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课程计划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素描》课程计划(精选11篇)

《素描》课程计划 篇1

一、课程名称:素描(Sketch)

二、周学时:16周

三、教学内容简介:

培养学生的基础视觉艺术造型能力。掌握造型基础,培养学生的形体透视、比例、结构、对比、虚实等立体塑造能力。了解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了解素描的艺术特点,懂得如何画好素描。

《素描》教学大纲

计划说明:

1、建立素描的完整概念、明确素描学习的方法、步骤和要求,通过训练基本技法的途径,提高素描造型能力。

2、本学期时间较短,要求学生强化课后训练,巩固课堂知识点,做到熟能生巧。

3、通过学习基础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审美水平。1教学内容:美术理论

2教学内容:素描写生基础知识

3教学内容:几何体结构素描的造型手段 4教学内容:结构的再认识

教学要求:运用正确的方法表现形体的结构 教学目的:明确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几何体结构与形、透视的关系 教学难点:形体、透视的分析 5教学内容:辅助线

教学目的:了解什么样的线是辅助线,辅助线在结构素描中的意义

教学要求:学会运用辅助线,把握物体的形、比例、结构 教学重点:辅助线与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辅助线的运用技法

6教学内容:空间感

教学要求:通过线条的轻重、浓淡、粗细、虚实来表现物体的空间感

教学目的:通过比较,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线条的表现力与空间感的体现 教学难点:线条的灵活度

7教学内容:结构素描中线的表现

教学要求:理解结构线、辅助线的作用,并在写生过程中运用

教学目的:使学生对形体结构有认识,理解结构素描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提高线条的表现力

8教学内容:作画步骤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掌握有序的作画步骤 教学要求:用比例、透视,分析、表现几何体结构,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几何体空间构造的体会和研究上 教学重点:每一步骤中的主要表现内容 教学难点:作画过程中的整体把握

9教学内容:正确的观察

教学目的:理解观察在作画中的作用及影响 教学要求:学会动笔前的观察,作画中有效的观察 教学重点、难点:观察方法、表现技巧

10教学内容:物体形态的掌握及表现 教学目的:使学生更好的表现出形体的立体感 教学重点:如何掌握物体的形态

11教学内容:作品的表现艺术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表现的技巧

教学要求:掌握整体画在作画过程中的运用以及能正确意识到画面整体表现的效果及完美性 教学重点、难点:作画过程中的整体性

12教学内容:多面体的形体分析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 教学要求:能分析多面的结构并学会表现 教学重点:相衔接部分的形状分析

13教学内容:组合物体写生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4教学内容:明暗规律

教学目的:了解几何体被光照射后所产生的明暗变化 教学要求:正确分析圆球体、正方体的明暗层次及变化,用明暗规律塑造几何体

教学重点:三大面、五大调子 教学难点:明暗交界线的分析及表现

15教学内容:作画步骤

教学目的:了解整体作画的过程,明确每一步骤中所需表现的内容

教学要求:整体作画

教学重点:每一步骤中表现内容以及每一步所要达到的效果

16教学内容:立方体写生

教学目的:掌握基本形体的明暗变化规律,练习面的表现 教学要求:通过立方体的练习在,能举一反三,熟练所有具有三大面特征物的明暗规律 教学重点:三大面的表现 教学难点:空间表现规律

17教学内容:圆球体的写生

教学目的:使初学者掌握透视、空间表现规律

教学要求:能以球体的明暗规律来分析圆柱、圆锥体的明暗规律

教学难点:圆球体的空间感的体现 17锥体 多边形

18教学内容:几何体组合写生

教学目的:通过对不同形体的理解和描绘,可以培养表现自然界复杂形体的概括能力,为进入石膏像写生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要求: 能分析形体间的空间关系及明暗变化

19教学内容:明暗关系 教学目的:理解光照下的状态

教学要求:科学地把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课时:4

20教学内容:空间感的表现

教学要求:掌握表现空间感的三大关键点 课时:4

22教学内容:空间感表现技法 课时:4 23教学内容:绘画的整体性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点评作业的能力 教学要求:理解画面的完整性,掌握作画的整体感 课时:4

24教学内容:画面中的对比 课时:4

25教学内容:质感的表现

教学目的:通过触摸观察,让学生感受不同材质物,在画面中极力表现

教学要求: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体现多种材质物的视觉效果 课时:4

26教学内容:背静处理

教学目的:用艺术的手法处理画面,使画面更具空间感 教学要求:掌握不同的表现方法 课时:4

27教学内容:衬布与空间的关系

教学目的:理解衬布在体现画面空间感中的作用 教学要求:掌握表现衬布的关键点 课时:4

28教学内容:常见问题分析

教学要求:了解几种素描中花、灰、腻、脏等的常见问题,并且学会修改方法

课时:4五章 如何画结构素描(30学时)第六章 “落幅”与“打轮廓” 第七章 “透视”与“形体比例” 第八章 “结构”与“对比虚实” 第九章 “平面”与“立体” 第十章 名师素描欣赏(4学时)

