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口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口(共9篇)

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口 篇1

近期,我国多地掀起“治庸风暴”,武汉市高调开展的“责任风暴”、“治庸计划”备受关注,该市“治庸办”,曾一日内处分了近40人,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我省、我市在转变干部作风、治理庸、懒、散上也不甘落后,省委卢书记提出的“用领导方式的转变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三具两基一抓手”,市委连书记提出的“十个不允许”、“建立七个机制”、“提高三个效率”都是很有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广大干部的工作效能,转变了工作作风。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实际,我认为转变干部作风、治理庸懒散,关键在于如何提高执行力上。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上级或者集体的决策不能很好地被贯彻落实,往往任务已经明确下达了,一到下面就走样,即便的确按照指示去做了,但就是产生不了预期的结果。比如我们有些工作与各村都签了目标责任书,但还是有些单位完成不了任务;机关干部天天都在忙,但就是成绩不突出;一件小事吩咐下去,3个月还解决不了,并且没有主动地反馈,要等到自己过问才知道。寻找原因,我们归结为干部作风不好,这是在思想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就是执行力差的问题。我们干部的责任就是为人民服务,归根结底就是要干工作,落实到行动上。所以,转变干部作风,治理庸懒散,必须提高干部的执行力。

经过分析和总结,我认为当前广大干部执行力差的原因有五点。

一是不知道干什么。有的部门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没有明确的工作推进措施,甚至没有工作安排,使干部得不到明确的工作指令;还有相当一部分部门对自己的业务范围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群众上门反映问题的时候,敷衍塞责,直说“我不知道”、“不归我管”,对此市委连书记“十个不允许”已经明确要求要坚决杜绝,我们必须加以克服,杜绝这种现象继续发生。

二是不知道怎么干。当前我们基层许多干部面对市场竞争、面对未来发展,缺主意、少办法,做事常常“慢半拍”甚至“慢几拍”,不知道怎么干,往往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需要我们能跟上时代,具备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广大干部,尤其是从事行政工作的干部,习惯于老思路、老方法,知识更新慢,思维方式跟不上形势变化,遇到新工作、新任务,显得举手无措,往往把工作特色变成了工作难点。

三是干起来不顺畅。如果士兵在前线打仗,后勤给养供应不上,通讯中断,请求支援但是指挥部没有反应,负伤了得不到快速的救护,那士兵的斗志显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冲锋在一线战斗的干部做工作也是如此,项目推进、拆迁征地等工作都比较复杂,不是哪一部法律法规都能够完全

解决问题的,处理问题时完全为群众考虑也不一定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基层干部灵活应用政策,并开创性地展开工作,但是我们的行政体制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层层审批、层层报告,所以往往是一项工作中的一个小环节一拖再拖,干部的情绪也受到很大影响。另外,遇到几个部门都有责任的工作时,往往都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缺乏协作精神,本来可以办理的工作最后却无人管、无法解决。

四是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处。有一家生产企业有一个大客户久攻不下,这时候企业主向销售人员宣布:谁能拿下这个客户奖励一辆帕萨特。结果,不到半个月这家企业就和这个大客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可见,适当的激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我们郑州市今年下发了绩效考核办法,对干好工作的干部考虑优先提拔,对激励干部做好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具体到每一个单位,我们都可以制定有效的考核办法,并尽可能地细化、形象化,让广大干部有一个很好的预期,能够看得到的结果,彻底改变以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

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口 篇2

1. 阅读教学不等于阅读。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阅读”为: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是读者对文体进行的单一性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阅读认为,一般意义的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的课程阅读也应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一种教学活动,包含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两个层次,是学生、教师、文本等多元性的活动。

2. 阅读教学与阅读在任务上不等同。

阅读的任务就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而阅读教学的任务远不止于此,它的核心是教学生学文章,即通过学文章掌握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换句话说,语文学科主要不是学课文的内容,而是学课文的语言文学和表达形式。叶圣陶先生“课文是例子”的精辟论述,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只安排学生反复通读全文,归纳“我的母亲”留给“我”的印象有哪些,学生读后,归纳出“我的母亲”具有勤劳、俭朴、能干、宽厚、仁慈、有远见等优秀品质,教师认为学生学到这样的程度就可以了,但我的母亲优秀品质从何而来?与中国广大妇女有什么联系?作者从哪些琐事表现了母亲的品质、怎样运用饱含真挚感情的语言来表达等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及培养人文精神的问题却被忽略了,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明确阅读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目标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同时,更要把握好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否则,就谈不上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文章,更谈不上陶冶学生情操,提升人生品质。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学实践中要体现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就要真正明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角色行为的转变。如果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仍然围绕教师课前设计进行,不给学生思考和体验的机会,这既没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定位,又不能真正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也谈不上使学生言语获得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思想支配下,学知识是为了考试得高分,考试的范围狭窄,类型呆板,教师常常本着完成教学过程和任务,让学生能考试过关就行。要实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角色行为需要进行切实转变。要实现有效转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一书中谈到学生学习方式问题时,出示“教师是一只青蛙”的案例,讲的是在学习《坐井观天》一课时,教师让同学们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井口将会怎么样?同学们各有所想,很有创意,其中一位同学写到青蛙跳出井口后遇到的都是被污染过的环境,导致青蛙不能生存,并且随时有被人捕杀的危险,青蛙只好跳回井里,因为井里才安全。听完此观点的理由后,教师觉得自己才是一只“青蛙”。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情感反应。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也是阅读教学目标所期待的。

