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设计案例分析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中心设计案例分析(精选8篇)

城市中心设计案例分析 篇1

专业论文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设计方案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设计方案

摘要:我们需要:一座能“说话”的,充满活力的建筑;一座拥有丰富表情,能与人互动的建筑;一座能给人以全新体验的建筑;一座能诠释活力广州的梦幻建筑。

关键词: 丰富表情全新体验互动珠江水系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背景:

广州市未来城市空间结构为:以山、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沿珠江水系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珠江呈枝状蜿蜒流过广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沿江发展的城市景观。

进入2000年,按照“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战略,广州城市形态的演进展现出崭新的形态。

新规划区(白云新城核心区)位于原广州白云机场区域范围。原机场跑道将规划成为核心区的中央绿带空间。城建规划展览中心将被规划在已经完工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西面的B06号地块上。

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处于上述的南北走向宽广的绿化带空间中的中心位置。在它的东、西两侧是规划中及已建成的建筑群体,绿带空间的中心将设置市民广场,其整体绿带空间被分成两个区域,由此而产生出带状空间比例的丰富性。

二、设计理念构思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城市。岭南文化的内涵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广州城市的文化内涵。岭南文化主要以古越族文化为原点,融合中原文化与从海洋进来的东亚文化、欧美文化后形成的,它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的混合体。岭南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性对广州的城市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古到今,沧海桑田,广州城市形态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演进:

西城东郭,体现宗族礼制的南越国都城;

坐北朝南,体现皇权礼制的隋唐南汉时期的广州城市空间;

三城并立,以统一水道街市为特征的宋代广州城市空间;

山水相伴的明清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以多元拼贴为基本特征的广州近代城市总体空间;

但无论什么年代,广州人的生活都与越秀山,白云山息息相关,都与珠江密切相融。

图1:低点效果图

三、建筑概念及造型设计

1.建筑物作为“中性空间”

设置与区域城市设计相和谐的长方盒建筑,在此提出 “中性空间”的概念。

它对于外部的观察者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的、神秘的,当进入其长方盒建筑,才能感知和体验其内部空间和内部世界。

按照中国古代学者老子的思想:“财富存在于简单和细致之中”,我们用最冼练的建筑语言表达最多样化的内涵。

这个普通的形状应具备让人们想象的自由,并令人们因这个形状的寓意而激奋。

这个长方盒作为容器,反照出了城市空间的标志性和和谐性。

2.长方盒建筑的外表层

“中性空间”长方盒,将由以“广州珠江水网”为主题的不锈钢金属织网组成,同时也构成了外表层网与建筑物之间的一个“内和外”的空间体,创建了参观者进入展览空间的过渡空间。

参观者在这个过渡空间中透过上述的“水网”看到室外景色,享受白云山山景以及绿带空间的自然风光的能量,而其外表层的“水网”重点突出和感受广州建设与珠江水系(水网)紧密联系的重要性。

这种“安静”成了参观展览的准备过程,另一方面在高度集中精力的参观过程,又可以走出传统的封闭式展览空间,来到设在这个缓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冲区中的各层视觉平台(城市窗口),通过网状的开放式网孔,眺望白云山自然景色以及呼吸整体绿带空间“绿色的肺”带来的新鲜空气。

这个所谓的“0界面层”也将成为时代建筑发展方向之一的多媒体载体,借助信息要素,如:时间,光线和视角等产生出信息交流变换效应。

金属网外壳白天光效果的反光和折射的程度和变化由光方向的角度决定,不同的自然光(早上,傍晚)引发立面的色彩变化,得到不同的造型效果,外观不断的变换。这个可变的印象能够通过不同的观察者及不同的视角而加强。

3.“外”与“内”的转换

在日色渐冥的傍晚和来自长方体建筑内部的人工照明,使得其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经历了一个形体的变化。外表层慢慢地消失在背景中,而其建筑内部世界以及上述的室外视觉平台展示出来――“开启的盒子”。

建筑物外壳作为投影和LED-墙的多媒体载体应用投影技术既能够从外面也能够从里面投影到外表层网上。取得丰富的信息形态变化。此外,LED-技术被编入到这个外边层网织物中,借助其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特点展示出可变的图画。

图2:鸟瞰图

四、建筑空间构成

1. 建筑空间构成遵从城市的发展表象,借助其内涵如巷子、广场结构和临街店面来塑造城市空间。

建筑空间由七个层面组合构成,形成一个循环的和充满生机的空间系统。

01层 → 参观者 → 互动

02层 → 展品 → 互动

03层 → 布展方式 → 展示

04层 → 建筑主体 →机体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05层 → 建筑物外壳 → 外膜(建筑群“表皮”)

06层 → 室外视觉平台 → 城市窗口

07层 → 城市廊道 → 城市缩影

2. “城市廊道”

嵌入在整个建筑体的通道构成相对于建筑结构的城市廊道和空中桥梁。这些自由空间不仅仅作为交通通道,而且首先包含展览、交流、讨论和休闲等功能。

建筑楼A、B1、B2和C之间构成了所谓的“负空间”,其营造出本案规划展览中心的中心主题空间。空间组织结构遵从“房中的城市”的原则,并和建筑物的外壳一起组成了一个内部区域中的外部区域。

