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之万年历(共8篇)
还记得那座古韵悠悠的小桥么?我记得,我们记得,我们这一群嘻嘻哈哈的小孩、一伙年少天真的伙伴、一群朝夕相处的同窗记得。我们曾同行,带着真诚,怀着希冀,揣着梦想,走过风雨中的古桥,走过艳阳下的古桥。
几丛青苔,几棵小草,抑或是几粒小螺,悠然展示着小桥的殷实和安宁。走过前人屐履磨润得青石板路,足音空跫,当是现实与历史相互碰撞的回声……
古桥的学名叫万年桥,我称她友情之桥。它曾陪伴我们走过幼稚,走过童真,走向靓丽的花季。
古老的徽州文化造就了你,座座嶙峋的牌坊托举着你,细细柔柔的炊烟笼罩着你,双双深情的明眸挂念着你。啊!亲情之桥——友情之桥,纯洁的色彩,矫健而有不失优雅的身姿,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缕春风,一抹阳光……aigainiyipian
一架海格力斯军用运输机搁浅在冰面上, 它的雪橇冻在了雪里, 无法起飞。就刚才, 这架飞机放下了图拉兹克和其他12名工作人员, 还有大约4.5吨重的装备。这些人来到这里, 为的是探索地球上未经探索的最后一块疆域。这片看似平坦的雪原之下, 堆积着近800米厚的坚冰, 而在这厚厚的冰层之下, 还隐匿着一方人类从未寓目的神秘湖泊。图拉兹克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来到此地, 就是为了探索这片与世隔绝的水体——“威兰斯冰下湖” (Whillans) 。为此, 他已经等待了足足6年。
现在, 看着海格力斯第二次尝试起飞, 图拉兹克不禁担忧起来。此次飞行的任务是将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和设备送到冰面之上, 它接着还要飞个来回, 去搭载其余的人员和物资。一旦被困, 就无法将他们准时运到了。
海格力斯的4个螺旋桨呼啸着, 卷起一阵雪花。但飞机还是纹丝未动。
4个男人正在海格力斯的雪橇周围铲雪, 想要帮它脱困。这只冷血的蝴蝶只能在冰面上逗留片刻, 引擎熄火的时间超过几分钟, 它或许就无法再次启动了。
威兰斯湖或许已经有几十万年不见天日了, 当天在雪原上降落的图拉兹克等人却想看看冰层底下的景象。他们计划凿穿冰层到达湖面, 采集湖水和湖泥的样本。他们还要将一台摄像机缒入湖中, 在那里寻找可能存在的生命的踪迹。
那一天是2013年1月17日, 冰层下的湖泊仍是个谜。研究者用雷达扫描, 从卫星上投下激光, 在冰上的浅坑埋下炸药, 并记下爆炸的震波, 种种喧嚣过后, 仍然只拼凑出了威兰斯湖的一片剪影。
对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而言, 探索这片低调的湖泊是研究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地球上的陆地, 有10%还封锁在冰川之下, 是人类从未涉足的领域。探索冰川下的湖泊, 有助于回答许多重大问题, 比如全球变暖是否会加速南极冰川的消退。对威兰斯湖取样, 还有望为太阳系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活动的问题提供线索。
到达湖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此前, 已经有一支拖车队伍从南极沿海的麦克默多站出发, 拖着重达540吨的钻探设备跋涉近1000千米, 来到了湖泊上方。由于设备先要在麦克默多站测试, 恶劣的天气又延误了运输, 因此考察队的时间十分紧迫。钻探开始之前, 南极的夏天已近尾声, 可以工作的条件也即将消失。计算下来, 给考察队的时间也就14天而已。几天前
图拉兹克就说过, 在南极的这个地区开展研究, “常像是打壕沟战”, 先在冰面上挖掘, 继而一连工作几个月, 然而目前的形势, “更像在打闪电战”。
图拉兹克一边思索, 一边看着海格力斯第3次发动了引擎。随着机身一阵抖动, 雪橇松动了。57吨重的飞机笨重地向前挪动, 在简易跑道上前后移动——这个动作能够燃烧数千千克燃料, 从而减轻飞机的负重。
当海格力斯在简易跑道上第4次艰难滑行, 装在它两侧的8个固体染料火箭点火, 将机身抬上了天空。
图拉兹克叹一口气, 如释重负。考察队的目标已经近在眼前, 就在脚下800米的地方。然而, 飞机起飞时的波折已经预示,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 即便是看似简单的任务, 比如在冰面上溶出一个洞口, 都会遇到重重阻碍。
探索之路
威兰斯湖的故事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人们都把南极冰原看作是亘古如此、永恒不变的。有科学家甚至建议, 将核废料永久储存在这些冰川之中。
但是到了20世纪下半叶, 因为一种叫做“探冰雷达” (icepenetrating radar) 的新技术, 科学家得以看穿厚厚的冰层。他们发现, 冰层下面埋藏着整条整条的山脉, 其中的一些高达2700米。上世纪从60年代后期到整个70年代, 海格力斯运输机搭载俯瞰雷达, 在这片大洲上空飞出了上千千米的测线, 绘制出了冰川下方的地形。有了这些图像, 科学家对南极的看法就此改变。
冰川学家还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通常而言, 冰川下的山脉是起伏不定的, 但是在有些地方, 地面却一片平坦, 雷达图像也明亮得出奇——说明那些地方是水, 不是岩石。
