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精选8篇)
环岛公司是香港一家餐饮企业集团,已经在香港经营餐饮业30余年。环岛公司在香港开设了20多家“环岛大酒楼”、“环岛皇宫”等命名的传统奥菜酒楼,环岛公司的酒楼面向中、高档消费者,虽然菜式价格高于一般粤菜酒楼,但其菜式以高质量取胜,生意门庭若市,已经形成了一批忠实的老客户。环岛品牌酒楼已经成为香港传统粤菜的著名品牌,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除了粤菜酒楼外,环岛实业还在香港各地区开设了100余家“环岛“品牌的快餐点。虽然是快餐生意,但其经营模式仍以高质量为主,因此“环岛“就是品牌的快餐店在中式快餐行业取得了领导地位。在香港餐饮界,“环岛“就是品质的标志。
环岛实业的大股东唐小丁已临近退休年龄,其女儿唐莉在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已经在环岛实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唐小丁逐任命唐莉为环岛实业的总经理。唐莉接任后,首先分析了环岛实业餐饮业务现状及市场情况。
按照唐莉的分析,香港目前的年轻人以及中年的中产阶层更崇尚新鲜事物,在餐饮方面不再传统菜。唐莉还发现,环岛实业各酒楼的主要收入平源为各类喜庆筵席,但近几年来很多年轻人婚宴均在场面较为宏大的五星级饭店举行,环岛实业酒楼目前的主要顾客群为中、老年的忠实熟客,顾客群已经开始出现缓慢的萎缩趋势。同时,一些竞争对手模仿环岛实业的高质量、高档次经营模式,对环岛实业的酒楼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同时对其菜式价格产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一些较弱的传统粤菜竞争对手则选择了放弃,退出了传统粤菜市场。
根据唐莉的调查,中式快餐的顾客群主要为午饭时段的各类顾客,以及习惯在外用晚餐的单身人士,用餐人数较为稳定。虽然环岛实业的快餐店在质量方面领先竞争,但其两家主要竞争对手已经开始采用提高质量并降低价格的方式招揽顾客,对环岛实业的快餐站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同时由于各类快餐店的产品差异很小,新的快餐不断出现,因此快餐店竞争日趋激烈。
唐莉将其在硕士课程中学到的生命周期理论与波士顿矩阵结合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矩阵(其中包括“引入期的婴儿产品“等四类),据此分析环岛实业的业务形势。
经过分析后,唐莉认为,为保持并提高盈利能力,环岛实业必须改变企业战略和经营方式。唐莉将其父亲一直采用的稳定型战略变革为成长型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
环岛实业与某银行结成战略联盟,凡使用该银行发行食用卡在丽岛实业的粤菜酒楼结账均可获得9折优惠,另外,对消费满3000元的顾客派发礼券,可于下次用餐时免费获得一碗鱼翅。同时,各酒楼在不同月份推出广东不同地区的传统粤菜专题系列。例如,1月份为顺德菜,2月份为潮州菜,3月份肇庆菜等。各酒楼还按季节和传统节日推出丽岛品牌的粽子,月饼、年糕等,并销售各种调料,供顾客购买回家食用等。
除此之外,环岛实业的酒楼营业区域从中央商业区及富裕住宅区扩大到各大型中产阶层住宅区。为了避免破坏环岛实业一贯的高档形象,所有在中产阶层住宅区新开设的粤菜酒楼均不使用“环岛“名称,而是各自使用不同的名称,如彩云楼、九月花、金月居等。
唐莉同时意识到,年轻人喜欢尝新。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唐莉招聘了一批有相关经验的员工,以不同名称开设了京菜、川菜、上海菜等不同地方风格的酒楼,而且还将菜第拓展到日本菜、韩国菜、越南菜等外国特色餐饮。
在快餐店方面,唐莉在最高档次的商业和办公大楼内开设多家新的高档快餐店,店名不使用“环岛“,而改用“朝九晚五“。与环岛品牌快餐店及其竞争对手的档次不同,这些“朝九晚五“快餐店装修高尚豪华,主要面向高薪白领阶层,销售高质量快餐菜式和健康食品,因此价格偏高。为吸引原顾客群以外的家庭主妇及学生顾客,现有的环岛品牌快餐店还在非繁忙时段推出了各类优惠套餐。
由于酒楼和快餐店数量的快速增加,环岛实业在数量和品种上对食品原料的需求都大幅增加。为了确保稳定的食品原料供应,削弱竞争对手的食品原料供应,唐莉收购了环岛实业的两家主要食品原料供应商。
唐莉上任总经理后不久就推出了上述一系列的战略变革措施,引起了不少在环岛实业追随唐小丁多年的创业元老们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一同向唐小丁表达了对唐莉的作风及其新战略的不满和疑虑,包括:一是环岛实业进入很多新的、不同的地方菜系领域,可能导致环岛实业一贯注重的食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二是开设大量新的酒楼、餐馆和快餐店,对环岛实业的资金链产生巨大的压力,唐莉这些激进的做法,可能导致环岛实业因资金短缺出现倒闭危机。
当唐小丁与唐莉讨论这些创业元老们的不满和疑虑时,唐莉认为这些创业元老们跟不上潮流,只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投拆,而且,唐莉认为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新业务均已经为环岛实业带来了较为丰厚的利润。唐莉因此希望蔡大福和她一样,不要理会这些创业元老们的不满和疑虑,并希望唐小丁支持她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要求:
(1)列示将生命周期理论与波士顿矩阵结合后所得到的新矩阵的四个阶段的名称、特征以及在各个阶段企业所应采取的战略。结合环岛实业的实际情况,分析环岛实业粤菜酒楼和快餐店各自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2)简述稳定型战略的内涵,并简要分析唐小丁采用稳定型战略的原因。
(3)逐一简述成长型战略的具体分类及其内涵。结合唐莉战略变革的具体措施,分析每项具体变革措施所属的成长型战略的具体类型。
(4)分析唐莉的战略变革遭到环岛实业创业元老们反对的主要原因。指出在战略变革开始时唐莉应以何种方式推行变革才能降低或消除变革的阻力。
(5)创业元老们对环岛实业进入新市场和推出新产品的质量产生了怀疑,指出4种唐莉可以选择的保证质量的方法。
(6)创业元老们提出环岛实业可能存在倒闭的风险,如果环岛实业因唐莉的战略变革倒闭,指出环岛实业倒闭的类型,并分析导致其倒闭的可能原因。
一、注意大型案例分析和小型案例分析相结合