这个具有城市规划理念的内部区域的外部区域将获得“绿色的填充”,并且把白云山与绿色空间带的新鲜空气带到建筑物内部。

这个“城市廊道”既是参观者的共享开放空间,一个中心交通连续空间,也是一个互动式、体验式的未来展示的公共空间。

在南-北方向上设置一个方向相反的楼梯形式的主通道,结合各层连桥构成循环参观路线,构成了布展概念的“时空隧道”。在这个“时空隧道”中结合三维展品及信息墙形成新颖的展览中心,而其回廊从这里开始亦在此结束,产生出一个不断的连环系统。

图3:室内效果图

五、建筑功能分区

A楼:

重点用于可变换性展览展示,设置单独出入口,经营管理模式可考虑分层或整幢楼展览空间出租等。它将提供世界展览组织定期互换主题展的定点空间。

共5层楼及屋顶室外展览平台;巡展与多功能可变换展览;会议区;咖啡厅。

B楼:

分为B1和B2,以固定展览为主,部分为可变换展览,如专业主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题展览;

共5层楼;首层的广州城的主模型展览厅;固定展览层与专业主题展览;影视厅设单独出入口- 书店及礼品店。

C楼:

为档案馆,包括城市规划公示、图书馆以及中心管理等。

共9层楼;展品出入区,包括检疫区、模型维修、档案保护以及主要档案库房等;图书馆和档案查阅市民服务区;办公、管理、保安用房;科研工作室,展览组织工作室等;原件及特殊展览、贵宾/内宾- 工作人员食堂。

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依照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由三个独立体建筑(A、B、C)组成。三个建筑部分之间将由“时空隧道”(城市廊道连接,满足空间使用功能可分可合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多种可能性的要求。营造出一个带有所有城市功能和质量的城市规划式建筑空间。

六、结语

我们需要:一座能“说话”的,充满活力的建筑;一座拥有丰富表情,能与人互动的建筑;一座能给人以全新体验的建筑;一座能诠释活力广州的梦幻建筑。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41185平方米;建筑面积:61703平方米(其中地上:50573平方米,地下:11130平方米);建筑高度:34米;建筑密度:24%;容积率:1.5;绿地率:27%。

参考文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最新【精品】范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城市中心设计案例分析 篇2

重庆是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中国4个直辖市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增长极、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建设飞速发展。

处于中梁山以西及铜锣山以东槽谷地带的西永组团是未来15年重庆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具有大学城、物流园区、高科技产业园区、城市住区等综合功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永组团中心区是重庆的六个城市副中心之一。

西永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国际征集方案的目的就是要在现有的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设计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重庆大学城和高科技产业园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重庆西部新城的区位优势,分析、预测城市建设及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城市设计、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优化、细化城市新区的功能设置、空间形态、道路交通、街道空间、土地开发、历史人文、环境景观等方面的内容,展现重庆市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建设水平,创建高效有序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市环境。

2.城市设计方案征集

此次方案征集活动由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地产集团和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为了让参加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活动的国内外设计机构更好的了解本次城市设计的条件、要求,组织方在征集活动开始之前,做了大量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编制了《重庆西永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方案征集书》(以下简称《征集书》),同时选定了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德国佩西设计事务所、香港天易设计有限公司等四家国内外知名的设计机构参加此次方案征集活动。

《征集书》确定了本次城市设计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城市设计总体框架,占地面积约为66.4km2;二是中心区详细城市设计,分为东区和西区两个部分,东区面积为2.40km2,西区面积为2.79km2,两中心相距2km2(图1)。

《征集书》同时还确定了本次城市设计的功能定位应以教育科研、商业贸易、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生活居住等功能为主导。由于本次城市设计是基于已有相关规划基础上,所以《征集书》对已有相关规划做了详细准确的梳理,并以附件和附图的形式提供给设计方,作为设计的限制和参考条件。

本次城市设计方案评审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四家设计机构提交的设计成果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并最终确定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提交的方案获得一等奖(以下简称哈尔滨工业大学方案),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提交的方案获得二等奖(以下简称东南大学方案),德国佩西设计事务所(以下简称德国方案)和香港天易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方案)并列三等奖(图2~5)。

3.应征方案理念分析

3.1 城市设计策略方法

四个城市设计应征方案采用的城市设计策略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提出“城市设计框架”理念(Urban Design Framework),即强调城市设计应当包含对城市远景空间形态构想和为实现构想而提出的管理机制两个组成部分,此类方案重视城市设计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城市案例,提出明确的功能定位关系,对城市的功能用地配置和空间规模进行引导,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方案和东南大学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方案将城市设计内容表述为设计篇和实施策略篇。设计篇通过

对地段的研究,提出空间形态方面的设计构想;实施策略篇提出城市设计管理依据,即设计图则和设计导则,制定宣传手册和管理手册,提出城市设计工作建议(图6)。

另一类方案从城市空间密度、空间形态和空间景观的角度,研究构成城市实体空间形态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的设想。此类设计往往概念性非常强,如德国方案和香港方案。特别是德国方案提出了教育、生态、科技三者复合的概念,并以此将地段分成了七个空间密度不同的区域,打造了十个重点的建筑和景观节点,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

3.2 核心区构成模式与关系定位

此次详细城市设计地段被穿过用地的高压线走廊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作为西永城市副中心未来发展的核心地区,西区和东区所承载的城市功能和开发强度是有所不同的。四个方案对两个核心区的功能定位,相互关系做了不同的设想,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方案、东南大学方案和香港方案均采用了双中心结构模式,德国方案采用的是单中心结构模式。

