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交流会发言稿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研交流会发言稿(精选7篇)

科研交流会发言稿 篇1

大家好:

邓老师叫我谈谈有关专业设计规划的事情。我恍然间又回到了自己生涯规划前的几年,心中头绪繁多,百位杂陈。我想不从生涯规划设计前讲起,是无法理清生涯规划的作用的。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当中学老师。刚进中学,看见身边的同事桃李满园,油然而生敬意;可是面对高速变化的世界又显得格格不入,我又油然泛起一股悲凉和茫然。我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吗?如果人生在起步的头三年就知道自己的三十年,一眼望尽天涯路,怎会不令人心生惆怅。

可是生活就是这样的东西:刚开始你讨厌他,憎恨他,可是你在其中会慢慢的适应他,甚至会逐渐的依赖他。这样的变化在我身上来的一点都不觉得有趣。当突然发现为理想的生活什么也没有准备,而自己还没有融入已有的生活,但又不得不依赖这种生活的时候,我重重的跌落下来,甚至于整个的卑微到了地底的尘埃之中。晚上下晚自习,看着虎虎生风的学生,望着人尽灯灭黑而高大的教学楼,想想自己的报负和雄心,总忍不住常长长的叹上一声。夫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真的有机会可以做到从头来过吗?一声叹息之余,我多想对刚踏入工作岗位的自己说:其实生活是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充实的生活,或者流于空想中了此残生。可是我遍寻不得过往的自己,他已经淹没在了岁月的长河之中。掐掐的年轮,离三十而立已为不远。我不能免于社会的评价与考量。带着失望、失意、失落,我一头扎进《坛经》、《六灯会要》,希望于此掩埋我内心的波澜与寂寞。

一日同学相聚,有人说:你不觉得你变了吗?我一惊,同学又说:你安静了,但是没了锐气,也可以说老了。我心中大恸。毕业之时,我和同学以“大时代,小岗位,美丽梦想”相共勉。可这是什么时候忘却的呢?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正是有必要梳理一下自己的发展了。可是我无从下手,那时显得颇为消沉。懦怯禁锢人的灵魂,希望使人感受自由。恰逢此时,我有幸参加了邓老师主持领导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与策略”的市级课题研究。在其中,我需要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促使我以理智而非感性的态度来看待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

不论我怎样的剖析我的优劣,我发现从教育科班出身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使我的职业与人生的方向不可能有原则性的修改。心念一定,则体会到了既来之则安之的淡定。等到邓老师将我的教师生涯规划推荐到《南岸教育》上发表的时候,我差数月就到三十岁。拿着变成铅字的文稿,我蓦然发现,所谓三十而立,原来立,就在心中。我所需要的东

西,不在于我所生活的环境,他可以在环境的约束之外,也可以寓于环境之中。而这一切,就只有自己可以触摸得到,感知得到。别人是没有办法可以消磨掉他的,除非你不需要,而将他忘记掉。摆脱他人,回归自我,你的心中有源自自尊的伟大而非凡的力量。在顿悟的那一刻,我如此的激动,以至于不得不来回踱步才能平静下来。我觉得自己又有了勇气去解开未来神秘的面纱。鲁迅说:希望无所谓无,也无所谓有的。其意是:未来可能好,也可能比现在更糟糕。但是经过理性较科学的教师专业生涯规划设计,我想我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但是职业生涯的设计,并不是意味自己必须怎样努力向前或向上。他不过是给自己一个机会,看看自己的工作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而自己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有什么是自己或他人可以做的,什么人可以帮你实现理想。回想当初,我一直求证自己是谁,仿佛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连带起来的重重压力就像大山一样压的人喘不过气来。焦虑,抑郁、害怕走进学校,走进班级。始终走别人的路,结果让自己无路可走。其实在这样的情形中,不知己不知人,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种虚无缥缈,毫无理性的恐惧。科学的专业设计可以使人知己知彼,于可控和不可控之间合理的选择。这样,“-------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绝大多数时候,工作生活中的进展变化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中。有什么比这种内心的安宁来得要幸福的?至少不会因此被工作压垮或者再次迷失在例行公事一般的工作之中。

你决心有多幸福,就会有多幸福。我又一头扎进书中。但这个时候不是逃避,我仿佛看见道路在我的脚下缓缓的展开。由此我总结出工作中的“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抓住历史学,抓住教育学,抓住心理学;以是否有利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是否有利于自我的发展,是否有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作为衡量评价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厘清教学中的三条体系:教材编订的体系,历史学的本身体系,我自身传递知识的教学体系;分清教育的三种价值:社会对教育所要求的价值,学生及家长追求的价值,我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一来,我以国家与社会的要求为先,兼顾学生及自我。从混乱之中寻找简单,从纷争之中寻求和谐。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地实施固然能够提升自己精神和智力上的满意度,从根源上讲还是我职业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而提升了我的职业素养。现在我知道不论外在的负面因素是强加给我的,还是客观存在的,但我的态度将决定我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支持,进而取得怎样的成就。我的心态更开放,态度更灵活。不仅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学习的机会,非正规渠道的同事交流,团队合作,师生互动都是我有效的学习渠道。可谓事事留心皆学问。多样的学习

渠道正好可以弥补单一正规学习渠道的占据大量时间的不足。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再觉得卑微无助,相信自己是独特而有用的,能够多角度的看待事物,更善于掌握和表现积极乐观的情绪。不僵化,不固步自封,对变化充满好奇,保持童心,敢于实践,积极反思。主动积极的迎接未来的挑战,学习前进的动力来自自我的学习求知欲望而非学校的绩效考评压力。尽管我还有那么一点大的理想,但是我都立足与自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尽可能的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平衡点,防止自己变成痴男怨女。当然,职业生涯的规划让我知道,教育的工作是特别需要耐心的,无论是对学生还自我,所以专业的发展不可能做成一个大跃进的东西。

现在,我在进修教育硕士,已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证书,获得英国环境保护团队合作教育培训师资格。从职业规划后的两年中,我获得国家级奖项一个,市级将三个,区级奖三个,发表论文7篇。在学校所做的工作已经远远超出历史教育,兼跨社会综合实践,科技发明创新,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学校团队心理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教育教学科研等等。这一切,是从职业规划设计开始的。

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精神是没有边界的,但你在意识到这一点以前,你是不可能明白的。我们每个人在定义自己使用的方法的时候,都具有局限性。不怨人不知己,而怨不知人也。尽管强者自救,圣者度人。但是在撬起地球以前,你的支点在哪里?这也就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谢谢大家!