大型案例是指某些具有深远影响的会计事件,其发生常常会对会计的发展,甚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比如安然事件暴露了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系统存在的漏洞,会计师事务所经营方式、职业纪律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不足,从而促使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进一步修订会计准则,敦促证监会改进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系统的监督方式。可以看出,这个案例涉及到会计中的许多核心问题,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包含了许多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诸如此类的经典案例,教师应该多设计些课时尽量使学生充分了解和讨论。在大型案例分析课中,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可事先告诉学生将要分析的案例,要求学生通过书籍或者网络查找相关的案例内容及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预先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并寻找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必要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以把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作为期末成绩考核的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会计经典案例可能已经被反复研究过,而研究结果也可能公布在网络上,因此,教师应提醒学生不要直接运用别人的研究成果,要想办法激励学生独立自主思考。考虑到大型案例分析课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较高,特别是需要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所以应安排在学期的中后期进行。
在教学中,大型案例分析如能和最近发生的小型的、相似事件相结合,定会使学生深有感触,效果也会更好。教师怎样把大型案例分析和小型引导性案例分析结合起来使用,是案例研究教学的核心问题。小型案例分析类似于传统教育方式中采用的事例。具体的事例往往比大段大段的说教更具有教育的力量,符合事实的例子更能使复杂的道理简单易懂,应用生动案例,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会计实务的了解。
二、注意单案例分析与多案例分析相结合
单案例分析是指教师在讲授课程中只使用一个案例来说明问题,而多案例分析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个案例来说明或者讲解教学中的问题。显然,多案例分析比单案例分析有更强的说服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多案例分析,当然,要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主线,在主要案例分析完成后,提出其他相似案例作为补充,也可以把其他相似案例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进行分析。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多个案例分析,可以强化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加深对知识的学习。
三、注意引言型案例和分析型案例的区别
教师在选择会计案例时应该注意引言型案例和分析型案例的区别。引言型的案例要有趣味性或者深刻性,或者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场景和事件,但应以创新、深刻的结论引起学生的重视或者兴趣,目的是为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即把学生快速引入到教学的场景中去,而分析型案例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的概念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引入的,在强调一定的趣味性或者深刻性外,更应该注重其实质意义。
四、注意案例选取要与我国的经济环境相结合
会计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近几年来,我国会计学术界与实务界合作开展了会计案例研究,出版了一系列会计实证研究方面的学术著作,但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要系统地用于教学之中尚有一定的距离和难度。所以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选取了哈佛商学院会计案例教材。这些案例虽然在内容上较全面,与理论方法契合严密,形式规范,但毕竟与我国国情有差异,不能满足我国会计案例教学的需要,不利于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无疑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采用以国内的案例为主、以国外的案例为辅的方法。案例选取要紧扣实际,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要反映新的会计法规体系下会计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注意案例选取要紧密联系专业知识
关键词:经济法;案例教学;案例研究
一、问题的提起
经过三十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标志,法学教育界与实务界全面确立了对法学教育目标与方法的共识,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应当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搞好案例教学。
实际上,无论是为了四年级的本科生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需要,还是大部分同学毕业后走向法律实务部门的工作需要,甚至为了让法学院的学生们面对法律咨询、现实中的法律事件,了解当下司法对于案件裁判的基本思路与立场、了解法官解释法律适用法律的基本规则与方法,必然成为法学教育的应有内容,也使得案例教学成为当下之必需。
但问题在于:如何进行以及搞好案例教学?而这又取决于我们为何需要案例教学,也即案例教学的目的何在?