那时, 人们并没有想到冰川下面会有湖泊, 但是今天, 南极洲发现的湖泊已经超过200个。它们都是由地球内部渗出的热量造成的, 地热自下而上, 溶化冰川底部, 每年溶化几个硬币的深度, 将水从冰中解放出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研究人员在南极洲东部冰面之下约3600米处, 发现了一个储水量达5300立方千米的湖泊, 储水量与密歇根湖相当。在那之前, 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在湖的上方钻探了好几年, 以研究冰层的历史。当俄国人的钻头距离这片如今被称为“沃斯托克湖” (Vostok) 的冰下湖不到180米的时候, 抽上来的冰块一下子从清澈变为浑浊, 中间还夹杂着小块泥土。这说明沃斯托克湖的浑浊湖水已经重新冻结到了冰层底部。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波兹曼分校的湖泊生物学家约翰·皮里斯库 (John Priscu) , 弄到了大约0.7千克的沃斯托克湖脏冰。在此之前, 他已经在南极洲沿海的小湖里发现了细菌和藻类。那些湖泊只有表层的3到9米结冰, 阳光透过冰层射入, 水下的生物得以从光合作用中获得能量。但是沃斯托克湖深埋冰下, 应该是一片黑暗, 那里的生物想要生存, 就必须依靠别的能源。
沃斯托克湖里会有什么样的生物?对于那些在太阳系的其他地方寻找生命的研究者来说, 这个问题正变得日益迫切。此前, 太空探测器已经在木星的卫星木卫二 (Europa) 上找到了一片大洋, 它被封冻在16千米厚的冰层之下。科学家开始猜想, 那片黑暗的大洋中是否会有生命栖息——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猜想, 因为木卫二和木星、土星的其他卫星上水量充沛, 储量达到地球所有大洋之和的5到6倍。想知道那些不见天日的外星海洋里是否栖息着生物、栖息着怎样的生物, 沃斯托克湖是一座极好的实验室。
果然, 皮里斯库在沃斯托克湖的脏冰里找到了死亡和休眠的细胞——每立方厘米多达3.7万个。怀疑者称, 这些细胞可能不是出于冰层本身, 而是来自俄国人留在沃斯托克湖上方的重达45吨的煤油钻井液, 倒入这些煤油是为了防止钻出的洞口再度冻结。皮里斯库没能在沃斯托克的湖水中直接取样求证, 因为钻探工程半途而废——人们担心洞穿冰层之后, 钻洞中的煤油会污染纯净的湖水。
到了2007年, 另一个计划成形了。卫星图像显示, 南极洲西部的冰面之下约800米处有一个湖泊。湖的长度为12千米, 宽8千米, 深60米。这就是威兰斯湖。
2007年11月, 图拉兹克成为了第一位拜访威兰斯湖的研究者。他的身份是冰川学家, 而非生物学家, 因此他想要探究的问题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冰川下的河流湖泊是否对冰层在陆地上的运动起到了润滑作用?它们是否会加快冰川滑入海洋的速度, 进而导致海平面的快速上升?
图拉兹克的团队在威兰斯湖上方的冰面上安装设备, 监测冰原的移动状况。
那次考察跨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但是要了解威兰斯湖的物理和生态, 最终还是得钻入其中。于是图拉兹克、皮里斯库和另外几十位科学家制定了一批计划。他们不准备用浸泡在煤油里的金属钻头, 而是要用一股热水溶透冰面。
但是热水也会带来难题:灌满了水的钻孔会迅速结冻, 而且在周围冰块的重压之下, 钻孔可能崩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决定资助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 从2012年11月起, 已经有30多位科学家、钻探工人和技术员前往南极沿海的麦克默多站, 为钻透威兰斯湖做起了准备。这组人马包括几队独立的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冰川学家, 来自十几家研究机构。2013年1月, 他们会分别乘坐几趟航班, 带着若干科学仪器 (过于精密, 不能靠车队拖拉) , 从麦克默多站飞抵威兰斯湖上方。
图拉兹克乘坐的是第一趟航班。由于天气原因, 它比计划落后了13天, 到1月17日才终于在威兰斯湖上方降落。航班延误, 加上钻探速度的不确定性, 使得钻透冰层的机会变得渺茫起来, 在湖中取样的计划可能因此泡汤。但是在接下来的5天时间里, 另外3趟航班还是将剩下的科学家和设备运送了过来。接下来要做的, 就是钻透冰层, 并使那道狭窄短暂的门户开放几天。
向深渊进发
威兰斯钻探营地距南极点约610千米。南极洲西部在夏季往往雾气笼罩, 远远望去, 营地只有影影绰绰的几个小点。不过走近观察, 还是颇具规模。
营地中, 每一点都是一只卡车大小的集装箱, 焊接在一只巨大的雪橇上。“钻头”由十几只雪橇组成, 它们首尾相连, 构成了一头一节一节的金属巨兽。前3节是头部, 储存着发电机和变压器, 它们将飞机燃料转化成45万瓦的电力。在第4节中, 融雪产生的水用紫外线和过滤装置杀菌。处理后的水通过凯芙拉材料加固的水管流入第5和第6节, 并在那里加热加压。到了第7节, 雪水流入一根800多米长的软管, 软管再盘绕在一只校车大小的线圈上。随着钻探在1月23日正式开始, 软管逐渐从线圈上解套伸入钻孔, 并从管口喷出热水。