双中心模式:依据设计的现有条件,将西永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功能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在两个区,形成功能定位不尽相同的两个核心。双中心模式有利于明确核心区功能定位,控制城市发展规模,促进城市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形成疏密有致的城市格局。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方案结合大学城的功能特点将西区的主体设计为“共享——校园与社会共享、文化与生活共享”,东区的主题设计为“共生——城市与自然共生、工作与休闲共生”,东、西两区功能互补,相辅相成;东南大学方案提出了“双城共栖,双核互应”的理念,突出东、西两区之间的相辅相成和共生互补两个中心的定位;香港方案提出了两个中心之间的层级关系和互惠关系,确定东区为整个西永组团发展的核心区。(图7~10)

单中心模式:将两个核心区通过城市空间、交通、绿化、景观的协调、整合构筑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中心形象。单中心模式有利于更高效的利用土地,避免城市公共设施的重复建设,实现城市更有效的管理,构筑完整统一的城市形象。德国方案将场地原有水系拓展成城市湖泊——梁滩港,高压线保护绿地改造成中央绿地公园,围绕梁滩港和中央绿地公园形成城市核心商务区,形成统一的核心区城市形象。(图11、12)

3.3 城市街道与交通空间研究

“城市道路”、“城市交通”,既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功能内容,同时,它又是城市最主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内容,其功能既要满足城市道路行车要求,又要充分考虑人行和临街各种城市生活的需求。街道与交通空间研究的目的就是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全面优化道路系统,妥善解决城市核心区的交通矛盾,提高交通的便捷性,保证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塑造特色的城市空间形象,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指导下一阶段的道路交通规划和街道空间建设。

哈尔滨工业大学方案针对两核心区距离较远的现状特点,提出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连接两个核心区,解决核心区之间的主要公共交通,倡导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缓解核心区交通压力,并在东区建立了结合轨道交通站点纵向构成商业步行街区,集聚人气,形成良好的城市商业氛围,创造城市活力。

东南大学方案依据两个核心区的城市功能定位,建立了完整的车行和人行交通体系,在核心区采用了TOD模式(图13),核心区外围形成快速交通体系,避免区外穿越式交通对区内的影响。核心区内部结合自然景观形成完整的的步行系统,在中心商业区保证了人车分流。

德国方案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上一级规划的外围道路交通体系,同时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划分了七个不同的街区,每个街区内部路网纵横交错,自成体系,形成结构清晰,布局严谨的城市街道空间系统。

3.4 城市特色空间塑造

作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城市副中心,城市空间形态上的原创性和个性化标志着其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特质,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兴奋点,对城市的良性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次征集方案都表现出对塑造具有鲜明城市形象和特色空间的极大热情,而且对今后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理念。

哈尔滨工业大学方案提出了“城市触媒”(Urban Catalyst)理论,认为城市环境中的各个元素都是互相关联的,这种关联既存在于外在的视觉形态,也存在于内在的经济联系。如果其中的一个元素发生变化,它就会像化学反应中的“触媒”一样,影响带动其他元素发生改变。一项政策的颁布、一个大型公共项目的落成、一个环境条件的改善都会激发市民的热情,带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方案在两个核心区内都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的设置了诸如轻轨站、换乘中心、购物公园、主体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等大型公益设施,并且由若干触媒点形成触媒带,塑造鲜明的城市特色(图14、15)。

东南大学方案按照核心区功能定位的要求,确定了能够带动核心区开发、提升核心区功能、展示核心区形象的“旗舰型”项目,作为城市开发和建设的重点项目,如行政中心、大型标志塔、观演中心、体育中心等(图16)。

德国方案提出吸引公共和私人投资,提高城市档次的设想,并为此精心打造了城市之门、中央科技园、梁滩港等十个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城市空间,以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格(图17)。

4.结语

从本次城市设计国际征集的应征方案和评审过程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些倾向。

4.1 强调城市设计的实施发展策略

城市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城市形体空间环境的设计,同时也包括对城市设计实施全过程的设计,因此设计与管理成了城市设计的两个侧面,建立完善的城市设计实施与管理机制,协调设计与管理的矛盾关系,制定城市发展目标,成为城市设计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注重与城市设计相配套的专题研究

影响城市设计的因素纷繁复杂,在建构设计目标之初,道路交通、土地利用、城市开放空间、公共交通系统、人的行为模式等因素交织在一起,需要通过相关专题的研究,找到设计主要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的城市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4.3 城市设计方案的弹性和应变性

城市设计的最终成果并非一个终极性的目标,它需要不断的依据外界条件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改变,是非线性的,是一种不断提升或优化的目标,不是通过具体设计方案及其实施就能实现的具体目标。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不能指望一次城市设计的成果能够预见和解决城市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所有问题,城市设计的成果应当能通过自身的调整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应变。

摘要:从城市设计策略方法、核心区构成模式、城市街道与交通空间设计、城市特色空间塑造等方面评析了重庆西永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应征方案的设计理念,探讨了当前我国新城城市设计倾向。

关键词: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评析

参考文献

[1]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金广君,林姚宇.论我国城市设计学科的独立化倾向.城市规划,2004(12).

