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到村任职半年工作总结(精选9篇)
半年工作总结查阅次数:95次发布人:范文网编辑
推荐阅读:前,第二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时间不长,各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选派 工作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必须切实按照“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 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要求,突...前,第二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时间不长,各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选派
工作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必须切实按照“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 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圆满实 现选派工作的预期目标。
一是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我县合并村工作时间不长,村 两委还大都处在工作的磨合期,包括班子成员思想作风、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建设 在内的很多常规性工作要花大气力去抓。建设好选派村的两委班子,必须首先明 确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明确村两委的工作职责,使村级班子成为团结合作、同心 协力、相互补台的过硬班子。同时,要高度重视选拔培养优秀的继任书记人选,早发现、早培养,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等办法,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得到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认同,确保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中央=号文件的出台无疑给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 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我县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态势给农村 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合并村的工作使村级经济发展的优势更加明显。在 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 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要下功夫带领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引导农民群众进一 步转变思想观念,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村级经济增长 点。要在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集体资产、搞好生产和流通服务等方面做文章,努 力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过程中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和为 民办事的能力。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重视当前发展,也要兼顾长 远发展,多做群众急需的事,多做群众受益的事,多做打基础的事,多做长远效 益的事,避免片面追求政绩的短期行为。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这里强调两点:首先,要在实践中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这里必须把握的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即必须牢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在实践中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经济社
会统筹协调发展。其次,要明确村级经济的发展思路,即加快发展能人经济;加 快发展信用经济;加快发展民本经济。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关 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进 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 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进一步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监 督权。选派干部和选派村班子在开展工作时,要严格按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 要求办事,发挥好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与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 村级组织一道,团结农民群众,齐心协力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促进农 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这里强调两点:首先,村一级组织是农民自治组
织。要把村一级建设成村民自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符合国家法律政策的组 织。其次,要加强对农民的工作。如可以开展村一级创建文明村活动,以农民为 主体,对农民开展评比,不断加快农村文明建设步伐。
四是要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选派干部所担负的责任归结起来,可以说就 是富一村群众,保一村平安。当前,社会治安总体状况是好的,但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稍不留意,就容易发生纠纷、矛盾,尤其是在村以下,村民间、干群间 的矛盾如不及时化解,极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所以,选派干部要把做好群众工作 当作一件重要工作来抓,要深入到群众中去,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倾 听多方面的意见,努力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和保护好广大群众的基本权益,增强 村级组织的向心力和感召力,使广大群众积极主动支持和参与村级经济发展,共 同营造和谐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全市两年来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经验,部署安排下一阶段选派工作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推动选派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刚才,选派干部代表、乡镇党委代表、选派单位代表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工作经验,希望大家认真地向他们学习,更好地做好选派工作。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两年来我市选派工作简要回顾
根
据省委统一部署和要求,2001年7月,我市从市、县区、乡镇三级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中选派了34名同志到当涂县、花山区和雨山区的贫困村和后进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第一书记。两年来,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广大选派干部不畏艰苦、努力工作,全市选派工作紧紧围绕“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锻炼干部”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选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全市形成了领导干部亲自抓、职能部门全力抓、成员单位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市委建立了选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分别联系了1个选派村,并多次深入选派村,了解选派干部工作、生活情况,鼓励和指导选派干部开展好工作。同时,为了帮助支持选派村发展集体经济,经市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市财政设立了8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选派村发展集体经济。今年5月,首批下拨了40万元帮助选派村发展集体经济。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科协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做好各自选派工作。各有关县区委、乡镇党委切实承担起选派工作职责,县区都建立了领导联系选派村制度,每个选派村都有1名县区领导负责联系,2个县区直部门进行帮扶。县区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乡镇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责任,经常深入选派村进行检查指导。各选派干部工作单位,坚持把选派干部所在村作为本单位的联系点,紧密结合单位实际,从生活上、工作上关心,从物资上、资金上扶持。同时,市、县区委组织部、选派办着力在强化对选派干部的管理、培训、指导和考核上下功夫,制定了选派干部管理办法,加大了对选派干部的培训力度,认真做好选派干部的考核工作,积极培育选派干部典型,并经常深入选派村进行检查指导,对组织建设、发展经济、完善制度等方面进行重点指导。
两年来,经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选派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市选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组织得到加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选派干部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和认真组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等,健全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种村级配套组织,优化了班子结构,理顺了村“两委”关系,使大多数村工作步入正规。2002年换届选举后,34个选派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总数208人,较上届减少26人;其中35岁以下的80人,占38.5,较上届增加15.9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的97人,占46.6,较上届增加10.3个百分点;女干部39人,占18.7,较上届也有所增长。选派村普遍健全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女、民兵、计划生育、治保、调解等各种组织,并使活动正常开展起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自选派工作开展两年来,全市34个选派村已培养继任书记人选40名,发展党员7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0名,另有189人向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选派干部在去年底进组入户宣讲党的十六大精神活动中,共进村民组328个,入农户1075户,举办各种讲座46场,听讲人数达3199人。在今年初乡村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中,选派干部共访户2064户,听取群众意见589条,选派干部任职村共制定整改措施265条,已落实整改措施253条,为民办实事321件。
