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精选11篇)

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 篇1

自接到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对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进行了研究与部署。坚决贯彻落实《某某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山政发[2013]91号)和《某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某某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3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3个方案的通知》(山政办发[2015]30号)等文件精神。有关工作人员同时对2015年我局开展农民工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深刻、细致地自查与自评。现就我局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工就业创业管理服务情况

1、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农民工创业就业。成立领导小组,对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和充实,专职人员从事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按照“常年抓、抓常年”重要批示精神,建立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工作领导体系。

2、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对于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享受招商引资企业同等优惠政策;对入园创业的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同等优惠政策;对创业农民初创的小企业,可适当放宽注册资本额度和注册资本到位期限等。切实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3、强化目标管理,积极落实农民工工作责任。区目标办印发了《2015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和考核办法》,将扶持农民工创业就

业等目标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下达,实行月报告、季调度、半年督查、年底考核制度。

4、建立工作台帐,积极规范农民工工作程序。在10个乡镇分别设立了返乡农民工监测点,建立了返乡农民工日报告制度。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采取分片包干制的办法,组织专人深入村户,通过上门走访、发放问卷调查表、召开能人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返乡农民工意愿和要求,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信息台帐。

5、强化政策宣传,积极帮助农民工创业就业。区劳动保障部门分别在服务大厅设立了宣传咨询窗口,深入开展了外出务工人员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某某电视台新闻媒体曾多次对我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6、加强创业扶持,积极促进农民工创业。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成立了“农民工创业培训指导中心”、“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了农民工服务窗口,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创业人员扶持档案,做到家庭住址清、联系方式清、技能优势清、发展项目清、经营状况清。成立了以劳动保障、工商、税务、财政、银行及大专院校等部门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委员会和创业咨询指导专家志愿团,免费为学员创业提供帮助和指导。收集适合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126多个,组织专家对创业项目进行筛选,编印成册,推介给返乡创业农民工。共举办26期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1600名返乡农民工参加培训,其中成功创业361人,带动2985人就业。

7、加强园区建设,积极孵化农民工创业。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发展,积极支持乡镇工业聚集区合作发展,加快产业集聚,提高开发园区的经济规模和辐射能力,从而形成增长极,有效带动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区分别在西集、桑村、冯卯三镇第一批区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且初见成效,累计完成道路框架、电力配置、供排水配套等基础设施投资216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厂房76栋,建设面积2100亩,现已入729家企业,安排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129人,带动2716名农民工就近就业。

8、强化就业服务,积极推进农民工就业。强动态监控,对出现的企业规模裁员、批量农民工返乡等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区政府领导。把“返乡农民工与就业岗位招聘周”扩大为“招聘月”,组织各镇(街)对返乡农民工实施了“三送”(就业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政策)等“一条龙”服务,深入开展返乡农民工系列现场招聘、技能助你就业、春风送岗位下乡、就业信息对接、返乡农民创业、用工需求调查等6大活动。

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

全面启动了以返乡农民工为重点对象的“特别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全年农民工技能培训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区及乡镇,并指导、督促全区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对返乡农民工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把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发证和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实行“三个对接”:即任务分配与定点培训机构对接;培训与技能鉴定对接;培训与就业对接,提高了农民工培训就业质量。今年

以来,共开展农民工培训4200人,对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进行跟踪管理与服务;新增转移就业4132人,转移就业规模达到8700人。

三、农民工工作机制建设情况

1、加强农民工领导机制建设。在区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分别成立了“农民工创业培训指导中心”和“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了由劳动保障、农业、教育、建设、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形成了“政府统筹、各方参与、积极推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工作领导体系,在10个乡镇分别设立了返乡农民工监测点,建立了返乡农民工日报告制度和就业信息台帐。

2、建立农民工工作政策体系。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新政策新精神,积极适应就业形势发展新需求,我区围绕建立促进农民培训、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扶持政策和工作体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就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农民工培训政策体系建,研究制订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方案》、《某某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考核细则》、《某某区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农民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区农民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政策体系。

3、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机制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层次配套的原则,把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成为功能最为完善、信息化程度高的市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失业保

险、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和劳务输出、劳务派遣等多项服务。在区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在各街道、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在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形成区、街道(乡镇)和社区三级就业再就业服务体系。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的要求,立足现有基础条件,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乡镇、行政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

4、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为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畅通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我们在充分发挥有形市场发布信息的同时,积极运用枣庄就业网载体作用,全面搜集和发布适合农民工的就业信息,根据岗位需求情况,为各类农民工量身定制信息,并定期向社会发布。充分利用枣庄就业网“就业政策宣传、业务办理、求职招聘、人才论坛”等多功能就业平台,为农民工提供贴心服务,目前通过某某区人社局网站和室内、室外大屏幕举办网上招聘会,发布招聘信息529条,提供3962个就业岗位。

四、存在问题

1、劳动力素质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据调查统计,我区需求量较大的工种是煤矿工、针织、电子、电焊、车床、钳工。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我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从去年开始,部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已经逐步凸显。

2、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基础薄弱。目前,我区镇(街)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滞后,部分行政村没有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站,没有配备专职人员,缺乏专项工作经费,难以满足农村劳动者对就业培训的需求。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农民工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摸清全市外来失地农民工基本情况,规范信息分解,实行动态维护,确保数据的精确。强化农民工政策调研,探索适合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办法,进一步完善实施《淮北市失地农民参保办法》。

2、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实行“会议联席制度”、“日常联系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总结制度”和“工作督察制度”,同步进行,同步到位。

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 篇2

1 工作思路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 (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57号) 、农业行业标准NY/T 1138.1~2—2006《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和《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技术文件, 甘肃省农业机械鉴定站在农机维修点资格评审评定抓点示范工作中, 始终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质量方针和全心全意为农机化服务的宗旨, 使维修点、农机户和管理者在“减轻负担、保障权益、提高质量、规范管理”的原则下形成良性互动, 共建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促进甘肃省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 为甘肃省出台《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资格审定条件 (试行) 》、《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经营许可审批程序 (试行) 》和《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技术评审办法 (试行) 》等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基本情况

