上写出完整的调查报告。
5、能写出规范的科学小论文。
6、能以辩论会的形式围绕一定的主体进行表达与交流。
7、通过分析表达与交流的案例,学习怎样更好地表达与交流。
四、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 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1周 第2-3周 第3-4周 第4-5周 第6-7周 第8-9周 第10-11周 第12周 第13周 回顾上册内容 2课时 第一单元
春天的故事 单元测试 4课时
第二单元:
变换的天气 单元测试 5课时 第三单元:
玩具总动员 单元测试 5课时
第四单元:
变废为宝 单元测试 4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 4课时 第五单元:
形形色色的微生物 单元测试 5课时
第六单元:
像不像 单元测试 3课时
第七单元:
一、理读文路, 走入文本
所谓理读, 就是寻找式地读, 清理式地读, 整理式地读;就是梳理文本的思路或特点, 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 把它们罗列出来, 以确定学习过程的“对话”思路。《桥》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 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 极富韵味。但课文所蕴涵情味, 思想内涵却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因此, 我采用理读文中语言, 引导学生走入文本:1.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为了使学生读有方向、读有收获,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多读几遍课文, 并借助字典自学生字词, 注意读准“咆哮、狞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生字新词, 并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为读通课文扫清障碍。2.读熟词语, 感知大意。在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中, 先让学生圈画出描写洪水 (咆哮狞笑放肆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人们 (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 和老汉 (拥戴清瘦揪出沙哑 豹子) 等词语, 再分组朗读, 引导学生理清文路, 并选用这三组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读懂句式, 认识人物。这篇课文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增强了表现力。教学时,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桥、洪水、人们、老汉的比喻句、拟人句并分类重组, 再细加指导朗读。如“山洪咆哮着,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水渐渐窜上来,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让学生边读边想, 把洪水形象化, 在脑子中形成表象, 感受洪水的凶猛;在读到“村庄惊醒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时, 我让学生用成语形容当时村民逃难的情形和心情, 体会人们的惊惶失措;之后, 通过对比朗读文中描写老汉的句子, 初步认识老汉镇定如山的形象。
一篇课文, 经过这样的理读, 无形之中增加了知识的含量, 增加了知识的厚度与深度, 现出了知识的斑斓色彩, 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提炼课文的精髓, 同时也为品读课文找准了切入点和对准点。
二、品读文意, 深入文本
所谓品读, 就是在阅读中对课文着意揣摩、体味, 抓住文章的精髓, 读出深度, 读出韵味。语文课堂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 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 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桥》这课时,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 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 领悟文本的思想蕴味, 体会文本的行文技巧, 并在言语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文本言语, 掌握一定的言语规律, 我以“老汉”为切入点, 以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句段为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文意:1.自主朗读, 感知重点。让学生抓住描写老支书的句子自主朗读、自主思考、自主解决。学生通过读、思、找、画、议等一系列阅读活动, 大都能明白课文主要是写老汉的无私无畏、临危不惧、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风貌。2.赏析朗读, 理解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重点, 我着力引导学生朗读、咀嚼、品味关键字词句段上, 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引导学生从“他像一座山”进行个性化朗读, 读出不同的理解。有时, 即使是同一个字, 在不同的环境中也在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如课文的两个“吼”, 学生有的读出生气, 有的读出批评, 有的读出命令, 有的读出威严, 有的读出不容争辩……通过个性化的理解, 学生读出重点词语的意思, 读出字里行间的感情色彩。3.配画朗读, 内化重点。即在抓好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 我渐次播放与以上重点语段相关的课件, 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 指导学生通过读、听、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理解、快速内化。通过这样的设计, 不仅激活了语言文字, 还积蓄了学生内心的情感, 使语文课达到了“享受语文”的目标。
三、悟读文境, 融入文本
所谓悟读, 就是解读文本时, 要潜心会文, 去抓住作者的思路, 体会作者的心境。具体表现在对文本一拍即合的呼应, 一种心心相印的认同, 一种怦然心动的体验, 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悟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个目标, 我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指导:首先, 创设情境, 为情感体验奠基———我让学生观看山洪暴发、人们惊慌失措的录相, 营造紧张氛围, 借此为学生潜心会文、表情达意奠定基础。其次, 重点引读, 为情感触发助力———第一次引读:“当人们惊慌失措时, 木桥前, 没腿深的水里, 站着……”学生动情接读:“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引导学生描述:这是一位 () 老汉。然后我通过说的训练, 引导学生走出文本, 走近老汉, 从而使老汉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第二次引读:“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 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老汉突然冲上前……”学生深情地接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读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一位 () 的老汉。第三次引读:“最后, 只剩下了他和那个小伙子。小伙子……”学生接读:“推了老汉一把,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猛然间, 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读后学生由衷地称赞:这是一位 () 的老汉。教师的导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功效, 学生在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通过以上读的训练, 学生情感激奋, 心融文本, 言出心声, 读出了真情, 读出了意境:那位老汉为了村民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就如同一座生命之桥, 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最后, 反复诵读, 为情感升华添翼———课文结尾三句话, 完全可以合并为一个自然段, 作者写了三个自然段, 是为了让读者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让读者为老太太难过, 从而更加敬仰老汉。这样的特点, 教师要点给学生,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感染,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高贵品质, 领悟作者表达方法的精妙, 领悟作者为什么以“桥”为题, 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摘 要] 《桥》这篇课文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 教学设计;随文蓄势;借势入境;融境释义