二是经济得到发展,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广大选派干部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村情,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多种形式用好发展资金,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不少选派干部大胆开拓,积极引资、融资,成效较为明显。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全市34个选派干部任职村共实施发展项目46个,已完工项目37个,其中种养殖类项目26个,产品加工类项目11个,除省专项资金外,还吸收、引进地方财政和外来投资430.9万元,已产生效益达314.49万元,其中:增加集体收入61.04万元,增加农民收入236.75万元,增加税收16.7万元。两年来选派村集体总收入达680.6万元,其中新增122.34万元。同时,34个选派村还化解村级债务597.88万元。
三是群众得到实惠,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到村任职后,广大选派干部积极想办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了大量关系群众日常生活的水、电、路等问题,极大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据统计,两年来,我市
选派干部积极争取外来资金,为选派村共修建村级道路134.8公里,开挖疏浚灌溉沟渠54.35公里,开挖当家塘40口,打抗旱机井39眼,修建校舍7280平方米,修建桥涵238个,帮助农户获得小额贷款265.1万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39件。在今年防治“非典”的战斗中,广大选派干部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切实做好任职
村的防治工作,共排查返乡务工人员2458人,发放宣传品50765份,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家庭解决困难135个。
四是制度得到落实,农村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选派村普遍建立和完善了党组织生活制度、村“两委”工作制度、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做到了有章理事,按规矩办事,全面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两年来,我市选派村上访信访次数和治安案件发案率都有大幅下降,33个村的村务公开工作进入了所在乡镇的先进行列,超过半数选派村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整体工作进入了所在乡镇的先进行列。
五是自身受到教育,选派干部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广大选派干部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进步,从过去不适应到逐步适应,从不熟悉农村工作到现在驾驭能力越来越强,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显著提高,与农民群众的感情越发深厚。选派干部普遍感到,两年来学到了许多在原单位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了许多过去从未有的体会,加深了对农村工作的认识,增进了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了适应农村工作的能力。目前,全市选派干部中已有6名同志依法当选或挂任为任职村所在乡镇党委委员、副乡镇长,1名同志提任为选派单位内设机构领导,占选派干部总数的20.6。在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有1名选派干部受到省里表彰,1个选派村党支部受到市里表彰。
二、下一阶段选派工作的主要任务
两年来,我市选派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还只是阶段性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离省委确立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工作开展的不平衡:从选派干部工作状况看,有的选派干部责任心、进取心强一些,有的相对弱一些,有的选派干部能力强一些、工作方法得当,有的相对弱一些;从选派工作内容看,有的选派干部仍然停留在抓常规性事务上,加强组织和发展经济这两个选派工作的重点还不够突出,特别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选派干部在发展经济方面思路不够清、办法不够多、力度不够强,起色不够大;从对选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上看,还有少数乡镇和选派单位对选派工作和选派干部重视不够、指导不力、帮助和支持不够到位,使选派工作成效不够明显。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市的选派工作要紧紧围绕“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锻炼干部”的目标要求来开展,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突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坚持把加快发展、富民强村作为选派工作的第一要务。要把促进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作为选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两个增收”实绩作为检验选派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用足、用好、用活省项目发展资金和最近下拨的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县区和乡镇进一步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指导和督查力度,健全选派干部项目实施情况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搞好跟踪服务,进行分类指导:对项目资金使用好、效益发挥佳的村,要尽可能地加大资金投入,并积极帮助招商引资、融资,力求有更大发展;对项目资金还没有用足或效益发挥不佳的村,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督查,使其尽快收到效益。要通过努力,使所有选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到明年7月份都能增加3万元以上,并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
第二,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解决好“有人办事”的问题。要突出做好选派村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尤其要选准并培养好村党组织继任书记人选,确保选派干部任职期满后,选派村工作有人接、接得上、干得好。要坚持以“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有培养前途”为标准,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作风民主,公道正派,肯干事,能干成事”的人纳入视野进行培养。每个村都要有3-5名后备干部人选,其中2-3名村党组织继任书记人选。要积极为物色的人选搭舞台,通过交任务、压担子、领办发展项目等方式加强培养,使他们创造出工作佳绩,取得群众公认。同时,要大力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建设,尤其要建设一个真正达到“五个好”标准的村党支部。要按照“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要求,加强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保持每个选派村有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并把条件成熟的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坚持按规矩办事的要求,解决好“有章理事”的问题。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管全局、管稳定的东西,我们要本着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来抓。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选派村各项规章制度,给选派村留下一个好的工作程序和规范,并切实做到按章办事,依法治村。避免出现选派工作结束后,选派村工作出现反复。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执行好《安徽省村“两委”工作规则(试行)》,切实理顺村“两委”的关系,规范“两委”工作。并要认真抓好《安徽省村务公开暂行办法》的落实,按照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把选派村建设成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示范村。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村级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有效管理的途径和办法,真正做到通过制度管人管事,按规矩办事。
第四,坚持从严要求的原则,解决好选派干部自身健康成长的问题。培养和造就一批了解农村、熟悉农业、对农民有深厚感情的年轻干部,是选派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省委、省政府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很多待遇是过去下派干部所没有享受过的。因此,广大选派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机遇感,按照“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干成事”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接受考验,成就一番事业。
一要强化学习意识。当前务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最近下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并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同时,要全面学习、理解和掌握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涉农法律法规知识、WTO基本知识以及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等,不断提高为民服务和做好基层工作的本领。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要注意向实践学习,要乐当“小学生”,向当地的基层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向选派干部先进典型学习,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二要强化开拓创新意识。选派村都是贫困村、后进村,面临的困难较多,积累的矛盾不少,发展的任务很重。在这样的村开展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找准并发挥本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其他优势,在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配套经济和劳务经济中,求商机,找契机,争份额,求突破。同时,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占领农村阵地,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