甘肃省农业机械鉴定站在2009年5月成立了农机维修点资格评审评定抓点示范工作小组, 6月认真进行了工作准备, 完成了《甘肃省农业机械综合维修点资格评审原始记录表》《甘肃省农业机械专项维修点资格评审原始记录表》、《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资格认定评审报告》和《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资格行政许可 (审批) 意见表》等, 并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农业机械维修营业行政许可审批程序》和农业行业标准NY/T 1138.1~2—2006《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等法律法规, 进行了模拟培训, 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7—11月, 先后在武威市凉州区和庆阳市西峰区对45个农业机械维修点 (其中综合维修点一级3个、二级6个、三级11个和专项维修点25个) 进行了资格评审评定工作。按农业行业标准NY/T 1138.1~2—2006《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评审评定, 有32个维修点不符合要求, 占示范点的71.1%;按《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资格审定条件 (试行) 》 (未发布实施) 评审评定, 有18个维修点不符合要求, 占示范点的42.2%。将综合维修点不符合申请等级要求的降级或者降为专项维修点, 专项维修点不符合申请要求的予以取缔, 仍有15个维修点不符合要求, 不能发给《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不能办理营业执照。

3 存在问题

(1) 维修点设备技术落后。农机维修业属微利行业, 投资者少而且经济实力弱, 普遍存在现有设备陈旧落后, 经营规模小, 修理能力低, 修理设施不全等问题。如资格评审评定的45个维修点, 普遍存在综合点厂房、作业间面积小, 设备不齐全、不配套、不先进, 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根本没有现代维修仪器、工具, 如电子检测仪器、设备;专项维修点仅有气泵、电焊机、氧割机等, 只能从事简单的补胎充气、电焊维修等业务。按农业行业标准NY/T 1138.1~2:2006《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对甘肃省近7 000个农机维修点进行资格评审评定, 有70%左右的维修点不能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不能办理营业执照开业, 这既不符合甘肃省农机维修行业的实际情况, 也不利于农机维修行业的科学发展, 更无法缓解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小与农机化快速发展农机维修量大的矛盾。

(2) 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修理工水平低, 主要有2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部分修理工, 先是从事农机驾驶, 积累一定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实践经验后, 半路“出家”转向农机维修行业, 这种修理不规范、无质量标准, 修后无监督, 直接导致维修点无法提升自身维修能力和维修质量。二是修理工文化程度低, 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对农机故障诊断、排除、试验鉴定及旧件修复等存在困难较多, 错误率较大, 修理工时增加, 换件率增多, 几乎全是换件修理, 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无法保证维修质量。资格评审评定的45个维修点98名修理工中,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1人, 占92.9%, 持证修理工45人, 占45.9%。可见, 修理工的技术水平亟待培训提高。

(3) 维修管理实际困难多。一是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各级政府普遍存在重购机, 轻修机;重发展, 轻基础, 对农机维修业投入为零。二是工作经费缺乏, 管理手段落后。目前, 甘肃省级农机管理工作经费虽然不足, 但还能维持工作开展, 地、县级工作经费缺乏比较突出, 特别是县级管理部门, 基本都缺少工作经费, 地方财政不划拨工作经费, 国家及甘肃省也没有收费政策。另外, 缺乏维修质量监督、行政执法的设备仪器和交通工具, 有的县维修点连计算机都没有, 更谈不上电子化办公, 严重制约了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是档案虽然建立, 却无实质内容。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是县级农机部门的行政许可项目, 维修点分散, 且量大面广, 而农机维修管理的各项工作需到现场进行, 维修管理运行成本很大, 给实施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就维修点建档而言, 内容严重短缺, 多数档案里连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的审批件都没有, 其他装档内容就可想而知了。

(4) 专职维修管理人员少。历经多次机构改革, 目前除甘肃省天水市保留了原有农机维修管理站外, 其余各级农机维修管理部门均无专门机构, 除甘肃省农机局及个别市局有专职人员负责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外, 大部分市 (州) 、县 (区) 农机管理部门无专职人员负责。县 (区) 外出执法检查农机维修网点时, 都要从农机校或推广站抽调人员参与, 抽调的人员大都无执法资格。管理人员多数为行政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兼职, 他们整天忙于分管工作, 很少顾及兼职工作。农机维修管理力量的严重不足, 使农机维修管理的各项工作难以落实。

(5) 维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农机维修管理人员多数都是兼职, 对法律法规学习不够, 专业素质不高。主要是对《行政许可法》、《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农业行业标准NY/T 1138.1~2:2006《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和《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许可审批程序》等专业法规标准学习不够, 工作中有法难依。如农机维修点的资格审查、核查, 不知道该怎么做, 证书都发了, 档案中却无任何审查、核查记录等。由此可见, 维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培训提高。

4 对策措施

(1) 尽快出台农机维修管理规章。由于甘肃省经济条件差, 农机维修网点基础薄弱, 如果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1138.1~2:2006《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对甘肃省农机维修点资格进行评审评定, 70%左右的维修点将不能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 无法办理营业执照, 这样势必导致大量农机具得不到及时维修, 影响安全有效运行。鉴于农业行业标准NY/T1138.1~2:2006《农业机械维修业开业技术条件》是推荐性标准, 没有强制性条款, 因此建议甘肃省农机局出台《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资格审定条件 (试行) 》, 可以在适当范围内再放宽维修点资格评审评定条件, 鼓励帮助农机维修点的发展, 满足甘肃省农机维修量大的需求。同时, 相应地将农业部办公厅文件 (农办机[2006]16号) 附件《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许可审批程序》第6条内容改为按照《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资格审定条件 (试行) 》的规定, 对申请人的资格条件进行核查和资格评定。修改以后的内容不仅与《甘肃农机机械维修点审定条件 (试行) 》协调一致, 也符合甘肃省农机维修行业客观实际情况。同时为了给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许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制定《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技术评审办法 (试行) 》十分必要。因此, 为了使甘肃省农机维修管理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建议尽快出台《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资格审定条件 (试行) 》、《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经营许可审批程序 (试行) 》和《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技术评审办法 (试行) 》。