城市中心设计案例分析 篇3

【关键词】商业中心;步行街区

生活中提及的城市中心系概念是指城市中人们公共生活的区域,一般在城市中集中的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又包含各种项目,比如公共建筑、行政办公建筑、科研和文化学校建筑、商业建筑等等,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比如一般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等,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起居和生活需要的,而一些政治性的建筑如天安门广场的建筑,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政治和文化需要的。具体来说,商业中心和居民的生活最密切,许多商业、金融、购物的职能单位都在这些商业中心进行,很多情况下,人们进行商业活动都是依靠步行的,从开始到结束,无论是休闲购物、还是需求某些帮助,尤其在繁华的地段,步行可能比汽车还要实用。一段步行街的繁华程度能很好的证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程度,城市的商业中心街区总会划分众多的功能区,以方便人们前往。

1.商业中心区的问题与矛盾

1.1交通效率下降

在世界各个地区,商业中介区的堵塞问题都是让人头疼的。城市的交通相对集中给商业中心区带来的压力逐渐加大,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交通拥挤和堵塞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群的过多以及城市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停车面积的减少。

1.2环境质量下降

干净的城市向来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而商业中心区的环境主要取决于周围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强度。一般来说,中心街的建筑过密,就会造成很多时候的气候和气流的堵塞,空气不流通,污染扩散条件差,再加上城市中心的车流量加大,长久下来,就会造成城市空气水平下降的情况,汽车尾气的排放,已经使得很多的上班族有头晕、恶心的现象发生,工作的效率会随着下降。

城市人群过多,是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另一原因。由于商业中心区本身就有过量的交通和过密的建筑,而单一的交通方式使得步行的区域逐渐缩小,甚至和一些行车路段的道路相似,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路段就被行人放置了自行车,占用车道。由于步行空间的限制,人口密度的提升,很多人不会满足狭小的生活环境,环境的质量下降的水平提升,人们自身的拥挤程度更甚,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随之加大,没有人愿意到户外来进行运动,甚至买东西,口罩成为人们出门的必备,公共活动中心失去了原有的乐趣。

2.步行街区对商业中心的重要性

2.1交通管理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环境质量,对于交通管理部门来讲,最好的方式就是平衡管理,通过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的局部改善,从而达到环境质量提高的目的。进行私家车限行或是提倡大家乘坐公交车,或是以步代行的方式,从而实现步行、公交和汽车之间的良好平衡。

2.2经济复兴

众所周知,步行街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体现,而发展步行街能更好的促进商业板块的发展,这也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步行交通可以促进临街商铺的开张,因此,搞好步行街内的环境卫生,对于对生活质量要求极高的今天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点在欧洲国家已经被证明,主要是因为:

(1)步行至少增加了50%的人流。

(2)行人不再恐惧来往车辆,因而更易于购物。

(3)行人更倾向于逛商店购物。

2.3环境改善

步行街的增加和修建对于环境的影响很大,当步行的人数增加之后,开车的人数自然就会减少,在商业区购物或是寻求服务的人群增多,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尽快发展,是一项双赢的事情。通过减少对古建筑有损害作用的汽车废气的排放,以及消除汽车对古建筑周围环境的破坏,有助于尽情欣赏古建筑风格,保护古建筑及商业中心的历史风貌。

2.4社会效益

当商业中心环境因步行化而得到改善后可产生许多社会效益。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不同文化背景、种族的人相互交往,多元文化共存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对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步行街往往配备有舒适的座椅,尤为受到年长者、孩子、残疾人和带婴儿的父母的喜爱。一个人行走在行人众多的市中心比独自在一条街上会感到更安全。

步行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商业中心的活力和形象常常由街道上行人的活动来衡量。尽管其他一些指标可能更准确的反映出商业中心的经济状况,但平民百姓看待一个商业中心是充满活力还是死气沉沉则是根据街上行人的数量及步行环境的质量来判断的。

3.步行街区系统的组成

3.1步行购物中心区

商业中心区的现代步行购物中心通常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集购物、娱乐、消闲、观光于一体的室内建筑(图一),并通常附以灯光,花草树木,雕塑及其它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舒适物。步行购物中心通常提供以下场所和服务:零售业,包括百货商场和各种专业商店;餐馆、酒吧、咖啡厅、电影院、剧院、商业俱乐部、儿童乐园;生意及业务洽谈室等等。

3.2步行通道

步行通道是步行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商业中心的主要步行点联接在一起,步行通道可分为凌空性,如空中走廊和天桥;地面型如便道,步行街及地下通道三种类型。

3.3广场

广场通常是指购物中心与公园之间的空旷地带,是商业中心步行街区的结合部,它可以提供专门来此消闲和过往行人稍事休息的场所。广场的三个基本用途是:循环功能——提供足够的步行空间;休息功能——为步行者提供稍事休息的区域;美化功能——为步行区增加一些绿色。

3.4步行区

步行区是指城市商业中心区的某几条街区对机动车关闭、禁行的区域。它为步行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购物、消闲环境。在这一区域中,各种步行区设施往往最为发达,步行区的规模视需要而不等,美国大部分城市的步行区在任何方向上的长度一般不超过500米,这是因为步行者愿意徒步行走的最大距离一般就是这个长度。有的步行区很大,这样的步行区通常需要辅助交通设施,如迷你车等等。

4.结语

城市中心设计案例分析 篇4

大连市城市中心区生活垃圾调查与分析

在统计、分析大连市城市中心区垃圾产生量以及不同类型垃圾所占比例的基础上,确定实验采样点数量和位置,进行垃圾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城市中心区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家庭和各种商业活动,垃圾含水率和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热量基本满足垃圾焚烧处理要求.