《素描》课程计划 篇2

一、我校动漫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自2002年国家对动漫产业倾斜政策出台后, 至今全国已有447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 1230所大中院校开办了涉及动漫的专业, 46万人毕业, 其中专科与培训班毕业生占绝大多数。教育产业的表象是动漫产业已经人才济济, 但情况并不是如此。真正毕业从事动漫制作的大专学生还占少数, 都改行或做相关产业, 活跃在动漫公司的都是本科院校与国外的海归,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专科院校无论在师资、教材、教学体系上都不够完备, 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人才还有一段距离, 忽视人文底蕴、艺术修养的培养, 更缺少先进的教学理念。

我校目前毕业的动画人才状况是优秀的创意人才很少, 动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很少, 既懂创作生产又懂市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更少。因此笔者对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素描课程进行了工程任务的单项训练, 来实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文化底蕴, 以公司里职业人的高标准来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结合本校特点, 本着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方针进行改革

(一) 教学地点的改革与创新

以往的素描课在教室上课, 各大高校对于这种方法已经是长期的习惯, 利用画架、画板来作画, 便于长期深入刻画一幅作品, 对于绘画类各专业的基础训练是非常必要的。素描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分析、理解认识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动漫设计专业学生也同样如此。但是笔者将素描课程改为教室上课, 辅助PPT多媒体来讲课。

黑龙江任杰

那么, 为什么提出素描课去教室上呢?原因有二: (1) 动漫设计专业的素描画幅没有必要画得太大, 完全可以在桌面上画, 无论画纸大小, 解决素描中的问题是一致的。 (2) 教室便于集中学生的精力, 老师又能在黑板上写一些课程要点, 这样边讲解边指导, 有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素描水平。所以, 我们动漫设计专业的素描课完全可以离开画室搬到教室来上。

(二)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素描的学习过程是几何形体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像素描——人物头像素描———全身像素描。现在看来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已完全不适应动漫设计专业学生了, 由于我们设计专业素描课课时有限, 如果按照上述教学内容一步步安排的话, 首先时间上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石膏像、人物头像的教学内容在动漫设计专业里根本用不上。要想在短时间内既能解决素描造型问题又能解决与动漫设计专业结合的问题, 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内容必须调整, 完全可以从几何素描基础直接过渡到设计专业需要画的内容。以动漫设计专业为例, 素描教学内容应该调整为几何形体素描———椅子、沙发、床的素描———卡通原画素描等。没有必要画石膏像、人物头像等内容。这样, 既节省了课程时间又能直接接触专业所要的内容, 很好地与专业形成了对接。

(三)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工程任务课程化创新

1. 大幅素描改为小幅素描。

绘画专业素描课上, 学生的素描作业画幅一般为全开、二开、四开几种较大画面, 画幅大自然所画物象构图也就大, 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能完成。设计专业素描课时没有绘画专业那么多, 学生绘画基础也没有绘画专业学生那么好, 而基础薄弱的学生更需要多学多练, 才能掌握素描中诸多问题。而画大幅素描用时较多, 小幅素描用时较少, 如改为小幅素描, 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多练习几张速写, 这样做是用了较少的时间, 得到了很多的训练, 也就等于延长了课时。无论大幅素描还是小幅素描, 素描造型中的问题是一样可以解决的, 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改革素描使用工具。

以往素描课是用铅笔来刻画物体的, 用铅笔画素描特点是线条流畅, 明暗层次丰富, 并且容易掌握。从这点来看, 用铅笔画素描确实有它的优势。作为素描的初学者必须要用铅笔来画, 这是非常必要的。然而, 艺术设计领域由于专业上的差异, 各自都有自己专业的使用工具, 比如我们动漫专业是水彩笔、PS、绘图软件等来完成专业设计的。如果我们的素描课长期使用铅笔来画素描的话, 即使学完素描课, 在短时间内也不会用手绘板在电脑上绘画, 更制作不出动人的角色设计, 还得经过好长时间才能适应, 无形中拖延了学习专业的时间。本来我们高职学生的课时就很有限, 因此, 动漫设计专业的素描使用工具应该进行改革, 在进行一段铅笔素描之后就可以用本专业使用的绘画软件来制作效果会更好。

我们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经过一年的素描课教学实践后, 针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教学改革, 已经初见成效。大一学生在手绘表现上, 整体表现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通过画面表现, 已经很难再看出他们是一些基础薄弱或者是零基础的考生了。2011年大一学生制作了一系列贴图与模型, 与四川一家动漫公司合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真正实现了以工程为项目进行研发探索。我相信只有这样不断创新, 才更有利于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姜万来.加大动漫专业课改力度[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吴以浩.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反思[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1 (6) .