(2) 积极争取农机维修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扶持政策体系是推动甘肃省农机维修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 建议上级着力做好2方面工作。一是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 将农机维修设备购置纳入国家、甘肃省农机补贴范围, 对经农机主管部门确定资质的、自愿接受管理的、维修服务信誉好的和有发展前途的农机维修点购置农机维修设备实行补贴政策, 着力改善农机维修装备条件, 提高技术水平。二是大力争取优惠的税收政策, 减免农机维修服务税费, 减轻农机维修业主的负担, 逐步提高维修网点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促进维修网点上规模、上档次和上水平, 推动农机维修业的发展。通过争取上述扶持政策, 解决维修点设备技术落后的问题。

(3) 确保农机维修管理经费到位。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 按照《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 实施农机维修行政许可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行政机关的预算, 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按照批准的预算予以核拨。但目前, 各级农机维修管理经费基本没有落实, 因此建议国家和甘肃省财政厅协调并下发文件确保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监督管理总站、市 (州) 、县 (区) 农机 (农牧) 局的农机维修管理经费划拨到位, 以保证《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顺利贯彻实施。

(4) 加强农机维修专业人员培训。随着现代高性能、高科技含量的农机具投入生产, 对农机维修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根本上讲, 提高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 只有在改善维修点设备的同时提高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农机维修质量才能得以保证。因此,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机维修专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并严格落实农机维修《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农机维修从业人员应积极参加农机管理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 切实提高自己的维修、保养等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并积极参加农机职业技能鉴定, 取得从业资格证书, 为依法从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建档管理。为尽快使用农业部发布实施的农机维修管理软件, 对农机维修点要按照一点一档的原则进行建档和管理, 要建立详实、统一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建议甘肃省农机局将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监督管理总站抓点示范时制作的《甘肃省农业机械综合维修点资格评审原始记录表》、《甘肃省农业机械专项维修点资格评审原始记录表》、《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资格认定评审报告》和《甘肃省农业机械维修点资格行政许可 (审批) 意见表》等作为规范性文件通知实施, 并装入档案, 为今后农机维修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方便。

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 篇3

一、天等县农民收入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天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下辖5个镇8个乡,总人口44.7万人。近年来,天等创业者在各大城市打造的创业品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天等创业现象”分别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中央级及区级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天等县曾被评为“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荣获“自治区首饰加工”劳务品牌,2010年、2011年度获崇左市人民政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专项考评特等奖,2012年度获二等奖。

(二)农民收入情况

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631元,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353元。全县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和劳务收入为主,部分兼营一些副业。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

1.从数量上看,截至2012年底全县共有劳动力27.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5.9万人。全县累计转移就业16.2万人,其中:县外转移13万多人,县内就业转移2万多人。2012年,全县实现农民劳务经济收入16.37亿元,2013年,农民劳务经济收入达18.18亿元,增长11.06%。

2.从性别构成上看,全县有效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有效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

3.从年龄结构上看, 18—30岁之间约占15%,30—40岁约占63%,40岁以上的仅占22%。进城务工人员中,青年占绝大多数。

4.从文化程度上看,近85%的农村劳动力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20%,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一门以上非农技能的人数不到10%。

5.从就业情况看,目前全县转移出去的13万多农村劳动力中,有一定技能水平的不足30%,有近90%的人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其中近80%的人在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苦、时间长、报酬低。

6.从行业分布上看,全县25.9万农村劳动力中,有约6.5万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25%;有11.6万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45%,有7.8万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占全部劳动力的30%。

(四)县内就业创业情况

全县有个体工商户4435户,从业人员8236人,注册资金9021万元;有私营企业157户,从业人员4397人,注册资金12617万元。在规模农业种养方面,主要有上映乡伏桃屯葡萄和桂花梨基地、都康乡多汝屯柑橙生产基地。

(五)县外就业创业情况

全县有13.62万人在外务工创业,主要从事住宿业、建筑业、装修业、加工业、宾馆服务业、养殖业、出租车运输行业、汽车修理业、餐饮业、百货业、服装业等。其中:区内2.5万人,广东省8.55万人,海南省0.62万人,福建省0.47万人,江苏省0.28万人,浙江省0.3万人,上海0.4万人,北京0.2万人,其他地方0.3万人。外出创业人员创办的旅馆多达450多家,创办工业企业达250多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经营的桂林米粉店达1500多家,新成立了30多家运输型物流企业,建筑工程队达50个,服装加工制造企业有30多家,从事日用百货零售、批发行业将近4000家,从事汽车修理行业将近50家。

二、天等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主要途径

天等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持走出去与就地转移并举的原则,依托市场带动,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全方位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

(一)加强政府引导,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性转移向有序性转移

天等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最初是以人缘、地缘关系的“投亲靠友”和“以老带新”为主,盲目性较强。近年来,天等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不断收集用工、培训等信息,对采集的就业信息逐一核实,确保每条信息真实可靠。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电视、广播、报纸、专栏、编印相关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发布,拓宽不同层次劳动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性向有序性转移。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13万多人中,通过政府部门引导转移就业的占67%。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体能型转移向技能型转移

该县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及农民工的不同特点,整合培训资源,创新了培训模式。以 “农民夜校”“田间课堂”“流动教室”“移动考场”等形式,将培训班办进企业、办进乡镇、办进农村,大力开展多种技能培训。2013年,该县依托天等县职业技术学校、崇左市天等县天顺驾驶职业培训学校、广西八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等4个定点培训机构,开展了职业技能和创业等培训班,培训工种有:维修电工、焊工、计算机操作员、汽车驾驶员、创业培训等。举办“创办你的企业(SYB)”“改善你的企业(IYB)”“扩大你的企业(EYB)”培训班,使学员掌握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必备的创业知识,提高自身创业的综合素质。为方便农民工参加培训,改变原有的只在定点培训机构办班的培训模式,将培训的前沿延伸至乡镇村屯。2013年,先后在乡(镇)举办了计算机操作、家电维修、育婴员等4个专业技能培训班,培训人员达5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班56期,培训人数2211人。全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不断提升,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体能型转移向技能型转移。

(三)加强与驻地合作,组织劳务对接,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临时性向稳定性转移

nlc202309021503

天等县在东莞市建立了劳务工作站,劳务工作站与驻地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经常组织劳务对接活动,积极促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引导、鼓励、组织该县富余劳动力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2013年,通过劳务工作站发回用工信息6000多条,成功组织引导5000多人外出就业。

