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心得体(精选8篇)
摘要: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我们暂别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大学生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此次会计学院赴淳安支教服务团由爱心基金会的十一位成员组成。秉承着爱心基金会“关爱社会,奉献爱心,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宗旨,我们走进淳安,走进金峰,走进大山的孩子。在这里,我们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体验山里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除了日常的支教,还开展了暑期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学生学习调研,社会环境调查,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与学生结对等活动。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组织了各种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给山里的孩子带去新的生活观点和理念,为慈善事业筹集资金,奉献温暖的力量。“逝者如斯夫,如白驹过隙”五天的光阴转瞬即逝,在那里有我们的欢笑,有我们的泪水,有我们的喜怒,也有我们的哀乐。所有的一切犹如人生路上一串串闪光的珍珠,让人倍感珍惜。
关键词:学以致用 爱心助学 艰苦 真诚
社会实践的日子早已远扬,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将这段日子装进了珍藏的记忆里。反反复复,让回忆滑过时间的沙漏,慢慢品味。那些浸透了汗水的日子,累并快乐着。我们的心情是“社会实践”—这四个字组成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中性词所远远无法表达出来的。但是,我想说,谢谢你,社会实践。因为你带给了我一片广阔的天空,以及天空下可爱的人,美丽的土地,还有空气中弥漫的一种叫真情的东西。
一 微笑面对困难艰苦磨练意志
当我们第一次踏进金峰中学的校园,扑面而来的绿色让我们欣喜。可是当我们走进教室,走进寝室,条件的艰苦让我们迅速的冷静下来:只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面对的不光是天气的炎热、工作的紧张,还有实践过程中所碰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没有电扇,夏天那里的蚊子更是猖狂,密密麻麻的一群,即使隔着蚊帐也咬得我们难以入眠。还有去学生家做家访,蜿蜒的山路,火热的太阳,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体力,更是我们的意志。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尽管蚊虫咬红了四肢,但是我们毫无怨言,依旧向前。
我们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受教育、增才干、做贡献,但也就是凭着
这种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我们能打倒所有的拦路虎,让一切困难迎刃而解,让实践处处充满欢乐与斗志。
二 学以致用爱心助学
这次支教的目的,就是要给山里的孩子带去全新的生活学习理念,所以上课的内容一扫只有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的旧风。开设了历史人物评价、社会问题研究、学习中的智慧、投资理财、手语、气质测评等新颖独特的“课外”课。尤其是手语课,作为财院爱心基金会的特色项目之一,历年都是各类文艺汇演与公益活动的常客,为残障人士和弱势群体带去便利与温暖,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这些课程都是由我们根据初中生特点和自身特长优势,并结合相关大学内容开设的,目的不仅是要为孩子们打开另一扇看世界的门户,更要带给他们今后学习生活中实质性的帮助工具。
三天的授课给孩子们增添了学习的兴趣,也带给我们每个人更多的启迪。我们每个人都在感受着孩子们给我们的那份厚重。这包含了太多的东西,是责任,是淳朴,是真诚,是善良,是纯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被感动着,那些真诚的笑脸,那些手叠的纸鹤,百合„„在不远的明天,我们将会扮演更多鲜活的人物,但这短暂的教师体验,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永远记住的,还有那份厚重
三 劳逸结合互促互进
在授课之外,我们还与孩子们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篮球场上有我们共同奔跑追逐的身影;寝室里有我们对战扑克的斗智斗谋,还有此起彼伏的歌唱声;连整个校园里,也都洋溢青春的活力四射,那是健美操动感的音乐。孩子们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让我们更加以百分百的激情投入。
那一刻,太阳,山峰,树木,花草,都在向我们微笑„„
四 完结篇
坐在回来的车上,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我们坚持了这五天。激情?冲动?人们说80后的我们没有信仰,没有激情。想起在去的路上,有一位中年男子听到我们是要去社会实践,“善意”的劝告我们,不要冲动。他说,大学生很容易冲
动,热情一起,就想要扎根农村,贡献社会了。人生短暂,要懂得享受。我默然,我们会有这种冲动吗?