[3]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丛书编委会.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8) .

[4]刘红春.关于创办动画专业的探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0) .

“设计素描”课程标准解读 篇3

【关键词】中职课标;设计素描;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50-02

【作者简介】徐海,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32)数媒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平面美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而其中的“设计素描”课程则更为年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引入我国,并开始深入设计教学体系之中。在平时的“设计素描”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存在着许多困惑,甚至一些具有丰富美术教育经验的老教师还以“传统素描”模式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全新理念的“设计素描”课程标准的制定,在开展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能给教师们提供一定参考。

一、崭新理念的课程定位

(一)以“学以致用”的理念确定课程性质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本质是,以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为辅助工具,融合艺术设计理念,使艺术设计产品更为便捷高效地呈现出来。设计素描是上述这一系列工作的基础,更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课标特别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艺术和技术相融合”,对“设计素描”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素描基础造型能力与设计思维能力。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即通过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以及分析与归纳能力,对客观形态构造特征进行设计与分析,发现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特征,掌握视觉语言规律,具有一定审美鉴赏能力,为后续绘画类、设计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以“学有所用”的理念确定课程思路与目标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行业范围很广,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对本专业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做一个普通的平面设计人员,只要熟练使用多种软件就可以,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则需要多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最主要的就是能画画,而素描的基本造型能力则是绘画能力得以提升的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充分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还要适当考虑现阶段中高职分段培养的需要。课标特别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确定强调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注重理实一体化达成教学目标。希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基础造型能力,在将来平面设计工作岗位上,能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绘画技能应用于设计作品;具有设计素描的写生及简单创作能力,能基本适应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继续深造。

二、科学规划的课程内容

(一)以岗位能力需求规划教学内容

通过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分析,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借助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艺术设计,是具有艺术审美、实用性的创造性生产活动。我国设计素描的教学现状表明,针对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还处在摸索阶段,传统素描教学模式显然跟不上现代设计发展的步伐。根据中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及认知规律特点,本课程不再采用以往传统素描造型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规定课时框架内,三分之一课时用于学生基础造型能力训练,三分之二课时用于设计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训练,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造型基础训练”“认识设计素描”“设计素描基础表现技法训练”“设计素描形体演化技法训练”“设计素描图形语言的运用”“设计素描创作训练”6个模块。

根据各模块的教学侧重点又分解为14个教学单元,对于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课标也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作为本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本课程的开设固然要重视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但它并非“纯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基于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过程,现代数码设备为高质量图形图像的采集提供了可能,各大网络素材平台更有大量现成的设计资源可以借鉴。故本课程的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开发,重视学生造型语言的表达和形式美法则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本专业从业能力需求,逐渐引领学生进入平面艺术设计的创作领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从实际学情出发设计教学单元

就教学规律而言,不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教学内容都是不科学的。中职层次学生在入学时美术基础普遍薄弱,基础造型能力几乎是“零起点”,要从学习素描观察方法到造型能力、绘画技巧的掌握,再上升到画面表现创造,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训练过程,而对点、线、面的基本造型元素的理解,平面造型的装饰性表达技巧却很容易达成。传统素描的画面表达方式较适合绘画创作表现,于实际设计“工作过程”而言,并没有实质性意义,真正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反倒是图形创意与设计思维能力、画面快速表现能力以及实用的画面装饰表现能力。

造型基础训练模块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素描基本功。学生从“零基础”开始学习,需要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学会素描绘画工具的使用,学会以素描的形象思维去观察理解形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光影、肌理等,掌握基础绘画语言及形式美法则的表达,掌握一定的基础造型能力,为后续进入实质性“设计素描”的学习奠定基础。后续三分之二的课时比重,是学生进入实质性设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的训练阶段,教学单元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较符合学生对绘画造型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和训练。

三、行之有效的实施建议

(一)基于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建议

教师要根据学情因时、因地、因材施教。注重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教学的细节内容确定、课题的设计上,合理取舍,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发挥,采用“项目式”“课题式”等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设计素描是“视觉艺术”,要求用视知觉进行感知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知识技能,要注重示范教学和视频演示教学。特别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观摩画展、设计展,参观平面设计企业等,使学生对设计素描特有的表现语言有直观的认知。改变传统素描教学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现象,把教学重心调整为训练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二)体现积极教育的课程评价建议