(四)组织专场招聘会,搭建劳动力供需平台,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由输出型转移向吸纳型转移

每年通过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企业招聘周”等活动,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积极为企业和劳动力搭建信息平台。2013年2月5日,该县在县旧车站举办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为主题的“2013年就业援助日暨专场招聘会活动”。专场招聘会提供县内机关事业单位保安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50个,县内外10多家企业入场招聘,涉及电工、焊工、驾驶员、会计等60多个工种700多个岗位,招聘岗位主要以专业技术型、综合服务型等专业类岗位为主,吸引2000多名求职者前来应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70人。现场发放《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小额担保贷款发放信息》《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信息》等宣传资料10000余份。专项活动期间,该县利用圩日在人员流动较多的县城车站和13个乡镇设置政策咨询台,免费发放“春风卡”、《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宣传资料50000多份,走访企业21家,提供就业岗位信息8157个,帮助实现就业2173人。积极开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宣传服务活动,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多项政策鼓励回归创业促就业。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打造良好的本地劳动用工市场,让农村劳动力安心在家门口就业。

三、天等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与案例

(一)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推进全民就业创业

几年来,天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组建了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副书记、分管副县长等领导担任副组长,乡镇书记、乡镇长和各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全民就业创业工作。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出台《天等县关于加快发展劳务产业的决定》《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促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县四家班子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北京、上海、东莞等地实地调研,召开恳谈会,为全县劳务输出和全民创业工作开创新局面,使全县由劳务大县转换为劳务强县。

(二)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打造就业创业品牌

天等县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提高就业创业人员的素质,使广大创业人员不仅想创业、敢创业,而且会创业,能创业。同时在培训中把具有特色的优势工种和劳务品牌的培训作为重点培训项目,以劳务品牌提升劳务输出水平,大力推进“外出劳务”向“外出创业”转变。2011年3月9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了“天等人走进北大讲堂创业培训论坛”,邀请北京大学教授给在北京创业的200多名天等籍就业创业者授课,主讲关于天等版“桂林米粉”如何搞好连锁经营,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等等,受到了就业创业者的好评。天等创业者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成功经营1500多家桂林米粉店,则成为外出成功创业的典范。时任自治区领导郭声琨、李金早及现任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高雄等对天等人在北京成功经营桂林米粉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2009年12月初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看望了在京创业的天等人,并给予“创业精神可嘉,走出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的高度评价。2011年,天等县协助自治区远程办和崇左市委组织部,拍摄了反映天等人外出务工在外创业成功历程的电视专题片——《走南闯北天等人》,播出后,便在全县引起了热烈反响。同时,该县派员分赴北京、上海、广州、南宁等地组织天等外出务工人员观看,在他们中也引起了强烈共鸣,取得了显著的激励效果。

(三)壮大就业创业主体,着力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

培育壮大就业创业主体是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关键,天等县鼓励、激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立足岗位,带头干一番事业、创一番业绩,帮助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创业致富。引导现有企业业主和个体户拓展经营领域,提升产品档次,不断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创业的主力军。鼓励农民致富能手、种养专业户、城乡能工巧匠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滚动发展,成为创业的正规军。积极引导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以创业促就业,成为创业的生力军。鼓励广大城乡劳动者从事、开展小商贸、小加工、小制造、小修理、小服务、小经营等“六小”活动,从小做起,发家致富。通过引导,逐步使农民工摒弃“多赚不如少用”“宁可过紧日子,也不愿苦干”的落后思想,不断增强农民工创业的进取精神。注重树立创业成功典型,带动全民创业, 2010年2月25日,该县召开全民创业表彰大会,表彰和奖励外出、返乡及本地30名创业先进代表。同时积极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全县有300多人返乡创业,带回近7000万元资金,办起了60多家工厂,吸纳安置当地富余劳动力5000多人就业。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支骨干力量。

(四)完善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一是在硬件建设上,在县一级建设了人力资源市场,在13个乡(镇)建设有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配齐配全人员、设备。二是在政策上,从资金、用地、税收、用工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创业扶持优惠政策,对创业者实行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免费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实行电价优惠,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创业补贴等。在工商登记、准入条件、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等方面,比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三是在项目上,放宽了创业领域,依法全面放开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范围,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四是在资金上,实行就业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出台了《天等县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管理办法》的政策,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拿出200万元作为小额担保贷款资金。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笔,发放金额187万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妇联共同发放的妇女贴息贷款90多笔,发放贷款1000多万元。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亡事故发生几率较大的情况,2011年,该县与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约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合作,由政府免费出资60万元为7169名外出务工投保5个险种,累计保险保障金额为11946万元。五是在服务机制上,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就业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就业创业“绿色通道”,为就业创业者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服务。对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定期向他们发布用工信息,并经政府统一培训后组织输出,提高了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利用驻外劳务输出服务工作网络,对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就业进行跟踪服务,解决在外创业办证难等实际困难。

四、制约天等县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一)外出务工人员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20世纪80、90年代出去的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文化水平比较低,大部分都是小学文化程度,从事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矿山、餐饮等传统行业,从事着简单繁重的体力劳动,这类人群收入比较低。

(二)乡镇、村两级缺乏就业服务平台

一是人员严重不足。该县在13个乡镇建立了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在职在编人员51人,但是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人员少,工作量大,他们同时承担着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没有专门的人员来从事就业工作。二是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劳务信息不畅。主要是整个崇左市还没有建立与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网的人力资源市场网络,职业介绍形式和技术手段落后。每年只能把收集到的用工信息通过乡镇、村一级进行张贴、宣传,不能及时动态有效地提供和发布劳动力供求预测信息。三是资金保障乏力。尽管天等县积极筹措资金,但相对于这一庞大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对于天等国定贫困县来说,经费投入压力非常大。

五、天等县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实现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乡镇、村一级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人员、机构建设,建设向都镇、把荷乡等9个未建有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楼,为乡镇、村一级配备较为实用的网络终端设备,扩大网络覆盖面,以增加信息量并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二)建议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绩效考评常态化机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自行考评,层面还不够高,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增强就业能力。首先围绕经济发展和企业用工,对广大求职者特别是农村劳动者开展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其次是整合培训资源,要解决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科技、扶贫、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培训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和组织,存在着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简单培训、低层次培训和盲目培训等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扶持农民工就业创业政策,积极鼓励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广西天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 篇4