三要强化宗旨意识。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与农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努力把农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一定要善于走群众路线,要在任期内,走访到任职村的每一户,对贫困户和当地能人致富户,要经常走访。通过教育、引导、示范,带领农民共同致富,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党群关系切实改善。
四要强化民主法制意识。广大选派干部要善于团结任职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一道开展工作,善于把自己的想法交给“两委”成员去研究,变成班子的意见;善于把班子的意见交给党员和群众去讨论,变成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切实防止“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要做好任职村工作,不仅要善于说话,更要会做人,堂堂正正,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要带领选派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村里各项规章制度,在全村形成按规矩办事的良好氛围。
第五,加强对选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解决好优化选派工作环境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抓好选派工作是本职、抓不好是不称职、不抓是失职的观念,切实加强对选派工作的领导。县区委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是选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要直接过问,亲自指导。要过问专项资金是否都产生了良好效益,选派干部的困难是否都得到及时解决,抓选派工作的力量是否得到了保证,从而对面上情况和存在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县区要熟悉每个选派干部工作情况,注重做好面上指导工作。要坚持联系、帮扶选派村制度,县区选派村联系领导每月至少要到联系点上指导一次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联系、帮扶选派村情况档案,并报市委组织部和市选派办备案。同时,要将联系、帮扶情况纳入有关干部和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由市、县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负责进行考核,并将选派帮扶工作实绩作为干部奖惩任用的一条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健全科学、完整的选派干部档案,坚持定期对选派干部的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实绩显著的,要大力宣传表彰。对已具备提拔条件的优秀选派干部,要通过在选派单位提任或任职乡镇挂任党政副职等形式解决好职务和职级待遇问题。乡镇要对本地每个选派干部了如指掌,切实做好具体的指导工作,尤其是继续帮助选派干部物色好继任书记人选,落实好培养措施,积极帮助、指导选派干部发展好村级经济,从资金、信息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各选派单位要把支持选派干部工作当作份内的事来抓,帮助选派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为他们创造条件,要特别注重及时为选派干部提供信息发展村级经济,并尽可能地提供资金上的支持。选派工作联系会议成员单位要继续坚持过去好的做法,按照市委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想选派工作,真心实意地抓选派工作。
“精乡壮村”的成功实践
——对*乡实行选派乡干部到村任职制度的调查
南双庙乡辖27个行政村,人口近4万人。2004年8月,该乡从转变乡政府职能、加快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入手,大力推行乡干部到村任职制度,先后选派8名干事、说事、工作有能力、有开创意识、事业心强的年轻干部到农村任
职。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不仅促进了乡政府职能和乡干部作风转变,原创:http:///而且优化了农村基层组织结构,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全乡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一做法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称赞。
(一)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业税的取消,如何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不断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是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为此,南双庙乡党委组成专门调研组,就如何转变乡镇工作职能,工作力量进一步向农村倾斜,深入农村、农户进行广泛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村“两委”班子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战斗力、凝聚力不强,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特别是有的村宗族势力严重,选不出合适人选担任村干部。为解决这一问题,乡党委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选派乡干部到村任职,突破就地取材的选人用人模式,以乡干部文化程度高、政策水平好、开拓意识强、各方面关系和路子较宽等优势弥补村干部素质相对较低、接纳信息和新生事物慢的不足。同时,让一批年轻干部走出乡政府机关,担当农民群众的带头人,既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又为年轻干部锻炼成长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
(二)为使选派干部“派得准、立得住、出成效”,该乡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中青年干部到村任职的意见》专件,明确了指导思想、选派条件、选派程序、监督管理、主要待遇等,在选派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严格选派条件。选派什么样的干部受群众欢迎、哪些村需要配备什么类型的干部,这是做好选派工作的前提。乡党委在选派干部时,注重政治思想素质,注重年龄文化结构,注重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明确提出所选派的干部必须具备5个基本条件:①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国家公务员、机关干部,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年龄及身份条件。③中共党员,大专以上学历。④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和引领农民群众致富的专业技术或一技之长。⑤政治可靠、群众信任、作风过硬、办事公道、勤勉敬业。
二是严格选派程序。选派乡干部到村任职,主要履行下列程序:①个人自荐或组织推荐。干部本人向组织申请或者组织根据干部德能勤绩确定选派对象。②组织考察。采取召集拟派村干部党员代表,进行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拟选派对象的工作情况及廉政建设情况进行考察,取得半数以上赞成票的,正式确定为选派人选。③党委研究。根据考察情况,由党委组织办提请党委会议研究,党委委员逐一明示,提出对拟定干部的意见,取得半数以上党委委员赞成的,方可通过。④任前谈话。对党委研究确定的干部,由政工副书记、组织委员、纪委书记和片长共同进行任前组织谈话和廉政谈话。⑤任前公示。对到村任职的干部进行任前公示,公示期为3天,设置公示箱和公示联系电话,征求多方面意见,增加透明度。⑥实行试用期制度。到村任职干部原则上试用期半年,由组织办会同片长跟踪考察工作情况。
三是严格监督管理。做好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重在强化监督管理。为强化对选派干部的监管工作,该乡主要抓了3个方面。①强化培训。在选派干部到岗之前,乡财政出资组织任职干部到外地学习培训,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在农村的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工作本领。②明确责任。按照全乡发展目标和选派干部所担任的职务,乡党委、政府同每个选派干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尤其是确定了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任职干部有三项主要工作目标,即做到社会秩序稳定,无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案件;经济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全面完成乡下达的计划任务;每年引进项目(或办实事)1项以上,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③严格考核。该乡要求选派干部必须按时参加每周一乡组织的集中学习,有事离岗要履行请假审批手续等。选派干部不仅接受乡党委、政府的管理,而且接受所在村干部和群众的监督。建立健全了选派干部考核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选派干部的工作情况,每半年对选派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议;年终由乡党委组成考核小组,原创:http:///依
据选派干部工作目标和考核办法,按优秀、称职和不称职对选派干部进行考核评定,作为选拔任用和实施奖惩的依据。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一方面,对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实行“三个不变”,即干部身份不变,工作待遇不变,工资发放渠道不变。另一方面,把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作为培养、锻炼、提高干部的重要措施。明确提出“三个优先”,对选派的干部优
先建议组织人事部门列为后备干部,对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建议组织部门提拔使用,对选派的干部优先评优晋资。这样既解除了选派干部的后顾之忧,又激发了选派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南双庙乡选派乡干部到村任职,创新了农村管理体制。尽管运行时间不长,但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基层班子结构。选派的8名到村任职干部不仅年轻有为,文化素质高,而且有专业特长,整体素质较好,为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增添了活力。所派任职村“两委”主要负责同志平均年龄下降了5岁。同时,任职干部到村后,高站位、细谋划,大刀阔斧调整充实两委班子,把有责任心、有能力、群众基础好、有威望的人充实到村班子中来。如李俊生同志于2005年2月份到董庄村任支部书记,他广泛深入群众中走访座谈,充分了解各方面情况后,调整充实村干部4人,董庄村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张爱国同志到姜村任职后,根据该村特殊村情,组织4名认真负责的村民组成村务工作领导小组与原村两委班子共同管理村内事务,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2、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大都思想解放,思路开阔,他们到岗后充分发挥其信息灵、路子广、办法多的优势,根据各村的优势确定了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子。董庄村在乡派干部李俊生同志的带领下,建立了养羊场,目前正在洽谈洋河情缘酒分装和皮毛加工两个项目。张爱国同志利用姜村群众有养殖獭兔的传统优势,成立了养殖协会,推动了该村养殖业的发展。目前,獭兔存栏达17000多只,獭兔养殖专业村已初具规模。