五天,我们一直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但是,那不是冲动。我想,很多人包括那位中年男子都是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了我们。但这不是他们的错,因为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肤浅浮躁,物欲横流,生命中一种很重要的东西—真实就很容易的被我们丢失了。而在淳安的大山里,在孩子们的面前,所有的东西都以最原始的形态展现着,所有的情感都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我一直相信真诚的付出就一定有真心的回报,尽管很多时候不是一对一的。但是,我还没来得及做准备,孩子们的真心就赤裸裸的给了我。这时候的我们早以超越了冲动的范畴,每个人都只是不约而同地选择做回了自己,触摸到了生活的本原,以我之心,行我本意。我想,很多人选择了在闭塞的大山里教那里的孩子念书,无关乎冲动,更无关乎名利,心向往之,仅此而已。
此次社会实践也让我对它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它让我联想到了海。海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它浅,浅得肉眼也能看见它的底;它深,深达一万三千多米。要彻底全面地感受大海的神奇,目光停在表层是局限的。大海深处的宝藏、大海深处的绚丽神秘,只有时刻游弋在深水里的鱼儿最先知道和了解。生活的海洋同样是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也许它被枯燥、单调的表面所掩盖,但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置身海洋甚至沉入海底,去触摸每一株海草,欣赏每一棵珊瑚,抚摸每一块石头呢?这就需要我们亲身的去体验一下社会,体验一下社会人特有的角色,也就是我们说的社会实践。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在这火热的七月里,我们共同用青春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而我们自身也得到了更为宝贵的磨练和成长。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暑期社会实践培养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团队精神,更是培养了自己的极限和耐力,同时也看到自己的潜力。在短短的五天内,我接触和观察到了以往不曾涉及到的领域,从而更加坚定了我的志向,增强了我在学校学习的原动力,丰富了我灵魂深处的基本素材,开阔了我为社会服务的视角
在农村的日子已远扬,回顾起来,至今仍历历在目,感触良深。
回想初次穿上那印有会计学院青年志愿者的衣服踏上赴淳安的征途,我的心里异常兴奋,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也许,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经受较先进的大学文化生活的洗礼之后,我重新回到农村,所有的见闻感受看法,不像以前那般肤浅浮躁,而显得更有理性。
关键词:社会运动,集体认同,建立,消解,边界,激活,弱联系
社会运动相伴着人类现代性意识的增强而发展, 一直贯穿于人类历史的进程和社会发展之中。它既可以是制度内民主表达的方式, 但更多的是制度外探寻诉求的重要途径。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诸多问题, 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和碰撞日益凸显, 尤其是在阶层分化、社会资源分配、公共事务管理、公民权益等方面显现出的问题, 成为近年来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然而,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 各种在新媒体领域出现的社会运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国内, 抵制家乐福事件、石首事件都被认为是典型的新媒介时代的社会运动;而在西方世界中, 突尼斯的“阿拉伯之春”、华尔街占领运动、伊朗选举危机等社会运动也通过Twitter不断上演……这些事件共同开启了全世界范围内新媒介与社会运动互相卷入、互相促进的时代。
一、网络与社会运动的联姻
在进入探讨之前, 有必要先厘清社会运动、新社会运动等相关概念的关系。蒂利在其著作《社会运动》中提出, 社会运动是指普通人通过诉求表演、展示和竞争等方式表达集体诉求。按照蒂利的解释, 社会运动的发展主要归因于三个基本元素:一是运动, 即不间断地、有组织地向目标当局提出群体性的诉求或伸张;二是常备剧目, 即通过协会、联盟等方式进行一系列的诉求表演;三是WUNC展示, 即运动参与者协同一致所表现出的价值、统一、规模和奉献。
根据学者们的归纳, 新社会运动主要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发生的民族解放运动、环保运动、妇女权利运动等。与传统的社会运动相比, 新社会运动的参与者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运动的目的并非针对国家的政治制度, 推翻政党统治, 而是寻求某些公平公正的政策和价值观念。新社会运动往往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它的参与方式一般是个人的、松散的、临时性的联盟, 不通过正规的政治组织、机构, 也没有长远的最终目标。新社会运动扩大了“社会运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所以在现阶段, 许多网络媒体上所出现的社会运动多归属于“新社会运动”的范畴, 笔者也更倾向于用新社会运动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些现象。
新媒介———尤其是微博———对社会运动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的范畴。社会运动逐渐逃离现实生活的时空界限, 逐步融入同现实生活相互交错的虚拟空间。网络社会运动既是社会运动在虚拟社会发展的一种形式, 更是群体事件越来越多发生在虚拟空间的一种表征。一般存在两种理解网络社会运动的面向:一是指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进行组织、动员和扩大线下集体行动, 在此定义中, 互联网是用来进行社会动员的方式和手段。另一层面则不限于此, 还包括将社会运动搬演至互联网所营造的虚拟社会之中, 包括网络抗议、网络募集、网络号召/呼吁等形式。
二、集体认同:网络社会运动的源动力
(一) 认同的力量
在建构主义理论学者的视野中, 人类主体的经验与意义来源于认同———自我的认同和群体的认同。正如卡尔霍恩所说:自我与他人、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区别, 就是在名字、语言和文化当中形成的。
通过社会行动者的集体认同, 卡斯特把人类社会的意义建构过程置于社会文化属性之上, 而这种多样性的文化属性往往成为自我表现或是社会运动中压力及矛盾的源头, 所以认同成为社会运动中行动者自身的意义来源。如此说来, 惟有在社会行动中将集体认同内化, 才能围绕这种内化建构起社会行动的共同意义。