如果说,案例教学只是为了让学生结合实际理解法条与法学原理,则通过寻找一起典型的案例,或者杜撰一起简单的案件,自然能够进行甚至搞好案例教学。不过,这种方法实际上只是“例案教学”而已,是将案件作为一个例子让学生了解,将抽象概括的法条与法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张三、李四之间的行为与关系而已。虽然在法学教育中这种方法是必要的,但在笔者看来,其并非案例教学的全部,更非案例教学的核心与主要内容。
在笔者看来,案例教学的目标应当就是法学教育的全部目标,案例教学应当是法学教育手段与方法中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因此与其他教学方法一样,以“培养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目标。就“经济法学”这一具体的部门实体法课程而言,作为课堂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的目标主要是服务于法学人才培养中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就知识目标而言,不仅要了解经济法各法律部门的主要法律文件及其规范内容,还要了解这些法律规范背后的法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更要了解社会经济生活实践特别是执法与司法实践中对这些法律规范的运用与解释;就能力目标而言,则通过相关的案例教学,培养与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释问题、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着这样的目标定位,本人尝试着在经济法学课程教学中全面引入案例教学的方法,以此寻求改变长期以来国内经济法学教学枯燥乏味与庞杂肤浅的印象。
二、案例教学的展开
1. 问题的发现:类型化案例的搜集与裁判思路矛盾的展开
一直以来,承继大陆法系传统的我国法学教育,往往是从概念、特征的讲解中开始课堂的教学,令学生在被动接受中完成体系化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而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一局面。
例如,在“经济法学”的“经济法总论”部分,经济法主体的内容(经营者、消费者、政府等)完全可以从概念、特征、区别、联系等方面进行讲解,但一者往往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二者也难以训练学生的法律能力。因此,笔者通过梳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相关的案例,整理出两个裁判结论与思路完全相反的指导性案例,展现给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在郑雪峰、陈国青诉江苏省人民医院一案中,鼓楼区法院认为省人民医院不是经营者,因此该案不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在宜昌市妇幼保健院诉宜昌市工商局一案中,宜昌市两级法院均认为妇幼保健院属于经营者,因此能够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
这两个案件共同的问题在于:公立医疗机构是否属于经营者?通过讨论及分析,有关经济法主体的内容得以渐次展开:司法裁判的分歧在于对经营者营利性特征的不同认识;商法层面的营利性要求;竞争法与消费者法对于经营者营利性要求的区别;经济法主体的特殊性。
2. 法条的深化:系列案例的积累与新制度的形成
在有关反不正当竞争法或者经济法的教材中,对于不正当竞争经营者的民事赔偿责任,一般都是针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而展开的。该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对此,教材的一般讲解是:“赔偿额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法,即以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为赔偿额。二是拟定法,即以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得的利润为赔偿额。”[1]然而,只要结合法律实践,学生不难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原告无法确定自己的直接损失,或者也无法举证证明、确定被告的侵权所得,那么原告还能获得赔偿额吗?对此,一般的教材往往避而不谈,或者转而讨论该条法律责任规定所存在的缺陷(如没有规定惩罚性赔偿)。
如果我们搜集整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所公布的有关不正当竞争案件的指导性案例,则会发现大量的案例均使用法院“酌情确定赔偿额”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只要将处理这一赔偿问题的系列案例加以总结梳理,就不难发现司法实务的这一变迁过程与规律:严格适用第20条——没有证据就驳回赔偿的诉讼请求——以商誉损失或广告费用为赔偿额计算依据——借鉴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酌情确定赔偿额[2]。如果向学生讲解或者组织讨论这些案例,则学生们不仅迅速地掌握了司法实践中的制度运作,更能够加深对法律条文、法律漏洞、法律发展规律等问题的理解与认识。endprint
3. 制度的比较:中外案例的比较阅读