2. 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某教师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让学生细读课文,讲讲作者在写庐山的云雾时抓住了云雾的哪些特征。学生反复细读课文后,体会到作者抓住了庐山云雾的景色秀丽、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三个特征来描写,有的学生甚至能用图画来体现这些特征。学生虽然没有亲临庐山,但庐山云雾的特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而完整的印象,达到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整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富有个性地感受着庐山云雾的美和简练,这样的阅读教学既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转换,又为学生知识积累、言语训练营造了自我发展的空间。

三、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更新

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涉及以读为本、加强整合、因文施教、多向互动、善于导向、注重积累等方面。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多数时间是安排学生自己读,朗读、默读反复进行,学生只要将课文读通顺了,大体内容知晓了,甚至个别段落能背诵了,阅读教学就算完成了。传统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新教学观倡导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是落实阅读教学的任务和转变教师角色的载体。落实阅读教学的任务需要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依靠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如加强整合,而加强整合的关键是以读为线索,把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以《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本文讲的是春秋时期霸主晋文公与秦国秦穆公联合起来围攻郑国,郑国大夫烛之武密见秦穆公,从各个角度晓之利害,使秦穆公不但撤出围攻,还与郑国结盟。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更应该让学生学会感悟、分析和思考烛之武在这件事中所表现出来的外交艺术与才能。教学中,关于春秋时期各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方面的背景必须让学生有所了解;烛之武密见秦穆公,使用了“开门见山”“敲山震虎”“螳螂捕蝉”三个计策,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只有加强知识的整合,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篇3

会议首先由党组副书记边雷福同志传达了活动实施方案,随后,赵耀甫局长就开展好此次活动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在全县国土资源系统深入开展“树正气、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活动,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是形势所迫、发展之需。对机关中存在的风气不正、作风不实、效率低下、纪律松懈等问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单位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影响工作效率,影响职能履行,影响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要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讯速投入到活动中去。

他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具体讲就是要培养一股正气,强化四种意识。培养一股正气即要培养一股昂然向上的正气,在全系统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市场、有舞台。强化四种意识即:一是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三是强化落实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四是强化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他强调,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各股室要把这次活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实,要按照活动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坚决不折不扣地落实;二是要严肃纪律,真查实纠;三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整改;四是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五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管理的长效机制;六是要加强督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最后,县监察局王磊局长和县检察院范秀娥副检察长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就如何预防职务犯罪和渎职犯罪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口 篇4

商州区委书记 张盈安

在镇办全面推行五项制度,是市委、市政府把脉基层工作现状、加强镇办服务管理、破解“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大举措,对于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加快镇办职能转变、全面巩固基层政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将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实际,抓早动快,创新举措,全力推动五项制度落实,引领基层干部作风全面转变。

一要广泛动员,让基层“热起来”。把落实“五项制度”作为今年全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制定工作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全面动员部署,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精心组织开展以“落实五项制度、争当服务标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基层干部充分认识“五项制度”的重要性,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做到醒目位置有标语、报纸杂志有专栏、广播电视有访谈,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制度落实的良好氛围。

二要从严落实,让制度“立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在“五项制度”的基础上,配套制定并落实《镇办加强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提升整体落实效果。细化“5+1”制度的具体落实标准和要求,特别是研究制定违反“5+1”制度的具体办法,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整体推进的制度措施。进一步创新落实方式,采取示范引领、业务指导、观摩评比等办法,在全 区高标准推进。将“5+1”制度的落实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事项督查范围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从严督查考核,严格奖惩兑现。抓好常态化监督检查,采取明查暗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尤其是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坚决从严问责、点名通报,真正使制度成为刚性约束。

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口 篇5

一、解放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并要求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回顾我国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改革开放30年不断发展的历程,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使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使人们澄清了对“姓社、姓资”的模糊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发展理念。可以说,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工作上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结晶。