3、进一步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过去乡镇普遍推行的“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做法虽有一定成效,但包村干部对乡镇的决策落实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选派干部到村任职,改变了过去的“传达落实”为“实地落实”,工作时效与质量明显提高。选派干部处在农村一线,直接体察村情、民情和群众疾苦,真抓实干,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乡干部李俊生同志,选派到董庄任支书后,先后投资40余万元,硬化了主街道,并实现了绿化、净化、亮化,修建了村休闲文化广场。该乡女干部王秀芬,选派到该朱村任文书,任职半年多来,她同群众一起努力,多方争跑资金,投资8万元解决了群众吃水难、行路难问题,深受所在村干部群众的好评。选派高进国同志担任简庄村支部书记后,该同志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的问题入手,团结和带领“两委”班子,利用自己思路广、关系多的优势,积极争跑资金50多万元,解决了该村行路难问题。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政策、法制观念较强,加之与村民无宗族、邻里、亲友关系,处理问题公平、公正,干起工作来比较超脱,能够放得开,敢于坚持原则,群众认可度高。到村任职后普遍实行了村务、政务公开,健全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议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特别是加强了村级财务监督,定期公布村内收支帐目,消除了干部群众之间的疑虑,提高了群众对村“两委”班子的信任度。
2012-11-13
三年的实践充分表明,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去经受锻炼、发挥才干、建功立业,实现了个人成长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互利共赢,为如皋市勇当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作出了积极贡献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进服务群众本领。为促进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转型升级,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拓宽干部培养渠道,探索出一条盘活干部人才资源的新路子,如皋市大胆改革育人机制,近三年来,将850多名机关优秀的副科级干部、新任公务员、新招录的高层次人才选派到新农村一线进行任职锻炼,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加强党性修养、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之举
良好的党性修养离不开强烈的群众观念和深厚的群众感情,我们党正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生产实践中与广大人民群众结下深情厚谊的。一味坐在机关大楼里,既提升不了推动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水平,也培养不了对基层群众的深厚感情。通过选派干部到村任职,促使他们扎根基层、直面百姓,感受群众所想所盼,感知百姓期待的目光,主动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而培养起对广大百姓的情谊,在宗旨意识、党性修养进一步提升的同时,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近三年来,我市活跃在新农村建设一线的选派干部,到村后制作了便民服务卡、经常深入五保户、困难群众家中开展送温暖活动,真正做到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他们下到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里的过程中,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与群众打成一片,切实增进 1
了与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他们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树立起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实现组织工作“让党满意、让人民满意”的目标。
提升能力素质、改进作风形象的关键之策
基层是培养干部、锻炼干部、识别干部最好的学校。基层也是社会的缩影,尽管事务繁琐,但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执行。在基层,各项工作需要直接面对群众,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各项工作都需要亲自动手、亲力亲为,这有利于基层干部集思广益、汇聚民意、集聚民智,有利于汲取更多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在科学发展实践中提升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水平。目前,不少年轻干部因工作层面较狭窄,锻炼渠道较为单一,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较少,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相对欠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始终坚持一线育人导向,把年轻干部的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选派他们到村任职。通过耳闻目睹和亲自参与化解这些问题矛盾,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群众工作的能力、攻坚克难的能力和科学发展的本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创新突破和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从而锻造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市的这支选派干部,深入基层,勇于担当,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作为选派工作的中心任务,目前,共流转土地37950亩,兴办项目725个,累计盘活或筹措村集体收入4500万元,他们在全面改善任职村落后面貌的同时,快速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攻坚克难的意志和科学发展的本领。今年换届中,50多名在基层锻炼成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一批优秀年轻的“第一书记”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其中3名同志被提拔为正科职领导干部。
加强基层组织、夯实党建基础的应有之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如何,既取决于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又取决于党组织书记“头雁”作用的发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有了新提高。但对照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的标准,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书记队伍还存在着薄弱环节:有的村书记“发展本领恐慌”,素质不高,“双带”能力不强;有的村级班子不团结、软弱涣散,干群关系紧张;有的村组织管理手段单一,村务管理不民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可以为镇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对农村基层干部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进行渗透;可以推动村级党组织建设,带出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带出一套好的工作机制,迅速提升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我市的这批选派干部到村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激发了党员群众学赶先进、对标找差、转型升级的热情和动力;他们强化党员队伍建设,285名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人被吸收进入党组织;他们理顺村“两委”关系,解决了一些村多年来运转不畅的问题,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他们的积极作为,不仅带来了任职村的变化,更以其突破传统的思路理念,冲击和震撼了全市300多名村党组织书记,以奋力拼搏、勇于争先的精神感染和激励了他们,以骄人业绩和丰硕成果影响和带动了他们,促进全市各村党组织见贤思齐、全力赶超,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强市之要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业、农民。
“十二五”时期,是如皋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的黄金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期。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产业集聚化和城乡一体化四大发展战略,总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面对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难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拓宽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新路子。通过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可以通过他们把更多的资源要素聚焦到薄弱镇、薄弱村,有力推动城市与农村、机关与基层之间的联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让薄弱的镇、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改变面貌,让老百姓享受到城乡统筹发展所带来的实惠,进而把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掘出来,形成“加快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近年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增幅从过去南通的“小六子”、“苏中的苏北”全面跃居南通前列,部分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5亿元,增长13%,增幅连续九年保持南通第一;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由“十五”末全省第28位连续两年跻身南通首位、江北第一、全省八强,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全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十二五”值得关注典范县(市),并被列为省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
农村基层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更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三年的实践充分表明,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去经受锻炼、发挥才干、建功立业,实现了个人成长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互利共赢,为我市勇当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行军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2年5月,按照上级组织要求,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转眼已有两年时间。在区选派办的正确指导和西涧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支持下,率领支村两委一班人,以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制度规范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按照选派工作六句话目标要求,积极进取,认真工作,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现将选派工作总结如下:
