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个人基本情况(通用8篇)
1、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占80%),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占10%),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监护型(10%),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监护的责任就让予了孩子自己。
2、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情况分析。全校留守儿童共98人,占全校儿童总数的10%,其中女生48人。(其中留守儿童中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为80%,单亲父亲亡故的为10%,单亲母亲亡故的为5%,父母亲双亡的为5%)由此可见,我校留守儿童群体还是相当大的,而且类型多样。
3、留守儿童父母打工地域分析。数据分析显示,在县内打工的占5%,在县外打工的占95%,父母打工主要是集中在县外。
4、打工父母回家频率分析。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回家2—3次的占30%,一年回家1—2次的占60%,几年才回家一次的占10%,一般在家停留时间较短。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的家长回家频率低,与留守孩子沟通和交流较少,更说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
三、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了解分析,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较差。调查中发现,一方面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
2、放纵自由。一方面由于玉龙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地离家过远,常年在外奔波,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频度极低,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留守儿童的满意度更较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第三方面,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由于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亲情缺乏。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大部分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有感情距离,不想和他们沟通,大部分爷爷奶奶、或外公 外婆也只仅是尽到自己的本职(做饭、洗衣等)。
4、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5、安全隐患。由于留守儿童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监护人大都是年老又多文化层次较低,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家庭与学校教育容易出现“真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几率较高,可见加强留守儿童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四、学校采取的对策及做法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自身认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进城务工的家长加强联系引导,强化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其重要性,让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少年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因此,学校积极联系各级政府部门担负起责任,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加大学校基础建设投资,及时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日程,加强对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的关注,保证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1.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规模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 留守儿童“问世”之后, 学者们就一直探讨着该群体的整体规模状况。当前, 由于学者们所用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的结论也各不相同, 有不少于1000万、2000万、6755万、7000多万等多种说法 (周恭宏, 2008) 。然而, 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后发现, 也有一些学者对该问题做出了极其深入细致的探讨, 其得出的结论也相对较为客观。2004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对甘肃、河北、江苏三省5县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研, 其结果显示:农村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总人数的47.7%, 据此推算, 全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在千万级以上。[1]而且, 此次调研中还得出农村留守儿童的男女性别比例达1.71∶1, [2]可见, 五年间,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规模总体上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增幅达139.9%, 且性别比例也偏高 (全国比例为109∶1) 。2008年, 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是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的最权威研究。该报告提出, 全国17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约为5800万, 14周岁以下的约4000余万, 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占全国农村儿童总人数的比例高达28.3%, [3]即农村四个儿童之中就有一个是留守儿童。