《桥》这篇课文以山洪暴发的情势为线索,紧扣“桥”的人文内涵,以迅猛的暴雨,狂飙的山洪,窄窄的木桥为事态场景。以人群惊慌地过桥为情境,抓住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脱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最后以老支书与儿子的牺牲为结局。故事题义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课文在表达手法上巧妙地在场景渲染中蓄势,在人物对比中塑造,在事态叙述中设伏,体现出势、境、情的统一。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以读为主线,以联想为主导,以体验为主轴,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建随势而就,顺境而生,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一、在随文蓄势中感知课文
根据各种因素的相互影響在语言铺陈中随文蓄势,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层层渲染中再现危急,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又为后面人物的出现提供了富有情境感的背景。《桥》一文的前五个自然段中紧扣“危急”,从雨势之大、山洪之猛、人群之慌、桥窄之危四个角度进行蓄势。“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造成“百多号人你拥我挤的疯狂与惊慌”。在山洪狂飙与人群惊慌之下,一句“窄窄的木桥”为危机埋下伏笔。形成危机相叠,势势相逼的场面,勾勒出危机四伏的客观环境。这种危急之势的铺陈与积蓄,在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时,又生动地烘托出老支书的坚毅、镇定、果敢的形象,体现出客观描述与主观烘托的统一。教学中,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遵循课文由远及近的叙述顺序,围绕危急之势,紧扣关键词、句,抓住雨势之大、水势之猛、慌势之乱、窄桥之危,让学生在初读中读懂文意,把握突发事件的形成要素。让学生在扣词扣句进行联想的基础上再读,读出画面。眼中有画,心可入境。在学生对语言描述的情境获得危急感悟的同时,进行再品读,采用多样化与个性的朗读,运用气息控制、节奏与声调变化等朗读方法的指导,品味中读出暴雨、洪水交织的声势感,读出事态发展的紧迫感,读出人群在灾难逼近时的恐慌感。依势推进,层层渲染,顺势而入,在朗读声中外化紧张之态,再现危急之势。
二、在借势入境中塑活形象
故事场景不仅仅是为了点明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在追求表达手法的主观需要。人物传神的表情、语言、动作描写蕴含着人物鲜活的个性,只有在情境的烘托与渲染中去解读人物,才能让文学表现的人物个性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复活为丰满的人物形象。文章在描述老支书指挥群众时,着力从他的凝重和愤怒表情、不容置辩的话语、果敢有力的动作三方面,集中笔墨围绕老支书的鲜活个性,进行形象化的精神刻画,语言简洁明快,巧妙把老支书的鲜活个性与闪亮的党性浓缩在“他,像一座山”的形象化描述中。教学中,紧扣“他,像一座山”,联系人群之慌的情境,结合“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乱哄哄的人群……”的慌乱情势,从老支书站立桥头的姿势与神情中读懂老支书像大山一样无畏、沉稳的个性与党性;联系水势之猛的情境,结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的情境渲染,从他指挥人群过桥时的嘶哑喊话与冷冷的反驳中,读懂他像大山一样无私而博大的胸襟与党性;联系刻不容缓的危急情势,结合“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的紧迫情势,从他把儿子从人群中揪出的动作读懂他像大山一样威严而深沉的父性与党性。让学生在情境与情势中,从人物个性入手,读中联系情境,读中联想情势,读中人物比较,读中揣摩心理,把人物话语的焦虑与果断,人物神情的凝重与威严,人物动作的迅捷与有力等形象要素读活,由外向内,点滴积蓄,层层塑造,从感受人物形象走向感悟人物境界,从感受人物个性走向感悟人物党性,多维度地感悟“他,像一座大山”的深刻内涵,最终实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复活的人物个性,体验出人物崇高的党性光芒,也为下一环节的融境释“桥”之义奠定基础。
三、在融境释义中升华内涵
象征是作家运用形象化的事物对情、义、理等抽象化的人文内涵进行形象化的诠释。如何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建立链接点,让学生从人物形象感悟人文抽象,实现顺理而明义,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桥》这篇课文依托“桥”这一形象化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借助老支书临危赴难、舍生取义的党员形象,构建出党与群众的生命之桥、联系之桥。由于“桥”的象征意义深刻,五年级学生缺乏对象征手法的感性认识,如何让学生在理解上从“窄窄的木桥”过渡到老支书用生命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设“生命之桥”,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运用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后形成对老支书的崇敬之心,直接碰撞悲壮性的结局——“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引发学生对老支书牺牲的悲痛之情,顺势创设问题:“群众成功脱险了,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却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在危难时刻,是什么让老支书选择群众,放弃了自己和儿子逃生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文本信息和自己的阅读感悟畅所欲言。老师以“责任”作链接点,从老支书的选择代表党的选择,他的责任就是党的责任这一角度,顺势引导,实现老支书与党的结合。学生明白老支书代表着党形象之后,再次整合文中的句子,形成“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一背景描述,以桥的不同意义作链接,再次创设问题: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窄窄的木桥轰然倒塌,但是另一座桥却在群众的心中高高架起。那么,群众心中的桥又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激励学生再度思考。老师根据学生的感悟随机点拨、归纳,自然而然地从“窄窄的桥”过渡为视责任如泰山的“生命之桥”、党联系群众的“精神之桥”,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感悟。依托感悟,抓住“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的结尾,老师运用课堂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如“为了群众,老支书永远离开了他们。如果你们是前来祭奠老支书的群众,此时此刻,你们定是泪流满面,百感交集,那么又会对老支书说些什么呢?”用写出群众的心里话作为小练笔,升华内涵,外化情感,实现读写结合。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语文教学设计时尊重文本,遵循作者的作品立意与表述方式,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教学分析】
本课首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思考人坐着轮椅上台阶的方法,提出进行斜面的探究。
通过阅读资料,提出问题:斜面的作用是什么?