重庆11中高勇

科研交流会发言稿 篇2

关键词:交流,新媒体

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承诺开放教育市场。这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化被视为提高中国研究型大学质量的一种策略。随着我国大学的国际化进一步加深, 大学校园里的洋面孔越来越多。各个高校在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宏观战略性问题的同时, 也越来越关注高校中外学生交流这一话题。

以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为例, 每年招有留学生40余人, 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比例为1:9左右, 比例最高的班级可以达到1:6。人文学院自2003年开始施行中外学生同堂上课, 至今已有十年之久。

北京语言大学是典型的外语外贸类院校, 目前我国外语外贸类院校以及一些国际化大学都已经初步具备了中外学生国际性交流的环境和土壤。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交流模式应用已久并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 不足以充分满足中外学生交流的实际需求, 现在, 探讨新媒体网络模式非常必要。

1 运用新媒体促进中外学生学习和科研交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1 第一课堂交流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自2003年开始施行中外学生同堂上课, 至今已有十年之久, 这种模式逐渐的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外国学生普遍中文不佳, 同堂上课中的实际交流效果不够理想。

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 外国留学生在开始本科或者研究生学习之前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中文学习和培训。尽管留学生具有了基本的中文功底, 当专业学习中专业名词过多, 或者在教师授课中方言口音过重的情况下, 留学生仍然存在语言方面的交流障碍, 这严重影响了留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水平。中外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不同, 使得中外学生很难在专业课堂上形成互动。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 严重阻碍了中外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交流。

1.2 第二课堂交流模式存在缺陷和不足

高校的中外学生交流在第二课堂上都表现的非常活跃。从北京十二所高校的调研结果来看, 主要形式有中外学生交流会、外语角、世界文化节、中外歌手大赛、中外新生才艺大赛、中外学生风采大赛以及中外学生篮球赛、足球赛等各类体育比赛等。

不难看出, 目前中外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交流活动仍停留在文体活动层面, 以趣味活动为主。虽然这类活动很受中外学生欢迎, 学生参与率很高, 但是这些活动很少或者可以说几乎不能够为中外学生的专业学习交流提供平台。相较于文化交流, 专业学习层面的交流更佳困难。中外学生要形成专业学习方面的交流, 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需要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都具有主动性, 即主动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寻求共同关心的专业问题, 并愿意在此事上花费时间和精力。然而, 目前本科学生课业压力较大, 中外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交流自觉性不强。

1.3 中外学生分别管理, 学生日常交流渠道不畅通

从北京十二所高校的调研结果来看, 各个高校的中外学生在管理上仍然是分开的, 在大多数学校中中外学生分时段就餐、中外学生分区住宿, 中外学生分学院管理, 这在时间、地域、管理上将中外学生的日常交流渠道生生切断。

1.4 新媒体技术的革命性和不可替代性

目前, 较少有实践及理论将中外学生专业学习交流模式与网络新媒体技术相结合, 较少探讨中外学生专业学习新媒体交流平台的搭建模式。

网络新媒体技术及网络新媒体平台是中外学生普遍喜闻乐见的一种交流方式和平台。并且, 网络新媒体技术及平台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思政建设、基层党建的各个方面,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媒体平台在高校团学工作中发挥作用已久, 今年团中央学校部再次下达《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应用工作的通知》, 来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高校团组织新媒体应用, 促进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应用工作的长效发展。今年十八大学习开始后,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也和主流网络媒体合作, 在新浪网开通了“首都百万师生微党课”来进行十八大的学习。从实践经验来看, 网络新媒体技术在高校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受众, 将传统平台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 搭建新媒体技术平台效果良好。

综上, 思考中外学生专业学习新媒体交流平台的模式与可行性在北语与其他高校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

2 运用新媒体技术促进中外学生学习和科研交流的模式

目前, 应用于高校的新媒体平台, 主要是借助论坛、微博以及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来搭建。学习平台具有专业性与学术性两大特性, 在学习平台的搭建过程中, 要注意促进与发挥学习交流的这两大特性。避免将专业学习平台办成社交类非专业普通平台。

本文在构建新媒体学习交流平台的过程中, 除了注重突出学习交流的专业性与学术性, 也注意通过搭建平台帮助同学将学习结果转化为科研成果, 以期提高中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

2.1 搭建即时通讯平台分享专业学习资料与前沿问题

Qq群、微信群都具有即时通讯、方便交流的特性。通过qq群, 微信群搭建即时通讯平台, 可以即时交流学习资料, 探讨学科学习的前沿问题。

2.2 建立学术论坛, 促进学术成果的交流与发布

学术论坛是纯文字交流论坛, 可以单独架设, 也可以依托高校校园BBS。各个高校的学术论坛可以按照现有学院和专业设置模块。功能上, 该论坛应该具备学术思路与资料交流、学术成果展示与修改、学术成果翻译与学术成果发表辅助等功能。

1) 、学术思路与资料交流功能

“水常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乃发灵光”。中外学生可以将论文的题目、大纲以及开题报告发布到论坛中来寻求帮助。还可以通过论坛, 征求国外的相关材料, 开展跨国比较研究。

例如:新闻系同学选题“新闻媒体的政府监管”, 确定题目和大纲后, 即可发布到论坛中, 研讨这一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还可以在论坛中寻求其他国家“新闻媒体政府监管”的相关制度与材料, 促进国际间相关题材的比较研究。

2) 、学术成果展示与修改功能

中外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课堂作业 (结课后) 、学术论文等发布于学术交流论坛, 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同学可以通过悬赏论坛币的形式, 邀请论坛中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课堂作业和学术论文提出修改意见。

3) 、参考资料与学术成果翻译功能

在学术成果的写作与发表过程中, 都涉及参考材料与学术成果的翻译问题。所以翻译功能可以具体分解为两个功能。

一是参考资料的翻译功能。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在专业学习, 尤其是学术研究过程中, 都会面临参考资料翻译难的问题, 尤其是专业名词的翻译普遍存在不统一、不准确、不精练的问题。

该学术论坛可以提供平台, 通过中外同专业学生互相帮助的模式, 准确、全面的翻译参考资料。这样, 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 可以增加国外一手资料的引用率, 避免二手参考资料在转引过程中发生的以讹传讹问题。