这台装置出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7名钻冰工人之手: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 背景五花八门——有人曾在美国宇航局 (NASA) 从事日复一日的工作, 有人曾经是生物医药工程师, 现在全都抛下手头的活计, 来这里追求冒险。他们穿着破损的工装外套, 戴着油迹斑斑的手套, 有的操作钻头, 有的徒步查看相隔遥远的附属设备。他们一边用阀门调整水流, 一边用手提无线电联络。
前任气象学家、现任钻探工达尔·吉布森 (Dar Gibson) 说:“每一样设备都要尽量保持温暖, 保持运转。”说这话的时候是一天夜晚, 钻头停工, 正在修理。停工就是和时间赛跑:水流变缓, 水管里就有可能结冰, 相当于机械上的冠状动脉阻塞。
1月25日傍晚6点30分, 在两天的钻探之后, 向着威兰斯湖的最后进发开始了。
软管在直径6米的钻孔中下垂了756米。首席钻探工丹尼斯·杜林 (Dennis Duling) 是一位61岁的农场主, 他留着灰色的络腮胡, 正坐在控制室内指挥。他那只长满老茧的手按在鼠标上, 眼睛盯着电脑上的传感数据。这些数据传达的二手知识让他得以了解800米之下的世界。要探索那个世界, 只能靠手, 不能靠眼。
鉴于钻孔中环境恶劣, 杜林和同事没有在钻头上安装摄像机。因此, 他们只能凭借3个传感器传回的数据, 推断数百米之下的状况。
3个传感器中, 一个记录软管从线圈上解套的圈数 (这个数字用来估计钻孔的深度) , 一个用来衡量下垂软管的重量 (用来估计软管是否因为碰到障碍而弯曲) , 还有一个负责记录压力, 并监测钻孔中的水平面是上升还是下降——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已经到达了湖面。
望着传回的数据, 杜林下令将钻头的速度降到最低。他担心钻头已经接近湖面, 试图避免搅起污泥。他说:“我们不想进去得太突然。”1月25日夜, 没有人知道会在什么深度穿透冰层。这个问题很伤脑筋。
钻透冰层
1月26日中午大约12点10分, 钻头似乎抵达了湖面。考察队将水管拔出, 放了一台摄像机下去确认。但那台摄像机没有到达冰层底部:在700米深处, 钻孔分裂成了两条, 导致摄像机无法深入。
摄像机被拉了上来, 水管再度缒入钻孔分岔处, 重新注入热水。他们希望将两条分岔重新溶化成较粗的一条, 使得摄像机可以继续下降。
1月26日晚7点, 摄像机再度放入。队员们挤到控制室去观看直播。摄像机在700米处再次遇到分叉, 看来注入的热水没能解决问题。不过这一次运气较好, 摄像机顺利挤过了岔路口。控制室里一片欢腾。
摄像机平稳下降了15米。视野忽大忽小, 接着豁然开朗。然后, 摄像机不动了。过了一两秒钟, 人们才看懂了眼前的景象:摄像机停在了一块白色的地板上——冰的地板。钻孔到头了。“可恶!”有人失望地叹道。
钻探工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钻头上的一个传感器没有校准, 高估了垂入钻孔的软管长度。现在的钻头, 距湖面至少还有30米。
“到这里来, 就要做好鼻青眼肿的准备, ”杜林说, “不是大问题, 我们可以对付。”说话间, 他露出疲惫而认命的表情。“我们再钻一次。”
24小时过后, 到了1月27日, 钻探工开始苦中作乐。有人在沙沙的无线电中问道:“有人要看《末路狂花》吗?”问话的是一个拿着把大钳子的大胡子, 他是想用这部小妞电影来缓解焦躁情绪。
“除非我们能携手同哭, ”吉布森在对讲机中回答。吉布森依旧坐镇控制室, 身边围了一圈人, 都在观看摄像机第三次缒入钻孔的情景。
摄像机经过了490米处。屏幕上不时显出钻孔起伏的内壁, 仿佛置身于宇宙虫洞之中。然后, 图像模糊起来, 一切动感也都消失了。
黑暗的控制室里一下子炸了锅:是下面的湖水太浑, 还是摄像机出了故障?“还在下降吗?”吉布森在无线电里发问。
“还在降, ”无线电里传来沙沙的回复, “刚过640米。”
时间一分分过去。模糊的图像继续变暗, 成了一片棕色。“绳索刚刚弯曲了, ”沙沙声说, “我们到底了。”摄像机停留在了800米深处。
搅起的淤泥落定。湖底的景象慢慢呈现了出来。
摄像机横卧在地上, 镜头前是一片泥泞的湖底, 到处都是土块。湖水里也漂浮着一股股泥浆。图像像素不高, 颗粒粗大, 仿佛海盗号着陆器在36年前传回的火星表面图像——那是人类从未见识过的风景。
图5:摄像机拍摄到意外出现的双钻孔。 (图片来源:《发现》)
图6:水下摄像机揭示了威兰斯湖底的模样。 (图片来源:《发现》)
始料未及的是, 湖水的深度才1.5米, 不是7.5米。雷达将湖水的深度高估了6米, 因为它把湖底的淤泥误认作了水。图拉兹克紧急召开会议, 宣布了这个发现。他说:“这个湖泊的年代足够久远, 大部分都是沉积物。”尽管出人意料, 队员们毕竟有机会在冰层下寻找生命了。
1月28日早6点20分, 6个身穿白色无菌服的人聚到了钻探平台周围, 等待着从威兰斯湖水中取出的第一份样本。
一根拉紧的绳索从钻孔中缓缓升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布兰特·克里斯纳 (Brent Christner) 用一把锤子敲掉了绳索上的积霜。绳索尽头, 一只不透明的瓶子探出了钻孔。皮里斯库将它送入实验室。人们围了一圈, 目睹着来自威兰斯湖的第一瓶水倒入了一个干净的试管。
湖水呈蜂蜜色。研究者在里面泡入一个电极, 一台液晶显示器上随即跳出了数字。样品导电性很强, 证明湖中富含无机盐, 可以喂饱微生物。室内响起一阵兴奋的叫声。
寻找生命
人们常将冰川下方的环境描述得极其恶劣, 威兰斯湖倒是出人意料地适合生存。
湖水的温度为只有-0.5℃, 比麦克默多站附近的海水还要稍暖一些, 而那里的海水中生活着大量海星、重达40到50千克的南极犬牙鱼 (Dissostichus mawsoni) 和其他生物。由于上方的冰层施加压力, 湖水的冰点比正常低了几度, 得以保持液态。