一、高度重视,加强宣传

一是建立联络工作机制。成立了市清理拖欠劳动者工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市直、中省直各有关部门分别设立了联席会议联络员,形成工作网络,做到每项工作任务实、节点明、责任清。

二是畅通维权绿色通道,提供便捷服务。继续抓好公开维权电话,常态宣传、发放宣传材料,深入宣传、制作劳动保障监察维权联系卡,流动宣传、设维权告知牌,固定宣传、开办广播栏目,贴心宣传、设专门接待室,零距离服务等6个服务方面工作。今年,为了更好的接待劳动者投诉,我局增设了农民工休息区,添置了电脑,农民工休息椅、饮水机等设施,同时又抽调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执法人员专门接待,使农民工们的投诉举报更加方便。

二、创新机制,标本兼治

一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白城市人民的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制度的通知》、《关于研究部署落实建筑施工单位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相关问题》、《白城市人民的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清理拖欠劳动者工资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截止目前,我市已累计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4955万余元,有助于农民工工资的及时足额清欠,极大地降低农民工维权的难度,从源头上预防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发生。

二是加大检查力度。今年我局已先后2次对全市在建工程是否建立用工备案制度以及是否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是否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等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求企业突出重点予以整改,从环节上控制拖欠的发生。

三、严格执法,加强监管

一是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排查摸底。我局已抽调执法人员成立专项行动小组,继续加大对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期间检查工作力度,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单位下发《限期整改指令书》,督促整改,整改后再次复查,对逾期不整改的和屡次出现拖欠工资情况的单位严厉处罚。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数额较大,同时涉嫌构成《刑法修正案》拒不支付劳动者报酬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通过媒体曝光。

二是加强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让各项制度得到落实,作用发挥最大化。加强与建筑、交通、水利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联合执法,重点对建筑工程量、工程合同价、分包转包、农民工工资兑现情况等存在问题建筑施工企业的检查力度,并将检查情况向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汇报,由领导小组负责同志适时召开分析会,采取适当措施,及时化解矛盾。

三是落实工作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今年已将清理拖欠劳动者工资工作纳入市政府工作部门绩效考评体系,因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不到位,造成拖欠劳动者工资数额在20万元以上、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10人以上的,造成大规模群体的事件等重大影响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在部门年度绩效考评中,适当减少部门绩效奖。

关于信访工作开展情况的自查报告 篇5

为贯彻落实中发【20**】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和中办发【20**】3号(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确保当前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人大常委会机关对维稳信访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夯实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组织基础。

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人大机关受理的信访事项范围广,难度大,如果没有领导作坚强后盾和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协调,很难得到解决。因此,常委会分工时,确定一位副主任为分管领导,日常信访接待工作由人大办公室具体负责。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把信访工作列入xx工作要点,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安排。二是坚持重大疑难信访事项报常委会领导阅批,必要时常委会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协调督办。三是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理。四是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xx年年以来,常委会领导接访、阅批、亲自参与协调督办的信访件30余起,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常委会领导充分认识到抓好排查工作,对于化解不稳定因素至关重要,在矛盾源头上很下功夫,时刻做到对矛盾纠纷的排查一排到底。坚持定期开好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坚持开展节假日、重大政治活动等敏感时期的专项排查调处活动。坚持开展重点排查,建立台账。认真做到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在思想上决不能存一丝侥幸,工作上决不能有半点疏漏,范围上决不能留一点死角。

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

人大信访工作作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是人民群众合理诉求的一条通道。为此,常委会长期重视信访工作,对群众反映的所有问题都认真研究,特别是一些难点、热点和涉法、涉诉的案件,做到了诉讼合理的问题及时解决,诉讼无理的及时教育,行为违法的及时处理,生活困难的及时帮扶。通过重信重访,做到了一访一办,息讼息访,做到了化解好、稳控住。

四、坚持领导定期接访、下访制度。

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 篇6

查报告

分行办公室:

为了进一步加强营业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公司关于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的具体要求,我支行认真开展了自查活动,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活动开展情况

(一)因我支行是营业网点,网点装修时已通过***公安局消防科和**银监局的验收,安防设施达标。

(二)网点电源线路和插座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布线调试,监控机房线路经过技术人员布设,不存在私拉乱接和线路混乱的情况。

(三)支行和网点均有兼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网点消防设施、安全疏散演练指示标志完好,灭火器配备到位且均在有效期内,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处置消防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自查发现的问题

(一)因临时营业网点场地有限,物品堆放较密集,与电器设备距离较近。

(二)网点暂无消防栓,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三、下阶段整改措施

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 篇7

关键词:农民用水协会,灌区管理,规范化建设

甘肃省疏勒河管理局昌马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组建于2001年, 现有12个乡镇59个行政村422个村民小组, 用水户29501户。截至2010年12月底, 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组建并在县市民政部门注册的农民用水者协会有48个, 用水小组375个, 用水小组占到灌区行政村总数的81%。共有用水户17932户, 用水户占灌区总用水户的60.8%。协会所辖灌溉面积2.92万公顷, 占灌区总面积的60.2%, 协会主席48个, 协会执委会成员496人, 受益人口7.27万人。自2001年陆续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以来, 协会走过了从试点、推广、普及到完善壮大的过程, 创出了灌区自主管理的新模式, 基本实现了协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规范运营, 其中下西号乡建立了以信息技术作支撑的水务大厅, 开通了政策咨询、水费查询服务平台, 在面向用水户服务、方便群众交费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农民用水协会是一个新生事物, 需要一个认识、了解、接受的过程, 也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近年来, 管理处提出了创建规范化农民用水协会目标要求, 在灌区内重点选择了24个, 河水灌溉面积大、基础条件好、工作积极性较高的农民用水协会, 指导农民协会开展了“四规范”、“一加强”的规范化建设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成功的做法

一是规范协会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农民用水协会章程》、《农民用水者协会选举办法》、《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灌溉用水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水费收缴管理办法》、《用水者协会考核办法》及《“阳光水务”暂行办法》等配套制度和办法, 委托乡水管站抓好落实督查和考核, 做到了用制度管事管人。