二是学术成果翻译功能。通过论坛, 中国学生可以帮助留学生把外文学术成果翻译成中文学术成果, 留学生可以帮助中国学生把中文学术成果翻译成外文学术成果。有利于促进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交流。

4) 、学术成果发表辅助功能

中外学生, 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面临论文发表难的问题。该学术论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辅助学生发表论文。

一是, 提供中外论文投稿的方式、途径和要求。

不仅仅要包括中国的投稿方式和渠道, 也要包括外国的投稿方式和渠道。不仅仅要包括核心期刊的投稿方式和渠道, 也要包括一般期刊的投稿方式和渠道。

鼓励留学生在中国期刊投稿, 可以增强留学生培养的宣传, 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同时, 鼓励中国学生去国外期刊投稿, 可以把中国的学术成果送出去。当然, 有人会有担忧, 国内的期刊已经这么难发, 何况是国外的期刊。实质上国外的期刊也分等级, 在核心期刊、一级期刊上难发, 而发在小型学术研究期刊上就相对容易。

二是, 鼓励中外学生合作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

笔者设想学术论坛可以提供平台, 将关注同一专业问题的中外学生联系到一起, 就同一问题进行跨国的, 共同研究, 在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将研究成果共同发表。

还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大多数211高校都将国外正式期刊认证为核心期刊, 只要能在国外正式期刊上发表文章, 即可被认证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现在本科生和硕士生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非常难, 所以鼓励中国学生将文章发到国外去, 有利于提高中国学生在考研、就业中的竞争力。

2.3 建立学术视频论坛, 开展“我的一堂课”

相较于纯文字的学术论坛, 学术视频论坛则更侧重通过视频这一新媒体模式进行专业学习的交流。仿照哈佛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的模式, 将网络课堂搬到校园中来, 由同学将自己的专业学习结果与学术成果制成视频, 在学术视频论坛上发布。这一模式相较于纯文字学术论坛, 更具有趣味性和个体展示性。具体来说, 视频论坛的建设可以分三步走:

1) 寻求学术视频论坛搭建的技术支撑

学术视频论坛既可以通过新建网站的方式设立, 也可以借助于youku、土豆、新浪等已有网络视频媒体, 也可以利用学校已有新媒体资源进行开展。

2) 充实视频论坛中中国学生专业学习相关视频

论坛建成后, 首先应该鼓励中国学生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专业学习成果, 转化为视频材料, 鼓励中国学生互相之间通过视频论坛这种新媒体技术平台进行学术交流。

为保障视频论坛的高质量、高水平, 可以请校内的老师共同参与到论坛建设中来。鼓励老师到平台上开展讲座、论坛和研讨。将校内高水平的讲座、论坛视频放到视频论坛中来。

3) 吸引留学生参与到学术视频论坛中来

在论坛初步具备规模, 初步充实完中国学生、老师学术视频资料后, 可以在留学生招生、留学生开学等各个环节进行视频论坛推介。以论坛的高水平、高质量、多科性、全方面的特性和优势吸引留学生。

鼓励留学生发布自己的学术视频, 也鼓励留学生引进、介绍其本国相关问题的理论前沿资料。最终实现中外学生的充分交流

3 搭建中外学生专业学习新媒体交流平台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模式搭建中外学生科研学习新媒体技术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并且具体模式在人力资源和技术手段上都具有可行性。然而, 中外学生科研学习新媒体技术平台的搭建仍然会面临一些问题。

3.1 新媒体平台的监管问题

不论是通过qq群、微博群、飞信群等即时通讯工具搭建的即时交流平台, 还是通过论坛形式搭建的学术论坛和学术视频论坛, 都存在着监管问题。

1) 反华言论及意识形态监管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尹宗利很早就提出, 中国大学在与国外大学合作的过程中需要保护中国文化, 要预防文化殖民主义。放到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中, 这句话仍然适用。

“学术无国界、学者有国籍”, 如何能够做到国际专业知识和学术交流的去意识形态化很难。一旦设立论坛, 首要的是监管国外反华势力通过论坛传播反华言论, 避免国外反华势力通过学术论坛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传播。

2) 学术性监管问题。

学术论坛和学术视频论坛, 都旨在打造科研学习型、学术型论坛。这就需要对论坛中的灌水行为进行监管, 避免学术论坛演化为一般性的社交论坛。

综上, 监管问题是论坛建设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3.2 新媒体平台的受众规模问题

中外学生科研学习交流平台, 离不开中国学生也离不开外国学生。二者在数量上具有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作用。新媒体平台中有众多的中国学生, 有大量的高水平专业学习材料和学术成果, 才能对留学生形成吸引;新媒体平台吸引到足够多的留学生, 才能够实现搭建中外学生科研学习交流平台的本旨。

新媒体平台中有足够多的中外学生参与者, 论坛才能够活起来越做越大。如何做好新媒体学术论坛的推介, 对于论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 保障新媒体平台的受众规模是论坛建设所要面临的发展性问题。

3.3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学生将未发表的学术成果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展示, 必然会面临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如何避免学术抄袭, 是论坛建设所要面临的原则性问题。

4 小结

在我校搭建中外学生专业学习新媒体交流平台具有可行性, 本文探讨的几种模式也具有现实可操作性。面对搭建新媒体交流平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 做好预案, 保障中外学生专业学习新媒体交流平台的健康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强.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外文化交流[J].改革与开放, 2011年, 第20期:30-32页.

[2]章礼霞.性相近, 习相远--对中外跨文化对话与跨文化交流的思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年, 第07期:49-52页.