从XX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五”以来,特别是XX年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进一步深化对县情认识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做大做强矿、畜两大支柱,全力实施科教兴县、工业强县、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四个战略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等重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经济社会摆脱了长期以来低速徘徊的发展局面,逐步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视XX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XX新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强化发展意识,全县上下进一步形成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改革开放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先后引进了云锡、云铜、三鑫等大型企业集团到XX县落户投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从绝对数上看,过去五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了2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4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4.6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3倍,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一番多。是改革开放以来XX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总结取得的这些成绩,根本原因都得益于历届县委、政府敢于结合XX实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XX实际的发展路子。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实践反复证明,解放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思想解放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改革创新的力度,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理清思路,把握发展规律,抓住发展机遇,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地前进。

二、解放思想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感觉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在更宽广的视野内来审视XX的发展,纵向比我们有进步,横向比差距还很大。就XX年年有关经济指标来看,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全省、全州仍处于下游水平,特别是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XX之所以发展相对滞后,除了历史的、客观的因素外,最突出、最本质的还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当前,XX的发展正在进入关键时期,面对差距,面对群众的强烈发展愿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松懈消极,更没有理由丧失信心和斗志,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思想观念“瓶颈”,大胆“破关”“立开”,发扬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激流勇进的精神,毫不动摇、聚精会神地抓好发展,才能迎头赶上。特别是县十一次党代会和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提出围绕构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XX,确保今后五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2以上;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1以上的发展目标。按照这个目标要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要再实现翻番。这一宏伟目标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发出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动员令。面对新的发展要求,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在更新观念中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众多的优势才能被我们充分认识,良好的机遇才能被我们牢牢把握,丰富的资源才能被我们更好利用,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XX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三、以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

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不断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和做法,用新思想、新方法解决存在问题的过程。我们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学习,深入查找影响XX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挖根源,破除思想障碍。当前,XX在加快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但归根到底仍然是思想解放不够,观念更新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一是居安思危、奋发图强的意识不强。不同程度地存在小进即安、小富则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二是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意识不强。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和领导方法等方面创新不够、思路不活、办法不多;招商引资力度不大,“走出去”不够,“请进来”也比较少,对外开放程度低,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三是全局观念、服务意识不强。有些部门、少数干部大局观念淡薄,不同程度地存在部门利益、局部利益至上的思想,遇到问题轻则罚款,重则查封,而不是如何想办法帮助解决问题;有的部门和干部服务态度不好,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办事推诿拖拉,工作效率低下,群众意见较大。四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意识不强。一些部门和干部说的多、干的少,安排布置多、督促落实少,工作作风不深入,贯彻落实不到位。五是统筹协调,科学发展意识不够强。在具体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轻文化,重物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重战术、轻战略,重实际、轻理论的现象。

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全县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新一轮解放思想中争做排头兵、实践者、推动者,在具体工作中坚决做到“五破五立”:即破除小进则安、小富即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奋发图强、永不松懈、永不自满、永不停步的赶超意识;破除因循守旧、狭隘封闭的思想,牢固树立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意识,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破除固步自封、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至上的思想,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发展,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互利共赢的全局观念;破除形式主义、言行不

一、飘浮懒散的不良风气,牢固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破除重经济、轻文化,重物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的不良观念,牢固树立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的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观念大更新,以作风的大转变促进工作大落实,以工作的大落实促进XX大发展。

要以创新的思维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思想是否解放的重要标志。我们只有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才能真正实现速度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加快发展中,要立足于XX优越的气候、丰富的生物资源条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扶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力度,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确保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做大做强矿业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建材、电力、生物制药、农特产品深加工业,促进传统工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发展平台,突出抓好达号、花枝格工业区建设,提高工业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着力实施基础设施先行战略,抓住省州发展通道经济和实施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的重要政策机遇,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关系全县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打牢发展基础。加快交通运输网络、水利、电力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城镇功能设施,增强城镇辐射带动能力。着力加强教育、文化、卫生、通讯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避免重复建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要以宽广的视野推动开放合作。开放的经济、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眼光,需要开拓的精神,更需要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过程,就是努力扩大开放,寻求对外合作新突破,借助外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开拓的精神,坚持实施“开放活县”战略,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进一步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努力形成开放、兼容、务实的良好政风。要大力创建优良的发展环境,牢固树立环境就是形象、就是资源,良好的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发展的意识,努力营造优惠透明、兑现落实的政策环境,高效务实、服务周到的政务环境,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舒畅、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各项政策规定,以最优的发展环境吸引县外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力量、凝聚各方人才共同加快XX发展。要坚定不移地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以改革创新提升开放水平,加大重点领域和行业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不断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升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水平,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更加完善。