卡斯特把建构认同的形式和来源分为三种:一是合法性认同, 是指那些由社会的支配性制度所控制的认同类型, 通过制度扩展合理化地对社会行动者进行掌控。例如不同国家的公民对国家的性质和制度产生的认同, 即为合法性认同。二是抗拒性认同, 这是社会运动中最典型的认同类型, 是指那些被社会地位和环境的支配性逻辑所压制的行动者共同拥有的认同。这些行动者一齐构筑了抵抗的防线, 并生存于既有社会制度的边缘。三是规划性认同, 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基于一定的文化现象, 构建出一种新的社会地位并因此寻求全面社会转型的认同。例如:女权主义垒起女性认同和妇女权益的战壕, 挑战父权制和父权家庭, 乃至挑战整个社会长期依赖的生产机制、经济制度和政治话语。当然, 在一个社会运动中, 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三种认同类型。以抗拒性为开端的认同也可能导致规划性认同, 并且这类认同可能随着时空的迁移逐步在社会制度中占据支配地位, 从而成为合理化地支配社会制度的合法性认同。
(二) 网络时代的认同意义
波莱塔和贾斯伯指出, 集体认同在当代社会运动中占有显著地位。尤其是在新社会运动的范式中, 集体认同是一个核心概念, 它是个体的认知、道德和情感与社会群体的实践或制度之间的联系。
在新媒体时代, 网络几乎成为人们生活经验的全部。网络时间侵占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时间, 打破了以往网上娱乐与现实工作的界限;网络空间闯入了人们现实生活的空间, 弥合了现实与虚拟两种空间之间的分裂;网络社群逐渐取代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 建立起现实社群与网络社群互相延伸的更大范围的“网络社会”。可以说, 基于微博等社交媒体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社会, 是各种社会经验、话语与权力在不同时空中不断分离、重合的新场域。在这个场域中, 社会成员与社会事务参与者的边界被模糊了, 社会的生产关系个体化了, 而且导致了工作、空间和时间的结构性不稳定。要想在这样一个个体单一、群体复杂、空间凌乱的场域中建立起近似于现实社会中以信任为基础的亲密关系, 则必须在虚拟场域中强调认同的自主性, 这种认同既依赖又独立于网络逻辑。
在微博时代, 网络社群中的公民舆论、社会文化合作以及话语表达的逻辑, 都成为碎片化的记忆, 不再有连续性。于是, 意义的追寻更多地依赖“多数人”形成的“共同体”, 意义的阐释和理解则围绕着“共同体原则”而在抵抗性认同的建构过程中产生, 导致大部分的社会运动在无法辨认的流动与分崩离析的认同之间被组织起来。这样的社会运动, 既是对社会矛盾的反应, 亦是对社会结构网络化的反应。
网络所建构的“大社会”如此之大, 其范围几乎超出了人们控制的能力。所以, 更多的社会行动者并不期望能够把控整个网络社会, 更多的是把它压缩到适合于掌握和触及的大小。当网络瓦解时间和空间时, 人们便会把自己锚定在一个地方, 并重复自己的历史记忆。集体认同既是建构社会运动的特殊来源, 又通过社会运动不断被塑造、强化, 保存下集体记忆。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种认同所建立起的共同体都是防卫性的反应, 是反抗社会的无序和无奈的表征。事实上, 这些认同所构筑的, 不是天堂, 而是避风港。在这些认同的共同体中, 提供庇护、安慰、稳定和保护的实力和能力, 恰恰来自于它们的共同体属性, 来自于它们的消除个人主见的集体责任。因此, 通过地方性认同进行的意义的建构和重构, 脱离开了社会制度, 并且做出了从底层进行重建的承诺, 把自己局限在一种共同体的港湾之中。
三、网络社会运动中集体认同的建立
一场社会运动中的发起者必定有十分强烈的集体认同感, 他们潜移默化地塑造出了“我们”的集体身份。随着议题设置、舆论发展的不断深入, 参与者逐渐感知到自己的存在感和认同感, 逐步主动融入到“我们”之中, 之后便会产生强大的责任, 这种责任感驱使着参与者关注某一议题, 并在现实生活中付诸行动。尤其是在一些灾难性的社会运动中, 事件中的集体认同基于共同身份而寻求救援与传递爱心的情感认同, 也有基于共同利益而反思根源问题的抵抗性认同。两种认同方式共时存在, 又循序渐进、相互交错, 共同建立起民众的认同联盟。
(一) 标注
标注即所谓的“贴标签”, 将自己归类为特殊的群体。这一阶段的认同主要以情感认同为主。在网络社会运动中, 有时是传递理性信息, 有时是共同抒发情感, 有时是群体利益表达, 通过网民和现实民众的共同呼应, 形成了一个“感同身受”共同体, 直接或间接地对运动主旨发出“声音”。
(二) 归因
社会运动是群体成员对当局提出伸张的集体行动, 这意味着社会运动必然带有一定的抵抗性因素。在传统的社会运动中, 这些抵抗性因素往往较激烈, 演变成为抵抗性集体行动, 而在新社会运动中, 抵抗性因素较弱, 尤其是在网络社会运动中, 更多地体现在抵抗性的情感表达。所以, 社会运动一旦发生, 往往伴随着抵抗性情绪的蔓延和感染。但同时, 社会运动还是理性的行动, 是基于运动参与者能够理性表达诉求的前提。故而, 社会运动在过程中还伴随着对运动产生的归因。群体通过身份标注, 聚集在虚拟的世界中, 强调身份代表的权力, 开始了对事件的归因。归因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诊断, 二是预见。诊断就是判断引发运动的根源问题———产生“不公平”的源头, 预见就是要找到制造“不公平”的责任主体。在归因阶段, 身份认同仍在持续, 而抵抗性认同则逐渐凸显。
(三) 引导
责任主体出现之后是引导, 就是要指示大众应该如何行动。这里应该包含对不同类型大众的指示引导。在这一阶段, 抵抗性认同与情感认同的强度相差不大。
1. 对当局的引导
网民表达诉求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此种方式, 唤起有关当局的重视, 从而获得相应的回应。所以在社会运动的过程中, 还需要通过集体的认知和态度导向, 在给当局造成舆论压力的同时, 获得当局的解决措施或办法。
2. 对普通网民的引导
一些网络社会运动中, 还通过对名人和普通民众的宣传和呼吁, 获得更大舆论声势。同时, 运动参与者一方面寻求共同身份的认同, 另一方面也是在运用这些身份表达抗议。通过对普通网民形象的抒写或塑造, 强化所要表达的诉求。这些传播手法, 更容易将民众引导进更深的情感之中, 再一次强化了群体认同感。
网民认同建构最重要的内容基础就是达到了激活边界的效果。社会边界指的是社会领域中人口或活动分布所呈现出的一种中断、分开、限制或隔离的状态。蒂利认为, 导致社会边界发生变化的机制有四种:包括记入与删除、激活与减活、场所转移与重新定位。其中, 边界的激活即是同一边界附近的活动组织变得更加明显、重要。
在社会运动发生之前, 人们的身份是复杂多变、重叠交织的,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可能拥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社会语境中可能同时拥有相同的身份。然而一场社会运动的出现, 人们重新意识到特定界限的存在。通过利益主体间的动态互动, 运动参与者与当局者、利益获得者与利益受害者之间的界限变更加清晰, 民众与政府、草根与权贵之间的区隔被清晰地放大。网民借用二元对立的区隔方法:拒绝当局的说辞, 声援草根民众的力量, 迅速形成划分明显的共同体联盟, 使得围绕议题进行的动员速度越来越快。
四、认同的解构
(一) 认同的消解
集体认同可以建立, 也必将经历消褪的过程。认同的消解其实也就是社会边界从激活到减活, 从清晰到模糊的过程。认同消解主要基于三点原因:
1. 当局信息传播的转向
上文提到, 社会运动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当局的回应。随着社会运动的持续, 若当局在信息传播策略上发生了转向, 或者提供了诉求者希望得到的信息, 或者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民众的运动诉求获得预期的效果, 则民众最初的诉求愿望即会消减。
2. 民众观点的分歧
一些社会运动在持续的过程中, 运动参与者的意见出现分歧和转向, 其结果就会出现认同力量的分散, 认同力量削弱, 从而加速认同的退却。
3. 新鲜事件的干扰
在主体事件发生一段时间后, 其他媒体事件的密集发生, 便会分散、转移民众对事件的关注度和热情度, 对主体事件造成内容稀释和拆解。当对事件的热情不再, 则认同感也随之消解, 网民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其它事件上。