作 者:赵蔚蔚 Zhao Weiwei 作者单位:沈阳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13刊 名:环境卫生工程 ISTIC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年,卷(期):14(6)分类号:X799.3关键词:生活垃圾 采样分析 理化性质

信通国际中心景观设计分析论文 篇5

摘要:本文通过对福州信通国际中心景观规划的思路,提出一些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的浅见,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信通国际中心;商业综合体

对整个城市区域的影响,发挥其内核凝聚力,发散辐射周边,为南屿片区居民打造完善生活配套,满足其日常居住购物、餐饮、娱乐等需求,使本案具备足够的资本成为未来南屿的中心。

1城市商业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公共性

城市综合体是人们消费和休闲的重要场所,其景观设计必须遵循公共性原则。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它可以将娱乐、社交、购物等多种功能有机整合,可有效利用的城市广场和城市街道上的公共空间,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公共活动载体。因此,景观设计必须遵循公共性原则。

1.2连续性

景观生态学强调,应该充分重视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主要是加强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联系。例如:对城市残留的一些斑块、廊道、背景(基质)之间的联系进行维护。在这些景观设计上,遵循连续性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城市综合体的景观设计中忽视这一原则,我们必须要深入追究。

1.3地域文化性

在具体设计中,要对城市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具体情况和建设工程的实施需求进行分析。同时,在这个前提下,设计师应对本地相关的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民族个性、风俗和其他方面综合考虑,只有这样多角度、全方位的城市景观才能反映当地的地理特征。

2城市商业景观设计要素及要素分析

2.1设计要素

2.1.1着重体现人文因素

在公共操作设计方面,应该建立体验式商业消费环境,并将目的地作为城市的商业消费中心,让人们充分体会商业综合体散发的魅力与强烈的吸引力。从而使人们能明显区别该商业中心的环境设计与企业建筑,增强人们的关注度。因此,具体的设计,要全面考虑个人的感受,并在空间,材料和色彩设计中融入个人感受。为人们创造机会,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各种设计建议活动,并建立相应的设施,以增加人与环境的互动。

2.1.2充分体现文化特色

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可以结合消费者需求的具体特点,对休闲消费场所进行更加开放的`设计,并将其作为城市休闲旅游项目的核心所在。这或许会成为该区域的标志性建筑,能更好地体现城市文化和商业文化。在具体的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开发,以及休闲业态的市场化一直是一个难题。同时,也需要关注商业地产的盈利能力。文化、休闲元素,虽然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但盈利始终是商业综合体建设的核心。商业景观设计水平的提高,不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新型消费思维,而且还进一步提高其商业价值,我们必须优先考虑。

2.2设计要素

空间一直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尤其应注重人性化的设计。设计要给人一种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整体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引入小品、景观铺装等诸多因素,以充分适应人们对商业空间的需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要素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2.2.1植物的选择与科学分配

对于商业综合体,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对当地气候条件、土壤酸碱度、生态习性等各树种有自己的综合考虑,然后根据景观设计的具体要求选择种类。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不同的植物可能会给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暗示。在此基础上选择更适合种植的植物,以及明确的种植方式。

2.2.2景观小品设计

在商业综合体设计中用于商业景观的过程中,通常会应用到椅子、垃圾桶以及道路标志和雕塑等一系列景观小品。在雕塑设计中,具体形象应充分突出其复杂度,而尺度与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通过适当的修改和创新,逐步成为城市居民景观关注的焦点。而对于经常使用桌椅和垃圾箱的人,应结合人们的实际需要,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为人们提供更舒适、便捷的体验。此外,道路设施应充分考虑到艺术设计的各种要求,并从整体上加强设计的协调和统一。因此,对于景观设计和科学配置,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融入城市的特点进行商业景观设计,制定出更健全、科学的商业景观设计。

3商业景观设计项目实例分析

3.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乌龙江板块南屿区域,同时是海西园及未来“大福州”的发展远景中占据地理中心的区位。项目北侧紧邻乌龙江大道,南侧临京福高速公路,周边为三盛托斯卡纳、康桥丹堤、顺华乌龙江大区等各种高档住宅区。建筑风格从布局上感受到简洁、动感时尚。建筑功能分为商业街、商业步行内街、精品酒店、商业办公的综合型建筑景观.