1、深入群众走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选派工作的任务是实现“六句话”的目标和要求即: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为此,我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走访工作,与村支两委成员、老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老上访户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制约**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听取他们对村里下一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到陈湾村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后,及时召开村“两委”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并结合村班子现状,明确了工作目标:扎实做好“三资清理”工作,全面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支部活力;切实加强和改进村民主建设。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支部战斗能力
**村党支部共有党小组4个,党员60人。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战斗力的基础,党员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带头人,因此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情况和党员干部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支部力量的发挥。
(一)抓班子建设,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村“两委”班子工作在农村第一线,肩负着贯彻党在农村实行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的重任。因此,到村工作一开始,我就将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放在重点来抓。
一是坚持集中学习。我们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优势,积极认真地学习党的有关理论和十八大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全村党员干部的思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搞好班子团结。班子是否团结,是一个村有没有战斗力、有没有凝聚力、有没有发展前途的重要标志,而一个班子能否和睦相处、形成合力,一把手起关键作用。把“两委”成员的意见集中好,分歧意见统一好,否定意见处理好。在决定村的重大问题时,不先定调子、不急于表态、不急于拍板,充分听取“两委”班子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再作出决策;对班子成员,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求全责备,在工作中敢于给班子成员交任务、压担子,并及时督促检查,严格要求,勇于为班子成员承担责任,为他们大胆干事、安心干事创造条件。让**村的班子力量进一步加强,团结干事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抓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积极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力量。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和发展党员票决制、预审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要求,切实抓好党员发展工作,为村级组织增添年轻活力和发展动力。去年,我村共发展新党员4名,转正2人,培养入党积极份子3人。与此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将年纪轻、学历高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
二是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根据无职党员的能力特长等情况,经党支部研究确定各职位上岗党员,签订《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于年终对无职党员的年度履职情况进行评议。
三是加强党员联系和党员关爱工作。在认真走访了解每个党员的情况同时,每年年底召开一次老党员、老干部座谈会,倾听他们对村一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年的春节对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三、强化制度建设,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好一套符合本村实际、群众认可而又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到村任职以来,我们通过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村务管理工作机制。
(一)坚持民主决策制度。集体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坚持民主决策制度,我们就会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这一点对于我们选派干部来说,尤为重要。一是建立村“两委”工作例会制度。各项工作都通过会议的形式研究确定。为了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工作内容的需要吸收部分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参加,共同商议村级事务。二是严格遵循“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严格按照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程序决策实施,同时对决议和实施结果进行广泛公开。三是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对村级事务进行充分监督。四是制定村干部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值班制度等。从制度上对村干部的行为进行约束,督促村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二)坚持村务、党务公开制度。一是落实专人负责村务公开工作。把事关发展的村务重大事项,如上级拨付的惠农资金,民政部门对弱势群体的照顾情况,本村的资金收支情况等,按照让群众“能看得懂”的原则,实实在在地向村民公开,真正实行阳光操作。二是严格按照要求实行党务公开。对涉及面广或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和热点问题以及党员群众点题要求公开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
(三)坚持民主理财制度。村级财务支出情况是否合理,往往是引发农村各种矛盾的“导火索”,坚持民主理财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结合村里的工作例会,开展村级民主理财,做到“例会必报帐、报帐必例会”。
四、保持农村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对村民教育,丰富村民生活,建立了村民阅览室,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大力开展科技入户活动。二是切实解决群众的焦点问题,搞好村内团结,凝聚人心,保持农村稳定,为村内其它工作的推进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三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重点推进民主管理一事一议及村务、党务公开等工作。四是推进村级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制度,理顺两委关系,形成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确保村级工作运转有序。维护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重视解决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使我的群众工作取得实效。五是推进平安村建设。认真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稳定。
五、强化服务、扎实工作,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到村里任职以来,坚持不断地加强学习,强化执政为民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为村民办实事。
1、本村以种植蔬菜为主,对水利方面需求大。一是加强对各个生产队机站的管理和维护,去年组织群众清理沟渠1200多米,确保村民生产用水能得到及时供应。二是去年旱情较为严重,通过多方沟通联系联系,为**村争取到抗旱经费5万元,较好地完成了村里的抗旱工作。
2、想方设法建设好村里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区发经委,财政局等有关部的支持,去年在七里组通过一事一议项目修建碎石子路420米,有效改善了村民的出行难题。
3、春节期间积极向民政部门争取救助经费10000元,帮助本村的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并安排了13户特困群众和特困党员享受低保补助。
4、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一是落实低保政策93户,五保户3人。二是今年我村涉农补贴有377314元,直补60715元。三是今年我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共有958人,有307人已经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我村参合人数有2079人,其中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参合率100%。
5、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村常年开展优生优育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宣传,定期开展家长学校座谈、辍学儿童排查、防溺水警示教育、六一助学、关爱女孩等活动为我村青少年努力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并为张雨佳、李晓燕、李晓雪3位女孩申请了助学金。
6、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去年帮助村里成立了两个基层组织。一个是成立**蔬菜协会,面向全村农户,为他们提供农业方面的帮助;二是成立**村联合工会,面向全村辖区内的工人,为他们争取权益和帮助,并为6名困难职工申请了生活救助。
六、尽心尽力,确保重点工程顺利进行。
市重点工程世纪大道拓宽的施工,需要从**村四个村民组中征地,为了平稳推进征地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一是村委即时成立征地工作小组,通过各村民组村民会议,选出熟悉村情、有责任心的人员组成了征地工作小组,配合村干部及队长开展摸底工作。细致的摸底调查工作为后期征地补偿费分配方案的出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严把程序关,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征地拆迁是村民的一件大事,为了制定一个合法、有效,既合乎本村实际、便于操作,又能维护最大部分的群众利益的分配方案,我们依据摸底产生的数据,通过召开两委会、党员议事会对方案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完善,整个方案产生过程中,共召开各类会议10多次。三是严格操作、统筹兼顾。为了让村民能尽快拿到土地征收补偿费,落实专人负责签订土地征收补偿协议及发放土地征收补偿费,同时严明发放程序,确保土地征收补偿费发放有序、公开、公正、公平。目前已签订土地征收90亩,发放补偿费270多万元。