[3]田正平.大陆学者关于中外教育交流研究的现状[J].复旦教育论坛, 2005年, 06期:21-25页

[4]孙丽娟.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 2009年, 01期:154-159页

科研交流会发言稿 篇3

本刊讯:6月11日上午,国家行政学院隆重地举行了首届科学报告会的开幕式。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李建华出席报告会并讲话,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何家成、周文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文明,党委委员、教务长杨克勤等院领导出席开幕式。

李建华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突出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的研究重点,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国家行政学院的重要职责。国家行政学院成立18年来,一直坚持教学、科研、咨询“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历届领导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全院教研人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进取,取得了一大批有价值、有分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充分发挥了国家行政学院在公共行政理论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作用和政府决策咨询的思想库作用。

据了解,国家行政学院首届科学报告会主要立足学院,以全院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为主体,近百名教学科研一线人员都积极参与了科学报告会的论文准备工作。报告会还邀请了院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报告或点评。首届科学报告会分为总报告会和分报告会,共有60多项涉及政治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治管理、社会管理、文化管理、领导科学、应急管理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经过精心遴选将在会上予以报告和发布。

科研交流会发言稿 篇4

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策划部2012-11-27

一、活动目的1.展示科研成果,提高学院的科研和学术水平。

2.加强内涵建设,对促进我院的科技工作快速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3.提高学生动脑能力,培养科学兴趣。

二、活动主题

科研引领,开拓创新,交流促进,学无止境。

三、活动概述

1. 活动时间:2012年12月27日星期四下午2:00到4:00。

2. 活动地点:3205。

3. 活动对象:医药化工学院学生

4. 主办单位:医药化工学院

5. 承办单位: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四、活动流程

(一)前期:

1.海报、横幅宣传,各班学习委员在班上宣传并挑选10人参加交流会。

2.邀请嘉宾、发言人和主持人。

3.安排拍照及记录交流会人员。

4.提前申请教室,安排并布置会场。

(二)现场流程:

1.2:00主持人宣布交流会开始,并介绍发言人以及现场嘉宾。

2.2:10嘉宾发言结束后,主持人简单介绍第一位发言人的科研成果,并有请第一位发言人上台详细介绍科研成果。

3.2:30嘉宾点评结束后,主持人简单介绍第二位发言人的科研成果,并有请第二位发言人上台详细介绍科研成果。

4.2:50嘉宾点评结束后,主持人简单介绍第三位发言人的科研成果,并有请第三位发言人上台详细介绍科研成果。

5.3:10学生提问发言

6.3:25最后由陈浩老师发言,然后由张伟书记对本次交流会总结。并由主持人宣布交流会结束。

7.3:45全体合影。

(三)后期:

1.安排退场。

2.清理会场卫生。

3.更新微博,并发表新闻稿。

4.召开总结大会,总结此次交流会取得的成果及意

义。

五、注意事项

1.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到场,认真布置会场,检查会场基础设施。

2.通知所有参加交流会的人员按时到场。

3.参加交流会的同学提前准备问题提问。

4.通知发言人提前准备好PPT及视频资料。

学校科研工作经验交流 篇5

我校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教,铸造名师,争创特色”的科研理念,教研并重,以研促教,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教

育部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应用与推广研究》实验学校、自治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教育特色学校。

一、健全机制保障教科研活动

校长室在每学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与总结中,在每一次的学校特色工作经验介绍与交流中,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在教科研常规活动保障基金使用项目中,始终体现着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体现着学校教科研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与政策。

(1)学校成立了科研领导机构,形成以教研组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研究体系和以班主任为主要力量的德育研究群体。每学期举行一次科研报告会、班主任交流会和科组文化板报评比,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科研指导,如广西师范大学黄磷生教授、广西高考研究专家刘振林、北京大学教授王辑慈(王力先生之女)、北京大学教授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辑思(王力先生之子)、中国高考状元研究第一人王盛极等等。

(2)学校建立了一系列促进校本研修开展的制度,制订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师徒结对子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情况反馈制度、这些制度和措施有效地保证校本研修持续、良

性发展。

(3)建立激励机制,保证经费投入,提供重要的教研活动实践与经费保障体。学校每年进行科研先进个人评比,设立“课题研究立项奖(市级及以上)”“学术交流成果奖”“著书立说赞助奖”,重奖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使他们得到应有的回报,享受到科研成功的喜悦。

(4)学校还建立性能优越的校园网,教师办公室实现“室室通”,多媒体教室等设施。

二、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

1.课题过程管理采用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的办法。科研处主动配合课题主管部门做好对立项课题的检查、评估和结题工作;科研处、教研组、课题组实行分层管理,课题组负责人为该课题的责任人,切实加强进度管理。

2.科研处要加强对课题组制定的研究方案、阶段研究计划以及实施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收集课题研究资料和阶段性成果,上报课题主管部门;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课题指导,及时修正和完善课题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相关课题的学习和研讨活动;实施课题档案管理,通报研究动态、进展情况和优秀论文。

3.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逐层向上提交研究报告、研究成果以及成果的自我评价。

4.课题研究中,不得随意更改课题研究负责人,研究方案与计划。若需更改,需由课题负责人申请,经学校同意,报课题批准立项部门审核决定。若未经审核批准,对课题作重大调整或自行终止的,则撤销该项课题。

5.省、市下达重点课题、学校提供的研究经费,应合理使用,做到单独立项、专款专用、实行实效,不得挪作他用,违者按违反财务纪律处理。

三、课题选题申报管理

(一)课题选题

选题总原则:价值、创新、准确、可行

(1)价值:是指所选课题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即该研究预计成果将对教育实践有何理论指导意义,对教育科学理论有何贡献,可对什么问题给出理论上的回答;可解决什么现实问题,为教育实践服务。

(2)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感三新”,即具有时代感,观点新、内容新、角度新。

(3)准确:是指课题限定要准确,找准自己能驾驭的课题。

(4)可行:所选课题具有可操作性,研究者具有驾驭该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二)课题主要来源

1.联系当前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选定课题。

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潮流,国家对课程政策的变化、学校课程决策自主权的下放反映了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从这些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出发,联系当前的教育实际,就不难总结问题,选定课题。如《80/20教育法则的探索与研究》《“一轴两翼”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培养高中生思考力的实践与研究》《新课改下“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等。

2.联系学校办学方向、特色,选定课题

科研交流会发言稿 篇6

市中区第二实验小学教科研交流材料

近几年来,我们从学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重点,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坚持探索教研科研一体化,努力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我们学校近几年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培训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意识

首先,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位。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加强了教师科研思想的建设,把它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之中。学校教科室每个学期对教师进行两次培训,重点加强了教育科研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通过培训,全体老师能充分意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明白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通过教育科研,能真正实现教师的自我提高。通过教科研方法的培训和身边成功案例的展示,大家深刻认识到教科研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现在,我校教师已经能注重从教育教学的实际来发现、研究问题,着眼于自身教育教学素质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围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认真进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随笔,切实提高了全校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