3.2设计灵感信通设计灵感

来源于“海洋之心”,提取“水”和“心”的元素,演变成雕塑、座椅、水景和铺装,全力打造浪漫的风情水街。以水为脉,通过跌水、旱喷、雾喷等不同形式的水景方式表达,结合线性的铺装广场,点缀以浪漫的小品,同时结合夜景灯光,吸引人流的进入,打造风情浪漫的现代商业街。如图2。

3.3景观总体规划

3.3.1景观分区结构

依据建筑规划和业态功能总体形成商业街空间、商业步行内街、天空农场、酒店景观区、商业办公及SHOU住宅景观区。

3.3.2商业街景观区

商业街的“聚”空间,主要表现活力、动感、时尚展示的功能。整个商业街采用流线性铺装设计,如水流环绕整个区域引导人流的进入,将空间局部放大形成小型广场,有节奏地营造出空间的高潮点。通过不同形式和气氛的广场,营造丰富变化的外部空间,商业内街有较好的凝聚性和围合感,具有强烈的特色吸引购物者的注意,设置了音乐中心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为商业演艺、展示、活动卖场等商业活动提供了空间。在景观空间上形成重叠式使用空间。

3.3.3天空农场景观区

城市天空农场是从事有机生态农业室内外种植、养殖、认养、乐活亲子教育、体验、休闲娱乐的现代都市农业文创项目!秉承绿色、健康、生活的发展理念,力求实现农业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开创全新的时尚购物体验,与乡村旅游度假休闲新生活方式!以蔬菜、水果和花朵为基调搭建景观主体,借助植物与空间的互动魔力,加入镜面反射等设计手法,让人们产生梦想空间。在现实中缔造童话森林世界,利用现有地形高差,丰富天空、大地及绿墙。

3.3.4精品酒店景观区

精品酒店主要经营理念为别致、趣味、活力、舒适。酒店空间与商业空间用绿化进行视觉隔离,营造闹中取静的效果,酒店门口正对面的水景景墙展现酒店的风格特色,同时也是划分区域的空间认知。

3.3.5商业办公及SHOU住宅景观区

建筑独特的高差设计让商业办公及SHOU住宅景观区远离了商业街的喧嚣。通过绿化堆坡和艺术景墙栏杆将办公与SHOU住宅软隔离,实现功能上的有效管理,将住宅和办公功能合为一体,为创业者的工作与生活分离,可静可动的现代简洁优质舒适的创智天地。

3.4夜景灯光

3.4.1现代科技灯光秀

结合展销中心设置镜面水景和LED显示屏,引入富有动感的3D互动灯光秀,以声、光影音技术打造最炫户外视觉效果,增强人与商业环境的真实互动,让人成为商业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4.2草坪萤火虫灯光

商业街沿街部分绿化种植采用简洁的草坪式绿化和大树点缀的形式,夜晚灯光选用萤火虫式大片布置在草坪上,夜幕降临时星星点点,充满浪漫的气氛。

3.4.3流线性地面灯光

结合地面流线型铺装,采用LED流线布灯,根据水流的方向引导人们进入商业街区,并用不同变幻的色彩改变商业街的氛围。

4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景观是城市的名片。为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出品质更高的城市景观,对其城市整体设计、建设效果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在设计实践过程中,除了要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外,还应不断加强城市、空间之间的巧妙融合,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特点,以此来全面满足人们提出的各项需求。因此,为了设计出更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商业景观,相关人员应对城市发展现状、需求等诸多方面做出综合考虑,着重体现人性化特点。

参考文献

[1]刘大亮,吕桂菊,陈明泉,等.济南市花园路商业综合体外环境景观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6(5):471-475.

城市综合体设计案例 篇6

山东枣庄瀚景名座城位于山东枣庄新城区黄山路西侧,由三托集团投资开发,是枣庄市最大的集文化体验、购物、娱乐、休闲、餐饮、商住办公为一体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将打造枣庄五个第一:枣庄新城区第一个地标性商业综合体,目前高度第一,第一个拥有大型停车场的商业综合体,第一个一站式物业配套智能化服务公寓,鲁南地区第一个中韩商贸购物中心。5月底,广东地区知名城市综合体(专题阅读)设计单位广东天霸设计凭借着前瞻性的创意,个性化的设计及全面快速的服务成功夺得该项目室内设计权。根据协议,广东天霸设计将为其商业城市综合体大堂、中庭、内街、通道提供设计方案。

本案通过超前的设计理念,参数化的表现手法,可持续设计的方向来体现我们商场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以及差异化。达到时尚前沿,不落后,不陈旧,不翻新。在装修设计上做出当地的差异化,让瀚景名座在当地一带形成众人皆知的时尚、休闲、体验一站式的购物中心的代名词,给枣庄人民留下过目不忘的效果, 从而达到商铺升值、带动人流、实现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城市中心设计案例分析 篇7

一、文化娱乐中心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

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下, 有效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中, 明确提出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提到一定的高度, 文化建设现已成为我国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

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物质载体, 对于有效反映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外, 其间接的反射出该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等等, 对于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形象, 提升城市知名度有着直接的意义和作用。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是城市居民提高文化品味、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场所, 只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建设, 才可以有效对物质文明的健康和长远发展以刺激, 拉动内需, 扩大需求, 间接的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综合来看, 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布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城市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 引导城市文化事业健康、稳步、科学、快速的朝着预定方向发展, 完善文化设施建设, 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二、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更新设计的思路分析

在对城市文化娱乐中心进行更新设计时, 应该立足于该城市自身的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 有效以传统文化为补充, 以当地鲜明的文化特色为显著标志, 引进一定的先进设备和设施, 此外, 还要打造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特色, 注重该文化娱乐中心的综合性功能, 提供全方位、较为全面的服务体系。以下, 笔者简要就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功能结构的多样化设计以及空间组织的新形态加以简单的介绍, 对其创新性的设计加以探究。