总之, 儿童留守的现象在农村是非常普遍, 而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的趋势。目前, 学界对留守儿童整体规模的研究结果, 仅仅是靠简单数据体现出来的局部现象。由于具体研究涉及到留守年限、性别比例、地域等研究视角的限制, 再加上学者们因研究方法、抽样等因素的差异, 故已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整体规模研究的结果往往不尽相同。事实上, 中国农村究竟有多少数量的留守儿童, 总体情况相对模糊, 许多数据仅限于地区性的描述, 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的数据。在此, 笔者只是根据学者们已有的研究, 试图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规模作出一个总括性的结论。
2.农村留守儿童的地区分布图略
由于各省区域位置的差异, 以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 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在少数经济发达地区, 如, 京津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整体不高, 而在许多欠发达地区, 如, 中西部、革命老区、偏远地区等, 这些地方常年外出的流动人口较多, 所以, 留守在农村儿童的绝对数量也相应较高。据统计资料显示,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占全国儿童总数的8%左右, 而农村留守儿童与城镇留守儿童的比例为6.41, 可见, 我国留守儿童的主体仍分布在农村。
1.单亲监护
在农村现有的监护分类中, 单亲监护型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监护类型, 通常占所有监护类型的65%左右, 有些地区甚至达到79.2% (鲍雪霞, 2008) 。单亲监护, 即, 父母外出务工时, 为了降低家庭的风险度, 决定只让其中的一方外出 (以父亲居多) , 留下一方兼担双亲的角色, 并履行监护子女的职责。客观而言, 在现有的几种监护方式中, 单亲监护是最好的一种。我们认为, 与其他监护人相比, 由于与被监护人有血缘上的关系, 父母亲中留守的一方相对容易了解子女的生活习惯、学习状况、以及心理状态, 因而, 平时生活中更能使子女感受到“家的温暖”。当然, 我们也不可否认, 单由父母一方承担双方的角色, 造成了残缺的家庭结构——单亲家庭, 这难免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某些消极的影响, [5]如, 父亲外出的子女往往胆怯, 缺乏自信, 自主意识不强;而母亲外出的子女则容易养成粗枝大叶, 生活习惯差, 不善交往等缺点。而且, 亲子分离还容易使代际关系复杂化, 非但不利于子女的社会化, 甚至还会影响其利他、感恩、团级互助等品质和特征的培养。[6]
自古以来, 我国家庭一直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 这注定了单亲监护是以母亲为主体, 而从调研的结果来看, 留守在家的单亲90%以上的确实是母亲。母亲监护的优点在于, 母亲一般能够细致入微地照顾子女的生活起居, 而子女获得关爱后也容易在心灵上产生慰藉感。但是, 母亲监管的劣处也显而易见, 父亲外出之后留给母亲的负担一般都比较重, 她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田间劳作和家庭琐事, 同时还要奉养长辈, 长期处于高负荷的劳作状态中, 往往无暇、无精力顾及到子女, 无形中便忽视了对子女的监管。[7]另外, 调查中还发现, 母亲的文化水平整体上低于父亲, 许多留守母亲只有初中, 甚至更低的学历, 她们不仅缺乏教育子女学习的能力, 即使具备一定的能力, 其教育的方式也比较落伍, 因此难以承担起辅导子女功课的责任。事实上, “孩子是通过家长的双眼来了解大部分成年人世界, 失去了一位家长可能会引起这种观察渠道的畸形”。[8]
总之, 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 单亲监护家庭中的监护人给予子女们的关爱和照顾也多局限于其日常生活, 而对孩子思想、交往、学习等发展方面的监管则不够到位, 可见, 单亲监护的家庭教育功能还是极易被弱化的。
2.隔辈监护
根据《民法通则》中未成年人监护条列规定, 我国目前实施的仍是以亲属为主, 社会组织为辅的综合监护制度。在当前的监护制度中, 如果父母接外出打工, 他们则将失去直接履行监护职责的机会, 为了保证子女能顺利成长, 父母就必须从身边寻找最亲近、且有监护能力的人来代为抚养子女。鉴于此, 父母往往是从直系亲属中选择合适的监护人, 其首选的目标自然当是自己的父母, 即, 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如果祖辈愿意代替外出父母承担监护孙辈的任务, 我们就将其定性为隔辈监护, 其实, 农村中隔辈监护留守子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目前该监护方式已占所有监护类型的25%左右。客观而言, 由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存在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 大多数祖辈都愿意分担外出子女的负担, 主动承担起照顾留守孙辈的重任, 并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予以照管。不过, 祖辈照顾孩子时所奉行的思想观念也较为陈旧, 往往一味偏重于吃穿住等物质层面的照顾, 而较少涉及精神层面的关抚。
实践证明, 隔辈监护是除单亲监护之外最合适的一种方式, 但是这种监护类型也有着内在的缺陷, 即, 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生活规范、学习教育等方面的断层或缺位。在中国传统家庭人伦中, 一直盛行着“隔代亲”的思想, 代言之, 祖辈对孙辈的关爱中容易产生一定的溺爱成分, 他们除了能多些给予孙辈生活方面的照顾以外, 其它的诸如习惯、思想、学习等方面的照顾普遍显得十分苍白, 存在重“养”而不重“教”的缺陷。而且, 如果祖父辈长期无节制、无原则地宠爱孙辈, 往往即会忽视其思想道德、生活规范方面的教育, 在这种状况下孩子们则容易养成任性、自我、不会尊重人等陋习。
另外, 由于双方年龄差距的悬殊, 祖孙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明显, “代沟”妨碍了彼此间的思想交流, 进而使得他们对许多现实问题的理解产生了分歧, 长此以往, 双方之间的关系势必出现淡化和紧张。据调查资料显示, 83%的留守儿童与现在的监护人关系紧张 (黄应圣等, 2004) , 可以肯定, 其中或多或少会因代沟因素的使然。同时, 由于祖辈之间的年龄差距较大, 祖孙生活在一起时容易产生某种程度的逆向监护。在“逆向监护”过程中, 监护人由于年龄偏大而不能为留守孙辈提供必要的照顾, 相反, 某些方面还需要获得来自孙辈们的照顾。[9]逆向监护使孩子们过早承担起家庭的重任, 这对其身心发展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一旦无法适应, 势必会产生诸多消极后果。从这方面看, 隔辈监护的功能已被大大弱化了, 有点类似于自我监护了。
3.亲戚或朋辈监护
亲戚或朋辈监护, 即农村外出务工的父母将监管留守子女的权力委托给关系亲密的亲戚或朋友代为执行的一种监护方式。据资料显示, 在农村这种监护方式是比较少见的, 仅占所有监护类型的3%左右, 可见, 该方式一定存在非常明显的缺陷而不适用于留守子女的长期监管。
首先, 作为监护人的叔叔或阿姨与留守儿童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为此, 在他们之间很难形成类似于亲情的归属感。[10]事实上, 亲情归属感是双方相处的“润滑剂”, 具备了它即可以使双方相处的更加亲近和融洽;反之, 如果缺少这种“润滑剂”, 交往双方就容易产生陌生感。鉴于此, 亲戚或朋辈监护的方式难以使双方形成默契, 某种程度上它只会拉大双方间距离, 阻碍彼此间的深入交流。一旦出现这种局面, 监护人与被监护的关系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陌生, 进而亲戚或朋辈监护的功能也将随之遭弱化, 直至失去存在的意义。