引导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爬坡的经历等)和所学知识,对斜面的作用及倾斜角度和用力大小的关系作出假设,并说明假设的依据。
由于前面几课学生已经进行过多次关于简单机械作用方面的实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本课实验可以组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探究斜面的作用,而后交流生活中人们对斜面应用实例的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课程最后安排了两个综合探究实践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自选材料,综合运用多种简单机械的知识,组装成一个装置,用最小的力提起重物并将其运送到指定地点。
第二个活动是回顾单元初学生对埃及金字塔建造过程中搬运巨石的思考,鼓励学生将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等简单机械进行组合设计,并画出设计图。
这两个活动需要时间的保证和小组的合作,教学时应予以保障。
【教学目标】
(1)知道斜面是常见的简单机械,了解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设计简单器具、生产物品或完成任务。
(2)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资料收集信息,提出关于斜面作用的问题与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运用比较与分类、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通过演绎推理分析生活中的斜面工具。
(3)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①斜面作用实验:斜面装置、测力计、量角器、小车模型、记录单。
②生活中的斜面:螺丝钉、斧子、盘山公路图。
(2)活动场地:教室。
【教学过程】
本课将按照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和要素进行组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基于经验作出假设———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迁移应用回归生活。
本课的实验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参与,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
在本课最后的综合探究实践活动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
(1)引入活动。
师:如果一个人需要靠轮椅的帮助才能行进,那么他在上台阶时会非常费力,我们来帮他想个办法吧。
生:在我家楼门口有一个无障碍通道,是专门为坐轮椅的人准备的。
师:这个通道是什么样的?
生
1:就是一个斜坡,旁边还有铁栏杆。
生
2:我也见过这种通道,斜坡还挺长的,有的还拐个弯儿呢。
生
3:有的过街天桥的一边是台阶,另一边是斜坡,这是为了方便人们推自行车过桥用的。
生
4:其实只要在台阶上搭一块木板也可以。
师:其实同学们所说的斜坡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斜面。
(2)提出问题。
师:有时为了克服垂直提升重物困难,人们采用搭建一个倾斜的坡去解决,这种倾斜的坡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斜面。
关于斜面,大家知道些什么?
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生
1:斜面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生
2:无障碍通道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方便。
生
3:斜面能帮人解决困难。
生
4:斜面是不是也能省力呢?
(3)作出假设。
生
1:斜面应该不省力。
因为上斜坡的时候比走平地要费力。
生
2:我觉得斜面也是不省力,但是方便人们上台阶或者上天桥。
师:如果推着自行车沿两个坡度不同的斜面到过街天桥上,这两个斜面一个平缓,一个陡一些,会有什么不同吗?
生
1:我认为两个斜面都会费力。
生
2:它们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平缓的斜面要省力些。
生
3:应该是平缓的斜面费力小些,陡峭的斜面费力大些。
生
4:我们组也是这样想的。
师:我们在《滑轮》一课时学过,用滑轮提起重物是否省力,是和谁相比得出的结果?
生:是和直接用手提起重物比,看是不是省力的。
师:那我们讨论用斜面是否省力,应该和谁比呢?
生
1:也应该和不用斜面直接用手提起重物比,就像用绳子直接把自行车拉到天桥上,或者把轮椅直接搬到台阶上。
生
2:要是这样比,可能斜面也有省力的作用。
(4)搜集证据:斜面的作用实验。
师:斜面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样呢?
我们今天还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
不过今天的实验我想交给各小组,由同学们自己设计完成。
师:我们要设计两个实验,一个是探究使用斜面提升重物比直接用手提起重物是费力还是省力;一个是探究斜面倾斜的角度和用力大小的关系。
(学生分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后汇报)
生
1:我们把我们组几个人的字典摞在一起,搭一个高台,就像过街天桥一样,再用一块长木板斜着搭在字典上。
接着找一个小车的模型,用测力计沿木板往上拉小车,并测量拉力的大小。
还要把不用斜面,直接用手提起小车用的力测出来,而后比一比。
如果直接提用的力小,就说明用斜面费力;如果直接提用的力大,说明用斜面省力。
生
2:探究第二个问题时要准备两块不一样长的木板,将其都搭在同样高的字典上。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
1:长木板搭在字典上,斜面倾斜度小,而短木板搭在字典上,斜面倾斜度大。
生
2:沿着不同的木板往上拉小车,比一比拉力的大小,看看谁更费力。
师:小车哪里去找呢?
生:老师,我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做过小车模型。
师: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
1:实验时多做几次,求平均数。
生
2:沿着木板拉小车时要注意慢慢地拉,不能忽快忽慢的。
师:为什么呢?