二是规范灌溉用水管理。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要求, 严格控制灌水定额, 严格执行用水计划, 严肃水量调度纪律, 尽最大能力保证了灌区灌溉和工农业用水。由水管所与协会签订《供水协议》, 实行水票制供水, 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 实行动态管理和目标管理, 规范了用水管理。建立了会员档案, 印制了《用水户缴费明白卡》, 建立了用水明细台帐, 让群众用明白水, 交放心钱;推行“阳光水务”, 实行面积、水量、水价、水费“四公开”, 全面普及“一表一本农户交接”的管理办法, 以用水小组为单位, 设立“水务公开栏”, 用水者协会在每轮灌水结束后做到了“四清一公布”, 即:时间清、流量清、水量清、水费清, 并张榜公布, 提高了灌溉用水透明度, 实现了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加强了沟通, 增进了理解;建立处、所、站、协会水费台帐, 做到帐帐相符, 层层清楚, 户户明白。

三是规范协会运行模式。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协会开展调查研究, 配合乡 (镇) 政府开展了协会评估整顿工作, 对查找出的问题, 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报乡 (镇) 政府, 共同解决完善。实行“十日会”管理方式, 宣传协会建设的意义, 听取协会工作建议, 了解协会运行情况, 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 巩固协会成果。

四是规范田间工程管理。通过“一事一议”落实了田间工程维护费和协会运行经费, 通过协会对工程实行划段包干管理责任制, 组织群众投工投劳, 落实田间工程维修改造和管护任务, 对工程量大的田间工程, 采取适当补助维修材料等办法, 调动协会加强工程管理的积极性。

五是加强业务技术指导服务。协会工作人员由于受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在工作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 如不及时帮助解决, 可能导致协会不能正常运转。为此, 基层管理所每年都要采取以会代训、横向参观学习等方式, 对协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并明确专人负责帮助指导协会解决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使协会健康发展。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落实了末级渠系管护任务。按照“指导而不干预, 服务而不包办”, 协调乡、镇协会关系, 指导协会解决田间工程投资投劳问题和建立管护责任制, 使末级渠系管护任务落到了实处, 改善了田间工程现状, 提高了灌溉保证率。

二是促进了协会的规范运行。通过建章立制, 推行了以“四到户”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阳光水务”工作, 充分发挥水管站的监督职权, 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和规范化运行达标, 让灌区管理更加阳光, 服务更加贴近群众, 赢得了会员的支持, 减少了水事纠纷, 灌溉秩序井然有序。

三是提高了灌溉效率和节水效益。石河子村用水协会率先创出了“一块表、一支笔、一个本”的自主灌水计量方法, 并在全灌区推广, 形成了管理所配水到斗、协会组织灌溉、用水户与配水员共同计量、按时供水计量、均衡受益的灌溉秩序, 杜绝了卡水、偷水、浪费水的现象, 用水户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积极开展平田整地、大地改小等常规节水工作, 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实现了节水灌溉。

四是水费收缴进度明显加快。阳光水务的推行, 水务大厅的便捷, 增强了用水、收费的透明度, 让群众浇明白水, 交放心钱, 提高了群众缴费积极性, 水费进度明显加快。

三、几点建议

为了保证农民用水者协会工作高效、规范性运转, 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结合灌区实际和各协会实际情况, 对此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议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协会工作, 建立用水者协会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协会实施有效管理。乡政府有必要授权乡水管站对用水者协会的制度建设、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设施维护、诚信服务、工作绩效等方面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并组织相关部门对其考核评估, 对运作管理好的用水者协会给予必要的奖励性扶持。

二是建议成立协会监督机构, 定期对《协会章程》、制度执行、财务收支等进行监督和审计, 保障用水协会规范运行管理, 减少纠纷上访, 对发现问题的协会及时进行整改, 确保农民用水者协会良性运行。

三是建议由乡政府根据各用水协会的实际情况统一核定协会经费提取金额和标准, 既能保证协会管理经费有保障, 又能杜绝乱摊乱收现象。

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 篇8

XXXX:

根据《XXXXX的通知》要求,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牢牢把握政治方向

XXX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深刻领会总书记强调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坚守底线思维;加强阵地管理,把握政治方向关、舆论导向关,大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加强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教育和道德教育,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层层知责定责明责

明确了党组书记为意识形态第一责任人,xxx为意识形态工作分管领导。党组书记认真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肩负起抓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要工作亲自布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分管领导协助一把手统筹抓好协调指导工作,其他党组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抓好分管联系处(室)意识形态工作,班子成员通过为所在党支部讲党课、参加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方式,加强对各部门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和领导。

党组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责任范畴。注重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强,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与党的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纳入理论学习计划。注重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理论学习计划,及时传达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系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素养。纳入年度工作要点。注重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宣传思想有机组成部分,摆在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自觉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

三、狠抓阵地队伍管理

严守思想阵地。抓好理论学习宣传,将意识形态工作厅党组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及时组织党支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省委十届系列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重点学习了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分专题学习讨论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等重点内容。严守网络阵地。运用互联网思维、一体化思维来思考问题、谋划工作,牢牢守住网络阵地这个重点、关键点,不断强化网络监督管理和舆论监督,做好QQ群、网、报管控工作,及时关注“共产党员”“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

四、严格检查考核问责

民主生活会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个人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深化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的学习领会、理解把握,严格对标总书记“十个必须”和东明书记“六个带头”要求,切实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模范遵守党章党规,牢记使命、慎终如始。党组成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原因,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将抓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目标考核任务,在年度领导班子和党支部负责人述职述廉工作中进行部署和监督检查,促使各党支部像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样,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下一步,将深入贯彻《实施细则》,落实好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压紧压实责任主体,促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切实做到明责必躬、履责必实、担责必为,让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 篇9

关于开展统计行政执法工作自查报告

市统计局:

根据万源市统计局《关于开展统计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万统〔2011〕65号)通知要求,为了进一步规范事故报告、统计和执法统计工作,结合我局实际,认真组织开展统计行政执法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计违法违纪方面1、2010年以来,我局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四川省统计管理条例》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来执行和完成好统计工作,不存在有关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的行为。

2、在统计工作方面,严格遵守相关工作纪律,不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或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违法公布统计资料,违法泄露统计对象资料等问题。