在经济法学课程体系中,经济法律责任一直是理论研究、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难点,即在传统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宪政责任以外,是否还可能存在着独特的经济法责任形态与形式。而1993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所规定的“加倍赔偿”被经济法学界诸多教材与学者视为经济法责任的重要形态。无论是从经济法学体系而言,还是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重要制度而言,惩罚性赔偿制度都是课程的重要一项内容。
如果仅从理论学说的介绍与比较而言,自然可以“王海现象”及相关案例为素材,结合《食品安全法》第96条所规定的十倍赔偿制度,针对知假买假者的消费者身份、欺诈的构成、损害的要件、赔偿的基数、赔偿的倍数等展开讲解与讨论。但是,如果能够结合权威性的司法案例,特别是指导案例,对于学生而言,则不仅可以了解司法的最新动态,而且也同样更为直观、深入地了解与研究惩罚性赔偿制度。这两年,最高法院相继发布了两个指导案例,对消法第49条、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运用表明了立场。
第17号指导案例的案情是:原告张莉向合力华通公司购买雪佛兰轿车一辆,合同规定该车为新车。3个月后张莉在汽车保养时发现该车在销售1个月前曾进行过维修,故诉至法院索赔。被告辩称车辆曾经维修的信息已在销售时告知原告(并以优惠价格销售)。法院认为被告证据不足采信,认定被告售车时隐瞒了车辆的瑕疵构成欺诈,故判令退车、还款并增加赔偿原告的损失(即车辆购买款)。其裁判要点是:为家庭生活消费需要购买汽车,发生欺诈纠纷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处理;汽车销售者承诺向消费者出售没有使用或维修过的新车,消费者购买后发现系使用或维修过的汽车,销售者不能证明已履行告知义务且得到消费者认可的,构成销售欺诈,消费者要求销售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加倍赔偿制度,并对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相应的比较,可以在这一问题的讲解,介绍与该指导案例非常类似的美国宝马公司案比较。
1990年,戈尔医生以4万多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宝马轿车,开了9个月以后才发现该轿车的车盖、车身等都曾经被重新喷过漆,遂以被欺诈为由诉至阿拉巴马州的法院。原来该汽车在从德国厂家运送到美国的过程中因遭酸雨而受损,公司遂予以重新喷漆。但北美宝马公司有一项内部政策,如果重新喷漆或修理汽车的费用不超过该车零售价的3%,则该车仍作为新车销售且不告知零售商。因为该车修理的费用只有600多元即不到3%,故戈尔医生未被告知这一信息,这一行为在阿拉巴马州已构成欺诈。陪审团审理时了解到,该车因重新喷漆而贬值10%即4千美元,北美宝马公司在全美国销售了此类汽车(即修理或重新喷漆的费用未超过零售价的3%故向购买者隐瞒了修理信息)共计983辆(其中阿拉巴马州14辆)。在确认宝马公司的欺诈行为后,陪审团裁决被告支付补偿性赔偿金4千元、惩罚性赔偿金400万元。初审法院确认了这一裁决。在上诉审中,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将惩罚性赔偿减为200万,主要原因是认为不能将该州以外的行为计入惩罚性赔偿的计算之中。
该案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后,被认为惩罚性赔偿数额过于巨大而违反了宪法第14修正案的正当程序条款,因此被撤销并发回重审。最高法院还在此案中确立了审查惩罚性赔偿数额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受谴责性程度、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赔偿的比率、惩罚性赔偿与类似行为的相应处罚的比较。针对第二个要素,最高法院认为,本案的200万元惩罚性赔偿是原告实际损害的500倍,也是该州14名购买此类宝马车消费者全部损失的35倍,显然是惊人的,远远超过了最高法院曾经在1991年Pacific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 v. Haslip案中提出的4:1的比率,也超过了最高法院在1993年TXO Production Corp. v. Alliance Resources Corp.案中提出的不能超过10:1的比率。后来,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在重审该案时,将惩罚性赔偿从200万调整为5万元。当然,按照该院Cook大法官的协同意见,应当将惩罚性赔偿金调整为56000元(事实上联邦最高法院在判决中也曾提及这一意见),即该州14起此类宝马汽车欺诈销售案乘以每起4000元的损失。
笔者以为,学生们通过对美国宝马公司案的阅读、分析及与中国案例的比较,相信对于中美两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基本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而且或许还会产生对相关问题继续予以关注、研究的兴趣。
三、案例教学的制约
应当说,法学教育界已经充分认识到法学院的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无论是将案例与法学原理、法律制度相融合,还是专门开设相关部门法的案例讨论课或案例研习课。但是或许人们最为担心的是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第一,学生有时间或者愿意投入精力课前研读案例吗?第二,我国的法律实践能够提供如此丰富、精彩、经典的案例资源吗?第三,我国当前有理想的案例教材吗?