其次, 由于被监护人并非自己亲生, 监护人往往较顾忌监管对象的感受, 所以很难把握准监护的尺度, 他们通常对被监护人采取说服教育为主, 很少施以训斥或惩罚。在监护内容方面, 监护人比较注重留守儿童外显的人生安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监管, 而忽略其内隐的思想、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关爱。客观上, 对于乐观开朗的儿童而言, 亲戚或朋辈监护的方式是可行的, 面对来自上辈的照顾, 他们已相当感恩了;不过, 对于内向沉闷的儿童而言, 这种方式则不可取了, 如果强制地将他们送到亲友处生活, 只会加重其性格中孤僻、敏感、冷漠、懦弱、自卑等消极因子。
最后, 相对于单亲监护和隔辈监护, 亲戚或朋辈监护显得不稳定, 容易出现转托现象。从现实角度看, 留守于农村的儿童如果跟随父母亲中的一方或祖辈生活在一起还是相对稳定的, 监护人将长期固定在某一地方生活, 即使要从事其它工作, 孩子问题也是其第一考虑因素, 通常情况下都会为其让路, 所以, 他们不会轻易将孩子再托付给他人, 至少在没有稳定安置子女前不会进行转托。但是, 如果交由亲戚或朋辈代管就难以保证不发生转托行为了。客观上, 亲戚或朋辈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生活和发展, 遇到合适的机会, 如, 进城打工、更换工作等, 他们将可能另谋出路, 或者就是他们已无过剩的时间和精力代为监管留守孩子了。鉴于上述情况, 监护人要么将孩子送回父母身边, 要么转托给他人, 而转托就意味着小孩要再次适应新环境、新人际, 很显然, 这极易给适应能力普遍较弱的孩子造成身心负担。
4.同辈或自我监护
较之亲戚或朋辈监护, 同辈或自我监护也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监护方式, 父母在没有合适成年监护人可供选择的情况下, 将监护责任放渡给留守在家的子女们, 让其进行自我监护或相互监护。这种监护方式一般适用于有一定自制力和自我照顾能力的留守儿童, 而且他们平时大多集中住校, 只有节假日才回家居住。当然, 父母除了能满足子女物质方面的某些需求之外, 几乎不能给予孩子们面对面的关爱和帮助, 即使有些家长定期通过电话或网络与子女们保持联系, 不过, 所谓的隔空教育, 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可见, 同辈或自我监护是一种明显的监护缺位模式, 留守孩子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
当然, 我们也不可否认, 同辈或自我监护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典型的是, 可以培养子女的自立意识, 磨练其意志力, 让他们从小就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从而学会珍惜生活, 不过, 这种方式更多显现出的是消极之处。由于父母长期在外, 为了弥补自己“失责”, 往往在金钱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 其实, 这并不是关爱孩子的最佳方式, 相反会滋生孩子贪图享乐的思想。一般情况下, 小孩子明辩是非、自我管理、自律能力都较差, 一旦疏于管教, 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其误入歧途的几率将大大增加。事实上, 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满足, 他们更需要来自父母亲情的呵护, 及其所带来的精神满足和心灵慰藉, 当二者不能兼之, 对其而言都是一种遗憾。
此外, 同辈或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通常过的比其他孩子辛苦, 他们不仅要照顾好自己或自己的弟妹, 同时还要承担日常家务, 当然更要完成功课和学习任务, 在多重压力下经常出现精力透支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 如果留守儿童长期学习吃力, 或者成绩比较差, 通常会产生厌学情绪, 当厌学达到极点时, 他们将可能面临辍学的窘境。而且, 在同辈或自我监护的家庭中, 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他们的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普遍偏弱, 受到意外伤害时往往难以实施自我救助。据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的儿童群体中, 居第一位的是流动儿童, 第二位的是留守儿童”, 特别是留守女孩, 极易成为性侵害的对象。[11]从法律上讲, 留守儿童一般都未满18周岁, 并不具备一定的独立行为能力, 因而, 他们不能独立承担照顾自己的责任, 如果父母选择了这种监护类型就意味着失责, 当然这也只是无奈之举。
摘要:中国社会快速转型期间, 农村人口发展态势随之发生改变,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移民潮”催生了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庞大, 地区分布不均匀, 且发展趋势也相对复杂, 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性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有四种类型:单亲监护、隔辈监护、亲戚或朋辈监护、同辈或自我监护, 其每种监护类型均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利弊。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结构, 厘清其动态框架与监护类型的利弊, 将有助于化解该群体的利益补偿和教育等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动态框架,监护类型
参考文献
(1) 吴霓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04, (10) .
(2) 段成荣, 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 2008, (03) .
(3)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节选) [R].中国妇运, 2008, (06) .
(4) 费孝通.生育制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
(5) 林云飞.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主体制度研究——以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J].理论界, 2007, (05) .
(6) 朱家熊.教育卫生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7) 段宝霞.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03) .
(8) (美) 罗斯·艾什尔曼著, 潘允康等译.家庭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9) 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中国妇运, 2006, (06) .
(10) 张君玲.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08.