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建立评价主体、方式、内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以及优秀作品展等开放式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同时还应努力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在实施评价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这在教学中将体现出积极的教育作用。

素描教学计划 篇4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丰富的绘画表达语言,达到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

2、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及对素描、对速写、以及对西方绘画科学的认识。

二、在教学中拟采取的措施

1、为了改变素描教学的枯燥,我们计划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练好扎实基本功的同时又体验到素描的乐趣。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将不定期的外出写生,调节学生的情绪,训练学生捕捉生活动态的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外出写生的内容主要有人物速写与景物速写。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通过静物、人物、景物的相互转化和渗透,既能够体验到素描的乐趣,又能够使这三方面相互影响,从而在绘画的道路上得到快速的提高。

2、在室内进行静物写生的同时,穿插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进行绘画表现。比如炭笔,彩色粉笔,钢笔,中性笔,炭精条等;同时尝试不同的纸张带给我们的乐趣,比如卡纸,牛皮纸等都可以作为绘画的材料来进行尝试。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丰富多彩,学生的兴趣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在整个素描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尝试其他的画种。比如,刮画的尝试,手工的尝试等。这样,就会很好的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三、教学进度

1、认识素描、了解素描的含义以及素描的重要性;了解素描的用具以及使用方法。

2、单个几何体写生,如球体、正方体、圆锥体、棱锥体、圆柱体等,初步学习素描造型的观察方法、构图知识、简单的透视知识,简单的明暗关系。

3、两个或两个以上几何形体写生练习;深入学习成角度透视知识、构图知识等,经过本期的学习,学生作品基本达到:构图适当,比例形体基本准确,结构完整有简单的黑白灰关系。

4、多个几何形体组合写生练习(三个以上)及陶罐、水果等其他三个以上的静物写生配合单色衬布及稳定光线,深入学习素描造型知识,通过学习,学生画面达到构图完整、比例、结构准确,能较好的表现几何形体的立体感、明暗关系明确。

5、静物组合写生练习,配有灰色衬布和稳定光线,继续学习素描造型知识和训练绘画技巧。通过学习,使画面构图完整、比例、结构准确,黑白灰关系明确,能较好的表现各静物的立体感和质感。

素描基础教学计划 篇5

从绘画学这个角度来讲,任何物体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那么怎样运用“点、线、面、体”的本体语言来启发、引导学生呢?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体会,并借此抛砖引玉。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

“观”是指大体的看,粗略的看;“察”是指仔细的分析,反复的比较。通常情况下,正确的观察方式有利于教与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逐步提高。

素描的教学体系实际上是很复杂的,而且不同的专业老师对观察方法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的方法也是相当的多。但是,在这里我们仍然要提倡科学的观察方法——先观而后察。其理由有两个方面:一、大体、粗略地看有利于我们观察物体的视线总在整体之中。二、一开始就进入仔细分析、反复比较是不利于整体印象的形成;相反,在其思维里面还会出现杂七杂八的形象。由此可见,我们不难发现先观后察的观察方法是合逻辑的、科学的,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先观后察”先观,观什么呢;后察,又察什么呢。

这里要分为以下三方面来阐述

一、先观大的体积,大的动态。

要求视线放得很宽,有些同学在这里很容易犯错误,因为他们的视线很容易集中到某些小的形体上去,同时在表现的过程中也始终盯着那个小地方画;其结果是到最后画面的整体效果不但出不来,而且到处都是七零八乱的碎形象。

二、观调子时先看主要的大的明暗交界线。

两条主要交界线:后脑到下颌的与颞骨到下颌的,他们的起伏变化,将直接体现头部结构的转折变化,也将直接决定头像是否有体积,有空间。

三、察小形中的大形,察小体中的大体。

“素描”课程小结 篇6

不知不觉中,美术授课已有一个多月了。从不知何为艺术到亲身体验临摹、写生与创作,从双手稚嫩地拿起画笔到学会独立思考,并尝试、探索一些绘画的技巧——总之,这个月的学习让我获益匪浅。每当我面对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时,我总要惊叹于创造它们的伟大艺术家的精巧构思与神来之笔;那些艺术品背后的故事总是感人至深的,它往往能从侧面表现创作者的性格与生活背景,这也激起了我学习美术史论的极大兴趣。正如《艺术的故事》中所说的:“艺术趣味比饮食趣味要复杂得多。面对伟大的艺术作品,似乎每看一次都是一种面貌,好像跟活生生的人一样高深莫测、难以预知。”