有必要提出的是, 社会运动中认同感的消褪更多的发生在因特定突发性事件而引起的社会运动中, 对于一些因长期投入和不断扩大动员的社会运动而言, 如“免费午餐”行动, 因为运动发生的动机和性质, 以致其有较长的发展周期, 其认同感消褪的速度也较慢。
(二) 社会运动认同的反思
在社会运动中, 运用集体认同感解释运动的过程和动力机制, 有一定的解释力, 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最大的局限在于整个话语框架过于简单化。一方面, 把社会运动中的利益集团和对抗群体“二元化”区分, 显然过于简单。即使在社会运动中形成集体认同, 但不同的边界群体的认同度和诉求可能有所区别, 对立群体的利益诉求和观点也可能有所重合。二元论的利益趋向无法充分解释个体行为为社会运动付出足够的行动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导个体为社会运动做出充足的贡献。
其次, 基于网络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是依附在脆弱的共识上的。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很容易随着事件热度的褪去而出现认同的分裂, 认同本身就是不稳定的, 很容易被新事件的内容所稀释。并且, 基于虚拟空间的网络社会运动, 网民在网络上不仅没有一个可以共同锲入的组织框架, 更没有组织契约来约束;利益的表达和获取可能是有形的, 也有可能是无形的;可能是直接的, 也可能是间接, 其内容和形式模糊不清, 导致行动的实际性大打折扣。此外, 社会运动的参与者之间的“弱联系”, 使得个体之间的纽带极其脆弱, 很容易被冲破, 被当局的策略孤立。可以说, 网络社会运动的参与者比现实的社会运动更具有“乌合之众”的特征。
五、结语
网络时代的社会运动已成为当下民众诉求表达的重要途径, 无论参与运动的个体形成集体认同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不可否认的是, 在社会运动中, 寻求集体认同是每一个运动组织者必须采取的措施和方式。当然,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网络时代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是松散的、缺少组织性的, 因此同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一些社会运动相比, 成员的组成结构呈现“洋葱状”, 最接近于核心地位的仅仅是个别的极为活跃的组织和参与者;随着结构的向外扩展, 参与度逐渐降低。因此, 参与网络评论与转发的数量并不能真正说明参与社会运动的实际人数和产生的真实效果。这也是一些社会运动必须同时运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动员的原因之一, 同时也是现今许多仅在网络上组织的社会运动无疾而终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肖唐镖.群体性事件研究——中国社会稳定研究论丛 (第二卷) [M].钦州:学林出版社, 2011.
[2]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3] .刘颖.反全球化运动:新社会运动理论的视角[J].欧洲研究, 2005 (2) .
[4] .吴鼎铭.西方新闻传播学关于新媒体与社会运动的研究现状——兼论“Twitter革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 .
[5] .赵蒙旸.在线抵抗性认同的构造与消解——以北京暴雨事件中的网众为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3 (2) .
[6] .张家春.网络运动:社会运动的网络转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
2011年,学校被授予“河南省田径(中长跑)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2013年被授予“国家中长跑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近3年,学校共获得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奖牌10枚,省级各类比赛奖牌10余枚,向全国、省专业队、部队和大学输送高水平运动员44名。
一、理念革新:从“体教结合”向“教体结合”的观念转变
“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是现今我国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培养的两种模式。“教体结合”是以教育系统为主体的通过学校课外业余训练培养运动员的模式;“体教结合”是以体育系统为主体的通过业余体校、省市专业队、国家队培养运动员的模式。
时至今日,“体教结合”已经提出近30年,而实践结果却仍然是以体育系统为实施主体,文化教育缺失或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尤其是没能有效解决学训矛盾。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指出:“失去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失去教育的体育必将是走向歧途的体育。”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教体结合”的重要性。基于“体教结合”的弊端,我们必须在理念上实现变革,从“体教结合”向“教体结合”转变。
二、困局破解:“教体结合”视域下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运行策略诠释
1.“教体结合”的顶层设计
著名学者钟秉枢指出,“体教结合”出现“体教两台戏、各唱各的调”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顶层的制度设计和保障。为此,金水一中集中各类人力资源,汇集、研究了各级部门在不同时期的有关文件、政策,并实地调研、学习别校的经验,从宏观层面上转变观念,确立学校办学理念:以国家、省、市、区体育事业需求为导向,立足学校实际,构建教体结合的协同创新网络,以期培育全面发展的田径后备人才。
2.“教体结合”的具体运行策略与实施
完善选材机制,选拔合格生源。邀请有关领导、高校专家、专业教练和体育教师等人员组建选材领导小组,把体育教师推荐与教练员遴选、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有机结合起来;在选材形式上做到组织集中与教练自主选拔相结合,运动会与平时选拔相结合,专职教练与体育教师选拔相结合,教育与体育系统、社会选拔相结合。
破解学训矛盾困局,打造特色化的学训机制。一是特色化的“三集中”管理模式,即集中学习、集中训练、集中食宿;二是团队化的创新型训练模式,积极引进专职田径教练员,选拔本校体育业务骨干,定期聘请专家指导;三是结合运动员学生群体的共性特征,强化课堂管理,创设学习环境,克服学生的学习惰性,发现其学习、训练中的不足,保证运动员学生基本做到当堂和当天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体结合”实践后的几点认识
深化“教体结合”机制改革,加强制度保障。相关部门要从制度层面研究制定“教体结合”的长效发展机制,发挥市县区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的联动、优势互补作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的规范、奖励、监督、评价等保障制度。
增加经费投入,促进“教体结合”的深入发展。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业余训练工作评估、资助及奖励办法,从组织机构、基础设施、科学选材、输送和参赛成绩等方面,评估训练工作,表彰奖励先进。