其次,广开学习之路。学校利用各种途径帮助教师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观念,保证科研工作的前沿性、发展性,使我校的教师队伍充满了活力。近几年来,学校教科室每个学期定期举办教科研知识专题讲座,参训教师达200多人次,以最直接的方法大面积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另外学校大胆解放科研思路,请进来,走出去,多种渠道共同进行教师培训。两年内,先后派出近百人次的教师赴省内外参加学术培训和交流,学习前沿理论,用先进的理念武装教师,从而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再次,学校大力实施了校本培训工程,整体提升了教师教科研素质。具体措施有:①案例式反思:让教师讲自己的教育故事,并由此探寻面对学生、面对教学、面对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方法,以实现教师的教育理想。通过长时间这种形式的研究,我校教师已经基本形成即时反思的习惯,教师们的反思有新意、有深度,仅2008年,我校就有多篇教学反思、案例在市区级以上评比中获奖,并有多篇

反思案例在《山东教育》等专业刊物上发表.②沙龙式探究:让思维在对话中渐入佳境。为使校本培训由静态走向动态,由个案走向一般,我校借鉴山东省创新教育课题研究中的“沙龙”形式,通过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加工、改造之后,旗帜鲜明地推出了“沙龙式探究”活动。各个课题组在学校的同一引领下,定期坐在一起,互相汇报,互通有无,共同提高。“沙龙式探究”让我们寻求到了教师参与培训的有效载体,使“参与式培训”由一种理论构想转化为教育培训的现实,以此而生成的思维,形成的理念,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③录像课研讨:把教学的每一刻真实呈现。为了使我们的教育研究能够更直接地作用于课堂,能更直接地指导教学,我校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录像课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录像课研讨的方法是:事先在征得教师同意的前提下,对该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全过程地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进程,然后在专题研讨会上进行播放,充分暴露并展示授课教师的设计意图、思维过程,组织其他教师直接与授课教师对话、研讨,可以就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或相关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也可以从这样一些鲜活的教学实录中抓住教师普遍认为有所欠缺之处进行切磋、探讨,从而使教师的培训工作由单纯的外在说教演化为教师自身的主动建构。仅2008年,我校有4节心理健康录像课在省心理健康录像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另有多节录像课在市区级录像课评比中获奖。④与名师携手:挖掘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几年来,在教师不断的行动研究中涌现出了一批在省、市、区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都有一定的超前性,是校本教师培训的极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实施了“与名师携手,走向成功”活动,如:我校成立了“省教学能手名师工作室”,即“刘立平工作室”,让刘立平老师为指导教师,在全办事处选拔有潜质、爱研究的年轻教师入室学习,在名师的引领下学习理论,研讨教学,旨在通过这些校内名师来达到培训青年教师的目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建立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教研科研是一家,教研科研互相促进,不可分割,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实际中,由于机构的设置问题,教研科研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这也正是教研水平不高,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的瓶颈所在。因此,教育研究要真正推动教学改革,必须走“教研科研一体化”之路。我们认为,要推进教研科研一体化,在工作的总体思路上要分“三步走”:教研出课题,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即要求教研工作要以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作支撑,科研工作要围绕教研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课题和开展研讨活动;教研要着力再现优秀科研成果的前沿观点和创新之处,要有促进优秀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积极措施;教研的重点专题要进行科研立项,适合教学需要的新的科研成果要尽快进入课堂;教研专题与科研项目要尽量捆梆在一起进行,实现和谐发展、互惠双赢。

1.教研“出课题”,重点抓好“五个深入”的工作。

我们认为,教研应该是创造性地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把先进的教学理论,转化为显性的教学行为。教研工作要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自主发展为主体,立足于实践,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制约甚至阻碍质量效益全面提高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只有这样,教研才能为科研提出具有实用性的研究课题。为此,我校着重抓好了“五个深入”:

①校长、教研员、业务教干深入课堂听课,发现问题。目前学校领导和业务教干、教研员事务性的工作太多,往往对课堂教学进行行动研究不够深入,看结果的多,重过程的少,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把握不准。因此,我们提倡校领导要深入第一线,进入课堂听课,掌握老师的教学情况,了解学校教学的整体水平。我校不仅要求校长要深入课堂听课,而且还明确规定了校长每个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正是在深入听课的基础上,徐跃富校长形成的《小学德育生态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被立项为省级普教重点课题,正在开展研究,成效显著。对教研员,我们更有明确的规定,如:教研员每个学期的听课不得少于60节;教研员实行“包点制”,规定每个教研员每个月必须到指定的村级小学推门听课一天;教研员必须兼课;教研员每个学期必须举行一次面向全处的公开课;教研员必须承担课题等等,这些制度的确立保证了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学的密切联系,确保了研究课题与实际教学问题的一致性。

②教研室和教导处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室和教导处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和展示的机会。我们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到外校听课,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但更经常的是开展校内各种教研活动,如进行每周一节研讨课活动,并且我校提倡跨学科听课、议课,及时捕捉学科的教研信息,掌控学科教学问题,提出学科研究方向,把教研主题上升到科研课题,把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

③教研组深入研究学科问题,展示问题。鉴于目前许多教研组的研究流于形式,造成学科教研活动走过场,走形式,没有实效。因此,我们提出,不管学校管理模式如何变化,教研组始终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主力军,只有加大教研组的教研力度,才能快速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求教研组要做到深入研究本组的教学质量问题,提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作为本组研究的方向,确定学科的科研课题,把教研问题上升到科研课题。为此,我们还专门制定了“星级教研组”和“书香办公室”的评选办法,激励教研组内研讨氛围的形成。

④年级组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我们教研员参加过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发现诸多问题,有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只是讨论教学进度,研讨一些教学内容,而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教研计划。因此我们更加重视集体备课工作,要求各年级组以问题研究带动备课活动,使备课活动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把集体备课活动变成课题研究的过程。集体教研活动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等多种活动方式,提高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使教研经验科学化、系统化,同时也推广科研成果,使之在教研活动中加以落实运用。