威兰斯湖中还含有氧气, 那是上方的冰层溶化时随气泡释放到湖水中去的。有了这些氧气, 一些蠕虫、海星和其他海洋无脊椎动物就能在海底生存。
威兰斯湖所在的地区一度是一片浅海海床。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的海洋古微生物学家里德·舍勒 (Reed Scherer) , 将湖底的淤泥涂上一片玻璃片后, 找到了证据。
舍勒将玻璃片放到显微镜下, 旋动按钮。一个玻璃状的物体跃入了眼帘——圆盘形状, 锯齿边缘, 表面有凹痕——这是一种名叫“硅藻”的古微生物的壳。“大概是中新世的, ”他说, “距今可能有1000万到1500万年。”那一片玻璃上, 大约就有一百块压碎的硅藻壳。
过去2000万年, 随着气候的冷暖变化, 冰川大概在现在威兰斯湖所在的地区进进退退了好几十次。冰层最近一次盖上湖面是在12万到100万年之前, 具体时间取决于冰层是否挨过了其间较为温暖的几个时期。今天在湖水中存活的任何生物, 都有可能是从冰川溶化的时代繁衍到现在的。
然而, 任何一个幸存下来的物种都要面对一大难题:冰层隔断阳光, 也中止了光合作用——而那正是地球上大多数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因此, 冰川下如果有生物存在, 它们就必须通过分解矿物来获取能量。
第一份湖水样本的蜂蜜色泽, 透露了一点线索:在其中发现的微小矿物颗粒 (已被冰川碾碎) , 有的比红细胞还小。冰川的碾压将矿物加工成了可供细菌消化的食物, 好比将麦子碾成面粉, 更能为人体吸收一样。
1月28日, 皮里斯库的博士生特丽莎·维基-梅杰斯 (Trista Vick-Majors) 迈出了众人期待已久的一步:她在一份湖水样品中加入了对DNA敏感的染料——这是对威兰斯湖中有无生命的第一次探索。通过显微镜, 她看见黑色的背景上闪现出点点绿色, 那是细胞对染料的反应。每立方厘米的湖水里, 存活着10万个细胞。这是人类首次在冰川下的湖泊中, 明确无误地发现细胞。
多方兼顾
研究人员还需要花些时间, 才能为南极冰川下的生命绘出一幅完整的画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克里斯纳, 正在用DNA测序技术, 统计威兰斯湖中的数百种微生物。这将使我们约略知道这些生物应该如何分类。
此外, 克里斯纳和皮里斯库的团队还在从湖中取得的500多个样品中培育微生物。克里斯纳说:“我们培育出的样品或许能供大家研究50年。”
理解微生物在冰川下对矿物的分解过程, 有助于回答一些重大的问题, 比如南极冰川的消退是否会加速全球变暖。有科学家认为, 冰川下的微生物可能已经制造了数十亿吨甲烷, 而甲烷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冰川消融, 它就会逃逸到大气中, 加速暖化。
图10:南极大陆地图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生格蕾斯·巴切克 (Grace Barcheck) , 将一枚地震传感器埋入了威兰斯湖水上方的冰层中。图片来源:《发现》
2月1日, 图拉兹克和学生对钻孔做了最后一次利用。他们往洞里缒入了一串振动传感器, 最低的那个悬在湖面上方约18米处。这些传感器会被冰霜渐渐覆盖, 最终完全包裹。在未来的日子里, 它们将观察威兰斯湖的私生活, 记录下湍流的扰动和被湖水冲掉的滚石。有了这些信息, 图拉兹克就能明白冰川下的水体是否为冰川的滑动提供了润滑, 以及它们是否在南极的一些地区造成了冰川的加速运动。最后, 钻洞用胶合板封闭, 板上很快铺满了积雪。
向西大约1.5千米处, 盘踞着21个矮矮的黑影, 午后的阳光从它们背后照射过来。那些都是考察队员用白雪堆成的平台。很快, 20架雪橇和318吨的设备就会停放在上面越冬, 以防止它们被雪堆淹没。
黄色的警戒线外,许多人在围观,许警官带着柯南走进了凶案现场。
与其说是凶案,倒不如说是一场意外的现场。死者和凶手都在现场,在众目睽睽之下,死者就被杀死了,而且凶手并不需要负责任——这是一场拳击比赛。
拳击比赛分成羽量级、轻量级、中量级,重量级等多个级别的比赛,但是拳击迷们最关注的,莫过于重量级的比赛,因为更加刺激。
这场比赛是由久负盛名的重量级拳手龙和尚对阵风头正劲的拳手李小拳,本来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一直打到了第九个回合,眼看就要以点数决胜了。李小拳却被突然KO掉了,整个人伏在擂台上一动不动,裁判数了十下之后,李小拳依然没有起身。现场的医护人员上前检查,这才发现李小拳已经气绝身亡了。
重量拳击擂台上,的确很容易出事故,因为拳击手的击拳力度非常惊人,类如泰森,一拳能打出500多磅的力量,也就是230千克左右的力量,足以将一个普通体重的人打飞。在重量级擂台上打死人的事情,也并不是没发生过,只不过这次不同,因为龙和尚在比赛开始时就放话说:我要打死他。
这句话可以被当成一种宣战,所有人听了这句话之后,都觉得这只是拳王斗志昂扬,吓唬对手而已。然而谁也想不到,一场比赛下来,龙和尚真的把李小拳给打死了。
既然出了人命,警察当然要介入调查了,特别是在事先有死亡预告的情况下。
柯南仔细调查了一番拳击擂台,并没发现什么稀奇的地方,李小拳的尸体盖着白布,停留在擂台中间,柯南揭开白布,仔细看了一遍尸体,此时离死亡时间已经有一个小时左右了,尸体仰面躺着,在他的心脏处,有一块明显的青紫。
许警官凑过来,问柯南:“这是一场意外吧?”