关键词: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存在问题;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10-2
一、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无书可读。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存在着无书可读的现象。
据我们抽样调查,留守儿童家庭藏书量在30本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9%,有一些家庭甚至没有一本文学名著。留守儿童在家里无书可读,情况堪忧,到学校会不会好一点呢?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现在虽然各所学校都配有图书室,但是由于经费的问题,学校图书更新慢,生均图书量偏少,这在农村学校问题更为突出,有些学校已有几年没有更新图书了。另外还有个别农村学校由于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图书室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平时很少对学生开放,这样就加剧了留守儿童无书可读的困难。社会上对留守儿童是很关心,但是关心更多的体现在物质方面,精神层面的关心较少,而关心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则更少了。综合以上,留守儿童无论在家庭、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很难找到有益的书来读,让大批的留守儿童陷入了无书可读的窘境。
2.无心读书。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管,因此大部分留守儿童阅读兴趣不浓,上网、打游戏、打闹嬉戏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课余时间。这不仅是这些学生贪玩幼稚,还可能是由于他们缺乏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阅读”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阅读就是指读好语文书,只要钻透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认真上好那短短的一节语文课,加上大量的练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有着这样错误的认识,他们自然对课外阅读是不屑一顾,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
再者,学生时间和精力有限,而在“唯考是举”的今天,孩子们的时间往往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一点闲暇空余。早上至下午都是坐在课堂里上课,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则是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孩子不是超人,海绵里的水再挤也是有限的。在这样情况下,他们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轻松地“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呢?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不仅强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而且还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无心读书,使得学生忽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轻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3.读书无法。
读书无法,也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导致不会读书。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忙于外出打工挣钱,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无力关心,再加上这些学生的祖父母文化层次偏低,也无法指导他们怎样读书。
其次,从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来看,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意识日益强烈,他们也都在教学当中或多或少地开展了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可是,这种阅读活动也只是停留在教师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扩大视野的阶段,而对于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为学生创造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却是很少去关注和尝试。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导致学生的阅读活动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达到阅读所应有的功能。然而许多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内涵丰富,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要想理解其主题思想,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对于留守儿童就更难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退一步讲,即便勉强阅读,也只能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的遣词造句上,难以从更深的层次上去把握文章的思想艺术价值。
二、优化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效果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兴趣入手让孩子爱上读书。
首先,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用实际行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新课程要求老师扩大自己的阅读量,了解更多非本专业及众多边缘学科的常识,这样的老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因此,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自己要有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老师喜欢阅读时,往往会被老师所感染。就拿笔者自己来说,笔者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会把我读到的好书落在教室里,事实上并非我丢三落四,而是抛砖引玉、有意为之,因为笔者深知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
其次,要整合优势资源,营造阅读的氛围。笔者在班上开设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叫“从课本中走出去”,从《三字经》到《论语》《大学》、《中庸》、《史记》、《三国志》,从《百家讲坛》到《子午书简》、《走进科学》,笔者把很多的影像资料和课外读物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把自己在学习国学经典中收集的一些故事和得到的一些感悟与同学们分享,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另外笔者还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一日要闻等活动,让学生介绍在课外阅读中所了解的故事、要闻、风俗、奇闻,跟大家交流,在课外笔者还布置学生办手抄报、板报、墙报,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在班级图书角,如《求是》、《读者》等,通过这些途经向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会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可以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起的课外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指导学生养成每天至少半小时的阅读习惯。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目前很多留守儿童普遍反应:我们没有时间读书。看看现实,也难怪他们。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少年时期,然而一天的安排,无非就是上课,然后完成老师和家长们布置的作业,他们为着理想在奋斗着。剩下的几近可怜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可能更愿意与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打游戏,或是看电视等等。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尽量帮助孩子们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的同时,也保证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凡是在学问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古人读书强调眉批,留下了大量的评点古籍的宝贵遗产。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就达5000多张。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它还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最后,指导学生养成“读说写结合”的习惯。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于是笔者就趁此机会指导学生摘抄好词好句、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在读过一本书或一个故事之后,让学生把其中的重点或基本内容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读完一本书后,还可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提高自己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可让学生把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迁移到小练笔中来,哪怕只用到一个精彩的词或一句生动的话,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很有帮助。此外,也可让学生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同时,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坚持写读书笔记,哪怕是简单的一两句话也可以。每天的课余时间,同学们就可以随便聊聊自己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教师还可以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等,给他们以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建校伊始学校高度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于2008年在省妇联的大力支持和县妇联的亲切关怀下,建立56平米的教室一间为留守儿童之家。