我参加过美术高考,绘画有时带给我快乐,我常为一幅受到表扬的画而喜出望外,得意很多天;绘画有时也让我感到痛苦,我也会为自己不尽人意的美术考试分数而担忧、苦恼。我喜欢欣赏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试图从那些小故事中找到有意思的东西及继续备考的心理慰藉。的确,画画有时很简单,有时又很复杂。近日,我班在练习素描写生。

素描,原是为绘画、雕刻等艺术服务,后因其流畅、充实和美观,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其题材可以取自任何事物,不受拘束,一般以肖像和风景为主,而西方的素描常是人物和静物。一般来说,一幅素描作品包括形体结构和画面构成两个方面;作画过程又包括观察、构图、用明暗铺设大关系、深入塑造与调整。每当我提笔作画时,那些生动的人、物和奇妙的想法就不断地在我心中涌现,于是我兴致很高,可我拙嫩的画笔却无法把它们表现到位,又感到苦恼。这大概是多数初学者都会遇到的一个困境——怎样提高绘画技巧去更好地表现画家的所见所想。关于绘画作品的评定,其二,我觉得在于画的内涵与品质。中国绘画讲求雅致,注重在古人的作画基础上发展更微妙、细腻的作画方法,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则是体现了绘画追求由类物传神到抒情写意的过渡;相比华夏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背景,西方人则更注重实验科学,西方的艺术史也是一部新方法不断取代旧传统的创新史,各个时期的艺术家们为解决前人留下的难题或另辟蹊径心的作画方法而绞尽脑汁。当然,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同样伟大。熟能生巧的画工很多,我以为,所谓艺术家,是那些不满足于已有的绘画标准,或追求更高的绘画技巧,或钻研前人作画中遇到的难题,或以画来表现内心情感而忘我的人。我也相信真正伟大的作品不会被时间埋没,它有普世性,并能给人们带来启发、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素描》课程计划 篇7

一、当前设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高职院校中的艺术设计学院的基础素描教学中, 主要是以传统素描的基本范畴去检测当前的素描教学实践。然而这种沿用传统绘画素描的训练方法, 主要体现在以某种固定的形式建立起一套评估标准, 其实质是带来了对素描范畴的异化, 造成了对素描样式认识的不足, 从而使得这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多少给人一种“模糊不清”之感, 进而导致了不少设计院校的基础素描教学课程内容单调、模式僵化。这种单一的训练方法, 不仅严重地影响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 使基础素描教学训练偏离艺术设计专业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而且严重地阻碍了学生从惯性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影响了学生从一个“自然人”的思维模式逐步转换为“设计人”的思维模式。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目前设计基础素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作深入的探讨, 从而来重构设计素描教学的新思路。

二、重构设计素描教学新思路的目的

重新认识与建构设计素描的基本范畴, 是当前我们开展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重点。从素描范畴的广泛性入手, 通过分析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素描作品, 可以看出, 无论他们为教堂创作设计的壁画、雕塑, 还是为建筑、工业设计的草图, 都有对人体解剖、静物和植物形态结构、建筑结构与机械构造所进行的客观、系统的分析, 其实质是艺术和科学技术完美的结合。重新审视这些素描作品, 对我们研究设计素描的教学手段具有积极的作用, 而且在培养学生解决造型上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表现

手段等基本问题, 即眼、脑、手一体的训练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大师素描作品中涉及到培养学生如何看、如何想、如何表现的综合能力上, 能启发当前教师教学生如何以图的形式把个人的感受与意图记录下来或表现出来。这也是今后素描教学中需要不断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设计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研究内容是生产技术与艺术的密切联系, 可以说是属于科学技术与艺术化合的“技术美学”范畴。设计目标是根据设计产品的不同功能和需求、设计结构和相应材料, 结合生产流程而进行的造型和色彩设计, 其最终目的是创造具有实用与美观双重价值的新型产品。这就对设计基础素描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同时也显现出以传统纯艺术表现与再现的素描教学是不符合当代设计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只有以设计为中心, 从设计意念出发, 重构设计基础素描教学体系的训练内容, 注重对学生实用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 即包含功能意识、结构意识、构造意识、视觉传达意识和形式美规律等, 才能形成符合设计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体系。

三、重构设计素描教学的新思路

(一) 教学系统化

目前设计素描教学的训练方法主要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及对素描认知心理上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造成这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多少给人一种“模糊不清”之感, 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 因而建立设计素描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建立设计素描系统化的教学体系, 要从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设定课程标准入手。设计素描教学目标有两个:1.设计素描教学为学生将来从事设计艺术设计类工作打下必需的造型基础。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造型基础并非只是对物象的单纯临摹, 同时还包括创造性地构造物象与表现物象。设计素描能力主要是根据素描造型规律和艺术设计的要求创造物体单色形象的能力。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离不开分阶段教学, 它们共同组成了设计素描系统化的教学, 其中科学的设计教学程序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的独特化方面。