城关一中 韩利敏
2015年7月3日至5日我有幸参加了城关镇中心校组织的摩课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磨”的真正含义:课要反反复复的磨,才能出精品。
磨课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磨课自身的形式就决定我们参与者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不同层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它避免了以往教研活动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的不良习惯,充分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在磨课活动中,人人参与,相互协助,解决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并注重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本次我们研磨的课题是《甜甜的泥土》这节课,磨课的过程首先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磨课过程中我们一起探讨课堂教学方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到教学结构框架的设计,(例如:教学目标的制定,导入语的设置,)小到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是集体的智慧的结晶。在磨课的过程中,我感受着集体合作的快乐,欣赏着在不断思 维碰撞中所产生智慧的火花,收获着点点滴滴的进步。大家第一次有机会坐到一起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每位教师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毫不保留,有时还小有争辩气氛尤为热烈,在这种表达,争论中我们完善了自己。在本次磨课中,我看到了每位磨课老师所付出的汗水,他们不厌其烦的 修改修改再修改,对此,我真的深感敬佩。磨课的老师通过 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较大收获,他们所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同时,我们每一位老 师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使我们深切感受到研究教材 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011年10月21日,我到崇文听了两节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当我听了彭洁老师的语文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彭洁老师在教学《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景,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她和蔼可亲的语言,让学生学的更有兴趣。“老师特别喜欢你们,动动脑筋就是好孩子”非常具有激励性。她课堂语言简洁,准确,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彭洁老师所执教的《钓鱼的启示》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原媛我最近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及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后作的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从而对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十八大,决定了我们下一步幸福的到来;十八大,给了我们每个中国人一个“中国梦”。
“中国梦”是什么?每个人理解可能不一样,与“美国梦” 不同,“中国梦”是个人的,是国家的,更是民族的。
“中国梦”是小康梦。小康梦即人民幸福梦,人民幸福不是央视记者采访的那句话“你幸福吗”,不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也不仅仅是政府工作报告的GDP增长数字,而是十八大为我们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的新的要求。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提出的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十八大还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 1
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同富裕”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有十八大精神的指引,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中国小康梦”不仅是具体而又真实的,还是美丽而又可及的。
“中国梦”是强国梦。强国梦即国家富强梦。十八大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00年以来,中国由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一跃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翻番,十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不论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还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世界的目光;不论是神舟系列飞船的一次次成功上天,还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顺利下海,都在说明中国更加自信了,中国因底气而更加自信,因自信而更加强大。同时,中国人民富了,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都在8%以上,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这些,都在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国富民强也可以说是国强民富的新阶段。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取得重大历史突破,并在改革开放中与世界取得共赢,现在,中国制造、中国市场、中国投资、中国伙伴、中国责任,都是更为强大中国留