2012年全校留守儿童总数103人,男64人,女39人,分布在20多个班。县妇联配备的电视机1台,电脑1台,电话座机1部,图书500余册,电钢琴文体器材等80余件(套)乐器,基本满足留守儿童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东南部,距县城82公里,国土面积561.38平方公里。全乡辖11个村委会、116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户数6402户、人口27063人。其中农业人口5870户、25511人,占总人口的94.27%;非农业人口1552人,占总人口的5.73%;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人。,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40元。
通过调查,全乡截至2010年5月农民工输出总数6767人,0-18岁(不含18岁)的农辶羰囟苁?740人,其中男生949人,占54.5%;女生791人,占45.5%;男女生比例约为1.2:1。经过对全乡11个村委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0-18岁(不含18岁)留守儿童中,在校生有1130人,占64.9%;家庭条件较好的有314人,占18%;生活难以保障的有380人,占21.8%;隔代监护有843人,占48.4%;寄养监护有222人,占12.8%。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
(一)数量多,比例大,且呈上升趋势。根据本次调查统计,截止今年5月,我乡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740人,加之今年干旱,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二)分布广,不均衡。从统计分析,我乡11个村委会均有农村留守儿童,但分布不均衡,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多的村寨,留守儿童数量多,所占比例高,反之则低。
(三)留守早,时间长。我乡0—6岁(不含6岁)的留守儿童数有505人,占29%;6—14岁(不含14岁)有857人,占49.3%,14—18岁(不含18岁)有378人,占21.7%。从中不难看出,0—14岁(不含14岁)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大部分留守儿童中,在其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
(四)与父母联系少、见面难。我乡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主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联系,其中也有少部分从不联系。每年能与父母也只能见上一面,其中多年才见一面的情况也存在。
(五)家务繁重,自理能力增强。调查中,有45.6%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要承担烧火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养猪等家务。也因此,有5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六)自我监护人年龄偏小,生活困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部份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又无祖辈和亲威、朋友依靠的留守儿童,全部生活自理,非常艰难,如果没有学校老师和邻居的帮助,他们的生活都存在问题。
三、农村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留守儿童生活方面
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收入比其父母打工前有所提高,但留守儿童的生活水平却没有随着家庭经济能力的增强而有所提高,相反,生活质量却处于下降趋势。一是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抚养,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存在不足,身体健康受到一定损害。二是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身体不好,反过来还要孩子照顾他们,致使留守儿童过早肩负起家庭重担,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三是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多半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孩子的生理等问题往往被忽略,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生理快速发育和变化期的女孩子,由于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缺位,使她们缺乏生理卫生方面的指导和关怀,加之农村学校对生理卫生课不够重视,使一些留守女孩在初潮期心理产生恐慌。
(二)留守儿童心理方面
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三)留守儿童道德行为方面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父母约束,而祖辈们往往文化层次较低,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部分留守儿童出现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沉迷于网络等不良行为。
(四)留守儿童安全方面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小,不能照顾自己,其监护人上山劳动,还有的年龄比较大照顾自己都困难,加之临时监护人安全保护意识不强,致使火灾、车祸等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患病却得不到及时医治,孩子的安全问题存在诸多隐忧。
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教育和沟通。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无法全 面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虽然部分父母有时会打电话回家,但是和子女谈话的内容仅限于简单地询问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过问很少。
(二)临时监护人物质关心多,精神关注少。县农村留守儿童被监护的情况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祖父监护型(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二是亲戚监护型(由亲戚——叔婶、姑舅朋友托管);三是单亲监护型(单亲——基本上是母亲托管)。这些临时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学习、人身安全和吃穿放在首位,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很少关注。
(三)留守儿童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存在差异。留守儿童的素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监护人在孩子面前没有做到垂范作用,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打架。此外大部分家庭,还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这给孩子的成长和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需要加强教育、监督和引导。
(四)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一是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二是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使孩子身心发展受到扭曲;三是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而且无力承担孩子的品德培养和学习辅导任务,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乱花钱、性格偏激等不良习惯,加之年老体弱多病,监管起来显得力不从心。
(五)社会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落后,不能有效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二是文化传媒难以有效控制,一些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渗入,对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
五、原因分析
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政策体制滞后是制度根源。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伴生的高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使收入低廉的农民工无法负担,只好选择子女留在家乡农村学习生活,促成了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增多。
(二)贫穷落后是经济根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变。这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无力缓解农民外出与子女留守的矛盾;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同样因为贫困很难改变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现实。
(三)认识不足是措施障碍。总体看,各级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还是不够,有的只关注农民外出务工创收和向城市转移,对留守儿童问题却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民工自己家庭的事情,没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看。这种认识和态度,直接导致当地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任何措施。