生:拉小车时忽快忽慢会使测力计的指针晃动,这样就测不准了。
师:这个建议很好,科学上这叫匀速拉动。
师:我们开始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吧,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提出来。
(学生根据实验方案分组实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获得的数据,比一比后分析一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我们发现,用斜面拉小车用的力比直接用手提起小车用的力小,这说明用斜面比不用斜面省力。
师:其他组呢?
生
1:我们组也是这样认为的。
生
2:我们组还在小车上放了两个钩码。
师:那你们的实验结果呢?
生:我们发现也是用斜面省力。
师:回忆一下我们实验前的假设,有什么感受或经验呢?
生
1:我们的假设错了。
生
2:假设不一定正确,要做实验证明才行。
师:说得好。
师:关于斜面倾斜角度与用力大小关系的实验,结果是怎样的?
生
1:我们的研究结果是斜面倾斜角度小时,所用的拉力小。
生
2:我们发现斜面倾斜角度小,费力少。
生
3: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就越省力。
师:看看我们的成果,使用斜面工作时,斜面可以省力,并且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
(5)迁移应用。
师:到生活中去找一找,看看身边有没有应用斜面的实例?
生
1:我看到过建筑工人沿着斜面推车,车上装着很重的砖。
生
2:我们玩的滑滑梯是不是也是斜面呀?
生
3:不是吧,我们都是沿斜面往上运动,滑滑梯是往下滑。
师:想一想,如果我们沿滑滑梯往上推小车呢?
生
1:那就是斜面。
生
2:我想不出来还有别的斜面了。
师:其实斜面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挺多见的。
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里面都有斜面,请小组观察后分析,图片中哪里用到了斜面,它是怎样省力的?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汇报)
【教学反思】
学生往往认为斜面的作用是使用方便,想不到斜面还有省力作用。
相反,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斜面是费力的,这是生活中的爬坡经历对其造成了影响,因为爬坡比走平路要费力。
此时,教师不应进行过多干预,而应先借助之前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明白省力或费力应该和什么情形相比,再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用证据说话。
【总结点评】
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1)巧妙设计材料和记录单,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先后让学生进行过两次数据收集和一次数据整理,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数据汇总整理成一个大的汇总表,然后指导学生纵向观察每一组的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大量的数据面前,自然而然就能初步得出科学结论来———用斜面拉物体可以省力。
那么斜面到底能省多少力呢,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数据。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横向分析,因为每组实验所用的小车都是一样的,这样就能保证被拉物体的重量尽可能相同。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具有相同重量的小车在斜面上拉动时所省的力却是不同的,由此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并马上引发了学生新的猜想,为什么同样重的物体在同样的斜面上拉动时所用的力有所不同呢?
结合各组的材料、高度相同,联想到是否是因倾斜角度的问题,引发了下一步关于斜面倾斜角度与拉力大小关系的研究。
(2)指导学生学会做模拟实验,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树立学生的科学观念。斜面背后的科学概念是做功,若想保证做功不变,那么物体拉升的高度就应该是相同的。
因此在本课的实验中,教师几次让学生明确实验时高度不变。
到后面的实验中,学生就知道了要保证已有高度不变,只能通过改变木板的长度来改变斜面倾斜的角度,经历了这样的反复强化,学生的思维就更严谨了。
在严谨的科学操作中学生体验到木板长则倾斜角度小,省力但所用时间长;木板短则倾斜角度大,费力但斜面长度短。
2009年05月05日 星期二 21:41
一、填空(每个空1分,共1×10=10分)
1、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有()、()、()等。
2、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并放出()。
4、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有适当的温度、()、()。
5、一棵完整的植株,由()、茎、()、()、果实等组成。
二、选择(每题2分,共2×5=10分)
1、太阳的表面火舌翻卷,热浪升腾,温度达到约()摄氏度。
A.1.5亿B.6000C.2000万D.6000万
2、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它给我们带来了()和()。
A.火B.温暖C.生命D.光明
3、太阳高度是指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之间的夹角。
A.视线B.视角C.水平视线D.眼睛
4、我们在工作中为了()或方便而使用的这些工具或装置叫做机械。
A.费力B.省钱C.省力D.简便
5、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呼出了(),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氧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氮气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5=10分)
1、太阳的光和热是自己发出的。()
2、太阳能不可以转化成电能和热能。()
3、一天中,正午时物体影子最短,气温也最高。()
4、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
5、使用杠杆一定省力。()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5×2=10分)
1、做为四年级学生的你,如果遇到火灾该怎么处理?(最少写两点)
一、填空。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和____三层。____度最高,___温度最低。
2、科学家们根据研究,认为_____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3、风是________形成的。____是促使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4、__________叫风力。风的速度越___,风力就越___。
5、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会产生______或________现象。
6、大自然中的水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和______。
7、电池有两个极:_____和_____。
8、导体和绝缘体的界限并不是______的,比如,有些绝缘体受潮也会变成______。
9、地球每时每刻______,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实际上是地球______________的结果。
10、像木块这样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向上的______,这种力叫______。
11、没有大胆的______,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12、风是空气中有________的条件下形成的。热地方的空气___,压力____;冷地方的空气____,压力____。
13、______________影响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14、世界上最早发明指示方向的仪器是______。
15、每个磁铁都有两极:_____和_____,南极用_____表示;北极用_____表示。地球也是一个巨大的磁铁。磁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6、不是所有______都能溶于水。
17、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和沉到水底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______。
18、一个简单的电路由____、____、____和____几部分组成。
19、发现有人触电,我们不能直接用手把他拉开,要先______。20、大陆漂移学说是______科学家________提出来的。
21、熄灭酒精灯时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
22、能在天空中飞行的恐龙是________。
23、纸风车的风叶越大,转的速度______。
24、当烟囱的烟向南飘时是________。
25、没有磁铁的是时钟,有磁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都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
27、水的冰点是________,水的沸点是________。
28、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它受到的重力。
29、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等是导体。
30、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______小时。
31、风的两个基本观测项目是:____和____。
32、风的力量叫____。风的速度越____,风力就____。人们把风力从小到大分为____到____,共____。
33、______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力的单位是____,简称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
34、_______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用来________的仪器,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
35、干电池的电压是_____V,照明用电是______V。
36、小电珠能发光的连接方法是:用电线把______和______连接起来,电流从______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______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
37、干电池的“小钢帽”是______。
38、为了保证电路的______和正常工作,请注意______和______。
39、容易通过电流的物质叫______,不容易通过电流的物质叫____。
40、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__。
四、回答问题。
1、水的三态变化条件是什么?请在图上标出来。水蒸汽
冰水
2、怎样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3、如果有人触电,你该怎么办?