笔者对第一个问题暂不进行讨论,因为这可能会涉及整个教育体制以及社会制度等一系列前提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就法学院教师而言,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我们是否已经开始了我们的工作。
就第二个问题而言,我以为应当不存在障碍。固然,我国法院系统长期以来存在着司法裁判文书不说理的顽疾,纵使《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所公布的案例,也往往重在事实描述、证据罗列,而对于法律论证过程、裁判理由阐述重视不够。但是,我以为,这个问题目前正在转变。例如,在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将近1万字的篇幅,对该案的四个争议焦点(被告行为是否破坏原告软件及其服务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被告是否损害原告商业信誉与商品声誉、被告是否篡改原告产品并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告的损失赔偿额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证,其中大量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网络产品与服务这一新兴领域的解释、适用等新问题。而最高人民法院在该案的二审判决书中,更是在裁判理由中,对于新型商业模式的竞争法评价、行业自律公约与公认商业道德的关系、技术创新自由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界限等问题作了具体的论述,为互联网时代竞争法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endprint
此外,在我国法院系统重视调研、鼓励法官撰写案例分析的传统下,众多法官特别是案件承办法官将他们对于案例的思考、分析以论文的方式发表于《人民司法》、《法律适用》、《人民法院案例选》、《人民法院报》以及各地法院所编印的各种《某某审判》内部出版物上,从而为我们理解法官裁判思路与裁判理由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而就案例资源而言,随着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www.court.gov.cn/zgcpwsw)的建立与运作,在北大法宝、法意等商业数据库的多年开发与运营背景下,加上指导案例发布制度的正常化、《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发布的长期传统、《人民法院案例选》的连续数十年的出版,丰富案例的提供在今天已经不再是案例教学的制约因素。
于是,真正制约案例教学深入有效开展的是理想的案例教材,一本全面系统梳理各部门法经典、重要案例并将其有机融入相关课程与知识体系之中的教材。我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的恢复,至今也才只有36年,期间学界的研究重点在于法律体系的框架建设与制度设计,法学教育的中心也是原理的传授、知识的讲解;司法的重点则在于解决纠纷与适用法律,对裁判理由的详细阐述、对裁判文书的全面公布尚未成为工作的中心。于是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得对案例的研究未能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更遑论对案例的系统整理。而我国司法制度的特殊性,如法院管辖的级别往往取决于案情重大与标的数额、上诉制度中并不存在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区分,从而使最高法院审理裁判的案件并不必然具有判例价值,而基层法院的案件尽管具有特别重大的判例价值却既无被传播研究的可能性,也不具有法律上的判例地位。尽管《最高法院公报》案例发布制度和近年来推行的指导案例发布制度有助于此种状况的改变,但必然具有太大的偶然性而没有司法制度本身的保障。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在开展案例教学中,我们可能只是随机地获取案例(即便是指导案例或公报案例),或者可能只是在某些规则领域可以找到案例,或者所找到的案例不一定具有教学价值与研究意义,于是这样的案例教学可能只是零散的、个别化的,难以真正实现我们所赋予案例教学的期望。
但制度的约束、基础的薄弱不应为今天法学教育者推卸责任的理由,特别是面对法治建设的迫切需求与法律人才培养的现实呼吁,我们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最为基础的工作开始,发挥法学教育界整体的力量,逐渐地推进这一工作。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开展案例研究,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展真正的案例教学。
四、结论与建议
可以说,对于每一个部门法而言,或者对于每一门法学课程而言,当下的我们不可能指望有一本理想的案例教材作依靠进行案例教学。我们只能依靠自己:一是全面搜集法学界和法学教育界对相关领域问题的案例研究,将其整合为自己的教学内容;二是从自己做起,搜集案例进行系统的研究,将其融合进自己的教学过程。
当然,对于内容庞杂的一门课程而言,个人的能力、精力又是有限的,于是我们只能依靠团体,借助集合的效应与系统的力量,获得超越个体的效果:这就是团队的合作。同一专业的同行,根据各自的基础、兴趣,分别就相关领域的案例进行全面的搜集、遴选、梳理、研究,在分工配合的基础上,成就与美国Cases and Materials类似的中国式案例教材。或许这样的工作不一定具有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下的学术价值与地位,但对于探索中国法学的案例教学、中国法学教材的编写模式,主要是对于提高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与效果而言,应当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种明钊主编. 竞争法[M]. 法律出版社1997:350.
[2] 李友根. 论竞争法中的法定赔偿[J]. 中国法学2009(1).
—五年级“因数与倍数”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红星小学 代继文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构建上线一定教学的指导策略,学校数学课题组组织同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研讨。本学期我听了刘老师上“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P12一14,练习二。”一课时,有下面的教学内容。
教学片段一:采用同桌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能想象的就想象,不能想象的才借助小正方形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交流摆法。学生汇报:1×12=12,2×6=12,3×4=1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3是12的因数
12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
12是4的倍数 3和4是12的因数
12是3和4的倍数 ”
简析:教师注重在课堂中指导从理解因数和倍数入手,将阅读教学纳入课堂教学之中。
教学片段二:教师在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后,再让学生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一13的内容:
(1)用因数和倍数说说算式1×12=12,2×6=12的关系。(2)观察因数和倍数的相互关系。
(3)揭示: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要求学生打上着重符号,阅读两篇。)
3..求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2,5,12,15,36。
从这些数中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
学生汇报。(要求学生回答完整。)
师:2和12是36的因数,找1个、2个不难,难就难在把36所有的因数全部找出来,请同学们找出36的所有因数。出示要求:
①可独立完成,也可同桌合作。
②可借助刚才找出12的所有因数的方法。③写出36的所有因数。
④想一想,怎样找才能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几种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
(2)比较喜欢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师:有序思考更能准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完成板书:描述式、集合式。(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
简析:教师在学生对因数、倍数有了理解之后,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如果教师能长期对学生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片段三:在学生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后,指导学生阅读:
(1)3的倍数有:,(怎样 有序地找,有多少个?)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1,2,3,4„„分别乘这个数。(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算算。)
(2)练一练:6的倍数有:——,40以内6的倍数有:——。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让学生阅读三遍并勾画: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师生共同总结,学生阅读 :
(1)因数和倍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2)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应有序思考。
简析:教师在学生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后,抓住“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这个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学片段四:在找36的因数时,学生的答案: 生1:1,2,3,4,9,12,36。
生2:1,36,2,18,3,12,4,9,6。
生3:1,4,2,36,9,3,6,12,18。教师的提问:
1.比较喜欢哪一种答案?为什么?