3、作为我局的统计工作人员,在统计工作上,严格遵守纪律,以统计法为准绳,认真做好我局统计工作,2010年以来不存在提供不真实或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积极提供政府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对于统计执法大检查,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对这次执法检查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并将提供检查

所需资料。使之能够顺利完成此次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二、统计工作组织领导及保障措施方面

我局自2010年以来,建立健全了统计工作制度,建立了统计机构,设置统计工作岗位、并指定戴韦、黄晓晴二位熟悉统计业务人员开展此项工作,同时由苟育礼副局长来领导、监督此项工作,建立统一规法的基础资料台账,坚决做到“四统一”,即统一统计范围,统一统计口径,统一归口部门,统一基础台账格式。对待事故的报告和统计,坚决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慌报。对接到的事故及时、准确、详实地上报,并做好定报的统计,做到实际、台账和报表“三一致”,使之能够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好我局的统计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统计执法检查自查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安全生产统计工作任务繁重,未配备专职统计人员,统计力量明显不足,统计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未持证上岗;部分企业统计报送人员统计相关专业知识欠缺,上报数据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数据上报过程中需要反复修正,加大了统计工作量。

在今后的统计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做好统计基础工

作,增强统计行政执法观念,严格依法统计;加强统计能力建设,提高统计人员能力;加强企业统计报送人员培训,规范数据收集和报送;开展统计行政执法检查,加大统计行政

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 篇10

一、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㈠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组织机构为了搞好农民创业培训工作, 陇南市农业技术学校在项目开展之初就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农民创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建了“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 具体负责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并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培训、地方扶持、农民创业”的思路, 建立了农民创业培训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工作提供了完善的组织保障和管理制度。

㈡立足当地优势, 选择培训项目和学员为了选择投资风险小、市场前景好的农民创业培训项目, 我们按照“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兴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的总体要求, 围绕我市核桃、蔬菜、养殖、中药材、茶叶等农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选择培训项目和产业岗位;并在产业重点村按照“有强烈的创业愿望、有较强的创业能力和有一定的创业基础”的标准选拔培训学员, 按照“农民自愿报名、村级组织推荐、县农牧局审查和学校择优”的程序录取学员;按照“分类办班”的原则分产业组建农民创业培训班。2006年以来, 省厅共下达我校农民创业培训项目任务350名, 我们实际累计招收和培训创业学员404人, 分别组建了养鸡、大棚蔬菜、核桃、半夏、茶叶、农产品经纪人等产业培训班, 为围绕农业优势产业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㈢开展培训需求调研, 制定培训计划为了摸清创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学员培训需求, 我们做的主要工作:一是制定了培训调研提纲, 组织相关教师深入村、社、农户, 围绕基本情况、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技术需求、创业愿望、扶助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形成调研报告;二是针对不同产业, 结合学员实际, 分别制定详细的实施性培训教学计划, 从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用具、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考试考核、颁发证书等方面进行明确的安排;三是编印《农民创业培训学员手册》, 便于学员学习和了解农民创业培训的有关政策、教学安排和相关联络信息;四是进行选聘培训教师、征订培训教材和准备相关培训用品用具等教学资源准备, 为顺利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工作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㈣扎实开展培训工作, 努力培养创业农民在培训过程中, 我们以“培训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办学指导思想, 以“培育创业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为培养目标, 以“协作、交流、立志、创业”为班训, 围绕激发学员创业激情、培育创业理念、扶持学员创业等方面扎实开展创业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 抓好农业创业机遇、选择农业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计划、实施创业计划、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成功创业者的基本素质与要求等6个模块,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集中培训, 对于农业专业技术则按农时季节进行分散培训;在培训方法上, 分集中培训、市场考察、实践学习、创业设计和跟踪服务五个环节培养学员的创业理念, 采用参观考察与专家座谈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员的创业激情, 采用进村入户的方式帮助学员选择和确定创业项目, 采用专家与农民相结合的方式, 对学员完成的“创业设计书”进行评价与考核, 促进学员建立创业信心, 并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员实现创业。

㈤开展跟踪服务和创业扶持, 培训成效明显农民创业培训的目标是实现创业。为了引导学员开展创业活动, 我们采取各种方式开展跟踪服务, 一是指导学员创办农业企业。西和县学员鲁工直原为中药材半夏种植和营销大户, 2008年11月参加了陇南市农业技术学校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后, 弄清了当地优质半夏增产不增收的原因是外地商贩在收购时随意降价压价, 其根源是没有把农民组织起来。在受训后的一个月内, 就注册成立了“西和县何坝镇和旺半夏合作社”, 并于2009年四月份挂牌成立了“西和县双丰半夏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半夏统一种子供应、统一技术服务和统一产品收购、加工和营销为一体的生产企业。该公司现有总资产200多万元, 占地面积3846平方米, 员工12人, 示范种植面积113.33公顷, 合作社成员100多人, 年收入达1600万元。二是引导学员扩大企业规模。康县学员冯茗芝, 为“康县茗芝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 参加了创业培训后, 他深刻地认识到企业要发展, 必须要在产品升级换代上下功夫。培训后的一个月内就从福建购置价值20多万元的铁观音茶叶品种加工设备, 并引进了100多万株铁观音茶叶品种苗木在康县阳坝镇宋沟村栽植, 扩大了经营规模。该公司现有职工16人, 总资产200万元, 带动了本村及周边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 使本村跨入全国新农村示范的行列。三是多方寻求合作, 积极争取创业扶持资金。2006年我们开展首期农民创业培训后, 成县城关镇李武村“养鸡产业班”的36名学员创业积极性很高, 但创业资金不足, 我们通过多方争取, 成县信用联社把该村确定为“联保贷款试点村”, 全村贷款总金额已达320万元, 扶持36名受训学员建起了规模养鸡场, 2007年全村养殖户达到98户, 笼养鸡达12万多只。目前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产业村。

据统计, 通过创业培训, 90%以上的学员都产生了创业的激情和想法, 也掌握了创办企业的程序和方法;264名学员开展了规模养殖 (或种植) 、农产品营销和注册成立了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占受训学员的65.3%, 其中正式注册成立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142人, 占受训学员的35.1%, 创业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甘肃日报、陇南日报、甘肃农业信息网、陇南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先后10多次报道我校开展的农民创业培训工作,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体会