为进一步做好选派工作,我将以下面几个方面作为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推进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等将成为下一步工作要点。
二、**村村两委会即将面临换届选举,如何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好事,帮助村民解决困难也将成为下一步工作要点。
三、进一步做好党务、村务公开。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的积极作用,把村中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放心工程。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年,区委组织部下派和两名同志为驻西杨家埠村任职干部,年来,两位驻村干部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派出单位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已任,比较快地适应农村的生活,比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所开展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稳步展开,实现了良好的开局。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深入调查定计划。两位驻村任职干部进村后,稍作安顿,就马上投入工作,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驻村工作的第一步。他们找群众促膝谈心,做好调查摸底和走访看望工作。他们认真落实“三会一走访”,通过召开党员大会、两委联席会议和村民代表座谈会,找村两委干部谈心,挨家挨户走访看望老党员、离职村干部、致富能手和村民等形式,用最快的时间摸清村情,掌握民意。在对村里的自然、社会、人力、教育等各种资源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初步理清了三年的工作思路和近期的工作打算。这些思路紧紧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个字”要求,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二)完善设施夯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西杨家埠村来说,这项工作尤为重要。作为刚刚开始城中村改造的西杨家埠村来说,如何为父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针对这
一问题,驻村干部把改善西杨家埠村基础设施作为增强发展后劲,改变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两名驻村干部在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按照民主、公开原则,确定了三年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并量力而行,分轻重缓急,进行了通村道路硬化、通自然村路面硬化或整修、巷道整治、人饮工程、架设有线电视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为民办事重实效。两名驻村干部都比较注意从大处着眼、小事着手,既谋划大思路,又注意从小事做起、点滴做起,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最急迫的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杨家埠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和潍坊风筝的发祥地及主要产地,也是山东省千里民俗旅游线上的重要景区,而西杨家埠村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两名驻村干部结合这一实际,不断开拓村民的知识面,创新发展思路,端正致富态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注重提升树形象。两名驻村干部们经过年的工作和实践,基本掌握了农村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并且心系农村农民,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树立了良好形象。在驻村期间,两名干部还不断政策加强,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且虚心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增长自己的才干。同时积极改变工作作风,廉洁自律。驻村是一次锻炼,也是一种考验,驻村干部始终能做到建设自我、完善自我。
从城里到农村第一线,从机关到基层,从干部到一个村的主官,驻村干部们并没有退却,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增强了决心。他们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吃苦耐劳,他们一心扑在村里的发展和群众冷暖上。年来,他们做到了思想上“扎根”,工作上“深入”,管理上“科学”,实现了能力上的“提高”,工作成效上的“显著”。驻村干部艰苦奋斗、忘我工作、为民谋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了党员干部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干部群众的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开发区虽然在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时间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要进一步加大为村干实事力度,不但要留下科学的思想,还要留下工作的成果。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城中村”改造与群众利益的矛盾问题。三是要在完善和落实农村制度上狠下功夫。在下步工作中,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基层村干部交流与合作。二是要积极参与任职村的管理工作。三是要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四是积极稳妥地做好旧村改造工作。五是大力招商引资,振兴农村经济,为强村富民做出积极的贡献。
几点建议:一是建议上级组织进一步加大对到村任职干部的关心支持力度,多方位提供工作指导和联系交流。二是建议上级组织进一步协调任职干部所在部门,主动与任职村对接,配合做好强村富民工作。三是建议加强学习交流,外出考察学习,引进先进村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创先争优
强堡垒做先锋”活动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下一阶段,驻村工作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各村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凝聚力量,加大责任,加大动力,加大决心,进一步强化细化措施,抓落实、抓平衡、抓发展,全面完成各项任务。一是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的部署,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列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增强两委班子团结,推进村级民主管理,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把符合条件、年纪较轻、有致富能力的同志吸收到党内。力争使班子结构、能力水平有一个大的改善。二是组织驻村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外出学习考察,进一步帮助下派驻村干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开拓工作视野,学习借鉴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绩和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我开发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杨家埠旅游开发区
作为刚刚走出校门进入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对口,对农村情况不了解,加强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在工作中,一是向领导、村委干部学习,学习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后曹庄包村干部李卫红乡长是一位工作扎实,平易近人,经验丰富的好领导,工作中一遇到难题,我就向她请教,她总是耐心地告诉我应怎样做,对我的工作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帮助;二是向党员、农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学习农业知识。三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利用村里有远程教育的优势,每天收看新闻,加速知识的更新,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涉及“三农”问题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农业专业知识,经常阅读有关“三农”问题的报刊、书籍,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为工作的开展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戒骄戒躁,踏实工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话说的正是农村工作的特点,农村日常工作较为繁琐,在经历了憧憬、彷徨之后,我们迅速地调整心态,克服急躁心理,找准自己的位置,虚心学习,不断求教,掌握农村所特有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期间,我每天跟随计生委干部到村民家中做工作,为村民耐心讲解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督促村民到卫生院做相关手术,通过参与这项工作,使我渐渐熟悉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方法,对村里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到村后不久,新农业合作医疗工作开始进行。我协助本村会计为村民办理合作医疗。这是一项考验人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既要有条不紊迅速地做好手头的工作,又要对村民们提出的有关合作医疗的问题耐心地回答。渐渐地,我与更多的村民熟悉起来,有的村民办完了合作医疗还愿意坐下来跟我们聊聊村里和家里的事,这项工作既使我得到了锻炼,又使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农民。
计划生育迎检期间,我们积极主动配合,投入到迎检工作当中,努力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迎检工作的顺利完成让我将连日来奔波的辛苦忘到了脑后。
【范文网】
三、深入农村,贴近群众
三个月的农村工作,使我们逐步适应了农村的工作环境,逐步实现了从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转变,但同时我也看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今后工作中我要不断完善自己,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服务于社会,今后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农村工作对那我们来说大多是从无到有的尝试,日常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多观察,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是要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服从安排,发挥主动性,抓住机遇,多渠道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写作能力。做好政策的解读者,法律的传播者。提高村民意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之一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