给世界的中国印象,这个印象是直观而又客观,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加强大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强国梦”就这样离我们越来越近,看得到,也摸得着。“中国梦”是复兴梦。复兴梦即民族复兴梦。中华民族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使中华儿女一直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自1840年鸦片战争的170多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这个梦想而孜孜以求,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担下了这个重任,使我们的“中国梦”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贴近。正如胡锦涛主席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总书记也在观看《复兴之路》后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地探索,求解放、求独立、求民主、求科学、求富裕等一个个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中得以实现”。两位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充满感情和感召力,听来让我们青年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回首中国复兴的漫漫征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代代人,带领全国人民一点点把民族复兴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2014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新起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今年的“两会”是承前启后的大会,两会精
神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中国梦”。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这三个字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十八大召开后,中国人的梦想概念更加贴近,为建党100周年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中国梦”,我们经历很多考验与努力。我们不应忘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党艰辛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不应忘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条漫漫复兴路,寄托着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凝结着中华儿女的心血汗水。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历经了无数苦难。面对列强的凌辱,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奋斗征程中的坎坷与挫折,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面对人世遭逢的巨大自然灾难,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破灭。一代代的中国人,怀揣着梦想,追逐着梦想,挺直了脊梁,憋足了一股劲,胼手胝足,顽强奋斗,走出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都已今非昔比,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
美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勇于参与,拒绝冷漠。正如新
当选的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所言:“我们要拒绝冷漠和懈怠;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要实现“中国梦”的美好蓝图,离不开每个社会个体,只有每个人都以主人公的意识,参与到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积极献言献策,才能够群策群力,帮助执政党做出最佳决策。只有每个人都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才能够凝聚共识,锐意进取,加速“中国梦”的实现。
一、“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策略
1. “教”——教师讲授
对于课程内容中重点的、难于理解的、易于引起歧义的基本概念、基本思路、基本分析方法, 必须由教师讲述清楚和明白, 即“教”的内容选取非常关键。例如,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数字逻辑概念的建立、逻辑抽象的思路、时序逻辑电路的方法与设计、三态逻辑门和集电极开路逻辑门的应用注意事项等开篇内容, 教师要进行仔细的讲解帮助学生正确入门, 少走弯路,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 “讲”——“小教师”讲解
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已经理解和掌握后, 对于那些稍加思考和整理就可以消化吸收的内容, 可以选取学生中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走上讲台, 充当“小教师”讲解, 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例如,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可通过查阅资料, 调查和研究与所学知识相关器件的应用等内容。再如, 学过半导体存储器后, 有关其他类型存储器及其应用, 采取“小教师”讲解形式与学生进行分享, 有助于教师观察学生理解的盲点和创新点, 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3. “议”——学生讨论
对于部分分析或设计过程不是唯一解答思路或结果的一些电路错误连接后的后果分析, 电路稍加改动后出现的不同现象分析等内容, 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以学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 例如, 逻辑函数的化简、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计数器容量的构成等内容, 采取学生讨论的方式, 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开阔了学生视野, 同时还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学生自学
对于在前导课程已学过的内容或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或阶段性总结与复习, 可采取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形式。例如数制的概念与运算、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各章节学习后的归纳与提炼等内容, 可布置学生自学, 教师只检查和考评。这能培养学生分门别类梳理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强化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
5. “做”——教师“讲中做”与学生“做中学”