柯南推了推眼镜,说道:“不,这是一场谋杀。”
许警官吃了一惊:“怎么可能,谁可能在这么多人面前杀死另一个人?”
柯南严肃地说:“一开始我也觉得不可能,但是当我看到这块青紫,我就知道了,这一定是一场谋杀,而谋杀的嫌疑人,就是龙和尚,还有和这场比赛关系最近的几个人。”
警察很快就把几个嫌疑人都找到了,他们分别是龙和尚(职业拳手,25岁),苏不清(龙和尚经纪人,43岁)李大空(李小拳经纪人,34岁),这三个人现在被聚在一起,由柯南来询问关于李小拳死亡的事情。
“听说你在拳击赛之前就声称要打死李小拳,是真的吗?”柯南问龙和尚。
“什么意思?我是说过这话,可是那都是媒体炒作的需要。”龙和尚说。
“媒体炒作需要打死人?”柯南皱了皱眉头。
“那是当然的。”苏不清接过话说,“现在大众最喜欢看这些刺激的东西,也就是我们说的噱头,制造话题性是炒热一场比赛的重要环节。”
“对于李小拳的死,你怎么看。”柯南问得很直接。
苏不清摇摇头说:“我说不上来。”
柯南向许警官示意自己问完了,然后就退了出来。
许警官有点摸不着头脑,问柯南:“你已经确定谁是嫌疑人了?”
柯南摇摇头说:“暂时还没有,但是我已经确定凶手就在这三个人当中了,剩下的,就要等法医报告出来了。”
不久之后,法医报告送到了。许警官看了看:“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报告说,死者胸前的那块青紫是拳击手套无法造成的,这是什么意思?”
柯南向许警官挥了挥手,许警官走近柯南,柯南突然击出一拳,打在许警官的身上。许警官被吓了一跳,问道:“你干什么?”
柯南也不解释,又用衣服包在手上,再次击打许警官。
打完之后,柯南解释说:“拳手,特别是重量级拳手,如果赤手空拳打在一个人身上,那肯定是致命的,因为那样的话,压强会很大。拳击手套加上拳手身上抹的润滑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冲击力。”
许警官点了点头道:“我也知道,这是最基本的物理知识。”
“是的,曾经有一个拳击手,在没戴拳击手套的情况下被人抢劫,自始自终他都没有还手,原因就在于,他没戴拳击手套,而一个拳击手,尤其是重量级拳击手的赤手空拳,都是一件凶器。”
“可是这跟我们的案子有什么关系呢?”许警官不解地问,“他们可都是戴着拳击手套比赛的啊。”
“你等等,我再打你一拳试试。”说着柯南在衣服里包了一枚硬币,用力地打向许警官。
许警官疼得大叫起来,突然他明白过来:“你是说手套里包着硬物?”
柯南点点头:“也不一定要是硬物,只要在某个点集中一定的质量,那么这个点所造成的压强就远远大于其他点,这么一样,拳击手套也能变成凶器。”
许警官恍然大悟,连忙去询问龙和尚的拳击手套的下落,不想得到的回答是:手套已经被人收藏了。
“追,把手套追回来。”许警官下令。
不久之后,一副拳击手套放在柯南面前,柯南仔细地摸了摸拳击手套,发现整只手套都是软软的,并没有硬物。
“会不会是推理错了?”许警官提出了自己的怀疑。
“不可能的。”柯南坚定地说,说着他拿起一把壁纸刀,把那只拳击手套给割开了,割开之后,手套里除了海绵,还有许多亮闪闪的液体。
“就是这个了。”柯南说,“这是水银,有人往手套里注射了水银。”
“水银的密度很大,注射进水银之后,水银集中于某个点,攻击的时候,力量在这个点上形成的冲力很大,因而对人体的伤害也非常大。李小拳就是这么死的。”
“是的,现在我们再回到审讯室,只要我问完一个问题,凶手就会自动跳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柯南走进了审讯室,对着三个人说道:“现在你们三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往拳击手套里注射了水银,尽管你们很小心,但是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科学仪器检测出你们手指上残留的水银,半小时后,我们的鉴证人员会到你们手上来取样,这段时间你们尽量不要洗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巷 津 损 晾 签 耽 甩 赚
2.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三处“万年牢”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4.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新凤霞演出剧照,介绍新凤霞
新凤霞是我国著名的评剧演员。她六岁开始学戏,十四岁就肩负起全家的生活重担。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她唱的评剧《刘巧儿》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获得演员一等奖。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后来因得病上不了舞台,于是刻苦学习写作,成了一名作家。写出了二十九部、近百万字的作品。对自己取得的优异成绩,她觉得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父亲。为什么她的成功要感谢父亲呢?在她回忆父亲的一篇文章《万年牢》里,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说明:通过对作者的简要介绍,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好伏笔。
二、板书课题:万年牢
1.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预设学生提问:“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说明:通过对课题的提问,抓住了文章重点,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求知欲。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媒体出示:学习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词语。
2.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找出相关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在书上可以写出自己读后的思考。3.检查字词。媒体出示:
多音字:把
闷
削
词语:走街串巷 掉皮损伤
晾晒
竹签
耽误
甩糖风
掺假
赚钱 说明:此环节设计旨在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来静心思考,学会做批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感受第一处“万年牢”。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媒体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1)为什么叫“万年牢”?