⑤老师们深入挖掘自己的教研潜能。在校内开展教师个体行动研究,要让教师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学潜能,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学校为促使教师的教研成果上档次,出精品,向教师提以下四点要求:第一,提倡教师写专题总结。将写经验总结改为写专题总结,教师就会有意识、相对集中地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理论,写出来的专题总结会有较高的质量。第二,提倡教师写科研型的教学随笔。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随时记录自己所教学科应予采取的教学策略,并在实践中反复尝试,然后进行提炼、归纳。第三,提倡教师做案例研究。教师从身边的教育、教学的故事中撷取典型的、生动的、对自己有所触动的、对他人有所启迪的教育故事作为案例来进行研究和撰写。第四,提倡教师撰写有深度的反思记录。教师可以从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的预设与实际的差距、对后续教学的启示、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等问题入手写反思记录。高质量的反思记录更好地洞察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实践,揭示自己在实践中所应采用的教育理念。

2.科研“做文章”,做好“四个完善”和“三个一体化”。

有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有了准确的教研定位,有了明确的教研方向,学校的教研工作就会自觉地与学校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教师的教研活动就会主动向科研活动靠拢。教师、教研组在教学教研中发现的问题就以科研课题的形式提出,只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就可以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我们也深深知道,学校科研离开了学校的实际,离开了教师的实际,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科研只有根植于自身的土壤,才有蓬勃向上的发展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四个完善”和“三个一体化”。

(1)切实做好“四个完善”。

①完善科研的选题指导。我校要求教师在选题时一般遵循“小”、“准”、“实”的原则,指导教师从以下三个角度作为选题的切入点:一是在鲜活的教学实践中提取素材,寻找突破点。我们提倡采用“问题课题化”的策略。各教研组在广泛调查、分析、探讨的基础上,确立在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最普遍、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到两个问题,并使“问题课题化”,采用集体或教师自由组合的形式,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和支撑,在教学实践层面上去试行、验证、领悟。二是在现有成功经验中寻找增长点。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或者学校的办学经验,一旦注入科研含量,很容易促成教师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或者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1999年,我校参与了创新教育的研究,提出了“情境探究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十五”期间,我们在“情境探究教学”的研究基础上,把“情境探究教学”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和深化,提出了“生态教学”的思想,其主要理念为:创设的情境自然和谐;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心态自由开放;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这一课题的研究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十一五”规划开始之初,我们在“生态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我校的实际,更近一步地提出了“生态教学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德育特色形成的研究”和“小学德育教育生态化的研究”,现已申报了省级课题,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研究。三是在教学发展中寻找连结点。即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用超前的眼光洞察教学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抢占教学科研的制高点。

②完善科研的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以“省级课题”为龙头,以“市级课题”为两翼,以“区级课题”为前沿指挥点,以“学校教科研小组”为基础的四级科研网络。我校在“十一五”开始之际,申报了“创新教育”课题“小学学科智慧

型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的研究”,在这一龙头的带领下,我们把“智慧型课堂”初步进行细化,分为“语文”、“数学”、“音乐”三个学科,提出了“小学语文大容量整体教学”、“小学数学框架式教学”和“小学音乐诗情画意教学”等三个子课题进行研究。现在“小学音乐诗情画意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成果丰富,于2008年9月顺利结题;“小学语文大容量整体教学”已经申报了市级课题,正在开展研究。

③完善学校的科研机构。在学校内部,我校实现科研层次的“四结合”:一是行政结合,即校长是教育科研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二是教研室、教科室相结合,做好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准备;三是课题组与教研组相结合,实现学科教研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四是课题组成员与全体教师相结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听取课题组外教师的意见,及时公布和推广科研成果,形成人人参与科研的良好局面。

④完善队伍的建设。随着教科研一体化的推进,我校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实现“全员练兵、骨干攻关、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队伍建设目标,建立“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树立典型、系统培养、经验启发、实践锻炼”的培养模式。

(2)努力实现“三个一体化”。

①教研管理和科研管理一体化。学校把教研工作与科研工作联合起来,互通有无,找准二者之间的切入点。

②教学骨干与科研主力的一体化。这是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建设一支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双重骨干教师队伍。

③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的一体化。这是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核心。我们鼓励教师将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作为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把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相关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把解决教学难点、疑点问题与开展教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3.做好科研成果“进课堂”工作。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话准确定位了学校的科研价值取向。过去我们的学校课题研究,只要一结题就万事大吉,几年的科研成果成为一纸空谈,没有得到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没有实现“以科研促发展”的美好愿望。其普遍原因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与教学脱离,与学校实际脱离,因此,成果很难得

以推广。其实教科研本身就是“来之于教,作用于教,回归于教”。那么,实现了教研科研一体化以后,我们的科研成果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扬光大。

我校通过学校的教科研专业刊物《课改参考》、学校网站等为教师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第一,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以校为本的科研成果,更多是带有实践性和体验性,因此更利于推广应用,使科研成果得以开花结果;第二,推广成熟的教研科研方法。在实践教研科研一体化进程中,会总结出许多经验及做法,学校相关部门推广其中成熟的做法,为下一阶段的教科研提供便利。第三推介成功的教科研骨干。通过这样的推广,及时地把课题研究转化为课题成果,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

几年来,我校在过去重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向内部攻坚,整体推进,取得了成效。

自1999年起,我校就承担了省重大课题创新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具体做法是:①强化过程管理,以备课为起点,使情境教学深入课堂。课题组的教师(现在已经推广到全体教师)的备课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质的变化:一是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二是重视问题的设计,三是重视学科特点与创新教育思想的融合。②边实验边总结,以多种形式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近年,省级课题《情境探究教学的理论与模式构建》和《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顺利通过省级鉴定,3篇教学论文、教学实录在省市刊物上发表,由我校老师主编的《活动构建: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一书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道德教育以点带面,形成学校特色。2006年我校以山东省新道德教育课题实验课题开题为契机,旗帜鲜明的提出创建学校德育特色。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和设备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和系统性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和安全教育。2006年学校组织教师申报第四批校级课题,主要以新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对于这批课题学校认真评审,加强过程管理,督促并指导教师扎实开展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基本做到了班班有特色,月月有重点。2008年8月,我校承担的省级课题《基于学科促进学生道德审美研究》通过省专家组的验收,顺利结题。

另外,我校承担的其他各项省级重大课题均开展顺利,成果显著。省级课题《小学社会科学教学评价研究》《音乐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整合研究》《生态化课

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小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国家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实验与研究》均顺利结题。其中一项获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十多项市级课题通过专家鉴定,二十多项区级课题顺利结题。