1. 功能结构的多元化设计

城市群众文化娱乐中心的转型和更新应该注重朝着市场经营型的方向发展和转变, 除了满足当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下各种商业性的功能要求之外, 要注重对其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多元化的方向引导。就现阶段来看, 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所提供的服务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单纯的公益性文化娱乐活动, 对于一些商业活动应该加以兼顾, 考虑这些商业活动的需求。通常来讲, 一般可以盈利的活动和服务项目均可以引入到当代文化娱乐中心的空间规划和设计中来, 这对于充分发挥沿街空间优势、提高临街区域的商业价、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城市娱乐中心设施的更新设计中应该注重考虑综合效益较好的活动和服务项目, 而这也是其规划设计最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城市文化娱乐中心建设而言, 应该立足于本城市实际的发展情况, 有效发挥原有区位的地段优势, 完善其基础设施的配置, 诸如对临街的商店、餐馆、歌舞厅等商业性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此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应该突出城市文化娱乐中心建筑的特色, 使其更加别致独特, 夺人眼球, 如下图南通工人文化宫新楼外观图。自然而然, 这就间接的增加了建筑设计的难度问题, 加剧了设计的难度和复杂性, 但也只有这样, 所设计出的新型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才更加科学合理, 更加具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此外, 对于一些公益性文化项目和活动的开展, 应该设计之初对其空间加以预测, 并有针对性和合理依据的保持其项目和活动开展的充足空间以及发展余地, 保证城市文化娱乐中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基地, 增强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作用。商业性项目的适度经营和引入, 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效益的显著提高以保障, 这不仅是我国城市文化娱乐更新设计的一个重要改进方向和改革思路, 也是当今世界诸多文化名城寻求更深层次发展的大的趋势。

2. 空间组织的新形态

现有的城市文化娱乐中心在空间组织形式上, 大多沿袭着旧的传统模式, 尤以旧苏联俱乐部模式最为显著, 在整个文化娱乐中心中, 观演空间是其最主要的主导空间, 观演空间的规模以及其演出的功能决定了文化娱乐中心的基本功能结构, 也间接的影响到了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空间结构组织形态。因此在外型上大多选择与影剧院建筑相类似的建筑外形。当前要想对空间组织的形态加以突破, 势必会这种空间组织的外部形态加以改变。在接下来的城市文化中心的设计中, 愈发会注重功能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由于该文化娱乐中心的多样性以及综合笑你个的发展趋势, 其势必会导致人力活动的随机性与复杂性, 因此, 针对这种大的变化趋势, 应该注重考虑对商业性功能的合理规划, 在设计中包含交通、休息、设计、休闲以及购物等多种功能区。

三、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不断进步与发展, 我国居民的文化审美水平不断提高, 其不仅倾向于对物质方面的需求, 更多的则转向对于精神方面的消费, 因此, 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合理设计和规划的水平, 优化其空间布局设计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笔者衷心希望, 以上关于对我国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更新设计的相关探究能够被相关负责人合理的吸收和采纳, 进而有效推动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原来隶属于城市公共福利设施的剧院、电影院、文化馆等建筑设施, 不断实现了自身体制上的全面改革以及内容方面的翻新等。综合来看, 目前大多数城市中原有的这一类建筑环境大多都已经面目全非, 文化馆的大会堂被划分成为了诸多商业区域, 阅览室也被舞厅和卡拉OK厅所取代。这些从国外引进的新型娱乐设施所代替, 我国原有的公益性娱乐设备大多不复存在。事实上, 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已经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商业性的消费活动, 社会文化教育传播形式形成了商业与教育兼顾、休闲与消费并存的局面。因此有效深入对我国城市文化娱乐中心进行深入的探究, 更新其设计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城市,文化娱乐中心,更新设计,意义,思路

参考文献

[1]胡仁禄.文化娱乐建筑的转型及其规划设计[J].新建筑, 1995, (3) :16-18.

[2]胡仁禄, 胡京.城市文化娱乐中心的更新设计[J].时代建筑, 1995, (1) :52-56.

[3]王国光, 朱雪梅.协调·突破──浅谈文化娱乐中心与城市的关系[J].时代建筑, 1998, (4) :77-80.

[4]胡俊修, 钟爱平.近代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与都市社会——以汉口民众乐园 (1919—1949) 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 2010, (5) :80-83.

[5]李璟, 张燕青.浅谈城市文化娱乐设施规划设计——以呼和浩特市文化娱乐设施概念设计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 (1) :12-13, 15.

[6]过伟敏.建筑空间的更新设计与再利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 :68-72.

[7]李连英.青岛市城阳区正阳路商业中心更新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 2010.