这里的“万年牢”是指父亲所做的糖葫芦工艺高、质量好,体现在蘸的糖均匀,还不怕冷、热、潮。这样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诚信,必定会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因此称它为“万年牢”。
练习: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句式来说一说,为什么称它为“万年牢”?(注意:“之所以„„是因为„„”的“之所以”前要有主语)
(2)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媒体出示句子: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上买来红果、海棠、山药、红小豆等,先把这些东西洗干净。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青丝、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芦必须用冰糖,绵白糖不行,蘸出来不亮。煮糖用铜锅,铁锅煮出的糖发黑。2.朗读句子 3.填空: 父亲对买来的材料进行清洗、挑选、晾晒,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仔细。
4.默读课文第三、四小节。填空:
对于制作工艺父亲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说明父亲做事认真,手艺精湛。5.齐读二三四小节。
6.学习用节意归并法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时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保证质量。)
(二)感受第二处“万年牢”。
1.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媒体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说说句子中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2)什么叫“正道”? 凭着良心做买卖。
(3)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
①默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将能表现父亲做生意走正道的句子、词语画出来。将自己的思考写在书上。②媒体出示句子:
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
老板嫌他扔得太多,让他少扔点儿、掺点儿假,他不听。老板给他派的下手,他也不满意。
干了不到一年,父亲就辞去了这份工作,仍然提篮叫卖。全班交流,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2.指名学生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指导学生在读书中将作者对父亲的敬意读出来。3.学习用节意归并法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父亲的手艺出了名,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意老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而辞掉工作。)
(三)感受第三处“万年牢”。
1.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媒体出示句子: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1)联系句子内容,说说此处“万年牢”的意思。
引申到做人的道德准则,一个具有诚实可靠品质的人也是“万年牢”。(2)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说明: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对三处写到“万年牢” 的理解是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由词及义,从而理解三处描写万年牢的真正含义。
五、复习巩固
1.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品格。2.复述三处描写“万年牢”的内容。3.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文中父亲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说明: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六、布置作业
1.词语积累: 走街串巷 损伤 晾晒 耽误 师傅 邀请 掺假 闺女
2.思考:文中父亲的言行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请你对文中父亲写几句话。3.拓展作业:搜集关于诚信的几则故事或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6* 万年牢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
万年牢的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赢得众多回头客、生意旺
↑
【教学案例】:
一、 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及用途,引导学生要珍惜时光,并揭示主题:
1. 大家都喜欢过“六.一”节吧,谁知道今年“六.一”是星期几?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年历)
2. 了解年历的相关知识及用途。
(教师展示旧年历)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旧年历,看看他还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知识,有什么用途?
(它可以帮助我们查找节假日、生日、农历等,方便人们计划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
3. 年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而且有些年历十分精美,我们可以好好珍藏。即将过去,虽然我们可以留住20精美的年历,可我们能留住匆匆而过的岁月吗?看着这一本本年历,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应当好好珍惜时间)
4. 那好,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我们每个同学家里的年历几乎都是买的,父母
单位发的`或者朋友送的,我们能不能自己亲手设计制作一本年历呢?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亲手做年历。 (出示课题: 做年历)
二、 新课:
时光不能倒流,但我们可以从旧的年历上学到新的知识。我们先看看:
(一) 年历上一般有些什么内容:
1. 月份、日期:为什么有些日期是用不同颜色标注?
(用不同颜色表明节假日,休息日)
2. 图像:观察几副年历,看看每副年历的图像有什么共同点?
(有一个主题,如:花卉、动物、人物等;风格统一,如:表现方法统一为剪纸、线描绘画等)
(二) 怎样做一副有特色的年历:
怎样做一副与众不同、有特色的年历呢?
1. 从年历的外形上创新:
(出示一副拉花年历)看看这副年历和一般年历的外形有什么不同?想一想,你还可以做什么外形的年历?(各种几何形、心形、花朵形……)
2. 从制作方法上创新:
1) 从年历的制作方法上创新:
除了新制作年历,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旧年历,台历进行改装:改到现有的日期,改掉原有的图像
2). 从图像的制作方法上创新:
(出示一副用剪纸做图像的年历)这副年历是以凤凰为原形的一副剪纸年历,
你在图像的制作方法上还有什么建议?同学们可以商量一会,告诉大家:
(用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几张有特别意义的相片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用漫画的形式表现有特点的同学做图像,剪贴自己喜欢的足球,影视等明星照片做图像,用一组同学以前的美术作业做图像,用书法作品做图像……)
3. 为各种人群的需要定做年历:
为了方便各种人群的需要,同学们不妨为一些特殊需要献出自己的智慧,如我们为了方便携带设计袖珍年历,你能为视力不佳的老人、不识数字的幼儿、自己的家庭等定做一些特殊的年历吗?(将数字放大,用太阳或花朵代表休息日……)
三、 学生作业:
同学们自由组合合作或独立完成一副年历的制作.