中央已经下达了改进工作作风动员令,工作作风怎样改进才能让人民满意?2010年以来的我省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2012年初,省帮扶办对全省驻村任职工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8万多份,涉及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群众8万多人,在收回的8万多份问卷中,群众对这项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支持率,均在98%以上。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好口碑,无他,就是因为万名“第一书记”把农村、农民、农业当作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他们用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和真心为民的情怀,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干部只要心中装着群众,群众就会认可你、接纳你、赞成你、拥护你、跟你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要想不走过场、取得成效,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像广大驻村任职第一书记那样,把改进作风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把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化、制度化,带着感情、带着任务、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心贴心,一家亲。以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为载体,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为广大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我们的党风政风民风就会焕然一新。
抓班子 带队伍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之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地方的工作能否做好,关键是有没有好的带头人,有没有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我省持续推进选派干部驻村任职第一书记,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是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毋庸讳言,当前,有的地方农村两委班子还存在着软、瘫、散等现象,发展思路不清晰,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带动致富能力较弱,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没有较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 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实际感受。“第一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打基础谋长远,就能留下一支迎难而上、为民谋利的工作队,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得到群众拥护,受到群众欢迎。
实践证明,选派干部驻村任职,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成效明显:
起表率提升战斗力。“第一书记”是省委选派的优秀党员干部,在他们身上,有好的领导作风、好的生活作风、好的学风及清廉之风,把这些优良作风带到基层党组织,展现在群众面前,能起到巨大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抓队伍增强凝聚力。村支书思路清、能力强,村里发展就有新气象。把那些头脑灵活思路清晰的明白人、发展经济为民致富的带头人发展为党员,选配到村级组织里,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谋发展激发创造力。通过党员干部培训、带领群众到先进地区实地考察,积极探讨学习致富之道,常谋发展之策,常为群众着想,能提高两委干部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持续做好“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让更多的“第一书记”成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让更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成熟健全起来,成为团结带领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 发展的坚强核心!
抓发展 帮民富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之三
走出机关、沉到基层,接地气、谋发展、长才干……两年多来,全省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引资金、找项目、促增收、聚民心、帮民富,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能力,推动了农村全面发展。
千难万难,没有发展最难。第一书记的楷模沈浩生前曾反思,为何小岗村“一朝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富裕门”,从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是“最要紧的是凝心聚力求发展”。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农村改革的先行者是这样,对“穷、软、散、乱”的后进村更是如此。
选派第一书记到薄弱村、贫困村任职,是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造福农民群众。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关键一条就是要加快发展。作为“主心骨”、“顶梁柱”,第一书记能否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关乎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发展,是第一书记要尽的第一责任、要抓的第一要务。
穷不生根,富无天生。治穷致富,关键在做。一个领导干部,干不干事、为谁干事、怎么干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吴庄人为啥“现在走路都不一样了”,是因为吴树兰带领他们走上了幸福路,靠发展奠定了底气;庞集村民为何念念不忘好书记周建 奎,是因为他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靠发展甩掉了穷帽子。
建设中原经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让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村、难点村跟上发展步伐,享受发展成果。近年来,驻村任职工作为河南贫困村、难点村发展装上了新“引擎”、带来了新希望,成为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人脉广、政策熟、能力强的优势,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既解决一些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更提高了村集体“造血”功能,实现了下派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良好效应。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是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举措,为我省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坚持不懈做好这项工作,必将使我省农村各项事业焕发新的生机。
谋稳定 促和谐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之四
农村兴,基础牢;农村稳,社会安。我省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作风转变了,联系群众紧密了,维护了农村的稳定,促进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广大农村也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的地方宗族矛盾累积、利益 纠葛交错,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妨碍了经济的发展。谋稳定,促和谐,已经成为农村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我省广大驻村任职干部,规范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畅通了群众合理表达诉求的渠道;察民情、听民意,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疑难问题;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了平安祥和、安居乐业的工作生活环境。这几年,驻村任职干部化矛盾、解纠纷,治理软、弱、散,改变瘫、乱、穷,共计协调解决派驻村民事纠纷5万余件,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选派干部驻村任职,成效显著、经验宝贵,值得我们总结与借鉴:
要当好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防线”。“第一书记不简单,一朝化解十年怨”,这是百姓对第一书记的由衷称赞。要赢得这样的评价,只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扑下来,扎进去,心与群众贴在一块,情与群众融在一起,劲与群众合在一处,才能成为维护农村和谐的“中流砥柱”。
要胸怀公心、公道办事。很多驻村干部,从沈浩到周建奎再到吴树兰,都是秉公心、存公德,心底无私,一心为公。越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越需要办事公平、处事公正,这样才能化解矛盾、打开局面,才能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要摆正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稳定是前提,发展是保障,只有 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才能高扬发展之帆;农村越发展,农民越富足,越容易理顺关系,越利于社会稳定。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为广大农村注入了和谐因子,为农村发展打开了崭新局面,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增才干 转作风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之五
广大驻村任职干部在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加深了对农村的了解、增进了与农民的感情,在推动发展的实践中提高了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转变了工作作风。
“到基层锻炼、从一线选拔”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总书记指出,在实践中锻炼、考验和提高干部,始终是培养年轻干部的一个基本途径,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去,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