4、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有哪两大猜想?
5、假如没有了电,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6、“大陆漂移学说”的应用有什么实际意义?
7、白天和黑夜(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
8、电线或一些工具,如钳子等外面为什么要包一层塑料?
9、可以在电线上晾晒衣服吗?为什么?
10、要使小电珠发光,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1、用纸杯烧水,能把水烧开吗?为什么?
12、为什么说风既“可爱”又“可恨”?
13、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磁铁?
14、怎样制作“魔力”小针,制作时应注意什么?
15、使用测力计要注意什么?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时写的一首古体诗。它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以凝练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 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具有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这首诗巧用夸张、反衬的手法高度概括地表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和战士们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种艺术性的缩小或夸大是领袖诗人那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襟怀、奇特的想象以及英雄胆略的自然表露。
【设计理念】
长征这段历史是特殊时期的历史事件, 学生在理解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及体会长征精神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将学生带入诗歌描写的情境, 使其感同身受, 就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因此, 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情感”, 就有助于学生领会全诗所蕴含的意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诗句, 掌握“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若等闲”等词语的含义。
2.能通过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
3.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感悟, 了解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让学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军队, 热爱伟大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诵读诗句, 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理解夸张手法的运用, 了解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 读诗句, 了解长征历程
1.图片导入
(出示一组长征图片) 同学们知道图片上展现的是什么情景吗? (板书:长征) 是的, 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 长征是一次伟大的壮举, 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征就是征程、征途。长征就是长长的征途、漫长的征途。
2.初解长征
(1) 课前教师布置大家搜集资料, 了解长征。
(2) 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及相关图片, 教师简要介绍长征路线。
(3) 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毛泽东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领袖, 而且是一位出色的诗人, 他一生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一首 (简介“七律”) 。
3.初读诗歌
检查通读情况, 相机纠正字音。再读诗句, 注意停顿和节奏, 读清楚诗的韵脚。
设计意图: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教师让学生简介长征的知识, 一是促进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 二是促进他们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
二、品诗句, 想画面, 感受长征艰险
1.通过刚才的了解, 长征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充满艰险)
2.诗句中有很多词句写出了长征的艰险。自由读一读, 画一画。
3.交流
(1)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逶迤”是什么意思?“五岭逶迤”呢?读到这些词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连绵起伏的山岭绵延万里, 红军战士穿梭其间, 一边防备敌人的追击, 一面又面临险恶的环境。)
“乌蒙磅礴”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高大巍峨的乌蒙山, 山势险峻, 头顶苍鹰盘旋, 旁边就是悬崖峭壁。)
学生说画面, 教师随手板画:连绵起伏的五岭、高大险峻的乌蒙山。
这山怎样的险?还是让我们看看毛泽东写的另外一首小诗——
(出示: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在这样的山岭中行走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 (自由交流)
(2)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出示金沙江图片) “云崖”说明什么?金沙水拍云崖, 怎么会让人感觉到暖呢? (教师简介金沙江战斗胜利情况:金沙江水流湍急, 两岸山峰陡峭, 敌人曾嚣张地说:“这里连一只鸟也休想飞过去。”但是红军足智多谋, 一面假装攻打昆明, 把敌人主力部队吸引开, 另一面趁机抢渡金沙江, 等敌人发现上当后, 为时已晚, 红军的主力部队已经顺利渡江, 他们只能望江兴叹, 我们没费一枪一弹就渡江成功, 战士们个个欢欣鼓舞。)
面对穷凶恶极的敌人, 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 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 (齐读诗句) “大渡桥横铁索寒”又是怎么回事? (播放《飞夺泸定桥》片段)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学生交流)
再读四句诗, 感受长征的艰险。
(3) “更喜岷山千里雪。”看图, 想象红军爬雪山的情景, 他们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怎么理解“更喜”?