要求::
1. 风格统一;
2. 各具特色;
3. 制作精致。
四、 教师巡回辅导:
注意学生年历外形和图像,日期的比例;制作的精美;表现风格是否统一;学生分工是否合理等。
五、 将自己的年历展示在教室里,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意见。
【教学反思】:
个人在美术教育中的点滴体会:
在多年的美术教育生涯中,我逐渐开始实行创新性美术教育,根据现有资源不足的客观条件,将剪纸,素描等不需要高级美术材料也能创作的美术课程提到主要位置,并将其拓展为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期达
吴雪涛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
1.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体会三处“万年牢”的内在关系,学会为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学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一)欣赏歌曲《冰糖葫芦》“都说冰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在解放前的天津,就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
(二)齐读课题,先理解“牢”,再理解“万年牢”。
“牢”的解释:
1.养牲畜的圈(juàn)
2.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
3.监禁犯人的地方
4.结实,坚固,固定
万年牢(永远牢固,永远结实。)
二、初读感知
(一)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二)检查字词: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火候、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三)自主读顺课文
三、深入探究
(一)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做上记号。
(二)全班汇报交流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讲父亲自己经营制作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并保证产品质量。
第二件事: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期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了工作。
2.重点指导理解问题3: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板书:糖葫芦――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小组讨论。
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板书:做生意――万年牢)
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讨论。
出示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板书:做人――万年牢)
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3.你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认真、实在、讲良心、不马虎„„)
四、联系实际
(一)出示父亲的话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二)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五、课后作业
(一)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RTC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与APB1总线相连的APB1接口, 它由APB1总线时钟驱动, 主要用于用户通过APB1总线对其进行读写操作。第二部分是一组可编程计数器, 它又由R T C预分频模块和RTC可编程计数模块组成, 前者用于产生1秒时间基准, 后者主要用于初始化当前时钟时间和进行时钟计数。RTC内核完全独立于APB1接口, 软件可以通过APB1接口来访问预分频值和时钟计数器值。
要实现万年历功能, 必须对RTC的寄存器进行相应的配置。RTC的控制寄存器有两个, 分别为RTC_CRH和RTC_CRL。对RTC_CRH的最低位置1可以允许秒中断, 这也是该系统所需要的。在RTC_CRL中, 位5到位0是有效位, 分别是关于RTC关闭、配置标志、寄存器同步标志、溢出标志、闹钟标志和秒标志的设置。这其中也有些是需要注意的, 比如位5为RTC操作位, 该位只能由硬件操作, 软件只读, 在进行完一次RTC操作后, 必须判断该位来确定操作是否完成, 若未完成, 进行等待。RTC的预分频装载寄存器也是十分重要的寄存器之一, 由RTC_PRLH和RTC_PRLL组成, 主要用来配置RTC的分频数。RTC最重要的寄存器是计数寄存器RTC_CNT, 由两个16位寄存器组成用来进行秒钟的计数, 最大计数值折合成年大概为136年。在修改RTC_CNT时需要进入配置模式。
2 硬件电路
STM32最小系统需要搭建好两个晶振模块, 分别为32768HZ的低速晶振和8MMZ的高速晶振。然后接入复位电路, 用于实现系统的复位功能。最后接入JTAG电路, 就可以进行程序的下载和硬件仿真了。
LCD12864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较多的汉字和字符, 程序简单, 支持串行和并行通信。在该设计中由于IO口的使用并不是很紧张, 故选择八位并行通信方式。在硬件连接方面需要注意, 将显示屏的DB0-DB7与单片机定义的八位数据口相连, 并将RS、RW、EN与单片机定义的相应控制端口相连, 最后根据液晶的说明书正确连接电源和背光引脚。
3 软件设计
软件方面首先要对STM32的RTC进行相关配置。第一步, 使能电源时钟和备份区域的时钟, 这样这些区域才能开始正常工作。第二步, 要取消备份区域的写保护, 方便对备份区域的数据进行读写。同时要标记时钟已经经过配置, 避免每次复位之后需要重新配置时钟。第三步, 使能外部低速振荡器并为RTC选择时钟源, 为万年历的运行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第四步, 使能RTC并进行相关的配置, 主要包括分频、RTC的允许配置位、更新配置和设置中断等。这些配置为RTC按我们的需求工作提供了基础。第五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编写中断服务函数, 在中断中需要读出当前的时间值实现时间的实时刷新。
在程序设计方面有几个重要的函数。首先是time_set函数, 这个函数主要功能是以软件的方式设定一个时间的起始值, 也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时钟校准。time_set函数有六个参数分别为year、month、day、hour、min、sec, 用来表示用户欲设定的年、月、日、时、分、秒, 返回值为0表示设置失败, 1表示设置成功。程序算法是:若设置年份大于1970年, 则将该年份减去1970再乘以一年时间对应的秒数存入某一变量, 若设置月份大于1月, 则将该月份减去1月乘以一月对应的秒数存入另一变量, 依次类推, 最后将每一个参数对应的变量相加即得到当前时间相对于1970年1月1日0时0分0秒所走过的秒数。最后将这个秒数写入到RTC的RTC_CNT寄存器中, 作为计数初值。当然在程序中也要对闰年和闰年的2月做特殊处理, 不再赘述。
还有一个重要的函数是time_get函数, 这个函数的主要功能是将计数器中的值读出来并转化为当前的时间, 类似于time_set函数的逆过程。首先要将RTC_CNT寄存器中的值存入变量, 用这个变量进行关于时间换算的计算。同时, 要定义一个结构体calendar来存放转换完成后的各个变量的值。换算的方法也是简单的数学问题, 用取商和取余运算就可以得到秒数对应的年、月、日等变量的值。
对于中断服务函数的处理也很简单, 只需要判断标志位来确定产生的中断是不是需要的秒中断, 若是则调用time_get函数刷新当前时间。
在主函数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各个模块的初始化, 包括STM32系统、RTC模块和LCD12864显示模块等。由于没有外扩键盘, 所以在下载程序时候需要进行一次时间的校准, 即手动更改time_set函数的参数值。然后程序便可以进入while (1) 死循环, 在循环中不断执行LCD显示程序, 因为时间是在中断中刷新, 故LCD12864也可以实时显示当前时间, 达到万年历的效果。
4 结语
该系统硬件电路简单、成本低、性价比高, 以软件的方式充分利用STM32片上资源实现了万年历的功能, 能精确显示当前时间, 系统可靠性高。
摘要:电子万年历是集时间、日期、星期和温度功能于一身, 读取直观方便, 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一个实用系统。该系统利用STM32内部RTC实时时钟模块, 通过相应的软件配置和算法设计, 实现电子万年历的功能, 可以在LCD12864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当前的年、月、日、时、分、秒、星期等信息, 具有闰年补偿功能, 硬件实现简单、界面友好、系统可靠程度高。该系统就是利用这个模块, 配合LCD12864显示屏幕, 来实时显示当前时间。下面从理论分析、硬件电路、软件设计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说明。
关键词:时钟电路,万年历,STM32,LCD12864
参考文献
[1]滕振芳, 张昆.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万年历的设计[J].价值工程, 2010 (6) :63.