(四)关爱不够是直接原因。监护人也是家庭留守者之一,他们不仅要负责整个留守家庭的正常运转,还要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进行照料。隔代监护人,他们年龄已经较大,身体多有疾病,加上缺少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守旧;单亲监护因家庭缺少了劳动力,因此对留守儿童管教普遍缺乏耐心,打骂体罚留守儿童是常事;其它监护方式,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则更加不利。
(五)教育资源短缺是重要因素。一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二是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缺乏规划,应对措施乏力。三是教师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沟通有限。
(六)责任感缺失是农民工自身原因。对部分年轻的留守儿童父母,他们在经济利益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的偏差,不再安于农村生活现状,对农村的家庭责任感弱化,使得一部分家长忽视或顾不上照料儿童的身心健康。
六、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主要做法及存在困难
(一)主要做法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对全乡已外出6767名务工人员进行统计,掌握他们的住址、联系方式以及外出后存在的困难,并且登记好留守老人、小孩的情况。
2、实行党员、干部联系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制度。各乡镇对壮劳力全部外出,家中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和小孩的,由乡、村、组干部和在家的年轻党员联系。
3、实行定期走访。党员干部对所联系的打工户每月走访1至2次,并安排邻居亲戚每周看望一次,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尽量帮助他们,经常向外出务工人员通报家庭情况。
4、成立春耕帮扶组。春耕生产期间,乡政府、村委会、村小组发动党员干部组成助耕队,帮助缺乏劳动力的留守人员家庭搞好生产。
5、建立打工亲情联络站。为方便留守儿童与亲人沟通联系,在各村委会建立“打工家庭亲情联络站”。
6、及时救助。根据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登记,把他们列入关注的对象,特别是对于家庭贫穷、生活困难的儿童,政府给予及时救助,并列为“两免一补”对象。
(二)开展留守儿童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是工作经费不足。二是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居住较为分散,且交通不便,交通工具落后,偏远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不能得到及时照顾和救济。三是社会关注力度不够,组织开展工作力量薄弱。
七、建议及对策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强化当地责任,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变外出打工为当地务工,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
(二)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题培训班,帮助监护人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从各方面关心留守儿童,做留守儿童的知心人、贴心人。
(三)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明确责任,并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监护网络。
(四)积极宣传,引导外出务工父母提高自身素质,多渠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正确的家教观,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同时教育引导祖辈正确认识家庭教育观,使而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记关爱留守儿童罗家萍老师的事迹材料
上道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目前有学生668人,20个班。学生来源于秀峰、阳地、尧新、林盘四个村共103个村民组,有65﹪都是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是社会问题,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学校领导决定为留守儿童建一个“家”。谁来当这个家的家长呢?学校领导想到了一个人,她就是罗家萍。该教师从教21年,工作努力,态度积极,责任心强,有爱心,有耐心。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教学质量在全镇乃至全县总是名列前茅,也多次获得县级优秀班主任,让她当这个“家”的家长最合适。学校领导找到了她,征求她的意见,她明明知道任务艰巨,可还是欣然答应了。
认真学习苦寻家教
一个普通家长容易当,而儿童之家这个“家”非常特殊,这个“家长”怎么当呀?里面的每位成员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长期远离父母,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而大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年龄较大,还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且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
究竟怎样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怎样让每一个孩子能够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怎样引导和教育他们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一个个问题萦绕着她。为了让这个家里的每一个成员从心理上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她利用假期的时间上网学习,利用休息时间下村走访。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实施管理办法。
组建领导机构,健全各种制度。
“儿童之家”以罗显能校长为组长,罗家萍为副组长,成员有陈元鼎、吴帮琴、韦兴富、马超、岑伟叶及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其中包括远教、图书、后勤、体育等各岗的负责教师,在领导机构创建的同时也作了责任的分工,制定了相关制度,为顺利开展“儿童之家”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统计留守儿童数量,开展调查工作
为了摸清学校留守儿童的情况,她对学校各班进行逐一统计,对比较特殊的留守儿童还作了特别的记录。为了了解各个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情况,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对问卷逐一阅读,掌握我校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把个别留守儿童的问题和困难单独进行罗列。做完调查后,她还撰写调查报告,并根据调查报告拟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调整工作方向,使儿童之家的工作落到实处。
计划周全,切合实际
我校留守儿童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走读生留守儿童,一类是住校生留守儿童。她在儿童之家工作计划中都想得很周到。
一、在活动室的布置上,注意细节。
1、窗帘选卡通图画的,适合儿童的喜爱。
2、墙饰布置中突出展示留守儿童的心里话、书法、绘画、手工,让孩子们在展示作品的同时也树立自信心。
3、家用物品适用周全,体现“家”的特点。活动室里的物品大到沙发、茶几、桌凳、电视、电话、电脑,小到脸盆、毛巾、洗手液、针线盒、指甲刀、急救药、雨伞,这些东西都为留守儿童考虑得非常周到,让孩子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
二、在活动中实实在在体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1、她要求各位班主任每学期对留守儿童要做到“四个一”。即走访一次、谈话一次、跟家长通话一次、留守儿童给家长写信一次。
2、她要求各班对留守儿童进行“三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并要求图书室的老师对留守儿童借阅图书进行优先借阅。
3、为留守儿童谱写歌曲。为了体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她找到学校少儿艺术团团长---蒙启顺校长,让他为留守儿童专门谱写歌曲,孩子们在美妙的旋律和贴切的歌词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4、开展帮扶活动。在她的倡导下,学校的很多老师都有一对一的帮扶对象,让最困难的渴望得到帮扶的留守儿童实现自己的愿望。
5、召开民主生活会。为了让孩子们便捷地反映困难,介绍自己在
生活中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互相学习,她抽休息时间召开留守儿童民主生活会。
6、评选优秀留守儿童,树立学习榜样。为了让留守儿童们在离开父母的时候,生活上能够照顾自己,学习上刻苦努力,在家做个好孩子,学校做个好学生,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学期结束时每班评选一名“优秀留守儿童”,给其他留守儿童树立榜样。
关爱儿童落实处,还原真身露笑容
罗老师在家访中,发现三(2)班的蒙明慧同学的真名不叫蒙明慧,而叫冯欢欢。她父母因为离异下落不明,现在由外公外婆领养,外公外婆怕她没有户口上不了学,就用比她小半岁的表妹的户口报名上学。在学校的名册上,她所有的信息都是她表妹的。罗老师发现后,及时做通了监护人的思想工作,把该同学的所有信息都还原了,当老师对蒙明慧同学说:“你以后就不再叫蒙明慧,而叫冯欢欢了”,蒙明慧同学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蹦着离开了办公室。是罗老师还原了她的真身,还原了她的真名,撕掉了那张假脸谱,不再躲着学习、藏着生活了。
播撒爱心种子,收获快乐稻穗
儿童之家成立三个月来,通过她和各位老师的努力,学校的留守儿童们从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如六(1)班的艾安波在给家长的信中写道:“学校为了关爱留守儿童,建立了一个儿童之家,只要遇到什么困难和想父母了,都可以去那里向老师说。还有一个信箱,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写一封信放在里面,老师打开信箱,拿出里面的信,就会帮你解决遇到的困难。在学校,老师很慈祥,尤其是我们班语文老