(二) 教学手段独特化

人类的任何创造发明都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之启示。自然界的种种物象给设计师无限的创造灵感。比如悉尼歌剧院这座现代建筑史上的代表建筑, 其设计灵感是从一个小小的贝壳上所得到的启示, 而飞机的由来是来源于对飞行之鸟的研究。设计素描本质是从自然形态中猎取深入形态表象从而超越表面的描摹, 以此发现形态与功能的潜在关系, 强化其形态语言和意识形态, 培养学生对形态的解析、变异、重组、繁衍能力, 使学生把基础练习和专业设计很好地联系起来, 达到形态的理性认识与主观创造, 从而提高学生的造型原创能力。设计素描教学强调对自然物解剖重组、实验性的灵活训练, 它由“双基”、鉴赏力、心理素质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双基”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鉴赏力是指对设计素描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与“再创造力”的统一能力;心理素质是指作画者对设计素描的感知、体验与创造的素养。

以上便是通过设计素描教学培养与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基本内容, 它们一起构成了整体统一的设计素描教学目的。设计素描教学程序是分阶段教学, 分阶段教学是实施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 也是科学的设计教学的具体措施。实施这种教学的前提, 就是要遵循设计素描教学的客观规律, 即符合作画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向高、由表及里的学习与掌握设计素描造型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因此, 将设计素描分阶段教学可做如下的程序安排, 即首先为结构形态造型训练, 其次为明暗形态造型的训练, 最后为创意形态训练。笔者认为这样的安排, 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并遵循了设计素描的客观规律, 也符合其教学的客观规律, 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绘画基础与设计基础的关系, 帮助学生学会艺术地感觉和科学地思考, 掌握具象与抽象的造型语言的表现规律, 注重学生对物象特性的理解和对形态空间运动规律的掌握, 最终达到对学生观察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基础课在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 对于高职院校设计素描课程新教学手段的探求, 尝试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思维。

关键词:课程构建,教学新手段,创造力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忠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1.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思维方法 形式法则 创作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的基础教育学科,长期以来,担任这一门课的教师大部分是美术专业的教师,因而在授课时不容易摆脱绘画带给设计的影响,将设计基础教学的重心仍然放在“怎么画”和“真功夫”上,因此造成了学生对这门课的质疑: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画素描,怎么不从设计的基础学起?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试从思维、观察方法及创作表达方面来理顺素描与设计的关系。

一、设计素描课需要提高学生的能力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我们的素描教学大多还局限在以写实素描为主要的内容,以再现、提炼客观物象为目的,相对比较狭窄,这就给培养学生艺术设计领域的思维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的素描是使用铅笔把创作者看到的物象再现在纸张上,画面效果可以说是一种复制物象的表现形式,素描只是成为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而已,是一种“纯艺术”。但它作为设计课程的基础来说则不一样了,不是用铅笔涂抹就可以了,而是应该具有一些科学、系统的方法,除了再现自然对象,更应当研究视觉艺术的规律和方法。

过去上素描课,很多教师让学生临摹大师的作品,但学生只是一味的临摹,没有认真去研究优秀作品好在哪,不好在哪,觉得临摹像了,作品就好了。其实不然,作为设计基础来说,我们临摹大师作品是为了学习大师的表现手法。如素描大师席勒,在他的画风中,我们看到了极具特色的夸张、变形的手法,看到他用富有起伏的线条来表现物象,那么这种表现形式就能在我们今后的设计中长期运用。因此,设计素描课程需要指导学生分析艺术大师的作品,锻炼学生思维,使学生了解大师作品中的构成、秩序、造型以及线条的节奏感和材质感,逐步让学生变得敏感起来,从而使他们对视觉艺术的表现规律能够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我们需要对大师作品进行理性、综合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其中學习的方法。思维需要转变,不能停留在大师作品的表面现象,摆脱对艺术大师的盲目崇拜,需要我们建立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

二、设计素描需要知道学生掌握观察方法

说到观察方法,我们在素描绘画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是“虚起眼睛看整体,睁大眼睛看细节”。虚起眼睛看整体是以扩大视线范围,寻找视觉总体感受。当然,整体和细节都需要通过对比的观察法进行表现,相互联系地观察所有的物象。具体以人体素描课为例,在传统素描中,我们以大量的明暗关系,上很多的调子来努力把对象画得真,但这只是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从今后设计发展课程来说,这门设计基础课的意义并不是太大,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我们的观察方法,不能停留在某一个局部进行深入的刻画,而是需要整体把握对象的特征、动态,把握对象的结构,可以用一根线条表现得生动起来。如素描大师席勒,在他的画风中,我们看到极具特色的夸张、变形的手法运用到素描当中,不是用素描的五大调子来表现,而是用富有节奏的线条来表现物象,也是表现得如此生动。