要以和谐的理念促进民生改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解放思想成效的标准,把维护群众利益摆在政府工作的首位,关注民生、尊重民意、保障民权,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社会建设步伐;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网络,不断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要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不断扩大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面和低保覆盖面;扎实抓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努力让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切实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要大力推进“平安XX”建设和“创平维稳”工程,全面落实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要以务实的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解放思想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效率意识,建设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形成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要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大力精简会议、文件,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决策机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的行政执法体制,完善对行政权力运用的监督机制,完善政府机构设置,降低行政成本。要不断提高广大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法律素养,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分秒必争的时间观念、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和干部实绩考核体系,严格贯彻执行行政问责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四项制度”,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保障政令畅通。要把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科学合理分解,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建立干部政绩考核的激励约束机制。要认真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扩大民主评议范围,发挥新闻媒介和网络载体的作用,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要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强化宗旨意识,切实解决极少部分部门和单位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对待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不良行为,提高行政执行力和工作推动力,做到敬业尽职,敢于负责,真正把思想统一到振兴发展上来,把精力集中到为民造福上来,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推动落实上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口 篇6

软件技术这个既新又热的专业, 知识容量大, 范围广, 最大的特点是更新速度快, 这使得软件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05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决定与NIIT (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 合作, 这一重大的举措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相关要求。

2、NIIT教学方法概要

N IIT作为印度一家软件企业, 在IT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独特、比较先进和高效的教学方法, 确保学员在较短的时期内, 全面掌握业界的主流软件开发技术, 而且获得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从而能够在技术飞快更新的IT行业胜任多种富有挑战性的职位。在NIIT教学过程中, 我们抛开了“添鸭式”的教学方式, 转而采用强化动手实践与操作的教学方式, 全新的讲解角度, 贴近实际的程序设计实例, 案例式的教材编排等构成其教学特色。NIIT在模拟一个真实软件开发环境的基础上, 以基于问题、基于榜样的独特教学手段进行课程设置, 注重培养作为一个优秀IT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团队合作、分析归纳、专业技术文档制作, 规范的软件开发等专业技能。

NIIT教学方法:第一阶段, 通过专家的引导或解决实际问题的示范, 学员学习专家解决问题的技巧, 完成计算机知识学习。第二阶段, 专家和教师引导学员解决一个类似或者更复杂的问题, 学员可以将学到的概念和知识点加以运用, 更好地巩固学过的知识。第三阶段, 教师引导学员从因特网、图书馆等一些资源和途径查询和探索各种相关信息来辅助解答一个复杂的问题。提高学员在技术探索方面的技能, 养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NIIT期中考试除了笔试之外, 学员还必须完成一个ISAS (信息检索和收集) 专题的解决方案, 在完成过程中学员的探索和检索能力也不断地得到提高。第四阶段, 学员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和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一个相类似问题以后, 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要点来独立完成一个小的项目, 锻炼和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NIIT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NIIT的学员所接触到的MCLA教学方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不同的是:

在传统的以讲解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中, 学员在学习某个知识点之前, 首先需要熟记一些基本概念, 然后再在老师讲解下学习相关的应用, 从而由浅入深地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此种方法有助于学员奠定理论基础, 但由于其重理论而轻实践, 而且每门学科之间关联性较弱, 所以学员在举一反三和知识的横向对比与联系等方面能力较为欠缺。NIIT教学方法是直接从案例讲起, 学生没有任何的理论的基础, 直接到应用层次, 开发项目, 完成一个解决方案, 这种跳跃式的学习, 学生无法理解, 只能是跟着课本来一步一步模仿着做, 很多学生做完以后还不知道自己完成了什么, 导致每个学期结束后自己无法独立完成项目。

NIIT的这种教学方法出发点是好的, 整个教学内容体系是在模拟一个真实软件开发环境的基础上, 以基于问题、基于榜样的教学手段进行课程设置, 但是必须注重必要的理论学习, 就如不学走就想跑起来, 有点不现实。

4、NIIT高职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4.1课程设置的问题

一流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方向往往提出利用名牌大学的各方面资源, 例如在实践上, 将充分利用国家级大型实验室等;同时和一些有实力的大型软件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充分体现其雄厚的实力, 培养的目标是项目经理和做整体规划的架构师以上的人才。但是, 在培养动手型的高职软件人才时, 期望用短短三到四年时间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能有广阔的就业面的软件技术通才是非常不现实的。这样做得到的效果往往相反, 你辛苦培养的学生什么都摸过一下, 却是什么软件都搞不出来。因此, 所应该采取的教学策略与其广种薄收不如专攻一 (两) 条线。