城市中心设计案例分析 篇8

一、建设新兴中心城市的优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济源快速发展,从县跨入了省辖市的行列,在豫西北、晋东南区域初步显示出一定的辐射能力。它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位优势。济源是晋东南、豫西北城市的联结点,是晋煤南运和南货北运的咽喉地带。境内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干线丰富,焦枝铁路、侯月铁路在境内交会,207国道、新济公路、济阳公路穿境而过,济洛、济焦、济晋、济运高速公路“十”字型交叉。国务院已经批复的郑州—焦作—济源—洛阳的城际轻轨建设将在“十三五”期间建成通车。

二是产业优势。目前济源已经形成钢铁、铅锌、能源、化工、机电、建材六大支柱产业,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两大成长型产业,铅锌加工、矿用电器、机械制造三大集群经济,纳米材料、石晶光电、生物农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三是生态优势。济源利用地处太行生态区和沿黄生态涵养带的优势,准备建立南太行、沿黄生态屏障区;济源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成果。

四是文化积淀的优势。济源有1400余年的历史,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古迹和地方文化传统,如愚公移山精神文化、济水文化、王屋山道教文化、杜八联红色文化、根文化等。

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劣势分析

一是人口少、面积小。结合下图,对济源和周边城市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上进行比较。绝对量上讲,济源的总面积和总人口与周边城市相比是最少的。相对量上讲,济源建成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略高于三门峡、晋城和运城,但与洛阳、焦作相比有差距,比洛阳低了1.9个百分点,比焦作低了5.4个百分点。

二是综合实力偏弱。分析济源的综合实力,主要从生产总值和三产产值上与周边城市进行比较。总体来看,济源在生产总值、三产产值上与周边城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除济源外,洛阳、焦作、三门峡、晋城、运城的生产总值都超过了500亿元,三门峡、晋城、运城的生产总值是济源的2倍多,焦作的生产总值是济源的3.5倍多,洛阳的生产总值是济源的近7倍。6个城市都是第二产业产值在三产中最大的城市,工业都比较发达。不同点在于,济源一直强调工业强市,但是与周边城市相比,第二产业产值最小,洛阳的第二产业产值是济源的5倍多。此外,周边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程度都比济源高,焦作、三门峡、晋城、运城的第三产业产值差别较小,但也是济源的3到5倍,洛阳更高,达到11倍。

三、建设新兴中心城市的路径

(一)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拓展空间辐射功能

现在济源人口主要集中于主城区和中心镇,产业主要集中于玉川、虎岭和高新三个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主城区、中心镇和产业集聚区三个发展点。同时由于济源市域面积较小,仅为1931平方公里,因此,可以把济源整体规划为市区,把现有镇纳入城区,形成城市新区,从而构筑以主城区为核心区、以城市新区为主体区、辐射周边地区的合作互利共赢格局。

要逐步把主体区建成以商务、金融、咨询、信息、高档商业等综合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其他产业逐渐向主体区以外转移;城市新区和外围镇要围绕东南西北四个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示范区发展现代农业,围绕玉川、虎岭、高新三个产业集聚区发展第二产业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同时,要注重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打通发展通道。一方面,晋城具有煤矿资源优势;运城是麦棉、花生基地;洛阳是老工业基地,拥有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技术。济源可以构建济晋一体化、济运一体化、济洛一体化,利用周边资源。另一方面,洛阳吉利区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化纤生产基地;孟州桑坡村是我国著名的毛皮基地。济源城市未来的发展可以向东南方向延伸,加强与孟州、沁阳、焦作的联系,修建道路网络,构建济孟一体化、济沁一体化、济吉(利)一体化,形成三十分钟经济圈。

(二)凝聚城市人气,提升集聚辐射功能

截至2010年6月,济源市区建成区人口已达2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3强。但其中流动人口较少,约为2万人,人气不足,吸引力较弱,核心力不强,难以达到辐射周边地区的作用。因此,必须凝聚人气,吸引更多的人到济源工作和生活。有了人流,才会有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一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以交通便捷吸引人。济源要把握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轻轨等基础设施优势,充分利用其便利快捷的特点,实现周边地区生产要素、资源等向济源集聚,增强济源综合实力,扩大其辐射能力。

二是提升经济实力,以市场吸引人。现代物流业是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人流、商流的集聚效应最明显。因此,济源要变优越的区位优势形成的便捷的立体交通优势为物流优势,构建包含农副产品、日用品、工业品等物流园区在内的豫西北、晋东南综合物流网络。

三是提升城市内涵,以文化吸引人。愚公移山精神文化已经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成功推动了该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的建设。因此,要打造“愚公移山精神文化”品牌,以品牌树形象,以品牌吸引人,真正实现愚公移山精神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的融合。

四是建设宜居城市,以环境吸引人。要优化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市内河流,改造沿河景观,建设沿河茶吧、酒吧和特色小吃店等,形成融美景、美食于一体的休闲区。要优化人文环境,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推动人文宣传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

(三)优化城市软环境,彰显人文辐射功能

每个城市都应有它的特色,突出自己的特色美,并使这种美久经不衰。这就要优化城市软环境,形成城市的个性美,即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和城市识别系统。

一是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符号,是城市形象的代名词。对一座建筑来说,要成为城市标志,关键在于人们能在长久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其产生价值认同感。愚公移山精神是推动济源发展、激发城市活力的精神支柱。可以把世纪广场更名为“愚公广场”或“沁园春广场”,以体现浓厚的济源特色,并在广场中心建设愚公移山雕塑,把毛泽东的《愚公移山》刻在石碑上,成为济源的标志性建筑。

二是建设城市识别系统。可以把愚公移山的雕像刻印到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垃圾箱、电线杆等上面,使其成为宣传济源的流动“广告”和固定的“标语牌”,作为最明显的城市识别系统。此外,入城口是城市的门户,它的设计要能反映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可以把愚公移山雕塑作为入城口城标,使每一个人进入济源,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愚公移山精神。

上一篇:“我们都是一家人”主题班会策划方案下一篇:城建档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