三、强化激励措施,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教师整体科研意识不强,教科研工作开展不够扎实的情况下,必要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教师正常开展教育研究的根本保障。为引导我校全体教师更好地进入教育研究状态,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使课题研究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保证各级课题的研究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修订完善了“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领导小组”、“课题评审小组”,规定了新的课题管理的办法。为了使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兴趣高涨,我校专门出台了《市中区第二实验小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不仅对教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费用予以承担,而且还对在教育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重奖。为了督促教师规范地进行课题研究,真正让研究落到实处,教科室不仅参与到教师研究的每一步之中,而且还制定了《市中区第二实验小学课题月汇报制度》,规定每个课题每个月定期向教科室汇报本月课题的进展情况,上交课题活动的各种资料。

我们在确保各项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的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科研开展及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且纳入考核之中。对于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根据学校奖励细则进行奖励。

近几年来,获市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有3项,6人被评为市级教育科研先进个人;6部教育教学著作公开出版发行;25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1人次在国家教育部课题教学评比中获得二等奖,19人次在省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奖,7人次在市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17人次在国家、省、市、区举行公开课,近300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

正是由于教科研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促进了我校教师的快速成长。我校现有省级教学能手2人,沂蒙名师1人,临沂市教学能手2人,临沂市教学新秀3人,市中名师2人,市中区教学能手14人,市中区教学新秀12人。

科研交流会发言稿 篇7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体的实力不断增强。作为新闻类别的一种,科技新闻在近些年获得了较长足的发展。不过,与其他新闻类别相比,科技新闻的不足与缺点仍十分明显:一是“过小”,即科技新闻的落脚点往往拘泥于某个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成果,眼界不开阔,仅窥一斑而难尽全局;二是“过专”,科学新闻里常用科学术语、公式来表述科学事物,未将科学语言及时“翻译”成通俗语言,令人对新闻本身费解;三是“过远”,即科学新闻所反映的科技进展常处在实验室阶段,与实际应用尚有距离,难以让人们体会到科学新闻对普通群众生存态的关注。

对上述科技新闻不足,人们提出的改进意见往往是要求媒体替身自身能力,如加大采访力度、选题新颖多样、语言通俗易懂、增加数量种类等等。此类意见拘泥于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媒体环节,过于关注科技新闻的选题、写作、编辑等细节。事实上,在分析科技新闻不足、改进科技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应将科技新闻生产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在关注新闻生产下游环节(包括写作、编辑、刊发)的同时,也要关注该生产的上游环节——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媒体与科技新闻源交往、获取新闻的能力。

科技新闻本身可看作“产品”,它是媒体采集科技界各类动态后凝练而成。我国当前的科学发展主要依靠政府资金的支持,几乎所有的重大科技规划均由政府占主导地位,而科研院所中的科研人员承担着绝大多数国家科研项目、任务。这意味着,政府、科研院所无形中掌握着大量的科技新闻源。于是从某种角度看,当前的诸多科技新闻,可谓科技媒体与政府、科研院所合作的产物——政府了解情况、制定政策,分配资源,监督落实、调整方向,促进科技的发展,研究院所和科研人员落实各种科技项目的实施,而媒体记录报道这一发展进程。这其中,对科学发展各领域了解最深刻的恰恰是身在其中、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科研人员。(从政策把握的角度来看,政府部门,尤其是“科”字口部委、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胜于科研人员,对此本文不作论述,仅集中讨论媒体与科研人员的交流现状。)

科学研究的严谨、细致、高深,使得当前任何媒体的几乎任一科技报道,如果缺乏了专家解释或评议,则缺失了其真实、合理的立足点。于是,改善科技新闻现状,并非单单媒体自身力量所能为,在科技新闻十分依赖专家的现状下,专家对科技新闻的态度与观念直接影响媒体的报道效果。媒体通常所说的一篇新闻稿“七分采访三分写”便说明了新闻报道重在采访,科技报道更是如此,其采访的过程主要是媒体与科研人员打交道的过程。

二、科研人员与媒体存在沟通障碍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科研专家与媒体尚未衔接通畅,前者尚未做好应对媒体的各种准备。

一是科研人员的思维模式不适应媒体运作模式不耦合。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科研人员的思维模式严谨、细致,做事讲究耐心观察、认真推算,做结论讲究证据和数据,用事实说话,用道理服人。与此相反,媒体的运作模式则讲究“快速”、“炒作”,寻求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于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使得科研人员并不习惯与媒体交流,对媒体的“抢”新闻的做法并不认同。在媒体匆忙之下做出的消息发布或是评论判断出现失误之后,又往往使得专家对媒体失去了信任,尤其是其截取专家言论中的部分语句作为新闻爆料而大肆炒作的做法,更引起专家对媒体的反感。

二是科研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应对媒体的采访。不容否认,科研人员面临的各项任务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并且,在相关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之时,科研人员除完成必要的科研项目本职工作外,还要应对申请课题、结题汇报、接受评估、写作论文、指导学生等诸多方面的事务。近些年已出现多例科研人员过劳死,而“科研人员压力大”、“为科研人员减负”的呼声更是不断。在此情况下,如接受媒体采访,则必须花大量时间精心准备,而本来时间就已被各种事务挤占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不愿接受媒体的采访。

三是科研人员尚未具备应对媒体的能力与技巧。从1979到2007年,我国各类媒体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大发展,报纸、电台、电视台、杂志、图书数量的增长率分别达到228.7%、165.7%、655.3%、145.8%、62.2%[1]。在如此迅猛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媒体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同课题,在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等纷纷提升自身应对媒体的能力与技巧之时,科研人员对如何“接待媒体”、“应答媒体”、“引导媒体”等等仍未做好准备。即便少数科研人员经常接受媒体采访,但从全国科研界来看,大部分科研人员在这些能力方面仍有欠缺。

四是科研人员因多方面顾虑而不愿接触媒体。在我国改革的过程中,科研体制机制中的各类弊端或多或少影响着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为了个人及课题组事业的发展,即便科研人员对所在行业的现状与不足有着深刻的体会,但面对媒体的采访需求时,往往避媒体而远至,担心自己的言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科研人员与媒体缺乏交流带来弊端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科研人员与媒体缺乏密切的交流,即便许多科技界的大事、要事(如诺贝尔奖颁发、反对伪科学)出现后,科研人员在媒体上发出的自身的声音也是短暂的,在媒体“新闻快餐”的运作方式下,引起轰动的科技新闻时间很快被受众遗忘。因此,科研人员与媒体缺乏交流既使得一线科研人员的意见没有常规的发表途径,也使得媒体缺乏对科研人员的了解,也难以得知科研人员的切身感受。