2.用什么方法找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按顺序一对一对找,一直找到两个因数相差很小或相等为止)
师:对于他们的方法,想不想说点什么?
学生就会明白:从小到大,有规律去找就不会出错了。
师:有序思考更能准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简析:三位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这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教材有关内容理解性阅读几篇,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大大提高。
背景: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感恩意识淡薄、玩世不恭、只图享受、不会做人,漠视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能以善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环境,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他们对父母要求多,替父母分忧少;对老师挑剔多,尊重理解少;对同学关心少,考虑自己多;对社会抱怨多,客观分析少……这些现象,导致孩子们“感恩”意识严重缺失。
做法:针对大部分学生类似以上不良的行为习惯,我在班里进行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品性教育。由于人们的道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构成的,因此,在实施感受恩教育过程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认知层次(引“感恩教育”于主题班会中)
周一班会,我与班委成员组织设计了一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以“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整个活动过程由甲乙两个主持人引领全体学生完成。班会的第一个内容非常感人,它起到了快速烘托气氛、提升感情的作用。王帅同学家庭贫困,开学之初,母亲为了给他凑够学费,累的晕倒在地,当王帅满怀不舍离家时,母亲把手心里攥皱了的几毛钱也递给了她,嘱咐他在学校不要委屈了自己的身体……未等讲完,全体学生随着王帅的泣不成声泪流满面。接下来的歌曲欣赏《懂你》、配乐诗朗诵《妈妈,我的亲娘》、说给父母的心里话等环节,每个学生都表现得身心投入。感受着彭丽媛如泣如诉的《白发亲娘》,主持人用颤抖的声音宣布着活动的尾声:生活中,感恩无边,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都能表达和解释感谢的真谛;感恩无痕,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学会感恩吧!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充满真情,充满爱心,充满温馨!
从学生们的表现可以看出,精心设计的这个班会提高了学生对感恩的认识,达到了提高感恩意识的目的。
二、情感层次(融“感恩教育”于成长反思之中)
学生通过反思成长的历程,写感恩日记,反思回味有恩于己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报恩意识。还通过学唱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爱的奉献》、《父亲》、《懂你》等歌曲,教育学生在得到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去回报爱,给予爱,并感受生命因为有爱而美好,生活因为有爱而幸福。
学生的感恩日记里,记满了对同学、老师、父母的感激与爱。有的学生写到:通过感恩,我懂得了宽容。当我生病时,是我的同学端来了热水,递来了药片,送来了温暖,我不应该时常记恨他们的一时疏忽与过错;还有的学生写到:老师,您对我们严爱有加,让我们知道如何做人,您的爱是细微的。写给父母的感激更是多不胜数,大部分都情真意切、真实感人。
三、实践层次(入“感恩教育”于人心中)
我嘱咐他们在家懂事孝顺,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给长辈洗发洗脚、剪指甲,观察一下父母的手,并写出观后感。我还联系部分家长,要他们配合我的工作,多给孩子创造报恩机会,在生活中尽量创设一种有利于孩子发生感恩行为的环境。通过这些工作来激发学生将感恩意识和感恩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学生把他们的收获写成了日记,交了来与我共享幸福与喜悦。有的说,回家后帮爸爸、妈妈还有奶奶洗了一次脚,还帮他们剪了指甲,奶奶都感动的流泪了;有的说,帮妈妈洗衣、做饭、打扫屋子后,妈妈一个劲的夸她真的长大了。还有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学校里有这么好的老师,有这么好的同学,你一定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与同学亲如姐妹……
这个层次的教育迎来了学生心灵的震憾、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回报,感恩的种子由此在他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效果评析:
1.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这样快乐和幸福,离不开父母、老师、同学、亲朋的帮助,激励他们用一颗感恩的心鞭策自己改掉恶习,用行动来回馈恩人。
2.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实践后,家长们一致反映自己的孩子变懂事了,能干了,勤奋了,会体贴父母了,能帮助家长做家务了,发现他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
某晚,餐厅里来了老老少少一大家子,在祥和的用餐气氛中,我看到老先生不停的小勺翻搅着碗里的稀饭,躲着鸡鸭鱼肉直摇头。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我们饭菜做的不合口味?不对啊,其他客人不正吃的津津有味吗?我灵机一动,到后厨为老先生端上了一盘小菜——榨菜丝。当我将榨菜丝端上桌后,老先生眼前一亮,躲着我不婷的称赞:“小姑娘,你可真细心,能够看出我对咸菜感兴趣,不简单。”老先生的老伴连忙说:“这里的服务跟其他地方的就是不一样,我们没说到的小姑娘都能想到、做到,以后有时间我们要经常到这里来。”“酒店服务无小事”让我们用心服务为客人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发挥我们弱小的力量为酒店树立更好的形象。
出, “今后20年最具吸引力的将是理财”。国内理财市场发展非常快速, 2005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额是2千亿元, 2007年则突破了1万亿元, 2008年银行理财市场以3万多亿的规模震动了整个理财市场, 短短几年时间银行理财已经成为大众理财的方式之一。为了适应理财市场的发展和增加学生就业, 不少高校金融专业近年推出了《理财规划》课程。
《理财规划》是一门新课程, 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现实性非常强的课程,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运用综合理财知识对处于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个人和家庭进行理财规划的能力。因此,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财规划的理论知识, 还要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 现实案例教学应运而生。现实案例教学就是拜现实为师, 以不同阶层和年龄段的真实客户为案例背景, 设计理财方案, 并将方案反馈客户进行真实评估。现实案例教学将可以培养学生对实际商业活动的真实感觉, 锻炼出清楚的理财规划逻辑。因此系统研究现实案例的选取和教学设计,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实案例的选取原则