师马老师,每一次我学习上有困难她都会帮助我,让我在学校里感受到了母爱。吴老师也常常帮助我。。。”六(4)班的蒙伦娜在信中写道:“爸爸妈妈,我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早上可以吃粉,中午排队去吃免费餐,到了晚上,想吃就吃,就像家里一样。到了晚上7:00,我们就到老师安排的教室上晚自习,我非常喜欢这里的生活。。。”五(1)班罗文艳写道:“在学校里,老师都很关心我,我有不懂的时候老师都会及时跟我说,直到我学会为止,我们没有钱买需要的东西了,老师就会给我们钱,让我们去买。如果我们在学校生病了,老师就会打电话给家长送我们去医院,或者老师给我们钱让我们去医院。如果我们没有钱吃饭了,老师就会拿钱给我们,让我们能吃上饭。。。”我校的留守儿童们,在罗老师这个“家长”的带领下,在学校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日子里,他们依然快乐,依然能享受都亲人的关爱。
上道中心小学
一、恨其不争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有如下一些情况:
1. 养成教育差, 自理能力弱。
2. 缺乏亲情关爱, 陷入情感饥荒。
3. 迷恋网络游戏, 沉溺于青春早恋。
4. 不思进取, 人生理想普遍不明。
5. 成绩普遍较差, 性格孤僻乖张, 逆反心理强, 厌学情绪浓, 辍学现象严重。
6. 不守法纪, 不务正业, 拉帮结派, 成立团伙, 逞强称霸, 犯罪倾向比例较大。
这些现象的产生, 分析其具体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父母大多不在身边, 年迈的祖辈大多是文盲, 既没有教育的精力和体力, 也缺乏教育的能力, 这使得那些留守学生在监护管理上存在一个巨大的“盲区”。
2.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或经商, 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 在孩子的物质供给上通常都很大方慷慨, 这使得部分留守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的坏习惯。
3.学校在留守儿童的管理方面, 处于被动和尴尬的困境中。由于这些学生的实际监护人多为祖辈, 平时缺乏与学校老师的交流;而父母又远在他乡, 和学校也缺乏配合, 因此根本无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齐抓共管”。而家长对学生的衡量, 也最终简化为学生的成绩单, 从而不能以科学正确的态度对子女作出评价, 更谈不上什么合理的指导。评价尺度和标准的不一致, 导致了留守儿童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
4.隔代教育和单亲教育模式, 不能适应学生在新的条件下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和需求。由于祖孙之间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相差悬殊, 因此他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出入很大, 相互之间容易产生意识摩擦和人格冲突, 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情愿留宿校外, 也不愿意回家或上学, 逃避家长, 躲避老师, 并由此产生本不该有的厌学情绪。久而久之, 极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从而迷失自我, 误入歧途, 甚至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5.留守儿童的自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已成为一大不容忽视的隐患, 他们不仅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一般安全问题, 而且还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严重安全隐患。
(1) 是由于学校布局调整, 多数农村孩子上学都比较远。很多学生上学和放学都要走好几公里崎岖难行的山路, 而且又没有家长护送, 路上存在的安全隐患实在令人担忧, 特别是女学生极易受到性侵犯, 因此很多学校不得不在周末提前放学。
(2) 由于缺乏监护人的监管, 留守儿童独自一人住在家里, 十分危险。强奸、盗窃、拐卖、火灾、洪水, 已成为这些学生思想上的额外负担, 使他们的神经长期处在紧张、害怕中,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学习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如果遇到突如其来的疾病, 在学校里, 也许除了老师的关心和问候外, 回到家里, 恐怕则是“无人问津”。有很多学生就因为在生病期间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 最后不但加重了病情, 而且还耽误了不少的课程, 不得不辍学回家, 或打工, 或另谋生路, 从而成为新时代的“文盲”。
6.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离家打工, 得不到足够的亲情关爱, 所以生活的自理能力非常差, 生活习惯不良, 缺乏必要的个人卫生常识和习惯, 衣服脏兮兮, 头发乱蓬蓬, 一周不洗脚, 半月不洗头的现象, 对很多学生来说, 早就习以为常。特别是对于女生来说, 家庭在“青春期”这一问题的教育上可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很多女学生对自己生理特征的变化, 感到紧张、害怕、茫然, 而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大多为男教师, 对此事也不便多提。
长久以来, 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目前在校的留守儿童, 其精神状态和学习处境, 实在令人担忧。打架斗殴、吸烟酗酒、谈情说爱、上网赌博、旷课逃学……各种突发的状况, 令学校、社会、家长束手无策, 茫然无措, 很多班主任则更是无所适从。我们学校初中二年级的陈诚同学的父母在他两岁多时就双双外出打工, 最初两三年回来一趟, 后来父母离异, 各奔前程, 到现在为止, 已有六年没有回家了。陈诚同学从入学时的逃学、小偷小摸, 发展到伙同他人入室盗窃, 把一个老太太的4500元钱偷了。派出所立案调查属实, 但是, 陈诚同学早就不知所踪了。
这些就是我们农村教师心中的恨。
二、痛己无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 无疑是一个社会难题。一方面, 任何发展中国家, 在其发展初期, 城市对农民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处在发展初期, 城市的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 还很难容纳这么多的老人和儿童, 说得不好听一点, 这叫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作为一个普通教师, 面对这些留守儿童, 我深感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痛恨自己教育的无力和苍白。
面对社会现实, 我们教师虽然不能完全改变它, 但是,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多方管护, 增强责任感, 培养爱心, 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稳定儿童情绪。对于爱犯错误的留守学生, 由于长期远离父母, 得不到应有的亲情呵护与关爱, 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 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其实他们的内心深处, 比别的孩子更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因此, 作为老师, 我们不要一味地对其批评斥责, 更不能把他们视为异己, 在课堂上进行无情地讽刺和嘲弄。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 用爱心和真心去对待他们, 不仅要在学习上给予帮助, 还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 做他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并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改掉自己也许还没有意识到的那些所谓的“小毛病”。我们还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单独谈话, 了解情况, 沟通思想, 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将那些不安全或非正常的现象和行为, 尽早杜绝在萌芽状态。
第二,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学校的核心工作, 在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 起支撑的作用, 可以说责任重于泰山。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不仅要教好书、上好课, 而且要积极做好德育工作, 因为在学校里, 班主任实际就成了这些留守儿童最直接的管护人。针对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 班主任尤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作用, 从多方面调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我认为, 对这部分学生要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要爱不要恨, 要教不要训, 要拉不要推, 要缓不要急。这项工作首先要从亲情入手, 取得他们对自己的信任是关键, 有信任才能激发兴趣, 有了兴趣, 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对那些“双差生”, 开始要与他们谈心, 交朋友, 打开他们的心扉, 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处境, 摸清他们的家庭情况, 看看他们的困难在哪里, 想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只有这样, 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不至于在调查中被他们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第三, 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我觉得, 人不只是为了“有用”才去读书的, 读书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首先要让学生明白, 读书不是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一道精神枷锁, 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生活。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学问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痛苦。即便生活是首诗, 也会有吟不下去的时候, 何况是学习呢?所以学习中遇到的那些困难, 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必大惊小怪。有光的地方一定有影, 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他可爱和可恨的地方。正如俗话说“可恨之人必有可爱之处”。没有哪一个学生天生就是笨蛋和蠢材, 每个人都有他内在的美好的东西。这需要我们具有一双有洞察力的眼睛和一颗能包容万物的爱心。