4.在漫漫长征路上, 不仅有枪林弹雨, 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 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许多难以想象的困境。再读读这首诗, 你能读出长征的重重险阻吗?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诗歌是抒写心灵的艺术, 诗歌之美在于它所描绘的生动的画面。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 联系自己的积累, 想象长征画面, 让学生真切感受长征的险恶环境。学生在走进文本、融入文本中用自己的心灵和文本交汇, 接下来体会红军的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就水到渠成了。
三、诵诗句, 悟诗情, 体会英雄气概
1.长征这样艰险, 可是毛泽东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表现长征的艰险吗?他究竟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请你再读读这首诗, 找找答案, 注意圈画出关键词语。
2.交流读书感受
(1) 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看出红军战士勇敢顽强的精神。
(1) 哪个词写出了他们的勇敢顽强?理解关键词“不怕”“只等闲”。
教师追问:他们不怕什么? (远征难。)
五岭逶迤, 他们———不怕!
乌蒙磅礴, 他们———不怕!!
金沙水拍———不怕!!!
大渡桥横———不怕!!!
岷山千里雪, 更是———不怕!!!
(2) 这是什么样的气概? (英勇无畏、不畏惧、勇往直前、藐视困难)
(3) 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语也写出了战士们面对万水千山时英勇无畏、藐视困难的气概, 是哪一个? (理解:只等闲)
诗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语, 请你快速找出来。
(2) 理解:“腾细浪”“走泥丸”“喜”“尽开颜”。
(1) 从“腾细浪”“走泥丸”中你看到了什么?在战士们的眼中连绵起伏的五岭就成了——细小的波浪。在战士们的眼中高大险峻的乌蒙山就是———脚底的泥丸。这是什么写法? (夸张、比喻) 看, (教师随手将前面五岭和乌蒙山的板画改为细小的波浪、泥丸样。) 这样的山岭在红军的脚下, 你有什么感觉? (红军战士就像巨人, 就像巨神, 高山峻岭只不过相当于小小的浪花、小小的泥丸。)
(2) 我听出来了, 山再高我们不怕, 水再深我们也不怕, 我们笑着跨过高山, 这就是英雄, 这就是英雄的队伍。来, 让我们读一读, 感受一下——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3) 尽管面对的是———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金沙的水、大渡桥的铁索, 但是, 再艰难的路程我们都走过来了, 你看———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想想看:他们喜的是什么? (预设:他们喜的是——连绵的五岭、险峻的乌蒙跨过来了, 金沙江不伤一兵一卒胜利渡过了, 天险大渡桥也没能阻挡红军前进的脚步, 追击的敌人被远远甩在后面, 绵延的雪山、布满沼泽的草地都被战士们踩在了脚下。)
多么乐观的战士们!还有什么困难能吓到他们呢?想想看, 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名战士, 当你看到追击的敌人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绵延千里的雪山踩在了脚下, 湍急的江水也被抛在身后。此时, 你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你还会说些什么?
真是“红旗漫卷西风”啊!毛泽东看着欢呼的战士们心情怎样? (学生交流)
毛泽东就是饱含这样的胜利喜悦和革命热情挥笔写下了《七律长征》! (齐诵)
设计意图:列宁说:“缺失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 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 才能得到力量, 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教师层层推进地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 他们就能真切体会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乐观的精神。其间适时的诵读又将学生带入诗歌意境, 使其投身其中, 感同身受, 从而使学生感动起来, 最终实现作者、教者、学生心心相通, 情情相激。
四、议长征, 传承精神
1.后人这样评价长征——— (出示:“长征, 是宣言书;长征, 是播种机;长征, 是宣传队。”)
它向谁宣言, 在宣言什么?又播种什么? (预设宣言:红军打不垮!我们战无不胜!播种精神:英勇无畏、勇敢顽强、乐观、不放弃、不退缩、勇于挑战。)
2.今天的我们还需要这种精神吗?
五、课外阅读延伸
1.搜集毛泽东诗词, 特别是长征时期的诗词, 并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
2.搜集长征故事, 举办一次长征故事会。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作者:huoshu
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教学内容:
《认识太阳》、《太阳,我们的朋友》
教学要求:
《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知道,在大千世界里,我们能看到千姿百态的鱼、虫、鸟、兽,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还有更广阔的大地,无限的宇宙。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太阳,那么它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作用呢?
1、认识太阳,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念,其运行规律是怎样的?
2、如何利用太阳能的调查和实验。
3、太阳的一般运行规律,如何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和判断时间。
4、利用太阳高度测量仪来确定时间和太阳高度的变化。
5、简单认识我国古代的科学仪器和二十四节气,从而认识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太阳给人类带来了生命的源泉,没有太阳世间一切生物将不复存在。
2、认识如何让太阳能的作用给人类带来更广的前途。
四、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认识太阳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1、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认识太阳与地球以及在地球生存的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
2、科学地认识太阳带给我光明和温暖时应注意还会给我们带来某些伤害。
重点:激发同学们参与科学研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法:指导、讨论
板书设计:太阳的基本知识
太阳是银河系一颗普通的恒星。太阳的体程是地球的130万倍,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万千米,直径139万千米,表面温度5770开,中心温度1500万开,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只有二十二万分之一。
所用参考资料:教参、互联网
教学过程:
认识太阳是我们人类利用太阳能量的前提,科学地利用太阳能是我们人类未来的发展更加辉煌,我们知道,就是目前来讲,人类社会面临着能量知缺,地球资源枯竭的时代,地球能源的过度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地球环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太阳能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无限量的天然能源,科学地认识太阳、利用太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又一光明前途。
1、认识太阳(见板书)
2、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这是我们大家都感受到的,同时,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可以座椅实验,你将一株植物放在不见阳光的地方可能不久它就会死。为了证实这个观点,你可以一试太阳的光和热也是我们人类离不开的,如果没有了光世界将一片黑暗,如果没有了热量,世界将是一片寒冷,任何生物将不可能生存,所以说,如果没有了太阳,这个世界也就不存在生命。
3、太阳有多大?