对于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 要考虑其学生的基础、学习的环境、学制、培养的方向以及就业岗位等等。在确定教学计划时, 事先明确这一点, 是非常重要的, 它决定了你将来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为企业所需。故建NIIT能够针对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拿出针对高职生的特点的一套方案来, 比如在学完数据库和编程基础后, 就开始给学生介绍每种高级编程语言的特点, 给他们快速建立一个模型, 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自主选择一门, 在以后的时间里, 专攻这一门语言, 理论掌握后, 再通过大量的项目把自己感兴趣的语言学透学精。

4.2教材的问题

1.教材内容要适应中国学生的学习和使用。

NIIT教材中例题大多是英语, 案例背景大多是生产企业或金融行业, 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 由于学生的词汇量有限, 这就要求学生教师首先花费很长时间解释案例背景, 然后讲解专业内容。

2.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 由于教材注重实例讲解, 理论引导和阐述内容相对薄弱, 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用到了某个知识点但是还没有学过, 让学生不知所措。

3.NIIT每个模块的教学计划没有根据每学期的实际教学时间而调整。

每学期的教学周数不确定, 而NIIT每个模块的内容很多, 还有两次在线考试, 学生完成上述内容已经很困难, 根本没时间做项目。

4.3 双语班的语言障碍

NIIT双语教学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我们必须考虑如何正确地在高职类学校开双语班, 必须考虑一个实际存在的困难, 那就是高职类学校学生是初中升上来的学生, 本来就有语言上的障碍, 他们英语底子薄, 学起来速度不能和中文班相比, 绝大部分同学要先学专业单词, 在学专业知识。而每学期的课程设置是和中文班是一样的, 这样会出现学生听不懂, 就想放弃的状况。

5、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的一些建议

软件产业是一个低成本、无污染的产业, 社会缺口大, 这几年软件专业的学生对口就业率相对不高, 其主要原因是:软件专业培养的大众化, 通用人才太多, 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职业教育究其根本是以就业为导向, 所以检验NIIT合作办学成功与否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检验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结合我校03级以来毕业的NIIT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情况我们可以看出, NIIT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有很多优势, 但是在教材、课程设置、双语班的教学, 我们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实训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关于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建设, 下面提出个人的一些想法:

1、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教学, 双语班不能仅局限于中-英双语, 还要开展中-日双语, 扩大学生就业口径。学生也不能整天呆在学校里学习, 也要去软件企业里学习, 当然也可以把企业开在学校里。

2、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发展订单式教育。按照IT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软件专业的项目人才培养方案, 与企业合作组织编写软件培训辅导性教材, 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 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到企业里实践不能流于形式, 走马观花, 要学到真实环境下开发软件的流程, 从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到合成测试等具体工作, 要学习书写文档的规范性和重要性, 如E-R图、UML图、类图、软件的逻辑框架图等, 要学习一些编程技巧, 要学习软件测试的具体方法, 要学习人性化的设计 (界面、操作的简易性、错误的处理) , 要了解项目所涉及的领域, 学会分析客户的需求, 要学会代码的重用, 要学会数据库的设计, 要符合BCNF范式, 画数据库关系图, 使用触发器、存储过程等。

3、聘请IT业界专家作为客座教授, 经常开展技术讲座和指导, 以不间断的联系, 保持IT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密切交往。保证学生能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 跟上软件发展的节奏, 了解业界最新动态。

4、加大软件专业毕业学生的市场调查和跟踪力度, 通过与企业专业人士的经常接触,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并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专业方向, 使我们的IT专业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同, 企业的欢迎。

6. 小结

NIIT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与传统教学模式有许多不同之处,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挑战。更重要的是,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涉及到两个方面, 是学生“学”的活动, 另一个是老师“教”的活动, 要达到教学目标以及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必须把“教”和“学”两者结合起来, 教学方法也必须和实际的教学环境结合起来。NIIT的教学方法离不开它设定的一些教学环境以及对教学对象的要求, 如果只是套用NIIT的教学方式, 效果肯定不会理想。各个院校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定位的不同, 其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我们应当使NIIT的教学校本化, 充分吸收利用并发展出新的教学模式。

摘要:职业院校实行产、学、研相结合, 服务于经济区域, 密切与企业相联系, 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发展模式, 更是IT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如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是我们应迫切解决的问题, 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口 篇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是摆在我们农村小学的一大难题。新课程标准、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评价更是对目前的农村小学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新转变。但由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能力、身心状况差异较大,转变过程可谓困难多多。因此,我们农村小学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应该正视现实,合理定位,从我们自身内部深挖潜力,寻求突破口。不断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加强常规管理,才是提高质量的关键举措。