观察的同时,还需要我们赋予想象力,想象在设计素描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趣味性、创新性。

三、设计素描课需要提高学生的创作表达能力

传统的素描课中基本上客观的表现物象,物象长得什么样,创作者画的也是那样,但是这样除了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能力、模仿能力外,却不能培养学生对物象的提炼、概括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如何更好地观察和提炼我们的物象是设计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把具象的物体看成抽象的物体,把自然界存在的复杂现象与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化,表现出丰富的运行规律和变化统一的画面形式。这种抽象形态的点、线、面、形、色等变化能够表达出人的内在的情感,画面才会散发出有“意味的形式”。如我们抽象设计大师康定斯基,就是看中画面中形式的和谐,为构成一个画面的整体,将物象抽象化,找出其中的形式要素互相联系起来,并且服从于整的“完形”。

很多教师都会在最后一个课程给学生安排素描创作练习,这时候学生都比较头疼,无从下手。那为什么会陷入困境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这门课程的前期缺乏对艺术形式法则的教学讲述。当我们分析艺术大师的作品时,除了掌握他们的艺术创作思维外,还需要掌握其创作方法,从而解开他们作品的艺术创作之谜,并将这些形式、方法用到我们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如设计大师蒙德里安,1915年创作出一种以不同节奏的直线构成的作品,预示着素描中的造型表现有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常用正方形、矩形有条不紊地分割空间,组织画面,他终身致力于追求这种比例关系,使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明快庄重、干练而井然有序的韵律感和秩序感,创造空间的问题,创作中艺术上的均衡,其实是一种感受,这种感觉需要不断地在艺术实践中培养的。

四、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

传统素描课程都是靠手绘来完成的,但是很多的创意有时候靠手绘是无法完成的,也有的创意虽然能靠手法完成,但时间需要很多。因此,需要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从目前来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艺术创作更多地体现在科技手段上,电脑工具的使用能体现艺术家的文化素质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宣言》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的审美情趣是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的。”这句经典名言即使到了现在也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我们今天的设计素描课程应该结合现代技术来完成。

五、结论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篇9

课程名称:(1)素描表现(2)设计素描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环境艺术设计

6学分

课程学时:环境艺术设计 96学时

课程安排:一年级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艺术设计教学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系学生的专业升必修课,通过从简至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素描造型与写实能力,学会运用线条、构图、明暗、透视等多种表现因素与表现手段来表现对象。培养学生的造型艺术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思维方法和独特的设计理念能力,为学生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奠定了良好的综合文化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教学以理论教授、实践和示范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正确掌握物体的素描表现方法,能正确理解形体和结构并抓准比例关系,正确把握事物形体和空间虚实的整体关系,能较正确把握明暗调子规律,初步掌握整体的作画方法,提高学生对感性与理性认识事物的综合能力。还要充分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作品欣赏、写生、临摹、创作等一系列方法博取众长。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的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和注重综合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课程名称:(1)素描表现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环境艺术设计

3学分

课程学时:环境艺术设计

48学时 课程安排:一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在研究自然形态中获取深入形态考察和生命机体中的洞察力,使学生全面认识理解设计素描。要求学生积极运用和调动视觉感受。注重研究认识外在与内在的基本方式及画面构架系统。理性的把握节奏、韵律、美感、逐步达到认识——理解——运用——表现。设计素描的自由的综合表现能力、作品主要以具象的方式呈现。自然形态写生解拆和自然形态分析训练:

1、石膏几何体组合写生(传统素描)

2、石膏几何体组合写生(传统素描结合结构素描)

3、静物写生(结构或传统素描)

4、机器零部件、小汽车模型或人物写生(结构素描)

5、机器零部件、建筑管道或人物写生(结构素描)

课程名称:(2)设计素描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环境艺术设计

3学分 课程学时:环境艺术设计

学时 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 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超越对对象表面的简单抄袭、达到主动的认识与创造,并把基础训练有机地同专业设计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全面的创造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理解艺术和设计的关系、掌握具象与抽象造型语言的表现规律,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给环境艺术设计创作提供更多的视觉感受,造型方式和审美观念、作品的具象与抽象两种方式呈现。

1、搜集资料、观看图片或进行写生、查找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2、日常生活用品创造性写生 /动画部分画人物写生

3、形态表现与肌理/动画部分画人物写生

4、空间联想、创意表现

/动画部分画人物写生

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作业,由教研室主任组织3-5名教师组成课程考核小组进行集体评分,并结合学生平时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