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银河系的一颗普通恒星。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与地球平均距离14960平方米,直径139万千米,表面温度5770开,中心温度1500万开,二十二万分之一的能量辐射到地球。
第二课时课题认识太阳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让同学们了解如何摄取太阳能的最大热量。
2、太阳的能量很大,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到达地球,但足以使地球上一切生物得到生命活动的能量,如何利用太阳能的最大能量是我们探究的主要问题。
重点:调查太阳能的用途,以及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有那些。
难点:做好科学利用太阳能的调查、记录。
教学方法:指导、实验。
所用参考资料:教参
教学过程:
1、同学们分组作小实验:
各组准备塑料袋两种:一种黑、一种白,温度计两个。
在两个塑料袋中装满同量的水,放在同条件的太阳光下,记录同样时间两个塑料袋中水的温度。
各小组将记录数据汇总、交流、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2、调查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利用太阳能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各种设施,结合我们学习的课文查找资料,扩展寻找太阳能为人类利用的范围,把已使用的`方面记录下来。
在这小节中,主要是通过同学们亲身实验搜集、观察、测量的事实和调查的证据,了解人们对太阳能的应用,引导同学们体验观察、测量,调查在科学在探究活动总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重点让同学们了解科学利用太阳能不仅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问题,而在环境保护,人类生命质量问题起着重大的历史性的作用。
第一课时课题太阳,我们的朋友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1、学习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是人类的本能,观察太阳我们的朋友带给了我们什么。
2、学习如何科学使用测量仪器,科学采集数据,记录、认识采集数据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重要意义和作用。
重点:能用测量工具进行定量观测,采集数据并做记录
难点:科学观测太阳的高度,理解太阳高度与时间和温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指导
教具:太阳高度测量仪、记录本
所用参考资料:教参
教学过程:
一、太阳,我们的朋友
我们上一小节已经学习调查太阳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前景,其实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已经利用太阳运用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如他们利用太阳来判别时间和方向。我们今天学习就是如何来认识太阳的一天的变化和时间、温度以及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的关系。
二、什么是太阳高度:如何测量?
太阳高度是指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
我们测量太阳高度,使用太阳高度测量仪。在测量时做好测量记录,正确使用太阳高度测量仪。
三、培养同学们搜集事实与证据的能力和意识。
观察、测量记录要求仔细、认真、准确。搜集观测数据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太阳高度在一天内的变化与时间,物体的影长和气温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并激发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结束。
第二课时课题太阳,我们的朋友
课型:观测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黑白塑料袋在同水量,同时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所测的温度判断接受太阳光的能力。
2、利用太阳高度测量仪观测、记录来促进同学们科学探究的兴趣。
重点:正确使用观测仪器
难点:认真观测、要让同学们认识到科学观测来不得半点虚假
教具:温度计、塑料袋、太阳高度测量仪
所用参考资料:教参
教学过程:
在观测实验中指导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认真做好记录,仪器分小组应有专人负责仪器的使用,不得损害仪器。
在一节课中应有三次精确的观测记录,各小组同时间记录、观测。
在黑白塑料袋中装水1-2升,同时间、同水量看谁的温度升的快。
第三课时课题太阳,我们的朋友
课型:科学自助餐
教学目的:
重点了解我国古代人类利用太阳观测时间、发明科学仪器的智慧。
总结在这一单元中同学们在科学探究和实验中学习的经验,相互交流。
重点:了解我国古代人民根据太阳运动周期确定二十四节气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总结
所用参考资料:教参
教学过程:
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科学发明,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它是长期的观察、记录总结出来了科学结晶,从而知道科学探究是艰苦的,不是一朝一夕凭空而来的。
同学们在上一节的科学观察实验中记录的数据相互讨论、交流,看哪一组做的认真,评出优秀小组
2011年
月
日
周 星期
备课人:黄艳莺
第一课 地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制作地球仪模型,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片。教学重点难点:观察地球仪,制作地球仪模型
教具准备 :地球仪、小球、报纸、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在“的”后面要不要加一个“?”。
2、提问:有人不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二.新课
1、过渡:我们现在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脚底下的陆地是什么形状的呢?
2、让学生观察地板,并让其回答:若只用眼睛看,不经过大脑的思考:你们认为地板是平整的还是弯弯曲曲有起伏的呢?
3、解释古人为何认为大地是平的(生活范围小)。
4、让学生观察书中的两图,解释古代中国人的“天圆地方”说。
5、过渡:
(1)是谁证明地球是圆的?(麦哲伦)
(2)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
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古人是怎样认识到地球不是平的而是圆的呢?