于是,在缺乏正常的交流的情况下,一些科技新闻的负面效应渐渐凸显,并给科技新闻造成致命伤害。

一是科学技术是象牙塔中之事。科学技术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与公众的接触程度也不同。在早期近代科技萌芽阶段,科学研究是少数人从事的活动,但在当今,除部分基础研究与外界接触较少外,其发展大多依据人类社会的需求。不过,当前的科技新闻过多地宣传科学技术中科研人员的角色(尤其是其刻苦努力的精神),而较少宣传社会需求对科学的引导,导致公众视科学技术为少数人的象牙塔中之事,造成科技与公众之间的隔阂。事实上,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处处紧密相连,人们生活条件的改进均需科技作为支撑。

二是给公众造成了“科技是万能的”、“科学家神圣化”等错误印象。事实上,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人类带来福祉,也能给人类带来不利。在当前社会中,科学技术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给人类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等危机。但当前的许多科学新闻,往往将着眼点放在一个个科技新进展及给人类带来诸多福利,却很少涉及科技给人类带来负面结果,缺乏《寂静的春天》[2]之类的反思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灾祸的声音。究其原因,往往在于媒体对科技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在缺乏科研人员的评论性话语的情况下,便匆匆将新闻发出,求得炒作效应。此外,媒体往往将某些科研人员像明星一样追逐,认为其话语便是金口玉言,这种追星想象无形中给科研人员的形象带来了负面效应。

三是少数人盗用科学名义,发布假科技新闻。由于科研是少数人的高智商活动,普通公众往往难以辨认一项科研成果的真伪。于是少数人假借科学名义,为自己谋私利的活动套上科学的外衣。比如,一些媒体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竟然公然为一些未经验证的科学理论和广告刊登出来,如“药到病除”、“百分百治愈率”。前段时间广告管理部门清理医学类广告正是媒体自身素质不高、是非不辩的体现。再如,当前某市场报每天公布某某星座的人的当天的运气和幸运数,这种现代迷信披着科学的外衣,把自己标榜成流传数千年、屡次验证的科学理论,而在缺乏真正的科研人员意见的情况下,误导了广大公众。

四、在共同价值引导下,增进媒体与科研人员的交流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研人员与媒体角色不同,但仅仅是分工不同。科研人员在科技战线上完成自己的任务,媒体在新闻报道领域履行自己发布信息和引导舆论的职责。但是,从二者合作的产物——科技新闻来看,它们是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的。大致而言,这些价值取向包括国家富强、创新、公平、正义、诚信、刻苦、勤奋等等。因此,凡是体现这些价值取向的科技新闻,既是媒体所倾心关注、大力宣扬的,同样也是科研人员身体力行、大力呼吁的。从近几年屡屡引起公众所关注的重大科技新闻,如神舟飞船系列、渤海湾发现大油田等等,无一不是因上述价值取向感召的结果。

因此,笔者认为,长久以来被严谨、细致、刻板等观念所笼罩的科研人员,被枯燥、远离日常生活等观念所束缚的科技新闻,以及将“快速”、“炒作”等做法用到科技新闻中的媒体,在上述共同价值的引导下,完全可以互相传递共同的心声,进而增进交流、共促科技新闻的大发展。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已在2006年初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升为国家意志,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有关规划[3]也于同期发布。这些国家层面的行为预示着科学技术在未来数年间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起到重要作用。面对这样的机遇,媒体理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分析自己的利弊因素,盘点自己掌握的资源,有目的、有章法选择科研人员与媒体共同关心的话题,加强与科研人员的沟通。

当然,在更宏观层次上看,虽然科技新闻没必要全部与共同价值相挂钩,但确实有必要研究那些可能与共同价值有关的选题,这些选题往往是增强科研人员与媒体交流以及促进科技新闻发展的突破口。从与共同价值的联系程度来看,以下四类话题值得媒体与科研人员共同探讨。

第一类是国家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当国民素质尚未达到一定水准的情况下,单个科技成果、进展新闻难窥得科技发展全貌,也未必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果将“国富民强”的目标下的科技界承担的使命、分担的任务,向公众做以多角度的解读,可以让公众感知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了解未来数十年科技将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明晰未来我国能源利用、预防疾病、保护环境、防御灾害等宏观层面的大动作及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类是国家最新重量级科技进展。国家重量级科技进展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诸如神舟飞船系列、嫦娥探月工程的报道,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出击邀请专家讲解此类重大科技进展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而此类新闻十分吸引受众收听、收看、阅读。在满足受众需要的趋势下,专家与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原有科技新闻的索然寡味也被祛除,此时的科技新闻备受受众欢迎。

第三类是科技人物事迹。基于科研工作的性质,科技人物在做出杰出贡献之前往往是默默无闻地工作,这其中恰恰体现着被众人所推崇的优秀品质——克己奉公、大公无私、勤奋努力,等等。因此,展示优秀的科技人物,尤其是科技界的小人物的事迹,可很好地展示科研工作原汁原味的状态,打破科研工作不应有的神秘感。

第四类辨析科技之利弊。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其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能源耗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不利后果。因此,辨析科技的长短、利弊,可以为受众了解科学提供另外一扇窗户,在众多媒体宣扬科学带来的好处的同时,窥知科学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有时不免陷入利益之争、带来不利因素。

除上述选题外,有更多的关于科学的话题可为科研人员和媒体搭设沟通的桥梁。引入、运用上述共同价值,虽不能指导所有科技话题、科技新闻,但其可以看作科研人员和媒体共同认同的“普通话”,有了“普通话”就有了深入交流的可能。

从增进科研人员与媒体的交流来促科技新闻,本文仅是略作初探,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相关人士关注。正如科学技术各领域中的理论与方法一样,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相对的,其效果还需要用实践来评判。

参考文献

[1].据《1 979全国年度统计公报》、《2007全国年度统计公报》统计

[2].(美)蕾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 2月.

[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 02 0年)》,新华网,2006年2月9日

[1]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

[2]侯强,刘兵.科学传播的媒体转向[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3年04期.汤书昆.科技传播与当代社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4](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上一篇:人事试用期工作个人总结下一篇:在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