要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对理财规划的感性认识, 选取合适的现实案例是十分重要的。选取现实案例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以现实为师。
现代社会最普遍的现象, 就是存在众多值得关注的商业现实案例。以现实为师,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实际理财活动的真实感觉, 提高自己在理财方面的认知水平, 而且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理财现象进行直接观察、体验、思考。关注现实的方式多种多样, 既可以置身事外、冷静观察, 还可以切身体会, 比较分析不同的理财人群的行为特点。
2. 参与性。
现实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可以是实际参与或虚拟参与。所谓实际参与, 主要指学生以理财师身份观察体验理财活动, 比如为不同的实际客户群体设计理财方案;而所谓虚拟参与, 即把自己想象成现实理财活动中的特定角色, 比如从客户的角度体会自己面对不同理财方案的感受和反应。
3. 主动性。
案例内容设计必须让学生时时注意、处处留心, 培养他们对理财现象及过程的兴趣。而且, 一旦感知其中到有意义的东西, 就要进一步分析、思考并作出判断。久而久之, 建立对理财本能般的反应, 让注意思考的过程由初期刻意以求变得自然而然、无处不在, 锻炼出清楚的理财商业逻辑。
4. 实证性。
无论是实际参与或虚拟参与的案例, 都要从现在的理财市场背景和真实客户出发, 并据此作出理财决策。理财习惯是有区域特点的, 中国地域广泛, 不同区域间存在收入差距和观念差别, 理财市场情况和案例难免有差异。而现实的案例处在现在的市场背景下, 未来市场的学生就业肯定更多地与现在有关, 从现实中获得的感悟无疑更具有实证性和可靠性。
二、现实案例教学在理财规划课程中的实施
1. 案例教学的准备。
该阶段包含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教师的准备主要有:结合上课内容及教学目的选择好案例, 将客户资料仿真化, 通过设计市场调查、仿真规划、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实训练习, 结合真实案例的分析, 培养学生胜任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一线理财服务岗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学生准备主要包括熟悉并记住案例的主要内容, 确定并列举出本案例分析所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等。
2. 明确案例角色要求。
案例角色要求首先是对客户风险偏好调查及客户资料的收集。小组成员实地操作, 以问卷或拜访方式进行风险偏好的调查并收集客户资料。其次, 学生必须了解理财产品及其风险和收益等个人理财的基础知识, 否则无从对客户进行理财分析和建议。通过明确案例角色要求, 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 并以学习目标为基准, 达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目的。
●邱晓明
3. 案例实际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 设计不同的情境, 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 以学会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与客户沟通的技巧, 从而提升沟通技能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与客户进行沟通的过程中, 引导出个人理财的目标、内容、步骤。在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进行理财规划时, 引入个人理财的相关理论知识, 根据不同偏好的客户提出初步的理财分析和理财建议, 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4. 小组讨论。
一般要求学生按照每组4~6人分成若干小组, 在小组内围绕论题逐一展开讨论, 针对每一问题形成该小组的基本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学生讨论, 应根据自己的观点写出理财规划分析报告, 在报告中提出自己的理财设计方案。
5. 课堂讨论。
小组讨论结束后, 可给每组10~20分钟的时间, 由每组推举一名代表作课堂发言, 阐述案例, 分析问题并提出小组理财方案, 然后其他学生小组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案例, 阐明自己的看法、分析及理财方案。在此过程中, 教师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反应和表现。
6. 案例总结阶段, 教师是总发言人, 讨论结束后, 教师一般都要做简短的总结。
总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讨论情况的总结, 如学生讨论发言是否积极、争论气氛是否热烈、分析与讨论问题是否深入透彻等;二是对案例本身的讨论总结, 还可以针对理财方案的优劣作一个评讲, 将所讲的内容与理论结合起来, 使枯燥无味的课堂讲授重新具有活力。
7. 理财案例教学的成绩评定。
对学生案例分析的成绩评定可以占学生课程总评成绩的50%。成绩评定由课堂表现和案例作业两部分组成, 案例讨论表现50分, 由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以及讨论参与程度等因素来确定。要求学生参加群体评估, 每小组就案例教学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 首先由学生相互评分, 然后是小组之间相互评分, 最后是教师评分。学生按照评价标准, 既作自我评价, 又评价他人。案例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案例分析书面作业和总结的情况来打分。
三、体会与思考
1. 在理财规划课程教学中应大力推广现实案例教学,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对现实观察、感受、思考的习惯, 培养他们对理财的敏感、兴趣。
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现实, 不但自己要经常以现实作为教学内容的范例, 还要将讨论的情况计入成绩考核。培养学生对理财规划的兴趣、素养, 使学生能主动地观察思考, 应当作为教学的基本目的。
2. 现实案例教学可以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一个假定的实习平台, 在这
个平台上, 让学生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前提下, 在“做中学, 学中做”,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之, 把在“做”中学到的个人理财理论与方法再应用于经济社会的理财实践。现实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提高一个金融专业的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缩短培养合格金融人才所需的社会成本。
3. 建立过程反馈系统。
正如确保产品质量的最好方法是防患于未然一样, 确保案例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过程反馈系统, 这样做有利于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沟通, 学生可以对现实案例教学过程的提高不断地提出意见, 教师及时进行一些微调,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文章认为在理财规划课程的教学中, 重视现实案例的应用。将现实案例和理财课程理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理财实践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并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现实案例,理财规划,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练焦.现实案例在经营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 2008 (05)