一、正视现状问题。

教学常规管理,主要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批、辅、考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教师教学量化的检查制度。可是这些制度往往只停留于形式,没有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前不久,我们中心校成立教学常规检查小组对本部及各村小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常规量化考评。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学校管理较规范,材料较完整,个别比较敬业的教师能够做得扎实、细致,但从总体来看,良莠不齐,也存在许多问题。

(1)备课:有为数不少的教师抄《教案集》;有部分教师盲目下载、打印、照搬网上教案;教师参考用书勾画圈点少,缺乏对教学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教案设计中体现结合本校实际、学生特点和教具的运用不突出;教学反思太过简单,缺乏深度,甚至有不少教师对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如何反思有迷茫。(2)上课:新课改的理念难上三尺讲台;教师采取注入式的现象仍较为普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

(3)作业:作业布置欠层次、欠梯度,一刀切的现象普遍;为应付检查,注重次数,不注重作业训练的质量;作业形式单一,基本上都是布置课本上的书面作业,缺乏补充实践性、活动性、探究性、调查性作业;能够让学生当堂完成书面作业的较少,大部分都是在课后完成;多数教师不注重对学困生的作业跟踪、辅导、记录。

(4)教研工作:教师听评课时听得多,评得少,无从思考,缺乏主动性和目的性;执教者和听课者互学互教的运行机制还没真正形成,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有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没有实现教研活动的常态化,即使有开展也流于形式,甚至有个别教师借用他人的《教案》编写“听课记录”,听评课重数量、轻质量,教研活动的效率、效益不高。

(5)质量检测:大部分教师能够全批全改,及时讲评,也有统计分析,但缺乏对存在问题和改进办法的具体分析;多数教师对学困生的错题订正与跟踪辅导不到位。

(6)业务学习:业务学习还没有形成教师自觉的行为;有的教师业务学习笔记字迹潦草,敷衍塞责;有的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大段地抄写或网络下载,应付了事,没有收到效果。(7)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缺乏创造性,有许多教师的家访计划几乎一模一样,家访记录也是过于简单,随便,个别教师甚至没有写清家访日期。

二、重视探索方法。

(1)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教学质量,直接体现在教学环节之中。为此,应该从“备、讲、批、辅、考、评”等方面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重点放在“备、讲、辅、考”四个环节上。备课方面,要求教师必须精心选择并用足用好教学实例,加强教材钻研的深度,掌握教材特点、重点、疑点;畅通教材思路、教学思路、学习思路;构建教法、学法;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教具、备提问、备板书、备训练、备练习。上课方面,通过家常课、研究课、示范课等形式和组织集体评课帮助教师不断提高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引导大家研究学习新的教学策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在辅导上,要求教师应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倾注热情与耐心,多给予关爱。除了课堂上表扬优先、参与活动优先、提问优先、批改作业优先外,还要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给予辅导,并实行家庭专访制,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和支持,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地进取。帮助他们找出缺陷与不足,分析形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确立奋斗目标,树立信心,养成良好习惯,对他们加强平时的检查,进行督促和帮助。在考试上,应该强调“淡化期末,重在平时”的评价原则,引导教师和学生把精力集中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平时加强教学环节的检查,及时分析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每次考试的情况,作出详尽的统计与分析,并及时地向学生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总结提高。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措施的落实。

俗话说:铁杵磨成针。靠的就是一个“恒”字,抓教学常规管理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而事实上,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做三两天很容易。可是时间一长,在这方面暴露出来的情况、问题就比较多,一是抓常规管理的领导本身会觉得,这不仅看考试结果,还要看教学全过程,看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每一次备课,每一次辅导,觉得繁;二是教师本身,也有人认为大概差不多就行,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坚持一周、一个月还可以,要坚持一个学期,或多年如一日,实在太难。对待执行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压力,我认为应该一抓到底,决不动摇。严格制定各种纪律制度,加上合理分工,保证常规管理持之以恒地实行。如:教务主任和教研组长要发挥职能作用,通过看备课,听上课,查作业、测学生等方式贯彻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措施。要建立教学管理责任制,从校长到教务主任、到教研组长、科任教师对教学质量必须都有责任,科任把好课堂教学关,教研组长把好单元关,教务主任把好期末关,校长对全校教学质量负总责。只有这样环环相扣,层层落实,学校教学质量才会得以保障。(3)及时反馈整改。

抓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旨在更为有效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管”的结果必须反馈到“教”与“学”,而且要快、要及时。反馈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当面交流,如:随堂听课后,与教师进行当面交流,提出建议;二是集体反馈,召开教学常规专题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反馈。反馈及时,才能使出现问题的教师及时整改,才能使常规管理及时调控,实实在在地逐步完善。(4)完善常规考评机制。