第四, 用理解代替惩罚, 以赞赏取代指责。亲情的过早缺失, 让这些孩子不得不在很年幼的时候, 就开始在家里独担重任, 独自生活, 许多学生过早地出现了明显的成人化倾向。而隔代教育形成的“代沟”, 让这些孩子得不到应有的亲情, 所以, 我觉得在学习生活中, 得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处境。理解, 不是赞同, 而是一种设身处地地将心比心, 是一种满怀宽容的尊重。哪怕在学习上只有一点点的进步和变化, 都不要轻易放过表扬的机会, 最好能及时把你对他的肯定以最优美和最恰当的方式传递给他, 让他切实地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和欣赏。是否具有自信心, 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如果一个老师能始终以欣赏的姿态来面对学生, 其效果也许远比斥责要好得多。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 这样写道:“掌柜是一副凶脸孔, 主顾也没什么好声气。”所以, 老师态度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古人云:“泪眼看花花不语”, 倘若易“泪眼看花”为“笑眼看花”, 岂不是青山笑, 绿水摇吗?那些因长年无法与父母交流沟通的留守儿童, 更应该成为教师特别关心和帮助的对象。
第五, 关注心理健康, 强化法律意识。针对留守儿童暴力倾向和犯罪几率的扩大, 班主任还要着重关注其心理健康的发展趋势。首先, 要随时跟踪调查了解情况, 把相关信息及时整理成档案, 上报学校教导处和保卫处, 以备查阅;其次, 还要与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密切联系配合,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 及时处理解决;再则, 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在校或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甚至还可以聘请心理学教师从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情绪调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较为专业的心理指导。同时, 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 力争为留守儿童创建一种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和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六, 尽快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制度。近几年, 由于乡村学校布局的大调整,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寄宿学校。而学校在这方面的管理, 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制度也不是很健全, 以至于有部分留守学生没有在学校住, 而是到校外与他人合租房子。这不仅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而且, 对班主任来说, 也难以尽到监管的责任, 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 学校应尽快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相关管理措施, 以保障学生在校的食宿安全。
关键词:留守;培养习惯;陶冶情操
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缺失问题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作为班主任,作为在农村工作的基层教师,我认为应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找根源,有的放矢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相关问题:
1.亲情缺乏,心理失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2.习惯不良,学习较差。许多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
3.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相当一部分农村父母容易忽视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进行“关爱”,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甚至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形成。
二、用爱撑起风帆
这些留守儿童从心灵上说已失去某种平衡,他们很可能对失去的平衡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压抑或尽可能发泄。因此,班主任、老师绝不能以疏远、淡漠、鄙视,甚至是漫不经心、肤浅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而应该对他们予以深刻的理解和真诚的关怀,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从而赢得学生的充分信赖,让他们理解教师如同父母般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就会忘却心理失衡,抛开杂念努力学习。班主任、老师应在开学时对他们的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好留守学生档案;在平时的生活中,班主任要多花时间和精力,经常对他们的吃、穿、住、行等方面进行了解,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对他们倍加关爱,成为他们的好朋友。通过多谈心、聊天等方法,班主任能全面深入了解这些留守儿童走进他们的内心,做他们的贴心人。让他们在关怀和帮助中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扬起生活的风帆。
三、培养习惯,从点滴做起
有些留守儿童的生活方式、礼仪交往偏离了方向,表现出厌学散漫、言行不恭和我行我素,班主任就要对学生的行为偏差予以修正,這就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的家庭教育采取不同的方式。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如每天学生入校,我采取由学生轮流值日的方法,培养学生讲究卫生按时到校的好习惯。有时也需要对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恰当的行为控制,不放任自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明白应该怎么做。
四、多渠道,陶冶情操
班队活动是一个有效途径和开展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它不仅可以把道德教育的内容加以具体化,更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手段。班队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实际操作机会多,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教师应改变以往德育教学照本宣科,用压注手段灌输的陈旧做法,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开展内容新、感召力强的活动,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思维的敏锐性;以学生自己组织为主,教师进行适当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经常精心设计和实施一些主题活动,如“我的学校我的家”“给辛勤的父母写封信”“我成长我快乐”等活动。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爱心真情传播行动、雏鹰假日小队、志愿服务队、学校图书馆服务员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达到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目的。
五、用欣赏的目光看学生
每个留守儿童都渴望得到赏识,每个留守儿童都有值得骄傲的闪光点,每个留守儿童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只要我们为他们增加一点自信心,多为他们创设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定会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开启心智,灵感涌动,给留守儿童“戴高帽子”,真心实意地表扬他们,赞美他们,他们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在赏识激励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改变表扬内容,变表扬优点为表扬进步点;改变表扬手段,变一般的笼统式表扬为分等级表扬,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在时时刻刻关注着他;让每个留守儿童都甜蜜地感受到同学们在羡慕他;让每个留守儿童都在表扬与被表扬中树立自信,稳步前进。
总之,在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性格差异、生活规律等因素,积极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方法。班主任还应多协作教育,把任课教师、领导、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社会力量等有效结合起来,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形成合力,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留守”。
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个人基本情况】推荐阅读: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情况10-17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情况研究论文09-13
同心寨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情况自查报告05-30
留守儿童感想06-04
留守儿童帮扶案例05-27
小学留守儿童教案06-01
留守儿童理解父母06-06
关爱留守儿童报道06-12
留守儿童主题演讲07-05
留守儿童优秀征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