万年牢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教学难点: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教具准备:
1、课件。
2、音乐《冰糖葫芦》。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冰糖葫芦》。
2、在解放前的天津,就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新凤霞的父亲。(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理解“牢”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分别是什么?
牢:1.关牲口的圈;(如亡羊补牢中的牢)2.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3.监禁犯人的地方;4.结实、坚固。
2、“万年牢”是什么意思?(永远坚固、永远结实)
3、那么本课是说什么牢固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昨天我们预习了这一课,生字词会认了吗?我们来试着认一认。(出示课件:生字词,多音字)
三、围绕提示,深入探究: 1.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之前,我们要先理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
2、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画出相应的语句。
3、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并拿出笔来,做相关批注。
师:再次读文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现在我们一块儿围绕自学提示,来交流交流收获吧。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吧。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学生回答)
2、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找句子,交流后并读读。(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句1: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句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句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3、学生齐读这三个句子。
4、深入品析这三个句子。
(一)理解第一个“万年牢”。
a、指名读这个句子,这句话中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糖葫芦)。
b、万年牢的糖葫芦,是怎样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看来糖葫芦的质量是很不错的。
c、这样好的糖葫芦,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请你小声读课文2、3、4自然段,拿起笔圈画出相关词句。
重点研读句子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读着父亲选料的过程,你的脑海中会跳出一个什么词?(预设:精挑细选、精细、认真、细致)
再读这个句子,你是从哪些词儿体会到父亲的认真,父亲的细致?(去了把儿和尾一点儿都要上好)说明父亲对买来的材料又要经过严格的挑选,谁能把父亲的认真,细致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句子。)这真是一位做生意非常实在、认真的人啊。不仅如此,父亲对待这项工作也是精益求精的。看蘸糖葫芦必须用——(生说:冰糖)煮糖必须用——(生说:铜锅),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事的认真和实在。
选好料之后,父亲具体又是怎么做的?(读文章第3、4段)给这两段中表示做工的部分,排一排顺序。
(生:闷火、擦石板、削竹签、煮糖、蘸糖葫芦……)
d、这么复杂的工序,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做工细)
是呀,父亲不仅选材讲究,而且制作糖葫芦的每一环节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父亲甩糖风更是一绝活,看课文中作者是怎么说的?
重点研读句子2: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
透过这个“甩”字,你能看到什么?(生说)
作者用“聚宝盆上的光圈”比喻父亲甩出“糖风”的漂亮程度,一个“甩”反映出了父亲高超的技艺。我们一起带着赞美和钦佩之情读读这句话。
现在我们回过头再来第一句话中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带着自身的理解谈一谈。(生说)
这里的“万年牢”是指父亲做的糖葫芦工艺高,品质好。这样的产品靠的是实在和认真,正是严格的选料,考究的工具,精湛的手艺造就了优质的糖葫芦,更是因为父亲的认真和实在,所以父亲的糖葫芦才如此的经久不衰,因此称它为“万年牢”是当之无愧的。(板书:产品)
e、接下来带着自身感受再读父亲的话。
(二)理解第二个“万年牢”。
a、父亲做糖葫芦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我们齐读第二句话。(课件出示生读第二句话)
b、读了父亲的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万年牢”的理解。(生谈看法)
c、什么是“正道”?(预设:不骗人,不掺假,不干坏事,做生意不会缺斤少两……)
正道用父亲的话说就是什么?在文中找找。(生说——就是凭良心做买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生意经是什么?(公平买卖走正道)
从哪儿能看出父亲做买卖讲究公平实在?请默读课文的5、6自然段。读一读,画一画。(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辞去工作)
d、为了让老百姓吃到上好的冰糖葫芦,面对老板的行为,认真实在的父亲干了不到一年,毅然辞去了这份相对走街串巷来讲比较安逸的工作,辞去了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篮叫卖”的日子。同学们,父亲“提篮叫卖”意味着什么?与店里做相比,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e、谁再来谈谈你对第二句话中的“万年牢”的理解?(生说)指父亲做生意讲究实在,这样做生意必然会受到顾客的信赖,赢得众多的回头客,生意会越来越兴旺,当然是“万年牢”啊!(板书:生意)
(三)理解第三个“万年牢”。
a、它不仅是一位好生意人。还是一位好父亲。我们一块来看看他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也就是文中第三个含有“万年牢”的句子。齐读第三句
b、想一想,这里的万年牢指什么?(板书:做人)
c、你认为怎样的人就是万年牢的人?(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d、(屏显三个句子)现在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三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想它们的含义。(生齐读句子)
e、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随文延伸,升华情感。
1、孩子们,你们认为,现代社会,还需要万年牢吗?联系你知道的相关的故事、生活中的事情以及谈谈自己的想法。
【毕业设计之万年历】推荐阅读:
万年历课程设计报告12-05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万年牢》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09-25
毕业论文之英译汉07-09
初中英语满分作文之毕业作文03-07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之汉语拼音12-06
毕业生登记表之个人总结06-17
新车身设计之奥秘10-20
色彩设计之色彩心理04-13
春教学设计之三07-20
北京教学设计之五02-02