基层实践是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基层任务重、困难多,让年轻干部到改革发展第一线摸爬滚打,融入群众当中,深入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身边人学习、向实践学习,有利于促进年轻干部尽快成长成才。实践证明,凡是在基层实践中锻炼过的 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基层实践是锤炼干部的“磨刀石”。越是条件艰苦、困难较多,越能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和作风。驻村任职干部远离城市来到农村,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承担责任、不怕耽误自己,艰苦的驻村任职生活让他们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磨炼了意志。驻村任职三年,是付出和奉献,也是磨砺和收获。
基层实践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基层实践是火热的熔炉、生动的课堂,是干部了解省情社情民情的最佳途径。识别干部队伍中的“千里马”,把其放到基层实践中“遛一遛”,才能更真切地看出谁在大是大非前党性更坚定、在艰苦环境中意志更坚强、在处理问题上能力更突出。
一、充分认识深远意义,进一步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这一决策的实施,胡锦涛和、李源潮同志曾几十次作出重要指示。市委高度重视选聘工作,市委许宁书记经常过问大学生“村官”工作,多次听取工作汇报,要求加强正面引导,帮助解决困难,严格教育管理,关注健康成长。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更加说明,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第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才能、有志向的人才。在座的各位“村官”,能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充实农村干部队伍,为农村输送新鲜血液,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第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造就党政后备干部队伍的战略举措。农村是大学生了解国情、熟悉社会的好课堂,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我们选聘大学生到村工作,帮助农村,发展农村,服务农村,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年轻的大学生了解基层,从参加工作起就建立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担当大任。
第三,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当代大学生立志成才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上的许多精英都是当年的“下放知青”或“回乡知青”,现在我们各个层次领导干部中,很多人都有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的经历。我们把大批高校毕业生推向农村第一线,在基层工作中展示改革创新的时代风貌,这对于你们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锻炼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希望大家认清意义,明确责任,担负起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
20xx年3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至今已选聘了3批,今年选聘的800人已经全部到岗工作,全市在职大学生“村官”达到1327人。总的看,我们这项工作起步良好、进展顺利,受到了基层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是社会各界思想上形成了共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作用情况,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县区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管理和考核,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关注、关爱大学生“村官”的良好氛围。今年10月,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加强选聘大学生管理,落实以争做“四员”为基础、鼓励创业为重点、优者重用为方向的管理机制。各县区真正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党政后备人才来培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来使用,严格按照省、市委要求为大学生“村官”落实工作生活补贴、一次性安置费以及各种保险等待遇,赤城县、康保县、张北县等12个县区克服财政困难,积极为选聘大学生落实事业编制,落实全额事业编制和乡镇事业编制人数达117人,占前两批选聘总数的22.2%。在基层,有的乡镇为大学生“村官”购置了床、被褥、炊具等生活必备品,有的村为大学生“村官”配备了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较好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刚才,大家的发言中也提到了自己的创业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帮扶,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和厚爱。
二是教育管理制度日渐规范。20xx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选聘大学生到基层任职的实施办法》、《关于选聘大学生到基层任职的管理办法(试行)》、《关于鼓励选聘大学生参与全民创业的意见》等5个文件,对大学生“村官”提出了“四员”的要求,即发挥好“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的作用,各县区根据本地实际,配套建立了联系走访、专题报告、岗位调整、自我管理等制度,实行目标管理,纳入选聘大学生年度考核,这一做法受到了中组部李源潮部长的充分肯定。全市选聘工作基本形成了集选聘、培养、使用、考核、激励于一体的制度体系,成为大学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有力保障。
三是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肩负组织上的殷切期望,怀着为基层服务的满腔热情,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当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站点管理员。有的带头上项目、做示范,为发展农业、致富农民贡献了力量;有的运用所学知识,主动给农民提供致富信息;有的带头传播科技知识,推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有的在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奥运国庆安保等急难险重岗位上经受了磨炼;有的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各项工作的生力军。截至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官”有3名当选村党支部书记、1名当选村委会主任,131名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2名大学生“村官”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4名考上了市县公务员,6名考上了事业编制。今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就我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专门作出批示,对我们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做法给予肯定,《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对我市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实践充分证明,当代大学生在基层是大有作为的。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战略意义,把它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
二、加强实践锻炼,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成长成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培养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但归根到底,唱主角的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市委对大家寄予重托,农民群众对大家寄予厚望,大家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拼搏,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年多的“村官”经历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此,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1、越是身处基层,越要志存高远。与现代城市相比,农村的工作、生活环境还有很大差距,有的大学生因此不愿到农村去,认为到农村没有前途,浪费青春。但从农村实际来看,历史实践证明,农村是一个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大学生在农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培养和选拔干部的重要途径。、、李源潮等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年就是下放知青,当过“村官”,现在我们各个层次领导干部中,很多人也都有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的经历。作为大学生“村官”,就要理解党组织的期望,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抓住磨炼成长的机遇,志存高远、放眼未来,做一个既目光高远、胸怀宽广,又脚踏实地、勤学苦干的称职“村官”。
2、越是工作繁忙,越要加强学习。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学习抓得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大家长期工作在“三农”一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任务繁重而复杂,经济发展、邻里纠纷、社会治安、访贫问苦等工作,都需要大家去做,的的确确非常辛苦。工作越忙越是要加强学习,不能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是佼佼者,就不需要再学习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积累新知识,增强新本领,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进步奠定根基。当前,我市农村正在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希望大家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争当学习宣讲的理论宣传员、调研问计的民情收集员、沟通协调的工作联络员和带头实践的便民服务员,努力成为推动学习实践活动的骨干力量。
【选派到村任职半年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09-15
到村任职大学生先进事迹材料10-20
大学生村官选聘到村任职实践心得07-16
到村挂职锻炼总结06-29
教师任职期满个人总结06-25
任职以来的工作总结07-04
教师任职期满工作总结09-19
校长任职资格远程培训总结06-17
中学一级教师任职工作总结07-11
成本经理工作职责任职要求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