过去我们对教师的评价仅满足于综合印象法,现在我们应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可采用量化评估考核法,对教师从德、勤、能、绩四方面进行量化计算。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全面量化考评,计算出成绩来,力求对教学所达到的结果给予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肯定成绩、纠正不足。在突出教学为主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将教师的积极性和兴奋点吸引过来,这样做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了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口 篇8

***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为契机,从推进组织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着手,建立、补充、完善了组织部工作制度、组织部工作流程、组工干部岗位职责等制度规定,把组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到规范化管理轨道,坚持以制度管人育人,进一步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全面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紧密结合“一迎双争”活动”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不断加大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工作力度,针对当前的组织部工作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新建制度7条,修订制度23条,废除制度2条,形成了***工作制度汇编,共55条。在推进自身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过程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原则,深化政策层面的研究,逐步完善组织部门议事决策、内部运行、队伍建设、廉洁自律等制度机制建设,不断把加强自身建设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使自身建设的制度更加适应组织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符合新时期组工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建立业务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立足加强内部管理流程控制,细化办事程序、工作规范和业务标准,按照“看得懂、学得快、用得上”的原则,新建了***工作流程汇

编,将组织工作按照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5大项进行细化,并按照业务流程名称、政策依据、工作要求、工作步骤等4个方面内容设计出业务工作标准流程,装订成册。目前,共细化设计出干部选拔任用、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党员、党员管理使用等53个业务工作流程。

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口 篇9

1 城市社区对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性

1.1 城市社区为农民工市民化起过渡转换作用

(1) 社区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过渡转换区域。任何制度都是变化的, 包括非正式制度的逐渐规范化和正式制度的与时俱进。非正式制度是看不见的, 它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互动之中, 当非正式制度逐渐被人们认同和遵守, 正式制度也就逐渐产生了。城市社区就是承继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转化的组织, 是制度变迁的基础。二元户籍制度壁垒的根本消除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 城市社区作为一个逐渐淡化原有的城乡分离制度, 逐渐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制度的转化载体, 应积极优化社区的各项建设, 使其对制度的变迁起到积极作用。

(2) 社区是农民工心理市民化的过渡转换区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分为: (1) 经济生活的融入, 标志着城市能够满足农民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2) 社会日常生活的融入, 标志城市能够满足农民工的社会沟通和交往的需求; (3) 社会心理层面的融入。标志农民工能在心理层面将自己看作为城市人。因此, 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不仅仅是一个身份问题, 而是从心理、生活方式多个层面展开的问题。不是仅靠某种制度或者几条具体的政策规定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尽管现在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限制正在不断被取消, 农民工的相关权益逐渐受到保护, 但是人的心理变迁需要一个过程。社区社会支持对应着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心理、生活的各个层面。社区通过点点滴滴的生活管理和服务, 力争打造成“环境优美, 治安良好, 生活方便, 人际关系友善, 充满蓬勃向上气息的现代文明社区”, 将有助于农民工的市民化转换;社区所能提供的对农民工的关心与帮助, 给予农民工被城市接纳的感觉;社区成员有一套公认的行为规范和秩序, 也改变着农民工原有的文化价值取向, 重塑了他们的城市生活习惯与方式。在社区这个制度转换场域中, 通过社区日常生活的渐进性互动, 可以帮助农民工顺利完成角色和身份的同步转化。

1.2 社区是能够为农民工提供生活帮助的资源载体

地域性是城市社区的重要特征, 是与农民工的乡村生活圈子最为相似的特征, 而这一特征会使农民工对城市社区产生熟悉和亲切感。农民工作为城市社区中的“外来群体”, 无论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还是社会地位来说, 都处于绝对的弱势, 是真正需要接受帮助的群体, 城市社区应根据弱势农民工群体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 城市社区各种便利的商业、服务设施会给予外来农民工像原来一样“家”的归属感, 这样有利于他们的融入。

2 当前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农民工面临社区居民的排斥

社区融入过程就是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过程。但是这种社会化过程却因城市社区居民的排斥而受到干扰。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建立起来的户籍制度, 使得市民可以通过单位体制、身份制度、分层制度等享受城市的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 获得各类社会福利保障, 而农民却没有相关制度保障。城乡制度差异性造成了城市居民的身份优势, 让很大一部分城市居民形成了居高临下的身份优势意识, 认为农村人是愚昧、贫穷、落后的, 使他们本能的反感农民工;同时, 大量农民工进城, 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剧城市内部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供求状况, 造成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社会治安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加之错误的舆论导向和某些人对农民工的恶意中伤, 导致城市居民对农民工产生一种敌视和排斥情绪。