五、教材及参考书

材:综合教材。主要包括:素描技法设计与结构、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为艺术设计语言下的造型与素描综合运用。参考书:由任课教师推荐优秀中、西绘画画册、图片和多媒体影像资料。

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

由任课老师拟订教具使用计划并提前教具室准备;教师应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片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材料。

造型基础:

素描兴趣班教学计划 篇10

兴趣班教学计划

本学素描兴趣班重点培训绘画的尖子生.平时让他们进行课后的练习工作,让他们在学习各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能丰富艺术修养.以生为本.着重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为了更好的开展本学期的绘画兴趣小组工作,现将本期工作做以下计划:

一、培养学生的对美术的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画画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打算通过学习让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本期的兴趣小组中不但美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绘画的基本技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二、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实践,打算组织开展一些评比,展现他们的才华,赢得广大师生校友的好评。而更大的就是“美术来源于生活而美化生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美术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的学习。当然,我们前面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参加人员: 对美术学习感兴趣,有特长的学生。

五、内容安排:

1、素描画基本技能。

2、速写基础。周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周:熟悉调整 自由绘画,熟悉学习环境,教师熟悉学生 第三周——第七周:素描基础。学习素描画基础知识,对用笔、设色学习和尝试。方法:石膏几何形练习。

第八周——第十周:静物素描绘画练习。组织学生运用前一周学习的素描基础知识完成作品,注意用笔和形体的表现。方法:临摹、写生。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素描画基础知识 有步骤地通过绘画练习引导学生素描绘画中各种方法、运用线面,黑白灰效果等基础知识。方法:实例教学,边画边学。

第十三周——第十五周:绘画练习辅导学生自己收集素材或创作,对前期所学的素描进行练习,解决学习中不懂的问题。

《素描》课程计划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对于传统教育方式进行修正和弥补的改革。新课程要求各个学科教学应该以重视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重要任务,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

一、传统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左右着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起到一个参与的作用。学生往往是被动受听。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学习中的兴趣和参与度大大降低,使得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热情度也大大降低,整个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表现

(一)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又更加的科学。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往往会存在一些老旧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已经无法适应现在教学的要求,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大大降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许多文章和现在社会生活发展休戚相关,使学生更加愿意主动的去学习。

(二)课堂教学气氛更加的活跃

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更加的频繁,而且教师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做法使得课堂教学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这种教学氛围,为整个课堂教学赢得了更好的教学氛围。

(三)学生的自我学习主动性增强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性逐渐的增强。所谓学习的主动性,指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而不是教师的填鸭式教学的模式。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能力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改进,学生从教我学逐渐变成我要学。

三、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路径

(一)加大力度进行素质教育内容的渗透

小学语文是一个基础性学科教学,它对应各个学科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加大力度进行素质教育内容的渗透,使整个课堂教学以素质教育理念为主要目标。

(二)提高备课的质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备课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观念,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方案的编写等方面进行完善,并注重在课堂活动前对可能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其中在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应遵循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且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具体制定目标过程中应注重阶段性特点,注重突出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在学习《荷花》中,教学目标可设定在词汇书写以及课文朗读的准确性并了解作家所描述的荷花特点等。而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以往完全依托于教学内容的备课方案设计,其极易出现忽视教材的整体性,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完善教学的方式

传统语文教学多集中在某一固定模式或程序中,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现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目标以及课堂教学内容引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以“读读、讲讲”方式运用于课文讲读过程中;以“议议、练练”的方式运用于课文阅读中;以“绘画、改写”的方式应用诗歌教学中。在课堂活动中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方式。同时,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中也提及教学中的游戏法,其具体指为在课堂中引入一定的竞赛、游戏等活动使课堂氛围得以活跃,使学生能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习得语文知识。以《一粒种子》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表演,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表演掌握文章内涵,也因此调动课堂的整体气氛。另外,教学过程中往往涉及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内容,教师应注重改变传统完全依托于考试成绩的方式,需从学生各阶段取得的成绩整体考核,确保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得以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其中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典型,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关于教材内容的音乐、图片以及其他音影音像材料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需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教学的辅助作用方面,若过于追求其使用方式很容易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如在《小石潭记》学习过程中,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内容完全集中在石滩的相关图片中,很难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在利用过程中需遵循实施适度原则,通过板书的配合以及适时的讲解以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避免语文课堂成为多媒体展示课。

参考文献

[1]葛雅慧,王凤霞.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调查报告 [J].甘肃高师学报,2008(01).

[2]武合新.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师眼中的“利”与“弊”[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3]尹新喜. 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品牌,2014(12).

上一篇:公司篇中秋祝福语下一篇:建筑工程技术专科毕业生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