【关键词】经典案例;小学语文;案例教学
一、精选案例是小学语文案例教学之根本
在小学语文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所选的案例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并确保案例中存在典型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的冲突,从而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作用,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所积累的经验会更加丰富,思路也会更加开阔,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案例还是对现实问题的重要概括,真实性是小学语文案例教学开展的根本前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经验方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思维探究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精选案例时首先就应结合教学目标确定案例内容,其次应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选用、分析和运用过程中来,通过小组学习和个人学习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以经典、真实而又开放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激情与欲望。而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之前精心的搜集案例。
二、案例介绍是小学语文案例教学成功的一半
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对案例进行介绍,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案例介绍过程中,由于语文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学生能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性,所以教师应结合教学的需要对语文案例进行转化,可以转换成文字材料,也可以转换成音视频材料,在介绍过程中,可以利用文字材料介绍案例,也可以通过教师描述介绍案例,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案例的介绍,在介绍过程中,案例的突出情节必须重点介绍,且始终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并针对案例提出相应的问题,且确保所提问题的矛盾性、挑战性和两难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创造热情的激发。因此通过案例的介绍,就为案例教学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案例分析是小学语文案例教学之关键
通过案例介绍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案例教学的应用旨在开拓学生的思维和事业、促进学生想象力、创新力的提升。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就离不开案例的分析。因此,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应确保案例分析的针对性,例如在案例中有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最主要的?案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通过案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如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如此等等。但是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切勿将结果和意见及时提出,而用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加强对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是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通常情况下,学生给案例会提出几种看法:一是对所讨论问题进行反思,与学生之间进行新的交流,利用展示并在同学的评价和建议下得到启发,以更好地解决案例中所提的问题,二是结合案例加强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并得出相应的关系,将自身解决问题的策略与结论提出;三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案例切入点进行确定,并在自由组合的方式与同学进行小组共同学习,利用集体搜集的资料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探究结果。
四、案例揭示是小学案例教学的内化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对案例有一定的认识,有的中肯、有的全面、有的部分甚至偏激。而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在那里分析中的可取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通过案例对教学内容更加了解,是掌握语文学习知识的内化过程,通过对案例结果和意见的揭示,达到释疑解惑和发散思维的目的。
五、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简析案例教学法应用
在进行该文教学时,教师在选择案例时,教师就可以准备有关安徒生及安徒生童话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将小女孩卖火柴的图片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案例介绍过程中,主要就安徒生的朋友要求其为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篇童话。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而进行创作的背景进行了介绍。在案例分析中,提出诸多问题,例如学生通过默读思考能读懂什么?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小女孩为什么会如此悲惨?等等如此问题的提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案例分析欲望。而在案例揭示过程中,首先则通过学生的疑问,在矛盾处进行提出,为什么不敢抽出一根火柴,到不停地擦火柴,直至擦燃一大把火柴,小女孩想的是什么?为什么小女孩死了,作者连用了两个“幸福”,作者想的是什么?其次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谈心中的安徒生:人品、作品。最后鼓励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准备召开“班级读书会──走近安徒生和他的童话”。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