课程内容中一些难于理解的电路现象, 例如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与冒险, 可以通过教师“做”EDA仿真实验来观察。部分集成电子器件的使用, 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 教师要“做”到利用实验箱与计算机的连接完成操作演示。对部分数字集成电路逻辑功能的理解, 采取学生“做中学”的随堂实验方法, 例如逻辑门电路、译码器、计数器等的逻辑功能实现, 555定时器的原理与应用等。教师的“讲中做”与学生的“做中学”相结合,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学为主体”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透彻分析课程教学内容, 找准适合的教学方法
不同课程、同一课程的不同章节包括了不同的教学内容, 每部分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的特点, 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当有所差别。应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后续专业课程需要, 对各模块教学内容仔细分析、反复推敲, 有目的性地采取教师讲为主、学生充当小教师为主、学生讨论为主、学生自学为主或是讲师“做中教”与学生“学中做”相结合的不同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不再陷于单一、死板、枯燥的学习状态之中。
2. 制订教学实施计划, 撰写基本教案讲义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的相应教学方法后,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确保教学效果, 要制订严格的教学实施计划, 撰写基本教案讲义, 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充分的预案。对采取教师“做中教”与学生“学中做”的教学部分, 需提前做好元件、电路的选择, 由于是课堂理论教学而非实验室的实验教学, 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还要考虑实际动手操作的可行性研究; 对采取“小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部分, 不能流于学生上讲台的形式, 要考虑实际效果; 对采取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部分, 要摒弃以往自学部分就是不重要内容的偏见, 精选自学内容, 以强化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
3. 开展课堂教学实践, 总结分析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成效最终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加以检验和反馈。通常, 理论研究成果与教学实际会有一定的差距, 因为,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一种互动交流, 单是教师一方的努力很难体现教学的实际效果, 所以要让学生成为改革研究的积极参与者。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学, 检验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发掘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的兴趣点; 找出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学习效率的差异; 听取学生参与新教学模式的感受, 及时修正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 总结提炼出一套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成果。
“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主导思想是“因材实施、做学相助、教议结合”。这种根据具体内容而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 从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转为以能力的培养为主, 从以单向的灌输为主转为以双向的交流为主,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以“主动的、动态的”共同探讨活动取代“被动的、静态的”接受知识过程; 以“多维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取代“单一的、死板的”课堂形式; 用“生动、形象的”师生交流活动取代“枯燥、抽象的”理论讲解, 活跃了课堂气氛。这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懂易记、印象深刻, 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同时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而且, 教师对课堂教学进度的把控、课堂教学节奏的掌握、课堂教学气氛的调节等处理也得到锻炼和加强, 取得了“教”与“学”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 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03) .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连续体;应用实践
对于学生来讲,教育的关键作用在于生命价值、生活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一个逻辑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作用,是小学教育教学中需要重视的课程,可以通过设计问题等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
一、“问题连续体”的含义及内
问题连续体最初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通过问题类型模式的研究发现,后由梅克教授在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与完善,形成了具有五种类型的问题连续体。
其中包括几大类型如“已知”、“未知”、“系列”、“开放”以及“无限”。“已知”是指教师与学生对问题及如何解决都有一定的了解性。“未知”则是指只有教师知道问题的解决方式而学生要通过自己进行解决方式的探索与研究。“系列”是指教师与学生知道一部分答案但不确定是否多解,同时问题本身具有多种解决方式。“开放”则是教师与学生都知道问题具有多种类型的答案。“无限”则是开放型问题的延伸,解决问题的难度更高范围更广。
二、“问题连续体”的功能