㈠争取地方扶持是开展创业培训的基础农民创业培训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技培训, 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农民要实现农业创业, 需要政府优惠政策的引导和大量资金的扶持, 更需要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

㈡优良的师资是开展创业培训的关键农民创业培训是提升农民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和提高创业能力的培训, 这就需要培训教师既要熟悉创业培训的教程, 还要有丰富的创业经验, 既要能够开展创业培训还要能够开展创业指导。

㈢建立示范基地是开展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农民由于受环境、传统观念、文化、资金及信息等因素的影响, 开展创业活动的信心不足, 创业经验缺乏, 承担创业风险的能力弱, 这就需要创业前必须到创业实践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全程实习, 熟悉企业运作过程, 进一步完善创业计划, 以便增强创业信心、开展创业活动和提高创业成功率。

㈣提供资金扶持是开展创业培训的前提条件开展农民创业培训需要国家项目资金支持, 农民开展创业更需要资金扶持, 如果能够把创业培训和政府提供小额贷款或项目资金扶持结合起来, 将会更加有效地提高农民创业培训的效果。

三、农民创业培训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㈠存在的问题

第一, 创业培训资金偏少。在创业培训实践中, 我们感要完成“五个环节“的培训, 特别市场考察和到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完整的全程实习, 目前拨付的创业培训资金数额还是偏少,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培训的难度。

第二, 农民文化程度偏低, 培训教师授课难。由于创业培训学员的创业基础参差不齐、文化程度差别悬殊, 所从事的行业也五花八门, 将其粗略地按产业分班进行教学, 教师反映授课难度大, 很难满足学员的创业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

第三, 基础培训条件不能满足创业培训的需求。一是师资水平难以满足农民创业培训的需求;二是农民创业培训还没有较为系统的教材体系;三是缺乏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园区。第四, 农民创业缺乏融资优惠政策。创业扶持资金和创业培训的结合还不够紧密, 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和政策扶持措施。

㈡对策措施

第一,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进一步理顺融资渠道。一是将提高创业培训资金数额, 加大农民创业培训支持的力度;二是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探索创业培训、财政支持和创业服务共同推进的有效机制, 对参加创业培训合格、完成创业计划书、创业项目通过论证的人员, 国家要加大创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和税费减免优惠政策;三是提供融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农村小企业作为其主要目标客户, 提供贷款服务, 支持其它商业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营业网点为农民创业提供更为便捷的贷款服务。

第二, 加强创业培训基础条件建设。一是加强师资培训工作, 建立一支优良的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师资队伍;二是加强创业培训教材建设, 编写出符合农业产业实际和适合农民培训的实用教材;三是建立适合于农民创业培训的示范性创业实践基地;四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农民创业培训监督、检查、考核和激励机制。

第三, 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农民创业培训方法。一是建立合理的分班制, 将文化层次相当、培训需求一致的学员编成一班, 班级规模以20名学员为宜;二是培训教师授课以互动式、案例、情景模拟、操作训练等方法为主, 侧重于解决学员在创业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探索”顶岗实习“的创业培训机制, 引进SYB创业培训的方法和教材, 切实提高创业培训的实用性。

关于开展农民工工作自查的报告 篇11

中共**县委组织部:

**乡党委在县委的领导和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发展党员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印发<贵州省发展党员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黔组通〔2015〕6号)文件的规定,我乡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发展党员工作,现将2016年以来发展党员工作的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注重发展比例,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全乡各基层党组织按照年度规划,兼顾发展比例,严格发展程序,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吸收优秀分子入党,不断壮大党员队伍。2015年发展入党积极分子6名,其中女性1名;2016年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其中女性1名。2016年发展预备党员6名,其中女党员1名;2017年发展预备党员2名,其中女党员1名。

2、科学规划,明确目标。注重在全乡各个党组织中发展党员,并把完成指导性意见的情况纳入全乡各个党组织党建工作的考核内容。

3、建立制度,严把“入口”,纯洁队伍。一是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考核内容。二是严格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即推荐出来的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培养,其中具有较好素质的人员经支部大会讨论同意,确定为发展对象,同时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并张榜公示,接受监督,把无不良反映者推荐到党委参加培训,各党支部每名预备党员确定2名正式党员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三是实行严格的考察制。党委派员对推荐出来的对象进行全面了解和考察,写出书面材料,及时向支部反馈情况,避免把不合格人选纳入发展党员的对象。四是认真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坚决杜绝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对因推荐人、培养联系人、入党联系人、谈话人向支部介绍,不按程序和手续办事,随意违反原则的,一经查出,将对责任人或组织给予通报批评或党纪处分,对已发展的预备党员一律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4、规范程序,强化指导,确保质量。发展党员工作是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关键环节,为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党务工作者的培训。乡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要组织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党务知识学习。二是按照《党章》和《贵州省发展党员工作规程》(试行)的规定,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目标予以明确,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进行强调,强化了对具体操作过程的指导力度。

5、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是激发党组织活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党员发展不平衡。各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不够,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方法不多,导致成熟缓慢,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女党员偏少等问题未得到明显改善。

2、支部书记与组织委员在1个月内未与申请人谈话。由于支部书记忙于抓生产,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且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参加培训少,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难度。

3、在外出务工中青年中发展党员难。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强,稳定性差,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谈话了解,支部会议通过等程序方面操作较难。

4、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没有按时按季度写思想汇报。由于有的农村党员有的忙于干农活,有的党员外出外省务工,手机号码更换,无法取得联系,导致没有及时撰写思想汇报。

三、整改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跟踪管理。组织委员要加强对各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按时召开党建知识培训会议,提高村支部书记发展党员的能力。

2、职责分工明确。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充分发挥乡党委书记、村总支(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和党委副书记分管党建的作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使其尽快成熟,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增强活力。

3、加强业务培训。继续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大对各村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丰富其党务知识,提高其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能力,使发展党员工作更加规范化。

4、加强督促指导。进一步督促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撰写思想汇报,乡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要督促村党支部书记跟踪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思想动态,要求按时上报思想汇报。

中共**乡委员会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纸船与风筝下一篇:给妈妈送晚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