2.2 社区管理缺乏农民工的参与

由于受制度结构、人际关系和个人能力等方面原因的影响, 城市社区基本上是由“城市人”自己管理, 鲜有“外来人群”———农民工的参与, 这种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将会加剧对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漠视程度。同时, 城市社区管理层缺少农民工这一重要的群体, 必然会导致社区无法真正了解农民工的所想所需, 从而导致社区在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帮助时南辕北辙, 事倍功半。

2.3 社区为农民工提供的服务不够

传统社区的服务模式在大批农民工流入社区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它对农民工的服务帮助, 只是单纯的维护社区秩序, 收发证件和收取社区管理费, 对涉及农民工自身出现的困难, 例如:失业、就医、子女入学和生活贫困等问题, 缺少有效的服务和帮助。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还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城市社区内部的影响的结果。农民工在缺乏社区管理主体地位的同时, 又缺乏社区服务的权利, 当然也就无法对社区产生认同, 大大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2.4 农民工对向市民化转变自我角色认同不足

由于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在农民工心里落下了深深的烙印, 导致农民工对自己身份的定位出现严重偏差, 即使他们已经举家来到城市打工, 在城市生活很多年, 已经事实上具备了城市居民的身份, 还是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就是农民, 永远无法改变。同时, 由于与城市居民在经济、政治及福利上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 让他们或多或少的产生了一种自卑心理, 致使他们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城市居民, 这种自我角色认知上的错误会严重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3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

3.1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改革旧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旧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重视行政管理, 忽视群众参与;重视制度、规章的制定, 忽视制度的落实, 以及各个制度之间协调配和;重视上级命令, 忽视基层自主;重视本单位利益, 忽视社会公共利益,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旧的城市社区简单地称为一种“政权型组织”, 在今天统筹城乡这个大背景下, 显然这种管理型的组织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需要加以改革。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城市社区必须由原来那种管理型组织转变为服务型组织, 应切实改变管理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将为农民工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从而加快农民工市民身份的转变和加速农民工城市化的进程。

3.2 提高农民工社区管理参与程度

事实证明, 城市社区管理在向科学化、高效化、服务化转变的过程中, 离不开农民工这一重要群体的参与。尽管绝大部分农民工在受教育水平上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农民工同样具有一些城市居民所不具备的优点。如, 农民工一般都具有一技之长, 这就使农民工在社区后勤服务上具有城市居民无法比拟的优势;农民工在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方面与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使农民工在处理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的思路;农民工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这种感情在他们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 更愿意让同伴来解决, 而不是城市人。由此可以得出, 让农民工更多地参与社区的管理, 不仅可以提高社区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还可以提升农民工的主人翁意识, 加强自我认同, 从而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3.3 开展宣传教育, 转变错误思想观念

(1) 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 转变社区居民歧视农民工的思想观念。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缓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区居民基于一些错误的认识而对农民工产生一种歧视和排斥心理, 致使农民工无法在心理上肯定和融入城市社区。今后, 我们应加强社区居民关于对农民工正确认识的宣传教育。农民工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需要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农民工的大量涌入, 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并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反, 可以为城市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和带来更多的技术, 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使大家共同受益。

(2) 加强农民工市民意识教育。农民工面临城市居民的排斥, 除了城市居民受错误观念的影响外,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农民工自身问题所造成的。比如, 一些农民工素质相对较低, 随地吐痰和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极少部分农民工因生活压力和被人歧视等原因, 对社会产生怨恨情绪, 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 影响了社会治安和人们的生活。为此, 我们今后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市民意识教育, 摒弃从前一些不文明的生活习惯, 同时, 要做好农民工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疏通工作, 及时排除不稳定因素。只有这样, 城市居民才能真正接纳外来的农民工群体, 大家才能真正的和谐共处, 共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3.4 以社区为依托, 推动和完善服务和保障功能

农民是善良和朴实的群体, 他们进城务工除了多挣一些钱改善生活外, 还希望在教育、医疗和保险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权利。遗憾的是, 社会公平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我们应逐步改革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 让广大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权利, 并以社区为依托, 在教育、医疗、就业和保险等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服务和帮助, 让农民工得到真正的实惠。

摘要:农民工市民化是城市化推进的必然结果 , 是解决广大农民工权利缺失问题的重要途径, 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从城市社区角度剖析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一些问题,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希望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社区,市民化

参考文献

[1]时立荣, 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新视野, 2005, (4) .

[2]郭星华、储卉娟, 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农民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 2004, (3) .

上一篇:贵州省公务员面试时间下一篇:克林顿就职演讲稿-中英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