将“问题连续性”引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来,可以利用问题的环环相扣将教学过程中想要体现的知识要点更好的显示出来,同时也可以随着知识点的深入逐渐升级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不止停留在基础层面,可以上升到概念层面。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可以利用此教学方式脱离原有的单一课本目标,走向多元化、立体化、生活化,有助于教师从主导性教学转变为指导性教学,学生也能够增添更多的探究与实践的机会,使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另外,“问题连续性”可以锻炼学生理性与创新性兼容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将连续性的学习方法应用到各项学习当中去,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总结的讲,“问题连续体”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发挥更高的自主性、创造性。
三、“问题连续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为更好的收集“问题连续体”在教学中应用情况的资料,对教师与学生进行了访谈形式的调查。通过调查显示,在教师群中,有关“问题连续体”的认知情况,部分年轻教师知道什么是“问题连续体”同时应用于个人教学中来进行问题的规划;部分资历较老的教师不知道什么是“问题连续体”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有所应用;还有部分教师则是对“问题连续体”既不知道也不应用与课堂教学中。通过调查“问题连续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
1.提问的次数。一些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提问法进行知识的传授,但没有掌握恰当的次数暗盘,部分问题较少、部分问题略多,对知识侧重点的掌握不好。据有关心理学家表明,当被提问者在一定时间内所接受的问题限定在有限范围中较为乐于接受;若超出这个范围,会使人心情变得焦灼,思绪不稳。由此可见,问题的安排对学生思维的影响有很大影响力。
2.提问的方式。根据调查结果发现,一些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所选择的方式较为单一,不但无法提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不利于知识特点的体现。课堂最初最好利用设问提问方式,一方面带进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另一方面有助于将学生引导进入新知识的问题环境中,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及知识的回顾与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3.提问的类型。结合具体情境分析发现,部分数学课堂中对“问题连续体”中前三级的再现性、引导性问题较为明确,但缺少后两层的参与性及创造性问题,安排的有些杂乱无章,缺乏层次性,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效果有一定影响。应根据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问题设置,层层递进,从而达到对学生理解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
四、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连续体”的具体应用
1.再现性问题的应用。这类问题多是以实例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方式的思考,相较而言这类问题比较单一,是对知识点的侧重巩固。例如,在对“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章节的复习中,教师可以进行有关提问:“什么样的数字可以被2整除”、“这样的数字如何进行分类”、“什么叫质数”类似这样的递推型问题来唤起学生所学知识的记忆层。
2.引导性问题的应用。这类问题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有关知识的概念并灵活应用相关规律,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圆柱与圆锥”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分别画出一个圆柱和圆锥图,并提问“图2中的圆锥是图1圆柱切割成的吗”、“图2圆锥中哪条线段是图1圆柱的高”类似这样的关联性问题来促进学生的动脑思考,让其自己构建学习画面,从而更好的认识并记忆相关知识点。
3.参与性问题的应用。这类问题是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及规律的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再现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配合,以达到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例如,在“多边形面积”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三角形面积的求解”“正方形面积的求解”“多边形面积的求解”此类循序渐进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利用卡纸、直尺等工具,通过自己动手去验证推导相关的求面积公式。
4.创新性问题的应用。这类问题旨在通过建立综合性问题来锻炼学生的自主联想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教师在习题布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思考与解决能力。例如,在“圆”这一章的学习中,关于面积问题可以有这样的提问“一根6米长绳子将一只牛拴在屋外的栅栏上,周围是大面积草地,问牛最多可吃多大面积的草呢”,这类问题可以使学生进行自由猜想,不同的想象图形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可以给学生一个思考与研究的空间,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提高,进而实现新课标数学课程教育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文章通过对“问题连续性”含义及内容的简述,深入讨论了其价值功能、教学现状以及具体应用。希望可以为阅读者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使阅读者可以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对相关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参考文献:
[1]孙艳屏.“问题连续体”理论设计实例[J].教育研究,2007.
[2]龚映丽.谈“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连续体”理想的设计规范[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6.
【社会实践心得体】推荐阅读: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06-17
大学社会实践心得06-26
会计社会实践心得07-17
社会实践心得美文09-28
学生社会综合实践心得11-14
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心得10-01
义工社会实践心得感悟10-07
假期打工社会实践心得10-08
大一寒假社会实践心得10-17
社会实践报告活动心得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