6、介绍毕达哥拉斯的猜想。
7、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推论。
8、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
用诗词中的插图来导入新课, 为学生理解古诗词营造氛围, vbn1课堂伊始, 我这样导入“童年是美好的, 纯真的, 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美丽的故事。这三幅插图都描写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谈一谈你的感受, 也可以谈谈看到插图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出示书上的三幅插图, 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清平·村居》, 浓浓的三幅中国画, 让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 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调。看到《村居》图, 有的学生感觉到很悠闲, 舒适, 心境惬意, 有的学生很向往这种童年生活。看到《舟过安仁》图, 图中两个小孩坐在船上打着伞, 有的学生很是羡慕, 因为是在北方, 虽然每个孩子对划桨撑船很陌生, 但是很好奇, 还有的学生感到这两个小孩太调皮, 特别好玩。看到《清平乐·村居》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 有的学生感到这一家子很温馨, 想到了自己的家庭。每个学生看着插图都谈到了自己的理解, 这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本课的三首古诗词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借助插图理解词语, 化难为易, 准确定位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有一处“茅檐低小”, 有学生提出什么是“茅檐”?书上的注释中这样写道“茅屋的屋檐”。茅屋距离现在的学生非常遥远, “茅屋的屋檐”怎么给学生解释清楚呢?这首诗的插图很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赭石色的屋檐上铺满了茅草, 略微探出了墙壁一些。通过看插图, 学生马上就理解了注释中所说的“茅屋的屋檐”。“低小”的概念又是什么呢?到底低到何种程度, 小到何种程度呢?学生理解同样有些困难, 我同样借助于插图, 让学生再细致地观察插图中“矮矮的小小的房子”, 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低小”的具体概念。借助课文插图就实现了教师用许多语言所解释不清的东西。《牧童》这首诗中的“铺”字的理解, 同样可以很好地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在学生读完“草铺横野六七里”后, 我让学生看图, “从图中你感受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很大很大的原野‘铺’满了草, 大家看, 图中的原野上那么多草, 到处都是, 一望无际。”联系插图学生很好地感受到“铺”的一望无际, 感受到了广阔的原野和草的茂盛。
三、借助插图丰富想象, 画中有画, 天马行空
第一首诗《牧童》的插图, 一个牧童以地为床, 以天为帐, 自由自在, 连蓑衣都不脱, 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那么悠闲自在。学习《牧童》我让学生边看插图, 边再读这首诗, 再配上音乐, 学生的情感完全融入在这首诗中, 这幅画中, 古诗的朗诵与画完全融为一体。我顺势而启, “这个牧童在这样的情境中, 那么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 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情感完全被激发出来, 看着插图, 学生各种各样的牧童想象图呈现出来:“他可能什么也不想, 就想在这样美的景色中好好享受一番, 睡上一觉。”“他在看天上闪闪的星星, 想着奶奶给自己讲的神话传说故事。”“他在数天上的星星呢!他可能已经数了100颗了……”“他在想天上的星星怎么那么多, 怎么也数不完呀!”“今天的小伙伴之间的游戏可真开心, 明天准备去哪里玩呢?玩些什么呢?”……我不得不感叹于学生的想象力。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美丽的一幅童年画, 清新的一首童年诗。《舟过安仁》, 两个小童撑着伞无拘无束, 正在用伞让船前进呢!看着画面, 我这样启发“你听到两个小童他们在说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快, 看着风向, 把伞撑起来。”有的说:“看, 我们有船帆了, 我们的船跑得更快了!”……学生想象丰富, 无声的画面被激活了。
四、借助插图辨析词语, 联系实际, 突破难点
《舟过安仁》中有一句“收篙停棹坐船中”中的“篙”和“棹”学生不好区分。注释中的“篙”解释为“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的解释为“船桨”, 但是学生还是搞不清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 联系注释, 说“插图中船头之上两个长长的东西哪个为“篙”和“棹”, 你能找出来吗?”片刻之后, 有学生回答“尖尖的、长长的, 完全在船上的是‘篙’, 这是撑船用的, 使劲往水里一按, 船就开了。而一半在水里, 一半在船上的为‘棹’, 当桨用。”。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 我说, “你平时在电视上还见到过‘篙’和‘棹’吗?”有学生说“坐在船上摇动划水, 让船前进的, 它前面是像鸭子一样稍微有点宽为‘篙’;站起来, 使劲向水底撑的为‘棹’。”借助插图联系实际, 由浅到深, 学生真正理解了“篙”“棹”二者之间的差别。
诗画原本一家, 古诗词的学习更加离不开有意蕴的美图, 只有充分认识到教材中插图资源的重要性, 才能充分利用好课文中的插图资源, 让插图为语文服务, 让插图为古诗词的教学服务。
摘要:我国古代就有诗情画意、诗画一家的说法, 诗离不开画, 画离不开诗。诗画的有机结合, 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古诗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崔峦老师在《教材主编对您说》说“教科书图文并茂, 且有厚重感”“新教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可见, 开发教材资源, 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资源, 对于学生学习语文,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为例, 谈谈在古诗词中如何运用插图资源。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推荐阅读: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06-11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测试卷12-16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9-30
六年级科学大象版06-27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五官游乐场教案12-10
小学四年级音乐《老鼠和大象》教案07-1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1-06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07-12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09-11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